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1370-021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风雅翼卷十四
             元 刘履 编
 选诗续编四
  宋诗
   王荆公诗二首
    荆国王文公安石神宗朝位宰相其经术行
    业固不暇论而文章简远可法诗宗杜少陵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1370-0212d.png
    闻有古体惜乎不多得也
   云之祁祁荅董传(一作/傅)
    传字至和洛阳人有诗名尝在凤翔与东坡
    苏公友善按东坡集有和传留别诗言其贫
    且未第韩魏公镇长安传有诗云古来风义
    遗才少近世公卿荐士稀及魏公举之而传
    已卒
云之祁祁或雨(去声/下同)于渊苗之翘翘或稿于田云之祁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1370-0213a.png
祁或雨于野有稿于田岂不自我荟兮其隮其在西郊
匪我为之我歌且谣蔚兮其复(叶笔/力反)南山之侧我歌且
谣维以育德
 祁祁舒徐貌荟蔚亦云兴之貌西郊盖用易所谓密
 云不雨自我西郊之意 此诗四章首章喻朝廷恩
 泽施或不当则士之困穷于下宜也次章言施得其
 所而犹困穷焉者岂不由我之才力不足振起之欤
 三章则言云兴不雨泽施未光则又非我之力所得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1370-0213b.png
 为矣末章乃言敛迹不施而屯其膏泽当此之时我
 但歌谣是适维以育德而已此盖勉其自守以尽夫
 固穷之义也荆公四言又有新田诗亦不失为古作
 但不及此篇之简洁深婉故不录尔
   云山诗送孙正之
    按荆公送正之序云予官于扬得友曰孙正
    之能行古道又善为古文其兄之官于温将
    奉其亲以从故送之此诗亦必一时所作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1370-0213c.png
云山参差碧相围溪水诘曲带城陴溪穷壤断至者谁
予独与子相谐嬉山城之西鼓吹悲水风萧萧不满旗
子今去此来无时予有不可谁予规
 此诗词调近古而意思简淡较之宋诸家语似亦未
 有能过之者故录之
   朱文公诗二十七首
    晦庵先生卓然以斯道自任著书立言上与
    濂洛诸公继绝学之统矣其于吟咏情性亦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1370-0213d.png
    必取则于古之作者尝言三百篇性情之本
    学诗而不本于此则亦浅矣又曰作诗须从
    陶柳门庭中来不如是无以发萧散冲淡之
    趣又曰选诗及韦苏州诗固当熟观更须读
    语孟以探其本今观先生所为诗大概出入
    陶韦之间至义理精微处则皆本于六经四
    书者又岂它人所能窥测哉
   述怀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1370-0214a.png
夙尚本林壑灌园无寸资始怀经济策复愧轩裳姿效
官刀笔间朱墨手所持谓言殚蹇劣讵敢论居卑任小
才亦短抱念一无施幸蒙大夫贤加惠宽捶笞抚已实
已优于道岂所期终当反初服高揖与世辞
 此盖初就仕同安主簿时已知道不可行而将隐也
   古意
兔丝附朴樕佳禾生高冈弱蔓失所依佳木从苍苍两
美不同根高下永相望相望无穷期相思谅徒为同车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1370-0214b.png
在梦想忽觉泪沾衣不恨岁月遥但惜芳华姿严霜萎
百草坐恐及兹时盛年不再至已矣不复疑
 朴樕小木也此诗盖记言虽有明君不得亲遇而叹
 夫道终不可行也已
   社后一日作
圣作重品节等杀(所介/反)古所详里有秦社稷僣差遂无
章王纲谅已隳精意尚不忘尚论千载前简编有遗芳
侃侃陈孺子恂恂万春乡敬恭事耆老祷赛谨田桑悠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1370-0214c.png
悠我里居岁事存(一作/有)故常向来诸老翁敦庞亦端庄
交神庶或享与物同乐康今我胡不乐怅然下颓冈古
人不可见今人自猖狂
