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公谱
公谱 第 1 页

公谱
   林氏宗庙修谱序

  林氏旧谱,世传出于唐林蕴之手。然观各宗刻本,其首皆弁以温彦博之序。彦博为太宗从龙之臣,而蕴实贞元朝士,则旧谱不始于蕴明矣。独恨温序不言此谱得自何人,来自何地;由今思之,贞观之初,以海内一统,再定族望,意其时必尝徵郡国名家之谱,使上之中书,故温乃得见而序之耳。自尔以来,谱学特盛、林宝尝萃之以著「元和姓纂」;今谱中有「古仕籍考」一篇,记载简当、而引据又多秘籍,殊非后人所能;则宝与蕴二人者或居其一欤!宋、明迄今,修辑日繁,顾卷帙虽多,而名篇转少;试覆而校之,除「仕籍考」、「世系表」而外,其足资考證者,仅有「林氏世纪源流」及明林志「晋安世谱校正序」二篇。而所谓「世纪源流」者,既阙撰人名氏,又琐碎不成片段;于是林志一篇,乃益为凤毛麟角矣。
  民国壬申台中林氏宗庙,复有修谱之议,董其事者:从叔烈堂、献堂、阶堂、族叔秋金、宗兄耀亭,不才谬厕其列。夫修谱之难,既为上所述;重以处典籍无徵之地,丁彝伦失序之秋,则难之上复加难焉。议者又曰:『必续「士籍考」』;不获已,乃取坊间共闻共见之「人名辞典」、「尚友录」诸书排比而纂录之。冷汗浃背,勉强成篇。嗟乎!是亦聊以塞责耳;抑何敢谓绍述先人、光扬祖烈哉!
公谱 第 2 页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仲冬,台中裔孙幼春谨撰。

公谱 第 3 页

   凡例

  一、本谱著手之先,实集汕头「西河林氏重修族谱」、厦门「鳌岗族谱」、厦门「辂存氏族系考」、秋金氏家藏手抄谱、耀亭氏家藏铜壶手抄谱、饶平县子华祖派下族谱、「五全族谱」、先考家藏手抄谱,以资参考,力求减少过去之误谬。虽见闻所限,误谬或不能免;然心力既尽,吾宗必能谅之。
  一、本表以「辂存氏族系考」为蓝本、与诸谱及「仕籍考」互相校对,从其可信而弃其可疑。
  一、由比干上溯自轩辕三十三世是为林姓以前之族系,今以得姓为始,故列坚公为一世始祖。
  一、本表自坚公至禄公六十四世,而「鳌岗族谱」所载仅四十七世,相差至十七世。今以干支求之:自武王元年丁卯坚公受姓、至晋太康十年己酉禄公诞生,计年得千四百二十三;再以六十三世分之,每世相距二十二载有奇。设以「鳌岗族谱」四十六世分之,每世相距三十载有奇(禄公仅一载故不算)。以汉民族之早婚,则从每世相距二十二载之说,或较可信也。
  一、坚公至放公,本表为二十三世,「鳌岗族谱」为十二世。考坚公受姓至放公
公谱 第 4 页
出仕之年(周敬王三十年),计六百四十五年,一世相距至五十馀年,此又理之必无者也。
  一、坚之子,本表所载曰载、曰磋;「鳌岗族谱」所载曰钟、曰铭;其他名字相同者,亦十无一、二。今以「仕籍考」及经史百家所载为据,无徵不信之语均付阙如。
  一、萍公与九牧为从兄弟。萍公无生卒之年,乃以迈公出仕之年为据(唐光化二年)。旧谱载:萍公之孙和义公于宋末始入漳州漳浦。夫以唐光化二年,距宋末至于三百八十一年;如此悠久之间,仅传三世,则其脱落又何待言。故老相传:和义公以上不可知者至十四世。故明、清之际,修谱者称和义公之父为十四郎公;然此语亦未可遽信,姑仍其旧,以俟咨访。
  一、诸谱之序,录要删繁,使读者得其梗概足矣。
  一、旧谱自九牧以上,凡入仕者,皆有像。然考其冠裳,则朝代倒置;视其面貌,则老少无分:盖俗工所补无疑。今惟存比干公、坚公、放公、禄公四像,以志景仰;馀人则惟留像赞,以存德徽。
  一、墓图不免失真,姑留之以待他日按图而索。
  一、自坚公至子慕公兄弟,谓之「公谱」;自子慕公以下,谓之「私谱」。「公谱」谓宜家置一册,「私谱」则颁布独限于本支也。
公谱 第 5 页
  一、「仕籍考」旧谱止于禄公,今以「尚友录」、「中国名人辞典」、「台湾通史」、「台湾全志」为据,又增补三百馀名;自东晋至于有清历代知名之人亦略备矣。其有挂漏,后起之贤或能匡其不逮也。
  一、「林氏世纪源流」序所载之系统,虽与本表不同,姑存之以作参考。
  一、系统表以十一世为一表,其第十一世复重载于第二表;盖欲其首尾衔接,眉目明瞭;又别附说明于表下,亦「史记」年表之遗意也。
  一、系统表之说明,当以逐世顺序为正。然因子孙众多,一世之人数多至数十人;恐阅览不易,乃变其例:如九牧苇公之直系叙完,然后叙藻公直系是也。
  一、坚公受姓于武王元年(丁卯),至西历千九百三十五年,合计三千六十九年,是为林姓纪元。
  一、本谱之搜集材料,实赖庄发君之力为多,志此以旌其劳。
  三千六十九年小暑日(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六月八日),裔孙献堂谨识。
公谱 第 7 页

   林氏正宗源流族谱序

  林氏之先,出自黄帝高辛氏后。黄帝乃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母曰附宝,视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有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长于姬水,有圣德,受国于有熊氏。纳四妃,生二十五子,得姓者十有二。一曰云相,相生玄嚣,嚣生蟜极,极生帝喾,为高辛氏。娶有娀氏女,名简秋,从祀于禖,浴于玄丘之水,见玄鸟堕卵,取而吞之,遂孕而生契。及长贤,而舜用之,荐于尧,为司徒。佐禹治水有功,乃封国于商,赐姓子氏。契生昭明,明生相土,土生昌若,若生曹圉,圉生冥,冥生振,振生微,微生报丁,丁生报乙,乙生报丙,丙生主壬,壬生主癸。癸生天乙,谥曰成汤;伐夏无道,得天位,为殷国。传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而生帝辛,为商纣。暴虐无道,杀害生民。比干,纣叔父,帝乙庶弟也。有贤德,佐纣为孤卿。见纣无道,微子去,箕子囚,累谏不听;乃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谏而不从且死,忠之至也』。乃奉面而进,谏不去者三日。纣问何以自持,比干曰:『善行仁义,所自以持也』。纣怒曰:『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遂杀比干,刳视其心,焚其面,下令曰:『宗小师
公谱 第 8 页
说妖言惑众,故诛云』。又剖比干次妃胎而视之。时正妃夫人陈氏有孕三月,恐祸及之,即将婢四人奔于牧野,避纣之难;逃于长林石室中,而生男名坚,字长恩。至周武王伐纣,夫人乃将坚归周朝。武王以其居长林而生,遂因林而命氏,赐为林氏;以其殷汤之后、先王之冑,且能远害避纣之难,以不绝其世。其智足以任政,遂拜坚为大夫,食邑博陵,受封爵焉。
  夫人受姓,各有所因。或以生而得姓,或因功而命氏;有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是其义也。如黄帝生姬水,故姓姬。尧生伊耆,故姓伊耆。舜诞姚墟,故姓姚:此因生而得姓。因官,若司徒、司马之类是也。官族者,若孟孙、叔孙之徒,食邑而姓。取地而姓者,各因其封;若蔡、管、宋、楚、齐、魏、韩、梁是也。故林之受姓氏者,实自坚始。坚之后居博陵,子孙遂成阀阅。历周、秦及汉,玉钮金绳,枝叶繁兴,荣荫当世。战国以来,遇始皇焚书坑儒,谱牒散落。后汉之末,遭董卓迁都长安,坟籍失去。卓言林氏门宗强于河北,汉主受卓谮,收林氏宗族七百四十四人,同时流窜,昭穆失序。降及三方鼎立,天下凡为三国;生民惟习武功,莫知文艺。爰自晋氏失驭,五马浮江,衣冠避于南地,因以枝分叶散。前后纪牒,多所阙漏。自非建盛节、立奇功,可以著美一时、垂名千载,鲜有不坠者矣。以故大族帝王之裔、世家诸侯之胤,忠臣孝子、文德武功,各擅兰芳,俱传桂馥。著马迁之「史记」,传述殊名;见篇目之繁文,君臣异式
公谱 第 9 页
。莫不世序相承,昭穆不紊。及观受姓得封之因,源委可究。桑梓卜居,邱陵兆域。适时迁而南渡,遇世乱而北移;或受爵而西分,亦因居而东徙。虽复三江殊流,会出岷山;九河暂分,终归沧海。缀集条贯,举宏纲目;派系虽别于九州,星罗实同于五纬。上自博陵受封,下及贵贱无殊,具题缄封,名曰「宗谱」。惟夫命代奇绩,载在茂陵之书;冠世高勋,先纪邱明之史。各随事实,欲其传信。庶几来代哲人,尚有所考云。
  唐贞观六年四月朔,中书令西河公并州温彦博撰。


公谱 第 9 页

   晋安世谱校正序

  林氏出自子姓。殷少师比干谏纣而死,其子坚逃于长林,周武王克商,封比干墓,爵坚郡公,命为监,赐姓林氏,食采博陵。坚生载、磋。载,袭封清河公;磋,成王时为大夫。磋生虎,为康王卿士;虎生光,康王再命为大夫。光生相,昭王时复为监,监诸侯国。相生玄,玄为元士。玄生凤,凤生翊,翊生苌,世为夏官。平王东迁,苌之后材,总六师以从。自是林氏或在周,或居鲁,或在齐、卫。其在周者,贞,为卿士;英,为太保;隽,为畿内侯;宏,为内史;繇,为司寇。其在鲁者,雍、不狃、楚,代仕季氏,传称季氏之良者。而放,问礼孔子,以长山侯祀阙里。其在齐者,回,见「庄子」,既,见「说苑」。其在卫者,类,年百岁,与孔子同时,见「列子」。战国之时
公谱 第 10 页
,或在周,或在秦;而相赵者皋,始居九门,有九子,号十德之门。秦并赵,徙齐郡、邹郡。始皇时,诘,为河东郡守;文度,朝歌令;治,为治粟内使;亮,侍中。汉高祖定三秦,皋四世孙挚,从赵元父有功,封平棘侯千户;传子辟疆,国除。景帝分邹县置济南郡,遂为济南人。元康中,辟疆曾孙常觐为贞圉大夫。盖自平棘懿侯四世而太傅尊,始由儒术显;以今文尚书,授丞相平当,传为欧阳氏学:故济南之望独盛。而秦侍中亮之后,则有御史大夫别、少府述、御史中丞光,历仕文、景、武帝朝。其出守广陵者告、后汉侍御史衮、吴将军恂,实后之。哀帝时,鉴,为北平太守;后居平凉者,为后魏太守遁。而闾,居成都,抱道隐居;元正间,杨雄师之:其始末无闻焉。新室更始之际,或隐或仕。光武中兴,时,为徐州刺史。而尊之六世孙清泉侯邈,亦徐州刺史;下邳林氏,其后也。永平中,言,为少府卿;三传为大将军万年侯恂。汉末,农,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之事;祗,尚书仆射:此其尤著者。而礼,为鲁王相,历山阳平原太守,以治行称。魏受禅,谭,为尚书郎;豫,为河南、河东太守;道固,吏部尚书。晋泰始初,玉,为侍中兼司隶校尉;显,历安定、博陵、山阳三郡太守。而清泉之五世孙乔,与释道林为友,「世说新语」记之;玄孙道明,后魏清河太守。清河子胜,北齐散骑常侍,后始见之临清;唐太常博士宝祖焉。其居广平者,隋太子率令庭珉,自仕县徙魏郡;庭珉生实,广平魏郡盖同出也。晋安林氏出自徐之下邳,晋黄门侍郎颖(一作隶、字元
公谱 第 11 页
从);隋元帝南迁,初寓江左、生懋、禄。懋,下邳太守,生六子:鉴之、宜之、庆之、侃之、旭之、敬之,时号六龙,是为下邳祖。禄,由散骑常侍迁晋安太守,卒于官,追封晋安郡王。二子:通直郎景、广威(一作威武)将军暹;葬散骑于温陵九龙岗,始居侯官县都西里,是为晋安之祖。景生散骑常侍开国侯绥;散骑事独详,暹之后不见于谱。而开国五子汉、群、格、熙、鄱,子孙始居莆田,历宋、齐、梁、陈、隋仕者甚众。开国七世孙英之后,自莆田迁洪州,隋末士弘称帝鄱阳是也。十二世孙唐饶州刺史万宠,三子韬、披、昌。韬生尊,尊生福唐尉攒,以孝致白乌甘露;贞元中,诏立双阙以旌之,故世称阙下林家。昌,居漳浦。而披为太子詹事,生九子:苇,端州刺史;藻,殿中侍御岭南节度副使;著,横州刺史;荐,韶州刺史;晔,通州刺史;蕴,尚书员外郎、邵州刺史;蒙,循州刺史;迈,雷州刺史;蔇,福唐刺史。惟藻、荐,成进士;苇、著、晔、蕴、迈、蔇皆明经及第;蒙由荐辟。而蕴以忠义拒刘辟,事载「唐史」儒学最知名,世称莆田九牧是也。苇生平乐县主簿恕、丰城县主簿应、寿州司户惠。荐生广济令凭、武昌令总。晔生建安尉悫。蕴生国子祭酒愿,其后蔓衍于莆。蒙生馀杭令逊,其后皆居闽县。迈生都昌令愈,其后分居长乐、长溪。蔇生晋江令恩,其后居仙游。盖自永嘉南迁,晋安族姓,闽中推为第一。其散处侯官、福唐、长乐、连江、温陵、南安、清溪、德化、惠安、龙溪、漳浦者,皆其苗裔,而莆田最盛;故唐、宋称为昌宗。
公谱 第 12 页
  盖长林赐姓,自晋、魏以来言氏族者,相承如此。故唐李翱作比干庙碑亦据以云,而「列子」林类、「庄子」林回,注家相传,皆云殷之遗民。林宝著「元和姓氏纂」时,匡簿家藏,固足徵不诬矣。独夹漈郑氏云:以字为氏,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开生林英,英生林茂、林庆,具讥宝以不知其姓之所自出。窃疑之。按「春秋传」,林雍、林不狃、林楚,代仕季氏;故曰林氏之先,皆季氏之良也。而放,为鲁人;回、既,皆齐人;类,为卫人:在春秋之时,宜非近世矣。夫林开为平王之子,其孙必以王父字为氏,何得入春秋百馀年间,其子孙离宗为庶,反仕陪臣者若是之众且远哉!且唐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非若后世之判涣无考也。宝之为博士,尚论其世;而乃昧其所自出乎?无是理矣。然宝之所独详者,直济南而下徐州清泉派耳。他如平凉、广陵、魏郡、晋安、成都,仅附见焉。而黄门下邳之后,述于林蕴者,源流本末最为详备。岂非永嘉之乱,文献以南,当时衣冠世族之旧犹有存者,郑氏盖偶未之见耶?至于晋安之林,唐、宋号为昌宗,实由黄门入闽,族姓推为第一;又有九牧、阙下,以彰大之;而寥寥清泉之裔,无或论著者。郑氏以是讥宝,何也!然郑氏所据,乃「邹县风俗通」所云,而邓名世氏辨误,亦以为然。余观桓王之孙,有林茂、林英者,为王子克之子,则又一族而名氏同者两人,是郑说疑信已相半矣。否则林开之林,又自为姓,亦如虞仲之为虞也与!故今既据旧谱为谱,而复疏其异以备参考焉。
公谱 第 13 页
  明永乐十八年(庚子)十月,右春坊右谕德翰林院侍讲闽县裔孙志谨撰。


