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第 61 页
雅堂文集卷二
传 状
谢颂臣先生传
先生讳道隆,字颂臣,台中东上堡人。少习括帖业,入邑庠。顾不屑为章句儒,驰马试剑,内健而外柔,有古烈士风。乙未之役,台人自主建国,奉巡抚唐景崧为大总统,台中邱逢甲为谋主。逢甲与先生为世中表,素以道义相切磨,既任义勇军统领,先生慨然起纠乡里之士助之。居无何,景崧遁,逢甲亦奔。先生知事不可为,解兵归,以医术治人,困者且济以药。大甲溪为台湾巨川,源远而流急,漰湃以入于海。其右岸有山曰睦督科,俯瞰东势角西北,而西山独高。先生买之,种桃李数千株,筑坟于腹,葬其祖母,左右并营两圹,豫为夫妻窀穸。尝自念曰:『吾为战死大甲溪,以马革裹尸归尔,而竟不获志,命也』!圹成,邀文人置酒高会,自为歌诗以张之,而台人士之能歌诗,凡会与不会者,亦同而张之。邑子林痴仙辑而成集,计得百七十有六章。先生读而乐曰:『吾获此以殉,胜于玉鱼金矣』!越七年,乙卯夏六月日卒。子数人。次子秋琯亦以医闻。
卷二 第 62 页
连横曰:丁未夏,余旅台中,始获交先生。聆其言论,眉棱间隐有侠气,岂非古之隐君子也欤?生圹之集既刊,逢甲在广州,为文序曰:唯君达人,知有不变者存,变也以常视之;知有不死者存,死也以生视之。乌乎!先生之平生尽之矣,余复何言。
卷二 第 62 页
沈少鹤传
余年过弱冠,交游遍南北,而与沈少鹤最笃。衣食也相解推,疾病也相扶持,道义也相切磋,患难也相匡济。余与少鹤若兄弟矣。顾少鹤方少壮,抱大有为之才,而竟赉志以没,上负老亲,下遗妻子,余能不悲哉!方少鹤病时,余日夜侍左右,医药看护,祷其不死;越数日而少鹤竟死,余又安已于情耶!
少鹤姓沈氏,讳伯龄,余妻之弟也。籍安溪。父德墨公来台经商,娶王太孺人,生少鹤及二弟,遂家于郡治。少鹤性颖悟,丰仪整秀,戚党皆爱之。初德墨公以商致富,获资十数万金。及改隶后,脑利归官,而经商又多挫。少鹤慨然谓余曰:『家君年老,诸弟又幼,余欲稍振旧业,君其有所辅助』?当是时,少鹤方与南人士合设台湾实业会社,投大资,将有所奋发,乃不数月而死,若豫知其事而以言相托也。卒哭之夕,余呼少鹤而告曰:乌乎!君其可以无怼矣。父母也余事之,弟也余教之,寡妻孤子也余嫂之侄之,有如此盟,明神鉴之!嗟乎!余及今日,其可以对少鹤也哉?
卷二 第 63 页
少鹤生于光绪二年,卒于明治三十有三年,年二十有五。葬宁南门外。配吴氏,生二子:长清龙,四岁;次清根,才弥月尔。
连子曰:古人有言:一死一生,乃见交情。少鹤既死,而余所为少鹤身后事者颇多。少鹤没四年,而其幼弟殇,次弟授室,余为之悲而喜也。又一年,德墨公逝。又五年,王太孺人亦逝。余为之治丧营葬,处家事。顾此十年间,无时不以少鹤为念。今遗孤稍长,皆肄业于学校,必有振兴之一日,亦可以慰我少鹤于地下也夫。
连子曰:古人有言:一死一生,乃见交情。少鹤既死,而余所为少鹤身后事者颇多。少鹤没四年,而其幼弟殇,次弟授室,余为之悲而喜也。又一年,德墨公逝。又五年,王太孺人亦逝。余为之治丧营葬,处家事。顾此十年间,无时不以少鹤为念。今遗孤稍长,皆肄业于学校,必有振兴之一日,亦可以慰我少鹤于地下也夫。
卷二 第 63 页
陈鞠谱传
畴昔之夜,余访鞠谱于鬨堂,与谈天下事。鞠谱辄笑曰:『书生但能言尔』。南溟在坐,猝答曰:『乃公以马上得天下,能以马上治耶』?鞠谱大笑,余亦笑。其后余赴厦门治报事,越年归,闻鞠谱以狂病死。急晤南溟,询其状。南溟曰:『鞠谱狂病时大呼杀鬼,且持刀起击。噫!众鬼猖獗之世,鞠谱儒,不能杀,顾安能杀之地下耶?虽然,大丈夫亦为鬼雄尔,何可不死』?余曰:『君与鞠谱善,何不传其人于世』?曰:『我为文迟钝,每自慊。且鞠谱之为人也,飞扬跋扈,出乎目论之外,非藉子雄健之笔以写之,胡能似?余请以口授,而子记之,可乎』?
鞠谱姓陈氏,讳凤昌,字卜五,台南人也。性豪迈。及壮,始获一衿。邻人王翁爱
卷二 第 64 页
其才,妻以女。鞠谱益肆志读书,勉为古诗文。乙未之役,台人自主,奉刘永福守台南。鞠谱与同辈集议于府学,大言曰:『国家养士三百年,亦为缓急用尔,今竟无一人,我辈宁不愧死』?乃走叩军门,上战守十二策,请募健儿赴前敌。不听。退而告人曰:『刘帅亦碌碌者』!居有顷,闻彰化破,吴彭年战死,甚壮之,洒酒为文以祭。越数年,又为负骨归粤,以百金恤其家。乌乎!亦义侠哉!鞠谱既知事不可为,携眷渡厦门,闭门不出,著拾唾十卷。其文隽颖,时寓劝惩之义,而于台事颇多采择。
余曰:鞠谱没后,余求其遗书,得拾唾四卷、诗一卷,将辑而刊之。乌乎!此则鞠谱所遗之心血也!鞠谱既归台,学贾,积数年,获利数千金。每眷怀时局,愤一世人之相率于伪也,辄呼酒命醉。而南溟亦豪饮者,酒酣耳热时,两人争论古今事,抗谈不已,至于攘臂碎杯,拍案呼绝。余从其旁观之,豪情壮气现于须眉,固非小人儒所能及也。鞠谱生于同治四年,卒于明治三十有九年,年四十有九。而南溟亦我南之狂者,姓胡氏,名殿鹏。
连子曰:乌乎!如鞠谱者,岂非所谓狂士者哉?今没已数年,而谈者气为之王,则以精神有以刺激之也。余闻西哲曰:国多狂者,则其国必强。何以强?则以国民之多进取,故中原衰弱,士德不振,昏昏终夜,王气销沈,安得万千狂士奔走呼号,以起其疲困耶?孔子曰:狂者进取;然则狂又胡可少哉?
余曰:鞠谱没后,余求其遗书,得拾唾四卷、诗一卷,将辑而刊之。乌乎!此则鞠谱所遗之心血也!鞠谱既归台,学贾,积数年,获利数千金。每眷怀时局,愤一世人之相率于伪也,辄呼酒命醉。而南溟亦豪饮者,酒酣耳热时,两人争论古今事,抗谈不已,至于攘臂碎杯,拍案呼绝。余从其旁观之,豪情壮气现于须眉,固非小人儒所能及也。鞠谱生于同治四年,卒于明治三十有九年,年四十有九。而南溟亦我南之狂者,姓胡氏,名殿鹏。
连子曰:乌乎!如鞠谱者,岂非所谓狂士者哉?今没已数年,而谈者气为之王,则以精神有以刺激之也。余闻西哲曰:国多狂者,则其国必强。何以强?则以国民之多进取,故中原衰弱,士德不振,昏昏终夜,王气销沈,安得万千狂士奔走呼号,以起其疲困耶?孔子曰:狂者进取;然则狂又胡可少哉?
卷二 第 65 页
林痴仙传
林痴仙,台中人,讳朝崧,字俊堂,建威将军利卿公之少子也。聪慧绝伦,年十四入邑庠,嗣食饩。顾无仕宦志。雾峰林氏以武德世其家。甲申之后,群从兄弟皆以功名显,而痴仙独寄情诗酒,以文学鸣海上。乙未夏,避乱泉州,游沪上,数年乃归。
当是时,桑海迭变,名宿凋零,士之不得志于时者,竞立诗社,号召徒侣,以作无聊之兴会,痴仙乃出而最之,与苑里蔡启运、大社赖绍尧、鹿江陈怀澄及从子南强等结栎社以相角逐,一时风靡中台。然社规严厉,非积学之士不引纳,故社中仅二十馀人也。痴仙既以诗酒自豪,又好客,春秋佳日,辄开大会,南北至者常数十人。既厌族中尘涌,移居聚兴庄,课僮耕稼,筑草堂曰「无闷」,遂自号道人。旬日一至大墩。至则招诸友为诗酒之会。每饮必醉,走笔为诗,放声高诵,琅琅出金石。每一篇出,众争传抄,不数日而全台写遍。顾时为酒困。又好色,尝醉卧美人侧。每当意,辄赋诗赠之。北地燕支中,无不知有林子者。其豪放如此。痴仙遂游于酒人乎?尝慨然曰:『尘世纷浊,名利桁杨,若辈摆脱不弃,千古会心人唯有信陵君尔』。然痴仙事母孝,处族和,急人之难,有古烈士风。其亦有托而逃欤?大正四年冬十月初七日,卒于里第,年四十有一。子幼,女二。著无闷诗词数百首。
连横曰:痴仙死旬日矣,余乃稍杀其悲,刺述平生,以昭示来许。痴仙一死,而全
卷二 第 66 页
台词人无不洒泪者,以诗界从此寂寞也。友人谢籁轩曰:痴仙能适其乐,一日之生胜于常人三日。连横曰:以痴仙之为人而论之,其果痴也欤?
卷二 第 66 页
郭寿青传
士有一技一艺,皆足以自立而名传诸世。若僚之丸、秋之奕、养由基之善射、公孙大娘之舞剑,器虽小,道有足观焉。
亡友郭寿青弹琵琶绝佳,金石丝竹之属,莫不通其神妙,而外此碌碌也。寿青之学,学于王老五,老五又学于其妻者。风清月白之夜,灯红酒绿之时,闻寿青琵琶者,皆神气飞越,感兴上下。四弦之中,千变万状。乌乎!何其奇耶!
丁酉夏六月既望,余与沈少鹤、李兆阳诸子泛舟安平,寿青亦抱琵琶至。时夜已半,月色水光,涵虚无际。寿青乃弹水操之曲。徐闻远远有哑声,既有喇叭声、传点声、士卒呼唱声自远而近。忽而声隆隆然,旗声瑟瑟然,刀声锵锵然,橹声悠悠然,风声、水声荡荡然,两军激战之声轰轰烈烈,若周郎之火赤壁,岳侯之破洞庭,而足以振人尚武也。画然一声,四弦俱寂。余举杯劳之。寿青曰:『吾技固未佳,然视台南中无有出吾右者。嗟乎!吾学无所长,而仅以琵琶显,吾其穷乎!虽然,公若肯以文传,吾无憾』。越十年而寿青竟以贫病死,年三十有二。乌乎哀哉!
卷二 第 67 页
寿青讳维嵩,台南郡人。祖父某,以商致富,父某,素好乐,尤爱客,暇辄歌奏于堂。寿青稍长,教以技,即了悟,而琵琶尤精。顾寿青既嗜乐,不善治家人产,十数年间,万金荡尽。然不屑以技媚贵人,遂至抑郁以终。遗一妻及女,而所爱之琵琶且不知何处去矣。乌乎!又可伤也!
连横曰:吾闻明季有汤琵琶者,以绝艺游江南北,名喧一时,其后亦以贫病死。寿青之技,不知视汤何若,而命运则同。乌乎!士有抱奇才异能侘傺不得志以没者,何可胜道?吾传寿青,吾尤有无限之感情萦绕而不能已!
连横曰:吾闻明季有汤琵琶者,以绝艺游江南北,名喧一时,其后亦以贫病死。寿青之技,不知视汤何若,而命运则同。乌乎!士有抱奇才异能侘傺不得志以没者,何可胜道?吾传寿青,吾尤有无限之感情萦绕而不能已!
卷二 第 67 页
郑慧修女士传
王香禅曰:余闻藐姑射之神人,不食五谷,乘云龙,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未尝不想见其为人,若物之内,若物之外,昔昔而求之,梦梦而索之。顾乃得见郑慧修女士,其行洁,其志芳,皭然不滓,超然尘垢之外,并世而无两者也。女士既物化且数年,昔昔而求之,梦梦而索之,若物之内,若物之外,希夷而不可遇。余乃欲播之诗歌,而金石不足以其态;余乃欲徵之图画,而丹青不足以写其容。则余将何适而可?余将以文章传之,而文章又不足以状其为人;且恐以垢女士。子连子其为我状之。
连子曰:若物之内,若物之外,恶至而倪贵贱,恶至而倪小大。人为万物之灵,翘
卷二 第 68 页
然宇宙之间,而时为物囿,束缚一世,纷纭跼蹐,至死而不能自解者,比比也。以余所闻郑女士之风,心向往之,顾未知其详,予其言之。香禅曰:诺。女士新竹人。祖若父皆显绅,以豪富闻里闾。母王氏,生女士及兄,绝爱之。性明慧,读书知大义。事亲孝。尝侍祖母侧。祖母固信佛,筑净室于城外,女士奉晨昏焉。遂绝晕、绝脂粉,撤其环珥,守贞不嫁。定省之暇,独居一室,焚香静坐,手执金经一卷,湛然寂然,悟万物生死轮回之理。遂朝南海,游西湖,泛杨子,上金焦,以揽佛陀之迹。归次鼓山,就古月禅师而问法焉。居无何,其祖母病,父促归。女士谓禅师曰:他日当骨于此。归数日,而祖母卒。越数月,而女士亦卒,年二十有六。遗命以火化,归骨鼓山,建浮屠焉。当女士之归也,次稻江,访余于琼楼,该笑甚欢。濒行告余曰:恐不获再见。视其容温然似春,而不料其竟为物化也。悲夫!
连子曰:尘浊昏垫之世,群生之伦莫明其乡,仿佛于耳目鼻舌心意者,曰为贵贱也,为小大也。奸雄之夫,盗妒之子,矫柔仁义,制作名器,以驱纳一世之人心,而匹夫匹妇相率为伪,如水之趋壑,放乎而不知止。庄子悯之,示以无为。故曰极物之真,能守其本,外天地,遗万物,而未尝有所困。我佛悯之,告之以灵,故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郑女士得之,故不蕲于华实,不蕲于妃耦,不蕲于生死。连子曰:郑女士可谓能全其天者矣!古者谓是帝之悬解。
连子曰:尘浊昏垫之世,群生之伦莫明其乡,仿佛于耳目鼻舌心意者,曰为贵贱也,为小大也。奸雄之夫,盗妒之子,矫柔仁义,制作名器,以驱纳一世之人心,而匹夫匹妇相率为伪,如水之趋壑,放乎而不知止。庄子悯之,示以无为。故曰极物之真,能守其本,外天地,遗万物,而未尝有所困。我佛悯之,告之以灵,故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郑女士得之,故不蕲于华实,不蕲于妃耦,不蕲于生死。连子曰:郑女士可谓能全其天者矣!古者谓是帝之悬解。
卷二 第 69 页
书何水昌
何水昌,台中人,居市内之桥子头。性纯孝,与人无忤。家贫,未克就学。年十三,出为人佣,得钱悉以奉父,不敢自私。越数年,母卒,兄弟又早亡,孑然一身,以养其父。父年四十五,患偏枯,困顿床蓐,便溺须人。水昌日为洗濯,不嫌污秽。每得甘旨,必奉父,而自食粗粝,或忍饥,以市鱼肉。父得饱,则喜。又以病故,吸雅片,日非二三百钱不能止瘾。水昌只手拮据,供养不绝,二十年如一日。其纯孝有如此者。大正九年十月,市协议会员林耀亭闻其行,为请市尹,转详督府,特受旌表。东宫殿下巡台时,复蒙下赐饼饵。然水昌僻处穷庐,庸德之行,流俗弗察。藉非林君之推奖,又孰知有何孝子哉?
