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行在阳秋(上)
行在阳秋(上) 第 1 页
行在阳秋(上)

  隆武丙戌二年冬十月十四日(丙戌),永明王监国肇庆,以明年为永历元年。
    御讳由榔,神宗孙也。皇考桂端王,生四子,长由□,次由□,俱为献贼所害。三由□,封安仁王,以病薨。四永明,即王,上也,天资聪明、仁厚。皇考自衡徙梧以病薨,上居苫次,会隆武蒙尘报至,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等谓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乃迎桂嗣王至肇庆立之,以府署为行在,颁诏楚、滇、黔、蜀。
    阁辅苏观生,自南雄撤兵还广州。阁臣何吾驺,自闽遁归青山。加丁魁楚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瞿式耜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
    魁楚原任两广总督、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兼吏部右侍郎,赐券剑,进平粤侯;今以吏部右侍郎入阁,摄尚书事,兼戎政。式耜原任广西巡抚、兵部右侍郎,今以礼部尚书入阁,兼兵部尚书,掌铨事。封李明忠武靖伯,镇南诏。
    以许德生为浔州推官,监明忠军。明忠,江西入,狼兵帅也。初奉隆武诏,协剿江西。八月,率浔州兵六千,至肇庆。九月,至三水。闻隆武汀州之变,返肇庆,预推戴。
行在阳秋(上) 第 2 页
  原任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吕大器,自闽赴行在,仍用原官办事。旋以病致仕。
  原任兵部尚书守制李永茂赴行在。
  上隆武帝尊号曰思文皇帝,后曰思文皇后。
  擢原任福建布政吴炳为户部尚书。
  督师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何腾蛟等,公疏劝进。
    隆武朝,腾蛟进定兴侯,赐剑,驻军长沙。楚抚、兵部右侍郎、右副都御史堵胤锡,受隆武命,督云、贵师。会闻汀变,腾蛟、胤锡公疏达行在。补马吉翔、郭承昊、严云从、吴继嗣等为锦衣卫使。
    吉翔,北真人;继嗣,涿鹿人。崇祯十六年,献贼陷衡州,皇考、皇兄及上偕宫嫔自永州奔粤西,行李萧然。过道州,州人不纳,及羁縻行驾以索赂。及贼入城,赖继嗣夫妇以肩舆卫上及国母于难。上失金册,继嗣亦失所佩州印。贼踞城四十馀月,无兵卫,继嗣密约粤西镇杨国威引兵复城。国威过道州,觅得州印,继嗣亦获金册献之。
  进武岗伯刘承胤武定侯,镇宝庆。
  以王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坤故北阉,自闽来奔。
行在阳秋(上) 第 3 页
  十一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进何腾蛟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
  得赣州败报,司礼太监王坤请驾移跸梧州,大学士瞿式耜谏止之。
  唐王自立于广东,改元绍武,以苏观生为大学士。
    观生过三水,不赴肇庆;而行在诸臣以观生无推戴意,拒之。适唐王与淮王航海而至,观生遂奉唐王监国。
  遣兵科给事中彭耀入广州,谕唐王去帝号;不从。耀遇害。
    故大学士陈子壮,广州人,移书瞿式耜,请兴师东向,以靖唐藩。式耜以闻。上曰:先遣官谕之,俟其拒命,讨之未晚也。苏观生既杀耀,日集兵向肇庆;而清兵因得乘间窥潮、惠矣。兵科给事中陈邦彦,同耀受命入广州;闻耀死,乃还。
  以林佳鼎为总督、兵部侍郎,剿唐藩。
  十八日(庚申),上即皇帝位于肇庆。追尊皇考桂端王为兴宗皇帝,追母王太妃为王太后,立妃王氏为皇后,大赦天下。进瞿式耜文渊阁大学士,以朱容藩掌宗人府事。
  遣锦衣卫严云从护送三宫居桂林,敕靖江王防守。
  授陈子壮中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节制两广、江西、福建、湖广军务,赐尚方剑,便宜行事。
行在阳秋(上) 第 4 页
  二十日(壬戌),清李成栋入潮州;遂入惠州。
  进萧琦兵部尚书,晏日曙工部尚书,周光夏都御史,李用楫等为各道御史。
  补原任少詹兼侍读朱天麟翰林院学士。
  二十九日,总督林佳鼎捷于三水。
    唐王遣督师陈泰、欧阳等军于三水城西,将犯行在。武靖伯李明忠自韶州入援,战于三水,大捷,俘斩八百馀级;陈泰遁去。
  十二月初三日,总督林佳鼎兵溃于海口。
    监军夏四敷赴水死;佳鼎不知所在,或曰与四敷同赴水死。三水之捷,佳鼎有骄色,督兵昼夜兼行。唐王兵伪降,诱其水师至海口,适东南风大作,唐王兵以火攻之,佳鼎等尽登岸列营,泥淖深三尺馀,人马尽陷,兵大溃。李明忠二、三十骑夺路去,许德生被获至广州,系狱。明忠寻降于清,后复返正。特授王化澄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总督粤师;周鼎瀚兵科给事中。
    化澄原任以御史巡粤,加大理卿。鼎瀚原任户部郎中。上以林佳鼎失事也,化澄、鼎瀚皆以内批用。瞿式耜奏:内批用人,非兴(朝)举动。上不允。
  进原任兵部尚书李永茂东阁大学(士),知经筵。
    永茂以守制不入直,专知经筵。永茂疏荐乡望十五人,御史刘湘客与焉。太监
行在阳秋(上) 第 5 页
王坤启视,不悦,于十四人悉涂抹其名,湘客被黜。永茂怫,以去争之。瞿式耜奏:大臣论荐,固其职;司礼辄去取其间,何以服御史?何以安大臣?坤复疏荐海内名卿数十人。式耜曰:司礼抑人固不可,荐人更不可。后湘客改官编修,充经筵讲官。
  加王化澄兵部尚书。
  旨杖御史童琳,夺科臣刘鼒等职;大学士瞿式耜疏寝之。
    琳劾都御周光夏私乱台规,旨下廷杖。式耜曰:新政未布,何可杖言官!上从之。鼒等以劾司监王坤落职,赖式耜疏救,得赐环。
  中允方以智弃官去。
    王坤疑刘鼒疏出以智手,故以智力求去。
  十五日,清陷广州。
    清将佟养甲、李成栋遣游击庞起龙伪为援兵,求入城。城内信之,遂蜂拥而入。内兵登城,战一昼夜,擒斩清游击王士选,清兵欲退。会有内应,遂陷。唐王被获,自尽。周、益诸王俱遇害。苏观生自缢死。许德生降于北。绍武守臣忠惠伯王之臣、大学士何吾驺及顾元镜、洪天擢、潘曾玮、李绮、曹烨、耿献忠、毛毓祥等俱降。其在籍剃发降者,为李觉斯、王应华、梁应材、伍瑞隆等。又叶延祚、曾道
行在阳秋(上) 第 6 页
唯、陈世杰、关捷先等俱降。
  清徇东莞、新会等县。
  二十五日,行在得广州陷报,上乘舆出城,驾小舟如西峡,传幸梧州。大学士瞿式耜从驾而西,丁魁楚走岑溪,王化澄走浔州。
    清兵薄广城且急,式耜方典选,请视师督战,驻峡口。王坤复趣上西避之。式耜夜乘小舟留驾曰:我兵水陆凫至三水,可上下扼也。争之不得,请身留肇庆。宗人府朱容藩奏曰:左右所恃,惟式耜一人;式耜留守,则上行益孤。上舟西,式耜部署五日,疾趋梧,上西行又五日矣。魁楚惑于奸弁苏聘,从梧入岑溪。化澄携中枢印,走浔州。西上护跸者,惟式耜一人。兵部尚书李永茂、工部尚书晏日曙、太仆卿田芳走博白。
  清以降抚曹烨仍巡抚广西。
    烨,歙县人,进士。
  改廉州知州陆世廉于梧州。
  授熊兆璧兵主事。
    兆璧,廷弼子也,原任容县知县。旋弃官去。
  授孙顺则辰州分守道。
行在阳秋(上) 第 7 页
  清兵犯湖湘,命督师何腾蛟率楚师御之,命大学士瞿式耜转粤西饷济师。
  驾至梧州。
  封王国玺武靖侯,王维恭华亭侯。
    以国戚故也。

行在阳秋(上) 第 7 页
  元年(丁亥)春正月癸卯朔,驾在梧州。
    时户部尚书吴炳、翰林学士方以智、朱天麟、文选司郎中吴贞疏、给事中唐诚、张起、御史程源、中书舍人吴其雷、洪士彰、锦衣卫马吉翔等俱从。
  命鲁王总理南北直省钱粮军马恢复事,文武爵赏俱听便宜行事。
  封陈邦傅思恩侯、焦琏新兴伯。
  驾发梧州。
    上自梧州北幸桂林,阁部瞿式耜从行。上欲府江达桂林,兵卫寥寥,梧州知府陆世廉惟募舟夫以进。式耜扈驾西行,夜昭平板滩(?)