 秦社僭差按祭法天子为民立大社自立主社诸侯
 为民立国社自立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
 郑氏曰大夫不得特立社与庶民族居百里以上共
 立一社今时里社是也古者立社之法其详如此秦
 罢封建改侯国为郡县里社虽存而无上下之等杀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1370-0214d.png
 是古法之坏自秦始也章法也陈平宰社事见汉书
 平所居阳武县户牖乡今言万春未详或恐别是一
 事此诗盖感叹世道愈降而民俗之不古若也
   感事有叹
荣华难久恃代谢安可量宿昔堂上饮今归荒草乡高
堂一以倾繐帐施空房繁弦既阙奏缓舞亦辍行桃李
自妍华东风自飘扬帟幄靡遗思更(平/声)衣有馀芳身徂
名亦灭事往恨空长寄语繁华子古今同一伤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1370-0215a.png
 此必有为而言然当时恃势骄奢之人往往有之不
 必考其谁何也
   游家庵
弱龄慕丘壑兹山屡游盘朝跻青冥外暮陟浮云端晴
岚染襟裾水石清肺肝俯仰未云已岁月如飞翰中年
尘务牵引脰空长叹旷岁一登历心期殊未阑矧此情
交集笑谈有馀欢结架迫峦埼徙倚临奔湍共惜前古
物令为后来观落景丽云木回风覆秋兰林昏景益佳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1370-0215b.png
怅然抚归鞍谅哉故山好莫遣兹盟寒
   将游云谷约同行者
跻险择幽栖搴萝结茅屋疏泉下(去/声)石濞(匹备/反)种树满
烟谷时登此原上一骋千里目云物下逶迤冈峦远重
复暂辞忽旷岁再往恨牵俗因悲昨游侣或已在鬼录
暄风悟新阳一雨欣众绿明发君莫迟幽期我当上(缺/)
 濞叠石滀水溢而有声之处
   顷以多言害道绝不作诗两日读大学诚意章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1370-0215c.png
   有感至日之朝起书此以自箴盖不得已而有
   言云
神心洞玄鉴好恶(并去/声)审薰莸云何及自诳闵默还包
羞今辰仲冬节寝叹得隐忧心知一寸光昱彼重泉幽
朋来自兹始群阴邈难留行迷亦已远及此施吾辀
 诳欺也一寸光即所谓明德此篇当与感兴诗通看
   斋居感兴诗二十首(并序/)
 一读陈子昂感遇诗爱其词旨幽邃音节豪宕非当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1370-0215d.png
 世词人所及如丹砂空青金膏水碧虽近乏世用而
 实物外难得自然之奇宝欲效其体作十数篇顾以
 思致平凡笔力萎弱竟不能就然亦恨其不精于理
 而自讹于仙佛之间以为高也斋居无事偶书所见
 得二十篇虽不能探索微妙追迹前言然皆切于日
 用之实故言亦近而易知既以自警且以贻诸同志
 云
   其一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1370-0216a.png
(音/浑)仑天无外旁礴下深黄阴阳无停机寒暑互来往
皇羲古神圣妙契一俯仰不待窥马图人文已宣朗浑
然一理贯昭晰非象罔珍重无极翁为我重指掌
 昆仑言天形之圆转旁礴谓地势之广被马图即荥
 河龙马负图而出伏羲则之以画八卦者也人文谓
 两仪四象支分交错成八卦以备三才者说见朱子
 原象赞象罔犹言不分晓语出庄子无极翁指濂溪
 周子也 此篇论太极一贯之理也言天地设位以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1370-0216b.png
 见太极之体所以立阴阳寒暑迭运以见太极之用
 所以行盖无往而非太极也伏羲古之圣皇仰观俯
 察默契其妙有不待河之出图而所谓人文者固巳
 灼见于画卦之前矣且五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浑
 然融贯本自昭著但圣远言湮而于无声无臭之中
 有末易以窥测者今乃感荷周子作为图说以示我
 人使获见其如此之明而无疑也 余子节曰伏羲
 作易自画以下文王演易自乾元以下皆未尝言太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1370-0216c.png
 极而孔子言之孔子赞易自太极以下未尝言无极
 而周子言之盖无极二字乃周子不繇师传默体道
