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0012-023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经传集解卷十八
             宋 林栗 撰
 
 
 
 
序卦曰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0012-0239b.png
 晋之成卦大壮之变也自壮之晋乾变为坤震变为
 离也乾自咸卦居中上三爻在恒居中下三爻至遁
 为上卦至大壮为下卦周流六虚矣至是变而为坤
 则健而能顺也震在咸恒遁大壮上下反复不出中
 爻至是变而为离则动而有所丽也所以然者咸恒
 二卦以君臣夫妇而言遁大壮二卦以君子小人为
 义上下之情既交小大之分既正则顺而丽乎明者
 乃大臣之所以事上者也可不务乎故曰物不可以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0012-0240a.png
 终壮受之以晋徂徕石氏曰如人有盛大之德乃可
 以进用于时此说非是果如所论何言不可以终壮
 乎既盛而又进殊非易之所以为训也按杂卦云大
 壮则止是大壮以止为义也物不可以终止受之以
 晋亦犹艮后受之以渐斯其旨矣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
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
日三接也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0012-0240b.png
 下坤上离成卦曰晋者初为坤二为艮三为坎四为
 离坤顺也离丽也顺而丽斯谓之晋已乎曰未也阳
 为进为行阴为退为止为其有艮坎震之象焉艮坎
 震三阳也进而行是以谓之晋也离为日坤为地明
 出地上进而至于日中斯谓之晋已乎曰晋之为卦
 有诸侯朝阳之象若明出地上进而至于日中以此
 为晋则舜禹之事也阳为明阴为暗阳为大阴为小
 大有之所以为朝阳者上乎天也晋之所以为诸侯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0012-0240c.png
 者出乎地也为其有艮坎震之象焉是以知其朝王
 也然则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者以
 近天子之光而已矣晋康侯用锡马藩庶昼日三接
 何谓也曰坤为土为民有土有民诸侯之象也马阳
 物也震坎艮皆阳是以为马蕃庶也离为日中昼日
 之象也坤爻三三接之象也中古之事尚矣先儒之
 所不传者矣莫得而考之矣说者皆以康侯为安定
 之义锡马为褒赏之义愚窃意其不然锡马当为下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0012-0240d.png
 锡上之锡书称师锡帝禹锡元圭皆下锡上也康侯
 谥也文武之兴盖有锡马蕃庶而蒙三接之宠者故
 彖辞取之以明人臣自进而上行之义亦犹帝乙归
 妹箕子明夷王用享于西山公用享于天子之象也
 或曰王者之所以怀诸侯贱货而贵德厚往而薄来
 而乃以锡马蕃庶加之宠遇无乃非其义与曰古者
 以民之多寡为国之贫富马之息耗为兵之强弱商周
 之间王业未定诸侯之去既未有所决当是之时有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0012-0241a.png
 见几而作者锡马蕃庶以朝于周兴王之业于是乎
 赖窦融钱俶其人也可无以宠异之乎然则昼日三
 接乃所以怀来诸侯之道也武王至于孟津不期而
 会者八百国有由然与若晋之所取取其上行之义
 而已矣故子曰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
 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或曰然则文
 王之事商伪与曰大王肇基王迹王季其勤王家文
 王诞膺天命以抚方夏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三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0012-0241b.png
 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故孔子曰周之德其可谓
 至德也已矣盖言顺也何名为伪哉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明者离也地者坤也离为日又为火火在天上则为
 大有王者之象也明出地上则为晋诸侯之象也所
