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附录 (自动笺注)
  附錄臺灣東部碑誌
公元1891年
   新建埤南天后宮碑記(光緒十七年)
  國朝敕封天上聖母由來舊矣。
神靈顯應如日月之經天江河之緯地,固無不在亙古為昭者也。
俎豆馨香之報,祀典煌煌,茲不贅述
獨我埤南一事不能無異焉。
公元1948年
  蓋自大創議開山撫番,張公月樓統領鎮海後軍駐紮後山,歷今九載,履巉嵒,闢莽荊,化蠢頑,服獷悍蠻煙瘴雨,靡役不從
是非仰荷神庥,曷克臻此?
當夫戊子之夏六月也,大莊匪番變叛,出示戕官,焚我防營,劫我軍火,殺我士卒,傷我民人
維時海防解嚴,兵已議減,一旅之師分防六百餘里;變起倉猝防不勝防
烏合之眾自大蹂躪,埤南勢如席卷蜂屯蟻聚,困我孤營,百計環攻晝夜不息
張公督師守御相機策應,卒能以兩哨兵勇與數千賊眾鏖戰
苦守十七日援軍踵至始解重圍,擊散匪徒,攻破逆社,計擒首要解散脅從
兵威所臨,望風而化;即前此被脅番社,至是亦納款輸誠
全功遂,噫嘻
肇事之大,何蕆事之速哉?
人為之歟?
神之佑也。
所異者:被圍時,渴不得飲,掘井九仞,猶不及泉
眾心慌怖,計無所出
張公焚香禱祝
連呼聖母
未幾,而甘泉立湧。
賊復四圍縱火煙焰彌天火烈風狂不可響邇,登陴幾至不守
公復禱祝一拜火折風旋
昔耿受困,而拜井出泉;劉昆救災,而反風滅火
後之人追論其事,以為至誠感神。
我埤南大兼而有之,□神之力,吾誰與歸
尤異者,賊眾乘夜偷營時適月晦;忽紅光燭天,燎如白晝,我矢我槍,百發百中,賊莫能逞。
圍至半月我軍勢迫,正對喫緊之秋,賊又遙見海上燈光如輪駛然,漸漸逼近各自驚退。
越二日而援軍果乘輪至,合力轟擊,如薰穴之鼠,逃竄無路;鋌走之鹿,急不擇音
我軍得出重圍安堵如固。
神力匡扶顯應如此,則埤南天后宮所由建也。
公元1409年
  軍門張公月樓慷慨捐廉建議於埤南馬蘭坳之陽,卜地立行一所
之前後臺東直吳公芷獻、高公卓、宮保劉爵中丞奏請頒給匾額一方,以答神庥
後山之地,草萊初闢,庀材僱匠,在在維艱
因於己丑仲秋之間委員出山採辦各料,載運回埤;不料舟行海面遭風漂歿無存。
斯役者,聞之爽然旁觀者莫不工程浩大難期復振扼腕方深。
軍門好義急公不違餘力,必欲善緣克終,心始無恨,為之復解廉囊;更於部下各營以及官紳士庶集腋成裘
二次派員從新採辦各項磚瓦木石,附艇旋東。
擇期興造,經之營之,卒歲落成焉。
  厥功告竣軍門等作文以記之。
爵等忝襄戎幕五易星霜,同患難於斯營,感
神靈於斯役,未敢以文之陋謝不敏;謹就耳聞目見者備志之,以鋟於石,於以軍門誠可格神,與夫神之有造於埤。
埤之人,宜俎豆千秋如此用昭來茲,以垂不朽云。
  楚北補用府經歷高爵藍翎訓導劉春元、補用巡檢陳炳熙同敬撰,藍翎千總鴻江敬書。
公元1891年
  光緒十七年三月穀旦
公元1948年
    (按:碑存臺東縣臺東鎮仁愛天后宮內地下,高一三五公分,寬六五公分,花岡岩
作者高爵劉春元陳炳熙俱充鎮海後軍師爺,碑末所署俱係虛銜
文中統領鎮海後軍之「張公月樓」,名兆連,嘗駐守臺東
碑中:戊子光緒十四年(公元一八八八);己丑,十五年(一八八九)。
前臺東直刺(知州)吳公芷獻」,名本杰光緒十四年署任;「後臺東直刺高公卓」,名垚光緒十五年十一月署任
宮保劉」,指劉銘傳
此碑有副碑二,見後。)
公元1891年
   新建埤南天后宮捐題碑記(甲光緒十七年)
  謹將新建埤南天后宮捐款錄列於左:
  記名提督軍門統領福建臺灣鎮海後軍等營兼統各路屯兵營勝勇巴圖魯張捐庫平銀八百兩。
欽加提舉調署臺東直隸正堂即補分府宋捐庫洋六百兩。
  管帶左營李得勝庫平銀五十兩。
接帶左營張升庫平銀八十兩。
管帶前營後元
福捐庫平銀八十兩。
中營差弁、什長、親護兵勇共捐庫平銀一百零六兩
左(營差弁、什長、親護兵勇)共捐庫平銀一百零三兩
前(營差弁、什長、親護兵勇)共捐庫平銀七十兩。
  管帶南路屯兵雲山庫平銀五十兩。
接管南路屯兵藍鳳庫平銀四十兩。
管帶南屯兵葉國廷捐庫平銀廿五兩。
管帶海防屯兵寶印庫平銀二十兩。
恆春營遊府談炳南捐庫銀三十兩。
文案處高□、陳炳□各捐庫平銀一十兩。
南路(屯兵、差弁、什長、親護兵勇)共捐庫平銀二十兩零八分
海防屯兵、差弁、什長、親護兵勇共捐庫平銀五十九兩一錢九分
埤南(屯兵、差弁、什長、親護兵勇)共捐庫平銀十五兩。
