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下) 武备
卷四(下) 武备 第 161 页
噶玛兰厅志卷四(下)
  武 备
     兵制 营署 营庄 戎政 武秩 武功


卷四(下) 武备 第 161 页
    (夫班师振旅,而武卫仍奋于蛮荒;立政任人,而戎兵方行于海表.有文事者必有武备,畴以承平日久而稍弛也哉?兰初置守戎,继添都阃.其军戍瓜期,一如台制,向但八十五耳.近增超乘之雄,足敌战鞍之数.邀恩挟纩,备济鞠藭.虽戊己不屯,而庚癸则诺.何伏戎于莽,尚又烦节钺来临也.是在城众志者,惩之于积玩,弭之于未萌,斯气销日月,皆锐蓄风雷也.志武备.)


卷四(下) 武备 第 161 页
    兵 制

  噶玛兰营都司一员(驻兰城)、守备一员(驻头围兼辖乌石港炮台、硬枋、三貂、三围等汛,带领戍兵一百名)、千总二员(一员专防城汛,一员为轮防岭汛,兼辖大里简、三貂交界等塘,带领汛兵五十名)、把总二员(一轮防溪洲汛,兼辖罗东,带领汛兵四十名.一驻苏澳口,兼辖南关,带领汛兵五十名)、外委四员(二协防城汛,一随防头围,一分防北关兼硬枋等塘,带领汛兵四十名)、额外外委三员(二员贴防城
卷四(下) 武备 第 162 页
汛,一员防加礼远汛,带汛兵三十名)、步战兵四百五十五名(由内地按班拨换)、守兵二百四十名(由内地按拨)、炮位十三座(四城门各安一座,乌石港口炮台及头围、三围、北关、岭、溪洲、苏澳、加礼远等汛,各安一座)、燉、器械(弓箭、鸟鎗、大、藤牌等件,皆戍兵随班带到,不年限)、火药(年约需千觔)、铅弹(年约需二百五十觔)、锣锅(十五口)、帐房(十五架,请领未到)、旗帜(大旗五杆副全)、马疋(未配).