水昌以比来生意微末,衣食不赡,日夜经营,思多博百数十钱以充家计,而积劳致疾,遂成肺痈。囊无钱,瓶无米,僵卧榻上,几濒危殆。邻人卢蕃薯、林春荣悯其贫,出为延医。医师张泉生亦谂其孝,施以药,且济之财。可谓义矣。顾水昌痈重,非割治不为功。泉生复为请台中医院,不取其费;而日食犹须自给,且家有病父,无人代养,苟非乐善之士为之周恤,则其惨苦之状有难言者。
连横曰:吾友江君介石与水昌同里闬,备闻其德,乃以事略寄余,嘱为润色。余惟
卷二 第 70 页
水昌之孝,乡人知之,督府旌之,固不藉余文以扬。而介石之关心世道,博采善行,有足多焉。方今异说猖狂,彝伦攸斁,读书之士,且唱非孝之说,以鼓惑童蒙。受其毒者,至不知有父母,是诚禽兽之不如矣!吾书水昌,亦所以劝孝也。
卷二 第 70 页
书陈三姐
戴潮春之役,严辨以数万之众攻嘉义,嘉人婴城守,陷围三月,粮尽援绝,至食草根,啖豆粕,不足捣龙眼核为粉,煮粥充饥。而城中有一女子若无事者。噫!是何人?则嘉人士所称为「查某三头」者也。
女陈姓,称三姐。台人谓女曰「查某」,主人曰「头家」,女行三,故谓之「查某三头」。性倜傥,任侠。虽居平康,而妆饰若大家丰范。嘉为冲要之地,游宦士商往来者,多主其家。三姐善酬酢,能得客欢。顾视金钱如无物,挥霍自喜。群无赖之寄食门下者常数十人,颐指气使,奉命惟谨。
一日,三姐赴庙观剧。及晚独归,有贼尾之。三姐回顾笑曰:『若不识汝三姐乎?若无钱,何不言』?出钗与之。至家,语其事。群无赖大怒曰:『我辈日受三姐恩,未得一报,今乃有人敢惊及三姐,是我辈之耻也,不如死』!一哄而出,未几捕贼至,反接而跪于地,将创之。三姐曰:『彼惟不知我,故敢盗。今既来,可免之』。其人叩头
卷二 第 71 页
谢,遂居门下。
三姐善度曲,工琵琶。有北港豪商宴其家,未座一少年衣服朴素,言语谨讷,偶取琵琶弹之。三姐闻之,惊曰:『是绝技也』!请客再弹,为鼓平沙落雁之曲。三姐大说,愿受教。客未许。询之商,盖其伙伴张成勋也,泉州人。商乃谓之曰:『三姐爱琵琶,汝其教之』!客曰:『诺』。居有顷,三姐忽语客曰:『侬阅人多矣,未有如君之诚者。侬亦久厌风尘,君如不弃微贱,愿奉箕帚』。客愕然曰:『羁旅之人,未能自立,胡敢闻嘉命?苟三姐果欲下嫔,其何以谋温饱』?三姐曰:『侬计之熟矣。今检奁中物,尚值数千金,君以此权子母,亦可无衣食虑』。三姐复为纳资武营,补千总。已而潮春举事,全台俶扰,诸无赖各纠党徒,称股首,际会风云,乘时起矣。
严辨者,剧盗也,曾犯法,三姐解之。至是攻嘉义。闻女在围中,夜询城兵曰:『三姐无恙否』?曰:『惫矣』。曰:『何惫』?曰:『城中乏食数日,三姐何能独全』?辨乃以梁肉置囊中,介城兵密致之。女受供,有馀则犒城兵,故无患。
三月围解,总兵林向荣帅师规彰化,驻斗六,成勋从。潮春围之,援绝。成勋偶出壁,隔濠一人以手招之曰:『此险地,公胡不去』?成勋曰:『无计可去尔』。其人曰:『今夜迟公于此,公亦好自为』。遂缚竹渡之。问其名,不答。视之,则三姐所免之贼也。越数日,屯番内变,向荣及弁兵尽没,而成勋与三姐遂偕老焉。
三姐善度曲,工琵琶。有北港豪商宴其家,未座一少年衣服朴素,言语谨讷,偶取琵琶弹之。三姐闻之,惊曰:『是绝技也』!请客再弹,为鼓平沙落雁之曲。三姐大说,愿受教。客未许。询之商,盖其伙伴张成勋也,泉州人。商乃谓之曰:『三姐爱琵琶,汝其教之』!客曰:『诺』。居有顷,三姐忽语客曰:『侬阅人多矣,未有如君之诚者。侬亦久厌风尘,君如不弃微贱,愿奉箕帚』。客愕然曰:『羁旅之人,未能自立,胡敢闻嘉命?苟三姐果欲下嫔,其何以谋温饱』?三姐曰:『侬计之熟矣。今检奁中物,尚值数千金,君以此权子母,亦可无衣食虑』。三姐复为纳资武营,补千总。已而潮春举事,全台俶扰,诸无赖各纠党徒,称股首,际会风云,乘时起矣。
严辨者,剧盗也,曾犯法,三姐解之。至是攻嘉义。闻女在围中,夜询城兵曰:『三姐无恙否』?曰:『惫矣』。曰:『何惫』?曰:『城中乏食数日,三姐何能独全』?辨乃以梁肉置囊中,介城兵密致之。女受供,有馀则犒城兵,故无患。
三月围解,总兵林向荣帅师规彰化,驻斗六,成勋从。潮春围之,援绝。成勋偶出壁,隔濠一人以手招之曰:『此险地,公胡不去』?成勋曰:『无计可去尔』。其人曰:『今夜迟公于此,公亦好自为』。遂缚竹渡之。问其名,不答。视之,则三姐所免之贼也。越数日,屯番内变,向荣及弁兵尽没,而成勋与三姐遂偕老焉。
卷二 第 72 页
书吕阿枣
阿枣姓吕氏,新竹北门街人。父障生三女,皆美,而阿枣尤丽。性贞洁,不苟言笑。母刘氏,倡也。家虽中资,犹以二女为钱树。富人大贾,出入其门,酣饮恒歌,自昏达旦,阿枣心弗善也,独处一室。邑有魏某见而说之,以巨金赂刘,欲为梳栊。阿枣泣谏曰:『女子虽愚,孰无廉耻?其忍为此态者,为衣食尔。今吾家幸得稍温饱,奈何犹为此事以贻乡里羞?必欲儿效两姊,虽死不从』。刘怒鞭之。乃阴与魏谋,欲强之。阿枣微知其计,防之密。然犹恐被辱,剪发毁容,茹齐奉佛,屏不见人。一日,有尼自远方来,状貌魁伟。使人谓阿枣曰:『闻汝有志修行而苦无师,倘能从吾游,密授秘法,成佛不难也』。阿枣正色曰:『吾守吾身尔,何行之修?又何法之授?寄语野尼,无诈吾也』!其人惭而去。刘见其志坚,务必挫之,诱之以利,临之以威,终不动。阿枣虑难免,沐浴更衣,焚香礼拜,夜深自缢。时光绪十九年二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二十有三。葬之日,邻翁李祖琛,世家也,令子弟具瓣香送之。且扬言曰:『女子守贞,国有旌典;而今出自倡门,尤足以为坊表,所谓出淤泥而不染者也』。众闻之,执绋者数百人。
卷二 第 73 页
书黄寺僧
黄寺在台南镇北门外。乾隆间,有僧不知何许人,逸其名,居寺中。善技击,能蹴庭中石,跃去数丈。素与官绅往来,而知府蒋元枢尤莫逆。一日,元枢奉总督八百里密札,命拿此僧,不得则罪。潜访之,知为海盗魁。恐事变,且得祸。乃邀僧至署,盘桓数日。欲言又止。僧知之,曰:『窥公似大有心事者。大丈夫当磊磊落落,披肝见胆,何为效儿女子态』?曰:『不然。事若行,则上人不利,不行,吾又不能了,故踟蹰尔』。出札示之。僧默然良久曰:『不慧与公有前世因,故一见如旧。今愿为公死,但勿求吾党人。不然,竭台湾之兵恐不足与我抗』。曰:『省宪祗索上人尔,馀无问』。僧曰:『可』。命招其徒至,告曰:『而归取籍来』。徒率众肩入署。视之,则兵卒、粮饷、器械、船马之数,一一付火。元枢大惊。僧曰:『我祖为郑氏旧将,数十年来,久谋光复。台湾虽小,地肥饶可霸。然吾不猝发者,以闽、奥之党未劲尔。今谋竟外泄,天也!虽然,公莫谓台湾终无人者』!又曰:『公遇我厚,吾禅房穴金百馀万,将为他日用,今举以赠公,公亦好速归;不然,荆轲、聂政之徒将甘心于公也』!元枢送至省,大吏讯之,不讳。问其党,不答。刑之,亦不答。乃斩之。
是日,有数男子往来左右。监刑者虑有变,不敢问。待决时,一黑衣长髯者弩目立。僧叱曰:『小奴尚不走。吾昨夜谕而速改恶,毋妄动。今如此行迹,欲何为?勿谓吾
卷二 第 74 页
此时不能杀汝也』!其人忽不见。事后,大吏问狱吏,何以许人出入?曰:『旦夕未见人。且僧有神勇,桁杨辄断,幸彼不走尔』。闻者愕然!
卷二 第 74 页
书韩藩外
乙未之役,台湾自主,刘永福守台南。四川举人张罗澄邮书军门,议借韩藩外之兵入援。时余少,未谂韩藩外为何如人。其后习闻国事,复游吉林,乃知其为满洲之一独立国,而以义勇名于世者也。
韩,山东人,富才略。同光间,集燕、齐流民至吉林之夹皮沟而采金焉。荒漠未启,政令不行,韩与其人严约束,远斥堠,生聚日繁,拓地渐广。自吉垣南行百八十里为大鹰沟,又南三十里为桦树林,又二十五里为木奇河,迤而东南百九十里,则夹皮沟也。延袤八百馀里,编户千八百馀,男女万人,守望相助,若一家焉。设练会处以护之,团勇皆骁健善斗,商贾至者多获利,不十数年而地大富。吴大澂勘界时,见而嘉之,为名效忠。甲午之役,以其徒五百与日军战于海城。庚子,俄人入犯,复大败之。隐然为塞外重镇。及今虽没,其孙登举犹为地主,能世其业。
卷二 第 74 页
翁阿二
卷二 第 75 页
余友庄啸谷久游南洋,至峇眼。壬子秋,遇于沪上,为余言翁阿二。
翁阿二者,台湾人。初,洪氏为同安巨族,居新嘉坡者千数百人,多业渔。嘉庆间,有渔者至峇眼。峇眼在新嘉坡西南,水行二日,产虾夥,可掬曝而售之,多获奇利。洪之子弟争至,列庐居,他人莫得入也。阿二落拓南洋,转徙至其地。众问姓,对曰翁。认为同宗,以泉音「洪」、「翁」相近也。阿二固书生,为众司笔札,暇则纵谈古今事。众多村鲁,得阿二,大悦,皆呼先生。居无何,有荷舰自爪哇来,望见灯火,且登岸探视,则华人聚落,地绝肥饶,出产多。遂告洪氏曰:此地可归我,我为若保护。众惊愕。而荷兵又至,若临敌者。阿二乃就荷人谈。荷人不肯退。许以设官收税而优待华人,以阿二为甲必舟,辟商埠,通贸易。华人多往从之,而阿二亦以此致富。其子某嗣。
翁阿二者,台湾人。初,洪氏为同安巨族,居新嘉坡者千数百人,多业渔。嘉庆间,有渔者至峇眼。峇眼在新嘉坡西南,水行二日,产虾夥,可掬曝而售之,多获奇利。洪之子弟争至,列庐居,他人莫得入也。阿二落拓南洋,转徙至其地。众问姓,对曰翁。认为同宗,以泉音「洪」、「翁」相近也。阿二固书生,为众司笔札,暇则纵谈古今事。众多村鲁,得阿二,大悦,皆呼先生。居无何,有荷舰自爪哇来,望见灯火,且登岸探视,则华人聚落,地绝肥饶,出产多。遂告洪氏曰:此地可归我,我为若保护。众惊愕。而荷兵又至,若临敌者。阿二乃就荷人谈。荷人不肯退。许以设官收税而优待华人,以阿二为甲必舟,辟商埠,通贸易。华人多往从之,而阿二亦以此致富。其子某嗣。
卷二 第 76 页
墓 志
明定国将军墓记
明定国将军施公墓在今台南市小东门外竹子林。碑高可五尺,旁刻「癸亥年春吉旦」。其立石者为孝男招宝,而不书施公之名。询之施氏子孙,亦无有知者。唯自前世以来,每逢寒食,閤族致祭,以追念祖德。则定国之平生,当有可观者,而志乘不言。
光绪纪元,沈文肃公奏建延平郡王祠,以明季文武百十有四人配。余观其西庑有两施公:一为角宿镇施廷,而其一则水师后镇施举也。廷以癸亥六月战没澎湖,必不得归葬东宁;其葬东宁者当为施举。举为水师后镇,故称将军而追封定国。则其功伐当有表见,故得与黄安、江胜诸公从祀王祠,馨香百世也。然而志乘不言,施之族人又所不知,则以改革之际,文献飘零,世多忌讳,莫敢表彰,遂使忠义之士湮没不传。其幸而传者,残山剩水之间,断简零编之内,潜德幽光,时见一二,如定国之事其著也。余既往展其墓,退而记之,以见灭国灭史之痛,而为人子孙者不可忘其先德也!
卷二 第 76 页
閒散石虎墓记
石虎不知何许人,以閒散号。墓在法华寺北,荒草茀焉。丙辰冬,台南师范附属学
卷二 第 77 页
校扩其基,将毁而弃之。连横曰:是明之遗民也,胡可毁?命工移碣,葬于寺之后园,面北立,绿阴帱焉。既竣,携酒以祭,并为文记之。
当满人之猾夏也,民彝荡尽若坠深渊,而我延平郡王独申大义于天下,开辟东都以存明朔,一时忠愤之士奉冠裳而渡鹿耳者盖八百馀人,史文零落硕德无闻,及今所知者竟不获十一;然而卢、辜、王、季诸子,则余所尊为逸民而配祀延平者也。法华寺为梦蝶故址,石虎之平生,必与正青为友,没而葬诸园畔,或明朔既亡,而后封之,故不志其年号。然其为人必怀贞抱璞,孤芳独赏,而不愿以文显也。论语志逸民而冠以伯夷、叔齐,孔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又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汉司马迁曰:『伯夷、叔齐虽贤,得孔子而名益显』。闾巷之士,趋舍有时,遁世而无闻者何可胜数?余故留其芳躅,钦其隐德,以附于卢、辜诸子之列。后之君子,或有所凭吊焉。
当满人之猾夏也,民彝荡尽若坠深渊,而我延平郡王独申大义于天下,开辟东都以存明朔,一时忠愤之士奉冠裳而渡鹿耳者盖八百馀人,史文零落硕德无闻,及今所知者竟不获十一;然而卢、辜、王、季诸子,则余所尊为逸民而配祀延平者也。法华寺为梦蝶故址,石虎之平生,必与正青为友,没而葬诸园畔,或明朔既亡,而后封之,故不志其年号。然其为人必怀贞抱璞,孤芳独赏,而不愿以文显也。论语志逸民而冠以伯夷、叔齐,孔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又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汉司马迁曰:『伯夷、叔齐虽贤,得孔子而名益显』。闾巷之士,趋舍有时,遁世而无闻者何可胜数?余故留其芳躅,钦其隐德,以附于卢、辜诸子之列。后之君子,或有所凭吊焉。
卷二 第 77 页
外舅沈德墨先生暨配王太孺人墓志铭
丙午夏六月,外舅沈德墨先生终于家。越五年庚戌夏五月,外姑王太孺人复卒。既葬,其长女筱云泣请曰:于戏!妾之获侍君子者十四年矣,顾我父母之属意殷殷者,以夫子少有气节,而又能文章也。然吾父死,子未志;吾母死,子复未志;则妾何以对我父母耶?连横曰:吁!是余之志也。夫余夙受恩大,兢兢业业,愧不足以报万一,顾以
卷二 第 78 页
余力之所逮,为文以诏其后,甚非所以报德也。虽然,请志之。
谨按外舅讳鸿杰,字德墨,安溪渊兜乡人。祖华园,父翰取,世为商。兄弟三人,公其伯也。公少有大志。年十三,随父赴厦门学贾。稍长,习航海,贸易于东南洋。至则习其语。凡日本、安南、暹罗、爪哇、印度、非聿宾、新加坡之地,靡不游焉。山川之瑰丽,波涛之漰湃,民风之奇异,土产之良贱,皆目接而心识之。当是时,国力未衰,华人之往外洋者,足与碧浪相对抗。而公又少年气壮,凌厉无前,虽数遭危险,曾不稍顾。以能扩大中国之商权。盖亦有过人之才也夫。
公数往来台湾。同治丙寅,始寄籍郡城。又二年,娶王太孺人,家焉。台湾固海上富庶之邦,物产之盛供东南。公既熟察其利,出而经营糖业,年售数万担于天津、上海、宁波、香港各口岸。又以制术未精,谋改良之,自德国购入新机,择地新营庄,将兴制造,以事而止。集集处云林之东,高山大壑,产樟夥多,至不可数。大者拱十数围。数十年前,曾取熬脑。既遭封禁,无有再创之者。公热闻其利,率匠入山,考求伐樟熬脑之法。脑成,运欧洲,获利大。而附近豪右谋分其利,出而争。西人亦纷纭其间。于是归官办。然公所经营糖、脑之业,前后获利数十万金。及割隶之后,公老矣,所业复多败。子伯龄谋继起,未成而卒。公哭之恸。乙巳春,公归安溪展墓,途次厦门,病笃。六月,余侍王太孺人渡海省视。越月,病稍愈,回台,为次子纳室。其明年卒。公生
谨按外舅讳鸿杰,字德墨,安溪渊兜乡人。祖华园,父翰取,世为商。兄弟三人,公其伯也。公少有大志。年十三,随父赴厦门学贾。稍长,习航海,贸易于东南洋。至则习其语。凡日本、安南、暹罗、爪哇、印度、非聿宾、新加坡之地,靡不游焉。山川之瑰丽,波涛之漰湃,民风之奇异,土产之良贱,皆目接而心识之。当是时,国力未衰,华人之往外洋者,足与碧浪相对抗。而公又少年气壮,凌厉无前,虽数遭危险,曾不稍顾。以能扩大中国之商权。盖亦有过人之才也夫。
