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1 页

南疆绎史勘本卷一

                            霅川温氏原本
                            古高阳氏勘定
    目 录
   纪略一
     福 王(上)

    右南都纪略第一。
    ○燕京自闯贼沦陷,怀生之伦莫不饮痛。然大河南北虽经蹂躏,而吴、楚、闽、粤、滇、黔疆域如故也。当时紫盖渡江,南都拥立,以伦以序,福王为正。史阁部忠亮日月,招徕耆旧,奋扬师旅;高弘图、姜曰广为左右二人,张慎言、徐石麒代为冢宰,张有誉、顾锡畴并列六卿,起刘宗周为亚相,郑注为廷尉;翰林则陈子壮、刘同春、侯峒曾、姚思孝、詹兆恒、郭维经、赵士春、刘君则,台谏则马嘉植、熊汝霖、章正宸、陈子龙、沈宸荃、游有伦、乔可聘、郭贞一,部曹则夏允彝、吴嘉胤、黄端伯、何刚、钱旃:群贤济济,布在殿陛。方将告九庙、阅六师、申和议、剪寇仇,众庶喁喁,想望中兴;即未能飙起云蔚,略地中原,而滔滔江国,画堑自守,犹未失为晋元、宋高也。奈何贵阳煽虐,盗窃秉钧,外连强帅、内起狐群,斥逐贞贤、引用匪类;宠赂既彰,纪纲大坏。史阁部奔走江淮,绸缪内攘,惟日不足;久之,忠贞激发,桀骜降心,援指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2 页
北旗,奠扫河洛。初不意变生杯酒,喋血倒戈,而自相屠灭。天之不祚,亦可概见也矣。迨夫朝昏日甚,飞章告密,网尽清流,而又有托名嗣胤者,以王郎故智,适符其会。于是跋扈之徒,借称清侧;晋阳之甲,羽檄四驰。乃至空淮左以遏江防,使大军得乘其罅,飞渡长江,君臣舆榇。呜呼悲哉!究其始终,讵非以人为兴替?「易」言「否泰」,亦惟君子小人之消长而已尔。
   纪略一
    福 王(上)

  福王,神宗第二子福恭王之长子也。讳由崧,母邹氏。初封德昌王,进封世子。崇祯十四年(辛巳)春正月,李自成陷河南,恭王遇害,世子出走怀庆。癸未秋七月,嗣封福王,庄烈帝手择宫中玉带赐之。明年(甲申)春三月,京师失守。夏四月己巳,凶问至南京。时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史可法督师勤王,在浦口。诸大臣闻变,仓卒议立君,未有所属。会王与潞王皆以避贼至淮上。潞王讳常汸,穆宗之后,有贤名。大臣意多在潞王;以福王立,恐修衅三案也。移牒可法,可法遂还南京。而凤阳总督马士英遗书诸臣,言福王为神宗孙,伦序当立。守备南京魏国公徐弘基、提督操江诚意伯刘孔昭等,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工部尚书程注、都察院右都御史张慎言、掌翰林院事詹事府詹事姜曰广等,南京守备掌司礼监务太监韩赞周等,集议于朝;兵部右侍郎吕大器兼署礼、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3 页
兵二部印,顿笔不肯下。吏科给事中李沾厉声言:『今日有异议者死之』!时士英握兵于外,与靖南伯黄得功、总兵刘泽清、刘良佐、高杰等相结;诸将连营江北,势甚张。可法乃以福王告庙。
  乙酉,弘基等迎王于江浦。丁亥,百官迎见于龙江关;王素服角带哭。
  五月戊子朔,王乘马自三山门外至孝陵。从臣请从东门御路入,王逊避自西门入,至享殿,祭告毕,次谒懿文太子陵;自朝阳门入东华门,步行谒奉先殿。出西华门,驻跸内守备府。
  己丑,群臣劝进。王辞让,遵景皇帝故事监国。
  庚寅,王行告天礼。升殿,百官行四拜礼。魏国公徐弘基奉「监国之宝」跪进之;王受讫,行四拜礼,乃退。发大行皇帝丧,告谕天下,大赦;其新加练饷及崇祯十二年以后一切杂派并各项钱粮十四年以前之实欠在民者,悉免之。以张慎言为吏部尚书。是日,我大清兵大破闯贼李自成于北京。
  壬辰,以可法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高弘图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并入阁办事。马士英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仍总督凤阳等处军务。发银一万两,遣职方郎中万元吉往犒得功等军。
  癸巳,为大行皇帝举丧哭临。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4 页
  甲午,以姜曰广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前礼部尚书王铎为东阁大学士,并入阁办事。曰广辞,改礼部左侍郎入直。以工部右侍郎周堪赓为户部尚书、以吕大器为吏部左侍郎,召前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复官。
  乙未,遣河南道御史祁彪佳安抚江南,止江督袁继咸入援。楚抚何腾蛟奏恢复随州。可法请裁去南京内外守备参赞各衔,依北都旧制设京营府卫等官,罢锦衣卫南北两镇抚。又请江北分为四镇,以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高杰四人分统之。杰驻徐州,经理河北、河南开、归等处招讨事;良佐驻寿州,经理河南陈、许等处招讨事;泽清驻淮安,经理山东等处招讨事;得功驻庐州,经理各路援剿事。各以分地统辖军民,节制有司,修葺营卫,整顿行伍;垦荒芜、采山泽、招商税,以供军资。每镇额兵三万人,岁供本色米二十万石、折色银四十万两。设督师于扬州,节制诸镇。罢凤阳总兵官,改置副将。设九江、京口两镇,以操江总督协理之:诏并举行。
  丙申,马士英率兵入朝。
  戊戌,群臣劝进;笺三上,王许之。礼部请祀地祇,命俟祭天一并举行。命瑞王居重庆。
  己亥,修奉先殿。大学士史可法自请督师江北;诏以便宜行事,各镇并听节制。
  命御史陈丹衷宣谕江北。抚宁侯朱国弼请裁漕镇,从之。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5 页
  庚子,召兵部尚书张国维以原官回部协理京营戎政、原任刑部尚书徐石麒为都察院右都御史。以总兵郑鸿逵镇九江、黄蜚镇京口。
  辛丑,兵部主事凌駉起兵东昌讨贼。闯贼陷鸡泽,殷渊死之。
  壬寅,王即位。大赦,称号弘光;以明年为元年。赐文武官一级,存问在籍大臣;起废滞,宥罪过。其北地文武官员义不从贼在南者,一体试用。明年,税银免十分之一,江北、湖广、四川倍免焉。以太监韩赞周管司礼监事,卢九德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京营。
  癸卯,马士英入阁办事,仍掌兵部尚书事。顾锡畴为礼部尚书。分应天、苏松为二巡抚。左懋第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徽等处。
  甲辰,忻城伯赵之龙总督京营戎政。命户部速挽漕粟以济军糈。田仰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淮扬,提督军务,兼理海防。进封黄得功靖南侯、左良玉宁南侯,各荫子锦衣卫正千户。封高杰兴平伯、刘泽清东平伯、刘良佐广昌伯。马士英加太子太师,荫一子锦衣卫指挥佥事。
  乙巳,禁北来逃官入京。祁彪佳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苏松,提督军务。祭告先福王太妃于行宫。
  丙午,史可法陛辞出京,督师扬州;给银二十万两。请以总兵刘肇基、李栖凤、于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6 页
永绥、卜从善、金声桓随征;从之。谕参将王之纲迎太妃于河南郭家寨。遣徐弘基祭孝陵,告即位。李自成遣伪将董学礼等至宿迁。
  丁未,张慎言荐旧辅吴甡、原任吏部尚书郑三俊,命甡陛见。诏封疆失事各官不许起用。以万元吉为太仆寺少卿,监理江北军务。
  己酉,总督漕运凤阳巡抚路振飞击败董学礼兵,擒其伪副使吕弼周,射杀之;缚伪防御使武愫,献于朝。命潞王暂居杭州。
  庚戌,刘孔昭讦奏慎言荐甡误国,且定策时有二心。慎言乞罢,王两解之。弘图、曰广各上疏乞退,不许。命御史周一敬护送潞王之浙。设勇卫营,以御马监太监李国辅监督。诏史可法遣官访大行皇帝梓宫并太子、二王。
  壬子,晋魏国公徐弘基左柱国。其馀侯伯各加一级,岁加禄米五十石,予荫。赐韩赞周、卢九德各荫弟侄一人锦衣卫指挥佥事,各赐蟒衣及银。诏恤北都殉难诸臣。
  癸丑,遣史可法祭告凤陵、泗陵,左良玉祭告显陵。大清兵取河北、山东。
  乙卯,封平西伯吴三桂蓟国公,世袭;命发银五万两、漕米十万石犒之:闻其败贼也。起陈子壮为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命江淮赈恤南归难民。太常少卿李沾劾吕大器定策时有二心,命不必深究。
  丙辰,命议黄希宪、邱祖德、郭景昌私逃罪。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7 页
  六月戊午朔,敬上大行皇帝尊谥曰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大行皇后谥曰孝节贞肃、渊恭庄毅、奉天靖圣烈皇后。大学士高弘图自请江干督漕,许之。命补记注侍班官。
  庚申,颁河北、山东诏。
  壬戌,马士英荐「逆案」原任光禄寺卿阮大铖知兵,命予冠带来京陛见。给事中罗万象、御史王孙蕃、陈良弼、大理寺丞詹兆恒、应天府丞郭维经、怀远侯常延龄交章劾大铖不宜召,弘图请下九卿议,与士英忤;曰广以中旨用人争之:俱不得。各疏求去,不许。吕大器劾士英卖官鬻爵罪,不听。刘良佐攻临淮,不克;移驻寿州。湖广巡按御史黄澍入贺,面纠马士英罪可斩,承天守备太监何志孔助澍言;司礼监太监韩赞周执志孔待命,王密令士英姑避位。士英因内侍乞留,乃止。
  甲子,工部尚书程注致仕。士英劾从逆诸臣光时亨、项煜、周钟等,命逮治。议上殉难诸臣功。
  乙丑,命惠王移居肇庆。先是,吉王殁于淮安舟中,命于安吉、孝丰择地卜葬。
  丙寅,起戍籍钱谦益为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事。吏部尚书张慎言罢。礼部请立中宫;诏以列圣、先帝之雠未报,不许。
  己巳,吴志葵镇守吴淞。刘泽清来朝,疏纠吕大器、雷演祚荐张捷、邹之麟、张孙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8 页
振、刘光斗等,大器遂引疾。
  癸酉,詹兆恒进钦定「逆案」。
  丁丑,左懋第疏请北行。流贼张献忠陷重庆,瑞王并原任巡抚陈士奇等遇害。
  戊寅,封福府千户常应俊襄城伯。
  己卯,赵之龙纠高弘图议思宗庙号之失,请改正;诏仍旧。
  庚辰,以徐石麒为吏部尚书、何应瑞为工部尚书。
  辛巳,诏迎母后邹氏。
  壬午,巡按淮安御史王燮奏皇太子、定王、永王俱遇害;即以燮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是日,镇江兵燹,焚民房数百家。
  甲申,以邱磊为山东总兵官。以黄斌卿防御京口,调郑芝龙兵六千入卫。
  乙酉,命鲁王暂驻处州、崇王驻台州。诏荐举人材,授西北残破州县。停止劝饷事例。吏部左侍郎吕大器罢。
    (「勘本」曰:是月朔,命礼部铸国玺,以金代。壬午,顾宗伯锡畴请追谥文震孟等,削温体仁谥;并从之。)
  秋七月丙戌朔,祀高皇帝以下于奉先殿,以大行皇帝后祔祭。加张慎言、程注太子太保,予荫。添设兵部侍郎二员。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9 页
  戊子,追尊皇考福恭王曰贞纯肃哲、圣敬仁懿恭皇帝,皇妣姚氏曰孝诚端惠、慈顺贞穆皇太后,皇祖妣贵妃郑氏曰孝宁温穆、庄惠慈懿、宪天裕圣太皇太后。遥上嫡母太妃邹氏尊号曰恪贞仁寿皇太后。追谥先妃黄氏曰孝哲懿庄、温贞仁靖皇后,继妃李氏曰孝义端仁、肃明贞洁皇后。追复懿文太子庙谥曰兴宗孝康皇帝,妃常氏曰孝康皇后。上建文帝谥曰嗣天章道、诚懿渊恭、觐文扬武、克纯笃孝让皇帝,庙号惠宗;后马氏曰孝悯温贞、哲睿肃烈、襄天弼圣让皇后。追尊恭仁康定景皇帝谥曰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贞惠安和景皇后汪氏曰孝渊肃懿、贞惠安和、辅天恭圣景皇后。
  庚寅,以左懋第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理河北、联络关东军务;马绍愉为太仆寺少卿兼兵部职方司郎中,加总兵官陈洪范太子太保;赍白金十万两、金千两、缎绢万匹,偕使大清。金声桓驻防淮扬。
  壬辰,定守护凤陵戍兵五千人。刘之勃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
  甲午,定从逆诸臣以六等罪。以六科员缺,令将中行、评博、推知等官俱减俸行取。
  乙未,依旧制为五军、神枢、神机三大营,以团练总兵官杜弘等六人分统之。
  癸卯,命礼部尚书顾锡畴祀海。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10 页
  甲辰,追封开国功臣故颍国公傅友德丽江王,谥曰「武靖」;宋国公冯胜宁陵王,谥曰「武壮」。荫福府内臣屈尚忠等弟侄各锦衣卫指挥使世袭。顾锡畴纠从逆词臣周钟、项煜等。
  己酉,中旨以吏部右侍郎张有誉为户部尚书;弘图封还诏书争之,不听。
  辛亥,释高墙罪宗前唐王聿键等三百馀人,计七十五案。
  时群臣分党,纷争日甚。壬子,谕曰:『朕遭百六之运,军书间阻;方资群策,旋轸故都。乃文武之交争,致异同之日甚。先帝神资独断,汇纳众流;天不降康,咎岂在上。尔诸臣当鉴于前车,精白乃心,匡复王室。若水火不化、戈矛转兴,天下事不堪再坏,且视朕为如何主。祖宗成宪,勿尚姑息。各宜钦承,朕言不再』。改正阁衔:尚书兼大学士,举经筵。高弘图等请建中宫;谕俟母后回銮日行。
  乙卯,弘图乞休,不允;请召还史可法,亦不报。
  是月,万元吉奏大清兵南征。
  八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丁巳,亲祀孔子。以杨鹗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川、湖、云、贵、广西军务。刘泽清等疏劾刘宗周。命惠王居广信。马士英与姜曰广同诋王前。宗室朱统纠曰广党从逆诸人;又不肯迎立,坚持异议。礼科袁彭年特纠统,报闻。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11 页
  庚申,加可法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弘图太子少师、文渊阁大学士,曰广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士英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铎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予荫有差。
  壬戌,贺世寿为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复东厂;袁彭年疏争,外调。
  癸亥,敕左良玉兼提督官,开藩武昌。起丁魁楚为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河南、湖广军务。
  甲子,张献忠陷成都府;蜀王遇害,抚臣龙文光、刘之勃,道臣刘士斗及知县等官皆死之。
  乙丑,王曰:『川陕道远,职官多缺。吏部选择贤才堪任监司、府县者,与巡按御史米寿图前去,随才署用。以后凡残破险远地方,准此』。
  丁卯,逮光时亨等。
  戊辰,皇太后自仪凤门入宫,遣灵璧侯汤国祚告于南郊。
  壬申,起樊一蘅为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川、陕军务。起越其杰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兼辖颍、亳二州军务。
  癸酉,命修西宫之西园第一所为皇太后宫。
  乙亥,命吏部察废籍及举贡监生才品堪用、愿效力危疆者,考选二、三千名咨发督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12 页
辅军前,以补地方缺官。
  丙子,下项煜于狱,逮周镳、陈以谦等。
  丁丑,封皇太后弟千户邹存义为大兴伯。赠吴三桂父故总兵官吴勷辽国公、母祖氏辽国公夫人。
  戊寅,王永吉载罪督山东军务。
  庚辰,命选淑女及内员;廷臣交章谏,不听。
  辛巳,赐北京殉节诸臣大学士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等二十二人赠谥、祭葬有差;建祠鸡鸣山,赐额「旌忠」。
  壬午,改前大学士王应熊为兵部尚书,总督川、广、云、贵等处专办蜀寇,赐尚方剑便宜行事;仍给银三万两。
  癸未,封郑芝龙为南安伯。命停文武官荐举。禁非言官而上疏者。革楚抚王杨基任,听勘。
  乙酉,中旨以阮大铖为兵部右侍郎巡阅江防;刘宗周劾奏,不听。我大清于是月遣将杨万兴下济宁。
    (「勘本」曰:是月太妃至,谕工部三日内搜括万金以充赏赐。顾宗伯锡畴议并夺温体仁荫爵。)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13 页
  九月丙戌朔,黄得功趋扬州,高杰以兵袭仪徵。
  戊子,复前蓟督赵光抃官。
  己丑,纂修「玉牒」。赠恤湖广殉难诸臣。以都督佥事张成福充山东总兵官。
  庚寅,裁各省布政司右布政使。
  辛卯,命撰起居注。
  癸巳,大学士姜曰广罢。逮御史黄澍,不至。命修「思宗实录」。
  甲午,左都御史刘宗周罢。三法司奏定从逆六等条例。其大逆凌迟处死者五条:凡从贼攻陷京师及为贼毁宗社、易门榜者,凡倡率劝进及为贼草伪诏者,凡部院詹事、翰林三品以上大臣从贼受伪命而亲信用事者,凡文武封疆大吏如督抚、总兵降贼者,凡京堂、科道部属等官为贼画策规取地方者;以上如本犯不归、归而又逃,悉收系其妻子,籍没其资产。其斩决不待时者三条:凡四品京堂及翰林、科道受贼伪命居要地比原职加崇者,凡方面分巡、分守、知府等官降贼者,凡文武封疆大吏闻变先逃者。其绞者六条:凡献玉帛、献子女以媚贼求免者,凡内外衙门官仅受伪命者,凡在巡方及布按三司、分巡、分守、知府等官遇变而逃者,凡被贼拷掠不能自决仍受伪命者,凡受伪命而为贼疏远者,凡各衙门奉差如管屯、管河、榷关、督饷等官虽无封疆之守而弃职潜逃者。其流者二条:凡内阁重臣及部院等三品以上、詹事翰林五品以上即不从敌而偷生潜逃者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14 页
,凡既受伪命复自疏远见贼未败而脱身南还者:以上斩、绞、流共十一则,如各犯认罪自投,拟减本罪一等;如遁归匿形、蓄谋叵测,照本罪加一等,仍收系其亲属。其徒者二条:凡候考、候选,即无官守、即未受伪命而浮沉贼中,贼奔乃还者;凡遇贼变,为贼胁留而未受伪官者。其杖者一条:凡为贼所拘未受伪官而乘间先归者。王曰:『北都沦丧,帝后升遐,巷战死节者遂无一人;且反面事仇、甘心降贼,为之指斥先帝、规并海宇。人心已丧,法纪何存!所奏既已会议,允当并先夺职。其绞罪以上,法司行抚按官逮解来京候讯;流罪以下,抚按官依律讯处具奏。其有身虽陷贼,能改图归正、擒杀贼首及以兵马、城池来归或为内应克立大功、或为内间效忠本朝者,仍从优升赏,不用此例』。
  丙申,以王之纲充总兵官,挂荡寇将军印,镇守河南;御史凌駉联络河南、北直。
  丁酉,叙江北文武多年战功。黄斌卿移屯大江、黄蜚屯芜湖采石、郑鸿逵屯镇江。加士英少傅,仍兼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荫一子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
  戊戌,谥前大学士孙承宗「文忠」、太常寺少卿鹿继善「忠节」,赐祀「忠烈」。以王潆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赞理军务。牟文绶充总兵官,镇守荆州。黄得功移驻庐州,以防桐皖。刘良佐进复黄、汝。高杰移驻徐州,进复开归。追补建文死节诸臣方孝孺等赠谥,立祠祀之。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15 页
  甲辰,追赠开国名臣、及正德谏臣、天启惨死诸臣各有差。左良玉子梦庚挂平贼将军印。士英请令童生输银,免府、县考二试。
  乙巳,给河南巡抚越其杰银十五万两,令募兵屯田。
  丙午,丁魁楚另用,以何腾蛟并抚湖北。命乡官与监生齐民较田多寡一体当差,不得擅立官户。
  丁未,称皇考福恭王陵曰熙陵。
  庚戌,命夺浙江巡抚黄鸣骏官。革侍郎吕大器职。逮问前巡按御史左光先,不至。开佐工事例。
  辛亥,停宗室换授。
  壬子,再命刑部逮问黄澍,亦不至。以李成栋镇守徐州。户科给事中陆朗、御史黄耳鼎例授外职,特旨留之;二人疏攻徐石麒。
  甲寅,吏部尚书徐石麒罢。
  是月,高杰率兵赴镇。
    「勘本」曰:南都初建,有刑部主事前知宁国府事钱敬忠于六月朔日具疏千馀言,极陈恢剿事理;得旨:『钱某有何异谋可足兵食,以便恢剿?著再奏』。既而连上三疏,匦臣谓其累渎费辞,且多斥犯,久扼不上;敬忠乃移疾归。兵部右侍郎徐人龙具疏极言『祖宗汤沐重地,不宜遽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16 页
予拥兵自卫之人。夫带砺之盟,俟有成绩。乃兵未即动而遽刳内地畀之,江南尺寸土可胜刳哉』!人龙与士英同堂决事,每正色危坐,语辄刺及。士英恶之甚,讽台臣何纶劾其衰髦失仪,勒令致仕;然则人龙实未衰髦而失仪也。宁河王孙邓文昌者,有勇敢言,以世爵官后军都督。后以左兵内犯,议撤防河军,力争之;为士英所诃,遂弃官去。
    右钱、徐、邓名,正史皆阙、温氏亦失之;今传入「摭遗」补稿。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17 页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