卷四(下) 武备 第 162 页
     附 考

    乾隆三年奏准:嗣后台地如有民人不法等事,许令武员移送地方官究治.如兵丁生事滋扰,许文员关会营伍责惩.如有彼此推诿者,照例罚俸一年,并饬令各该地方官汛防员弁,实力奉行.彼此按月稽查,取具「并无兵民滋扰」印结,转报该上司查核.如或有意徇纵,将该地方官照徇庇例议处.
    噶玛兰陆扼生番,水趋海溜,以鸡笼、泖鼻为卫户,以乌石港为冲喉;而不兼设水师者,以乌石港沙汕之外,即系大洋,港道窄小,不能安设营哨.惟每届春夏之交,南风盛发,著艋舺营水师守备,因巡哨之便,驾驶本营哨舟,在港口常川巡哨,遇盗兜擒.地方有事,准兰厅移会艋舺营带兵先往策应.
    升守方传檖「请兰营改制文」:兰地民人三籍,漳最多,泉、粤人少.漳、泉兵不可用也.
卷四(下) 武备 第 163 页
请悉用上府兵,以免分类械之隙.台湾城守左右两军,旧额一千一百六十七名,可拨左军冈山汛兵四十、右军大武汛兵三十.北路左营原额一千二百六十八名,可拨嘉义存城兵八十、斗六门汛兵三十、盐水港、西螺二汛兵二十.艋舺陆路原额兵八百名,可拨艋舺汛兵一百.凡拨战兵二百、守兵一百,以入兰营.其兰营形势,五围城中最要,原设守备、把总、外委各一员、额外二员、兵丁二百一十五名;请改设驻都司一员、存城千总一员、外委二员、额外二员、战守兵三百六十.头围北当北关,东扼乌石港,人稠密,地方孔要,原设千总一员、兵六十;请改驻守备一员、外委一员、战守兵一百.岭汛为淡、兰二厅交界,接连三貂大岭,俯瞰鸡笼、泖鼻,茂林峻岭,匪民之所逃匿也.旧有石堡,设额外一员、兵二十名;请改设千总一员、战守兵五十名.马赛、草山之外曰苏澳,接界生番,东临大海,可泊大小百艘.昔蔡牵、朱濆二逆,屡泊舟于此,以窥噶玛兰.至今南风盛发,土匪小船,时有藏泊.山坑亦有民人私垦.昔杨廷理原议于草山下建立南关;然地势平阔,关未易建.不若于山上建立台、土堡,以防苏澳.请设把总一员、战守兵五十,防守边界,堵缉洋匪.加礼远港在东势大溪,出海之口也.沿港皆番社,港口仅容小船出入.杨廷理原议建台于此,似可毋庸;请设额外一员,兵丁三十名,稽查挂验.馀若溪洲汛为东势适中,向设把总一员、兵四十名.北关汛在梗枋,为入兰锁钥,向设外委一员、兵四十名.三围汛在兰城西北,向设兵十名,请仍其旧.惟台塘在乌石港口,向设兵十名,今增五名.以上兰营新增兵额,乃由城守北、左、艋舺三营抽拨,与原设兵额及增设营弁合而计之,凡都司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二员、外委四员、额外三员、战守兵六百九十五名
卷四(下) 武备 第 164 页
.以为定制.此裁移营制之大略也.至于营署,凡兰营守备、存城把总、头围千总、溪洲把总,旧皆有署.今虽改建各官,但稍为增郭,城中更造兵房三十间.杨廷理原议加礼远港建台,马赛山下建南关.今改建台于苏澳,则南关之费可省.惟苏澳草山上筑一土堡,以围台.设把总署及兵房二十间.加礼远港建外委公所及兵房十间,费省而工易竣.所有艋舺游击改为淡水营参将,与新设噶玛兰营都司、千总印信、钤记,咨部铸造更给可也.道光四年二月,议上总督赵慎畛奏行.越岁奉改如式.时盖因山匠林泳春滋事,兵力单薄,议增此也.
    噶玛兰营归艋舺营参将兼辖,新旧兵七百二名.由各处抽拨额数:延平协左营兵四十二名,内外委一员;延平协右营兵四十一名,内外委一员;建宁镇中营兵四十二名;建宁镇左营兵四十一名;建宁镇右营兵四十一名;汀州镇中营兵三十五名;汀州镇左营兵三十六名;汀州镇右营兵三十七名,内额外一员;邵武协左营兵四十一名,内额外一员;邵武协右营兵四十一名,内额外一员.
    ──右噶玛兰营旧额上府兵三百九十七名.
    福宁镇右营兵三十三名,福坛镇右营兵七名,建宁镇中营兵一十四名,建宁镇左营兵十名,建宁镇右营兵六名,福宁镇中营兵三十名,连江营兵五十名,长福营右军兵五十名,罗源营兵三十五名,长福营左军兵十名,连江营兵十二名,延平协左营兵十三名,兴化协左营兵十五名,兴化协右营兵十五名.
    ──右噶玛兰营新拨上府兵三百名,即由戍台之城守北、左及艋舺三营旧额内所抽拨者.瓜
卷四(下) 武备 第 165 页
代之时皆准由艋舺、八里坌配渡,入五虎门.
    改配台北班兵:台湾一镇,水、陆十六营,班兵一万四千六百五十六名,自内地五十三营遣戍,三年更替.至台分入各营,戍满由鹿耳门配舟内渡.此旧制也.台北各营至郡,道远跋涉维艰.嘉庆十五年,总督方维甸奏:嘉义以北班兵,改由鹿港登舟,时以为便.既而港门淤浅,船少兵众,候配需时.道光三年,鹿港行商求与淡水之八里坌口分船配载.赵文恪公行镇、道、府议.四年正月,方传穟署台道,以问鹿港同知邓传安、署淡水同知庞周,皆言兵商之困.传穟乃与总兵观喜议覆曰:台湾三口对渡:鹿耳门与同安、厦门对;鹿港与泉州、蚶江对;八里坌与福州、五虎门对.戍兵往来,本可量地配载,徒为向例厦门、台郡点验之故,跋涉迂途.台湾北协中、左、右三营兵三千一百十名,艋舺参将水、陆二营并兰营新旧兵二千二百三十八名,凡五千三百四十八名,尽由鹿港一口配舟,八里坌并无配载;商人苦乐不均.且带弁有赔垫之苦,亦难责其钤束.官与兵、商三者皆不便,亟宜量为变通.请以兰、艋、沪尾北、右四营中上府兵二千二百三十八名,改由艋舺参将点验;自八里坌配渡,径入五虎门.四营中下府兵,与北协三营兵,仍由鹿港如故.其内地换班来台应拨兰、艋、沪尾北、右四营者,亦请以督标福协延、建、邵、汀、福宁、长福、海坛、闽安、罗源、连江、桐山、枫岭、烽火诸营上府兵,由督协或福协点验;合闽安协,酌拨福宁、烽火、闽安诸营水师哨船配载.有不敷,令福防同知封雇商船协载,均自五虎门竟渡八里坌登岸,由艋舺参将点验,分收各营.仍如鹿耳门向例,即顺载戍满各兵回内商船,每兵一名减配官谷三斗.惟兰营中有兴化兵数十名,虽非上府,而距福州甚近,且素与
卷四(下) 武备 第 166 页
漳、泉兵不和,请皆由省点验配载.戍满之日,亦由艋舺参将点验,自八里坌配渡归营.如此,则戍兵来往无跋涉之劳,带兵可免赔垫之苦,而商船亦不致偏困之嗟矣.文恪公如议奏入,遂以施行(「东槎纪略」)


