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1396-018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文纪卷一     明 梅鼎祚 编
  高祖皇帝(姓刘讳邦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亡秦/灭楚五载而有天下国号汉都关中性)
   (明达好谋能听规摹弘远在位十二年崩群臣/议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
   (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
   与沛父老帛书(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因皆解纵秦二世元年)
    (陈涉起蕲沛令恐欲以沛应之掾主吏萧何/曹参召高祖于外令后悔城守萧曹踰城保)
    (高祖高祖乃书帛射城上父老/率子弟杀令迎高祖立为沛公)
卷一 第 1b 页 WYG1396-0186d.png
天下同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
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
完不然则父子俱屠无为也(史记同天下苦秦汉书作/天下 苦秦可立者立之)
(作可立立之则家/室完作即室家完)
   入关告谕(秦二世三年沛公攻武关击秦军大/破之秦相赵高杀二世立兄子子婴)
    (为王子婴元年十月沛公先诸侯至霸上子/婴降西入咸阳还军霸上召谕诸县豪杰使)
    (人行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善初怀王约先/入关者王之项籍背约自立为西楚霸王立)
    (沛公为/汉王)
卷一 第 2a 页 WYG1396-0187a.png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耦语者弃市吾与诸侯
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
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
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母恐且吾
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史记吏吏人汉/书作 民约束)
(作要/束)
   为义帝发丧告诸侯王(初项梁立楚怀王孙心/为怀王及秦灭项籍乃)
    (阳尊怀王为义帝徙长沙明年使英布击杀/之盖高祖为汉王之二年也汉王东略地至)
卷一 第 2b 页 WYG1396-0187b.png
    (雒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王)
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
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
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史/记)
(兵诸侯汉书作/ 关内作关中)
   礼诸神诏(汉王二年上东击项籍还入关立北/畤以配五帝召故秦祀官复置太祝)
    (太宰如其仪因令县为公社下诏称案是时/方为汉王如五年徙封信越及赦 犹令不)
    (宜此独先称诏盖史氏追/尊之辞亦不及检诸令耳)
卷一 第 3a 页 WYG1396-0187c.png
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者各
以其时礼祠之如故(史汉同/)
   改封韩信彭越令(汉王五年十一月与信/越将兵灭楚正月下令)
楚地巳定义帝亡后欲存恤楚众以定其主齐王信习
楚风俗更立为楚王王淮北都下邳魏相国建城侯彭
越勤劳魏民卑下士卒常以少击众数破楚军以魏故
地王之号曰梁王都定陶
   赦天下令(五年/正月)
卷一 第 3b 页 WYG1396-0187d.png
兵不得休八年万民与苦甚今天下事毕其赦天下殊
死以下
   封故衡山王吴芮诏(五年二月即/帝位下诏)
故衡山王吴芮与子二人兄子一人从百粤之兵以佐
诸侯诛暴秦有大功诸侯立以为王项羽侵夺之地谓
之番君其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芮为长
沙王
   封故粤王亡诸诏(五年/二月)
卷一 第 4a 页 WYG1396-0188a.png
故粤王亡诸世奉粤祀秦侵夺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
食诸侯伐秦亡诸身帅闽中兵以佐灭秦项羽废而弗
立今以为闽粤王王闽中地勿使失职
   罢兵赐复诏(五年五月兵皆/罢归家诏曰)
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民前或相
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巳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
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辩告勿笞辱民以饥饿自卖为人
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军吏卒会赦其亡罪而亡爵及不
卷一 第 4b 页 WYG1396-0188b.png
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故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其
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以下皆复其身及户
勿事
   善遇高爵诏(五年/五月)
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诸侯子及从军归者甚多
高爵吾数诏吏先与田宅及所当求于吏者亟与爵或
人君上所尊礼久立吏前曾不为决甚亡谓也异日秦
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与亢礼今吾于爵非轻也吏独
