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645-068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元朝典故编年考卷一
           吏部侍郎孙承泽撰
太祖朝
 定历法
  十五年耶律楚材进庚午元历楚材为辽宗室通
  术数之学尤邃于太玄上召至处左右以备顾问
  楚材以金大明历不应制庚午元历上之颁行国
卷一 第 1b 页 WYG0645-0688d.png
  内
 角端见
  十七年上灭回回国进师印度国铁门关见一兽
  鹿形马尾绿色而独角能为人言谓侍卫曰汝主
  宜早还上怪之以问耶律楚材楚材对曰此兽名
  角端日行一万八千里解四夷语是恶杀之物今
  大军西征已四年盖天道恶杀遣之以告陛下愿
  承天心宥此数国生命上然之即日班师又至正
卷一 第 2a 页 WYG0645-0689a.png
  庚寅江浙乡试八月二十二日夜院中忽见一物
  驰过甚疾其状若猛兽传以为角端因以为赋题
  史记司马相如赋兽则麒麟角𧤗按注郭璞曰𧤗
  音端乃旄星之精也
太宗朝
 卢沟禁约
  二年敕刘冲禄管领卢沟河禁人盗决犯者以违
  制论按卢沟河其源出于代地名曰小黄河以流
卷一 第 2b 页 WYG0645-0689b.png
  浊故也自奉圣州界流入宛平县境至都城四十
  里东麻谷分为二𣲖其桥建于金明昌三年三月
  工成敕命名曰广利官建东西廊令人居之
 始行盐法
  二年庚寅始行盐法每盐一引重四百觔其价银
  十一两世祖中统二年减银为七两至元十三年
  既取宋而江南之盐所入尤广每引改为中统钞
  九贯二十六年增为五十贯元贞丙申每引又增
卷一 第 3a 页 WYG0645-0689c.png
  为六十五贯至大己酉至延祐乙卯七年之间累
  增为一百五十贯凡伪造盐引者皆斩籍其家产
  付告人充赏凡私盐徒二年杖七十止籍其财产
  之半有首告者于所籍之内以其半赏之行盐各
  有郡邑犯界者减私盐罪一等以其盐之半没官
  半赏告者然岁办之课难易各不同有因自凝结
  而取者解池之颗盐也有煮海而后成者河间山
  东两淮两浙福建等处之末盐也惟四川之盐出
卷一 第 3b 页 WYG0645-0689d.png
  于井深者数百尺汲水煮之视他处为最难
 课税减额
  二年耶律楚材奏荐张奂为河南路徵收课税所
  长官廉访使奂将行言于楚材曰仆不敏误蒙不
  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
  荒之后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
  糜烂必矣愿假以岁月使得抚摩疮痍以为朝廷
  爱养基本万一之助楚材善之奂既至按行境内
卷一 第 4a 页 WYG0645-0690a.png
  亲问监务月课几何难易若何有以增额言者奂
  责之曰剥下欺上汝欲我为之耶减元额四之一
  公私便之
 灭金伐宋
  太宗五年兵围汴金主出战于白公庙败绩奔蔡
  州金帅崔立作乱以城降执其两宫梁王荆王及
  诸宗室皆赴青城是日宫车三十七辆太后先后
  次之妃嫔又次之宗族男女凡五百馀口方金人
卷一 第 4b 页 WYG0645-0690b.png
  之俘宋也屯于汴京之青城至是百有六年受俘
  即在俘宋之地及金主自经于蔡州宋元诸帅分
  金主之骨而还视宋二帝为惨矣及元兵之南下
  也宋人遣工部侍郎柳岳如元军请平巴延不许
  曰钱氏纳土李氏出降皆汝国之法也汝国得天
  下于小儿亦失于小儿此天道如此尚何多言
  后至元十二年世祖遣巴延下临安谕之曰古之
  善取江南者唯曹彬一人汝能不杀是吾曹彬也
卷一 第 5a 页 WYG0645-0690c.png
  及巴延至临安太后遣御史杨应奎上传国玺以
  降巴延自湖州市从容入城太皇太后及帝欲与
  相见巴延固辞曰未入朝无相见之礼明日即发
  临安同太后及帝北上赴上都见世祖于大安殿
  封帝瀛国公凡家资在杭越者有司辇至京师尽
  付之上入宫见鸿吉哩后惨然不乐怪问之后曰
  自古无千岁之国毋使吾母子及见此则幸矣宋
  太后朝见后待之甚厚世祖乃以公主配少帝
卷一 第 5b 页 WYG0645-0690d.png
  宋帝炳祥兴元年元张宏范奏张世杰复立广王
  闽广响应宜进取之世祖以宏范为蒙古汉军都
  元帅赐宝剑专决军事由潮阳港乘舟入海促宋
  帝于厓山陆秀夫负帝同溺太后亦赴海死张世
  杰谋入广冀别立赵氏以存祀俄风涛大作亦死
  尸浮海上者十馀万人宏范班师旋京未几以瘴
  发而死上念其功以其子圭为丞相未几圭为皇
