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1396-049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文纪卷十五    明 梅鼎祚 编
  王凤(字孝卿济南东平陵人元后弟/袭封阳平侯为大司马大将军)
   辞谢成帝书(成帝初即位以皇太后弟阳平侯/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
    (同母弟崇为安成侯庶弟哗等五人赐爵关/内侯其夏黄雾四塞终日天子下问言事者)
    (皆为阴盛侵阳之气以凤等无功为侯非高/祖之约故天为见异凤惧上书辞谢因乞骸)
    (骨辞职/上报)
陛下即位思慕谅闻故诏臣凤典领尚书事上无以明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1396-0491b.png
圣德下无以益政治今有茀星天地赤黄之异咎在臣
凤当伏显戮以谢天下今谅闇已毕大义皆举宜躬亲
万几以承天心
    成帝报王凤书
朕承先帝圣绪涉道未深不明事情是以阴阳错谬日
月无光赤黄之气充塞天下咎在朕躬今大将军乃引
过自予欲上尚书事归大将军印绶罢大司马官是明
朕之不德也朕委将军以事诚欲庶几有成显先祖之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1396-0492a.png
功德将军其专心固意辅朕之不逮毋有所疑
   再乞骸骨疏(京兆尹王章极言日蚀之咎在凤/颛政因奏封事荐冯野王代凤凤)
    (称病出就第上疏乞骸骨辞旨甚哀太后为/涕泣不食上少亲倚凤弗忍废乃报留凤起)
    (视/事)
臣材驽愚戆得以外属兄弟七人封为列侯宗族蒙恩
赏赐无量辅政出入七年国家委任臣凤所言辄听荐
士常用无一功善阴阳不调灾异数见咎在臣凤奉职
无状此臣一当退也五经传记师所诵说咸以日蚀之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1396-0492b.png
咎在于大臣非其人易曰折其右肱此臣二当退也河
平以来臣久病连年数出在外旷职素餐此臣三当退
也陛下以皇太后故不忍诛废臣犹自知当远流放又
重自念兄弟宗族所蒙不测当杀身靡骨死辇毂下不
当以无益之故有离寝门之心诚岁馀以来所苦加侵
日月益甚不胜大愿愿乞骸骨归自治养冀赖陛下神
灵未埋发齿期月之间幸得瘳愈复望帷幄不然必寘
沟壑臣以非材见私天下知臣受恩深也以病得全骸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1396-0492c.png
骨归天下知臣被恩见哀重巍巍也进退于国为厚万
无纤介之议唯陛下哀怜
    成帝报王凤书
朕秉事不明政事多阙故天变娄臻咸在朕躬将军乃
深引过自予欲乞骸骨而退则朕将何向焉书不云乎
公毋困我务专精神安心自持期于亟瘳称朕意焉
   为东平王求诸子太史公书对(东平王宇既前/坐过削樊亢父)
    (二县寻诏复之后年来朝上疏求诸子及大/史公书上以问大将军王凤凤对奏天子如)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1396-0492d.png
    (凤言遂/不与)
臣闻诸侯朝聘考文章正法度非礼不言今东平王幸
得来朝不思制节谨度以防危失而求诸书非朝聘之
义也诸子书或反经术非圣人或明鬼神信物怪太史
公书有战国从横权谲之谋汉兴之初谋臣奇策天官
灾异地形阸塞皆不宜在诸侯王不可予不许之辞宜
曰五经圣人所制万事靡不毕载王审乐道傅相皆儒
者旦夕讲诵足以正身虞意夫小辩破义小道不通致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1396-0493a.png
远恐泥皆不足以留意诸益于经术者不爱于王
   荐辛庆忌奏(庆忌成帝时累迁至金吾坐事左迁/酒泉太守岁馀大将军王凤荐庆忌)
    (复徵为光禄/大夫执金吾)
庆忌前在两郡著功迹徵入历位朝廷莫不信乡质行
正直仁勇得众心通于兵事明略威重任国柱石父破
羌将军武贤显名前世有威西夷臣凤不宜久处庆忌
之右
  王音(元后从父弟封安阳侯代/凤为大司马辅政有忠节)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1396-0493b.png
   雉雊奏(鸿嘉二年三月博士行大射礼有飞雉/集于庭历阶登堂而雊后飞集三公府)
    (又集未夹宫承明殿上大司马王音待诏宠/等上言帝使中常侍晁闳诏音曰闻捕得雉)
    (毛羽颇摧折类拘执者/得无人为之邪音复对)
天地之气以类相应谴告人君甚微而著雉者听察先
闻雷声故月令以纪气经载高宗雉雊之异以明转祸
为福之验今雉以博士行礼之日大众聚会飞集于庭