  邱炳章方全勝、陳忠寶、曾瑞興、曾鴻輝、章馬耀、楊天德、繆隆芳、羅昌厚、王明哲、游得貴、謝仁仕、劉海清、曾金生胡榮泰、周拔山孫文彬,以上各捐庫平六兩
鵠、汪有才、李正貴、陳王堂艾福勝、邱光斗、伍殿邦張金玉、李瑞正、喻光津、方鼎甲、黃名揚蕭文亮、盧洪、吳志迪、古承瀾、顏壽林、康乾元、諶寶成、向登□,以上各捐庫平四兩正、陳鴻江、高□陽、汪繼芬、曾祿、鍾懋勳陳紹藩、羅朝玉、馮國棟,以上各捐四元
朱沛霖、劉應選夏錫溶、朱繼承、童□昌、傅發淇、陳秉忠鍾大聲、劉厚澤、易雲霖,以上各捐到庫洋二元正
  夏宗禹光洋八元
桂芳光洋三元
何藻鑑捐光洋二元
龍標光洋二元
希烈光洋二元
高能光洋二元
馮至全捐光洋一元
朝珍光洋一元
馮駰捐庫銀一兩
  湯學庫平五兩
楊長洲庫平五兩
鴻章庫平三兩
雲藻庫平三兩
昭明庫平二兩
林錫銘捐庫平二兩
周佑和捐庫平一兩
平山庫平一兩
林芳庫平一兩
  光緒十七年三月勒石
公元1890年
    (按:碑存地址同前碑,高一三二公分,寬六三公分,花岡岩
原碑缺題。
此碑為前列「新建埤南天后宮碑記」之第一副碑。
碑中「統領福建臺灣鎮海後軍等營兼統各路屯兵營張」,名兆連,即前碑所云之「張公月樓」;「欽加提舉調署臺東直隸正堂即補分府宋」,名維釗光緒十六年(公元一八九0)十月二十九日署任十七年十二月十六日交卸。)
公元1891年
   新建埤南天后宮捐題碑記(乙光緒十七年)
  茲將埤南高山、平埔各社正副社長暨總副通事花名捐數開列於左:
   計開
  □□埤南屯兵營補用遊擊定國庫平銀十四兩。
臺東都總管□□都司銜花翎守備張新才捐洋十八元。
南屯兵營哨長□補□□許□和捐庫平銀□□元。
臺東州安撫軍
什役勇丁等共捐庫平洋銀二十元。
  □□□金捐洋四元
羅連老捐洋八元
廖可澤捐洋六元
骨力捐洋八元
陳守那、褚馬老、王老麻吳文李義老、危郎、婁江密、路古立、強本、□那燕、談加脊,以上各捐四元
楊秋風捐洋五元
王諸培捐洋五元
阿郎捐洋三元
  張六腊石、孫正貴、鄭新貴陳禹錫、蘇標、郭清結、張來發、洪雲沙鄭國生、朱紫貴、廖可、丁義、董全、曾逢臣黃浦淵、林德才,以上各捐六元
陳里萬、那篤、伍志水、觀兵、任馬立、華芒仔、金班來、魏羽利、威進祿、謝阿九、計烏如、龐台頑、平加別、黃哺煙、狄布煙、貝加擺、藏加排、□布煙、湛武甲、伏加擺、麻姑立、賈老燕、路定安、趨老、錢邦得、周林矮、馮魯馬、□□□、張世昌、邱貴、黃來成王金、劉進來以上各捐五元
  鄭龜老、侯得高、尹鳥嬌屈尊梁、項奴仔、祝松督、董加來、董大煙梁米升、嚴為仔、姜骨力、尤加徙、元加老、元南、卜廈馬,以上各捐七二庫洋二元
  星歪、梁阿祿、李那士、元麻達、卜邁灣、蔣阿札、蔣都、毛刁容、顧存記、孟押老、和里不、穆邦亞、肖辛橋、姚加別、戴加以上各捐七二庫洋四元
  卜星安、計鳥馬計登獅、紀郎馬、宋色南、顧芒綢、汪皆補、涯□、米文冷、貝古留、明加立、禹龍隴、邱軍輦、李介不、褚金龍以上各捐七二庫洋二元
  陳□仔、邱必來、歪、任老龍、□老、□□□、顧工□、余任司、□鴉、尹傳納、孟平鋏、汪慶山屈馬里、項祿、祝立□、嚴武列、華龜立、金烏腰、魏律□、陶威陵、陶哩流、姜阿花、□治仔、□□連、□□□、尤□□、張廖派、張大僯、李嘉錫李萬□、衛龜禮、衛立本、沈曾教、沈立海、紀羅賢、計□益、□□□、□□□、□□□、□□□、尹□□、米加□、陶布煙、毛□□、邱□□、□言□、林米甲、趙美□、孫母□、鄭蔡溪、伏阿吾、□如□,以上各捐三元
  光緒十七年季冬月(缺)日勒
    (按:碑存地址同前碑,高一二0公分,寬七七公分砂岩
原碑缺題。
此碑為前列「新建埤南天后宮碑記」之第二副碑。)
公元1892年
   埤南天后宮置產碑記(光緒十八年)
  蓋聞尊崇廟貌,固所以仰答神庥;而創置土田,又所以永垂祀典
此善□之舉,允宜刊之碑石用昭來茲,非可苟焉已也。
  我埤南天后宮光緒壬辰年夏五月在於新開園大埤一帶新置田畝一十五甲有奇,年收租穀一百四十餘石,以為廟祀酬神福地,意至良也,法至善也。
凡屬後來包承廟主經管人等,各宜實心實力保護維持,咸知創業之艱,毋或廢墜;共矢守成之念,靡至蕩
然,繼繼承承,長垂不朽,是所厚望
除將各賣主原契當神焚化,另將包承租穀人出具保結分別存留臺東州署、鎮海後軍中營流交備案外,茲謹將賣主契據佃戶姓名田產坐落、應納錢糧徵收租課數目以及包承甘結分晰刊列於左,以示經久不渝遺意云。