  后所怒挞之垂死回保定及再诏为相未几病死
卷一 第 6a 页 WYG0645-0691a.png
  圭之子景武五人为上都叛兵所杀无一免者圭
  之妻女没官配蒙古帅时为冤之而巴延封淮安
  王功名与元相终始焉
 燕京书院
  太宗八年建太极书院于燕京延江汉先生赵复
  为师时濂溪周子之学未至河朔杨惟中用师于
  蜀湖京汉得名士赵复等乃收集伊洛诸书载送
  燕京及师还遂建太极书院及周子祠以二程张
卷一 第 6b 页 WYG0645-0691b.png
  杨游朱六子配食又刻太极图通书西铭于祠壁
  选俊秀有识度者为道学生由是河朔始知道学
 计户定赋
  八年初括中原民户定赋税时群臣共欲以丁为
  户耶律楚材以为不可众皆曰我朝及西域诸国
  莫不以丁为户岂可舍大朝之法而从亡国之政
  耶楚材曰自古有中原者未尝以丁为户若果行
  之可输一年之赋随即逃散矣楚材又定赋税每
卷一 第 7a 页 WYG0645-0691c.png
  二户出丝一斤以供官用五户出丝一斤以与受
  赐贵戚功臣之家上田每亩税三升半中田三升
  下田二升半水田亩五升商税三十分之一盐每
  银一两四十斤已上以为永额朝臣皆谓太轻楚
  材曰将来必有以利进者以为重矣
 校士诸路
  太宗九年校儒士于诸路耶律楚材奏制器者必
  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儒臣之事业非积数十
卷一 第 7b 页 WYG0645-0691d.png
  年殆未易成也上曰果尔可官其人楚材请校试
  之乃命税课使刘中杨奂随郡考试以经义词赋
  论分为三科儒人被俘为奴者亦令就试其主匿
  弗遣者死得士凡四千三十人免为奴者四之一
 收肄礼乐
  太宗十年衍圣公孔元措来朝上言今礼乐散失
  燕京南京等处亡金太常故臣及礼册乐器多存
  者乞降旨收录于是十一年元措奉旨至燕京得
卷一 第 8a 页 WYG0645-0692a.png
  金掌乐许政及乐工翟刚等九十二人十二年始
  命制登歌乐肄习于曲阜宣圣庙
宪宗朝
 给复儒士
  帝为皇子时镇西京儒者皆𨽻役高智耀谒藩邸
  言儒者给复已久一旦与厮养同役非便请除之
  从其言及即位智耀入见言儒者所学尧舜禹汤
  文武之道自古有国家用之则治不用则否养成
卷一 第 8b 页 WYG0645-0692b.png
  其材将以资其用也宜蠲免徭役以教育之帝问
  儒家何如巫医对曰儒者以纲常治天下岂方技
  所得比帝曰善前未有以是告朕者诏复海内儒
  士徭役
 赋税随民
  宪宗初徵赋用银民甚苦之张晋亨言五方土产
  各异随其产以为赋则民便而易足必责输银虽
  破之产有不能办上是之乃听民以所产输纳遂
卷一 第 9a 页 WYG0645-0692c.png
  为定制
 委任太弟
  元年命太弟总治民户事太弟即世祖也甫受事
  遣赵璧召隐士姚枢枢见太弟才可有为为书数
  千言上之首陈帝王之道与治国平天下之大经
  汇为八目次及救时之弊为条三十太弟大奇之
  太弟以廉希宪为宣抚使希宪魁伟有威容嗜书
  尤笃一日方读孟子闻太弟召因怀以进太弟问
卷一 第 9b 页 WYG0645-0692d.png
  何书对曰孟子太弟问其说谓何对以性善义利
  之分爱牛之心扩而充之足以恩及四海太弟善
  之因目为廉孟子
  太弟以姚枢为京兆劝农使枢从太弟征大理尝
  遇夜晏陈宋太祖遣曹彬取南唐不杀一人市不
  易肆明日太弟据鞍呼曰汝昨夕言曹彬不杀事
  吾能为之吾能为之及师至大理太弟命枢裂帛
  为旂书止杀之令分号街陌由是民得相完太弟
卷一 第 10a 页 WYG0645-0693a.png
  既还京兆以枢为劝农使教民耕植
  太弟徵许衡为京兆提学衡怀庆河内人幼有异
  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
  科第耳曰如此而已乎师大奇之稍长嗜学如饥
  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得书疏义避
  难徂徕山得易王弼说夜思昼诵言动必揆诸义
  既而乱少定往来河洛间从柳城姚枢得程朱氏
  书益大有得寻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慨
卷一 第 10b 页 WYG0645-0693b.png
  然以道自任尝语人曰纲常不可一日亡于天下
  苟在上者无任之则在下之任也凡丧祭娶嫁必
  徵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寖盛衡尝语之曰进学
  之序必当弃前日章句之习从事于小学因悉取