公数往来台湾。同治丙寅,始寄籍郡城。又二年,娶王太孺人,家焉。台湾固海上富庶之邦,物产之盛供东南。公既熟察其利,出而经营糖业,年售数万担于天津、上海、宁波、香港各口岸。又以制术未精,谋改良之,自德国购入新机,择地新营庄,将兴制造,以事而止。集集处云林之东,高山大壑,产樟夥多,至不可数。大者拱十数围。数十年前,曾取熬脑。既遭封禁,无有再创之者。公热闻其利,率匠入山,考求伐樟熬脑之法。脑成,运欧洲,获利大。而附近豪右谋分其利,出而争。西人亦纷纭其间。于是归官办。然公所经营糖、脑之业,前后获利数十万金。及割隶之后,公老矣,所业复多败。子伯龄谋继起,未成而卒。公哭之恸。乙巳春,公归安溪展墓,途次厦门,病笃。六月,余侍王太孺人渡海省视。越月,病稍愈,回台,为次子纳室。其明年卒。公生
卷二 第 79 页
于道光丁酉四月二十有八日,卒于明治乙巳六月十有二日,享寿六十有九龄。是时余在厦门治报事,闻讣,趣内子归,余亦归治其丧。以是年九月十有八日葬于郡南门外郑氏宅。
王太孺人亦郡人朝水公长女也。年二十来归。性勤俭,待下慈,事母尤孝,戚属有穷困者必竭力济之。公为商,辄外出,太孺人内治家政,筹贸易,善观市价起落,以匡助不逮,故公无内顾忧,得以成其大业焉。太孺人生三子:长伯龄,娶吴氏,早卒,遗二孙;次伯藏,娶林氏;次伯昌,亦殇。女二:长筱云,适连横;次静五,未适。太孺人生于道光巳酉八月十有六日,卒于明治庚戍五月初九日,享寿六十有二龄。越八月十有二日,葬于郡南门外竹溪寺之旁。
铭曰:魁斗之山苍苍,竹溪之水洋洋,是宅是藏,以奠幽壤于无疆。
王太孺人亦郡人朝水公长女也。年二十来归。性勤俭,待下慈,事母尤孝,戚属有穷困者必竭力济之。公为商,辄外出,太孺人内治家政,筹贸易,善观市价起落,以匡助不逮,故公无内顾忧,得以成其大业焉。太孺人生三子:长伯龄,娶吴氏,早卒,遗二孙;次伯藏,娶林氏;次伯昌,亦殇。女二:长筱云,适连横;次静五,未适。太孺人生于道光巳酉八月十有六日,卒于明治庚戍五月初九日,享寿六十有二龄。越八月十有二日,葬于郡南门外竹溪寺之旁。
铭曰:魁斗之山苍苍,竹溪之水洋洋,是宅是藏,以奠幽壤于无疆。
卷二 第 79 页
林母陈太孺人墓表
雾峰林氏以武德世其家,克敌致果,功在旂常;而痴仙独以文豪。痴仙为建威将军利卿公之少子。母陈太孺人,侧室也,年十六来归,窈窕贞淑,明诗习礼,公及大妇皆爱之。
先是公兄刚悯公殉于漳州之役,公亦释兵归田,而子弟未有仕者。猾吏土豪,睨林
卷二 第 80 页
氏富,遂相搆陷,公竟被害。太孺人猝闻噩耗,恸欲死,顾念有不可死者。方是时,痴仙尚未乳,而诸子幼,虑不足以承先业,使但殉一时慷慨之节,而昧终天之仇,亦未足以报公于地下也。既痴仙稍长,太孺人教之读,又延明师以道之。痴仙孤露聪颖,博通群籍,年未冠,负文名,乡人士莫不称之。是则母教之善也。
初,公殁后,母夫人尚在堂,大妇率侄朝栋奉姑叩阍,待谳闽垣者二十馀载,事乃得白。太孺人抚育诸孤,理家政,以毋废厥业。性勤俭,御下以慈,然雅爱嘉客,文学士之过痴仙者,则治酒以款。谈者称贤母焉。
太孺人生于清代道光己酉十一月二十有六日,卒于日本明治戊申三月初三日,享寿六十。以翌年某月某日葬于雾峰之麓。子朝昌、朝选、朝成、朝惠、朝博、朝崧。朝崧字峻堂,又字痴仙,太孺人之女出也。女一,适施氏。孙某。女孙某。
呜呼!太孺人亦可以无憾矣。生子如痴仙,独能以文章光其族,且以表扬圣善之德于不坠,亦林氏之特出者也。松楸长在,彤管有辉,敬告路人,是唯贤母之墓。
初,公殁后,母夫人尚在堂,大妇率侄朝栋奉姑叩阍,待谳闽垣者二十馀载,事乃得白。太孺人抚育诸孤,理家政,以毋废厥业。性勤俭,御下以慈,然雅爱嘉客,文学士之过痴仙者,则治酒以款。谈者称贤母焉。
太孺人生于清代道光己酉十一月二十有六日,卒于日本明治戊申三月初三日,享寿六十。以翌年某月某日葬于雾峰之麓。子朝昌、朝选、朝成、朝惠、朝博、朝崧。朝崧字峻堂,又字痴仙,太孺人之女出也。女一,适施氏。孙某。女孙某。
呜呼!太孺人亦可以无憾矣。生子如痴仙,独能以文章光其族,且以表扬圣善之德于不坠,亦林氏之特出者也。松楸长在,彤管有辉,敬告路人,是唯贤母之墓。
卷二 第 80 页
赖斐卿先生墓志铭
海桑以后,大雅沦亡。士之怀贞抱朴者,往往自托于田野之间,耕耘诵读,以葆其真。十数年来,或得一二见焉。聆其言,挹其行,若可为钦式而隐没无闻者,又何可胜
卷二 第 81 页
道?彰化赖斐卿先生,君子儒也。其行事虽不概见,而潜德幽光,里党之士类能言之。
先生讳绳武。曾祖副贡生,讳继辉。自闽之平和迁于台,卜居彰化燕雾大庄,艺田读书,以育子姓,至于今未艾。配何氏。祖讳良弼,配陈氏。考讳祥云,配黄氏。本生祖讳克壮,配邓氏。考讳登云,以武生举于乡,配刘氏。祥云、登云皆克壮出,以良弼无子,祥云嗣之。已而祥云又无出,乃以先生后焉。
先生三岁,养于祥云。爱之笃,每自衔饼饵以哺。曰:『此子当食吾口津数斗也』。而先生亦善孝如所生。年二十,祥云弃世。族人议所服,曰斩,曰齐,论未定。登云在堂闻之有难色。先生毅然曰:『礼为人后者为之子,吾其斩衰矣』。越十馀年,登云卒,礼当降服。先生以前梗议常负救于心,曰:『吾今养父母俱逝,何惜以馀年报吾所生』。遂又服斩衰。翌年有以岁试招者,不赴也。乌乎!宗法不明,人伦日薄,生育之恩有委之不顾者,而先生拳拳以孝,可谓能识其大者矣。
年三十馀,补博士弟子员。一应秋试,不售,退而设帐授徒,寻以经学为训,旁及宋人小学、四子、近思录。为文取漳浦蔡文勤以为雅正。常曰:『古人谓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程子教人,至以读史书为玩物丧志。吾辈读书,当务其大』。晚年犹日手一编,诵声琅琅达户外,视之,皆经世之文及易、诗、书也。为学之外,旁精医算,尝以济人为念。所居又远城市。每晨起,田夫、牧竖、贫妇、瘠儿环立户外,啼泣咳唾,狼籍满
先生讳绳武。曾祖副贡生,讳继辉。自闽之平和迁于台,卜居彰化燕雾大庄,艺田读书,以育子姓,至于今未艾。配何氏。祖讳良弼,配陈氏。考讳祥云,配黄氏。本生祖讳克壮,配邓氏。考讳登云,以武生举于乡,配刘氏。祥云、登云皆克壮出,以良弼无子,祥云嗣之。已而祥云又无出,乃以先生后焉。
先生三岁,养于祥云。爱之笃,每自衔饼饵以哺。曰:『此子当食吾口津数斗也』。而先生亦善孝如所生。年二十,祥云弃世。族人议所服,曰斩,曰齐,论未定。登云在堂闻之有难色。先生毅然曰:『礼为人后者为之子,吾其斩衰矣』。越十馀年,登云卒,礼当降服。先生以前梗议常负救于心,曰:『吾今养父母俱逝,何惜以馀年报吾所生』。遂又服斩衰。翌年有以岁试招者,不赴也。乌乎!宗法不明,人伦日薄,生育之恩有委之不顾者,而先生拳拳以孝,可谓能识其大者矣。
年三十馀,补博士弟子员。一应秋试,不售,退而设帐授徒,寻以经学为训,旁及宋人小学、四子、近思录。为文取漳浦蔡文勤以为雅正。常曰:『古人谓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程子教人,至以读史书为玩物丧志。吾辈读书,当务其大』。晚年犹日手一编,诵声琅琅达户外,视之,皆经世之文及易、诗、书也。为学之外,旁精医算,尝以济人为念。所居又远城市。每晨起,田夫、牧竖、贫妇、瘠儿环立户外,啼泣咳唾,狼籍满
卷二 第 82 页
地。一一拊循,视其病,问所苦。穷者且惠以药。日中始息。其笃行有如此者。先生既淡于利欲,乡中又多山水,莳花瀹茗,以此自娱。间为诗,不事刻画,随作随弃,故可传绝少。然令子绍尧独以诗文雄海上,可谓能昌所学者矣。横不敏,获与绍尧游,尊之若兄,故得谂其家世也。又尝侍先生杖履,聆其言,挹其行,足为钦式,岂非所谓君子儒者欤?
先生卒于日本大正丙辰冬十有二月十有三日申时,距生于前清道光丁未冬十月初二日申时,享寿七十。以翌年丁巳夏四月二十有八日葬于花莲池庄之新阡,坐申向寅,兼庚甲分金。配萧孺人,国学士国辉之长女也。生丈夫子三:长绍羲,配吴氏,继配郑氏;次绍尧,配林氏;次绍周,配邱氏,继配徐氏。孙四:随俗,绍羲出;宜俗、从俗,绍尧出;拔俗,绍周出。女孙三。将葬之前数日,绍尧来书乞铭。横不敏,未敢忘高遁之德,又以违孝子之心,乃拜手稽首而为辞曰:
沧海横流,士贰其德。秉世之纲,孝思维则。既作孝思,以御家国。曰止曰时,抱一为式。我闻磺溪,高士是植。于蔡于洪,林生以翊。肥遁之风,迨今未息。何以承之,雷声之默。何以守之,知白之黑。蔼蔼吉人,立我民极。垂裕后昆,秉心也直。陟彼高冈,松柏翼翼。薄降在原,黍稷殖殖。莲花之庄,郁为佳域。涕刻贞珉,以传千亿。
先生卒于日本大正丙辰冬十有二月十有三日申时,距生于前清道光丁未冬十月初二日申时,享寿七十。以翌年丁巳夏四月二十有八日葬于花莲池庄之新阡,坐申向寅,兼庚甲分金。配萧孺人,国学士国辉之长女也。生丈夫子三:长绍羲,配吴氏,继配郑氏;次绍尧,配林氏;次绍周,配邱氏,继配徐氏。孙四:随俗,绍羲出;宜俗、从俗,绍尧出;拔俗,绍周出。女孙三。将葬之前数日,绍尧来书乞铭。横不敏,未敢忘高遁之德,又以违孝子之心,乃拜手稽首而为辞曰:
沧海横流,士贰其德。秉世之纲,孝思维则。既作孝思,以御家国。曰止曰时,抱一为式。我闻磺溪,高士是植。于蔡于洪,林生以翊。肥遁之风,迨今未息。何以承之,雷声之默。何以守之,知白之黑。蔼蔼吉人,立我民极。垂裕后昆,秉心也直。陟彼高冈,松柏翼翼。薄降在原,黍稷殖殖。莲花之庄,郁为佳域。涕刻贞珉,以传千亿。
卷二 第 83 页
魏笃生先生暨继配潘孺人墓志铭
新竹为诗礼之邦,敦道之士后先萃出。以横所闻,魏笃生先生尤其乡之秀也。大正甲寓冬,横归次北府,拜先生于寓庐,睟乎其容,渊乎其言,沈潜含蓄,不以得失中于中,而冲穆自足。是岂非古之隐君子也欤?越三年春,先生疾终正寝。孤清德以赴来曰:『清德不天,府君见背,猛痛未已。继母潘孺人又仰药殉。抢地号天,百身莫赎。系于宗祧,命于守龟,谨择本年三月十月八日,合葬于金山面之麓,敢请刻辞,以光泉壤』。
横按先生讳绍吴,字笃生。祖考曰某。考曰添丁。自泉之同安迁于台,卜居新竹,传祀三世,业商。先生幼而好学,考顾而喜曰:『吾家不可无读书种子,宜修德以培,俾之丰殖』。为任恤故,财多散佚。而先生学益奋,数试不售。此遭大故,哭甚恸,几丧厥明,乃稍稍自节。顾念科名为娱亲计,亲既不存,求之何益,遂勉为实学。文章古茂。间为诗,主初唐,晚乃及于近代。改革之际,避乱西渡,作为诗歌,写其羁旅流离之苦。旋毁弃不顾。清德等尝跪而受教曰:『女曹当勉事经济,诗文特其馀尔』。又曰:『西学东渐,格致精微,覃思远索,入于洞机;女曹其努攻之,以弼扬故学』。故命清德入国语学校,习师范;清壬入医学校,习专科。先生归后,设教于乡垂十数年,风雨晦明无惰容,及门之士多成材,盖其所以裁之者深也。居里党中,肫肫有容,接人以
卷二 第 84 页
恕,故无睚眦之怨,亦无几微之祸。居今之世,而能自全,岂非存养之功乎?乌乎!若先生者,可谓人伦之表矣。事亲孝,教子方,诲人恭,处世笃,庸德之行,庸言之谨,士君子持躬立命,固在于是,又何必矫异鸣高以惊世而骇俗哉?
先生生于清代某年月日,卒于日本大正丁已春二月二十有五日,享寿五十有六龄。配刘儒人,先时而卒。继配潘孺人,仁惠逮下,克相厥家,一时哀恸,奋不顾身,遂以翌日卒于旁。距生于清代某年月日,享寿四十有二龄。乌乎烈矣!刘孺人生丈夫子三:长清福,娶赵氏,早世;次清德,娶郑氏;次清壬,娶李氏。潘孺人生男女各三,存者二:玉英许字李朝勋,玉异未字。清德子二:曰火曜,曰丙炎;女一,曰淑昭。以火曜嗣清福。清壬未出。铭曰:
洪维毕万,克大于邦。载世之德,历祀不降。懿欤先生!后起新竹。刚柔执中,望道日笃。先生有妇,含笑同归。先生有子,德音莫违。郁郁金山,有松有柏。于千万年,庇此贞石。
先生生于清代某年月日,卒于日本大正丁已春二月二十有五日,享寿五十有六龄。配刘儒人,先时而卒。继配潘孺人,仁惠逮下,克相厥家,一时哀恸,奋不顾身,遂以翌日卒于旁。距生于清代某年月日,享寿四十有二龄。乌乎烈矣!刘孺人生丈夫子三:长清福,娶赵氏,早世;次清德,娶郑氏;次清壬,娶李氏。潘孺人生男女各三,存者二:玉英许字李朝勋,玉异未字。清德子二:曰火曜,曰丙炎;女一,曰淑昭。以火曜嗣清福。清壬未出。铭曰:
洪维毕万,克大于邦。载世之德,历祀不降。懿欤先生!后起新竹。刚柔执中,望道日笃。先生有妇,含笑同归。先生有子,德音莫违。郁郁金山,有松有柏。于千万年,庇此贞石。
卷二 第 85 页
杂 记
万梅崦记
凡花可表国:日本以樱,中华以牡丹,英以蔷薇,法以百合,印度以莲。唯梅独否。夫梅者,可为人类之表而不以国别者也。
林子献堂,孤山之逸民也,家多梅,花时辄往观焉。丁未仲冬,余假菜园养,旬有六日,日与林子游于山之上下。至一处,坳而幽,广而斜,宽可二百武,丛草茀焉。余曰:『此中有佳趣,若辟而治之,植梅千株,当为园中增一胜』。林子曰:『可。然则何名』?余曰:『此山之崦也,谓之万梅崦』。其后遂植之。
阅三年,闻其花也,趣往。大者已及丈,小亦三四尺,红白缤纷,如游香海。明日,大雨不能游。又明日再游。又明日复游焉。四日之间,凡游三次,当亦不负此花矣。
乌乎!余何幸而有此游也!尘浊昏垫之世,矫诈仁义,竞知长力,网罟在前,桁杨在后。而林子乃得逍遥于先人之园,以梅为友,而余又得弃俗绝累,怡神养性,相羊于梅之下,则余之游亦乐矣。然今年之花余观之,明年之花余其再游也欤?方将驾巨舟,渡东海,巡禹域,横览欧土,上登须弥。凡日本之樱、中国之牡丹、英之蔷薇,法之百合,印度之莲,皆一一观之,以快夫余之壮游。然而余不能忘此梅也,乃为祝曰:梅无
卷二 第 86 页
恙耶,林子无恙耶,余亦无恙耶!
卷二 第 86 页
瑞轩记
天下多佳山水,而当前景象,约漠置之,好奇之士辄求之数千百里外,以快其壮游。岂人性之厌常而喜异者哉?余既寓瑞轩,客之游者皆言山水之佳,而余亦约漠置之。旦而起,宵而寐,日而啸傲其中,固不知其何以佳也。
瑞轩在东大塾之麓,清溪一曲,老柳数行,有人设肆卖酒。林瑞腾公子以千金买之,拓其旁为园,植花木,建亭榭,引水为池,种荷其中。仰视东南,则鹞峰九十环拱若屏,而群山之上下起伏者又不可计数。公子雅好客,暇则觞咏于是,而瑞轩之名遂闻于南北。
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而王公大人之求才者,辄求之数千里外,以博其好士之心,士之出入左右者,约漠置之。士岂自炫而求用哉?而王公大人之求士,又不能识其真;则士亦终隐其才而已。萧何识韩信于败军之中,荐之沛公不能用。及何夜追信,力举其才,沛公乃拜为大将,而信之功名显于汉。今天下之士犹信也,而识士者无萧何,用士者无沛公,则士之功名何以显?夫瑞轩之山水犹昔也,得公子而启发之,得游者而润色之,又得余之文章而扬之于世,则瑞轩之名足千古,而居瑞轩
卷二 第 87 页
者亦足以千古乎?则亦终隐其才而与佳山水为徒也已!