卷四(下) 武备 第 166 页
    营 署

  噶玛兰营都司:在厅治西南,南向,旧为守备署.嘉庆十八年,守备黄廷耀建.有库局,在大堂旁收贮军装甲械.二十四年,署守备王得凤添建.
  守备:分防城北,距厅治三十里,在头围乌石港内.旧为千总署,有正署三间,左厨房、右厢房,嘉庆十八年,千总翁得魁建.二十一年,千总黄廷泰重修.
  千总二:一存城汛,在都司署左,西向,旧为把总署舍.嘉庆十八年,把总吴一捷奉建.道光六年,千总张焕增修.一在岭汛,距厅治北六十里,旧为外委公所,道光五年增修.
  把总二:一在溪洲汛,距厅治南九里.嘉庆十八年,把总郑廷贵奉建.一旧为城汛,道光五年,移驻苏澳口汛,距厅治南五十里,未建.
  分防外委七:外委四员,内二员协防城汛,一员随防头围,一员分防北关;距厅治北四十里,皆有公所三间.嘉庆十八年,外委黄大凤、高鹏飞等分建.又额外外委三员,内二员贴防城汛,一员分防加礼远汛,距厅治东二十七里.嘉庆十八年,额外何继祖
卷四(下) 武备 第 167 页
、郑得顺等皆建有公所.
  营房堆卡:兵房一百四间、内城汛四十八间.四门堆口十二间,头围汛十六间,北关汛七间,岭汛五间,溪洲八间,乌石港及三围汛各三间.嘉庆十七年,通判翟淦建.头围汛房,道光三年,升通判吕志恒重修.
  较场(即演武厅):在厅治南都司署右,凡内外处所牌坊、将台、旗杆、照墙、箭道亭、矮围墙俱备.嘉庆二十四年,署守备王得凤领建.
  火药、军器局:在都司署大堂旁.


卷四(下) 武备 第 167 页
    营 庄

  噶玛兰营隆恩庄田租二所,共二百甲,年额收谷四百石.一在东势珍珠美简,归漳垦户管纳.一在奇武荖并马赛一带,归泉垦户管纳.


卷四(下) 武备 第 167 页
     附 考

    雍正八年,总兵王郡奏,奉旨准恩给营中恤赏银两.台、澎二处领到本银,概就台郡购买田园、糖、鱼塭等业,各协营遴员经理,于冬成徵收税谷糖觔税银.其应纳各县正课,仍依民间则例交纳.所获税息,以六分存留营中,赏给兵丁游巡及有病、革退并兵弁拾骸、扶榇等盘费;以四分解交台湾府,划兑藩库,备赏戍兵眷属吉凶事件.所截六分租息,每年除赏恤外,所有盈
卷四(下) 武备 第 168 页
馀存贮,赏给期满换回班兵盘费.其出入数目,按年造册,送督、抚、提督、藩司核查在案(案此即台营隆恩庄之始)
    乾隆九年,奉上谕:『外省镇将等员,不许在任所置立产业,例有明禁;在内地且然,况海外番黎交错之地?武员置立庄田,垦种取利,纵无佔夺民产之事,而家丁佃户,倚势凌人,生事滋扰,断所不免.朕闻台湾地方,从前地广人稀,土泉丰足,彼处镇将大员,无不创立庄产,召佃开垦,以为己业;且有客民侵佔番地,彼此争竞,遂投献武员,因而踞为己有者.亦有接受前官已成之产,相习以为固然者.其中来历总不分明,是以民番互控之案,络绎不休.若非彻底清查、严行禁绝,终非安辑番民之道.著该督、抚派书山(前为巡台侍御),前往会同巡台御史等,一一清釐.凡历任武职大员,创立庄产,查明并无侵佔番地及与民番并无争控之案者,毋论系本人子孙及转售他人,均令照旧管业外;若有侵佔民番地界之处,禀公清查,民产归民,番产归番,不许仍前矇混,以启事端.此后台郡大小武员,创立庄产、开垦草地之处,永行禁止.倘有托名开垦者,将本官交部严加议处,地亩入官.该营官通同容隐,并行议处.钦此』!
    兰营东势隆恩庄,其地有猫里府社.其埔地十六段,一百零七甲零六釐三毫八丝;又奇武荖社埔地二段,九十二甲九分三釐六毫九丝六忽;合为十八段二百甲零七丝六忽.乃由树林低湳地角歪斜不堪升科起则之地,准通判翟淦移送册开,经总兵武隆阿于嘉庆二十年间,一给与漳籍垦户陈受恩:珍珠里简、猫里府、武罕等荒埔八十七甲八分零一毫四丝;一给与泉籍垦户翁承辉:奇武荖等处荒埔一百一十二甲一分九釐九毫三丝六忽;听其自备资本,招佃开透.限以三年
卷四(下) 武备 第 169 页
期满,按照该处乡斗,每甲营中抽收二石,以为班兵不时药饵之需.历年造报容有不敷动用之处,而舍此固无所谓营庄也.查此等埔段,本近化番社地,又低湳欹斜,树根滋蔓,自非听该垦户出资垦辟,人力难施,经费无出.是以垦透之后,按甲虽收八石,除由佃首散给该处社番口粮,划起四石及该垦户收领资息二石外,营中得收二石;分限早晚两季,就所收本色谷,永远著由垦户完纳,割给串收为据.