  向来简帙焚之使无大小皆自小学入
  太弟召用刘秉忠秉忠邢台人英爽不羁以家贫
  为府令史一日因案牍事不惬意叹曰吾家奕世
  衣冠今乃汨没为刀笔吏乎即弃去隐居武安山
卷一 第 11a 页 WYG0645-0693c.png
  寻为僧于天宁寺往来云中值太弟遣人召僧海
  云海云邀秉忠与俱既入见应对称旨秉忠于书
  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
  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
  如指诸掌太弟大爱之凡征伐谋议皆与至是宪
  宗欲建城市修宫室为都会之所太弟以秉忠荐
  因命相宅秉忠以桓州东滦水北之龙冈为吉诏
  秉忠营之命曰开平府
卷一 第 11b 页 WYG0645-0693d.png
  太弟召用处士窦默默肥乡人金末避乱转徙隐
  于大名与姚枢许衡为友太弟使人召之默变姓
  名以自晦使者俾其亲知往见之微服踵其后默
  不得已乃就命既至问以治道默首以纲常为对
  且云失此则无以自立于世矣又言帝王之道在
  诚意正心心既正则政事莫不一于正太弟敬待
  加礼
  太弟素闻赵孟頫名及即位命程钜夫访才江南
卷一 第 12a 页 WYG0645-0694a.png
  得之喜甚有言孟頫宋宗室不宜在禁近不听一
  日问曰卿太祖子孙乎太宗子孙乎对曰臣太祖
  子孙上曰太祖真英主其行事卿知之乎对曰臣
  蚤失父故老不以语臣故不能悉知上曰太祖行
  事多可法者暇日当以语卿
世祖朝
 即位诏
  中统初即位诏朕惟祖宗肇造区宇奄有四方武
卷一 第 12b 页 WYG0645-0694b.png
  功迭兴文治多缺五十馀年于此矣盖时有先后
  事有缓急天下大业非一圣一朝所能兼备也先
  皇帝即位之初风飞雷厉将大有为忧国爱民之
  心虽切于已尊贤使能之道未得其人方董夔门
  之师遽遗鼎湖之泣岂期遗恨竟勿克终肆予冲
  人渡江之后盖将深入乃闻国中重以佥军之扰
  黎民惊骇若不能一朝居者予为此惧驿骑驰归
  目前之急虽纾境外之兵未戢乃会群议以集良
卷一 第 13a 页 WYG0645-0694c.png
  规不意宗盟辄先推戴左右万里名王巨臣不召
  而来者有之不谋而同者皆是咸谓国家之大统
  不可久旷神人之重寄不可暂虚求之今日太祖
  嫡孙之中先皇母弟之列以贤以长止予一人虽
  在征伐之间每存仁爱之念博施济众实可为天
  下主天道助顺人谟与能祖训传国大典于是乎
  在孰敢不从朕峻辞固让至于再三恳祈益坚誓
  以死请于是俯徇舆情勉登大宝是惟寡昧属时
卷一 第 13b 页 WYG0645-0694d.png
  多难若涉渊冰罔知攸济爰当临御之始宜新宏
  远之规祖述变通正在今日务施实德不尚虚文
  虽承平未易遽臻而饥渴所当先务呜呼历数攸
  归钦应上天之命勋亲斯托敢忘烈祖之规体极
  建元与民更始朕所不逮更赖我远近宗族中外
  文武同心恊力献可替否之助也诞告多方体予
  至意
 建元诏书
卷一 第 14a 页 WYG0645-0695a.png
  中统初建元诏曰祖宗以神武定四方淳德御群
  下朝廷草创未遑润色之文政事变通渐有纲维
  之目朕获缵旧服载扩丕图稽列圣之洪规讲前
  代之定制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
  见天下一家之义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
  炳焕皇猷权舆治道可自庚申年五月十九日建
  元为中统元年惟即位体元之始必立经陈纪为
  先故内立都省以总宏纲外设总司以平庶政仍
卷一 第 14b 页 WYG0645-0695b.png
  以兴利除害之事补偏救弊之方随诏以颁于戏
  秉箓握枢必因时而建号施仁发政期与物以更
  新敷宣恳恻之辞表著忧劳之意凡在臣庶体予
  至怀
 官制
  中统元年命刘秉忠许衡定官制其总政务者曰
  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
  体统既立其次在内者则有寺有监有卫有府在
卷一 第 15a 页 WYG0645-0695c.png
  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有宣慰司有廉访司其牧
  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
  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凡迁官之法从七以下属吏部正七以上属中书
