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二
卷二十二 第 1a 页 WYG0012-029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经传集解卷二十二
            宋 林栗 撰
 
 
 
 
序卦曰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WYG0012-0291b.png
 夬之成卦益之变也自益之夬震变为乾巽反为兑
 一阴五阳而成也夫所以为益者损上而益下也益
 而不已则上九之兑乘乎九五之尊兑泽也五天位
 也泽上于天其势必决故取二爻之象以为一卦之
 体然后泽上于天著见于外而夬之形成矣昔夫子
 观欹器喟然叹曰夫物乌有满而不覆者哉然则益
 之上九求益而不已是以决而去之兑反居四从天
 而下也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WYG0012-0291c.png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彖
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
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
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下乾上兑成卦曰夬者自初至三皆为乾而四乃兑
 也乾为天兑为泽乾者阳之至尊兑者阴之至卑莫
 高乎天莫下乎泽今而反之泽上于天未有不决者
 也乾为金兑亦为金兑泽中之金有顽矿之气而乾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WYG0012-0291d.png
 之为金精明坚刚柔粹者也以顽矿之金而乘坚刚
 之利未有不决者也故曰夬决也刚决柔也五阳而
 决一阴是以谓之夬也阳自复临泰壮浸长而消阴
 至夬而后决也或曰五阴消阳谓之剥五阳消阴谓
 之夬其义何也曰剥剥也剥果谓之剥剥庐谓之剥
 山附于地谓之剥凡此者皆物宜在上者也剥而落
 之是以谓之剥也夬决也决水谓之决决痈疽谓之
 决泽上于天谓之决凡此者皆物宜在下者也决而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WYG0012-0292a.png
 溃之是以谓之夬也故子曰健而说决而和乾健也兑
 说也内健则不挫外说则不争健以为决说以为和
 君子之治小人也顺其势而利导之若决积水于千
 仞之上功成而无后患者健而说决而和故也夬扬
 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何谓
 也曰九五天位也王者之象也庭外虚也九五为王
 宫故上六有王庭之象扬播也上六为巽巽为风为
 号令故有扬庭孚号之象所以扬于王庭者以五阳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WYG0012-0292b.png
 进而一阴乘之也阳为君子阴为小人一小人而乘
 众君子其义不可以不决也小人一而君子众其势
 则可以决之矣是故扬于王庭正明其罪而决之也
 孚信也厉危也君子至众小人至寡虽曰可决有危
 道焉何则上下无阳则一阳者众阴之所求也上下
 无阴则一阴者众阳之所与也今上六之阴虽处至
 穷之势然九五与之为比九三与之为应九四与之
 同体其免于系累者独初九九二耳初九九二远于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WYG0012-0292c.png
 上六虽欲决之其势有所不及彼三阳者苟或阴为
 之主其危不亦近乎然夬之诸阳皆体乾健之德其
 肯系累于小人而隳君子之朋哉故曰有厉曰有戎
 曰有凶有之为言不必然之辞也五阳相信而不忘
 于号令知其危而戒之斯有万全之势而无一跌之
 虞矣邑内也戎外也九二之惕号告自邑者也九五
 之夬夬即戎者也夫以五阳而决一阴有百胜而无
 一败自常情观之宜若无足忧者然薰狐有凿城之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WYG0012-0292d.png
 嫌灼蠹有焚木之虑鸟兽之穷犹能攫搏而况于人
 乎是故劳心以务外者不若治内而外自平穷兵以
 服远者不若修近而远自至舜舞干而苗格文王修
 教而崇降此告自邑不利即戎之义也然则利有攸