卷一 第 5a 页 WYG1396-0188c.png
安取此且法以有功劳行田宅今小吏未尝从军者多
满而有功者顾不得背公立私守尉长吏教训甚不善
其令诸吏善遇高爵称吾意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
重论之
   赦天下诏(六年十月人告楚王信谋反十/二月会诸侯于陈因执信诏曰)
天下既安豪杰有功者封侯新立未能尽图其功身居
军九年或未习法令或以其故犯法大者死刑吾甚怜
之其赦天下(并汉/书)
卷一 第 5b 页 WYG1396-0188d.png
   诏卫尉郦商(田横故齐王田氏之族秦末自立/为王及汉平齐地横率其徒属五)
    (百人窜居海坞中高帝乃使使赦横罪而召/之横以先尝杀汉使郦食其而弟商方为汉)
    (将不奉诏高帝诏商复使使具告诏意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发兵加诛横)
    (乘传诣洛阳至尸乡自刭从/二客及海中五百人皆自杀)
齐王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史汉/同)
   择王荆楚诏(六年十二月上既禽韩信分其地/为二国田肯贺上因言齐地便利)
    (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者于是下诏韩王信/等请立从父兄刘贾为荆王弟交为楚王)
齐古之建国也今为郡县其复以为诸侯将军刘贾
卷一 第 6a 页 WYG1396-0189a.png
有大功及择宽惠修洁者王齐荆地
   尊太公为太上皇诏(六年三月初上五日一朝/太公家令说太公虽父人)
    (臣也奈何令人主拜恐威重不行后上朝太/公拥彗迎门却行上大惊问知家令言心善)
    (之乃尊太公为太上皇赐/家令金五百斤五月诏)
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
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
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率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
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诸王通
卷一 第 6b 页 WYG1396-0189b.png
侯将军群卿大夫巳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
尊太公曰太上皇
   谳狱诏(七年/)
狱之疑者吏或不敢决有罪者久而不论无罪者久系
不决自今以来县道官狱疑者各谳所属二千石官二
千石官以其罪名当报之所不能决者皆移廷尉亦当
报之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传所当比律令以闻
   择立代王诏(十一年正月燕王绾相国何等皆/曰子恒贤知温良请立以为代王)
卷一 第 7a 页 WYG1396-0189c.png
代地居常山之北与夷狄边赵乃从山南有之远数有
胡寇难以为国颇取山南太原之地益属代代之云中
以西为云中郡则代受边寇益少矣王相国通侯吏二
千石择可立为代王者
   定口赋诏(十一年/二月)
欲省赋甚今献未有程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
多民疾之令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献及郡各以其
口数率人岁六十三钱以给献费
卷一 第 7b 页 WYG1396-0189d.png
   求贤诏(十一年/二月)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
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虖患在人主不交
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
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巳与我共
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
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
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
卷一 第 8a 页 WYG1396-0190a.png
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
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择立梁王淮阳王诏(十一年三月梁王彭越谋/反夷三族下诏燕王绾等)
    (请立子恢为梁王/子友为淮阳王)
择可以为梁王淮阳王者
   立赵它为南越王诏(十一年五月使陆贾即/授玺绶它稽首称臣)
粤人之俗好相攻击前时秦徙中县之民南方三郡使
与百粤杂处会天下诛秦南海尉它居南方长治之甚
卷一 第 8b 页 WYG1396-0190b.png
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耗减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俱
赖其力今立它为南粤王
   择立吴王诏(十一年十月长沙王臣等言沛侯/濞重厚请立为吴王上召拜以为)
    (有反相而诫/之后果反诛)
吴古之建国也日者荆王兼有其地今死亡后朕欲复
立吴王其议可者
   置秦楚诸帝王守冢诏(十一年/十二月)
秦皇帝楚隐王魏安釐王齐悯王赵悼襄王皆绝亡后
卷一 第 9a 页 WYG1396-0190c.png
其与秦始皇帝守冢二十家楚魏齐各十家赵及魏公
子亡忌各五家令视其冢复亡与它事(史记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隐王)
(陈涉魏安釐王齐湣王赵悼襄王皆绝无后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
   赐赦燕吏民诏(十一年十二月燕王卢绾预陈/豨反谋三月击绾下诏绾败诏)
    (诸侯王议可立为燕王者/长沙王等请立建为燕王)
燕王绾与吾有故爱之如子闻与陈豨有谋吾以为亡
