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03 页
台案汇录丁集卷二
   二五、闽浙总督魁伦题本

  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随带世袭三等轻车都尉世管佐领革职从宽留任臣魁伦谨题为请定等事:窃照福建省各标镇协营乾隆五十九年分官兵马匹朋扣、皮脏银两,业据福藩司汇册请销,并声明台湾北路中、左、右及北淡水四营册籍,因沿海遭风遗失,俟催送到日另造,经臣会疏具题,准到部覆,行令速饬补造核销等因,转行遵照在案。兹据福建布政使田凤仪详称:催准兼管台湾镇事水师提督哈当阿移,据北路协中、左、右、北淡水四营补造乾隆五十九年分官兵朋扣、皮脏、买马价银各项清册,移请核销,并声明册已造送,实因遭风失水,以致未能依限造送,迟延有因,所有应议迟延各职名,请免开送等因前来。查闽省台湾北路中、左、右并北淡水四营乾隆五十九年正月起,至十二月止,官兵共应存朋扣银一千九百六两七钱八分,皮脏银一十二两五钱,赔桩银无项。以上朋扣、皮脏共银一千九百一十九两二钱八分。又福建省台湾北路中、左、右、北淡水四营旧管各官例马五十匹,各兵骑操马九十八匹,外遗营官马二匹,新收各官例马一十二匹,各兵骑操马二十八匹,内买补官马二十五匹,改调官马三匹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04 页
;开除各官例马六匹,各兵骑操马二十七匹,内买补官马二十五匹,改调官马二匹;实在各官例马五十六匹,内附支马二匹,各兵骑操马九十九匹,外遗营官马一匹;遵照部颁式样,备造四柱按营分晰管、收、除、在四柱清册。并声明乾隆五十九年分台湾北路中、左、右并北淡水四营应买官马二十五匹,每匹原定价二十二两,共用银五百五十两外,实剩朋扣银一千三百五十六两七钱八分,实存皮脏银一十二两五钱,通共存银一千三百六十九两二钱八分。案准部咨,每百两应解饭食银二两,共应解饭食银二十七两三钱八分六釐,实剩朋扣、皮脏银一千三百四十一两八钱九分四釐。合就转造清册,详请题销。所有奉取北路中、左、右、北淡水四营造册迟延各职名,并请邀免开报等情来。臣覆核无异,除册分送户、兵二部及兵科查核外,臣谨会同护理福建巡抚臣姚棻、署理水师提督印务漳州镇总兵官臣颜鸣汉、陆路提督臣王汇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部核覆施行。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元年七月初五日,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随带世袭三等轻车都尉世管佐领革职从宽留任臣魁伦。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六二~八六三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04 页
  二六、闽浙总督魁伦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世袭三等轻车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05 页
都尉世管佐领革职从宽留任臣魁伦谨题为通行事:据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田凤仪称:乾隆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奉准兵部咨行,自乾隆十四年为始,将通省经制原额,调拨裁汰安塘驻防缺额实在兵丁、马匹、驼只等项各总数目,胪例册首,再行按照督抚提镇标营,分晰造册具题等因,遵照在案。兹准闽省水师陆路暨台湾、澎湖各标镇协营,将乾隆六十年分各营经制原额、调拨裁汰缺额实在兵丁、马匹,遵照部颁册式,造具清册到司。遵即逐一查核,按营分晰,备造四柱总细数目清册,详送察核具题等情到臣。据此,该臣看得:案准部咨,通省经制原额、调拨裁汰驻防缺额实在兵丁马匹分晰造册具题等因,兹据福建布政使田凤仪详,准闽省水师陆路暨台湾、澎湖各标镇协营将乾隆六十年分各营经制原额、调拨裁汰缺额实在兵丁、马匹,遵照部颁册式,按营分晰,备造四柱清册,详送具题等情前来,臣覆查无异,除册送部外,臣谨具题,伏乞皇上睿鉴,部核覆施行。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元年九月二十四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世袭三等轻车都尉世管佐领革职从宽留任臣魁伦。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六三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05 页
   二七、兵部题本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06 页
  经筵讲官兵部尚书镶黄旗汉军都统管理宗人府银库事务臣庆桂等谨题为题报兵马册籍事:查乾隆十四年十月内,臣部议覆原任陕甘总督尹继善题报清查兵马一案,行令各省督、抚、提、镇,将各标镇协营兵丁马匹数目,按年造册送部,臣部于年终察核汇题等因,具题,奉旨依议,钦此,钦遵在案。上年十二月内,臣部汇题乾隆五十九年分各省兵丁马匹数目,据前署闽浙总督长麟题报,福建水师陆路各营实在兵丁马匹数目,声明台湾北路中、左、右、淡水等四营清册,因沿海遭风遗失,另饬补造。兹据闽浙总督魁伦将该四营马步战守兵丁马匹实在数目,补造清册具题前来。臣部查台湾北路中、左、右、淡水四营额设马步兵三千八百八十二名,核与五十八年分册报兵额相符。至额设马一百匹,亦与五十八年分册报额数相符。再查此案前据该督声明,该四营兵马册籍因沿海遭风遗失,尚非无故迟延,应毋庸议。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庆元年九月二十七日,经筵讲官兵部尚书镶黄旗汉军都统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大臣管理宗人府银库事务臣庆桂、经筵讲官尚书兼文渊阁直阁事臣纪昀、户部右侍郎兼署兵部左侍郎正黄旗满洲副都统臣台布、左侍郎镶红旗汉军副都统兼公中佐领清字经馆提调臣赵、右侍郎臣李潢、武库清吏司掌印郎中臣诚安、郎中兼公中佐领臣冯世枚、郎中臣海明、郎中臣世杰、郎中兼公中佐领臣富通、郎中臣曹师曾、主事臣蒋师爚、候补主事臣申瑶、额外主事臣肃崇阿、额外主事臣扎兰泰、车驾清吏司郎中臣黄永沛。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07 页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六四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07 页
   二八、兵部题本

  经筵讲官兵部尚书镶黄旗汉军都统管理宗人府银库事务臣庆桂等谨题为请定岁底奏报、以肃马政事:兵科抄出闽浙总督魁伦题前事内开:窃照福建省镇防经制督抚提镇水师陆路各镇标协营官兵马匹朋扣赔桩、倒毙买补、皮脏变价、扣存马匹银两并营马数目等项,例应按年造册奏销。兹据福建布政使田凤仪详称:遵查闽省乾隆六十年正月起,连闰至十二月止,镇防官兵共应存朋扣银二千六百九十二两八钱一分,皮脏银四十七两,赔桩银无项;经制各镇标营官兵共应存朋扣银二万六千二百五十两五钱四分,皮脏银三百六十二两五钱,赔桩银四十两;台湾各营应存朋扣银四千九百二十三两六钱八分,皮脏银三十二两五钱。以上朋扣、皮脏、赔桩共银三万四千三百四十九两三分。又福建省册报旧管各官例马一千四百三十六匹,内查台湾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应造各册,节次飞催,未准送到,容俟催送到日另造,应除例马七十二匹外,实在例马一千三百六十四匹;各兵骑操马四千二百二十九匹,内查台湾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应造各册,节次飞催,未准送到,容俟催送到日另造,应除各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08 页
兵骑操马四十匹外,实在各兵骑操马四千一百八十九匹;内外委、千把总、骑操马二百五十三匹,额外外委骑操马一百五十五匹,现兵骑操马三千八百二十一匹,内查台湾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应造各册,节次飞催未准送到,容俟催送到日另造,应除现兵骑操马四十匹外,实在现兵骑操马三千七百八十一匹;外遗营官马一十九匹,又兴协右营未买补官马四匹,补造乾隆五十九年台湾北路中、左、右并北淡水四营各官例马五十六匹,内附支马二匹,各兵骑操马九十九匹,外遗营官马一匹。以上各官例马一千四百二十匹,各兵骑操马四千二百八十八匹,外委、千把总骑操马二百五十三匹,额外外委骑操马一百五十五匹,现兵骑操马三千八百八十匹,外遗营官马二十匹,未买补官马四匹。新收各官例马六百九十匹,各兵骑操马一千八百八十六匹,内买补官马八百八十四匹,改调官马一千二匹。开除各官例马七百六十六匹,各兵骑操马一千九百四匹,内买补官马八百八十四匹,改调官马一千二十匹。实在各官例马一千三百四十四匹,内附支马六匹,各兵骑操马四千二百七十匹,内外委、千把总骑操马二百四十二匹,额外外委骑操马一百五十四匹,现兵骑操马三千八百七十四匹,外遗营官马三十八匹,未买补官马四匹。遵照部颁式样,备造按营分晰管、收、除、在四柱清册。并声明乾隆六十年分各镇标营应买官马八百八十四匹,每匹原定价银二十二两,共用银一万九千四百四十八两,内除陆路提标中左右前后五营、兴化左右二营、汀州中右二营,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09 页
除动支本营朋银并皮脏、赔桩银两凑给外,尚不敷银二百二两一钱四分,于通省朋扣银内凑给。又内地各营倒马八百一十九匹共应皮脏银四百九两五钱,台湾各营倒马六十五匹共应皮脏银三十二两五钱,共银四百四十二两,内除凑给陆提各镇营买马价银外,只存皮脏银三百三十四两九钱三分,俱于朋桩总册内登明。又朋扣馀剩银内,乾隆六十年分给水师各营篷索料价银一千四百六十九两二釐,另册详请题销外,又减报倒马扣存朋扣银内乾隆六十年给过省属各营马价银一万九千四百四十八两,内陆提各镇营皮脏银一百七两七分,赔桩银四十两凑用外,实动朋扣银一万九千三百两九钱三分,又动给水师提镇执事人役工食银七百六十二两六钱,又动给水师旗营为快、捷等字号十二只战船篷索料价银一百三十二两九钱七分四釐,又动给金门左右二营大小桨船四只修换篷索料价银二百三十四两六钱八釐,又动给水师提督并各镇赏号银二千八百两,又动给水师各营出洋巡哨银一千二百四两四钱,又动给八旗并水师旗营赏号银七百二十两,又动给八旗步兵操演药铅银八十四两五钱八分六釐,又动给台湾各营燂洗战船并办理营中公务银一千一百两,又动给水师各营制备火药军械银六百九十五两七钱三分,又动给台湾水师中营平字一号等六船篷索料价银八十四两九钱四分九釐,又动给台湾水师左营定字三号等五船篷索料价银六十二两九钱一分三釐,又动给台湾水师右营澄字二号等四船篷索料价银七十两二钱九分四釐外,实剩朋银五千一百四十四两四分四釐,实存皮脏银三百三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10 页
十四两九钱三分,通共存银五千四百七十八两九钱七分四釐。奉准部咨,每百两应解饭食二两,共应解饭食银一百九两五钱七分九釐,实剩朋扣、皮脏银五千三百六十九两三钱九分五釐,合就详请察核题销等情前来。臣覆核无异,除册分送户、兵、工部及兵科查核外,臣谨会同护理福建巡抚臣姚棻、署理水师提督印务漳州镇总兵官臣颜鸣汉、陆路提督臣王汇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部核覆施行。再此案据该司于嘉庆元年六月二十九日具详到臣,缘臣查办核算数目之有稽时日,是以具题稍迟,合并陈明。谨题请旨。嘉庆元年七月初五日题,九月十七日奉旨:该部察核具奏,钦此;钦遵抄出到部。
  该臣等议得:闽浙总督魁伦疏称,闽省各营官兵朋扣银两,例按年奏报。兹据福建布政使田凤仪详称:乾隆六十年分水陆各营共扣朋银三万三千八百六十七两三分,赔桩银四十两,皮脏银四百四十二两,三共银三万四千三百四十九两三分,除各项支销外,实存银五千三百六十九两三钱九分五釐等因,造册具题前来。查福建省经制营马四千三百五十二匹,除台湾南路等营奏销册籍未经送到,应除马四十匹外,实在兵丁骑操马四千三百一十二匹。今乾隆六十年分通省各营倒马八百八十四匹,与应倒之例有减无浮。内除兴化城守左右二营未满年限马四匹照例赔桩银四十两,其馀各营倒马按册查对,骑操俱过三年,应免赔桩。所有该年朋扣银三万三千八百六十七两三分,逐一核算,与实在官兵应扣银数相符;皮脏银四百四十二两,亦与每匹应变银五钱之数相符。至买补马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11 页
八百八十四匹,系赴口购买,每匹价银二十二两,共动支银一万九千四百四十八两,臣部核与该省奏准原案赴口购买价直相符,应准开销。又册开水师提镇执事人役工食银七百六十二两六钱,水陆提镇赏号银二千八百两,水师各营出洋巡哨银一千二百四两四钱,系原任闽浙总督郝玉麟等奏明准给之项,均应准其支用。又册开动给水师旗营篷索料价银一百三十二两九钱七分四釐,动给水师各营篷索料价银一千六百八十七两一钱五分八釐,动给八旗并水师营赏号、药铅等项银八百四两五钱八分六釐,动给台湾、澎湖各营燂洗战船、办理营中公务银一千一百两,动给水师各营制备火药、军械银六百九十五两七钱三分等语;查动给八旗水师旗营赏号银两以及台湾、澎湖各营办理营中公务银两,应令该督报明户部查核;其修换篷索及制备火药、军械银两,应令该督报明工部查核。至册开动给金门镇左右二营桨船只修换篷索银二百三十四两六钱八釐,臣部查前项银两先据该督咨报从前向系动支存营公粮,因公粮改为公费,历年俱系就营挪垫,未经开销,请在于六十年朋扣银内动支给还等因,经臣部以此项银两从前向无报销成案,行令查覆,尚未核准,应俟咨覆到日,再行核销。以上通共支用银二万八千八百七十两五分六釐外,尚存朋扣、皮脏银五千四百八十八两九钱七分四釐,内除应解臣部饭银一百九两五钱七分九釐,实存银五千三百六十九两三钱九分五釐,应令造报户部拨用。至该督疏内声称,台湾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朋马清册,未准送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12 页
到,俟催送到日另送等语;应令该督速饬补造,咨送臣部查对核销,并将因何迟延之处,一并声明报部查核。再查台湾城守右军总册开造倒毙马五匹,撒册止开倒马三匹,总撒数目不符,应令该督查明报部查核。恭候命下臣部,行文闽浙总督并知照户部、工部一体遵奉施行。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庆元年十月十四日,经筵讲官兵部尚书镶黄旗汉军都统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大臣管理宗人府银库事务臣庆桂、经筵讲官尚书兼文渊阁直阁事臣纪昀、左侍郎镶红旗汉军副都统兼公中佐领清字经馆提调臣赵、右侍郎臣李潢、车驾清吏司掌印郎中臣萨涵太、郎中臣黄永沛、郎中臣觉罗音德布、郎中臣魁明、员外郎臣多庆、员外郎臣达敏、员外郎臣彭希洛、主事臣魁龄、主事臣雷纯、主事臣王观、额外主事臣慕鏊。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六五~八六七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12 页
   二九、闽浙总督魁伦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闽浙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世袭三等轻车都尉世管佐领革职从宽留任免革任又免革任臣魁伦谨题为请定岁底奏报、以肃马政事:窃照福建省镇防、经制督抚提镇水师陆路各镇标协营官兵马匹朋扣赔桩、倒毙买补、皮脏变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13 页
价、扣存马匹银两并营马数目等项,例应按年造册奏销。兹据福建布政使司事按察使李殿图详称:遵查闽省嘉庆元年正月起至十二月止,镇防官兵共应存朋扣银二千五百二两二钱二分,皮脏银四十七两,赔桩银无项;经制各镇标营官兵共应存朋扣银二万四千一百四十五两九分,皮脏银三百六十二两五钱,赔桩银七十两;台湾各营应存朋扣银六千五百三十两一钱四分,皮脏银三十七两五钱。以上朋扣、皮脏、赔桩共银三万三千六百九十四两四钱五分。又福建省册报旧管各官例马一千三百四十四匹,各兵骑操马四千二百七十匹,内外委、千把总骑操马二百四十二匹,额外外委骑操马一百五十四匹,现兵骑操马三千八百七十四匹,外遗营官马三十八匹,又兴协右营未买补官马四匹,补造乾隆六十年台湾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各官例马八十匹,各兵骑操马三十九匹,外遗营官马一匹。以上各官例马一千四百二十四匹,各兵骑操马四千三百九匹,外委千把总骑操马二百四十二匹,额外外委骑操马一百五十四匹,现兵骑操马三千九百一十三匹,外遗营官马三十九匹,未买补官马四匹。新收各官例马五百八十二匹,各兵骑操马一千三百八十二匹,内买补官马八百九十四匹,改调官马四百八十八匹。开除各官例马六百九十六匹,各兵骑操马一千三百六十八匹,内买补官马八百九十四匹,改调官马四百八十八匹。开除各官例马六百九十六匹,各兵骑操马一千三百六十八匹,内买补官马八百九十四匹,改调官马四百七十四匹。实在各官例马一千三百一十匹,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14 页
内附支马一十匹,各兵骑操马四千三百二十三匹,内外委、千把总骑操马二百四十三匹,额外外委骑操马一百五十七匹,现兵骑操马三千九百二十三匹,外遗营官马二十五匹,未买补官马四匹。遵照部颁式样,备造按营分晰管、收、除、在四柱清册。并声明嘉庆元年分各镇标营应买官马八百九十四匹,每匹原定价银二十二两,共用银一万九千六百六十八两,内除督标中营、陆路提标中左右前后五营,长福左右二军、兴化左右二营、汀州中左右三营、除动支本营朋银并皮脏、赔桩银两凑给外,尚不敷银五百七十九两一钱一分,于通省朋扣银内凑给。又内地各营倒马八百一十九匹,共应皮脏银四百九两五钱,台湾各营倒马七十五匹,共应皮脏银三十七两五钱,共银四百四十七两。内除凑给督标各镇标营买马价外,只存皮脏银二百五十七两七钱三分,俱于朋桩总细各册内登明。又朋扣馀剩银两,嘉庆元年分给水师各营篷索银一千四百七十九两九钱七分八釐,另册详请题销外,又减报倒马扣存朋扣银内,嘉庆元年给过省属各营马价银一万九千六百六十八两,内督标各镇营皮脏银一百八十九两二钱七分,赔桩银七十两凑用外,实动朋扣银一万九千四百八两七钱三分;又动给水师提镇执事人役工食银七百六十二两六钱,又动给水师旗营为快、捷等字号十二只战船篷索料价银一百三十二两九钱七分四釐,又动给金门左右二营大小桨船四只修换篷索料价银二十九两三钱二分六釐,又动给水陆提督并各镇赏号银二千八百两,又动给水师各营出洋巡哨银一千二百四两四钱,又动给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15 页
八旗并水师旗营赏号银七百二十两,又动给八旗步兵操演药铅银八十四两五钱八分六釐,又动给台湾各营燂洗战船并办理营中公务银一千一百两,又动给水师各营制备火药、军械银六百九十五两七钱三分,又动给台湾北路淡水营波字二号一船篷索料价银一十六两四钱九分二釐,又动给督标水师营肃字一号等四船篷索料价银二十七两七分五釐外,实剩朋银四千七百一十五两五钱五分九釐,实存皮脏银二百五十七两七钱三分,通共存银四千九百七十三两二钱八分九釐。奉准部咨,每百两应解饭食银二两,共应解饭食银九十九两四钱六分六釐,实剩朋扣、皮脏银四千八百七十三两八钱二分三釐。合就详请具题。至此案委因办理清查甫经完竣,是以出详稍迟,合并声明等情前来。
  臣覆核无异,除册分送户、兵二部及兵科查核外,臣谨会同署理福建水师提督印务漳州镇总兵官臣颜鸣汉、陆路提督臣王汇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部核覆施行。再此案据该司于嘉庆二年闰六月十一日具详到臣,缘臣前往泉州、厦门一带督缉洋盗,于十九日旋省,亲诣盘查藩司库贮银款,逐细察核,辗转需时,是以题报稍稽。再福建巡抚印务系臣兼署,毋庸会衔,合并陈明。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二年闰六月二十二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闽浙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世袭三等轻车都尉世管佐领革职从宽留任免革任又免革任臣魁伦。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七五~八七六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16 页
   三0、兵部题本

