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1370-009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风雅翼卷五
             元 刘履 编
 选诗补注五
  晋诗三
  陶潜字渊明后以字为名更字元亮浔阳柴桑人
  大尉长沙公侃之曾孙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
  传以自况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解归
卷五 第 1b 页 WYG1370-0093b.png
  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隆安中为镇军参军义
  熙元年迁建威参军未几求为彭泽令在县八十
  馀日因郡遣督邮至吏白当束带见之乃曰吾岂
  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解印绶赋归去
  来暨入宋终身不仕颜延年诔之谥曰靖节徵士
  世因号靖节先生
   停云(四言四/章并序)
 停云思亲友也樽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
卷五 第 2a 页 WYG1370-0094a.png
 弥襟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
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比也霭霭盛貌停者凝而不散之意八表犹言八方
 伊惟也寄止托也抚慰搔抓也 此盖元熙禅晋之
 后而靖节之亲友或有历仕于宋者故特思而赋诗
 且以寓规讽之意焉此章言停云时雨以喻宋武阴
 凝之盛而微泽及物表昏路阻以喻天下皆属于宋
卷五 第 2b 页 WYG1370-0094b.png
 而晋臣无可仕之道矣我则静止东轩饮酒自慰何
 乃良朋远去使人搔首伫望而不归耶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叶古/红反)有酒有
酒閒饮东窗(叶音/匆)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比也高平曰陆 此承上章反覆言之平陆成江亦
 以寓陵谷变迁之意舟车靡从即路阻之意也
东园之树枝条再荣竞用新好(如/字)以招余情人亦有言
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卷五 第 3a 页 WYG1370-0094c.png
 比也东园喻宋都据其在浔阳之东而言用犹为也
  此言历事新朝之人亦犹东园再荣之树竞为新
 好姿容以招诱余情使之出仕然余又闻日月于征
 之言亦知时不可留但平生素抱有非若人所能知
 者惜乎不得促席与之剖说也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容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
子实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兴也言庭柯之鸟翔集从容和鸣而相亲以兴仕涂
卷五 第 3b 页 WYG1370-0094d.png
 之人当择所处不可遗弃亲友而不顾返也且他人
 之苟禄者亦岂无之惟我与子素相亲厚故于此实
 深念之耳始也搔首而怀望中则欲与促席而开陈
 至此乃决然知其不复来归则是愿言不获而中心
 为之抱恨此可见靖节之于亲友情之至义之尽也
   荣木(四言四/章并序)
 荣木念将老也日月推迁已复有夏总角闻道白首
 无成
卷五 第 4a 页 WYG1370-0095a.png
采采荣木结根于兹晨耀其华(如/字)夕已丧之人生若寄
憔悴有时静言孔念中心怅而
 赋也采采荣鲜貌丧凋落也憔悴形容衰瘠之貌孔
 甚也而语词 此靖节自励之诗言荣木结根有托
 尚朝华而夕衰人生本无根蒂如寄世耳几何而不
 至于憔悴乎言念及此则中心为之怅然矣
采采荣木于兹托根繁华朝起慨暮不存贞脆(此芮/反)
人祸福无门匪道曷依匪善奚敦
卷五 第 4b 页 WYG1370-0095b.png
 赋也物易断者谓之脆道者日用当行之理所谓中
 庸是也善者为德之实所当择而行者也 此承上
 章言木之荣谢则系乎时人之贞脆实由于已能养
 之以福则贞固可久不能保养以取祸则脆而易折
 且祸福无门莫不自已求之者惟依乎道则心常中
 正敦乎善则德益加厚此乃所以自求福也舍是复
 何为哉
嗟予小子禀兹固陋徂年既流业不增旧志彼不舍安
卷五 第 5a 页 WYG1370-0095c.png
此日富我之怀矣怛焉内疚
 赋也固执滞也业即上章依道敦善之事志记也富
 犹甚也 此章谦言才质不美年既往而业不增惟
 当志彼不舍昼夜之语而自强不息今乃安此自怠
 而日甚焉则我之怀矣安得不惊惕而病于心乎或
 曰志当作忘
先师遗训余岂云(一作/之)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
车策我良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卷五 第 5b 页 WYG1370-0095d.png
 赋而比也先师孔子也脂以脂膏涂其车轴使滑泽
 也 此承上章内疚之言因不坠先圣遗训而励志
 奋力求必至焉而后已故以脂车策马不惮千里为
 喻识者以靖节为造道岂非力行不已之功欤
   九日閒居(并/序)
 余间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
 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恒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
卷五 第 6a 页 WYG1370-0096a.png
