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三
卷三十三 第 1a 页 WYG0012-044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经传集解卷三十三
             宋 林栗 撰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
柔断矣方以𩔖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
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
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
卷三十三 第 1b 页 WYG0012-0441b.png
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
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
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此言圣人作易之始所以立乾坤之象者取诸天尊
 而地卑也尊者必健卑者必顺乾坤之所以定也轻
 清在上重浊在下贵贱之所以位也属乎健者莫不
 动属乎顺者莫不静刚柔之所以断也乾不忘静坤
 不忘动取其常者断之矣震坎艮本乎天故从乾而
卷三十三 第 2a 页 WYG0012-0442a.png
 居巽离兑木乎地故从坤而位是谓方以𩔖聚也乾
 震坎艮阳物也非阴则不配坤巽离兑阴物也非阳
 则不合是谓物以群分也聚以其𩔖分以其群则相
 得而为吉聚不以其𩔖分不以其群则不相得而为
 凶吉凶之所以生也震为雷巽为风离为日坎为月
 在天成象者也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在地
 成形者也象者谓之变形者谓之化变化之所以见
 也圣人既取诸天地而定乾坤又取诸卑高而位贵
卷三十三 第 2b 页 WYG0012-0442b.png
 贱又取诸动静而断刚柔此易所以作也然后取诸
 万物而生吉凶又取诸象形而成变化然后易之道
 流通而不可穷矣刚胜则柔伏柔盛则刚陵是谓相
 摩震出则艮入离进则巽退是谓相荡震为雷离为
 电巽为风坎为雨离为日坎为月离为暑坎为寒雷
 电风雨日月寒暑更作并用于天地之间其得乾之
 道者成男得坤之道者成女然后万物之𩔖盈乎天
 地之间矣或曰此言八卦而独遗艮兑何也曰艮山
卷三十三 第 3a 页 WYG0012-0442c.png
 兑泽无在天之象然雷电之所鼓风雨之所润日月
 之所照寒暑之所被非山泽何以受之故虽不兼言
 而八卦具矣以方而言则乾震坎艮坤巽离兑不得
 不聚以物而言则乾坤震巽坎艮离兑不得不分以
 象而言则雷风雨日相须而变以形而言则山泽水
 火相待而化及其相摩相荡也则雷电合而震离并
 用矣风雨交而巽坎同行矣日月互明寒暑迭至而
 离坎不相射矣若夫震坎艮之所以为男巽离兑之
卷三十三 第 3b 页 WYG0012-0442d.png
 所以为女则本诸乾坤之所索也乾成男非坤则不
 形坤成女非乾则不生乾知其始坤化其成然后易
 之道千变万化而不失其所归矣知物之始其象茫
 昧可谓难矣乾以易知之故不难成物之终其数纷
 纶可谓繁矣坤以简能之故不繁易简者一之谓也
 以一而知万故易以一而成万故简也乾以一知物
 物亦易知坤以一成物物亦易从易知则物不得不
 附故有亲易从则物不得不成故有功物附则坚故
卷三十三 第 4a 页 WYG0012-0443a.png
 可久物成则广故可大体乾之易至于可久则德贤
 于人矣体坤之简至于可大则业贤于人矣如是则
 天下之理有不得乎哉天下之理得而人位乎中与
 天地参矣此圣人所取以为三极之道也霆字当从
 蜀本作电运字从姚本作违作字从虞本作化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
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
卷三十三 第 4b 页 WYG0012-0443b.png
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
辞也是以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
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夫子首言乾坤刚柔吉凶变化有自然之象而成位
 乎中与天地参易之所取则矣至此遂言圣人设卦
 分爻奇偶互变以明吉凶变化之理以则天地人之
 道卦既设矣然后有象之可观象既显矣然后有辞
 之可系吉凶者言其必至也变化者言其所之也吉
卷三十三 第 5a 页 WYG0012-0443c.png
 凶者言其不易也变化者言其无穷也卦成而象显
 顺此者吉逆此者凶其必至者不可易也卦动而象
 随凶或变而为吉吉或化而为凶其所之者不可穷
 也不可易者观象系辞而明焉不可穷者刚柔相推
 而生焉是故系之吉凶之辞所以明失得之象也系
 之悔吝之辞所以明忧虞之象也自泰而进则为否
 自遁而退则为壮矣系之变化之辞所以明进退之
 象也若夫初之为刚二之为柔一阴一阳一动一静
卷三十三 第 5b 页 WYG0012-0443d.png
 则昼夜之象也初二为地三四为人五上为天则三
 极之道也谓之极者天极乎高地极乎厚人极乎众
 多也是故学易之君子观其序而知祸福之倚伏变
 化之无穷所以能居而安也观其辞而知天命之不
 僣吉凶之必至所以能乐而玩也若夫居则观其象
 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此则所谓圣人之
 道四焉者也不观乎象无以玩其辞不观乎变无以
 玩其占玩其辞则可以居其安玩其占则可以动而
卷三十三 第 6a 页 WYG0012-0444a.png
 吉天地神明皆将祐之矣吉而有不利乎哉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
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是故列
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忧
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
险易也辞者各指其所之
 夫子既言圣人观象系辞之指君子玩辞观变之功
 于此遂言彖爻之别本于象变一卦之象颐而为彖
卷三十三 第 6b 页 WYG0012-0444b.png
 六位之变辨而为爻学者求其彖辞而不得观其象
 可也求其爻辞而不得观其变可也求其吉凶之辞
 而不得观其失得可也求其悔吝之辞而不得观其
 小疵可也求其无咎之辞而不得观其善补过可也
 阳为贵阴为贱然以五视三则五贵而三贱以三视
 初则初贱而三贵此则贵贱之列存乎位也阳为大
 阴为小然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柔得尊位大