历阶登堂万众睢睢惊怪连日径历三公之府太常宗
正典宗庙骨肉之官然后入官其宿留告晓人具备深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1396-0493c.png
切虽人道相戒何以过是
   雉雊对
陛下安得亡国之语不知谁主为佞谄之计诬乱圣德
如此者左右阿谀甚众不待臣音复谄而足公卿以下
保位自守莫有正言如今陛下觉寤惧大祸且至身深
责臣下绳以圣法臣音当先受诛岂有以自解哉今即
位十五年继嗣不立日日驾车而出泆行流闻海内传
之甚于京师外有微行之害内有疾病之忧皇天数见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1396-0493d.png
灾异欲人变更终已不改天尚不能感动陛下臣子何
望独有极言待死命在朝暮而已如有不然老母安得
处所尚何皇太后之有高祖天下当以谁属乎宜谋于
贤知克己复礼以求天意继嗣可立灾变尚可销也(汉/书)
  王立(字子叔元后弟封红阳/侯平帝时为王莽迫杀)
   与杜业书(业南阳杜衍人/建平侯延年孙)
    (业以列侯选为太常与太后姊子定陵侯淳/于长不平坐法免官后为函谷关都尉会长)
    (有罪当就国帝舅红阳侯立与业书长既出/关复发下雒阳狱丞相史搜得立书奏业听)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1396-0494a.png
    (请不敬坐/免就国)
诚哀老姊垂白随无状子出关愿勿复用前事相侵(汉/书)
(○老姊名君侠立/之长姊次为元后)
  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有经学历/位丞相坐封地事免为庶人)
   上元帝政治得失疏(元帝以衡为郎中迁博士/给事中是时有日蚀地震)
    (之变上问以政治得失衡上疏上/说其言迁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臣闻五帝不同乐三王各异教民俗殊务所遇之时异
也陛下躬圣德开太平之路闵愚吏民触法抵禁比年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1396-0494b.png
大赦使百姓得改行自新天下幸甚臣窃见大赦之后
奸邪不为衰止今日大赦明日犯法相随入狱此殆导
之未得其务也盖保民者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观
其失而制其宜故动之而和绥之而安今天下俗贪财
贱义好声色上侈靡廉耻之节薄淫辟之意纵纲纪失
序疏者踰内亲戚之恩薄婚姻之党隆苟合徼幸以身
设利不改其原虽岁赦之刑犹难使错而不用也臣愚
以为宜一旷然大变其俗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1396-0494c.png
有朝廷者天下之桢干也公卿大夫相与循礼恭让则
民不争好仁乐施则下不暴上义高节则民兴行宽柔
和惠则众相爱四者明王之所以不严而成化也何者
朝有变色之言则下有争斗之患上有自专之士则下
有不让之人上有克胜之佐则下有伤害之心上有好
利之臣则下有盗窃之民此其本也今俗吏之治皆不
本礼让而上克暴或忮害好陷人于罪贪财而慕埶故
犯法者众奸邪不止虽严刑峻法犹不为变此非其天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1396-0494d.png
性有由然也臣窃考国风之诗周南召南被贤圣之化
深故笃于行而廉于色郑伯好勇而国人暴虎秦穆贵
信而士多从死陈夫人好巫而民淫祀晋侯好俭而民
畜聚太王躬仁邠国贵恕由是揆之治天下者审所上
而已今之伪薄忮害不让极矣臣闻教化之流非家至
而人说之也贤者在位能者布职朝廷崇礼百僚敬让
道德之行由内及外自近者始然后民知所法迁善日
进而不自知是以百姓安阴阳和神灵应而嘉祥见诗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1396-0495a.png
曰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此成汤
所以建至治保子孙化异俗而怀鬼方也今长安天子
之都亲承圣化然其习俗无以异于远方郡国来者无
所法则或见侈靡而放效之此教化之原本风俗之枢
机宜先正者也臣闻天人之际精祲有以相荡善恶有
以相推事作乎下者象动乎上阴阳之理各应其感阴
变则静者动阳蔽则明者晻水旱之灾随类而至今关
东连年饥馑百姓乏困或至相食此皆生于赋敛多民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1396-0495b.png
所共者大而吏安集之不称之效也陛下祗畏天戒哀
闵元元大自减损省甘泉建章宫卫罢珠厓偃武行文