凄暄风息气澈(直列/反)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袪百虑菊为(去/声)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閒谣缅焉起深情栖
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赋而比也依辰至谓日与月之数皆九也澈澄袪却
 制御也颓龄衰年也本草谓菊能轻身延年倾去之㥯
 也时运倾李公焕谓指易代之事爵罍皆酒器谣歌
 缅远也 此靖节因时咏怀以自遣之诗首谓人之
卷五 第 6b 页 WYG1370-0096b.png
 生年虽短而意虑常多惟乐久存于世是以爱此重
 九之名者通人情而言之也次言天象改观时物存
 替者以喻世代之变革晋亡而宋日盛也且欲为今
 日之乐惟当酌酒以消忧餐菊以引年如何使我空
 视时运之倾而有尘爵虚罍之耻其意盖谓爵资于
 罍罍虚则爵生尘以喻士资养于朝廷今晋既倾覆
 则士遭困穷能不为之耻乎寒华徒荣亦以自况其
 固守之意夫时既若此我则敛襟间谣缅焉深想而
卷五 第 7a 页 WYG1370-0096c.png
 于栖迟自娱独善其身是岂无成也哉此可见其不
 为贫窭动心而能自乐者矣
   归田园居(三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叶输/旃反)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
(三当作踰或在十字之下有按靖节年谱太元十八/年起为州祭酒时年二十 九正合饮酒诗投来去)
(学仕是时向立年之句以此推之至/彭泽退归才十三年此云三十误矣)羁鸟恋旧林池鱼
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
九间(叶经/天反)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暧暧(音/爱)远人村依
卷五 第 7b 页 WYG1370-0096d.png
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
有馀閒(叶何/坚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赋也适者往入于彼而能谐之谓韵亦音谐之名尘
 网喻仕涂暧暧远见不明之貌樊吴材老韵补云絷
 不行也一云藩也 此诗盖靖节彭泽退归后所作
 故于首篇言误落尘网已踰十年常如鸟恋旧林鱼
 思故渊今乃归休田野而其景趣幽远閒静如此正
 犹久在樊笼而复得返自然也
卷五 第 8a 页 WYG1370-0097a.png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
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去/声)桑麻长桑
麻日已长我志(一作道/一作士)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

 赋而比也轮车轮鞅马鞅也墟曲墟里中曲折处也
 莽草深貌 此篇言野外事简人静绝无尘虑唯与
 邻曲往来共谈桑麻之长而已然我之生理有成而
 志愿已遂但恐天时变革霜霰凋伤而零落同于草
卷五 第 8b 页 WYG1370-0097b.png
 莽耳盖是时朝廷将有倾危之祸故有是喻然则靖
 节虽处田野而不忘忧国于此亦可见矣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一作/侵晨)理荒秽带月荷(上/去)
(二/声)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
无违
 赋也靖节既退休田里惟躬耕自资保全名节乃其
 至愿也故此诗言种豆南山虽不免晨兴夕归之勤
 草露沾衣之苦亦不足惜但使素愿无违如此足矣
卷五 第 9a 页 WYG1370-0097c.png
 此与后篇西田穫稻诗意实相表里
   移居(二首/)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音/朔)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
曲时时来抗言谈在(一作/往)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赋也南村眉山杨恪曰柴桑之南村江州志云公本
 居山南之上京后遇火徙柴桑素心恬静寡欲之谓
 数晨夕言相见之频也抗不相下也说具下篇
卷五 第 9b 页 WYG1370-0097d.png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平/声)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间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
理将不胜(音/升)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吾不欺
 赋也披衣谓起而相寻也不胜言乐此无穷尽也
 按本集还旧居诗云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盖自
 隆安庚子始作镇军参军至义熙乙巳还归正及六
 载逮戊申岁六月遇火遂迁是居此义熙四年也言
 移居南村本欲得邻曲素心之人日相往来论文析
卷五 第 10a 页 WYG1370-0098a.png
 理酌酒笑言乐之终身而不舍去且素愿易足不必
 充广唯衣食所当经纪者亦必力耕以自给焉此与
 世俗怀居之士择取便安务求完美者不可同年语
 矣
   和刘柴桑
    柴桑县名今江州之德化县也彭城刘遗民
    尝作柴桑令后遁迹匡庐与靖节及周续之
    号浔阳三隐
卷五 第 10b 页 WYG1370-0098b.png
山人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良