                            霅川温氏原本
                            古高阳氏勘定
    目 录
   纪略二
     福 王(下)

    右南都纪略第二。
    ◎是年十月朔,我朝定鼎更始;明年,南京溃,大兵进守皇城:原本皆略。今凭正史勘补。其三月内审问伪太子、故妃两案,语多未备;今覈入。凡纪中所不尽者,均于「书后」详之。如扬州从难乡官张伯鲸、抚臣卫胤文者,皆阙书;案胤文虽有妄劾史督辅事为清论所弃,然其死难则不可泯也。予诸「勘本」、「书后」之作,匪敢哆张议论也;盖纪传中所不足而疑似者,于此可以补證发明之耳。
   纪略二
    福 王(下)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18 页
  冬十月乙卯朔,大清定鼎燕京。我世祖章皇帝即皇帝位,建元顺治;颁诏天下,普与臣民更始。是日,福王以郑芝龙为总兵官,镇守福建;罗联芳守贵州。命铸「弘光通宝」钱。
  丁巳,钱谦益疏荐蔡弈琛、颂马士英功兼雪「逆案」阮大铖、杨维垣、贾继春、吴孔嘉、房壮丽、吕纯如等。以李沾为左都御史。
  己未,张缙彦戴罪总督北直、山西、两河军务,便宜行事。
  庚申,大学士高弘图罢。
  甲子,凤阳地震。
  丙寅,再震。遣司礼监太监孙元德督催直隶、浙江、福建岁收、缎价、内库一应钱粮;仍督两江漕粮、盐课、洋税并一切修练、储备事宜。加湖广巡抚何腾蛟兵部右侍郎,巡抚全省。赐北京死节太监王承恩等九人赠谥、祭葬,予荫有差。命于杭州选淑女。
  壬申,中旨以张捷为吏部尚书。
  癸酉,丁魁楚以原官总督两广军务。追复代宗生母贤妃吴氏为皇太后,谥曰孝翼温惠、淑慎慈仁,匡天锡圣皇太后。复建文弟允熥为吴王,谥「悼」;允熞为衡王,谥「悯」;允熙为徐王,谥「哀」;长子文奎曰恭悯皇太子;少子文圭为原王,谥「怀」:并附祀孝康陵。复江都、宜都、南平等四郡主为公主,耿睿、于礼为驸马都尉。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19 页
  甲戌,以右春坊卫胤文兼兵科给事中,监高杰军。以张捷为吏部尚书。
  乙亥,张秉贞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
  丙子,命以来年正月上辛,仍遵洪武制,合祀天地于南郊。士英请令户部给直省印单,凡赎锾自杖以上俱注单内,解部充饷;其不入单内以赃论。从之。
  丁丑,命王永吉暂驻河上,料理战守。北使回。以兵部左侍郎解学龙为刑部尚书。阮大铖纠雷演祚,命严讯。
  戊寅,加左良玉太子太傅。
  壬午,命停今年决囚。予秦、楚殉难诸臣祭葬有差。定江北督抚四镇额兵三万、楚抚额兵一万、京营额兵一万五千。
  癸未,以刘若金为佥都御史,提督闽、广沿海诸税兼理海防军务;刘安行为佥都御史,提督南直、浙江沿海诸税兼理海防军务。
  是月,漳州贼破云霄,据于城;官兵讨之,贼走大浦。
  十一月戊子,西宫成,锡名「慈禧殿」。续封邓文尧为定远侯。桂王薨。
  己丑,凤阳皇陵灾,松柏皆烬。
  庚寅,命开屯海中玉环等山。命唐庶人聿键居广西平乐。
  辛卯,令生员纳银充贡。总兵官邱磊有罪,下狱死。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20 页
  癸巳,左良玉奏华容、石首战捷。命辽王驻台州。
  乙未夜,端门外火。时大清兵破海州,入宿迁;山东及丰、沛尽降。
  丁酉,苏松巡抚祁彪佳罢。
  庚子,以李永茂为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潮等处。
  丁未,张凤翔为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巡抚苏松。卢若腾为佥都御史,督理江北屯田,巡抚庐、凤。高起潜提督江北兵马粮饷。淮安地震。
  己酉,九江总兵黄斌卿侦知左良玉难制,请改驻皖池;从之。
  庚戌,命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许定国充总兵官挂镇北将军印,镇守开封、河雒。榷酒税。
  辛亥,监下江军兵部职方司郎中杨文骢请于金山圌山筑城;从之。高杰疏荐吴甡、郑三俊、金光辰、姜埰、熊开元、金声等;报闻。
  壬子,复逃官御史苏京官,驻庙湾,联络海上。
  自五月不雨至于是月。
  十二月乙卯朔,命荆王驻九江府。
  丁巳,进刘泽清为东平侯。刘孔昭亦进侯爵;辞,许之。禁巡按御史不许访拿。
  辛酉,命何腾蛟以原官总督川、广、云、贵等处军务兼督粮饷,专理恢剿;召杨鹗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21 页
回部。大清兵围邳州,凡三日。
  甲子,命程世昌兼督上江粮务。
  丙寅,改上孝宗后张氏谥曰孝成靖肃、庄慈哲懿、扶天赞圣敬皇后。大阅京军,命士英代。大清兵入河南府,总兵李际遇降。
  戊辰,以高斗枢为佥都御史,巡抚湖广。
  己巳,陈洪范北使还;左懋第不屈被执,马绍愉留,和议不成。行税契法。通政司杨维垣请重刊「三朝要典」;命礼部访求一部,宣付史馆。又奏「逆案」多枉;命吏部察明,分别复职起用。有颠僧大悲至京,自称齐王,又称潞王;下镇抚司鞫讯。
  壬申,禁各官荐举。命王永吉专防江北、张缙彦专防河南。缙彦言定诸将各分汛地:王之纲自永城至宁陵、许定国自宁陵至兰阳、刘洪起自祥符至泛水。
  癸酉,复逃官原任左春坊、左谕德韩四维官;工科给事中戴英劾之,命改别衙门用。
  甲戌,遣士英视牲。
  乙亥,复逃官兵科给事中时敏官。开屯海中大瞿等山。
  丁丑,谕吏部:自天启以来诸臣有劳绩者,察明赠官,不得与荫。三法司奏解学龙等议从贼诸臣狱;王以诸臣拟罪太轻,命再议。开文武职官诰命事例。时大清兵自孟津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22 页
渡河,李际遇既降,缙彦等并走沈邱;命高杰进屯归德以备之。魏国公徐弘基卒。
  戊寅,以应天府府丞瞿式耜为佥都御史,巡抚广西;马体乾为佥都御史,巡抚四川。
  辛巳,罢南郊,改于明年冬至。
  癸未,左良玉奏复公安。马士英请榷酤,从之。
  大清顺治二年(乙酉)春正月乙酉朔,大雪。福王居南京,称弘光元年;日有食之,免百官朝贺。
  庚寅,加史可法太师仍兼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马士英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王铎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予荫。以士英掌文渊阁印,充首辅办事。可法辞太师,许之。
  壬辰,立春。流星入紫微垣。
  癸巳,命黄得功、刘良佐率师进屯颍、亳;皆受命不行。命河南巡抚越其杰、巡按凌駉防守归、开。高杰提兵直抵关、雒,进据虎牢。
  乙未,许定国伏兵诱杀兴平伯高杰于睢州。
  丙午,杰部将攻城;定国惧,奔考城叛降。
  戊戌,禁宗室入京朝见。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23 页
  壬寅,命在京诸臣自陈。
  癸卯,中旨以吏部左侍郎蔡奕琛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命裁监纪及将作官。
  甲辰,命删定「三朝要典」。朱国弼、张孙振劾解学龙。
  乙巳,夺学龙职。
  丙午,召左都御史唐世济复官,命管右都御史事。
  辛亥,加兵科给事中前监高杰军卫胤文为兵部右侍郎,总督兴平标下镇将兵马兼理本镇汛地,经略开、归防剿军务。张国维归省。
  是月,大清兵取西安,李自成走襄阳。
  二月甲寅朔,命于嘉兴、绍兴二府选淑女。
  丙辰,王骥为佥都御史,巡抚湖广。
  己未,阮大铖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协理部事,仍管巡阅江防事务。高倬为刑部尚书。人有上书言开化、德兴、玉山之间有云雾山为先朝封禁,开之可以助国;命太监李国辅往,会同抚按勘视。
  辛酉,命五府察明勋臣世系,方许保选;戚臣不许滥请世袭。
  癸亥,续封顾其谦为镇远侯。
  甲子,谥思宗皇太子曰「献悯」、定王曰「哀」、永王曰「悼」。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24 页
  乙丑,遣黄道周祭告禹陵。史可法请用高杰部将李本深为提督,不许。黄得功引兵趋扬州。裁九江额饷六万。张孙振奏劾礼部尚书顾锡畴。
  丙寅,命于苏州织大婚冠服。
  丁卯,锡畴免。荫方孝孺裔树节为翰林院五经博士。
  癸酉,撤高杰部兵回,命刘良佐防归德;遣太监高起潜安抚兴平营将士驻扬州。
  甲戌,进蔡奕琛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乙亥,追封皇弟由为颍王,谥曰「冲」。礼部请朝日,命俟南郊礼成行之。
  丙子,更上先帝庙号曰毅宗(赵之龙奏「思」非美谥)。改封慈爚为崇王,命驻福州府。
  丁丑,止滇、黔援兵。袁弘勋疏攻袁继咸;左良玉救之,并言「要典」宜焚。谕解之。
  戊寅,李自成走承天。
  己卯,命南京各衙门印尽去「南京」二字,改铸另给。
  癸未,僧大悲伏诛。鸿胪寺少卿高梦箕密奏先帝皇太子自北来,遣内臣踪迹之。
    「勘本」曰:顾宗伯锡畴之被劾也,因其论削温体仁谥事耳;原阙。「佚史」仅于三月丁亥大书曰:『复故少师、中极殿大学士温体仁谥』。此盖从张孙振之请也。案改铸各衙门印文尽去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25 页
「南京」二字,因礼部管绍宁印被窃,谋诸士英,故有斯命。
  三月甲申朔,内臣自杭州送北来太子至京,驻兴善寺;遣太监李承芳、卢九德等审视还报。夜五鼓,移至锦衣卫都督同知冯可京邸舍。
  乙酉,御武英殿,命府部九卿科道及前东宫讲官中允刘正宗、李景濂、少詹事方拱乾等审视太子真伪。问答有歧,大学士王铎直叱为假。再命严究主使之人;久之,自供为王之明,故驸马都尉王炳侄孙,曾侍卫东宫。家破南奔,高梦箕家丁穆虎教之诈称太子。奏上。
  丙戌,下之明中城兵马司狱。
  丁亥,复故少师、中极殿大学士温体仁谥。
  戊子,命太监乔上总理两淮盐课、严察兵马粮饷。
  己丑,大清兵取郾城,又取西平。李自成逼承天,左良玉遣使告急;命督臣何腾蛟等御之。
  辛卯,大清兵取上蔡。耿廷箓为佥都御史,巡抚四川。
  壬辰,命百官会审王之明、高梦箕、穆虎于午门外。王藩邸元妃童氏在河南自陈,刘良佐信之,具仪从送入京;前巡按御史陈潜夫遇诸涂,谒之。既至,王怒,目为妖妇,下锦衣卫狱,并逮讯潜夫妄谒妖妇罪。黄得功出疏争太子事。李自成兵寇潜江。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26 页
  癸巳,遥祭诸陵。
  戊戌,三法司以王之明狱上,再命严究往来踪迹。先是,太子之至也,都人皆喜谓王未有子,且以为嗣;至是,人情汹惧,指马士英、王铎共谋戕害太子。得功再疏保留。乃命养之狱中,勿遂加刑。封郑芝龙为南安伯。命黄斌卿以原官挂征蛮将军印,镇守广西;方国安挂镇南将军印充总兵官,驻防池口。刘良佐上疏,并言太子、童妃二事,谓上直为群臣所欺;王命法司先将二案审明情节宣布中外,以释群疑。然而流言日甚,称士英等朋奸导王灭绝伦理。
  己亥,徙崇王居福州。上懿安皇后谥曰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晢皇后,更上皇考谥曰孝皇帝。命黄得功移镇庐州与刘良佐合力防御。
  壬寅,思宗忌辰,王于宫中举哀;百官于太平门外设坛遥祭,以东宫、二王祔祭。
  癸卯,高成自杭州解至(梦箕子也),命三法司覆审王之明等。命燬黄得功疏,以绝奸谋。
  甲辰,封妃戚黄九鼎雒中伯。左良玉以李自成兵至潜江口,遣使告急。加朱大典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徽等处。
  乙巳,大清兵从河南下,总兵王之纲走宿州。是日,取归德府;巡按御史凌駉及其子润生死之。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27 页
  丙午,罢安庆巡抚。
  丁未,许罪废诸臣输银复官。
  戊申,左良玉举兵,以奉太子密旨诛奸臣马士英为名,黄澍主其谋;焚武昌东下。
  己酉,赠故兴平伯高杰太子太保,荫一子锦衣卫百户。以钱继登为佥都御史,总理两淮盐法,兼督江防军务。罢巡盐御史。大清兵取颍州、太和。加李本深太子太保左都督,提督兴平标下兵马。
  夏四月癸丑朔,命史可法驰扼徐、泗。
  丙辰,左良玉兵陷九江府;寻死,其子梦庚自称留后。命阮大铖、刘孔昭率师出御。
  丁巳,追恤三案诸臣刘廷元等二十人,并复原官,仍各荫赠有差。左梦庚兵陷建德。戊午,陷彭泽。己未,陷东流。京师戒严,以公侯分守长安等门及都城十三门。徵靖南、广昌、东平三镇兵入卫,命可法至江北调度。命阮大铖会同朱大典、黄得功堵剿。
  庚申,戮光时亨、周钟、武愫于市,周镳、雷演祚赐自尽;其馀从贼诸臣拟死罪者戍边、流罪以下为民。
  辛酉,左兵前哨及采石,黄得功驻兵荻港扼之。大清兵自归德分道一趋亳州、一趋砀山,徐州总兵李成栋奔扬州。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28 页
  壬戌,封常澄为襄王,命居汀州。是日,都督黄斌卿等与左兵战于铜陵之灰河,败之。明日复战,沉其船三十艘。命劳诸将银币。
  乙丑,左梦庚陷安庆。大清兵取泗州;丙寅,渡淮。史可法退保扬州,刘良佐提兵入卫。
  丁卯,选淑女于元辉殿。潞王在杭州上书,请僻静一郡;戊辰,命驻湖州,赐敕奖谕。且命移周、鲁二王于江西、广东。
  庚午,王永吉总督防河兼巡抚凤、庐、淮三府,钱继登兼抚扬州。左兵至池州。诏暴良玉罪状。京口总兵郑鸿逵破乱兵于江中;奏闻,命黄得功移家太平。
  辛未,大清兵围扬州,七日城破;丁丑,督师太傅、兵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史可法死之。扬州知府任民育、江都知县周志畏等不屈死,总兵官刘肇基等逆战死,原任兵部侍郎张伯鲸、都督兵部右侍郎卫胤文、监纪主事何刚先后俱殉难。城遂屠。
  戊寅,追封于谦为临安伯。
  五月壬午朔,进封黄得功为靖国公世袭,诸将各升荫有差;遣司礼监太监王肇基银币往劳。以李彬为佥都御史,巡抚河南。
  癸未,移惠王于嘉兴。得功击左梦庚于子矶,败之。
  丁亥,封郑鸿逵靖卤伯。分苏松、常镇为二巡抚。以杨文骢为佥都御史巡抚常镇二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29 页
府,兼辖扬州沿海等处军务。
  己丑夜,大清兵乘雾自七里江渡。
  庚寅,援师悉溃;杨文骢走苏州,郑鸿逵以水师奔福建。
  辛卯,我兵入镇江府;王出奔太平,刘孔昭斩关遁。
  壬辰,马士英奉太后出奔,由广德至杭州。京城溃,乱兵拥立王之明。是日薄暮,王至太平,居察院公署;如得功营,旋御舟如芜湖。以扬州府同知李继晟为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命阮大铖、朱大典兼东阁大学士督师。
  甲午,总督京营忻城伯赵之龙、魏国公徐用爵、内阁大学士王铎、礼部尚书钱谦益具表迎降。
  乙未,大清兵自丹阳趋句容;夜,前队至郊坛门。丙申,营于城北;之龙、谦益等尽率诸勋戚文武出降。刑部尚书高倬、礼部主事黄端伯、户部郎中刘成治、主事吴佳胤、中书舍人龚廷祥、钦天监博士陈于阶皆死之。吏部尚书张捷、右副都御史杨维垣走之不脱,亦就死。监生吴可箕、武举黄金玺、布衣陈士达俱殉之。
  丁酉,刘良佐以所部至上新河降。
  戊戌,大清兵奉豫亲王进守皇城。
  癸卯,刘良佐引兵追王,左柱国太师靖国公黄得功死之。丙午,其将田雄、张杰等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30 页
执王至南京。
  秋九月甲寅,王北去。闽中唐王立,遥上尊号曰圣安皇帝。
  明年五月,王殂,潞王等亦见杀。粤中永明王立,上谥曰安宗简皇帝。
    「佚史」曰:按李清「南渡录」云:『上燕居深宫,徘徊诧叹,每谓诸臣「无肯为我用」。素少读书,章奏未能亲裁;故内阉、外臣相倚为奸,卒归过于上。如端门捕虾蟆,此宫人旧例;而加以秽言,且谓娈童季女死者接踵,以致内外腾谤。及国亡,宫人逸出,始得其真也。惟一为士英所挟,太阿旁落,乱政亟行,以沦胥于亡。盖仁厚有馀,刚明不足。论者谓士英听大铖奸谋,欲以「三朝要典」大兴党人之狱,累请不允;亦可想见其为人矣』。
    「勘本」曰:李碧之言,亦为其臣者卫其君耳。呜呼!王之考福恭王之死也,闯贼沥其血入酒杂鹿肉咽之,名曰「福禄酒」;较献贼借襄王头为尤惨矣。奈何南都立国,声色是耽,不共之雠置诸弗议?以北来太子为假、以故妃童氏为妖,疑案重重,五伦俱绝;忠言格格,一事无成。亦无惑乎后之人以赧王为伪也。
    大兵南下,警报沓闻。王于除夕怃然不怡,亟传部院诸臣进见。众谓兵败地蹙上烦圣虑,各各顿首谢罪。王良久不答。既而曰:『吁!此非朕所及也。今之所急在后宫寥落,欲广选良家女充掖庭,且新春南部无新声耳。卿等盍早计诸』!或对曰:『臣等以陛下忧兵警、念先帝,故不俟驾而来,乃作此等想邪』!群起拂袖出。兴宁宫告成,命翰林官拟上楹帖俱不称旨,已闻王铎一联大获奖赏。或进内殿观之云:『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旁注『东阁大学士臣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31 页
王铎奉敕书』。钱东涧诗:『一年天子小朝廷』,其兆已见于斯;而赧王中心之藏亦可概矣。「金陵剩事」言:是秋有内竖奉旨采合媚药,需雀脑蟾酥;市中一夕踊贵,甚至乞儿手捉一虫一介亦贴黄书「上用」,而人不可犯。噫!如此作为,读史督辅三疏则不胜抱玉投珠之泣已。隐哉!
    伪太子之狱,士英欲并倾姜、黄,令严究主使附逆者。寻有内员上密疏,王手示之;士英翻覆指驳。御史陈以瑞奏愚民观听易惑,将谓诸臣有意倾先帝血胤,请勿加刑。时李沾以左都御史会审午门,喝令上;乃号呼皇天上帝,声彻内廷。旧东宫伴读邱致中趋至,抱持大恸。夜有题诗皇城者曰:『海上扶苏原未死,狱中病已又奚猜』!一时中外沸腾。黄靖南具奏:『东宫之来,何人定为奸伪?先帝子即陛下子,岂有不明不白付之刑狱者』!左宁南疏:『吴三桂于东宫实有明验,朝廷诸臣但知逢君,罔顾大体。前者逆贼尚锡王封,何至一家视同仇敌。明知穷究必无别情,必欲展转诛求,使陛下忘屋乌之德、臣下绝委裘之义。亲亲而仁民,惟陛下省之』!湖督何腾蛟言:『马士英何以独知其伪?既云王炳侄孙,何以无一人确认,而泛云自供?高梦箕两疏何以不抄发?事关天下万世是非,可不慎邪』!江督袁继咸言:『太子气体非外间儿童所能假。王炳固系巨族,而高阳未闻屠害,岂无父兄群从,何至只身流转到南?望勿信及偏辞,使一人免向隅之泣,则宇宙享荡平之福矣』。案北都之变,太监栗从周、王之俊以太子、二王献于贼;贼系之军中,尝使侍宴,愤泣几凌于死,贼复幽诸刘宗敏家。后乃遁而之南。吴三桂谓凿凿有据,今无可考矣。
    伪妃之狱,士英亦言『苟非至情所关,谁敢拚死与陛下为敌体』?刘良佐言:『两案未协舆论,恳求曲全两朝彝伦,毋贻天下后世口实』!考童氏为赧王继妃,生子已六岁矣。南渡后,王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32 页
迎邹太妃而不召妃,妃乃自陈于官。巡按陈潜夫以闻,王勿报。刘良佐会同抚臣越其杰假仪卫送至京;王不悦,诃之为妖妇,即命付锦衣卫监候。妃从狱中自书入宫年月及乱离情事甚晰,王又弗顾。已而命严刑拷讯,血肉狼籍,人不忍看。妃初则徒跣诅骂,既则直声呼号,宛转于地下者不三日而死。夫史职所以传信也,不信不足以言史。两案若太子之伪,證之狱词、质之公论,虽百世亦未能创断;若童妃之冤,则彰彰可信者也。后之人因妃之死而更议赧王为不道、为伪托矣。佚史氏颇信王之为伪。甬上全氏题「戾园疑迹」云:『见诸「所知录」、「林太常庵集」中證伪尤详』。吴兴杨氏跋语曰:『半壁荒朝,传闻滋谬。又有率臆凭胸者以好恶为增损事迹,真相参,是非混淆莫辨。其伪之甚者,为先帝,为太子,为永王、定王、齐王、福王之父恭王,为太后,为故妃,为皇姑、潞王之弟郡公,而犹有异论谓福王亦伪。堂堂留都,以史大司马之定策,且名贤林立其间,而使卜者王郎辈践天子位邪』?今案当时致伪之说,其故有二:盖以马、阮济奸,将尽杀东林、复社诸君子。向后诸君子追憾其事,造词洿蔑;并恨王之任奸不悟也,乃奋而断之曰:『此马瑶草诡谋迎立,本非明室宗支也』。其说一也。次则童氏为糟糠故配,亦曾患难相依,有何大过,而必欲置诸死地。且弃其母并弃其子,妃则榜掠宛转以死;已而六岁孩提杳无下落,曾无一语及之焉。有自己骨血而忍残至此?始于太妃之至,有括取金钱充赏之举,极邀其驩。殆恐故妃入宫识破机关,因而必不与面,急灭其口也。其说二也。是皆甚疾之之词。而伪益言伪、疑更传疑,亦王之所以自致之尔。
    杨氏言:『士英挟奔之太后为伪,固也。然据浙中之迎请、后从潞藩北去而跃入水中者,岂又伪之所能为邪』?附此以俟博考。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33 页
南疆绎史勘本卷三