将欲度唐虞之隆绝殷周之衰也诸见罢珠厓诏书
者莫不欣欣人自以将见太平也宜遂减宫室之度省
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外内近忠正远巧佞放郑卫进雅
颂举异材开直言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洁白之
士昭无欲之路览六艺之意察上世之务明自然之道
博和睦之化以崇至仁匡失俗易民视令海内昭然咸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1396-0495c.png
见本朝之所贵道德弘于京师淑问扬乎疆外然后大
化可成礼让可兴也
   论治性正家疏(元帝好儒术文辞颇改宣帝之/政言事者多进见人人自以为)
    (得上意又傅昭仪及子定陶王爱幸宠于皇/太后太子衡复上疏衡为少傅数年数上疏)
    (陈便宜及朝廷有政议传经以对言/多法义建昭中代韦玄成为丞相)
臣闻治乱安危之机在乎审所用心盖受命之王务在
创业垂统传之无穷继体之君心存于承宣先王之德
而褒大其功昔者成王之嗣位思述文武之道以养其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1396-0495d.png
心休烈盛美皆归之二后而不敢专其名是以上帝歆
享鬼神祐焉其诗曰念我皇祖陟降庭止言成王常思
祖考之业而鬼神祐助其治也升下圣德天覆子爱海
内然阴阳未和奸邪未禁者殆论议者未丕扬先帝之
盛功争言制度不可用也务变更之所更或不可行而
复复之是以群下更相是非吏民无所信臣窃恨国家
释乐成之业而虚为此纷纷也愿陛下详览统业之事
留神于遵制扬功以定群下之心大雅曰无念尔祖聿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1396-0496a.png
修厥德孔子著之孝经首章盖至德之本也传曰审好
恶理情性而王道毕矣能尽其性然后能尽人物之性
能尽人物之性可以赞天地之化治性之道必审巳之
所有馀而强其所不足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大察寡闻
少见者戒于雍蔽勇猛刚强者戒于大暴仁爱温良者
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
忘必审已之所当戒而齐之以义然后中和之化应而
巧伪之徒不敢比周而望进唯陛下戒所以崇圣德臣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1396-0496b.png
又闻室家之道修则天下之理得故诗始国风礼本冠
婚始乎国风原情性而明人伦也本乎冠婚正基兆而
防未然也福之兴莫不本乎室家之道衰莫不始乎梱
内故圣王必慎妃后之际别适长之位礼之于内也卑
不隃尊新不先故所以统人情而理阴气也其尊适而
卑庶也适子冠乎阼礼之用醴众子不得与列所以贵
正体而明嫌疑也非虚加其礼文而已乃中心与之殊
异故礼探其情而见之外也圣人动静游宴所亲物得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1396-0496c.png
其序得其序则海内自修百姓从化如当亲者疏当尊
者卑则巧佞之奸因时而动以乱国家故圣人慎防其
端禁于未然不以私恩害公义陛下圣德纯备莫不修
正则天下无为而治诗曰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传曰正
家而天下定矣
   封殷后议奏(元帝时尊周子南君为承休侯使/诸大夫博士求殷后散为十馀姓)
    (绝不能纪衡议奏上以其语不经遂寝至成/帝时梅福言宜封孔子后以奉殷祀诏封孔)
    (子世为殷/绍嘉公)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1396-0496d.png
王者存二王后所以尊其先王而通三统也其犯诛绝
之罪者绝而更封他亲为始封君上承其王者之始祖
春秋之义诸侯不能守其社稷者绝今宋国已不守其
统而失国矣则宜更立殷后为始封君而上承汤统非
当继宋之绝侯也宜明得殷后而已今之故宋推求其
嫡久远不可得虽得其嫡嫡之先巳绝不当得立礼记
孔子曰邱殷人也先师所共传宜以孔子世为殷后
   上成帝戒妃匹劝经学疏(衡为丞相成帝即位/衡上疏戒妃匹劝经)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1396-0497a.png
    (学威仪之则/上敬纳其言)
陛下秉至孝哀伤思慕不绝于心未有游虞弋射之宴
诚隆于慎终追远无穷已也窃愿陛下虽圣性得之犹
复加圣心焉诗云焭焭在疚言成王丧毕思慕意气未
能平也盖所以就文武之业崇大化之本也臣又闻之