公谱 第 13 页

   林氏世纪源流

  林氏出自子姓,殷比干之后。比干,太丁之子、帝乙之弟、纣之叔父;见纣无道、直谏而死。夫人陈氏有遗腹三月,惧纣之祸,与婢四人遁于牧野、长林石室之间,生子名泉。周武王克纣,表比干墓,徵其后嗣。子泉方三岁,其母陈夫人抱见武王;以其居长林而生,令以林为姓,赐名曰坚。以殷汤之后、先王之冑,封公爵,食邑博陵。世为大夫,出膺牧伯之寄,入部卿士之列;间世杰出,代不乏人。坚生子二:铭、钟。铭袭封,生藩、深、澜、洙。澜生棨、桧、枢、柯、榆。柯生焞、炳、煜。焞生塔、堪、坛,徙于齐。钟,为司马,生波、淮。波,夫人倪氏,生子三:模、标、丛。标生烨、燮、焜,居于莒。燮生垲、坦、地、均。坦生钥、镒、宙、锦、。宙,徙于鲁,生绒、绢、经、缨、绵。绒,居卫。经生腾、誊、胜。腾生泽、、涧。泽,居陈,为大夫。胜生沛、活、漆。漆,居于蔡。活生玻、珠。珠生霞、雾、露、雪。霞生盼,任右将军,居于晋。雪生观、觐、视。觐,仕大夫,居于郑。誊,为司空,生添、泳。添生、珊、瑚、璧,灵王时为司马。珊生雯、云、霓。雯,为费宰;霓,为司寇;云,为大夫。云生旃、族、旋、放、旌。旃,居楚,为令尹。族,为内史。旌,为正。旋,为司空。
公谱 第 14 页
放,敬王时为大夫,问礼于孔子;夫人芋氏,生子畿汝、满、鸿、沧。鸿生皋。沧,为太傅。皋,为赵相;夫人胡氏,生九子:仁、年、升、昶、文、曜、岳、佐、卫,俱登膴仕:国人号为九德之父、十德之门。仁生灿、槜同秽林秽火。灿生墙、堆、填。墙,徙于岳,生子銮、鏕。鏕生酒。銮生淆,居雍。昶生培、光韦、、焕、辉。培,居燕。光韦,为司徒,生奎、垫、坑、。坑生铸、铎。铎生泱、泼。奎,为昭远将军,生铨、锽、锵。铨,为大夫,生池、湖、江。江生桐、桃、楠、植。植,为太子太保;夫人詹氏,生珂、琰、瑗、瓒。琰生昆、峰,徙潞。昆生侨、伉、俪、厂。伉生嫩、姜、妍、媵、姿。妍,居许。瓒生岗、岩、岱。岗生仪、仙、修,为大夫。修生毓俊、毓雅。俊生廷麟、廷凤、廷祥。麟生潮、贤。贤,居黄。潮生镒、谧、谥。谥,居吴。镒生迨、迓、道。道生敷、施。施生梨、业。梨生端,为大夫,居舒。谧生遐、迩。遐生(未)秽未、釐。(未)秽未生梧、梓、攀、枇、松。梧生密、钦、室、定。钦生俭、奢、法,居邓。俭生宇。宇生盛。盛生隆。隆生日。日生盈,居高阳。奢生全、美。美生铺、镇。镇生裕、祝,居并。铺生湍。湍生森、杰。森生丙、丁。丁生坼。坼生锋、钏。钏生颛、颡,居弘农。丙生墟、丘。丘生针。针生拨,居徐。墟生钰、金甸。金甸生泮、游。游生朴、校。泮生本、相。本生炼、煖、煨,居晋阳。炼生迤、运。迤生订。订生额。煖生逋。逋生祼、礼。祼生。礼生颖。颖生懋、禄。懋生监之、宣之、庆之、侃之、旭之、敬之,居下邳,时号六龙。
公谱 第 15 页
禄,当永嘉之初,从元帝南渡,充招远将军,领合浦郡牧。晋太宁三年,奉敕守晋安郡。
  晋安,古越地。初,汉诛越王馀善,以闽粤数叛,移其民于江淮,久空其地;至是,禄公才入闽。故林氏之族晋安者,自禄公始。封晋安郡王,赠夫人为贵人。生二子:长景、次暹。暹,咸和五年,授威武将军;夫人方氏,生三子:良之、武之、英之。景,封南平侯;夫人司马氏、黄氏,生子二:缓、详。缓,封桂阳郡南平开国侯;夫人黄氏,生子五:汉、群、格、熙、鄱。汉,为河南王典书;夫人陈氏,生子五:孕之、渊之、敬之、永之、漂之。群,授苍梧郡孟陵令;夫人陈氏,生子三:越之、方之、报之。熙,任郎中令;夫人王氏、郑氏,生子五:吉之、春之、欢之、喜之、尾之。鄱,归隐杭州万松文迪岭;子高之、远之。格,宁康元年,授郎中令;夫人胡氏,生五子:初之、昌之、根之、克之、靖之。初之,宋补功曹;夫人陈氏,生子三:福宁、寿宁、安宁。昌之,宋补庐陵主簿;夫人谢氏,子兆之,居沥浔村。根之,宋补功曹;子二:容、宝。容,居浦林村。宝,为建州刺史,居大义村。克之,宋补功曹;子二:文玉、文清,徙潮州。靖之,景平元年,授雄战将军,终建安令;夫人陈氏,子六:蔼之、颐之、佥之、遂之、伟之、涛之。蔼之生五子:超全、超稀、稠文、稠烛、信保,俱居温州、台州。颐之,太始元年,为侍郎;夫人陈氏,子二:道、诱,仕梁为主簿。佥之,居石步村。伟之,封定平将军;子八:伯乐、仲卿、僧鉴、继常、双扈、厥时、不疑、琴
公谱 第 16 页
张,居大义村。涛之,子七:灵奋、灵度、灵智、灵枢、灵惠、灵液、灵光,俱居福州大加村、诗口村。遂之,太元十六年,为南海令;夫人郑氏,子八:萧史、长宾、肇真、安仁、欢忭、国容、堪时、遁民。长宾,仕宋,封右殿将军,生显祖。安仁,为武仙令;子汝阳、汝道。遁民,宋大明,为给事中;夫人黄氏,子七:玉童、玉质、玉琦、玉器、玉钟、玉象、玉珍。童,生子迈,封安远将军,为朱紫忠义祖。质,生子佛进,为长乐祖。琦,居延寿村。器,仕梁,封征北将军;生子英,居潮州。象,天监中,封西平将军;夫人陈氏,子三:廷监、廷翼、廷欣。廷监,为冀州刺史。廷翼,官功曹。廷欣,为仪曹。玉珍,宋大明,补功曹;夫人陈氏,子三:元显、元周、元次。元次,为建安令;夫人方氏、陈氏、何氏,子三:既、茂、诜。既,子二:辜、律,为长城、定庄、甜山、梨岭祖。诜,子二:长雄、次德,俱仕后周;明帝武成二年,为侍郎,子孙居龙溪。茂,任右丞;隋开皇三年,由晋江迁莆田北螺村;夫人纳剌都氏。子孝宝,武成二年,补国子祭酒;隋开皇中,转河南令,迁泉州刺史;夫人王氏,生子:文干、文强、文济。强,唐开州教授;生子:国照、国规。济,隋为侍御史;夫人方氏、张氏,子五:国杨、国清、国任、国都、国障。都,隋常侍参军;夫人吴氏、陈氏,子玄兴、玄谭、玄泰。泰,唐嗣圣六年,举茂才,迁瀛州刺史;夫人吴氏,子五:万宠、半圭、尚智、万春、思归。万宠,开元八年,明经及第,迁高平太守;夫人黄氏,子三:韬
公谱 第 17 页
、披、昌。韬,为礼部侍郎;生子尊,为太子太傅。尊生攒,攒居母丧,有白乌甘露之祥;是为阙下祖。昌,为澧州司马,生子萍;萍,亦为澧州司马,子孙居游洋莒村。披,天宝十一年,年二十,明经及第,仕至太子詹事;夫人郑氏、陈氏、朱氏,生九子:苇、藻、著、荐、晔、蕴、蒙、迈、蔇,是谓九牧祖。苇,建初中,明经及第,任端州刺史;夫人胡氏,生三子:恕、应、惠。恕,为平乐主簿,为前埭祖。应,贞元十七年,明经及第。惠,出嗣藻。藻,贞元七年,登进士,授侍御史,终江陵府使;夫人魏氏。嗣子惠,历馀姚令,子孙居晋江、惠安、同安、夏井、江陵诸派。著,贞元六年,明经及第,授横州刺史,夫人方氏;子患,居横州。荐,贞元十二年,明经及第,授韶州刺史;夫人周氏,子二:凭、总。凭,授广济令;总,为武昌令,居石亭为石亭派。晔,明经及第,授通州刺史;夫人胡氏,子二:悫、志。悫,为建安尉,为前街祖。志,为双石坑边祖。蕴,贞元四年,明经及第,迁邵州刺史,夫人何氏;子愿,明经及第,授国子祭酒。愿,夫人王氏,生邕、同、圉。同,为竹屿、东井、马院后、田坑、上杭、江西、吉安、广东诸派祖。圉生子保吉。保吉生孚。孚生惟悫,即天后父。蒙,授循州刺史,夫人姚氏;子逊,任馀杭令,居于闽县。迈,授雷州刺史,夫人李氏;子愈,授都昌令,馀杭、闽县、龙溪诸派祖。蔇,授福唐刺史,夫人郑氏;子思,任晋江令,为仙游祖:此九牧之分派也。馀支,再候考覈补入。
公谱 第 18 页

   [殷太师比干公墓识语]

  殷太师比干公墓,在汲郡--今河南卫辉府,去城西北十五里。周武王封其墓有铜盘铭,孔子有书「殷比干墓」四字。唐太宗贞观十九年,迫封太师,谥忠烈。历朝致祭,俱载祀典。
    (墓东南地七顷五十亩,系前代相传供祭,今汲县民佃种办祭。恐后泯灭,故勒石以志之。计每岁四月四日致祭,羊一、豕一、帛、酒、果、香烛等物。佃户张纲、张琬、李让、李纲、崔升等共种十顷五十亩(四月四日为公诞辰,载封建考)。)明正统十四年四月  日,卫辉府知府通州张亨识。


公谱 第 18 页

   [周武王封比干墓铜盘铭]

  唐开元四年,偃师县武之奇耘耕卜筑,获一铜盘。形方四尺六寸,有镂文深二分,其文十六字。初获龛若豆釜,命工淬之,有古文字,不成言句;重凿所得处,乃见斯铭。其后冈前道与泉并存,惟林木无矣。考覆图籍,乃比干墓铭。铭曰:「右林、左泉、后冈、前道;万世之宁,兹焉是宝」。
    (河南偃师县知县江文标修刻。)
公谱 第 19 页

   [跋至圣先师孔子书「殷比干墓」]

  卫辉比干墓前,有「殷比干墓」四字石刻缺者,先师孔圣人笔也;汉、唐以来,庙中所习见其书与周穆王时吉日癸巳石刻相肖,知其非后人所作,非圣人不能也。比干谏而死,圣人以「殷仁」称之,其为之书墓也,断断然矣。且子适卫而往来墓上,不知其数。圣人尝曰:『丘殷人也』。故,殷人因夏礼,殷有三仁,更不言商。兹比干墓而冠之以殷,于斯又知其为圣笔也。不然,由周而来几千岁矣,中间兵火频遭,非有神物护持,安能完固仅有半字之缺若斯哉!
  ……日,卫辉府知府通州张亨跋。
    (附)清高宗乾隆皇帝御制诗
    (嗟哉斯人,遭殷之季;五亩佳城,千秋弗坠。夫子适周,载经柏隧;早许「三仁」,讵惟四字!)


公谱 第 19 页

   [唐太宗追赠比干太师诏及祭文]
    唐太宗皇帝追赠诏

  门下,昔望诸列国之相,汉主尚求其后;夷吾霸者之臣,魏君犹礼其墓。况乎正直
公谱 第 20 页
之道,迈青松而孤绝;忠勇之操,掩白玉而振彩者哉!殷故少师比干,贞一表德,忠介成性;以明允之量,属旡妄之灾。玉马遽驰,悯其邦之殄瘁;宝衣将燎,惜其君之覆亡!见义不回,怀忠蹈节。谠言才陈,轻其百龄之命;淫刑既逞,碎其七尺之躯。虽周王封墓,莫救焚骨之祸;孔圣称仁,宁迫剖心之痛:固以冤深终古,悼结彼苍!朕观风赵、魏,问罪辽碣;经途麦秀之墟,缅怀梓林之地。驻跸而瞻荒陇,愿以为臣;抚躬而想幽泉,思闻其谏。岂代终之义,久阙于往册;易名之典,无闻于后代!宜锡宠命,以展宿心。可追赠太师,谥曰「忠烈公」。仍遣三品持节祭告,四品为副;所在有司封崇其墓、修葺祠堂,春秋二时祀以少牢,给随近五户以供祭享及洒扫,主者施行。
    [唐太宗皇帝]祭文

  维大唐贞观十九年,岁次乙巳,二月己亥朔;三十日戊午,皇帝敬遣太府卿萧钦宗、正少卿驸马都尉长孙冲等,持节以少牢之奠,祭殷故少师比干之灵曰:朔闻龙跃凤翔,必资鳞羽;圣王御下,必藉忠良。元首股肱,其道尚矣。惟君诞灵山岳,降德星辰;苞金石以为心,蕴松桂而为质。不以夷险易操,不以利害变节。孟津之师,挹高风而莫进;朝歌之灭,资至德而延期。且道丧时昏,奸邪并用;暴君虐主,正直难居。是以江汉神龟残形,由于蕴兆;荆山和璞碎质,以其怀珍。丹耀彩而磨肌,翠含色而解羽。惊
公谱 第 21 页
风拂野,大树先彫;零雨被枝,高花早坠:良由佩奇衒美,独秀孤贞。虽道烛存亡,讵能遣凶残之累;智周万物,不能离颠沛之门。然则大厦将崩,非一木之能支;天命既去,岂一贤之可全!且夫举过显谏、存诚不欺,忠臣之义也;三谏不入、奉身而退,圣人之道也。何必殉形于国,以速商殷之亡;剖心于朝,以深独夫之罪!每怀此恨,正惜精忠!愚者睹朕斯言,以为饰非拒谏;智者明于此意,当知惜善爱仁。叹往哲之不追,嗟后贤之未及!然则犯颜色、逆龙鳞、奋不辰、事不贰、蹈斯节者,罕有其人。非知之难,行之不易;所以永怀千古,驻驾九原。悽惨风烟,靡寻馀迹;荒凉丘陇,空负其名。昔周武封墓,褒忠表德;姬文葬骨,异世同臣。虽今古殊途、年代冥漠,式遵故实,爰赠太师。清酌少牢,以陈薄礼;游魂不昧,鉴此嘉诚。
  司徒、太子太师、赵国公长孙无忌。开府仪同三司、申国公高士廉。光禄大夫、民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吏部尚书、驸马都尉、柱国安德郡开国公扬师道。中书令、江陵县开国子岑文本。正议大夫、守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马周。中大夫、守黄门侍郎褚遂良。
  (右贞观十九年二月三十日,长孙无忌等奏请,以赠比干诏并祭文刻石树碑,奉敕「依奏」。前左宗卫铠曹参军事宜、弘文馆学士臣薛纯书。)

公谱 第 22 页

   重修太师殷比干祠墓碑记

  裴骞曰:『自古拒谏之君,莫甚于纣;自古死忠之臣,莫惨于比干者也』。夫比干以王子宗亲、少师重位,叹沈冒之乱德,伤商祚之沦丧,是故不得不言、不当不死者也。夫纣不听其言则亦已矣,而必欲杀其身;知其为圣人矣,而复欲观其心。妻孥何辜也,而必欲剖剔以视其胎。风雷号呼于七窍,胎卵殰殈于九原;斮胫炮烙之刑,亡论也。此自古拒谏之君,莫甚于纣;自古死忠之臣,莫惨于比干者也。然纣以十一年杀比干,武王即以十三年封其墓。殷墟莽而狐兔,故宫鞠而禾黍;今纣城有窝,已失葬所。虽以六七贤圣,遗弓一泣,陵寝亡存矣。而比干之庙貌如生,高冢嵯峨也。夷考铜盘有铭,魏文有文,唐使高丽有祀。洒扫有田,有户。由宋迨元,修葺有加,虽与穹壤俱敝,可也。且商之孙子,其丽不亿。祭器抱周,宋亳仅封。不靖之徒,今举何在!
  坚,比干子也,逃匿林谷,赐姓为林,武王封为清河公。春秋林放,袭清河公。子姓延绵,一在河南光州,一徙福建莆田。今莆田之林,盛天下;致身立朝,尤多忠贞节义之士。称文献邦,科第蝉联,语曰「无林不开榜」,是也。是比干之心虽剖,而其忠魂义魂,竟不殂落;其孕虽剔,而其世代云礽,绰有表见。忠义之气充塞天地,磅古今,孰得而泯灭之哉!故曰:不依形而立、不随死而亡也。
公谱 第 23 页
  嘉靖丁酉,巡按河南监察御史慈溪叶公照、平定朱公方,先后相继,奉命兹土。祗谒祠墓,慨意修复。先是,卫辉府知府泾阳吕君颛,调任未果。知府利津王君聘,鸠财役力,令辉县主簿温尚志、本府阴阳官路龙,日夜督事。正倾补坏,筑土培林。自大殿、两廊、二门、大门之内,又益以斋堂十间。绰楔隧表,焕然一新;以嘉靖戊戌冬十月迄工矣。于是守巡河北道布政使司左参政临川乐公頀、按察司佥事京山王公格,式观厥成,咸有题咏。
  亡何,十一月二十一日诏下,各处帝王陵寝、前代名贤敕葬坟墓芜秽不治者,所在官司即与修理;照例编佥附近民丁,看护免差。于是王君率其僚同知晋城裴骞、通判日照许缙、溟南杨仲旻、推官辽州杨永福酾牲树石,谓是役也不可无记。以骞调官多暇、留心文墨,尝修「比干录」、作「比干传」;请复为记。因表次如左,以附诸碑碣之后。使万世为君者,未至稔恶拒谏,当以纣为殷鉴;万世为臣者,若欲尽忠死节,当以比干为宗师。勿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绳人以比干,万古无忠臣矣。然则过祠墓而式遗像者,可不凛凛然哉!可不凛凛然哉!是为记。
  明嘉靖十七年戊戌冬日,河南卫辉府同知、前通政司右晋城裴骞撰。