    立杜賣田契人新開園莊趙添丁、趙添水、劉添丁吳世忠、張得勝、陳生、潘旺、帝阿偕、帝阿風、大碑莊潘阿添、張珠明等,今因負債無著,需銀急用情願將各本名開墾成熟之田,招人承買
先招伯叔兄弟,繼招莊中耆老左右鄉鄰,均無人承受
嗣託中人問到碑南天后宮欲置祀產,因憑中商議,時置田價每甲四十、五十、六十元不等,計賣契七張,共田畝一十五甲零零六毫二絲二忽,共應得田價六八洋銀七百四十元。
當即憑中田畝四界、坵數、大小踏勘分明點驗指賣。
是日銀入賣主契交買主,銀契兩清,均無蒂欠。
以上所買之田,並無重當重典情事;如有來歷不明,仍由中人與賣主理清,不與買主干涉
自賣之後,田聽買主批佃收租管業推收過割納糧當差賣主無異說。
恐口無憑,立此杜賣契,並原田單一交執為據。
憑中張新才、區達生、宋梅芳、黃來成蘇明標、鄭清貴、朱紫貴王筆文、劉阿來。
    坵段畝數列後:
公元1891年
    一、買趙添丁田、水田一份坐落大埤岸,東至車路西至水圳南至董怡成田,北至張福金田為界,計共大小一十二坵,計畝共一甲六分九釐二毫,價銀八十五元,批佃承種,每年收租穀一十七石正。
    一、買劉添丁田二份:一份坐落新開園東首東至本名園地西至李壽田,南至本名田北至水圳為界。
一份坐落新開園東首東至劉阿文田西至李壽田,南至自己田,北至溫二田為界。
計二份共大小□□坵,計畝共一甲六分二釐價銀七十元。
批佃承種,每年收租穀一十四石正。
    一、買吳世忠一份坐落南畔萬安莊,東至李文忠田,西至天生田,南至李秀田,北至水圳為界。
計共大小一十五坵,計畝共四分五釐六毫六絲二忽。
價銀四十元。
批佃承種,每年收租八石正。
    一、買張得勝一份坐落新開園北畔東至壽田西至水圳南至壽田北至楊阿二田為界。
計共大小十三坵,計畝共二甲二分八釐九毫六絲,價銀八十元。
批田承種,每年收租穀一十六石正。
    一、買陳生田一份坐落新開園北畔東至吳清旺田,西至水圳南至陳皎田,北至楊阿二田為界。
計共大小五坵,計畝共一甲二分七釐二毫。
價銀七十元。
批佃承種,每年收租穀一十四石正。
    一、買潘旺(田)二份:一份坐落浮溪腳,東至草埔小溪,西至陳其和園南至王阿徑田,北至大溪為界;一份坐落浮溪南勢,東至陳其和田西至劉鼎安田,南至陳其和田北至王文受田為界。
計兩份,共大小二十四坵,計畝共二甲六分七釐六毫
價銀一百三十五元。
批田承種,每年收租穀二十七石正。
    一、買帝阿偕田、風田一份坐落新開園東旁,東至帝阿偕園,西至文園南至吳文旺田,北至
添丁田為界。
計共大小十坵,計畝共一甲五分正。
價銀七十五元。
批佃承種,每年應收稿穀一十五石正。
    一、買潘仔添田一份坐落大埤莊種,東至水圳西至車路南至車路北至橫圳為界。
計共大小二十三坵,計畝共一甲三分
價銀七十五元。
批佃承種,每年收租穀一十五石正。
    一、買張珠明一份坐落大埤山腳東至山腳西至大路南至竹腳福星園地北至大埤舊營盤為界。
計共大小五十六坵,計畝共二甲
價銀一百一十元。
批佃承種,每年收租穀二十二石正。
公元1892年
    以上田契九張,計畝共一十五甲零六毫二絲二忽。
每年收租穀一百四十八石正。
至應完錢糧按照臺東定則,合補水餘一在內每年共應完庫平銀七兩零一分七釐八毫零六忽,由廟主在於所收稿穀項下年開銷,合并聲明
公元1891年
    具包承甘結字人埤南都總管張新才、區達生、宋梅芳、黃來成蘇明標、鄭清貴、朱紫貴等,今當天上聖母座前承領六八洋銀七百四十元,買得開園大埤莊田一坐,計共一十五甲零六毫二絲二忽。
其田仍由包承人交與賣主承佃耕種
廟主不認佃戶,只認包承。
定租課每田價洋一百元,每年租穀二十石。
計共田價洋七百四十元,每年租穀一百四十八石,每年收穫之後十月底由佃戶僱車一律運送天后宮交納倘或遇有實在天乾水患,驗田收租。
租穀務要乾□潔淨,年年數不得藉口拖欠短少顆粒;如有拖欠短少,即惟包承人是問,限包承人張
新才等如數繳出。
恐口無憑,立此包承甘結字,永遠為據。
憑中保人王筆文、劉阿來、朱紫貴
    佃戶姓名列後:
    一、佃戶添丁水種一份,計畝一甲六分九釐二毫,每年納穀十七石。
    一、佃戶添丁種田二份,計畝一甲六分二釐每年納穀十四石。
    一、佃戶吳世忠種田一份,計畝四分五釐六毫六絲二忽,每年納穀八石
    一、佃戶得勝種田一份,計畝二甲二分八釐九毫六絲,每年納穀十六石。