                            霅川温氏原本
                            古高阳氏勘定
    目 录
   纪略三
     唐 王

    右闽疆纪略第三。
    ○王英才大略,在藩服之时已思有所施为;及遭逢患难,磨砺愈坚。两京既覆,枕戈泣血,躬行节俭,以裕兵食。性喜文辞,手撰三诏、「御制祖训后序」、「行在缙绅便览序」,皆典雅可诵。所至访求书籍,军行亦载书数十乘。听纳谏说,拔钱邦芑、金堡于下僚,置之言路,欲其有所开陈。章奏朝至夕发,或送后代批。后亦读书,通明识治体;王尝与之决事。笃念旧恩,不遗纤微;于从兴诸臣,恩泽尤渥:不可谓非一时令主也。论者徒见其不能出关,遂言好作聪明、自为张大,无人君之度;此以成败论耳。夫郑氏起盗贼,目无君上,据有全闽,富贵已盈,始愿亦不及此;而欲责以鞠躬尽瘁,经营天下,难矣!王之托于郑氏,所谓「祭则寡人」而已。其二、三心膂之臣,所藉以恢复者,如黄道周、苏观生皆儒雅可观,祗将略未优,又束缚其手足,不能一展所长。悲夫!悲夫!天之所废,谁能与之?虽有忠义,如之何哉!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34 页
   纪略三
    唐 王

  唐王,太祖九世孙也。讳聿键,小字长寿。其先唐定王,高帝第二十二子,封于南阳。父器,唐世子;追封裕王。母毛氏。王生十二岁,祖端王惑于嬖妾,欲立其爱子,遂囚世子于承奉司,王亦从之。有大志,虽处患难而意气不挫。年二十有八,尚未请名。世子为其弟毒死,端王讳之,将传国于次子。分守道陈奇瑜入吊,谓王曰:『世子薨逝不明,若又不立其子;事且露,国法重』!王惧,始请名立为世孙。崇祯五年,端王薨,王袭位;年三十一矣。选妃曾氏,诸生曾文彦女。七年,流寇入河南,南阳当其冲;城卑薄,王捐千金谋修筑。知府陈俊豪勿授工;王上言,诏逮俊豪下狱。王乃援潞藩例,请增兵三千人,设参将一员以陈永福充之;不许。八年冬,贼再犯南阳。上疏言:『臣府护卫一千二百人,近制以其半为汴梁班军,给抚臣以下策使,无谓。惟明诏念臣困阨,以全军见还』!庄烈帝报之曰:『南阳番军班直,祖制已久,朕不敢变』。时欲行宗室换授之法,陈子壮署礼部事,执不可;王贻书于子壮相驳难,称说典训,援据经传,皆有本。廷臣顾勿及知,特以为诸侯王尚气持异同而已。子壮寻下狱,众口惜子壮者,辄以尤王。王亦薄公卿为不足重,而尊宗藩体统。劾总督卢象升不朝。其所建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35 页
请,颇多与群臣相牴牾,帝意亦不之善也。九年秋八月,京师戒严。王率军勤王;汝南道周以兴制之,不听。至裕州,巡按御史杨绳武以闻;旨下切责。会前锋值寇,亡内竖三人,乃返国。十一日,下部议,废为庶人,安置凤阳高墙。押发官同知张有度欲以槛车行,王自裁不殊。至凤阳,守巷奄人索贿不得,墩锁以困苦之;不胜其辱,病几殆。曾妃割股以进,始愈。有司廪禄不时,资用乏绝。时有望气者以高墙中有天子气,言于淮抚路振飞。振飞假赈罪宗名入见王,心异之。王告以吏虐状;振飞上疏请加恩罪宗,赡以私钱,且责吏之无状者。王甚德之。
  甲申春三月,北部陷,南京福王立,大赦,王出高墙。礼臣请复王爵,不许;命徙驻广西之平乐府。
  乙酉夏五月,行抵杭州,而南都已覆。王劝潞王监国,不听。时镇江总兵郑鸿逵自京口、户部主事苏观生自南都,胥会于杭;遂奉王入闽。六月甲戌,次浦城。闰六月癸未,福建各官迎谒于水口驿,南安伯郑芝龙、礼部尚书黄道周、福建巡抚张肯堂等三笺劝进。王出御用银一百五十两,令有司葺行宫,勿扰民。丁亥,至福州监国,建行在太庙社稷。时郑芝龙拥兵骄悍,鸿逵欲王早正位以系人心,芝龙犹豫弗决。群臣多言监国名正,建号宜迟;不报。
  丁未,祭告天地、祖宗,即位南郊。以福建为福京、福州为天兴府、布政司为行殿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36 页
。大赦,称号隆武。追尊皇考为皇帝、妣为皇后,遥上福王尊号曰圣安皇帝。芝龙、鸿逵俱进爵为侯,其弟芝豹封澄济伯、郑彩永胜伯;并赐号「奉天翊运中兴宣力定难守正功臣」。以黄道周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苏观生为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福建巡抚张肯堂为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何楷为户部尚书、四川按察使曹学佺为礼部尚书,福建巡按御史吴春枝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周应期为刑部尚书、郑諠为工部尚书、黄锦为礼部右侍郎,并赐号「奉天翊运中兴宣猷守正文臣」。各官进秩有差。自道周外,凡有声望者何吾驺、蒋德璟、黄景昉、朱继祚、林欲楫、姜曰广、吴甡、高弘图、路振飞、曾樱、郑三俊、熊开元、黄士俊、顾锡畴、陈子壮、林增志、李先春、陈洪谧等皆遥授阁辅;戎车转侧,至者数人。后林增志、李先春先至,同入阁办事。
  王性素俭,少遭患难;既即位,慨然以复仇雪耻为务。布衣蔬食,不御酒肉。敕司礼监:行宫不得以金玉玩好陈设,器用磁锡;帏幄被褥皆布帛,绝去锦绣。后宫无嫔妃,御执事者三十人而已。中宫懿旨选女厨十人;王闻之,以为扰民,不许。勤于听政,批阅章奏,丙夜不休。上书陈言军国大事者,辄以手诏答之。素好读书,博通典故,手撰三诏与鲁监国书,群臣皆莫能及。重风节、重文学,收召名士不次擢用。其志欲大有为于天下,而呃于时势乃尔。感路振飞旧恩,募能致者赏千金、给五品秩。
  六月,浙东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方逢年等迎鲁王监国绍兴。时浙西已降附,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37 页
大清兵方在江、楚,吏部侍郎杨廷麟、兵部侍郎万元吉、国子祭酒刘同升等以义师往来捍御,克复吉安、临江等处。遂加廷麟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赐剑便宜从事;元吉副都御史,总督江西、湖广诸军;以同升为南赣巡抚。
  时王优礼郑氏,以闽事属之。芝龙长子森入见,奇其表,赐国姓,改名成功;命提督禁旅,以驸马都尉体制从事。芝龙议陈战守事宜,自仙霞关外当守者计百馀处,应设守兵若干;其战兵以今冬简练、明春出关:一出浙东、一出江右,计兵二十馀万。合闽、粤饷,不支一年;仍请于两税正供内米一石预借银一两,令群臣捐俸、劝绅士输助。察府县历年积谷银两未解者,悉催赴行在;遣侍郎科道徵发。吏部主事王兆熊兼御史督御饷急迫,不输者榜其门曰「不义」:于是闾里骚然矣。芝龙又请清理寺田,可得饷八十万;王不听。户部侍郎李长茜请广开事例,从之;无论厮养隶卒皆得给劄授官,犹苦饷不足。守关兵仅数百人,率疲癃不堪用。
  设储贤馆,定十二科取士,以苏观生领之。已而招徕者多挟邪士,王亦厌罢。
  王以盗贼之兴皆由贪吏虐民,欲效高皇帝之法惩之。建阳知县沈贪酷被劾,特敕诛之;辅臣申救,不听。由是人稍知惧。
  廷臣日请出关,王屡戒征期,芝龙辄以饷绌为辞。会赐宴大臣,芝龙自以侯爵,欲位首辅上。黄道周争以祖制武职无班文臣右者,终先道周;芝龙鞅鞅不悦。道周知芝龙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38 页
无意视师,乃自请出关号召义旅图恢复;王许之。请兵、请饷,芝龙皆不应,仅给羸卒千人、一月饷。秋七月辛未,道周率以行。
  八月乙酉,颁祖训五十七条于阁部科道,大学士林欲楫率诸臣表谢。
  庚寅,命肃卤伯黄斌卿出镇舟山。命吴江诸生孙文中手敕召路振飞;及其至,拜太子太保、吏兵二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官其子太平为兵部员外郎。
  壬辰,册曾妃为后;赠后父曾文彦为吉水伯。
  癸巳,行郊天礼于南郊,芝龙、鸿逵称疾不从。户部尚书何楷劾其无人臣礼,宜正厥罪;王喜楷敢言,命掌都察院事。命妇朝后于太和殿。
  邵武知府吴炆炜、推官朱健闻敌畏葸,弃城先逃;下狱诛。
  靖江王嘉享僭号桂林,执巡抚瞿式耜幽之,两广总督丁魁楚遣总兵陈邦傅往攻。封魁楚平粤伯,加式耜兵部侍郎。式耜得释,即令中军焦琏合邦傅兵擒之。
  行保甲法于天兴府。定锦衣卫军制:设中、前、后五所,每军百户曰一威所,八威所为一禁军。
  时兵事皆掌于郑氏,芝龙自知众论不平,不出关无以弭众,乃请以鸿逵出浙东、彩出江西,各拥兵数千,号数万。既出关,托候饷,仍驻不行。鸿逵驻仙阳镇,虑有上书言事者,严禁仙霞关不听四方儒人入。王檄催孔亟,不应;彩行百里而还,称饷缺,留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39 页
如故。
  九月,大清兵取徽州。
  时李自成兵败奔九宫山,为村民锄击以死;楚督何腾蛟以闻。其众无所归,推其兄子李锦为主,同自成后妻高氏、高弟一功等乞降;腾蛟与摄抚堵胤锡往受之,一时增兵数十万。王大喜,告庙。进腾蛟大学士,封定兴伯;胤锡右副都御史,实授湖北巡抚,总制其军。降将皆授总兵官,赐李锦名赤心、一功名必正、高氏为贞义夫人,号其营为「忠贞营」。已而粮不继,降者稍稍散去。高、李十三部就食施州卫,其馀郝摇旗、马进忠、王进才、张光翠、袁应第、牛万才、张先璧等十馀营悉隶腾蛟麾下,军势颇振。然王内制于郑氏,不能出关相应援也。
  十月,科臣刘中藻颁谕浙东,鲁王不受。自是,闽、浙相水火矣。
  原任兵部郎中王期升、御史彭遇颽至行在,加期升总督衔、遇颽佥都御史;大学士路振飞、曾樱封还内传,谓遇颽依附马士英,期升在太湖奉朱盛澄称通城王派饷苛虐,不可用。王乃止。
  杨廷麟疏至,请王幸江右;何腾蛟请驻湖南,浙中诸将请如衢州。王以芝龙不足恃,欲出赣入楚倚腾蛟。会原任临清知州金堡朝行在,言腾蛟可倚,急宜弃闽幸楚;王大喜,即擢堡兵科给事中,决计由赣以赴长沙。遣大学士苏观生先诣南安募兵。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40 页
  户部尚书何楷请告去。未几,死之。
  十一月甲午,类于上帝;乙未,禋于太庙;丙午,祃于社稷。丁酉,以郑鸿逵为御营左先锋出浙江、郑彩为御营右先锋出江西,驾幸西郊,行推毂礼。先期为坛,设先帝高皇帝位;王御翼善冠诣坛所,百官陪位,武臣戎服听事。王皮弁升坛拜谒,立于神位西、南面;御营先锋北面跪。兵部授钺,王东向揖之。赐饯,光禄寺授爵;御营先锋跪受爵。诫劳毕,谢恩出,率将士跪坛下;王甲冑誓师,乃鸣金鼓扬旌而出。当授钺时,风雨晦冥,大风陡起,坛上烛尽灭、神位皆仆。鸿逵出城,马蹶踣地。识者以为不祥。
  下诏亲行,以唐王聿钊、邓王鼎器监国,大学士曾樱协同芝龙留守。以吴震文为随营兵部侍郎,王觐光为随营户部侍郎,皆兼吏、户、礼三部事;张家玉、陈履贞为随营兵科,亦兼吏、户、礼三科事。命曹学佺修「思宗实录」,设兰台馆以处之。
  十二月甲申,王戎服登舟,大学上何吾驺等随行。舟次芊江五溪,百姓壶桨迎者载道;皆赉以银牌。
  壬寅,黄道周师溃婺源,被执。南赣巡抚刘同升卒,命万元吉兼摄其事。
  大清顺治三年(丙戌)春正月己酉朔,唐王在建宁,称隆武二年。不受朝贺,以三大罪自责,令百官皆戴罪从行。
  交趾、日本国皆遣使入贡。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41 页
  广东布政使汤来贺运饷十万由海道至,擢来贺户部右侍郎。
  马士英叩关求入朝;王数其罪,谕守关将士勿纳。士英七疏自理,终不许。
  鲁监国遣柯夏卿、曹维才来聘,王加夏卿兵部尚书、维才光禄寺少卿。手敕谓:『朕无子,王为皇太侄,同心戮力,共拜孝陵。朕有祚土,终致于王』。取浙东所用职官同列朝籍,不分彼此。寻遣佥都御史陆清源解饷十万犒浙东江防诸军;以散给不平,方国安纵兵夺饷,杀清源(或曰:士英使之也):而闽、浙衅益深矣。
  熊开元罢。以苏观生兼吏、兵二部尚书、行在文渊阁大学士,出为经略;赐上方剑便宜行事。王御门,赐银印曰「瞻奉南北山陵、安集军民文武官」。召见泉州布衣蔡鼎,授为军师。
  二月,马胫岭兵变,命路振飞至浦城安抚之。江、楚迎王疏相继至。
  诏宽「逆案」之禁。王曰:『北京陷于东林、南都亡于魏党,厥罪维均。今中兴之初,嘉运綦新;其附党诸臣概予洗濯,以收后效』。擢堵胤锡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
  丁亥,大雨雹(闽所无也);风霾昼黑,对面不相见。
  广西有僧自称弘光,召九卿科道议,将迎请。廷臣曰:『即真弘光,甫经失国,有尊奉而无迎请』。已而有司审知其伪,下狱诛之。嘉亨俘至,下诸王议,废为庶人,以幽死;诛其臣顾奕、吴之琮、杨国威、张龙翼等。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42 页
  三月戊申朔,督师大学士黄道周殉节南京;王闻,恸哭撤朝,赠文明伯。
  王将出汀入赣与湖南为声援,芝龙使军民数万人遮道号呼,拥驾不得行,芝龙因具表请回天兴;王不得已,驻劄延平。封成功为忠孝伯。以张肯堂为留守;旋加少保,总制浙直,给敕印便宜从事。
  辛未,大清兵破吉安,郑彩弃广信奔入关。
  夏四月五日万寿节,不受贺。未几,抚州亦破。
  命礼臣追复建文年号,立方孝孺祠。
  先是,汀、邵间有大帽山峒蛮最强,屡征不服。益宗永宁王慈炎诱之出降,以与大兵战,屡捷,遂复抚州,大兵围之。郑彩屯广信府,永宁王请救,其监军给事中张家玉以三营往援,围暂解。已而复合,彩军溃,抚州遂破;永宁王死之,峒蛮亦散。报至,举朝震惊;命削职戴罪图功。廷麟、元吉退守赣州,大兵追攻之。
  五月,琉球国入贡。
  廷试贡生,取万荆等十二人;命为萃士,照庶吉士例送翰林院教习。
  擢湖广监军道章旷为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北。
  鲁监国遣都督陈谦入闽,久驻衢州,持两端;自云鲁已爵为侯,欲邀封。召赴行在,御史钱邦芑劾其外媾,下狱将杀之。芝龙与谦有旧,亟入朝,请以官赎谦死;王故留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43 页
芝龙久语,密促行刑。芝龙出,已死矣,因厚殓之。由是,益怀异志。
  加吏部尚书郭维经六省督师衔,募兵援赣。时赣已被围两月,巡抚刘广胤战败,受执;援兵皆不敢前。
  六月,开科取士。命广额七十名,流寓者皆入试;以编修刘以修、闵肃为主考,举叶琐等一百七十五名。士子多以贿进,乃命覆试,落四名。逮同考推官王三俊下狱,追赃一万两。
  兵部侍郎前南赣巡抚李永茂遣粤兵五千援赣,与大清兵战于李家山,围暂解;粤兵退守南康。时赣城坚守已久,奉谕奖劳,赐名「忠诚府」。加杨文荐右都御史,偕郭维经出闽入援,与杨廷麟、万元吉等为协守计。
  浙东报至,大兵已渡江取绍兴,鲁监国航海去,江上诸师尽溃。鸿逵驻城外,警报我兵至,乃徒跣而逃;三日,抵浦城。事闻,行在大震;削其封爵。
  秋七月,元子生。大赦,加恩从兴诸臣,悉进爵;御史钱邦芑言:『浙东新破,唇亡齿寒。举朝正切同仇之日,非蒙恩受赏时也』。不报。
  己巳,王御门,内侍捧小匣置御前;诏谕群臣曰:『朕本无利天下心,以勋辅拥戴,不得已勉徇群策。浣衣粝食,有何人君之乐。朝夕乾惕,恐负重付,岂意诸臣已变初志!昨巡关之使得尔等出关迎降书二百馀封,今俱在此。朕不欲知其姓名也,今命锦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44 页
衣卫焚之午门前。尔诸臣其有名者,尚洗心涤虑否?倘能竭节奉公,不渝终始,是所望也』!王长身丰颐,声如洪钟,闻者悚息。
  时锐志出赣,芝龙百计阻之,欲留王以自重。既而阴通款于洪承畴,托言海寇至,驰还临安,尽撤关隘,水陆诸兵随之去。大清兵既破浙东,长驱而前;仙霞岭空无一卒,遂如入无人之境焉。
  何腾蛟遣郝永忠以铁骑五千迎驾,将至韶州。大兵已出衢州,于八月乙未抵仙霞,守浦城巡按御史郑为虹、治饷兵科给事黄大鹏、延平知府王士和死之。
  丁酉,王自延平出奔。宫眷皆骑,犹载书十馀簏以从,辅臣吾驺、继祚等随行。庚子,入汀州城。
  辛丑,大兵奄至。有十馀骑叩城称扈跸者;开门纳之,则追骑也。直入行宫,从官迸散,乃执王与曾妃去。妃至九泷潭,投水死;王死于福州。其从难之臣,有部郎赖垓、给事中熊纬、御营总兵胡上琛等(或曰:建宁代死者为唐王聿钊、汀州代死者为张致远,王实未死。后郑成功屯兵鼓浪屿,有遣使存问诸臣者,云为僧于五指山;然亦莫必其真伪也)
  是冬十月,赣州闻王讣,全城气索。会天雾雨雪,城夜破;督师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廷麟、兵部侍郎左副都御史江广总督万元吉俱赴水死,吏部尚书郭维经、御史姚奇胤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45 页
入嵯峨寺自焚死,湖西兵备佥事太常卿彭期生自缢死。兵部职方主事周瑚被执不屈,戮之。右都御史杨文荐擒至南昌,绝粒死。后以闻难继死者,御史艾南英缢于汀州僧舍、大学士蒋德璟于泉州不食而卒。
  粤中永明王立,遥上尊号曰思文皇帝。丁酉春,复谥曰绍宗襄皇帝。
    「勘本」曰:闯贼败走九宫山为村民锄死事在九月,原本载于『杨廷麟、万元吉以义师守赣』之下;错讹甚矣。其『李锦、高一功等乞降』下至『浙中诸将请如衢州』一节,原阙;又卷末『是冬十月』下赣州殉事诸臣及后闻难继死者,原本皆阙书。今悉纂补。
    案唐王躬行节俭,伤国家之多难,至敕断酒肉。其初孤身南来,郑氏进美女十二人以充后宫;王意不忍拂,姑留之,然卒未尝一御及也。夫福京之亡,亡于芝龙之通款;其衅则在王杀鲁使臣陈谦而起。谦为南直隶武进人,先以乙酉之春福王诏封芝龙南安伯;比读券,误书「安南」。芝龙故南安人,心不怿。谦曰:『南安一邑也。安南则地兼两广,当是将军福命所致,为他日拓地开疆之兆,又何不乐为!请即留券易诏,而更爵为侯』。芝龙喜,乃与之订交,称莫逆。谦之行成于闽也,先诣郑;言者谓芝龙有异图。御史陈邦芑挟夙嫌,遂谮谦于王所。吾独怪以唐王之贤,而肯信一陈邦芑。且芝龙百计营救,甚至请以己官贷谦死,而王直以必杀谦为快。究竟谦何罪哉?呜呼!此残明气数使然,展转致败尔。闽中苟无此失,则芝龙虽有二心,而未必恝然投款掣兵以去。芝龙存,而福京或可旦夕延也。芝龙子森,故为王弄儿,王为之改成功名。厥后背父入海,独支一面。虽经屡抗王师,死有馀辜。而于鲁监国则修颁诏之怨,终其身不肯奉;徒以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46 页
张司马煌言以忠义相激劝,仅为之施寓公礼。至王虽殂而犹称隆武号,则其尽于唐事也,至矣。
    曾妃固通文义,辅王管章奏;凡外廷拟进批答,悉由妃所决可否。妃父文彦颇知大义,绝不干与朝政,较监国之张国俊胜矣。然王则内惮于妃,亦多所牵制。及王将巡赣,命妃先发;甫出城而大兵猝至,妃亟投水死。
    温氏于宫壶俱阙书,续当补纂后妃传也。今以舟山、安隆殉节妃嫔附「摭遗」纪诸。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47 页
南疆绎史勘本卷四