公谱 第 23 页

   [晋安郡王禄公墓识语]

公谱 第 24 页
  晋安郡王禄公墓,在福建泉州府惠安县涂岭官路大路顶;坐乾向巽,穴名「龙马毓奇」。墓顶岩石,古篆有「林始祖讳禄公九龙穴」。墓明器尚存石将军二,石羊二。墓上有碑文镌「晋安郡王林公诰封贵人孔氏墓」,系明嘉靖乙酉裔孙太子太保、刑部尚书俊命男吏部郎中远书,知惠安县新建万夔立。天启丁卯,裔孙惠安教谕齐圣偕惠安举人徽龙等重立。「龙马毓奇」碑于道左,镌「莆林始祖晋安郡王禄公墓道」。知惠安县事安福邓茂书。
    (墓左傍有祠,祠禄公孔贵人神位,以天后从祀。)


公谱 第 24 页

   宋仁宗皇帝[御书「忠孝」]题诗

    (嘉祐六年,侍御史臣林悦乞归祭扫祖坟墓。仁宗问曰:『卿,殷少师苗裔,家乘可得见乎』?悦取族谱以进。阅数日,御笔大书「忠孝」二字于谱,首钤以御宝。又赐书二章,敕曰:「卿珍重到家,可则回京供职」。)
    御制诗

  长林派出下邳先,移入闽邦远更绵;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故家乔木蟠根大,深谷芝兰奕叶鲜;上下相承同纪载,二千年后万斯年。
  莆郡卿家名望族,三仁而下爵王公;存孤实抗回天义,报国常怀贯日忠。德润丰姿
公谱 第 25 页
人有异,光增谱牒世无同;古今纪难载穷尽,一代强如一代隆。


公谱 第 25 页

   长林仕籍考

    (林氏本自黄帝四世孙,曰帝喾;娶有娀氏女曰简狄,感飞燕之祥而生契。迨其兄尧立为天子,八十一载甲子,封为商,赐姓子氏。相传十三世,至癸。癸生履。当桀三十六岁戊寅,履嗣为诸侯是为成汤,始居亳。及桀行淫纵乐,政事怠废,五十三岁乙未,汤放之于南巢。于是,奉天受命而都亳,国号曰商,岁曰祀。世传至盘庚始迁殷,改国号曰殷,是时商道复兴。又传至太丁,生子帝乙、比干、箕子。帝乙生子纣,嗣位,曰受辛;淫虐无道,剖王子比干心,而波及于其后。夫人陈氏,逃难长林,乃免。生子泉,武王克商,赐姓林氏,改名坚,嗣为诸侯。子孙繁衍,分仕列国,莫稽其世次。今考诸史,自周武王封坚公始,迨至东晋禄公,共百有七人。)    仕西周十人
  坚公、字长恩,比干公子。周武王赐姓林,封清河公,食采于博陵(博陵,古冀州之地,又称曰西河)
  载公、字元超,袭封博陵,领二百四十国。
  磋公、字孟居,成王时,官司马大夫。
  虎公、字雄德,康王时,为卿士。
  光公、字景辉,康王再命为大夫。
公谱 第 26 页
  相公、字世标,昭王时,为大夫,仍作三监。
  玄公、字文通,穆王时,为元士。
  凤公、字智羽,恭王时,为夏官。
  翊公、字义则,厉王时,为夏官。
  苌公、字茂端,幽王时,为夏官。    仕东周二十八人
  材公、字显仕,平王时,为司马右将军;总六师,从东迁。
  贞公、字稚安,釐王时,为卿士。
  回公、字彦若,惠王时人(晋灭虢,公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走;时称贤人。事见「庄子」)
  英公、字怀远,惠王时,为卿,再任为太保。
  乾公、字天德,襄王时,为卿。
  保公、字贵材,顷王时,为左将军。
  隽公、字商英,匡王时,为畿内县正。
  宏公、字宾远,定王时,为内史。
  类公、字子拔,定王时人(公年且百岁,春披裘,拾穗于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
公谱 第 27 页
,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使子贡问之。事见「列传」)。
  标公、字公誉,简王时,为前将军。
  繇公、字绍宗,灵王时,为司寇。
  雍公、字秀和,景王时,为畿内闾正,出为鲁大夫(炊鼻之战,公奋不顾身。事见「左传」)
  敏公、字明徵,景王时,为畿内族正。
  放公、字子丘,敬王时,为大夫。唐玄宗赐号西河伯,宋高宗加封长山侯。
  楚公、字仲文,敬王时,为太仆正,出为鲁卿士(蒲圃之役,公义不辞艰;奋怒之勇,以卫桓子。事见「左传」)
  辅公、字安国,敬王时,为太仆正。
  立公、字子敬,敬王时,为太傅。
  通公、[字]遐邦,敬王时,为县正。
  不狃公、字文习,敬王时,为鲁卿士(齐伐鲁,败鲁师;公徐步而行。君子曰:『鲁非无壮士也,季子不能使也』。哀公十一年,稷曲之师,公誓不却战,竭力而死国;谥为「忠」。事见「左传」)
  抚公、字安育,元王时,为青州牧。
公谱 第 28 页
  欣公、字子悦,威烈王时,为县正。
  仪公、字文轨,威烈王时,为县正。
  鸾公、字士翔,安王时,为左将军。
  皋公,显王时,为赵相(公生九子,国人号为九德之父、十德之门)
  士元公、字弘道,显王时,为司空。
  伯公、字万里,显王时,为司马。
  宣公、字子亮,慎靓王时,为冀州牧。
  微公、字世隐,赧王时,为大夫。    仕秦十二人
  芳公、字初茂(一作茂度),秦昭襄王时,为军屯仆射。
  玄轨公、字元范,昭襄王时,为卫尉。
  伯葛公、字子华,孝文王时,为博士。
  尹公、字子牧,庄襄王时,为太傅。
  诘公、字元睿,始皇时,去为河东郡守。
  玮公、字子玉,始皇六年,为左将军、给事黄门散骑常侍。
  文度公、字世则,始皇十一年,为朝歌令。
公谱 第 29 页
  刚公、字世强,始皇二十一年,为郎中。
  稚公、字起先,始皇二十五年,为会稽郡守。
  韶公、字景通,始皇二十三年,为右将军,转郁林郡守。
  治公、字元立,始皇三十六年,为治粟内史。
  亮公、字元英,始皇三十七年,为侍中。    仕西汉十七人
  宪公、字世武,汉高祖二年,授司隶校尉。
  挚公、字伯勇,高祖七年,为燕相,封平棘侯,谥曰「懿」(公以客从赵元父斩章邯所置属守功,封平棘千户。文帝九年,子辟疆嗣,后免。宣帝元康四年,曾孙常瑾为贞圉大夫,诏复其家。事见「汉书」)
  纂公、字雉龙(作雅记),惠帝元年,授中山郡守。
  别公、字元甄,文帝元年,授御史大夫。
  告公、字安仁,文帝十三年,授广陵郡守;终封高亭侯,食邑三百户。
  述公、字得遂,景帝元年,授少府。
  良公、字绍先,武帝建元二年,为中郎将。
  功公、字元昌,武帝太初元年,授御史中丞。
公谱 第 30 页
  车公、字重任,昭帝时,授司隶校尉;宣帝地节元年,加镇国将军。后辞官,隐于会稽山治「尚书」。
  凭公、字纯义,宣帝本始元年,为征西将军、并州刺史。
  尊公、字长宾,宣帝时,为博士;以尚书讲论石渠,官少府太子太傅(旧谱自秦末并居齐郡邹县,汉分齐郡置济南郡,故林氏之望以济南称者,自尊公始也)
  高公、字尚勤,元帝时,为征远将军、江州刺史。
  闾公、字大材,成帝时人,抱道隐于成都,为杨雄师。
  苗公、字玄蒐,成帝建始元年,授平原太守。
  鉴公、字察之,哀帝建平三年,授北平太守,封永安伯。
  宁公、字安国,平帝元始元年,授征南将军。    仕新莽三人
  金公、字文英,天凤二年,授建威将军。
  重公、字世基,天凤三年,授河东、京兆二郡太尹。
  秉公、字任职,地皇二年,授司隶校尉,迁司徒。    仕东汉十五人
  袭公、字长义(一作龚、字长人),更始二年,为攘姜校尉。
公谱 第 31 页
  时公、字敬节,光武建武十二年,为徐州刺史。
  丞公、字延览,光武建武三十一年,为散骑常侍、冀州刺史。
  吉公、字世宁,明帝永平六年,授少府卿。
  谟公、字文兴(一作文典),章帝建初元年,授玄菟太守,转并州刺史。
  恂公、字元信,和帝永元十二年,授镇南将军、大中大夫,迁大将军,封万年侯。
  就公、字元希,殇帝延平元年,授谏议大夫,迁司马。
  横公、字令游,安帝永宁元年,授左谏议大夫。
  邈公、字世穆,安帝时,为徐州刺史、封清泉侯。
  道公、字文修(一作遵、字伯大),顺帝永建二年,授秦州刺史、司隶校尉。
  永公、字仕遥,顺帝永和元年,授秦州刺史,封关内侯。
  肇公、字元始,质帝本初元年,授颍川、西河二郡太守。
  封公、字烈士,桓帝永康元年,授谏议大夫,迁秦州刺史。
  农公、字野贤,献帝初平二年,任司隶校尉,录尚书事。
  祗公、字灵智,献帝建安二十四年,使持节大将军、中书令、左仆射。    仕魏十人
  胡公、字文渊,魏文帝黄初元年,任东莱、陈留二郡太守。
公谱 第 32 页
  谭公、字文惠,明帝太和元年,任东宫舍人,迁尚书郎。
  池公、字澄清,明帝太和四年,使持节为秦州刺史。
  泰公、字永安,明帝青龙元年,授广威将军兼中书令。
  川公、字君封,明帝景初元年,使持节为徐州刺史。
  豫公、字敬悦,明帝景初三年,授河东、河南二郡太守。
  奢公、字道运,齐王芳正始二年,为司隶校封、金城太守。
  玄峻公、字玄乐,齐王芳嘉平元年,举孝廉,任东宫舍人、尚书令。
  道固公、字仲达,齐王芳正始元年,任谏议大夫兼吏部尚书。
  冠公、字仕文,陈留王奂景元年,使持节为秦州刺史。    仕晋至禄公十二人
  玉公、字真宝,晋武帝泰始二年,为侍中兼司隶校尉。
  逢勋公、字公绩,武帝泰始七年,授博陵太守。
  惠勋公、字公养,武帝咸宁元年,任太尉兼太傅。
  奇勋公、字公异,武帝咸宁四年,授河南尹。
  殊勋公、字公特,惠帝永安元年,任太子洗马。
  忠勋公、字公荩,惠帝永宁二年,任南阳太守。
公谱 第 33 页
  显公、字仲宗,武帝太康时为安定、博陵、山阳三郡太守。
  业公、字公冑,惠帝永康元年,为司马。
  礼公、字元副,怀帝永嘉元年,历中郎主簿、太子太傅。
  颖公、字元从,居下邳、梓桐乡;悯帝建兴三年,除徐州别驾,迁黄门侍郎。随元帝渡江,寓江左。夫人邴氏,子二:懋、禄。
  懋公、字世兴,建兴四年,除通直散骑常侍、殿中侍御史、侍卫将军,迁下邳太守。夫人京兆韦氏,生六子:鉴之、宣之、庆之、侃之、旭之、敬之,俱贵,时号六龙;为下邳祖。后鉴之公生桧公,桧公生表公,表公生象公,象公生仁爱公,仁爱公生楚璧公,楚璧公生爵公,爵公生泰公,泰[公]生国敏公,居台州、温州。
  禄公、字世荫,随元帝渡江,由散骑常侍迁晋安太守,封晋安郡王,遂家焉。林氏入闽居晋安,自公始。
    (按旧谱,坚公生二子:铭,袭封;钟,为司马。史言成王二十一年,林载袭封,磋为司马,名虽殊而爵实同;想必谱载其讳、史记官名,则二公名爵而无疑。)