  原任右兼都御史巡抚广信张家玉起兵东莞,兵部职方司主事陈邦彦起兵复顺德县。
  丁未,日食。
  山东乡兵攻莒州。
  十六日,李成栋陷肇庆。
行在阳秋(上) 第 8 页
  驾幸桂林。
    兵部主事陈邦彦招降甘竹滩余龙等水师,焚清艘百馀于东莞,直抵广州境;李成栋返救。故乘舆得达桂林。
    (刘湘客曰:上于正月幸桂林,式耜肃堂陛、敕守御,诞告楚、蜀各路征镇:粤西居山川上游,清不能仰面攻明矣。兵士云屯湖南北,立需战。粤南、太通滇、柳、庆出黔,左右两江四十五洞土狼悍勇詟国家惠威三百年抚粤,悉受衔橛,足资内备。桂城为明辟都,疏请道里之可达行在者。)
  加瞿式耜太子太保,驻梧江。
  二十三日,虏陷高、雷、廉三州。
  东莞张家玉聚众入海。
  潮、惠二州林举贤、陈耀起兵,众至万人。
  二十九日,虏陷梧州。
  浔州守将李明忠、平乐守将李承忠,俱以兵降北。
    (承忠或作承志。)
  叛将杜永和犯岑溪,平粤公丁魁楚督战堕水死。
    魁楚有兵千馀,屯岑溪;李成栋遣副将杜永和招之,不至。永和水陆兼进,魁楚与战于藤江,中矢走死。
行在阳秋(上) 第 9 页
  二月壬申朔,潮州赖天肖起兵,叛将文贵、陈虎、余成隆来战,击败斩之。
  韶州陈顺、简信起兵,惠州苏来起兵,新会乡绅黄奇策起兵。
    清遣沙远勉、撒奇圣来招抚,奇策斩之。
  进吴炳、方以智东阁大学士,同入直。
    以智旋罢去。
  以原任吏部侍郎王锡衮、礼部尚书文安之为东阁大学士。
  以周堪赓、郭都贤、刘远生等为各部尚书,以毛寿登、吴德操等为御史,丁时魁礼科给事,金堡礼科都给事中兼职方员外。
  补万六吉为给事中,蔡之俊翰林简讨。
  初八日(己卯),海师攻福州,叛将张应梦出战,海师遁。
  郑彩、周崔芝合兵攻漳平不克,总兵陈国祚力战死之。
  十一日(壬午),月掩岁星于东井。
  孙守法屯兵长安石鳌谷。
  陈邦彦师次高平。
    邦彦遣马应房以舟次攻顺德。
  郑彩克漳浦,擒斩虏官计国男。
行在阳秋(上) 第 10 页
  海师攻兴化,叛将张应元逆战而走。
  晋刘承胤安国公,曹志建永国公,焦琏新兴侯,郝永忠南安侯,卢鼎宜章伯。
  十五日(丙戌),驾幸全州,敕新兴侯守桂林。
    上幸桂林,复谋移跸。大学士瞿式耜力争,弗听,竟出全阳。
  二十二日(癸巳),海师次福清,不克。
    围城三日,叛将陈心裕兵出北门,遂走。
  二十四日(乙未),林举贤、陈耀攻广州不克,阵斩清将刘朝用、周一凤而去。
  丙申,清陷长沙。
    知县王宸、县丞杨日新降。
  丁酉,清陷湘阴。
    王进才大掠湘阴而遁,清兵遂入城,县丞扶云凤迎降。
  督师何腾蛟师次衡上。
    腾蛟檄张光璧、黄朝宣等援长沙,俱不至;朝宣走衡州。
  是月,安国公刘承胤朝行在。
  诏幸永州。
    驾至全州,楚将刘承胤欲拥入桂林,太后不允;遂幸永州。
行在阳秋(上) 第 11 页
  三月壬寅朔,犁虏伯孙守法复宁州。
  大学士瞿式耜自梧州还桂林。
    时警报狎至,上念式耜元臣,谕趣治装从行。式耜谢曰:君以仁,臣以义;臣奉命守此土,得与此地共存亡。于是从官皆行,式耜独守。
  甲辰,李成栋再陷顺德,败余龙于黄莲,焚舟数百;马应房战死。
  丁未,赖熊攻复建阳。
  清兵逼梧州,陈邦傅弃平乐走。
  敕大学士瞿式耜留守桂林,赐尚方剑,节制诸军。
    王坤趣上幸楚,式耜泣谏,不能挽,无已,请身留桂林;故有是命。式耜仍疏请上暂跸全州,以扼楚、粤之中,内外兼顾。
  戊申,浏阳伯董英降于清。
    自浏阳出降。
  壬子,清以耿藩伯为广西巡抚。
  乙卯,清兵薄桂林,攻文昌门,守将焦琏御却之。
    初,平乐不守,清兵直上。至是,乘虚数十骑冲入文昌门,城中大惊。式耜急呼琏出;琏自全州归,休息未定,从数人,披弦挺刃,与清兵遇。清兵上城楼,式
行在阳秋(上) 第 12 页
耜署在楼下,亟缄之。琏矢无虚发,应弦而毙者半,馀者走。琏短兵接战,追杀数人且尽,清队遂不敢近城,城中始定。是时,清兵自东上昭泽,省会逃奔,虚无人迹。上在全州,念首辅,且驰驿召还,而留守坚誓与清兵角拒尤急。时清兵冲陴,而式耜出守文昌门,调度自如也。是时,督师何腾蛟治兵衡湘,老将重兵,悉屯湖南北,声援弗及。式耜独毅然誓众婴城而守,亲帅大将焦琏掩其不给,炮矢来发,虏锋大挫。
  安国公刘承胤遣兵援桂林。
    虏陷阳朔,遍野薙发。式耜与琏危城孤守,疏请徵承胤兵。承胤初从武岗入护,犹尊朝廷,逐司礼监王坤弄权、面叱周鼎瀚为奉奄寺鼻息,故推重式耜,发兵数千援桂。
    (杂录云:北来高副将入桂林,掠瞿留守资装,为总兵陈邦傅、焦琏所杀。邦傅遂出兵破贵县,入浔州,明忠走;邦傅破兴业,刘鸿烈围郁林,焦琏据桂林、破阳朔。)
  戊午,张家玉克东莞。
  己未,周崔芝攻闽安。
  兵部尚书詹兆恒攻开化,叛将李荣逆战,兆恒兵败死之。
  壬戌,张家玉克新安。
行在阳秋(上) 第 13 页
    家玉至新安西乡,与陈御策屯兵白石。
  癸亥,督师何腾蛟破清兵于辰州(一作庚申)
  甲子,林质破德化。