 妙立为名义者如是故朱子于其图说释之详已而
 复于此特举是以名称之不亦宜哉
   其二
吾观阴阳化升降八弦(音/宏)中前瞻既无始后际那有终
至理谅斯存万古(一作/世)与今同谁言混沌死幻语惊肓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1370-0216d.png
 八纮淮南子谓九州之外有八夤八夤之外有八纮
 斯者指阴阳升降而言混沌元气未判之称混沌死
 亦见庄子书幻怪妄也 此言太极之实理与阴阳
 气化亘万古而无终穷也其曰前瞻无始后际无终
 者即周子所谓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及程子所谓动
 静无端阴阳无始之意夫太极理也阴阳气也气无
 理则无所本理无气则无所寓二者常相依而不相
 离故阴阳之升降无时休息而太极之妙用亦无往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1370-0217a.png
 而不在也彼谓混沌死者其意以为天地既判元气
 分裂则所谓太极者亦破碎而不复全此惊世骇俗
 之论其不足信也明矣
   其三
人心妙不测出入乘气机凝水亦焦火渊沦复天飞至
人秉元化动静体无违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晖神光
烛九垓玄思(去/声)彻万微尘编今寥落叹息将安归
 机者发动所由之处凝冰焦火渊沦天飞语本庄子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1370-0217b.png
 元化即书所言上帝降衷刘康公所谓受天地之中
 以生者长乐潘柄以为吾心之太极是也九垓已见
 补注郭景纯诗 此言人心不测乘气而动苟无道
 以主之则恐惧所迫不冰而寒忿懥之来不火而热
 甚而至于渊沉天飞有不可系者矣唯圣人为能精
 一执中故其动静之际不踰矩度存诸中而应乎外
 触处洞然莫非此心之妙然自圣人不作心学无传
 简册虽存今人无有能䆒之者而寥落殆甚是以人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1370-0217c.png
 心之失愈远而叹其将无所归也
   其四
静观灵台妙万化从此出云胡自芜秽反受众形役厚
味分朵颐妍姿坐倾国崩奔不自悟驰骛靡终毕君看
穆天子万里穷辙迹不有祁招(音/韶)诗徐方御宸极
 灵台即人心也以其神明之所舍故以为名朵垂也
 颐口旁也朵颐欲食之貌语见周易祈招诗已见补
 遗徐方徐偃王之国也按韩文公记偃王庙云穆王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1370-0217d.png
 西游忘归四方诸侯有争辩者无所质正咸宾祭于
 徐贽玉帛死生之物于徐之庭者三十六国宸极谓
 帝居也 此承上篇之言人心不测以终叹息安归
 之义首言灵台之妙万化之所从出者即书所谓道
 心之谓惟其不能精一执中反为人心所役乃纵饮
 食男女之欲甚至崩奔驰骛如穆王之几丧天下者
 为害甚大可不顾念之与章首静观二字实一篇之
 旨要盖不能静观则无以知此心之妙而所谓自芜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1370-0218a.png
 秽不自悟者皆由于此读者不可以其易而忽之
   其五
泾舟胶楚泽周纲已陵夷况复王风降故宫黍离离玄
圣作春秋哀伤实在兹祥麟一以踣反袂空涟洏漂沦
又百年僣侯荷(上去/二声)爵圭(叶音/规)王章久已丧何复嗟叹
为马公述孔业记始有馀悲拳拳信忠厚无乃迷先几
 泾舟泾水之舟见诗棫朴篇以其下文有周王于迈
 之语故借用之胶潘柄言与庄子胶杯之义同当音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1370-0218b.png
 去声皇王大纪云昭王征荆蛮旋涉汉梁败而陨玉
 右辛馀靡振王北济因是发病崩史记云南巡狩不
 反卒于江上则是泾舟往胶于楚泽也或引通鉴外
 纪之说汉滨之人恶王以胶船进中流胶液船解而
 溺于义不通麟踣谓其折足而死也已见补遗获麟
 歌及补注刘越石诗僣侯谓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
 共分晋地而请为诸侯天子不能讨且从而命之也
 章犹法也马公司马温公迷孔业谓作通鉴欲续春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1370-0218c.png