 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此则小大之齐存乎卦也有
卷三十三 第 7a 页 WYG0012-0444c.png
 小贞吉大贞凶妇人吉夫子凶有中吉终凶有初吉
 终乱此则吉凶之辨存乎辞也吉凶之故生于相形
 悔吝之来由于所与自非有介然特立之操其能忧
 虑而防之乎忧之则无悔吝矣易曰商兑未宁介疾
 有喜此则悔吝之忧存乎介也君子之过人皆见之
 过而不改斯谓过矣自非有确然悔惧之诚其能震
 动而改之乎震之则无咎矣易曰困于葛藟于臲卼
 曰动悔有悔征吉此则无咎之震存乎悔也卦有小
卷三十三 第 7b 页 WYG0012-0444d.png
 大若小畜小过大畜大过大往小来小往大来之𩔖
 是也辞有险易君子乾乾履道坦坦群龙无首其血
 玄黄之𩔖是也小大之卦险易之辞学者宜知之矣
 而彖之辞不止于本卦象之辞不止于爻变化所之
 皆指示之矣齐财细反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
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
卷三十三 第 8a 页 WYG0012-0445a.png
故不违知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
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
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
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
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夫子既言易本于天地圣人之所设君子之所观于
 此遂言易与天地圣人无间而得君子之道者鲜矣
卷三十三 第 8b 页 WYG0012-0445b.png
 与天地准言易也与天地相似言圣人也易与天地
 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道出而为易故无体圣人与
 天地相似故能范围天地之化化入而为神故无方
 准之言正也似之言肖也方之言所也体之言形也
 或言准或言似或言体或言方各有当也易以道言
 圣人以化言故也仰观俯察原始反终验物通变者
 易也知幽明之故死生之说鬼神之情状者所以弥
 纶天地之道也知周万物道济天下乐天知命安土
卷三十三 第 9a 页 WYG0012-0445c.png
 敦仁至于旁行而不流者圣人也大而不过小而不
 遗在已者不忧在物者能爱至于曲成而不遗者所
 以范围天地之化也若夫通乎昼夜之道而能知其
 所以然则易与天地贤人混同而无间矣故曰神无
 方而易无体合而言之也何谓弥纶何谓范围曰弥
 满也周遍之义围圈也并包之义也夫道一而已矣
 言乎大则无所不周遍旡所不并包以言乎细则莫
 不有条理莫不有法则易以道言故自大而入细先
卷三十三 第 9b 页 WYG0012-0445d.png
 言弥而后言纶圣人以化言故由细以成大先言范
 而后言围亦各有当也记曰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
 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其斯之谓矣在天成𧰼者莫
 不有自然之文在地成形者莫不有自然之理天道
 远而幽地道近而明远而幽者观文以验之近而明
 者察理以穷之此所以知幽明之故也有始者必有
 终有生者必有死终而复始则死而复生可知矣是
 故死者不可以知其所归也原其始以极其终则其
卷三十三 第 10a 页 WYG0012-0446a.png
 归可知也生者不可以知其所自来也反其终而推
 其始则其所自来可知也死生之说其以是知之天
 一生水在人为精地二生火在人为气人之生也精
 气之聚其死精气之散也然而有鬼神焉则其死而
 未散者乎今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何也物魄也鬼
 之谓也变魂也神之谓也鬼又有所凭依以出其灵
 响人有恍惚而见之者有梦寐而见之者其声音笑
 貌起居饮食犹夫人也是其精气之所为故谓之物
卷三十三 第 10b 页 WYG0012-0446b.png
 盖有物焉而非变故也神无在而无不在不可得而
 见也不可得而闻也而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
 右是其游魂之所为故谓之变盖有变焉而非物故
 也今夫世之所谓鬼者未有非强死者也众人之强
 死非必聪明正直也特以其精气之未散故一时为
 鬼圣贤之考终则精气尽矣特以其游魂之不灭故
 千载为神情者志也状者形也聪明正直福善祸淫
 神之志也附依草木为祟为厉鬼之形也总而言之
卷三十三 第 11a 页 WYG0012-0446c.png
 则曰鬼神焉鬼之为言归也神之为言伸也验其物
 以察其形究其变以通其志是以知其情状也郑子
 产曰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
 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此则知精气之为物而
 不知游魂之为变故魂魄并称而鬼神无异也夫人
 之生其神为魂其形为魄老氏所谓载营魄是也岂
 其已化而后生魄哉所谓神明者聪明正直之所积
 岂以其用物精多而致之哉子产号称博物其知止
卷三十三 第 11b 页 WYG0012-0446d.png
 于此则自非圣人不能得其情状矣唐韩愈作原鬼
 其论曰鬼无声与形其不能无声与形者物怪是也
 此则以不知为知未尝闻仲尼子产之论者也宰我
 问曰吾闻鬼神之名而不知其所谓子曰气也者神
 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学者
 至今不得其说夫天积气地积块神之盛者莫如天
 鬼之盛者莫如地今人既死而圣人合诸天地而命
 曰鬼神所以教民致其孝敬之心而不敢恶也谓其
卷三十三 第 12a 页 WYG0012-0447a.png
 精气既散而骨肉毙于下故取其归土而命之曰鬼
 谓其魂气无所不至而发扬于上故取其归天而命
 之曰神凡此者易之所以弥纶天地之道而与之准
 者乎天下者天地之所覆载也万物者天地之所生
 成也天下至广矣万物至众矣知足以周之而道不
 足以济之则力有时而穷道足以济之而知不足以
 周之则用有时而泥惟知足以周而仁足以济故大
 而不过小而不遗也所变于天者不辞而乐之谓之
卷三十三 第 12b 页 WYG0012-0447b.png
 乐天乐天则知乎命矣所遇于地者不择而安之谓
 之安土安土则敦乎仁矣仁者人也命者天也土者
 地也乐天而知命安土而敦仁则三才之道备矣故
 在已则不忧在物而能爱也圣人之道本乎中至于
 旁行则所谓时中者也人道之生本乎直至于曲成
 则所谓致曲者也旁行则周旋而易流曲成则纤悉
 而有遗旁行而不流故能曲成而不遗也凡此者圣
 人之所以范围天地之化而与之相似者乎相似而
卷三十三 第 13a 页 WYG0012-0447c.png
 不违范围而不过旁行而不流曲成而不遗皆错互
 其文将使学者深求而后得之也不如是不足以为