师曰妃匹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
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以关雎为始言太上者民
之父母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则无以奉神灵之统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1396-0497b.png
而理万物之宜故诗曰窈窕淑女君子好仇言能致其
贞淑不贰其操情欲之感无介乎容仪宴私之意不形
乎动静夫然后可以配至尊而为宗庙主此纲纪之首
王教之端也自上世以来三代兴废未有不由此者也
愿陛下详览得失盛衰之效以定大基采有德戒声色
近严敬远技能窃见圣德纯茂专精诗书好乐无厌臣
衡材驽无以辅相善义宣扬德音臣闻六经者圣人所
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1396-0497c.png
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艺之指则天人之理可
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及论
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臣又闻圣王之自为
动静周旋奉天承亲临朝享臣物有节文以章人伦盖
钦翼祗栗事天之容也温恭敬逊承亲之礼也正躬严
恪临众之仪也嘉会和说飨下之颜也举错动作物遵
其仪故形为仁义动为法则孔子曰德义可尊容止可
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1396-0497d.png
大雅云敬慎威仪惟民之则诸侯正月朝觐天子天子
惟道德昭穆穆以视之又观以礼乐飨醴乃归故万国
莫不获赐祉福蒙化而成俗今正月初幸路寝临朝贺
置酒以飨万方传曰君子慎始愿陛下留神动静之节
使群下得望盛德休光以立基桢天下幸甚
   追论陈汤奏(汤与甘延寿之斩郅支王也衡初/以为矫诏不宜封及封侯成帝即)
    (位丞相衡复奏汤坐/免○详后陈汤下)
汤以吏二千石奉使颛命蛮夷中不正身以先下而盗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1396-0498a.png
所收康居财物戒官属曰绝域事不覆校虽在赦前不
宜处位
   祷高祖孝文孝武庙文(初丞相韦玄成奏罢郡/国庙玄成薨衡代为丞)
    (相上寝疾梦祖宗谴罢郡国庙上少弟楚孝/王亦梦焉疾久不平衡惶恐祷高祖孝文孝)
    (武庙又告谢毁庙之由久之遂尽复诸所罢/寝庙祀园皆修祀如故元帝崩衡又悉请罢)
    (奏/可)
嗣曾孙皇帝恭承洪业夙夜不敢康宁思育休烈以章
祖宗之盛功故动作接神必因古圣之经往者有司以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1396-0498b.png
为前因所幸而立庙将以系海内之心非为尊祖严亲
也今赖宗庙之灵六合之内莫不附亲庙宜一居京师
天子亲奉郡国庙可止毋修皇帝祗肃旧礼尊重神明
即告于祖宗而不敢失今皇帝有疾不豫乃梦祖宗见
戒以庙楚王梦亦有其序皇帝悼惧即诏臣衡复修立
谨案上世帝王承祖祢之大义皆不敢不自亲郡国吏
卑贱不可使独承又祭祀之义以民为本间者岁数不
登百姓困乏郡国庙无以修立礼凶年则岁事不举以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1396-0498c.png
祖祢之意为不乐是以不敢复如诚非礼义之中违祖
宗之心咎尽在臣衡当受其殃大被其疾队在沟渎之
中皇帝至孝肃慎宜蒙祐福唯高皇帝孝文皇帝孝武
皇帝省察右飨皇帝之孝开赐皇帝眉寿亡疆令所疾
日瘳平复反常永保宗庙天下幸甚
   告谢毁庙文(诸庙皆/同文)
往者大臣以为在昔帝王承祖宗之休典取象于天地
天序五行人亲五属天子奉天故率其意而尊其制是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1396-0498d.png
以禘尝之序靡有过五受命之君躬接于天万世不堕
继烈以下五庙而迁上陈太祖间岁而祫其道应天故
福禄永终太上皇非受命而属尽义则当迁又以为孝
莫大于严父故父之所尊子不敢不承父之所异子不
敢同礼公子不得为母信为后则于子祭于孙止尊祖
严父之义也寝日四上食园庙閒祠皆可亡修皇帝思
慕悼惧未敢尽从惟念高皇帝圣德茂盛受命溥将钦
若稽古承顺天心子孙本支陈锡无疆诚以为迁庙合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1396-0499a.png