卷四(下) 武备 第 169 页
    戎 政(附)

     ──讲武、巡阅、军装
     讲 武

  「通礼」:直省讲武,以督、抚、提、镇为阃帅.每岁季秋霜降日,申令本标弁卒,校阅于演武场.前一日,各营将弁肃队伍赴校场,豫立军幕.届日黎明,军士擐甲列阵.中军建大纛于场正中,阃帅以牲醴致祭,行二跪六叩礼.中军以下将士均随行礼.毕,军门鼓吹节钺前导阃帅,遍阅行阵;还登将台,升帐.仪卫左右分列,诸将擐甲侍台下,中军诣帐前,上行阵图式,请令操兵.过,举旗麾众合操台下.举三,军中鸣角击鼓,步骑甲士闻鼓声,依式前进.鸣金则止.行阵中施放鸟鎗、连环鎗并如京营之制.如若长鎗、藤牌、濩刀、短兵之属,各因其地之宜,以教士卒,皆有成法.其为阵
卷四(下) 武备 第 170 页
有正、有变.每变阵,将台号纛为指挥之节.台上鸣角三,乃鸣金振旅而还.阅毕,试材官将士骑射技勇,申明赏罚,犒劳军士,各释甲归营伍.水师操防之略,练习于四时.其出洋信候,直省不同.每岁春秋季月,或夏秋之季,遇潮平、风正日,乘战舰列阵,张帆驭风,鸣角发,俱如军律.


卷四(下) 武备 第 170 页
     巡 阅

  「会典」:绿营总兵于所辖各营,岁一阅.提督于所辖及节制各标营,视地远近,岁间、间岁、三岁一阅.台湾营伍由将军、总督、巡抚及水师、陆路两提督轮往巡阅.各省复定为分年查阅之法,四年而遍.由部开列领侍卫内大臣都统及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奏请:钦派福建、浙江一人,或即令该督、抚查阅,并候钦定.其奉旨命督、抚查阅者,有总督省分归总督办理;总督与巡抚隔省一时难于遍历者,会商请旨.提督查阅之年,总兵停止;督、抚查阅之年,提督、总兵停止查阅.如钦派大臣查阅,则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并停止查阅.
    谨按满洲兵分镶黄、正白、镶白(为上三旗)、正蓝、正黄、正红、镶红、镶蓝(为下五旗)八旗(蒙古汉军各八旗,制如之).汉兵统名绿旗.国初定八旗之色,以蓝代黑.黄、白、红、蓝,各位于所胜之方,惟不备东方甲乙之色.及定鼎后,汉兵令皆用绿旗,是为绿营.绿营兵
卷四(下) 武备 第 171 页
在京,属巡捕五营;在十有八省者,总督所属为督标,巡抚所属为抚标,提督所属为提标,总兵所属为镇标,成都将军所属为军标(直省各将军,惟成都、福州、广州所属有绿营兵.福州、广州不设专标),河督所属为河标,漕督所属为漕标.分其治于副将为协,参、游、都、守为营,千、把、外委为汛.仅安兵丁者曰塘,置兵守宿者曰堆,以慎巡守,以备徵调(参「吾学录」). 


卷四(下) 武备 第 171 页
     军 装(盔制、甲制、撒袋、佩刀、纛制)