有故使人迎绾绾称疾不来谋反明矣燕吏民非有罪
也赐其吏六百石以上爵各一级与绾居去来归者赦
卷一 第 9b 页 WYG1396-0190d.png
之加爵亦一级诏诸侯王议可立为燕王者
   立南海王织诏(十二年三月织注云遥夺/尉佗一郡封 未得王)
南武侯织亦粤之世也立以为南海王
   十二年三月诏(高祖自定天下以来韩彭诸功/臣并坐反诛因有是诏四月崩)
吾立为天子帝有天下十二年于今矣与天下之豪士
贤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辑之其有功者上致之王次为
列侯下乃食邑而重臣之亲或为列侯皆令自置吏得
赋敛女子公主为列侯食邑者皆佩之印赐大第室吏
卷一 第 10a 页 WYG1396-0191a.png
二千石徙之长安受小第室入蜀汉定三秦者皆世世
复吾于天下贤士功臣可谓亡负矣其有不义背天子
擅起兵者与天下共伐诛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并/汉)
(书/)
   赐韩王信书(信治马邑匈奴冒顿大入围信信/使使胡求和解上疑信有二心赐)
    (书责让之信得书亡走匈/奴为柴将军所击斩详后)
专死不勇专生不任寇攻马邑君王力不足以坚守虖
安危存亡之地此二者所以责于君王
卷一 第 10b 页 WYG1396-0191b.png
   手敕太子(名盈字满是为惠帝古艺文志高祖/传十三篇与大臣述 语及诏策也)
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以来时
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又
尧舜不以天下与子而与他人此非为不惜天下但子
不可立耳人有好牛马尚惜况天下耶吾以尔是元子
早有立意群臣咸称汝有四皓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
为可任大事也今定汝为嗣
卷一 第 11a 页 WYG1396-0191c.png
   又
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然
亦足自辞解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
宜自书勿使人也
   又
汝见萧曹张陈诸公侯吾同时人倍年于汝者皆拜并
语于汝诸弟
   又
卷一 第 11b 页 WYG1396-0191d.png
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馀诸儿皆足自立哀
此儿犹小也(赵王如意戚夫人生为吕后所杀傅并古/文苑 尺牍载三篇王云疑后人 会之)
(语/)
   功臣封爵誓文(六年十月始剖符封功臣萧何/曹参等为通侯于是申以丹书)
    (之信重以白马之盟/又作十八侯之位次)
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史记无黄/字存作宁)
(泰楚汉春秋载云使黄河如带/ 山作砺汉有宗庙尔无绝世)
  惠帝(讳盈高帝太子在位七年宽仁/笃敬遭母吕太后亏损至德焉)
卷一 第 12a 页 WYG1396-0192a.png
   宽吏赋诏(高帝十二年五月即位/赐爵级减税刑又诏)
吏所以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
民也今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与同居及故吏常佩
将军都尉印将兵及佩二千石官印者家惟给军赋他
无有所与
  文帝(讳恒高帝中子初封代王迎立在位二十三/年宽仁恭俭弛利戒兵与民休息是以海内)
   (殷富兴于礼义几/致刑措庙号太宗)
   即位赦诏
卷一 第 12b 页 WYG1396-0192b.png
制诏丞相大尉御史大夫间者诸吕用事擅权谋为大
逆欲危刘氏宗庙赖将相列侯宗室大臣诛之皆伏其
辜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
五日(汉书欲欲危史/记作 以危)
   封诛诸吕功臣诏(元年/十月)
吕产自置为相国吕禄为上将军擅矫遣灌将军婴将
兵击齐欲伐刘氏婴留荥阳弗击与诸侯合谋以诛吕
氏吕产欲为不善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谋夺吕产等军
卷一 第 13a 页 WYG1396-0192c.png
朱虚侯刘章首先捕吕产等太尉身率襄平侯通持节承
诏入北军典客刘揭身夺赵王吕禄印益封太尉勃万户
赐金五千斤丞相陈平灌将军婴邑各三千户金二千
朱虚侯刘章襄平侯通东牟侯刘兴居邑各二千户金千
斤封典客揭为阳信侯赐金千斤(史记后汉书首有/前字 少十馀字)
   议除收孥相坐律诏(元年十二月刑法/志作二年与纪异)
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卫善人也今犯法者巳论
而使无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收朕甚不取其议
卷一 第 13b 页 WYG1396-0192d.png
   丞相周勃陈平奏
父母妻子同产相坐及收所以累其心使重犯法也收
之之道所由来久矣臣之愚计以为如其故便
   又诏
朕闻之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且夫牧民而道之以
善者吏也既不能道又以不正之法罪之是法反害于
民为暴者也朕未见其便宜孰计之
   周勃陈平复奏
卷一 第 14a 页 WYG1396-0193a.png
陛下幸加大惠于天下使有罪不收无罪不相坐甚盛
德臣等所不及也臣等谨奉诏尽除收律相坐法(史记/上曰)
(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今犯法巳论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孥朕甚不取其)
(议之有司皆曰民不能自治故为法以禁之相坐坐收/所以累其心使重犯法所从来远矣如故便上曰朕闻)
(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且夫牧民而导之善者吏也/其既不能导又以不正之法罪之是反害于民为暴者)
(也何以禁之朕未见其便其孰计之有司皆曰陛下加/大惠德甚盛非臣等所及也请奉诏书除收孥诸相坐)
(律令皆真德秀文章正宗云史记文帝纪/凡诏 称上曰以其出于帝之实意故也)
   报建太子诏(元年正月有司请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庙也诏报有司又曰豫建太)