祭久长之策高皇帝之意乃敢不听即以令日迁太上
孝惠庙孝文太后孝昭太后寝将以昭祖宗之德顺天
人之序定无穷之业今皇帝未受兹福乃有不能共职
之疾皇帝愿复修立承祀臣衡等咸以为礼不得如不
合高皇帝孝惠皇帝孝文皇帝孝武皇帝孝昭皇帝孝
宣皇帝太上皇孝文太后孝昭太后之意罪尽在臣衡
等当受其咎今皇帝尚未平诏中朝臣具复毁庙之文
臣衡中朝臣咸复以为天子之祀义有所断礼有所承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1396-0499b.png
违统背制不可以奉先祖皇天不祐鬼神不飨六蓺所
载皆言不当无所依缘以作其文事如失指罪乃在臣
衡当深受其殃皇帝宜厚蒙祉福嘉气日兴疾病平复
永保宗庙与天亡极群生百神有所归息
   上成帝毁庙奏
前以上体不平故复诸所罢祠卒不蒙福案卫思后戾
太子戾后园亲未尽孝惠孝景庙亲尽宜毁及太上皇
孝文孝昭太后昭灵后昭哀后武哀王祠请悉罢勿奉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1396-0499c.png
   议郊祀奏(成帝初即位衡与御史大夫王谭请/徙南北郊于长安以复古制大司马)
    (许嘉等八人以为所从来久远宜如故大将/军王商等五十人议与衡合衡谭复奏议天)
    (子从之衡又言甘泉泰畤及五/畤议并从焉及陈宝祠皆罢)
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于郊祀故
圣王尽心极虑以建其制祭天于南郊就阳之义也瘗
地于北郊即阴之象也天之于天子也因其所都而各
飨焉往者孝武皇帝居甘泉宫即于云阳立泰畤祭于
宫南今行常幸长安郊见皇天反北之泰阴祠后土反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1396-0499d.png
东之少阳事与古制殊又至云阳行溪谷中阸陜且百
里汾阴则渡大川有风波舟楫之危皆非圣主所宜数
乘郡县治道共张吏民困苦百官烦费劳所保之民行
危险之地难以奉神灵而祈福祐殆未合于承天子民
之意昔者周文武效于丰鄗成王效于雒邑由此观之
天随王者所居而飨之可见也甘泉泰畤河东后土之
祠宜可徙置长安合于古帝王愿与群臣议定
    右将军王商博士师丹议郎翟方进等五十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1396-0500a.png
    人议
礼记曰燔柴于太坛祭天也瘗薶于太圻祭地也兆于
南郊所以定天位也祭地于太圻在北郊就阴位也郊
处各在圣王所都之南北书曰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
牛二周公加牲告徙新邑定郊礼于雒明王圣主事天
明事地察天地明察神明章矣天地以王者为主故圣
王制祭天地之礼必于国郊长安圣主之居皇天所观
视也甘泉河南之祠非神灵所飨宜徙就正阳太阴之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1396-0500b.png
处违俗复古循圣制定天位如礼便
   郊祀再议
陛下圣德匆明上通承天之大典览群下使各悉心尽
处议郊祀之处天下幸甚臣闻广谋从众则合于天心
故洪范曰三人占则从二人言言少从多之义也论当
往古宜于万民则依而从之违道寡与则废而不行今
议者五十八人其五十人言当徙之义皆著于经传同
于上世便于吏民八人不按经艺考古制而以为不宜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1396-0500c.png
无法之议难以定吉凶太誓曰正稽古立功立事可以
永年丕天之大律诗曰毋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
于兹言天之日监王者之处也又曰乃眷西顾此维予
宅言天以文王之都为居也宜于长安定南北郊为万
世基
   甘泉泰畤坛议
甘泉泰畤紫坛八觚宣通象八方五帝坛周环其下又
有群神之坛以尚书禋六宗望山川遍群神之义紫坛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1396-0500d.png
有文章采镂黼黻之饰及玉女乐石坛仙人祠瘗鸾路
骍驹寓龙马不能得其象于古臣闻郊柴坛享帝之义
埽地而祭上质也歌大吕舞云门以俟天神歌大簇舞
咸池以俟地祗其牲用犊其席槁秸其器陶匏皆因天
地之性贵诚上质不敢修其文也以为神祗功德至大
虽修精微而备庶物犹不足以报功惟至诚为可故上
质不饰以章天德紫坛伪饰女乐鸾骍驹龙马石坛之
属宜皆勿修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1396-0501a.png
   五畤议
王者各以其礼制事天地非因异世所立而继之今雍
鄜密上下畤本秦侯各以其意所立非礼之所载术也