公谱 第 33 页

   林氏仕籍续考

    旧谱仕籍考,自周至东晋禄公;其后南北诸林均无续之者,宁非憾事!今自东晋景公始,录
公谱 第 34 页
至清季;南渡以来之人物,略见于此。吾宗中,他日有谱学专家发扬光大,为力尚多,企予望之。幼春谨识。
  景公、字明彻,晋咸和五年,授通直郎;从朱宝平南有功,加授镇威将军、散骑常侍,封桂阳郡平南侯。
  缓公、字义和,晋永和中,从桓温伐蜀,破姚襄,累迁散骑常侍,封桂阳郡南平开国侯。
  格公、字世标,晋宁康元年,授郎中令。
  靖之公、字居广,宋景平元年,授雄战将军,改建阳令。
  遂之公、字孟成,晋太元十二年,由郡三礼任主簿,迁东莞郡南海县令。
  遁民公、字廷隐,五季宋元嘉三年,任郡功曹,转给事中。
  玉珍公、字世宝,五季宋大明元年,补功曹。
  元次公、字有仲、一字子聪,仕梁,任建安县令。
  茂公、字汝盛,隋开皇三年,任右丞公;由晋江迁北螺村,为九牧阙下祖。
  孝宝公、字宗珍,周武成二年,补国子祭酒;隋开皇六年,转河南县令,迁泉州刺史。
  文济公、字季悦,隋时,任为洛州刺史;迁侍御史,安抚洛州、广州等处。
公谱 第 35 页
  国都公、字帝举、一字允平,隋任建安郡常侍参军。
  玄泰公、字履贞,唐永昌元年,举茂才,策对第三名;拜内校文章博士,迁瀛州刺史。
  万宠公、字圣公,唐开元八年,明经及第,授新安郡文学,累迁长史、饶州太守,改高平郡诸军事行高平太守。
  韬公、字茂复,唐天宝三年,谏议大夫,迁礼部侍郎。
  披公、字茂彦,唐莆田人。(「续书一览」即记李栖筠荐授太子詹事;子九人,俱为刺史,号九林)
  昌公、字茂吉,唐披公之弟也;笃学力行,隐居不仕。以子萍贵,赠中宪大夫。
  勖公、字公懋,唐闽县人;大中元年,以开元礼登科,为吉州刺史。
  苇公、字敏树,唐建初中,明经及第,授朝散大夫、西平太守,终端州刺史。
  藻公、字纬乾,唐贞元七年,擢进士;为闽省破荒初授客州支使、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岭南节度副使,终江陵府使。
  著公、字友直,唐贞元六年,明经及第,授归州巴东令,历邕州经略推官,终横州刺史。
  荐公、旧名玄奴,唐贞元十二年,明经及第、登进士,初授衢州文学、守郊社令,
公谱 第 36 页
历北阳令,终韶州刺史。
  晔公、字若思,唐明经擢第,授沧州、景州司法;赐绯鱼袋,除通州刺史。
  蕴公、字梦复,唐贞元四年,明经及第,复举孝廉;官侍御史,迁为蜀推官;后还京,除礼部员外郎,拜邵州刺史。
  蒙公、旧名芃奴,唐荐辟奉,授孟陵主簿,累迁金吾卫长史、桐州刺史,终循州刺史。
  迈公、旧名讽奴,唐光化二年,明经及第,初调循州兴宁县主簿,累迁商州、雷州刺史。
  蔇公、号四明,唐明经擢第,初授京兆参军、春秋博士,迁福唐刺史。
  攒公、字会道,唐莆田人;贞元中,为福唐尉,以孝闻(「唐书」有传)
  简言公、字欲讷,唐福清人;大中间,及第,官至漳州刺史。
  谞公,唐闽县人;博学,善属文,隐居不仕,作「闽中记」十卷。
  鶠公、字祥凤,唐长乐人;开元中,进士,为仓曹参军。
  宝公,唐济南人;官朝议郎、太常博士,著有「元和姓纂」。
  滋公、字后象,唐闽人。会昌间,登进士第,与同年詹雄、郑诚齐名;时称「雄诗、诚文、滋赋,为闽中三绝」;官终金部郎中。
公谱 第 37 页
  慎思公、字虔中;唐莆田人。咸通中,登第,复中弘辞科;历官秘书省校书郎、兴平尉,升尚书水部郎中,后为万年县令。
  嵩公、字降神,唐长溪人。乾符进士,召除秘书省正字;黄巢乱,东归,观察使陈岩辟为团练巡检官,转度支使。后除毛诗博士,终金州刺史。
  安公,五代福清人,以孝亲闻。
  鼎公、字焕文,五代慈溪人;仕吴越,自镇海军节度使官,累迁至丞相。
  仁肇公,五代建闽人,官至洪州节度使。
  克已公,五代钱塘人;钱弘叔时,官通儒院学士,博学,善文章。
  绪公,宋大中祥符七年,诏举草泽,州郡以公应,特授将仕郎、本军教授。
  殆庶公、字希颜,举进士;累官度支员外郎、秘阁校理,知明州。
  石公、字介甫,宋瑞安人。当安石新政盛行时,公独以「春秋学」教授;乡闾学者称「堂奥先生」。
  逋公、字君复,宋钱塘人。工书画,不求仕进。真宗嘉其高隐,赐以粟、帛;卒谥「和靖先生」。五代克巳公,即其祖也。
  从周公,宋潮州人;登进士第,累官浙东提点刑狱。
  悦公,宋嘉祐时,官侍御史;乞假扫墓,仁宗问之曰:『卿,殷少师之后,家乘可
公谱 第 38 页
得见乎』?悦取族谱以进,御笔大书「忠孝」二字于谱首,敕曰:『卿珍重到家,可即回京』。又铃以御宝,赐诗二章以荣其行。
  通公、字达夫,宋富川人。仁宗时,为御史,弃官归。素工诗,隐豹山邑,人名其山曰「山隐」、岩曰「潜德」。
  特公、字士奇,宋顺昌人。十岁,谒江南李璟,献所为文,授兰台校书郎。江南平,太宗以为长葛尉。天禧中,官至尚书右丞。仁宗时,进刑部尚书。与丁谓善,谓贬,公亦落职。知许州,还朝,以户部尚书知通进银台司;卒。
  杞公、字卿材,宋南安人。天圣中,策进士,历知康、雅、泰、淄四州,所至有德政。
  巽公、字巽之,宋海阳人。庆历中,投匦论事。仁宗异之,授徐州议曹;不就,南归。诵「易」,著书八篇,总名曰「易范」。
  概公、字瑞文,宋福清人。举进士,知长兴县;其后历知连州、淮南军官,至太常博士、集贤校理。著「史论」百篇「辨国语」四十篇。
  积公、字公济,宋剑南人;官至大中大夫。
  正华公、字君辅;事母孝,与六代祖林安,世称为「涌泉大小孝子」。
  用中公、字择之,宋古田人。从朱文公学文,公尝称其通悟修谨、嗜学不倦,谓为
公谱 第 39 页
畏友。
  伸公、字伸之,唐林攒之后。熙宁中,为永静幕官。程昉建实边之策,议开旧河新葫芦河于孟家口,遂为都水使者。
  旦公、字士明,举进士,为监察御史里行;累迁殿中侍御史,终河东转运使。
  从世公,宋长乐人。性好博济;治平中,至蒲,见同邑钱氏女筑陂于将军岩下勿克成功,公捐赀十万缗以给其役。
  豫公、字顺之,宋仙游人。熙宁中,进士,历官七郡皆有遗爱。后坐苏轼荐,入元祐党籍。
  师仲公、字质父,宋南海人;明经修行。黄山谷谪涪,公往谒;山谷勉其教子。遂创义斋,延名儒训子弟。
  师益公,宋、豫次子;以父任,授鸡泽县尉。上书论边防利官,讥切时政;留京听旨。金虏深入,累授閤门宣赞舍人、提举京城四壁守御使。
  师点公、字咏道,宋临海人,官州学教谕。尝裒辑唐以前天台题咏,为「天台前集」。
  师说公、字箕仲,少举进士,知名。以父荫,当补官:逊于从兄师文及第师龙,故入仕最晚。试诠曹第一,累迁兵部员外郎、知建昌军。丞相赵鼎力荐之,除浙东提点刑
公谱 第 40 页
狱。
  遹公、字述中,宋福清人;元符进士。建炎中,历龙图阁学士;有「妙峰集」。
  敏功公,宋蕲春人。博通经子,尤长于诗。元符末,诏徵不赴;郡守林震举其隐德,赐号「高隐处士」。
  冲之公,宋莆田人;以主客司郎中使金,被执不屈,徙之边极。
  干公、字国材,宋乐清人。屏迹不仕,居木榴山,因号「木榴子」;著「渊通」四十八卷、「覃思」十三篇。
  之平公、字国衡,宋蒲宁人。崇宁中,登第,历监察御史。高宗幸临安,招为福建、广西招募使。
  宋卿公、字朝彦,宋仙游人。尝从陈瓘、杨时学;崇 中,登第。后知恭州;秩满,以治行荐,留再任。
  安上公、字民瞻,慎思八世孙。大观中,释褐,历官国子博士、江东路监察御史、吏部考功员外郎、秘阁修撰,直龙图阁。以劾丞相汪伯彦、黄潜善误国,故命致仕。
  子立公、字伯与,宋莆田人。弱冠通经学,登政和二年进士,知茶陵县。靖康初,召集诸道以兵勤王,公募集民兵二千馀人率赴南道总管司;至荆门,遇胡骑,接战不敌,中流矢卒。
公谱 第 41 页
  抟公、字图南,宋福清人;善鼓琴。政和中,授楚州参军,不赴;退居灵石九叠峰之下。
  霆公、字时隐,宋莆田人,政和进士。博学,深象数。绍兴中,为敕令所删定官。力诋秦桧和议之非,即挂冠去;当世高之。
  勋公,宋贺州人,举进士。建炎中,献「本政书」十三篇。书奏,为桂林节度掌书记。
  季仲公、字懿成,宋永嘉人。宣和初,举进士,官吏部郎。
  郁公、字袭休,宣和进士;[……]再调福建茶司干官。建州勤王卒自京师还,求卸甲钱,郡守逃匿;卒鼓噪取库,兵为乱。公闻变,急入谕,遇害。
  孝泽公,攒八世孙。宣和中,登第,提举广东市舶。有番妇满持产以献,为子求官;公不之许,上书力争。
  叔豹公、字懿文,宋永嘉人。建炎初,为慈溪令;高宗朝,为监察御史。
  一鸣公、字文卿,宋莆田人。以技正荫,补官。梁克家当国,起知南雄县,改知惠州。
  孝渊公、字全一,宋建炎中,历判,建州、泉州。
  大中公、字和叔,登进士;宁宗朝,除中书舍人。韩佗冑柄政时,凡閒居十馀年;及佗冑诛,始起为签书枢密院事。
公谱 第 42 页
  大春公、字熙之,宋古田人。崇尚理学,戒子弟不得用浮屠法。
  之奇公、字少颖,号拙斋;宋侯官人。补校书郎。会朝廷策士;欲参用王安石三经;公以三经为新法,痛诋之。所著有「书经全简」等书行于世。
  保公、字庇民,宋鄞人。登上舍第,两从广西帅璧掌管机宜文字。家居十馀年,著「中兴龟鉴」,高宗赐书褒美。绍兴七年,除提举江东常平茶盐。九年,入为国子监丞,迁比部郎;修定「明州乡饮酒礼」,颁行天下。
  枅公、字子方,绍兴中,登第。孝宗时,知信州,再调遣江西运判。
  栗公、字黄中,宋福清人。绍兴进士,累官兵部侍郎;因论朱熹本无学术、妄自尊大,为侍御史胡晋臣所劾,出知泉州。卒谥「简肃」。有「周易经传集解」。
  桷公、字子长、一字景安,宋长安人。绍兴进士,官右司郎中;有「横堂小集」。
  湜公、宋长溪人。举进士。绍兴末,除监察御史。
  积仁公、字充美,登宋绍兴四年进士,历知瓯宁县、北海县;秩满、改提举河东路。靖康初,以中大夫直秘阁;再领平阳,进直龙图阁,充秘阁修撰。
  安宅公,宋侯官人。举进士,历知新昌县、户部郎中兼权枢密院事。孝宗朝,擢左司郎中,迁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外公、字岂尘,宋晋江人。工诗词,游太学;绍兴中,第进士,知兴化令。有「
公谱 第 43 页
窠类稿」。
  谦之公,宋莆田人。晚登仕版,在词掖,多论驳,不得其言而归;号「文轩先生」。
  光朝公、字谦之,宋莆田人。登龙兴进士,历官国子司业、广东提刑。孝宗时,召为祭酒,除中书舍人。
  藏公、字子礼,宋英人;举进士。乾道中,为浙东提举常平;五年,知秀州。
  宪公、字景思,宋吴兴人。乾道间中,监南狱庙;参政贺子忱爱其才,以孙女妻之,因寓居天台。工诗,有「雪巢小集」。
  鼐公、字伯知,宋黄岩人。乾道八年进士,为奉化簿、改定海丞,迁知侯官县。
  彖公、字裔卿,宋乾道四年,诏特与进士出身,添差兴化军教授。
  光公、字子辉,宋建安人。乾道进士,历知信丰承议郎;有「建安志」、「兵论」、「迂论」。
  宗放公、字问礼,淳熙丁未,举进士,授潭州教授,改通州,知兰溪县。
  祖洽公,宋淳熙中,知常州。尊礼者儒,延见秀士,增修学校。以河久湮没,重浚治之,民赖其利。
  椿公,宋钱塘人。淳熙间,官画院待诏,赐金带。工画花草、翎毛、瓜果,师赵昌;傅色为生。
公谱 第 44 页
  梦英公、字叔虎,师事象山。登淳熙第,授祁阳簿,再调衡州法曹;所至饬整。后改知武陵县,通判靖州,知武冈军。
  公遇公、字养正,宋福清人。初以父荫,补宁化尉;调建州户曹,辞不就。研思道理、考论古今,遁迹山水者二十年。及卒,学者私谥「文隐」。有「石塘閒话」、「求心录」。
  公玉公、字文振,宋连江人。淳熙中,举进士,调建武教授。
  公治公,宋长乐人。十四岁,全通「九经」。淳熙七年,中童子科,授迪功郎。
  子冲公、字通卿,自号曰云岫居士。以学问德业有声乡里间,士宗之者数百人。
  仲麟公,宋福州人。初游上庠;宁宗朝,与扬宏中等伏阙上书,乞留赵汝愚;世称为「六君子」。
  含公,宋共城人。官廷尉;年方三十,则挂冠去。
  仲虎公、字景詹,宋宁德人。庆元中,应武举,廷试第二,除右骑尉中郎将,充通谢副使。
  仲嘉公,宋福清人;以诗名于世。
  略公、字孔英,宋永嘉人。登庆元第,乔行简荐之理宗,除侍御史,迁谏议大夫,遂佥书枢密院书。
公谱 第 45 页
  磻公、字岂虑欠,宋嘉平十三年进士,知海阳县,除国子监丞,迁宗正丞、权工部郎;又除秘书丞、权司封。
  夔孙公、字子武,宋古田人。嘉定中,特奏名为县尉。
  学蒙公、字正卿,宋永福人。从朱文公学,因筑室龙门庵,讲道德性命之学,不务俗学;乡人皆师尊之。
  亦之公、字学可,宋福清人。继林光朝,讲道于蒲之江泉。
  岊公、字仲山,宋古田人。嘉定中,出守全州,日偕诸生讲明正学,勉敦实行。在郡九年,多惠政,郡人祀之柳宗元庙。有「毛诗谏议」。
  有之公、字公侣,嘉定间进士,授贺州司法;历知古田县、南雄州,官至朝散郎。
  守威公,宋公安人。幼丧父,事继母甚孝,为乡里所称。
  文之公、字子彬,宋福清人。宋季文体纤弱,公独用意为古文,平易高古;学者宗之。所著有「通鉴纲目」。
  子云公、字质夫,宋长溪人。宝庆进士,为融州教授;潜心理学,躬行实体,多所自得。有「易说」。
  希逸公、字肃翁,宋福清人。绍定间进士,历秘书省正字、司农少卿,终中书舍人
公谱 第 46 页