 旁行而曲成矣若夫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则所谓弥
 纶范围者其义盖兼该矣昼者阳也夜则阴也易与
 天地圣人皆不外乎阴阳也易者圣人之书圣人者
 天地之心也天地之道授于圣人而缊藏于易言其
 入而为神则无方而不可名言其出而为易则无体
 而不可执然皆不外乎阴阳阴阳分而后有天地天
卷三十三 第 13b 页 WYG0012-0447d.png
 地定而后有圣人三才位而易行乎其中则所谓阴
 阳者殊方而异体矣方其未分也则亦无方之可名
 及其既散也则亦无体之可执故曰神无方而易无体
 一阴一阳之初有物混成者也故即其无方而名之
 曰道一阴一阳散于天地万物之间为刚为柔为仁
 为义唯变所适者也故即其无体而名之曰善善者
 道之继也善日出而日流道日离而日𨼆故反其本
 复其始名之曰性性者善之成也仁者见其济天下
卷三十三 第 14a 页 WYG0012-0448a.png
 而谓之仁知者见其周万物而谓之知夫仁知者道
 之继而非道也性之近而非性也不知道而指以为
 仁则好仁之蔽有时而愚不知道而指以为知则好
 知之蔽有时而贼亦足以见其无体矣若夫行而不
 著习而不察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则庶民而已矣
 仁知执偏而妄见庶民日用而不知是谓贤知者过
 之愚不肖者不能及故君子之道鲜矣子曰中庸之
 为德也其至矣乎斯之谓也
卷三十三 第 14b 页 WYG0012-0448b.png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
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𧰼
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
阳不测之谓神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禦以言
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
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
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
易简之善配至德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
卷三十三 第 15a 页 WYG0012-0448c.png
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
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夫子既言易与天地准圣人与天地相似故神无方
 而易无体于此遂言易与天地圣人显诸仁而藏诸
 用出乎易而入乎神其道一而已仁者其所以化育
 万物者也显而示之物之所归也用者其所以鼓舞
 万物者也藏而运之物之所听也不显诸仁则未信
 而劳将不我归不藏诸物则俄而可度将不我听此
卷三十三 第 15b 页 WYG0012-0448d.png
 易与圣人同忧者也不字衍文仁显而用藏则德胜
 而业大人见其盛德大业之美而不知其显仁藏用
 之仁故曰至矣哉叹其妙用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是谓富有道并行而不相悖是谓日新日新则可久
 富有则可大此之谓盛德大业也或曰乐天知命故
 不忧而易与圣人未免于忧何也曰王通所谓天下
 皆忧吾独得不忧乎愚尝以为知言易者圣人之书
 也圣人有忧而易欲无忧得乎故曰作易者其有忧
卷三十三 第 16a 页 WYG0012-0449a.png
 患乎学者以一字之讹破坏经旨不胜异说矣自生
 生之谓易以下似与富有日新相因成文其实非也
 圣人微其显以阐其幽所以使学者钩深而致远也
 阳生阴阴生阳阳复生阴阴复生阳循环不穷所谓
 易也天一之谓成𧰼出无而入有资始之义所谓乾
 也地二之谓效法对一而为偏顺承之义所谓坤也
 极其数而知来物所谓占也通其变使民不倦所谓
 事也至于一阳一阴会同无间不可测度所谓神也
卷三十三 第 16b 页 WYG0012-0449b.png
 夫有生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法有法而后有占有
 占而后有事出乎易而入乎神其道一而已在天地
 为乾为坤在圣人为占为事在易则为易为神特有
 显藏之异耳成象效法通其时变仁之显也生生不
 测极数知来用之藏也至于此又不可言易与天地
 圣人之辨矣故曰夫易广矣大矣何谓广何谓大曰
 无所不包之谓广无所不遍之谓大以言乎远则放
 乎四海而无不准阅乎百世而无不通所谓大也以
卷三十三 第 17a 页 WYG0012-0449c.png
 言乎天地之间则日月星辰得其序鸟兽草木得其
 宜所谓广也然苟非静而正则无以为广大之基故
 言乎远则动而莫禦言乎迩则静而能正言乎中间
 则无所不备斯以为广大而已矣确乎不拔谓之专
 行健不回谓之直含洪无疆谓之翕发散无馀谓之
 辟夫小生于自疑隘生于自私专直则不疑故生大
 翕辟则不私故生广然拆而言之则乾坤有广大之
 殊合而言之乾未尝不广坤未尝不大故曰广大配
卷三十三 第 17b 页 WYG0012-0449d.png
 天地天地配矣盈天地之间有不配者乎故曰变通
 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至德者
 记之所谓中庸易之所谓易简也易简者至德之形
 容而至德者易简之成名也其谓之配何哉曰易简
 取诸易至德取诸圣以易配圣人故以易简配至德
 也虽然变通阴阳易简之善非所以配天地乎广大
 变通阴阳之义非所以配至德乎易知者可久之德
 简能者可大之业至德配矣由德而为业有不配者
卷三十三 第 18a 页 WYG0012-0450a.png
 乎杂然举之使学者深求而自得之也是以前言盛
 德大业至矣哉至此复言易其至矣乎圣人所以崇
 德而广业者前言易之德业此言圣人之德业也易
 之德业存乎书圣人之德业加乎人崇而至于盛广
 而至于大其揆一也德业可见之行而每叹其至者
 非以其显仁藏用之神乎天一生水知则𧰼之地二
 生火礼实配焉水性润下不极高明不足以为知火
 性炎上不道中庸不足以为礼故知言崇礼言卑言
卷三十三 第 18b 页 WYG0012-0450b.png
 崇则效天言卑则法地夫知与礼五常之二物也既
 不足以尽德之名又不足以该业之事然特举二物
 以效法天地者明易之变动周流不可一端而取也
 既言崇效天卑法地又恐学者执泥以天地为先而
 易与圣人次之故言天地设位而易固已行乎其中
 矣圣人者本其性之固有而成之不失其存道义之
 所由出也又孰先孰后或曰天地设位易行其中位
 之未设易安在哉曰夫子固言乾坤毁则无以见易
卷三十三 第 19a 页 WYG0012-0450c.png
 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谓易先天地乎天地
 先易乎易出于圣人乎圣人出于易乎虽有至知莫
 能言也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