汉兴之初仪制未及定即且因秦故祠复立北畤今既
稽古建定天地之大礼郊见上帝青赤白黄黑五方之
帝皆毕陈各有位馔祭祀备具诸侯所妄造王者不当
长遵及北畤未定时所立不宜复修
    刘向神宝旧畤对(明年匡衡坐事免官爵众/庶多言不当变动祭祀者)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1396-0501b.png
     (初罢甘泉泰畤作南郊日大风坏甘泉行/宫折拔树木十围以上百馀上以问刘向)
     (向对上意恨之后以/久无继嗣遂并修复)
家人尚不欲绝种祠况于国之神宝旧畤且甘泉汾阴
及雍五畤始立皆有神祗感应然后营之非苟而巳也
武宣之世奉此三神礼敬敇备神光尤著祖宗所立神
祇旧位诚未易动及陈宝祠自秦文公至今七百馀岁
矣汉兴世世常来光色赤黄长四五丈直祠而息音声
砰隐野鸡皆雊每见雍太祝祠以大牢遣候者乘传驰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1396-0501c.png
诣行在所以为福祥高祖时五来文帝二十六来武帝
七十五来宣帝二十五来初元元年以来亦二十来此
阳气旧祠也及汉宗庙之礼不得擅议皆祖宗之君与
贤臣所共定古今异制经无明文至尊至重难以疑说
正也前始纳贡禹之议后人相因多所动摇易大传曰
诬神者殃及三世恐其咎不独止禹等
  司𨽻校尉骏 少府忠
   劾奏丞相匡衡疏(衡初封僮之乐安乡南以闽/佰为界郡图误以闽佰为平)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1396-0501d.png
    (陵佰多执田四百顷主簿陆赐与属明举计/以四百顷付乐安国收租千石司𨽻校尉骏)
    (少府忠行廷尉事劾衡/背制专地免为庶人)
衡监临盗所主守直十金以上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
地所以壹统尊法制也衡位三公辅国政领计簿知郡
实正国界计簿已定而背法制专地盗土以自益及赐
明阿承衡意猥举郡计乱减县界附下罔上擅以地附
益大臣皆不道
  甘延寿 陈汤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1396-0502a.png
   上诛郅支单于疏(汤为郎数求使外国迁西域/副校尉建昭三年与都护甘)
    (延寿出西域汤矫制发诸国兵吏攻郅支单/于破之斩单于及诸名王首上疏请县蛮夷)
    (邸间事下有司丞相匡衡御史大夫繁延寿/以为时春宜勿县车骑将军许嘉右将军王)
    (商以宜县十日元帝诏将军议是/封延寿为义成侯汤为关内侯)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彊汉匈奴
呼韩邪单于巳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
夏之西以为彊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
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1396-0502b.png
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
县头槁街峦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疆汉者虽远必诛
    丞相匡衡御史大夫繁延寿议
郅支及名王首更历诸国蛮夷莫不闻知月令春掩骼
埋胔之时宜勿县
    车骑将军许嘉右将军王商议
春秋夹谷之会优施笑君孔子诛之方盛夏首足异门
而出宜县十日乃埋之
卷十五 第 23a 页 WYG1396-0502c.png
  陈汤
   请释吏士疏(汤初矫制发兵丞相御史皆不与/汤汤素贪所卤获财物入塞多不)
    (法司𨽻校尉移书道上系吏士按验之汤/上疏上立出吏士令县道具酒食以过军)
臣与吏士共诛郅支单于幸得禽灭万里振旅宜有使
者迎劳道路今司𨽻反逆收系按验是为郅支报雠也
    刘更生理甘延寿陈汤疏(是时石显匡衡以/延寿汤矫制生事)
     (于蛮夷幸得不诛不宜复加爵土上重违/其议而内嘉汤等功议久不决向上疏元)
     (帝于是/诏议封)
卷十五 第 23b 页 WYG1396-0502d.png
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伤威毁
重群臣皆闵焉陛下赫然欲诛之意未尝有忘西域都
护延寿副校尉汤承圣指倚神灵总百蛮之君揽城郭
之兵出百死入绝域遂蹈康居屠五重城搴歙侯之旗
斩郅支之首县旌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埽谷吉之