  乙丑,林质破建阳,叛将蔡应科以兵逆战,质战败,被执死之。
  监军陈邦彦复清远,不守。
  夏四月壬申朔,清抚耿藩伯兵入梧州。
    耿至梧州,攻取阳朔,而西失藤县、北败于桂林,不敢进前。
  江西大旱。
  诏进张家玉兵部尚书,提督岭东军务、联络漳湖,兼副都御史。
  癸酉,清陷衡山,总兵陈四明降北。
  乙亥,清陷衡山、琼州。
    叛将闫可义陷之。
  封锦衣卫郭承昊、马吉翔、严云从为伯,革御史毛寿登等职;刘承胤挟上如武岗。
    从刘承胤请也。御史毛寿登驳之曰:金吾无矢石功,何得援边镇例晋五等爵也?吉翔等疑疏出刘湘客之手,周鼎瀚遂造蜚语为董卓催、汜之议,激承胤逼上立下廷枚。旨縳寿登、湘客及御史吴德操、给事中万六吉于行在午门外,会诸臣申救得免。寿登等俱落职,承胤自桂阳挟上迁武岗。式耜疏请留跸全阳曰:闻郊祀礼成,
行在阳秋(上) 第 14 页
即图移驾,不知将回桂林耶?抑幸武岗、辰、沅耶?夫皇上原以恢复两粤为心,则不徒西粤未恢,未可移驾;即东粤未恢,亦当驻全为得策。故承胤等嗾枚寿登等四
  臣,以四臣主还跸桂林之议也。
  乙卯,清兵入兴安州,犁虏伯孙守法战死。
  李明忠攻浔州。
  辛巳,叛将孔有德、沈知详、耿仲明、尚可喜兵犯湖广。
    孔、耿、尚俱降清,封王;是称三王。
  癸未,清兵入衡州,杀黄朝宣父子。
  甲申,白虹贯日。
  清兵陷永州,守将卢鼎走道州。
  督师何腾蛟驻白牙市,兵部侍郎副都御史章旷驻东安。
  甲申,王允成、马进忠走辰沅,郝永忠走道州,曹志建走永明。
  癸巳,加瞿式耜武英殿大学士少师兼太子太师临桂伯。
    以守桂功也。式耜疏辞。
  岑本高等败没于浦城。
    癸巳,岑本高、王思春、江中英、江中元、张文耀、朱国贞、刘国球等同攻浦
行在阳秋(上) 第 15 页
城,有原在监军吴承昊、徐元、毛文俊、张裔元约为内应。至是,本高等四人败死。国贞被执叛降,遂供承昊等谋,清皆杀之。
  己亥,叛将徐勇破安化,遂入新化。
  王光泰克襄阳,擒斩虏官。
  刘承胤兵掠桂林。
    承胤兵至桂林,挟饷不出。与焦琏兵主客不和,哗变击斗,掠市而去。
  五月辛丑朔,清陷新安县。
  高、雷、廉三州俱降于清。
  壬辰,王光泰等克郧阳,擒斩虏官。
  庚戌,扬州地震。
  甲戌,改武岗为奉天府,以周鼎瀚为东阁大学士,同刘承胤入直。
  壬午,福建、江西大水。
  壬戌,郑彩破长乐县。
  癸亥,清陷龙阳县,总兵杨国栋战死。
    全家被杀。
  甲子,清陷常德。
行在阳秋(上) 第 16 页
  乙丑,清兵攻桂林,焦琏击走之。翌日,又追败之。
    清侦兵变,积雨城坏,猝薄城,环攻文昌门。式耜与琏分门婴守,用西洋铳击中胡骑。琏出城战,击杀数千人,自辰抵午不及餐。琏曰:枵号奈何!式耜括署中米,蒸饭分哺,士益乐用命。向晡,雨未息,收兵。明日,复出战,清众甲杖而奔。式耜先令路将马之骥伏于隔江,清众从栗木岭遁,之骥疾驰渡江,运槊提鞭,连毙三人,复追杀二十里而还。琏久驻桂,得桂人心,式耜国士遇琏,故得其死力。
  戊辰,清陷和平县,知县李信死之。
  晋瞿式耜少师兼太子太师、临桂世伯爵。
    上赐玺书褒嘉,式耜疏辞新命,复请苦自劾。
  是月,副将周金汤率壮士二百人,夜复永州城。
    金汤,莆田人,武进士,原任永州都司。
  复均州。
  六月,督师何腾蛟朝行在,上慰劳之。命滇将赵印选、胡一清统兵数千人,从腾蛟归守白牙,敕诸镇扼守宝庆、辰、永。
  晋何腾蛟世侯爵,驻衡州。堵胤锡世伯爵,驻长沙。章旷驻常德。
  十七日,李成栋攻陷新安西乡,陈御策战死于白石。
行在阳秋(上) 第 17 页
  是月,福建张兴龙、谢志良拥众入海。
  广东英六吉、刘良机拥众入海。
  海师攻破兴国州,擒斩程文衮。
  秋七月初五日,督辅陈子壮率舟师攻广州,不克。
  初十日,兵部尚书张家玉克复博罗、龙州等县,驻博罗。
  督辅瞿式耜率宣国公焦琏攻复阳朔、平乐。
  遣司礼监庞天寿催广西兵援梧州。
  兵部侍郎兼佥都御史章旷卒于永州。
    松江人,崇祯丁丑进士。
  陈邦傅复梧州。
    兴陵在梧州,督辅式耜奏梧州既复,宜昭告陵寝,请驾还桂林,言甚切至。
  八月,给督辅瞿式耜新行诰命。
  以严起恒为东阁大学士。
    起恒,浙江人,面阔、身高,有异相。原官户部,管钱法,试侍郎。
  二十日,清陷高明,督辅陈子壮、监军麦而炫被执不屈,死之。
  二十三日,驾发奉天,傅幸广西。督辅瞿式耜请由古泥道雒容,跸桂林。
行在阳秋(上) 第 18 页
  二十四日,清陷奉天,刘承胤以兵降清。
    奉天之陷也,守兵先败,遂斫北关,弃壶飧而遁驾。三宫无不徒行者,中宫嫡妹与王皇亲母肩舆出城。阁臣吴炳不及出,几被获,踉跄走庆远。严起恒、王化澄、吴贞毓、马吉翔出重资雇三小舟奉上宫眷西行。时乘舆间出,不知所之。荣王在辰州,督师大学士堵胤锡、巡按御史熊□麟等共议拥戴。时隆武阁臣熊开元在保靖司,因檄保靖奉开元书,以中兴元辅相期。开元答书略曰:今日所急在讨贼,不在立君。乘舆所向未卜,万一或有参差,鲁、唐近辙,何可再寻!