 以然者明出地上有进而丽之象焉火在天上则其
 明盛矣不可以复进矣在天而言火在地而言明互
 见之也天子省天下诸侯有一国皆向明而治临照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0012-0241c.png
 其民特有尊卑大小之殊耳是故晋之君子以自昭
 其明德也臧孙达有言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照临
 百官斯之谓矣
杂卦曰晋昼也
 晋之为卦以明出地上而成其在六爻以昼夜昏明
 为义进而遇昼者宜动而不宜止进而遇夜者宜止
 而不宜行阳为动阴为静阴为止阳为行震离为昼
 坎艮为夜初六进而遇艮六二进而遇坎是以贞吉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0012-0241d.png
 六三进而遇震六五进而遇离是以悔亡九四进而
 遇坎上九进而无所遇反而遇坎然皆以阳刚行之
 是以有危厉之象也晋之为昼斯其义象与
初六晋如推如吉吉罔孚裕无咎象曰晋如推如独行
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初六坤也以阴居刚而在下卦之下应乎九四四离
 震也晋之为卦自下而进故以所遇如其义初六进
 而遇六二之艮故曰晋如摧如艮止也初六方进以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0012-0242a.png
 从震而六二止之是以为摧如也故曰贞吉贞犹止
 也阳为行阴为止坤虽在离兑之间而有阖户之象
 焉进而遇艮欲往何之乎以六之柔体坤之顺斯能
 贞固守之而吉吉也故曰罔孚裕无咎初六之于九
 四是其所孚矣今也阂于六二而不得进虽有上行
 之志其谁信之哉忠而不见知信而不见察在于常
 人岂能无愤愠不平之心乎岂能无憔悴不乐之意
 乎有一于此未免有吝惟天下之至顺为能宽裕自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0012-0242b.png
 得不戚戚于退不汲汲于进不怨天不尤人绰绰然
 有馀裕斯为无咎矣故子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或
 曰三阴同志何以谓之独行曰复之诸阴皆复于初
 而四为独复履之诸阳皆承乎五而初为独行盖言
 其特立独行非无朋之谓也见摧而不失其正罔孚
 而不失其裕斯谓独行之君子乎乃若六二则有愁
 如之象焉故曰裕无咎未受命也初居卦之最下虽
 应乎四而未违乎五四臣也五则君也初六未受君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0012-0242c.png
 命故可以优游而自得若已受命而罔孚于上其可
 以自裕而已乎孟子有言我无官守我无言责则吾
 进退岂不有馀裕哉斯之谓也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之介福于其王母象曰受兹介
福以中正也
 六二艮也以阴居柔而在下卦之中上无其应而介
 于坤坎之间故曰晋如愁如坎为加忧故有愁如之
 象六二不获乎止进而遇坎退而遇坤是以谓之愁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0012-0242d.png
 如也故曰贞吉坎艮皆夜也以艮遇坎静得其时矣
 是以为贞吉也故曰受兹介福于其王母坤为母故
 有王母之象王祖祖母也初六既为坤矣而六三又
 坤是以谓之王母也以二之中正上无其应下无所
 与而能固守其贞岂其终困而而已乎诗曰靖共尔
 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于王母之尊实临
 其上受兹介福宜矣故子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商
 周之问抑有其事乎诗云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文王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0012-0243a.png
 之母周公之王母也周公之母孺子之王母也周公
 居东可谓愁如矣三年而归可谓贞吉矣纳䲭鸮之
 诗而启金縢之书抑王母有其助与何其幡然改也
 其事无徵意之云尔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后之君子
 幸毋责焉
六三众允悔亡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六三下体为坤上体为坎以阴居刚而在下卦之上