 秋也 此言周自昭王南征不返王纲已陵夷矣及平
 王东迁下同列国周衰愈甚而乱臣贼子兴圣人于
 此已不能不感伤焉况乎麟出非时而见害于是悼
 明王之不作哀吾道之既穷作为春秋而托始于平
 王绝笔于获麟也丁建三晋之时王章沦丧既久虽
 复嗟叹亦无如之何已而温公通鉴之作乃欲追述
 圣业托始于此观其反复悲伤以明夫礼义名分之
 不可紊者其意信为忠厚然惜其不即继书获麟之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1370-0218d.png
 后如东莱吕氏之大事记则无乃昧于事机之所先
 乎或疑朱子纲目亦始于三晋而独讥温公为不可
 何也盖通鉴纪事之书但当续左传而不当有所创
 始纲目褒贬之词实法春秋况因通鉴而作自不容
 不于此始二书制作之体固有不同读者详之
   其六
东京失其御刑臣弄天纲西园植妍秽五族沉忠良青
青千里草乘时起陆梁当涂转凶悖炎精遂无光桓桓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1370-0219a.png
左将军仗钺西南疆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祀汉配
彼天出师惊四方天意竟莫回王图不偏昌晋史自帝
魏后贤盍更张世无鲁连子千载徒悲伤
 东京指东汉所都而言刑臣阉宦也天纲犹言王纲
 西园灵帝所置造万金堂引司农金帛钱物积之并
 寄藏小黄门常侍家钱又令其卖官鬻爵入钱于此
 五族宦者单超徐璜具瑗左悹唐衡也桓帝时同日
 封侯世谓之五侯又有五邪五倖之号千里草灵帝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1370-0219b.png
 时童谣应董卓之谶卓初为中郎将后废立擅杀自
 为丞相烧宫庙发诸陵劫献帝西迁陆梁强梁也当
 涂谓魏王曹操说见补注第八卷桓桓威武貌左将
 军汉昭烈也建安三年为左军将军领豫牧伏龙谓
 诸葛孔明凤邹谓庞统也见孔明传祀汉配天谓接
 汉正统也王图不遍昌叹其不得统一也孔明尝言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盖其志必欲统一云尔晋
 史谓晋史官魏陈寿撰三国志以魏为帝鲁连子战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1370-0219c.png
 国时人会魏将新垣衍说赵使尊秦为帝连责之曰
 彼帝天下连有蹈东海而死耳 此言东汉自桓灵
 失道宦竖弄权叙货赂以蓄奸秽兴党锢以害忠良
 遂致乱臣贼子相踵杀夺昭烈以汉室之胄又得忠
 贤为辅出师讨贼图复旧疆宜无难者然天意竟不
 可回莫遂恢廓陈寿作史以魏继汉固无足责后来
 如司马公学术之正当以春秋之法正之乃亦帝曹
 魏而寇蜀汉求其如鲁仲连之耻帝秦者今不复见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1370-0219d.png
 千载而下使为悲伤而已 余子节曰朱子纲目书
 魏王曹丕称皇帝废帝为山阳公而不书禅位于蜀
 纪汉特书昭烈皇帝章武元年而不书以黄初之号
 及蜀亡乃书邓艾至成都帝出降汉亡以见汉统非
 绝于献帝之延康也与此诗正相表里愚按习凿齿
 汉晋春秋谓蜀以宗室王而魏吴皆为篡逆至晋文
 平蜀乃为汉亡而晋始兴然则朱子固有所本云
   其七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1370-0220a.png
晋阳启唐祚王明绍巢封垂统已如此继体宜昏风麀
聚渎天伦牝晨司祸凶乾纲一以坠天枢遂崇崇淫毒
秽宸极虐焰燔苍穹向非狄张徒孰(山作/谁)辨取日功云
何欧阳子秉笔迷至公唐经乱周纪凡例孰比容侃侃
范太史受说伊川翁春秋二三策万古开群蒙
 晋阳太原也唐高祖李渊初为隋太原留守其子世
 民阴与晋阳宫监裴寂谋以宫人私侍其父因胁以
 起兵遂取隋而有天下其后世民又杀太子建成而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1370-0220b.png
 嗣立是为太宗王明太宗子曹王明也巢封即太宗
 弟秦王元吉后封巢剌王初太宗并杀元吉而纳其
 妻生子明使继巢王后麀亦牝也麀聚谓武后本太
 宗才人高宗烝立为后此礼记所谓父子聚麀也牝
 晨言高宗令武后预决朝政是牝鸡之晨也乾纲谓