  盔制(即冑):「会典」:冑以革,漆或浴铁,前后有梁.梁前横铁,谓之遮眉.遮眉上谓之舞擎.舞擎下谓之护额.冑上谓之覆.上仰者谓之盔盘.盘以植管,管以受枪,枪周以缨.垂于后者谓之护项,左右谓之护耳,其下谓之护颈,皆敷以棉或铁鍱.总督、巡抚、提督,冑顶植雕翎二,衔缕花金叶,宝盖、盘座俱漆,錽金花及云龙,周垂貂尾缨十二.梁及舞擎亦漆,錽金云龙.护项、护耳、护颈皆石青缎表,蓝布里,通绣蟒五,中敷铁鍱,外布银钉,系石青缎带二.盔衬石青缎,表蓝绸,里顶缎红绒.总兵官盔顶植熏獭尾,副将盔顶植獭尾,皆周垂朱氂.宝盖盘座前后梁及舞擎俱錽银云龙,馀并如提督制.参将以下盔垂朱氂,不錽饰.护耳、护项、护颈不加绣文.绿营兵盔护项、护耳俱青布表,月白里.缘如表色,不加采绣.
  甲制:「会典」:甲,上衣下裳.衣左右谓之护肩.护肩下谓之护腋.护肩末谓之
卷四(下) 武备 第 172 页
袖.裳间,前为前裆,其左为左裆.裳幅分左右,凡十有一属,均敷铁鍱.敷棉者,谓之棉甲;敷铁鍱于外者,谓之明甲.督、抚、提、镇甲,石青缎表,蓝布里,中敷铁鍱,外布银钉,石青倭缎缘前后及护肩、护腋.前裆、左裆各绣团蟒一,裳幅团蟒二.护肩接衣处铁鍱二十,漆、錽金龙绦,石青色.副将以下,甲前后及护肩各绣团蟒一,裳幅团蟒二,前裆、左裆各布银钉,护肩接衣处錽银云龙.馀饰并如提镇制.绿营兵甲青布表,月白里,缘如表色.
  撒袋(即橐鞬):「会典」:撒袋以贮弓矢.一、二品官以革为之,白罽,里绿,革缘加红、黄线三道,各缀镮二,悬革带蓝布里,前系以钩,左右及后带版各一.带及镮皆铁质镀金.三品至五品官红织绒里,带及镮皆铁质,錽银涂金.馀同一、二品制.六品以下官,缘加红、黄线二道,带及镮皆铜质缕花.馀同三品制.兵丁黑革缘,带及镮皆铜质,不缕花.馀同六品制.
  佩刀:「会典」:职官佩刀,刀长二尺二寸,阔一寸三分.銎为铁,盘錽金,厚二分.柄长四寸二分,木质缠线,蓝色,末钻以铁,亦錽金系蓝緌.室长二尺五寸,木质裹革,饰皆铁质錽金,兵丁佩刀,饰皆黄铜,馀如职官佩刀制.
  纛制:「会典」:督、抚、提、镇纛,绿色斜幅,销金云蟒或飞熊.縿长八尺,斿径五尺八寸.斿及斜径皆为火燄形.杆以竹朱,长一丈四尺.首冠钑花铁顶,承以圆
卷四(下) 武备 第 173 页
革,注朱氂,加绿缎彩带为火燄形,销金云蟒.


卷四(下) 武备 第 173 页
    武 秩
   噶玛兰营都司

     (驻劄兰城.兰设守备,道光五年,奉文添设.)
    旧设守备

  黄廷耀:闽县人,由行伍.嘉庆十八年四月初二日到补.
  赖日臣:长汀人,由行伍,南路千总.十九年七月十二日署.
  黄廷耀:见前.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到任.
  王得凤:建安人,由行伍,艋舺营千总.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署.
  翁朝龙:闽县人,由行伍,镇标右营.二十四年七月十二日补.
  朱联升:闽县人,由行伍,北右千总候升.道光元年十月署.
  翁朝龙:见前.二年二月回任.
  裘朝龙:闽县人,由行伍,北中千总.二年六月署.
  陈登高:晋江人,由行伍,艋舺营守备.三年七月调署.
  马腾蛟:闽县人,由武举.五年四月调补.

卷四(下) 武备 第 174 页
    新添都司

  张克贤:直隶清苑人,由行伍,泉州安海汛裁缺都司.道光五年四月二十二日奉移添建到营.
  陈福龙:长汀人,由行伍,北右守备.八年三月署.
  徐学礼:长泰人,由武举,北中千总.九年二月护升守备.
  武攀凤:江苏上元人,由武进士,蓝翎侍卫守备.十年七月升补.
  黄凤鸣:长汀人,由行伍,本营头围守备.十一年二月署.
  张如玉:莆田人,由行伍,艋舺营守备.十一年五月署.
  余跃龙:四川□□人,由袭云骑尉升.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到任,升镇中游击.
  黄廷邦:龙溪人,由行伍,头围守备.十三年七月二十二日到署.
  张如玉:见前.十四年五月十九日再任.
  安定邦:四川成都人,由世职云骑尉升延平都司.十九年七月初五日任.
  张如玉:见前.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再任.
  岑廷高:闽县人,由行伍升北右守备.二十三年七月初六日署.
  李思升:山西代州人,由行伍授北中都司.二十六年五月三十日调署.
卷四(下) 武备 第 175 页
  梁进亭:山西代州人,由兵部差官推升城守左军守备.二十九年五月二十四日署.
  董长潘:霞浦人,由武举署本营守备.二十九年八月十六日兼署.
  朱鸿恩:闽县人,由行伍荐升斯缺.咸丰元年十一月十二日任.


卷四(下) 武备 第 175 页
   头围守备

     (旧设千总,道光五年奉文改五围守备,缺移建头围.)
    旧设千总

  翁得魁:闽县人,由行伍.嘉庆十八年四月初一日到汛.
  黄廷泰:闽县人,广东籍,由行伍,艋舺营把总.二十年十月拔补.
  邓高荣:建安人,由行伍调补,未到营.
  李升:长汀人,由行伍,本营把总.道光四年八月署.
  薛大魁:闽县人,由行伍,北右把总.六年三月署.