  二十六日,清陷博罗。
  九月,李成栋破清远,陈邦彦被获,杀之。
  二十五日,清陷郧阳,王光泰走竹、房。
  清陷沅州,巡抚傅上瑞降于清。
    后清携上瑞至江西,会金声桓起事,疑有变,杀之。
  驾幸沙泥潭。
  庚申,海师破罗源县,又破连江。
  是月,海师掠得山莺、龙门、高公岛。
  冬十月戊辰朔,驾幸柳州,督师何腾蛟来朝。
行在阳秋(上) 第 19 页
    驾在沙泥潭,督师何腾蛟率滇兵来会,遂从驾至柳州。大学士严起恒亦从万屯来会。
  督辅瞿式耜三疏请驾还桂林。
    时督师何腾蛟、严起恒及刘湘客咸在桂林,南安侯郝永忠兵骤至,疑主客不相安。式耜加礼抚慰,永忠信服,为之用。宜章伯卢鼎亦至自楚。式耜因疏请跸,极言柳州猺獞杂处,地瘠民贫,不可久驻。庆远壤邻黔、粤,南宁地逼交夷,不可远幸。又言桂林可都云。腾蛟与永忠、鼎、琏等俱分防汛。会武岗之变,乘舆南粤纡道入苗蛮,朝官星散,不复存上下纲纪。式耜西望而泣,散布金钱,多遣壮士,间道迎求乘舆。适报驾抵柳城,乃益增发将吏,裹糇粮、备车马,表请上幸桂林、臣躬扫行宫以待。于是上敦谕相国:西陲,朕根本地;先生竭力守此,待朕驻车,使朕不至颠沛。异日国家再造,先生功实多。
  庚午,王光泰奔蜀。
  辛未,太白经天。
  丁丑,兵部尚书张家玉兵败死。
  癸未,清陷永州,攻全州。
    清帅耿仲明、佟代陷永州,遂遣将王、董英等攻全州。王、蒋二镇(失其名)
行在阳秋(上) 第 20 页
  御战黄沙河失利,清兵遂渡西河浦。督师何腾蛟遣总兵何有奇援之。
  清陷全州,岳阳伯王允成、总兵唐文嚁、全州道马鸣鸾俱降于清。
  清攻辰州,荣王遇害。
  清遣降镇田起凤守兵千人守沅州。
  甲午,清兵入兴安白土关。
  十一月戊戌朔,驾幸象州。
  官军捷于全州。
    土司覃裕春子鸣珂与龙文明搆兵,惊移圣驾次象州。式耜再疏迎请,与腾蛟、起恒筹画调和主客,集永忠、琏誓于神,刻期出师。宜章伯卢鼎与滇镇赵印选各分路驻全,式耜输饷转运不绝。全州复,大捷,获名马、骆驼而还。诸帅连营而军,
  亘三百里,清众退出楚。
  诏幸南宁。
    驾自象州欲往南宁,忽为焦琏乱兵阻道,文武诸臣皆微服而行。马吉翔左右御舟,力搀浅水间,上见之挥泪。乃命阁臣王化澄、吏部尚书吴贞毓间道护三宫往南宁,马吉翔、严起恒翼上仍溯十八滩还桂林。
  十二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行在阳秋(上) 第 21 页
  己巳,驾幸桂林。靖江王亨歅、留守辅臣瞿式耜郊迎。
    上念式耜功高赏薄,慰劳备至。进见,上殿赐坐,给赞元经体,不治细务,以比诸葛武侯、裴晋公。先是,七月,司礼监庞天寿奉敕催兵,不语久在桂林。旧司礼王坤被承胤逐,复入自武岗。至柳州、至象,票拟皆金吾吉翔乎也。式耜劝上揽
  大权,明赏罚,威德并行,以服远近。
  授原任礼部右侍郎郭之奇东阁大学士。
    在庚寅年驾幸梧州时。
  督师何腾蛟出师全州。
    各营兵不和,焦琏走平乐,郝永忠驻兴安。
  清帅孔有德等攻铜仁、思(?)
    有德、沈知祥、耿仲明、尚可喜合兵而攻。
  以刘远生为刑部右侍郎、丁时魁、万六吉等为给事中。
  是岁,锦江伯杨展据嘉定。

行在阳秋(上) 第 21 页
  二年(戊子)春正月丁酉朔,驾在桂林。
  遣大理寺评事朱宿垣诏宣谕粤西左、右两江及云南土司,令各发兵勤王。
    宿垣所至,谕以大义,土司无不感激愿效。复命,迁江西道御史。
  封赵荣贵定随侯,驻白水。
行在阳秋(上) 第 22 页
    荣贵以保宁来归故。
  以詹天颜巡抚顺庆、潼、绵。
  以总兵皮勋守平溪。
    属辰州。
  乙丑,清江西提督金声桓以南昌内附。
    声桓与总兵王得仁以南昌等九郡之地来归,诏封声桓豫国公、加太子太傅兼吏、兵二部尚书、左都御史,得仁建武侯,其馀大小文武进秩有差。声桓志存匡复,每就故阁臣姜曰广、进士万翱私相深计。二人极力赞成,各欲以身殉国,声桓志遂决。会清抚章于天贪虐,上下咨怨,且与声桓有却。时以会宴演剧,声桓曰:毕竟衣冠文物好看。于天曰:如此,便当代为疏请。声桓自知失言,深自引谢。翌日,于天遂上疏劾声桓有反状。而抚吏与督吏兄弟也,潜以其事告之,声桓发骑追获其疏,遂与得仁合谋杀于天,传檄江省州县,共图反正。
  督师堵胤锡驻申家渡,袁宗第驻松滋金家场。
  二月,凤阳地震。
  清广东提督李成栋以肇震内附。
    成栋遣洪天擢、潘曾纬、李琦等奏,请驾幸端州。
行在阳秋(上) 第 23 页
  清纛章京线国安遣降将田起凤攻平溪。
    镇兵吴尚虑率副将三人迎战,三人俱败死。
  清攻永宁县。
    线国安遣徐尔先等攻永宁寨,贵溪王常滮、总兵项登韦被获,苗兵万人俱死。
  初八日,崇阳王攻黎平,败于清镇陈友龙。
    崇阳王率苗兵十二营攻黎平,为清制津镇陈友龙所败,诸营俱溃降。独兴化土司迎奉国将军晖奎入寨,以兵千人守之。友龙复破寨,晖奎死。
  十五日,镇江地震。
  十七日,金声桓率兵攻赣州。
  十九日,清孔有德入全州。
  二十一日,永成伯郝永忠拥兵入桂林。
  二十二日,驾发桂林,留守大学士瞿式耜次樟木港,檄各镇援桂林。
    清兵薄严关,驾复南幸。镇将败逃过省,撞搪呼号,屠烧邑屋,杀贼不辜,欲以无礼犯式耜。式耜端坐厅事,不可动。清乘间来窥,突骑薄城门,式耜率典兵宿将歃血定盟,申约束。昼则闭门固守、夜则衔枚袭杀,视丁亥春尤加奋勇,西省赖以复全。
行在阳秋(上) 第 24 页