谓之𧰼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
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
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
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
卷三十三 第 19b 页 WYG0012-0450d.png
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
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
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
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
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子曰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
心之言其臭如兰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
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
卷三十三 第 20a 页 WYG0012-0451a.png
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劳谦君子有
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
下仁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旡民贤人在下位而旡
辅是以动而有悔也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以生也
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
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子曰作易者其知
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
卷三十三 第 20b 页 WYG0012-0451b.png
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
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
至盗之招也
 夫子既言易与天地圣人无间于此遂言爻象之义
 切于日用言行之间君子之所宜尽心也天下之赜
 至深𨼆也唯圣人有以见之而拟诸其如是之形如
 是之容乃取诸物宜以𧰼之是故谓之象象者像也
 天下之动至纷错也唯圣人有以见之则观其如是
卷三十三 第 21a 页 WYG0012-0451c.png
 而会如是而通乃为之典礼以行之又系之辞以断
 其如是而吉如是而凶是故谓之爻爻者效也乾为
 马坤为牛所谓物也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所谓
 宜也在师中吉王三锡命所谓典也长子帅师弟子
 舆尸贞凶所谓礼也不得其形容则何以象其物宜
 不得其会通则何以行其典礼天下之至赜人不见
 其𧰼也而圣人言之若需于血出自穴见豕负涂载
 鬼一车童牛之牿豮豕之牙之𩔖若可恶也天下之
卷三十三 第 21b 页 WYG0012-0451d.png
 至动人不能辨其所之也而圣人言之若系丈夫失
 小子系小子失丈夫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
 臣行人得牛邑人之灾之𩔖若可乱也然拟诸其形
 容则不可恶矣观其会通则不可乱矣欧阳子曰需
 于血出自穴艮其限列其夤是皆险怪奇绝无有训
 故考證而学者出其臆见随事为辞果可尽信之邪
 此孟子所以叹其不如亡之也苏子曰八卦之象至
 于俚俗杂乱无所不有其说故不可尽知盖用于占
卷三十三 第 22a 页 WYG0012-0452a.png
 筮者而已此则不知天下之赜而恶之者也子曰其
 道甚大百物不废讵可恶之乎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言二五之同心也而程氏曰人君当与天下大同而
 五专以私昵应于二失其中正之德非君子道也又
 先隔则号咷后遇则笑乃私昵之情非大同之体矣
 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言九四之终吉
 也而苏子曰三与五合则三不见咥而五不病五与
 三离则五至于危而三见咥统卦而论之故见其合
卷三十三 第 22b 页 WYG0012-0452b.png
 之利别爻而观之故见其离之凶此则不知天下之
 动而乱之者也子曰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讵可乱
 之乎若夫拟诸形容而后言则物宜无不称议其会
 通而后动则典礼无不行始乎拟议而成乎变化是
 以君子之言动将有取乎此也故以中孚之九二杂
 之然而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各有其时不可不知也
 故以同人之九五继之出处语默发之以谨而行之
 以谦则动无亢龙之悔言无户庭之咎故以大过之
卷三十三 第 23a 页 WYG0012-0452c.png
 初六谦之六三乾之上九节之初九继之若夫以小
 人而乘君子慢乎上而暴乎下则致寇招盗不亦宜
 乎故曰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圣人之诲人至矣逐
 爻之义其详见于本卦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
以象三揲之以四以𧰼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
闰故再扐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其
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
卷三十三 第 23b 页 WYG0012-0452d.png
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
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
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
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𩔖而长之天