卷四(下) 武备 第 175 页
    新制守备

  马腾蛟:见前.由在城守备移驻头围.道光六年四月二十四日任.
  张焕:邵武人,由行伍,本营新添千总.六年十二月署.
  黄廷邦:龙溪人,由行伍,艋舺营千总.七年四月十一日调署.
卷四(下) 武备 第 176 页
  李升:长汀人,由本营千总.八年四月署.
  黄凤鸣:长汀人,由南路守备.九年五月调补.
  岑廷高:闽县人,由行伍,本营千总.十一年二月署.
  黄凤鸣:见前.十一年五月回任.
  吴廷标:长汀人,由行伍,本营千总.十一年十一月署.
  王登宝:□□人,由行伍,千总.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署.
  黄廷邦:见前.十四年五月十九日任.
  陈天福:闽县人,由行伍,千总.十七年九月初一日代.
  许长明:建宁人,由行伍,嘉义千总.十一月十八日署.
  张金泰:汀州人,由行伍.十九年三月初六日署.
  许长明:见前.十九年九月二十六日再署.
  吴景芳:漳浦人,由行伍,本营千总.二十二年九月十四日署.
  张金泰:见前.
  欧阳宝:晋江人,由行伍,艋舺营千总.二十四年六月初八日署.
  苏连捷:晋江人,由行伍,本营千总.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一日署.
  汤得升:晋江人,由行伍,北中千总.二十八年六月初二日署.
卷四(下) 武备 第 177 页
  董长潘:霞浦人,由武举,本营千总.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署.
  黄遇春:宁德人,由行伍,南路千总.咸丰元年三月□日署.
  关得麟:莆田人,由行伍,北右千总.二年三月初一日署.


卷四(下) 武备 第 177 页
   存城千总

     (旧设把总,道光五年新添千总,以原缺把总移防苏澳汛.)
    旧设把总

  吴一捷:闽县人,由行伍.嘉庆十八年四月初一日到营.
  林捷英:闽县人,由行伍.二十二年十一月到.
  郑宝:闽县人,由行伍.二十四年三月到.
  林联英:闽县人,由行伍.二十五年三月到.
  官长茂:邵武人,由行伍.道光三年五月到.
  李升:汀洲人,由行伍.五年正月到.
  官长茂:见前.六年正月再到.


卷四(下) 武备 第 177 页
    新添千总

  张焕:邵武人,由行伍.道光六年七月到.
卷四(下) 武备 第 178 页
  李升:见前.由把总.六年十二月代.
  吴廷标:汀洲人,由行伍.八年正月到.
  李升:见前.九年五月再代.
  黄嘉荣:闽县人,由行伍.九年十一月补.
  吴廷标:见前.十年正月再到.
  陈天福:闽县人,由行伍,把总.十年八月代.
  赵开麟:闽县人,由把总.十一年三月代.
  岑廷高:闽县人,由行伍.十一年五月到.
  陈天福:见前.十二年二月代.
  岑廷高:见前.十二年二月代.
  王登宝:连江人,由行伍,本营千总.十四年五月到.
  陈鹏:见前.十五年二月代.
  陈天福:见前.十五年七月署.
  王登宝:见前.十六年正月轮.
  陈鹏:见前.十九年二月署.
  吴景芳:漳浦人,由行伍,千总.十九年四月任.
卷四(下) 武备 第 179 页
  张捷魁:龙溪人,由行伍,云霄营千总.二十年正月调到.
  吴景芳:见前.二十一年正月轮.
  张捷魁:见前.二十二年正月轮.
  吴景芳:见前.二十三年正月轮.
  张捷魁:见前.二十四年正月轮.
  苏连捷:晋江人,由行伍,汀右千总.二十五年三月调到.
  黄球观:福清人,由武举,云霄营千总.二十五年五月调代.
  江起标:宁洋人,由武举,把总.二十七年正月署.
  郑逢春:延平人,由行伍,本营外委.二十八年正月代.
  陈洪希:长汀人,由行伍,本营外委.二十九年正月代.
  黄连科:晋江人,由行伍,调本营外委.二十九年五月十六日护.
  吴得升:瓯宁人,由本营外委.二十九年八月二十二代.
  黄连科:见前.由外委本营把总.三十年正月署.
  杨得隆:云霄人,由行伍,本营把总.咸丰元年二月署.
  黄连科:见前.二年三月初一日轮代.