    (永忠营被袭,疾至关,欲撤兵。时左右近臣即劝上移桂林,式耜以为不可:若以走为上策,桂可危,柳益可危。彼今日可到桂,明日可到南、太。及反复千言,泪下且沾衣。严起恒曰:迟至厥明。式耜备御用银三百两将进,而乘舆已发。式耜疾出送驾,数千兵遮之不得行。式耜署中冠服、束带、箱簏、图书咸被掠,闻其主将以令箭护式耜署者,反掳其署;式耜裸坐署中,持令箭逼登舟。或曰:无以复王将令,乘主将先行而乱之耳。滇营亦自灵川撤,城内烟火高楼橹,城外不可停泊。式耜寝一小舟,家大启舟三里樟木港黎民(?)。司寇远生、给事中时魁、六吉、湘客至,先以兵与鬨民被杀掠闻。上命湘客安抚乱亡及劝饷糈,出远生、时魁以召将,入遇式耜于樟木港。远生佥谓:兵溃仓卒不及,瞬息难下手,请下朔、平间催焦琏入援;檄远近,无内恐。式耜然之。舟下三十里,至豆豉井。式耜入民舍,集远生等立草檄,分路四发。明日,仍返桂城下,俾知留守在也。旋经阳朔,琏兵续上援,楚镇周金汤、熊兆佐亦入桂城。式耜命简讨蔡之俊、大理寺评事朱盛铦隶先入桂,宣式耜令,檄按察司佥事邵之烨部琏兵(见刘湘客纪事)。)
  孙可望请驾南宁,许之。
  诏封李成栋惠国公。
    遣吏部侍郎兼副都御史吴贞毓敕入广东劳成栋,封成栋惠国公,并封佟养甲襄平伯。
  诏督师何腾蛟入守桂林,清破兴安。
行在阳秋(上) 第 25 页
    时腾蛟自守严关,遣将守兴安;及奉诏守桂林,清遂破兴安、破严关,伤军官万人。兴安总兵三人及副将、参、游以下四百人俱死。
  是月辛卯,白虹贯日。
  三月丙辰朔,督辅瞿式耜入守桂林。
    时太常卿黄太玄毙于兵,式耜棺敛之。
  乙巳,驾幸南宁。大学士严起恒、王化澄同入阁办事,起恒摄吏部尚书,以庞天寿掌司礼监。
    (西粤新书云:随驾止严起恒、马吉翔、科臣吴其、洪士鹏、许兆进、尹三聘、大司马萧琦七人。)
  赠陈子壮东阁大学士忠烈侯,谥文忠,予祭葬,荫一子中书舍入锦衣卫世袭。
  赠张家玉少保、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增城侯,谥文烈,予祭葬,追封三代,荫其弟家珍锦衣卫佥事。
  十三日,清兵攻顺庆。
  安南入贡。
    报李成楫之聘也。
  十五日,大学士严起恒请开选邕城,受二十四土州贡赋,从之。
行在阳秋(上) 第 26 页
    邕城属南宁,时陈邦傅守浔、柳二州,不能供亿,故有是请。
  二十二日,清攻桂林,薄北门,督师何腾蛟击走之。腾蛟师攻榕江。
    初,腾蛟自永宁至桂,滇镇胡一清亦统兵至桂,清人尚疑城虚,直抵桂北门,腾蛟督兵三面出,追杀三十里。清人北渡甘棠去。督师列营榕江,瞿式耜输饷百石,督师出关与留守相慰劳。
  二十三日,甘州、兰州兵起。
  晋荆江伯张先璧为侯。
  督辅瞿式耜檄诸镇攻取全州。
  督辅瞿式耜檄广西巡抚鲁可藻下梧州。
    可藻衔自署。两广旧例,东抚称制,兼粤西;西抚称抚。式耜曰:方今武人多自署,抚军辄自命,贻远人笑。因代疏请改衔。
  大学士周鼎瀚罢。
    当武岗之乱,言官弹鼎瀚以附承胤入直。式耜司票拟,独不可;谓鼎瀚既系大
  臣,应听自谢免。
  赐督辅瞿式耜银币、金图书。
    篆曰「精忠贯日」。
行在阳秋(上) 第 27 页
  清攻潼州、绵州。
  以朱天麟为大学士、晏清为吏部尚书、张起为户科给事中、张凤翼以兵科掌翰林院、张佐辰掌文选司、童云骧为行人、潘骏观为职方郎中。
    守制御史顾之俊亦随驾。
  陈邦傅自请世守粤西,督辅瞿式耜奏止之。
  闰月丙戌朔,皇子生,册为太子,颁万喜诏,大赦天下。
  督辅瞿式耜进八箴。
    式耜以经筵无讲官,无由闻得失,书八箴于扇进之。
  十八日,荆江侯张先璧克靖州,遂克沅州。
    清沅州道戴国士以沅州来归,先璧题授都御史,巡抚偏沅。
  召四川巡抚毛芝瑞为吏部左侍郎,芝瑞旋卒。
    初,芝瑞留。刘承胤谋立武岗,芝瑞力折之,几被害。走广东,病。踰年,渐剧;而所善黄嘉乡知养利州,以书迎之,遂移居万年城。至是,行在以吏部右侍郎
  召之。既拜命,遽卒。
  五月乙丑朔,(日)有食之。
  二十日,清陷潼州。
行在阳秋(上) 第 28 页
  二十二日,清陷绵州。
  二十七日,督师何腾蛟复全阳。
    腾蛟奏捷疏,归之留守曰:为皇上以信臣、用臣者,式耜一人也。
  陈友龙以奉天来归。
  清援江西。
    五月七日,清谭泰兵至石头日,其兵一路从饶州,一路从九江,一路从进贤并入围进宝、顺化二门。十七日,声桓等兵自赣州下,越二日,入城。先是,声桓命大厅宋弘宇以兵三万守南昌;十三日,战败谭泰兵于铁绵巷七里街(在德胜门外)。泰兵于二十三日接战,声桓败,守德胜、章江、广顺;王德仁守进贤、顺化、澹台。七月,清筑长围,二十以后,以浮桥栅断章江。
  六月甲子朔,有流星入于箕尾。
  督辅瞿式耜劳师全阳。
  遣刑部侍郎刘远生入粤东劳师。
    初,成栋表至,举朝欢呼。科臣张起请先遣方正大臣观其虚实,吏部侍郎吴贞毓拜命行。使还,力言成栋忠诚迎驾,初无虚伪,因请幸广。远生,秦人,久节钺,有威名,为成栋所重信;式耜请充此选。
行在阳秋(上) 第 29 页
  督辅堵胤锡兵入常德、辰、沅。
    清官程时登、余必跃逃。
  清副将马进忠以兵来归,屯守芦溪。
    进忠故流贼,号混十万。
  官军复均州。
    清官李鸣谦走脱。清官之守衡、永、宝庆、柳、郧者多遁。
  是月,驾发南宁,幸浔州。
  秋七月,晋陈邦傅庆国公,留守浔州兼守南宁等郡。
    驾至浔州,适宫眷有疾,留数日。邦傅以扈从新功,擅劄授官。始于庆国自劄,继而部劄,后则御劄──亦曰钦劄。钦劄与吏、兵部不相涉。其银则分散,兵需及沿途赏赉取足于此。邦傅,浙人,原任广西总兵。隆武二年,挂征蛮将军印;永历改元,封思恩侯。庆国公陈邦傅请世守粤西,效黔国故事。阁臣朱天麟票拟,不允其请。
    邦傅恚甚,令武康伯胡执恭至天麟舟中传语,云勋公欲将剑印掷公舟,令各营兵听公发付等语,词甚厉。天麟不为动。