 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也天枢武后既革唐为周铸铜
 柱高一百五尺以纪周功德榜曰天枢毒犹恶也淫
 毒谓武后初幸僧怀义王求礼尝请阉之复幸张易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1370-0220c.png
  之昌宗兄弟阳使预倄三教殊典于内殿以掩其迹
 之类虐燄谓武后之残酷如断去王皇后萧淑妃手
 足投酒瓮中令骨醉数日而死又累杀三太子及唐
 宗室诸王族属殆尽狄张狄仁杰张柬之也取日功
 谓中宗得正帝位社稷复归于唐也东之传赞云取
 日虞渊唐经谓唐史本韩文公作唐一经之词乱污
 杂也周纪武后纪也侃侃刚直也范太史名祖禹常
 作唐鉴 此篇专论武后之事因推言高祖太宗垂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1370-0220d.png
 统之主皆以女色乱伦如此宜乎继体如高宗者不
 耻麀聚之污卒致牝晨之祸也盖武后自得志以来
 专作威福至于窃取大位权归武氏者几五十年而
 其间淫秽残虐不可胜纪及武承嗣三思等营求太
 子自非仁杰力挽于前东之讨乱于后则唐祚几于
 绝矣秉史笔者宜用春秋之法黜武后以为女主僣
 乱之戒奈何欧阳文忠公之修唐书仍列则天改周
 之事于帝纪以乱国史之凡例乎惟范太史受学程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1370-0221a.png
 子之门其作唐鉴也于中宗废迁之后每岁必书帝
 在某所以合春秋公在乾侯之所以正国经而明大
 义者真足以开万古之愚蒙矣 按唐书列传初吴
 竞撰国史为则天本纪史馆修撰沈郎济奏请省天
 后纪合中宗纪每岁首必书曰皇帝在房陵太后行
 某事改某制纪称中宗而事述文后名不失正礼不
 违常愚谓郎济此言虽未行于当时固可法于后世
 惜乎欧阳公见之而不能用窃意范太史所受于伊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1370-0221b.png
 川者得非有取于此乎因并记之且以见公论有终
 不可泯者云
   其八
朱光遍炎宇微阴眇重渊寒威闭九野阳德昭穷泉文
明昧谨独昏迷有开先发微谅难忽义端本丝绵掩身
事斋戒及此防未然闭关息商旅绝彼柔道牵
 开先谓启其端而道之也礼记云有开必先掩收敛
 也掩身斋戒月令之文于仲夏仲冬之月见各及此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1370-0221c.png
 指几微而言闭关息商旅见易复卦之象言安意以
 养微阳也柔道牵姤卦初六象辞牵进也以其进故
 止绝之所谓紧于金桡是也 此篇言君子当体阴
 阳消长之机以加省察存养之功也夫阳极则阴生
 阴极则阳生二者迭为消长无有止息然阳刚阴柔
 善恶于是乎分焉且吾一身之气用天地流行之气
  而吾日用之间其可不因阴阳之消长以审夫善恶
  之机乎方其德性昭明一或昧于慎独则物欲之蔽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1370-0221d.png
 已有开先者矣(此二句本/黄伯胜说)乃知几微之际信不可忽
 然其间善端本自绵绵不息又岂可不于此而常省
 察焉是以君子当严冬一阳初复必斋戒豫养以固
 文明之基当盛夏一阴初始亦必斋戒豫备以杜昏
 迷之渐此正抑阴扶阳遏恶扬善之节度也(掩身以/下二句)
 (兼冬至夏至说闭关绝柔二句分复姤之词说此鄱/阳董味录朱子语诸家笺注皆不及此因并记之)
   其九
微月坠(一作/堕)西岭烂然众星光明河斜未落斗柄低复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1370-0222a.png
昂感此南北极枢轴遥相当太一有常居仰瞻独煌煌
中天照四国三辰环侍旁人心要如此(语不古/意甚切)寂感无边

 昂高举貌南北极天之枢也天形微倚绕地左旋南
 极入地三十六度北极出地三十六度枢轴设言天
 之旋转所以持两端而居中不移者如户之枢车之
 轴也太一即北辰所谓帝座也按朱子语录太一如
 人主北极如帝都三辰日月星也 潘柄谓此篇因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1370-0222b.png
 天象以明人心之太极是也盖见月星河汉随天运
 转而有以感夫天之枢轴南北相当常居其所而不