  经筵讲官兵部尚书镶红旗满洲都统管理宗人府银库事务臣庆桂等谨题为议恤事:该臣等议得:准闽浙总督魁伦咨称:台湾镇标守备林国升、南路营把总罗于红带同兵丁三名,赴口买马,并督标左营外委邱振声管带班满换回班兵四十四名,配吴长春商船内渡。于嘉庆元年四月初十日驶至青水墘外洋,二更时分,猝遇粤匪,当即施放鎗,打死贼匪十馀名。艇匪亦开鎗围劫,以致林国升等被击毙,各兵多有受伤落水,前经附片具奏,并声明被害受伤各官兵飞查确数,另行造册咨部请恤在案。查守备林国升被贼放伤毙,把总罗于红、外委邱振声、兵丁钟正魁、巫绍期并督标左营班满兵丁林明龙等四十名,俱被戕害,落水毙命。娄得升一名被掳无。惟黄大山、牛升、刘得、萧明魁四名落水得生。查与恤赏之例相符。其沉失军械并请准其动支钱粮制补。相应造册,同送到印结,咨部核议等因。于嘉庆二年十月十五日移咨到部。除兵丁娄得升一名,既据声称被掳无,毋庸议外,查定例大洋大江危险地方,官兵因公差委漂没身故者,守备恤银三百两,把总恤银一百两,外委官照把总例给与;守备加赠一级,荫子弟一人,以卫千总用;把总加赠一级,荫子弟一人,以把总用;应得祭葬,行文礼、工二部议奏;马兵赏银七十两,步兵赏银五十两,如无妻子亲属承受者,给银二两,该督抚提镇委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17 页
官致祭;其没水登岸幸获生全者,兵丁照军功头等伤例赏银三十两各等语。今此案守备林国升等带同兵丁赴口买马,并外委邱振声管带班满换回兵丁,配载商船内渡,在洋猝遇粤匪,施放鎗抵御,因艇匪放鎗围劫,以致俱被戕害,落水毙命,其被害受伤各官兵,既经该督奏明,造册请恤,应照因公差委漂没身故之例,分别办理。应将册开被贼戕害之守备林国升一员,照例恤赏银三百两,加赠一级,荫子弟一人,以卫千总用;把总罗于红一员,照例恤赏银一百两,加赠一级,荫子弟一人,以把总用;应得祭葬,行文礼、工二部议奏;外委邱振声一员,照例赏银一百两;马兵巫绍期一名,照例赏银七十两;步战守兵钟正魁、林明龙、张龙、朱得贵、富国宝、施元升、郑绍宇、高得升、刘必得、张荣、刘开文、陈永升、林国兴、傅朝佐、林汉隆、陈必福、郑朝贵、叶得贵、金国宝、邱得魁、陈加春、淡有章、邓兆雷、江得旺、何安喜、陈得桂、叶天开、叶上高、郑光亮、卓得贵、姚士清、曾明登、陈文焕、黄得标、朱定国、张良得、刘升、郑起銮、陈得富、林正茂、王得玉等四十一名,均照例各赏银五十两;此内亡故兵丁赏银,如无妻子亲属承受者,给银二两,该督抚提镇委官致祭;落水得生兵丁黄大山、牛升、萧明魁、刘得等四名,均照例各赏银三十两。以上所给之银,应令该督照数给发,造报户部核销。至沉失军械,除弓箭、撒袋、战箭系营兵自备外,其馀鸟鎗三十杆、腰刀三十八口、藤牌六面、牌刀六口,应准其动项补制,以资巡防。臣等未敢擅便,谨题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18 页
请旨。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三日,经筵讲官兵部尚书镶红旗满洲都统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大臣管理宗人府银库事务臣庆桂、经筵讲官尚书臣金士松、左侍郎镶红旗汉军副都统兼公中佐领臣赵、户部右侍郎兼署兵部右侍郎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兼公中佐领臣傅森、职方清吏司掌印员外郎臣五诚额、郎中臣富勒敏、郎中臣伊拉齐、员外郎臣多庆、员外郎臣富廉、员外郎臣王衍福、主事臣英伦、主事臣赵午彤、主事臣茅豫、主事臣申瑶、司务兼司事臣刘源浩、武库清吏司主事臣蒋师爚。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七六~八七七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18 页
   三一、兵部「为兵科抄出本部汇题」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职方司案呈,兵科抄出本部汇题前事一案,相应抄单移会稽察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嘉庆五年十二月初七日。
  先经内阁抄出台湾镇总兵兼提督衔爱新泰等奏查拿嘉义县属盐水港匪犯陈锡宗等案内各犯,所有该汛御匪被害兵丁吴铭恩、黄金亮、陈得栋、陈登龙、王进禄、丁得龙、冯高、黄士升、杨飞龙、郑明魁、杨大同等十一名,又受伤兵丁黄拱照、叶大升、郭文水、郭家进、黄龙标、孟朝俊、林腾云、徐宗耀、陈得安、陆起标等十名,均系事出因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19 页
公,应否照例分别恤赏之处,出自皇上天恩等因具奏,于嘉庆五年九月初十日奉上谕:爱新泰等奏续获盐水港滋事匪犯办理一摺,所有被害兵丁吴铭恩等十一名、受伤兵丁黄拱照等十名,均著交部分别恤赏等因,钦此。除先经恭录上谕,行文该镇钦遵在案。应将擒捕匪犯被害身死之兵丁吴铭恩、黄金亮、陈得栋、陈登龙、王进禄、丁得龙、冯高、黄士升、杨飞龙、郑明魁、杨大同等十一名均照阵亡例各赏银五十两,受伤兵丁黄拱照、叶大升、郭文水、郭家进、黄龙标、孟朝俊、林腾云、徐宗耀、陈得安、陆起标等十名均照三等伤例各赏银二十两。以上被害各兵丁如无妻子亲属承受者,给银二两,该督抚等委官致祭等因。嘉义五年十一月三十日题,十二月初二日奉旨:依议,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己编第七本六九二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19 页
   三二、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爱新泰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选司案呈,内阁抄出福建台湾镇总兵爱新泰奏前事一摺,除另行议覆外,相应抄单移会贵处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嘉庆九年正月二十九日。
  嘉庆九年正月二十六日,内阁抄出提督衔台湾镇总兵奴才爱新泰跪奏为台募兵丁及义民首内拔补之把总、外委等弁、请免调回内营、以资熟手、以裨巡缉事:窃照台湾营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20 页
员,自乾隆五十六年起,副、参、游、都、守等官俸满调回内地之例,已遵奉停止。惟千、把、外委等弁,仍照旧定章程,三年更换。其在台招募兵丁,每年造册报部。凡遇戍兵换班之年,移会内营,扣除免换,历经遵办在案。兹迩年以来,由义民首及台募兵丁内打仗缉匪,著有微劳,钦奉谕旨,以把总、外委拔补,及论功奖拔者,共计有把总二员、外委额外五名,按照□行定例,三年俸满班满,均应调回内地差委。惟查该弁等皆台湾土著,□□本地之深山穷谷,贼匪潜匿迹情形,素所深悉。自从奖拔之后,身列官阶,益知感奋,节次缉获各案逸匪多名,解送审办具奏有案,诚为得力可用。近因回班俸满年满之期将届,该弁等恋土重迁,惮于内调,或称父母老病,无可倚托,或称眷口累赘,无力搬移,多方禀请辞退,奋勉之人不能久于其任,舍之实属可惜,留之与例不符,办理自觉窒碍。奴才仰蒙圣主天恩,俾以海外重镇,遇事分应遵循旧例,敬谨妥办,何敢妄冀更改?第察悉情形,若不据实奏恳圣恩,殊非仰副我皇上慎重海疆、量材器使至意。奴才愚昧之见,可否量为变通,请嗣后台募兵丁及义民首内恩并拔补之把总、外委等弁,凡有俸满班满,援照募兵丁之例,仍留本任,免其调回内营操委,按年造册,详送督臣察核,咨部。仍留心察看,俸满把总内如有始终奋勉、缉捕勤能者,详报注册,遇有台营升迁事故□□总缺出,详请督臣查明缺次,应轮补何项人员,行知到日,遵照□□新例秉公拣选,分别水陆,就近咨送提臣考验拔补。倘有始勤终怠等事,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21 页
即行详咨斥革,以示惩劝。似此一转移间,与升黜之途无碍。该弁等无虞更调,自必倍加感激,竭力趋公,而台营内地均不致易换生手,于营伍汛守缉捕两有裨益。奴才为海疆重地留心得力汛弁起见,不揣冒昧,理合恭摺具奏,是否有当,伏乞皇上睿鉴,部议覆施行。谨奏。
  嘉庆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奉朱批:该部议奏。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二本一五九~一六0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21 页
   三三、礼部「为内阁抄出奉上谕一道」移会

  礼部为知照事:仪制司案呈,嘉庆九年正月二十六日,内阁抄出军机大臣会同户、兵、工三部议驳御史体德奏请增改军需则例一摺,奉上谕一道,钦此钦遵到部,相应恭录粘单移会稽察房可也。须至移会者。计粘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嘉庆九年二月日。
  嘉庆九年正月二十六日,内阁抄出二十四日奉上谕:本日军机大臣会同户、兵、工三部议驳御史体德奏请增改军需则例一摺,已依议行矣。阅摺内有乡勇一项不应复有募用之语,所奏甚是。国害设兵,所以卫民,内而八旂劲旅,外而驻防绿营,原以备一时徵调之用。我朝军政修明,从前用兵外域,平定准噶尔、回部、大小金川以及剿捕内地乱民如王伦苏、四十三、田五之类,均系调用额兵,随征奏凯,从未有雇募乡勇之事。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22 页
自台湾匪徒林爽文滋事时,该处地隔海洋,本有义民等急公慕义,请效驰驱,因而随宜量用,协同官兵,分司搜剿。迨至剿办邪匪,带兵大员及地方官等召募乡勇多名,辗转随征,以致愈集愈多,数盈累万。在乡里小民等各卫身家,遇地方偶有不靖,自行团集什伍,保护田庐,原属通晓大义,分所当然。若竟官为雇募,随营接仗,甚或调往隔省从征,经年累月,成何体制?试思八旗兵丁,如简发东三省官兵,不闻有召募奉天等处民人从军者,即简发京营劲旅,亦从未有令大、宛两县民人帮同出兵者。况国家兵制之设,有将军、督抚、提镇以资统辖,设立营伍,蒐简军实,岂尚不能为国宣力,乃必藉闾阎未经练习之人,供疆场折冲之用,则又安用官兵为耶?揆厥所由,皆因武职大员不能实心办公,平居无事,往往令本标兵丁充仆隶厮养之役,或兼习手艺,在署佣工,而于训练操演,转视为具文。属下将弁,相率效尤,而督抚大吏又不能随时整饬,遂致隶名营伍,步伐茫然,一旦有事徵调,其能知纪律、陷阵冲锋者,寥寥无几,势不得不募民充勇,以供调拨。是非惟兵不能卫民,而转率民以充兵,则大非立制之意矣。现在三省邪匪肃清,干戈永靖,然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无备。况兵之强弱,总视乎练兵之勤惰。如勤加训练,则弱者可渐使之强。倘玩愒从事,则强者亦流而为弱。嗣后各省将军、都统、督抚、提镇等,均应饬营员,痛改□□,□□官兵,认真操演,俾标兵皆成劲旅,以肃军政而励戎行。将此通谕知之。钦此。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23 页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五本四七六~四七七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23 页
  三四、户部题本

  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镶白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臣宗室禄康等谨题为据题等事:户科抄出湖南巡抚阿林保将福建台湾军需案内原任宁洋县病故知县胡兴黉应追核减银一百一十八两零、查明无可著追,取结题请豁免一案,嘉庆十年二月初九日题,四月十五日奉旨:该部议奏,钦此;钦遵于本日抄出到部。该臣等查得湖南巡抚阿林保疏称:据湖南布政使成宁详称:福建台湾军需案内病故宁洋县知县胡兴黉应追银一百一十八两六钱五分六毫,当经饬据原籍兴宁县详覆确查,该故员胡兴黉家产尽绝,无力完缴,出具印结,详奉咨准闽浙总督查明该故员历过任所,并无资材隐寄,取具切实印结,咨请由湖南查照办理等因,又经转饬照例查办去后。兹据直隶郴州知州应先烈申,据兴宁县知县周曰健申称:原任福建宁洋县已故知县胡兴黉应赔核减台湾军需银一百一十八两六钱五分二釐六毫,实系家产尽绝,无力完缴,出具印甘各结由州加结前来,相应将到各结详请察核,具题豁免等情。臣覆核无异,除结送部外,臣谨恭疏具题等因前来。
  查定例内外官员应赔一切欠项,如事属因公核减以及分赔、代赔之项,通查该员原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24 页
籍及历过任所果无财产隐寄任所,官出具切实印结,由原籍加结题请豁免,倘题豁后别经发觉财产,尽数入官,仍将出结官员革职,所豁银两并著赔还等语。今福建台湾军需案内原任宁洋县病故知县胡兴黉应追核减银一百一十八两六钱五分二釐六毫,前经臣部行文原籍湖南巡抚遵照承追定例,分限完缴。嗣据该抚咨复,该故员家产尽绝,实在力难完缴,取具印加各结咨部。又经臣部行据闽浙总督查明该故员胡兴黉历过任所,并无资财隐寄,取结详咨湖南巡抚,照例具题办理在案。兹据湖南巡抚阿林保确查该故员胡兴黉实系家产尽绝,无力完缴,取具印加各结,题请豁免前来。臣部核与豁免之例相符。所有原任宁洋县病故知县胡兴黉应追核减银一百一十八两六钱五分二釐六毫,应准其照数豁免。倘题豁以后,别经发觉,财产尽数入官,仍将出结各官照例革职,所豁银两并著赔还。恭候命下,臣部行文闽浙总督、福建巡抚、湖南巡抚一体钦遵查照。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庆十年闰六月初五日,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镶白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革职从宽留任臣宗室禄康、经筵讲官太子少保文渊阁直阁事尚书世袭云骑尉降二级留任又革职留任臣戴衢亨、御前侍卫左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总理工程处事务向导处大臣管理御茶膳房三山事务镶蓝旗满洲副都统世袭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臣那彦宝(差)、刑部左侍郎署左侍郎臣祖之望、经筵讲官右侍郎管理钱法事务镶黄旗满洲副都统管理咸安宫官学国子监事务臣恩普、左侍郎管理钱法事务教习庶吉士臣刘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25 页
镮之、郎中臣德庆、郎中臣杨毓江、郎中臣董淇、郎中臣林绍光、员外郎臣苏成额、员外郎臣宗室德庄、员外郎臣觉罗麟祥、员外郎臣巇弼、员外郎臣钱学彬、员外郎臣吴应咸、主事臣庆福、主事臣额勒德恩、主事臣明昌、主事臣任兰祐、额外主事臣韦运标、额外主事臣张业南、额外主事臣欧阳厚均、额外主事臣赵学辙、七品官臣王启文、七品官臣李湘、七品官臣王炘、司务臣三多。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八八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25 页
   三五、闽浙总督玉德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玉德谨题为咨行事:窃照乾隆五十七年六月间,福建台湾府属台、凤、嘉、彰四县同时地震,轻重不一,经前督臣伍拉纳将委员勘办缘由会摺具奏,并经前水师提督兼管台湾镇臣哈当阿会同前台湾道杨廷理请将凤山、嘉义、彰化三县震倒各汛卡兵房三百六十二间先行动支台湾府库备公银两给发赶修,统俟事竣造册详送核办等由,奏奉谕旨,钦遵查办。嗣续据台湾道府转据凤、嘉、彰三县遵照原奏修竣前项兵房三百六十二间,共用过工料银五千一百七十七两一钱六分□釐,在于台湾府库备公项下动支,备造实需细册,由镇道府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26 页
覆勘属实,核加印结请销。当经前藩司姜开阳转详请题。准到工部咨行,以并不遵例先行估报,又未将兴工、完工日期声明报部,遽行造册题销,殊与定例不符。且此案营房系乾隆五十七年六月内地震倒塌,于乾隆五十八年题销恤赏银两案内声明,先动府库备公银两赶修之工,亦应一面赶紧建修,一面造册估报,何以延至十年之久,始称一律修竣,率请题销,实属任意迟延,奏请查取承办官办理迟延并违例报销以及该管上司率转各职名先行送部,照例□别议处,仍令另委妥员详细确查前项营房是否实系修理完固,并将何日兴工一并据实查明,另行照例造具估计册结,题报到日,再行核办等因,转行遵照去后。
  兹据署福建布政使司事按察使韩崶详称:除将奉取各职名另案详请咨覆核示外,兹移准台湾道转据台湾府详,据凤山县知县吴兆麟、嘉义县知县陈起鲲、彰化县知县曹世骏等详称:遵查乾隆五十七年间地震案内,奏明应修前项兵房共三百六十二间,缘各前任办理清查及审获会匪各要案未及兴修,始于嘉庆七年八月初三日兴工,至十月初一、二等日修整完固,共用过台湾府库备公银五千一百七十七两一钱六分九釐。遵驳另行照例备造实需细册,会同台湾水师协副将等出具无捏印结,由府诣勘属实,加结送道,由道会同台湾镇亲加覆勘,实系已经修理完固,合就加具联衔结,一并移司,核详题估等因到司。覆核册开工料、银两,均与成规相符,亦由台湾镇、道、府等逐层覆勘,委果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27 页
修理坚固,应请准予交营收管以资兵丁栖止,理合遵驳另行照例转造估册,同送到各结,详候察核具题。至动用银数,虽在千两以上,但系未奉新例以前已经奏明办理之案,毋庸再行具奏,以省繁琐。所有图说,前已造送,应免重复绘造,合并声明等情前来。
  臣覆核无异。除册结送部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李殿图合词具奏,伏乞皇上睿鉴,部核覆施行。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十年七月初八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玉德。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二本一六二~一六三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27 页
   三六、闽浙总督玉德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玉德谨题为通行事:据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景安详称:案查乾隆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奉准兵部咨行,自乾隆十四年为始,将通省经制原额调拨裁汰安塘驻防缺额实在兵丁、马匹、驼只等项各总数目,胪列册首,再行按照督抚提镇标营分晰造册具题等因,遵照在案。兹准闽省水师陆路暨台湾澎湖各标镇协营将嘉庆九年分各营经制原额、调拨增添、裁汰缺额实在兵丁、马匹遵照部颁册式,造具清册到司。遵即逐一查核,按营分备造四柱总细数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28 页
目清册,详送察核具题。并声明现册造报水陆各营,合计共缺额兵一千零五十七名,或系事故汰革暂未募补,或系拨赴台湾换班,其应换回之兵在洋阻滞未经归伍,旋经随时查明拔补等情到臣。
  据此,该臣看得:案准部咨,通省经制原额、调拨裁汰、驻防缺额、实在兵丁、马匹分晰造册具题等因,兹据福建布政使景安详,准闽省水师陆路暨台湾、澎湖各标镇协营将嘉庆九年分各营经制原额、调拨增添、裁汰缺额、实在兵丁、马匹,遵照部颁册式,按营分晰,备造四柱清册,详送具题。并声明现册造报水陆各营,合计共缺额兵一千零五十七名,或系事故汰革暂未募补,或系拨赴台湾换班,其应换回之兵在洋阻滞,未经归伍,旋经随时查明拔补等情前来。臣覆查无异,除册送部外,臣谨具题伏乞皇上睿鉴,部议覆施行。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十年九月二十八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玉德。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八九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28 页
   三七、工部题本