    一、佃戶陳主種田一份,計畝一二分七釐二毫,每年納穀十四石。
    一、佃戶潘旺種田二份,計畝二甲六分七釐六毫每年納穀二十七石。
    一、佃戶帝仔偕、風種田一份,計畝一甲五分每年納穀十五石。
    一、佃戶潘阿添種田一份,計畝一甲五分每年納穀十五石。
    一、佃戶珠明種田一份,計畝二甲每年納穀二十二石。
    以上佃戶每年共應完租穀一百四十八石,合併聲明
  彝陵陳鴻江敬書。
公元1892年
  光緒十八年五月(缺)日勒
    (按:碑存臺東縣臺東鎮仁愛天后宮內地下,分鐫二石,俱砂岩
第一石高一三三公分,寬六五公分第二石高一三一公分,寬六五公分
寫碑人陳鴻江,職居藍翎千總
此碑碑文,「臺灣私法物權編」錄之,但省略若干字。)
   附錄二重要簡碑紀錄
紀年
碑文
碑址
存失
備考
公元1604年
明萬曆三十二年以後(至遲天啟四年以前)
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
澎湖縣馬公鎮天后宮
是碑高約丈餘,為臺灣現存最古碑碣
考「明史」,人至澎湖萬曆三十二年(公元一六0四);沈有容親蒞澎湖退之,時在其後
有容宣城人萬曆三十年(一五七九)平倭至大員(今臺南市安平區),為近古信史有徵始至臺灣第一人
公元1642年
明崇禎十五年
皇明澄邑振暘曾公墓
崇禎十五年孝子若龍、鳳、同泣立。
臺南市南區南門外公共墓地(俗稱管事園)。
公元1646年
墓碑高七六公分,寬五三‧五公分,花岡岩
為已見現存最古明代墓碑是以文獻重之。
立碑之年,早於鄭成功復臺(公元一六六一)者十九載
「澄邑」,係福建漳州府海澄縣
公元1661年
明永曆間(十五年以後)
明藩府曾、蔡二姬
臺南市南區公共墓地(師爺塚前新坪,俗稱「曾蔡二姬崙」)
墓碑高一0七公分,寬七七公分,花岡岩
明藩府」者,指鄭成功也。
考「石井鄭氏本宗族譜」,成功諸妾中有「曾、蔡」兩氏,即此碑所銘者。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一
-763-
明永曆間(十五年以後)
皇明聖之、省之二鄭公子之墓。
臺南市南區鞍子(俗稱「墓庵」)。
墓碑高一0七公分,寬七七公分,花岡岩
聖之,鄭成功四子睿之號;睿字哲聖,未娶而卒(見鄭克塽「鄭氏附葬祖父墓誌銘」)。
省之,成功十子發之號;發字哲奮,亦號奮之,未娶而卒。
墓置守塚人名之曰墓庵,日據初尚存
此墓與「曾蔡二姬墓」為成功親人在臺遺跡僅存者,是以為世所重。
公元1680年
明永曆三十四年
皇明資善大夫正治上卿都察院左都御史總制諮議參軍監軍御史文正陳公暨配夫人淑貞洪氏墓。
墓碑高九四公分,橫七五‧三公分,花岡岩
所謂謚文正陳公」;即陳永華也
其卒在明永曆三十四年(公元一六八0),葬天興州古毅後鎮戍地。
其妻洪氏,尋卒,祔焉。
三十七年(一六八三)鄭克塽附清,永華子孫漢軍旗籍,舉族內遷,永華夫婦墓亦改厝同安仁德廈店,而墓碑遺諸廢塚,將三百載而未毀。
民國四十三年(一九五四),陳氏族人就遺址壟土成墳,再勒故碑,猶存衣冠寄思之意焉。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二
-764-
明永曆間
龍邑岱南鄉進士李先生墓。
男宗、琳立石
原存臺南飛機場附近垵仔,日據時移臺南市東區法華寺
墓碑高七六‧五公分,寬三九‧五公分,花岡岩
李先生名茂春,「臺灣府志」、「臺灣縣志」俱有傳。
原籍漳州龍溪縣,故碑以「龍邑」著望焉。
有「李茂春塋域勒禁侵佔告示碑」(見「示諭」類),足資參考
公元1683年
明永曆三十七年
皇明定國將軍公墓
癸亥春吉旦孝男招、寶同立。
拓片臺南市民族文物館。
按碑於日據時失僅存拓片,已成海內孤本
拓片高六0公分,寬三四‧二公分。
定國屬從二品陞受之職,則施公者爵秩匪淺,當為鄭氏鎮將之流
癸亥,永曆三十七年(公元一六八三);其春,距克塽之降,僅半年耳。
明永曆間
宣武將軍國攀劉公之墓。
原與墓並存臺南縣善化鎮北仔店。
日據時開鑿嘉南大圳、墓毀,碑輾轉得存於現善化鎮國民學校
墓碑高一一八公分,寬三0公分,花岡岩
明制宣武將軍散階四品初授之職,鄭氏諸將有殊勳,輒加將軍銜;國攀,其亦壯勇之流歟?
按其姓名,或與鄭氏中提督武平侯劉國軒屬昆仲行。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三