 往何谓也曰兵法所谓归师勿遏围城必阙者岂将
 纵舍之而已乎盖优游宽缓而取之耳夫君子之心
 未尝不欲天下皆君子也不幸而小人在上托附于
 至尊而乘君子之隙击之则惧于不胜而反受其祸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WYG0012-0293a.png
 舍之则小人不除常在君侧未有不害治者也是以
 夬之君子夙夜危惧更相儆戒常若寇至苟吾党之
 志坚而不可动则小人自当退听革心易虑化为君
 子矣苟为不然然后扬于王庭决而去之所以为健
 而说决而和不利即戎利有攸往者也故子曰扬于
 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有危乃光也告自邑不
 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其危与
 否之九五其亡之义同当夬之时尚于刚决苟专其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WYG0012-0293b.png
 所尚能刚而不能柔乃取穷之道也小人虽不可不
 防而君子之道不可以不长是以利有攸往由夬而
 为乾则刚长之终也可不务乎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泽者兑也天者乾也泽无在天上之理而此象言之
 者谓泽之气上蒸于天也泽蒸于天势无不决必将
 降而为雨也君子者民之所望以为膏泽者也既已
 得时得位在王庭矣又可吝其泽而不施乎故用夬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WYG0012-0293c.png
 之象施禄以及下则自天而降沛然无不被矣然泽
 之为雨天之施也君子之及物人主之德也若居而
 有之是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也以兑而乘乾以六而
 乘五其能以久安乎故曰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
 忌也或曰需之象曰云上于天需云者坎也坎为水
 为雨不曰雨不曰水而谓之云不曰夬而谓之需何
 也曰坎流水也兑止水也为其流也故或为雨或为
 云为其止也故为泽而已云之在天流行散徙未必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WYG0012-0293d.png
 皆为雨也是以谓之需也泽之在天有下而已虽欲
 不雨其可得乎是以谓之夬也所以然者阴阳和而
 后雨坎之从乾皆阳也是以云而未雨也兑之从乾
 则刚下柔上矣膏泽之降不亦宜乎
杂卦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夬之为卦以五刚一柔而成其在六爻以君子决小
 人为义不曰君子道长小人道消而曰小人道忧者
 此圣人之深旨也杂卦六十二皆一辞而已盖有合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WYG0012-0294a.png
 两卦而言之者独夬姤疑于辞费夬之四言又系于
 杂卦之末其辞非𨼆奥难晓学者可以不问而知故
 莫肯深考以为偶然而已可不惜哉夫以五刚而决
 一柔君子之道可谓长矣而小人之道其穷若此能
 勿忧乎我盛而长则无意外之虑彼穷而忧则有先
 事之防然则以五刚而决一柔吾未知胜负之所在
 也乐毅破齐下七十馀城所未下者莒即墨二城耳
 夫差破越尽有其地以甲楯五千栖之于会稽然即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WYG0012-0294b.png
 墨终以破齐而复燕会稽终以灭吴而霸越是皆穷
 而忧者也齐湣之败夫差之亡皆百胜而无忧者也
 可不惧哉是以圣人于夬之六爻未尝不丁宁而儆
 戒之初九有不胜之咎九二有莫夜之戎九三有壮
 頄之凶九四有无肤之悔九五有苋陆之咎上六有
 无号之凶者诚以我盛而长彼穷而忧故也是故夬
 之君子不患其不刚而患其不能柔也不患其不健
 而患其不能说也不患其不决而患其不能和也不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WYG0012-0294c.png
 患其不往而患其即戎也是故夬之六爻以刚居柔
 者处夬之善者也以刚居刚者志于夬而已圣人之
 所甚惧也然初九最远于上六不往则无咎矣九三
 与上六为应遇雨则无咎矣九五切近于上六中行