卷一 第 14b 页 WYG1396-0193b.png
    (子所以重宗庙社稷不忘天/下也又报有司固请乃许之)
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享也天下人民未有嗛志今
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下焉而曰豫
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其安之(史记㥦汉书/嗛作 禅作)
(嬗/)
   又报
楚王季父也春秋高阅天下之义理多矣明于国家之
大体吴王于朕兄也惠仁以好德淮南王弟也秉德以
卷一 第 15a 页 WYG1396-0193c.png
陪朕岂为不豫哉诸侯王宗室昆弟有功臣多贤及有
德义者若举有德以陪朕之不能终是社稷之灵天下
之福也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
者而专于子非所以忧天下也朕甚不取也(汉书无惠/仁句秉上)
(有皆/字)
    有司固请建太子奏
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千馀岁古之有天下者莫不长
焉用此道也立嗣必子所从来远矣高帝亲率士大夫
卷一 第 15b 页 WYG1396-0193d.png
始平天下建诸侯为帝者太祖诸侯王及列侯始受国
者皆亦为其国祖子孙继嗣世世弗绝天下之大义也
故高帝设之以抚海内今释宜建而更选于诸侯及宗
室非高帝之志也更议不宜子某最长纯厚慈仁请建
以为太子(史记作汉书皆千馀岁作皆且千岁/皆亦 亦皆子某作子启纯作敦)
   春和振贷诏(元年/三月)
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百姓鳏寡
孤独穷困之人或阽于死亡而莫之省忧为民父母将
卷一 第 16a 页 WYG1396-0194a.png
何如其议所以振贷之
   存问长老诏(元年/三月)
老者非帛不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
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
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
(并汉/书)
   修代来功诏(元年四月帝施惠天下诸侯/四夷远近驩洽乃脩代来功)
方大臣之诛诸吕迎朕朕孤疑皆止朕唯中尉宋昌劝
卷一 第 16b 页 WYG1396-0194b.png
朕朕以得保奉宗庙巳尊昌为卫将军其封昌为壮武
侯诸从朕六人官皆至九卿
   封从高帝功臣诏(元年/四月)
列侯从高帝入蜀汉中者六十八人皆益封各三百户
故吏二千石以上从高帝颍川守尊等十人食邑六百
户淮阳守申屠嘉等十人五百户卫尉定等十人四百
(汉书益邑各二/百户定作足)
   令列侯之国诏(二年/十月)
卷一 第 17a 页 WYG1396-0194c.png
朕闻古者诸侯建国千馀岁各守其地以时入贡民不
劳苦上下驩欣靡有遗德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
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由教驯其民其令列侯之国为
吏及诏所止者遣太子(汉书千馀岁无岁/字遗作违驯作训)
   日食求直言诏(二年十/二月)
朕闻之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政
不均则天示之以菑以诫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
适见于天菑孰大焉朕𫉬保宗庙以微眇之身托于兆
卷一 第 17b 页 WYG1396-0194d.png
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朕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
肱也朕下不能理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
矣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思之所不及白以告
朕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
饬其任职务省繇费以便民朕既不能远德故憪然念
外人之有非是以设备未息今纵不能罢边屯戍而又
饬兵厚卫其罢卫将军军太仆见马遗财足馀皆以给
置传(并史记理汉书天生蒸民作天生民兆作士在朕/作在予 作治白以告朕作丐以启告朕饬其任)
卷一 第 18a 页 WYG1396-0195a.png
(职作敕以职任/置传作传置)
   亲耕耤田诏(二年/正月)
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耤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民谪作县官及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
   封三王诏(二年三月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诏立辟疆为河间王章为阳城王兴)
    (居为济北王因立王子武为/代王参为太原王揖为梁王)
前赵幽王幽死朕甚怜之巳立其太子遂为赵王遂弟
辟疆及齐悼惠王子朱虚侯章东牟侯兴居有功可王
卷一 第 18b 页 WYG1396-0195b.png
(太子史记作长/子 并汉书)
   除诽谤法诏(二年五月/史记三月)
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
来谏者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
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民或
祝诅上以相约结而后相谩吏以为大逆其有他言而
吏又以为诽谤此细民之愚无知扺死朕甚不取自今
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史记/)
卷一 第 19a 页 WYG1396-0195c.png
   劝农诏(二年/九月)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