-765-
明永曆間
皇明驃騎將軍黃公墓。
臺南縣新化鎮虎頭附近
墓碑現廢存荊棘中,尺寸石質待考
驃騎二品之銜,視前揭之「定國」、「宣武爵秩俱高。
公元1682年
明永曆三十六年
公元1862年
皇明顯妣夫人洪氏墓。
壬戌年仲冬吉旦孝男陳士傑士俊奉祀立。
原立臺南市南區公共墓地蛇仔穴,日據時清塚,改厝其北新坪地。
墓碑高六四公分,寬四0‧五公分,花岡岩
明制文武二品命婦夫人二品以下不得混用。
故此碑所誌之「夫人洪氏」,當係顯宦貴婦
臺灣現存季女墓碑陳永華妻外,此亦足尚云。
明永曆間(?)
閒散石虎之墓
臺南市東區法華寺納骨塔前。
公元1660年
石虎生平時代不詳,而臺南進士許南英有詩詠其墓;史家連雅堂亦嘗為文以祭之,修其墓、記其事,俱指為有明之逸民
檢「從征實錄」,有石山者,滿洲人永曆十四年(公元一六六0)自漳州廈門,為鄭成功所俘。
弓馬成功勸之降,優遇之;後從征入臺。
按清將降鄭氏者,往往姓名石虎即石山虎;或因滿籍未膺實任,遂居「閑散」。
石虎滿人,此碑之價值非等閒矣。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四
-766-
明永曆間
皇明北直太府公墓
嗣子伯驥吉旦立。
臺南市民族文物館。
墓在臺南市郊,碑斷為二。
「北直」,即北直隸,今河北省
故此碑為明季華北人士渡臺之寶貴文物
公元1730年
清雍正八年
誥贈驍騎將軍鎮守福建閩安水師沿海等處地方副總兵官加一輔佐魏公偕元配孝慈池氏夫人墓道
雍正庚戌年陽月穀旦不孝大猷泐石。
臺南市民族文物館。
碑高二二九公分,寬八九‧五公分,花岡岩
輔佐安平人父子祖孫俱為水師健將
其子大猷天錫,奇諳水性,能赤身入海潛行一、二百里。
天錫因病早故,大猷後官至副總兵
大猷子國璜,誥授驍騎將軍福建水師提標後營副總府。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五
-767-
清雍正八年
福建閩安等處水師副將魏公夫人許氏順德墓道
雍正庚戌年
原存臺南市東區大東門外光復後被竊毀。
此碑所稱魏公,即前碑所稱之魏大猷
公元1745年
清乾隆十年
皇清誥贈奉政大夫祖考昌陳先生墓道
乾隆十年歲次乙丑季春吉旦山西汾州府分府孫陳奇立石
臺南市歷史文物館。
碑高二八六公分,寬一一四‧五公分。
登昌子鵬南,貢生孫奇典(鵬南姪),捐監出身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六
-768-
公元1746年
清乾隆十一年
寧靖王從死五妃墓
臺南市東區五妃里五妃廟
公元1683年
碑高一二九‧三公分,寬六一‧五公分,花岡岩
初,明永曆三十七年(公元一六八三)寧靖王殉國媵妾五人從死士民感懷芳烈,以妃稱之。
清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巡臺御史范咸、六十七,傷其荒頹,為立墓碑,勒墓道(詳見「五妃墓道」碑)。
公元1746年
清乾隆十一年
靈君之佳塋
臺南市東區五妃里五妃廟側。
碑高四五公分,寬二二公分,花岡岩
義靈為寧靖王朱術桂之侍監,於王及五妃殉國後,追隨就義,葬五妃墓側。
碑為巡臺御史范咸所立。
公元1752年
清乾隆十七年
郡公石駝,二百七十觔。
乾隆十七年立。
臺南市民族文物館。
駝為權衡之具,通稱曰「稱錘」。
石駝巨大稱錘所謂「公較」,蓋即共同較準之具。
駝或作「砣」、「鋾」、「它」,多石為之,例有鐫文;義與碑同,因錄之。
此駝高五三‧一公分,寬四三‧八公分。
碑文所謂四郡」,當指泉、漳、興、臺諸郡。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七
-769-
公元1776年
清乾隆四十一年
皇清父子面君三次顯考諡天與程公之墓
時乾隆丙申年月穀吉日孝男開悅、武臨、言豈,孫敦生、達成、王治、金生奉祀立石
臺南縣佳里鎮海澄北頭
碑高八0公分,寬四八公分,花岡岩
天與平埔族人,有飛奔絕技
上聞奉召面君
天與髮瓣串銅錢百餘,於御前駿馬賽跑疾速如飛,馬奔不及是以有「飛番」之稱;其墓遂號「飛番墓」。
清乾隆四十一年
較準石駝天平一百零五觔,折實一百觔為準。
乾隆四十一年梅月置。
