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弁言 (自动笺注)
   弁 言
公元1895年
  「魂南記」係漢壽易順鼎先生遺著,記清光緒二十一年割臺之役先生兩次渡臺赴援事。
是年五月初旬日軍在三貂角澳底登陸後之八日唐景崧行內渡,臺北瓦解此後臺南方面推由劉永福支撐迄至八月杪終告棄守
其間留臺將吏沿海督撫迭有往還,終因兵窮援絕無法抵抗而後已。
關於先生渡臺赴援事,其他文獻有如下記載:
    『劉帥(按指劉永福)……苦乏餉邀集商行官票、勸軍需
遣人北洋乞助於北洋大臣劉坤一,南告兩江總督張之洞西南廣東總督,皆不即復。
張之洞月間司道易順鼎訪劉帥,彼此誓復臺北無他耗,張督即令召回
久之兩江略有餉械至,已不濟』(見「文叢」第五九種洪棄生著「瀛海偕亡記」)。
    『閏五月二十日臺灣府景嵩苗栗舉人謝維岳向張帥之洞乞師
      臺中糧餉缺乏臺南亦無接濟
苗栗舉人謝維岳年少膽氣,黎遣往南洋大臣張香帥告急乞師、請餉械。
香帥命道員易順鼎臺南軍情』(見「文叢」第五七種「割臺三記」所收吳德功著「讓臺記」)。
    『先是景嵩糧餉不敷兵力不足派員紳四去乞餉。
南洋大臣張之洞河南候補道易順鼎候選主事陳曇餉銀十五萬兩以為接濟;並函致景嵩,略謂「民
主(按指唐景崧)既遁,臺民猶奮拒敵人,其忠義勇敢甚堪嘉尚
不忍捨去,亦能支持數月,實深欽佩
茲遣易道陳主政帶餉十五萬前來,聊助兵食
一切事宜,已與易、陳兩君面言。
以後能再收一城一邑自當源源接濟
此款係各省義富所集」。
又函屬福建陸路提督黃少春候補知州龍贊綱帶「達」字營暗渡來臺。
詎以七月初九日行抵涵江,聞臺灣(府)之變折回廈門;距失守二日,亦天意也』(見「文叢」第四0種思痛子著「臺海思慟錄」)。
  按諸「魂南記」所述,上引前兩種記載,係指五月下旬先生第一次渡臺事;但奉劉坤一之命而行,並非張之洞所派。
後一記載,係指七月初旬先生第二次渡臺前事;所稱主事陳曇,似即記中之粒翁(陳粒堂)。
上述各種文獻所載,彼此不無少異;今得先生親歷之記,當可覘知真象一斑
至記中所稱湘帥與劉永福往來電信,「張文襄公選集」(「文叢」第九七種)存有一二,可供參閱
劉永福在臺時嘗有『內地諸公誤我,我誤臺民(人)』之歎(見「臺海思慟錄」及「文叢」第一二八種連著「臺灣通史」);讀此記與「張文襄公選集」,個中情況更可瞭然
  先生著有「四魂集」五卷,「魂南記」為其最末一卷;前四卷為「魂北集」、「魂東集」、「魂南集」及「歸魂集」,均屬詩篇。
其中「魂南集」即「魂南記」所經各地吟詠之什,因一併收錄,合為一書
此外,再自故宮博物院輯編「清光緒中日交涉
料」錄出先生都察院兩通,題為「易氏呈都察院條陳時務文」,作為附錄」之一;並另收劉永福援臺御日之自述資料一段,題為「劉永福援臺始末」,作為附錄」之二。
  又,「魂南記」原祗以干支紀日;為求便於閱讀,經查檢朔閏表,夾註陰曆日次(內有一二舛誤,並於夾註中說明之)。
至記中所稱諸帥,峴帥為欽差大臣江總督劉坤一(峴莊)、夔帥為署直隸總督王文韶(夔石)、湘帥為署兩江總督張之洞(香濤)、潤帥為閩浙總督邊寶泉(潤民)、文帥為署兩廣總督譚鍾麟(文卿)、敬帥為湖北巡撫兼護湖廣總督譚繼洵云耳
(吳幅員)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