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1397-048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汉文纪卷二十四   明 梅鼎祚 编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隐居著述称为/纯儒献帝在许都徵为大司农道卒)
   伏后敬父完礼议(献帝皇后父屯骑校尉不其/亭侯伏完朝贺公庭完拜如)
    (众臣及皇后在离宫后拜如子礼三公八座/议或以为皇后天下之母也完虽后父不可)
    (令后独拜于朝或以为当交拜令后存人子/之道完不废人臣之义又子尊不加于父母)
    (虽曰天王后犹曰吾季姜欲令完犹行父法/后专奉子礼公私之朝后当独拜或以为皇)
    (后至尊父亦至亲交拜则父子无别完拜则/伤子道后拜则损至尊欲令公朝者完拜如)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1397-0485b.png
    (众臣于公宫后拜如子不知四/者何是正礼郑玄议邴原驳)
四者不同抑有由焉天子所不臣者三其一后之父母
也天子尚不臣况于后乎春秋鲁隐公二年纪裂繻来
逆女冬伯姬归于纪又桓八年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九年纪季姜归于京师或言逆女或言逆王后盖义有
所见也女虽嫁为邻国夫人其尊无以加于父母嫁于
天子者此虽巳女仍言曰王后明当时之尊得加父母
也纪季姜归于京师更称其字者得行礼而戒之其尊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1397-0486a.png
安可加父母耳今不其亭侯在京师礼事出入宜从臣
礼若后息离宫及归宁父母从子礼
   丞相徵事邴原驳
孝经云父子之道天性也明王之章先陈事父之孝女
子子出降其父母妇人外成不能二统耳春秋左氏传
曰纪裂繻来逆女列国噂同逆者谦不敢自成故以在
父母之辞言之礼敌必三让之义也祭公逆王后于纪
者至尊以无外辞无所屈成言曰王后纪季姜归于京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1397-0486b.png
师尊已成称季姜从纪子尊不加于父母之明文也如
皇后于公庭官僚之中令父独拜违古之道斯义何施
汉高五日一朝太上皇家令讥子道不尽欲微感之令
太上皇拥彗却行称臣虽去圣久远礼文阙然父子之
义五品之常不易之道宁为公私易节公庭则为臣在
家则为父是违礼而无常也(通典/)
   艺论(太平/御览)
诗者弦歌讽喻之声也礼者序尊卑之制崇让合敬春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1397-0486c.png
秋者古史所记之制动作之事也左史所记为春秋右
史所记为尚书
   又(通鉴/外纪)
遂皇之后历六纪九十一代至伏羲始作十二言之教
   又(玉海/)
汤登尧台见黑乌至武皇渡河白鱼跃文皇赤雀止户
秦穆公白雀集于车
   诗谱序(玄以其列诸侯世/及诗之次故名谱)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1397-0486d.png
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大庭轩辕逮于高辛其诗
有亡载籍亦蔑云焉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
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有夏承之篇章泯弃靡有
孑遗迩及商王不风不雅何者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
美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各于其党则为法者彰显
为戒者著明周自后稷播种百榖黎民阻饥兹时乃粒
自传于此名也陶唐之末中叶公刘亦世修其业以明
民共财至于太王王季克堪顾天文武之德光熙前绪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1397-0487a.png
以集大命于厥身遂为天下父母使民有政有居其时
诗风有周南召南雅有鹿鸣文王之属及成王周公致
太平制礼作乐而有颂声兴焉盛之至也本之由此风
雅而来故皆录之谓之诗之正经后王稍更陵迟懿王
始受谮亨齐哀公夷身失礼之后邶不尊贤自是而下
厉也幽也政教尤衰周室大坏十月之交民劳板荡勃
尔俱作众国纷然刺怨相寻五霸之末上无天子下无
方伯善者谁赏恶者谁罚纪纲绝矣故孔子录夷王懿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1397-0487b.png
王时诗讫于陈灵公淫乱之事谓之变风变雅以为勤
民恤功昭事上帝则受颂声弘福如彼若违而弗用则
被劫杀大祸如此吉凶之所由忧娱之萌渐昭昭在斯
足作后王之鉴于是止矣夷厉已上岁数不明太史年
表自共和始历宣幽平王而得春秋次第以立斯谱欲
知源流清浊之所处则循其上下而省之欲知风化芳
臭气泽之所及则傍行而观之此诗之大纲也举一纲
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于力则鲜于思则寡其诸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1397-0487c.png
君子亦有乐于是与
   戒子益恩书(郑玄别传玄子益字益恩孔融举/为孝廉融为黄巾所围赴难殒身)
    (玄疾笃自虑以/书戒子益恩)
吾家旧贫不为父母群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
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观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
得意者咸从奉手有所授焉遂博稽六蓺粗览传记时
睹秘书纬述之奥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殖以娱
朝夕遇阉尹擅执坐党禁锢十有四年而蒙赦令举贤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1397-0487d.png
良方正有道辟大将军三司府公车再召比牒并名早
为宰相惟彼数公懿德大雅克堪王臣故宜式序吾自
忖度无任于此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
庶几以竭吾才故闻命罔从而黄巾为害萍浮南北复
归邦乡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误案之
