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顺治二年
顺治二年 第 12 页
  顺治二年(一六四五、乙酉)春正月初五日(己丑),故明开封府知府李犹龙盘踞
顺治二年 第 13 页
河岸,缮修船舰;自称钦命河道,仍用崇祯年号。主事凌駉所委开封推官王梦桂伪造关防,共图不轨。和硕豫亲王多铎统师过卫辉,遣内院刑部官捕获,犹龙、梦桂俱为军前正法。奏闻,上命并籍其家。
  二十一日(乙巳),和硕肃亲王豪格奏报:『伪睢州总兵官许定国于元年十二月以书遗臣,言欲携其子来归,请我师渡河援之。臣覆书言:「尔果欲降,可速遣尔子来」。定国遂以二年正月遣其二子至,仍乞我师渡河,卫其眷属。臣因未奉上命,不敢渡河。十五日,定国又遣人来,言高杰侦知彼遣子投诚,遂发兵五千围州城,不能自脱,亟望我师驰救。臣未经奉旨,不敢擅往。谨此奏闻』。
  二十四日(戊申),遣参将徐应举招抚故明总兵高杰。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十三。)

  二月初六日(己未),投诚睢州总兵许定国疏报:『寇孽高杰已用计擒斩;其馀党尚未剿除,请发大军刻日渡河,以靖残寇』!得旨:『许定国计杀高杰,归顺有功,知道了。征南大兵,不日即至河南。兵部知道』。
  初八日(辛酉),谕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曰:『闻尔等破流寇于潼关,遂得西安,不胜嘉悦!初曾密谕尔等往取南京,今既攻破流寇,大业已成,可将彼处事宜交与靖远大将军和硕英亲王等,尔等相机即遵前命趋往南京。大丈夫为国建功,正在此时
顺治二年 第 14 页
;汝其勉之』!
  十六日(己巳),谕镇守平阳固山额真阿山、马喇希、梅勒章京阿哈尼堪等将满洲、蒙古官兵,与科尔沁兵及汉军唐玉、郎绍贞亲随之兵,俱会合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往征南京;到时,仍归各固山下。其阿山所领印信,交汉军任德功掌管,即令镇守平阳等处。
  二十一日(甲戌),多罗饶馀郡王阿巴泰奏报:『二月初三日,闻南兵渡河围徐州沛县李家楼,随遣固山额真准塔等领兵星夜前往。贼马步兵二千有馀屯驻徐州十五里外,我兵冲击贼营,贼兵赴河死者无算,擒斩逆渠六人;安抚百姓,秋毫无犯,获人口、牛马甚多』。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十四。)

  三月十三日(丙申),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等自军中奏报:『二月十四日,大军由西安府抵河南,招降流贼镇守河南伪平南伯刘忠。旋得平定江南之谕,即往三月初五日率师南征。因赍解所获西安府及潼关二处金印八颗及金银、珍珠、䌷缎等物』。
  二十九日(壬子),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等疏报:『三月初七日,臣统兵出虎牢关口,固山额真拜尹图等出龙门关口,兵部尚书宗室韩岱、梅勒章京伊尔德、侍郎尼堪等统外藩蒙古兵由南阳路,三路兵同趋归德,所过州县尽皆投顺。兵科凌駉叛逃南
顺治二年 第 15 页
中,复为御史出巡河南,适在归德;亦已擒获。南阳伪副将李好献劄投诚,随给劄升为总兵官。河南、开封、归德三府属州县,已委官管理。内院中书赵文蔚升为河南兵备道,王永亦升为清军道。总兵官高第留镇河南、孔希贵留镇归德,惟开封府尚未留兵驻防。许定国及投诚贼首刘芳兴等,俱随营南征。河南地方初定,请速铸给各官印信,以防诈伪』。疏入,得旨:王方收关陕,旋定中原;剿寇安民,勋庸茂著:朕甚嘉悦。所请地方各官印信,该部即与铸给』。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十五。)