 则无咎矣惟九二之惕号九四之次且乃为善也或
 曰杂卦之义既得闻矣敢问系于诸卦之未亦有其
 说欤曰此彖之所谓不利即戎利有攸往者也不利
 即戎故丁宁谆复不以为烦利有攸往故系于诸卦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WYG0012-0294d.png
 之末明其一变而遂为乾也圣人之旨可不究欤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象曰不胜而往咎也
 初九乾也以阳居刚而在下卦之下上无其应而承
 于九二二亦乾也故曰壮于前趾趾所以行也壮趾
 则欲行而已乾健也刚亦健也以刚居刚以健济健
 有进而已圣人之所以戒之也故曰往不胜为咎夬
 之诸爻大率与壮相类所以异者大壮四阳夬五阳
 耳大壮之初九曰壮于趾者以初在下故谓之趾也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WYG0012-0295a.png
 而又益以一阳故夬之初九曰壮于前趾明其势益
 强则其志益锐也然五阳之势足以决一阴而无疑
 所以朝夕儆戒而莫敢先动者有所待焉而初九处
 最远之地居最下之位以欲进之心持必决之志不
 量其力不度其时往而不胜是自为其咎者也非不
 幸也庆历中仁宗进用韩琦杜衍范仲淹富弼在政
 府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为谏官夏竦罗枢密使鲁
 人石介作圣德颂指言忠邪之辨当此之时可谓夬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WYG0012-0295b.png
 之世矣然介卒以不克而斥死于远方身没而几有
 斲棺之祸自是朋党之论始兴而君子小人迭为胜
 负矣介之无成非不幸也自为之咎也时韩范二公
 自陜入觐闻介此颂叹曰天下事正坐此辈坏却若
 二公者可谓中行之君子矣故子曰不胜而往咎也
 昔之观人者观其邪正而不要其穷达论事者论其
 是非而不计其成败夫岂以不胜而为其咎也哉盖
 君子之举也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初九以必不胜之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0012-0295c.png
 势而侥幸于不可成之功此其所以戒之也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九二乾也以阳居柔而在下卦之中上无其应而承
 于九三三亦乾也故曰惕号莫夜有戎勿恤惕者危
 惧之貌也号儆戒之辞也莫夜者人情懈怠之时而
 事变不测之际也有戎者未必然之辞也勿恤者甚
 之之辞也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常易以知险而
 九二居中得刚柔之节明得丧之理故能忧惧而儆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0012-0295d.png
 戒以为莫夜之间将有寇戎乘吾之隙其可以勿恤
 乎易以下卦为昼上卦为夜故九二之视九四有莫
 夜之象犹乾之夕惕也三与上为应四与上同体则
 有戎之恤不亦宜乎故子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九三下体为乾上体亦为乾以阳居刚而在下卦之
 上应乎上六之巽故曰壮于頄有凶頄颧骨也壮之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0012-0296a.png
 见于面者也三以阳居刚而在下卦之上故有壮頄
 之象书曰尔无忿疾于顽语曰人而不仁疾之已甚
 乱也君子刚中而柔外无怨而无恶故能使小人革
 心而顺服今九三与上六为应而乃见其壮于颜面
 之间则小人惧矣小人惧则将畜其忿戾以致毒于
 我蜂虿有之而况人乎二之有凶固其宜也故曰君
 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夬夬也夬夬者决
 之又决也为其一爻而有重乾之象是以谓之夬夬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0012-0296b.png
 也雨阴阳和也诸阳莫应于上六而九三独应之又
 有乾巽之合是以谓之独行而遇雨也独行而遇雨
 宜若濡矣然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磨而不磷涅