礼典便合传家今吾告尔以老归尔以事将閒居以安
性覃思以终业自非拜国君之命问族亲之忧展觐坟
墓观省野物胡尝扶杖出门乎家事大小汝一承之咨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1397-0488a.png
尔煢煢一夫曾无同生相依其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
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已志
若致声称亦有荣于所生耳可不深念耶吾虽无绂冕
之绪颇有让爵之高自乐以论赞之功庶不遗后人之
羞末所愤愤者徒以亡亲坟垄未成所好群书率皆腐
敝不得于礼堂写定传与其人日西方暮其可图乎家
今差多于昔勤力务时无恤饥寒菲饮食薄衣服节夫
二者尚令吾寡恨若忽忘不识亦已焉哉(后汉书○粗/别传作究觐)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1397-0488b.png
(作孝胡作曷/咨尔作吾)
   郑氏婚礼谒文赞
九子之墨藏于松烟本姓长生子孙图边
   又
嘉禾为榖班禄是宜吐秀五七乃名为嘉(并初/学记)
   又
粳米馥芬婚礼之珍
   又(女贞/)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1397-0488c.png
女贞之树柯叶冬生寒凉守节险不能倾
   又
雁候阴阳待时乃举冬南夏北贵其有所
   又
鸳鸯鸟雄雌相对飞止相匹(并艺文/类聚)
   又
金钱为质所历长久金取和明钱用不止
   又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1397-0488d.png
长命之缕女工所为(太平/御览)
   又
舍利为兽兽而能谦礼义乃食口无讥愆(太平/御览)
   又
卷柏药草附生山颠屈卷成性终无自神(太平/御览)
  赵商子(河内人字子声○晋李宓传宓释河/内赵子声讥诗赋之属二十馀篇)
   诣郑康成学书
夫学之于人犹土地之有山川也珍宝于是乎出犹树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1397-0489a.png
木之有枝叶本根于是乎庇也
   遗文书
北海郑玄字康成学之渊府今与业共往就之故皆不
暇领命(并北堂/书钞)
  高诱
   淮南鸿烈解叙
淮南王名安厉王长子也长高皇帝之子也其母赵氏
女为赵王张敖美人高皇帝七年讨韩信于铜鞮信亡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1397-0489b.png
走匈奴上遂北至楼烦还过赵不礼赵王赵王献美女
赵氏女得幸有身赵王不敢内之于宫为筑舍于外及
贯高等谋反发觉并逮治王尽收王家及美人赵氏女
亦与焉吏以其得幸有身闻上上方怒赵王未理也赵
美人弟兼因辟阳侯审食其言之吕后吕后不肯白辟
阳侯亦不强争及赵美人生男恚而自杀吏奉男诣上
上命吕后母之封为淮南王暨孝文皇帝即位长弟上
书愿相见诏至长安日从游宴骄蹇如家人兄弟怨辟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1397-0489c.png
阳侯不争其母于吕后因椎杀之上非之肉袒北阙谢
罪夺四县还归国为黄屋左纛称东帝坐徙蜀严道死
于雍上闵之封其四子为列侯时民歌之曰一尺缯好
童童一升粟饱蓬蓬兄弟二人不相容上闻之曰以我
贪其地耶乃诏四侯而封之其一人病薨长子安袭封
淮南王次为衡山王次为庐江王太傅贾谊諌曰怨雠
之人不可贵也后淮南衡山卒反如贾谊言初安为辩
达善属文皇帝为从父数上书召见孝文皇帝甚重之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1397-0489d.png
诏使为离骚赋目旦受诏日早食已上爱而秘之天下
方术之士多往归焉于是遂与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
被毛枝伍被晋昌等八人及诸儒大山小山之徒共讲
论道德统总仁义而著此书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
虚守静出入经道言其大也则焘天载地说其细也则
沦于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瑰奇之事
其义著其文富物事之类无所不载然其大较归之于
道号曰鸿烈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故夫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1397-0490a.png
学者不论淮南则不知大道之深也是以先贤通儒述
作之士莫不援采以验经传以父讳长故其所著诸长
字皆曰脩光禄大夫刘向较定撰具名之淮南又有十
九篇者谓之淮南外篇自诱之少从故侍中同县卢君
受其句读诵举大义会遭兵灾天下棋峙亡失书传废
不寻修二十馀载建安十年辟司空掾除东郡濮阳令
睹时人少为淮南者遂陵迟于是朝餔事毕之间乃
深思先师之训参以经传道家之言比方其事为之注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1397-0490b.png
解悉载本文并举音读典农中郎将弁揖借八卷刺之
会揖身丧遂亡不得至十七年迁监河东复更补足浅
学寡见未能悉其所不达注以未闻唯博物君子览而
详之以劝后学者云尔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为/东海相徵拜议郎)
   敕子胤书
    (咨疾将终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敛素/棺藉以黄壤不听子孙改之乃遗书敕子于)
    (是奉行时/称明达)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1397-0490c.png
夫含气之伦有生必终盖天地之常期自然之至数是
以通人达士鉴兹性命以存亡为晦明死生为朝夕故
其生也不为娱亡也不为戚夫亡者元气去体真魂游
散反素复始归于无端既已消仆还合粪土土为弃物
岂有性情而欲制其厚薄调其燥湿邪但以生者之情
不忍见形之毁乃有掩骼埋窆之制易曰古之葬者衣
以薪藏之中野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棺椁之造自黄
帝始爰自陶唐逮于虞夏犹尚简朴或瓦或木及至殷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1397-0490d.png
人而有加焉周室因之制兼二代复重以墙翣之饰表
以旌铭之仪招复含敛之礼殡葬宅兆之期棺椁周重
之制衣衾称袭之数其事烦而害实品物碎而难备然
而秩爵异级贵贱殊等自成康以下其典稍乖至于战