卷二 第 87 页
过故居记
宁南门之内有马兵营者,郑氏驻节之地也。附城而居,境绝幽静。自我始祖即处于是,及余已七世矣。宅十亩有奇,植竹为篱,南无之果十数章,皆大合抱,高或四、五十尺。夏时结实累累如绛珠,或碧若玉,味甘而洌,称佳果。菩提、龙眼之树称是。皆我先大父所植者。宅外有道。夏秋间山水骤涨,自城隅来,当门而流;至八、九月始涸。鲤鲫之属逐队游泳,旦夕掬之以为乐。宅面西立。以人众稍隘。余十二岁,我先君扩而大之,可居二十馀人。又买近旁吴氏园,为余兄弟读书。吴园有宜秋山馆,雪堂司马所建,而谢琯樵曾寓其中者也。馆外有亭,绕以栏,旁凿塘,种荷其中。花时清香入户,读书其间,饶有悠远之致。吾家固多花卉。抹丽盛时,每日可釆一篮以饷亲友。而余又爱花,庭隅路畔,几无隙地。兰蕙之属以十数,晚香玉以百数。台南天气温燠,每当十月之交,兰、菊、桃、荷合供一瓶,亦奇观也。
我先君经商数十年,自是多家居。夕阳西下,树影扶疏,辄扫落叶瀹水煎茶,坐石上谈家常事。吾家之井水绝甘,汲者投一钱,日可得百数十文。先君好读春秋、战国书及三国演义,所言多古忠义事,故余得之家教者甚大。其时我二兄已入泮。士大夫之来
卷二 第 88 页
我家者,必竭诚款之。春雨之后,新笋怒生,而烧之,用以飨客,食者靡不称美。或果实熟时,猱树而摘之以饷客,客无不果腹者。余时虽少,顾读书养花之外,不知有所谓忧患者。熙熙,凡五、六年,而余戾至矣。乙未六月二十有四日,先君见背。是时戎马倥,既卜窀穸,而刘永福遁吾家,遂为军队所处。未几,又为法院所买,改筑宿舍,而余亦侨居城西矣。阅今仅二十年,而一过故墟,井湮木刊,尚认钩游之处。追思少年时乐,何可多得!
卷二 第 88 页
重修五妃庙记
乌乎!天下死节多矣,而五妃独以国死,岂如匹夫匹妇之为谅哉!当清师之下澎湖也,郑氏君臣奉表降,宁靖王术桂自以天潢贵胄,义不可辱,从容就节,而五妃亦相从以死。台人哀之,葬诸宁南之桂子山,并立庙以祀,则今之累然在墓者也。改隶之后,栋折榱崩,日就荒废。余过而伤之,乃谋诸同志,鸠工治材,以张子苏园董其事。既成,奉觞致祭,众皆感动,则五妃从死之日也。嗟夫!湘江帝子,望断君山,蜀国枭姬,魂沉吴水;况以五妃之殉国、殉王,而可任之湮灭哉!青榕长在,彤管流芳,后之过者,其亦有感于国破家亡之恸,则五妃之灵犹在其上矣!癸卯夏六月二十有五日,台南连横记。
卷二 第 89 页
开山宫记
天下史籍之谬,岂足数哉?地在目前,事未百稔,而亦以讹传讹;后之读者,难免荒唐之诮。台南郡治开山宫,为郑氏所建,祀隋虎贲中郎将陈棱,而府志以为吴真人。乾隆五年,邑人重修,且谓台漳、泉人,以其神医,建庙独盛。连横曰:谬矣!台为海上荒服,隋开皇中,陈棱始率师略地至澎湖。大业七年,棱再率兵自义安航海击琉球,遣使招谕;琉球不从,拒逆官军,棱击走之。夫琉球者,台湾之古名也。是为中国征略台湾之始。郑氏肇造,追念棱功,卜地建庙,锡名开山,以棱有辟台之勋也。庙在西定坊,俯瞰汪洋,其下为帆寮,海水可至,今则夷为平陆。府志新修之时,距郑氏仅及百年,不知何所依据而附会之?抑以所奉之神而误认欤?则修志之不学,尤可耻也。夫吴真人,医者尔,无系台湾,何得当此「开山」之号,以窃我伟人之功?今则一讹再讹,又称为开仙宫。而考古者尚不知其谬,即尤昧于建庙之义者矣。
卷二 第 89 页
文开书院记
文开书院在彰化鹿港街。道光四年,海防同知邓传安建,祀朱文公。传安,江西浮梁人,字菽原,号鹿耕,嘉庆间进士。道光二年,由闽县迁任。有善政。后陛台湾知府
卷二 第 90 页
。书院之成,既立碑记,复议之曰:『传安向慕寓鄞沈太仆光文,而借其敬名之字以名书院』。考太仆生平,根柢忠孝,而发奋乎文章。其乡人全谢山鲒埼亭集既为作传,又序其诗,谓咸淳人物,天将留之以启穷徼之文明。今之文人学士,可不因委溯源欤?
当日随郑氏渡台,与太仆并设教而人争从游者,则有华亭徐都御史孚远;其忠孝同于太仆,甘心穷饿,百折不回者,则有同安卢尚书若腾、惠安王侍郎忠孝、南安沈都御史佺期、揭阳辜都御史朝荐、同安郭都御史贞一;其文章上追太仆,兼著功绩于台湾者,则有漳浦蓝知府鼎元:礼宜并祀。盖海外掌故,固考信于史乘,然以徐都御史之间关从亡,鲒埼亭表章甚力,明史亦称其遁入海、死于岛中,而府志不载,急应补入。虽鲁王实未渡台,鲒埼亭不免误信异闻,余曾婉为辨證,未可因一端而疑其他皆无据矣。当沿海之不愿迁界,张苍水尚书以书招郑氏乘机取闽南,并遗徐、王、沈、辜诸公力劝成功;及成功卒,遗老谋奉鲁王监国,苍水复以书约卢尚书以下,皆见于鲒埼亭苍水神道碑。若郑氏之致敬辜都御史,同于卢、王、沈、徐诸公,又见于陈光禄传中,唯伪辜为章耳。是数子者,不但鲁王之忠臣,亦郑氏之诤友,不得以一字之误而疑辜公,更不可因府志不载而略郭公也。府志所载龙溪举人李茂春来台居永康里,日诵佛经,人称李菩萨,似祗可入流寓,未宜配食徽国矣。
当日随郑氏渡台,与太仆并设教而人争从游者,则有华亭徐都御史孚远;其忠孝同于太仆,甘心穷饿,百折不回者,则有同安卢尚书若腾、惠安王侍郎忠孝、南安沈都御史佺期、揭阳辜都御史朝荐、同安郭都御史贞一;其文章上追太仆,兼著功绩于台湾者,则有漳浦蓝知府鼎元:礼宜并祀。盖海外掌故,固考信于史乘,然以徐都御史之间关从亡,鲒埼亭表章甚力,明史亦称其遁入海、死于岛中,而府志不载,急应补入。虽鲁王实未渡台,鲒埼亭不免误信异闻,余曾婉为辨證,未可因一端而疑其他皆无据矣。当沿海之不愿迁界,张苍水尚书以书招郑氏乘机取闽南,并遗徐、王、沈、辜诸公力劝成功;及成功卒,遗老谋奉鲁王监国,苍水复以书约卢尚书以下,皆见于鲒埼亭苍水神道碑。若郑氏之致敬辜都御史,同于卢、王、沈、徐诸公,又见于陈光禄传中,唯伪辜为章耳。是数子者,不但鲁王之忠臣,亦郑氏之诤友,不得以一字之误而疑辜公,更不可因府志不载而略郭公也。府志所载龙溪举人李茂春来台居永康里,日诵佛经,人称李菩萨,似祗可入流寓,未宜配食徽国矣。
卷二 第 91 页
雍和宫记
雍和宫在安定门内,清世宗之潜邸也。世宗为皇四子,素怀大志,物色英豪,与剑客奇僧相结纳。圣祖恶之。既夺位,残昆仲,诛异己,国人莫敢谤。章嘉呼图喇嘛者与有功,赐为净修之所。栋宇宏大,京中无偶。殿中有佛像一,趺坐莲花,高八丈有奇,谓以沈檀雕之。崇严宝相,胜于丈六金身矣。
是时,西藏进一妙女,年十二,天竺人也;明媚窈窕,工密咒。世宗嬖之,尊为菩萨,而自称护法天王,每开无遮会,女有侍者,汉人也,聪慧绝伦,善得世宗意,持净瓶立左右,谓之龙女。
当是时,佛法大盛。宫中喇嘛数百人,各恣淫乐。有大喇嘛具魔术,能咒人为兽;与女通。世宗知之,弗忍弃也。藏俗年节,开打鬼会,会以夜。世宗与女登坛说法;龙女侍。大喇嘛率众立坛下。既而门启,诸喇嘛乔鬼入殿上,距跃曲踊,作攫人状。女叱之,皆辟易。大喇嘛率众逐之,夺门出。以佛能胜魔也。殿之上下,往来环走,状至沓。忽灯光一闪,世宗仆座上,血溅数武,而龙女不见矣。报入宫中,皇后率王大臣至,拘女及诸人鞫之,不能言。大索龙女,亦不得。乃放女西藏,而卒不知龙女为何许人也。或曰,是硕儒吕晚村之孙女。
初,曾静劝大将军岳钟琪举义,不成。狱兴,辞连晚村。晚村著书,素严华夷之防
卷二 第 92 页
。至是严治之。子葆中编修亦论斩,门人受祸尤多。晚村之孙女,年及笄,逸而逃,遂讲论剑术甚精,隐忍入宫,以复祖父仇。勇哉!或曰,聊斋志异之侠女,则此女也。时禁纲严密,故隐其事。然则蒲柳泉之称为神龙,实知其人也。
考鄂尔泰传,是日世祖视朝如恒,午后忽召尔泰入宫,而外间已传暴崩。尔泰入朝,马不及鞍,留宿三日夜始出,尚未及一餐。是必猝遭大变,故惊惶若此。连横曰:是宫也,侠女覆之,暴君歼焉,汉族之光也。
宫中有玉佛一尊,高尺有五寸,纯白无,宝也。左物称是,多世宗所赐。又有欢喜佛,作男女交合状,蔽以帏;隐赂喇嘛,始得见。夫佛体清净,六根俱绝,何为作此狎亵?彼盖以女为魔而佛能胜之也。是为西藏所塑。藏为黄教,带妻食肉,无碍清规。故活佛人尔,而称为佛。则清人以宗教之力而统蒙、藏也。夫蒙古以武力震宙合,禽猎嗜杀,厥由天性,自红教传入,念佛诵经,悍气降矣。西藏亦然。清廷特尊其教,宠喇嘛若骄子。一寺之费,耗钜金不稍惜。乾隆时,重译蒙藏佛经以颁之,可谓大振宗风矣。故章嘉呼图活佛卓锡北京,礼遇之隆,位在诸王上也。
考鄂尔泰传,是日世祖视朝如恒,午后忽召尔泰入宫,而外间已传暴崩。尔泰入朝,马不及鞍,留宿三日夜始出,尚未及一餐。是必猝遭大变,故惊惶若此。连横曰:是宫也,侠女覆之,暴君歼焉,汉族之光也。
宫中有玉佛一尊,高尺有五寸,纯白无,宝也。左物称是,多世宗所赐。又有欢喜佛,作男女交合状,蔽以帏;隐赂喇嘛,始得见。夫佛体清净,六根俱绝,何为作此狎亵?彼盖以女为魔而佛能胜之也。是为西藏所塑。藏为黄教,带妻食肉,无碍清规。故活佛人尔,而称为佛。则清人以宗教之力而统蒙、藏也。夫蒙古以武力震宙合,禽猎嗜杀,厥由天性,自红教传入,念佛诵经,悍气降矣。西藏亦然。清廷特尊其教,宠喇嘛若骄子。一寺之费,耗钜金不稍惜。乾隆时,重译蒙藏佛经以颁之,可谓大振宗风矣。故章嘉呼图活佛卓锡北京,礼遇之隆,位在诸王上也。
卷二 第 92 页
纪五使屿
五使屿苏澳隔带水,天空海阔时,望之在目,而基隆渔者时一至。屿屹立海中,环
卷二 第 93 页
可百里,有湾五,二可系舟,馀则礁石错立,风浪漰湃,舟触辄破,唯竹筏可入。山川气候,略同台湾。有草状如龙须,纫可织席。丹荔成林,实大而甘。行三四里,见瓦屋数椽,室中器具似数百年前物,触之灰化。归途遇一怪物自林中出,似人非人,散发垂肩,面目黎黑,狰狞可畏。渔者大惊走,怪物逐之。急驾舟逃归,述所见如此,而名怪物曰「生人」;故基人号无赖者为五使屿生人云。
先是有英船偶至其地,测绘地图,名阿美岛。已而瑞典之船自打鼓航日本,亦过其地。其所言与渔者颇相似。光绪十年,上海申报载其事,且言地迩台湾,应速收入版图,移民辟土,为台外府。若为外人所得,狡焉思启,实迫处此,终必为台之患。醇亲王见之,下询北洋大臣李鸿章,命台湾巡抚派员考察。巡抚示所属有能至者赏。潮人李锦堂为西学堂教习,曾得英人图,上书请行。巡抚大喜,见之,命驾南通行。锦堂固未至,及基隆,求乡道。有渔者应募,请千金。锦堂许以六百,不可。而南通俟之久,乃自驾往,数日不能得,以浪大船小为解。巡抚命待命,月给薪米银三十两。将调北洋兵舰再往。而荏苒数年,竟无消息。
或曰:是屿也,宋时杨五使居之,故名。或曰:是八重山群岛之一。屿旁有长北沙屿者,小二三倍,略具卧马之形,至者尤少。飘缈虚无,几成凿空。余以地势考之,后说似有可信。他日苟至其地而查之,亦足以扩眼界也。
先是有英船偶至其地,测绘地图,名阿美岛。已而瑞典之船自打鼓航日本,亦过其地。其所言与渔者颇相似。光绪十年,上海申报载其事,且言地迩台湾,应速收入版图,移民辟土,为台外府。若为外人所得,狡焉思启,实迫处此,终必为台之患。醇亲王见之,下询北洋大臣李鸿章,命台湾巡抚派员考察。巡抚示所属有能至者赏。潮人李锦堂为西学堂教习,曾得英人图,上书请行。巡抚大喜,见之,命驾南通行。锦堂固未至,及基隆,求乡道。有渔者应募,请千金。锦堂许以六百,不可。而南通俟之久,乃自驾往,数日不能得,以浪大船小为解。巡抚命待命,月给薪米银三十两。将调北洋兵舰再往。而荏苒数年,竟无消息。
或曰:是屿也,宋时杨五使居之,故名。或曰:是八重山群岛之一。屿旁有长北沙屿者,小二三倍,略具卧马之形,至者尤少。飘缈虚无,几成凿空。余以地势考之,后说似有可信。他日苟至其地而查之,亦足以扩眼界也。
卷二 第 94 页
纪圆山贝冢
圆山在台北东北,与大隆同比连。大隆同者,番社也。山高数十丈,石老林深,境绝幽閟,下则剑潭。旧志谓荷人插剑于此,故名。曩年镇南学林筑斋舍,掘地二尺得贝冢,皆蛲壳,多至不可数。内有石锄、石斧及刀环锥截之属,磨琢甚精;虽属原人之物,而已入耕稼之时,故有二三陶器也。贝冢之旁有砥石,高二尺许,长约五尺,面有三棱,为磨石器之迹。圆山固近水,今之平畴,皆海澨也。原人拾贝以食,弃之于此,故中多遗物,亦足为考古之资。
卷二 第 94 页
周代石鼓记
中国文字之最古者,厥唯大篆。大篆为史所作。其传世者,今有石鼓。鼓凡十,大径尺馀,高可三尺。初在陈仓之野,唐郑馀庆始迁至凤翔。韩昌黎作歌,以为周宣王猎鼓,宜置太学。按史宣王为中兴之主,开明堂,朝诸侯,大阅车徒,以行蒐狩之礼。其诗则雅颂也,其字则文也。而后儒揣测,或以为文王之鼓,或以为成王之鼓。而郑樵据「匹殳」「氶秽山」二字见于秦斤秦权以为秦鼓,马定国据后周书以为宇文鼓,陆友仁据北史以为元魏鼓。至杨慎之伪作全文,尤谬。五代之乱,鼓亡其二。宋皇佑间,向传师
卷二 第 95 页
求得之。大观中,徙开封,置辟雍。靖康末,金人陷汴州,取归燕,置大兴府。元至元己卯,始置文庙戟门内,分别左右,绕以木阑。国字监司业潘迪乃据郑樵、施宿、薛尚功等说作音训,缺者缺之,计得二百九十有九字,立石于旁,今尚存。按鼓计数,应六百五十有五字,而今更漫灭,仅存三百二十有五而已。清乾隆五十五年,高宗据所存之字三百有十,重文二十有二,作新鼓,制较小,置戟门外。别作音训,立石记之。其文渊茂,凡十章,八十句。兹以今文读之如左:
我车既工,我马既同。我车既好,我马既阜。君子员员,猎猎其斿。鹿鹿速速,君子之求(甲)。
廓猷合道,允炽维宣。天子谓公徒,我以其囿。简徒殉众,除道具驾。驱我驭其亚,帅我弓其射(乙)。
亚车趣趣,輶车畤卖畤卖。左骖马敖马敖,右骖马敕马敕。其斿秽比秽史秽比秽史,其幡幡。君子其来,导我鸣銮(丙)。
我车翼翼,我马走乐走乐。导彼盩原,隮彼大陆。彤弓族旅,卤矢炱炱。其斿帛乐帛乐,君子之来(丁)。
遄来鰎鰎,时余卅里。余射鹿于兹,六辔写止。出勿忧微霾,或以时雨逢湿。阴阳灵帛,华我天子之所(戊)。
我车既工,我马既同。我车既好,我马既阜。君子员员,猎猎其斿。鹿鹿速速,君子之求(甲)。
廓猷合道,允炽维宣。天子谓公徒,我以其囿。简徒殉众,除道具驾。驱我驭其亚,帅我弓其射(乙)。
亚车趣趣,輶车畤卖畤卖。左骖马敖马敖,右骖马敕马敕。其斿秽比秽史秽比秽史,其幡幡。君子其来,导我鸣銮(丙)。
我车翼翼,我马走乐走乐。导彼盩原,隮彼大陆。彤弓族旅,卤矢炱炱。其斿帛乐帛乐,君子之来(丁)。
遄来鰎鰎,时余卅里。余射鹿于兹,六辔写止。出勿忧微霾,或以时雨逢湿。阴阳灵帛,华我天子之所(戊)。
卷二 第 96 页
其渊也孔深,帛淖洋洋。滔滔沔沔,漫之一方。其鱼不识,蒸蒸维鱮,鲨鲠鲋鱼帛,又扱又罟(己)。
其阪又多树,为棕棫朴。杨柳及栗,既氐既柞。如莽如秽右,及华及硕。禽翰乃宫,以时而作(庚)。
其途孔庶,兽乃宁处。糜豕豚蜀,麀鹿雉兔。趉趉其臭,走宪走宪其虎。左骖马执之,大黄弓射之(辛)。