臺南市民族文物館。
駝高三四‧八公分,寬三四‧八公分。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八
-770-
公元1788年
清乾隆(五十三年前後
聖旨欽賜祭葬、入祀昭忠祠、軍功遊府加都閫府、世襲雲騎尉罔替忠勇靜齋鄭公墓道
臺南市民族文物館。
碑高二七七公分,寬八四‧五公分,花岡岩
鄭其仁有傳,見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
公元1777年
清乾隆四十二年
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
一在臺南市立文物館,一在臺南市中區孔子
碑高一五0公分,寬三三公分臺灣知府蔣元樞萬壽宮府學(孔子)時所勒。
公元1789年
清乾隆五十四年
公元1249年
乾隆御筆褒忠」,欽賜廣東義民
歲次己酉秋月立。
屏東縣車城鄉保力村三山國王廟。
公元1786年
碑高一00公分,寬五六公分,花岡岩
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莊大田之亂,粵籍義民起與抗,為官軍之助。
事平,清廷賜此褒之。
公元1814年
清嘉慶十九年
鳳山縣正堂吳定天平一百二十九斤為糖糧壹百觔,公駝重三百觔。
嘉慶十九年十二月永遠遵行
屏東縣里港鄉大平村慈宮
駝高五八公分,寬四五公分,花岡岩
鳳山因糖與糖郊,發生衡量重輕出入爭端故官府定駝為準。
詳見同年鳳山縣正堂立碑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九
-771-
公元1817年
清嘉慶二十二年
北郊蘇萬利公較糖駝,重三百二十觔。
嘉慶丁丑花月
臺南市歷史文物館。
駝高五四‧五公分,寬四五‧五公分,花岡岩
北郊蘇萬利,為清代臺灣最先發跡貿易商批發糖、米等貨,主以福建北地區為消售地,故稱「北郊」。
清嘉慶二十二年
臺灣府遵奉部頒較準砠鋾臺字第一號,重六十二觔,發洲南場
嘉慶二十二年四月頒。
臺南市民族文物館。
駝高四七‧八公分,寬二六‧二公分。
花岡)岩。
據鐫文,此為官府頒佈標準衡器
所)謂「砠鋾」,義猶「石駝」。
「洲南場」者),古臺灣府洲仔尾之鹽場也(場分洲南、洲)北二場)。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十
-772-
清嘉慶二十二年
臺灣府遵奉部頒較準砠鋾臺字第十二號,重一百觔,發澎屬販館。
嘉慶二十二年二月頒。
臺南市民族文物館。
駝高四三‧八公分,寬二五公分,花岡岩
「澎屬販館」,澎屬販售食鹽機構
公元1818年
清嘉慶二十三年
南北郊公較石駝金成玉公較糖駝。
嘉慶二十三年月吉置。
臺南市民族文物館。
駝高六0公分,寬四四公分,花岡岩
南北郊」,原指南永順北郊蘇萬利二巨商時至、道之間,已成南北郊商團組織
石鐫金成玉」,即其一分子
「糖駝」云者蔗糖購售專用標準衡器也。
公元1819年
清嘉慶二十四年
重興大仙巖碑。
嘉慶己卯年臘月穀旦欽命提督福建全省水師軍務等處地方二等子爵世襲王得祿立。
臺南縣白河鎮仙草里大仙巖
碑高八一‧五公分,寬三七公分,花岡岩
王得祿妻范氏初葬大仙巖麓得祿愛屋及烏故有修寺之舉。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十一
-773-
公元1822年
清道光二年
錦里皇清欽加光祿寺署正中書科中書明經進士一峰林府君佳塋。
道光二年閏三月承重曾孫□□、男六泮、七沛、八澤……曾孫興超立。
臺南市南區公共墓地(土名新坪)。
一峰(朝英),「臺灣通史」有傳。
一峰家富好義書法精妙膾炙士林易代未衰。
其墓原在他處,日據時清塚而改葬於今所,其始祖登榜一峰婦謝氏骸附之;因並有添鐫云:「渡臺始祖十三世林公登榜
顯妣十五世祖林門謝安人」。
公元1838年
清道光十八年
公元1598年
全郡金成玉公砣。
崁下,戊戌年重修
臺南市民族文物館。
駝高四四‧五公分,寬四一‧二公分,花岡岩
金成玉為清中葉臺灣糖業鉅商,全臺遍設機構,因有自備「公砣」。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十二
-774-
公元1838年
清道光十八年