  大学士管理工部事务臣费淳等谨题为修理兵房用过工料银两、照例核减准销事:工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29 页
科抄出闽浙总督阿林保题前事内开:窃照乾隆五十七年六月间,福建台湾府属凤山、嘉义、彰化三县地震倒塌兵房三百六十二间,经原任闽浙总督臣伍拉纳等奏明请修。嗣经前任总督臣玉德将用过工料银五千一百七十七两一钱六分九釐,造册题销。经工部以前项兵房并不遵例先行估报,又未将兴工、完工日期声明报部,遽行造册题销,与例不符,奏明饬令查取承办官办理迟延,并违例报销,及该管上司率转各职名送部议处,仍令另委妥员详细确查,是否实系修理完固,并将何日兴工、完工之处,一并查明,另行造具估册题报,到日再行核办等因,咨行在案。续又经前任闽浙总督臣玉德具疏题覆,前项兵房实缘凤山等县办理清查及审获会匪各要案,未及兴修,始于嘉庆七年八月初三日兴工,至十月初一、二等日修整完固,遵驳另行造具估册,并声明此案奉取各职名,另案咨部覆核等情具题。准到工部咨,查系奏明之工,应如所题办理,仍令转饬照例切实确核造具册结题销。至册开头停秽瓦瓦并未开明面宽坡深丈尺,调脊亦无高宽尺寸,筑打灰土又未开明应筑处所宽深丈尺,成砌围墙并未开明面数并每面各长丈尺,以及扣除门口分位尺寸所用砖块瓦片有全行添新者,有添新至八九成者,均属不合,应将原册粘签钤印,发还闽浙总督,转饬于题销案内照依签驳各款,逐一详细查造,以便核办等因。嘉庆十年十二月初九日题,本月十一日奉旨:依议,钦此;相应移咨遵照可也等因。当经转行遵照去后。兹据福建布政使景敏详称:准台湾道移,据台湾府转据凤山、嘉义、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30 页
彰化等县呈称:遵查乾隆五十七年间地震案内,奏明应修兵房共三百六十二间,缘各前任办理清查及审获会匪各要案,未及兴修,始于嘉庆七年八月初三日兴工,至十月初一、二等日修整完竣,共在府库备公项下用过工料银五千一百七十七两一钱六分九釐,并无虚浮,理合遵照部签各款,分晰备造细册,出具印结,并声明凤山一县,缘印信于蔡逆滋扰之时遗失,应俟奉颁另再补具印结,请咨备案等情,由府加结送道,会同台湾镇加具联衔印结,移送核详题销等由到司。合就转造成规细册,同送到各结具文详送察核题销等情前来。臣覆查无异,除册结送部查核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温承惠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部核销施行,谨题请旨。嘉庆十一年十月初一日题,十一月三十日奉旨:该部察核具奏,钦此;钦遵于本日抄出到部。
  该臣等查得闽浙总督阿林保疏称:乾隆五十七年六月间,福建台湾府属凤山、嘉义、彰化三县地震,倒塌兵房,造册题销,经工部以前项兵房并不遵例先行估报,又未将兴工、完工日期声明报部,遽行题销,奏明饬令查取承办官办理迟延并违例报销及该管上司率转各职名,送部议处等因。续经前任闽浙总督臣玉德遵驳另行造具估册,并声明此案奉取各职名另案咨部覆核具题。准到部咨,仍令转饬照例切实确核造具册结题销等因,当经转行遵照去后。兹据福建布政使景敏详称:准台湾道移,据台湾府转,据凤山、嘉义、彰化等县呈称:遵查乾隆五十七年间地震案内奏明应修兵房共三百六十二间,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31 页
缘各前任办理清查及审获会匪各要案,未及兴修,始于嘉庆七年八月初三日兴工,至十月初一、二等日修整完竣,共在府库备公项下用过工料银五千一百七十七两一钱六分九釐,并无虚浮,理合遵照部签各款,分晰备造细册,出具印结,由府加结送道,会同台湾镇加具联衔印结,移送核详题销等由到司。合就转造细册,同送到各结,具文详送,察核题销等情。臣覆核无异,除册结送部查核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温承惠合词具题等因前来。
  查福建凤山、嘉义、彰化三县动用台湾府库备公银两修理乾隆五十七年地震倒塌兵房三百六十二间,碎石坯身围墙凑长六百三十六丈七尺,共工料银五千一百七十七两一钱六分九釐一案,先经原任闽浙总督伍拉纳等奏明请修,迨嘉庆八年始据前任闽浙总督玉德具题请销。当经臣部以并不遵例先行估报,又未声明兴工、完工日期,遽行题销,与例不符,专摺参奏,查取办理迟延与违例报销之承办官及该管上司率转各职名送部照例议处在案。嗣据前任闽浙总督玉德遵驳造册题估,并声明查取各职名另案咨部覆核。又经臣部将册造未协之处,行令于题销案内照依签驳各款,详细查造,以便核办。旋据该总督将承办迟延职名送部,其率转各上司并违例报销各职名,并未全行开送。仍经臣部行令遵照原奏送议各在案。今据闽浙总督阿林保转饬遵驳将用过工料银两造册题销。臣部查册开所用物料、匠夫等项,照该处例价并工程做法则例核算,应将多用之处减去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32 页
银九百二十七两七钱六分七釐,实准销银四千二百四十九两四钱二釐,相应缮造黄册,恭呈御览,俟发交臣部之日,将核减数目,于副册内注明钤印,发还闽浙总督,转饬在于承办官名下照数著追还项报部,并知照户部。至应议各职名,现在并未一并开送,殊属不合,应仍令该总督即行查取送议。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庆十二年三月初十日,太子少保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工部事务臣费淳、文渊阁提举阁事工部尚书镶红旗汉军都统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雍和宫事务世管佐领降四级留任臣缊布、经筵讲官尚书臣曹振镛、经筵官左侍郎镶黄旗满洲副都统步军统领衙门左翼总兵官总管内务府大臣英和(围)、左侍郎臣周兆基(差)、右侍郎管理钱法堂兼管光禄寺事务正蓝旗满洲副都统臣成书(差)、右侍郎管理钱法堂事务臣蒋予蒲、营缮清吏司郎中臣傅纶代、郎中臣永敏、郎中臣黄洽、员外郎臣恒安、员外郎臣汪玉林、主事臣宝玉、主事臣容海、主事臣方应纶、主事臣陈启文。
  旨:依议,册并发。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九一~八九三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32 页
   三八、闽浙总督阿林保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阿林保谨题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33 页
为请定等事:窃照福建省嘉庆十年分内地、澎湖各镇标协营官兵马匹朋扣、皮脏银两,业据福建藩司汇册请销,并声明台湾镇标中左右三营、台湾城守左右二军、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北路中左右三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北路淡水营朋马清册,未经送到,俟催送到日另造,经臣会疏具题在案。兹据福建布政使景敏详称:准台湾镇总兵官爱新泰催据各该营补造前项册籍移送到司。该布政使景敏查得,台湾镇标中左右三营、台湾城守左右二军、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北路中左右三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北路淡水营嘉庆十年正月起至十二月止官兵共应存朋扣银五千九百三十五两九钱二分,赔桩银无项,皮脏银三十七两。以上朋扣、皮脏共银五千九百七十二两九钱二分。又台湾镇标中左右三营、台湾城守左右二军、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北路中左右三营、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北路淡水营旧管各官例马一百七十八匹,各兵骑操马二百九十三匹,外遗营官马七匹;新收各官例马九十八匹,各兵骑操马九十一匹,内应买额马七十四匹,改调官马一十七匹;开除各官例马八十六匹,各兵骑操马一百一十匹,内应买额马七十四匹,改调官马三十六匹;实在各官例马一百九十匹,各兵骑操马二百七十四匹,外遗营官马二十六匹。遵照部颁式样,备造四柱清册。并声明嘉庆十年分各营应买官马七十四匹,每匹原定例银二十二两,共银一千六百二十八两。实存朋扣银四千三百七两九钱二分,赔桩银无项,皮脏银三十七两,通共存银四千三百四十四两九钱二分;奉准部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34 页
咨,每百两应解饭食银二两,共应解饭食银八十六两八钱九分八釐;实剩朋扣、皮脏共银四千二百五十八两二分二釐。合就转造清册,详请题销等情前来。臣覆核无异,除册分送户、兵二部及兵科查核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张师诚、水师提督臣张见升、署理陆路提督事务浙江衢州镇总兵官臣英海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部核覆施行。再陆路提督臣许文谟现在台湾督缉馀匪,尚未内渡,毋庸会衔,合并陈明。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阿林保。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九四~八九五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34 页
   三九、兵部题本

  兵部尚书镶白旗汉军都统一等子臣明亮等谨题为请定岁底奏报、以肃马政事:兵科抄出闽浙总督阿林保题前事内开:窃照嘉庆十一年分闽省各营朋马奏销一案,前据藩司汇册详送,经臣具疏题销,声明台湾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北路中左右三营、北路淡水营册籍,屡催逾期,未据造送,未能汇入通省,随同造报,应俟另行截出续办等情在案。兹据福建布政使景敏详称:催据各营送到数册。查台湾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北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35 页
路中左右三营、北路淡水营嘉庆十一年正月起至十二月止,官兵共应存朋扣银二千五百七十七两七钱一分,赔桩银无项,皮脏银一十七两五钱;以上朋扣、皮脏共银二千五百九十五两二钱一分。又台湾南路营、下淡水营、北路中左右三营、北路淡水营旧管各官例马六十六匹,各兵骑操马一百三十一匹,外遗营官马九匹;新收各官例马二十六匹,各兵骑操马五十匹,尚应买额马三十五匹,改调官马一十五匹;开除各官例马二十八匹,各兵骑操马四十七匹,内应买额马三十五匹,改调官马一十二匹;实在各官例马六十四匹,各兵骑操马一百三十四匹,外遗营官马六匹。遵照部颁式样,备造四柱清册。并声明嘉庆十一年分各标营应买官马三十五匹,每匹照原定价银二十二两,共银七百七十两,实存朋扣银一千八百七两七钱一分,赔桩银无项,皮脏银一十七两五钱,通共存银一千八百二十五两二钱一分。奉准部咨,每百两应解饭食银二两,共应解饭食银三十六两五钱四釐,实剩朋扣、皮脏共银一千七百八十八两七钱六釐。合就造册详送,察核具题等情来。臣覆核无异,除册分送部、科外,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张师诚、水师提督臣张见升、署理福建陆路提督事务浙江衢州镇总兵官臣英海合词具题,伏乞皇上睿鉴,部核覆施行。谨题请旨。嘉庆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题,嘉庆十三年三月初四日奉旨:该部察核具奏,钦此;钦遵抄出到部。
  该臣等议得:闽浙总督阿林保疏称:福建省嘉庆十一年分官兵马匹朋扣、皮脏银两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36 页
,业据藩司汇册请销,并声明台湾各营册籍未经送到,俟催取到日另疏具题在案。兹据福建布政使景敏详称:台湾各营嘉庆十一年分官兵朋扣银二千五百七十七两七钱一分,皮脏银十七两五钱,内除买补马三十五匹,每匹价银二十二两,共银七百七十两,应解部饭银三十六两五钱四釐外,实存银一千七百八十八两七钱六釐等因,造册具题前来。查先据闽浙总督阿林保题销嘉庆十一年分水路各营朋银马匹,经臣部于题覆案内,行令该督将台湾各营官兵朋马册籍,迅速赶造送部等因在案。今该督造送册开,台湾各营嘉庆十一年分买补马三十五匹。查福建省该年朋马奏销案内,倒马八百五十三匹,今台湾各营报倒马三十五匹,核与该省每年应准报倒马九百三十五匹之例,有减无浮,应准买补。按册查对骑操俱过三年,应免赔桩。所有该年朋扣银二千五百七十七两七钱一分,逐一核算,与实在官兵应扣银数相符;皮脏银十七两五钱,亦与每匹应变银五钱之数相符;至买补马三十五匹,每匹价银二十二两,动支银七百七十两,与该省赴口购买价值相符;应准开销。尚存朋扣、皮脏银一千八百二十五两二钱一分,内除应解臣部饭银三十六两五钱四釐,实存朋扣皮脏银一千七百八十八两七钱六釐,应令该督报明户部拨用。恭候命下,臣部行文闽浙总督并知照户部一体遵奉施行。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嘉庆十三年四月十八日,兵部尚书内大臣阅兵大臣镶白旗汉军都统署正黄旗蒙古都统管理火器营事务一等子臣明亮、署经筵讲官尚书臣刘权之、左侍郎正蓝旗护军统领(下缺)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37 页
  旨:依议。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九九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37 页
   四0、闽浙总督汪志伊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汪志伊谨题为报销事:窃照闽省台湾、澎湖各营并福州旗营每年操演枪,动用火药、铅子,所需硝磺、铅子料价及桶脚等项,例应在于额派存公银二千七百一两九钱三分五釐之内动用,按年造册报销。所有嘉庆七、八、九、十等年分各营操演枪,动用药铅价值等项,动支额派存公并节省银两,先据藩司造具清册,详送报销,并声明此案迟延职名,业于乾隆五十七年分题销案内声明俟移催送到,另详请咨。今嘉庆七、八、九、十等年报销,因前届未经造报,难以越届报销,所有迟延职名,应请统归五十七年分报销案内移催开报,到日另详请咨等情。经前兼署督臣王绍兰于嘉庆二十年五月十三日恭疏题销,接准工部咨,查福建台澎各营并福州旗营嘉庆七、八、九、十等四年分操演枪用过药铅,据该督将共需用工料银九千七百九十九两三钱三分零造册题销,当将册开操演药铅数目是否相符,应否准其照册办理,移准兵部覆称,查福建台澎各营并福州旗营册开制办药铅,并未将操演鸟枪兵丁名数暨位数目及次数、出数分晰造报,无凭核议,应令转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38 页
饬据实分晰造册,送部核办。应将原册发还,转饬遵照兵部原议,据实查明造报兵部核办,俟兵部核准之日,再将用过工料银两照例造册具题,送部核销。至此案报销例应年清年款,又经节次奏咨行催,乃迟至十年之久,始行题报,殊属稽延,其应议职名自应各归各年分案查取,何得以统归乾隆五十七年分报销案内开报,另详请咨为词,殊属不合。应令严饬,将历年承办迟误及督催不力各职名,迅即确切查明,先行开揭送部核议等因,当经转行遵照去后。
  兹据署福建布政使觉罗麟祥详称:催准台湾、澎湖各营并福州旗营将嘉庆七、八、九、十等四年给兵操演枪次数、出数及兵丁名数、并用过药铅核需硝铅价值、同药料桶价、脚费各银两细数,按年分造册,移送请销到司。覆查台湾、澎湖各营并福州旗营嘉庆七年分给兵操演枪用过硝铅价值并药料、桶价、脚费请销银二千一百八十六两四钱六分七釐四毫,又八、九、十等三年每年请销银二千四百三十六两九钱九釐八毫,计四年共请销银九千四百九十七两一钱九分六釐,按册查核,与例相符,应请准其在于各该年额派存公银内开销。至所销各银两,比较原报册内共核删银三百零二两一钱三分六釐八毫,应俟移营追缴归款,收入节省药铅料价册内造报外,理合按年转造报销,同操演枪次数、出数各细册详送察核,题覆请销。至应议各职名,现在严催,容俟送到另详请参,合并声明等情前来。臣覆核无异,除册送部外,臣谨具题,伏乞皇上睿鉴,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39 页
部核销施行。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汪志伊。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一一~九一二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39 页
   四一、闽浙总督汪志伊题本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汪志伊谨题为台湾澎湖各营官庄徵收租息银两题报事:窃照福建台湾澎湖各营徵收官庄租息银两,每年造册报销,例应取结保题。又各省赏恤兵丁红白银两,案准部咨,钦奉恩旨,自乾隆四十七年为始,著于正项支给。至应徵台湾官庄租银,嗣后报拨充饷等因,遵行在案。兹据福建布政使李赓芸详称:福建省嘉庆九年分赏恤兵丁红白事同赴台湾换班兵丁盘费银两,钦遵恩旨,动支正项,先经造册详送题销在案。所有台湾各营官庄租银,向系隔年报销。兹准台湾、澎湖各营陆续造具官庄租息数册转送前来。查福建省台湾、澎湖各营赏恤银两,原系置买田庄改为官庄,徵收动剩租银,截至嘉庆四年止,俱经全数入拨造报在案。今嘉庆九年分旧管原存台湾、澎湖各营官庄本银二万五千三百四十两,司库又存嘉庆五年分官庄租银一万四千九百一十一两五钱四分二釐二毫,又存嘉庆六年分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40 页
官庄租银一万四千九百三十九两四钱三分五釐,又存嘉庆七年分官庄租银一万五千零二十九两一钱五分一釐六毫,又存嘉庆八年分官庄租银一万五千零五十二两九钱五分一釐四毫,又存嘉庆九年分官庄租银一万五千零五十九两九钱八分七釐四毫。以上共存租银七万四千九百九十三两零六分七釐六毫,已于嘉庆七、八、九、十、十二等年台湾、澎湖饷内扣存司库,应俟汇入季册报拨。又存陆路提标建宁镇设仓买谷银三千二百四十两一钱一分二釐,又存督抚标等营借兵谷价银三万二千零七两三钱三分八釐,合将实存各数目分造册,并循例出结详请题销。再查官庄报销册籍,例应隔年题报。所有嘉庆九年分报销册籍,应扣至十一年底限满。缘前奉部咨,行令将此官庄地亩共有若干,每亩额徵租息若干,并如何折实银两,按年另造妥册送部核办等因,节经飞催台湾镇道转饬赶紧查造,未准送到,以致稽延。兹查田亩折实银两细册,现准台湾镇道送到,造册另详呈请咨部。所有此案报销迟延职名,俯俟移取到日,另详请咨,合并声明等情前来。臣覆核无异,相应照例加具印结,具疏保题。除印结揭送户部清册分送户、兵二部外,臣谨具题,伏乞皇上睿鉴部查核施行。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臣汪志伊。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一二~九一三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41 页
   四二、刑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赵片奏」移会