 应乎上九而承于九四三爻皆离而四又震也故曰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0012-0243b.png
 众允离为明震为动坤二阴为众允信也六三之进
 遇乎离震而又有应在上其志上行见信于众宜矣
 故曰悔亡方晋之时以六居三而体乎坤坎是以有
 悔为其与上合志为众所信故得悔亡也孟子有言
 不信于友不获于上矣其斯之谓与故子曰众允之
 志上行也读至之字为句绝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象曰鼫鼠贞属位不当也
 九四上体为离下体为震以阳居柔而在上卦之下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0012-0243c.png
 应乎初六之坤而承于六五之坎其乘六三亦坤坎
 也故曰晋如鼫鼠鼫大鼠也本或作石鼠之为物昼
 藏而夜动昼昏而夜明贪黠而畏人首进而尾退今
 九四一爻进而遇坎退而遇坤坤为黑坎为幽夜之
 象也而其体杂震离为明震为动方阴用事群动皆
 息而有昡其明騪其捷跳梁于其间者非鼠而何是
 故拟诸其形容而象其物宜也或曰鼠者艮之物也
 而离震取之何哉曰艮之所以为鼠者为夫大明既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0012-0243d.png
 升则暗而无睹止而不行也今四之离震在乎坤坎
 之间是以夜为昼者也震于艮为长谓之鼫鼠不亦
 宜乎故曰贞厉以此为贞斯为厉矣何者四人臣之
 谓也明而不中不当其位下据三阴上逼六五窃君
 之权以行其私真鼫鼠之象也贞而不薰灌百毒随
 之矣故子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或曰九四虽有权
 臣之象而初为贞吉三为悔亡曷据而云然之哉曰
 为其以阳居柔而初六六三皆以阴居刚也为其以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0012-0244a.png
 离媲坎以震绅坤也惟其位之不当是以为鼫鼠而
 已矣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象曰失得勿恤往有
庆也
 六五坎也以阴居刚而在上卦之中下无其应而介
 于离震之间故曰悔亡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以六
 居五而体乎坎固宜有悔柔进而上行丽乎中正是
 以悔亡故曰失得勿恤恤忧也坎为加忧故有勿恤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0012-0244b.png
 之象夫离坎配也五居尊位而四上之间二爻皆离
 也宜无失得之恤矣四应在初上应在三则五之于
 二爻能勿恤乎然方晋之时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
 明则初六六三亦惟五之丽矣四之与上复何往乎
 故曰往吉无不利六五之于上九所谓信顺而尚贤
 者也志无不利同乎大有矣故子曰失得勿恤往有
 庆也阴之遇阳斯为庆矣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象曰维用伐邑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0012-0244c.png
道未光也
 上九离也以阳居柔而在上卦之上应乎六三而乘
 六五二爻皆坎而三又坤也故曰晋其角角上穷也
 进至上九不可以复进是以谓之角也坤离为牛上
 离之终有牛角之象焉上之所遇与九四同皆体乎
 明而行乎暗者也然三阴方进而四据其冲故有鼫
 鼠之象既丽乎五则上九为所尚之贤不嫌于争明
 矣惧以上穷为戒也故用维用伐邑离为兵坤为邑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0012-0244d.png
 故有伐邑之象知进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丧者圣
 人之所戒也维用于伐邑则可矣仲康之征羲和成
 王之伐管蔡是也故曰厉吉无咎贞吝德之不怀教
 化不率而动干戈于邦邑之中可谓厉矣然禁暴戢
 兵圣人之所不得已也上明而下顺威赫而民从又
 何咎之有哉若以此为贞则羞吝之道也故子曰维
 用伐邑道未光也离为明坎为幽上九离也而言未
 光者上之伐邑五之命也五以幽而丽乎明故邦邑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0012-0245a.png
 之中犹有未服而至于用兵若大有之六五巽而丽
 乎明则有威如之吉而无伐邑之厉矣故曰火在天
 上大有明出地上者其光之小大近远信乎不侔矣
 