                            霅川温氏原本
                            古高阳氏勘定
    目 录
   纪略四
     永明王(上)

    右粤中纪略第四。
    ○嗟夫!粤中之立国也,仅矣。崎岖黔、粤之间,与蛮獠杂处,抢攘窜越,几不暖席;然犹支撑倾侧历十五年。其始也,瞿、严绸缪于内,何、堵捍御于外,陈、张之徒义旗云举,辑忠贞营数十万之众,分疆驻守;然后金、王反正于江右,成栋投戈于粤左,李、王、杨、沐经营滇、蜀,骎骎乎画江、汉而守之,似可有为矣。然进寸退尺,朝得夕失,仓卒不能称有树立。盖大命有归,强阳馀闰,固天之所不能庇者也。自瞿、何致命而后文吏偷安,武将骄暴;倚寇盗为长城,托绝域以寄命。蝥贼内讧,忠良屠戮,而遗烬以息。「诗」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岂不谅哉!
   纪略四
    永明王(上)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48 页
  永明王讳由榔,神宗之孙、桂恭王常瀛少子也。常瀛,李贵妃出;万历二十九年封。天启七年,恭王就国衡州。衡在江、湖之表,地僻远。崇祯九年,封由榔为永明王。十六年张献忠陷衡州,王由永州入粤西,为贼执,系道州。征蛮将军杨国威遣部将焦琏率兵至,攀城破械,出之;王病不能行,琏乃负王以趋,渡河始得免。
  乙酉南都覆,□东在籍尚书陈子壮将奉恭王监国,会闽中好王立,遂寝议。是年,恭王薨于苍梧,遂葬焉。长子安仁王由袭封,旋病卒。
  丙戌春,闽中遣司礼太监庞天寿封王为桂王,居肇庆府。
  秋九月,大清兵下汀州。唐王聿键就执;粤中总督丁魁楚、巡抚瞿式耜、巡按御史王化澄与旧臣吕大器、李永茂、晏日曙、汤来贺、董天闳、朱治、周鼎瀚、朱容藩、方以智、林佳鼎、程源等议所立,乃共推永明王。昔者,唐王尝语群臣曰:『永明神宗嫡孙,统系最正。朕无子,后当属诸』!时桂大妃王氏曰:『诸臣何患于无君。吾儿仁柔,非拨乱才,愿更择可者』!魁楚等请之坚,遂以冬十月十一日(壬午)监国肇庆,祭告天地宗庙。以魁楚为东阁大学士兼戎政尚书、大器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式耜大学士兼吏部右侍郎,摄尚书事。永茂请终制。化澄以下皆进秩有差。
  壬辰,湖广督师大学士何腾蛟、巡抚兵部右侍郎堵胤锡等上表劝进,优诏答之。司礼监太监王坤至自汀州,知唐王已殂;群臣请即位。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49 页
  是月,大清兵破赣州。魁楚闻报,与太监王坤仓卒奉王奔梧州。
  福王旧辅苏观生,粤人也;尝贻书魁楚欲预拥戴功,遣陈邦彦来劝进。魁楚与观生素不协,拒之。观生乃自南韶还师,适唐王弟聿浮海至广州;十一月癸卯朔,观生与布政使顾元镜、总兵林察等拥聿入广州城自立,伪号绍武。招海上郑、石、马、徐四姓盗,授总兵官;以与肇庆相拒。
  甲寅,王还肇庆。先是,王出奔时,式耜等力争之不得。至是,定议迎还,于庚申即位,称号永历。追尊皇考曰端皇帝,尊继母太妃王氏为皇[太]后、生母马氏为皇太妃。册妃王氏为皇后。上隆武尊号曰思文皇帝。大赦,封太后弟王国玺武靖伯、皇后父王略长洲伯、太妃侄马九功镇远伯。
  使给事中彭耀宣谕广州,观生杀之。乃以兵部侍郎林佳鼎总督兵事,御观生于三水。佳鼎故粤中监司,与林察同姓相善。察使群盗诈降,佳鼎信之;十二月甲戌,乘胜追至三山口,乱作,全师皆覆。佳鼎同佥事夏四敷赴水死,肇庆大震。
  复以王化澄为兵部侍郎,代佳鼎督师。尚书吕大器辞官入蜀,即以化澄行尚书事。李永茂为大学士;未几,亦罢去。
  时大清遣巡抚佟养甲、总兵李成栋提兵由福建直趋惠、潮,俱下之。望日丁亥,潜师袭广州,执聿。观生自缢,祭酒梁朝钟、太仆寺卿霍子衡等死之;馀皆降。聿与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50 页
周、益、辽等二十四王俱及于难。
  报至肇庆,式耜请守峡口;太监王坤不从。乃以朱治为两广总督,守肇庆;奉王复走梧州。
  是月,大兵取四川,张献忠伏诛。
  大清顺治四年(丁亥)春正月癸卯朔,永明王在梧州,称永历元年。李成栋分兵徇南韶,自率劲卒抵肇庆,朱治走之。城破,王由梧州走平乐。丁魁楚走岑溪、王化澄走浔州,皆弃王去;从者惟瞿式耜、吴贞毓、吴炳等。李成栋别遣将下高、廉、雷三府。
  癸亥,王由平乐抵桂林,欲幸楚。遣使湖南慰劳督师定兴侯何腾蛟等,并趣其兵入卫。
  乙丑,梧州破,广西巡抚曹晔降。兵科给事中陈邦彦起兵于高明、兵部右侍郎张家玉起兵于东莞。徵四川吏部尚书文安之、云南吏部侍郎王锡衮入阁,道阻不至;乃以翰林学士方以智为东阁大学士,同式耜入阁办事。未几,以智为僧去,锡衮寻为沙定洲所杀。以周堪赓、郭都贤、刘远生等为六卿,丁时魁、金堡等为给事中。
  当是时,献忠部将孙可望等由蜀至黔,转入云南。丁魁楚入岑溪,辎重累多,舳舻相属;为大兵追及,薙发以降。李成栋与有隙,录其家数百人杀之;魁楚乞一子,成栋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51 页
笑曰:『汝身且莫保,尚求活人耶』?至藤江,并杀之。平乐亦不守。桂林闻报,大恐;会武冈镇将刘承胤以兵至全州,王坤请赴之。
  二月丙戌,王如全州。瞿式耜极陈桂林形势,请留;不听。因日请留守,与城存亡,许之;进文渊阁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督师,赐剑便宜从事,以总兵新兴伯焦琏兵隶麾下。封刘承胤安国公;陈邦傅思恩侯,守昭平。锦衣指挥马吉翔、郭承昊、严云从等皆为伯;御史毛寿登争之。吉翔怒,激承胤胁王杖寿登并刘湘客、吴德藻、万六吉于牙门外,承胤又为申救得免,皆夺职。以礼部尚书吴炳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承胤以五千人援桂林,挟王归武冈州。
  三月癸亥,王至武冈,改曰奉天府;以岷王府为行宫。大清兵攻桂林,与焦琏连战城下,退屯昆阳。
  封式耜临桂伯、琏新兴伯。
  是时,长沙、常德俱失。何腾蛟与郝永忠等退保衡州。张先璧走宝庆,堵胤锡走永定卫。忠贞营李赤心等攻荆州不克,溃入归、巫两江间,马进忠、王有才等遁五溪山中。先,承胤所遣桂林援兵在城与焦兵主客不和,击伤琏,大掠而去;式耜檄诛首恶二十馀人,劾承胤驭兵无状。武冈远在宝庆西,惟依承胤为重,政事皆取决焉;承胤遂专恣益甚。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52 页
  夏六月庚午朔,何腾蛟朝行在;王慰劳再三,赐金币,以赵印选、胡一青兵隶之。承胤前在湖南以腾蛟荐,受节制;腾蛟以藤溪之捷,请加永忠援剿左将军、先璧右将军,承胤怒。至是,以长沙不守,奏解腾蛟兵柄。王乃密召腾蛟入,将以图承胤也;先璧劾承胤专擅,腾蛟翻和解之。
  大学士陈子壮起兵九江镇,与张家玉等破东莞、高明诸县。
  秋七月甲辰,进围广州,不克。命腾蛟督诸镇兵守衡州;未至,衡州已破,永忠等南走。腾蛟退保永州。湖南巡抚章旷徇永安,卒于军。
  八月己巳朔,以户部侍郎严起恒为东阁大学士。
  壬午,大清兵破宝庆,直趋奉天城外;刘承胤拒战败绩,举城降。参将谢复荣战死。马吉翔等奉王及两宫斩关出,夜走靖州。出古泥,总兵官侯性、司礼太监庞天寿将兵入卫,以舟来迎;由通道县入蛮境,达柳州。会天雨,宫眷、内竖狼籍泥淖中,饥饿无人色;性供帐储备。王喜,封性商邱伯,以天寿掌司礼监印。大学士吴炳扈世子以行,中道被执,死之。
  九月,王在柳州;式耜请回桂林。我兵李成栋破清远,兵科给事中陈邦彦被执,不屈见杀。
  冬十月,土司单鸣珂与守道龙文明挟雠相攻,陷柳州;文明走,鸣珂大掠城中,矢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53 页
及王舟。
  丁丑,王南走象州。
  兵部尚书张家玉兵败,死之。
  时大清兵已定湖南,西入黎平,永州亦破;郝永忠、卢鼎等俱还桂林。何腾蛟与严起恒、刘湘客随至,与留守瞿式耜议分地给诸将,俾各自为守。式耜督焦琏兵已先复阳朔及平乐府,陈邦傅亦由滨州复浔州,合兵复梧州,粤西全省稍定。
  十一月丁酉朔,王回桂林,式耜与起恒、化澄并入直,腾蛟督师出全州。王坤、庞天寿掌司礼监事。
  大清兵破高州;大学士陈子壮被执不屈,磔死。
  大清顺治五年(戊子)春正月丁酉朔,王在桂林,称永历二年。巡按御史钱邦芑疏报四川全省恢定九州一百三十馀县,王视朝受贺。叙全州功,晋腾蛟定兴侯、柱国太师,兵部尚书,赵印选新宁伯,胡一青兴宁伯,焦琏新兴侯;封王祥等侯伯职有差。擢邦芑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
  癸亥,江西提督金声桓、王得仁叛大清,以南昌内附。
  二月,大兵至灵州。广东巡抚佟养甲与总兵李成栋亦叛之,以地内附。郝永忠之兵溃于兴安,奔还桂林;纵兵大掠,挟王夜走南宁。滇营兵亦入城纵火相攻,朝士皆被戮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54 页
辱。腾蛟在永福闻警驰回,与式耜同调诸镇兵入城守御。
  三月丁巳,大清兵至桂林北门;式耜城守,腾蛟等拒战,却之。时大兵闻江西叛,遂旋师。
  金声桓使人间道佛经置密疏其中,赴南宁输款。
  以礼部侍郎朱天麟为礼部尚书,旋进东阁大学士。王应熊卒。进吕大器为少傅,尽督西南诸军,代应熊;赐剑,便宜从事。
  闰三月丙寅朔,王子慈烜生,大赦;正妃王氏出。
  夏四月乙未朔,遣吏部侍郎吴贞毓、商邱伯侯性敕劳李成栋于广东,封惠国公;并封佟养甲襄平伯。
  五月,何腾蛟复全州。壬午,复宝庆。
  六月甲午朔,王幸浔州。封陈邦傅庆国公。
  秋七月甲子朔,次梧州,谒兴陵。成栋请移驻广东,使其将罗成耀率甲士五千迎驾。瞿式耜请回桂林;众议肇庆监国之地,居两省中,遂移居焉。
  八月癸巳朔,王还肇庆。拜成栋翊明大将军;以其子李元胤为锦衣卫指挥使,掌丝纶房事。袁彭年为左都御史(彭年以广东布政使与成栋密谋内附者也)
  宗室朱容藩自称楚世子、天下兵马副元帅,建行台于夔州;督师吕大器传檄诸路声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55 页
其罪,命川将李占春诛之。
  九月,召旧辅何吾驺、黄士俊入阁。
  冬十月,何腾蛟攻永州、衡州,克之。成栋命其子元胤以兵三千宿卫,遂为禁旅。
  是时,江西、广东俱复,惟赣州为高进库所守;金声桓使王得仁攻之不能克,命成栋率师助之。比成栋至,而大清兵已抵南昌,得仁还救;成栋战不利,退屯南康。
  十一月,盗杀佟养甲于梧州。
  李赤心与大兵战,破线国安于湘潭,遂复益阳、湘潭、湘乡、衡山等县。堵胤锡围长沙。
  十二月辛丑朔,封李元胤南阳伯、马吉翔文安侯。
  长沙告急,诸将溃,腾蛟退保湘潭。
  大清顺治六年春正月庚申朔,王在肇庆,称永历三年。
  壬申,朱天麟罢。
  戊寅,南昌破;金声桓、王得仁皆死。
  二月庚寅朔,湘潭破,马进忠败走。督师定兴侯何腾蛟被执,不屈;至长沙死之。李成栋亦败于信丰,渡河堕水死。事闻,王震悼,赠腾蛟中湘王,谥「忠烈」;成栋宁夏王、声桓南昌王,设坛祭之。以杜永和为两广总督;驻广州;罗成耀守南雄。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56 页
  忠贞营之众亦溃于茶陵,由道州以入粤西。堵胤锡以胡一青、赵印选兵守衡州。三月,大清兵至,胤锡走道州。衡、永二府俱不守。
  夏四月,孙可望遣使奉表投诚,请封王爵;廷议不可。可望自丁亥春入滇,据有全省,称国主,以干支纪年;其党李定国等抗不相下。云南监军杨畏知诱之来归,冀得封以制其党。议久不决;武康伯胡执恭驻思恩,便宜矫册印入滇封可望为秦王,而肇庆不知也。
  六月己丑朔,堵锡胤至肇庆,加文渊阁大学士、封光化伯;使招李赤心等出楚。
  秋七月,实封可望为平辽王,赐名朝宗;刘文秀、李定国、艾能奇等皆为公。可望却不受。
  冬十月己丑,马进忠、王进才克武冈;乙卯,克宝庆、靖州。
  何吾驺、王化澄罢。封黔镇皮熊为匡国公、滇镇王祥为忠国公,防守滇、黔。
  十一月辛巳,督师大学士堵胤锡卒于浔州;赠浔国公。
  十二月戊申,以史馆乏员,王亲试士;取刘、钱东锡、杨在、李来、吴龙桢、姚子壮、涂宏猷、杨致和八人,俱授庶吉士。
  大兵入粤东,罗成耀自南雄遁回。
  大清顺治七年(庚寅)春正月乙卯朔,王在肇庆,称永历四年。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57 页
  己未,闻庾关不守,问备御之策;群臣无对。
  辛酉,王登舟。
  戊辰,韶州复破。辛未,王西幸。问(?)戎政尚书刘远生、给事中金堡宣谕广州诸将,令杜永和出师;留马吉翔、李元胤居守。
  庚辰,王至梧州,驻舟江干。内阁黄士俊以疾归,召朱天麟入直。
  二月,大清兵至广州,围之。调陈邦傅、高必正等东援。
  丁亥,户部尚书吴贞毓等合疏论袁彭年、金堡、丁时魁、蒙正发、刘湘客朋党误国十大罪。王以彭年反正有功,置不问;馀下锦衣狱遣戍。
  戊戌,大兵破武冈,马进忠退守靖州。
  三月己未卯刻,日赤如血。
  五月,必正与邦傅相雠杀,率所部西回;惟邦傅出屯肇庆。马宝等袭清远,败归。李元胤、马吉翔进驻三水,观望不敢进。而梧州郝永忠、惠州黄应杰俱已降,广州被围日久不能救;惟进封杜永和等为侯,以虚名慰劳而已。
  六月,文安之入朝,命入阁办事。
  秋八月,孙可望复遣使至梧州,自称秦王,且以不愿改号为请;付从官集议。
  九月,可望由云南东袭贵州;皮熊走清浪,追执之,夺其兵。又使贺九仪袭遵义,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58 页
滇镇王祥师败,自刎死。于是张先璧、马进忠等皆归可望,势益强,地与粤西相接矣。
  冬十月辛巳朔,日有食之。
  十一月辛亥,广州破,范承恩降;杜永和奔琼州。
  甲寅,桂林破,留守大学士瞿式耜、总督兵部侍郎张同敞皆死之。初,衡、永俱破,胡一青、赵印选等南走粤,式耜命与焦琏、杨国栋等扼榕江。既而全州复破,榕江尽溃。
  报至梧州,乙卯,王乘唬船夜发;比晓,从官踉跄遁走。陈邦傅在清远闻广州失,飞帆先归,劫从官于藤江,部郎潘骏观、童英、许王凤等皆被杀。内阁王化澄、吏部尚书晏清等俱走北流,不得达。马吉翔、李元胤追及于南宁,从官稍集,饥冻无人色;乃括行橐并吉翔所献金四千,散给之。赵印选、胡一青率滇兵驻滨州。
  袁彭年自佛山遁,复投大军降。
  十二月,命文安之出督师,经略川、秦、楚、豫。封赵印选为开国公、胡一青为卫国公、王光兴等俱为侯伯;所谓十三家之兵也。
    「勘本」曰:此粤中纪略,亦多简脱不完处。今从天末山樵「南樵外纪」增益之,分作上下两卷;然犹有所未尽也。案时以逆臣翻覆,政令靡常;金声桓之于江右、李成栋之于粤中,交错其会,纪载亦未能尽晰。温氏以成栋事附其子元胤传,今「勘本」并削诸,因节其翻覆略于此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59 页
。方大兵之下岭也,成栋以降将先驱,摧锋拓地,皆出其力;佟养甲以重臣视师,拱手受成而已。及奏功,养甲得为制府,而成栋仍官总兵加都督衔。上事日,戎服廷参,心怏怏;所取故明印信迨五十颗,而独匿「总制」印不缴。尔际阁部陈子壮、尚书张家玉、给事陈邦彦及霍师连、韩如璜辈兵四起,成栋犹尽力相赴;而所望殊迁,终不得。时袁彭年为布政使,乃密与之谋。会赣州告急,养甲拨饷八万,令成栋往援之;彭年故言额匮,迁延不发。成栋潜招花山群盗大至广州,郭门昼闭;绐养甲曰:『赣州旦暮亡,而此间土寇深,五岭且不保。彼声言复故国耳,曷若权宜许之,俟治军再剿』!养甲故庸懦,知其不可而无如何。群盗受所指,纵火焚野,呼声震天地;不得已,出示安民,但书「甲子」。榜既下,成栋宣言曰:『制府降矣』!即用所藏总制印,奉永历朔,上表南宁;养甲仓皇逊位。王遂加成栋大将军、惠国公,养甲兵部尚书、襄平伯。先是,陈阁部子壮之死,养甲寸磔之,投骨四郊。论者谓子壮先朝大臣起兵,亦各为其主。杀之足矣,而乃处以极刑;且未足,而至无完骸,忍过矣!至是,子壮赠太师、番禺侯,谥「文忠」;即遣养甲为谕祭使,养甲愧欲死。而遗臣又时相挫辱,乃密令人表北行,将自归,为逻者所得。旋遣祭兴陵(即桂端王墓);成栋子元胤以兵擒之江中,磔杀之。元胤恃功浸骄,父子且不相属。后成栋于国事复多观望;江右告急,将兵往援,而迁延不进。渡桥马蹶,人马俱坠下,直立水中以死。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61 页
南疆绎史勘本卷五