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茅茨
已就洽(平/声)新畴复应畬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弱女
虽非男慰情良胜无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耕织称
其用过此奚所须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赋也索居言独居萧索也礼记子夏曰吾离群索居
 久矣西庐指上京之旧居治葺应当也田三岁曰畬
 谷风东风也凄薄犹言料峭寒意也劬疲劳也弱女
卷五 第 11a 页 WYG1370-0098c.png
 赵山泉曰此特谐谑以喻酒之醨薄也栖栖犹皇皇
 翳如谓泯灭也 遗民隐居庐山日与靖节相往复
 即所谓素心人欣赏奇文者也此诗因和遗民而作
 故言久欲深隐山泽但为尔等亲旧之故未忍离去
 乃今春月将有事于西畴暂还旧居虽曰荒废之馀
 然其茅茨既葺新畬当理亦有浊酒自足慰吾饥劬
 之情而于栖栖世中之事日相疏远矣且耕织所获
 但取称吾用耳过此复何所须盖人生既没之后身
卷五 第 11b 页 WYG1370-0098d.png
 与名且不得存况外物乎
   和郭主簿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直吕/反)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吹我
襟息交游间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
营已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
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
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赋也中夏夏中也一云中与仲同贮停积也息交谓
卷五 第 12a 页 WYG1370-0099a.png
 暂止朋友之往来也游者玩物适情之谓滋蕃也储
 今言至今有馀积也过足谓不知止者华簪贵者所
 珥 此诗虽因和人而直写已怀但据见在不为过
 求而目前所接莫非真乐是则世之荣利岂有可动
 其中者哉末言遥望白云深怀古人之高迹其意远
 矣
   赠羊长史(并序/)
 左军羊长史衔命秦川作此与之
卷五 第 12b 页 WYG1370-0099b.png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得知千载外上赖古人书贤
圣留馀迹事事在中都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踰九域
甫已(一作/尔)一逝将理舟舆闻君当先迈负痾不获俱路
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多谢绮与角(卢谷/反)精爽今何如
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芜驷马无贳(音/世)患贫贱有交娱
清谣结心曲人乘运见疏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
 赋也三季三代之末黄虞黄帝虞舜也中都犹言中
 州关河张仪谓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是也九
卷五 第 13a 页 WYG1370-0099c.png
 域九州之界限已一谓是时燕秦已平合而为一也
 商山在商州上路县绮角四皓名园公绮里季夏黄
 公甪里先生今止称二名省文也四皓避秦共入商
 洛山作歌曰漠漠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
 饥唐虞世远吾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
 畏人不如贫贱而肆志贳贷结系也 义熙十三年
 太尉刘裕伐秦破长安送秦主姚泓诣建康受诛时
 左将军朱龄石遣长史羊松龄往关中称贺而靖节
卷五 第 13b 页 WYG1370-0099d.png
 作此诗赠之其意盖谓平生慨念古昔达观世故素
 有慕于四皓之风节矣今天下丧乱将有易代之祸
 思欲与之同游而不可得是以因松龄使次商山使
 特为我谢之也然商山之歌尚结于我之心而商山
 之人则已乘世运而远逝遂使我襟怀拥塞言虽尽
 而意不舒也
   岁暮和张常侍
市朝悽旧人骤骥感悲泉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素
卷五 第 14a 页 WYG1370-0100a.png
颜敛光润白发一已繁(叶汾/沿反)阔哉秦穆谈旅力岂未愆
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叶输/旃反)厉厉气遂严纷纷飞鸟
(旬缘/反)民生鲜常在矧伊愁苦缠屡报清酤至无以乐
当年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抚已有深怀履运增慨

 赋而比也骤骥谓日驾悲泉日入处也淮南子曰日
 至悲泉爰息其马是谓悬车此盖借以喻乘舆之驾
 马也旅通作膂愆失也书秦誓穆公曰旅力既愆此
卷五 第 14b 页 WYG1370-0100b.png
 言朱愆未详矧况也酤一宿酒也 按晋史义熙十
 四年十二月宋公刘裕幽安帝于东堂而立恭帝靖
 节和此岁暮诗盖亦适当其时而寄此意焉首言市
 朝耆旧之人莫不相为悲悽而其乘马亦有悲泉悬
 车之感且谓明旦已非今日予复何言其意深矣中
 谓长风夕起寒云没山猛气严而飞鸟还者以喻宋
 公阴谋弑逆之暴而能使人骇散也篇末又言穷通
 死生皆不足虑但抚我殊怀而践此末运能不慨然
卷五 第 15a 页 WYG1370-0100c.png
  而增愤激也东涧汤汉曰陶公不事异代之节与子
 房五世相韩之义同既不为狙击之举又时无汉祖
 者可托以行其志所谓抚已有深怀履运增慨然亦