 
 
 
序卦曰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0012-0245b.png

 明夷为卦晋之反也自晋而明夷离反居下坤反居
 上上下相易而成卦也离为明坤为地明入地中是
 以谓之明夷也夷者伤也晋之上九可谓穷矣进而
 不已必有所伤是故受之以明夷也晋之上九反居
 明夷之初飞而垂其翼行而不暇食非遇伤之故乎
 或曰明出地上晋明入地中明夷易之序例若皆明
 白洞达如此则学者可以无疑矣曰扬子云有言天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0012-0245c.png
 俄而可测则其履物也浅矣地俄而可度则其载物
 也薄矣圣人之言远如天贤人之言近如地贤人之
 言尚不可以俄而度又况于圣人之经乎若皆明白
 如此中人之智可以不问而知然则文王周公孔子
 之所尽心者何哉
明夷利艰贞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
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
箕子以之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0012-0245d.png
 下离上坤成卦曰明夷者初为离二为坎三为震四
 为坤离明也坤地也明入地中谓之晦可也何目为
 夷哉为其有坎震之象焉震动也坎陷也动而陷焉
 是以谓之夷也是故坎之于人也为忧为病为痛为
 血于马也为曳于舆也为𤯝皆伤夷之义也明夷利
 贞贞何谓也曰明夷之世上下皆明夷也然有二义
 焉有丧其明者商王纣是也有晦其明者文王箕子
 是也文王箕子惟能艰难而守其正是以晦其明而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0012-0246a.png
 至于利也若商纣者荡然自恣不能艰贞是以夷其
 明而至于亡也故子曰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
 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大志箕子
 以之离为文明坤为柔顺坎为险难离为心志内潜
 文明外示柔顺故能蒙大难而不灭其明遭内难而
 不失其正非文王箕子其谁当之文王之蒙大难者
 羑里之事也箕子之正其志者囚奴之事也文王之
 造周箕子之傅商艰贞之利也孔子言利艰贞于文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0012-0246b.png
 王箕子之间盖兼而明之也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明入地中已解在前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者法明
 夷之象也凡易之象取之不一而足剥之以宫人宠
 遁之畜臣妾吉亦犹是也古之圣人垂旒黈纩收视
 反听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者其用晦
 而明乎或曰晋之象曰君子以自昭明德明夷之象
 曰君子以用晦而明何其相戾也曰夫言岂一端已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0012-0246c.png
 哉君德不昭民何所视王明不晦下何所容子曰显
 诸仁藏诸用亦其义也
杂卦曰明夷诛也
 明夷为卦以明入地中而成其在六爻以君子惧诛
 为义何则夷之为言伤也诛也灭也明夷之世明者
 见伤伤而不已诛灭随之是以君子惧之也子曰易
 之兴也其于中古乎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
 文王与纣之事也是故学者言明夷皆以商之事也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0012-0246d.png
 明夷之离为周而坤为商矣明夷之六五曰箕子之
 明夷利贞盖自周公以来固已著之爻辞以示后世
 而孔子又以文王箕子申而明之言文王者六二是
 已言箕子者六五是已由是而推则九三之为武王
 上六之为商王受可知已然古今学者固已疑六五
 非箕子之爻至于六二以为文王尤所不信夫周公
 举其一仲尼举其二居千载之下而不能以三隅反
 无以见周公孔子矣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0012-0247a.png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
人有言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初九离也以阳居刚而在下卦之下应乎六四而承
 于六二二爻皆坎而四又坤也故曰明夷离为明坤
 为晦坎为幽体文明之资而潜幽晦之地是以谓之
 明夷也故曰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离为
 飞鸟鸟居高志远而在卦之最下故有于飞垂其翼