                            霅川温氏原本
                            古高阳氏勘定
    目 录
   纪略五
     永明王(下)

    右粤中纪略第五。
    ○永明王之于粤中也,地日以削、势日以偪,流离奔窜,已无复人君之望。然当其未入安龙时,合外内而言之,凡大臣之忠贞直亮者,犹大有人也:何忠烈、瞿文忠,皆天下后世所共见闻者也。王顾不得谓其无知人之明,实不能有自强之智。文忠定策元勋,一心王室;乃遽以翻覆无成之李成栋浸润数言,亟予内召,几几误乃公。为不获已,而自请留守,则元勋因之以丧。方其五虎横行,贤者已弗能并立;第不早为之所,而遂使聚讼朝堂。洎至孙可望之凶顽而倚之,则甚危矣;胁封肆毒,劫杀辅臣,旋又兴十八先生之狱。王固知李晋王之贤也,而独于奸险龌齿局之马吉翔,去之不能、割之不绝,诚不可解。呜呼!当是时,问天厨之玉食,则蒟酱藤醪也;问尚方之衮服,则桂布賨幪也;问法乘之钧驷,则露犬纨牛也;问上林之春色,则犵鸟蛮花也。虎落乡,苟延喘息;君惟臣命,极此凌夷。然必曰皇帝一员、皇后一口而笔诸岁销银米册中,直是上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62 页
下三千年于史籍外创一书法。吁!
   纪略五
    永明王(下)

  大清顺治八年(辛卯)春正月己卯朔,永明王在南宁,称永历五年。二月,柳州破,移驻田州。
  三月,使编修刘封孙可望为冀王;至平越,不得入。
  夏四月戊午,太妃王氏崩于田州。五月,葬南宁;上尊谥曰孝正、庄翼、康圣皇太后。
  可望使贺九仪、张胜、张明志等将兵入卫,戕杀大学士严起恒、兵部尚书杨鼎和、给事中刘尧珍、吴霖、张载述等,皆主不予「秦」封者也;投起恒尸于江。于是,真封可望为秦王。
  秋八月,赠瞿式耜吴国公、张同敞江陵伯。
  九月,陈邦傅叛,诱杀宣国公焦琏;率浔州郡县以降。报闻,王发南宁。冬十月,次新宁。上生母马氏徽号曰昭圣仁寿皇太后,册慈烜为太子。
  十二月甲辰朔,大清兵破滨州;庚午,破南宁。赵印选、胡一青战败奔还,同马吉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63 页
翔请王速行;急由水道走土司。抵濑湍,二将报大兵逼近,相距止百里;上下失色,从官多散去;更请弃舟从陆,尽焚龙舟重器而行。已次罗江,追骑相距止一舍。会日晡,引去;乃稍安。径由安平、下雷、归顺一路进发,诸蛮各供粮饷并从官夫役。可望以既受「秦」封,乃遣其将狄三品、陈国能、高文贵等率兵三千来迎;并致书从官曰:『当驻安隆』。从之。是时,可望已据有东、西两川矣。
  大清顺治九年(壬辰)春正月癸酉朔,王行次龙英,称永历六年。留九日,发。戊子,次广南;孙可望遣总兵王爱秀奉表请居安隆。
  二月戊申,王至安隆,改名安龙府。可望岁以银八千两、米六百石上供,从官取给焉。
  大清命定南王孔有德统兵入川,可望守将白文选走回云南。有德以大兵驻柳州,自从广西以七百骑出河池州向黔。可望乃使李定国与冯双礼等围桂林,步骑八万人;刘文秀等围成都,步骑五万人。疏闻安隆,封定国西宁王、文秀南康王,馀各加公侯;从可望请也。
  三月壬申朔,建行在太庙。
  夏五月,定国等进攻靖、沅、武冈,皆不下;疾趋广西。
  秋七月癸酉,遂复桂林,定南王有德自焚死;获陈邦傅并其子曾禹,送贵州诛之。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64 页
  杜永和以琼州北降。南阳侯李元胤及弟安肃伯李建捷见执;不屈,被杀。
  文秀等陷叙州、重庆;大兵出击,大破之,全军俱杀。
  秋九月,定国北取衡州。可望亦自至沅州,攻辰州府;陷之。
  冬十一月辛未,大兵遇定国于衡州城下,大战竟日;定国不能支,遂败走。会我主帅敬谨亲王遇伏殒,定国乃得收兵退屯武冈。
  是年,凡宗藩之在贵州者,可望皆以计敛杀之。
  大清顺治十年(癸巳)春正月戊辰朔,王在安龙,称永历七年。
  李定国自桂林胜后,不复受可望约束。可望恶之,使人召赴沅州议事,将杀之;定国辞不行,径回广西,可望自追之。大兵进宝庆,与可望战于花子街,杀伤相当;可望急退,诸营遂溃,大兵亦不进,各引还,以武、庆之间为界。
  王在安龙,日益穷促。闻定国得广西,且与可望有隙;乃与大学士吴贞毓、中官张福禄、全为国等十八人定谋,召定国入卫。密使员外郎林青阳驰往谕之;定国感泣,许以身报。而马吉翔谄附可望,私告之。
  大清顺治十一年(甲午)春正月壬辰朔,王在安龙,称永历八年。
  二月,开科取士四十名。以四川熊渭为第一,授庶吉士;馀授知县、教职有差。
  孙可望既闻密敕召李定国,怨甚。三月,使其部将郑国至安龙,杀与谋大学士吴贞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65 页
毓、员外郎蔡演、蒋乾昌及中官张福禄、全为国等十八人;以贞毓为大臣,勒自尽。憾定国益深。
  定国亦防可望来袭,因举兵出掠廉、雷。夏五月,陷高州,进围新会。冬十二月,我兵大帅尚可喜、耿继茂至,合击之;定国遂败走。
  大清顺治十二年(乙未)春正月丙戌朔,王在安龙,称永历九年。孙可望遣兵攻常德,复败归。
  王在安龙,涂苇薄以处,日食脱粟。守将承可望意,更相凌逼,挟弹骑马直入其门;文吏乘舆呵殿过之,不复下。仍改安龙府为安隆。岁造开销银米册报可望,称皇帝一员,月支若干;皇后一口,月支若干。隐忍之,苟延喘息而已。
  李定国既解新会之围,由高州退守南宁。十二月,可望闻其势不振,遣兵袭之。
  大清顺治十三年(丙申)春正月丙戌朔,王在安隆,称永历十年。李定国败可望兵于田州,率兵将袭安隆,迎王入滇;可望侦知之,先使白文选来促王移黔。太妃闻之哭,从官亦哭;文选见之心动,因以情告曰:『姑迟行。且俟西府至』(西府者,定国也)。遂以舆徒不集报可望,阴留候之。数日,定国至,遂奉王由安南卫西走云南。可望复遣兵来邀,定国已抵曲靖。时刘文秀守滇,亦素怨可望;闻定国至,即纳之。黔国公沐天波迎王于马龙驿。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66 页
  三月,王入云南,居可望第中。加赐李定国晋王册宝,封刘文秀为蜀王、白文选巩国公,馀俱为侯伯。又以定国记室金维新为吏部侍郎兼左都御史、龚铭为兵部侍郎,加天波柱国少师。马吉翔复谄附定国,仍以文安侯入阁办事如故。遣文选还黔慰可望;可望恨甚,以文选有二心,尽撤其所部而复羁之。然以妻子在滇,犹未敢公然为逆也。
  大清顺治十四年(丁酉)春正月甲辰朔,王在云南,称永历十一年。
  二月甲申,王子出阁讲学。
  夏四月癸酉朔,上福王庙号曰安宗简皇帝、后曰简皇后,唐王庙号曰绍宗襄皇帝、后曰襄皇后,皇考庙号曰礼宗端皇帝、嫡母王氏曰端皇后。下诏大赦。
  五月,使张虎送可望妻孥还黔。可望既无内顾,遂于秋七月举兵反;诏削其王爵。时可望所部至众,定国兵不过数千,文秀将留镇兵亦少;然人心不直可望,部下皆愿归定国。兵至交水三岔口,其大将白文选、马进忠、马维兴、马宝等皆叛之,遂大败走。还至贵州,守将冯双礼绐言追兵至;可望知人心已涣,乃挈妻子赴长沙投大清降。
  论功,封冯双礼庆阳王、马进忠汉阳王、马维兴叙国公、贺九仪广国公,馀将封侯伯者十五人。其党附可望者,程源、郑逢元等皆降级。
  十月,遣使周金汤间道赴海,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
  十一月,追赠吴贞毓以下十八人谥荫有差;遣官谕祭,立庙安隆。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67 页
  大清顺治十五年(戊戌)春正月戊戌朔,王在云南,称永历十二年。
  二月,王师从蜀、楚、粤三路入黔。李定国遣其将刘正国、杨武等分守三陂、红关诸险要以防蜀,使马进忠等驻贵州。
  夏四月庚寅,刘文秀卒。可望旧将王士奇、关有才叛,定国讨平之;内乱靖,而贵
州已不守矣。
  是时,蜀师抵三陂,刘正国由水西奔回;晦日,克遵义。楚师自镇远抵黔,马进忠等亦走。
  五月,蜀师击走杨武于开州之倒流水。
  秋七月丙申朔,命李定国为招讨大元帅,赐黄钺。
  粤师抵独山州。
  冬十月,三路兵俱集,信郡王自北至,会于杨老堡,戒期入滇。定国与冯双礼等扼鸡公背,图复贵州。别遣白文选将四万兵守七星关;抵生界,立营示攻遵义,以牵制蜀师。
  十二月,蜀师出遵义,由水西趋天生桥,入乌撒;文选惧,弃七星关走回沾益。泗城州土官岑继禄道粤师入安隆,定国使怀仁侯吴子圣御之,败绩;定国由盘江还兵拒战,连败于安隆之罗炎凉水井,遂撤寨遁回。丁丑,报至,王发云南。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68 页
  大清顺治十六年(己亥)春正月癸巳朔,称永历十三年。王次永平。
  乙未,大兵入云南。公侯伯文武吏多迎降。
  丙申,王至永昌,下诏罪己;李定国还黄钺待罪,自请削秩;不许。
  二月,白文选败于玉龙关。初,文选自沾益追及定国,留之断后。
  是月癸亥朔,大兵出云南;辛未,追败王国勋于普洱。丙子,至大理玉龙关。文选与张先璧、陈胜等俱战败,由沙木和走镇康,出木邦土司;总兵吕三桂被杀。永昌闻之,使沐天波、马吉翔等随行。
  己卯,王至腾越;李定国伏兵潞江之高黎贡山中。大兵抵永昌;辛巳,次潞江。中书卢桂投大营降,泄其谋。定国乃出战竟日,窦名望、王玺皆没于覃。定国不能支,退兵;复遁出腾越,走孟艮。
  时李国泰、马吉翔辎重甚厚,闻报,趣王乘夜走南甸;平阳侯崇雅邀劫之,资装尽失。定国令总兵靳统武以兵四千人为卫;火光烛天,中夜疾驰迷道,互相惊扰,群臣妻子不及顾,叛卒乘机剽掠。及天明,仍在故处也;贵人宫嫔已失去过半。戊子,抵囊木河;是为缅境。庚寅,至铜壁关。统武去,仍归定国。王命沐天波入谕,缅人始启关;勒从官尽弃所携兵器而后入。晦日,至蛮漠;土官思绵迎入土司城。蛮漠旧为寅抚司,属永昌府,自万历中始为缅有。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69 页
  三月三日甲午,缅酋以四舟来迎,止足供王用;从官自觅江舟,得从者六百四十六人。故岷王子及总兵潘世荣、内监江国泰等九百馀人、马九百四十馀匹,俱由陆迂道入,期会于缅。中途遭缅人劫杀者:通政使朱蕴金、中军姜承德、副总兵高升、戚臣马九功、千户谢安祚、向鼎忠、范有礼、温如珍、李胜、刘兴隆、段忠等,皆死难。王自丁酉开舟,己酉至井亘。缅人禁勿进,遂止其地。
  李定国驻孟艮、白文选驻木邦;已而,文选以兵入缅,缅使人至井亘求檄止兵。文选战不胜,走回孟艮。
  夏四月,祁三升兵至蛮漠;复使丁调鼎、杨生芳往止之。沐天波、蒲缨、王启龙等谋奉王乘间走户腊二河,不许。
  五月四日甲子,缅复以舟迎。乙丑,发井亘。丁卯,至阿瓦城;距河止焉(阿瓦者,缅酋所居城也)。戊寅,从旱道五、六里进赭硁,始知陆行者多遇害。初,潘世荣等先入缅,缅酋疑之;曰:『此非避乱来者,将为内应耳』。围之以兵,杀之。仅存者掠给土人为奴,亦多自杀;惟岷王子等八十人流入暹罗云。缅人于赭硁搆台以栖车马,置草屋十间以居王。编木为城,每日以兵士百馀人护之。从官各结茅篷散处,蛮男妇自来贸易。初至馈献颇丰,后渐薄。
  秋九月,缅进新稻;命分给从官之窘者。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70 页
  冬十月戊子朔,颁历于缅。
  李定国入居孟艮;内有女土官,定国往擒之,遂据其城。十一月,白文选至,乃与定国合军。
  十二月,文选移营猛壈。
  大清顺治十七年(庚子)春正月丁巳朔,王在赭硁,称永历十四年。
  三月,李定国部将贺九仪欲出降,定国杖杀之;其卒多溃,还云南。
  夏四月,白文选移军景铦泉。李定国遣使往约会兵攻缅,欲迎王,不得;败缅兵于瑞羊堡。
  从官资用尽竭,有数日不举火者。王出「皇帝之宝」,吉翔就地碎之分给,人各数钱。
  秋九月,太白经天,凡十有五旬。
  大清顺治十八年(辛丑)春正月辛亥朔,王在缅甸,称永历十五年。
  缅发兵守隘,筑木城,防守甚严。李定国与缅战于垌,白文选助之,复败缅兵;缅终不肯出王。
  先是,定国军垌,去缅城八十里;文选军象寨,去缅城一百十里:皆缅东南境也。定国遣人密奏曰:『臣等兵不敢深入,恐生内变;宜与缅人约送何地。诸臣在内何泄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71 页
泄不以为意也』?文选旋驾浮梁将济师;缅人断之,不克济。定国乃遣都督丁仲柳、副将董朝用、高三允于阿瓦上流造舟,缅人夺之;仲柳等弃舟投大营以降。
  五月,缅酋弟莽猛白弑兄自立;来索贺礼。秋七月,又言三月供给之劳,索报礼。俱无以应。于是,咒水之祸作。
  是月丁亥,缅使人来绐言蛮俗贵诅盟,请与天朝诸公饮咒水;马吉翔与李国泰邀百官尽过河。既济,围以兵,戕之;自松滋王而下,勋臣黔国公沐天波、武臣马吉翔、王维恭、魏豹、马雄飞、王启龙、蒲缨、王自京、龚勋、陈谦、吴承爵、安朝柱、任子信、张拱极、刘相、宋宗宰、刘广寅、宋国柱、丁调鼎、文臣邓士廉、杨在、邬昌琦、邓居诏、任国玺、王祖望、裴廷谟、杨生芳、潘璜、齐应巽、郭璘、张宗伯、内监李国泰、李茂芳、杨宗华、杨强益、李崇贵、沈由龙、周某、卢某、曹某等凡四十二人,俱被害。惟都督同知邓凯以病足得免,生还;为人述其状。缅杀诸臣后,即以兵三千围王所,搜刮金帛,诸王妃及贵人、百官妻女多自尽;其未乱而先病故、遇乱而即毕命者,至不可胜数。俄有驰呼而来者曰:『勿害皇帝及黔国公』!盖欲留之以献也。而天波已先死;乃复治天波所居之室,移王及宫眷二十五人居之;并进衣食。
  八月,李定国振兵以十六舟攻缅,复为所败,覆其五舟;遂引还。
  冬十二月丙子朔,大清兵临缅;白文选以本部兵自木邦降。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72 页
  戊申,缅人送王与王子至军前。明年三月丙戌,至云南府。夏四月望日戊午,王终,年三十又八;妃与王子俱从死。王丰颐伟干,貌似神宗,而性恶繁华亦颇类之。素不饮酒,无声色玩好。虽不甚学,而喜闻讲论忠义;事两宫俱克尽孝。蒙难时,有暴风雷雨之异;士卒皆涕出。丛葬于云南郡城北门外。太妃及馀宫眷俱北去。
    「勘本」曰:康熙元年(壬寅),奉诏恩免献俘;故永明得终于滇。时李晋王定国犹乞师车里、暹罗诸国;既闻王信,乃恸哭却食,旁皇于交阯境上,呼天祈死。即以是夏发病,卒。其子旋出降。
    古高阳氏曰:定国虽起家扰攘,而能辟党奉王,始终无间,百折不降。洎至天鉴其诚,祈死得死,可谓贤矣。推其晚节,惟不能杀一马吉翔为有馀憾;若欲其挽邓林之落日,以一隅而抗天兵,则太苛也。全氏曰:『屈翁山(大均)题李献武王祠云:「从来赐姓者,只有晋王贤」;谓定国也。「明史」「桂王传」于王死后,大书曰「李定国卒,其子以所部降」;而后终卷。然则定国之卒,关于王者大矣。定国亦可以瞑目矣』。呜呼!李晋王之于永明,犹之黄靖南之于赧王、张司马之于鲁监国也。温氏于靖南则略,于晋王、于司马则阙;故「勘本」南都下,以靖南之殁大书爵位。此粤中、浙东二纪,则于「书后」特表出之,是不背乎载笔者之旌善云尔。
    温氏原文之沿脱失处,虽校勘轃益过半矣。而续有所徵者,随事订明,犹复不少。是卷殆以梨洲黄先生「桂藩纪年」为蓝本。当时传闻之殊,全氏亦详言之;兹更列数则以證:
    桐城方密之(以智)之从亡梧江也,是年丁亥,永明王以阁衔召之入直。密之知事不可为,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73 页
力辞;十召不至。及王走武冈,乃入天雷苗中,犹未为僧。庚寅,粤事再溃,叹曰:『南荒尽矣,舍西竺安归』!遂祝发。
    陈邦傅驻浔州,焦琏驻平乐。从前焦最跋扈、陈最恭顺;其后陈叛焦死,两人判然不同。
    孙可望争封,首辅严起恒力主不与;遂为所害,投尸于江。一夕,虎负之登岸。是滇中最大奇文、最大节目,盖王自起恒死而始入安隆也。原本太略;今起恒传列「摭遗」。
    庚寅十一月初五日(甲寅),桂林城破。越日(乙卯),瞿留守与张少司马被执;至闰十一月十七日正命。案明金陵历、闽中历及会稽、长垣、舟山诸历,概与新历不符。此粤中历以庚寅十一月置闰,而国朝则顺治八年辛卯闰二月也;温氏于粤「纪略」中失之。
    「岭表纪年」载:『尚书鲁元藻(本史作可藻)于己丑冬疏请召录诸贤。时杨廷枢已殉节,乃赠侍读;而召张自烈为简讨,且以沈寿民、刘城、康范三为给事,杜如兰、金光豸为礼兵二部郎,张之升、金光闵为行人』。当此匆匆而以收罗遗逸为事,亦见有明三百年养士善政未替也。「明史」,杨廷枢失载。案鲁可藻「明史」不为立传。全氏曰:『可藻仕桂王,盖章旷之亚,出堵胤锡上。事去不辱,亦难能者也』。
    「纪年」又载:『己丑,首辅瞿式耜同族人瞿共美到粤,亦海上来也。明年,题授行人』。考诸史皆无其美名;惟「天南逸史」,全氏谓是留守族人所著。卷中称留守为先太师、为稼轩,述留守之语呼之为弟。其自言在幕府司钱局事,是亦曾仕于粤。又云:是年图入蜀不果,往来恭城,颇与永国公曹志建善。又言:乙酉几死于詹世勋。则亦尝预于太湖集师之役者也。杨氏跋语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74 页
云:『共美为瞿纯仁元初子。见钱东涧「元初墓志」』。
    温氏以「天南逸史」为瞿昌文作。昌文乃文忠公孙,自有「粤中纪事」、「粤行纪」,方简讨密之以长歌题其后;自序:『戊子腊月,自吴赴粤;己丑徂暑,始抵桂林』。与其美到粤,亦海上来,书年相符。
    右「粤中纪略」上、下两卷,多所勘补。孙可望之作孽、马吉翔之肆奸、大狱迭兴、缅人造祸,俱详列「摭遗」诸传。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75 页
南疆绎史勘本卷六