即鹿又奔,搏鹿又填。鲜菹时旨,异月立时申。如天之喜,秀艺员作。徼徼庸庸,即以写乐(壬)。
徒马虔既射,我马载止。用贤孔庶,康康敷治。田车既安,日维丙申。用各为章,曷不永宁(癸)。
石鼓之由尚矣,而世犹有疑者:或以为既属周鼓,文辞雅茂,则孔子删诗,应列采芑、吉日之间,何以不见,一也;汉太史司马迁游览名山大川,摭拾异闻,网罗旧事,何以不载周纪,二也。夫孔子周游,未尝入秦;而或发现于汉氏之后,则子长何以得见?如竹书纪年者,晋太康二年汲郡人发魏襄王冢所得,至今尊为信史,则非两汉人可得而知也。且古来金石埋没于荒烟蔓草中,及今始出者,何可胜数?是故敦煌之书可考经传,殷虚之甲可證古文,更非咸同以前之人可得而知,且有远见于数万里外者,此则奇
其阪又多树,为棕棫朴。杨柳及栗,既氐既柞。如莽如秽右,及华及硕。禽翰乃宫,以时而作(庚)。
其途孔庶,兽乃宁处。糜豕豚蜀,麀鹿雉兔。趉趉其臭,走宪走宪其虎。左骖马执之,大黄弓射之(辛)。
即鹿又奔,搏鹿又填。鲜菹时旨,异月立时申。如天之喜,秀艺员作。徼徼庸庸,即以写乐(壬)。
徒马虔既射,我马载止。用贤孔庶,康康敷治。田车既安,日维丙申。用各为章,曷不永宁(癸)。
石鼓之由尚矣,而世犹有疑者:或以为既属周鼓,文辞雅茂,则孔子删诗,应列采芑、吉日之间,何以不见,一也;汉太史司马迁游览名山大川,摭拾异闻,网罗旧事,何以不载周纪,二也。夫孔子周游,未尝入秦;而或发现于汉氏之后,则子长何以得见?如竹书纪年者,晋太康二年汲郡人发魏襄王冢所得,至今尊为信史,则非两汉人可得而知也。且古来金石埋没于荒烟蔓草中,及今始出者,何可胜数?是故敦煌之书可考经传,殷虚之甲可證古文,更非咸同以前之人可得而知,且有远见于数万里外者,此则奇
卷二 第 97 页
之又奇。光绪间,南美洲秘鲁人掘得唐尧治水碑,文为古篆,今犹存博物院中。考古者遂以洪水之时,两洲相接,人已往来。不然,何有此物?夫中国为文明古国,兵燹之间,每多藏窖,或以殉葬。金石之属,层出不穷。此后矿业大兴,辟山刊道,地不爱宝,必更有所得,以补古史之缺。石鼓之帖已禁摸拓,东西人士每欲购之,以为考古之资。而余幸得一,并明人张照所书昌黎石鼓歌,可宝也。
卷二 第 97 页
清宫玉版记
古之封泰山、禅梁父者,必用金泥玉版,以记其事;典礼辉煌,文章渊茂,秦、汉以来尚矣,而人间绝罕见。吾友陈君沁园家藏金泥玉版一副,清宫之秘宝也。清人起自建州,尊崇佛教,历代相承,湛深内典。及至高宗,荡平绝域,东西南朔,莫不来王,武功之盛,远轶秦、汉,而文事亦有足称焉。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编纂旧籍,撷其精华,至今传为国宝。既复设清字经馆,以满文译大藏经,亘十馀载始成。高宗大喜,自书其序,雕玉刻之。玉色苍翠,凡六片,长五寸,阔二寸八分,厚二分。每片五行,行十一字,两面俱刻,填以金泥。首雕双龙,隶书御制清文翻译全藏经序。其后片则祥云氤氲之状。书法既工,刻画精巧,不爽笔意。洵希世瑰也。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京,燬圆明园,为乱兵所掠,流落民间。沁园之伯父雪六先生铨次在京,重价购
卷二 第 98 页
归,传为家宝。余从沁园借观,复得影片以示海内。嗟乎!有清一代,文事武功,至乾隆而极。观其所序,自满自骄之心,昭然若揭。后嗣不肖,祸启边戎,都邑为墟,宗社几陨;玉版金泥犹其小者。吾观始皇芟除六国,即天子位,登封刻石,颂秦功德;汉武远略,力征经营,华夷率服,功成告天;彼其意气之盛,可谓盈矣。乃或一二世,或不数传而败灭者,帝王之毒燄,宁可恃耶?语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沁园,吾党之君子也,敦内行,恂恂如不及。熟知先人手泽,而昭诸子孙,不特为家之庆,抑亦我台之光也。
卷二 第 98 页
台湾诗社记
台湾诗学之兴始于明季。沈斯庵太仆以永历三年入台,时台湾为荷人所据,受一廛以居,极旅人之困,勿恤也。及延平至,以礼待之。斯庵居台三十馀载,自荷兰以至郑氏盛衰,皆目击其事。著书颇多。台之文献,推为初祖。清人得台时,斯庵亦老矣,犹出而与宛陵韩又琦、关中赵行可等结东吟社,所称福台新咏者也。
当是时,台湾令沈朝聘、诸罗令季麒光均能诗。朝聘有郊行集。麒光有海外集,又有东宁唱和诗。荒裔山川,遂多润色。游宦寓公,后先继起。若孙元衡之赤崁集,陈梦林之游台诗,范咸之婆娑洋集,张湄之瀛壖百咏,蜚声艺苑,传播海隅。而台人士之能
卷二 第 99 页
诗者,若黄佺之草庐诗草,陈辉之旭初诗集,章甫之半嵩集,林占梅之琴馀草,陈肇兴之陶村诗稿,郑用锡之北郭园集,或存或不存,或传或不传,非其诗有巧拙,而后人之贤不肖也。
夫清代以科举取士,士之读诗书而掇科第者,大都侵淫于制艺试帖。元音坠地,大雅沦亡,二三俊秀,始以诗鸣。摛藻扬芬,独吟寡偶,亦仅写海国之风光,寄沧洲之逸兴,未有诗社之设也。
光绪十五年,灌阳唐景崧来巡是邦。道署旧有斐亭,景崧葺而新之,辄邀僚属为文酒之宴。台人士之能诗者悉礼致之。扢雅扬风,于斯为盛。及景崧升布政使,驻台北。台北初建省会,簪缨荟萃,景崧又以时集之。时安溪林鹤年以榷茶在台北。鹤年固能诗。一日,自海舶运至牡丹数十盆,致诸会。景崧大喜,名曰牡丹诗社。当是时,台人士竞以诗鸣,而施耐公、邱仙根尤杰出。二公各有全集。不特称雄海上,且足以拮抗中原。今仙根已逝,耐公又徂,耆旧凋零,骚坛减色。然而运会之来,莫可阻遏。台湾诗社以是起焉。
先是乙未之岁,余年十八,奉讳家居,手写少陵全集,始稍稍学诗,以述其家国凄凉之感。当是时,戎马倥,四郊多警,搢绅避地,巷无居人。而叶应祥、陈瘦痕辄相过访。至则出诗相示,顾不审其优劣也。越二年,余归自沪上,乡人士之为诗者渐多,
夫清代以科举取士,士之读诗书而掇科第者,大都侵淫于制艺试帖。元音坠地,大雅沦亡,二三俊秀,始以诗鸣。摛藻扬芬,独吟寡偶,亦仅写海国之风光,寄沧洲之逸兴,未有诗社之设也。
光绪十五年,灌阳唐景崧来巡是邦。道署旧有斐亭,景崧葺而新之,辄邀僚属为文酒之宴。台人士之能诗者悉礼致之。扢雅扬风,于斯为盛。及景崧升布政使,驻台北。台北初建省会,簪缨荟萃,景崧又以时集之。时安溪林鹤年以榷茶在台北。鹤年固能诗。一日,自海舶运至牡丹数十盆,致诸会。景崧大喜,名曰牡丹诗社。当是时,台人士竞以诗鸣,而施耐公、邱仙根尤杰出。二公各有全集。不特称雄海上,且足以拮抗中原。今仙根已逝,耐公又徂,耆旧凋零,骚坛减色。然而运会之来,莫可阻遏。台湾诗社以是起焉。
先是乙未之岁,余年十八,奉讳家居,手写少陵全集,始稍稍学诗,以述其家国凄凉之感。当是时,戎马倥,四郊多警,搢绅避地,巷无居人。而叶应祥、陈瘦痕辄相过访。至则出诗相示,顾不审其优劣也。越二年,余归自沪上,乡人士之为诗者渐多,
卷二 第 100 页
而应祥忽没,乃与瘦痕、吴枫桥、张秋浓、李少青等结浪吟诗社,凡十人。月必数会,会则赋诗。春秋佳日,复集于城外之古刹。凡竹溪、法华、海会诸寺,靡不有浪吟诗社之墨沈。朋簪之乐,无过于斯。乃不数十年,相继徂谢。今其存者,唯余与蔡老迂而已。回首前尘,宁无悲痛!
始丙午冬,余以社友零落,复谋振起,乃与瘦痕邀赵云石、谢籁轩、邹小奇、杨宜绿等改创南社,凡十馀人。迨己酉间,入社者多至数十,奉蔡玉屏先生为长。嗣玉屏逝,改奉云石。辛亥春,开大会于两广会馆,全台之士至者百人。鲲身、鹿耳间。闻风而起者以百数。斐亭钟声,今继响矣。
栎社为台中诗人荟萃之所,林痴仙之所倡也。先是戊、己之际,苑里蔡启运、鹿津陈槐庭合设鹿苑吟社,时以邮筒相唱和。及痴仙归自晋江,倡栎社,赖绍尧、林南强闻其志而赞之。启运、槐庭与吕厚庵、傅鹤亭、陈沧玉复和之,遂订社章,立题名录,为春秋之会。和者浸众。己酉,余居大墩,痴仙邀入社,得与诸君子晋接,以道义文章相切劘。顾自设社以来,二十有二载矣,痴仙、绍尧、厚庵、启运、沧玉虽前后徂逝,而林灌园继起,鹤亭、南强、槐庭俱健在,建碑刊集,以绍痴仙之志;栎社之兴,犹未艾也。
台北为全台首府,而瀛社为之主。改革后,陈淑程、黄植亭等曾设玉山吟社,开会于龙山寺,未几而息。迨丁未春,洪逸雅、谢雪渔、倪希昶等乃创瀛社,社员几及百人
始丙午冬,余以社友零落,复谋振起,乃与瘦痕邀赵云石、谢籁轩、邹小奇、杨宜绿等改创南社,凡十馀人。迨己酉间,入社者多至数十,奉蔡玉屏先生为长。嗣玉屏逝,改奉云石。辛亥春,开大会于两广会馆,全台之士至者百人。鲲身、鹿耳间。闻风而起者以百数。斐亭钟声,今继响矣。
栎社为台中诗人荟萃之所,林痴仙之所倡也。先是戊、己之际,苑里蔡启运、鹿津陈槐庭合设鹿苑吟社,时以邮筒相唱和。及痴仙归自晋江,倡栎社,赖绍尧、林南强闻其志而赞之。启运、槐庭与吕厚庵、傅鹤亭、陈沧玉复和之,遂订社章,立题名录,为春秋之会。和者浸众。己酉,余居大墩,痴仙邀入社,得与诸君子晋接,以道义文章相切劘。顾自设社以来,二十有二载矣,痴仙、绍尧、厚庵、启运、沧玉虽前后徂逝,而林灌园继起,鹤亭、南强、槐庭俱健在,建碑刊集,以绍痴仙之志;栎社之兴,犹未艾也。
台北为全台首府,而瀛社为之主。改革后,陈淑程、黄植亭等曾设玉山吟社,开会于龙山寺,未几而息。迨丁未春,洪逸雅、谢雪渔、倪希昶等乃创瀛社,社员几及百人
卷二 第 101 页
。复与新竹之竹社、桃园之桃社互相联合,时开大会。多士济济,集于一堂,可谓盛矣。余自己未移家淡北,纳交于瀛社诸君子,文字之欢,有逾畴昔。顾念海桑以后,吟社之设,后先而出。今其存者六十有六。文运之延,赖此一线,是亦民俗盛衰之所系也。具如左:
瀛社 台北市
星社 台北市
鹤社 台北市
钟社 台北市
天籁吟社 台北市
淡北吟社 台北市
萃英吟社 台北市
剑楼吟社 台北市
潜社 台北市
聚奎吟社 台北市
小鸣吟社 基隆街
平溪吟社 平溪庄
瀛社 台北市
星社 台北市
鹤社 台北市
钟社 台北市
天籁吟社 台北市
淡北吟社 台北市
萃英吟社 台北市
剑楼吟社 台北市
潜社 台北市
聚奎吟社 台北市
小鸣吟社 基隆街
平溪吟社 平溪庄
卷二 第 102 页
兰社 宜兰街
朴雅吟社 朴雅街
月津吟社 盐水街
北门吟社 北门庄
白鸥吟社 北门庄
仰山吟社 宜兰街
光文社 宜兰街
桃社 桃园街
竹社 新竹街
青莲吟社 新竹街
箨声吟社 新竹街
栎社 台中街
社 台中街
中州吟社 台中街
墩山吟社 台中街
网珊吟社 台中街
朴雅吟社 朴雅街
月津吟社 盐水街
北门吟社 北门庄
白鸥吟社 北门庄
仰山吟社 宜兰街
光文社 宜兰街
桃社 桃园街
竹社 新竹街
青莲吟社 新竹街
箨声吟社 新竹街
栎社 台中街
社 台中街
中州吟社 台中街
墩山吟社 台中街
网珊吟社 台中街
卷二 第 103 页
沙鸥吟社 台中街
丰原吟社 丰原街
芦溪吟社 佳里庄
敦源吟社 归仁庄
旗津吟社 高雄街
萍香吟社 高雄街
大雅吟社 大雅庄
雾峰吟社 雾峰庄
古月吟社 彰化街
白沙吟社 彰化街
丽泽会 彰化街
梧津吟社 梧栖街
鳌西吟社 清水街
香草吟社 二林庄
螺溪吟社 北斗街
斗六吟社 斗六街
丰原吟社 丰原街
芦溪吟社 佳里庄
敦源吟社 归仁庄
旗津吟社 高雄街
萍香吟社 高雄街
大雅吟社 大雅庄
雾峰吟社 雾峰庄
古月吟社 彰化街
白沙吟社 彰化街
丽泽会 彰化街
梧津吟社 梧栖街
鳌西吟社 清水街
香草吟社 二林庄
螺溪吟社 北斗街
斗六吟社 斗六街
卷二 第 104 页
西螺吟社 西螺街
菱社 西螺街
大冶吟社 鹿港街
凤冈吟社 凤山街
屏山吟社 旧城庄
砺社 屏东街
研社 东港街
南陔吟社 南投街
南社 台南市
春莺吟社 台南市
酉山吟社 台南市
桐侣吟社 台南市
玉山吟社 嘉义街
罗山吟社 嘉义街
嘉社 嘉义街
鸿社 嘉义街
菱社 西螺街
大冶吟社 鹿港街
凤冈吟社 凤山街
屏山吟社 旧城庄
砺社 屏东街
研社 东港街
南陔吟社 南投街
南社 台南市
春莺吟社 台南市
酉山吟社 台南市
桐侣吟社 台南市
玉山吟社 嘉义街
罗山吟社 嘉义街
嘉社 嘉义街
鸿社 嘉义街
卷二 第 105 页
寻鸥吟社 嘉义街
鷇音吟社 新巷街
汾溪吟社 北港街
西瀛吟社 澎湖厅
啸洋吟社 医学校
鷇音吟社 新巷街
汾溪吟社 北港街
西瀛吟社 澎湖厅
啸洋吟社 医学校
卷二 第 105 页
纪军大王
新竹沿山之地,辄有军大王庙。军大王者,无名之英雄也。先是我族既辟台湾,自南徂北,渐拓渐大。而新竹尚为番土,我族复经营之。进及荒陬,手耒耜,腰刀鎗,以与土蛮相争逐。其没于锋镝、陨于瘴疠、毙于虺蛇之毒者,前仆后继,用能抚而有之,以长育子姓。此则我族之武也。精魂毅魄,是式是依;春露秋霜,以蒸以享。此又报功之礼也。
在昔楚为荒服,若敖、鼢冒荜路蓝缕,以启山林,而楚为上国。吴亦东海之夷,泰伯、虞仲被以德化,而吴乃日进。夫吴、楚之得抗衡诸夏者,岂泰伯、鼢冒一二人之力,而千万人之力也。我台之辟也亦犹是。而军大王者,乃不能与林圯、吴沙辈垂名史策
卷二 第 106 页
,纪其功勋,以传诸国内,而独血食于穷乡僻壤之间。然则军大王者,固无名之英雄也,祀之宜。
卷二 第 106 页
梁曜枢
法人之役,福建巡抚刘铭传治师台湾,两战皆捷,士气大振。忽命退兵,基隆遂失。或言李鸿章主和,铭传实循其意。事后,内阁侍读学士梁曜枢劾之。略曰:福建巡抚刘铭传前以平捻有功,素著威望,此次中法交战,朝廷特录旧勋,委以台湾之要地,宠以巡抚之优衔,为臣子者,正宜激发天良,效命报国,而铭传督师到台之后,失守要地,败坏全局,种种荒谬,传播京师。今和局已成,将履新任,为所欲为;臣愚,断其不可也。失地有诛,法无宽赦;不可一也。有罪之人,尚领要疆,有功之人,尤轻荣遇;不可二也。以骄恃之武夫,治繁难之重地;不可三也。刘铭传授任巡抚,而唐炯、徐延旭则禁刑部,偾事相似,赏罚各殊;不可四也。杨昌浚、刘铭传同官一省,湘、淮异器,必不相能;不可五也。破格隆施,及诸罪将,异日海疆有事,恐贻口实,覆辙相寻;不可六也。况今日之订约,所难者基隆、澎湖尔。设法人叵测,不肯退地撤兵,铭传之罪,可胜诛哉!伏乞特颁明谕,晓示内外,姑念前劳,从宽罢斥。铭传亦自劾。诏命经理台湾。
卷二 第 107 页
茗 谈
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
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
武夷之茗,厥种数十,各以岩名。上者每斤一、二十金,中亦五、六金。三州之人嗜之。他处之茶,不可饮也。
新茶清而无骨,旧茶浓而少芬,必新旧合拌,色味得宜,嗅之而香,啜之而甘,虽历数时,芳留齿颊,方为上品。