 之象阳为行为君子离为日为食食所以养阴也离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0012-0247b.png
 爻三而初九六四阴阳不相与故有于行三日不食
 之象飞之为言不敢集也行之为言不敢留也既飞
 而又垂其翼惧不免于矰弋也既行而又废其食惧
 不免于刑戮也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初之所往即
 遇二也二于初为邻四于初为主初离也二四皆坎
 也舍四而从二四得无言乎初之舍四而从二何也
 四之坎有坤象焉拒人于千里之外矣以坤制坎以
 土制水兑泽之象也兑为口是以知其有言也昔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0012-0247c.png
 者伯夷太公避纣而逃于海滨所谓飞而垂翼行而
 不食者也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所谓有攸往者
 也然太公犹不敢幡然归周而托于渭水之遇伯夷
 既归周而深议武王之举至于不食其粟惧主人之
 有言也故子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言不食则可以
 行若食焉而避其难非圣人之所许也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象曰六二之吉顺以
则也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0012-0247d.png
 六二坎也以阴居柔而在下卦之中上无其应而介
 于初三之离三又震也故曰明夷离为明坎为伤是
 以谓之明夷也故曰夷于左股股下体之上左不用
 之处也明夷以伤为义故近取诸身而有首足心腹
 之象焉初二为股三四为腹五上为首六四谓之左
 腹上六谓之大首是也初三为右二四为左者右强
 而左弱阳壮而阴羸也吉事尚左凶事尚右者文武
 异宜故刚柔异尚也说者以左为阳右为阴则失之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0012-0248a.png
 矣夷于左股言虽伤而未害也故曰拯马壮吉拯救
 也本或作抍音升举也出于险陷之中又得马壮后
 可以脱于难矣坎为陷震于马为作足故有用拯马
 壮之象焉马既壮矣左股之痛岂害于行耶是以系
 之吉也昔者文王北面为臣居脯醢炮烙之间而亲
 被囚居之厄可谓夷于左股矣吕召闳散之徒相与
 治其政而和其民卑辞厚币以脱其难商之君臣如
 杀文王不足以遏其势而适足以召其师故释而归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0012-0248b.png
 之可谓用拯马壮吉矣子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其
 文王之谓乎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象曰南狩之志
乃大得也
 九三下体为离上体为震以阳居刚而在下卦之上
 应乎上六之坤而介于二四之坎四又坤也故曰明
 夷于南狩南明方也狩从禽也离为明震为动故有
 南得之象狩于南方可谓明且动矣而犹曰明夷云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0012-0248c.png
 者其所遇皆坤坎也故曰得其大者大首上六也以
 震遇坤斯得之矣或曰乾为首而坤称之何哉曰五
 上天位也以象言之则乾为首以位则上为首为其
 居上卦之上是以谓之大首也古者谓君元首明夷
 之大首非商王之谓乎故曰不可疾贞疾速也以速
 为贞则不达矣震为决躁故有疾贞之戒焉此圣人
 之所以须天命而世俗之所谓阴谋者也诗云于铄
 王师遵养时晦可谓明夷于南狩矣文王受命有此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0012-0248d.png
 武功可谓得其大首矣匪棘其欲遹追来孝可谓不
 可疾贞矣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武王观
 兵孟津不期而会者八百国皆曰纣可伐矣王曰女
 未知天命乃复归然孔子犹曰武尽美未尽善也其
 不可疾贞之义欤故子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拘系
 之乃从维之文王之志也夫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象曰入于左腹
获心意矣
卷十八 第 20a 页 WYG0012-0249a.png
 六四上体为坤下体为坎以阴居柔而在上卦之下
 应乎初九之离故曰入于左腹三四居中腹之象也
 四本与上同体而九三与之同位入于左腹之象也
 三有离体四有坤体坤为腹离亦为腹三阳而四阴
 是以谓之左腹也左手足不如右强左耳目不如右
 明左静而右动左逸而右劳居腹之左是安逸而无
 为者也人之常情好安而恶危好动而恶静好逸而
 恶劳干戈之事非其所欲也开之于安逸之涂则虽
卷十八 第 20b 页 WYG0012-0249b.png