 可以悲其志也矣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镇军未详何人曲阿晋县名属毗陵郡今其
    地分属镇江府丹阳金坛等县此诗按本集
    篇次在隆安四年五月以前所作然或先后
卷五 第 15b 页 WYG1370-0100d.png
    不伦今既以四言居首姑依旧次不复更定
    云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去/声)常晏如
时来苟冥(文选作/宜非是)会宛辔(集作/变误)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
与园田疏渺渺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
(一作/陟)千里馀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
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
班生庐
卷五 第 16a 页 WYG1370-0101a.png
 赋也屡空数至匮乏也晏如谓不以贫乏累心而安
 然也冥会不求自至之意宛曲顺貌策简策也纡萦
 也化谓造化班生庐班固幽通赋云终保已而贻则
 里止仁之所庐 靖节以亲老家贫不得已而仕因
 经曲河之远故作是诗言自少寄心于事为之外唯
 以琴书自娱不为贫窭所累今时苟冥会且宜宛辔
 亨衢暂为一出夫何涉历远涂所见顿异不免归思
 之纡而俯仰之际愧鱼鸟之不若也然我真想在襟
卷五 第 16b 页 WYG1370-0101b.png
 岂为形迹所拘聊且顺时而往终当归隐焉尔
   癸卯岁春怀古田舍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忘(集作/志)
勤秉来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
入相与归壶浆劳(去/声)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赋也转犹愈也忘长勤者乐于耕作不觉其勤也解
 颜欢笑也怀新犹言欣荣问津谓孔子盖以已比长
卷五 第 17a 页 WYG1370-0101c.png
 沮桀溺也 古人处畎亩之中躬耕乐道非若后世
 徒为丰积者比靖节自辛丑岁七月于镇军幕赴假
 还后日以耕稼自乐及赋此诗乃以怀古名题意有
 在矣其言圣人忧道而不忧贫而我瞻望远不易及
 者盖犹有饥馁之累不免务为农作而转欲忘其长
 勤也然既能忘其勤劳且耕且种即事欢欣如此其
 于忧贫也复何有哉观其日入而归壶浆相劳之后
 而又长吟以掩柴门则其气象悠然有非言语可得
卷五 第 17b 页 WYG1370-0101d.png
 而形容者矣
   庚戊岁九月中于西田穫早稻
    西田即西庐之新畴也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叶都/方反)孰云(集作是/非是)都不营而
以求自安(叶于/虔反)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叶居/真反)晨出肆
微勤日入负禾还(旬缘/反)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叶胡/干反)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叶那/沿反)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
(叶经/天反)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叶槐/坚反)遥遥沮溺心千
卷五 第 18a 页 WYG1370-0102a.png
载乃相关(叶圭/玄反)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叶它/涓反)
  赋也归趣也端事之首也肆纵也盥涤手濯濯足也
  此言蚕桑以为衣耕稼以为食固亦人道所当为
  者谁谓都无所营而以求自安耶故下文历叙春种
  秋穫田家艰苦之事且又言四体虽疲庶无它祸相
  及而于作劳之暇盥濯休息斗酒劝饮此与沮溺之
  心千载相关非常人所能识者故但长愿如此则勤
 苦非所恤矣
卷五 第 18b 页 WYG1370-0102b.png
   饮酒十首(并序/)
 余閒居寡欢兼比(毗至/反)夜已长偶得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
 遂多词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平/声)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胡买/反)其会逝将不复
疑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
 赋也邵平事已见阮籍诗解通晓也会谓一理浑合
卷五 第 19a 页 WYG1370-0102c.png
 之处逝往也 靖节退归之后世变日甚故每每得
 酒饮必尽醉赋诗以自娱此昌黎韩氏所谓有托而
 逃焉者也首篇言人之衰荣相仍与寒暑更相代谢
  一理而已惟达生之人能解其会顺时而进退逝将
 不疑若世之贪荣利者往往不悟而自致污辱今我
 忽得与此杯酒日夕欢持者庶几免夫盖自庆之词
 也且邵平不事二代甘分田野故托以自况其旨微
 矣
卷五 第 19b 页 WYG1370-0102d.png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叶输/旃反)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
言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谁当传
 赋也积善有报易云积善之家必有馀庆与书伊训
 之言略同带索谓裘敝而以绳索联结也列子曰荣