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
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前章既言爻象拟议以成变化于此遂言其数与占
 亦所以成变化也大衍之数五十者京房云十日十
卷三十三 第 24a 页 WYG0012-0453a.png
 二辰二十八宿其一不用者天之生气也马融云太
 极两仪日月四时五行十二月二十四气其不用者
 北辰居极也荀爽云八卦各六爻加乾坤二用凡五
 十乾初九勿用故用四十九也郑康成云天地之数
 五十有五以五行气通凡五行减五大衍又减一故
 四十九也姚信董遇云五十有五其六以象六画之
 数故减之而用四十九也诸儒之论不一王弼莫知
 所从又不能深探其义故直云演天地之数所赖者
卷三十三 第 24b 页 WYG0012-0453b.png
 五十也韩康伯师宗其陋孔颖达从而释之以为所
 赖五十者自然如此别无意义不知其所以然也近
 世李泰伯又推明其说乃谓天地之数虽五十五至
 揲蓍之法止可用五十故取其整数而已也临川王
 氏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此自然之数也
 未有知其所以然者也又曰五十之所宗者五而四
 十九之所宗者一则又议其所以然矣将以知为不
 知乎抑以不知为知乎孟子曰天之高也星辰之远
卷三十三 第 25a 页 WYG0012-0453c.png
 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而乃曰未有
 知其所以然者不亦厚诬圣贤也哉夫天地之数五
 十有五有小衍有大衍小衍之数衍其五大衍之数
 衍其五十大衍之义具于小衍之中小衍之数包乎
 大衍之内小衍之数至五十而终大衍之数至五十
 而起五者何土之生数也十者何土之成数也土与
 水火木金先后而生不与水火木金先后而成水火
 木金一者成而土在其中矣是故一之成为六而五
卷三十三 第 25b 页 WYG0012-0453d.png
 与之俱其数十有一二之成为七而五与之俱其数
 十有二三之成为八而五与之俱其数十有三四之
 成为九而五与之俱其数十有四总而言之则五十
 也是故洛书五十而居中央河图纵横而为十五天
 造地设授之圣人非私智之所能议矣或曰图书之
 数有一二三四而子不用为五者一而子四数之何
 也曰为五者一而四数之则既言其略矣一二三四
 既已为六七八九矣又可得而见乎水火木金非土
卷三十三 第 26a 页 WYG0012-0454a.png
 则不成东西南北非中央则不位故六七八九各具
 其方而五无乎不在故为五十之数也以土之生数
 而合四者之成数既为五十以土之成数而合四者
 之生数亦为五十也苏氏曰五在六七八九之中故
 不特数一二三四在十之中然而特数者言四时足
 以举土言土不足以举四时也夫一二三四者四时
 也六七八九者亦四时也两言四时而一举土则是
 两岁之间为四孟四仲者二为四季者一而已是以
卷三十三 第 26b 页 WYG0012-0454b.png
 其论不能通也或曰五十之数既闻命矣其用四十
 有九何也曰十盈数也不可衍也故虚其一以象太
 极太极混成阴阳未分不可用也故用四十有九四
 十有九者七七之数也故可衍而用之也伏羲之六
 六文之八八老聃之九九皆如是尔分而为之以象
 两仪也挂一于中以象三才也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也或曰一非太极也四十九之总数也一即四十九
 四十九即一也两非两仪也一与一合而成两凡两
卷三十三 第 27a 页 WYG0012-0454c.png
 者皆是也三非三才也一与二合而成三凡三者皆
 是也其说似是矣而实非也十百千万孰非一为之
 总而奚取于四十九乎一即四十九四十九即一者
 以何数而推之乎既有一矣分而为二则三也奚取
 于一与二合乎又挂其一则四也奚取于二与一合
 乎凡两凡三者皆所取象则揲之以四曷为不取凡
 四而独曰四时乎子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又曰有
 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学者又何疑哉至或谓
卷三十三 第 27b 页 WYG0012-0454d.png
 虚一为天一者其谬不辨可知矣曰然则夫子何靳
 其辞而不明以告人也曰夫子不谓学者若是之聋
 瞽也言四时则三才两仪可知矣言象两象三则太
 极可知矣曰然则四何必言时也曰易有四象言时
 所以别象也夫子之述大衍也盖将以寓历法焉故
 言时言闰言期之日所以致千岁之日者也归奇于
 扐以象闰闰者积岁之馀分月之盈缩而成也三岁
 而置一闰五岁而置再闰十有九岁七闰而成一章
卷三十三 第 28a 页 WYG0012-0455a.png
 故揲数之馀不即归于挂而寄于扐再扐而后挂者
 所以象五岁而再闰也或曰然则三岁而一闰十九
 岁而七闰独无以象之与曰至理无毫釐之差善学
 者三隅之反一揲而再扐为闰者二三揲之数非六
 闰乎合于挂一之三是为七闰矣挂一之三非三岁
 一闰之𧰼乎故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历十有九岁而
 而成章归奇之六挂一之三当其七闰矣历多一岁
 而大衍有虚之一数其当之犹有馀欠乎使圣人一
卷三十三 第 28b 页 WYG0012-0455b.png
 一而言之盖有不胜言者矣天数五五奇也地数五
 五耦也一与六相得而成水二与七相得而成火三
 与八相得而成木四与九相得而成金五与十相得
 而成土是则五位相得也一与二合阳水阴火也三
 与十合阳木阴土也五与六合阳土阴水也七与四
 合阳火阴金也九与八合阳金阴木也是之谓各有
 合也天数二十有五总五奇而数之也地数三十总
 五耦而数之也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古今之言数
卷三十三 第 29a 页 WYG0012-0455c.png
 者莫不本于此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行鬼神
 者四时所以行成变化者万物所以生在天成象者
 为变在地成形者为化在天而明者为神在地而幽
 者为鬼皆不能逃乎数也乾坤之策凡三百六十说
 者曰阴阳老少其策合之皆三百六十经云乾坤者
 举老而称也愚曰不然乾坤之策三百六十六子之
 策千有八十夫六子者不可举二而该也故但称乾
 坤以例其馀尔当期之日说者曰期三百六旬有六
卷三十三 第 29b 页 WYG0012-0455d.png
 日经云三百六十举其成数也愚曰不然夫六日者
 闰之积也三百六旬有六日者通闰而言也既以归
 奇于扐矣安得复数六日乎哉曰然则期之日三百
 五十四耳其六亦闰积也而并数之何哉曰此总一
 岁之中十二月之行有盈有缩积其差而后有六日
 也非三百六旬之外有六日之比也如必无之而后
 可则再闰之积其算六十亦有盈而无缩乎若夫天
 下之物其数不止于万故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之
卷三十三 第 30a 页 WYG0012-0456a.png
 而无遗矣故夫大衍之象太极一也两仪二也三才
 三也四时四也五岁五也太阴六也少阳七也少阴