  夏五月二十八日(己酉),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等奏报:『大军于四月初五日自归德府起行,沿途郡邑俱已投顺。十三日,离泗州二十里,令固山额真阿山率蒙古固山额真马喇希、富喇克塔及将士前夺泗北淮河桥;其守泗总兵焚桥遁,我军遂夜渡淮。翌日,追五十馀里,不及。十七日,遣尚书宗室韩岱、梅勒章京伊尔德、护军统领阿济格尼堪、署护军统领杜尔德等率师至扬州城北,获船百馀艘。是日,大军距扬州城二十里列营。令署护军统领顾纳代、伊尔都齐、费扬古、吴喇禅、梅勒章京阿哈尼堪、署梅勒章京格霸库等率师至扬州城南,获船二百馀艘。十八日,大军薄扬州城下,招谕其守扬阁部史可法、翰林学士卫允文及四总兵官、二道员等;不从。二十五日,令拜尹图、图赖、阿山等攻克扬州城,获其阁部史可法,斩于军前。其据城逆命者,并诛之。五
顺治二年 第 16 页
月初五日,进至扬子江。时伪福王下镇海伯郑鸿逵以水师守瓜州、曹总兵以水师守仪真汛地。初六日,我军陈北岸;相距三日。初八日晚,令拜尹图、图赖、阿山率舟师由运河潜至南岸,列于江之西,距瓜州十五里。初九日,复令梅勒章京李率泰率舟师五鼓登岸,黎明渡江,官兵陆续引渡;令左翼舟师留泊北岸,敌至则以夹攻之。初十日,闻福王率马士英及诸太监潜遁。十五日,我军至南京,忻城伯赵之龙率魏国公徐州爵、保国公朱国弼、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璧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康侯徐弘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顺益、宁晋伯刘允基、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周鼎、成安伯柯祚永、驸马齐赞元、内阁大学士王铎、翰林程正揆、张居、礼部尚书钱谦益、兵部侍郎朱之臣、梁云构、李绰、给事中林有本、陆朗、王之晋、徐方来、庄则敬及都督十六员、巡捕提督一员、副将五十五员并城内官民迎降。其沿途来归者,兴平伯高杰子高元照、广昌伯刘良佐、提督李本深、总兵胡茂祯、张士元、郭虎、杨承祖、李中星、何应昌、翟鸣凤、王之刚、李遇春、张天禄、张天福、李成栋、李栖凤等二十三员,监军道张健、柯起凤二员,副将四十七员,参将、游击共八十六员,马步兵共二十三万八千三百。捷闻,得旨:『皇天眷祐、宗庙式灵,王公、将士分猷宣力。方平河朔,旋定江南。览王奏报,朕深嘉悦!应行祭告、诏赦事宜,即择吉具仪呈览。王躬履戎行,指麾、调遣克奏肤功
顺治二年 第 17 页
,特遣侍臣前赴军中慰劳。一应有功将帅官兵,作速察叙,以凭封赏!传谕与王。各该衙门知道』。
  二十九日(庚戌),宣平定江南捷音。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十六。)

  六月初十日(辛酉),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等奏擒故明福王朱由松捷音,言『南京既克,福王潜遁太平,遂遣多罗贝勒尼堪、护军统领图赖、固山额真阿山同固山贝子吞齐、和托、护军统领阿济格尼堪、阿尔津、敦拜、署护军统领杜尔德、梅勒章京伊尔德、阿哈尼堪、前锋统领努山等率官兵追之。福王复走芜湖,我兵趋击。福王登舟欲渡江,图赖遂据江口,截其去路。伪靖国公黄得功逆战,击败之;敌兵皆堕水,尽夺其舟,得功中流矢死。伪总兵田雄、马得功缚福王及其妃来献,并率十总兵部降;获金银、䌷缎、宝玉、貂皮等物无算』。得旨:『朕览王奏,福王朱由松就擒,将领兵丁尽行归顺,知道了。王平定江南,克有成绩,深可嘉悦!本内各营功次,一并详察,以便优叙。兵部知道』!
  十五日(丙寅),以福王就擒,遣侍卫绰克图、巴克善等赍敕往谕和硕豫亲王多铎等。敕曰:『览王等奏捷,不胜喜悦!江南既定,福王就擒,此皆王与诸臣协力效忠所致。以天下为一家,正此时矣。王可移文各该地方,宣布德意,招抚居民。钱粮应徵者
顺治二年 第 18 页
照常徵收,应解京者照常运送。其投降骑兵,仍留彼地。步兵应留若干、应裁若干?尔等酌量裁减。蒙古人有投顺者,俱分隶旗下;俟回军日同赴京师安插,口粮照满州兵丁支给。文武各官印信,俟尔等除受文册到日颁发。守洪武陵寝官役且暂留,将其官役地亩钱粮数目俱注明于册,送京裁夺。南京或仍为京、或改为省,俟大定日再议。一切紧要图籍,俱著收藏毋失』!
  十六日(丁卯),镇守庐、凤、淮、扬等处固山额真准塔等报:『五月间,臣自徐州水陆并进,会刘泽清下副将高祐统战舰攻宿迁,随分遣官兵进击,大败之。师次清河,泽清所部总兵马化豹、副将张思义等率兵四万、船千馀艘,据淮、黄、清三河口,连营十里。梅勒章京康喀赖同游击范炳、吉天相等率兵渡清河,列营相拒,以击败敌舰。复遣都司楚进功率步兵六百人拒黄河北岸,鸣相应。又分兵两路:一自清河上游进击,一攻对岸马步敌兵:俱败之。合军进入淮安界,斩其副将二员、参将一员。师次清江浦,监司范鸣珂携敕印来降。泽清同伪总漕田仰,各率兵丁、家口登舟遁。伪总兵永馥率所部及城中官民出迎,遂克淮安。其凤阳、庐州一带望风纳款,臣随领兵巡历各处,安抚居民,委署官吏。是役也,共招降监司一员、总兵一员、副将二十三员、参将二十五员、游击四十员、都司守备七十三员,获船五百馀艘、马九百馀匹、骆驼二十五只、红衣一百二十位、银四万七千两』。捷至,下兵部察叙。
顺治二年 第 19 页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十七。)