  刑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所有前事一案,相应抄单移会稽察房注销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赵片奏:再各营兵丁每年冬季操演,应令同城道府县与营员会同阅看,台湾镇标三营及城守左、右二军、台协三营水陆官兵,每年应令总兵会同台湾道校阅一次,其平日营伍是否整饬,兵丁曾否操演,亦令台湾道按月呈报督抚查考,此向例也。□来文员咸以营务非其专责,意存泄玩,即循例呈报,亦皆等视具文,并有竟不呈报者。各营员弁又以文武分□,□谓营□□□□所得,该管即届操演之时,故不按例订期知会,积习相沿,遂致□□□□侈纵。臣到任后,查卷严饬台内文武,务遵定例,认真会同校阅,不容歧视。遇有营员妄逞意见,欺藐文员之事,随时严饬,并不稍存矜骄。查台湾凡有地方命盗等案,均由总兵会同台湾道审办,是以武□而兼任文员公事。况台湾道例加按察使衔,向有奏事之责。每年郡城大操,应照旧例,会同秉公阅看。今平时台湾地方营伍,亦应责令该道实力查察,俾武员不敢通同隐。并令台营官兵,勤加训练。镇协各标营,该道近在同城,固应稽管。此外南路凤山与郡城接壤,北路各协营相离稍远,然该道经扎台郡,与内地之间隔重洋者见闻较为切近,如有官兵懈玩,必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42 页
须会同总兵严行惩究,逐月营伍情形,亦应据实呈报,毋任遵循成例,率以一文塞责。如有兵丁赌博、斗殴及作奸犯科等事,厅县移提,而该管营弁不即交讯,厅县原行具禀道台,该道报明总兵,会提营弁讯明,如系有心庇,立即斥革究办。倘仅属任意玩延,将该弁棍责,饬令交出滋事之兵,押送厅县审讯。若怙恶不悛,并不严加管束,仍纵兵丁滋事,而又延不移交厅县收审者,即非有□□□,亦将该弁斥革,押回内地。至犯事兵丁,即届班满,亦不准遽回内□,□俟在台审结后再行释回。庶各营官兵皆知儆畏,不敢谓文员不能管辖,肆意藐玩,仍前放纵滋扰也。谨附片具奏,伏乞圣鉴训示,谨奏。
  道光四年十月二十七日奉上谕:赵慎畛奏台湾水陆官兵,请令该督会同总兵管辖等语。台湾道例加按察使衔,本有奏事之责。每年大操,著照旧例会同该镇秉公阅看。其台湾营伍,亦著责成该道实力查察,毋任武弁通同隐。并令该官兵勤加训练。如有官兵懈玩,著会同该镇严行惩究。逐月营伍情形,著该道据实呈报。倘兵丁赌博、斗殴及作奸犯科等事,厅县移提,营弁不即交讯,该道于厅县具禀后,即会同该镇提弁讯究。如系有心庇,立即斥革究办,或仅止任意玩延,将该弁棍责,饬令交出滋事兵丁,押送厅县审讯。若怙不悛改,并不严加管束,仍纵兵丁滋事,又延不移交厅县收审者,即非有心庇护,亦著将该弁押回内地。至犯事兵丁,即届班满,□□□遽回内营,俟在台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43 页
审结后再行释回。该道务实力整顿,毋得□□□相沿,致弁兵日益藐玩。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三七~九三八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43 页
   四三、户部「为本部议覆闽浙总督赵慎畛等奏」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山西司案呈,本部议覆闽督赵慎畛等奏请免扣补摊军需银两一摺,相应抄录原奏移会稽察房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四年十一月日。
  户部谨奏为遵旨议奏事:内阁抄出闽浙总督赵慎畛、福建巡抚孙尔准奏福建省补摊军需银两、力难捐缴、恳恩俯准免扣一摺,道光四年十一月初七日奉朱批:户部查核具奏,钦此。钦遵于十一月初八日抄出到部。据该督抚奏称:闽省摊捐剿办台逆林爽文、陈周全、蔡牵等军需银两,除按廉摊扣外,截至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钦奉恩诏之日止,计尚未捐完银一百七十九万九千四百二十八两五钱二分一釐八毫,核□准豁条款相符,并查明无关归补,奏奉谕旨:闽省剿办台湾逆匪案内军需,节次核减摊扣未捐银一百七十九万馀两,据该督查明此项银两不在藩库递年支销之内,无关归补,著加恩准予删免等因,钦此,钦遵在案。嗣准部咨,以闽省奏明删免军需,应自道光三年四月十一日奉旨准免之日起免其捐解,其未经奉旨以前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以后月日,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44 页
仍应照旧摊扣等因,自应遵照通饬补扣,何敢稍任推诿。惟查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以后至道光三年四月十一日止,按廉计算,共应补捐银五万三千四百二十二两零,此项银两即在钦奉谕旨准免军需银一百七十九万馀两之内,同属无关归补之款,业经蒙恩删免。现在事经数年,各官类多事故离闽,若纷纷咨籍著追,诚恐有名无实。倘止令在闽各官按数摊扣,岂一案有邀免有不邀免之别。况闽省各州县尚有未捐加买耗铜价值,并随时垫款支发派捐归补各案未捐银两,均系有关归补司库之款,仍须循照旧章捐补。若再饬令补扣此项军需银五万三千四百□□□两零,实属力有不逮。查现在湖南省摊扣军需之案,亦因奏免在先□□□部咨行令补扣银九万八千六百馀两,经该督抚奏奉谕旨准予删免。闽省事同一律,奏请一律免捐等语。
  臣等伏查本年五月内,据湖南巡抚嵩孚请免补扣军需三成养廉银两,奉上谕:嵩孚奏补扣军需三成养廉恳请免扣一摺,湖南省平苗军需案内摊捐三成养廉未完银两,前经户部奏准豁免,于奉文准豁之日停止摊扣,该督于奉文查办时即行停扣,仍令查明应扣之数补行扣交。兹据该抚奏称,自嘉庆二十五年十月停扣起至本年二月奉文准豁之日止,应补扣银九万八千六百馀两,此项银两即在豁免五十二万一千七百馀两之内,同属无关归补,著照所请,所有未完三成军需银九万八千六百馀两,加恩一并免其补扣等因,钦此,钦遵在案。此案福建省剿办台逆等案核减军需,在于各属养廉内摊扣未完银一百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45 页
七十九万九千四百二十八两五钱二分一釐八毫,前据闽浙总督查明系属无关归补之款,请旨豁免,奉上谕:赵慎畛奏查明摊扣廉银各款一摺,闽省剿办台湾逆匪案内军需,节次核减摊扣,尚有未捐完银一百七十九万馀两,据该督按款确查,此项银两不在藩库递年支销之内,无关归补,著加恩准予删免等因,钦此。经臣部以闽省奏明删免银两,应自道光三年□月十一日奉旨准免之日停止,其未经奉旨以前,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以后月日,仍饬扣缴报部亦在案。今据闽浙总督赵慎畛等奏称,查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以后至道光三年四月十一日止,按廉计算,共应补捐银五万三千四百二十二两零,此项银两即在钦奉谕旨准免军需银一百七十九万馀两之内,同属无关归补之款,业经蒙恩删免。现在事经数年,各官类多事离闽,若纷纷咨籍著追,诚恐有名无实。倘止令在闽各官按数摊扣,岂一案有邀免有不邀免之别。况闽省各州县尚有未捐加买耗铜价值等项银两,仍须遁照旧章捐补,若再令补扣此项军需银两,实属力有不逮。现在湖南省摊扣军需银两,亦因奏免在先,续奉部咨行令补扣,经该抚奏奉谕旨,准予删免,闽省事同一律,奏请一律免捐等语。臣等查该省应行补捐五万三千四百二十二两零,即在从前钦奉谕旨准免银一百七十九万馀两之内,核与湖南省补扣银两奉旨准予删免成案相同,既据该督查明力难捐缴,援案奏恳删免,自应一律准予免扣,以符奏案,而广皇仁。所有臣等议核缘由,是否有当,伏乞皇上训示遵行,谨奏请旨。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46 页
  道光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三二~九三三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46 页
   四四、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孙尔准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库司案呈,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奏前事一摺,奉朱批:兵部议奏,钦此;钦遵抄出到部,除议奏外,相应抄录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六年五月日。
  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臣孙尔准跪奏为福建戍台班兵由内地配船东渡、今昔情形不同、应请酌改配渡章程、恭摺奏闻、仰祈圣鉴事:窃照闽省戍守台湾兵丁,均在内地各营拨往,三年轮换一次。每次分四起调拨。向由厦门对渡鹿耳门,蚶江对渡鹿仔港。其八里坌一口,系属后开,未经配渡班兵。嗣据台湾镇总兵观喜会同护台湾道方传穟、署台湾府邓传安详称:近年鹿仔港口门淤浅,出入维艰,舟行迟滞,班兵人数众多,新旧更换,程途远近不齐,先后等待,又需时日,裹带口粮,间致不敷,颇形苦累。若由八里坌对渡省城之五虎门,则水程既无等候之苦,而陆行又省跋涉之劳,实属因时制宜,体恤兵艰等情。经臣札饬藩司核议,并咨商水师提督臣许松年、陆路提督臣马济胜,意见相同。兹据藩司具详请奏前来。臣查内地与台湾形势,东西相向之口对渡。鹿耳门在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47 页
台湾之南,迤而北为鹿仔港,极北为八里坌。内地泉州、漳州、兴化三府、永春、龙岩二州,皆在省城之南,汀州在省城西南。各府州班兵由厦门、蚶江两口配渡过台,无庸纡道,应仍其旧。其地处西北之福州、福宁、建宁、邵武、延平五府水陆各营兵丁戍台者,分隶北右、艋舺、沪尾、噶玛兰四营,皆在台湾之北,自省城对直径渡,海程不及七更,约计四百里。由八里坌进口登岸,陆行距艋舺、沪尾二营仅二、三十里,距北路协右营仅八十五里,距噶玛兰亦仅二百一十九里。若令福州等府各营兵丁,南赴厦、蚶配渡,陆程远者一千馀里,近者亦几及千里。厦门渡台海程十二更,约计七百馀里;蚶江渡台海程九更,约计五百馀里。到台登岸之后,陆程到北路各营又不下千里及数百里。往复之间,计海程多数百里,陆路多者至二千馀里,少者亦千馀里,劳逸迥殊。若拘守旧章,不为通变,殊非体恤兵丁之道。核计福州之督标、水师福协、长福、海坛、闽安、罗源、连江、福宁之镇标、铜山、烽火、建宁之镇标、枫岭及邵武、延平等营拨戍兵丁共二千八十馀名,向例分作四起行走,皆须由省城经过,每次最多者不过七百馀名,应请就近挑选闽安、海坛两营大号战船五、六只,足敷配载,自南台省港载赴五虎门,径渡八里坌,登岸后即将该船顺载班满旧兵内渡,仍遵例不准雇用商船,以免扰累。班兵例由大员点检,如有技艺平庸、老弱充数及不应派而派者,驳回更换,并将签派不慎之营员责处。向来赴厦、蚶两口之兵,俱由水陆两提督点验,今改从省城配渡,即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48 页
由督抚亲点,或委副参大员点验。其过台入伍,即由艋舺营参将验收,以臻周密。如此一为变通,则鹿仔港不致守候之苦,厦门、蚶江两处可免拥挤,而水陆程途近便,往返迅速,盘费亦省,于营务实有裨益。臣为今昔情形不同,体恤班兵起见,酌改配渡章程,谨会同水师提督臣许松年、陆路提督臣马济胜,恭摺具奏,伏乞皇上圣鉴,部议覆施行,谨奏。
  道光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奉朱批:兵部议奏,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四三~九四四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48 页
   四五、兵部「为内阁抄出本部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选司案呈,本部奏前事一案,相应抄录原奏移会贵处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连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七年三月日,主政张。
  兵部谨奏为遵旨核议具奏事: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等奏称:查全台形势,彰化适居南北之中。自彰化以南,水师设有总兵一员,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共二十三员。彰化以北至艋舺止,计程几及五百里,仅有北路右营守备一员驻劄竹堑,幅既广,巡缉难周,必须调拨员弁,递行移驻,方足以资控制。应请将镇标右营游击调驻竹堑,改为北路右营游击,仍隶北路协副将管辖。其竹堑原设之千把总、外委、兵丁,俱循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49 页
其旧。竹堑守备一员移驻淡水、彰化交界之大甲。另于镇标右营调拨千把总、外委各一员,步战兵二百名,驻防大甲,归该守备管辖。所有镇标右营游击事务,俱归镇标左营游击兼管。又铜锣湾民风剽悍,三湾之斗换坪逼近内山,皆须移设汛防。请于镇标左营调拨把总一员、步战兵六十名,移驻铜锣湾。又于镇标左营调拨外委一员、步战兵四十名,移驻斗换坪。均归北路右营游击管辖。竹堑守备旧署,即改为游击衙门。其大甲移驻守备,应于何处设立衙署及建盖兵房,分设塘汛,驻兵若干名之处,俟台湾镇道查勘妥议,详覆到日,另行照例办理等因一摺。于道光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谕:孙尔准等奏调驻台湾北路营员并移设汛兵以资防御一摺,著交兵部核议具奏,钦此;抄出到部。
  臣等伏查:台湾彰化以北至艋舺营,计程几及五百里,仅设有北路右营守备一员驻劄竹堑,幅辽阔,稽察难周,一切巡防,未免鞭长莫及,自应于扼要之处,移驻官弁兵丁,庶声势可期联络,而巡缉较为周详。该督为慎重地方起见,应如所奏,台湾镇标右营游击准其调驻竹堑,改为北路右营游击。其竹堑守备一员,准其移驻大甲,并于镇标右营调拨千把总、外委各一员驻防大甲。该督又称铜锣湾民风剽悍,三湾之斗换坪逼近内山,皆须移设汛防,请于镇标左营调拨把总一员移驻铜锣湾,又拨外委一员移驻斗换坪,均应准其移驻,以资弹压。其于镇标右营拨步战兵二百名移驻大甲,于镇标左营拨步战兵六十名移驻铜锣湾,又于左营拨步战兵四十名移驻斗换坪,均应如该督所奏办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50 页
理。再北路右营游击,仍归北路协副将管辖,移驻大甲之千把总、外委各一员归大甲守备管辖,所有镇标右营游击事务归镇标左营游击兼管,亦应如该督所奏办理。至移驻大甲守备应建衙署兵房,既据该督声明俟台湾镇道查勘详覆到日另行办理,所有移驻游击、守备、千把总、外委各员弁,是否随缺更调,抑或另请调拔,并应换关防劄付,更改营汛司哨钤记,及一切未尽各事宜,行令该督详细查明,分别题咨,到部再行核办。所有臣等遵旨核议缘由,理合恭摺具奏,伏候皇上训示遵行。为此谨奏请旨等因,于道光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四七~九四八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50 页
   四六、兵部「为内阁抄出兼署闽浙总督魏元烺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库司案呈,内阁抄出兼署闽浙总督魏奏前事一摺,相应抄录原奏移会各该处可也。须至移会者。计粘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十二年五月日。
  兼署闽浙总督福建巡抚臣魏元烺跪奏为遵旨裁减闽浙两省兵丁、同节省粮饷数目、恭摺覆奏、仰祈圣鉴事:案准军机大臣字寄钦奉上谕:前据长龄等奏筹办回疆善后事宜,请将各省绿营兵额,各按马步守兵分别均匀,每百名内暂裁二名,将裁缺所节经费,交甘肃藩库,自道光十二年为始,归入回疆经费项下搭运前往,以资支发,当交该部查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51 页
明具奏。兹据奏各直省地方险易异宜,兵数多寡不一,且额兵有存城、分汛之别。存城者以备差练,为数稍多;分汛者以专戍守,人数较少,自应由各省查明核办。著该省督抚,各按全省兵数,以每百名暂裁二名,计共裁马步守兵若干名,于所属标营内详察烦简多寡情形,遇有拔补开革事故所出之缺,应陆续分别扣除,及所裁饷银粮折马乾并红白恤赏银两,应酌定裁减数目,一并迅速查明,各行据实覆奏,将此各谕令知之,钦此。当经移行闽浙水陆提镇协营,确据地方情形,核实筹议,并将查办缘由,附片奏明在案。嗣准福建水师提督臣陈化成、陆路提督臣马济胜、浙江提督臣戴雄,先后移覆,饬司核议。兹据福建藩司惠吉、署浙江藩司陈銮详覆前来。
  臣查闽省水陆共七十四营半,额设兵丁六万二千一百三十九名。内中如台湾、澎湖计十七营,系海外要区,民情浮动,全赖重兵镇压,又内地水师提标五营,驻扎厦门,地当险要,控制台澎,为全闽锁钥,额设兵丁,均难裁减外,又闽安为省会藩篱,金门、铜山则洋面辽阔,亦未便按额核减。应请将闽安、金门、铜山等营酌量共裁减步兵五名、守兵四十二名,又战兵降补守兵五十名。其馀南澳左营裁减步兵八名、守兵十一名,海坛左右营裁减步兵二十名、守兵十八名,福宁左营裁减步兵八名、守兵七名,烽火营裁减步兵七名、守兵八名,督标水师营裁减步兵十一名、守兵七名。又内地督抚提镇协标四十一营半,共裁减马兵六十名、步兵二百五十四名、守兵三百六十二名。以上闽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52 页
省内地水陆各营,共裁减兵八百二十八名。又战兵降补守兵五十名。本年有闰,节省饷银一万三千九百零三两五钱,并省马乾银七百八十两,米二千一百五十五石一斗四升,米折银九百九十八两四钱七分八釐。又水师提标五营、金门镇标二营,嘉庆十一年间奏请添募水兵三千名,其时原因缉捕紧要起见,此项兵饷不在通省额估之内;嗣因洋面肃清,除已陆续裁汰抽拨外,现在尚存二百六十七名,应请全行裁汰,闰年可省战饷并米折价银六千五百六十两一钱九分。至于浙江省水陆共六十二营半,额设兵丁三万七千五百二十二名。内提右乍浦并定海、黄岩、温州三镇所属共十七营,系属外海水师,所设额兵,既应出洋缉捕,并须兼顾汛防,实有难减之势。又宁波城、太湖内河水师、乐清、大荆、磐石、玉环左营以及衢州镇属之城守营、闽浙交界之枫岭平营,或巡防紧要,兵额无多,又海防营经管塘工,有抢险防护之责。以上八营半,亦未便议裁。其馀抚标镇协各标堪以裁减马兵四十一名、步兵一百七十四名、守兵四百四十八名,本年有闰,节省饷银一万二百八十三两,并马乾银五百三十三两,米二千三百八十六石八斗,米折银二百三十八两六钱八分。通计闽、浙两省裁减水陆额设并裁添募兵丁共一千七百五十八名,又战兵降补守兵五十名,闰年共节省饷银、米折银三万三千二百九十六两八钱四分八釐,米四千五百四十一石九斗四升;常年节省银三万零四百一十三两八钱九分八釐,米四千五百八十五石二斗四升。惟五营兵丁,全藉粮饷以养身家。今所裁额兵,若即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53 页
遽令退伍住支,一旦养赡无资,流离失所,难保别滋事端,应请俟有拔补开革事故缺出,陆续扣除。核计裁减马步守三项兵数,合计则见其多,而按之每名每项不至三名至十馀名,数月之间,即可一律扣除完竣。其全裁水兵二百六十七名,应于水提、金门两标额设步战兵内,遇有缺出,先尽拨补。所有未经扣除拨补之先,应给银米,请归建旷项下动支。裁兵遗下马匹应照前办成案,闽省抵补各该营本年应买之马,浙省俟所裁马兵出缺,照原领之数变价解司报拨。至红白恤赏,系年无定额。每年所有若干,难以预计,应归专案报销。
  再查现准户部咨覆题,本年兵饷,已照各省兵额,暂行扣拨百分之二。臣窃惟兵制与国赋相权,兹当筹办回疆善后事宜,须节各省饷银,以备拨用,凡在可裁者数,不敢留冗兵以糜费,而海疆重地,亦不敢稍存迁就,因节省而裁有用之兵。今浙省所裁兵丁,与户部扣饷之数相符,闽省确按地方险易情形酌裁兵数,较之户部拨饷原咨,计少裁马步守三项兵丁一百五十名。此项少裁之兵,所需饷银,本年业经由部减拨,拟在截旷下咨给。明岁仍请归入额兵估计,以期兵皆足用,于撙节之中,不致有失控制之道。除将闽、浙两省水、陆各营议请免裁及酌量裁减兵丁,按年节省饷乾银米各数目,咨明军机处、兵部核议,暨咨户部察照外,臣谨恭摺覆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54 页
  道光十二年五月初一日奉朱批:兵部知道,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六三~九六四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54 页
   四七、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祖洛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选司案呈,道光十三年八月十二日,内阁抄出前事一案,相应抄录原抄移会贵处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连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十三年八月日,主政鼐。
  闽浙总督臣程祖洛跪奏为筹请改设台湾营员、酌裁马匹、恭摺奏请圣训事:窃嘉义县居全台两面适中之地,南北袤一百三十里、东西广五十一里,傍山则径路错杂,沿海则港汊纷岐,地大藏奸,素称难治。而县城东北四十馀里之斗六门地方,北界彰化,东接生番,实台湾北路入山总径,更为紧要。现在嘉义文职各官,知县与典史驻劄县城,斗六门、笨港二县丞,大武陇、佳里兴二巡检,分列四隅,似当可以控制。惟武职向设北路左营都司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三弁、把总四弁、外委额外外委十四名、兵丁一千一百三十八名,内拨守备、千总、外委各一员分驻斗六门,其馀各员弁除派守各汛外,仅有存城都司一员、把总一弁、外委额外外委五名。所有该营兵马钱粮及嘉义县城守巡防事件,均归该都司一人经理,实不免有顾此失彼之虑。百馀年来,匪徒滋事,起于嘉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55 页
义者多。即如上年张丙等倡乱之初,城中仅剩把总一弁,幸获乂安,实赖皇上洪福。且台湾民情浮动,而俗敬尊官,设遇传谣外类盗贼窃发等事,若有参游大员带兵赶至,地方绅富即有恃不恐,无赖匪徒亦当不敢肆逞,无难即时解散歼擒。都司一官,职分较小,本难胜海外专营之任,况不为民俗所尊崇。该管副将又驻彰化,中隔虎尾、西螺等溪圳,夏秋潦涨之时,有竟月不能渡省,文报稽迟,声息不通,每虑鞭长莫及。应请将北路左营改为嘉义营,添设参将驻劄;嘉义城归台湾镇总兵统辖。其原设北路左营都司移驻斗六门,改为斗六门营都司,归嘉义营参将兼辖。原设斗六门汛守备,移驻嘉义,作为嘉义营参将中军守备,专管兵马钱粮城守事件。设遇地方有事,参将会同文员巡缉弹压,守备防守县城。其北路协副将专管北路中、右二营,声势似较联络。又台湾镇标原设中、左、右三营游击三员,旋于道光七年将右营游击移驻竹堑,改为北路右营游击,归北路协副将兼辖,所有镇标右营事宜,裁归游击兼管,固属因时制宜,为挹彼注兹之计。惟是镇标三营操而不防,原所以备调遣也,而调遣兵将之时,必先计及策应,如遇有需总兵亲往弹压事件,必得一将领带兵随行。其中军游击既有代办总兵衙门事务,城守营参将又有巡防郡城之责,均不便远离。设须应援,即无可遣之将。兵可万年不用,不可一日无备。应请将台湾镇标右营游击一员,照旧增设,俾资调遣。
  计添设参将、游击各一员,岁需俸廉等银一千五百四十馀两。现在闽省各营,并无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56 页
可裁之缺,亦无另有常年閒款,堪以拨抵。惟查台湾陆路各营,额设马兵三百名,配马三百匹。按年例准买补马七十五匹,差员赴口购买,长途跋涉配船渡台,已不免于水土失调;及至归营,又无料豆可喂,饲以粳米稻草。加之地土炎热潮湿,实在可以骑操者甚属寥寥。且台地道路窄狭,山皆崄巇,即平地亦无坦途,本非可以驰骋之区。加以处处溪流重叠,或架以竹桥,或用小船渡载,纵有良马,亦难展其骥足。帑项徒糜,实用无济。应请于镇标中、左、右、城守四营各额设马四十匹内,每营裁马十匹,北路中营额设马五十匹内裁马二十匹,共裁马六十匹,各该营尚存马三十匹,足敷差操之用。马匹既裁,所有马兵六十名,应请以三十名改为战兵,三十名改为守兵。统计每年可节省草乾马价兵饷等银一千五百九十两,即以此项节省银两拨充新添参将、游击俸廉等项之需。如此一转移间,于营制并无妨碍,经费并无增加,而于弹压调遣,实多裨益。前次钦差大臣瑚松额在台时,亦曾彼此互商,因搜捕未竣,未及定议。兹臣与提臣马济胜暨镇道各官再三商榷,众谋佥同。并据台湾镇总兵张琴详请具奏前来。臣谨据实请旨。如蒙俞允,所有新设嘉义营参将、台湾镇标右营游击员缺,均请照台湾营员例,即于台湾所属人员内拣选题补。其应铸给关防、添建衙署、分划汛地等事,再行熟筹妥善,分别题咨办理。是否有当,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圣鉴,部议覆施行。再此外尚有应行移驻汛防之处,容臣于巡历南北两路时覆加查勘,归于善后章程内请旨遵办。抚臣魏元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57 页
烺、水师提臣陈化成远隔重洋,不及会衔,合并声明。谨奏。
  道光十三年八月十一日奉朱批:兵部议奏,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六七~九六八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57 页
   四八、户部「为内阁抄出代办闽浙总督福建巡抚魏元烺奏」移会