 𠷠期行年九十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言积善之报
 圣经所云若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则是空言无
 应而天道有不可晓者矣且荣𠷠期年至九十犹不
 免行而带索则前乎此者其饥寒艰苦从可知焉向
卷五 第 20a 页 WYG1370-0103a.png
 使不能固守其节岂得垂名于后世哉此不惟靖节
 自明其志亦足以为穷士之劝也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一作/愿)世间
(一作/闻)名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
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赋也情谓心之所欲鼎鼎太舒缓貌语出檀弓 此
 言大道久丧情欲日滋当世之人不肯适性保真而
 徒恋惜世荣殊不知一生之内倏如电之过目今乃
卷五 第 20b 页 WYG1370-0103b.png
 舒缓怠惰不自速悟持此以往欲何所成而垂名乎
 盖不特以之讽人亦以自警焉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叶输/旃反)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旬缘/反)此间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赋也君靖节自谓尔语词偏僻静也 此篇乃写其
 休閒自得之趣言心志超远不为尘物所滞则目旷
 耳清虽居人境自无喧杂矣故于东篱采菊之际悠
卷五 第 21a 页 WYG1370-0103c.png
 然见夫南山初不经意而景与意会况山气日夕清
 佳而飞鸟亦相与还各遂其自然之性则我于此岂
  不陶然自乐也哉夫鸟倦飞则知还人不得志则卷
 而怀之此意甚真人莫之察然欲与之辨则又有非
 言说可得而尽者意味含蓄最宜潜玩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汎此忘忧物远(去/声)我违(集作/遗误)
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
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卷五 第 21b 页 WYG1370-0103d.png
 赋也裛以衣去露掇采也忘忧物谓酒也远袪之使
 远去也啸傲舒啸而寄傲得犹遂也 靖节尝言世
 与我而相违今既得名酒又必采佳菊以汎觞者特
 以远此违世之情耳且林鸟尚知时而归息今我啸
 傲于东轩之下岂不为得吾生哉苏子瞻曰靖节以
 无事为得此生则见役于物者非失此生耶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奇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
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集作/挂误)寒柯远望时复为
卷五 第 22a 页 WYG1370-0104a.png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兴也殄灭也抚摩也亦相慰之意梦幻字见释氏书
  言见青松之在东园初为众草所没而人不觉其
 奇及卓立于凝霜凋落之馀然后贞操可见因思已
 之仕晋不免汩于众人之中及见彼皆屈节以附宋
 然后吾之特立独行者乃为异耳故我每见此松则
  必为之兴感或提壶往酌其下抚寒柯而盘桓或在
 远望亦复举酒而为对焉且谓吾生如梦幻耳何故
卷五 第 22b 页 WYG1370-0104b.png
 乃受人之羁絷耶此盖追思既往之非以庆今日安
 节保身之乐也
清晨闻扣门倒裳往自开(叶袪/其反)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
怀(叶胡/威反)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叶公/回反)褴缕茅檐下未
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汨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
寡所谐(叶弦/鸡反)纡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
驾不可回(叶胡/威反)
 赋也倒颠倒也褴缕衣破弊貌同谓同乎流俗汨通
卷五 第 23a 页 WYG1370-0104c.png
 作淈挠乱也楚辞渔父曰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
 扬其波纡屈讵岂也迷谓昧于理 此诗本为饮酒
 而作然当时乡曲之人适有相过候问勉其出仕者
 故因与共饮且述彼意之勤恳在我之可否以成此
 篇盖其素志已定又安肯违已而徇人也哉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涂此
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
非名计息驾归閒居
卷五 第 23b 页 WYG1370-0104d.png
 赋也东海隅指曲阿以东而言盖其地在宋为南东
 海郡风波以喻世道之艰险倾身犹言尽力也 此
 篇追言昔日为贫而仕当国步艰难之时远经险阻
 而所须不过一饱而已要之恐非良计故不若息驾
 而归隐殆亦知足知止之言也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
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
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卷五 第 24a 页 WYG1370-0105a.png