  闰六月初四日(甲申),靖远大将军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等疏报:『流贼李自成亲率西安府马步贼兵十三万并湖广襄阳、承天、荆州、德安四府所属各州县原设守御贼兵七万,共计二十万;声言欲取南京,水陆并进。我军亦分水陆两路蹑其后,追及于邓州、承天、德安、武昌、富池口、桑家口、九江等七处,降者抚之、拒者诛之。穷追至贼老营,大败贼兵八次;贼兵尽力穷,窜入九公山。随于山中遍索自成,不得。又四出搜缉,有降卒及被擒贼兵,俱言自成窜走时,携随身步卒仅二十人,为村民所困;不能脱,遂自缢死。因遣素识自成者往认其尸,尸朽莫辨。或存或亡,俟就彼再行察访。俘自成两叔伪赵侯、伪襄南侯。并自成妻妾二口,获金印一颗,又获伪汝侯刘宗闵并一妻二媳、自成养子伪仪侯姜耐妻、伪齐侯顾英妻、伪总兵左光先并一妻三子及术士伪军师宋矮子,又获太原府故明晋王二妃。其自成两叔及伪汝侯刘宗闵,俱斩于军。自成又有妻妾三口因我军追急,投扬子江死。计我师追蹑自成及分翼出师败贼凡十有三战,获驼三十一、马六千四百五十、船三千一百八艘。又有故明宁南侯左良玉子梦庚、总督袁继咸、守道李犹龙、巡按黄澍率总兵十二员、马步兵十万并家口泊舟九江之东流县界扬子江中,俱投降,共带大小船艘四万。合计河南属城十二、湖广属城三十九、江西属城六、南京属城六,共六十三城,已尽设官抚定矣』。得旨:『逆贼李自成罪恶贯盈,神人共
顺治二年 第 20 页
愤;朕奉行天讨,定乱救民。览王奏报,知督兵追剿直至九江,破贼众二十馀万,所获马驼、船艘各数千计。贼寇荡平,臣民抒愤。又收降故帅左良王子左梦庚等兵十万人、船四万艘,河南、湖广、江西、江南等处尽皆归顺,朕甚嘉悦!郊庙社稷祭告礼仪,即择吉举行。王运筹决胜,茂著勋庸;特遣侍臣,前赴军中慰劳。一应有功内外王公、将士,作速察叙,以凭封赏』!
  十三日(癸巳),命内院大学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洪承畴以原官总督军务,招抚江南各省地方。
  二十三日(癸卯),命恭顺侯吴惟华为太子太保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军务,招抚广东。
  升礼部左侍郎孙之獭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翰林院侍读学士,提督军务,招抚江西;尚宝寺卿黄熙允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招抚福建;原任大同巡抚江禹绪仍以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都军务,招抚湖广;刑部郎中丁之龙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招抚云、贵。
  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等奏报:『大师已定南京,随令贝勒博洛、固山额真拜尹图、阿山等率领官兵直趋杭州,持檄招抚浙江。迨我兵至杭,贼分两路迎敌,大败之。是夜,贼兵悉渡钱塘江逃窜,我军追至江岸驻营。贼兵见之,以为江潮朝夕有信,我
顺治二年 第 21 页
军必致被淹;乃潮水连日不至,阖郡惊为神助。潞王大恐,遂率众开门纳款;浙西湖州、嘉兴、浙东绍兴、宁波、严州等府亦皆归顺。绍兴淮王渡江来见;复遣人至湖州絷周王眷属,移杭安置;收总兵王之仁所部兵将二万五千人。又闻杜阳王在庐州、和州作乱,随令总兵官吴胜兆等率师往剿,获杜阳王并其妻子』。疏入,得旨:『览王奏报,官兵进取杭州,潞王势穷归顺,浙江各府尽报遵依;总兵王之仁率众投降,杜阳王作乱擒获:俱知道了。王频奏奇勋,朕甚嘉悦!有功将帅官兵,速行察叙』!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十八。)