                            霅川温氏原本
                            古高阳氏勘定
    目 录
   纪略六
     鲁监国

    右浙东纪略第六。
    ○当时义旗初建,使鲁藩肯受约束,渡钱塘而来,三吴豪杰闻声相附,未必不可以为计也。其如畏葸自守,以蕞尔两府供十万之众,即王师不发一矢,一年之后亦涤地无遗类已。及自浙、闽失守之后,以海水为金汤、以舟楫为宫殿,陆处者惟舟山二年耳。御舟稍大,名曰河;即其顶为朝房,诸臣议事于此。落日狂涛,君臣相对;乱礁穷岛,衣冠聚谈。所谓零丁飘絮,固犹未罄其形容也矣。
    ◎案「浙东纪略」一卷,事实简漏,不成篇章。「原本」以鲁监国事为无足书者,谓其在浙则闽有君、入海则粤有君也。噫!温氏斯言则误甚。夫当日江东奋义,自孙忠襄嘉绩、钱忠介肃乐辈一呼振旅,凡遗臣、烈士、故老、逸民一时向风集;其如扼于强帅之手,无能为役!及其遁迹入海,飘泊于蛎滩鳌背之间,如张太傅肯堂、吴宗伯钟峦、张司马煌言辈,又皆崎岖相从。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76 页
健跳之驻、舟山之守,从事诸臣大节昭然;书之不胜其书,若有过于南都、闽疆者焉。且南中之亡,走降相继;而江上之溃,激烈独多。直至海角天涯,犹是依依不释;剖肝绝腹,甘死若饴。则监国之为君,可概见已。而温氏略之又略,所失远矣。原文都半本诸黄梨洲(宗羲)「行朝录」;即如梨洲于丙戌二月授官职方主事、后累官至左都御史,「录」中自晦其名,每署之曰「某」;己丑,次健跳,书从亡之臣大学士沈宸荃而下有左都御史某。曰「某」者,宗羲也,其自晦也;温氏不察,乃仍其旧。凡此徵引之失,虽经抉摘,而恐复有所未尽。「勘本」于此卷较补过半,然而乌得悉数以书。如甬上六狂生、钱氏诸弟之类,事有所系,而名弗及者,别于「摭遗」补传;监国事迹之续见者,更于「书后」详列焉。监国宫眷殉节最烈,温氏于此略不一书;「勘本」皆纂补。元妃张氏之出海而遭掠也,寻以智脱,入长垣、入舟山;舟山破而殉诸宫井者,即妃也。张国柱掠之北去者,为宫嫔周氏,亦自刎死。并于「摭遗」列传。
   纪略六
    鲁监国