  表民公,宋临海人,博物洽闻;尝修「赤城志」及自为「续志」三卷。
  文昭公、字宗范,宋福清人。有「论语注」一卷。
  宗道公、字仲学,宋福清人。性聪敏,为文章,一不经意,词气豪逸;尤善隶书。景定间,尝领乡荐。
  公一公、字道初,宋乐清人。年二十,举于乡。景定中,廷对,有司第其策,宜为第一;会丁大全请于理宗,以公主下嫁大魁,属周震炎擢其私人,抑公第二;时论哗然。调兴国军判官,除宗学谕。
  耕公,宋景定初,摄惠州事,为政慈祥。尝有盗为人所获,送于官;公察其迫于饥寒,从容谕之,且遗以钱三缗而归之。自是,境内无盗。
  大有公、字亨之,宋仙游人。年十六,弃举子业,千里求师授「六经」,不为章句之学。咸淳初,以子雷龙预荐,赐迪功郎。
  以辨公、字子泉,通「易」「书」「春秋」,尤善说「诗」。
  琦公,宋闽县人。德祐初,元兵迫临安,公于赭山结集数千人捍御海道,以功补宣教郎。文天祥开府剑南,佐其幕;后被执至建康,以忧愤死。
  景熙[公]、字德阳,宋平阳人。上舍释褐,历象州教授。元兵破宋都,公与同舍
公谱 第 47 页
生郑朴翁等相率为采药者,至陵上拾收骸骨,又以钱购渔者于湖水中求得理宗颅骨,葬于越山。后归,教授乡里;所著有「霁山集」行于世。
  同公、字子真、号空斋,宋福清人。与弟合,俱有隐操。元兵至福州,抗节死。有孝诗。
  泳公,希逸长子;字太渊,自号艮斋、又号弓寮。宝祐进士,出宰安溪。善墨竹,能篆;工诗,有集。
  洪范公,宋闽县人。自幼苦学,及长,博通经传;累举不利。教授门弟子,颇有达者。著「诸经义方」数十卷。
  国钧公、字公秉,宋莆田人。高宗朝,以其尝由里选版,授迪功郎,加承议郎,赐绯衣银鱼。
  逢龙公、字庆云,宋平阳人;太学生。咸淳中,与弟廷龙同叩阍言事,忤贾似道。归里后,又上封事;似道怒,削其籍,押还本贯。元兵至,温素闻公名,索得之;公攘臂怒骂,以腹触刃死。廷龙亦被执不屈,同日遇害。
  维屏公、字邦授,宋长溪人。通「易」、「书」、「诗」三经;梁克家判福州,延礼郡庠讲道受业,一时学者云集。有「易」、「春秋」等论、「韩柳辨疑语录」诸书。
  广公,宋莱州人。初以捧日军授内殿崇班,后迁英州刺史。
公谱 第 48 页
  颐寿公、字褒世,宋晋江人。博览经史,尤工大字。业医,所活甚众,号「华阳处士」。
  駉公、字德颂,宋宁德人。清修苦学,博极群书,「九经」注释暗记成诵,尤习当代典故;领嘉定中乡荐。著「源流至论皇鉴」前后集。
  雱公、字德溥,以父任,补明州刑曹椽兼功曹;时将籍寺观馀财,雩争之得罢。历知钱塘、安吉二县,迁宗正寺丞,通判福州;终朝奉郎。
  谟公、字丕显,宋连江人。从林之奇游,于吕祖谦为同舍生;长祖谦数岁。手钞其诗文,默读。及祖谦讲学授徒,公诎首受业,从诸生后为谨;祖谦称为闽中瑞物。
  宪卿公、字公度,宋怀安人。从朱子学,色温气和;择言谨行,诲人必以义理,乡里化之。公死无子,乡人即其所创存斋祠之。
  摅公、字彦振,宋福州人。累官翰林学士,知颖州,终庆远军节度使。
  子长公、号笔峰,宋闽人。官京学教谕;有「论学绳尺注」。
  正大公、字敬之,号随庵;宋开禧中,为严州学官。有「风雅遗音」。
  光世公、字逢圣,宋莆田人。淳祐中,以易学召赴阙,充秘书省检校文字;官至迪功郎。有「水村易镜」。
  至公、字德久,宋嘉兴华亭人。官秘书郎。登朱熹之门,有「易稗传」及「文集」。
公谱 第 49 页
  坤公、字载卿,号诚斋,元会稽人。曾官翰林;有「诚斋杂记」。
  泉生公、字清源,元福州永福人。天历进士,授福清州同知,官至翰林;与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卒,谥「文敏」;有「春秋论断觉是集」。
  超宗公,元内丘人。从刘因游,深得道学之旨;著有「志学指南」、「心学渊源」二图及「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诸图等书。
  广发公、字明卿,号三溪,元龙溪人。荐授安溪学官,历汀漳万户府经历。善古文,工诗;有「三溪集」。
  兴祖公,元罗源人。举进士,知铅山州;继升道州路总管。
  静公、字子山,号愚斋,元德清人。穷研经史玄释,累辟不就;有「愚斋集」。
  梦正公、字古泉,元黄岩人。以荐,补溧阳教授。蕲黄寇起,遇害。
  济孙公、字石友,元仙游人。至元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寻除侍讲。
  弼公、初名唐臣,字元凯,明龙溪人。元末,官漳州路知事。明初,除礼部主事,迁丰城令,后知登州府。
  士敏公、名世懋,以字行。洪武中,由乡贡入太学,除刑部郎中。以陈言,谪南丹州。永乐初,起知南康府。改淮安府。有「芹边集」、「匡庐小稿」。
  右公、字公辅,明临海人。洪武中,为中书舍人,进春坊大学士。成祖立,欲官之
公谱 第 50 页
;不屈,劓之死。福王时,赠礼部尚书,谥「贞穆」;有「林公辅集」。
  圭公、字信玉,明莆田人。洪武初,以明经,荐为本邑训导,升宁国教谕。
  祖公,明潮阳人。终河间府通判。
  瑜公,明龙岩人。洪武中,由太学生授五军断事、中司稽理,迁江西按察使佥事;永乐中,升副使,后升浙江左参政。
  嘉猷公、初名升,以字行,明浙江宁海人。建文初,入史馆为编修,寻迁陕西佥事;燕王称帝,坐方党死。福王时,谥「穆悯」。
  鸿公、字子明,明福清人。官至精膳司员外郎;有「鸣盛集」。
  文秩公、字礼亨,明福州人。永乐进士,拜监察御史,擢山西按察使。
  文卿公、字五台,明侯官人。工画山水,笔气清劲;亦精写照。
  希荫公、字宜民,明揭人。永乐举人。
  长懋公、字景时,明莆田人。永乐中,由教授擢翰林编修,侍皇太孙讲读。
  时公、字学敏,明莆田人。永乐进士,除陕西布政使司佥事。
  志公、字尚默,明闽县人。永乐中,乡、会试俱第一;以廷试第二,授翰林院编修。累官右春坊右谕德兼侍读;有「蔀斋集」。
  硕公、字懋弘,明闽县人。永乐进士,授御史,擢按察使,迁广东布政使。
公谱 第 51 页
  环公、字崇璧,明莆田人。永乐廷试第一,仕至侍讲;有「絅斋集」。
  文公、字恒简,明莆田人。宣德进士,授翰林编修,累官太常少卿兼翰林侍读学士,致仕归。诗文自成一家,有「澹轩稿」。
  聪公、字季聪,明宁德人。正统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雍公、字万容,明龙溪人。景泰进士,授行人,历驾部郎中。
  锦公、字彦章,明连江人。成化初,试广州知府,进副使,皆有政绩。
  鹗公、字一鹗,明浙江太平人。景泰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卒,谥「恭肃」。
  大猷公、字子道,天顺中,举乡荐。历国子监学录、监丞,终翰林检讨。
  同公、字进卿,明龙溪人。天顺进士,历官广东左布政使。
  棨公、字从信,明莆田人。天顺进士,授监察御史,转广东按察司佥事。
  元甫公、字秉仁,明莆田人。成化进士,授工科给事中;巡抚四川,移云南。
  正公、字克全,明莆田人。成化进士,授广东监察御史,后巡按广东。
  光公、字缉熙,明东莞人。成化举人,历国子监博士、襄阳府左长史。
  廷选公、字舜举,明福建长乐人。成化进士,拜监察御史,终工部尚书。
  泮公、字用养,明闽县人。成化进士,历广州知府,迁户部尚书,谥「恭靖」。
  俊公,字待用,号见素,明莆田人;成化进士。世宗时,累官刑部尚书。卒,谥「
公谱 第 52 页
贞肃」。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瀚公、字亨大,明闽县人。成化进士,授编修。正德中,累官吏部尚书。
  庭公、字利瞻;瀚子。弘治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卒,谥「康懿」。
  塾公,明莆田人。弘治进士,官至浙江布政司参议。
  魁公、字廷元,明龙溪人。弘治进士,历升广东参政;有「白石稿」、「归田录」。
  士元公、字舜卿,明琼山人。正德进士,授户科给事中,终浙江按察使。
  大辂公、字以乘,明莆田人。正德进士,官至湖广巡抚;有「愧瘖集」。
  公黼公、字质夫,明长乐人。正德进士,任大理院评事,赠太常丞。
  文俊公、字汝英,号方斋,明莆田人。正德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
  希元公、字茂贞,号次崖,明同安人。正德进士,授大理评事;有「次崖集」。
  春泽公、字德敷,明侯官人。正德进士,官至番程知府。邃于礼经,工诗。卒年百有四岁,有司为建人瑞坊;有「人瑞翁集」。
  遂公、字元成,明福宁人。正德进士,累官贵州参政;著有「石壁集」。
  大春公、字井丹,明潮阳人。嘉靖进士,除行人,累擢副使,督学浙江。
  有望公、字未轩,明桐城人。嘉靖进士,官至四川按察司佥事。
  有台公、字德基,明闽县人。嘉靖举人,历官户部郎中;有「南山集」。
公谱 第 53 页
  有麟公、字仁甫,以父荫,官至龙安知府。著有「素园石谱」、「法教佩珠」。
  垠公、字天宇,明闽县人。嘉靖乡贡,仕至户部员外郎,有诗名。
  春公、字子仁,明泰州人。嘉靖中,会试第一;迁司封员外郎、文选郎中。
  庭机公、字利仁,庭弟;嘉靖进士。累官工部尚书。卒,「谥文」僖。
  烃公、字贞耀,庭机子;嘉靖进士。历太仆少卿,终工部尚书;有「覆瓿草」。
  润公、字若雨,明莆田人。嘉靖进士,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
  应亮公、字熙载,春泽子;嘉靖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有「少峰草堂诗集」。
  懋和公、字惟介,明闽县人。嘉靖进士,仕至广东左布政;有「栎寄集」。
  公、字贞恒,庭机长子;嘉靖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恪」;有「学士集」。
  炳公、号方塘,明鄞县人。隆庆中,诸生;有「群书归正集」。
  纪公、字廷肃,号粤山,明闽人。为石城令;工山水,能诗。
  日瑞公、字廷辑,明诏安人。万历进士,历官都御史,巡抚甘肃。
  世璧公、字天瑞,明闽县人。诸生,高才傲世,挥洒千言立就;有「彤云集」。
  兆珂公、字孟鸣,明莆田人。万历进士,官刑部郎,历知廉州、安庆。有「毛诗多识编」、「考工记述注」、「檀弓述注」、「宙合编」、「杜伯子诗钞」。
公谱 第 54 页
  汝翥公、字大葳,明福清人。万历举人,知沛县,擢御史,终兵部右侍郎。
  宏衍公、字得山,明闽人。恩荫,擢民部郎,深解画理。
  材公、字谨任,明广东人。万历进士;天启中,官至南京通政使。
  良公、字以善,明广东人。官锦衣卫百户,供奉内廷。善画墨花卉。
  秉汉公、字伯昭,明长泰人。万历进士,授御史;天启中,赠太仆卿。
  茂槐公、字虚,明福清人。万历进士,官至吏部郎中;有「诸书字考」。
  祖述公、字道卿,明鄞人。万历进士,官广西提学佥事;有「星历释义」。
  欲楫公、字平庵,明晋江人。万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有「易经勺解」。
  章公、本名春元,字初文,明福清人。万历举人;有「林初文诗选」。
  釬公、字实甫,明龙溪人。万历进士第三,官至东阁大学士。卒,谥「文穆」。
  尧俞公、字咨伯,明莆田人。万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简」。
  允昌公、一作孕昌,字为磐,号素庵。天启进士,官至吏部郎中;有「易史象解」、「经史缛义」。
  台衡公、字兆清,明莆田人。天启举人,以诗画名。
  兆鼎公,明福清人。初为四川参将,积功加左都督,召佥南京右府。
  之蕃公、字孔硕,号涵斋,明闽人。崇祯进士,知嘉兴县。
公谱 第 55 页
  次秽十公、字子野,明福清人。崇祯进士,授海宁知县;唐王时,为御史。
  时跃公、字遐举,号荔堂,鄞人。明季贡生;有「朋鹤草堂集」、「明史大事记」。
  时对公、字殿飏,号茧庵;时跃弟。崇祯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有「诗史」。
  兰友公、字翰荃,明仙游人。崇祯进士;唐王时,为佥都御史。
  铭几公、字祖册,莆田人。崇祯进士,官山东按察司副使;有「南窗遗稿」。
  瀌公、字元盛,明福州人。官终昌化知县;有「藻轩閒录补」、「续词丛类采」。
  起龙公、清大兴人。顺治进士,授吏科给事中;康熙间,官至漕运总督。
  尧光公、字觐伯,尧俞弟。以选拔贡生,官行人司行人;有「疏亭诗略」。
  尧英公、字蜚伯,号澹亭,尧俞弟。顺治进士,官河南学政;有「澹亭诗略」。
  尧华公、字开伯,尧俞弟。顺治举人,知榆次县;有「浣亭诗略」及「归来吟」。
  云铭公、字西仲,清侯官人。顺治进士,官徽州府通判;有「挹奎楼集」、「庄子因」、「吴山音」等书。
  侗公、字同人,清侯官人;贡生。康熙中,署尤溪教谕;有「来斋金石考」、「昭陵石迹考略」、「李忠定公年谱」、「井野识涂」。
  模公、字靖若,号国木,清德化人。康熙进士,历知兴宁、普宁。工书,尤精绘事;著「四书讲义」、「书诗易解义」。
公谱 第 56 页
  佶公、字吉人,号鹿原;侗弟。康熙进士,授内阁中书;有「朴学斋集」。
  嘉楠公、字直仙,清莆田人。康熙举人,知阜平县;有「晨苑阁古文诗集」。
  令旭公、字豫仲,一字晴江,清娄县人。雍正进士,官至太常寺卿;有「墨花楼集」、「锦城记」。
  正青公、字洙云;佶子。官淮南小海场大使;有「瓣香堂集」、「榕城旧闻」、「榕海诗话」、「小海场志」。
  本裕公、字益长,清奉天人。通声音之学;有「声位」、「辽载前集」。
  在义公、字涪云;佶子。工画,好古文词;有「陶舫集」、「砚史」。
  蒲封公、字鳌洲,清东莞人。雍正进士,官侍读学士;有「读史录」、「诗文集」。
  赞龙公、字云泽,清侯官人。雍正举人;有「学易大象要参」。
  其茂公、字培根,清侯官人。乾隆进士,知山阴县;有「山阴集」、「归田遗草」、「长林四世弓冶集」。
  澍藩公、字千宣,又字香梅,清侯官人。乾隆进士,官编修;有「南陔诗集」。
  明伦公、号穆庵,清始兴人。乾隆进士,官衢州知府;有文集。
  学易公、字半霞,清衡山人。乾隆进士;有「郡玉书院学说」。
  蕃钟公、字毓奇,清吴县人。乾隆举人,官华亭县教谕;著「国朝词综」。
公谱 第 57 页
  乔荫公、字育万;一字樾亭,清侯官人。乾隆举人,知江津县;有「三礼述数求义」、「瓶城居士集」。
  方标公,清铜山人。嘉庆武进士,官至衢州镇总兵。
  伯桐公、字桐君,号月亭,清番禺人。嘉庆举人,授德庆州学正;有「毛诗通考」、「毛诗识小」、「古谚笺」、「冠昏丧祭仪考」、「修本堂稿」、「月亭诗钞」。
  则徐公、字元抚,一字少穆,晚号竣村老人;清侯官人。嘉庆进士,官两广总督、云贵总督,加太子太保,谥「文忠」;有「政书」、「云左山房诗集」。
  昌彝公、字惠常,清侯官人。道光进士,有「小石渠阁文集」。
  圯公,福建同安人。延平郡王部将,累功至参军,死于水沙连番变;居人至今祀之,易其地名为林圯埔。
  英公、字云又,福清人。从永历入滇,官兵部司务。寻祝发为僧,辗转入居台湾。
  凤公,福建龙溪人。延平郡王部将。荷兰据鸡笼,奉郑经命逐之,阵没;林凤营,即其屯田之旧地也。
  国泰公、号符平,台湾彰化县人。乾隆间,为处州府同知。
  汉生公,台湾淡水人。乾隆三十三年,召众入垦蛤仔难。
  朝英公、字伯彦,台邑人。乾隆中,贡成均,以资授中书衔;工墨画,善书。
公谱 第 58 页
  平侯公、名安邦,号石潭,货殖致富。道光中,以赈荒数次,赏道台衔。
  维源公、字时甫,清厦门人;官至太仆寺卿。
  寿图公、字颍叔,清闽县人。道光进士,官至陕西布政使署巡抚;有集。
  鸿年公、字勿村,清侯官人。道光进士,官至云南巡抚。
  肇元公,清贺县人。咸丰间,以廪生从军,官至贵州巡抚。
  维让公、字巽甫,咸丰九年,钦赐举人。屡助饷,以功授三品衔。
  占梅公、字雪村,号鹤山,淡水竹堑人。累捐钜款,论功以知府即选;咸丰中,克艇匪黄位,加盐运使衔。著有「琴馀草」八卷及「潜园唱和集」。
  文察公、字密卿,台湾彰化县人。同治中,官至福建水陆提督,赠太子少保;死于瑞香亭之役,予谥「刚悯」。
  文明公、字利卿,文察弟;彰化县人。从文察立功于浙,又从平戴潮春,每战必先登陷阵,累功至副将。
  奠国公、字景山,台湾彰化县人。同治中,从侄文察平定戴潮春,以功授知府。
  文凤公、字仪卿,奠国长子;彰化县人。任侠,能养士。戴潮春、林日成之变,乡之丁壮多从文察西征,存者仅七十二人,被围经年;文凤百计拊循,士皆致死,所居阿罩雾赖之以全。
公谱 第 59 页
  文钦公、字允卿,号幼山,奠国之三子;台湾县人,光绪举人。法人犯台之役,以乡勇守卫台南,叙功兵部郎中,寻加道衔。事亲以孝闻。
  朝栋公、字荫堂,文察长子;台湾县人。以父功,起为兵部郎中,加道衔。归台,统领乡勇。法人之役,守卫鸡笼,刘铭传深倚赖之。平施九缎之难,遂掌全台营务处。
  豪公、字卓人,厦门人。咸丰间,领乡荐;有「东瀛纪事」及「淡水、澎湖厅志」。
  旭公、字暾谷,清侯官人。光绪举人,官内阁中书,特加四品卿衔;入军机,参预新政。有「晚翠轩诗集」。
  启公、字迪臣,清侯官人。光绪朝,为杭州知府。
  庆岐公、字西和,彰化县人。光绪间贡生,任安平儒学正堂。
  启东公、字乙坦,号藜阁,台湾嘉义县人。光绪进士,官至工部屯田司主事。弟启南,俱以孝闻。
  昆冈公、字碧玉,嘉邑诸生。乙未之役,率众卫乡里,与长子皆战死。