 而不缁虽遇雨若濡而实未尝濡也夫君子之与小
 人如冰炭之不相入也君子之欲去小人犹小人之
 欲无君子也故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今以五阳
 而决一阴而九三之君子与之为应其不濡者几希
 矣则其同类之愠不亦宜乎然君子之势如此其盛
卷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0012-0296c.png
 小人之党如彼其衰而九三以重刚之体怀夬夬之
 心岂将舍此而从彼哉将以释其忿戾之情而开其
 柔服之意不得不如是耳由是言之愠之者过也非
 九三之咎也不忍于遇雨之愠而宁受壮頄之凶斯
 为咎矣故子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象曰其行
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九四下体为乾上体为兑以阳居柔而在上卦之下
卷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0012-0296d.png
 下无其应而承于九五之乾连于上六之巽故曰臀
 无肤其行次且臀体之末也阳为宾阴为虚四与五
 上同体四五皆阳而上为阴是四之臀无肤也臀无
 肤而位不当故其行次且然处则不安行则不进也
 夬之五阳惟二四居柔二远于上而近之又与之同
 体至于次且其行则四之操心危而虑患深矣故曰
 牵羊悔亡闻言不信四体兑兑为羊上体巽巽为绳
 故有牵羊之象兑为口舌巽为不果故有闻言不信
卷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0012-0297a.png
 之象羊很而喜触者也以阳五而决一阴有馀力矣
 何至于触藩而自羸其角也哉为其同体而牵去其
 羊斯无悔矣大壮之悔亡亦犹是也四之牵羊也岂
 徒然而已将至诚恻怛而致其教戒焉使其革心而
 为善也君子又何求哉然上六阴柔闻其言而不能
 信至于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然后扬于王
 庭与众弃之此小人之所以甘心于鈇钺而无所归
 怨者也故曰健而说决而和九四之谓矣故曰其行
卷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0012-0297b.png
 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九五乾也以阳居刚而在上卦之中下无其应而承
 于上六之巽故曰苋陆夬夬苋陆草名柔脆易折之
 物也乾为金巽为蕃鲜故有苋陆夬夬之象夬夬者
 决之又决者也以苋陆之柔折而拔之易耳何至于
 决之又决乎夫九五者阳之至盛者也上六者阴之
 至穷者也以至刚而决至柔以至盛而决至衰譬犹
卷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0012-0297c.png
 以精金利器决柔脆之草决而不中则或伤之已荆
 山之玉不以投鼠隋侯之珠不以弹雀以九五之金
 决上六之苋何以异于是唐太宗之征高丽文宗之
 诛宦官是也所以然者为其不图万全之功而侥倖
 于一战之胜彖之所谓不利即戎者也故曰中行无
 咎中未光也夫极刚健而以中行之宜其光明而不
 疚矣今也用于苋陆至于夬夬仅能无咎而已此其
 所以为未光者欤子曰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则五
卷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0012-0297d.png
 之即戎未光宜矣或曰九三一爻而有重刚之象是
 以著夬夬之辞五之为乾一而已其系之夬夬何也
 曰五天位也乾为天是亦重乾之象矣飞龙在天亦
 犹是也
上六无号终有凶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上六巽也以阴居柔而在上卦之上应乎九三而乘
 于九五二爻皆乾也故曰无号终有凶号有二有扬
 庭之号有儆戒之号乾为健巽为号人情常谨于始
卷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0012-0298a.png
 而怠于终敬其大而忽其小畏其所难而蔑其所易
 阳之盛至于九五阴之穷极于上六则向之惕号者
 有时而怠矣故戒之曰无号终有凶言儆戒之不可