国渐至颓陵法度衰毁上下僣杂终使晋侯请隧秦伯
殉葬陈大夫设参门之木宋司马造石椁之奢爰暨暴
秦违道废德灭三代之制兴淫邪之法国赀迷于三泉
人力单于郦墓玩好穷于粪土伎巧费于窀穸自生民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1397-0491a.png
以来厚终之敝未有若此者虽有仲尼重明周礼墨子
勉以古道犹不能禦也是以华夏之士争相陵尚违礼
之本事礼之末务礼之华弃礼之实单家竭财以相营
赴废事生而营终亡替所养而为厚葬岂云圣人制礼
之意乎记曰丧虽有礼哀为主矣又曰丧与其易也宁
戚今则不然并棺合椁以为孝恺丰赀重襚以昭恻隐
吾所不取也昔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岂有匹配之会守
常之所乎圣主明王其犹若斯况于品庶礼所不及古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1397-0491b.png
人时同即会时乖则别动静应礼临事合宜王孙裸葬
墨夷露骸皆达于性理贵于速变梁伯鸾父没卷席而
葬身亡不反其尸彼数子岂薄至亲之恩亡忠孝之道
邪况我鄙闇不德不敏薄意内昭志有所慕上同古人
下不为咎果必行之勿生疑异恐尔等目厌所见耳讳
所议必欲改殡以乖吾志故远采古圣近揆行事以悟
尔心但欲制坎令容棺椁棺归即葬平地无坟勿卜时
日葬无设奠勿留墓侧无起封树于戏小子其勉之㦲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1397-0491c.png
吾蔑复有言矣(后汉/书)
  郦炎(字文胜/范阳人)
   对事
客问郦炎曰吴王昌不传子而传兄弟四人传者将以
致国乎季札季札不受虽有僚立阖闾之弑春秋犹以
不受为义不杀为仁而桓谭以吴之篡弑灭亡衅由季
札札不思上放周公之摄位而下慕曹臧之谦让名已
细矣春秋之趋岂谓公乎炎曰夫四王之轻命致国乎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1397-0491d.png
季子谓其能流庆百世也季子不受内有篡弑之乱外
致灭亡之祸虽知洁已之可为不惟宗庙之绝祀其痛
矣问曰周制诸侯父死子继若札从先私志受非所继
是浮行岂节义之谓与阖闾之欲国盖缘札之雅意故
曰季子虽至不吾废也今如吾子之云则君子何称乎
炎曰光知季子仁而无权故肆意焉季子不能讨是则
春秋所讥仁而不武无能达也子之云公羊也公羊不
以父命辞王父命以王父命辞父命不以家事辞国政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1397-0492a.png
以国政辞家事卫辄拒父犹谓之可况以国治篡弑之
子乎祭仲行权公羊嘉之云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
易亡季子不然犹可善乎此盖公羊之失非义之通者
也周公诛二叔不为不仁宋穆受兄国不为不义君子
急病而让夷故践明堂朝诸侯非荣其位为时之急也
以季子之才君国子民行化四方与夫勾践相去几何
若令向时见国危乱慕周公急时之义思先君致国之
意摄政持统迈其威德奚翅迁都琅琊尚征上国朝齐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1397-0492b.png
宋郑鲁卫执玉之君哉孔子称可与立道未可与权权
反经而善圣之达节者也季子守节之士故非其量度
乎问者因又谓炎曰古者圣人封建诸侯皆云百里取
象于雷雷者何取也炎曰易震为雷亦为诸侯雷震惊
百里曰何以知之炎曰以其数知之夫阳动为九其数
卅六阴静为八其数卅二震一阳动二阴静故曰百里
问者称善(古文/苑)
   遗令书(四首炎有文才州郡辟命皆不就后病/风慌忽性至孝遭母忧病甚发动妻始)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1397-0492c.png
    (产惊死妻家讼之收系狱/因病不能理遂死狱中)
白严考之神坐炎荷天之罪以致于死名殁身弊神而
有知炎之归觐在旦夕之间耳若其无知将何面目少
见灵魂哉其自即安其自爱臣去矣乱矣永灭亡矣
   又
白老母无怀忧怀忧何为无增悲增悲何施寒必厚衣
无炎谁为毋厚衣暑必轻服无炎谁为母轻服弃炎无
念此常厚衣不尤不怨此常轻服圣人达于死生贤者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1397-0492d.png
力而慕之炎之中心私有所慕每读汉书杨王孙裸葬
班固以为贤于秦始皇意常壮之然裸以见先人若炎
不为也其布巾取覆头布衣用蔽形具棺取容身凿地
取容棺若获罪于众耶石椁速朽蠲其罪哉坚固不加
丧葬无渎先君之兆域必于瘠确之处而已呼甘陵夫
人共居也(章樵云炎病不省母已死念之至此可谓孝/根于性矣○华佗传甘陵相夫人胎死腹中)
(尝从佗治炎妻/新乳而死故云)
   又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1397-0493a.png
白兴让考丧早葬玄让之等元昆勉之以老母相累不
可使老母无曹也加供养谢嫂以老母相托若死者复
知必使其言不愧(章樵云兴让/当是兄之子)
   又(郦篇州书皆字学之书/七平盖效枚乘七发体)
嗟㦲邈之遗孤其名曰止戈汝长自为之宁咨尔止戈
汝未有所识吾谓汝有所识其先见汝耳汝未有所闻
吾犹谓汝耳有所闻而告汝人之丧也非父则母非昆
则弟非姊则妺人之孤也龀齿其少矣汝之孤也曾未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1397-0493b.png
满两旬汝无自以为微弱物有微弱于汝者乃其长而
繁焉后稷弃之寒冰隘巷矣汝比之犹逸焉于菟之在
虎乳极矣汝比之犹易焉乃终不在乃始在在惧惟生
无惧管蔡之逸厥终乃不逸之易厥终不易言咨嗟止
戈汝能言则赞之顾言汝能行则履我之所训刚焉柔
焉弱焉强焉学焉愚焉仕焉隐焉惧汝身之柔可不厉
汝以刚乎惧汝之刚可不厉汝以柔乎惧汝之弱可不
训汝以强惧汝之愚可不勖汝以学惧汝之隐可不敕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1397-0493c.png
汝以仕乎消息汝躬调和汝体思乃考言念乃考训必
博学以著书以续受父母久业我十七而作郦篇二十
四而州书矣二十七而作七平矣其赋诵诔自少为之
苟我戒汝尅从祭为甘苟示戒汝克违梁奠为苦汝无
逸于丘无湎于酒无安于忍事君莫如忠事亲莫如孝
朋友莫如信修身莫如礼汝哉其勉之下邳卫府君我
之诸曹掾督邮济北宁府君我由之成就陈留韩府君
察我孝廉陈留杨使君辟我右北平从事祭酒今我溺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1397-0493d.png
于地下思恩则孤而靡报汝有可以倒戟背戈无孤之
矣陈留蔡伯喈与我初不相见吾仰之犹父不敢以为
兄彼必爱以为弟九江卢府君吾父事之张公裒张子
传幼业王延寿王子衍我之朋友也鲜于中优吾先姑
之所出也若不足焉汝苟足往而朝觐之汝不敏往从
之学焉汝苟往取任焉咨尔止戈吾蔑复有言焉其永