茶之芳者,出于自然,薰之以花,便失本色。北京为仕宦荟萃地,饮馔之精,为世所重,而不知品茶。茶之佳者,且点以玫瑰、茉莉,非知味也。
北京饮茶,红绿俱用,皆不及武夷之美;盖红茶过浓,绿茶太清,不足入品。然北人食麦饫羊,非大壶巨盏,不足以消其渴。
江南饮茶,亦用红绿。龙井之芽,雨前之秀,匪适饮用。即陆羽茶经,亦不合我辈品法。
安溪之茶曰铁观音,亦称上品,然性较寒冷,不可常饮。若合武夷茶泡之,可提其味。
乌龙为北台名产,味极清芬,色又浓郁,巨壶大盏,和以白糖,可以袪暑,可以消
卷二 第 108 页
积,而不可以入品。
孟臣姓惠氏,江苏宜兴人。阳羡名陶录虽载其名,而在作者三十人之外。然台尚孟臣,至今一具尚值二、三十金。
壶之佳者,供春第一。周静澜台阳百咏云:寒榕垂荫日初晴,自泻供春蟹眼生,疑是闭门风雨候,竹梢露重瓦沟鸣。自注:台湾郡人茗皆自煮,必先以手嗅其香。最重供春小壶。供春者,吴颐山婢名,善制宜兴茶壶者也。或作龚春,误。一具用之数十年,则值金一笏。
阳羡名陶录曰:供春,学宪吴颐山家童也。颐山读书金沙寺中,春给使之暇,仿老僧心匠,亦陶土搏坯,指纹隐起可按。今传世者栗色闇闇,如古金铁,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垂则矣。
又曰:颐山名仕,字克学,正德甲戌进士,以提学副使擢四川参政。供春实家僮。是书如海宁吴骞编。骞字槎客。所载名陶三十三人,以供春为首。
供春之后,以董翰、赵良、袁锡、时鹏为最,世号四家,俱万历间人。鹏子大彬号少山,尤为制壶名手,谓之时壶。陈迦陵诗曰:宜兴作者称供春,同时高手时大彬,碧山银槎濮谦竹,世閒一艺皆通神。
大彬之下有李仲芳、徐友泉、欧正春、邵文金、蒋时英、陈用卿、陈信卿、闵鲁生
孟臣姓惠氏,江苏宜兴人。阳羡名陶录虽载其名,而在作者三十人之外。然台尚孟臣,至今一具尚值二、三十金。
壶之佳者,供春第一。周静澜台阳百咏云:寒榕垂荫日初晴,自泻供春蟹眼生,疑是闭门风雨候,竹梢露重瓦沟鸣。自注:台湾郡人茗皆自煮,必先以手嗅其香。最重供春小壶。供春者,吴颐山婢名,善制宜兴茶壶者也。或作龚春,误。一具用之数十年,则值金一笏。
阳羡名陶录曰:供春,学宪吴颐山家童也。颐山读书金沙寺中,春给使之暇,仿老僧心匠,亦陶土搏坯,指纹隐起可按。今传世者栗色闇闇,如古金铁,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垂则矣。
又曰:颐山名仕,字克学,正德甲戌进士,以提学副使擢四川参政。供春实家僮。是书如海宁吴骞编。骞字槎客。所载名陶三十三人,以供春为首。
供春之后,以董翰、赵良、袁锡、时鹏为最,世号四家,俱万历间人。鹏子大彬号少山,尤为制壶名手,谓之时壶。陈迦陵诗曰:宜兴作者称供春,同时高手时大彬,碧山银槎濮谦竹,世閒一艺皆通神。
大彬之下有李仲芳、徐友泉、欧正春、邵文金、蒋时英、陈用卿、陈信卿、闵鲁生
卷二 第 109 页
、陈光甫,皆雅流也。然今日台湾欲求孟臣之制,已不易得,何誇大彬。
台湾今日所用,有秋圃、萼圃之壶,制作亦雅,有识无铭。又有潘壶,色赭而润,系合铁沙为之,质坚耐热,其价不逊孟臣。
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幽光,入手可鉴。若腻滓烂斑,油光的烁,最为贱相。是犹西子而蒙不洁,宁不大损其美耶?
若深,清初人,居江西某寺,善制瓷器。其色白而洁,质轻而坚,持之不热,香留瓯底,是其所长。然景德白瓷,亦可适用。
杯忌染彩,又厌油腻。染彩则茶色不鲜,油腻则茶味尽失,故必用白瓷。瀹时先以热汤洗之,一瀹一洗,绝无纤秽,方得其趣。
品茶之时,既得佳茗,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杯宜浅不宜深,茗则新陈合用,茶叶既开,便则涤去,不可过宿。
过宿之壶,中有杂气,或生霉味,先以沸汤溉之,旋入冷水,随则泻出,便复其初。
煮茗之水,山泉最佳,台湾到处俱有。闻淡水之泉,世界第三。一在德国,一在瑞士,而一在此。余曾与林薇阁、洪逸雅品茗其地。泉出石中,毫无微垢,寒暑均度,裨益养生,较之中泠江水,尤胜之也。
台湾今日所用,有秋圃、萼圃之壶,制作亦雅,有识无铭。又有潘壶,色赭而润,系合铁沙为之,质坚耐热,其价不逊孟臣。
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幽光,入手可鉴。若腻滓烂斑,油光的烁,最为贱相。是犹西子而蒙不洁,宁不大损其美耶?
若深,清初人,居江西某寺,善制瓷器。其色白而洁,质轻而坚,持之不热,香留瓯底,是其所长。然景德白瓷,亦可适用。
杯忌染彩,又厌油腻。染彩则茶色不鲜,油腻则茶味尽失,故必用白瓷。瀹时先以热汤洗之,一瀹一洗,绝无纤秽,方得其趣。
品茶之时,既得佳茗,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杯宜浅不宜深,茗则新陈合用,茶叶既开,便则涤去,不可过宿。
过宿之壶,中有杂气,或生霉味,先以沸汤溉之,旋入冷水,随则泻出,便复其初。
煮茗之水,山泉最佳,台湾到处俱有。闻淡水之泉,世界第三。一在德国,一在瑞士,而一在此。余曾与林薇阁、洪逸雅品茗其地。泉出石中,毫无微垢,寒暑均度,裨益养生,较之中泠江水,尤胜之也。
卷二 第 110 页
扫叶烹茶,诗中雅趣。若果以此瀹茗,啜之欲呕,盖煮茗最忌烟,故必用炭。而台以相思炭为佳,炎而不爆,热而耐久。如以电火、煤气煮之,虽较易熟,终失泉味。
东坡诗曰:眼已过鱼眠生,飕飕欲作松风鸣;此真能得煮泉之法。故欲学品茗,先学煮泉。
一杯为品,二杯为饮,三杯止渴。若玉川之七风生,直莽夫尔。
余性嗜茶而远酒,以茶可养神而酒能乱性。饭后唾馀,非此不怡,大有上奏天帝庭,摘去酒星换茶星之概。
瓶花欲放,炉篆未消,卧听瓶笙,悠然幽远。自非雅人,谁能领此?
东坡诗曰:眼已过鱼眠生,飕飕欲作松风鸣;此真能得煮泉之法。故欲学品茗,先学煮泉。
一杯为品,二杯为饮,三杯止渴。若玉川之七风生,直莽夫尔。
余性嗜茶而远酒,以茶可养神而酒能乱性。饭后唾馀,非此不怡,大有上奏天帝庭,摘去酒星换茶星之概。
瓶花欲放,炉篆未消,卧听瓶笙,悠然幽远。自非雅人,谁能领此?
卷二 第 110 页
诗 意
台湾迎赛,辄装台阁,谓之诗意。而所装者,多取小说;牛鬼蛇神,见之可哂,夫台阁既曰诗意,则当采诗之意,附画之情,表美之术,以成其高尚丽都之致,使观者徘徊而不忍去,而后足以尽其能事。
唐人绝句之可为诗意者,如沉香亭北,如铜雀春深,生香活色,绮腻风流;而豆蔻梢头、珠帘尽捲,尤足以现其盈盈袅袅之态也。
前年稻江迎赛,江山楼主人嘱装一阁,为取小杜秦淮夜泊之诗。阁上以绸造一远山
卷二 第 111 页
,山下为江,一舟泊于柳下。舟中一人,纱帽蓝衫,状极潇洒,即樊川也。其后立一奚奴,以手持桨。楼中有一丽人,自抱琵琶,且弹且唱。远山之畔,以电灯饰月,光照水上,夜色宛然。而最巧者则楼额亦书「江山楼」三字,一见而知为酒家。是于诗意之中,又寓广告之意,方不虚耗金钱。
先是余居台南,见迎天后,装阁极多,毫无意匠,乃向当事者言之。翌年,绸缎商锦荣发主人石秀峰请余代庖。为装天孙织锦,以示绸缎商之意;博座船头,又置支机石一方,以表主人之姓。而山水楼台花木悉以绸缎造之。复以探照灯为月,月旁七星,则以七色电灯为之,光辉闪烁,状极美丽。计费三百馀金。观者十数万人,莫不啧啧称赞,而锦荣发之广告遍遐迩矣。
时药材行合源栈亦请余计画。为装韩康卖药,而阁中之物悉以药材为之。如以肉桂为亭柱,红参为阑干,通草为花,茯苓为石,极其天然,状至幽雅。
自是以来,台南每迎天后,各商家则请余装阁,余亦兴高采烈,细为指点,又各就其生意而搜故事。如香铺之红袖焚香,茶铺之樵青煮茶,银店之唐宫铸凤,饼店之红绫赐宴,莫不发挥本色。当事者复设审查员以品评之,悬其等第,锡以金牌,而台南诗意之崭新,遂冠全土,各地从而效之。
台北之迎城隍,其盛且胜台南,而所装诗意,犹不脱旧套。余既寓稻江,思为改良
先是余居台南,见迎天后,装阁极多,毫无意匠,乃向当事者言之。翌年,绸缎商锦荣发主人石秀峰请余代庖。为装天孙织锦,以示绸缎商之意;博座船头,又置支机石一方,以表主人之姓。而山水楼台花木悉以绸缎造之。复以探照灯为月,月旁七星,则以七色电灯为之,光辉闪烁,状极美丽。计费三百馀金。观者十数万人,莫不啧啧称赞,而锦荣发之广告遍遐迩矣。
时药材行合源栈亦请余计画。为装韩康卖药,而阁中之物悉以药材为之。如以肉桂为亭柱,红参为阑干,通草为花,茯苓为石,极其天然,状至幽雅。
自是以来,台南每迎天后,各商家则请余装阁,余亦兴高采烈,细为指点,又各就其生意而搜故事。如香铺之红袖焚香,茶铺之樵青煮茶,银店之唐宫铸凤,饼店之红绫赐宴,莫不发挥本色。当事者复设审查员以品评之,悬其等第,锡以金牌,而台南诗意之崭新,遂冠全土,各地从而效之。
台北之迎城隍,其盛且胜台南,而所装诗意,犹不脱旧套。余既寓稻江,思为改良
卷二 第 112 页
,当事者亦乐从余意。如水果行老泰胜请余筹画,为装潘安掷果,既获优等;翌年又装一骑红尘,而阁底安置机关,贡使之马且能环走,观者称奇,品评复居第一。
昨年春,东宫殿下临台,稻江人士欲表奉迎之诚,议装诗意,林薇阁先生嘱余为之,且言须用台湾故事,以表纯美之风。余乃拟之如左:
贤王课耕(凤山县志)--米谷商和丰号:明宁靖王朱术桂入台之后,垦田竹沪,亲课佃人耕稼,岁入颇丰,有馀则赐诸佃。
淑妃教织(台湾府志)--绸缎商裕源号:延平郡王妃董氏,勤俭恭谨,日率姬妾婢妇勤织,并制甲冑诸物,以佐军用。
侠客射鹿(释华佑游记)--屠户金万成:天启间,普陀山僧释华佑与友萧克来台,躬历番社。克,侠客也,腰弓佩剑,射鹿以食,期年乃出诸罗。
仙人泛舟(彰化县志)--贸易商泰丰号:秀孤峦中多菊花,能结实。海上一屿,皆仙居。岁遣一童子,驾独木舟,沿溪行,入山采之。
东宁贡瓜(台湾县志)--水果商组合:台湾气候温暖,西瓜冬熟。每岁有司采贡,运至天津,以供宫中元日之用。瓜田在府治小东门外。
文山采茶(台湾通史)--茶商公会:台北产茶,近约百年,以乌龙茶为最美,色浓而味芬,配出海外,岁值数百万金;而文山堡之茶尤佳。
遗老锄药(台湾通史)--药材商乾元号:明太仆寺卿沈光文隐居罗汉门,教化番童,不足
昨年春,东宫殿下临台,稻江人士欲表奉迎之诚,议装诗意,林薇阁先生嘱余为之,且言须用台湾故事,以表纯美之风。余乃拟之如左:
贤王课耕(凤山县志)--米谷商和丰号:明宁靖王朱术桂入台之后,垦田竹沪,亲课佃人耕稼,岁入颇丰,有馀则赐诸佃。
淑妃教织(台湾府志)--绸缎商裕源号:延平郡王妃董氏,勤俭恭谨,日率姬妾婢妇勤织,并制甲冑诸物,以佐军用。
侠客射鹿(释华佑游记)--屠户金万成:天启间,普陀山僧释华佑与友萧克来台,躬历番社。克,侠客也,腰弓佩剑,射鹿以食,期年乃出诸罗。
仙人泛舟(彰化县志)--贸易商泰丰号:秀孤峦中多菊花,能结实。海上一屿,皆仙居。岁遣一童子,驾独木舟,沿溪行,入山采之。
东宁贡瓜(台湾县志)--水果商组合:台湾气候温暖,西瓜冬熟。每岁有司采贡,运至天津,以供宫中元日之用。瓜田在府治小东门外。
文山采茶(台湾通史)--茶商公会:台北产茶,近约百年,以乌龙茶为最美,色浓而味芬,配出海外,岁值数百万金;而文山堡之茶尤佳。
遗老锄药(台湾通史)--药材商乾元号:明太仆寺卿沈光文隐居罗汉门,教化番童,不足
卷二 第 113 页
则济以医药。光文著书甚多,台湾文献推为初租。
逸士种梅(台湾府志)--李春生家:龙溪举人李茂春,永历间居台,筑梦蝶园,种梅数百株,悠然物外,日诵佛经,人称李菩萨。
通事成仁(云林采访册)--林本源家:乾隆间,阿里山通事吴凤以番好杀人,止之不听,乃以身被杀;番大惊且悔,尊之为神,遂不复杀人。
节妇训子(台湾县志)--辜显荣:辜汤纯之妻林氏,县治人,夫死无出,抚其妾二子,教之成人。事姑孝。及卒,邑人建庙以祀。
余既定题目,复选其人物,考其衣服,布其景色,以成一种艺术,而奉迎诗意,遂为空前所未有。
凡装诗意,不能不取材闺阁,柔情密意,悱恻芬芳,观者神为之移。若从前之所谓小上坟、阴阳河,则识者唾矣。
诗意之中,最须用意者,莫如楼台花木。何也?楼台以指其地,花木以明其时,断不可随便布置。若远近内外,则在装者之点染尔。
逸士种梅(台湾府志)--李春生家:龙溪举人李茂春,永历间居台,筑梦蝶园,种梅数百株,悠然物外,日诵佛经,人称李菩萨。
通事成仁(云林采访册)--林本源家:乾隆间,阿里山通事吴凤以番好杀人,止之不听,乃以身被杀;番大惊且悔,尊之为神,遂不复杀人。
节妇训子(台湾县志)--辜显荣:辜汤纯之妻林氏,县治人,夫死无出,抚其妾二子,教之成人。事姑孝。及卒,邑人建庙以祀。
余既定题目,复选其人物,考其衣服,布其景色,以成一种艺术,而奉迎诗意,遂为空前所未有。
凡装诗意,不能不取材闺阁,柔情密意,悱恻芬芳,观者神为之移。若从前之所谓小上坟、阴阳河,则识者唾矣。
诗意之中,最须用意者,莫如楼台花木。何也?楼台以指其地,花木以明其时,断不可随便布置。若远近内外,则在装者之点染尔。
卷二 第 113 页
桃太郎之粉本
日本故说有桃太郎,三尺童子莫不知之;而考其出处,则与王梵志相似。太平广记
卷二 第 114 页
卷八十二云:王梵志,卫州黎阳人也。黎阳城东十五里有王德祖,当隋文帝时,家有林檎树,生瘿大如斗,经三年朽烂。德祖见之,乃剖其皮,遂见一孩儿抱胎而出。德祖收养之。至七岁,能语曰:『谁人育我?复何姓名』?德祖具以实语之,因名曰「林木梵天」,后改曰「梵志」。曰:『王家育我,可姓王也』。梵志乃作诗示人,甚有义言。桂苑丛谈亦载此事。更以历代法宝记證之,则梵志生于隋文帝之时,而死于唐高宗之代。诗多率白,如云『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是隋、唐间有此神话,诗又流传民间,以为异人。日本当隋、唐之际,聘问往来,沾濡文化,制度典章,诸多仿效,遂造出桃太郎之事,且加润色,而有役兽、讨鬼之怪也。
卷二 第 115 页
哀 祭
告延平郡王文
中华光复之年壬子春二月十二日,台湾遗民连横诚惶诚恐,顿首载拜,敢昭告于延平郡王之神曰:于戏!满人猾夏,禹域沦亡,落日荒涛,哭望天末,而王独保正朔于东都,以与满人拮抗,传二十有二年而始灭。灭之后二百二十有八年,而我中华民族乃逐满人而建民国。此虽革命诸士断脰流血,前仆后继,克以告成,而我王在天之灵,潜辅默相,故能振天声于大汉也!夫春秋之义,九世犹仇;楚国之残,三户可复。今者,虏酋去位,南北共和,天命维新,发皇蹈厉,维王有灵,其左右之!