  秋七月初三日(壬子),命多罗贝勒勒克德浑为平南大将军,同固山额真叶臣等往江南代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
  摄政王多尔衮遗书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等曰:『王遣多罗贝勒博洛等招抚苏州、杭州、绍兴等四府,又招抚潞、惠等王及王之仁等官兵,已悉知之。大兵日久劳苦,王可亲率诸将士还京。今已遣多罗贝勒勒克德浑、固山额真叶臣、总督洪承畴等代王,俟贝勒勒克德浑等到日,一切事务交付伊等。王所统将士,可留满洲每旗护军参领一员、每甲喇护军校一员、每牛录护军二名、骁骑营每甲喇下章京一员、不留兵,汉军每翼梅勒章京一员、每旗章京一员、每甲喇骁骑校一员、每牛录马兵五名,益贝勒勒克德浑等军;红衣留置南京、手、绵甲兵俱带回。勒克德浑已尽率此处护军南行,王处
顺治二年 第 22 页
所馀护军俱带回。南京著改为江南省,应天著改为江宁府,设知府、不设府尹。掌印指挥、管屯指挥暂留,馀指挥俱裁去。其卫所改为州县,俟天下大定,从容定夺。福王宗室在任者,悉改补别员。彼处所铸钱,留充兵饷。洪武陵设守陵太监四名、人丁四十名,仍给地二百晌,以供祭祀护守之用;馀悉入官。洪武祖父陵不必监守,地亩、人丁悉人官。新投诚官刘良佐、刘松、李本深、张天禄等应否带回及彼处安置,王等酌行。其太子、福王及诸王并王铎、钱谦益、陈洪范、张秉贞等俱带回;公侯伯等应否带回,王等酌行。蒙古人员,尽行带回』。
  初四日(癸丑),镇守淮阳等处固山额真准塔等奏报故明东平侯刘泽清率所部兵丁并文武各官归顺。
  二十九日(戊寅),凤阳巡抚赵福星奏报:『伪弘光旧漕抚田仰指薙发为名,鼓惑奸民作乱,杀通州、如、海门牧令;臣同梅勒章京谭布等领兵剿抚,悉就平定』。下所司知之。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十九。)

  八月二十七日(丙午),梅勒章京屯泰奏言:『江西总兵金声桓征讨益王,阵获叛官王养正等六员、钟祥王朱慈等九人。随同文武各官审实,将叛官正法;其故王皆衰残废弃,或应发原籍姑存馀喘,以彰我朝浩荡之仁』。疏入,得旨:『故明诸王,无论
顺治二年 第 23 页
大小,俱著赴京朝见』!
  九月初二日(庚戌),浙闽总督张存仁奏报:『叛贼方国安、王之仁从富阳渡江犯杭城,遣副将张杰、王定国督兵往剿,斩首四千级。馀贼复盘踞富阳,又令定国往馀杭防剿;至关头,遇贼对垒。我师奋勇掩杀,追至小岭二十馀里,斩获无算;阵擒国安子士衍等,斩之』。疏下兵部。
  十三日(辛酉),镇守庐、凤等府固山额真准塔等奏报:『故明新昌王潜遁海岛云台山聚众作乱,攻陷兴化县。官兵进剿,破其巢穴,斩首三千级。获新昌王于淮安,斩之』。章下所司。
  二十二日(庚午),海寇田仰寇福山,江宁巡抚土国宝率副将曹虎等击败之。捷闻,章下所司。
  二十九日(丁丑),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江西南昌、南康、九江、瑞舟、抚州、饶州、临江、吉安、广信、建昌、袁州及江南徽宁等府俱平。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二十。)