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
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汉书/)
   遣丞相之国诏(三年十一月遂免/丞相周勃遣就国)
前日计遣列侯之国或辞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为朕
率列侯之国(汉书计/作诏)
   击匈奴诏(孝文即位与匈奴复修和好三年夏/匈奴右贤王入居河南地为寇五月)
卷一 第 19b 页 WYG1396-0195d.png
    (下诏遣丞相灌婴将兵击右/贤王走出塞 史记六月)
汉与匈奴约为昆弟无使害边境所以输遗匈奴甚厚
今右贤王离其国将众居河南降地非常故往来近塞
捕杀吏卒驱保塞蛮夷令不得居其故陵轹边吏入盗
甚敖无道非约也其发边吏骑八万五千诣高奴(并史/记)
   赦济北吏民诏(三年济北王兴居闻上自击匈/奴乃反欲袭荥阳七月上自太)
    (原至长安下诏/虏兴居自杀)
济北王背德反上诖误吏民为大逆济北吏民兵未至
卷一 第 20a 页 WYG1396-0196a.png
先自定及以军城邑降者皆赦之复官爵与王兴居去
来者亦赦之
   劝农蠲租诏(十二年/三月)
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
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从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务
也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
勤而劝民不明也且吾农民甚苦而吏莫之省将何以
劝焉其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
卷一 第 20b 页 WYG1396-0196b.png
   赐三老孝弟力田置常员诏(十二年/三月)
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帅
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万家之
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其遣谒
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廉吏二百
石以上率百石者三匹及问民所不便安而以户口率
置三老悌弟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
   亲耕蚕诏(十三年/二月)
卷一 第 21a 页 WYG1396-0196c.png
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
礼仪(并汉/书)
   除秘祝诏(十三/年夏)
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
今秘祝之官移过于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不取其除
(史记/)
   除肉刑诏(十三年五月以淳于公女缇萦上书/请赎父刑为下令丞相张苍等议奏)
    (定律/制可)
卷一 第 21b 页 WYG1396-0196d.png
制诏御史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
民弗犯何治之至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
在非乃朕德之薄而教不明与吾甚自愧故夫训道不
纯而愚民陷焉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
未施而刑巳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朕甚怜
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
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及令
罪人各以轻重不亡逃有年而免具为令(史记何治之/至作何则至)
卷一 第 22a 页 WYG1396-0197a.png
(治训作驯由至作由也刑之/痛作楚痛有以易之下无)
    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定律令奏
肉刑所以禁奸所由来者久矣陛下下明诏怜万民之
一有过被刑者终身不息及罪人欲改行为善而道亡
繇至于盛德臣等所不及也臣谨议请定律曰诸当完
者完为城旦舂当黥者髡钳为城旦舂当劓者笞三百
当斩左止者笞五百当斩右止及杀人先自告及吏坐
受赇枉法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巳论命复有笞罪者
卷一 第 22b 页 WYG1396-0197b.png
皆弃市罪人狱巳决完为城旦舂满三岁为鬼薪白粲
鬼薪白粲一岁为𨽻臣妾𨽻臣妾一岁免为庶人𨽻臣
妾满二岁为司寇司寇一岁及作如司寇二岁皆免为
庶人其亡逃及有罪耐以上不用此令前令之刑城旦
舂岁而非禁锢者如完为城旦舂岁数以免臣昧死请
(汉书/)
   除租税诏(十三年/六月)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廑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
卷一 第 23a 页 WYG1396-0197c.png
谓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
(史记廑/作勤)
   增祀无祈诏(十四/年春)
朕获执牺牲圭币以事上帝宗庙十四年于今历日县
长以不敏不明而久抚临天下朕甚自愧其广增诸祀
墠场圭币昔先王远施不求其报望祀不祈其福右贤
左戚先民后巳至明之极也今吾闻祠官祝釐皆归福
朕躬不为百姓朕甚愧之夫以朕不德而躬享独美其
卷一 第 23b 页 WYG1396-0197d.png
福百姓不与焉是重吾不德其令祠官致敬毋有所祈
(史记躬汉书县长作弥长墠场作/坛场 享作专乡祠官作祀官)
   同前(史记十/三年制)
朕即位十三年于今赖祖宗之灵社稷之福方内乂安
人民靡疾间者比年登朕之不德何以享此皆上帝诸
神之赐也盖闻古者享其德必报其功欲有增诸神祠
有司议增雍五畤路车各一乘驾被具西畤畦畤寓车