览于此维熹平六年冬十二月乃裂裳书(古文/苑)
  范冉(一作丹字史云陈留外黄/人为莱芜长未上辟三府)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1397-0494a.png
   遗令(冉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惟与汉中李固/河内王奂善中平二年卒临命遗令敕子)
吾生于昏闇之世值乎淫侈之俗生不得匡世济时死
何忍自同于世气绝便敛敛以时服衣足蔽形棺足周
身敛毕便穿穿毕便埋其明堂之奠干饭寒水饮食之
物勿有所下坟封高下令足自隐知我心者李子坚王
子炳也今皆不在制之在尔勿令乡人宗亲有所知也
  赵岐(字邠卿京兆长陵人初名嘉生/于御史台字台卿历位太常)
   与友书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1397-0494b.png
    (岐取马融兄敦女宗姜融外戚豪家/岐常鄙之不与相见尝与其友书)
马季长虽有名当世而不持士节三辅高士未曾以衣
裾撇其门也(三辅决录注○别传云岐娶融从妹融尝/至其家宴饮作乐日夕乃出岐与友书曾)
(读周官二义不通不往/贱融如此○衣一作华)
   遗令(岐仕州郡以廉直疾恶见惮年三十馀有/重疾自虑奄忽乃为遗令敕兄子其后疾)
    (瘳永兴二年/辟司空掾)
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
复何言哉可立一圆石于吾墓前刻之曰汉有逸人姓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1397-0494c.png
赵名嘉有志无时命也奈何
   三辅决录序
三辅者本雍州之地世世从公卿吏二千石及高赀皆
以陪诸陵五方之俗杂会非一国之风不但系于诗秦
豳也其为士好高尚义贵于名行其俗失则趣埶进权
唯利是视余以不才生于西土耳能听而闻故老之言
目能视见衣冠之俦心能识而观其贤愚常以玄冬修
夜梦黄发之士姓玄名明字子真与余寤言言必有中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1397-0494d.png
善否之间无所依违命操笔者书之近从建武以来
暨于斯今其人既亡行乃可书玉石朱紫由此定矣故
谓之决录矣
   孟子题辞
孟子题辞者所以题号孟子之书本末指义文辞之表
也孟姓也子者男子之通称也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
总谓之孟子其篇目则各自有名孟子邹人也名轲字
则未闻也邹本春秋邾子之国至孟子时改曰邹矣国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1397-0495a.png
近鲁后为鲁所并又言邾为楚所并非鲁也今邹县是
也或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故孟子仕于齐丧母而
归葬于鲁也三桓子孙既以衰微分适他国孟子生有
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
思治儒术之道通五经尤长于诗书周衰之末战国纵
横争兵争强以相侵夺当世取士务先权谋以为上贤
先王大道陵迟隳废异端并起杨朱墨翟放荡之言以
干时惑众者非一孟子闵悼尧舜汤文周孔之业将遂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1397-0495b.png
湮微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于是则
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于诸侯思济斯民然由
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于事终莫能听纳其
说孟子亦自知遭苍姬之讫录值炎刘之未奋进不得
佐兴唐虞雍熙之和退不能信三代之馀风耻没世而
无闻焉是故垂宪言以贻后人仲尼有云我欲托之空
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于是退而论集所与
高弟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答问又自撰其法度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1397-0495c.png
之言著书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
字包罗天地揆序万类仁义道德性命祸福粲然靡所
不载帝王公侯遵之则可以致隆平颂清庙卿大夫士
蹈之则可以尊君父立忠信守志厉操者仪之则可以
崇高节抗浮云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
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孔子自卫反鲁
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乃删诗定书系周易作春秋
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贤拟圣而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1397-0495d.png
作者也七十子之畴会集夫子所言以为论语论语者
五经之錧辖六艺之喉襟也孟子之书则而象之卫灵
公问陈于孔子孔子答以俎豆梁惠王问利国孟子对
以仁义宋桓魋欲害孔子孔子称天生德于予鲁臧仓
毁鬲孟子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
同若此者众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正其
文不能弘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
而托之者也孟子既没之后大道遂绌逮至亡秦焚灭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1397-0496a.png
经术坑戮儒生孟子徒党尽矣其书号为诸子故篇籍
得不泯灭汉兴除秦虐禁开延道德孝文皇帝欲广游
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后罢传记博士
独立五经而已讫今诸经通义得引孟子以明事谓之
博文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其言曰说
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为得之矣斯