  冬十月初十日(戊子),招抚大学士洪承畴疏报:『徽州一府,夙负险阻。故明翰林金声甘心悖逆,阴结闽寇,受唐王伪敕,起乡兵十馀万,制造甲冑、鎗等项,分布山隘,以拒我师。臣奉贝勒令,会同固山额真叶臣等一面进剿;一面分发告谕,宣扬朝
顺治二年 第 24 页
廷德意。兹提督总兵张天禄同总兵卜从善、李仲兴、刘泽泳等由旌德县进兵,连破十馀寨,驰至绩溪县生擒金声并伪官四员,俱斩于军。师至徽州,驻营城外,不令一兵入城;出示安民,市肆如故。嗣后抚辑招谕事宜,俟臣等商确奏闻』。得旨:『览卿奏,徽郡已经收服,兵不入城,秋毫无扰;具见运筹制胜,纪律严明,朕甚嘉悦!有功镇将及在事文武各官,通著察明叙录。抚辑善后及招谕事宜,俱听卿商确便宜行。该部知道』。
  十九日(丁酉),时故明唐王僭号福建、鲁王窃据浙江,马士英等兵渡钱塘,去杭州城十里,立五营。平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勒克德浑遣满、汉官兵进剿,未至,马士英兵渡江去;总督张存仁、总兵官田雄追斩五百馀级。以捷闻。
  二十三日(辛丑),授劄委总兵金声桓为左都督,充镇守江西总兵官。
  二十八日(丙午),升江南常州府知府萧启元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等处地,提督军务。
  十一月初四日(壬子),改浙江总督张存仁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浙江、福建军兼理粮饷。
  十九日(丁卯),平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勒克德浑等奏报:『左翼梅勒章京朱玛喇等败伪总督马士英于馀杭、右翼梅勒章京和托等败伪总兵方国安于富阳,斩伪副将二员、
顺治二年 第 25 页
伪参游五员;及两翼会合回兵,于杭州城三十里外,突遇贼兵,复大败之。后马士英、方国安渡钱塘窥杭州,守杭州梅勒章京济席哈同总督张存仁、总兵田雄等率领官兵击败之,溺江死者无算』。
  二十五日(癸酉),以李成栋为都督同知充镇守吴淞总兵官。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二十一。)

  十二月初七日(乙酉),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奏报:『福建伪阁部黄道周兵寇徽州,提督张天禄统兵进剿,生擒伪总兵、伪监纪李筦先、吴志俊等,阵斩贼将程嗣圣等十馀人,歼贼甚众』。疏下兵部。
  又报:『故明总兵高进忠率兵三千馀人并战舰六十九艘自崇明来归』。下所司议叙。
  十三日(辛卯),江宁巡抚土国宝奏报:『逆绅吴日生、荆本彻出没太湖倡乱,连剽掠;提督吴胜兆、总兵官杨承祖等分兵追剿,逆首相继败亡』。章下兵部。
  十五日(癸巳),江西总兵官金声桓奏报:『闽中拥立唐藩,遍加伪职。督臣佟养和发兵三营,合臣马步兵四路进剿。遣副将李士元、王得仁、汤执中等攻南赣,击败伪阁部李永茂、乡绅杨廷麟、刘同升、万元吉、揭重熙及福建之永宁王、罗川王、饶州之伪阁部黄道周、袁州之伪总督何腾蛟等数十万众,擒获伪都督陈祖恩、方重志、余时、
顺治二年 第 26 页
张礼、沙孟志、蔡钦、金世任、督兵内监胡应龙』。疏入,报闻。
  二十八日(丙午),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疏报:『巨寇荆本彻侵据崇明,总兵官李成栋统师进剿,贼势披靡,崇明底定。伪监军道王臣缙向为荆本彻威胁,今大兵临城,即开城纳款;请开使过之路,以广皇仁』!得旨:『王臣缙准与赦罪效用。有功人员,所司察明叙恤』。
  二十九日(丁未),浙江总督张存仁疏报:『逆叛方国安、马士英啸聚江东赭山、杭州朱桥、范村等处,所在肆掠。梅勒章京朱玛喇、总兵官田雄、副将张杰等分兵进剿,方国安水师数万一鼓尽歼;其馀诸逆,被我军擒斩甚众』。下所司察叙。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