  三品以上非有司所与夺由中书取进止自六品
  至九品为敕授则中书牒署之自一品至五品为
  宣授则以制命之三品以下用金宝二品以上用
  玉宝有特旨者则有告词其理算论日月迁转凭
卷一 第 15b 页 WYG0645-0695d.png
  散官内任以三十月为满外任以三岁为满钱榖
  典守以二岁为满而理考通以三十月为则内任
  官率一考升一等十五月进一阶或两考升一等
  或三考升三等四品则内外考通理此秋毫不可
  越然前任少则后任足之或前任多则后任累之
  一考者及二十七月两考者及五十四月三考者
  及八十一月以上遇升则借升而补以后任此又
  其权衡也
卷一 第 16a 页 WYG0645-0696a.png
  凡选用不拘常格省参议都司郎中员外高第者
  拜恭预政事六曹尚书侍郎及台幕官监察御史
  出为宪司官外补官已制授入朝或用敕除朝迹
  秩视六品外任或为长伯在朝诸院由判官至使
  寺监由丞至卿馆阁由属官至学士有递升之法
  用人重于用法如此又覃官或准实授或普减资
  升等或内升等或外减资或外减内不减斯则恩
  数之不常有者惟四品以下者有之三品则递进
卷一 第 16b 页 WYG0645-0696b.png
  一阶至正议大夫而止若夫勋臣世胄侍中贵人
  上命超迁则不可以选格论亦有传敕中书送部
  覆奏或致缴奏者斯则历代以来封驳之良法也
  凡迁调闽广川蜀云南官员每三岁遣使与行省
  铨注而以监察御史往莅之至元十九年省议江
  淮州郡远近险易不同似难一体今量分为三等
  若腹里常调官员迁入两广福建溪洞州郡者于
  本等资历上例升二等其馀州郡例升一等福建
卷一 第 17a 页 WYG0645-0696c.png
  两广官员五品以上照勘员阙移咨都省铨注六
  品以下就便委用开具咨省
  省臣奏准福建两广官员多阙都省差人与彼处
  行省行台官一同以本土周回相应人员委用
  凡官吏迁叙至元十年议旧以三十月迁转太速
  以六十月迁转太迟二十八年定随朝以三十月
  为满在外以三周岁为满钱榖官以得代为满吏
  员以九十月日出职职官转补与职官同
卷一 第 17b 页 WYG0645-0696d.png
  凡注官避籍至元五年议各路地里阔远若更避
  路恐员阙有所碍止宜斟酌避籍铨选
 中书省属官职掌
  中统元年中书置郎中至元十五年分置右司左
  司郎中二员正五品员外郎二员正六品都事二
  员正七品右司亦如之左司所掌礼吏房之科有
  九一曰南吏二曰北吏三曰贴黄四曰保举五曰
  议礼六曰时政记七曰封赠八曰牌印九曰好事
卷一 第 18a 页 WYG0645-0697a.png
  知除房之科有五一曰资品二曰常选三曰台院
  选四曰见阙选五曰别里哥选户杂房之科有七
  一曰定俸二曰衣装三曰羊马四曰置计五曰田
  土六曰太府监七曰会总户粮房之科有六一曰
  海运二曰攒运三曰边远四曰赈济五曰事故六
  曰军匠银钞房之科有二一曰钞法二曰课程应
  办房有二一曰饮膳二曰草料令吏二人蒙古书
  写一十八人汉人书写七人典吏十五人右司所
卷一 第 18b 页 WYG0645-0697b.png
  掌兵房之科有五一曰边关二曰站赤三曰铺户
  四曰屯田五曰牧地刑房之科有六一曰法令二
  曰弭盗三曰功赏四曰禁治五曰枉勘六曰斗讼
  工房之科六一曰攒造军器二曰常课段匹三曰
  岁赐四曰营造五曰应办六曰河道
 教授三氏子孙
  中统元年九月制孔氏颜孟之家皆圣贤之后也
  自兵乱以来往往失学甘为庸鄙朕甚悯焉今以
卷一 第 19a 页 WYG0645-0697c.png
  进士杨庸教授孔氏颜孟子弟务要严加训诲精
  通经术以继圣贤之业
 辞官赐敕
  许衡辞归怀孟赐之敕曰咨尔许衡天资雅厚经
  学精专大于讲论之间深得圣贤之奥受罚者恐
  陈君所短为盗者畏王烈之知所在向风真堪正
  俗可令于怀孟等处选拣子弟俊秀者举归教育
  取作范模再令董子帷前有传授之弟子重使王
卷一 第 19b 页 WYG0645-0697d.png
  通门下皆经济之名臣毋丧斯文以弼予治
 立政议
  中统元年翰林学士郝经上世祖立政议略夫纲
  纪礼义者天下之元气也文物典章者天下之命
  脉也非是则天下之器不能安小废则小坏大废
  则大坏小为之修完则小康大为之修完则太平
  故有志于天下者必为之修而不弃也以致治自
  期以天下自任孳孳汲汲持扶安全必至于成功
卷一 第 20a 页 WYG0645-0698a.png
  而后已国家光有天下绵历四纪恢拓疆宇古莫
  与京惜乎攻取之计甚切而修完之功弗逮天下
  之器日益弊而生民日益惫也盖其几一失而其
  弊遂成初下燕云奄有河朔便当创法立制而不