  佟养甲伏诛。
行在阳秋(上) 第 30 页
    成栋遣养甲代祭兴陵,密令李□□□□□□成栋养子,本姓孙。
  八月□□朔,驾幸端州(即肇庆),赐惠国公李成栋建元勋府第,以元胤为左都督。
    式耜面奏,驾勿东:兴陵两载风尘,成栋令地方官备葺陵殿,巍然天寿,展谒毕,龙舟宜即返漓滩而上。成栋备法驾,进御用,严护卫甚威,具移山超海之力,非有所宜。但事权宜专,号令宜一。兹军功爵赏、文武署置决于成栋;若归之,朝廷徒虚拱。且楚、黔雄师百万,腾蛟翘首威灵。驾既东,军中将帅为皇上乐新复之地,成栋亦有邀驾之嫌,号令既远,则人心涣散。请上一见东诸(侯),俾瞻□天子音容,而为慰劳指属,然后责其尽意于东,刻期出师;一切决于外,不中扰也。式耜先后遣简讨蔡之俊、给事中蒙正发迎驾,上竟由梧入肇。式耜再疏言:前日粤东未复,上宜住桂以视楚。今日江、广反正,则宜住桂以出楚。事机所在,毫釐千里。吏部侍郎吴贞毓请上幸广城,式耜乃促远生入朝。远生见朝后,成栋适自欲还师,修行营,迓乘舆;上命远生诣广劳成栋。远生谓成栋曰:今乘舆驻北(?),爵赏征伐,人疑有私,不可不嫌。成栋然之,逐罢修行官,止遣官迎驾。盖远生承式耜意,欲驾返桂林也。
  召大学士瞿式耜赴行在,式耜疏辞。
行在阳秋(上) 第 31 页
  戊戌,督辅何腾蛟复衡州、永州,师次湘潭。
  庚子,复宝庆。
    张先璧、唐姚、陈友龙等所复。
  以袁彭年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洪天擢为吏部侍郎,潘曾纬为大理寺正卿,李绮为提学副使。
    从李元胤荐也。
  补陈世杰翰林学士,吴以连验封司,李贞给事中,高赉明御史,王应华光禄卿,杨邦翰太仆卿,唐元楫职方司。
    从元胤荐也。世杰等皆广人。
  升曹烨兵部尚书,耿献忠、毛毓祥通政使。
    从洪天擢荐也。
  大学士严起恒、王化澄、朱天麟、吏部尚书晏清、吏部侍郎吴贞毓、科臣吴其、洪士彭、雷得复、尹三聘、许兆进、张起等俱赴行在所。
  副都御史刘湘客、礼部侍郎吴璟(即吴文瀛)、吏科给事中丁时魁、户科都给事中蒙正发、兵科都给事中金堡、礼科都给事中李用楫、文选司郎中施召徵、光禄卿陆世廉、太仆卿马光仪、□司徐世仪等,皆赴行在所。
行在阳秋(上) 第 32 页
    (以上八则,见两粤新书,事多未核处。刘湘客撰瞿留守传,实未尝赴行在。)
  九月癸丑朔,有火星自东陨,有声。
  清陷宝庆。
    陈友龙复降。
  冬十月壬午朔,惠国公李成栋入朝。
    成栋五日一朝,时政无巨细,上悉委之。成栋亦必请旨后行。
  督辅何腾蛟檄马进忠、李赤心会师取长沙。
  南雄知府凌犀渠遇害潮州。
  二十二日,清再陷常德。
  左都督李元胤署吏部尚书。
    元胤既杀佟养甲于德庆道上,威权愈赫。会其诞日,馈送称觞,远于冬杪。通政司疏陈乞官,日以千计;阁臣票拟,只有「著议具奏」四文。文选虽掌铨衡之权,空名而已。广省非从元胤转奉成栋劄咨,不得擅为除授;桂林、平乐则瞿守为政,庆远、柳州则焦新典为政,浔、南、思、太则陈庆国为政。庆国先有降表至广,为成栋所鄙;承成栋旨,咸思击之。
  洪雅兵乱。
行在阳秋(上) 第 33 页
    是冬,洪雅镇汤国聘与团练花汉将、熊振生治兵相攻,洪雅之境无宁宇。
  十一月□□朔,李成栋请出师南雄,与金声桓合攻赣州。
  督辅何腾蛟遣兵复安化、醴陵、益阳、湘乡、攸县。
  初三日,马进忠、李赤心兵至长沙。
  清大同镇姜镶以大同内(?)
  二十六日,清吴三桂兵至保宁。
  永国公曹志建驻永州。
  十二月□□朔,李成栋师次南雄。
  清扰长沙,李赤心大掠湘潭而遁。

行在阳秋(上) 第 33 页
  三年(己丑)春初正月朔,驾在端州。
  罗大学士朱天麟,召旧辅黄士俊、何吾驺入直。
    科臣金堡等劾陈邦傅,邦傅疏请即用堡为监军,以观臣十万铁骑。十一日,大学士朱天麟票据有「金堡从来、朕亦未悉」之语。十二日早朝,科臣丁时魁等率科道十六人进丹墀,挂冠而出。上不得已,赐谕帖于李元胤,收回原旨;天麟即日放还田里,金堡、丁时魁等仍旧供职。时魁等又劾天麟结太监王坤,求陈邦傅特荐,得以入阁;又令其长子为御史、掌河南道,次子为中书、弟为行人。得旨,一门尽
行在阳秋(上) 第 34 页
黜。
  十九日,清再陷南昌,金声桓败没(一作二十九日)
    南昌有汤副总守进贤门,献城。王得仁被执,死之。姜曰广自经。
  二十一日,清再陷湘潭,督师定兴侯何腾蛟被获不屈,死之。马进忠走靖州。
    诸师望风奔渍,却地数百里。省会震撼,老幼窜走内外数十万不复举烟火。清陷衡州。
  二十八日,大学士黄士俊、何吾驺乞罢,许之。
  严起恒、王化澄同入阁办事。
    诏敕中书张立光,昆山张鲁传之子。陈邦傅致金珠,祈改敕中一字。因去秋驾过浔州,邦傅留守浔州如瞿相例,中书写敕,遂以世字易居字。科道疏论,立光拟罪。
  袁彭年求入相,不得;上疏云:倘臣旧年以三千铁骑西来,今日君臣安在?上持其章示群臣,举朝大骇。
    时肇庆有「假山五虎图」,谓元胤以贾冒李也。元胤本姓孙,又姓贾。五虎者,为总宪袁彭年为虎(头)(吏科)丁时魁为虎尾,户科蒙正发为虎脚。兵科金堡,浙人,隆武初,为延平知府,疏激上杀同乡尹文烨、施琥二人。人畏之,号为虎爪。副都刘湘客,陕西布衣,来自瞿相
行在阳秋(上) 第 35 页
,又为成栋同乡,号为虎皮(见南粤新书)
  二十八日,定随侯赵荣贵战没龙安柏田谷口(随一作远)
  二月□□朔,张先璧率水陆兵数万攻辰州,不克。
  初五日,清入抚州,次日破建昌。
  初九日,乐安县杀姚大使。
  二十五日,破蠡县。
  陷长沙。
  破嵊县。
  晦日,赖熊等廷阳(?)