卷四(下) 武备 第 180 页
   岭汛千总

     (旧派额外外委,道光五年改建加礼远口,以头围千总移防于此.)
    旧派额外

  孙标:台湾县人,由行伍.嘉庆十八年四月初八日到防.
  何继祖:闽县人,由行伍.十九年正月到.
  郑得顺:台湾县人,由行伍.二十年正月到.
  丁开辉:闽县人,由行伍.二十一年正月到.
  李维春:上杭人,由行伍.二十二年正月到.
  魏朝标:闽县人,由行伍.二十三年正月到.
  蒋超:闽县人,由行伍.二十三年正月到.
  吴金龙:永定人,由行伍.二十四年正月到.
  江大海:邵武县人,由行伍.二十四年四月到.
  戴升:邵武府人,由行伍.道光元年正月到.
  张发龙:长汀人,由行伍.三年四月到.
  姜世源:邵武府人,由行伍.四年八月到.
卷四(下) 武备 第 181 页
  郭上荣:长汀人,由行伍.六年正月到.
  薛大魁;闽县人,由行伍,北右把总.道光六年四月□日代.
  黄嘉荣:闽县人,由把总.六年十月代.
  吴廷标:汀洲人,七年九月到.
  郭飞鹏:龙溪人,由行伍.八年正月到.
  黄嘉荣:见前.八年四月再代.
  吴廷标:见前.九年五月再到.
  黄嘉荣:见前.十年正月再代.
  叶祥麟:闽县人,由外委.十年四月代.
  吴廷标:见前.十一年正月再轮.
  岑廷高:闽县人,十二年二月到.
  陈天福:见前.十三年正月轮署.
  陈鹏:见前.十四年正月代.
  王登宝:见前.十五年正月轮防.
  陈天福:见前.十六年正月轮署.
  陈鹏:见前.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署.
卷四(下) 武备 第 182 页
  王登宝:见前.十九年正月初六日轮防.
  吴景芳:二十年正月轮.
  张捷魁:龙溪人,由行伍,拔云霄千总.十九年七月初二日调到.
  张捷魁:二十一年二月轮.
  吴景芳:二十二年二月轮.
  张捷魁:二十三年正月轮.
  吴景芳:二十四年正月轮.
  李得宝:晋江人,由本营把总.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委署.
  庄金凤:晋江人,本营外委.二十六年正月代.
  黄球观:见前.二十七年正月轮防.
  陈玉梅:晋江人,由行伍,拔本营把总.二十八年正月署.
  杨得隆:见前.三十年正月署.
  黄连科:见前.咸丰元年正月轮署.
  李应瑞:长汀人,本营额外.元年正月代出差.


卷四(下) 武备 第 182 页
   溪洲、苏澳汛把总

卷四(下) 武备 第 183 页
    (部劄内从前千、把皆指明汛地,至道光六年,请准轮换,以均劳逸.)
    (按兰营额设千、把各二员.千总系存城,与岭汛年一对换.把总为溪洲、苏澳两汛,亦年一轮替,以均劳逸.然每遇出差员缺,则以把代千,以外委额外代把.是该两汛虽属把总之名,究多外额之代.回环更替,有一人凡五、六见者,致为参错.兹特标其汛目,而省其职名,庶免纷纷赘叙云.)


卷四(下) 武备 第 183 页
    武 功

  道光三年(癸未)秋七月,刁匠林泳春党拒山寨.水师提督许松年会升守胡祖福、升倅吕志恒捕杀之.


卷四(下) 武备 第 183 页
    兰故林密菁深,自新辟后,听四方游手入山砍砟为匠,不以官方禁也.惟中有樟料,为战舰需,例由官给资采办,节经台道檄厅,谕令领雇.乃刁匠林泳春(本名永春)以私煎樟脑,获利较盈,不肯出头领办,啸聚四围大坡地,劄寮党霸,历厅踩缉.缘山后有小路两条,可通淡、艋(一从万顺寮拳头母山出口,一从青潭大坪林出口),该匪藉以负嵎.且其匪夥素无室家,围捕则潜远遁,宽恩则妄肆凶横.自嘉庆戊寅间,拷索厅役;道光壬午秋,抗官夺犯,势渐鸱张,掳人勒赎.
    是岁三月念四日,林泳春率林黑等夥,概将厅差吴合掳捉入山凌虐.时护倅罗道恐激成事端
卷四(下) 武备 第 184 页
,但请先为清庄,以观声息.而小匠张钗又复于头围拥抢料馆.头围署县丞朱懋曾于四月间招其匠夥林万九十八人,具领认办;更假之仓居,以分其势.林泳春心怀忿恨,即欲掳万入夥.五月初旬,潜出头围,遇厅营会捕而止.罗道渐觉势不能遏,与委员计议,方告羽书;而游击张朝发已出哨回艋.六月戊戌朔,林泳春约同江文魁八、九十人,持藤牌、执鎗刀,入仓与林万格,随口称验伤,赶至县丞署,破壁而入,鬨堂塞署,为朱懋斥退;而所请之兵尚未派到也.复闻林泳春阻绝樵采,各于沿山暗伏地弓,以防侦探;遍吹竹筒,搭寮为巢,以示设备;而近庄民受其鼓惑而指使者,间亦不少.水师提督许松年适以巡台阅兵,将次入兰.街正陈奠邦等随赴,中途呼援.松年初意未定,径许林泳春以投首不罪之札;旦有兵役屈抑之处,并准其呈明申理.迨六月念日,行抵头围,见林永泰缴札称:我堂兄林泳春必要免办军工,宪示勒石,方肯出首.松年意拂,始令整备军需,定念七日甲子出师.松年驻劄外旱溪;张朝发由鸡笼澳带兵二百名抵兰,劄内旱溪;十日更益以兰属兵役义勇.而松年犹于先三日阅兵之初,特令淡绅林平侯入山招抚.林泳春死听林笨主谋不出.升倅吕志恒莅兰,侦该匪已由内山窜至石壁仔后.二十八日随饬隘首在叭哩沙喃堵截,一面分谕苏澳居民,一体防范.又饬陈奠邦领带乡勇,在适中处驻劄.七月丁卯朔,志恒接篆,再悬重赏,鼓励军民.于时匪夥多由内山逃散;惟林笨、廖准、潘违、林进、吴娥与林泳春结为死党,不离左右.中元夜,厅差购线由乾溪山脚先获到林笨等五名,林泳春如笼鸟筌鱼,十七日潜出穷谷,遂擒之.与升守胡祖福会谳,即将林泳春枭决市曹.总兵观喜亦自彰化策应时,截等李和等四名,解归审结.于是酌筹船厂采办工程,山匠平.