卷二 第 115 页
台南郑氏家庙安座告文(代作)
维年月日,族孙某等敢昭告于开台烈祖大明招讨大将军延平郡王赐国姓之神曰:洪维烈祖,肇造东都,保持明朔,精忠大义,震曜坤舆,而天不祚汉,星陨前原,地可避秦,水遮重澥。嗣主经恭承大命,寅绍丕基,乃建家祠,聿兴祭礼。以唐始祖凤翔节度使晋大司空平章事台文公、宋始祖大司成闳中公合祀。扬祖绩于千秋,贻孙谟于百世,阅今二百七十年矣。
卷二 第 116 页
乙未之后,庶事未宁,俎豆缺修,榱楹渐圮。族孙等追思先德,三圭世锡,尚留周代之崇封,一柱天擎,似耸灵光之宝殿。神灵永妥,子姓咸休,饮水知源,闻风起懦。于戏!移孝作忠,拓版图于鹿耳、鲲身之畔;经文纬武,垂勋伐于麟台、凤阁之间。兰椒既奠,黍稷维馨。敢告明神,来格来享。
卷二 第 116 页
祭閒散石虎文
维丁已春正月乙巳,台南连横谨以芬芳之茗、黄菊之英,祭于閒散石虎之灵曰:乌乎!天地冥冥,人生撄撄,劳神损性,铄虑销形,而君乃以閒散名。君之生也,其为有明;君之死也,其为有清;而君之身世乃飘零。君之主也,其为延平;君之友也,其为正青;而君之行谊略可衡。君不为疆场之将帅,不为廊庙之公卿,翛然尘外,放浪形骸,而为草野之书生。则君胡不左挟琴、右击筑,以歌以哭于燕京?否则挂一瓢、携一杖,西登太华,南下洞庭,北绝居庸,东舍蓬瀛,亦可匿迹而逃名?而君乃忍弃故国之躬耕,投荒海上,身世伶仃,以啸傲于东都之野、赤崁之城,则君必有万不得已之苦情。当是时,中原板荡,遍地膻腥,民彝既尽,大道莫行,媚骨者反颜事敌,抗志者系缧僇刑,天昏地晦,百鬼狰狞,风悲雨泣,黎庶吞声。与其为亡国之贱隶,何如依海上之田横;与其化蕙荃为萧艾,何如采芳洲之杜蘅?而君乃污泥不滓,抱璞守贞矣。乌乎!梦
卷二 第 117 页
蝶之园未废,半月之水犹澄,昙花吐紫,蕉叶抽青,左回右抱,郁郁佳城,则此地也,亦足以妥君之精灵。乃为招曰:灵之来兮山之,灵之去兮帝之庭,归兮归兮汝无形。
卷二 第 117 页
林痴仙哀辞
维大正乙卯十月七日,台中诗人林痴仙卒。讣至,其友连横哭之曰:呜呼!痴仙竟死矣!吾固知君之必死,而不虞其速也。吾又不虞瑞轩一别,于今四年,而不获再见也!当吾侨中时,君辄过从,文酒之宴,旬日必会。及吾将远游,君又来祖道,订后期。吾以为数月归尔,而飘摇万里,时以尺素询起居。闻君酒兴较前豪也,吾深以为念。然尘世秽浊,侧身无地,青山白云,人一醉而死,吾以为有托而逃,而不虞君之以此而损其生也!客冬吾归自大陆,匆匆南下,未得途次台中,与君把晤。然相距甚迩,吾又以为相见之日久,而今竟无期矣!痛哉!呜呼!君病吾不能一存问,没不能视含殓,北望愁云,抚膺涕泣。吾其何以对君耶!然君入地之时,吾虽少暇,亦当亲临窀穸,拊棺一哭,以与君作永世之别也。
君生于簪缨之家,长于书礼之府,全台诗界推为泰斗。吾固知君虽死,而精神不死。何也?以君之诗足以永留天壤也。然君不以吾为不文,而笃爱之,且语吾曰,吾辈论交当为生死之友,次为道义之友,又次为文字之友,最下乃势利尔。嗟乎!吾虽无似,
卷二 第 118 页
幸得齿于文字之列,吾当伸纸吮毫,刺述平生,以昭来许。然吾文虽佳,而君已死,复何从拍案称奇哉?
呜呼!吾别台中未四年尔,而旭东死、颂臣死,吾之次女亦葬于大墩之麓,吾尚未往一哭。今君又相继死。吾此后一至台中,其何能已于悲伤哉!临风悽怆,不知所云。
呜呼!吾别台中未四年尔,而旭东死、颂臣死,吾之次女亦葬于大墩之麓,吾尚未往一哭。今君又相继死。吾此后一至台中,其何能已于悲伤哉!临风悽怆,不知所云。
卷二 第 118 页
赖悔之哀辞
维大正六年秋九月三十日,栎社社长赖悔之先生疾终正寝。越五日,将殡于吉阡,同社友连横不能远道执绋,布奠陈辞,乃为文以吊曰:乌乎!天道果有知耶?胡为乎颜子不寿,盗蹠期颐?天道果无知耶?胡为乎达人随化,烈士骑箕?其生也有自,其死也有之,则生何足乐而死何足悲?然而横不能自知也。夫以羊左之友,庄惠之师,文章相絜,道义相维,意气相与,患难相持,则当此生死之际,能不涕泣而涟漪哉?乌乎悔之;以子之学,上窥轩羲;以子之文,猛如熊罴;以子之豪,斗酒不□;以子之醉,大放厥辞;横固知子之有托而逃,而不忍为民之蚩蚩也,而子竟长揖而与世遗矣!
始横居中之时,策名社末,昔昔追随,春花瀹茗,秋雨哦诗,联床夜话,达旦不疲。横以为人生之乐无过于斯,而不图死丧之戚竟至于斯耶!乌乎悔之:自横去大陆,走天涯,归故里,狎群儿,六载之间,仅得两见,见亦无几时,而子已形神蕉萃,郁郁不
卷二 第 119 页
怡矣。盖自痴仙逝后,琴断焚丝,重以高堂终养,陟岵兴悲;疾病中于中,而忧患罹于外,人非金石,孰能与之相厉相劘哉?乌乎悔之:生,寄也;死,归也;子固知之。苍苍者其云之垂耶,凄凄者其风之吹耶,峨峨者其山之巍耶,淼淼者其水之澌耶,冥冥者其月之亏耶,斑斑者其花之萎耶,一往一复,一俞一咨,生何足乐,死何足悲;则子固知之,横又何疑?乌乎!噫嘻!
卷二 第 119 页
陈太孺人诔
维大正四年秋八月十有七日,黄母陈太孺人卒于里第。呜呼哀哉!乡人士追维壶范,欲表徽音,命横作诔,以垂诸不朽。嗟乎!以横不文,何足以光彤管?顾念史书所载,母教是则,若邹之孟子、汉之王陵、晋之陶侃、宋之欧阳修,道德文章,卓越千古,而得于母教者大。以横所闻,陈太孺人之德可以风矣。
按状,太孺人吾乡硕士粲三先生之第四女,年二十来归我殷洲先生。克谐克顺,恭淑爱人,上奉姑嫜,旁协妯娌,一家莫不称贤。当是时,中法搆兵,北鄙告警。先生知文事之不足以救亡也,弃而习武,恒往来南北。太孺人主持家政,克尽妇职,以无内顾忧。越二十有一年,先生捐馆,而诸子幼,虑不足以承先业,旦夕授经,孜孜以立身扬名为训。今令子茂笙学成而归,英才勃发,饶有奇气。而次子溪荃亦已授室,熙熙膝下
卷二 第 120 页
,含饴弄孙。方足以慰老景,而天不假年。呜呼痛哉!横等与令子游,交莫逆,笃知其出于母教。乃托素旗,以彰圣善,而为诔曰:
有妫之后,其泽孔长。笃生淑女,曰嫔于黄。乐只君子,室家之祥。琴瑟在御,曲奏于房。怀文抱质,比美孟姜。如何不吊,明镜霾光。风凄蕙帐,云掩芝梁。呜呼哀哉!
妇职之宜,酒食是议。弓矢斯张,丈夫之志。怀安败名,巾帼所愧。邓曼知机,齐姜遣醉。杨柳陌头,封侯是寄。秋风飘零,树犹蕉萃。社燕离群,哀蝉不嘒。呜呼哀哉!
我闻在昔,母训是仪。欧母画荻,孟母断机。桓桓元子,千里求师。神山虽远,梦魂常追,学成而返,执手涟而。曰何而喜,曰何而然。猗欤萱草,爱此春晖。呜呼哀哉!
瞻彼小园,东门之麓。循彼南陔,维兰与菊。曰春曰秋,置酒命酌。大妇弹筝,小妇击筑。或歌或舞,以康以乐。良辰不逢,日月易蹙。循彼南陔,泪珠盥掬。瞻彼小园,心伤风木。呜呼哀哉!
彼兰者何,当春而芽。彼菊者何,及秋而花。吁嗟贤母,德音莫遐。承慈以逊,逮下以嘉。肃雍揆景,望断天涯。呜呼哀哉!
有妫之后,其泽孔长。笃生淑女,曰嫔于黄。乐只君子,室家之祥。琴瑟在御,曲奏于房。怀文抱质,比美孟姜。如何不吊,明镜霾光。风凄蕙帐,云掩芝梁。呜呼哀哉!
妇职之宜,酒食是议。弓矢斯张,丈夫之志。怀安败名,巾帼所愧。邓曼知机,齐姜遣醉。杨柳陌头,封侯是寄。秋风飘零,树犹蕉萃。社燕离群,哀蝉不嘒。呜呼哀哉!
我闻在昔,母训是仪。欧母画荻,孟母断机。桓桓元子,千里求师。神山虽远,梦魂常追,学成而返,执手涟而。曰何而喜,曰何而然。猗欤萱草,爱此春晖。呜呼哀哉!
瞻彼小园,东门之麓。循彼南陔,维兰与菊。曰春曰秋,置酒命酌。大妇弹筝,小妇击筑。或歌或舞,以康以乐。良辰不逢,日月易蹙。循彼南陔,泪珠盥掬。瞻彼小园,心伤风木。呜呼哀哉!
彼兰者何,当春而芽。彼菊者何,及秋而花。吁嗟贤母,德音莫遐。承慈以逊,逮下以嘉。肃雍揆景,望断天涯。呜呼哀哉!
卷二 第 121 页
荡荡春门,群玉之府。峨峨瑶台,众香之圃。蔼蔼桂旂,迢迢蕙路。左侍飞琼,右携素女。萼绿居前,云英在后。望月方娥,瞻星比婺。诞发兰仪,光启玉度。陟彼高丘,终朝及暮。习习谷风,凄凄灵雨。呜呼哀哉!
凄凄灵雨,习习谷风。重泉漠漠,视天梦梦。何以思之,何以敬之,维礼之终。何以写之,维德之容。谁其尸之,维女之宗。呜呼哀哉!
维女之宗,实邦之秀。四德无亏,惠于世冑。陟圮咨嗟,眷顾左右。彩掩瑶光,云阴白昼。悽怆招魂,敬奠斗酒。素旂扬徽,以垂不朽。呜呼哀哉!
凄凄灵雨,习习谷风。重泉漠漠,视天梦梦。何以思之,何以敬之,维礼之终。何以写之,维德之容。谁其尸之,维女之宗。呜呼哀哉!
维女之宗,实邦之秀。四德无亏,惠于世冑。陟圮咨嗟,眷顾左右。彩掩瑶光,云阴白昼。悽怆招魂,敬奠斗酒。素旂扬徽,以垂不朽。呜呼哀哉!
卷二 第 121 页
黄蕴轩先生诔
维大正八年夏四月五日,新竹厅参事蕴轩黄公卒于里第,享年八十龄。越十有二月十日,将殡于吉阡。灵车卜驾,素旐流辉,笛感山阳,琴沉汉水。呜呼痛哉!乡人士追怀风义,欲述平生,命横撰诔,以昭来许。夫铭以表功,德以述美,身没名垂,先哲所慕。如黄公者,固所谓豪杰之士也,能不惋叹!
按状,公讳南球,新竹之苗栗人也,世有隐德。少随父兄躬耕陇亩,及长有大志,而胆略绝伦。前清土番猖獗,辄出杀掠,官军未能讨也。公居固近山,号召乡里,捣其巢穴,次第荡平,诸番畏之。会福建巡抚岑公毓英视台,闻其事,见而奇之,委办抚番
卷二 第 122 页
。既而巡抚刘公铭传亦任以抚垦之事,从征大嵙崁,自率所部赴前敌,尝一夜连破十八处,威震番界。奏以五品职衔叙用,赏载蓝翎。及改隶后,当道闻其名,延为苗栗厅参事,后隶新竹。凡地方有大繇役,莫不倚以为助。公既出入番界,知其土腴,请垦南坪、狮潭等处,纵横十馀里,启田树艺,至者万家,产乃日殖。则是有造于邦家者尤不少矣。若其治家处世,乐善好施,人多称之。故特举其大者而著之诔。其辞曰: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是谓不朽,与天地同。人之生也,有始有终,而其处也,有穷有通。穷则变,通则洪,化而裁之,允执厥中。我闻高义,敢拜下风。
赫赫黄公,实邦之杰,少而岐嶷,长而睿哲,壮而飞扬,老而明洁;如金能柔,若钢不折。公之一生,实多热血。
始公之起,起自陇耕。壮怀未试,戢影埋名。春风释耒,夜雨谈兵。乘时而起,一剑纵横。譬彼大鸟,三年不鸣;及其鸣也,四座皆惊。
瞻彼高山,群番所处,杀人为雄,众莫敢侮。公曰讨之,爰整其旅。修我戈矛,张我旗鼓。扫穴犁庭,直破险阻。群番震惊,窜逃无所。稽颡受降,或杀或虏。公曰宥之,以就我抚。
我抚维何?实启我疆。我疆既启,乃聚乃仓,乃稷乃黍,乃稻乃粱。其木维何?维桧与樟。其树维何?维茶与桑。其兽维何?维鹿与。其畜维何?维牛与羊。公曰处之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是谓不朽,与天地同。人之生也,有始有终,而其处也,有穷有通。穷则变,通则洪,化而裁之,允执厥中。我闻高义,敢拜下风。
赫赫黄公,实邦之杰,少而岐嶷,长而睿哲,壮而飞扬,老而明洁;如金能柔,若钢不折。公之一生,实多热血。
始公之起,起自陇耕。壮怀未试,戢影埋名。春风释耒,夜雨谈兵。乘时而起,一剑纵横。譬彼大鸟,三年不鸣;及其鸣也,四座皆惊。
瞻彼高山,群番所处,杀人为雄,众莫敢侮。公曰讨之,爰整其旅。修我戈矛,张我旗鼓。扫穴犁庭,直破险阻。群番震惊,窜逃无所。稽颡受降,或杀或虏。公曰宥之,以就我抚。
我抚维何?实启我疆。我疆既启,乃聚乃仓,乃稷乃黍,乃稻乃粱。其木维何?维桧与樟。其树维何?维茶与桑。其兽维何?维鹿与。其畜维何?维牛与羊。公曰处之
卷二 第 123 页
,百十其行,为此春酒,以介康强。
帝命岑公,来巡南土。抵掌而谈,谓公孔武。亦越刘公,新开大府。谓公多才,足寄心膂。公拜而行,馀勇可贾。左握土旋刀,辉煌翎羽。顾盼生姿,掀髯起舞。抚彼群番,以固我圉。
我修台乘,每怀伟人。卓彼吴凤,没而为神,威加丑类,蛮俗为驯。又如吴沙,手辟荆榛,携来万众,车马成闉。以公之伐,足与比伦。临机制变,能屈能伸。匪维智勇,实曰义仁。
呜呼黄公!人生如驶,其生也存,其没也已。独有伟人,可以不死。公之声名,洋溢遐迩。公之勋劳,长垂国史。公之慈祥,惠于邻里。公之谟猷,施及孙子。归神混元,高谢尘滓。巍巍者山,泱泱者水,敢藉旗旌,以彰懿美!