  是月,清陷信丰,惠国公李成栋殁于陈。
    正月,成栋踰岭攻赣州,适金声桓战不利,全师退去,成栋势单。清将高进库乘机拒战,成栋复不利;退至信丰,兵溃不可制。成栋亲为断后,乘马渡河,负饥甲,马不胜水溺,成栋遂卒。时中军杜永和代领其众,清兵复追败之。兵部侍郎张调鼎、监军道姚生文,为乱兵所杀。
  三月初七日,行在得督师何腾蛟、惠国公李成栋败报。
    方中湘之报陷也,羽檄达行在,公卿震骇,会集政事堂议所以代定兴侯者。佥
行在阳秋(上) 第 36 页
曰:惟留守公望尊德钜,足以折制诸将。议欲举大事、招讨湖南北,莫留守公宜。奏上,上曰:俞。惟留守式耜作朕柱石,朕悉其才。是必能为朕任阃外,释北顾忧者。于是赐式耜彤弓、铁钺,特遣郎官一员捧诏,诏式耜从此沅、湘、永、宝、鄂、岳上下三军之任行间者,皆得生杀予夺惟命。式耜辞不获,乃戒期誓众,建元帅旗鼓,申号令。亲出入行间,令且环师全、永,跳荡捷击,刻日可献俘馘。
  初八日,兵至湘潭。
  夏四月初三日,清再陷宝庆。
  初五日,太白入月。
  初八日,犁虏伯孙守法败没于兴安。
    没于药箭寨。
  十四日,故科臣沈迅自焚于莱阳。
  二十六日,虏破长山。
  孙可望据云南,自疏求封秦王,不允;以安东封之。可望不受。
    可望遣龚彝之弟鼎献南金三十两、名马四匹,求封亲王名号。金堡以祖制无有,阻之。广西南宁府与滇之广南府接壤,龚彝乘书有「不允即杀出」等语。陈邦傅大惧,即具疏为可望请封秦王。大学士严起恒以为不可,止封安东王。可望因拒命
行在阳秋(上) 第 37 页
  。未几,可望密遣人击起恒于邓州之滨,几殆。
  五月□□朔,以兵部侍郎张同敞总督湖广军务。
  授瞿昌文中书舍人。
    昌文,式耜孙也;自海至。
  督师堵胤锡辞朝,旋病卒于浔州。
    胤锡将滇南,过宜章,图入粤东;因割据者强触相凌,乃不果行。遂以偏师会曹志建于永明,孤军无援,遂为所制。兵将瓦解,胤锡单骑夜遁走,间道觐阙。至浔阳,卒。
    (刘湘客曰:胤锡移瞿公书云:上有密敕云:东人握君子掌,一朝不戒,生劫入舟,朕不复有中土之望;唯卿与瞿先生图之。瞿公得书,大惊。知斯语非出上意,卤簿诸臣欲外镇与东诸侯衅,则从中可揽权,故诡为上敕,使胤锡闻于诸镇。上方跸东,鼓厉征讨,讵意内外生衅;书四年朝事始末致胤锡:我辈不力视封疆,听人皋牢而启衅,非社稷之福也。忠贞营勋国公高必正诸勋,咸伟其议。)
  六月□□朔,左都御史袁彭年以忧去。
  自五月乙亥雨,至十六月(?)乙丑大水寒。
  秋七月□□朔,遣内侍持敕奖南雄守将闫可义、杜永和。
行在阳秋(上) 第 38 页
    副将杨大甫与李元胤不协,先烧营东下。南雄单弱,可义断指自誓,军心始固。
  十四日,杨展破遂宁,旋溃回嘉州。
  永州再陷,兴宁侯何一青退守榕江,督辅瞿式耜檄一青出兵屯全州。
  召廷臣集议于慈宁宫,发东饷万两。
  八月□□朔。
  初八日,以督辅瞿式耜生日,遣官赐金币。
  八月,姜镶败没于大同。
  袁韬、武大定等诱杀杨展,遂据嘉眉。
    明年春,葛佐明倚九溪之险,纠众与袁、武相拒,期年始定。
  是秋,清帅尚可喜攻陷潮州。
    大学士郭之奇、礼科都给事中郭朝荐相传殉节。
  冬十月,赠何腾蛟中湘王、李成栋宁夏王、金声桓南昌伯,设坛祭之。
  大学士王化澄致仕,严起恒入直。
    自黄士俊、何吾驺去位,有疏未拜而先商票拟;落旨不符,则与化澄相仇。故化澄罢去;惟起恒耐之,故得独相。
行在阳秋(上) 第 39 页
  十一月□□朔,德化王被获,遇害。
    郑芝鹏踞石榴城,清兵至,随遁去。刘中藻在福宁,势穷自缢,福建尽失。唯延、漳、汀三郡界连江西,而延平所属皆处万山中;清兵既去,德化王慈烨踞将军寨,先陷大田,继破龙溪,攻顺昌、将乐。十一月,清兵复陷之。王被获,兵部尚书罗南生等降。
  十六日,清入□□州,巡抚郑爱阵殁于燕子窝。
    副将陈胜、彭昌、高胜、谈玉等战于白虎关,俱被获死。
  十一月十二日,兴宁侯何一青率粤兵数万攻永州不克,退入山。
  曹志建复永州。
    并复桂阳,擒清官李亨。
  潮州守备郝尚文降清。
  孙可望大掠贵州,杀富顺王平鼎。
  是岁,封李建捷安肃伯。
    建捷,北直真定人,成栋养子。从信丰归,守广州。

行在阳秋(上) 第 39 页
  四年(庚寅)春正月,驾在端州。
  清陷南雄,屠之。闫可义力战而死,杜永和以馀兵守清远峡。
行在阳秋(上) 第 40 页
  初六日,清陷韶州。
    宝丰伯罗成耀预遁。
  赐李元胤复姓为孙。
    上以成栋死难,晋元胤车骑将军,封南阳伯。元胤力辞,诏固不许,乃勉受车骑印,而章疏多不改元衔。去冬清以精骑破南雄,韶镇罗成耀弃城走,元胤声其罪,与苍梧弃督师镇杨大用咸伏诛,人咸服其纪律。时督广州杜永和退走海外,保琼州。
  初七日,复以王化澄为大学士。
  初九,驾发端州。十三日,命李元胤留守。
    上闻韶镇罗成耀遁去,遂戒舟西上。
  驾至德庆。
  二月□□朔,驾至梧州。
    戎政刘远生奏,自请行守清远峡。给事中金堡奏留驾,争之不得。适大学士瞿式耜疏至,言粤东难得易失,且韶去肇数百里,强弩乘城,坚营固守,亦可得勤王兵至;何乃朝闻警而夕登舟?疏再上,而跸移德庆、向梧州矣。
  下给事中丁时魁、金堡、蒙正发、詹事侍郎刘湘客诏狱。
行在阳秋(上) 第 41 页
    从御史程源奏也。大学士瞿式耜七疏救金堡等。时上至梧州,百官请修行台。上欲以舟为家,有旨命陈邦傅统兵护驾,马吉翔护三宫舟先行。五虎失势,报仇者群起。独袁彭年以忧去,得免;时魁等奉旨逮问于梧州,照厂卫故事,榜掠招赂以数十万计,尽以充饷。拷讯时,惟堡大呼二祖、列宗,馀则乞哀殊甚。
  十五日,清攻奉天,总督刘禄、监军御史毛养登战死,马进忠走靖州。
  二十六日,清攻广州。
  清陷惠州。
    惠州总兵黄应杰、道臣李士琏、知府林宗京等以惠州降清,并执赵王由棪以献。
  三月二十四日,清破永州铁柱关。次日,破龙虎关,总兵向与高、姚得仁阵殁。永国公曹志建奔灌阳。
  二十八日,朱敕发内阁榜袁彭年、金堡、丁时魁、刘湘客、蒙正发等罪于朝堂,追赃遣戍,以昭法纪。
  夏四月□□朔,再行考选。