  户部为移会事:福建司案呈,内阁抄出代办闽浙总督福建巡抚魏奏前事一摺,相应抄单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十三年九月日,主政倪。
  代办闽浙总督事福建巡抚臣魏元烺跪奏为调驻台湾北路营官兵建设衙署兵房等项、估需工料银数在五百两以上、恭摺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湾形势,彰化以北至艋舺止,计程几及五百里,仅有北路协标右营守备一员驻劄竹堑,幅辽阔,巡缉难周,经前任督臣孙尔准会同前任抚臣韩克均恭摺奏请,将台湾镇标右营游击调驻竹堑,改为台湾北路协标右营游击,原设之千总、把总、外委、兵丁俱循其旧;其竹堑守备移驻淡水、彰化交界之大甲,另于镇标右营调拨千总、把总、外委各一员、步战兵二百名驻防大甲,归该守备管辖。又铜锣湾民风剽悍,三湾之斗换坪逼近内山,皆经移设汛房,请于镇标左营调拨把总一员、步战兵六十名移驻铜锣湾;又于镇标左营调拨外委一员、步战兵四十名移驻斗换坪:均归北路协标右营游击管辖。其设立衙署、兵房同应办各事宜,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58 页
另行照例题咨。接准部覆,如奏办理等因。当经行据福建藩司详称:由水师提督、台湾镇道府饬据署淡水同知李慎彝、署台湾北路协副将黄其汉会勘大甲地方,建设守备、千总、把总衙署各一所,外委公所三间,伙房四十间,并军装火药库局、演武厅、箭道亭等项,铜锣湾建设把总衙署一所,伙房十二间,斗换坪建设外委公所三间,伙房八间,估计工料,核实统共需银八千九百三十六两七钱八分三釐五毫,请在司库关税盈馀款内动支,给还垫款,取造册结图式请题,并声明竹堑守备原设旧署堪以改为调驻之游击衙门、兵丁伙房,及各弁司哨皆循旧章,惟箭道、库局、围墙等项损坏,容俟另办。臣于兼署闽浙总督任内恭疏具题。准到工部咨覆:工料银数在五百两以上,请建军装、火药库局、演武厅、箭道亭等项奏请移驻摺内,亦未声叙,行令专摺奏报,再行核办等因。
  兹据福建藩司惠吉遵照部咨具详请奏前来。督臣程祖洛带印渡台,衙门应办事件奏明交臣代办。臣查台湾北路大甲、铜锣湾、斗换坪等处地方,奏准调移备弁驻防,所有建设衙署、兵房等项估需工料银八千九百三十六两七钱八分三釐五毫,现经由司核与成规例价相符,应请准其在于司库关税盈馀款内动支,给还垫款。至库局及演武厅、箭道亭为收贮军装火药并官兵操练之所,当时原奏,因有陈明应办各事宜另行照例题咨,是以摺内未经将库局等项指明声叙,实系应办之工,请准一律建设。除饬将建竣工程交营拨兵驻守,照例取造册结,叙明兴工完竣日期请销,并饬查竹堑游击衙门之箭道、库局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59 页
、围墙等项,实在如何损坏,仍令设法修补,另行办理外,所有建设衙署、兵房等项估需工料银数在五百两以上缘由,臣谨恭摺具奏,伏乞皇上圣鉴。再福建巡抚系臣本任,毋庸会衔,合并陈明。谨奏。
  道光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奉朱批:工部议奏,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六九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59 页
   四九、兵部「为内阁抄闽浙总督程祖洛奏」移会

  兵部为钦奏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奏前事一摺,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十五年三月三十日,副郎嵩。
  闽浙总督臣程祖洛跪奏为拨赴台湾换防弁兵、申明定例、概用水师营哨船渡载、不准勒坐商船、以杜扰累而资练习、恭摺奏祈圣鉴事:窃照闽省内地各营拨赴台湾换防弁兵,定例三年更调。而三年之中,又分四起,匀作二年,春秋二仲调拨水师营哨船赴厦门、蚶江、五虎门三口配载东渡,顺载年满旧兵归营。此往彼来,既可连络声势,又可练习水务,法至善也。
  祗因乾隆五十二年届当换班之期,适值台匪不靖,未经更换。至五十四年荡平之后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60 页
,同时互调,以致船少兵多,不敷配载,从权议令附搭商船东渡。后即援以为例。六十年间,各船户以受累不堪,纷纷呈控。经前藩司田凤仪等议请复归旧例,不得擅用商艘。即出洋巡缉,亦不得复雇商船。彼时水师营员谬执私见,以五十四年权宜之法为必不可易,且有欲尽用商船,不调哨船之论,公然形诸禀牍,聚讼纷纭。延至嘉庆二年,前藩司调停其说,始改议先尽哨船配载,如实有不敷,再准商船附搭,欲以息水师之喙,仍大开累商之门。以后年年禁用商船,实无年不用商船,其弊遂不可胜言。
  蚶江、五虎门二口,每起配渡弁兵,少或数十名,至多不过八百馀名,需船甚少,弊窦尚轻。惟厦门一口,每起渡弁兵总有三千名左右,其调拨哨船事宜,应归水师提标中军参将管理。轮值换班之年,该参将往往以哨船属当修造及已派巡洋、不敷配载为词,禀请饬令厦门同知预备商船,藉为需索之计。迨所欲既遂,即不问哨船之大小坚脆,概行调集,始使东渡。换防弁兵,意存挟制,咸不□配哨船,仍然勒坐商船。沿今三十馀年,几若视为定例。
  该商船一经配载班兵,非特不能多装货物,即弁兵等之饮食用度,悉取资于船户。其所装货物,亦必先与水师提标中军参将及所载弁兵言明,愿加馈送,始准货物上船。迨抵台湾,即将该船扣留,顺载年满旧兵内渡。又不即时登舟,甚有三、五月不得开行者。其勒索费用,亦与在门时相等。故门商船,每届三年,必有二年受换防弁兵之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61 页
大累,惟一年可以经商营运。而台湾营马、船料、兵谷、囚犯及往来官员差使,则岁岁有之,仍须配用商船。多配一官差,即少装一民货。官差雇估,总不若民货之宽裕。更兼近年以来,台湾米糖等货,价值渐昂,利息渐微,而商行年额采办之黑铅,捐解之缉经费,不能短缺。现在厦门商行,日形彫敝,商船渐次歇业,止剩四十馀号,仍然有减无增。虽欲驱之渡载班兵,亦将无以应差。此为累商之弊。
  各营哨船既不渡载班兵,巡洋又属虚名,水兵船只,安坐港汊,即在家逍遥,竟不知如何操驾。偶尔巡洋,出口不识汕沙水线,惟有任船所之,动辄损坏船只。设遇臣衙门指派哨船,渡载兵饷军械等物,必另行雇募舵工,始敢放洋。安能望其习练水战,擒贼立功?水务废弛,口岸败坏,海洋盗劫频仍,获犯十无一二,莫不由此。此为水师营政之弊。换防弁兵习知其故,一则视为利途,冀可多方讹索,鱼肉商船,因之骄者益骄,悍者益悍,此为陆路营政之弊。一事废而三弊兴。又水师提臣陈化成目击情形,屡经会同兴泉永道周恺身先□则,换回训练,而势成积重,难以骤通。
  □海□口台湾货物,米粮为多。商船既少,台米即不能内渡。省城及漳、泉一带,米价踊贵,刻刻有滋事之虞。台湾地处洼下,米糖不能久贮,势必透越外省,接济匪类。又通粤商船以及往来江浙、天津、关东船只,惧其到日拿差,即咸多方躲避。闽海关税,半亦因此缺乏。于国计民生,均大有关系。至于哨船舵工,既须临时雇募,其兵丁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62 页
之水性,亦可想见。设有缓急,将何所恃?
   通筹大局,趁此海洋平靖、兵哨□暇之时,必先复班兵配坐哨船旧章,概不准勒坐商船,则商困苏而台内货物流动,兵识水而台内声势联络。时值十三年分,并无应行换防兵丁,因先通饬严禁,并商同水师提臣陈化成,严督各镇将,先将水兵舵工勤加教练。十四年春、秋二仲头、二两起拨赴台湾换防兵丁,预期严饬水师营挑选大号坚固哨船,分驾三口,渡载班兵,不准一人一械,附搭商船。又恐难于虑始,且访悉换防兵丁,惟省标八营及陆路提标五营,恃系将军、督抚、提督亲标,最为骄悍,法行自近,当即会同将军臣乐善、抚臣魏元烺、陆路提督臣马济胜,于班兵未出营以前申明纪律,首先依限起程,专委大员弹压赴口,并由臣饬发令箭,委员赴厦门,责成兴泉永道稽察,如有不遵纪律、勒坐商船、滋生事端者,不论是弁是兵,轻则责革、枷号插箭游示,重即以军法从事。哨船到台后,责令台湾镇道严饬各营将领,即日验收新兵,旧兵统于十日内配坐原船内渡。果能按限往来,勤谨操驾,并无滋事损失,由臣将管驾弁兵,酌量记名奖拔。一年以来,仰仗圣主天威,同寮协力,幸得弁兵安静,往来迅速。虽亦不免有遭风损船之事,较之从前之偶尔巡洋,动辄失事者,相去远甚。
  臣祗申明旧例,并非创立新法。然人情大都逐利,不顾大局。今一旦将数十年积弊革除,水师营既失其利,又须冒险远□,劳逸既殊,苦乐迥异。行之一载有奇,文武官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63 页
员,多有向臣言及不便于水师者。此又臣敛怨速谤之一端。臣惟有坚持定见,不避怨嫌,以仰副皇上委任海疆之至意。至需索商船规费,勒用商船渡载班兵,以致口岸败坏,水务废弛,其罪魁不在现任之员,而在始作俑者。历年久远,实已无从遐溯。且事系由渐而成,自应宽其既往,儆以将来。嗣后如敢有不遵定例、图复旧习、藉端勒索、败坏船政者,无论提镇将弁,臣即一并严参,请旨治罪,不敢稍事姑容。并请咨部立案。臣谨恭摺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道光十五年三月十五日,内阁奉上谕:程祖洛奏拨赴台湾换防弁兵、申明定例、概用水师营哨船渡载、不准勒坐商船一摺,闽省内地各营拨赴台湾换防弁兵,例调水师营哨船赴厦门、蚶江、五虎门三口配载东渡,顺载年满旧兵归营。嗣因乾隆年间台匪荡平之后,同时班兵,船少兵多,不敷配载,权令附搭商船东渡,后即援以为例。兹据该督奏称,班兵勒坐商船,既足累商,各营哨船既不载渡班兵,巡洋又属虚名,水师营务亦就废弛。著即遵照定例,嗣后拨赴台湾换防兵丁,预期严饬水师各营,挑选大号坚固哨船,分驾三口渡载班兵,不准一人一械,附搭商船。并责成兴泉永道稽察,如有不遵纪律,勒坐商船、滋生事端者,不论是兵是弁,轻则责革,枷号插箭游示,重则以军法从事。哨船到台后,责令台湾镇道严督各营将领,即日验收新兵,换回旧兵,统于十日内配坐原船内渡。经此次申明定例之后,如敢有不遵定例,图复旧习,藉端勒索者,无论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64 页
提镇将弁,著该督一并严参治罪,不准稍有姑容,以除积弊而肃营务。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七三~九七四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64 页
   五0、户部「为议覆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祖洛等奏」移会