 赋也班荆谓折荆布地而坐父老即所谓故人也行
 行觞也 靖节虽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忽遇田父野
 老挈壶而至辄相与班坐林间饮酌尽醉且言既醉
 之后不自知其有我又安知外物之为贵是以悠悠
 然迷其出处任身所留其酒中之有深味也如此详
 此则靖节真所谓托酒而逃焉者矣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房六/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
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建狂秦
卷五 第 24b 页 WYG1370-0105b.png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
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
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赋也复反也真者无伪之名汲汲急貌鲁中叟孔子
 也弥缝谓补满其阙漏凤鸟不至孔子自叹之词盖
 不得位以行其政教则圣王之瑞不见也洙泗鲁二
 水名辍止微妙也辍微响犹刘歆所谓夫子没而微
 言绝也狂秦指始皇焚书坑儒之时诸老翁谓汉伏
卷五 第 25a 页 WYG1370-0105c.png
 生孔安国毛公诸儒昌黎韩氏言群儒区区修补者
 亦此意也六籍易书诗礼乐春秋是也快称意也头
 上巾史言其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以已
 体人曰恕 此言上古之时淳朴无伪自世降而俗
 漓少有能复其真者赖孔子出汲汲为之弥缝虽不
 得位而礼乐暂为一新自洙泗辍响而典籍坏于狂
 秦汉兴诸儒区区修补于煨烬之馀诚亦勤矣如何
 后世无有能亲之者惟见终日奔走以趍势利安有
卷五 第 25b 页 WYG1370-0105d.png
 以道思济天下如孔子之问津者焉则是道丧至此
 极矣又焉得不托于酒而决饮耶但恐醉人常多谬
 误见者恕之可也西山真氏谓渊明之学自经术中
 来今观此诗所述盖亦可见况能刚制于酒虽快饮
 至醉犹自警饬而出语有度如此其贤于人远矣哉
   拟古五首
    凡靖节退休后所作之诗类多悼国伤时托
    讽之词然不欲显斥故以拟古杂诗等目名
卷五 第 26a 页 WYG1370-0106a.png
    其题云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出
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兰枯
柳亦衰遂令此言负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一作/中)厚意
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比也君谓晋君心醉即前诗迷所留之意语出列子
 倾人命犹言倾倒肺肝也 靖节见几而作由建威
 参军即求为彭泽令未几赋归及晋宋易代之后终
卷五 第 26b 页 WYG1370-0106b.png
 身不仕岂在朝诸亲旧或有讽劝之者故作此诗以
 寄意欤言兰与柳本皆易衰之物犹且荣茂如此以
 喻晋室虽弱尚可望其有为故我初与君别之时不
 自谓久违于外但一出门即为远客且逢嘉友同心
 相亲遂迷所留况至于今兰枯柳衰所望者绝使我
 初心既负而意向已决然矣然多谢诸子莫不以我
 离隔既久而犹有所动念是何相知之不忠厚耶若
 能意气倾倒深体吾忧国之诚出处之义则知离隔
卷五 第 27a 页 WYG1370-0106c.png
 之念复何有哉语意含蓄读者详之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季著一冠辛
苦无此比常有好容颜(叶倪/干反)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
(叶圭/丸反)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
弹上弦惊别鹤下弦操(七到/反)孤鸾颠留就吾住从今至
岁寒
 赋也三旬九食十年一冠犹庄子言曾子居卫三日
 不举火十年不制衣之意上弦下弦犹言初曲终曲
卷五 第 27b 页 WYG1370-0106d.png
 惊乍闻之貌别鹤孤鸾并琴曲名操刘向别录云其
 道闭塞悲愁而作者名其曲曰操言不失其操也
 此靖节安贫自乐之诗言东方一士其贫苦若此而
 常有好容颜者以其能自养而忧患不足以累心也
 故我往造其居见其所与偶者惟青松白云而已且
 为我取琴而弹别鹤孤鸾者盖以此心幽独人莫之
 知似有鸾鹤久离思见其侣之意是以我亦愿留就
 住以至于老此皆假设之词以寓已意云尔非必真
卷五 第 28a 页 WYG1370-0107a.png
 有此士也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歌
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叶呼/戈反)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比也佳人犹楚词称美人盖托意于君也美之言媚
 也达通曙旦也乐酒曰酣 此诗殆作于元熙之初
 乎日暮以比晋祚之垂没天无云而风微和以喻恭
 帝暂遇开明温煦之象清夜则已非旦昼之景而达
卷五 第 28b 页 WYG1370-0107b.png
 曙则又知其为乐无几矣是时宋公肆行弑立以应
 昌明之后尚人二帝之谶而恭帝虽得一时南面之
 乐不无感叹于怀譬犹云间之月行将掩蔽叶中之
 华不久零落当如何哉其明年六月果见废为零陵
 王又明年被弑此靖节预为悯悼之意不其深欤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饥
