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弁言 第 1 页
弁 言
在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以前,台湾系在郑氏手中;自二十二年以后,始并入清朝版图。本书内容,因分前后两个时期说明。
前一时期,自顺治十八年至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六一~八三)。初,郑成功入台不久,永历败亡于滇南,成功旋亦谢世;嗣郑经(本书作锦)撤离金、厦两岛,郧阳十三家兵亦趋于覆没。清廷以天下无事,在东南沿海实施迁界罢兵,海上得暂相安者数年。迨至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因「撤藩」问题导致吴、耿、尚三藩之变,郑经乘机重入闽南、粤东,干戈扰攘又达八年之久。旋经败回台,冯陈之业遂衰。其间尽选有关郑氏记载以外,对于永历败亡、郧阳覆没以及与郑经入闽、粤相终始的三藩变乱前后亦略及之,以见其相互关系。
后一时期,自康熙二十三年讫六十一年(一六八四~一七二二)十月。二十二年六月至八月,清将施琅进佔澎、台;于是郡县其地,设镇驻防。其后所有关于台湾的记载,除一二郑氏馀事及六十年(一七二一)发生的朱一贵之乱外,馀殆仅属台湾所隶督、抚、提、镇以上官员的异动与地方粮赋因灾害的减免。(知非)
在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以前,台湾系在郑氏手中;自二十二年以后,始并入清朝版图。本书内容,因分前后两个时期说明。
前一时期,自顺治十八年至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六一~八三)。初,郑成功入台不久,永历败亡于滇南,成功旋亦谢世;嗣郑经(本书作锦)撤离金、厦两岛,郧阳十三家兵亦趋于覆没。清廷以天下无事,在东南沿海实施迁界罢兵,海上得暂相安者数年。迨至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因「撤藩」问题导致吴、耿、尚三藩之变,郑经乘机重入闽南、粤东,干戈扰攘又达八年之久。旋经败回台,冯陈之业遂衰。其间尽选有关郑氏记载以外,对于永历败亡、郧阳覆没以及与郑经入闽、粤相终始的三藩变乱前后亦略及之,以见其相互关系。
后一时期,自康熙二十三年讫六十一年(一六八四~一七二二)十月。二十二年六月至八月,清将施琅进佔澎、台;于是郡县其地,设镇驻防。其后所有关于台湾的记载,除一二郑氏馀事及六十年(一七二一)发生的朱一贵之乱外,馀殆仅属台湾所隶督、抚、提、镇以上官员的异动与地方粮赋因灾害的减免。(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