    朱士焜考选第一(常州靖江县人),补吏科给事中,以代丁时魁。补童云骧御史、潘骏观职方主事。云骧谢恩时,伏地不能起,殒于御舟。
  初八日,清至黔阳。
行在阳秋(上) 第 42 页
  二十日,王光恩驻巫、夔间,行屯政。
  清兵至柳州兴宁县,巡抚黄顺祖、总兵林国瑞战死,其众二千人被屠。
  二十四日,兴国侯李赤心擒永州清官李茂祖、余世忠送行在,诛之。
    茂祖,陕西布政,署巡抚事;世忠,乃镇将也。
  六月□□朔,清入清远峡。
    清远参将郦文龙、东莞总兵张道瀛、参将张善、南雄副将覃养志等俱降。
  秋七月□□朔,湖南巡抚□□、总兵白文明自郴、桂出降于孔有德。
  八月十五日,御舟泊系龙舟(在梧州之东)
    自春至秋,王、严二相随驾,逍遥河上。有民谣云:汉宫秋也,昭阳愁也(起恒字秋冶,化澄字昭阳)。上与太后、三宫,置酒楼船,箫鼓于梧州系龙洲之上下。起恒手书「水殿」二字,挂小牌于御舟前。上饮至中宵,不乐而罢,以清远峡及惠、莞间有败报也。
  九月,清破灌阳,知县李遇升被获死。
  曹志建奔恭城。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上不怡,严起恒疏请修省。
行在阳秋(上) 第 43 页
  大学士瞿式耜遣其孙昌文入觐于梧州,授昌文翰林院简讨。
  十一月,驾幸藤县,陈邦傅自浔江迎驾。
  初二日,清陷广州,屠之。
    李元胤携重赀入广州,城中人亦婴城自守;男子上城,妇女馈饷。清兵环围城外,自八月至十一月。初二日五鼓,北门观音山扎云梯,遂入城。城中惊惶相蹂践。炮铳相击,城门筑塞难开,百万人民尽死于内。杜永和自清远败后,退还端州尚有兵万人,知不能守,遂奔恩、平、高、电,以扼高、雷、廉。上与太后、三宫移舟西上,至藤县,遂分为两。陈邦傅自浔州来迎驾,诸臣与之合者皆往右江,不合者则入容县沟,赴北流、陆州、高化境。兵多散败,肆行劫掠,户部尚书吴贞毓失一妾,刑部尚书毛毓祥孑身遁。闻上往南宁向交趾及二十四土州为援,相随有王化澄、严起恒、马吉翔、庞天寿等。陈邦傅尚据浔江为殿后,其兵尚万馀。
  初三日,清孔有德入全州。
  卫国公胡一清撤守榕江兵。
  初四日,孔有德犯兴安。
    四日,有德兵至兴安。次日辰刻,大举入岩关。开国公赵印选、卫国公胡一清、宁远伯王永祚俱以分饷入桂,榕江空壁。武陵侯杨国栋、宁武伯马养麟方驰出小
行在阳秋(上) 第 44 页
路,军榕江,兵未战而回,请发使趣印选。印选已出城,城中大乱,沿道驱掠。式耜令戢之不得,城中溃兵各鸟兽散,一清、永祚从城外去。式耜衣冠危坐署中,适总督张同敞自灵州回,过东江不入,泅水过江入桂林,愿与式耜同殉国。
  初六日,孔有德破桂林。
    (刘湘客作初五日,用历异也。)
  清江王及其世子,长史李□□,被获不屈死。
  留守大学士瞿式耜、兵部侍郎张同敞被执不屈,羁于别室。
  大学士王化澄(?)、户部尚书董天阅、广西布政朱□俱降于清。
  桂林、平乐、全州、□□、东安、永宁、临桂、灵川、兴安、义昭、平宁、灌阳、永福、恭城、阳朔、荔浦、修仁、富川、平乐等十七州县俱陷。
  闰十一月十七日,留守大学士瞿式耜、兵部尚书张同敞死之。
    刘湘客曰:瞿公执去见有德,公云:事已至此,一死足矣,夫复何言!有德雅重公,安于别所,防卫严而不失礼焉。公赋诗,与张公赓和。逻卒得公与胡一清书,知公死心社稷而志未灰也。十七日辰刻,请公出。公笑谓张公曰:我二人多活了四十日,今日事毕矣。张公亦谓曰:今日得死所矣。遂南面,被害。十六日之夕、十七日之辰,雷霆冬发,远近皆曰:徵在公也。瞿公绝命诗云:从容待死与城亡,千古忠臣自主(主张;三百年来)恩泽久,头丝犹带满天香。时给事
行在阳秋(上) 第 45 页
中金堡已为僧,(上书)有德请葬二公,遂瘗北门园。
  十二月,驾幸南宁,入土州。朱天麟、严起恒、王化澄、马吉翔、庞天寿等俱从行。
  擢兵科给事中张起为副都御史,巡抚南宁。
  南阳伯孙元胤被获于钦州,赴广州。
    五日之内,两广连陷。驾离梧州,为陈邦傅所劫,百官星散。元胤身率散卒护跸憩南宁,身至南海檄旧旅。至钦州,为士兵王胜常所劫,械送广州。见有德,不屈膝。有德不遽杀,留之以招杜永和。
  是冬,高、李二将率众数千渡泸,自黎州出掠嘉眉。

行在阳秋(上) 第 45 页
  五年(辛卯)春正月朔,驾在南宁。寻幸安隆州。
  二月十五日,清陷梧州及苍梧、藤县。
  二十五日,清陷柳州及象平、马平。
  三月,端州、罗定州降于清。
  清陷高州。
    高州提督李明忠兵溃口,清兵追至电白县,明忠预遁,清遂陷高州。道臣郭光祖、吴人龙、知县文振义、副将王邦友等俱降清。
行在阳秋(上) 第 46 页
  新泰伯镇守潮州总兵郝尚文、潮州道沈时、知府王朝鼎俱降于清。
    尚文寻内附。
  夏五月,秦王孙可望遣将贺九仪、总兵常荣将兵至南宁护驾,并请移跸云南。
    上亟召随从诸臣议之,时阁臣吴贞毓、御史王光廷、徐极等劝驾幸钦州,依李元胤。阁臣朱天麟力请幸滇,言元胤屡败之馀,众不满千,栖依海滨,其不足恃明矣;云南山川险阻,雄师百万,北通川峡、南控荆楚,亟宜移跸,以坚可望推戴之心,以慰中外臣民之望。吴贞毓、魏光廷等坚执不可,遂寝其议。
  秋八月,庆国公陈邦傅与其子文水伯陈曾禹遣将至梧州,降于孔有德。
  浔州总兵李时、方有声、副总兵邓景、监军道杨兆文、浔州知府何允中俱降于清。
  陈邦傅杀宣国公焦琏。
    琏与邦傅有儿女戚,邦傅说降,不屈,遂为所诱杀。又宁端伯茅守宪为邦傅所胁,缴印降。守宪寻悔恨,遂卒。
  冬十月,抚南□刘文秀率兵五万攻保宁,不克。
    文秀自滇入蜀,与袁韬、武大定等相拒数月。
  十四日,靖南侯于大海率兵于荆州降于清。
    大海初据夔州之巫阳,为孙可望所败,故降。
行在阳秋(上) 第 47 页
  定川侯李占春被执。
  占春伪降,即为僧遁去。寻复被执。
  是岁,永州诸生邓光远不屈死之。
  孙可望杀大学士杨畏知。
    畏知,故金沧道也;永历改元,擢部院。是年入觐安隆,晋大学士。还滇,可望忌而杀之。
行在阳秋(上) 第 4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