各一乘禺马四匹驾被具其河湫汉水加玉各二及诸
卷一 第 24a 页 WYG1396-0198a.png
祠各增广坛场圭币俎豆以差加之而祝釐者归福于
朕百姓不与焉自今祝致敬毋有所祈
   议佐百姓诏(后元年/十月)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
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
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
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
食之寡乏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
卷一 第 24b 页 WYG1396-0198b.png
其于古犹有馀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
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
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其与丞相列侯
吏二千石博士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
所隐(汉书/)
   匈奴和亲诏(后二年六月匈奴既约/和亲于是制诏御史)
朕既不明不能远德是以使方外之国或不宁息夫四
荒之外不安其生封圻之内勤劳不处二者之咎皆自
卷一 第 25a 页 WYG1396-0198c.png
于朕之德薄而不能远达也间者累年匈奴并暴边境
多杀吏民边臣兵吏又不能谕吾内志以重吾不德也
夫久结难连兵中外之国将何以自宁今朕夙兴夜寐
勤劳天下忧苦万民为之怛惕不安未尝一日忘于心
故遣使者冠盖相望结轶于道以谕朕意于单于今单
于反古之道计社稷之安便万民之利新与朕俱弃细
过偕之大道结兄弟之义以全天下元元之民和亲已
定始于今年(史记恻汉书远达作达远论吾作谕其怛/惕作 怛朕意作朕志汉书匈奴传制诏)
卷一 第 25b 页 WYG1396-0198d.png
(御史匈奴大单于遗朕书和亲巳定亡人不足以益众/广地匈奴无入塞汉无出塞犯令约者杀之可以久亲)
(后无咎俱便朕已许之/其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赐南粤王尉佗书(秦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行南海尉)
    (事秦灭高帝遣陆贾立佗为南粤王与长沙/接境高后时有司请禁粤关市铁器佗以此)
    (怨长沙王乃自尊号为南武帝攻长沙边取/数县高后遣将军隆虑侯灶击之兵不能踰)
    (岭高后崩罢兵佗乘黄屋左纛与中国侔文/帝元年使告诸侯四夷从代来即位意乃为)
    (佗亲冢在真定置守邑奉祀召其从昆弟尊/官厚赐宠之诏丞相平举可使粤者平言陆)
    (贾先帝时使粤上召贾为太中大夫赐佗书/佗恐乃下令国中去帝制因为书谢贾还报)
卷一 第 26a 页 WYG1396-0199a.png
    (文帝大悦然其/居国窃如故号)
皇帝谨问南粤王甚苦心劳意朕高皇帝侧室之子弃
外奉北藩于代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高皇帝
弃群臣孝惠皇帝即世高后自临事不幸有疾日进不
衰以故悖暴乎治诸吕为变故乱法不能独制乃取他
姓子为孝惠皇帝嗣赖宗庙之灵功臣之力诛之已毕
朕以王侯吏不释之故不得不立今即位乃者闻王遗
将军隆虑侯书求亲昆弟请罢长沙两将军朕以王书
卷一 第 26b 页 WYG1396-0199b.png
罢将军博阳侯亲昆弟在真定者巳遣人存问修治先
人冢前日闻王发兵于边为寇灾不止当其时长沙苦
之南郡尤甚虽王之国庸独利乎必多杀士卒伤良将
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为
也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以问吏吏曰高皇帝所以介
长沙王也朕不得擅变焉吏曰得王之地不足以为大
得王之财不足以为富服领以南王自治之虽然王之
号为帝两帝并立亡一乘之使以通其道是争也争而
卷一 第 27a 页 WYG1396-0199c.png
不让仁者不为也愿与王分弃前患终今以来通使如
故故使贾驰谕告王朕意王亦受之毋为寇灾矣上楮
五十衣中楮三十衣下楮二十衣遗王愿王听乐娱忧
存问邻国
    尉佗报文帝书
蛮夷大长老夫臣佗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老夫故
粤吏也高皇帝幸赐臣佗玺以为南粤王使为外臣时
内贡职孝惠皇帝即位义不忍绝所以赐老夫者厚甚
卷一 第 27b 页 WYG1396-0199d.png
高后自临用事近细士信谗臣别异蛮夷出令曰毋予
蛮夷外粤金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牡毋与牝老夫处
辟马牛羊齿巳长自以祭祀不修有死罪使内使藩中
尉高御史平凡三辈上书谢过皆不反又风闻老夫父
母坟墓已坏削兄弟宗族巳诛论吏相与议曰今内不
得振于汉外亡以自高异故更号为帝自帝其国非敢
有害于天下也高皇后闻之大怒削去南粤之籍使使
不通老夫窃疑长沙王谗臣故敢发兵以伐其边且南
卷一 第 28a 页 WYG1396-0200a.png
方卑湿蛮夷中西有西瓯其众半羸南面称王东有闽
粤其众数千人亦称王西北有长沙其半蛮夷亦称王
老夫故敢妄窃帝号聊以自娱老夫身定百邑之地东
西南北数千万里带甲百万有馀然北面而臣事汉何
也不敢背先人之故老夫处粤四十九年于今抱孙焉
然夙兴夜寐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靡曼之色耳
不听钟鼓之音者以不得事汉也今陛下幸哀怜复故
号通使汉如故老夫死骨不腐改号不敢为帝矣谨北
卷一 第 28b 页 WYG1396-0200b.png
面因使者献白璧一双翠鸟千犀角十紫贝五百桂蠹
一器生翠四十双孔雀二双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
(并汉书越史记载书云蛮夷大长老夫臣佗前日高后/隔异南 窃疑长沙王谗臣又遥闻高后尽诛佗宗族)
(掘烧先人冢以故自弃犯长沙边境且南方卑湿蛮夷/中间其东闽越千人众号称王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
(老臣妄窃帝号聊以自娱岂敢以闻天/王哉乃顿首谢愿长为藩臣奉贡职)
   贤良策问
惟十有五年九月壬子皇帝曰昔者大禹勤求贤士施
