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附录二
附录二 第 105 页

  附录二(诗)
   将赴台湾留别徐树人中丞

  万里清秋白露横,楼船指日赴东瀛;激昂越石投戈意,惆怅昌黎荐士情!可有勋猷垂绝岛,难将诗酒诉平生;他时鹿耳一回首,卿月重霄岁岁明。

附录二 第 105 页

   中丞以诗赐和,期望甚厚;仍叠前韵奉答

  七十诗人老气横,曾持使节到沧瀛(公曾备兵台湾);六条按部遗前轨,半世怜才出至情。相马公真同伯乐,封侯我敢望班生!惟馀肝胆酬知意,愿竭忠贞翊圣明。

附录二 第 105 页

   再奉钧和,复叠前韵奉答

  倚马文成老笔横,幸邀青眼胜登瀛;忧民惠政根经术,报国忠忱本性情。犵鸟蛮花遗爱在,青灯白酒别愁生。可能重厕鹓班末,天意茫茫苦未明!

附录二 第 105 页

   台阳书事

  去冬莅东宁,踰春及秋社;匪必无微劳,施济亦已寡。固缘制锦疏,实乏斧柯假;誓将谢朝簪,归隐衡门下。父老前致词:官无遽我舍!自官今巡台,政始去害马;弦诵
附录二 第 106 页
遍宫墙,农商乐郊野。我民虽曰愚,岂尽无知者!愿留活我民,万间依广厦。我闻益自惭,默默泪如泻;辗转不成眠,漏尽残独。

附录二 第 106 页

   书 怀

  谁谓天处高,祷祈无不应(孟夏、季冬,两次亢燥,将有旱灾、地震之变。经于夜半焚香默祷,皆获大雨)。谁谓台民顽,施令罔弗听!山海本奥区,南北各底定;徐当洗浇漓,邹、鲁化可證。秋风昨夜生,忽动莼鲈兴;自恐蹈浮沈,匪曰忘报称。蛮豸苦扳辕,十室无一剩;番峒今桐乡,冥情岂不佞!我行有深衷,要未安独醒;去去别蓬壶,万里波光莹。

附录二 第 106 页

   斐亭听涛(东瀛八景之一,在道署内)

  谁遣洪涛彻夜鸣,斐亭迁客梦魂惊!并无急雨飘风势,竟似金戈铁马声。万水应归乌石港(乌石港在噶玛兰,为万水朝宗之处),大波疑撼赤崁城。如今幸决楼船策(已建议改修战船),肯使阳侯怒不平!

附录二 第 106 页

   澄台观海(东瀛八景之一,在道署内)

  百年遗构此澄台,取次登临倦眼开;海色远随朝日霁,涛声高压晚潮回。扬舲何日骑鲲去,揽胜曾经戏马来。永念烽烟清岛屿,艰难惭负济川才!

附录二 第 107 页

   丙寅(原误乙丑)十月九日将东渡,寅僚饯于钓龙台,周寿珊方伯、夏小涛观察与焉。寿珊复留一日,宴于安澜馆;所与会者,皆相知人也。追忆旧游,为之慨然
  已分崇朝别,还为一日留;壶觞联上刹,簪盖尽名流。风景犹如昔,烟涛不可求;海东一回首,肠断木兰舟!

附录二 第 107 页

   忆台湾

  犹记搴帷驻海滨,巡方问俗励忠恂;但添黉舍为兴学,岂忍舟车苦算缗!番社少奸三尺法,君恩分作万家春。别来恨乏攀援计,孤负儿童竹马迎(屡接台中吏民来书,儿童闻余奉旨回任,日在海滨盼望)

附录二 第 107 页

   咏延平王朱成功(有叙)

    (曩阅海防诸书,「台湾志」每称郑成功为「郑逆」。及阅「小腆纪年」、「南疆绎史」,成功受隆武知遇,赐国姓;其父芝龙降,泣谏弗听,乃遁迹海滨,谋兴复。其父迭次谕降,不从。永明王入缅,犹通表。厥后立国东瀛,仍明正朔。我仁皇帝称「成功为明室遗臣」,大哉王言!可以为万古人臣教忠之劝矣。而秉笔者犹以「逆」书,岂不悖哉!后有修史者,其亟删正焉可也。)
附录二 第 108 页
  隆武已薨、永明虏,楼船百战几曾閒;声名岭海漳、潮外,气概孙郎伯、仲间(兼伯符、仲谋之长)。身死犹存明正朔,节坚何异宋山!「遗臣」天语分明在,秽笔从今要尽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