  为既并西域灭金源蹂荆襄国势大张兵力崛阜
  民物稠夥大有为之时也苟于是时正纪纲立法
  度改元建号比隆前代使天下一新汉唐之举也
  而不为于是法度废则纲纪亡官制废则政事亡
卷一 第 20b 页 WYG0645-0698b.png
  都邑废则宫室亡学校废则人材亡廉耻废则风
  俗亡财赋废则国用亡天下之器虽存而其实则
  无有昔元魏始有代地便参用汉法至孝文迁都
  洛阳一以汉法为政典章文物灿然与前代比隆
  天下至今称为圣君王通修元经即与为正统是
  可以为监也金源氏起东北小邦部曲数百人渡
  鸭绿取黄龙便建位号一用辽宋制度收一国名
  士置之近要使藻饰王化号十学士至世宗与宋
卷一 第 21a 页 WYG0645-0698c.png
  定盟内外无事天下宴然法制修明风俗完厚真
  德秀谓金源氏典章法度在元魏右天下亦至今
  称为贤君燕都故老语及先皇者必为流涕其德
  泽在人之深如此是又可以为监也今有汉唐之
  地而加大有汉唐之民而加多虽不能便如汉唐
  为元魏金源之治亦可也
 谏止伐宋
  中统元年翰林侍读学士郝经疏言古之圣王莫
卷一 第 21b 页 WYG0645-0698d.png
  不以时进退握乾知几舜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
  知进也以天下与人不私其子而与禹知退也文
  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知退也武王遂伐
  殷而有天下知进也汉高帝不与项羽校蠖屈汉
  中知退也还定三秦以讨羽知进也光武为更始
  杀其兄齐武王而不校展转河朔知退也一旦自
  立中兴汉室知进也故上世称圣王者以舜为首
  其次称文武后世之称圣王者以高帝为首其次
卷一 第 22a 页 WYG0645-0699a.png
  则称光武皆知进退存亡之理时乘御天卒以龙
  德而位天位者也至于魏孝文虽不逮于文武高
  光迁都洛阳总师问罪辞顺而返齐人侵轶报之
  以兵闻丧而还进退以礼不陨师徒卒全龙德为
  用夏变夷之贤主亦其次也彼凭威恃力以逞无
  疆之欲皆亢龙之师也秦苻坚金海陵亢而不悔
  者也汉武帝唐太宗亢而有悔者也虽皆亢龙悔
  而知退又其次也夫舜不可及已文武高光魏孝
卷一 第 22b 页 WYG0645-0699b.png
  文汉武帝唐太宗后王进退有馀师矣恭惟大王
  殿下聪明睿智足以有临发强刚毅足以有断进
  退存亡之正知之久矣向在沙陀命经曰时未可
  也又曰时之一字最当整理又曰可行之时尔自
  知之大哉王言时乘六龙之道知之久矣自出师
  以来进而不退经有所未解者故言于真定于曹
  濮于唐邓亟言不已未赐开允乃今事急故复进
  狂言
卷一 第 23a 页 WYG0645-0699c.png
 处士辞徵
  中统元年处士杜瑛奉诏徵用不赴左丞张文谦
  宣抚河北奏为怀孟彰德大名等路提举学校又
  辞上书执政曰先王之道不明异端邪说害之也
  横流奔放天理不绝如线今天子神圣俊乂辐辏
  言纳计用先王之礼乐教化兴明修复维其时矣
  若夫簿书期会文法末节汉唐犹不屑也执事者
  因陋就简此焉是务良可惜哉夫善始者未必善
卷一 第 23b 页 WYG0645-0699d.png
  终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兴化以拯数
  百千年之祸仆恐后日之弊将有不可胜言者矣
  人或劝之仕则曰后世去古虽远而先王之所设
  施本末先后犹可考见故为政者莫先于复古苟
  因习旧弊以求合乎先王之意不亦难乎吾又不
  能随时俛仰以赴机会将焉用仕于是杜门著书
  天历中赠翰林学士追封魏郡公谥文献
 行选举法
卷一 第 24a 页 WYG0645-0700a.png
  中统元年以王鹗为翰林学士承旨鹗金正大元
  年进士第一人历官尚书左右司郎中金亡将被
  杀张柔闻其名救之馆于保州蒙古主在藩邸召
  对甚礼重之尝因见请曰天兵克蔡金主自缢其
  奉御绛山焚葬汝水之傍礼为旧君有服愿往葬
  祭蒙古主义而许之至则为河水所没具牲醴为
  位而哭至是为翰林学士承旨上疏请行选举法
  远述周制次及汉隋唐取士科目近举辽金选举
卷一 第 24b 页 WYG0645-0700b.png
  用人与本朝太宗得人之效以为贡举法废士无
  入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
  僚或作技巧贩鬻以为工匠商贾以今论之惟科
  举取士最为切务矧先朝故典尤宜追述奏上帝
  曰此良法也其行之中书与翰林学士议立程式