 忘也夬之诸爻皆警戒之意至于上六夬之终也小
 人之罪既已著明矣苟无扬庭之号以正其典刑是
 又养寇而遗患者也故曰无号终有凶言事机之不
 可失也桓彦范不杀武三思以为杌上肉耳此则无
 号之凶也故子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一日之长
卷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0012-0298b.png
 为姤为遁为剥为否凶之渐也可畏哉圣人之爱君
 子而忧小人至矣
 
 
 
 
序卦曰夬者决也决必有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
 姤之成卦夬之反也自夬之姤乾反居上兑反为巽
卷二十二 第 16a 页 WYG0012-0298c.png
 初上相易而成卦也乾反居上则刚长之极矣兑反
 为巽则柔服之甚矣刚长之极而柔伏之甚此小人
 之所以遇君子也夫阴阳相求物之情也刚柔相推
 时之运也穷于上必反于下决于此遇于彼自然之
 理也阳之用事极于季夏一阴相遇而秋矣是故夏
 秋之交为阳盛而阴伏是其所以遇之然一阳为复
 一阴为姤终则复始刚柔相遇则同也阳谓之复阴
 谓之姤何也曰阳复于艮万物归根复命之时也阴
卷二十二 第 16b 页 WYG0012-0298d.png
 遇于坤万物著见之时也乾之从巽必出乎兑巽之
 从乾必出乎离然后相遇于坤坤者申也孟秋之月
 也夫是以谓之姤也若复之坤震则不相遇矣坤土
 也艮亦土也艮反于土动而成震夫是以谓之复也
 圣人内刚而外柔内君子而外小人以阳为主阴为
 客故阳来谓之复而阴来谓之姤也夫岂特圣人之
 心然哉亦本于天地自然之理而已矣
姤女壮勿用取女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
卷二十二 第 17a 页 WYG0012-0299a.png
可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
也姤之时义大矣哉
 下巽上乾成卦曰姤者初为巽自二以往皆为乾乾
 健也上健而下巽斯以为遇巽巽也乎曰未也乾西
 北也巽东南也东南西北横亘相直是以谓之遇也
 乾之从巽必出乎兑巽之从乾必出乎离然后相遇
 于坤坤者申也阳之终阴之始相遇于未申之间是
 以有天地相遇之象而其卦为姤也乾为金巽为木
卷二十二 第 17b 页 WYG0012-0299b.png
 阳金阴水相得而有合是以谓之遇也故子曰姤遇
 也柔遇刚也说者皆以一柔而遇五刚斯谓之姤愚
 谓一柔而遇五刚争宠之道也而何遇之云乎谓夫
 一阴方来始与阳遇是以谓之姤也姤女壮勿用取
 女何谓也曰巽长女也卦唯一阴为主于内五阳皆
 欲求之壮甚也姤之言遇也诗云邂逅相遇是也不
 待其配遇人而合不可取之女也然而天地不相遇
 则品物不章君臣不相遇则政化不行所恶于遇者
卷二十二 第 18a 页 WYG0012-0299c.png
 非恶其合也恶其长也妇人之义从一而终使初六
 之遇九二遂止而不往则如姤之象复何尤哉为其
 一柔而五刚既遇不已又舍而之他惟其所遇刚不
 能制是以不可取也故子曰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刚虽
 遇柔而不失其中正则风行天下无乎不被矣故又
 赞之曰姤之时义大矣哉一阴之来虽有消阳之渐
 然遇之以中正则顺伏而无违教化之行民用和睦
卷二十二 第 18b 页 WYG0012-0299d.png
 姤之时义斯为大矣说者以刚遇中正为二五之遇
 是谓执文害辞失所谓柔遇刚之义矣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天者乾也风者巽也风也者天之号令也风行天下
 其施命诰四方之象乎是故夬之上九风行天上则
 曰扬于王庭姤之初六风行天下则曰后以施命诰
 四方也或曰然则风行天上其卦为小畜何也曰小
 畜之巽在四而九五乘之是以为懿文德密云而不
卷二十二 第 19a 页 WYG0012-0300a.png
 雨也夬之巽在上而乘乎九五矣虽欲畜之其可得
 乎是以谓扬于王庭施禄以及下也
杂卦曰姤遇也柔遇刚也
 姤之为卦以一柔五刚而成其在六爻以柔遇刚为
 义夬彖既言之矣杂卦又申言之不几于赘乎曰彖
 也者一卦之义也杂也者六爻之义也彖与爻同圣
 人不以强而别爻与彖异圣人不以苟而合至于夬
 姤之义观其彖则见其爻观其爻则知其彖是以重
卷二十二 第 19b 页 WYG0012-0300b.png
 复其辞而不以为烦也或曰若是则一辞而足矣既