及方外四极之内舟车所至人迹所及靡不闻命以辅
卷一 第 29a 页 WYG1396-0200c.png
其不逮近者献其明远者通厥聪比善勠力以翼天子
是以大禹能亡失德夏以长楙高皇帝亲除大害去乱
从并建豪英以为官师为谏争辅天子之阙而翼戴汉
宗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方内以安泽及四夷今朕获
执天子之正以承宗庙之祀朕既不德又不敏明弗能
烛而智不能治此大夫之所著闻也故诏有司诸侯王
三公九卿及主郡吏各帅其志以选贤良明于国家之
大体通于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言极谏者各有人数将
卷一 第 29b 页 WYG1396-0200d.png
以匡朕之不逮二三大夫之行当此三道朕甚嘉之故
登大夫于朝亲谕朕志大夫其上三道之要及永惟朕
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四者之阙悉陈
其志毋有所隐上以荐先帝之宗庙下以兴愚民之休
利著之于篇朕亲览焉观大夫所以佐朕至与不至书
之周之密之重之闭之兴自朕躬大夫其正论毋枉执
事乌虖戒之二三大夫其帅志毋怠(汉书/)
   遗诏(后七年/六月)
卷一 第 30a 页 WYG1396-0201a.png
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
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
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
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离寒暑之数哀人之父子伤
长幼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也谓
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
二十有馀年矣赖天地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
兵革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维年之久
卷一 第 30b 页 WYG1396-0201b.png
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
明与嘉之其奚哀悲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
日皆释服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者自当给丧
事服临者皆无践经带无过三寸毋布车及兵器毋发
人男女哭临宫殿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
声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巳下服大红十五
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佗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
比率从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霸陵山川因其故毋
卷一 第 31a 页 WYG1396-0201c.png
有所改(史记作汉书时作世长幼作长老悲作念人/男女 民声作音擅哭作擅哭临率作类)
   大横占辞(史记汉文帝初为代王诸大臣迎立/也犹与未定卜之卦兆得大横占曰)
    (云云代王曰寡人固已为王矣卜人/曰所谓天王乃天子于是入即帝位)
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大横以荆灼龟文正直/也庚更也言去诸侯而)
(即帝/位也)
  景帝(讳启文帝太子在位十六年天性虽刻然能/遵孝文恭俭之业民醇俗厚故称贤主者周)
   (云成康汉/云文景)
   立孝文庙舞诏(元年十月丞相/嘉等议奏制可)
卷一 第 31b 页 WYG1396-0201d.png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闻歌者所
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高庙酎奏武德文始五行
之舞孝惠庙酎奏文始五行之舞孝文皇帝临天下通
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
育群生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也罪人不帑不诛无
罪除肉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朕既不敏不能识此皆
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泽
施四海靡不获福焉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
卷一 第 32a 页 WYG1396-0202a.png
焉其为孝文皇帝庙为昭德之舞以明休德然后祖宗
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其与
丞相列侯中二千石礼官具为礼仪奏(汉书育作遂不/私其利也在无)
(罪下肉作宫不能识/作弗能胜识古作世)
    丞相申屠嘉等奏
陛下永思孝道立昭德之舞以明孝文皇帝之盛德皆
臣嘉等愚所不及臣等议曰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
于孝文皇帝高皇庙宜为帝者太祖之庙孝文皇帝庙
卷一 第 32b 页 WYG1396-0202b.png
宜为帝者太宗之庙天子宜世世献祖宗之庙郡国诸
侯宜各为孝文皇帝立太宗之庙诸侯王列侯使者侍
祠天子岁献祖宗之庙请著之竹帛宣布天下(并史记/ 汉书)
(等作谨功莫大作世/功莫大岁献作所献)
   听民徙宽大地诏(元年/正月)
间者岁比不登民多乏食夭绝天年朕甚痛之郡国或
硗狭无所农桑𣪠畜或地饶广荐草莽水泉利而不得
徙其议民欲徙宽大地者听之
卷一 第 33a 页 WYG1396-0202c.png
   议臧罪吏诏(元年/七月)
吏受所监临以饮食免重受财物贱买贵卖论轻廷尉
与丞相更议著令