 移北辰一星独居中天照临四国三辰环绕而归向
 之人之一心处方寸之间寂然不动至于酬酢万变
 感而遂通不见其有边际方所亦犹是也故特举要
 如此三字以示人其意切矣
   其十
放勋始钦明南面亦恭已大哉精一传万世立人纪猗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1370-0222c.png
欤叹日跻穆穆歌敬止戒獒光武烈待旦起周礼恭惟
千载心秋月照寒水(五字全/非古语)鲁叟何常师删述存圣轨
 放勋虞史赞尧之词言其功大无所不至也始者言
 本于此也钦恭皆敬也精一者持敬之极功朱子敬
 斋箴正引其语猗欤叹词跻升也商颂长发篇言汤
  之德圣敬日跻也穆穆敬德之容大雅云穆穆文王
  于缉熙敬止戒獒谓召公作旅獒之书以戒武王待
  旦孟子言周公思兼三王之事坐以待旦鲁叟谓孔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1370-0222d.png
 子也 此言自古圣人相传之心法惟在乎敬之一
 字而已尧之所以放勋者既始于钦明舜之南面无
 为者亦始于恭已无它道也及舜以之而授禹则曰
 惟精惟一语益加切真足以立人纪于万世矣其后
 汤文有得于此而其嗣承之际武王所以慎戒獒之
 训而能丕显其光烈周公所以思兼三王而能兴起
 乎典礼又岂出于此敬之外哉是知此心同然千载
  一日至于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无间于禹梦见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1370-0223a.png
 周公以集群圣之大成而其删诗书定礼乐亦不过
 著明前圣之轨辙耳然则敬者圣学所以成始而成
 终者也后之学者可不深念乎哉
   其十一
吾闻庖羲氏爰初辟乾坤乾行配天德坤布恊地文仰
观玄浑周一息万里奔俯察方仪静馥(颓/同)然千古存悟
彼立象意契此入德门动行当不息敬守思弥敦
 庖羲即伏羲也开户曰辟乾坤为易之门故云辟乾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1370-0223b.png
 健也天行健故乾配天德坤顺也地道顺布故坤恊
 地文凡地之所载粲然呈露者皆谓之文玄浑谓天
 方仪谓地也馥然重坠貌亦安静之意言我闻伏
 羲初书乾坤二卦以象天地因而仰观俯察以悟其
 意而有以契乎入德之门是以君子法天运之周以
 力行当自强而不息效坤仪之静以敬守思安贞而
 益敦也上篇专言恭敬使有以涵养其本原开发其
 聪明以为德业之基此则直指践履工夫由是而入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1370-0223c.png
 于圣贤之域也二篇之旨相为始终学者尤宜体玩
   其十二
大易图象隐诗书简编讹礼乐矧变丧春秋鱼鲁磨瑶
琴空宝匣弦绝将如何兴言理馀韵龙门有遗歌
 图河图及伏羲先天诸图象卦象皆大易至理之所
 存隐谓溺于测候之术数虚无之诞说而不明也简
 编讹者如小雅不当升鱼丽于鹿鸣之什而以南陔
 等篇附鱼丽之后之类及武成洪范康诰梓材诸篇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1370-0223d.png
 多有错简也礼乐交丧谓仪礼多残缺而乐经又废
 不传也鱼鲁谓简牍磨灭有读亥为豕鲁为鱼之类
 龙门本河津山名周礼称龙门之琴瑟以其地之所
 出也此因伊川程子晚年筑室龙门之上以著书传
 道故托言之 此盖叹圣经残缺大道隐微而有志
 于著述以阐明之欤六经所以载道而今若此譬之
 瑶琴空存而弦绝已久则将如之何哉所赖河南程
 夫子得不传之乐于千数百年之后圣人之微言如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1370-0224a.png
 弦绝而复续今我欲得理其馀韵者以有龙门之遗
 歌在是故也
   其十三
颜生躬四勿曾子日三省中庸守谨独衣锦思尚絅伟
哉邹孟氏雄辨极驰骋操存一言要为尔挈裘领丹青
著明法今古垂焕炳何事千年馀无人践斯境
 躬行也中庸子思所作谨独尚絅皆言为已之学其
 立心当如是也操存言人良心易失能持守之即在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1370-0224b.png
 此耳 此言颜子曾子所行之目子思孟子所言之
 要皆如丹青炳焕垂法后世如何邹鲁以后濂洛以