  (移文缺)
  户部谨奏为遵旨议奏事:内阁抄出闽浙总督程祖洛等奏台湾艋舺营添兵案内、漏未增估换防兵丁盘费,以致历年赏兵红白盘费银两多有逾额支销恳恩增估拨补一摺,道光十五年九月十三日奉朱批:该部议奏,钦此。钦遵于本月十七日抄出到部。据该□□奏内称:臣等接准部咨,闽省报销嘉庆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二等年台湾澎湖各营赏给兵丁红白盘费逾额银两,行令删除等因。查闽省绿营兵丁红白事件及台湾换防兵丁往回盘费银两,每年实估银三万九千三十一两六钱,系属有馀省分,本可不致逾额支销。惟派防台湾兵丁定例三年更替,分为四起,匀作两年行走,核计道里远近,按名赏给盘费银自二两至一两不等。设各兵到台后,于未经班满之先事故开革,应由内地各营照额拨补,一体赏给盘费,为他省所无。嘉庆十四年以前,无论歇班换防,撙节办理,统与额估数目不甚悬殊。迨嘉庆十五年以后,歇班之年仍有盈馀银一万一、二千两至一万八、九千两不等,与从前不相上下。其换防之年,□□故稀少,补额防兵尚不甚多,亦间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65 页
有盈馀银数百两及一、二千两不等。而不敷之年较多。推原其故,皆由台湾北路淡水营改为艋舺营案内,从嘉庆十三、十六两年为始,在于内地水陆各营添拨戍台兵丁八百七十一名,此往彼来,照例计算,应加增盘费银二千二百四十九两,当时漏未奏请增估,以致届当换防之年,每多不敷。前任各督臣题请将甲年盈馀拨补乙年不足,截长补短,通融办理,而未将嘉庆十三、十六等年以后应加增盘费银二千二百四十九两之处,据实奏请增估。部臣又以闽省本系有馀省分,不准逾额多支,屡驳删减。遂致台澎各营,嘉庆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二等年报销,尚未奉部覆准。嘉庆二十四年至道光十三年报销,亦不能接续办理。即内地各营道光十二年分报销,复经部臣以动用银数过多,恐台湾不敷支放,驳令查照道光十二年通行章程,照例赏银两酌定成数,均匀支放。臣等伏思国家经费有常,各营兵丁赏给红白盘费,本属恩施逾格,自当核实慎重,非特道光十二年以后必应遵照部定章程办理,即道光十一年以前逾额请销之数,亦应遵驳删减,以免冒滥。第近年以来之所以支销逾额,实由加增盘费,未请增估。均匀支放章程,闽省于道光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奉到。于未经奉文之先,早已按照原额赏给,势难按名追回。而后此请赏之兵,又未便两岐,不得不仍照旧支给。此系当年实在情形。臣等综计各年盈绌数目,内嘉庆十七、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道光元、三、四、五、七、八、九、十、十一等年,每年各有盈馀,共计存剩银一十二万三千八百九十七两一钱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66 页
,内除入于道光三、六、七等年春秋拨册内入拨银三万五千二百二十七两五钱外,实存剩银八万八千六百六十九两六钱。又嘉庆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二等年不敷银三千一百十七两五钱,现在奉部驳减。又嘉庆二十五年及道光二、六、十二等年每年亦各支放逾额,共计不敷银一万九千二百八十一两三钱,尚未报销。统共不敷银二万二千三百九十八两八钱。此时若遵部驳全行删减,即应向通省兵丁,按名按年分别著追。历年既久,裁革事故无可著追之人业已不少。即现在充伍者,皆贫乏兵丁,未必即能呈缴。窃恐徒有饬追之名,而无归补之实。合无仰恳皇上天恩,俯念此项逾额支销银两,委系事出有因,实用实销,并非冒滥,与他省仅有红白而无盘费者不同,请将嘉庆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五、道光二、六、十二等八年红白盘费不敷银二万二千三百九十八两八钱,在于积年存剩银八万八千六百馀两之内照数拨补,尚有馀剩银六万六千二百馀两入拨造报。并请从道光十四年为始,将艋舺营添兵八百七十一名加增盘费银二千二百四十九两,照数增估。惟道光十四、十五两年估饷,早经拨定,无可请增。如蒙俞允,所有十四、十五两年共应增估银四千四百九十八两,请即在于报拨馀银内一律拨补。嗣后换防兵丁盘费及本兵白事,仍照向例赏给,其红事与家属白事赏项,遵照酌定成数均匀支放,有馀则报部入拨,不敷则不准开销等语。
  臣等伏查臣部例载:福建省绿旗营红白事件,每岁额拨地丁银三万九千三十一两六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67 页
钱备赏,如有馀剩,入册报拨,按年核实题销。又台湾换防兵丁,往回各赏盘费各等语。又于道光十一年,臣部议覆荆州将军奏请添拨红白赏项案内,议令嗣后各省兵丁,每年红白事件,即照例赏银两酌定成数,均匀支放,总不得于额外再请添拨等因,奉旨依议,钦此,经臣部行文闽浙总督遵照在案。嗣据闽浙总督题销历年红白赏项案内,嘉庆十六年多支银二千四百七十九两,十八年多支银三十八两,二十一年多支银三百四两,二十二年多支银二百九十六两五钱,请在历年存剩入拨银内动拨,节经臣部查系逾额多支,行令照数删除。其道光十二年该省题报内地各营兵丁红白赏盘费等项共用银三万八千四百四十馀两,馀剩银五百八十馀两,俟台湾各营造册题报后核明办理,复经臣部查馀剩银仅止五百八十馀两,恐不敷台湾兵丁之用,驳令该督通盘筹画,均匀办理,题覆到日再行核销各在案。兹据该督奏称,闽省兵丁红白事件及台湾换防兵丁往回盘费,每年实估银三万九千三十一两六钱,系属有馀省分,本可不致逾额支销。惟派防台湾兵丁,核计道里远近,按名赏给盘费银自二两至一两不等,若皆歇班之年,原属有馀,一遇换防之年,即形短绌。推原其故,皆由台湾北路淡水营改为艋舺营案内,从嘉庆十三、十六两年为始,在于内地水陆各营添拨戍台兵丁八百七十一名,此往彼来,照例计算,应加增盘费银二千二百四十九两,当时漏未增估,以致嘉庆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二等年,计不敷银三千一百十七两五钱,现在奉部驳减;又嘉庆二十五及道光二、六、十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68 页
二等年,亦各支放逾额计不敷银一万九千二百八十一两三钱,尚未题销。统共不敷银二万二千三百九十八两八钱,若全行删减,势难向通省兵丁按名按年分别著追,请将不敷银二万二千三百九十八两八钱在于积年存剩银内照数拨补,尚馀银六万六千二百馀两入拨造报。并请从道光十四年为始,将改设艋舺营添兵八百七十一名加增盘费银二千二百四十九两,照数增估。其十四、十五两年应增估银四千四百九十八两,即在于报拨馀银内一律拨补等语。查闽省红白赏银,向于冬拨案内照例估拨。除兵丁红白赏赉及班兵盘费动用外,历年均有馀剩,入拨充饷。嘉庆十二年系换班年分,该省报销案内存剩银七千一百馀两。即以嘉庆十三年后艋舺营添设防兵,应增盘费银二千二百四十馀两,核算尚可馀剩银四千八百馀两。嘉庆十九年系换班年分,已在艋舺营添设防兵之后,该省报销案内亦有存剩银四百九十馀两。是该省红白赏项,果能核实办理,原无不敷。况道光十二年,兵部会议各省兵丁每百名裁减二名案内,据该督覆奏闽省裁撤步守兵八百馀名,赏项银两尤应多有馀剩。且查臣部道光十一年议覆荆州将军奏添红白赏银案内,奉令各省于定额内均匀支放,不得额外请添;即使该省换防之年,偶遇兵丁红白事件较多,除于额定银数内给发盘费外,其馀银两均匀散放,何致尚有不敷?相应请旨,饬令该督将该省红白赏银于兵丁歇班之年,按照定例给发,馀剩银两入拨充饷。如遇换班之年,除换班兵丁盘费应照例支给外,红白事件较少,仍照定例给与,馀银入拨。倘红白事件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69 页
较多,即遵照奏定章程,均匀支放。惟台湾远隔重洋,势难与内地兵丁统行核算,自应按照兵丁名数,于额估红白银内划出银两若干,作为台湾定额,另贮候领,毋得仍似从前之先尽内地动用,致台湾兵丁不免向隅。其划拨银数,应令该督自行查明,酌定报部立案。所有该督奏请红白赏银案内,自道光十四年为始,每年增估盘费银二千二百四十九两,并将十四、十五两年应增估银四千四百九十八两于报拨馀剩银内拨补之处,应毋庸议。至原奏内称嘉庆十六等年至道光十二年统共逾额多支银二万二千三百馀两,实因此数年内兵丁事故过多,且在未经臣部奏定章程之先,各兵请领银两,不得不照例支给,此时若全行删减,势难向通省兵丁按名按年分别著追,请在于积年存剩银内照数拨补之处,尚属实在情形,应如所奏办理。此外尚有积年存剩银六万六千二百馀两,并令该督转饬速行全数造入季拨册内,报部拨用,并将嘉庆二十四年以后历年动用红白赏项及班兵盘费银两迅即造具清册,报部核销,毋再藉词延宕。所有臣等核议覆奏缘由,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七五~九七七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69 页
   五一、工部「为内阁抄闽浙总督钟祥奏」移会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70 页
  工部为移会事:营缮司案呈,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钟奏台湾添建参游衙署演武厅一摺,除抄送兵部办理外,相应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十七年十一月日,郎中张。
  闽浙总督臣钟祥跪奏为添建参游衙署演武厅需用工料银两、筹款借办、捐廉归补、恭摺奏祈圣鉴事:窃照道光十三年剿办逆匪张丙完结,议奏添设嘉义营参将驻劄嘉义县城,其原设北路左营都司移驻斗六门,改为斗六门营都司,原设斗六门汛守备移驻嘉义,作为嘉义营中军守备,并将台湾镇标原裁右营游击,照旧增设,应行添建衙署事宜,分别办理,奏经部议覆准,迄今尚未办竣。臣查既系善后应办之务,自应速为筹办。其添建工程,不便请动帑项,亦应设法支用。查斗六门原有守备衙署,即可作为复设都司衙署,嘉义县原有北路左营都司衙署,即可改为嘉义营中军守备衙署,均毋须另行添建。惟嘉义营应添建参将衙署一座,又台镇右营衙署久为左营居住办公,今增设台镇右营游击,自应仍还右营栖止,其左营早经倒塌衙署,应行建设。饬据台湾镇道议请借款办理,摊廉归还,由司移往该镇道督饬各该县会同营员勘估添建嘉义县参将衙门一所、演武厅一座,共需工料运费银三千八百八十二两九钱一分二釐。又勘明台镇左营衙署,因被风雨刮坏,陆续坍塌无存,按址平地起盖,共需工料运费银五千八百二十两零四分五釐。请于司库筹款,先行发领兴办。俟营地豁免无著各款摊扣清完之日,自道光二十二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71 页
年起,由台地都守以上武职养廉,分年摊扣归款。前案既清,后案才摊,为数相仿,仍循旧由藩司议请准其借款建造,捐廉归补。因查有乾隆三十五年间前任福州将军等奏明发交司库另款存贮马价一项,系备多需马匹之时赴库支用,并非随时动用之款,迄今闲贮,已经多年,应请即在此项旗营寄贮马价银内借动银七千六百九十二两九钱五分七釐,给发兴办,详请具奏前来。臣查此项添建衙署各工,议借寄贮马价,捐廉归补,系为节帑起见,自应俯如所请,动借办理。除饬核实赶办,并议定分摊年限,如数接扣归款外,所有借款建办衙署等项捐廉归补缘由,臣谨会同福建巡抚臣魏元烺恭摺具奏,伏乞皇上圣鉴,部覆行。谨奏。
  道光十七年十月十五日奉朱批:该部议奏,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八0~九八一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71 页
   五二、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邓廷桢片」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选司案呈,内阁抄出前事一案,相应抄录原抄移会贵处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连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二十年八月日,副郎王。
  道光二十年七月二十九日,内阁抄出闽浙总督邓廷桢片:再台湾戍守弁兵,向系内地拨往,定例三年更调,而三年之中,又分四起,匀作二年,于六月间调拨水师营哨船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72 页
配载新兵赴台,于四月间顺载年满旧兵归营。所有本年八、十两月正届二起戍兵瓜代之期,应即往来更替。惟现在夷匪滋事,内地各营弁兵,俱经防守口岸,无可调拨赴台;且哨船均应归营,预备攻守,亦属无从拨载。所有本年秋季戍台班兵,应俟来年春季再行交替。除通省各营遵照,并将留台各兵眷口米谷等项另筹办理外,臣等谨合词附片陈明,伏乞圣鉴。谨奏。
  道光二十年七月二十八日奉朱批:依议,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八六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72 页
   五三、户部「为本部议覆台湾总兵达洪阿等奏」移会