言殆欲使后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于说诗也
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孟子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1397-0496b.png
以来五百馀载传之者亦已众多余生西京世寻丕祚
有自来矣少蒙义方训涉典文知命之际婴戚于天遘
屯离骞诡性遁身经营八纮之内十有馀年心剿形瘵
何勤如焉尝息肩弛担于济岱之间或有温故知新雅
德君子矜我劬瘁眷我皓首访论稽古慰以大道余困
吝之中精神遐漂靡所济集聊欲系思于翰墨得以乱
思遗老也惟六籍之学先觉之士释而辨之者既已详
矣儒家惟有孟子闳远微妙蕴奥难见宜在条理之科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WYG1397-0496c.png
于是乃述已所闻证以经传为章句具载本文章别
其指分为上下凡十四卷究而言之不敢以当达者施
于新学可以寤疑辨惑愚亦未能审于是非后之明者
见其违阙倘改而正诸不亦宜乎
  陈纪(字元方颍川许人太丘长寔/子以至德称历官大鸿胪)
   论复肉刑书(纪初为此论太中大夫孔融/驳难之以众议不同乃止)
惟敬五刑以成三德易著劓刖灭趾之法所以辅政助
教惩恶息杀也且杀人偿死合于古制至于伤人或残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WYG1397-0496d.png
毁其体而才剪毛发非其理也若用古刑使淫者下蚕
室盗者刖其足永无淫放穿窬之奸矣(后汉/纪)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为北海太守/历少府为曹操所害著诗颂碑文论议六言)
   (策文表檄教令/书记二十五篇)
   肉刑议(时论者多欲复肉刑/融建议乃卒不改)
古者敦庞善否不别吏端刑清政无过失百姓有罪皆
自取之末世陵迟风化坏乱政挠其俗法害其人故曰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绳之以古刑投之以残弃非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WYG1397-0497a.png
所谓与时消息者也纣斮朝涉之胫天下谓为无道夫
九牧之地千八百君若各刖一人是下常有千八百纣
也求俗休和弗可得己且被刑之人虑不念生志在思
死类多趋恶莫复归正夙沙乱齐伊戾祸宋赵高英布
为世大患不能止人遂为非也适足绝人还为善耳虽
忠如鬻权信如卞和智如孙膑冤如巷伯才如史迁达
如子政一离刀锯没世不齿是太甲之思庸穆公之霸
秦南睢之骨立卫武之初筵陈汤之都赖魏尚之守边
卷二十四 第 24b 页 WYG1397-0497b.png
无所复施也汉开改恶之路凡为此也故明德之君
远度深惟弃短就长不苟革其政者也(不别艺文作区别/化作俗人作民)
   肉刑论(太平/御览)
今之洛阳道桥作囚徒于厮役十死一生故国家尝遣
三府请诏月一案行又置南甄官使者主养病徒仅能
存之语所谓洛阳豪徒韩伯密加笞三百不中一髡头
至耳发诣胜此自为刑非国法之意
   又(太平/御览)
卷二十四 第 25a 页 WYG1397-0497c.png
贤者所制或踰圣人水碓之巧胜于断木掘地
   马日磾加礼议(献帝都许融迁少府每朝会访/对引正定议初太傅马日殚使)
    (山东至淮南数有意袁术术夺取其节欲逼/为军师日磾遂饮恨而毙及丧还朝廷议欲)
    (加礼融独/议上从之)
日磾以上公之尊秉髦节之使衔命直指宁辑东夏而
曲媚奸臣为所牵率章表署用辄使首名附下罔上奸
以事君昔国佐当晋军而不挠宜僚临白刃而正色王
室大臣岂得以见胁为辞又袁术僣逆非一朝一夕日
卷二十四 第 25b 页 WYG1397-0497d.png
磾随从周旋历岁汉律与罪人交关三日己上皆应知
情春秋鲁叔孙得臣卒以不发扬襄仲之罪贬不书日
郑人讨幽公之乱斲子家之棺圣上哀矜旧臣未忍追
案不宜加礼
   论荆州牧刘表疏(表不供职贡僣行郊祀拟/斥乘舆诏下其事融上疏)
窃闻领荆州牧刘表桀逆放恣所为不轨至乃郊祭天
地拟仪社稷虽昏僣恶极罪不容诛至于国体宜且讳
之何者万乘至重天王至尊身为圣躬国为神器陛级
卷二十四 第 26a 页 WYG1397-0498a.png
县远禄位限绝犹天之不可阶日月之不可踰也每有
一竖臣辄云图之若形之四方非所以杜塞邪萌愚谓
虽有重戾必宜隐忍贾谊所谓掷鼠忌器盖谓此也是
以齐兵次楚唯责包茅王师败绩不书晋人前以露袁
术之罪今复下刘表之事是使跛牂欲窥高岸天险可
得而登也案表跋扈擅诛列侯遏绝诏命断盗贡篚招
呼元恶以自营卫专为群逆主萃渊薮郜鼎在庙章孰
甚焉桑落瓦解其埶可见臣愚以为宜隐郊祀之事以
卷二十四 第 26b 页 WYG1397-0498b.png
崇国防
   奏宜准古王畿制书(融奏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内不以封建诸侯献)
    (帝从之曹操潜忌具论封建/渐广风郗虑以微法奏免融)
臣闻先分九圻以远及近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诗云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故曰天子之居必以众大言之周
室既衰六国力征授赂割裂诸夏镐京之制商邑之度
历载弥久遂以闇昧秦兼天下政不遵旧革刬五等扫
灭侯甸筑城万里滨海立门欲以六合为一区五服为
卷二十四 第 27a 页 WYG1397-0498c.png
家关卫不要遂使陈项作难家庭临海击柝不救圣汉
因循未之匡改犹依古法颍川南阳陈留上党三河近
郡不封爵诸侯臣愚以为千里国内可略从周官六乡
六遂之文分取北郡皆令属司隶校尉正以王赋以崇
帝室投自近以宽远繇华贡献外薄四海揆文奋武各
有典书(后汉/纪)
   荐谢该书(该字文仪南阳章陵人善明春秋左/氏为世大儒仕公车司马令以亲老)
    (去官荆州道断不得归乡里/融上书荐之诏徵还拜议郎)
卷二十四 第 27b 页 WYG1397-0498d.png
臣闻高祖创业韩彭之将征讨暴乱陆贾叔孙通进说
诗书光武中兴吴耿佐命范升卫宏修述旧业故能文
武并用成长久之计陛下圣德钦明同符二祖劳谦厄
运三年乃欢今尚父鹰扬方叔翰飞王师电鸷群凶破
殄始有櫜弓卧鼓之次宜得名儒典综礼纪窃见故公
车司马令谢该体曾史之淑性兼商偃之文学博通群
艺周览古今物来有应事至不惑清白异行敦悦道训
求之远近少有畴匹若乃巨骨出吴隼集陈庭黄能入
卷二十四 第 28a 页 WYG1397-0499a.png
寝亥有二首非夫洽闻者莫识其端也隽不疑定北阙
之前夏侯胜辨常阴之验然后朝士益重儒术今该实
卓然比迹前列间以父母老疾弃官欲归道路险塞无
由自致猥使良才抱璞而逃踰越上河沉沦荆楚所谓
往而不反者也后日当更瞆乐以钓由余剋像以求传
说岂不烦哉臣愚以为可推录所在召该令还楚人止
孙卿之去国汉朝追匡衡于平原尊儒贵学惜失贤也