 谓之遇而又曰柔遇刚也岂非赘与曰易之言遇多
 矣有刚柔相遇者同人之二五师克相遇是也有以
 刚遇刚者暌之初九遇元夫是也有以柔遇柔者小
 过之六二遇其妣遇其臣是也有以刚遇柔者丰之
 初九遇其配主九四遇其夷主是也若曰遇而已矣
 安知非二五之相遇乎故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岂是
 得已而不已哉初六系柅而贞吉九二包鱼而无咎
卷二十二 第 20a 页 WYG0012-0300c.png
 者以其遇之也九三有次且之厉九四有无鱼之凶
 九五有包瓜之陨上九有上穷之吝者为其不遇而
 求之也然姤之阳以刚居柔者志在于遇以刚居刚
 者无意遇之矣九三九五无意于求之遇故为次且
 为含章九四上九志在于遇故凶吝随之矣此初六
 之辞所以兼言有攸往见凶者也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象曰系
于金柅柔道牵也
卷二十二 第 20b 页 WYG0012-0300d.png
 初六巽也以阴居刚而在一卦之下应乎九四而遇
 于九二二爻皆乾也故曰系于金柅贞吉柅或作擟
 说者曰络丝跌也青齐谓之柅以金为之取其坚重
 也巽为丝为绳直兑为金故有系于金柅之象治丝
 与绳者必以柅柅轻则摇动而丝棼柅重则端正而
 绳直初六之于九二是也五阳皆金而独二为柅者
 谓其居下而得中承五金之聚也聚五金以为一柅
 其孰能动之哉圣人以初六之柔有牵系诸阳之渐
卷二十二 第 21a 页 WYG0012-0301a.png
 因其遇二也遂为之戒焉使之系于金柅柅不动豕
 孚蹢躅初既与二为遇矣又进而有所往所见宜其
 凶也自姤而往其卦为遁遁之初六亦曰勿用有攸
 往是也或曰初配在四不使之从四而使之系二乎
 曰此卦以遇为义盖遇合之女未尝择配也二近而
 先斯得之矣又使之求配而合焉则是与之长而其
 遇不可胜穷也初苟舍二犹遇九三然则四之求之
 亦已远矣羸豕牝豕也兽之淫者莫若豕而牝为甚
卷二十二 第 21b 页 WYG0012-0301b.png
 焉左氏传所谓娄猪是也孚孳尾也既孚而犹蹢躅
 淫躁之甚也初六既系于二而求过不已故有羸豕
 孚蹢躅之象焉制之于早则如金柅之不可移纵而
 弗图则蹢躅而难制矣可不戒哉故子曰系于金柅
 柔道牵也或曰坎为豕而巽象之何哉曰初六之巽
 有攸往故曰巽往则为离离坎配也取诸牝豕不亦
 宜乎故曰有攸往见凶见者离也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卷二十二 第 22a 页 WYG0012-0301c.png
 九二乾也以阳居柔而在下卦之中上无其应而遇
 于初六之巽故包有鱼包罩也罔罟之类也诗曰烝
 然罩罩旧说以为包苴之包或以为庖厨之庖皆非
 也初为巽三为兑故二有离象巽为鱼离为罔罟以
 二乘初有包罩之象鸡豚狗彘人之所畜不可以言
 遇也鱼在川泽则有时而遇之矣故姤之民以鱼为
 喻犹屯之民以鹿为喻也五阳而求一阴是鱼至少
 而罔之者众也二近而先斯得之矣故曰无咎不利
卷二十二 第 22b 页 WYG0012-0301d.png
 宾夫初于四为配而二取之宜若有咎矣然二之所
 取者鱼也非四之所得有也若取四之鸡豚狗彘得
 为无咎乎哉二以四为宾宾外也为其无臣主之分
 也若九五包鱼而二取之得为无咎乎哉施罩以待
 鱼志于得耳遇而不取以利于宾义之所不及也圣
 人惧五阳之争而一阴之长故使九二包鱼而取之
 初六系于柅而勿往则无女壮之渐矣遇而不取以
 为九四之利则其遇也岂特四而已哉故子曰包有
卷二十二 第 23a 页 WYG0012-0302a.png
 鱼义不及宾也君子之道斯为中庸矣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象曰其行次且行未
牵也
 九三上体为乾下体为兑以阳居刚而在下卦之上
 上无其应而连于初六之巽故曰臀无肤其行次且
 三与初二同体二三皆阳而初为阴是三之臀无肤
 也三以纯刚而与渐壮之阴同体非其志也是以其
 行次且也故曰厉无大咎阴消二则及三可谓厉矣
卷二十二 第 23b 页 WYG0012-0302b.png
 以其无意于遇知危而自警不与二争民则可以无
 大咎矣姤之九三即夬之九四也其为无肤而次且
 则同也夬之九四牵羊则悔亡今反为姤而兑体犹
 存是其未能牵之是以次且如故也故子曰其行次
 且行未牵也
九四包无鱼起凶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
 九四上体为乾下体亦为乾以阳居柔而在上卦之
 下应乎初六之巽故曰包无鱼九四志于遇者也初
卷二十二 第 24a 页 WYG0012-0302c.png