 八也太阳九也万物十也凡天地之数无所不具是
 之谓大衍也若夫四营者分二挂一揲四归奇而成
 易也易者变也十有八变者三变而成爻六爻而成
 卦也八卦而小成者一卦之成八卦具焉天地万物
 之理粗可见矣引而伸之触𩔖而长之天地之闰一
 物之理莫不该括于其中天下之能事毕矣道神而
卷三十三 第 30b 页 WYG0012-0456b.png
 不显故显诸仁德行显而不神故藏诸用显仁则取
 诸阳藏用则取诸阴所以和同天人之际使之无间
 者也道之显也则可与酬酢德之神也则可与祐神
 矣应万物之求是谓酬酢赞天地之化育是谓祐神
 皆触𩔖而长之能事之所至也语至于神岂小智之
 所能测哉故夫子叹之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
 所为乎天地之所以成变化圣人之所以祐神皆不
 外乎数矣
卷三十三 第 31a 页 WYG0012-0456c.png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
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
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
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此参伍以变变错
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
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
此夫易圣人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
卷三十三 第 31b 页 WYG0012-0456d.png
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神也故不疾而速不
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前章既言爻𧰼之义大衍之数此章遂合而言之辞
 变象占四者圣人之道而君子之尚也辞与象具于
 卦所谓观象玩辞是也变与占出于蓍所谓观象而
 玩占是也尚之为言尊也以之为言用也用之于言
 则其辞可宗也用之于动则其变可师也用之于制
 器则其可法也用之于卜筮则其占可贵也也是以
卷三十三 第 32a 页 WYG0012-0457a.png
 君子将有所为也将有所行也或问焉而应之以言
 如响之应声何也以能尚其辞也旡有远近也旡有
 幽深也方来之事无不前知如有鬼神告之何也以
 能尚其占也问之而不可穷也究之而不可测也非
 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也参伍以变者二三四
 五以求其变也二至四三至五列之为四象覆之为
 八卦易之变也不言二四三五而言参伍者三以相
 参五以相伍参成而变起伍成而变终也刚柔相易
卷三十三 第 32b 页 WYG0012-0457b.png
 变化代兴通乎此者遂能成天地之文是以尚其变
 也错综其数者七八九六以推其数也七与八九与
 六合之为十五衍之为五十易之数也不言七八九
 六而言错综者错而为四综而为一七八九六谓之
 错十五五十谓之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数极乎
 此者遂能定天下之象是以尚其象也其变旡所不
 通其象旡所不具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也
 或曰何谓变何谓占曰一卦之变为六十四一爻之
卷三十三 第 33a 页 WYG0012-0457c.png
 变为三百八十有四所谓变也元贞利贞穆姜得之
 以为祸黄裳元吉南蒯遇之以为凶所谓占也象与
 变谓之观辞与占谓之玩何也曰象者爻彖之所具
 而显晦存乎辞变者蓍龟之所告而吉凶兆乎占观
 其蓍玩其赜理宜然也然则辞与占同为至精象与
 变同为至变也曰精者一之至也变者万之极也象
 非一也玩辞而知之变非一也玩占而知之精在此
 而变在彼通乎一而万事毕也至精未免于思也至
卷三十三 第 33b 页 WYG0012-0457d.png
 变未免于为也若夫旡思也寂然不动旡为也感而
 遂通天下之故此又非至精至变之所及也非天下
 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也故曰夫易圣人所以极深
 而研几也深者至精之赜也几者至变之宗也千人
 万人之心一人之心是也故唯深可以通天下之志
 一日二日万几差之毫釐谬以千里故唯几可以成
 天下之务此亦疾而速行而至者也极其深而至于
 无思研其几而至于旡为此则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卷三十三 第 34a 页 WYG0012-0458a.png
 神之所为也然皆不出于辞变象占之中故曰易有
 圣人之道四焉此之谓也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子
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
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
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
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
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智神
卷三十三 第 34b 页 WYG0012-0458b.png
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
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齐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阖
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
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
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
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
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
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
卷三十三 第 35a 页 WYG0012-0458c.png
大乎圣人探赜索𨼆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