   荐祢衡表(衡建安初来游许下唯善融与扬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扬德祖融)
卷二十四 第 28b 页 WYG1397-0499b.png
    (亦深爱其才为忘/年交上疏荐之)
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乂旁求四方以招贤俊昔世宗
继统将弘祖业畴咨熙载群士响臻陛下睿圣纂承基
绪遭遇厄运劳谦日仄惟岳降神异人并出窃见处士
平原祢衡年二十四字文正淑质贞亮英才卓跞初涉
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暂闻不忘于
心性与道合思若有神弘羊潜计安世默识以衡准之
诚不足怪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如雠任
卷二十四 第 29a 页 WYG1397-0499c.png
座抗行史鱼厉莭殆无以过也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
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
有馀昔贾谊求试属国诡系单于终军欲以长缨牵致
劲越弱冠慷慨前世美之近日路粹严象亦用异才擢
拜台郎衡宜与为比如得龙跃天衢振翼云汉扬声紫
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门之穆穆钧天
广乐必有奇丽之观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
辈不可多得激楚扬阿至妙之容台牧者之所贪飞兔
卷二十四 第 29b 页 WYG1397-0499d.png
騕袅绝足奔放良乐之所急臣等区区敢不以闻陛下
笃慎取士必须效试乞令衡以褐衣召见必无可观采
臣等受面欺之罪(振翼续汉作凤奋/台牧融集作堂牧)
   南阳东海王时祭对(献帝子南阳王冯束海王/只薨伤其早殁欲修四时)
    (之祭以访/融融对)
圣恩敦睦感时增思悼二王之灵发哀悯之诏稽度前
典以正礼制窃观故事前梁怀王临江悯王齐哀王临
淮怀王并薨无后同产昆弟即景武昭明四帝是也未
卷二十四 第 30a 页 WYG1397-0500a.png
闻前朝修立祭祀若临时所施则不列传纪臣愚以为
诸在冲龀圣慈哀悼礼同成人加以号谥者宜称上恩
祭祀礼毕而后绝之至于一岁之限不合礼意又违先
帝已然之法所未敢处
   上三府所辟称故吏事
三府所辟州郡所辟其不谒署不得称故吏臣惟古典
春秋女在其国称女在涂称妇然则在涂之臣应与为
比榖梁传曰天子之宰通于四海三公之吏不得以未
卷二十四 第 30b 页 WYG1397-0500b.png
至为差狐突曰策名委质贰乃辟也奉命承教策名也
昔公孙婴齐卒于狸蜃时未入国鲁君以大夫之礼加
焉传曰吾固许之反为大夫延陵季子解剑带徐君之
墓以明心许之信况受三军之招修拜辱之辞有资父
事君之志耶臣愚以为礼宜从重三公所辟虽未执职
便为故吏(通典/)
   奏马贤事
楚相吴起或遗之一榼酒注之上流使士卒迎流饮其
卷二十四 第 31a 页 WYG1397-0500c.png
下明不独也马贤于军中帐内施毾㲪士卒飘于风雪
   与曹操论盛宪书
    (宪字孝章会稽人初为台郎路逢融时十馀/岁载归与言知其奇寻举孝廉补尚书郎稍)
    (迁吴郡太守以疾去官归乡里孙策平吴忌/宪名囚之融与操书由是徵为骑都尉徵命)
    (未至为孙/权所害)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
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
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
卷二十四 第 31b 页 WYG1397-0500d.png
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
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
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执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
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公诚能驰一
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今之少
年喜谤前辈或能讥平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
牧之人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
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
卷二十四 第 32a 页 WYG1397-0501a.png
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
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
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
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
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称引自公
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表不悉(会稽/典录)
   与曹操论酒禁书
    (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融见操雄诈渐著数不能堪故发辞)
卷二十四 第 32b 页 WYG1397-0501b.png
    (偏宕多致乖忤○魏略操为司空威德日盛/融以旧意书疏倨傲京兆脂习常责融不从)
公初当来邦人咸抃舞踊跃以望我后亦既至止酒禁
施行夫酒之为德久矣古先哲王类帝禋宗和神定人
以齐万国非酒莫以也故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
郡人著旨酒之德尧不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
以堪上圣樊哙解厄鸿门非豕肩钟酒无以奋其怒赵
之厮养东迎其主非引卮酒无以激其气高祖非醉
斩白蛇无以畅其灵景帝非醉幸唐姬无以开中兴袁
