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弁言
弁言 第 1 页
   弁 言

  清德宗,名义上在位三十四年(一八七五~一九0八),而亲政的时间甚暂,可以说政权始终是在慈禧太后的手里。现在,我们由其实录选辑有关台湾的部份,编为「文丛」之一。这一时期台湾的重大事故,大体如下。
  清德宗的即位,正在同治甲戌(十三年、一八七四)日兵侵略台湾事件结束之后(关于这一事件的详细情形,见「文丛」第三八种「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及「文丛」第三九种「甲戌公牍钞存」),钦差大臣沈葆桢极力从事善后工作。台湾东部(所谓后山)的开发,可以说是从这一时候开始的。扩大些说,清代台湾的开发,是从这一时候才真开始的。例如:『从前不准内地民人渡台各例禁』,从此『开除』;并弛『贩买铁、竹』之禁,『以广招来』。但也因此,而与当地的先住民,引起了许多纠纷;致有「开山抚番」之议。北如台北府、淡水县、宜兰县,南如恒春县,各种建制,都出于沈葆桢的主张。同时,并著福建巡抚『冬春驻台、夏秋驻省,以期两地兼顾』。诸凡铁路、航运、矿务,都在筹划进行。
  就台湾开发来说,似乎正露曙光,但外来的打击,却接踵而至,终使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凡半世纪。
弁言 第 2 页
  首先是中法之战。光绪九年(一八八三)『法人侵佔越南,外患日亟』。翌年,『遵筹台湾防务』;闰五月初四日谕:『前直隶提督刘铭传,著赏给巡抚衔,督办台湾事务』。六月初二日谕:『法舰至基隆购煤,刘铭传饬封煤窑』。十八日,『台北基隆台被其攻占』。不久,退出。七月二十九日谕:『刘铭传电报:闻法调兵四千攻台沪尾,法船已到,口门闭塞,台北万紧』。基隆、沪尾(淡水),终于相继失守;战事深入台湾北部(暖暖村、月眉山),东南沿海,亦备受侵扰。杨岳斌率军赴援。但在当时,法国因其本身关系,急欲结束此一战争。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二月二十一日谕:『中法现议修好,允准津约,各路军营,著即定期停战』。台湾遂于『三月初一日停战』。四月二十四日谕:『法定一月内退澎湖』。『五月二十五日,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左宗棠奏:法将孤拔,已于四月十九日在澎湖病毙』。不久,法军退出澎湖。
  中法战争之后,另一有关台湾的涉外大事,那就是甲午(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的中日之战了。这一战且使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凡半世纪;直至抗战胜利,而始光复。所以本书所收这一方面的资料,亦较详细。其中不但有日军侵扰台湾的文件,而且扩及中日两军的重要战役以及引起中日之战的朝鲜政情。兹摘要引述如下。先是,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八月十二日谕:『朝鲜国乱军生变,突于六月间围逼王宫,王妃与难,大臣被戕,日本使馆亦受其害;……而激之使变者,皆出自李应主谋』。光绪十
弁言 第 3 页
(一八八四)十月二十四日谕:『朝鲜又有内乱,似有日人播弄主持』。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五月二十九日谕:『日人乘机搆衅,遂以重兵胁韩』。六月十二日又谕:『日人以重兵胁制朝鲜,虽与商议撤兵,久未就绪,和议恐不足恃,亟应速筹战备,以杜阴谋』。二十七日谕:『日本击我兵轮,业已绝交开衅』。此后,陆海两路,屡战屡北。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正月十九日谕令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日本商定和约』。二十九日谕:『昨闻澎湖见有日船,台湾水线已断』。二月二十七日谕:『恒春有日轮十馀艘游弋港口……澎湖西岭复见日轮五艘』。二十八日谕:『日人进攻澎湖』。二十九日谕:『本日据李鸿章电奏:日人所欲甚奢……伊藤面称现要攻取台湾』。三月初四日谕:『日军进攻澎湖,我军力战三日,竟至不守』。二十三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代奏:『李鸿章电称: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等在马关议定和约十一款』。其中『二、中国将辽南地方及台湾全岛、澎湖列岛让与日本』。四月初五日谕:『本日又据唐景崧电称:绅民呈递血书……誓不从日』。二十四日,派李经方前往台湾,『会同日本派出大臣商办事件』。二十六日,『命署台湾巡抚布政使唐景崧解职来京,并令台湾大小文武各员内渡』。五月十三日谕:『现在台湾已经李经方交接清楚,日兵攻台,基隆不守,省城瓦解,无从过问』。于是,虽经台湾人民英勇奋战,而台湾终于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德宗实录有关台湾的纪事也不复见。
弁言 第 4 页
                       周宪文于惜馀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