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不见相知人惟见(一作/纯是)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卷五 第 29a 页 WYG1370-0107c.png
 赋也张掖晋凉州郡名即今甘州也幽州古燕国易
 水燕太子丹送荆轲处在今易州易县 此晋亡已
 后愤世之词托言少时抚剑北游饥食首阳之薇渴
 饮易水之流者以寓夷齐耻食周粟荆轲为燕报仇
 之意也然此义在心今人既无相知古人又难再得
 则吾此行尚欲何求哉汤汉曰说苑谓钟子期死伯
 牙绝弦破琴知世莫可为鼓也惠施卒庄子深瞑不
 言见世莫可与语也今靖节虽有伯牙之琴庄周之
卷五 第 29b 页 WYG1370-0107d.png
 言而无能听之者因见二士之坟而有感焉此其所
 以罢远游也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
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本不
植高原今日复何悔(上/声)
 比也此亦靖节因晋亡而叹已之失望也其意谓为
 学既久德业甫成而禄在其中夫何世代迁革使我
 志意摧沮踪迹远寄而失代耕之望耶然我生不幸
卷五 第 30a 页 WYG1370-0108a.png
 不得逢尧舜之世而遭此末运今日复何悔哉且不
 敢直述故借种桑江边为喻其旨微矣
   杂诗二首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
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
无予和(去/声)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
怀悲悽终晓不能静
 比也荡荡广远貌和应答也掷抛也骋驰骛也不能
卷五 第 30b 页 WYG1370-0108b.png
 静者亦展转反侧之意 此盖靖节初闻朝廷禅革
 之事而深怀愤恨之词言白日沦没以喻恭帝之见
 废月出而辉映广远以比宋武称受禅而有天下也
 且谓风冷气变时改夕永者则其惨怆之情可知矣
 当此之际群臣莫不奔趋而附丽之竟无可晤语者
 惟与孤影为偶挥杯相劝以自适耳然时不我与虽
 欲拨乱反正而志不获申徒怀悲悽终晓不能安寝
 也靖节退休既久而忠愤感发形于言咏盖有不容
卷五 第 31a 页 WYG1370-0108c.png
 自已者尔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
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通作/禦)冬足大布粗絺以应(去/声)
(或改作正不/如止字意切)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人皆尽获宜拙
生失其方理也可奈何且为(去/声)陶一觞
 赋也代耕仕禄也孟子曰禄足以代其耕替废也糟
 糠史记云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大亦粗也葛之细
 者曰絺粗者曰绤阳炎暑也宜便利也方犹计也
卷五 第 31b 页 WYG1370-0108d.png
 此盖自悼其贫乏而且自遣也言禄仕既非所望惟
 业于田桑躬亲靡替犹不免冻馁之道且所愿易足
 不过粳粮一饱粗布以应寒暑而已于此尚不能得
 此其所以为可哀也夫人巧于希世尽皆获宜而我
 拙于生事独失所措此亦理之当然无可奈何惟以
 一觞陶写性情而任其自然耳
   咏贫士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朝
卷五 第 32a 页 WYG1370-0109a.png
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一作/反)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比也族类也故辙古人之迹也 此亦靖节更历世
 变安贫守节而叹人之莫我知也言众人各得其所
 而已独穷困无赖恐没世而无闻譬犹飞潜动植之
 物各有所托而孤云独飘飘无依行将灭于空中不
 复可见矣且所谓朝霞开雾喻朝廷之更新众鸟群
 飞比诸臣之趋附而迟迟出林未夕来归者则自况
卷五 第 32b 页 WYG1370-0109b.png
 其审时出处与众异趣也我于此时固守不易甘分
 饥寒如此苟无知音者存亦自已矣夫复何悲此真
 所谓乐夫天命而不疑者欤
   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
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
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
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声更(平/声)
卷五 第 33a 页 WYG1370-0109c.png
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
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
豪主正怔(音/征)营惜哉剑术疏部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
千载有馀情
 赋也燕丹燕王喜之太子嬴秦之姓也荆卿名轲按
 史记燕丹初质于秦秦王政遇之不善丹怨而亡归
 使荆轲挟匕首往报仇素骥太子及宾客送轲至易
 水上皆白衣冠故马亦称素也筑乐书云似筝十三
卷五 第 33b 页 WYG1370-0109d.png
 弦颈细而曲以竹鼓之如击琴然宋意淮南子言其
 从高渐离击筑而歌者商音羽奏谓轲和而歌为变
 徵之声士皆涕泣又歌风萧萧易水寒之词为羽声
 慷慨士皆瞑目发上指冠图穷谓献以燕督亢地图
 秦王发图图穷而七首见秦王惊环柱走避轲刺之
 不中遂为其左右所杀怔营惶恐不安之貌疏谓不
 精也 此靖节愤宋武弑夺之变思欲为晋求得如