 前千馀年间无有能力践而深造之者且四者之中
 操存一语尤为切要盖仁义之心放而不存则虽欲
 加以克省不欺之功亦无所用其力焉故朱子于孟
 子夜气章说之详矣而复于此时申挈裘之喻以致
 丁宁之意云
   其十四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1370-0224c.png
元亨播群品利贞固灵根非诚谅无有五性实斯存世
人逞私见凿智道弥昏岂若林居子幽探万化原
 元亨利贞乾之四德即天道之流行而不息者元亨
 于时为春夏万物生长周子以为诚之通利贞于时
 为秋冬万物收藏周子以为诚之复诚者元亨利贞
 所以流行之实理即下文万化之原所谓太极是也
 五性五行之性曰仁义礼智信五行各一其性而人
  心具一太极为得五性之全实斯存者亦上文非诚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1370-0224d.png
 无有之意 潘柄谓此将言异端词章之害道妨教
 故先发此以明吾道之本原是也夫道之本原诚而
 已矣造化之所以发育人物之所以生生皆不外是
 世人不知往往逞其私智而穿凿妄行此道之所以
 愈不明也岂若隐遁之士潜心育德而能深探乎此
 者耶
   其十五
飘飘学仙侣遗世在云山盗启元命秘窃当生死关金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1370-0225a.png
鼎蟠龙虎三年养神丹刀圭一入口白日生羽翰我欲
往从之脱屣谅非难但恐逆天理偷生讵能安
 元命秘谓人生受命之初造化玄微之机椷也生死
 关即元命秘之所在以其可以生可以死皆由于此
 也金鼎即指人身之中而丹家所谓乾坤鼎器是也
 蟠者交媾之谓龙虎药物之假名其实精气二物
 而已三年言其久盖丹既成又必温养之久然后脱
 然而轻举也刀圭医家则药之所分数本草以为十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1370-0225b.png
 分方丹七之一刀圭入口盖用参同契刀圭最为神
 还丹可入口之文参同本言内丹特借服食之事为
 喻耳 此言仙家长生之术学之甚易但恐不合吾
 圣门原始反终之道虽得偷生岂能无愧于心乎横
 渠张子曰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其安矣哉
   其十六
西方论缘业卑卑喻群愚传流世代久梯接陵空虚顾
盻指心性名(去/声)言超有无捷径一以开靡然世争趋据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1370-0225c.png
空不践实踬彼榛棘涂谁哉继三圣为我焚其书
 西方指佛而言周昭王时佛生于西域天竺国缘业
 谓人死不灭复入轮还生时所为善恶皆有报应也
 梯接犹今人言架空也指心性谓佛书有即心是佛
 见性成佛之说趋有无谓其言有则云色即是空言
 无则云空即是色之类靡然草从风偃之貌三圣指
 禹周公孔子也 此言佛初在西方以缘业化诱愚
  俗其言卑近易晓亦不过使之怖畏自倄不敢为恶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1370-0225d.png
 耳及传入中国既久为其徒者转相梯接讲演空妄
 胜大之言号为义学未几又变而为禅不立文字直
 以为一顾盻一话言之顷便可识心见性超悟道妙
 如此捷径一开不唯化喻群愚虽高人达士亦莫不
 靡然从之殊不知彼但可施于一已以为寂灭之计
 而非吾儒人伦日用之实理乃亦以之施于天下国
 家如行榛棘之涂鲜有不困于迷误颠陪者焉朱子
 欲继三圣而焚其书即孟子距杨墨之意也 愚谓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1370-0226a.png
 仙佛之为异端一也然倄鍊之徒往往靳秘其术不
 轻授人故从而习之者无几佛氏之教乃欲广化群
 生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夫妇皆归于我若此不已
 则天其与我民彝不几于熄乎故程子独言其害道
 为尤甚戒学者当如淫声美色以远之今详味二诗
 之旨则其轻重浅深亦可见矣
   其十七
圣人司教化横序育贤才因心有明训善端得深培天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1370-0226b.png