  户部为遵旨速议具奏事:广东司案呈,本部议覆台湾镇总兵达洪阿等奏请筹拨经费银五十万两一摺,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三十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相应恭录谕旨,抄录原奏,移会稽察房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
  户部谨奏为遵旨速议具奏事: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奉上谕:达洪阿等奏请筹经费银五十万两,拨贮闽省,陆续解台,接济军需,著户部速议具奏,钦此,钦遵抄出到部。臣等伏查台湾防堵经费,上年十月内经该总兵达洪阿等奏准于闽省军需项下,分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73 页
拨银三十万两在案。兹复据奏请筹拨银五十万两。臣等公同商酌,拟拨福建本省春拨实存地丁银三万两,春拨后续徵地丁银四万两,广东省春拨实存地丁银十万两,封贮银十万两,湖南省封贮银十万两,芜湖关税银九万两,北新关税银四万两,以上共银五十万两,作为该处防堵经费。恭候命下,由臣部行文各该督抚监督等,将指拨银两,迅即委员解闽,并令闽浙总督照数收贮,以备台湾陆续提用。其各省银两未经解到以前,如台湾有提用之处,除动解该省地丁银七万两外,仍于该藩库正杂留支各款及存剩军需项下,先行借支解往,以期无误要需。谨将臣等□议缘由,恭摺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八七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73 页
   五四、兵部「为兵部等部议覆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库司案呈,所有前事一摺,相应抄录原奏,并恭录谕旨,移会稽察房遵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粘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二十四年六月日,主政吴。
  兵部等部谨奏为遵旨议奏事: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闽省裁马兵丁、请照原议改为步兵一摺,道光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奉朱批:该部议奏,钦此;钦遵抄出到部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74 页
。查该督原奏内称:闽省内联浙粤,外控台澎,山海错综,幅竭辽阔,加以台地民情浮动,海滨俗尚凶顽,水陆兵威,必宜厚积,庶足资防守而备不虞。计台闽各营额设马步战守兵六万一千三百馀名,以之分隶七十馀营,每营多者不过千馀,少者或止数百。各该营所辖汛地,悉皆水陆要冲,且须轮班赴台澎等处戍守。以千馀及数百之兵,供分汛与轮戍之役,原额既不免稍单,况台澎远隔重洋,戍兵分东渡,风涛易于间阻,往往新兵已发,旧兵未回,本营一切差操,更形竭蹶,设再别有徵调,即致不敷。前准户、兵二部会议裁马,原以东南各省非骑兵用武之区,是以因地制宜,量为酌裁,并非因兵额冗多,故有此议。矧闽省情形,兵力实不宜减弱。至马兵改步,前次办有旧章,迄今多载,毫无纠缠。是虽稍有更张,仍属并无窒碍。所有前项裁马各兵,应请仍照原议,改为步额,以资防守,而壮军威等语。
  臣等伏查各省营制,马步兵丁,例有定额,无庸轻议裁改。前因东南各省非骑兵用武之区,经臣部、户部会议,饬令酌量裁减马匹,意在节省马乾,并非更动营制也。上年该署督刘鸿奏请以裁马之兵,改为步兵,经臣部以裁减马匹,原为节省马乾,该署督奏请以裁马之兵改为步兵,于兵额既有纷更,办理恐多窒碍,故拟请作为无马马兵所有改为步兵之处,自无庸议。今该督覆请原议改为步兵,似恐因裁马之故而并裁兵,其实兵额并未议裁,系仿照甘肃省摘缺缓补无马马兵成案,作为无马马兵仍食马兵月饷,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75 页
遇有马兵缺出,即以无马马兵拔补其无马马兵之缺,仍由步兵拔补,似于兵计操防,两无窒碍。至无马马兵支领月饷,户部查前项所裁之马,既经兵部议令作为无马马兵,自应令其仍食马兵月饷。应令该督转饬遵照办理,仍于各该年奏销册内分晰声造,报部查核。其裁剩马匹,奉饬变价一节,查该督上年奏请内地各营额设兵丁骑操马内裁减马九百六十匹,经臣部议覆准其照数裁汰,并令将此项裁减之马,除抵补二十三年内地各营倒缺外,其馀马匹转饬即行变价,以节草乾而归核实。今覆据该督奏请,查明闽省境土半系山阜,半属水田,耕作俱藉人工,民间无可售变。且裁减之马共止九百六十匹,该省内地并台湾各营,历年缓买应补之马,几及一千有零,即请将此项奉裁之马,全数抵补等语。臣等详加查核,该省前项裁减之马,既系无从售变,各营应补之马又须发价往购,一出一入,耗费滋多,即请尽数拨补营缺,可免转辗耗折之虞,自系实在情形,应如所奏,准其尽数抵补该省各营应补缺额马匹。此外缺额马匹,请令该督即行派员出口购补,以慎操防。至裁拨马匹支领草乾银两,户部查前项裁减马匹,今既经兵部议准拨抵应补缺额马匹,所有草乾银两,应令以裁马月日,归于所抵未裁应补马内造销,则款目既归简明,而支用亦皆核实。并令于兵马奏销案内,分晰声造,报部查核。再此摺系兵部主稿,会同户部办理,合并声明。所有臣等覆奏缘由,是否有当,伏乞皇上训示遵行。谨奏请旨。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76 页
  道光二十四年六月十九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八九~九九0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76 页
   五五、兵部「为核议闽浙总督刘等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武库司案呈,所有前事一摺,相应抄录原奏并恭录谕旨移会稽察房遵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粘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二十七年十一月日,主政崇。
  谨奏为遵旨核议具奏事:道光二十七年十月二十四日,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刘等奏台湾各营汛、酌量移拨弁兵一摺,奉朱批:该部议奏,钦此;钦遵抄出到部。查该督原奏内称:本年三月,奉命渡台巡阅营伍,于各营原设汛防中,详加稽察,有应添拨兵丁者,有应酌量移驻者,有原隶他营、诸形隔阂、必须改归本营管辖者。统计全台汛防,所宜酌量变通者,惟阿公店、水底寮、店仔口、下加冬等四汛。查南路凤山县属之阿公店汛,向与岗山为犄角。岗山地居扼要,且又逼近内山,盗匪最易出没,所藉为声援者,惟阿公店一汛。兹阿公店汛额设弁兵,只有外委一员、兵丁五名,以之巡防本汛,兵力尚形单薄,更何能顾及岗山?自应派拨兵丁,常川驻守。又水底寮汛,亦系凤山所属地方,额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丁一百三十名。该处离凤山埤头新城六十里,安集绥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77 页
敉,原设防兵,似可裁减。应请即于水底寮汛额兵一百三十名内,抽出兵四十名,添防阿公店汛。至水底寮汛防兵既减,即无须守备驻劄。查该守备本系南路营参将管辖。该参将现驻埤头城内。自应即将守备同随防之把总,一并移驻埤头。以守备作为南路营参将中军,兼管兵马钱粮。其随防之把总一员,作为埤头存城把总。所有埤头原设存城千总一员,应即拨防水底寮汛。又北路营嘉义县之店仔口汛,额设外委一员、兵丁四十名,向归台湾城守营参将管辖。该参将驻劄郡城,遇有文武会办事件,每因相隔窎远,往返不能剋期。而嘉义营参将驻劄嘉义,本可就近与之商榷,无如该处汛地非其所辖。设遇差调,呼应一有不灵,即难免误事机。自应分别改隶,方为捷便。又下加冬汛,系台湾城守营管辖,额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丁一百三十三名。该处地当冲要,为南北往来必经之路,稽察稍未周密,盗贼即行潜滋,自应酌添兵丁,以资防御。应请将店仔口汛,改归嘉义营参将管辖,即于嘉义营额设弁兵内,酌调外委一员、兵丁四十名,拨防店仔口汛。并将该汛原设外委一员、兵丁四十名,添防下加冬汛,仍归台湾城守营管辖等语。
  臣等查台湾、凤山县属之阿公店汛,额设外委一员、兵丁五名,水底寮汛额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丁一百三十名,台湾城守营所辖嘉义县属之店仔口汛额设外委一员、兵丁四十名,台湾城守营所辖之下加冬汛额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丁一百三十三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78 页
名。今据该督等察看情形,请将水底寮汛额兵一百三十名,酌抽兵丁四十名,拨添阿公店汛;并将店仔口汛改归嘉义营管辖,即由嘉义营拨出外委一员、兵丁四十名防守店仔口汛;将该汛原设外委一员、兵丁四十名,添拨下加冬汛。既据该督声称于地方营伍,均有裨益,应如所奏办理。至水底寮额兵内,抽出四十名,添防阿公店汛,水底寮汛防兵既减,即无须守备驻劄。查守备本系南路营参将管辖,该参将现驻埤头城内,应将守备同随防之把总移驻埤头,以守备作为南路营参将中军守备,兼管兵马钱粮,其随防之把总一员,作为埤头存城把总。所有埤头原设存城千总一员,应即拨防水底寮汛,并将该汛额兵九十名统交该千总管带,庶阿公店声威较壮,足为岗山策应。即水底寮汛留此多兵,无虞单弱。亦应如所奏办理。并令该督察看,移设守备、千总、把总、外委,是否堪胜新移之缺,查明声覆报部。以上各汛弁兵,经此次改拨之后,仍令该督严饬各该弁等认真训练,协力操防,庶不致徒事纷更,以收实效。所有臣等遵旨核议缘由,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训示遵行。谨奏请旨。道光二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具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九九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85 页
   六三、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爱新泰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台湾镇总兵爱新泰奏前事一摺,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粘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嘉庆九年正月三十日。
  台湾镇总兵奴才爱新泰跪奏为巡阅全台水陆营伍及南北两路地方情形、恭摺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湾镇总兵,每年冬间,例应巡查南北两路营伍及地方情形,据实具奏,历经遵行在案。奴才于本年十月初旬,将本标中、左、右、城守四营官兵骑射、鎗阵、牌阵等项看毕,即赴安平镇查阅水操。旋于十一月初四日,前往北路嘉义、斗六、彰化、竹堑、艋舺、淡水、八里岔、石门、大鸡笼等处察看,汛防周密,足资捍卫。归途顺由鹿仔港、笨港、盐水港,巡阅水陆营汛,并查看地方民情及番塾庄社,于二十八日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86 页
旋郡。十二月初二日,又往南路凤山、埤头、水底寮、下淡水、罗汉门、冈山等处冲僻营汛,概行查阅,于初八日回郡。所有郡城、安平、南北水陆各营官弁马步箭、弓力准头尚属合式,兵丁鎗阵势联络整齐,藤牌跳舞便捷,军装器械均各完好锋利,各营马匹除例准倒毙之外,俱皆足额。其千总外委额外等弁马步箭娴熟、中靶较多及平日缉捕勤能者,即予记名奖赏,以备考拔;未正熟练者,勒限演习。兵丁之马步箭、鸟鎗打靶、及藤牌各技艺纯熟者,分别奖赏;间有生疏者,对众鞭责。奴才仍面饬各营将备,加意操防训练,如覆阅时尚有技艺生疏,不惟弁兵分别降革,并将该管将备一并严参,务使将弁各知勉励,营伍整饬,咸成劲旅,仰副我皇上念海疆至意。至南北两路屯弁、屯丁,奴才顺途查验,人数足额,器械完备,循例赏给银牌、茶、花红、布物,并面谕各屯弁务将所管屯丁加意钤束,无许滋事。经过各番社,男妇番童欢欣出庄迎接。奴才复再一体赏赉,以示鼓励。沿途察看地方情形,俱属宁谧。询问出迎乡耆人等,咸称晚稻收成后粮价平减。田间现种豆、麦、地瓜、蔬菜,青满目,户有盖藏,民情十分安贴。奴才仰受圣恩深重,时凛冰渊,惟有钦遵圣训,勉力巡防,不敢怠忽。于地方一切事宜,实心办理,以期仰报圣主高厚鸿慈于万一。所有奴才查阅全台水陆营伍,地方宁谧情形,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嘉庆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奉朱批:实心勉力,不可怠缓,练兵尤为要务。钦此。于二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87 页
十五日抄出到部。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五本四七五~四七六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87 页
   六四、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爱新泰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台湾镇总兵爱新泰奏前事一摺,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嘉庆十年五月日。
  福建台湾镇总兵世袭恩骑尉革职留任奴才爱新泰跪奏为查阅郡城安平水师并北路营汛地方情形、恭摺奏闻、仰祈圣鉴事:窃台湾镇总兵,例每年冬间巡查南北两路营伍地方情形,据实具奏,历年遵行在案。查上年系届换班之期,水路各营兵丁有到台者,奴才随即点验,分发各营收伍。十月初二日,考验本标中、左、右、城守四营官兵马步操演阵势、鸟鎗进步、连环牌阵等项。看毕,即赴安平,查阅水操。旋于十一月十一日前往北路,由嘉义、彰化阅验北路中、左二营,所有官兵马步箭尚属合式,鎗阵势联络熟悉,藤牌跳舞便捷,军装甲械均各齐备锋利,各营马匹除例准倒毙之外俱尚足额。至千把外委额外等马步箭纯熟中靶多者,奖赏记名,以便考拔;其未甚熟练者,勒限练习。兵丁之马步箭、鸟鎗打靶及藤牌各技艺纯熟者分别奖赏,间有生疏者对众鞭责,并严饬各协营将备加意操演。奴才覆阅时,仍有技艺生疏,不惟将该弁兵分别降革,并将该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88 页
管将备一并严参,务使员弁各知振励,营伍整饬,仰副我皇上念海疆之至意。其北路等处屯弁、屯丁,奴才顺途查验,人数足额,器械完备,赏给银牌、茶、布物,以示鼓励。并谕各屯弁务将所管屯丁加意约束,毋庸滋事。经过各番社,男妇欢忻出庄迎接,奴才酌赏银牌、布,并赏番童、番妇笔墨、花红。察看情形,俱属宁贴。理合将查阅郡城、安平、北路各营伍地方及回郡日期,恭摺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嘉庆十年四月二十二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五本四九0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88 页
   六五、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州将军赛冲阿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福州将军赛奏前事一摺,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嘉庆十二年七月日。
  奴才赛冲阿跪奏为查阅台湾北路营伍并沿途海口各情形、恭摺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奴才前奉上谕:将营汛操防事宜,随时整饬等因,钦此。当于上年七月内,将南路各营官兵,次第操阅,奏蒙圣鉴。并声明北路官兵,现防海口,另容较阅在案。兹奴才于四月十六日在府城将应办要件赶办具奏,随即率同台湾镇总兵爱新泰自郡起程,查阅北路协三营并淡水营官兵。查北路协中营驻防彰化,其左右二营分驻嘉义、竹堑一带;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89 页
淡水一营远驻台北艋舺地方。奴才沿途操阅,逐一比较。内北路中营每鎗兵十名,打靶准头均在二十鎗以上;箭兵中靶二枝者较多,亦有中靶三、四枝者;连环鎗,尚属联络;合操演阵,亦属整齐可观。北路右营及淡水营鎗箭准头稍次。馀皆大略相同。其左营官兵鎗箭陈式又次之。所有阅过官兵,技艺优娴者,奴才俱当场奖赏,以示鼓励;其有弓马生疏者,或系新募兵丁,或从前缉匪曾著劳绩,奴才均当场责惩,仍勒限一月学习,如无长进,再行斥革。惟北路右营千总萧元侯、把总周安邦弓马技艺俱属生疏,应行斥革,以示惩儆。点验军装、器械,多有剿匪时遗失者,现在饬查另办。沿途塘房有被贼焚燬未经修复者,一并雇令赶紧修建。额设马匹,除事故倒毙外,按册点验,尚无短少。至奴才经过沿海地方,查阅海口。鹿仔港地方为北路通商总口,往来船只最多,现设游击一员,管带弁兵三百馀名驻港巡防;又北路协近在彰化,足资控制。其馀笨港、新店、三林、中港、后等海口,均系沿海小港,现设防守弁兵,亦俱周密。惟沪尾海口在台湾极北,港道阔深,匪船易于窜泊,现设弁兵分驻防守,尚属不敷。除先经派委参将一员,带领征兵五百名协防外,所有该处营制,尚须酌量调剂。奴才现在咨商督臣,另行办理具奏。至沿途早稻登场,市粮充裕,民情极为恬熙。台湾南北洋面,现亦宁谧。所有奴才查阅情形,谨公同福建陆路提督奴才许文谟恭摺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90 页
  嘉庆十二年六月二十五日奉朱批:览奏俱悉,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九五~八九六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90 页
   六六、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建巡抚王绍兰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当月司案呈,七月十七、二十等日内阁抄出清汉摺奏事件,相应抄录移会典籍厅可也。须至移会者。计粘单一纸。右移会典籍厅。嘉庆二十一年八月初十日。
  福建巡抚臣王绍兰跪奏为巡阅台湾澎湖营兵分别等第及马步箭全不中靶之都司、请旨降补、以肃营伍、仰祈圣鉴事:窃臣先抵澎湖,次及台湾南北各路并噶玛兰,将水陆各营官兵,逐加较阅。除陆路派防紧要汛口并水师出洋巡缉各官兵应免调阅外,查台湾镇标中、左、右三营、南路之下淡水营、北路协之右营及沪尾水师官兵,合操演阵,步伐整齐,连环声势联络,马骑多能合式,鸟鎗中靶分数逾额,藤牌跳舞灵便,对械亦属快捷。台湾水师中、左、右三营水操,驶船把舵,折戗转篷,施放火具,爬桅泅水,(约缺九字)均堪列为一等。又台湾城守营、(约缺九字)两营、北路协中、左二营、艋舺噶玛兰二营,布阵连环,紧凑得法,藤牌跳舞,亦属便捷,鸟鎗中靶,均有逾额,马步弓箭合式一半,应列为二等。又南路营阵法连环,尚属齐集,杂技亦有可观,惟弓马软弱,鸟鎗中靶亦不及分数,应列为三等。当将该管将备营弁,分别训饬责惩,谕令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91 页
勤加操演。至各该管队旗帜、军装、器械,俱属鲜明锋利,陆路马步除例准倒毙、水师船只除交厂修造外,馀皆足额。其各营将备千把总、外委、兵丁人等,年力尚俱壮健。内有中箭五枝及三、四枝并中靶三鎗技艺出色者,立予拔补奖赏;不合式者,当场重责降革。所有护理台湾城守营参将题补灌口营都司世袭云骑尉文忠(约缺三字)箭俱未中靶,察其年力强壮,尚堪造就,相应请旨将该都司文忠降补守备。又弓马平常之陆路把总郑宝、朱得升应降为经制外委。又经制外委丁开辉、姚光明、施兆龙、王登山、余连松、池元、李国章、魏朝标,俱应降为额外外委。又额外外委林玉□、□□、陈飞鹏、郑捷升、陈安俱应降为马兵。所遗(约缺四字)次考验弓马可观之经制外委叶朝升额外外委,陈隆恩、郑得顺、马兵陈捷标、陈元得、陈云升、江腾蛟、林学朝递相拔补。尚有未补各缺,因现在无人可拔,谕令各该营将一俟考有弓马娴习,例得拔补者,即行详报挑补。又有堪以拔补之弁兵,现无相当缺分,亦即于册内存记二十八名,遇有可补之缺,再行照例轮补,仍造具清册咨明督臣汪志伊分别办理,用示劝惩。以上降补各员弁、兵丁及随营学习之世职候补备弁及弓马未能娴熟之水师各弁兵,一俟饬令时加操绿,责成该管将备,并咨明台湾镇总兵武隆阿,按期考验,务期一律精纯,咸成劲旅,以仰副圣主慎重海外岩疆整饬武备之(约缺七字)湖水陆各营官兵,分别等第各缘由,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92 页
  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十八日奉朱批:依议,兵部知道。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己编第七本六九四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92 页
   六七、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武隆阿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福建台湾镇总兵武奏前事一摺,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嘉庆二十三年二月日。
  福建台湾镇总兵革职留任奴才武隆阿跪奏为巡阅全台营伍及南北两路同噶玛兰地方情形、恭摺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湾镇总兵每年应巡查南北两路营伍及地方情形,据实具奏,历经遵办在案。查本年系三、四起戍兵换班之期,凡内营新兵抵台,奴才随时点验收伍,督饬各营将备钦遵前奉谕旨,不必拘定春秋之期,不时训练,以严武备而收实效。兹于九月二十六日,先往南路凤山埤、水底寮、下淡水、罗汉门、冈山等处冲僻营汛,概行查阅。回郡后,复于十一月初三日,前往北路嘉义、斗六、彰化、竹堑、艋舺、淡水、八里岔、沪尾、石门等处察看,汛防周密,足资捍卫。随进噶玛兰巡查,在地文武均各认真缉压,营汛墩房、军装器械亦皆严密齐备,旋即出山,顺由鹿仔港、笨港、盐水港巡阅水陆营汛,并查看海口地方情形及熟番庄社,于十一月二十四日事竣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93 页
回郡。循例会同署台湾道臣汪楠次第较阅本标中、左、右、城守两军及安平三营水陆官兵技艺完毕。查郡城及南北两路水陆各营官弁马步箭弓力准头均属合式,兵丁阵势鎗亦各联络整齐,藤牌跳舞便捷,军装军械俱各鲜明锋利;各营马匹,除例准倒毙外,俱亦足额。千把外委等弁马步箭娴熟、中靶多者,奖赏记名,以备考拔;生疏者揭由督臣咨部斥革;未甚熟娴、材力尚堪造就者,勒限练习。兵丁之马步箭、鸟鎗打靶及藤牌各技艺纯熟者,分别奖赏;生疏者对众鞭责。并饬各营将备加意训绿操演,奴才不时复阅,倘技艺仍有生疏,不惟弁兵分别降革,并将该将备一并严参,务使将弁各知振励营伍,精练技艺,有勇知方,咸成劲旅,仰副我皇上念海外岩疆、整饬武备之意。至南北两路屯弁、屯丁,奴才顺途查验,人数足额,器械完备,照例捐赏银牌、布疋,面谕各屯弁加意约束屯丁,毋许滋事。经过番社,男妇欢迎,一体量加赏赉,以示优恤。沿途察看情形,晚稻久经收穫,现种豆菱地瓜,杂粮遍地,青畅茂。询问出迎乡耆人等,咸称沿海一带晚稻缺雨,收成稍为歉薄,幸有杂粮接济,尚无妨碍。惟嘉义、彰化二县属近山沿海村落,时届严冬,不无宵小出没。更恐海岛僻处,菁密林深,或有潜匿逸犯。奴才于经过地方口岸,谆嘱营县,实心实力,认真稽察,总期有犯必获,不许虚应故事。奴才仰蒙皇上天恩,畀以海疆重任,惟有秉具天良,钦遵圣训,于地方营伍,实心整顿料理,断不敢稍尚虚文,因循贻,以期仰报圣主高厚鸿慈于万一。所有奴才查阅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94 页
全台水陆营伍及地方宁谧情形,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嘉庆二十三年二月十四日奉朱批:览奏俱悉,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一三~九一四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199 页
   七0、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蔡万龄奏」移会

  兵部为移会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福建台湾镇总兵蔡奏前事一摺,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六年三月日,主政尚。
  福建台湾镇总兵臣蔡万龄跪奏为巡阅全台水陆营伍及南北两路地方情形、恭摺具奏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00 页
、仰祈圣鉴事:窃台湾镇总兵,每年例应巡阅南北两路营伍及地方情形,据实陈奏,历经遵行在案。本年系头起戍兵换班三期,凡内营新兵先后抵台,均经臣随时点验,发营收伍。又噶玛兰奏准添设兵丁三百名,亦经抽拨前往戍守。并饬各营将备勤加训练。兹臣循例于十一月初十日自郡起程,前往北路嘉义、斗六、新化、竹堑、艋舺、淡水、八里坌、沪尾、石门等处察看,汛防周密,足资捍卫。随进噶玛兰,巡查该处民番乐业,地方尚属安静。即出山,顺由鹿仔港、笨港、盐水港查阅水陆营汛,并沿海地方及熟番庄社毕,旋赴南路,无论冲僻营汛,概行亲历。回郡又会同道臣孔昭虔校阅郡城及安平水陆官兵技艺,于十二月十九日竣事。查镇标中、左、右营、城守营、北路左营、艋舺营、南路营及安平中、左、右营,阵势灵动,鎗联络,藤牌对械均属便捷,鎗箭中靶俱能逾额,堪列为一等。北路中、右二营及沪尾、噶玛兰、下淡水等各营,布阵、连环、藤牌、对械,俱各熟习,鎗箭中靶亦皆合式,应列二等。各营旂帜器械,鲜明锋利。陆路马匹,除例准倒毙,亦皆足额。官兵技艺优娴者,酌为奖赏,并记名升拔;兼有生疏而才力尚堪造就者,官则勒限,兵则棍责。惟艋舺营外委蔡振兴,不守官箴,又北路右营外委方玉山、噶玛兰营外委郑德顺,人软技庸,即斥革以示劝惩。仍严饬各营将备,加意训练操演,臣不时覆阅。倘技艺仍有生疏,不惟弁兵分别降革,并将该将备一并严参,务使将弁各知振励,营伍整饬,咸成劲旅,仰付我皇上慎重海外岩疆、修明武备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01 页
之至意。至南北路各屯弁丁,查点人数足额,器械完备。经过番社男妇欢迎,俱各量加赏赉,以示优恤。沿途察看情形,晚稻早经收穫,现种地麦豆瓜各项杂粮,遍地青畅茂。南路气候较早,已各翻犁种莳。地方民情,均极安谧。惟时届严冬,近山沿海各,恐不无宵小出没窃抢。臣于经过地方口岸,谆嘱营县实心实力,认真稽察须有犯即获,毋许虚应故事。臣仰荷天恩,畀以海疆重地,惟有秉具天良,钦遵圣训,刻刻留心,事事得实,断不故稍涉因循粉饰,致滋贻误,以期仰报圣主高厚鸿慈于万一。所有臣巡阅营伍地方情形,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六年三月十五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四二~九四三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01 页
   七一、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刘廷斌奏」移会