耻立昭明之功万夷慑伏莫不惧震呼韩邪单于见郅
支已诛且喜且惧乡风驰义稽首来宾愿守北藩累世
称臣立千载之功建万世之安群臣之勋莫大焉昔周
卷十五 第 24a 页 WYG1396-0503a.png
大夫方叔吉甫为宣王诛猃狁而百蛮从其诗曰啴啴
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猃狁蛮荆来威易曰有
嘉折首获匪其丑言美诛首恶之人而诸不顺者皆来
从也今延寿汤所诛震虽易之折首诗之雷霆不能及
也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司马法曰
军赏不踰月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盖急武功重用人
也吉甫之归周厚赐之其诗曰吉甫宴喜既多受祉来
归自镐我行永久千里之镐犹以为远况万里之外其
卷十五 第 24b 页 WYG1396-0503b.png
勤至矣延寿汤既未获受祉之报反屈捐命之功久挫
于刀笔之前非所以劝有功厉戎士也昔齐桓前有尊
周之功后有灭项之罪君子以功覆过而为之讳行事
贰师将军李广利捐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之
劳而仅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毋鼓之首犹不足以
复费其私罪恶甚多孝武以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遂
封拜两侯三卿二千石百有馀人今康居国强于大宛
郅支之号重于宛王杀使者罪甚于留马而延寿汤不
卷十五 第 25a 页 WYG1396-0503c.png
烦汉士不费斗粮比于贰师功德百之且常惠随欲击
之乌孙郑吉迎自来之日逐犹皆裂土受爵故言威武
勤劳则大于方叔吉甫列功覆过则优于齐桓贰师近
事之功则高于安远长罗而大功未著小恶数布臣窃
痛之宜以时解县通籍除过勿治尊宠爵位以劝有功
   上初陵封事(汤善将作大匠解万年及成帝作/初陵万年与汤议欲营起邑居成)
    (大功巳当蒙重赏而汤妻家在长安不乐东/方宜求徙可得赐田宅俱善汤心利之即上)
    (封事上从其计果起昌陵邑后徙内郡国民/万年自诡三年可成后卒不就群臣多言不)
卷十五 第 25b 页 WYG1396-0503d.png
    (便者下有司议上/乃下诏罢昌陵)
初陵京师之地最为肥美可立一县天下民不徙诸陵
三十馀岁矣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可徙
初陵以彊京师衰弱诸侯又使中家以下得均贫富汤
愿与妻子家属徙初陵为天下先
    有司请罢昌陵议
昌陵因卑为高积土为山度便房犹在平地上客土之
中不保幽冥之灵浅外不固卒徒工庸以钜万数至㸐
卷十五 第 26a 页 WYG1396-0504a.png
脂火夜作取土东山且与榖同贾作治数年天下遍被
其劳国家罢敝府臧空虚下至众庶嗷嗷苦之故陵因
天性据真土处埶高敞旁近祖考前又已有十年功绪
宜还复故陵勿徙民
    成帝罢昌陵诏(永始/元年)
朕执德不固谋不尽下过听将作大匠万年言昌陵三
年可成作治五年中陵司马殿门内尚未加功天下虚
耗百姓罢劳客土疏恶终不可成朕惟其难怛然伤心
卷十五 第 26b 页 WYG1396-0504b.png
夫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其罢昌陵及故陵勿徙吏民令
天下毋有动摇之心
  赵增寿
   陈汤惑众议(成帝诏罢昌陵汤言当复发徙传/相语者十数人丞相御史奏汤惑)
    (众不道廷尉增寿议上下/汤与解万年俱徙敦煌)
不道无正法以所犯剧易为罪臣下丞用失其中故移
狱廷尉无比者先以闻所以正刑罚重人命也明王哀
悯百姓下制书罢昌陵勿徙吏民已申布汤妄以意相
卷十五 第 27a 页 WYG1396-0504c.png
谓且复发徙虽颇惊动所流行者少百姓不为变不可
谓惑众汤称诈虚设不然之事非所宜言大不敬也
   成帝免陈汤制
廷尉增寿议是汤前有讨郅支单于功其免汤为庶人
徙敦煌
   又白解万年
故将作大匠万年佞邪不忠妄为功诈多赋敛烦繇役
兴卒暴之作卒徒蒙辜死者连属毒流众庶海内怨望
卷十五 第 27b 页 WYG1396-0504d.png
虽蒙赦令不宜居京师
  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历迁司𨽻校/尉为京兆尹有声终东郡太守)
   告安定属县教(尊为虢令以高第擢安定太守/到官出教告属县又出教敇掾)
    (功曹下五官/掾张辅狱)
令长丞尉奉法守城为民父母抑强扶弱宣恩广泽甚
劳苦矣太守以今日至府愿诸君卿勉力正身以率下
故行贪鄙能变更者与为治明慎所职无以身试法
   敇掾功曹教