公谱 第 59 页

   仕籍考补遗

  元德公,福清人。康熙十六年丁巳进士,乾隆十五年,来任台湾府学教授。
公谱 第 60 页
  吕韬公,诏安人。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广东大鹏营参将。
  华昌公,晋江人。康熙二十九年庚午举人,任台湾府学教授。
  宸书公,莆田人。贡生。康熙三十年辛未,以台湾县学教谕升广东归善县知县。
  亮公、字汉侯,漳州漳浦人。康熙六十年,守备澎湖。朱一贵之乱,全台鼎沸,逃者日至,佥欲撤归厦门。再谋恢复。亮力排众议、守待;授兵卒随施世骠建立大功。雍正五年,以台湾镇总兵移镇浙江定海。
  黄彩公、字元质,台湾人。康熙六十年朱一贵之乱,脱身内渡,上平台策于制府满保;以把总随大军征讨,累升至碣石镇总兵,卒于官。父宸昌,为本城良医,好施舍,年至八十馀。
  正泰公,侯官人,举人。雍正四年丙午,任凤山县学教谕。
  鹏飞公,广东潮阳人。雍正八年庚戌科进士,任凤山县知县。
  炯公,莆田人,举人。雍正十年壬子,任彰化县学教谕。
  天木公、字荔山,广东潮阳人,进士。雍正十一年癸丑,以御史巡察台湾兼理学政;在官公正,事母以孝闻。
  兴泗公,湖北孝感人。雍正十二年甲寅,任台湾县知县。
  梦熊公,广东潮阳人,武进士。乾隆七年壬戌,任台湾镇标左营游击。
公谱 第 61 页
  达公,福清人,举人。乾隆九年甲子,任诸罗县学教谕。
  君陛公,同安人。乾隆十五年庚午十月,来任台湾总兵;翌年,迁厦门水师提督。
  洛公,同安人。乾隆十七年壬申,任澎湖水师副将;翌年,升浙江温州总兵。
  贵公,晋江人。乾隆十九年甲戌,任澎湖水师副将;十一年,升浙江温州总兵。
  廷璋公,泉州永宁卫人。乾隆二十一年丙子,举人。
  清源公,安溪人,举人。乾隆二十二年丙子,任台湾府学教授。
  居义公,霞浦人。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举人,彰化县学教授。
  聪公,晋江人。乾隆三十七年壬辰进士。
  振嵩公、号毅圃,泉州人;贾于鹿港。乾隆五十一年丙午彰化林爽文之变,淡水、诸罗皆陷,提督任承恩率师来讨;振嵩首倡义恢复鹿港,以迎王师;倾家助饷,又名男文会、文浚为前导。丁未,大将军福康安来总统诸军,旌其功,父子三人皆以监生叙知县。嘉庆十四年,蔡牵扰沿海,文浚复救难民万计;大府上奏,赐四品卿衔。
  玺公、字玺玉,台湾人。乾隆五十五年庚戌恩贡。性和厚,善排难解纷,为乡闾所推重。
  春溥公、字立源,福州闽县人。嘉庆七年壬戌进士,以编修预修国史,凡四校京闱。归,主鳌峰书院。学问渊博,所著有「竹柏山房十五种」;计「开辟传疑」一卷、「古
公谱 第 62 页
史纪年」十四卷、「古史考年异同表」二卷、「武王克殷日记」一卷、「灭国五十考」一卷、「春秋经传比事」二十二卷、「战国纪年」六卷、「竹书纪年补證」四卷、「孔孟年表」二卷、「孔子世家补订」一卷、「孟子列传纂」一卷、「孟子外书补證」一卷、「四书拾遗」五卷、「古书拾遗」四卷、「开卷偶得」十卷。
  谦光公、一名谦晋,嘉庆十八年癸酉举人,任台湾府学教授。
  逊贤公、一名世贤,晋江人。嘉庆二十一年丙子举人,以赀得内阁中书。
  廷福公、号受堂,同安金门人。道光五年乙酉,调澎湖游击;以御兵严整、善捕海盗,为部民所爱戴,孙尔准荐为烽火门参将。
  得义公、字谦亭,福清人。初为澎湖游击,以拒蔡牵有功,迁为艋舺参将。居官清廉,为部民所爱;既老去职,遂定居艋舺。
  伯桐公、字桐君,号月亭,广东番禺人。嘉庆辛酉举人,事亲至孝;以父殁,遂不复上公车,制府阮公延为学海堂学长。公于经史无所不通,著述甚多;有「毛诗通考」三十卷、「毛诗识小」三十卷、「史托蠡测」一卷、「古谚笺」十一卷、「冠婚丧祭仪考」十二卷、「公车见闻录」四卷、「修本堂稿」四卷、「月亭诗钞」二卷。其未刊者,有「易象释例」十二卷、「春秋风俗考」十二卷、「三礼注疏考异」二十卷、「史学蠡测」三十卷、「古音劝学」三十卷、「两粤水经注」四卷、「粤风」四卷、「日用通
公谱 第 63 页
考」十四卷、「修本堂文集」四卷、「外集」四卷、「骈体文钞」二卷、「禺阳山馆诗钞」十二卷。
  荣源公,嘉义县人。道光十五年乙未举人。
  朝清公、字玉昆,嘉义人。咸丰二年壬子武举人。
  朝辉公、字子煌,嘉义人。咸丰九年己未武举人。
  邦基公,彰化人。同治六年丁卯武举人。
  朝章公、字焕基,嘉义人。同治十三年甲戌进士,任刑部郎中。
  凤藻公、字采廷,安平人。光绪十一年乙酉举人。
  际春公、字致和,安平人。光绪十四年戊子举人。
  廷杰公、字戊修,嘉义人。光绪十五年己丑进士,任礼部郎中。
  瑶公、字西池,嘉义人。光绪十九年癸巳举人。
  纾公、字琴南,福州侯官人。光绪壬午举人。少尝游幕台湾;中岁以后,遂寓北京主太学。近二十年,以诗古文辞称于时,翻译欧西小说数十种,自著有「畏庐诗存」及「笔记」数种;画山水小幅,颇为时人所珍。
  福浚公、字绍堂,台湾彰化人。公初名朝选,尝以监生治举业;光绪丁亥,巡抚刘铭传巡台中,公进谒,陈抚蕃策;铭传壮之,为改今名。越年,适彰化施九缎以丈田之
公谱 第 64 页
故为变,抚军遂檄公募乡勇一营为栋军前锋;事平,授广东候补知县。
  朝崧公、字俊堂,号痴仙,台中人。十九岁,为邑名诸生。二十岁,值割让,遂绝意仕进;有「无闷诗集」行世。


公谱 第 64 页

  世系
   第一表(林姓以前族系)

(世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一0 一一
             (唐)(虞)(夏)
             │弃(又名后稷)
             │
轩辕─┤玄嚣─蟜极─帝喾─┤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
   │         │
   │         │放勋(又名尧,陶唐氏)
   │         │
   │         │帝挚
   │
   │            │舜之派
   │昌意─颛顼─穷极─敬康─┤
                │禹之派

世系第一表
公谱 第 65 页
     说明

    一、古史不可稽,谨据旧谱以轩辕为始。
    二、轩辕即黄帝,元妃螺祖。
    三、安溪湖丘乡林姓族谱及温彦博谱序,皆曰轩辕子二人:长名云相,次名昌意;云相子名玄嚣。惟「通鉴」则称玄嚣系黄帝子。胪传乡本支族谱,亦称轩辕子二人;长玄嚣,次昌意。不得不依据「通鉴」及本支族谱,以玄嚣为轩辕子;而云相一世,姑阙疑以侯考。
    四、玄嚣又名挚、姓已,少昊金天氏。史称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姓者十有四人,别为十二姓。挚与昌意系同母,故并列。
    五、帝喾名,高辛氏。帝有四妃,元妃姜嫄,生弃。次妃简狄(有娥氏女,从妃高禖),生契。三妃庆都,生尧。四妃常仪,生挚。
    六、契为尧司徒,佐禹有功,封国于商,赐姓子;即汤之派。是为本族开支始祖。



公谱 第 65 页

   第二表(林姓以前族系)

(世别)
一一 一二 一三 一四 一五 一六 一七 一八 一九 二0 二一
                     (商)
                    │外丙(又名汤)   │沃丁
振──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壬癸┤天乙─太丁─太甲─┤太庚
                    │仲壬

世系第二表
公谱 第 66 页
     说明

    一、修谱旧例,五世为一行;本表为节省纸张起见,改十世为一表。
    二、十一世振,即第十世冥之子;下仿此。
    三、第六世至十七世,皆据湖丘旧谱。世数与「通鉴」相同,惟名称、人数有无疏漏,容再详考。
    四、天乙名成汤,又名履,居亳;伐夏桀而得天下,是为商王。



公谱 第 66 页

    第三表(林姓以前族系)

(世别)
二一 二二 二三  二四  二五 二六 二七 二八 二九 三0 三一
                   (殷朝)
  │小甲 │仲丁
  │   │            │阳甲
  │雍己 │外壬          │盘庚
  │   │            │小辛   │祖庚 │廪辛
太庚│太戊─┤河亶甲─祖乙┤祖辛─祖丁┤小乙─武丁┤祖甲─┤庚丁─武乙
             │
             │沃甲─南庚

世系第三表
     说明

    一、商世,兄终弟及者,自太庚始。谱牒重世次,兄弟应合为一世;下仿此。
公谱 第 67 页
    二、太庚迄庚丁各世,旧谱纪载多讹;今据「通鉴辑览」,以世次更正之。
    三、「通鉴辑览」,载太甲传子沃丁,沃丁传弟太庚,太庚传子小甲,小甲传弟雍己,雍己传弟太戊,太戊传子仲丁,仲丁传弟外壬,外壬传弟河亶甲,河亶甲传子祖乙,祖乙传子祖辛,祖辛传弟沃甲,沃甲传祖辛之子祖丁,祖丁传沃甲之子南庚,南庚传祖丁之子阳甲,阳甲传弟盘庚,盘庚传弟小辛,小辛传弟小乙,小乙传子武丁,武丁传子祖庚,祖庚传弟祖甲,祖甲传子廪辛,廪辛传弟庚丁,庚丁传子武乙。盘庚改国号曰殷。



公谱 第 67 页

    第四表(林姓以前族系)

三一世 三二世 三三世 三四世
            │微子启
            │仲衍
        │帝乙─┤受辛
        │
武乙──太丁──┤比干──林坚

世系第四表
     说明

    一、比干为殷太丁之子、帝乙之弟、受辛之叔,官少师,以忠谏死。夫人陈死,逃于长林石室间,生子,名坚。周武王时,赐姓林。林姓,实自坚始。旧谱因重比干之名,列比干为一世,
公谱 第 68 页
于得姓世次不无抵触。今改列比干在林姓以前,盖纪实也。
    二、受辛又名纣,殷朝最末之王,系比干犹子、林坚从弟,恰与林姓分支。
    三、自天乙迄帝乙,各有庙号及建都地名,有史可考;故从略。
    四、商自成汤得天下至纣,传二十八王、十六世,合计共六百四十有四年;是为林姓远族帝王时代。
    五、自轩辕迄比干,共三十三世,皆林姓以前族系。
    六、殷比干墓在汲郡--今河南卫辉府,去城西北十五里。周武王封其墓,有铜盘铭。铭曰:「左林右泉,后冈前道万;世之灵,兹焉是宝」。共十六字。墓前有「殷比干墓」四字,相传系孔子手笔。唐太宗贞观十九年,赠太师,谥「忠烈」。



公谱 第 68 页

    第五表(林姓直系)
(世别)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六世 七世 八世 九世 一0世 一一世
(西周)
    │载──虎──光
    │
    │     │均
    │     │榆
    │     │湛

公谱 第 69 页
    │     │膴 │涅
    │   玺─┤  │
    │     │宇 │
    │        │永──夷──执──长
    │        │
    │        │                 │采
林姓始祖│     │瑕 │梧 │仁             │阙
    │     │锡 │  │乍             │咸
 林坚─┤磋──珍─┤建─┤相─┤倾──玄──凤──檀──翊─┤开
    │     │意                   │戚
    │
    │壁──嬴

世系第五表
    说明

    一、林坚、原名泉,比干之子。殷亡,周武王求殷嗣,得泉。因泉生于长林石室间,赐姓林,易名坚,字长恩;命为三监,食采于博陵,爵公。夫人姜氏,生二子:载、磋。按博陵即古名冀州,又名西河。林之姓自此始。
    二、坚公系黄帝(轩辕)三十四世孙,因得姓为始祖,别列为一世。
    三、二世载公、字元超,袭封博陵,领二百四十国,为冀州牧。磋公、字孟居;成王时,封司马
公谱 第 70 页
大夫。
    四、别一说:坚公之子,曰铭、钟。其系差异殊甚,故存在末记,作为附录。
    五、三世虎公、字雄德;成王时,为卿士。四世光公、字景辉,又字景熙;康王时,再命为大夫。五世相公、字世标;昭王命为大夫,仍作三监。七世玄公、字文通;穆王时,为卿士。八世凤公、字智羽;恭王时,为夏官。十世翊、字义则;厉王时,为夏官。


公谱 第 70 页

    第六表(林姓直系)
(世别)
一一 一二 一三 一四 一五 一六 一七 一八 一九 二0 二一
      (东周)
                     │乾
采──邑                 │履
                     │丰
开──苌──┤材─┤壬──贞──回─┤萃─┤复──保──宏──标
      │  │癸──佗──编 │  │泰
戚─┤畴  │           │  │利
  │带  │  │固    │陶 │  │蒙    │类
  │掌  │杨─┤班─┤位─┤甄 │        │拔
         │颓 │用──畅 │英──临──隽─┤柔

世系第六表
公谱 第 71 页
     说明

    一、翊公系第十世,即开公之父;不别书世,从谱例也。
    二、郑樵「通志」「姓氏类考」所称「林氏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因以为氏」云云与本表十一世开公,未知是一是二,抑系讹传?姑阙疑以候考。
    三、苌公、字茂端;王幽时,为夏官。十三世材公、字显士;平王时,为司马右将军,总六师,从东迁。十五世贞公、字稚安;釐王时,为卿士。十六世回公、字彦若;惠王时人(晋灭豸虎,公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走;时称贤人。事见「庄子」)。十七世英公、字怀远;惠王时,为卿士,再任为太保。十八世乾公、字天德;襄王时,为卿。十九世保公、字贵材;顷王时,为左将军。十九世隽公、字商英;匡王时,为畿内县正。二十世宏公、字宾远;定王时,为内史:即本支系统。
    四、二十世类公、字子拔;定王时人。公年且百岁,春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陇端;面之而叹曰:『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类行不留,歌不辍。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耶』!子贡曰:『先生小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子贡曰:『寿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恶,子以死为乐,何也』?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焉知不生于彼:故吾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贡还以告夫子,夫子曰:『吾知其可与
公谱 第 72 页
言,果然』。


公谱 第 72 页

    第七表(林姓直系)
(世别)
二一 二二 二三 二四 二五 二六 二七 二八 二九 三十 三十一
      │敏─┤立
      │  │辅
   │繇─┤雍──楚          │幸
   │                 │
标──┤圣──放──通──不狃─抚─┤修─┤欣──鸾─┤士元─伯
                  │  │欲    │士任─亶
                  │        │士调─球
                  │齐──仪

世系第七表
     说明

    一、二十一世标公、字公誉;简王时,为前将军。
    二、二十二世繇公、字绍宗;灵王时,为司寇。
    三、二十三世雍公、字秀和;景王时,为畿内闾正,出为鲁大夫(炊鼻之战,公奋不顾身。事见「左传」)。二十三世敏公、字明徵;景王时,为畿内族正。放公、字子丘;孔子弟子。周敬王时,为大夫。唐玄宗赐号西河伯;宋高宗加封长山侯,从祀孔子庙。
公谱 第 73 页
    四、二十四世通公、字遐邦;周敬王时,为县正。楚公、字仲文,周敬王时,为太仆正,出为鲁卿士(蒲之役,公义不辞艰,奋怒之勇,以卫桓子。事见「左传」)。辅公、字安国;周敬王时,为太仆正。立公、字子敬;周敬王时,为太傅。
    五、二十五世不狃公、字文习;敬王时,为鲁卿士(齐伐鲁,败鲁师,公徐步而行。君子曰:『鲁非无壮士也,季孙不能使也』。哀公十一年,稷曲之师,公誓不却战,竭力而死国;谥为「忠」。事见「左传」)。二十六世抚公、字安育;元王时,为青州牧。二十八世欣公、字子悦;威烈王时,为县正。二十八世仪公、字文轨;威烈王时,为县正。二十九世鸾公、字士翔;安王时,为左将军。三十世士元公、字弘道;显王时,为司空。



公谱 第 73 页

    第八表(林姓直系)
(世别)
三一 三二 三三 三四 三五 三六 三七 三八 三九 四0 四一
                    (秦朝)(西汉)
                  │诘──刚──宪──勉 │肃
                  │           │
 伯──宣──微──┤芳──伯葛─尹┤玮─┤韶──纂──鞠─┤别
          │皋         │亮       │诏
          │玄轨                 │冕
                              │杰

公谱 第 74 页
                  │文度┤雅
                     │笏
                     │和
                     │治
                     │惟
                     │会
                     │俸
                     │楫
                     │蜜
                     │资
                     │琼

世系第八表
     说明

    一、三十一世伯公、字万里,即士元公之子;显王时,为司马。
    二、三十世士任公之子曰亶;亶公之子曰洙、曰助。士调公之子曰球、曰廉、曰堤、曰因。球公之子曰梦。廉公之子曰簪。堤公之子曰宿、曰蟾、曰赞、曰锵。因公之子曰端、曰权。以上皆旧谱所载,因限于篇幅,附录于此。
    三、三十二世宣公、字子亮;慎靓王时,为冀州牧。三十三世微公、字世隐;赧王时,为大夫。三十四世芳公、字初茂,(一作茂度);秦昭襄王时,为军屯仆射。皋公,显王时,为赵
公谱 第 75 页
相。公生九子,国人号为九德之父、十德之门。赵王闻而嫉之,出令曰:『欲幸诸国,择其木臬繁者伐之』!皋公曰:『此王欲杀我父子也』!。遂父子相携,俱入白云山。王闻而叹曰:『贤哉!林皋父子也』。玄轨公、字元范;昭襄王时,为卫尉。三十五世伯葛(公)、字子华;孝文王时,为博士。三十六世尹公、字子牧;庄襄王时,为太傅。三十七世诘(公)、字元睿;始皇时,为河东郡守。玮公、字子玉;始皇六年,为左将军、给事黄门散骑常侍。文度公、字世则;始皇十一年,为朝歌令。三十八世韶公、字景通;始皇二十三年,为右将军,转郁林郡守。刚公、字世强;始皇二十一年,为郎中。稚公、字起先;始皇二十五年,为会稽郡守。治公、字元立;始皇三十六年,为治粟内史。亮公、字元英;始皇三十七年,为侍中。三十九世宪公、字世武;汉高祖二年,授司隶校尉。纂公、字雉龙;惠帝元年,授中山郡守。四十世鞠公、字养育;任郎中。


公谱 第 75 页

    第九表(林姓直系)
(世别)
四一 四二 四三 四四 四五 四六 四七 四八 四九 五0 五一
                            (东汉)
                         │闾─┤道
                         │  │袭
                         │  │恂
                         │
                         │  │时
公谱 第 76 页
 别──告──述──良──┤功─┤车──凭──高─┤苗─┤就──封
                │
 杰──来─┤品 │忠  │  │辙─┤尊    │金─┤丞
      │  │信  │     │赐──载 │  │模
      │  │俨  │     │闻    │
      │  │壮  │     │枢    │重─┤吉
      │      │           │  │永
      │双─┤科  │           │
         │妙  │招──昊──澹    │秉─┤肇
                            │谟