 荆轲者往报焉故为是咏观其首尾句意可见晦庵
卷五 第 34a 页 WYG1370-0110a.png
 朱子曰人皆谓渊明诗平淡不觉其豪放惟咏荆轲
  一篇始见本相非平淡人所能道斯言信矣
   读山海经
    山海经凡十八篇刘歆校定多载海内外绝
    域山川人物之异王充论衡及吴越春秋皆
    以为禹治水无远不至凡所见闻伯益疏而
    记之后郭璞为注并图赞
孟夏草木长(上/声)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卷五 第 34b 页 WYG1370-0110b.png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
(一作/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汎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一作/俛)仰终宇宙不乐复何

 赋也疏通作疏扶疏枝华盛貌回迂汎广也周王传
 穆天子传也按文献通考晋太康二年汲郡民发古
 冢所得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此诗凡十
 三首皆记二书所载事物之异而此发端一篇特以
卷五 第 35a 页 WYG1370-0110c.png
 写幽居自得之趣尔观其众鸟有托吾爱吾庐等语
 隐然有万物各得其所之妙则其俯仰宇宙而为乐
 可知矣
   桃源诗
    桃源本东汉县名属武陵郡按武陵即今湖
    北之常德府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
迹寖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
卷五 第 35b 页 WYG1370-0110d.png
垂馀荫菽(一作/黍)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
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一作/冠)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
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奇踪
隐五百一朝敞神界(叶居/吏反)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
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叶鱼/计反)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赋也天纪书胤征云俶扰天纪即洪范所谓岁月日
 星辰历数是也黄绮见前饮酒篇寖益湮没也菽大
卷五 第 36a 页 WYG1370-0111a.png
 豆也靡无也暧迷乱貌互者彼此相闻也孺幼稚之
 称斑白老人头半白黑者诣造于于也慧巧谋也五
 百自秦至晋之年数敞硌界境也嚣喧声游方士庄
 子所谓游方之外者吾契即桃源之人也 靖节因
 作桃花源记并系此诗其记谓晋太元中武陵人缘
 溪捕鱼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尽水
 源得一山山有小口便舍舟入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其中屋舍鸡犬种作衣著悉如外人自言先世避秦
卷五 第 36b 页 WYG1370-0111b.png
 乱率妻子邑人来此不复出焉问今是何世各延至
 家为设酒食留数日辞归诣太守说其事即遣人随
 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诗之意盖谓尘外有此淳
 朴绝境神閟莫通今世道渐乱有似于秦思欲高举
 相寻以就深隐云尔 苏子瞻曰世传桃源事多过
 其实故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来此则渔人所见
 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蜀青城山有老人村
 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醯其人多寿至有五世孙者近
卷五 第 37a 页 WYG1370-0111c.png
 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常意天壤间若此
 者甚众不独桃源也
   挽歌诗
    集作拟挽歌词赵山泉曰此作于将逝之时
    梁昭明采此入选止题曰挽歌诗而编次本
    集者乃以为拟作误矣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
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声自萧条幽室
卷五 第 37b 页 WYG1370-0111d.png
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将(一作/无)奈何向
来相送人各自(一作/巳)还其家(叶居/何反)亲戚或馀悲它人亦
已歌死去何所道(去/声)托体同山阿
 赋也九月中按靖节自祭文云律中无射正与此合
 嶕峣高起貌 祈宽曰昔人自作祭文挽诗者皆寓
 意骋词成于暇日今攻此靖节诗文乃绝笔于祭挽
 二篇盖并出于一时属纩之际其于昼夜死生之道
 了然如此可谓达矣要之自孔子曳杖之歌曾子易
卷五 第 38a 页 WYG1370-0112a.png
 箦之言已后如靖节此词亦不多见矣
 
 
 
 
 
 
 
卷五 第 38b 页 WYG1370-0112b.png
 
 
 
 
 
 
 
 风雅翼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