  又请依前代立国学选蒙古人诸职官子孙百人
  专命师儒教习经书俟其艺成然后试用庶几勋
  旧之家人材辈出以备超擢鹗因荐李冶李昶王
卷一 第 25a 页 WYG0645-0700c.png
  磐徐世隆高鸣为学士复奏立十道提举学校官
  上皆从之
 用人宜慎重职位
  中统二年太常少卿王磐奏疏曰历代制度有官
  品有爵号有职位官爵所以示荣宠职位所以委
  事权臣下有功有劳随其大小酬以官爵有才有
  能称其所堪处以职位人君御下之术也臣以为
  有功者宜加迁散官或赐五等爵号如汉唐封侯
卷一 第 25b 页 WYG0645-0700d.png
  之制可也不宜任以职位
 按察司不宜省
  时议汰冗官权近私以按察司不便欲并省之王
  磐又上疏言各路州郡去京师遥远贪官污吏侵
  害小民无所控告惟赖按察司为之申理若指为
  冗官一例罢去则小民冤死而无所诉矣若曰京
  师有御史台纠察四方之事是大不然御史台紏
  察朝廷百官京畿州县尚有弗及况能周遍外路
卷一 第 26a 页 WYG0645-0701a.png
  千百城之事乎若欲并入运司运司耑以营利增
  课为职与管民官常分彼此岂暇顾细民之冤抑
  哉由是按察司得不罢
 孔子庙户
  中统三年五月敕上都重建孔子庙曲阜孔子庙
  历代给民百户以供洒扫复其家至是尚书省以
  括户之故尽收为民翰林学士王磐言林庙户百
  家岁赋钞不过六百贯仅比一六品官终年俸耳
卷一 第 26b 页 WYG0645-0701b.png
  圣朝疆域万里财赋岁亿万计岂爱一六品官俸
  不以待孔子哉且于帑库所益无多其损国体甚
  大时论韪之
 水利六事
  中统三年郭守敬陈水利六事其一中都旧漕河
  东至通州权以玉泉水引入行舟岁可省僦车钱
  六万缗其二顺德达泉引入城中分为三渠灌城
  东地其三顺德澧河东至古任城失其故道没民
卷一 第 27a 页 WYG0645-0701c.png
  田千三百馀顷此水开修成河其田即可耕种其
  四磁相东北滏漳二水合流处引水由滏阳邯郓
  洺州永年下鸡泽合入澧河可灌田二千馀顷其
  五怀孟沁河虽浇灌犹有漏堰馀水东与丹河馀
  水相合引东流至武涉县北合入御河灌田二千
  馀顷其六黄河自孟州西开引少分一渠经由新
  旧孟州中间顺河右岸下至温县南复入大河其
  间亦可灌田二千馀顷每奏事上辄曰当务若此
卷一 第 27b 页 WYG0645-0701d.png
  人真不为素餐矣
  守敬又言金时自燕京之西麻峪村分引卢沟一
  支东流穿西山而出是谓金口其水自金口以东
  燕京以北溉田若干顷其利不可胜计兵兴以来
  典守者惧有所失因以大石塞之今若按故迹使
  水得通流上可以致西山之利下可以广京畿之
  漕又当于金口西预开减水口西南还大河令其
  深广以防涨水突入之患
卷一 第 28a 页 WYG0645-0702a.png
  都水监郭守敬奉诏兴举水利因建言疏凿通州
  至都河改引浑水溉田
 议建太庙
  中统四年三月议建太庙于燕京十四年博士言
  同堂异室非礼命太常寺重议庙制一曰都宫别
  殿七庙九庙之制祭法曰天子立七庙三昭三穆
  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大夫士降杀以两晋博士
  孙毓以谓外为都宫内各有寝庙别有门垣太祖
卷一 第 28b 页 WYG0645-0702b.png
  在北左昭右穆以次而南是也前庙后寝者以象
  人君之居前有朝而后有寝也庙以藏主以四时
  祭寝有衣冠几杖象生之具以荐新物天子太祖
  百世不迁宗亦百世不迁高宗以上亲尽则递迁
  昭常为昭穆常为穆七世同为都宫则昭常在左
  穆常在右而外有以不失其序一世自为一庙则
  昭不见穆穆不见昭而内有以各全其尊必祫享
  而会于太祖之庙然后序其尊卑之次盖父子异
卷一 第 29a 页 WYG0645-0702c.png
  宫祖祢异庙所以尽事亡如事存之义然汉儒论
  七庙九庙之数其说有二韦玄成等以谓周之所
  以七庙者以后稷始封文王武王受命而王是以
  三庙不毁与亲四而七也如刘歆之说则周自武
  王克商以后稷为太祖即增立高圉亚圉二庙于
  公刘太王王季文王二昭二穆之上已为七庙矣
  至懿王时始立文世室于三穆之上至孝王时复
  始立武世室于三昭之上是为九庙矣然先儒多
卷一 第 29b 页 WYG0645-0702d.png
  是刘歆之说二曰同堂异室之制后汉明帝遵俭
  自抑遗诏无起寝庙但藏其主于光武庙中更衣
  别室其后章帝又复如之后遂不敢加而公私之
  庙皆用同堂异室之制先儒朱熹以谓至使太祖
  之位下同孙子而更僻处一隅无以见为七庙之
  尊群庙之神则又上压祖考不得自为一庙之主