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
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
出书圣人则之
 夫子既言易有圣人之道四此章遂言易与天地圣
 人一揆而叹夫作易者之神智也天一则地二天九
 则地十一奇一偶一生一成相与循环迭为终始四
 时所以行百物所以生易由此而作圣人用此而治
卷三十三 第 35b 页 WYG0012-0458d.png
 其所以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冒天下之道始终先
 后不出是数言而已深以通天下之志则能开天下
 之物几已成天下之务则能定天下之务神以冒天
 下之道则能断天下之疑易与圣人互文见义也是
 故蓍之德圆而神者得天之数也易以此开物圣人
 以此通天下之志也卦之德方以知者得地之数也
 易以此成务圣人以此定天下之业也六爻之义易
 以贡者兼三才之数也易以此冒天下之道圣人以
卷三十三 第 36a 页 WYG0012-0459a.png
 此断天下之疑也蓍之数四十有九四十有九者七
 七之数少阳之象也蓍虽四十有九其本取于河图
 四十有五益之以八卦之画三十有六是为八十有
 一八十有一者九九之数太阳之象也故曰蓍之德
 圆而神者得天之数也卦之数六十有四六十有四
 者八八之数也阴之象也卦虽六十有四其本起于
 三画二十有四益之以阴偶之画十有二是为三十
 有六三十有六者六六之数太阴之象也故曰卦之
卷三十三 第 36b 页 WYG0012-0459b.png
 德方以知者得地之数也是故河图以圈八卦以画
 蓍以茎示龟以兆占蓍运而无穷卦成而不易一方
 一图非偶然者也言卦而不言图言蓍而不言龟互
 见之也或曰蓍以河图而兼八卦龟以八卦而不兼
 河图何也曰先儒固有阳得兼阴阴不得兼阳之说
 矣然非此谓也蓍实用八卦以兼河图之说而卦则
 未始用河图也何以明其然也曰八卦者四象之所
 生也河图之数四十五而益以四象乃为四十有九
卷三十三 第 37a 页 WYG0012-0459c.png
 而大衍用焉卦定于八分于二十有四益于三十有
 六成于六十有四未尝用河图也岂凿而为之论哉
 或曰三十有六者既为太阳之策又得为太阴之𧰼
 何哉曰蓍以四运故三十有六而为太阳之策以其
 得九揲也卦以六位故三十有六而为太阴之𧰼以
 其乘六画也是皆灼有条理不可诬也若夫六爻则
 蓍之所起而卦之所终也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
 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此其数也乾坤
卷三十三 第 37b 页 WYG0012-0459d.png
 之策一岁之日皆三百有六十八卦之位四时之气
 皆二十有四合而计之三百八十有四应其数矣蓍
 运而无穷卦成而不易爻则周流变动乎其中上下
 无常刚柔相易告人以吉凶之理蓍之所以神卦之
 所以知者非爻无以明之故曰六爻之义易以贡者
 兼三才之数也是故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则无
 思无为如蓍之既运而藏也以此与民同吉凶之患
 则通其志成其务断其疑如卦之成而爻之贡也故
卷三十三 第 38a 页 WYG0012-0460a.png
 神以知来而传于卦知以藏往而归于蓍始终生成
 出入变化孰能与于此者其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
 不杀者夫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其人也是以明于天
 之道而察于民之故知蓍龟之为神而兴之以前斯
 民之用是天下所待而明民之所待而用神物之所
 待而兴也非以其聪明睿知故耶所谓神武而不杀
 者不怒而威之谓也不怒而威则不言而信旡施而
 仁旡为而功皆其物也乃若武而不杀斯以谓之神
卷三十三 第 38b 页 WYG0012-0460b.png
 矣故举一以该焉夫蓍而一本而百茎龟负八卦五行
 之数此其所以为神物者也然神而明之则存乎其
 人苟或怠慢而不钦冥疏而莫晓则神藏知伏蓍龟
 之益废矣是岂神物有时而不临哉在人者不能神
 而明之故也尊敬其事之谓神发挥其义之谓明圣
 人之所以斋戒为恭择建立卜筮人然后命之者将
 以神明其德而已蓍龟之德既已神明则象旡不显
 数旡不陈是故十有八变而皆阴六画而皆偶此则
卷三十三 第 39a 页 WYG0012-0460c.png
 天地之户阖而为夜是以谓之坤也十有八变而皆
 阳六昼而皆奇此则天地之户辟而为画是以谓之
 乾也一阖一辟则乾坤错居故谓之变一往一来则
 阖辟旡穷故谓之通见而在天则谓之象形而在地
 则谓之器制其器用其象故谓之法出而显入而藏
 故谓之神此圣人作易所以与天地为一者也是故
 易之中有太极焉则卦之全体是也有两仪焉则卦
 之重像是也两仪自太极而判故曰太极生两仪也
卷三十三 第 39b 页 WYG0012-0460d.png
 有四象焉则初至三三至至五四至上是也是也四
 象自两仪而分故曰两仪生四象也有八卦焉则上
 下反覆六爻八卦是也八卦由四象而别故曰四象
 生八卦也其在大衍七八九六是为四象九六各一
 七八各三是为八卦亦太极两仪之所生也八卦成
 而后吉凶可定吉凶定而后大业于是乎生矣顺而
 吉逆而凶相得则吉相违则凶以此开物成物冒天
 下之道使匹夫匹妇各得其所昆虫草木咸遂其性
卷三十三 第 40a 页 WYG0012-0461a.png
 皆动之所生也故曰吉凶生大业苟不与斯民同患
 不与圣人同忧则大业何自而成哉是故天地者法
 象之大圣人所以仰观俯察者也四时者变通之大
 圣人所以成终成始者也日月者著明之大圣人所
 以迭用柔刚者也富贵者崇高之大圣人所以一天
 下之动也圣人者聪明之大备物致用所以近取诸
 身也蓍龟者神知之大探赜钩深所以远取诸物也
 是以古之圣人躬聪明睿知之资席富贵崇高之势
卷三十三 第 40b 页 WYG0012-0461b.png
 取诸物象观诸变化验诸垂象考诸图书然后作易
 以示天下与来世故曰则曰效曰象象者象也效者
 爻也蓍龟图书不可效也不可象也取则焉而已矣
 圣人岂苟云乎哉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
以断也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
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
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
卷三十三 第 41a 页 WYG0012-0461c.png
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
之舞之以尽神
 夫子既叹夫作易之神知与天地参此章遂言其立
 象系辞示人之大略使学易者探讨抽绪以求之夫
 七八九六大衍之四象也然九六形于卦而七八藏
 于蓍此其所以示人者矣或曰前章所谓神物变化
 垂象图书兹四条者谓之四象可乎曰之数者圣人
卷三十三 第 41b 页 WYG0012-0461d.png
 则而象之以作易易成而皆已矣及其兴神物也将