世系第九表
     说明

    一、四十一世别公、字元甄;文帝元年,授御史大夫。四十二世告公、字安仁;文帝十三年,授广陵郡守。后封高亭侯,食邑三百户。四十三世述公、字得远;景帝元年,授少府。四十四世良公、字绍先;武帝建元二年,为中郎将。四十五年世功公、字元昌;武帝太初元年,授御史中丞。四十六世车公、字重任;昭帝时,授司隶校尉;宣帝地节元年,加镇国将军。后辞官,隐于会稽山,治「尚书」。四十七世凭公,字纯义;宣帝本始元年,为征西将军、并州刺史。尊公、字长宾;宣帝时,为博士,以尚书讲论石渠,官少府太子少傅。四十八世高公、字尚勤;元帝时,任征远将军、江州刺史。
    二、四十九世闾公、字大材,汉临邛人;善学博古。自古天子有輶轩之使,由汉以来,儒者
公谱 第 77 页
但闻其官、不详其职,惟闾与严君平知之;曰:『此使考八方之风雅、九州之异同,使天子居高堂而闻民下也』。杨雄闻而师之。苗公、字玄蒐;成帝建始元年,授平原太守。金公、字文英;天凤二年,授建威将军。重公、字世基;天凤三年,授河东、京兆二郡太尹。秉公、字任职;地皇二年,授司隶校尉,迁司徒。
    三、五十世道公、字文修;顺帝永建二年,授秦州刺史、司隶校尉。袭公、字长义;更始二年,为攘姜校尉。恂公、字元信;和帝永元十二年,授镇南将军、大中大夫,迁大将军,封万年侯。时公、字敬节;光武建武十二年,为徐州刺史。就公、字元希;殇帝延平元年,授谏议大夫,迁司马。丞公、字延览;光武建武三十一年,为散骑常侍、冀州刺史。吉公、字世宁;明帝永平六年,授少府卿。永公、字仕遥;顺帝永和元年,授秦州刺史,封关内侯。肇公、字元始;质帝本初元年,授颍川、西河二郡太守。谟公、字文兴,(一作文典);章帝建初元年,授玄菟太守,转并州刺史。



公谱 第 77 页

    第一0表(林姓直系)

(世别)
五一 五二 五三 五四 五五 五六 五七 五八 五九 六0 六一
        (魏朝)           (晋朝)
            │池 │川          │惠勋
 封──农──祗──胡─┤谭─┤豫──道固─冠──玉─┤逢勋─显
            │泰             │奇勋
                           │殊勋
                           │忠勋

世系第一0表
公谱 第 78 页
     说明

    (一、五十一世封公、字烈士,即就公之子;桓帝永康元年,授谏议大夫,迁秦州刺史。五十二世农公、字野贤;献帝初平二年,任司隶校尉,录尚书事。五十三世祗公、字灵智;献帝建安二十四年,使持节大将军、中书令、左仆射。五十四世胡公、字文渊;魏文帝黄初元年,任东莱、陈留二郡太守。五十五世谭公、字文惠;明帝太和元年,任东京舍人,迁尚书郎。池公、字澄清;明帝太和四年,使持节为秦州刺史。泰公、字永安;明帝青龙元年,授广威将军兼中书令。五十六世川公、字君封;明帝景初元年,使持节为徐州刺史。豫公、字敬悦;明帝建初三年,授河东、河南二郡太守。五十七世道固公、字仲达;齐王芳正始元年,任谏议大夫兼吏部尚书。五十八世冠公,字仕文;陈留王奂景元元年,使持节为秦州刺史。五十九世玉公、字真宝;晋武帝泰始二年,为侍中兼司隶校尉。六十世逢勋公、字公绩;武帝泰始七年,授博陵太守。五传至禄公,为闽林始祖。奇勋公、字公异;武帝咸宁四年,授河南尹。惠勋公、字公养;武帝咸宁元年,任太尉兼太傅。殊勋公、字公特;惠帝永安元年,任太子洗马。忠勋公、字公荩;惠帝永宁二年,任南阳太守。)


公谱 第 78 页

    第一一表(林姓直系)

六一世 六二世 六三世 六四世
   │业        │懋
 显─┤礼───颖────┤禄

世系第一一表
公谱 第 79 页
     说明

    一、六十一世显公、字仲宗,即逢勋公之子;武帝太康时,为安定、博陵、山阳三郡太守。六十二世业公、字公冑,即显公之长子;惠帝永康元年,为司马。礼公、字元副;怀帝永嘉元年,授中郎主簿、太子太傅。六十三世颖公、字元从;居下邳梓乡。悯帝建兴三年,除徐州别驾,迁黄门侍郎。随元帝渡江,寓江左。夫人邴氏,生二子:懋、禄。
    二、六十四世懋公、字世兴,即颖公之长子;悯帝建兴四年,除通直散骑常侍、殿中侍御史、卫将军,迁下邳太守。夫人京兆韦氏,生六字:鉴之、宣之、庆之、侃之、旭之、敬之,俱贵;时号六龙,为下邳祖。后鉴之公生桧公,桧公生表公,表公生象公,象公生仁爱公,仁爱公生楚璧公,楚璧公生爵公,爵公生泰公,泰公生国敏公;居台州、温州。禄公,即懋公之弟。从晋元帝南渡,充招远将军,领合浦太守。入闽,迁家于晋安居焉。是为闽林始祖。三、禄公之子孙分居于莆田北螺村、涵头,又分居晋安之北长岭下村;今居福唐、侯官、闽县、长乐、连江、温陵、南安、清溪、德化、惠安、漳州、龙溪、漳浦、莆田、长城、南啸、澄渚、壶公、龙上、桃枝、仙游、金沙、风湖、大观洋、鳌淡、游洋、海丰及惠州、潮洲、潮阳、广州、香山、浙江、梨岭,皆其苗裔。时中州板荡,同入闽者八大族:林、黄、陈、郑、詹、邱、胡、何是也。四、自坚公迄颖公共六十三世,是为林姓未入闽以前列祖之系。

公谱 第 80 页

    第一二表(林姓直系)
(世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一0  一一
(晋朝)                     (梁朝)
                   │萧史
        │汉         │长宾
        │群         │安仁      │道诱
     │缓─┤格─┤初之     │欢忭      │
  │景─┤  │熙 │昌之 │蔼之 │肇真│玉童│元显┤道梁
  │  │  │鄱 │根之 │颐之 │国容│玉质│  │既──┤辜
  │  │详    │克之 │佥之 │堪时│玉琦│  │   │律
禄─┤        │靖之─┤遂之─┤遁民┤玉器│元周│
  │            │伟之    │玉钟│  │茂──孝宝
  │暹─┤良之┤宝     │涛之    │玉象│  │   │孝雄
     │武之│智            │玉珍┤元次┤诜──┤孝德
     │英之

世系第一二表
     说明

公谱 第 81 页
    一、福建林姓,以禄公始;另编直系世次,故列为一世祖。
    二、一世禄公、字世冑、(一作世荫),颖公之次子也。生于晋太康十年己酉(西二八九年)正月初七日子时。世居济南,徙籍下邳。从晋元帝南渡,任安东琅琊王府参军,除给事黄门侍郎。以讨杜韬功,迁招远将军、散骑常侍,领合浦太守。明帝太宁三年乙酉,奉敕守晋安郡,遂家焉。薨于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丙辰(西三五六年)九月初九日未时,享年六十有八;追封晋安郡王。配夫人孔氏,生于晋元康三年癸丑(西二九三年)三月十六日戌时,薨于东晋哀帝隆和元年壬戌(西三六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午时,享年七十岁。合葬在九龙岗,乾巽向,穴名「龙马毓奇」;即泉州府惠安县涂岭。公生二子:景、暹。
    三、二世景公、字明彻,禄公之长子。晋成帝咸和五年庚寅(西三三0年),授通直郎。从征南将军朱宝平南有功,加授真威将军、散骑常侍,封桂阳郡南平侯。与弟暹,俱居侯官都西里。配夫人司马氏、黄氏,生二子:缓、详。暹公、字文光,与兄同居侯官都西里。晋成帝咸和三年戊子(西三二八年),授武威将军、轻车都尉。配夫人方氏,生三子:良之、武之、英之。良之公,生二子:宝、智。
    四、三世缓公、字义和,景公长子。晋咸康八年壬寅(西三四二年)郡举计到台,补车骑府参军。晋穆帝永和元年乙巳(西三四五年),从大司马桓温伐蜀有功,除远略将军。十一年乙卯,又从温破姚襄,累迁散骑常侍,封桂阳郡南平开国侯。配夫人黄氏,生五子:汉、群、格、熙、鄱。详公、字义密,缓公之弟。晋升平三年己未(西三五九年),任散骑将军。
    五、四世汉公、字世高,缓公之长子。晋太和元年丙寅(西三六六年),为河南王典书令。
公谱 第 82 页
配夫人陈氏,生五子:孕之、渊之、冰之、敏之、漅之俱居大义村。群公、字世党,缓公之次子。晋太和五年庚午(西三七0年),授苍梧郡孟陵县令。配夫人陈氏,生三子:越之、方之、报之,俱居大义村沥浔村。格公、字世标,缓公之三子。晋孝武帝宁康元年癸酉(西三七三年),授郎中令。配夫人胡氏,生五子:初之、昌之、根之、克之、靖之。熙公、字世和,缓公之四子。晋太元二十一年丙申(西三九六年),任郎中令。配夫人王氏、郑氏,生五子:吉之、春之、观之、喜之、尾之。鄱公、字世德,缓公之五子。晋安帝隆安五年辛丑(西四0一年),举孝廉,隐杭州万松文迪岭。配夫人郑氏,生二子:高之、远之。
    六、五世初之公、字孟君,格公之长子;宋补郡功曹。配夫人黄氏,生三子:福宁、安宁、寿宁,俱居沥浔村。昌之公、字宣德,格公之次子;宋授吉安郡庐陵县主簿。配夫人谢氏,生一子兆之,居沥浔村。根之公、字建元,格公之三子;宋补郡功曹。配夫人方氏,生二子:容、宝。容,居梓林村;宝,官建州刺史,居大义村。克之公、字德义,格公之四子;宋补秦州功曹。配夫人詹氏,生二子:文玉、文清;居沥浔村,迁潮州。靖之公、字居广,格公之五子;宋少帝景平元年癸亥(西四二四年),授雄战将军,终建阳县令。配夫人陈氏,生六子:蔼之、颐之、佥之、遂之、伟之、涛之。
    七、六世蔼之公、字永茂、一字国让,靖之公之长子。子五:超、全希、稠、文烛、信保。颐之公,靖之公之次子(候详)。佥之公、字明道,子七:休达、公翼、佛义、智象、世文、省、爵,俱居石步村。遂之公、字孟成,靖之公之四子;晋太元十二年丁亥(西三八七年),由郡三礼任主簿,迁东苑郡南海县令。配夫人郑氏,生八子、萧史、长宾、安仁、欢忭、肇真、国容
公谱 第 83 页
、堪时、遁民。伟之公、字伯俊,靖之公之五子;齐定平将军。子八:伯乐、仲响、继常、厥时、不疑、僧鉴、桑扈、琴张。涛之公、字仲海,靖之公之六子。子七:灵奋、灵度、灵智、灵枢、灵惠、灵液、灵元,俱居福州大加村、桃枝村、莫子村、肥湖村、大义村。
    八、七世长宾公、字廷观,遂之公之次子;宋右殿将军。子一:显祖。安仁公、字廷静,遂之公三子;宋象州武仙县令。子二:汝阳、汝道。遁民公、字廷隐,遂之公之八子。宋文帝元嘉三年丙寅(西四二七年),补郡功曹;大明元年丁酉(西四五八年),转给事中。配夫人黄氏,生七子:玉童、玉质、玉琦、玉器、玉钟、玉象、玉珍。
    九、八世玉童公、字永逊,遁民公之长子。子一:曰迈,字世建;梁武帝大通二年戊申,为安远将军。生三子:惠郎、惠期、惠朝;为朱紫四忠义祖。玉质公、字伯文,遁民公之次子。生一子佛进,为长乐祖。玉琦公、遁民公之三子,移居延寿村,为延寿始祖。玉器公、一名玉容、字永颜,遁民公之四子;梁征北将军。生一子英,居潮州。玉象公、字喜度,遁民公之六子;梁天监中,任西平将军。配夫人陈氏,生三子:廷坚、廷翼、廷欣。玉珍公、字世宝,遁民公之七子。宋大明元年丁酉(西四五八年),补功曹;明帝泰始元年乙巳(西四六六年),任主簿。配夫人陈氏,生三子:元显、元周、元次。
    十、九世元显公、字有谟、一字子明,玉珍公之长子;宋明帝泰始元年乙巳(西四六六年),任中书侍郎。配夫人陈氏,生二子:道诱、道梁。元周公、字子德,玉珍公之次子;无传。元次公、字有仲、一字子聪,玉珍公之三子,隋建安县令。配夫人方氏、陈氏、何氏,生三子:既、茂、诜。
公谱 第 84 页
    十一、十世既公、字汝静,元次公之长子,生二子:辜、律;为长城、定庄、蚶山、梨岭祖。茂公、字汝盛,元次公之次子;隋开皇三年癸卯(西五八四年),任右丞。由晋江迁莆田北螺村,为九牧阙下祖。配夫人纳刺都氏,生一子孝宝。夫妻合葬在兴化府莆田县尊贤里北螺村紫霄岭下上丘山,癸丁向。诜公、元次公之三子,子二:孝雄、孝德。十一世孝雄公、字宗豪,周广顺二年榜眼。孝德公、字宗贤,广顺二年,登进士第一,状元及第。兄弟同科,子孙俱居龙溪县(按:广顺,乃南北朝北周年号)


公谱 第 84 页

    第一三表(林姓直系)

(世别)
一一 一二 一三 一四 一五 一六 一七 一八  一九 二0 二一
        │普遂─公仪                 │惟正
  │文干│国照┤普暹─行深─务高    │松  │延鲁─彝谏┤惟恭
  │  │               │栩  │     │惟肃
  │文强┤国规       │韬──尊─┤攒──┤延吉┤彝训─幼谋
  │     │伯科    │         │  │彝注─敏居
  │  │国扬┤伯凝 │万宠┤         │延宾
孝宝┤            │            │可贞┤传孙
  │            │  │苇─┤恕──┤逢─┤  │仲晏
  │                      │  │可仁│繻
  │                      │  │可宾│辩莹
  │                      │  │可徵─永
公谱 第 85 页
  │  │国清│玄兴│半圭 │         │遹─┤仁倜
  │  │  │  │   │         │  │域
  │  │  │  │   │         │  │泰
  │  │国任│玄谭│尚智 │         │      │瑜
  │  │  │  │   │  │      │      │璊
  │  │  │  │   │披─┤      │      │玉
  │文济┤国都┤玄泰┤万春 │  │藻──惠──┤翛─┤文焕 ┤玠
  │  │     │   │  │      │  │
  │  │     │   │  │      │  │文峻 ┤傥
  │  │     │   │  │      │  │   │昶
  │  │国障   │思归 │  │      │珝─┤文广 │芳
               │  │      │  │文絅 │孜
               │  │      │
               │  │著     │翘─┤载仲 │知道
               │  │      │  │文献 ┤知达
               │  │      │  │载隆
               │  │      │  │文素 ┤彦
               │  │      │      │锷
               │  │      │      │善
               │  │  │凭  │
               │  │荐─┤   │      │绪
               │  │  │总  │翊──文蔼 ┤
               │  │      │      │宜
               │  │      │
               │  │      │翱──文会 ┤真宁
               │  │      │      │真门
               │  │      │翔     │慕孝
               │  │      │
公谱 第 86 页
                            │元载 │向
               │  │  │悫───辟─┤超勇 │白
               │  │晔─┤          │子年
               │  │  │志───政 │皓 ─┤子羽
               │  │         │   │子美
               │  │         │
               │  │蕴──愿──┤同─┤旻 ─┤尚素
               │  │      │      │尚清
               │  │蒙──逊  │      │尚阙
               │  │      │
               │  │迈──愈  │邕─┤文輴
               │  │      │  │文回──宗
               │  │      │圉──保吉──孚
               │  │      │  │崇
               │  │      │赋─┤
               │  │         │嵩  │允明
               │  │  │思         │允遇
               │  │蔇─┤恩───启──文会 ┤允元
               │
               │         │和忠─敦确──崇山
               │         │
               │         │     │千一郎
               │         │     │千二郎
               │         │和孝─愿 ┤千三郎
               │         │     │千四郎
               │昌──萍──廷玉─┤     │千五郎

公谱 第 87 页
               │         │
               │         │      │子亨
               │         │      │子贵
               │         │      │子贤
               │         │和义─大用─┤子慕
               │         │      │子华
               │         │      │子齐
               │         │      │子渊