  鲁王讳以海,高帝十世孙也。父寿镛,世封于鲁;崇祯十五年,大清兵攻兖州,城破自缢。以海年幼,被执,三刃不中,乃舍去。十七年春二月甲戌,嗣鲁王位。
  北都之变,诸王皆南下。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77 页
  顺治二年(乙酉),南都称弘光元年。夏四月,命往移驻台州。五月,南都不守。六月,浙中潞王亦降。闰六月己丑,九江道佥事孙嘉绩、吏科都给事中熊汝霖同起兵于馀姚。其明日,诸生郑遵谦应之绍兴,袭杀招抚使于江上;兵部尚书张国维起兵东阳。又明日,刑部员外郎钱肃乐起兵于鄞;以是月十八日遣举人张煌言奉笺赴台迎请鲁王监国。同时,以兵以饷来归者,总兵王之仁自定海,黄斌卿遣将自滃州,张名振自石浦,沈宸荃、冯元飗亦应之慈溪,声势震兴。二十八日,再奉笺劝进。国维与宋之溥、陈函辉、柯夏卿等亦具表迎王。即日移驻绍兴,以分守署为行在。途中,加钱肃乐太仆寺少卿,授张煌言为行人;至是,进肃乐右佥都御史,加督师衔。以张国维、朱大典、宋之溥为东阁大学士,国维督师江上、大典镇守金华、之溥司票拟。未几,召大学士方逢年入直,宋之溥罢。起章正宸为户部左侍郎行吏部事;李占春户部尚书,王思任礼部尚书,余煌兵部尚书,张文郁工部尚书,陈函辉詹事府少詹事。擢陈潜夫为太仆寺少卿,寻改大理寺卿。列兵江上,画地戍守:总兵方国安自浙西来,驻守七条沙;王之仁守西兴,郑遵谦守少亹,孙嘉绩、熊汝霖、钱肃乐分守沥海。嘉绩、汝霖等亦加佥都御史督师衔;进国安镇东侯、之仁武宁伯。
  秋七月,会师西兴。张国维复富阳,封其子世凤为将军。命姚志倬守分水。江上兵每日蓐食鸣鼓放船,登陆搏战,日中复转舵还戍;率为常。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78 页
  八月,国维复于潜。兵部尚书田仰从海道至,留为东阁大学士。赐张煌言进士,加翰林院编修,典制诰。
  九月,兵部主事摄馀姚知县王正中表进监国大统历,宣付史馆。
  冬十月,大清兵至。初八日壬辰,战于江上。方国安严阵以待,张国维、钱肃乐等咸率兵部翼后。前锋副将钟鼎新用火攻,首先击杀绯衣大将一;诸将等吕宗忠、王国斌、赵天祥各斩数十级。俞国荣等直抵张湾,夺获军械归。连阵十日,诸军皆有功,第七战尤捷。既乃贪功骄战,败至草桥门下;会大风雨,弓矢各不能发而退。时浙西诸路义旗四起,苏、松、嘉、湖列营数百;杭州孤悬,危甚。说者谓监国初起江上,适有浙西首尾相应之势;惜坐失此会也。
  未几,分地分饷之议起:统计浙东地丁正饷六十馀万,尽予正兵(正兵者,方、王之众也);义兵则取给于义饷(盖富户乐输之款也)。交争之,不能平;而国安尤暴横。已正兵并取义饷,致义兵无所仰给。钱肃乐屡疏入告,王不能问,但叙其十捷功,加右副都御史;具疏辞,且言:『臣今不能入杭,誓不再受一官』。不许。
  闽中唐王立,遣兵科给事中刘中藻颁诏于越,将吏恇惑,谣称将避返台州。张国维亟驰还,令勿宣读。与熊汝霖议,以『唐、鲁同宗,无亲疏之别;义兵同举,无先后之分:惟成功者帝耳。若一称臣,则江上诸将须听命于闽,如王之号令何』?钱肃乐、朱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79 页
大典谓『宜权称皇太侄报命。大敌在前,未可先雠同姓』!议大不合。然卒如国维指,具疏以报。于是,闽、浙若水火矣。行人张煌言自请充使赴闽释二国之嫌;从之。
  以内臣客凤仪、李国辅兼制军饷,饷更不可问。
  十一月,进方国安荆国公、王之仁宁武侯,封郑遵谦义兴伯。王劳军江上,驻劄西兴;筑坛拜方国安为帅,命各营佥听节制。初,义兵派支鄞、奉二县义饷。至是,国安檄县不准应给,致绝粮四十馀日,行乞于道;徒以肃乐忠义相激,无敢叛者。太仆寺卿陈潜夫破家治兵;既竭,请饷四百金,而饷臣弗给。马士英窜入国安军中,阮大铖亦踵至。士英欲朝见,不许;张国维劾其误国十大罪。
  十二月,王回越城。以故太仆谢三宾为礼部尚书,入阁办事;从戚臣张国俊之请。国俊纳三宾贿,外倚方、王势,内通客、李二奄,与马、阮相呼应,遂表里作奸。王之仁上疏言:『义师初起,人人有直下黄龙之志。乃一败后,遂欲以钱塘为鸿沟。天下事尚何忍言!臣愿率所部沉船决一死战;今日欲死犹及于战,他日即死恐不能战也』!不报。钱肃乐疏陈利害,言「国有十亡无一存,民有十死无一生」;王深然之,而无若强帅何。寻加肃乐兵部右侍郎;再疏辞,不许。命以王正中所进黄宗羲造监国鲁元年(丙戌)大统历颁行民间。命鼓铸「大明通宝」钱。
  丙戌春正月,监国鲁王在绍兴。以柯夏卿、曹维才为使,奉书闽中。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80 页
  二月,录黄宗羲造历、从军功,授兵部职方主事。张国柱掠馀姚,其党张邦宁掠慈溪。国柱,刘泽清部将也。初,航海依王鸣谦于定海;得五百人,劫鸣谦入内地。行朝震恐,乃署以将军,始退。总兵陈锡败于嘉兴,掠馀姚。摄令王正中遣卒击杀之。
  三月丙寅,思宗大祥;王于朝堂哭临,三军缟素一日。谍言大清兵由海道来,钱肃乐移守海口;久之,终无所得饷,乃与孙嘉绩连名请以兵归开远伯吴凯,而身并从军自效。王温旨慰留;诸帅嫉甚,诬其有贰于闽,遣客刺之。肃乐乃弃军,拜表以行;表言:『臣今披发入山,永与世辞。请赐侦迹,必不入闽,自取殄灭』!王骇叹,即降旨令往海上,偕黄斌卿、张名振等作窥吴计。
  大清兵入钱塘,张国维、王之仁率师拒战。东南风作,之仁扬帆奋斗;大兵触之,舟多碎,郑遵谦获铁甲八百馀副。国维乘罅渡江围杭州,不克而还。
  夏四月,大兵屯北岸,以巨击方国安营,厨灶尽破;国安叹曰:『此天夺我食』!遂欲投闽。王正中率众渡海盐,夺澉浦城。
  五月,加孙嘉绩、熊汝霖东阁大学士,督师如故;而饷终不给,众心已涣。两人又不谙于军,乃以众付黄宗羲、王正中领之,合师三千;尚宝卿朱大定、大理卿陈潜夫、兵部主事吴乃武、查继佐各募数百人来附。出劄海坛山,将袭海宁;闻江上兵溃,皆散去。国安拔营走绍兴,劫王南行;郑遵谦入于海,张国维振旅追扈之。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81 页
  时夏旱水涸,有浴于江者,徒涉往返;大军驱马试之,不及腹。潮信数日不至,相诧为神助。六月丙子朔,以数十骑过江,列戍惊溃;大清兵遂毕渡。马士英衔弗纳之怨,说方国安献监国以降。国安计决,乃遣人守王。守者病,王始得脱,亟趋海门航海去;令保定伯毛有伦扈王妃、世子出定海,张国维退守东阳以图后举。
  大兵既逼,列城俱下。礼部尚书王思任绝粒死,兵部尚书余煌衣冠赴水死,礼部侍郎陈函辉入僧舍自经死,大理寺卿陈潜夫率妻妾联袂赴水死,通政使吴从鲁以不薙发死,主事叶汝、高岱、故山西佥事郑之尹皆自溺死,故太常博士李山于吴中绝粒死,御史何弘仁追至关山岭投崖死,主事谢震龙被执不屈抗言死。
  大清兵至金华,破义乌,大学士张国维死之。或有劝其入山者,国维曰:『误天下事者文山、叠山也』。乃自沉。武宁侯王之仁入海,沉其妻孥;既而曰:『吾死此无名』!乃由松江转至金陵。佥谓其降也,引之见大吏;命易服,曰:『吾来此求死,非求生也』!遂见杀。大学士朱大典犹守金华不下;马、阮既降,导兵攻破之,屠其城。大典发火药自焚死,全家俱殉。方逢年、方国安父子薙发迎附,旋并伏诛。马士英遁入太湖;明年俘获,亦伏法。阮大铖死仙霞岭上。
  衢州知府伍经正、推官邓岩忠、守将张鹏翼、江山知县方召俱殉节。自金、衢陷,而全闽无一夫之拒矣。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82 页
  王之出海也,石浦富平将军张名振弃其地以舟师来扈;至舟山,黄斌卿不纳。毛有伦扈王妃张氏及世子出海,为叛将张国柱劫之北去。会永胜伯郑彩至,奉王入闽;时唐王就擒,已终。
  冬十月丁酉,王发舟山;十一月丙寅,次中左所(亦名鹭门)。郑芝龙方降附,密令彩执王归命;彩不可,乃匿王,以南夷貌类者服王冠服居舟中,谓守者曰:『苟事急,则缢以示之』!芝龙子成功起兵海上,驻劄中左所;意不欲奉王,伪称明年为隆武三年。于是,郑彩奉王改次长垣。
  丁亥春正月,监国鲁王在长垣。熊汝霖相;加张煌言右佥都御史。
  辛未,王祃牙誓师;提督杨耿、总兵郑联皆以兵来会。进郑彩建国公、张名振定西侯、杨耿同安伯、郑联定远伯、周瑞闽安伯、周鹤芝平彝伯、阮骏荡湖伯。鹤芝复海口,以参谋林籥舞、总兵赵牧为守。时故尚书张肯堂募兵海上,贻书招之。前佥都御史金衢巡抚刘中藻以众来归,授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二月壬申朔,袭海澄,围其城。明日,攻漳州,失利。又明日,大清兵救海澄;退入于海。丙子,袭漳浦,以闽人洪有文为令;夏四月复破,有文死之。
  郧西王复建宁,其裨将王祁复邵武。祁营山中,取民间几案数百张,每悬大线香数百炷,黑夜顺流环城而过。守者谓祁兵薄城,石大下;迟明,方知其伪,城中习之不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83 页
疑。一日,祁突至,遂破。
  五月,海口复失,林籥舞、赵牧死之;周鹤芝退守火烧屿。
  六月,攻漳州,不利。钱肃乐来觐,王大喜,授兵部尚书。
  秋七月,王亲戎,次长垣。会郑彩、周瑞、周鹤芝、阮骏之师攻福州,败绩。
  八月丙戌,袭连江。
  冬十月,长乐、永福、闽清皆下,罗源知县朱丕承、宁德知县钱楷皆以城来归。以马思理为东阁大学士、林正亨户部尚书、沈宸荃工部尚书,以刘沂春为右副都御史、吴钟峦通政使、余飏左都御史、林嵋吏科给事中、黄宾吏部考功司郎中。
  大学士刘中藻起兵福安,攻福宁州;守将涂登华降。
  辛未,邓藩理陈世亨以一旅复安固;援兵不继,被执不屈,死。吏部文选司员外郎林、兵部侍郎林汝翥自募乡勇围攻福清;战败,偕死之。
  戊子春正月,监国鲁王在闽安镇;杨耿、朱继祚袭兴化。分巡道彭遇颽,故南都御史也,伺其守将出战,乃登陴尽易明帜;守将不敢入,城遂下。
  望后二日,郑彩杀大学士熊汝霖及义兴侯郑遵谦。
  二月,以钱肃乐为东阁大学士;力辞,弗许。时郑彩横,专朝政,王亦不得顾问;逆节已著,诸镇皆恶之。肃乐日中系王舟之次,票拟章奏封进后,即解维别去。每入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84 页
见,即流涕不止;曰:『朝衣拭泪,昔人所讥;而臣今不能禁』!王亦潸然。
  江西金声桓遣部将郭天才援闽;与巡抚佟国鼐有隙,遂以兵来归。封为忠勤伯。
  自王入闽,先后克获建宁、邵武、兴化、福宁三府一州及漳浦、海澄、连江、长乐等二十七县;温、台响应,军声颇振。至是,我大清调两广、江、浙之兵三路进讨,所得府县破失迨尽,仅存宁德、福安两邑而已。兴化郡城破,大学士朱继祚、参政汤芬、给事中林嵋、知县都廷谏俱自杀;永福、长乐间乡宦士庶亦多殉义者。
  夏六月戊戌,兵部尚书大学士钱肃乐卒。王闻,震悼辍朝;赐祭、予谥荫。
  冬十月,大学士马思理卒。沈宸荃相,刘沂春副之。
  己丑春正月,监国鲁王次沙埕。
  三月,宁德破。
  夏四月,福安破;兵部尚书大学士刘中藻衣冠坐堂上,为文自祭,服金屑死。翰林院简讨兵科给事中钱肃范被执,不屈死。闽地悉平。
  六月,定西侯张名振复健跳所,遣使迎王。
  秋七月壬戌,王复入浙,次健跳;郑彩弃王去。从王者,大学士沈宸荃、刘沂春、礼部尚书吴钟峦、兵部尚书李向中、户部侍郎孙延龄、左副都御史黄宗羲、兵部职方司郎中朱养时、户部主事林瑛及右佥都御史张煌言等;每日朝于水殿。中山王后徐仁爵以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85 页
扈从功,封定南伯。
  壬午,大清兵围健跳;阮骏以楼船至,遂解去。封王朝先为平西伯。朝先初同张国柱、王之仁出海,黄斌卿留之部下,不以事任;朝先故土司,调征塞上,累立战功,不肯郁郁居閒。请徇海边劄奉化之鹿头镇,遂有众数千。
  八月壬辰,世子生。
  九月丁酉,张名振、阮骏、王朝先合兵执杀黄斌卿。
  冬十月己巳,奉王驻劄舟山。太保沈宸荃以疾请罢,刘沂春还闽。以前吏部尚书张肯堂为东阁大学士、朱永祐为吏部侍郎、孙延龄为户部尚书、张煌言为兵部左侍郎。
  庚寅春正月,监国鲁王在舟山。岐阳王后李锡祚、弟锡贡并以勇著,航海来朝;命佐阮骏军守螺头门。
  秋九月,周瑞、周鹤芝楼船三百馀艘分屯温之三盘,以为犄角。
  冬十月辛巳朔,日有食之。
  辛卯春正月,监国鲁王在舟山。
  二月乙卯,张名振雠杀平西伯王朝先;时国事尽归名振。滃人有欲纳女于王者,张肯堂谏止之。
  大清兵会攻舟山,命降将张天禄出崇安分水关、马进宝出台州海门、陈锦总督全师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86 页
出定海。御史沈履祥督饷台州,被执死。
  秋七月,舟山闻警,定西侯张名振奉王驾航入海,亲捣吴淞以牵制之;王命张肯堂以兵六千留守舟山。
  八月辛酉,大兵试舟海口,肯堂令阮骏邀击之。骏以三舟突阵,夺楼船一、战舰十馀;获十一人,纵之还。丙寅,大雾瀰漫,咫尺莫睹。顷之,大兵悉抵螺头门,守阵者方觉。英义将军荡湖伯阮骏还师,遇之横水洋,以火球掷敌舟。风反转击,骏面烂焉;岐阳李锡祚救之,亦被创。师熸力竭,同投水死。安洋将军刘世勋、左都督张名扬统精兵五百、义勇数千背城奋战,杀伤过当。
  九月二日丙子,诸军力竭,舟山城遂陷。世勋巷战,丛箭死;岐阳李锡贡短兵巷战,马蹶被执,不屈死;名扬(即名振弟)抱母范自焚死。太傅吏部尚书留守大学士张肯堂阖门尽节。其门下士礼部主事中书苏兆人先缢于庑,肯堂呼酒奠之,乃自冠带南向坐;视其子妇女孙及四妾先死,始自缢。其下奴婢之从死者,又二十人。兵部尚书李向中被执,大帅呵曰:『聘之不至,捕而至,何也』?对曰:『向则辞官,今就戮尔』!卒不屈死。礼部尚书吴钟峦入文庙抱孔子木主坐积薪上自焚死。吏部侍郎朱永祐执至,令薙发;曰:『吾发可薙,何待今日』!洞刺其胁而死。通政使郑遵谦、给事中董志宁、郎中朱养时、主事林瑛、江用楫、董元、李开国、顾珍、顾宗尧、王正、载仲明、参谋顾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87 页
明楫、诸生林世英等俱死之。锦衣卫指挥王朝相护王妃陈氏、贵嫔张氏、义阳王妃杜氏投诸井,以巨石覆之,乃自刎;太监刘潮等从死者十有八人。事后,大兵相谓曰:『我军南下,所不易拔者江阴、泾县,今舟山而三耳』。
  明年壬辰春,兵部侍郎沈廷扬率舟师北出福山口;战败,被获,不屈死。定西侯张名振、大学士沈宸荃、兵部左侍郎张煌言扈王再入闽,至中左所。
  又明年癸巳春三月,王自去监国号。甲午,移居金门(其后事轶)
    「勘本」曰:维时王师南征,所至奏捷。鲁监国自甲午后遁迹海岛者,又延九年而终。案昭讨郑成功初以唐之孤臣自居,军最盛;而既不肯奉王,诸藩畏之,亦莫敢助。独张司马煌言监富平将军张名振一军为左右卫,且时时激发诸藩使之致贡;尝曰:『昭讨始终为唐,真纯臣也』!成功闻之,曰:『侍郎始终为鲁,岂与吾异趣哉』!两人所奉不同,而其交甚睦。监国初至鹭门,成功礼待颇恭,亦良有以也。司马自平冈入卫,部下不满三百人,积年往来海峤,跋涉练兵,屡濒于危。比后富平卒,遗言以所部授诸;于是,稍稍振作。甲午,以富平军入长江、登金山,望陵遥祭;三军恸哭,声震江城。丙申,定南伯中山徐仁爵分兵攻崇沙战败,与郁离公子刘永锡同日死;师徒单弱,无响应者。司马乃还军天台,复军秦川。丁酉,大兵迁舟山之民。时王已自削其号,飘泊岛澳间;尝与滇中通问。洎至永明就俘、成功亦卒,闽南诸遗老犹欲再奉王为监国,贻书司马并故尚书卢若腾、成功子经谋复大举;会以郑经偷安自固,消息遂杳。康熙建元(壬寅)冬十一月,前监国鲁王殂于台。越二年(甲辰)秋九月,故明权兵部尚书兼翰林院侍讲学士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88 页
张煌言执送杭州,不屈饮刃死。
    舟山之役,遗老几尽;郑氏子孙负隅抗命,自成一家。其心于明事者,惟张司马一人也。备尝险阻而死独殿,实与鲁监国脉络终始耳。监国殁而明之馀气斩,司马殁而明之孤忠绝。皇朝应运,恩及前王;我高宗圣谕谓:『开创之初,兵威迅扫,不得不行抗命之诛。诸人琐尾间关,有死无贰;人臣忠于所事,实为无愧。即书为某王之某臣某,概不必斥之为伪』。猗欤!书法至公,允垂万世。此纪略六卷,敬从钦定「通鉴辑略」为则,旁及诸大家传载,覈实纂补。在南都、闽、粤三朝事迹较备,渗漏无多;惟监国一卷,温氏原本简陋,今谨详为考订。凡所遗诸臣之有应予列传者,并于「摭遗」补稿。
    旧传:鲁王在金门日益穷蹙,郑成功礼意寖衰。王不能平,将移居南澳;成功衔之,乃使人要于道而沉诸海。今以「台海纪事」、「鲁春秋」、「鲒埼亭集」各编依时考之,则此说弗信甚矣!由「甲午」下,王固浮沉海上,而未能实按岁居何所。故于「书后」补其阙文,于纪末则仍署为「轶」。盖句存温氏之本旨云尔。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89 页
绎史纪略补

    (道光十年秋九月,「绎史」捭订事毕,予抱书渡江诣军门。越三日,军门之客过予曰:『皇朝振旅入关,上契天心、下苏民困;堂堂整整,史册备详。而始,实因于吴三桂之奉书乞援耳。然三桂翻覆无恒及于自灭,在是史例不得载。惟桂王之死,实出其贪功希赏之举;似宜于「粤纪」下附言以證明之』。乃袖出一册曰「吴逆始末记」,盖当时军府从事者之日钞也。因复略综其说,作「纪略补」。)
  崇祯十七年春,流寇渐逼;给事中吴麟徵请调宁远总兵官吴三桂兵入卫,帝意犹豫。三月,闯贼陷大同,京师戒严。乃封三桂为平西伯,飞檄召之,迁延不即发;及抵山海关,凶问至,遂止。
  闯闻三桂据于关,执其父襄,令招以书;略曰:『尔以君恩特简,得专阃任。乃怯懦观望,使西兵长驱。事机已去,天命难回。尔君已逝,尔父犹存。呜呼,识时务者可以知所变计矣。及今早降,不失通侯之赏,犹全孝子之名』。贼并发银四万,遣伪将往犒之。三桂得书,即令贼将入关代守,自率精锐赴燕京降。至滦州,闻爱姬陈圆为贼帅刘宗敏所掠。时方食,抵几于地,须发奋张。具书答襄曰:『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不能为孝子矣』!即捲旆驰还山海,袭杀贼将,歼其众。遣部将杨坤奉书乞师于我大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90 页
清,略曰:『三桂以蚊负之身,忝镇山海;亦思坚守东陲,巩固神京。不意流寇犯阙,奸党开门;先帝不幸,九庙煨烬。今天人共愤,众志已离,败可立待。三桂受国厚恩,欲兴师问罪;奈京东地小,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国门,灭流寇于宫庭;则我朝之所图报,岂徒财帛而已哉』!时我睿亲王绥辑中原,得书即遣使报之;略云:『闻明崇祯帝丧于流寇,不胜发指。故率仁义之师,沉舟破釜,誓不旋旌;期必灭贼,出民水火。今伯遣人致书,深为喜悦。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旧土,晋为藩王;国雠可报,身家可保也』。三桂乃传檄远近云:『闯贼李自成以么魔小丑荡秽神京,日色无光,妖氛吐燄;弑我帝后、刑我缙绅、戮僇我士民、掠我财物。二祖、列宗之怨恫,天寿凄风;元勋、懿戚之诛锄,鬼门泣血』!又云:『周命未改,汉德可思。诚志所孚,顺能克逆。义兵所向,一以当千』。闯贼闻之大怒,执吴襄随行,亲帅贼众十馀万东攻山海关。三桂惧,请我朝速进兵。
  四月,大兵至沙河,败贼将唐通于一片石(通为明总兵官,守居庸;以关降贼者)。贼复部勒其众,北距山、南抵海,为长阵以待。睿亲王命三桂兵皆系白布为识,冲其中坚;贼不能支,追至永平。贼恨甚,杀吴襄悬首于竿,走还京师。大兵至,于四月晦日,闯焚宫殿,挟太子、二王西走。三桂追及于定州清水河,斩其伪帅谷可成。贼奔真定,三桂合辽东兵击之。贼以屡败而忿,乃勒精骑依山为阵,大呼曰:『今日亲决死斗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91 页
,不求人助,乃为豪杰耳』!于是纵兵大战。狂风东来,捲沙蔽日,贼营旌旗俱折。贼恐,急收兵;三桂射之中肩,狼狈由故关遁去。时睿亲王摄政,赐三桂玉带、蟒服、鞍马、弓矢等物,晋爵平西王。
  南都福王立,闻三桂乞师破贼,遥封为蓟国公。八月,遣使臣左懋第、陈洪范银币入朝致谢,并诣三桂营致福王意。三桂谢曰:『时势至此,夫复何言!惟有闭门束甲,以俟后命耳』!所赐俱辞不受。
  明年,南都亡,闽中唐王立。时秦、晋、楚、豫、吴越之地,俱入版图,三桂镇锦州。又明年,汀州亡,粤中桂王立。自湖以南,川、广、滇、黔皆为明守;乃移驻汉中。
  顺治九年,桂王走安隆。十四年,三桂晋平西大将军,同都统莫尔根由四川定黔、滇。十五年,自重庆进兵破遵义之三坡,下贵阳,大兵毕集于平越之杨老堡。三桂兵至七星关,白文选分军守险,不得前;三桂乃从水西间道取乌撒,袭其后,守兵惊遁。是冬,三路兵会于云南,桂王君臣奔永昌,旋奔腾越。明年,克永昌,引大兵渡潞江。先,李定国设伏磨盘岭(即高梨贡山),为首尾横击计;为降人泄其谋,三桂分精甲先蹂之。大兵继至,短兵相接战山上;自卯至午,尸委山谷皆满。定国不能支,军溃。桂王亡入缅,滇地悉平。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92 页
  十七年,朝命吴三桂以平西王为总管,镇云南。三桂裨将杨坤为之谋,请效黔国公世守滇中为子孙计,必入缅擒王以献乃可。三桂深然之;即具疏请兵云:『滇南负固有年,一朝戡定。独由榔在缅,李定国、白文选等分驻三宣、六慰、孟艮一带,借由榔以鼓惑众心。窥我边防,则患在门户;号召诸蛮,则患在肘腋;投诚生心,则患在腠理。请大举入缅』!冬十二月,大兵临缅江(即大金沙江)。缅人恐,送桂王并其眷属于军前。三桂使人环守之。王南面坐,三桂入见,北向长揖。王问为谁?三桂噤不敢对。再问之,不觉膝之屈也。问之数回,始称名以对。王切责良久,已而叹曰:『今亦已矣!我本北人,欲见十二陵而死;汝能任此事乎』?对曰:『能』。王乃麾之去。三桂伏地不能起,左右掖之出。自是不敢复见。越日,拥王还滇。康熙元年四月,三桂令人以帛缢杀王,葬云南城外。嗣奉朝命:『贵州一切文武官员兵民事务,照云南例,著平西王管理』;又令文武官听自选用。是时也,明之根已尽;李定国已死、白文选已降,高枕无与复为难者。爵晋亲王,子尚公主。据有滇、黔数千里之地,爪牙腹心布列要害,自以为西南一隅真子孙万世之业,而不轨之迹渐彰矣。
    古高阳氏曰:案顺治十年八月,以太宗十四女和硕公主下嫁三桂子应熊。夫三桂世受明恩,一旦国破君亡,而托于父命,即伏首降贼。既以妖淫艳嬖诡语复雠,始效秦庭之哭。关门再战,致其父殒首贼中而不恤一顾。负国忘亲,厥罪已不容擢发数矣。洎至永明之窜入缅甸也,我国家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93 页
已度外置之。而三桂惑于营窟之谋,乃为此断草除根之举;为人臣者而忍出于此!矧既宣力兴朝,分茅胙土;特恩异数,天地同深。顾以衰朽馀年而妄希非分,称兵搆逆,自斩其宗;又安知非天诱其衷,以为明室诸孙之报乎!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95 页
南疆绎史勘本卷七