  兵部为钦奉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台湾镇总兵刘奏前事一摺,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八年二月初三日,正郎王。
  福建台湾镇总兵官奴才刘廷斌跪奏为查阅全台水陆地方营伍情形、恭摺具奏、仰乞圣鉴事:窃奴才由正定镇总兵,仰蒙皇上殊恩,调补台湾重地。本年三月到任以来,查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02 页
此地孤悬海外,民鲜土著,向称浮动,兵由内地调换,训绿操防,文武巡查缉捕,最关紧要。曾于谢恩摺内,声明千把以下,请照内地拔补,无拘三年,方能得力,由督臣附于移民案内具奏。嗣奉朱批:海疆重地,刻刻俱要留心,除暴安良,尤当注意操防,更须认真,切忌姑息养奸,慎勉为之,以付委任。钦此。跪读之馀,感激难名。奴才与道府留心体察,随时随事,严饬文武勤加巡缉,及亲近将备,分晰技艺,申明军纪,按期操练,并宣谕设兵原以卫民、除暴安良之道,以期兵技娴熟,绥靖地方。
  兹于本年九月十九日,报明兵部,即日起程,先赴南路凤山沿海至水底寮,由内山傍下淡水、阿里港、蕃薯寮、罗汉门、冈山一带回郡。旋由北路嘉义、斗六门、水沙连、彰化、淡水、大甲、艋舺、噶玛兰内山回,由沪尾、葫芦墩、猫雾、鹿港、笨港、盐水港一带,次第校阅南路营、下淡水营、北路左营、中营、右营、艋舺水陆两营、噶玛兰营安平协分驻鹿港左营,于十月二十五日回署,阅验亲标中、左、右三营、城守左、右军、安平中、左、右三营兵丁合操。各营阵势挑鎗齐截,连环声势联络,藤牌跳舞踊跃。经过塘汛,挨次点验。鎗箭中靶,均在六、七成以上。弁兵内技艺娴熟者,当场奖拔;间有少及不中者,分别降责,以示惩儆。其分防偏僻小汛,奴才行令该管将备汛弁,于巡查缉捕之便,随时点验,庶巡防无虞偏废。点验军装鲜明,器械坚利。马由口买,足堪马考操。鎗箭中靶,北路协左营、南路营、艋舺、沪尾营、噶玛兰营、安平协右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03 页
营、镇标中营、右营、艋舺、陆路安平协中营、左营、镇标左营次之;北路协右营、分防桃仔园后陇城守右军、分防下加冬汛又次之。至澎湖孤悬海中,该协员弁本年军政及考拔之便,俱经奴才调验。其兵丁技艺,奴才委员点验,据报与奴才亲历营分,亦属相符。且该协副将孙得发、游击江鹤,俱年力精壮,操防勤慎,无虞废弛。将备内除题补有人未到及未题补不记外,馀俱年力强壮,弓马去得,尚无衰庸之员。奴才仍留心体察,如有怠惰操防、挑拔不慎、遇事不速、宽严失当之员,随时咨报督提两臣斥革。台湾重地,奴才不敢稍事姑容,致滋贻误。
  惟查有艋舺营陆路额外艾逢泰,临场不到,立予斥革;遗缺请以该营目兵阮士朝拔补。北路右营额外李国章,弓马平常,降为战兵;遗缺请以该营目兵邹应龙拔补。下淡水营额外戴恩,马步未中,惟年力精壮,应请降为战兵;遗缺请以南营水底寮汛目兵叶芳拔补。又艋舺营陆路外委吴廷贵、镇标右营外委裴得华、安平协右营外委蔡观光,马步未中,惟俱各年力精壮,应请降为额外;其吴廷贵遗缺请以技艺娴熟之艋舺营陆路额外李得宝拔补,裴得华遗缺请以北路右营额外陈起凤拔补,蔡观光遗缺请以沪尾营额外余良成拔补;其李得宝所遗额外缺请以吴廷贵降补,陈起凤所遗额外缺请以裴得华降补,余良成所遗额外缺请以蔡观光降补。又北路右营把总陈起蛟,操防不力,惟弓马年力尚可,应请降为额外;遗缺请以技艺娴熟之北路左营外委翁标桂拔补;翁标桂遗缺请以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04 页
缉捕有方之北路中营额外陈大有拔补;陈大有遗缺请以陈起蛟降补。又镇标中营外委王联芳,久病不愈,应请休致;遗缺请以该营额外范泽源拔补;范泽源遗缺请以镇标左营目兵黄振凤拔补。又城守营右军千总罗云台,于巡防缉捕,不能得力,未便留台。该弁由武举出身,年力尚壮,弓马亦可,应请调回内地候补。所遗千总缺,请以年壮技优之噶玛兰营把总李升拔补。李升遗缺请以噶玛兰营外委赵开麟拔补。赵开麟遗缺请以噶玛兰头围汛目兵詹兴龙拔补。又南路营额外保世贵,临场因病出缺,请以该营目兵张观胜拔补。又北路左营额外林学潮临场出缺,请以该营目兵陈天河拔补。又南路下淡水营外委康成兴临场患病,旋即出缺,请以北路右营额外孙建金拔补;孙建金遗缺请以北路右营目兵吴熊拔补。并将各该营将备,具报前来。除取各该弁履历咨报督提两臣照例咨部外,再澎湖协右营千总周承恩升补守备遗缺,先经前署镇臣陈化成以该营把总林鸣阳拔补,现准督臣行知,与例未符,应行退回把总本任;其所遗周承恩千总缺,奴才即以考验年壮技熟、缉捕勤能之艋舺所属沪尾营水营把总陈云蛟拔补;陈云蛟遗缺请以澎湖右营外委林朝梁拔补;林朝梁遗缺请以安平协中营额外张祥珍拔补;张祥珍遗缺请以安平中营目兵傅英辉拔补,用示劝惩。奴才仍饬各营将备,勤加训练,务期咸成劲旅,以冀仰副我皇上慎重海疆、整饬戎行、设兵卫民、除暴安良之至意。
  奴才经过南北两路,社番男妇欢迎,俱量加赏赉,谕以勤耕习礼。屯丁器械鲜明有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05 页
用。沿途察看情形,晚稻均已收藏遍地,男妇正收花生,现种豆麦地瓜各项杂粮,青□茂。彰化葫芦墩、四张犁、头店一带,秋苗出水,秋后即可裁插。地方民情俱极安谧。奴才于经过地方口岸,谆嘱汛防文武及屯弁等,务留心稽察奸宄防范生番出没,毋许港澳奸民借端生事稍有疏懈。奴才仰荷天恩,畀以海疆重任,惟有恪遵圣训,刻刻留心,认真整顿,不敢稍涉因循,致滋贻,以期仰副皇上高厚鸿慈于万一。所有奴才查阅地方营伍情形及回署日期,理合据实恭摺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八年正月十八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五0~九五一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05 页
   七二、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建水师提督刘起龙奏」移会

  兵部为钦奉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福建水师提督刘奏前事等因,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八年八月二十六日,主政廉。
  福建水师提督臣刘起龙跪奏为臣赴台湾校阅营伍官兵技艺、分别等第、并稽查地方情形、及回抵厦门日期、恭摺具奏、仰祈圣鉴事:窃臣准督臣孙尔准、抚臣韩克均咨会,本年□□台湾营伍、地方之期,具奏令臣前往。随于四月初八日,自厦门登舟,候风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06 页
东渡缘由,恭摺奏明之后,十一日风帆稍顺,由大担放洋。十五日,驶抵澎湖。随校阅澎湖水师协标左、右两营操阵,考验官兵技艺,察访民情安贴。事毕还舟。缘连日风雨交错,未能起篷。至二十日稍息,开驶渡台,□□南风顶逆,迨二十五日至台湾鹿耳门。二十六日,先阅台协水师中、左、右三营□□□□官兵技艺,次第考□完竣。于五月初一日,由沿海赴南,至凤山县,校阅南□□、□□水营操阵官兵技艺。旋从□山一带过郡,赴北路嘉义县斗六门、彰化县、淡水厅艋舺,直进噶玛兰内山,周□转□沪尾,绕葫芦墩,出黄港沿海一带,先后校阅北路协标中、左、右三营、艋舺营、沪尾水师营、噶玛兰营及驻防黄港之台协水师左营、暨沿途塘汛,俱经逐一简□,于六月初五日到郡城。查核考册内,台湾镇标中、左、右、城守四营、台协水师中、左、右三营、北路协标左营、澎湖水师协标左、右营,操阵俱属整齐进步,连环联络,鎗箭中靶分数均在七成以上,藤牌对械跳舞便捷;台湾水师三营,水师驾船、执舵、转篷、折戗,往来施放鎗,均能纯熟,爬桅泅水及水中对械等技,亦皆灵便;均堪列为一等。又北路协标中、左、右两营、艋舺营、沪尾水师、噶玛兰营、南路营、下淡水营,布阵连环,俱皆齐整紧凑,牌兵对□□□□熟,鎗箭中靶分数俱在六成以上;堪以列为二等。查验各营军装器械,鲜明坚利。陆路马匹除倒毙、水师战船除遭风击碎驾厂修造外,馀俱足额。各营官兵内,有马步全射及中靶四五箭、鎗兵中靶二三鎗者,俱经分别记名奖赏;生疏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07 页
者责革。技艺次□□人材可观,查询平日差操尚属勤奋,水师弁兵熟悉水务者,均予勒限训练,移知该镇臣覆验,如无□□再行斥革。所有各营将备员弁,上年经臣刘廷斌于军政及阅兵案内甫经先后劾办,现在尚无衰迈庸劣之员。各营兵丁,□□精壮。惟有台湾镇标左营额外李雄彪马步生疏,但年力精壮,降为马兵;遗缺请以马步全射之该营马兵□□芳拔补,所遗粮缺即以李雄彪降补。又南路下淡水营额外郑□□,□步软弱,未便姑容,□场斥革;遗缺请以材技可□之南路营□□□沈生拔补,用示惩劝。□仍于阅操时,晓谕军律,俾各兵咸知大义,并令将领备弁务须时加训练,□以阅后稍存懈怠。
  臣到台历过地方,细访舆情,自督臣孙尔准于道光□年间剿抚闽粤民人分类械斗一经惩创之后,民知儆畏,甚属安□。□□□臣刘重麟钦遵谕旨,实力查办清庄,设立总董,专司戢暴安良,立法极为周备。臣见地方官,均谆嘱勉力奉行,勿得虚应故事。沿途调验屯弁兵丁,俱各强壮,器械亦属适用,照例赏给,以示鼓励;并谕各守番隘,毋许生番出山扰害。所过村庄,各谕绅耆,务须约束子弟,守分安业,均各悦服,领命前去教督。察看田畴早稻,彰化以南业已登场,淡水以北气候较迟,亦渐刈穫。询问老农,俱称年谷丰稔。地瓜杂粮亦好。臣往返台郡,晤见镇道□□和衷,遇事皆熟商办理,所以民情安贴。洋面商船,亦络绎如常,□□□□。目下地方虽属安静,但台地民情向称浮动,防微杜渐,仍当随时随事,认真查办,并督饬协营厅县勤加捕盗,以安闾阎。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08 页
复谆嘱镇臣刘廷斌于水陆各营员弁,加意稽察,如有不循纪律,及人地未宜,难期振作,随时分别核办,总期海外营伍,整齐严肃,安益求安,以仰副皇上慎重海外岩疆、整饬武备之至意。兹臣出阅事竣,仍由鹿耳门配渡,于六月十四日登舟,开驾放洋,二十四日抵厦门。合将□过□澎营伍官兵技艺,分别等第,及稽查地方安静各缘由,恭摺具奏,伏乞皇上圣鉴。再臣经过洋面□□□□隘,合并陈明。谨奏。
  道光八年八月十三日□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五五~九五六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08 页
   七三、户部「为内阁抄出福建陆路提督马济胜奏」移会

  兵部为钦奉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福建陆路提督马奏前事一摺,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主政德。
  福建陆路提督奴才马济胜跪奏为敬陈奴才前赴台湾校阅营伍、稽查地方情形、及回抵泉州日期、恭摺奏闻、仰祈圣鉴事:窃奴才准督臣孙尔准、抚臣魏元烺函商,以巡台之举,今年必当举行,轮应奴才前往。奴才于四月初三日恭摺奏报后,带印起程,赴厦门配船候风。十三日,风色稍顺,即由大担放洋。十四日辰刻,望见澎湖。因北风正急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09 页
,不能落篷,奴才督饬舵工水手,极力戗。据称船在下风,实难拢岸,不得已顺流东渡。是日申刻,寄泊鹿耳门之外汕。十五日,即至台湾府城。晤见镇道,询问地方情形,咸称安静,文武办事,亦极和衷。惟春间雨泽稀少,立夏以来,甘膏叠沛,尚未十分透足。奴才至台后,大雨时行。至十八、九等日,天色晴霁,随将台湾镇标中、左、右、城守四营、台协水师中、左、右三营,水陆操阵,官兵技艺,次第校阅。并行委台协水师副将黄贵,验看澎湖协标两营营伍。奴才即亲赴南路凤山县之埤头、山猪毛等处,校阅南路下淡水各营。旋回台郡。再赴北路之嘉义县、彰化县、竹堑、艋舺、噶玛兰内山一带,周历巡查,阅看北路协标中、左、右三营、艋舺、沪尾水师营、噶玛兰营及分驻鹿港之台协水师左营,暨沿途塘汛官兵毕,于五月二十二日回抵彰化县之茗港地方,按册查核。内台湾镇标中、左、右三营、北路协标中、左、右三营、艋舺营、沪尾水师营,合操演阵,步伐整齐,鎗连环声势联络,藤牌对械勇技灵便,鸟鎗弓箭中靶逾额,台协中、左、右三营水操,驶船、执舵、折戗、转篷、施放火具、爬桅泅水及水中对械等技,俱极纯熟,堪以列为一等。又台湾城守两军、台协水师三营、噶玛兰营,陆操布阵,连环紧凑,藤牌跳舞尚属蹻捷,鎗箭中靶亦多,堪以列为二等。又南路下淡水两营合操,尚能如法,杂械等技,亦有可观,惟鎗口稍高,号令未能画一,虽鎗箭中靶均够分数,应列为三等。其澎湖协标两营,现据委员呈缴验过图册,声明操阵合式,核其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10 页
鎗箭中靶,多数亦俱足额。询该处地方,亦称安静。查验各协营旌帜军装器械等项,均属鲜明锋利。陆路马匹、水师战船,除例准倒毙、送厂修造外,馀俱足额。兵丁技优者,当场奖赏;技生疏者,即行降革。至各营将领备弁,奴才加倍留心考察,内有才技出色,缉捕认真,以及官声尚好,熟悉海外情形,于台湾实属相宜者,酌举一、二员开列密摺,咨送督臣,以备题补,馀俱循分供职,现在尚无庸劣之员。惟台湾镇标中营外委许元辉、南路下淡水营外委黄光烈,人软技庸,难期振作,应行斥革。又台湾协水师右营外委黎应升、南路营外委吴金龙、下淡水营额外刘建龙、北路中营额外黄朝凤,均系步射平常,姑念年力正壮,应行降为额外马步战兵,所遗各弁缺,请以现在考验弓马可观额外马步目兵分别递拔,另开清单,恭呈御览。其弓马稍次、人才尚可者,均予勒限绿习,移知台湾镇届期覆验办理,务使一律精纯,咸成劲旅,以期仰副圣主整饬戎行、绥靖海疆至意。
  刻下全台地方,实系安静,兼之镇臣刘廷斌、道臣平庆遇事均能督属迅速办理,奴才经过各厅县营汛,又复面嘱该营文武,凡有应办事件,务须妥速商办,其应行禀报者,据实飞报,毋许压延,而轻重之法,尤须实办奉行,以除匪类而安良善。并谕绅衿耆老,约束子弟,毋许滋生事端。其化番男妇以及屯弁、屯丁沿途迎接者,均照例赏以银牌、布疋,谕令各守番险,毋许生番逸出扰民,均各欢忭答应。沿途察看田畴禾稻,南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11 页
路一带,早已丰畅,北路气候较迟,现得透雨,亦已陆续刈穫。询问农氓,均称收成尚好,咸庆丰年。奴才查阅事竣,于五月二十七日由茗港登舟,二十八日放洋内渡。因开驾后即遇西北风顶逆,至六月初四日收泊蚶江登岸,随时驰赴泉州属驻扎衙门。所有奴才经由洋面,商艘络绎洵堪仰慰宸。今将阅过台湾营伍官兵技艺,分别等第,及稽查地方安静缘由,同奴才回署日期,恭摺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道光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谨将奴才巡阅台湾营伍弁兵升拔降革花名营分,缮具清单,恭呈御览。计开:台湾镇标中营右哨二司外委许光辉斥革,遗缺请以该标右营额外黄茂拔补;所遗额外弁缺,请以该标中营马兵杨耀宗拔补。台湾南路下淡水营左哨外委黄光烈斥革,遗缺请以北路左营额外曾名标拔补;所遗额外弁缺,请以北路中营马兵黄廷凤拔补。台湾水师右营右哨外委黎应升降为额外,遗缺请以该协中营额外李梦熊拔补;所遗额外弁缺,请以该协左营目兵林振贵拔补。台湾南路营右哨头司外委吴金龙降为马兵,遗缺请以镇标中营额外陈基成拔补;所遗额外弁缺,请以艋舺营马兵黄书成拔补。台湾下淡水营额外刘建龙降为战兵,遗缺请以镇标左营马兵林得胜拔补。台湾北路中营额外黄朝凤降为战兵,遗缺请以该营马兵董连高拔补。道光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奉旨:依议,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六二~九六三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12 页
   七四、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张琴奏」移会

  兵部为钦奉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福建台湾镇总兵张奏前事一摺,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计抄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十五年三月三十日,主政寿。
  福建台湾镇总兵官奴才张琴奏奏为巡阅全台水陆营伍及南北两路地方安谧情形、恭摺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湾镇总兵每年巡查南北两路营伍及地方情形,据实具奏,历经遵行在案。查台湾营伍废弛已久奴才上年抵台后,谨遵钦奉谕旨,随时严饬各营将弁,勤练兵技,申明纪律,务期兵归实用,营伍整肃。本年值头、二起班兵更换之期,凡遇新兵抵台,奴才逐一点验,发营收伍,并令勤加操练,以严武备。嗣届冬令,应行遵例出巡,即于十月初三日报明兵部,先往南路凤山、埤头、水底寮、下淡水、冈山等处冲僻营汛,概行查阅,回郡。复于十月初六日前往北路嘉义县、斗六门、水沙连、彰化县、大甲、竹堑、艋舺、沪尾、噶玛兰等处,挨次阅看。即顺由鹿港、盐水港巡阅水陆营汛,查看海□地方情形,于十二月十六日事竣回郡。循例会同台湾道臣刘鸿较阅本标中、左、右、城守四营及安平中、左、右三营水陆官兵技艺完毕。查郡城及南北两路水陆各营合操阵式,尚皆整齐,枪亦俱联络,藤牌对械跳舞便捷,器械旗帜俱各鲜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13 页
明坚利,马道均堪骑操。并据护理澎湖副将事游击詹功显呈送委验该辖左、右两营考册前来。奴才悉心校核各营官兵技艺,镇标中、左、右、城守安平中、左、右、艋舺、沪尾为优,北路中、左、右、噶玛兰、澎湖左、右营次之,南路下淡水两营又次之。合计枪箭中靶分数,均有逾额,较奴才上年阅验,俱有起色。各营将备,俱年力强壮,弓马去得。千、把、外委、额外等弁,先据各该管将备开摺密送前来,奴才悉心校阅,其马步箭中靶多者奖赏记名,其中等及弓力不及六力者,勒令勤加绿习。查有安平左营外委周名扬,步箭欠准,惟该员年力正壮,尚堪造就,应请降补额外,以观后效。北路右营额外江捷升,弓马罢软,应行斥革,以示惩儆;所遗之缺,即就现考弁兵内,择其缉捕得力、技艺优娴者分别递拔,详由督臣照例核办。奴才惟有恪遵圣训,力除积习,严饬各营将备,申明纪律,加意训练,严密巡防缉捕。奴才仍留心察访,不时调验。员弁中如有始勤终怠,训练缉捕稍形疏懈者,随时参办;兵丁内如有技艺生疏者,斥革另补,务使营伍整饬,技艺娴熟,俾各有勇方知,咸成劲旅,仰副我皇上念海疆、整饬武备之至意。
  至奴才经过地方密看沿途汛塘,兵房坍塌者,行令有司赶紧修造,以资栖止。仍于所过各村庄,谕令绅耆、总董人等,约束庄众子弟,安分习业,和睦乡里,勿分气类。并令力行清庄联庄之法,冀收实效。其南北两路屯丁,查点足额,器械完备,循例指赏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14 页
银牌,面谕各屯弁加意约束屯丁,毋许滋事。经过番社,男妇欢迎,一体量加赏赉,以示优恤,民番极为欢忭。各属粮价中平,南北地方洋面亦俱安谧,堪以上慰圣怀。奴才仰蒙皇上天恩,畀以海疆重任,已经两载,惟有倍矢天良,督饬将备,实力整顿,并将地方事件,会同道臣刘鸿实心办理,断不敢稍事因循贻,以期仰报圣主高厚鸿慈于万一。所有奴才查阅全台水陆营伍及地方安谧情形,理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道光十五年二月二十二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七二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14 页
   七五、兵部「为内阁抄出台湾总兵达洪阿奏」移会

  兵部为钦奉事:职方司案呈,内阁抄出台湾镇总兵达奏前事一摺,相应抄单移会贵房查照销案可也。须至移会者。右移会稽察房。道光十七年四月日,主政成。
  达洪阿片:再台湾镇总兵年应巡阅地方营伍,奴才达洪阿经于上年十月十一日自郡起程,循例前赴南路一带,无论冲僻营汛,周加亲历,察看营伍整齐,刀鎗锋利,将备弁兵弓马去得,大鸟枪准头合式,一切军装、器械、马匹、旗帜均各齐备足额。于二十日事竣,回至岗山地方,适接嘉义县属匪徒滋事之信,随即回郡城,会商道府,筹备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15 页
一切。一面挑选官兵,亲督署城守营参将保芝琳一同管带起程,驰往剿办,驻营嘉义县城外适中之地,尽力搜□,□尽根株,两月馀以来,不遗馀力。所有郡城及北路各营官兵,未□亲往校阅。除专檄各该管协将督率备弁,认真操演,将考过各官兵技艺原册缴报,以备随时抽验优劣,分别赏罚外,合并附片陈明,伏祈皇上圣鉴。奴才达洪阿谨奏。
  道光十七年四月十三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九七九页。)

卷二、台湾军事行政(嘉庆、道光时期) 第 2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