怡裕公砣。
戊戌置。
臺南市民族文物館。
駝高四六‧七公分,橫三三‧五公分,花岡岩
怡裕」為大商之號。
公元1844年
清道光二十四年
皇清誥授振威將軍太子太保原任江水師提督二等子爵世襲、贈伯爵太子太師賜諡果毅顯考王考誥封一品夫人顯妣王門徽范夫人例封一品夫人繼妣王門肅馨陳夫人塋。
道光歲次甲辰年花月吉旦孝男朝綱、朝綸、朝輔、朝緯、朝、朝紱、朝斌、朝文、朝武暨杖期孫……同謹立
嘉義縣太保鄉
豐碩,為臺灣墓碑中所僅見者;花岡岩雕鐫甚麗。
王得祿妻范夫人,初葬今臺南縣白河鎮仙草大仙巖麓據此碑,知於得祿卒後遷骸合葬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十三
-775-
公元1845年
清道光二十五年
李勝重申東港寮公駝,重計三百觔。
道光乙巳年置。
臺南市民族文物館。
駝高五五‧六公分,寬四八公分,花岡岩
李勝興為清代臺灣規模最大糖商,號曰「糖郊」,亦兼貿米;其財力之厚,與南郊永順北郊蘇萬利鼎足而三,合稱「三郊」。
公元1846年
清道光二十六年
修理重興宮碑。
總理嘉邑洪德政、郭金隆道光丙午年端月穀旦
臺南縣白河鎮六溪里重興宮。
碑高六0‧六公分,寬二九‧五公分,花岡岩
公元1847年
清道光二十七年
府正堂洲北課場埔界。
臺南縣佳里鎮通興里埔頂。
公元1758年
碑高九八公分,寬二六公分,花岡岩
按洲北課場為古臺灣鹽田(埕)之一,始設臺灣縣武定里洲仔尾(今臺南縣永康鄉)。
乾隆二十三年(公元一七五八)為風雨所毀,場遷諸羅縣安定里(今臺南縣七股鄉大寮、埔頂一帶)。
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五月,課場又毀於風雨二十七年(一八四七),鹽場晒丁移闢北門東北二邊海灘,課場新建而沿稱舊名
此碑即當時所勒。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十四
-776-
清道光間
府八房界
臺南縣佳里鎮蚶寮里(該處距七股鄉界甚近)。
碑高一二九公分,寬一七公分
按「府八房」,即臺灣府署辦公之「科房」也,分「吏、戶、禮、兵、刑、工、承發、庫」八處
立碑地為洲南課場之邊緣
南場毀於風雨,,泥沙淤填,乃成新生埔地,歸府房公產;是以勒碑定界,招佃放租。
清咸豐間
奉憲郡縣□□七州美埔南界
臺南縣永康鄉鹽行村洲仔尾保寧宮前
公元1858年
碑高七二公分,寬二二公分,花岡岩
咸豐八年執照碑」,知此碑係洲仔尾莊前溪墘溪埔界碑,為招佃墾耕而立者。
清咸豐間
州美埔十七股界址
臺南縣永康鄉鹽行村洲仔尾保寧宮前
碑高六一公分,寬一四公分,花岡岩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十五
-777-
清同治間
臺協水師三營軍裝局。
協鎮楊鉀南立。
臺南市安平區安平古堡上。
公元1869年
碑高二五公分,寬七二公分,花岡岩
「臺協」署設安平,或稱「安平協」,轄左、右、中、三營各置遊擊守備
軍裝遺址安平
協鎮楊鉀南,號敬堂同治八年(公元一八六九)左右在任
清咸、同間
AROEY界。
臺南市民族文物館。
碑高四0公分,寬二四‧五公分,花岡岩
AROEY,當係外商行號
此碑始發見安平延平街。
安平據「天津條約」開港,條約履行在「北京條約訂定之後外商之至安平當不得早於二約之前故此碑之立,當在豐末同治初
清咸、同間
海關地界
臺南市民族文物館。
碑高三0公分(入土六二公分不許),寬二三‧七公分,花岡岩
此碑原勒安平可知安平海關之物。
此碑之建立,約在咸豐末同治初
清同、光以前
奉□定番
臺南縣麻豆鎮巷口里。
殘存高一00公分,寬二七公分,花岡岩
麻豆,古番社地。
清代治臺、番分界規定甚嚴;北碑為其顯例。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十六
-778-
清咸、同間
府正堂臍塭界。
臺南縣安定鄉六嘉村
碑高九六公分,寬二三公分,花岡岩
按各版府志,「臍塭」俱列「水利」,而「水餉」無與
此「界」之立,則為招佃放租而發,當為清末咸、同間事
清同、光間
洪公祠祀業界
臺南市安南區城東里七號屋前
碑高七五‧五公分,寬一八公分,花岡岩
「洪公祠」者,臺灣道洪毓琛專祠也。
毓琛琛因戴潮亂,憂勞以卒,同治間奉旨立祠