帝命岑公,来巡南土。抵掌而谈,谓公孔武。亦越刘公,新开大府。谓公多才,足寄心膂。公拜而行,馀勇可贾。左握土旋刀,辉煌翎羽。顾盼生姿,掀髯起舞。抚彼群番,以固我圉。
我修台乘,每怀伟人。卓彼吴凤,没而为神,威加丑类,蛮俗为驯。又如吴沙,手辟荆榛,携来万众,车马成闉。以公之伐,足与比伦。临机制变,能屈能伸。匪维智勇,实曰义仁。
呜呼黄公!人生如驶,其生也存,其没也已。独有伟人,可以不死。公之声名,洋溢遐迩。公之勋劳,长垂国史。公之慈祥,惠于邻里。公之谟猷,施及孙子。归神混元,高谢尘滓。巍巍者山,泱泱者水,敢藉旗旌,以彰懿美!
卷二 第 124 页
书 启
募建观音山凌云禅寺启
在昔黄金布地,祇园留我佛之踪;白玉为池,净土现弥陀之相。阿育王八万之塔,八部同瞻;兜率天十二之宫,十方咸仰。慈云普被,法水分流,明镜长圆,慧灯不灭,固已功倍恒河,道传大地者矣。
维我台北,位在海东,境摄华严,国分毗舍,瘴云蔽野,卓锡而来,孽浪滔天,浮杯可渡。龙山宝刹(龙山寺),巍峨城郭之间;剑水禅关(剑潭寺),掩映林泉之里。同奉大士,永度群生,心證圆通,机参应化。而山号观音,地成极乐,犹未若我凌云禅寺之庄严灵异焉。
寺为乾隆时信士胡焯猷所创建,而今日本圆和尚所经营也。西临大海,东控平原,近眺芦洲,远瞻雪岭。遁山夕照,如现神光,淡水涛声,恍闻说法。修篁万,萧萧紫竹之林;古木千章,落落白莲之座。三十二应之身,慈悲出世;四大无畏之力,布施济人。切利诸天,同声赞美;修罗百鬼,尽敛嗔心。是则欲界之清都,而人间之佛国也。
然而道场虽启,大殿未兴;十笏安禅,万间待庇。伽蓝五百,何处闻钟?僧众三千,谁能托钵?无花可踏,来鹿女以难行;有树将移,呼岳神而不动。岂非吾辈之贪痴,
卷二 第 125 页
而名山之缺憾也哉?方今末劫沈沦,迷途充塞,四恩弗报,六度无闻。登天堂而下地狱,因果相寻;挽世道以系人心,智仁并用。所冀舍卫大家、维摩居士、善财童子、韦提夫人,各发普贤之大愿,共追斯达之芳徽,或舍义田,或捐宝宅,或颁黄铁,或助明珠。分莲池八功之水,同注大川,合兰若千烛之光,混成一色。法轮长转,梵宇宏开,塔涌地中,网陈天上。是则婆娑洋畔,顿成璀璨之龙宫;恶浊界间,现出光明之鹿苑。又岂非我台之胜事,而佛法之有缘也哉!
卷二 第 125 页
上清史馆书
中国殖民之事,前史不载。元、明二代,语焉未详。惝恍迷离,错尝八九。岂非史氏之咎欤?夫中国之殖民海外也,远自秦、汉,启于隋、唐,盛于有明,而发扬于清季。我先民以坚强果毅之气,凌厉而前,涉波涛,冒瘴疠,战士蛮而服之,筚路蓝缕,以处山林,用能光大其族。艰难缔造之功,亦良苦矣。而子孙不武,俛仰由人,硕德光勋,文献莫考,甚且数典而忘其祖,以为异族羞;又可哀矣。
夫历史为民族之精神。中国人之拓殖海外也,二千数百年矣。南望南峤,西瞻美洲,北暨鲜卑,东渐日本,凡夫秦时之镜,汉代之衣,隋唐之钱,明人之瓮,莫不置诸王庭,宝为重器。即中国人之居其地者,亦举此以誇耀。而叩其所自,则舌挢而不能对。
卷二 第 126 页
一器之微,茫然不识,况以先民之顾命,祖国之观念,亦蒙昧不知其朕也!昏昏以生,役役以死,无历史是无民族也。抢攘昏垫,靡所适从,亦相率而为异种奴隶尔。
天相诸夏,共和告成。华侨之归自海外者,群策群力,胥谋建设,以宏佐新邦。而政府亦日以招徕华侨,为殖利开源之计。然而政府固不知华侨之情形,即国内士夫亦少知海外大势,而为一考其利害。管窥蠡测,语多爽实。则以国内既乏考据之书,而华侨又不能自述其史,以介绍国人。又岂非史氏之咎欤?追怀先德,瞻顾前途,爰及子孙,用张国力,则拓殖志之作,岂可缺哉?
然修志固难,而修拓殖志则尤难。何也?国史记载,挂一漏百,通儒撰述,每喜凿空;则参考难。侨民在外,竞力工商,文史式微,无足徵信;则采取难。地遍五洲,事历千载,海客谈瀛,虚无缥缈;则调查难。闽粤杂处,乡音不同,一地两名,译文互异;则选择难。闭户潜修,闻见不广,东西方向,反易其位;则撰述难。然而横不以为难也。横生长台湾,壮游南土,欧、美、菲、澳之华侨,既习与往来矣。摭拾遗闻,旁探外史,潜心述作,于今十年。华侨联合会创立之岁,多士最于沪上,提议纂修,佥有同志,期月之间,惠书盈箧,而奔走风尘未遑笔削。私心耿耿,寝馈不忘。今史馆既开,徵文考献,以横不肖忝侍诸贤。何敢不贡其诚以扬国家之休命?如蒙俞允,命辑斯志,伸纸吮毫,当有可观。岂唯史氏之责,民族之兴,实式凭之。敬布鄙怀,诸维亮鉴。
天相诸夏,共和告成。华侨之归自海外者,群策群力,胥谋建设,以宏佐新邦。而政府亦日以招徕华侨,为殖利开源之计。然而政府固不知华侨之情形,即国内士夫亦少知海外大势,而为一考其利害。管窥蠡测,语多爽实。则以国内既乏考据之书,而华侨又不能自述其史,以介绍国人。又岂非史氏之咎欤?追怀先德,瞻顾前途,爰及子孙,用张国力,则拓殖志之作,岂可缺哉?
然修志固难,而修拓殖志则尤难。何也?国史记载,挂一漏百,通儒撰述,每喜凿空;则参考难。侨民在外,竞力工商,文史式微,无足徵信;则采取难。地遍五洲,事历千载,海客谈瀛,虚无缥缈;则调查难。闽粤杂处,乡音不同,一地两名,译文互异;则选择难。闭户潜修,闻见不广,东西方向,反易其位;则撰述难。然而横不以为难也。横生长台湾,壮游南土,欧、美、菲、澳之华侨,既习与往来矣。摭拾遗闻,旁探外史,潜心述作,于今十年。华侨联合会创立之岁,多士最于沪上,提议纂修,佥有同志,期月之间,惠书盈箧,而奔走风尘未遑笔削。私心耿耿,寝馈不忘。今史馆既开,徵文考献,以横不肖忝侍诸贤。何敢不贡其诚以扬国家之休命?如蒙俞允,命辑斯志,伸纸吮毫,当有可观。岂唯史氏之责,民族之兴,实式凭之。敬布鄙怀,诸维亮鉴。
卷二 第 127 页
与林子超先生书
子超先生主席执事:阔别廿年,久处海外,潜心述作,颇有可观。归国以来,浮沉人世,钟山在望,未得趋承,逖听风声,弥深向往。昨秋台从莅陕,儿子定一尝造行辕,辱承垂问,情意殷勤。固知大君子之用心,终不遗夫草茅下士也。拙著台湾通史一部,由邮奉上,到乞饬收。台湾固中国版图,一旦捐弃,遂成隔绝。横为桑梓之故,忍垢偷生,收拾坠绪,成书数种,次第刊行。亦欲为此弃地遗民,稍留未灭之文献耳。比闻四中全会通过重设国史馆案,此诚国家之大业,而民族精神之所凭依也。横才识庸愚,毫无表见,而研求史学,颇有所长。如得追随大雅,供职兰台,博采周询,甄别善恶,秉片片之直笔,扬大汉之天声,是则效命宗邦之素志也。维执事有以裁之。连横顿首。二月一日。
卷二 第 127 页
与张溥泉先生书
溥泉先生执事:归国以来,瞬经半载。养志读书,稍资休息。阅报,四中全会提出重设国史馆案,已得通过,甚善甚善。中华民国肇造二十有三年矣,内忧外患,纷迭至乘。国政民风,鼎新革故,而国史未修,是非奠定,郢书燕说,淆乱听闻,其何以振民族之精神,立典型于当代也哉!横才识庸愚,毫无表见,而研求史学,颇有所长。他日
卷二 第 128 页
开馆之际,如得备员检校,承命通儒,伸纸吮毫,当有可观。然伏处海隅,未能自达。倘蒙大力为之吹嘘,区区寸心,效忠宗国,是则邱明作传,秉直笔于尼山;班固修书,扬天声于大汉。敢有所怀,诸维霁鉴。
连横顿首 (一月廿六日)
连横顿首 (一月廿六日)
卷二 第 128 页
徵求中国殖民史材料启
茫茫大海,芸芸众生,日月所照,霜露所坠,舟车所至,莫不有我华侨之足迹。乌乎豪矣!夫我国之殖民海外也,远自秦汉,启于隋唐,盛于有明,而发扬于今日。我先民以坚强果毅之气,凌厉而前,涉波涛,冒瘴疠,战土蛮而服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用能宏大其族。艰难缔造之功,亦良苦矣!而子孙不武,俯仰由人,硕德光勋,文献无考;甚或数典而忘其祖,以为异族羞。乌乎!又可哀矣!
夫历史为民族之精神。我华侨之开辟海外也,二千数百年矣。南望南土,西瞻美洲,北暨鲜卑,东航日本,凡夫秦时之剑,汉代之衣,隋唐之钱,明人之瓮,莫不置之王庭,宝为重器。即我华侨之居其国者,亦举此以誇耀。而叩其所自,则舌挢而不能对。一器之微,茫然不识,况以先民之顾命,祖国之观念,亦蒙昧而不知其朕也!昏昏以生,役役以死,无历史是无民族也。抢攘昏垫,靡所适从,亦相率而为异族之奴隶尔。
卷二 第 129 页
天相中国,共和告成。我华侨之归自海外者,群策群力,胥谋建设,以右助我新邦。本会创立沪上,实总其枢。追怀先德,瞻顾前途,爰及子孙,用张国力。则中国殖民史之作,岂可缓哉?同人无似,谬发其议。而兹事体大,非一二人之所能为,又非一朝一夕之所能济也。敬告我多士及我友朋,搜罗旧事,网集遗闻,考證史书,旁译外史,近自九州,讫于四海,以扬大汉之天声,岂非我民族之豪举而历史之光辉者哉?记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我海内外方闻之士,当亦不贲金玉而有以教之也。
一、中国殖民史徵集材料,按分十门:一地理,二种族,三沿革,四政治,五交涉,六实业,七宗教,八风俗,九社会,十人物;而注重于中国殖民之事。
一、徵集材料,如能分门示知者固属欢迎,若夫琐闻夫事,断简零编,亦在珍惜。
一、中国殖民史为四千年未有之创作,非合四海内外之人士而分任之,恐不免诸多遗漏。兹特函请各埠之中华商会、中华会馆、民国公会、书报社、华侨公会等承任调查,以时报告,则众擎易举,三年有成。
一、海通以来,国内人士之游历海外者,或随使节,或在学界,或主报社,闻见所及,多有著作。除函请海外各团体外,并国内之通人学子,赐其宏文,以成巨册。
一、中国殖民之事,国史鲜载。其显而足徵者,唯明史之南洋数篇而已。私家记述
一、中国殖民史徵集材料,按分十门:一地理,二种族,三沿革,四政治,五交涉,六实业,七宗教,八风俗,九社会,十人物;而注重于中国殖民之事。
一、徵集材料,如能分门示知者固属欢迎,若夫琐闻夫事,断简零编,亦在珍惜。
一、中国殖民史为四千年未有之创作,非合四海内外之人士而分任之,恐不免诸多遗漏。兹特函请各埠之中华商会、中华会馆、民国公会、书报社、华侨公会等承任调查,以时报告,则众擎易举,三年有成。
一、海通以来,国内人士之游历海外者,或随使节,或在学界,或主报社,闻见所及,多有著作。除函请海外各团体外,并国内之通人学子,赐其宏文,以成巨册。
一、中国殖民之事,国史鲜载。其显而足徵者,唯明史之南洋数篇而已。私家记述
卷二 第 130 页
,多秘不传。我海内外藏书家凡有关于中国殖民之书者,请惠赐一览,以俾摘抄,或将书价奉呈。
一、外人著书,多有关于中国殖民之事,足资参考。而见闻未周,不能旁搜广引。除托海外各团体就近选译外,并望国内人士,匡其不知,函示书目,以便购求翻译。
一、徵集材料,拟稍为编辑,逐期刊载于华侨杂志。俟成书后,另印单行,以公诸海内外。
一、出版之时,对于惠稿诸君,各赠数册,以酬雅意。
上海泗泾路十一号华侨联合会
一、外人著书,多有关于中国殖民之事,足资参考。而见闻未周,不能旁搜广引。除托海外各团体就近选译外,并望国内人士,匡其不知,函示书目,以便购求翻译。
一、徵集材料,拟稍为编辑,逐期刊载于华侨杂志。俟成书后,另印单行,以公诸海内外。
一、出版之时,对于惠稿诸君,各赠数册,以酬雅意。
上海泗泾路十一号华侨联合会
卷二 第 130 页
与李献璋书(六月六日)
索居沪滨,潜心述作。偶阅新民报,有大作台湾方言及其歌谣漫谈,读之深慰。我辈台湾人,凡台湾之历史、语言、文学,皆当保存之,宣传之,发皇而光大之,而后足以对我先民。不佞二十年来,既刊台湾通史,复撰台湾诗乘,今又研究方言,亦聊以尽台湾人之责任尔。曩在台北,台南三六九小报社来函索稿,因以台湾语讲座付之,续登一年。及今思之,间有错误。盖此为一时之草创,尚有待于讨论也。旅中无事,继续搜罗,发见颇多。每有一语一字,思之数日或至数月,检书十数种而始得者,诚不觉其苦
卷二 第 131 页
矣。台湾语中既函古音古义,复多周汉雅言,且有中国今日已亡而台湾尚存者,宁不更可贵乎!
大作曾举拙著懒怠一名,怠古读司,尚有疑异。今以自證、旁證观之,固已确切无讹矣。说文:怠,慢也,从心,台声。又曰:怡,和也,从心台声,凡从台之字,如佁、冶、、饴、贻、诒、胎、骀、笞、炱等,莫不读为平声,而怠独入声。且怠、怡两字均从心台声,何以怡读为台,而台反为岱?此非六书谐声之例也。易杂卦传曰:大畜,时也;旡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是怠与时、灾、来为韵。秦之罘东观刻石曰:皇帝明德,经理宇内,视听不怠,作立大义。昭设备器,咸有章祺。职臣遵分,各知所行,事无嫌疑,黔首改化。远迩同度,临古绝尤。常职既定,后嗣循业。长承圣治,群臣嘉德。祗诵圣烈,请刻之罘。是怠与旗、疑、尤、治、罘为韵。越语:范蠡曰:得时不怠,时不再来。怠,来为韵。是孔子、李斯、范蠡皆读怠为司,而后人乃读为岱,此六朝以来之误也。且以古音而言,不独怠之读司,则殆亦读司。论语:楚狂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是殆与衰、追为韵,而与兮为语助。诗经固常用之。且此为一种歌谣,未有有律无韵者也。
拙著台湾语典已成十卷,凡属古音,尤详考据。他日刊行,颁之海内,不特可以发
大作曾举拙著懒怠一名,怠古读司,尚有疑异。今以自證、旁證观之,固已确切无讹矣。说文:怠,慢也,从心,台声。又曰:怡,和也,从心台声,凡从台之字,如佁、冶、、饴、贻、诒、胎、骀、笞、炱等,莫不读为平声,而怠独入声。且怠、怡两字均从心台声,何以怡读为台,而台反为岱?此非六书谐声之例也。易杂卦传曰:大畜,时也;旡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是怠与时、灾、来为韵。秦之罘东观刻石曰:皇帝明德,经理宇内,视听不怠,作立大义。昭设备器,咸有章祺。职臣遵分,各知所行,事无嫌疑,黔首改化。远迩同度,临古绝尤。常职既定,后嗣循业。长承圣治,群臣嘉德。祗诵圣烈,请刻之罘。是怠与旗、疑、尤、治、罘为韵。越语:范蠡曰:得时不怠,时不再来。怠,来为韵。是孔子、李斯、范蠡皆读怠为司,而后人乃读为岱,此六朝以来之误也。且以古音而言,不独怠之读司,则殆亦读司。论语:楚狂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是殆与衰、追为韵,而与兮为语助。诗经固常用之。且此为一种歌谣,未有有律无韵者也。
拙著台湾语典已成十卷,凡属古音,尤详考据。他日刊行,颁之海内,不特可以发
卷二 第 132 页
挥台湾语之本色,而于中国之文字学、音韵学、方言学亦不无少补也。海云千里,不尽依依。黾勉同心,更希努力。
卷二 第 132 页
与徐旭生书
伏居海隅,久闻高义,云山千里,未克趋承。昨得儿子书,曾以拙著台湾通史呈政,猥蒙嘉纳,荣幸何如!此书刊行之时,日本朝野购读颇多,而中国人士则视之漠然。唯章太炎、张溥泉两先生以为民族精神之所附,谓为必传之作,横亦颇以此自负。更欲撰就续编,记载乙未以来三十馀年之事,昭示国人,藉资殷鉴。而索居台湾,文网周密,不无投鼠忌器之感。归国以后,倘得一安砚之地,从事修纂,必有可观。而身世飘零,年华渐老,此愿未偿,徒呼咄咄!固知弃地遗民,别有难言之隐痛也!拙著十数种,通史之外,尚有台湾诗乘、台湾语典,尤为十年间苦心惨淡之作。他日有缘,当再就教。附上闽海纪要一册,是拙刊台湾史料之一,并希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