世系第一三表
     说明

    一、十一世孝宝公、字宗珍,茂公之子。陈宣宗大建三年辛卯(西五七二年),补国子祭酒;隋开皇中,转河南县令,迁泉州刺史。配夫人王氏,生三子:文干、文强、文济。
    二、十二世文干公后裔未详,候考。文强公、字志力,唐开州东明县教授;子二:国照、国规。十三世国照公、生二子:普遂、普暹。十四世普遂公,生一子公仪。普暹公,生一子行深。十五世行深公,生一子务高。十六世务高公,唐开元元年,明经及第,授漳州录事、参军。
    三、十二世文济公、字季悦,宝公之三子;隋洛州刺史,累迁侍御史,安抚广州、洛州等处。配夫人张氏、方氏,生五子:国扬、国清、国任、国都、国障。
    四、十三世国扬公、文济公之长子;生二子:伯科、伯凝。国清、国任、国障,皆未详,候考。国都公、字帝举,一字允平;隋建安郡常侍参军。配夫人吴氏、陈氏、生三子:玄兴、玄谭、玄泰。
公谱 第 88 页
    五、十四世玄兴公及玄谭公,后裔未详,候考。玄泰公、字履贞,国都公之三子。唐永昌元年己丑(西六九0年),举茂才,对策第三名,拜内校文章博士,迁瀛州刺史。配夫人吴氏,合葬乌齐山鸡啼坪,寅申向。生五子:万宠、半圭、尚智、万春、思归。
    六、十五世万宠公、字圣仁,(一作圣功),玄泰公之长子。唐玄宗开元八年庚申(西七二一年),明经擢第,授新安郡文学;累迁长史、饶州太守,改高平郡诸军事,行高平太守。配夫人黄氏,附葬父墓,在兴化府莆田县西北尊贤里紫霄岩右鸡啼坪,庚申向。生三子:韬、披、昌。前埭与阙下分派,此始也。
    七、十五世半圭公、玄泰公之次子;明经及第,授文林郎、象州主簿,转长阳县尉,迁滕州司户。配夫人王氏,生二子:栖觉、栖伯。尚智公、玄泰公之三子,明经及第,授南海县尉,知市舶令兼靖海郡。配夫人吴氏,生一子仁逸。万春公、玄泰公之四子,明经及第,授文林郎。配夫人陈氏,生一子藏诸。思归公、玄泰公之五子,未详候考。
    八、十六世韬公、(一名升初)、字茂复,万宠公之长子;唐天宝三年甲申(西七四五年),授谏议大夫,迁礼部侍郎。配夫人方氏、继娶张氏,生一子尊。披公、字茂彦、一字茂则,万宠公之次子。年十五,手抄六经、子史千馀卷。唐天宝十一年壬辰(西七五三年),年二十,明经擢第,为将乐令;迁漳州刺史、澧州司马、康州刺史,贬临汀郡曹椽、改临江令。地多山鬼,作「无鬼论」,竟不妖。奏授临汀别驾、知州事,风流人化,治声闻阙下。御史李栖筠奏授太子詹事兼苏州别驾,赐紫金鱼袋、上柱国。解授四十年,志向清洁,宠辱不惊。广帅薛景奏授琼州都督,不受。故相国常衮曰:『林君出处犹龙』。所居有青龙白雀之异。子九人,同时为刺史(
公谱 第 89 页
世称九牧)。宝庆元年,以蕴,恩赠睦州刺史,(「一统志」、「郡志」俱有传)。配夫人郑氏,赠南安县太君;生子:苇、藻、著、荐、晔。继娶陈氏,亦赠南安县太君;生子:蕴、蒙、迈。副室朱氏,生子:蔇。郑氏、陈氏、朱氏,均附葬在上邱山;即兴化府城北仁德里澄渚后山,癸丁向,穴名「三台拱曜」。旧有祠在墓西、神道碑在墓南,毁于黄巢。明弘治乙丑年,邵州裔孙刑部尚书俊公偕我大宗修砌坟茔。嘉靖壬戌又毁于倭,大宗复重修之。万历庚戌年,重建墓祠一座。昌公、字茂吉,配夫人宋氏,生一子萍;萍贵,追赠中宪大夫。
    九、十七世尊公、字志高,韬公之子;唐大历十年乙卯(西七七六年),明经,京兆兵曹,历户部郎中,赠朝请郎。自北螺村移居澄渚,澄渚移居乌石。配夫人方氏、又娶黄氏,合葬在嘉禾里潘岭,坐坤向艮,俗呼长墓,又曰林墓。生三子:松、栩、攒。十八世松公,自幼与叔著公客广西,无传,不别立表。栩公,年十八,亦早夭。攒公、字贯通,(一作会通),尊公之三子;唐贞元元年乙丑科(西七八六年)初举进士不第,出为福唐县尉。未及迎养,闻亲有疾,奔归。迨至亲殒,水浆不入口,自埏砖甓以营冢、庐墓;甘露三降,白乌再翔。廉使李若初奏闻,德宗降诏褒异之,立双阙,旌表门闾,举族皆蠲徭役。至今号为阙下林,谓其门曰义门、其里曰孝里,名昭史传。四门助教欧阳詹著「甘露述」,备详其事。先在乌石山下,今居阳城义门等处,皆公之子孙。配夫人方氏,墓在潘岭,即今林墓山;拾山地田租,盖华岩山寺,今檀樾是也。每年晨忌并中元节,俱祭祀;公六月十六日忌,方氏十月初三日忌。生三子:延鲁、延吉、延宾。十九世延鲁公、攒公之长子;唐文宗太和三年己酉(西八三0年),为开元令。生一子彝谏。二十世彝谏公,唐监察御史,生三子:惟正、惟恭、惟肃。十九世延吉公,攒公之次子;唐太和元
公谱 第 90 页
年,为都督府长史。生二子:彝训、彝注。二十世彝训公、唐员外郎,生一子幼谋。彝注公,唐功曹员外郎,生一子敏居。十九世延宾公,唐乾符五年,为司户。
    十、十七世苇公、字敏树,小名曾奴,披公之长子。唐德宗建中初,明经及第,授朝散大夫、西平太守,再任端州刺史。史载性明政宽、俗宜民化,与韦刺史共祀「名宦」。葬北螺村枫林积翠庵后,即是兴化府城西北尊贤里福平山之原。端州居中,兄弟以次各列左右,九丘一行,坐壬向丙。配夫人胡氏,生三子:恕、应、惠;惠出嗣藻公。十八世恕公、字贯忠,小名合奴;唐贞元初,任韶州平乐县主簿。配夫人王氏,合葬在马洋北坑垄白石崙。以孙可贞居马洋,公游而悦其地,因卜兆焉。生二子:逢、遹。十九世逢公、恕公之长子;任晋江县主簿,迁左武卫兵曹参军。配夫人郑氏,合葬乌石北亭山,癸丁向,穴名「仙人佩剑」。生四子:可贞、可仁、可宾、可徵;仁、宾,俱早夭。二十世可贞、逢公之长子;唐开成中,明经擢第,任长乐县令。生四子:传孙、仲晏、繻、辩莹,俱居马洋。可徵公、逢公之四子,号长寿老人;由澄渚迁郡城长寿社。配夫人刘氏,合葬在南厢蔡宅官路南,壬丙向;葬用瓦棺,上识「长寿老人」四字。生一子永。十九世遹公、恕公之次子;唐福清县尉。配夫人王氏,生三子:仁倜、域、泰,俱居福清县。十八世应公、苇公之次子;唐贞元十七年辛巳(西八0二年),明经擢第,授洪州丰城县主簿,历馀姚县令。配夫人王氏,生一子琮。十九世琮公、应公之子,官奉礼郎,调泉州节度推官;生二子:延翰、延鲁。
    十一、十七世藻公、字纬乾,小名遂奴,披公之次子。兄弟业文,度梨岭,誓曰:『彼鹊彼鹄、睨在坚目;取乃得速,鹄放夺福』。省试「合浦还珠青云于吕赋」,公赋既成,假寐,梦神
公谱 第 91 页
人语曰:『何不叙珠去来』!及寤、修之曰:『珠之去也,山无色兮,氛雾冥冥;海无光兮,波涛洋洋。珠之来也,川有媚兮,洋风习习;地有润兮,生物振振』。主司杜黄裳曰:『叙珠去来,若有神助』。遂登唐贞元七年辛未(西七九二年)尹枢榜进士,为闽破天荒。兄苇、弟蕴,亦明经擢第。归题曰:『昔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而今各折一枝桂,同向梨岭联影飞』。初授容州支使,迁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岭南节度副使,终江陵府使(郡守陈伟祠于黉宫,事见「唐书」;而「闽川名士传」、「通志」、「郡志」俱有传)。葬列端州刺史之左。配夫人魏氏,无出,以兄之三子惠为嗣子。十八世惠公、小名二奴,藻公嗣子;授晋江县尉,迁江陵府录事参军,转寿州司户、武宁县令。配夫人陈氏,生六子:翛、珝、翘、翊、翱、翔,为东房祖。十九世翛公、惠公之长子,明经及第,任大理寺评事。配夫人赵氏,生二子:文焕、文峻。二十世文焕公、翛公之长子,明经及第,授奉礼郎。生四子:瑜、瑛、玉、玠。文峻公、翛公之次子,任太子校书。生四子:傥、昶、芳、孜。十九世珝公、惠公之次子;任摄巡官。由澄渚,移居壶公山。配夫人陈氏,生二子:文广、文絅。二十世文广公、珝公之长子;任福州馆驿巡官。生二子:亮、祚。文絅公,未详,候考。十九世翘公、惠公之三子;授晋江县令。配夫人方氏,生四子:载仲、载隆、文献、文素,为前宅惠州祖。二十世载仲及载隆皆未详,候考。文献公,翘公之三子;任光禄寺主簿。生二子:知道、知达。文素公、翘公之四子;任奉礼郎。生三子:彦、锷、善。按鳌岗祖祠族谱内记十九世翘公生一子知。知公生二子:抟、握。抟公生二子:文英、文迈。未悉根据何本,今附存之。十九世翊公、字辅之,惠公之四子;唐光化二年己未(西九00年),侍郎赵光逢下明经及第,初授校书郎。与弟翱同赴阙,得疾而卒。配夫人陈氏,生一子
公谱 第 92 页
文蔼,为埔上、池头、西井、小厅祖。二十世文蔼公、一名玄蔼,翊公之子;由进士第,任尚书吏部员外郎,赐紫鱼袋宣教郎。配夫人许氏,生二子:绪、宜。十九世翱公、字翀天;唐昭宗乾宁四年丁巳(西八九八年),侍郎裴贽下明经擢第,大理寺丞。生一子文会。二十世文会公、翱公之子,由明经擢第,任太子校书。生三子:真宁、真门、慕孝(一谱子一,曰慈明)。十九世翔公、一名辨,惠公之六子;明经及第,任大理寺丞。从缁于林泉院,三十年宿罗汉阁,道风远闻(或云四十年不出院)
    十二、十七世著公、字友直、一字文直,披公之三子。唐贞元六年庚午(西七九一年),明经及第,授归州巴东令;历邕州经累推官,终横州刺史。以田园舍入栖隐寺。配夫人方氏,子缺遗(一谱配夫人张氏,生一子患,居横州)
    十三、十七世荐公、字擢升,小名玄奴,披公之四子。唐贞元十二年丙子(西七九七年),明经擢第,登陆贽榜进士;初授衢州文学,守郊社令,历北阳令,终韶州刺史。配夫人周氏,生二子:凭、总,为石亭祖(一谱记长总、次凭,今以大宗谱正之)。十八世凭公、荐公之长子;唐穆宗长庆元年辛丑(西八二二年),侍郎钱徽下明经及第,初调广州录事参军,次靳州广济令。总公、荐公之次子;为太庙斋郎、鄂州武昌县令。兄弟世系,详在韶州房谱。
    十四、十七世晔公、字若思,小名识奴,披公之五子;明经及第,奏授沧州、景州司法,赐绯鱼袋,历通州刺史。配夫人胡氏,生二子:悫、志;为前街房、双石户、坑边深巷房租。十八世悫公、晔公之长子;唐任建安尉,昭宗光化二年,磨勘衣冠户帖。生一子辟。志公、晔公之次子,生一子政。十九世辟公、悫公之子;修明经业,试大理评事,在陈延范尚书门下侍读。生二子:元载、超勇(一谱记辟公,迁清源里百丈村;至九代孙成材,居东里双石坑滨,为双石祖窗
公谱 第 93 页
仔房)。
    十五、十七世蕴公、字梦复,小名巳奴,披公之六子。唐贞元四年戊辰(西七八九年),明经擢第;复举孝廉贤良,有「天不厌直,复生微臣」对,辟蜀推官。刘辟反,公切谏;辟怒,欲杀之。公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得死为幸』!辟阴戒侩人,以刀磨其颈,胁使屈。公叱曰:『死即死,吾颈岂尔砺石耶』!贬摄唐昌尉。辟败还京,说沧师程权归阙,除礼部员外郎,拜邵州刺史,谥「忠烈」(「唐书」、「闽川名士传」、「通志」、「郡志」俱有传)。配夫人何氏,生一子愿,为夏井村、行竹涧、南门棠村、留桥井头诸房祖。十八世愿公、蕴公之子;明经及第,左骁尉参军,历著作佐郎、国子监祭酒。配夫人王氏,生四子:邕、同、圉、赋。十九世邕公、愿公之长子。应进士举,授泉州辟,命入幕府;中途而卒。生二子:文范、文回。文回以词业著名,生一子宗,移居濑口。十九世同公、愿公之次子;明经及第,威武将军,辟掌书记。配夫人许氏,生二子:皓、旻。二十世皓公、同公之长子;任湖城主簿,终潭州醴陵县令。配夫人吴氏,生五子:向、白、子年、子羽、子美。旻公、同公之次子,生三子:尚业、尚清、尚阙。十九世圉公、愿公之三子;仕闽王审知,为州牧:即天后之高祖也。生一子保吉。赋公、愿公之四子;配夫人郑氏,生二子:崇、嵩。二十世保吉公、圉公之子;周时,去官隐于莆之贤良港。生一子孚。二十一世孚公、保吉公之子;生一子曰惟悫。惟悫之第六女,即天后是也。后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西九六一年)三月二十三日酉时;诞生时,地变紫色,满堂异香,邻里咸异。始生至弥月,不闻啼声,因名曰默。幼而聪颖,不类诸女。窥井,神授符录,遂灵通变化,驱邪救世。屡显神异,护国佑民,历朝累受褒封。至乾隆五十二年丁未,敕封「天上圣母」,春秋
公谱 第 94 页
致祭(详载祀典)
    十六、十七世蒙公、字贤达,小名芄奴,披公之七子;由荐辟,奏授孟陵主簿,累迁金吾卫长史、桐州刺史,转循州刺史。配夫人姚氏,生一子逊。十八世逊公,唐元和十五年庚子(西八二一年),侍郎李建下明经及第,任馀杭令。子孙居闽县,为福州之祖。
    十七、十七世迈公、字大才,小名讽奴,披公之八子。唐光仁二年己未(西九00年),明经擢第,授循州兴宁主簿,迁同州长史;改商州、雷州刺史,再任给事中。配夫人李氏,生一子愈,为漈坑祖,闽县、长乐、龙溪皆其支派。十八世愈公、迈公之子;明经及第,初调循州雷乡主簿,历韶州录事参军,次岭南盐铁巡官、江州都昌县令。生一子以贤,子孙大盛闽中。
    十八、十七世蔇公,字廷佐,小名唤奴,号四明,披(公)之九子;由明经擢第,授京兆参军、春秋博士,累迁福唐刺史。先是,太夫人郑氏生苇、藻、著、荐、晔。朝廷以莫侯陈氏有采繁之德,主继披公,封南安县太君,生蕴、蒙、迈;最后,朱氏生公。公初配夫人郑氏,生子恩;后继娶陈氏,生子思。十八世恩公、字敏牧,蔇公之长子;任晋江县令。配夫人黄氏,生一子启。思公、字致远,蔇公之次子;赘福州西门兜周氏,同居于周,生一子发旺。十九世启公、原名哲,字时公,恩公之子;授太常寺丞,后历授拔萃科,升太常寺。配夫人周氏,生一子文会。二十世文会公、字大贵,启公之子;授太子校书。配夫人周氏,生三子:允明、允遇、允元。十九世发旺公、名乾,字汝初,思公之子;开基梓溪祖。生一子常春,开基柏叶祖。
    十九、十七世萍公、昌公之子。仕至州刺史,到任未几,遽以独子告归养;自是杜门不出。生一子廷玉。
公谱 第 95 页
    二十、十八世十四郎公、讳琦,字廷玉,萍公之子。配夫人蔡氏仪娘,生三子:和忠、和孝、和义。
    二十一、十九世和忠公、字道荩,号吉庵,十四郎公之长子。常佐平和县任事,政平讼理;婴奇病而卒。时宋嘉熙元年丁酉(西一二三八年),遂居平和琯上泊,为洪厝埔一世祖;世称洪厝埔房是也。与夫人蔡氏合葬东坑乡上山飞天凤,坐艮向坤。生一子敦确。
    二十二、十九世和孝公、十四郎公之次子(乃系根据饶平县子华祖本枝族谱之抄本,今铜壶派系出孝公云)
    二十三、十九世和义公、字鸿虞,十四郎公之三子。宋末,入漳州漳浦基(上疑有漏字),生一子大用。
    二十四、二十世大用公、和义公之子,生七子:子亨、子贵、子贤、子慕、子华、子齐、子渊。时丁元季之乱,兄弟分散。长房子亨公,分居苦竹;次房子贵公,守路下;三房子贤公,分居漳浦七都桥头;四房子慕公,分居平和县五寨墟埔坪社;五房子华公,分居饶平县,子孙居南靖车田、攀龙;六房子齐公、分居平和五寨后巷;七房子渊公、分居漳浦下尾。

公谱 第 9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