鹿耳門港沙淤,海埔新漲,郡城商團「三三郊」及祠祀單位就之墾闢,因各立碑定界,以杜爭端
清同、光間
三郊鹿耳門界。
一在臺南市安南區城東里中洲角保生大帝所有園地邊角,二在臺南市安南區土城國校西北阡陌中,三在臺南市安南區城東里四十七號屋前,四在臺南市安南區城南里、沙崙里間公路水田中,五在臺南市安南區青草南部阡陌上。
一、碑高五二公分,寬三五公分,花岡岩
二、碑高四0公分,橫二七公分,花岡岩
三、碑高五0公分,寬二五公分,花岡岩
四、碑高四八公分,寬三三公分,花岡岩
五、碑高九七公分,寬三二公分,花岡岩
以上五碑同為「三郊」之物,為該商團鹿耳門新生埔地墾闢界址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十七
-779-
清同、光間
明憲准勘洪理、黃軍埔界。
臺南市安南區沙崙里三號王富宅前。
碑高一八0‧五公分,橫二五‧五公分,花岡岩
是碑因洪理、黃軍二人墾闢鹿耳門港埔地而起糾紛,故由官府勘定劃界而釋之。
清同、光間
鹿耳門聖母廟界。
三郊立。
一在臺南市安南區北里鹿耳門天上聖母廟,二在臺南市安南區沙崙里六九號屋前
公元1719年
一、碑高一0九公分,橫二九‧五公分,花岡岩
二、碑高四五公分,橫三二公分,花岡岩
二碑亦係鹿耳門港埔地開墾界碑
所謂鹿耳門聖母廟」,即「臺灣府縣志」所稱之「鹿耳門天后宮」,康熙五十八年(公元一七一九)建。
遺址在今安南區城南南部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十八
-780-
公元1878年
清光緒四年
五妃娘廟。
吳昌記,光緒四年戊寅孟秋月重翻蓋
臺南市東區健康五妃廟
碑高三五‧五公分,寬二二‧四公分,寧波石。
吳昌記為清季臺灣著名商人,捐題碑中多處見之。
清光緒四年
魚山義塚
大清光緒四年冬月吉日穀旦,欽加總鎮銜、統帶飛虎左營、閩浙督標,即補協鎮吳立貴敬豎。
花蓮縣崙山頂。
此碑為花蓮所見現存一之清碑,是以雅受花縣人士所重見。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十九
-781-
公元1884年
清光緒十年
值得摯愛紀念英國代里領事華倫達萊之夫人華倫瑪麗,歿於一八八四年一月十四日
伊之逝世,使社交方面融洽團結黯然失色,因伊曾……
原存高雄市壽山山麓
未明
按原碑所鐫為英文
碑因被竊,由高雄地方法發交高雄市警察局查明失主領回其後情況不明
碑文民國四十七年(公元一九五八)七月三十一日聯合報地方消息移錄
清光緒初以前
提調臺灣府監造二號照例二百五十觔。
臺南市民族文物館。
石高五七‧五公分,寬四二公分,花岡岩
此件係昔時武士練武工具,稱曰「技勇石」,計分三號一號三百六十斤二號二百五十斤,三號一百斤;此屬二號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二十
-782-
清光緒初以前
萃英山房葉,三百六十觔。
臺南市民族文物館。
石高六三公分,寬四二公分,為一號之技勇石
萃英山房習武學館,「葉」為館主之姓。
清代開館」者,多屬武舉武生之流
公元1892年
清光緒十八年
南郡舖公較。
光緒壬辰元月吉置。
臺南市民族文物館。
此件為鐫文石栳(斗),石高五二‧八公分,寬(底直徑)五六‧五公分,花岡岩
鐫文「南郡」,指「臺南府」。
「公較」,意猶共相校準」,為郡城米商共置之物。
清末
糖郊米它。
李勝興、東興米它一百四十五斤,天平正十四兩。
臺南市民族文物館。
駝高三七公分,寬三六公分,花岡岩
鐫文「糖郊米它」,意謂糖郊販售米穀專用標準稱錘
十代臺灣鉅商多糖兼營,即專以販糖標榜之「糖郊」亦不例外,此駝可作一證
「天平正十四兩」,意謂此「一百四十五斤」之「它」(駝)每斤以「天平十四兩為準,而非常「稱」之以「十六兩」為度也。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二十一
-783-
清末
學生員莊杏林敬立
臺南市東區五妃里五妃廟
碑高一七‧五公分,寬二一‧五公分,寧波石。
此為莊修建五妃廟錢爐紀念之小碑。
年代未詳
重要簡碑紀錄表之二十二
-784-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