卷十五 第 28a 页 WYG1396-0505a.png
敇掾功曹各自底厉助太守为治其不中用趣自避退
毋久妨贤夫羽翮不修则不可以致千里闑内不理无
以整外府丞悉署吏行能分别白之贤为上毋以富贾
人百万不足与计事昔孔子治鲁七日诛少正卯今太
守视事已一月矣五官掾张辅怀虎狼之心贪污不轨
一郡之钱尽入辅家然适足以葬矣今将辅送狱直符
史诣閤下从太守受其事丞戒之戒之相随入狱矣
   劾丞相匡衡等奏(丞相衡御史大夫张谭元帝/时皆畏事石显至成帝即位)
卷十五 第 28b 页 WYG1396-0505b.png
    (显不复典权衡谭共奏免显等官尊为司𨽻/校尉劾奏上以新即位重伤大臣下御史丞)
    (问状御史丞劾尊左迁为高/陵令○张谭匡衡传作甄谭)
丞相衡御史大夫谭位三公典五常九德以总方略壹
统类广教化美风俗为职知中书谒者令显等专权擅
埶大作威福纵恣不制无所畏忌为海内患害不以时
白奏行罚而阿谀曲从附下罔上怀邪迷国无大臣辅
政之义皆不道在赦令前赦后衡谭举奏显不自陈不
忠之罪而反扬著先帝任用倾覆之徒妄言百官畏之
卷十五 第 29a 页 WYG1396-0505c.png
甚于主上卑君尊臣非所宜称失大臣体又正月行幸
曲台临享罢卫士衡与中二千石大鸿胪赏等会坐殿
门下衡南乡赏等西乡衡更为赏布东乡席起立延赏
坐私语如食顷衡知行临百官共职万众会聚而设不
正之席使下坐上相比为小惠于公门之下动不中理
乱朝廷爵秩之位衡又使官大奴入殿中问行起居还
言漏上十四刻行临到衡安坐不变色改容无怵惕肃
敬之心骄慢不谨皆不敬
卷十五 第 29b 页 WYG1396-0505d.png
    御史丞劾王尊奏
尊妄诋欺非谤赦前事猥历奏大臣无正法饰成小过
以涂污宰相摧辱公卿轻薄国家奉使不敬
   行县还上奏(尊为京兆尹出行县男子郭赐自/言许仲家十馀人共杀赐兄赏公)
    (归舍吏不敢捕尊还上奏御史大夫忠劾尊/免官吏多称惜之湖三老公乘与等上书讼)
    (尊治京兆功效上复/以尊为徐州刺史)
强不陵弱各得其所宽大之政行和平之气通
    御史大夫忠奏
卷十五 第 30a 页 WYG1396-0506a.png
尊暴虐不改外为大言倨嫚姗上威信日废不宜备位
九卿
  公乘兴
   讼王尊书
往者南山盗贼阻山横行剽劫良民杀奉法吏道路不
通城门至以警戒步兵校尉使逐捕暴师露众旷日烦
费不能禽制二卿坐黜群盗寖彊吏气伤沮流闻四方
为国家忧当此之时有能捕斩不爱金爵重赏关内侯
卷十五 第 30b 页 WYG1396-0506b.png
宽中使问所徵故司𨽻校尉王尊捕群盗方略拜为谏
大夫守京辅都尉行京兆尹事尊尽节劳心夙夜思职
卑体下士厉奔北之吏起沮伤之气二旬之间大党震
坏渠率效首贼乱蠲除民反农业拊循贫弱锄耘豪强
长安宿豪大猾东市贾万城西萭章剪张禁酒赵放杜
陵杨章等皆通邪结党挟养奸轨上干王法下乱吏治
并兼役使侵渔小民为百姓豺狼更数二千石二十年
莫能禽讨尊以正法案诛皆伏其辜奸邪销释吏民悦
卷十五 第 31a 页 WYG1396-0506c.png
服尊拨剧整乱诛暴禁邪皆前所稀有名将所不及虽
拜为真未有殊绝褒赏加于尊身今御史大失奏尊伤
害阴阳为国家忧无承用诏书之意靖言庸违象恭滔
天原其所以出御史丞杨辅故为尊书佐素行阴贼恶
口不信好以刀笔陷人于法辅尝醉过尊大奴利家利
家捽抟其颊兄子闳拔刀欲刭之辅以故深怨疾毒欲
伤害尊疑辅内怀怨恨外依公事建画为此议傅致奏
文浸润加诬以复私怨昔白起为秦将东破韩魏南拔
卷十五 第 31b 页 WYG1396-0506d.png
郢都应侯谮之赐死杜邮吴起为魏守西河而秦韩不
敢犯谗人间焉斥逐奔楚秦听浸润以诛良将魏信谗
言以逐贤守此皆偏听不聪失人之患也臣等窃痛伤
尊修身洁已砥节首功刺讥不惮将相诛恶不避豪强
诛不制之贼解国家之忧功著职修威信不废诚国家
爪牙之吏折冲之臣今一旦无辜制于仇人之手伤于
诋欺之文上不得以功除罪下不得蒙棘木之听独掩
怨雠之偏奏猥被共工之大恶无所陈怨愬罪尊以京
卷十五 第 32a 页 WYG1396-0507a.png
师废乱群盗并兴选贤徵用起家为卿贼乱既除豪猾
伏辜即以佞巧废黜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
不甚哉孔子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是惑也浸润
之谮不行焉可谓明也矣愿下公卿大夫博士议即定
尊素行夫人臣而伤害阴阳死诛之罪也靖言庸违放
殛之刑也审如御史章尊乃当伏观阙之诛放于无人
之域不得苟免及任举尊者当获选举之辜不可但已
即不如章饰文深诋以愬无罪亦宜有诛以惩谗贼之
卷十五 第 32b 页 WYG1396-0507b.png
口绝诈欺之路唯明主参详使黑白分别(并汉/书)
 
 
 
 
 
 
 西汉文纪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