                            霅川温氏原本
                            古高阳氏勘定
    目 录
   列传一
     史可法(上)

    右督辅列传第一。
    ○「传」云:『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南渡之初,所恃者,史阁部一人而已。其馀安守故常,不达时务,自谓清流。而小人鸱张满朝,相与排诋,树寇门庭;强臣悍将,因之拥兵安坐,遥制朝命。阁部奔走抚辑,内攘不给,何暇计疆场以外乎!迨夫左镇称兵,藩篱尽撤,王师长驱而入,所向投戈;烽镝未及乎国门,君相已弃其社稷而遁。此即睢阳坚御,何补败亡;况乎以一隅当百万之众哉!揽后之应廷吉论,亦足以明天命之不祚矣。虽有忠贞,岂能回天?悲夫!余所以读阁部之疏而惨乎有馀恸焉尔。
    ◎案传中事迹、奏议,多所简略,于『我朝闻金陵自立,遣使贻书』之下,但云引「春秋」「不讨贼,新君不得书即位」之义,将移师相问。原本仅载督辅一书,亦舛缺不完全;传语义多勿贯注。夫睿亲王书,为南渡之初一大关键也。今从「史稿」、「东华录」诸编详校并列。督辅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96 页
答书向存内阁,乾隆间奉命检出装潢;御制弁文,有『即以可法比诸文天祥,亦无不可』之誉。忠贤遗泽垂二百年来,上邀宸鉴,重若斯;具徵昭代右文,首崇名节,可弗与四海之内、千载之下共广见闻乎!勘补汇录,庶称合璧。
   列传一
    史可法(上)

  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顺天大兴人。其先以开国公,世为锦衣百户。祖应元,举人,官黄平知州,有惠政;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从质妻尹氏既娠,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事亲以孝。举崇祯元年戊辰进士,兼有文武材。
  初授西安府推官。平剧盗,能声大著。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八年,迁右参议,分守池州、太平。总理侍郎卢象升大举讨贼,改可法副使;分巡安庆、池州,监江北军。楚寇南下攻颍、寿,犯皇陵,可法所部不及千人,日驰数十里。后贼大至,分掠宿松、太湖、潜山、桐城,将犯安庆;可法辄发兵袭击。复会同参将潘可大、左良玉、总兵牟文绶、刘良佐等连营堵剿,累有斩获。贼去则下马坐积尸上,计贼出没及身所历州邑、被陷长吏逃死状,草奏以闻;授军吏去,复上马驰行。且战且抚,贼乃不敢逼。
  十年,廷议安庆急宜设重臣为镇,即擢可法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97 页
池州四府及河南之光山、固始、罗田、湖广之蕲州、广济、黄梅、江西之德化、湖口诸县,提督军务。十二年,丁外艰归。
  十四年,起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朱大典总督漕运,巡抚凤阳、淮安诸军。扬州漕挽岁致愆期,缺额几百万;可法即劾罢督粮道三人、增设漕储道一人,大浚南河,慎选运官,尽剔诸蠹弊。吏部尚书李日宣等言可法文武才,漕事方亟,治理有效;宜俟报竣召用。盖时有易可法为凤阳总督之议也(事备「明史」)。可法感上知,每自奋励。其治军也,身杂行伍间,与同劳苦。士不饱,不先食;不授衣,不先御。故将士皆感激,战辄有功。既乃开屯田、招流亡、缮城郭、访贤豪而咨以军政,江淮南北屹然称一重镇。天子嘉其能,凡所奏,悉报可。已而,贼又连破荆襄、承天,分兵南犯,蔓延河南、山东,军书旁午。可法即屯师淮岸,贼众望见旗帜辄遁去。寻欲召为兵部尚书;检讨汪伟曰:『有可法淮扬以安、无可法江南必危,且留之以系东南望』。
  十六年,乃拜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可法入南都,武备久弛,即奏行更新八事。京营之有籍无兵者尽按去之,营中惮其威名不敢动。
  十七年四月朔,知贼犯宫阙,大会群僚誓师勤王。檄诸镇兵并进,身即渡江抵浦口。及闻北都陷、庄烈帝崩,可法北向恸哭,以首触柱,血流至踵。遂发丧,提兵欲长驱决战。群僚诸将皆曰:『社稷无主,盍先择君以定南都』?是时潞王已过江,泊舟无锡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98 页
。初议所立,谓以亲则桂而远,以贤则潞而近,而不知福王已在淮上也。诸大臣之在南京者,都御史张慎言、侍郎吕大器、詹事姜曰广等言『福王有七不可立,惟潞王贤明可定大计』;移牒可法。凤阳总督马士英先迎款于福王,欲挟之以居拥戴功;亦书咨可法,言以伦、以序无如福王。可法即答以「七不可」之说,而身还南京。诸大臣议未定,士英已内结操江诚意伯刘孔昭,外约靖南伯黄得功、总兵官高杰、刘泽清、刘良佐等发兵拥福王至仪徵;可法不得已,乃与诸大臣具启往迎。
  五月朔,王谒孝陵奉先殿毕,出居内守备府,群臣入朝。可法即陈战守大计,谓当素服郊次,发师讨罪,示天下以必报雠之义。王唯唯不能答一语;可法退,忧形于色。明日再朝,慎言以国虚无人,可遂即大位。可法曰:『太子存亡未卜,倘南来若何』?孔昭言:『今日既定,谁敢复更』!可法曰:『稍缓数日亦无害』。初三日,王监国。廷推阁臣,众举可法及弘图、曰广三人;孔昭攘臂欲并列。可法曰:『本朝无勋臣入阁例』。孔昭勃然云:『即我不可,马士英何不可』!乃并推士英。又议起废,共推郑三俊、刘宗周、徐石麒;孔昭特举阮大铖。可法曰:『此先帝钦定「逆案」,毋庸议』。越二日,拜可法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弘图、士英并;仍命可法掌兵部事、士英仍督凤阳。而王以士英有建立功,将专倚之。可法寓书士英曰:『寇深矣,黄、高、二刘之众未尽为国用,当更立重臣开府镇之。今日之事,非可法与公谁任之者』!因即合疏言:『守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99 页
江南,必于江北当酌地利设四藩,以淮、扬、泗、庐自守,以徐、凤、池、六为进攻之途。兵马钱粮皆听镇臣自取给于有司,勿复为徵输调度之扰。四藩一辖淮扬、一辖徐泗、一辖凤寿、一辖滁和,即以得功、杰、泽清、良佐为之。更立督师于扬州,节制诸镇。如此,则诸镇各卫其地无不致力,而受成于督师;机不遥度、事不中制,士气奋而民心定,江南庶几可保矣』。从之。又请定京营兵制,分设营将如北京事,简精壮、募义勇以实之;及侍卫与锦衣、銮仪诸司所隶军役,当多事之日,俱宜入伍操练,毋坐耗钱粮。至锦衣镇抚司官不必备,亦所以杜告密、节繁费、收人心,于新政有裨者也。
  十五日,王即位。诏立四藩如可法议。当是时,士英旦夕冀入相,而廷臣皆欲士英督师。士英既闻仍督凤阳之命,大怒;密以可法「七不可」书陈于王,而拥兵请入觐,拜疏即驰。及至,谓可法曰:『我驭军宽,颇扰于民;公威名著淮上,军士皆惮服。公诚能经营于外而我居于中,帅以听命,当无不济者』!可法以士英之入,势不两立;乃曰:『居者守、行者御,莫能偏废。既受事,敢辞难乎』!遂请行。京师士民哗曰:『何乃夺我史公』!大学士陈方策、诸生卢经才等上疏言:『淮扬门户也,京师堂奥也。门户有人而堂奥无人可乎』?勿听。翌日,可法陛辞。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百官郊饯以行。可法去,士英即以是日入直,遂无所忌惮。旋进得功为侯,杰、泽清、良佐皆封伯。自是,四镇各拥重兵,愈尊贵自恣,渐不可制矣。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100 页
  及慎言荐吴甡于朝,刘孔昭言其不可,露章劾慎言。廷臣言『孔昭武臣,不宜与铨选事』。士英阴嗾孔昭左右袒,联袂相结。可法叹曰:『党祸起矣』!上疏力言『甡无罪,可饬文武臣虚衷用事』。报闻。寻诏可法祭告凤陵、泗陵。事毕,因上言曰:『臣伏见二陵松楸如故,佳气郁郁,知万年灵祚之方未艾也。惟是北顾神州,山河顿异,感痛填膺不能已已。连岁凤、泗之间灾异叠见,天鼓一日数鸣,地且三震,以致今春罹兹大祸。先帝躬神明之质,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一十七年如一日;尚不免身殉社稷,抱恨千古!天命之难堪而地灵之不足恃,可见于此。陛下践祚之始,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使躬谒二陵,亲见凤、泗境中万井悲风、千里赤地,蒿莱极目,鸡犬无声;汤沐遗黎,死亡殆尽:其呜咽悲愤又不知何如也!伏愿陛下坚此一心,慎终如始;察天人相与之故,考祖宗灵爽之依。处深宫广厦,则思东北诸陵魂魄之未安;享玉食大庖,则思东北诸陵麦饭之无展;膺图受箓,则念先帝之临渊集木何以忽遘危亡?早朝宴罢,则念先帝之克勤克俭何以卒隳大业?战兢惕励,无敢刻忘,则二祖列宗在天之灵必为请命上帝,默相陛下光复中兴。若晏处东南不思远略,滥恩施、开告密,贤奸无辨、威断不灵,老成激而投簪、豪杰因之裹足。窃恐祖宗怨痛,天命潜移,东南一隅犹未可晏然自保也』。王嘉答之。
  是月,吴三桂从我大清乞师入北京破贼。六月,贼遁而西。其山东、河南诸郡县,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101 页
多据城自保,结寨聚义,杀贼所置伪官以望王师。可法请速遣使北行,颁发「监国」、「登极」二诏抚慰之;使中原知南国之有君,则人心忻向而大业可定。疏入,报可。
  时四镇不即守所分地,暴横江北,皆欲驻扬州,以兵争扬州,民撄城弗纳。杰先至,纵军大掠城外,死者无算,民益怨恶。进士郑元勋素有才望,欲为之解;众疑其私于杰,竞起击杀之。知府马鸣騄、推官汤来贺坚守月馀,杰攻之日急。泽清又大掠淮上;良佐以临淮人不纳其兵,亦攻围之。诸邑民争诣阙言状;诏可法往解,使各归镇。可法以次往,得功、良佐、泽清皆听命;乃诣杰,杰素惮可法,具櫜鞬迎谒。升帐之日,洒然变色易容;可法知其军可用,欲以诚感之。裨校以下,无不召见抚慰;因责杰曰:『将军之所以贵显者,以有君命也。如不奉诏而妄冀非属之地,则诸军与扬州之民皆得弯弓而射将军,将军又何辞以对』?杰色沮,默然者久之。然漫视为易与,止可法宿军中;易所隶卒,而更遣部下百人给事左右,所移文檄必取视乃行。可法一以坦怀待之,勉众以大义;皆感泣,传语曰:『史相公,我主也』!杰惧可法得军心,而又深服其诚,乃谨事请受命。可法乃集扬州民曲谕之;即为具疏以瓜洲城屯杰众。可法遂留扬州,开府治事。设礼贤馆,招徕天下智谋之士及稍通天文并阴符、遁甲诸术者,皆廪饩之,以监纪推官应廷吉主其事。复募士,得胜铠甲者百馀人。上疏请行保举之法,以补危疆守、令;许之。旋诏可法:谕四镇厉兵秣马驻防河淮,刻日进师。当可法出,士英未敢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102 页
即背;屡疏请饷,士英命户部百方应之,按期分给,诸镇益和。
  秋七月,大学士弘图乞休,请召可法还京;报闻。时我大清兵收附山东,且闻南都新立,摄政睿亲王遣官书可法曰:『予向在沈阳,即知燕京物望,咸推司马。及入关破贼,与都人士相接,识介弟于清班;曾托其手勒平安,权致衷绪,未审何时得达钧览!比闻道路纷纷,多谓金陵有自立者。夫君父之雠,不共戴天;「春秋」之义:「有贼未讨,则故君不得书葬、新君不得书即位」,所以防乱贼,法至严也。闯贼李自成称兵犯阙,手毒君亲,中国臣民不闻加遗一矢;平西王吴三桂介□东陲,独效包胥之哭。朝廷感其忠义,念累世之宿好、弃近日之小嫌,爰整貔貅,驱除狗鼠。入京之日,首崇怀宗帝后谥号,卜葬山陵,悉如典礼;亲郡王将军以下一仍故封,不加改削;勋戚文武诸臣咸在朝列,恩礼有加;耕市不惊,秋毫无扰。方拟秋高气爽,遣将西征;传檄江南,联兵河朔。陈师鞠旅,戮力同心,报乃君国之雠,彰我朝廷之德。岂意南州诸君子苟安旦夕,弗审事机;聊慕虚名,顿忘实害:予甚惑之!国家之抚定燕都,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朝也。贼毁明朝之庙主,辱及先人;我国家不惮征缮之劳,悉索敝赋代为雪耻。孝子仁人,当如何感恩图报!兹乃乘逆贼稽诛,王师暂息,遂欲雄据江南,坐享渔人之利。揆诸情理,岂可谓平!将以为天堑不能飞渡,投鞭不足断流耶?夫闯贼但为明朝祟耳,未尝得罪于我国家也;徒以薄海同雠,特伸大义。今若拥号称尊,便是天有二日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103 页
,俨为劲敌。予将简西行之锐卒,转旝东征。且拟释彼重诛,命为前导。夫以中华全力受困潢池,而欲以江左一隅兼支大国,胜负之数,无待蓍龟矣。予闻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以姑息。诸君子果识时知命,笃念故主、厚爱贤王,宜劝令削号归藩,永绥福禄;朝廷当待以虞宾,统承礼物,带砺山河,位在诸王侯上,庶不负朝廷伸义讨贼、兴灭继绝之初心。至南州群彦翩然来仪,则尔公、尔侯,列爵分土,有平西之典例;惟执事实图利之。挽近士大夫好高树名义而不顾国家之急,每有大事,辄同筑舍;昔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可为殷鉴。先生领袖名流,主持至计;必能深惟终始,宁忍随俗浮沉?取舍从违,应早审定!兵行在即,可西可东;南国安危,在此一举。愿诸君子同以讨贼为心,毋贪一时瞬息之荣,而重故国无穷之祸,为乱臣贼子所笑!予实有厚望焉。「记」有之:「惟善人能受尽言」;敬布腹心,伫闻明教。江天在望,延跂为劳。书不宣意』。可法表上其书,劝王为自强计。即自具答书曰:『南中向接好音,法随遣使问讯吴大将军,未敢遽通左右;非委隆仪于草莽也,诚以大夫无私交,「春秋」之义。今倥偬之际,忽捧琬瑊之章,真不啻从天而降也。循读再三,殷殷致意;若以逆贼尚稽天讨,烦贵国忧,法且感且愧。惧左右不察,谓南中臣民偷安江左,竟忘君父之怨;敬为贵国一详陈之。我大行皇帝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真尧舜之主也。以庸臣误国,致有三月十九日之事。法待罪南枢,救援无及。师次淮上,凶问遂来;地坼天崩,山枯海泣。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104 页
嗟乎,人孰无君!虽肆法于市朝以为泄泄者之戒,亦奚足谢先皇帝于地下哉!尔时南中臣民,哀恸如丧考妣;无不拊膺切齿,欲悉东南之甲,立剪凶仇。而二、三老臣,谓国破君亡,宗社为重;相与迎立今上,以系中外之心。今上非他,神宗之孙、光宗犹子,而大行皇帝之兄也;名正言顺,天与人归。五月朔日驾临南都,万姓夹道欢呼,声闻数里。群臣劝进,今上悲不自胜;让再让三,仅允监国。迨臣民伏阙屡请,始以十五日正位南都。从前凤集河清,瑞应非一。即告庙之日,紫云如盖,祝文升霄;万目共瞻,欣传盛事。大江涌出楠梓数十万章,助修宫殿;岂非天意也哉?越数日,遂命法视师江北,刻日西征。忽传我大将军吴三桂借兵贵国破走逆成,为我先皇帝后发丧成礼;扫清宫阙,抚辑群黎。且罢薙发之令,示不忘本朝。此等举动,振古铄今。凡为大明臣子,无不长跽北向,顶礼加额,岂但如明谕所云感恩图报已乎!谨于八月薄治筐篚,遣使犒师;兼欲请命鸿裁,连兵西讨。是以王师既发,复次江淮。乃辱明诲引「春秋」大义来相诘责,善哉言乎!然此文为列国君薨,世子应立,有贼未讨,不忍死其君者立说耳。若夫天下共主身殉社稷、青宫皇子惨变非常,而犹拘牵不即位之文、坐昧大一统之义,中原鼎沸,仓卒出师,将何以维系人心、号召忠义?紫阳「纲目」,踵事「春秋」。其间特书,如莽移汉鼎,光武中兴;丕废山阳,昭烈践祚;怀、悯亡国,晋元嗣基;徽、钦蒙尘,宋高缵统:是皆于国雠未剪之日,亟正位号,「纲目」未尝斥为自立,率以正统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105 页
予之。甚至如元宗幸蜀,太子即位灵武;议者庇之,亦未尝不许以行权,幸其光复旧物也。本朝传世十六,正统相承,自治冠带之族,继绝存亡,仁恩遐被。贵国昔在先朝,夙膺封号,载在盟府。后以小人搆衅,致启兵端;先帝深痛疾之,旋加诛戮:此殿下之所知也。今痛心本朝之难,驱除乱逆,可谓大义复著于「春秋」矣。昔契丹和宋,止岁输以金缯;回纥助唐,原不利其地土。况贵国笃念世好,兵以义动;万代瞻仰,在此一举。若乃乘我蒙难,弃好崇雠;规此幅,为德不卒:是以义始而以利终,为贼人所窃笑也,贵国又岂其然!往者,先帝轸念潢池,不忍尽戮,剿抚互用,贻误至今。今上天纵英武,刻刻以复仇为念。庙堂之上,和衷体国。介冑之士,饮泣枕戈;忠义民兵,愿为国死。窃以天亡逆闯,当不越于斯时矣。语曰:「树德务滋,除恶务尽」。今逆贼未服天诛,谍知捲土西秦,方图报复。此不独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贵国除恶未尽之忧。伏乞坚同仇之谊、全始终之德,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共枭逆贼之头,以泄敷天之愤:则贵国义问炤耀千秋,本朝图报惟力是视。从此两国世通盟好,传之无穷,不亦休乎?至于牛耳之盟,本朝使臣久已在道,不日抵燕奉盘盂从事矣。法北望陵庙,无涕可挥;身蹈大戮,罪应万死。所以不即从先帝于地下者,实为社稷之故。传曰:「竭股肱之力,继之以忠贞」。法处今日,鞠躬致命,克尽臣节而已。即日奖帅三军长驱渡河,以穷狐鼠之窟,光复神州,以报今上及大行皇帝之恩。贵国即有他命,弗敢与闻。惟殿
南疆绎史第一册(南疆绎史勘本) 第 106 页
下实昭鉴之!弘光甲申九月十五日』。
    (「勘本」曰:案「东华录」称:『史公答书,「实录」不载。其原书尚存内阁,用红帖写,皮面一詹字,盖印文曰「督师辅臣之印」。首列衔款云:「大明国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某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每页作四行写,并抬头共二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