卷四(下) 武备 第 185 页
  十年(庚寅)秋八月,夫匪林瓶等纠夥杀.总兵刘廷斌会署守王衍庆、署倅萨廉剿之.


卷四(下) 武备 第 185 页
    兰阳一蜗角耳.两夫者,兰阳之蛮触也.两夫自嘉庆年初,望风招垦,入兰为役,本皆赤手无赖之徒.迨设官后,良则散为农氓;而莠则流为工脚,填街塞市,争运货物,动以血气相逞.于是挑夫之中,又各自分气类:曰「和兴」、曰「福兴」.和兴以林瓶为首,其陈俨住西门,赖成住北门;又有所谓和春者而统之,亦谓之「合兴」.福兴以林儱为首,其吴小棕在梅洲,林面总在渡船头;又有所谓「兴盛」者而统之,亦谓之「复兴」.此外又有别号「义兴」,夥开「福兴」,分定地段,包揽客商者.大抵一铺开张,不先讲定挑雇,则两号小夫,登时争,凶威甚于虎狼,挞辱等于奴婢.彼入其党者,但挂名簿、输丁钱,即可以图保生业.否则欺孱侮弱,扶怨寻仇;中路一呼,须臾而千百响集.虽衣食粗足之家,不能别有倚恃.故农商工贾而外,胥差亦援其声势.累经地方官化法兼权,无如蔓延日久,一旦不可以骤锄,乃至人无与竞,出而自相残逞矣.
    岁庚寅三月,有江铺民者,以瓦店一座赁经纪,两夫即欲争挑.查兰俗雇工以该屋初竖柱者为定.江店从前盖茅,无凭定断,署倅萨廉因令轮挑.当堂拈阄,「福兴」拈得,本秋起挑,「和兴」亦叹服,经已遵结矣.及八月八日,江铺一开,福夫尚未及挑,而和夫陈俨已党陈水人众到店力争,彼此扭殴.厅营正在查拿间,街邻已为劝散,不虞其势之燎原也.翌日甲午,福夫云集北门外,势不相能.和夫首林瓶闻知不平,出纠陈俨与赖成诸众,分执刀棍直趋渡船头寻.林
卷四(下) 武备 第 186 页
儱、林面总与林旺网亦即纠其福夥林微等,持械出御.正当鎗毙和夫二命,见厅营驰出截堵,各即解散.林瓶不甘,复于乙未、丙申,连日再纠庄瑞谅、林爽等五十馀猛,带械寻.庄瑞谅见福夫林儱既纠吴小棕、林面总及林发粿等四十馀猛,又自发粿、面总转纠不识姓名,持械迎.庄瑞谅亦转纠十馀猛,帮同喊杀.是日和夫拥众,其在场而白手助势者,亦数倍于福夫.故连毙二、三十命,且燬其巢.而福夫溃矣.厅营见兵力单薄,弹压不支,飞请镇府艋营兵,一面移会淡防,各于带剿未齐之先,严率兵役,极力捕抚.自十二日丁酉解散,人心稍定.和夫犹乘胜,蚕食近庄,兵虽解而民不能支.至中秋日,探知师至有期,和夫扶病尽逃入叭哩沙喃,将为死守计也.十八日癸卯,署参将周承恩先自艋带兵二百名到兰,整备粮台.二十一日会厅督营,直抵月眉,围焚其巢穴.和匪逸入番山去,而中途则已得赖成、陈俨矣.九月丙辰朔,总兵刘廷斌督同参将谢建雍带领水、陆兵三百馀名,入山搜捕.淡绅林平侯与焉.越日,署守王衍庆到兰督拿.初四日,廷斌赏励生番,遣谢、周二将,由内山赶逐林瓶等,擒解归案,而福匪亦已自头围一带陆续截得矣.九日甲子,撤营.
    是役也,枭示者十四,军极边者四十六,问徒者四十二,充附近边者二.其馀各以罪差,儆顽凶而示震摄.传观者不啻千万,无不齐声称快.和、福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