 劳而不怨示之以生全之意则虽死而不避入于左
 腹之谓也极之于涂炭之中而措之于衽席之上其
 有不入者乎以阴求阳以暗求明物之情也六四上
 无所戴共比九三如水之就下矣故曰获明夷之心
 于出门庭心为火离之物也九三为离初九亦为离
 以九三之离而配六四之坎所谓赤心而置人腹中
 者也以六四之坎而配初九之离是为获明夷之心
 矣出门庭谓初九也同人豫初九皆有出门之象焉
卷十八 第 21a 页 WYG0012-0249c.png
 夫初九日飞而垂其翼行而不暇食以明夷为心而
 出自门庭者也苟非入于左腹何以获其心乎得其
 心斯入其腹入其腹斯得其心矣君子谓之心小人
 谓之腹或曰何谓也曰君子者民之所视以为休戚
 者也庶民者君子之所视以为去就者也君子从之
 则庶民归之庶民从之则君子归之矣伯夷太公之
 称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而孟子则曰天
 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岂非相为去就也哉周自后
卷十八 第 21b 页 WYG0012-0249d.png
 稷公刘太王王季积德累功仁及草木至于文王视
 民如伤可谓入于左腹矣史记称商   少师强
 抱乐器而奔周又称微子抱祭器而适周此则所谓
 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者乎故曰虽有周亲不如仁
 人武王克商未及下车归马放牛示弗复用以此见
 商之馀民厌苦兵革而思乐息肩故武王之顺其心
 如此也楚灵小曰尚有天下民患王之无厌也故从
 乱如归为人上者可不鉴哉或曰子言初与四相与
卷十八 第 22a 页 WYG0012-0250a.png
 于此又言离坎相配何也曰初之所以不获于四者
 以坤之制坎也九三之震既出乎坤而入于左腹矣
 坎之下交于离固其所也获明夷之心又以微子言
 之何也曰伯夷太公微子皆明夷之心也失于商而
 获于周均也自其飞而垂翼行而不食则系之伯夷
 太公自其获之于出门庭则系之微子先后之序远
 近之别也岂不然哉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卷十八 第 22b 页 WYG0012-0250b.png
 六五艮也以阴居刚而在上卦之中下无所应上无
 所与而介于坤坎之间故曰箕子之明夷五天位也
 以六居之明则为顺暗则为弱今六五体艮而在坤
 坎之间暗弱之象衰季之王也然明夷之终既已失
 位故不得居五而系之上六则五者盖其未失位之
 时也而以箕子当之者箕子为之奴则主存与存也
 比干谏而死则主亡与亡也然则夫子所称三仁坤
 之三爻其当之矣故曰利贞此彖之所谓利艰贞者
卷十八 第 23a 页 WYG0012-0250c.png
 也坤为坎晦为幽艮为止故有艰贞之象夫箕子之
 所为佯狂囚奴蒙耻而不去者盖欲传商之祀而不
 亡也欤程婴与公孙杵臼议曰立君与死孰难曰死
 易立君难微子去之去而已矣比干死之死而已矣
 夫箕子者既欲不去又欲不死此所以为难也王氏
 曰比干贞而不利微子利而不贞而利贞者箕子而
 已武王既有天下箕子为之陈洪范则九畴之叙不
 失其传受封朝鲜继嗣绵远则成汤之后不替其祀
卷十八 第 23b 页 WYG0012-0250d.png
 兹非利与故子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息者生息
 也易言与消息为反对之辞盖言箕子所以利于贞
 者其明可消而不可息也不息则其明全矣由是言
 之三仁之中惟箕子为无间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象曰初登于天照四
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上六坤也以阴居柔而在上卦之上应乎九三三离
 震也故曰不明晦晦昧也明非晦不明其晦也诸爻
卷十八 第 24a 页 WYG0012-0251a.png
 皆曰明夷上六独曰不明晦者自二至五有震坎艮
 之象焉震坎艮阳也阳为明而皆下于坤是以谓之
 明夷也上六之坤乃自为之是以谓之不明晦也故
 曰初登于天后入于地上天位故有初登之象上六
 体坤故有后入之象所以然者九三之离方出于上
 六非其敌也宜其后入于地矣故子曰初登于天照
 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以言兴亡之系乎明暗也
 如此文王为顺则而商王为失则岂不然哉或曰文
卷十八 第 24b 页 WYG0012-0251b.png
 王重易而以明夷之九三自居是何用心哉曰此天
 地自然之象数也而文王岂能增损之哉文王之重
 易也离居坤下谓之明夷及其分为六爻也既有上
 六明夷之主必有九三平乱之臣六四之庶民岂无
 厌乱之情初九之君子宜有见几之作六五之位尚
 存则有明哲保身之士六二之位未改则有遵养时
 晦之君谁非文王与纣之事而古今兴亡之际何独
 不然耶
卷十八 第 25a 页 WYG0012-0251c.png
 
 
 
 
 
 
 
 
卷十八 第 25b 页 WYG0012-0251d.png
 
 
 
 
 
 
 
 周易经传集解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