    廷尉信与丞相议奏(按表景元年廷尉驱三/年廷尉胜而廷尉信在)
     (文帝后/元年)
吏及诸有秩受其官属所监所治所行所将其与饮食
计偿费勿论它物若买故贱卖故贵皆坐臧为盗没入
臧县官吏迁徙免罢受其故官属所将监治送财物夺
卷一 第 33b 页 WYG1396-0202d.png
爵为士伍免之无爵罚金二斤令没入所受有能捕告
畀其所受臧
   定笞罪诏(文帝虽除肉刑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斩右止者又当死斩左止者笞)
    (五百当劓者笞三百率多死景帝元年下诏/犹尚不全至中六年又下诏递减复定箠令)
    (丞相刘舍御史大夫卫绾更议箠末薄半寸/皆平其节当笞者笞臀毋得更人毕一罪乃)
    (更人自是/笞者得全)
加笞与重罪无异幸而不死不可为人其定律笞五百
曰三百笞三百曰二百
卷一 第 34a 页 WYG1396-0203a.png
   封萧何孙嘉为列侯制诏(何封酂侯传至孙则/有罪免景帝二年六)
    (月绍封则弟嘉傒景/纪名系又本作)
故相国萧何高皇帝大功臣所与为天下也今其祀绝
朕甚怜之其以武阳县户二千封何孙嘉为列侯
   赦襄平侯嘉诏(三年十/二月)
襄平侯嘉子恢说不孝谋反欲以杀嘉大逆无道其赦
嘉为襄平侯及妻子当坐者复故爵论恢说及妻子如

卷一 第 34b 页 WYG1396-0203b.png
   击七国制诏(三年正月七国反遣太尉条侯周/亚夫等击之二月吴王既败走于)
    (是天子制诏将军七国悉破/灭惟济北王以劫故不诛)
盖闻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非者天报之以殃高皇帝
亲表功德建立诸侯幽王悼惠王绝无后孝文皇帝哀
怜加惠王幽王子遂悼惠王子卬等令奉其先王宗庙
为汉藩国德配天地明并日月吴王濞倍德反义诱受
天下亡命罪人乱天下币称疾不朝二十馀年有司数
请濞罪孝文皇帝宽之欲其改行为善今乃与楚王戊
卷一 第 35a 页 WYG1396-0203c.png
赵王遂胶西王卬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
约从反为逆无道起兵以危宗庙贼杀大臣及汉使者
迫劫万民夭杀无罪烧残民家掘其邱冢甚为暴虐今
卬等又重逆无道烧宗庙卤御物朕甚痛之朕素服避
正殿将军其劝士大夫击反虏击反虏者深入多杀为
功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无有所置敢有
议诏及不如诏者皆要斩(史记/)
   赦从吴王吏民诏(三年/六月)
卷一 第 35b 页 WYG1396-0203d.png
乃者吴王濞等为逆起兵相胁诖误吏民吏民不得巳
今濞等巳灭吏民当坐濞等及逋逃亡军者皆赦之楚
元王子蓺等与濞等为逆朕不忍加法除其籍毋令污
宗室
   谳狱诏(中五年九月其后狱吏复/避微文至后元年又下诏)
法令度量所以禁暴止邪也狱人之大命死者不可复
生吏或不奉法令以货贿为市朋党比周以苛为察以
刻为明令亡罪者失职朕甚怜之有罪者不伏罪奸法
卷一 第 36a 页 WYG1396-0204a.png
为暴甚无谓也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
者辄谳之
   定长吏车服诏(中六年/五月)
夫吏者民之师也车驾衣服宜称吏六百石以上皆长
吏也亡度者或不吏服出入闾里与民亡异令长吏二
千石车朱两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车骑从者不称
其官衣服下吏出入闾巷亡吏体者二千石上其官属
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
卷一 第 36b 页 WYG1396-0204b.png
   减笞诏
加笞者或至死而笞未毕朕甚怜之其减笞三百曰二
百笞二百曰一百
   定箠诏(中六年/五月)
笞者所以教之也其定箠令
   详谳诏(后元年正月此后狱刑益/详近于三听五宥之议)
狱重事也人有智愚官有上下狱疑者谳有司有司所
不能决移廷尉有令谳而后不当谳者不为失欲令治
卷一 第 37a 页 WYG1396-0204c.png
狱者务先宽
   令二千石修职诏(后二年/四月)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
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亡
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
下先不受献减大官省繇赋欲天下务农蚕素有畜积
以备灾害强毋攘弱众毋暴寡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
长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伪为吏吏以
卷一 第 37b 页 WYG1396-0204d.png
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县丞长吏也奸法与盗
盗甚无谓也其令二千石各修其职不事官职耗乱者
丞相以闻请其罪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恤廉士诏(后二年/五月)
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
不患其不富患其无厌也其为廉士寡欲易足今訾算
十以上乃得官廉士算不必众有市籍不得官无訾又
不得官朕甚悯之訾算四得官亡令廉士久失职贪夫
卷一 第 38a 页 WYG1396-0205a.png
长利
   劝农桑诏(后三年/正月)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
用不识其终始间岁或不登意为末者众农民寡也其
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吏发民若取庸
采黄金珠玉者坐臧为盗二千石听者与同罪
   宽鞠系诏(后三年/)
高年老长人所尊敬也鳏寡不属逮者人所哀怜也其
卷一 第 38b 页 WYG1396-0205b.png
著令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朱儒当鞠
系者颂系之(并汉/书)
   食鼎铭(汉景帝铸一鼎名曰食鼎高二尺铜金/银杂为之形若瓦甑无足中元六年造)
    (小篆书/其文曰)
五熟是滋君王膳之(虞荔/鼎录)
 
 
 西汉文纪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