卷二十四 第 33a 页 WYG1397-0501c.png
盎非醇醪之力无以脱其命定国不酣饮一斛无以决
其法故郦生以高阳酒徒著功于汉屈原不餔糟醊醨
取困于楚由是观之酒何负于政哉(张璠汉记○九州/春秋亦载酒星之)
(耀作酒旗之星畅其灵作扬其灵决其法作决/法令末句作酒何负于治哉脱尺牍作服误)
   又书(此操答融书/融复与之)
昨承训答陈二代之祸及众人之败以酒亡者实如来
诲虽然徐偃王行仁义而亡今令不绝仁义燕哙以让
失社稷今令不禁让退鲁因儒而损今令不弃文学夏
卷二十四 第 33b 页 WYG1397-0501d.png
商亦以妇人失天下今令不断婚姻而将酒独急者疑但
惜谷耳非以亡王为戒也(孔融集○王/尺牍作主)
   报曹操书(操以融论建太广潜忌正议御史大/夫郗虑承望风旨以微法奏免融官)
    (因显明雠怨操故书激厉融融答之岁馀复/拜太中大夫操既积嫌忌而虑复搆成其罪)
    (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下/狱弃市妻子皆被诛○详魏曹操书下)
猥惠书教告所不逮融与鸿豫州里比邻知之最早虽
尝陈其功美欲以厚于见私信于为国不求其覆过掩
恶有罪望不坐也前者黜退欢欣受之昔赵宣子朝登
卷二十四 第 34a 页 WYG1397-0502a.png
韩厥夕被其诛戮喜而求贺况无彼人之功而敢枉当
官之平㦲忠非三闾智非晁错窃位为过免罪为幸乃
使馀论远闻所以惭惧也朱彭寇贾为世壮士爱恶相
攻能为国忧至于轻弱薄劣犹昆虫之相嚼适足还害
其身诚无所至也晋侯嘉其臣所争者大而师旷以为
不如心竞性既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榆次之
辱不知贬毁之于已犹蚊䖟之过也子产谓人心不相
似或矜埶者欲以取胜为荣不念宋人待四海之客大
卷二十四 第 34b 页 WYG1397-0502b.png
炉不欲令酒酸也至于屈榖巨瓠坚而无窍当以无用
罪之耳他者奉遵严教不敢失坠郗为故吏融所推进
赵衰之拔郤縠不轻公叔之升臣也知同其爱训诲发
中虽懿伯之忌犹不得念况恃旧交而欲自外于贤吏
哉辄布腹心脩好如初苦言至意终身诵之(并后汉书/○太平御)
(览融与路粹书朱彭寇贾之徒当世壮士爱恶相攻能/为国患轻薄劣弱者如两虺相嚼适足还灾其身诚无)
(所致按本/此书中语)
   与曹操书(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与操书)
卷二十四 第 35a 页 WYG1397-0502c.png
    (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融/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啁曹操讨乌桓书(建安十/三年)
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氏不贡楛矢丁零盗苏
武牛羊可并案也(魏氏/春秋)
   与韦甫休书(陶渊明圣贤群辅录韦端字甫休/杜林人位凉州牧太尉尺牍作林)
    (甫/误)
使君足下怀远垂勋西戎即叙前别意恨甚多不悉卒
卷二十四 第 35b 页 WYG1397-0502d.png
从事至承获所讯喜而起居不恙而到也云便结驷径
至旧治西土之人宗服令德解仇崇好以顺风化万里
雍穆如乐之和虽为国家威灵感应亦实士縠堪事之
效也昔伯安由幽都而登上司子琰以豫州而取宰相
近事未远当勉功业以丰此庆耳间僻疾动不得复与
足下岸帻广坐举杯相于以为邑邑
   又(韦康字元将诞字仲将并端子融与端书○/康任凉州刺史为马超所杀诞仕魏中书监)
前日元将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昨日仲
卷二十四 第 36a 页 WYG1397-0503a.png
将又来懿性贞实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
出老蚌甚珍贵之(三辅决录注○昨日仲将又来一作/昨日又见弟仲将文敏笃诚作开敏)
(志笃○艺文合前一篇尺/牍仍之并误决录本二篇)
   与张纮书(纮见/吴)
    (弦建安四年为孙策奉章至许宫留为侍御/史融等皆与亲善后曹操闻策薨令纮辅权)
    (内附出纮为会稽东部都尉及权讨江夏以/东部少事命纮居守遥领所职融遗纮书)
闻大军西征足下留镇不有居者谁守社稷深固折冲
亦大勋也无乃李广之气循发益怒乐一当单于以尽
卷二十四 第 36b 页 WYG1397-0503b.png
馀愤乎南北并定世将无事孙叔投戈绛灌俎豆亦在
今日但用离析无缘会面为愁叹耳道直途清相见岂
复难哉(循发本见李陵传非广也吴书作仓/发似误尺牍乃改作仓卒甚失其义)
   又
    (纮既好文学又善楷篆与/融书自书融遗纮书美之)
前劳手笔多篆书每举篇见字欣然独笑如复睹其人
(并吴书○张怀瓘书断/云前劳笔迹乃多为篆)
   荅虞翻书(翻见/吴)
卷二十四 第 37a 页 WYG1397-0503c.png
    (翻与融书示以/易注融荅之)
示所著易传自商瞿以来舛错多矣去圣弥远众说骋
辞曩闻延陵之理乐今睹吾君之治易知东南之美者
非但会稽之竹箭焉又观象云物察应寒温推本祸福
与神合契可谓探赜旁通者已方世清圣上求贤者梁
丘以卦筮宁世刘向以洪范昭名想当来翔追踪前烈
相见乃尽不复多陈(虞翻别传○非但吴志作非徒吾/君作吴子推本作原其合契作会)
(契探牍一/作探索)
卷二十四 第 37b 页 WYG1397-0503d.png
   喻邴原书(原字根/矩见魏)
    (原初署北海功曹融为太守以原为计佐是/时汉朝陵迟政以贿成原乃将家人入郁洲)
    (山中郡举有道融以/书喻原原遂到辽东)
修性保真清虚守高危邦不入久潜乐土王室多难西
迁镐京圣朝劳谦畴咨隽乂我徂求定策命恳恻国之
将陨[𡠉]不恤纬家之将亡缇萦跋涉彼匹妇也犹执此
义实望根矩仁为己任授手援溺振民于难乃或晏晏
居息莫我肯顾谓之君子固如此乎根矩根矩可以来
卷二十四 第 38a 页 WYG1397-0504a.png
(恳恻一/作恳切)
   与邴原书
    (原自辽东欲归乡里止于三山融移书/与之原于是复返积十馀年后乃遁还)
随会在秦贾季在翟咨仰靡所叹息增怀顷知来至近
在三山诗不云乎来归自镐我行永久今遣五官掾奉
问榜人舟楫之劳祸福动静告慰乱阶未已阻兵之雄
若棋奕争枭(并邴原别传○未已尺牍作而已与/阻兵之雄意义不贯别传所载自明)
   与王朗书(朗见/魏)
卷二十四 第 38b 页 WYG1397-0504b.png
    (朗汉未为会稽太守孙策渡江略地与策战/败绩乃诣策令使诘让朗对谢服曹操为司)
    (空表徵之未至融与之书朗自曲阿展转/江海积年乃至拜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
世路隔塞情问断绝感怀增思前见章表知寻汤武罪
已之迹自投东裔同鲧之罚览省未周涕陨潸然主上
宽仁贵德宥过曹公辅政思齐并立策书屡下殷勤款
至知棹舟浮海息驾广陵不意黄能突出羽渊也谈笑
有期勉行自爱(献帝/春秋)