  以人情论之生居九重穷极壮丽而设祭一室不
  过寻丈甚或无地以容鼎俎而阴损其数子孙之
卷一 第 30a 页 WYG0645-0703a.png
  心于此宜亦有所不安矣且如命士以上其父子
  妇姑犹且异处谨尊卑之序不相亵渎况天子贵
  为一人富有四海而祖宗神位数世同处一堂有
  失人子事亡如事存之意矣
  博士李时衍等议历代庙制俱各不同欲尊祖宗
  当从都宫别殿之制欲从俭约当从同堂异室之
  制三月十一日尚书段诺海及太常礼官奏曰始
  议七庙除正殿寝殿正门东西门已建外东西六
卷一 第 30b 页 WYG0645-0703b.png
  庙不须更造馀依太常寺新图建之遂为前庙后
  寝庙分七室
 太庙之制
  中统四年三月癸卯诏建太庙于燕京至元元年
  十月奉安神主于太庙二年十月己卯享于太庙
  三年九月始作八室神主设祏室十月丁丑太庙
  成十一月戊申奉安神主于祏室六年十二月己
  丑命国师僧荐佛事于太庙七昼夜八年八月太
卷一 第 31a 页 WYG0645-0703c.png
  庙柱朽从张易言告于列室而后修奉迁栗主金
  牌位与旧神主于馔幕殿工毕安奉自是修庙皆
  如之十四年八月乙丑诏建太庙十七年十二月
  甲申告迁于太庙癸巳承旨和尔郭斯太常卿太
  出秃忽思等以祏室内栗主八位并日月山板位
  圣安寺木主俱迁甲午和尔郭斯太常卿色勒敏
  率百官奉太祖睿宗二室金玉于新庙安奉遂大
  享焉乙未毁旧庙二十一年三月丁卯太庙正殿
卷一 第 31b 页 WYG0645-0703d.png
  成奉安神主英宗以四时躬祀太庙至治元年正
  月乙酉始命于太庙垣西北建大次殿五月中书
  省臣言世祖所建太庙前庙后寝往岁寝殿灾请
  以今殿为寝别作前庙十五间中三间通为一室
  以奉太祖神主馀以次为室制曰善十二月作太
  庙正殿三年七月辛卯太庙成
  庙制至元十七年修新庙前庙后寝正殿东西七
  间南北五间内分七室殿陛二成三阶中曰泰阶
卷一 第 32a 页 WYG0645-0704a.png
  西曰西阶东曰阼阶寝殿东西五间南北三间环
  以宫城四隅重屋号角楼正南正东正西宫门三
  门各五门皆号神门殿下道直东西神门曰横街
  直南门曰通街甓之通街两旁井二皆覆以亭宫
  城外缭以崇垣馔幕殿七间在宫城南门之东南
  向齐班厅五门在宫城之东南西向省馔殿殿一
  间在东城东门少北南向初献斋室在宫城之东
  东垣门内少北西向其南为亚终献司徒大礼使助
卷一 第 32b 页 WYG0645-0704b.png
  奠七祝献官等斋室皆西向雅乐库在宫城西南
  东向法物库仪鸾库在宫城之东北皆南向都监
  局在其东少南西向东垣之内环筑墙垣为别院
  内神厨局五间在北南向井在神厨之东北有亭
  酒库三间在井亭南西向祠祭局三间对神厨局
  北向院门西向百官厨五间在神厨院南西向宫
  城之南复为门与中神门相值左右连屋六十馀
  间东掩齐班厅西值雅乐库为诸执事斋房筑崇
卷一 第 33a 页 WYG0645-0704c.png
  墉以环其外东西南开棂星门三门外驰道抵齐
  化门之通衢至治元年诏议增广庙制三年别建
  大殿一十五间用今庙为寝殿中三间通为一室
  馀十间各为一室东西两旁际墙各留一间以为
  夹室室皆东西横阔二丈南北入深六间每门二
  丈宫城南展后凿新井二于殿南作亭东南隅西
  南隅角楼南神门东西神门馔幕殿省馔殿献官
  百执事斋室中南门齐班厅雅乐库神厨祠祭等
卷一 第 33b 页 WYG0645-0704d.png
  局皆南徙建大次殿三间于宫城之西北东西棂
  星门亦南徙东西棂星门之内卤簿房四所通五
  十间
 爰立名相
  中统四年以廉希宪为中书平章政事希宪立朝
  谠正有内侍入朝堂传旨言某事当尔希宪曰此
  阉宦预政之渐不可启也入奏杖之蒙古主尝令
  希宪受帝师戒希宪对曰臣已受孔子戒矣蒙古
卷一 第 34a 页 WYG0645-0705a.png
  主曰汝孔子亦有戒邪对曰为臣当忠为子当孝
  孔子之戒如是而已按希宪畏吾人其父为廉宪
  遂以官为氏
 创始治道
  中统四年中书左丞姚枢言自中统至今五六年
  间外侮内叛继继不绝然能官离债负民安赋役
  国用粗足政事更新皆陛下信用先王之法所致
  今创始治道正宜上答天心下结民心睦亲族以
卷一 第 34b 页 WYG0645-0705b.png
  固本定大臣以当国开经筵以格心立学校以育
  才则可以光先烈遗子孙迩者伏闻聪听日烦朝
  廷政令日改月异远近臣民不胜战惧惟恐大本
  未兴远业难成为陛下之后忧耳上然之
 作大成乐
  中统五年作大成乐太常寺言自古帝王功成作
  乐乐各有名盛德形容于是乎在伏睹皇上践阼
  以来留心至治声名文物思复承平之旧首敕有