 以求易而非易之所有也况乎变化之万端垂象之
 森罗蓍龟之异体图书之殊法焉得以四象称之乎
 曰然则何谓四象曰乾坤之四象皆乾坤也屯之四
 象则震坤艮坎也蒙之四象则坎震坤艮也覆而见
 之又四𧰼也愚于诸卦论之详矣六画成则四象立
 此其所以示人者也爻𧰼既定系之辞焉又从而告
 之以其意也辞既系矣定之以吉凶焉又从而断之
卷三十三 第 42a 页 WYG0012-0462a.png
 以其效也示之象告之辞断之吉凶圣人所以仁后
 学至矣夫子于是称大有之一爻辞义以发明之夫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辞之系于象吉凶之断于辞如
 是而已而夫子乃言其有信顺之德尚贤之明上获
 天祐下得人助是以及此此则彖象爻辞之所未尝
 言也而使后之学者将何以知之故叹之曰书不可
 以尽其言言不可以尽其意然则圣人言自天祐之
 吉无不利而有信顺尚贤获祐助于天人之意其果
卷三十三 第 42b 页 WYG0012-0462b.png
 不可见乎又从而释之曰圣人既立之象则意尽矣
 既设之卦则情伪尽矣既系之辞则言尽矣又况变
 于此而通于彼以尽其不言之利鼓于此而舞于彼
 以尽其不测之神则圣人之意乌乎而不可见也请
 以大有上九明之初二为乾五为巽上为离一卦之
 意无不尽矣其彖曰大有其爻五刚而一柔则情伪
 无不尽矣大有元亨初艰二载三亨四匪五孚上祐
 则其言无不尽矣何以言之夫六五者柔而应乎刚
卷三十三 第 43a 页 WYG0012-0462c.png
 也巽而交乎乾又接乎离也居尊而不自为高也得
 中而上下应之也柔而巽所以为顺也中而应所以
 为信也居尊而不自为高所以为能尚贤也交乎乾
 所以为天祐也接乎离所以为人助也上下应之是
 以知天人之不易也然而不言乎五而言于上者五
 以一柔居尊上下皆应当此之时而有以刚明之才
 晏然居于其上者此非其所尚之贤乎夫六五虽以
 信顺自居而二四皆应苟不能尊上九之贤则丧其
卷三十三 第 43b 页 WYG0012-0462d.png
 离明而亏上下之应矣上又卦之终也六五之吉至
 于此而后旡不利是故论其德于五而要其功于上
 也夫苟不信顺尚贤则何以得上下之应苟无上下
 之应则何以蒙自天之祐故易但言自天祐之吉无
 不利而信顺尚贤天祐人助其言与意旡有不尽者
 矣乃若变而通之鼓而舞之则非六爻之所能备也
 其在于他卦乎上九之变则大壮之象也上九之离
 变而为艮则九四之离变而为震五虽体巽而失其
卷三十三 第 44a 页 WYG0012-0463a.png
 明矣故夫五六之在二卦其为易一也大有则易而
 威大壮则易而丧大而至于上九则吉无不利大壮
 则不能退不能遂而旡攸利也九三在大有则旡其
 应而弗克其在大壮则上六为之应而得以其(阙/)
 也三乾兑之象乾为君子兑为小人其在二卦均也
 大有之三为公又为小人大壮之三为小人又为君
 子则变而通之鼓之舞之若此之𩔖是也请以六五
 变而通乎乾则九三之小人化而为君子矣又以二
卷三十三 第 44b 页 WYG0012-0463b.png
 爻互变而通乎夬则九三之小人在乾而为君子乾
 乾在夬而为君子夬夬矣至于他爻一字一义莫不
 皆然姑以上九所及者明之然则变而通之存乎象
 鼓之舞之存乎辞观乎象而玩其辞圣人之意粲然
 可睹矣言其有不尽于书意其有不尽于言者乎
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
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
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
卷三十三 第 45a 页 WYG0012-0463c.png
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是故夫𧰼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𧰼其物宜是故
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
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存
乎鼓舞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变推而行
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
乎德行
 前章既言易之成书圣人言意旡有不尽此章遂发
卷三十三 第 45b 页 WYG0012-0463d.png
 明其义皆缊于乾坤二卦而爻象居之不可不知也
 何以谓易之义皆缊于乾乾坤乎乾坤成列而六十四
 象立乎其中矣何以谓乾坤成列而六十四象立其
 中乎乾三画六画皆阳也坤三画六画皆阴也凡易
 之爻变为阳者乾之所变也化为阴者坤之所化也
 故三百八十四爻皆自乾坤而来也成列云者独乾
 独坤则旡以缊易故也今且以大有上九明之夫大
 有之五阳皆乾也而一阴则坤之六五所化也故履
卷三十三 第 46a 页 WYG0012-0464a.png
 信思顺虽取反巽之体盖本乎六五之坤也自天祐
 之虽取下乾之应盖本乎上九之乾也故五之信顺
 由中而得而其天祐自上而降也乾坤之象天地也
 六十四卦之象万物也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旡此天
 地安得有此万物乎旡此万物又安用此天地天地
 之运未始息也万物之生未始穷也若天地有崩塌
 则万物不可得而见万物有终尽则所以为天地有
 废矣故曰乾坤毁则旡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
卷三十三 第 46b 页 WYG0012-0464b.png
 几乎息矣或者疑辞也设为是言故或之也是故易
 之中形而上者阳也皆属乎乾是以谓之道道者物
 之所以生也形而下者阴也皆属乎坤是以谓之器
 器者物之所以成也化其生成而裁其损益是以谓
 之变变者通之始也推其通塞而行其兴废是以谓
 之通通者变之成也凡此皆易之所居也若举而错
 之天下之民则兴利而除害避凶而趋吉何事之不
 立何业之不成是以谓之事业也是故圣人见天下
卷三十三 第 47a 页 WYG0012-0464c.png
 之赜而象之是故谓之象见天下之动而效之是故
 谓之爻也自此而下反覆自明其意象成于卦故极
 天下之赜者存乎卦爻见于辞故鼓天下之动者存
 乎辞义起于变故化而裁之存乎变法行于通故推
 而行之存乎通显诸仁藏诸用故神而明之存乎其
 人弗躬弗亲庶民弗信故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
 德行夫子首言爻象曰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
 议以成其变化既又论七卦之爻以明言动之为枢
卷三十三 第 47b 页 WYG0012-0464d.png
 机也至此复发其文乃终之曰默而成之不言而信
 存乎德行其又枢机之要者与成之言诚也信也者
 有诸中也圣人之于后世君子其欲推而纳之圣贤
 之域如此其切至也学者可不尽心乎哉
 
 
 
 周易经传集解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