   与许博士书
卷二十四 第 39a 页 WYG1397-0504c.png
    (许博士为汉/乐器融与书)
今足下远以彝器金石并志为国家来仪之瑞亦丈夫
之大勋(北堂/书抄)
   与宗从弟书
知晚节豫学既美大弟困而能寤又合先君加我之义
岂惟仁弟实专承之凡我宗族犹或赖焉(艺文/类聚)
   与诸卿书
郑康成多臆说人见其名学谓有所出也證案大较要
卷二十四 第 39b 页 WYG1397-0504d.png
在五经四部书如非此文近为妄矣若子所执以为郊
天鼓必当麒麟之皮也写孝经本当曾子家策乎(太平/御览)
   又
先日多惠胡桃深知笃意(艺文/类聚)
   答王修教(融为北海太守举王修孝廉修让/邴原不听答修教修重辞融答)
原之贤也吾已知之矣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尧不能
用舜实举之原可谓不患无位之德以遗后贤不亦可

卷二十四 第 40a 页 WYG1397-0505a.png
   重答王修教
掾清身洁已历试诸艰谋而鲜过惠训不倦余嘉乃勋
应乃懿德用升尔于王庭其可辞乎
   与高密令教
志士邓子然告困焉得爱釜庾之间以伤烈士之心与
豆三斛后乏复言(太平/御览)
   缮治郑玄居室教(玄在徐州孔文举时为北海/相欲其返郡敦请恳恻使人)
    (继踵又下教及/归复告僚属)
卷二十四 第 40b 页 WYG1397-0505b.png
郑公久游南夏今艰难稍平倘有归来之思无寓人于
室毁伤其藩垣林木必缮治墙宇以俟还
   告僚属
昔周人尊师谓之尚父今可咸曰郑君不得称名也(并/商)
(芸小/说)
   立郑公乡告(国相孔融深敬郑玄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郑玄特立一碑)
昔齐置士乡越有君子军皆异贤之意也郑君好学实
怀明德昔太史公廷尉吴公谒者仆射邓公皆汉之名
卷二十四 第 41a 页 WYG1397-0505c.png
臣又南山四皓有园公夏黄公潜光隐耀世加其高
皆悉称公然则公者仁德之正号不必三事大夫也
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昔东海于公仅有一节犹或戒
乡人侈其门闾矧乃郑公之德而无驷牡之路可广开
门衢令容高车号为通德门(后汉/书)
   与高密令教(太平/御览)
高密侯国笺言郑公增门之崇令容高车结驷之路出
麦五斛以酬执事者之劳
卷二十四 第 41b 页 WYG1397-0505d.png
   卫尉张俭碑铭
其先张仲实以孝友左右周室晋主夏盟而张老延君
誉于四方君禀乾纲之正性蹈高世之殊轨冰洁渊清
介然特立虽史鱼之励操叔向之正色未足比焉中常
侍同郡侯览专权王命豺虎肆虐威震天下君以西部
督邮上览祸乱凶国之罪鞠没赃奸以巨万计俄而制
书案验部党君为览所陷亦章名捕逐当世英雄受命
殒身以籍济君厄者盖数十人故克免斯艰旋宅旧宇
卷二十四 第 42a 页 WYG1397-0506a.png
众庶怀其德王公慕其声州宰争命辟大将军幕府公
车特就家拜少府皆不就也复以卫尉徵明诏严切敕
州郡乃不得已而就之铭曰
桓桓我君应天淑灵皓素其质允迪忠贞肆志直道进
不为荣赴戟骄臣发如震霆凌刚摧坚视危如宁
   周武王汉高祖论
武王从后稷以来至其身相承积五十世俱有鱼乌之
瑞至高祖一身修德瑞有四吕公望形而荐女吕后见
卷二十四 第 42b 页 WYG1397-0506b.png
云知其处白蛇分神妪哭西入关五星聚又武王伐纣
斩而刺之高祖入秦赦子婴而遗之是宽裕又不如高
祖也
   圣人优劣论
荀愔等以为圣人俱受乾坤之醇灵禀造化之和气该
百行之高善备九德之淑懿极鸿源之深闾穷品物之
情类旷荡出于无外沉微沦于无内器不是周不充圣
极荀以为孔子称大哉尧之为君也惟天为大唯尧则
卷二十四 第 43a 页 WYG1397-0506c.png
之是为覆盖众圣最优之明文也孔以尧作天子九十
馀年政化洽于民心雅颂流于众听是以声德发闻遂
为称首则易所谓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百年然
后胜残去杀必世而后仁者也故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尧之为圣也明其圣与诸圣同但以人见称为君尔
   汝颍优劣论(融以为汝南士胜颍川/士陈长文难融荅之)
汝南戴子高亲止千乘万骑与光武皇帝共于道中颍
川士虽抗节未有颉颃天子者也汝南许子伯与其友
卷二十四 第 43b 页 WYG1397-0506d.png
人共说世俗将坏因夜举声号哭颍川虽忧时未有能
哭世者也汝南府许掾教太守邓晨图开稻陂数万顷
累世获其功夜有火光之瑞韩元长虽好地理未有成
功见效如许掾者也汝南张元伯身死之后见梦范巨
卿颍川士虽有奇异未有能神而灵者也汝南应世叔
读书五行俱下颍川士虽多聪明未有能离娄并照者
也汝南李洪为太尉掾弟杀人当死洪自劾诣阁乞代
弟命便饮酖而死弟用得全颍川虽尚节义未有能杀
卷二十四 第 44a 页 WYG1397-0507a.png
身成仁如洪者也汝南翟子威为东郡太守始举义兵
以讨王莽颍川士虽疾恶未有能破家为国者也汝南
袁公著为科甲郎上书欲治梁冀颍川士虽慕忠谠未
有能投命直言者也(并艺文/类聚)
   论(太平/御览)
马之骏者名曰骐骥犬之骏者名曰韩卢犬之有韩卢
马之有骐骥人之圣也名号异等设使骐骥与韩卢并
走宁能头尾相当八脚如一无有先后之觉矣
卷二十四 第 44b 页 WYG1397-0507b.png
  路粹(字文蔚陈留人以高第拜尚书/郎为丞相军谋祭酒典记室)
   奏孔融状(曹操既积忌融郗虑复搆成其罪令/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下狱弃市)
    (人睹粹所作无不/嘉其才而忌其笔)
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
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
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议秃巾
微行唐突宫掖又前与白衣襧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
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
卷二十四 第 45a 页 WYG1397-0507c.png
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
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
(后汉/书)
 
 
 
 
 
卷二十四 第 45b 页 WYG1397-0507d.png
 
 
 
 
 
 
 
 东汉文纪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