 既与二遇矣四又隔于九三远不相及是临渊而羡
 鱼者也故曰起凶包而无鱼则亦已矣何咎之有起
 而争之斯为凶矣或曰四失其配起而争之何遽凶
 乎曰姤者遇合之女未尝择配而从也夫既遇之而
 我以为配是一民而二君矣又能保其不往也哉五
 阳固志以决一阴犹不能决而反为姤矣四远于初
 二与之遇而四复争之是众君子内自相敌几何而
 不为小人之所乘哉此其所以凶也故子曰无鱼之
卷二十二 第 24b 页 WYG0012-0302d.png
 凶远民也鲁昭公将去季民宋乐祁曰无民而能逞
 其志者未之有也静以待民犹可动必忧昭公卒不
 克而出死于乾侯起凶之證也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
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九五乾也以阳居刚而在上卦之中远无所应近无
 所遇而介于四上之间二爻皆乾也故曰以杞包瓜
 含章有陨自天杞柳也告子所谓以杞柳为杯棬者
卷二十二 第 25a 页 WYG0012-0303a.png
 也瓜木瓜也诗所谓投我以木瓜者也以杞包瓜孔
 子所谓系而不食者也剥之上九亦曰硕果不食瓜
 木果之硕者予尝询之圃人春华而夏实霜降而后
 熟惧夫风雨虫兽之害往往为𤱵匊包裹系于枝干
 之上不然无孑遗矣姤一阴之长至五为剥百果草
 木至此而皆剥矣然而累然硕果犹在其上是必有
 以包之者也以杞云者言其包络之坚也夫一阴虽
 微志在于剥九二则与之比既为所系矣九三则与
卷二十二 第 25b 页 WYG0012-0303b.png
 之同体亦已危矣九四则与之为应将起而争之矣
 惟九五居中守正无意于遇不为初六小人之所染
 污则是全德而不刓含章以有待也夫包瓜者必于
 一阴之时过此则惧其遂剥也含章者必于一柔之
 世过此则六三将与之配惧其遂消也夫阴长而阳
 消百果草木至剥而皆陨者天之命也以杞包瓜而
 免于陨者人之志也包终坚完而不免于陨者亦天
 也未尝包之与包之不坚则其势必至于陨不可以
卷二十二 第 26a 页 WYG0012-0303c.png
 言天也若九五者包乎二刚之间远无所应近无所
 遇则其包之坚且完矣其有陨者可以归之天矣故
 子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包不
 包人也陨不陨天也不舍吾志而已其如命何哉论
 语作匏瓜匏瓜苦瓠也苦瓠人所不食故系之以供
 无舟而求济者耳或曰以杞包瓜则何从而陨乎曰
 飘风暴雨𤼵屋拔木是岂包系之所能禦哉若此者
 可以言命矣故孟子有言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卷二十二 第 26b 页 WYG0012-0303d.png
 或曰然则夫子之言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
 食何也曰夫子论逸民七人而曰我则异于是无可
 无不可孟子亦曰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孔子也
 故夫含章以待者时则有之矣而孔子不为也乃孔
 子则欲拨乱世而反之正者也其能如瓠瓜之不食
 乎故曰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是
 以南子不可见而见公山佛肸不可往而欲往也虽
 然善学柳下惠者莫若鲁男子世之君子苟欲不磷
卷二十二 第 27a 页 WYG0012-0304a.png
 则如勿磨苟欲不缁则如勿涅苟欲不陨则不若包
 系之坚完也若此可谓善学孔子矣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上九乾也以阳居柔而在一卦之上无应无遇而乘
 九五之乾故曰姤其角角上穷也一阴之长至于上
 则为角上九志在于遇其所遇角矣初六兑之反故
 有羊角之象焉乾为君子兑为小人兑之象为羊羊
 阴狠而善触者也故大壮与夬皆以牵羊丧羊为义
卷二十二 第 27b 页 WYG0012-0304b.png
 夬之初九将决上六往而不胜是以为姤今姤之上
 九乃求遇焉小人之未得志也巽其辞色以媚君子
 及其既得志也惟君子之务去则上九之遇初六也
 岂复遇其柔巽也哉姤其角而已矣故曰吝无咎吝
 羞也姤至上九君子之道穷矣穷而求遇其羞吝也
 自取之矣又谁咎乎故子曰姤其角上穷吝也穷则
 变矣变而为萃羊角在上不其然乎
 周易经传集解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