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弁言
弁言 第 1 页

    弁 言

  「烈皇小识」八卷,明吴县文秉撰。文秉字荪符,大学士震孟子。崇祯甲申(一六四四)国变后,隐居竹坞;乃搜讨思陵遗事,用编年体裁,辑成此书。所记崇祯一代史事,于当日谏台奏疏采录颇备。按「明季稗史汇编」收有此书,今据坊间影印本排印。原刊本不知何所出,错字之多;未堪卒读;影印固属方便,但对错字无法校正,乃其缺点。负责的出版业者,当有同感。本书以无其他刊本可以对照,虽经尽力整理,而仍有「不知所云」之处,无法订正;至为遗憾。
  又本书清大兴傅以礼有跋,文曰:『秉隐居不出,闭户著书,自号「竹坞遗民」;有「烈皇小识」八卷、「先拨志始」二卷、「甲乙事案」一卷、「前星野语」三卷、「定陵注略」、「先朝遗事」若干卷;又有「姑苏名贤续纪」,则续震孟「名贤小记」之书也』。其中「甲乙事案」一书,后人误作顾炎武著「圣安本纪」,已收入「文丛」第一八三种中。(一泓)
弁言 第 2 页
   自 序

  烈皇昔由藩邸入继大统,毒雾迷空,荆棘满地,以孑身出入于刀锋剑铓之中,不动声色,巨奸立扫,真所谓聪明睿智,神武不杀者耶!仪鉴于殷,尽彻诸内奄,政事俱归于外庭,诚千载一时也。然而逆珰遗孽,但知力护残局,不复顾国家大计,即废籍诸公,亦阅历久而情面深,无复有赞皇魏公其人者。且也,长山以改敕获戾,而上疑大臣不足倚矣。未几,乌程以枚卜告讦,而上疑群臣不足信矣。次年,罪督以私款偾事,而上疑边臣不足任矣。举外廷皆不可恃,势不得不仍归于内,适又有借不测之恩威,伸具瞻之喜怒者,事权乃尽归于内而不可复收。嗟乎!赫赫师尹,颠倒豪杰者乃尔,即后先臣以讲筵荷蒙圣鉴,超拔政府,真有虚己以听之意。而两月揆地,一语招尤,致负圣明特达,无以报称。天乎人乎,岂气运使然乎?先臣罢而韩城、武陵辈进,虽圣主日见其忧勤,而群臣日流于党比,痼疾已成,不复可药矣。不肖于十七年中,备集烈皇行事,以志尧舜吾君之恩,又以志有君无臣之叹。集成巨帙数十册,可备一朝史料。因遭家难,同世藏书翰墨等项,误行寄托,遂不可问,致烈皇遗迹美行,湮没不彰,当亦有志所共痛心疾首者也。年来屏迹深山间,有客相过从,询及旧事,尚有一二仿佛胸臆间。窃恐失此不传,后悔无及。又承同志或一人一事相示,因纂抄成册,名曰烈皇小识,共八卷
弁言 第 3 页
。意四方君子,当有识其大者。虽所纂者十不得二三,然以备修史者之采择,亦未必无小助。迨至天不祚明,帝星告殒,守正不屈,宁以身殉,辄悲愤填膺,扼吭欲绝,涕泗滂沱,几执笔而不能下矣。竹坞遗民文秉,书于考槃之煮石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