卷一 第 35a 页 WYG0645-0705c.png
  司修完登歌宫县八佾乐舞以备郊庙之用若稽
  古典宜有徽称谨按历代乐名黄帝曰咸池龙门
  大卷少昊大渊颛顼六茎高辛五英唐尧大咸大
  章虞舜大韶夏禹大夏商汤大濩周武大武降及
  近代咸有厥名宋总名曰大晟金总名曰大和今
  采舆论权以数名伏乞详定曰大成按尚书箫韶
  九成凤凰来仪乐记曰王者功成作乐诗曰展也
  大成曰大明按白虎通言如唐尧之德能大明天
卷一 第 35b 页 WYG0645-0705d.png
  人之道曰大顺易曰天之所助者顺又曰顺乎天
  而应乎人曰大同乐记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礼
  运曰大道之行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是之谓大同曰大豫易曰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
  以配祖考中书省定名曰大成之乐乃上表称贺
 因灾肆赦
  中统五年八月诏应天者惟以至诚拯民者莫如
卷一 第 36a 页 WYG0645-0706a.png
  实惠朕以菲德获承庆基内难未戡外兵未戢夫
  岂一日于今五年赖天地之畀赋暨祖宗之垂裕
  凡我同气会于上都虽此日之小康敢尽心之少
  肆比者星芒示儆雨泽愆常皆阙政之所繇顾斯
  民之何罪宜布维新之令溥施在宥之仁于戏否
  往泰来迓续亨嘉之会鼎新革故正资辅弼之良
  咨尔臣民体予至意
 赐高丽历日
卷一 第 36b 页 WYG0645-0706b.png
  中统五年谕高丽国王李植献岁发春式遘三阳
  之会对时育物宜同一视之仁眷尔外邦忠于内
  附肇因正旦庸展贺仪方使介之旋归须筴书之
  播告今赐卿中统五年历日一道卿其若稽古典
  敬授民时劝彼东嵎之民勤于南亩之事茂迎和
  气迄用康年时乃之休惟朕以怿
 马步弓手
  中统五年置马步弓手验郡邑民众寡置马步弓
卷一 第 37a 页 WYG0645-0706c.png
  手夜游逻禁人出违者有罪皆以防盗也而京师
  南北两兵马司各至千人郡邑相距远村落有邸
  舍可居停者亦置之每百户取中产者一人以充
  盗发期一月获不获期两月三月一不获则笞之
  至再至三则笞加多官有纲运若流徙者至则执
  兵仗导从以转授受外此则不敢役示专其捕盗
  职
 限田
卷一 第 37b 页 WYG0645-0706d.png
  中统五年布衣赵天麟上策言臣尝计方千里之
  地提封百万井山川城市等除百分提封之三十
  六外定六十四万井为私田五万一千二百万亩
  又乘除粟稻等子粟之多寡每亩岁只率一石五
  斗而计之则私田子粒可得七万六千八百万石
  公田子粒可得七千六百八十万石其鳏寡孤独
  无告者须先赈惠焉上下相睦贫富相均此隆周
  所以旁作穆穆迓衡而孟子所以不惮区区告人
卷一 第 38a 页 WYG0645-0707a.png
  也自嬴秦变法之后富者田连阡陌而贫者无置
  锥之地回思古道邈矣哀哉越至于今王公大人
  之家或占民田近于千顷不耕不稼谓之草场专
  放孳畜又江南豪民广占农地驱役佃户无爵邑
  而有封君之贵无印节而有官府之权恣纵妄为
  靡所不至此而弗治化寔难行又贫家乐岁终身
  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荆楚之域至有雇妻鬻子者
  虽土风之常然亦衣食不足之所致也衣食不足
卷一 第 38b 页 WYG0645-0707b.png
  由豪富之兼并故也方今之务莫如复井田尚恐
  骤然骚动天下豪富之家宜限田以渐复之凡宗
  室王公之家限田几百顷凡巨族官民之家限田
  几十顷凡限外退田者赐其家长以空名告身每
  田几顷官阶一级不使之居实职也凡限田之外
  蔽欺田亩者坐以重罪凡限外之田有佃户者就
  令佃户为主凡未尝垦辟者令无田之民占而辟
  之且全免第一年租税次年减半第三年依例科
卷一 第 39a 页 WYG0645-0707c.png
  徵凡占田不可过限凡无田之民不欲占田者听
  凡以后有卖田者买田亦不可过限也私田既定
  乃定公田公田之法凡九等一品者二十顷二品
  者十六顷三品者十五顷四品者十二顷以下俱
  以二顷为差至九品但二顷而已庶乎民获恒产
  官足养廉如是而行之五十年之后井田可以复
  兴矣下中书省议
 
卷一 第 39b 页 WYG0645-0707d.png
 
 
 
 
 
 
 
 元朝典故编年考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