叙既昭陈人文亦褰开云胡百代下学绝教养乖(叶公/回反)
群居竞葩藻争先冠伦魁淳风久(一作/反)沦丧扰扰胡为

 横通作黉学舍也善端即四端也天叙即书所言五
 典人文亦五典中人理之伦序易言观乎人文以化
 成天下者正谓此也褰掀举之意褰开言易见也伦
 魁犹言甲科状元也 此言古先圣王开设学校教
 育群材皆所以明人伦而已始也因其本心固有之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1370-0226c.png
 善端使培养而扩充之及夫天叙之典既极其昭陈
 则人文亦莫不粲然而可观奈何后世贤圣之君不
 作教化陵夷庠序群居之士率皆驰心于外不知人
 理自然之文但以词章之葩藻艳丽者为文争先斗
 靡躐取高第遂使良心琢丧利欲纷挈而于天叙天
 秩不复加意风俗之颓败一至于此可胜叹哉
   其十八
童蒙贵养正逊弟乃其方鸡鸣咸盥栉问讯谨暄凉奉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1370-0226d.png
(捧/同)水勤播洒拥彗周室堂进趋极虔恭退息常端庄劬
书剧嗜炙(之夜反/一作味)见恶逾探(平/声)汤庸言戒粗诞时行必
安详圣途虽云远发轫且勿忙(太/俚)十五志于学及时起
高翔
 童蒙养见易彖传逊顺也谓顺亲也谨暄凉即温凊
 之事彗帚剧甚也嗜者知其味而好食之也炙燔肉
 逾探汤言恶之甚也庸常也时行即庸行也轫碍车
 止轮之木发木动轮则车行 上篇既言士风凋弊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1370-0227a.png
 由教养之失道故此专言童蒙贵于养正以为进德
 倄业之基自逊弟以下至谨言行一节皆养正之事
 夫蒙以养正乃作圣之功然或恐其不安于分而有
 妄意躐等者焉故又戒之曰圣涂虽远且当于此从
 容渐进俟年十五而入大学从事于穷理倄身治人
 之道然后奋然高起以造乎圣贤之域不难矣
   其十九
哀哉牛山木斤斧日相寻岂无萌蘖生牛羊复来侵恭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1370-0227b.png
惟皇上帝降此仁义心物欲互攻夺孤根孰能任反躬
艮其背肃容正冠襟保养方自此何年秀穹林
 牛山木训义已见孟子集注任堪也胜也反躬自省
 也乐记云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
 灭矣艮其背艮卦彖辞止静之义也盖人身百体皆
 为物所动惟背不动故尔 此篇本孟子之意以成
 文前四句与下四句同孤根穹林又似以木为比大
 抵为人放其良心而不知求故以哀哉二字发其首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1370-0227c.png
 令人惕然深省而操存保养以复其初也上篇戒以
 发轫勿忙者欲其尽保养之功而易于高翔此则叹
 其何年秀穹者恐其失保养之时而难于成功也其
 反覆恳切之意不亦深哉 潘柄曰反躬艮背以持
 其内尔容正襟以防其外又曰童蒙养正言存养之
 法至此始露出仁义之心以为所养之实不可不知
 也
   其二十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1370-0227d.png
玄天幽且默仲尼欲无言动植各生遂德容自清温彼
哉夸毗子呫(音/帖)(日涉/反)徒啾喧但骋言词好岂知神鉴
昏曰予昩前训坐此枝叶繁发愤永刋落奇功收一原
 清清明温和厚也彼哉者外之之词夸大毗附也诗
 云无为夸毗盖小人之态不为大言以夸世则为谀
 言以毗人也呫嗫多言也神鉴谓明德一原即前所
 谓万化原也 此言天本无言四时行百物生而玄
 浑之幽默者自若也圣人欲无言日用动静莫非至
卷十四 第 32a 页 WYG1370-0228a.png
 教而德容之清温亦自若也彼夸大阿谀之人徒骋
 口才务美于外而卒迷其内竟何以哉且云向也亦
 昩圣训而失于多言自今发愤永将消除枝叶之繁
 而归根敛实收奇功于一原也 余子节曰学者想
 德容清温于无言之中察神鉴昏昧于多言之际圣
 愚之分断可识矣进斋徐几曰功收一原浑然此道
 之全体融会于方寸夫子所谓一以贯之子思所谓
 无声无臭周子所谓无极而太极者故感兴诗以此
卷十四 第 32b 页 WYG1370-0228b.png
 终焉
 
 
 
 
 
 
 风雅翼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