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之八 人物志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25 页
凤山县志卷之八
  人物志
    科目 贞节 流寓(附)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25 页

    (萃山川之秀气,而人生其间,或以道德著、或以事业彰、或以隐逸显,类皆抱不世出之才而为邦家之彦者也.自科目之制兴,而登贤书者有人、荐鹰扬者有人.盖将尽天下之贤才,而收之场屋之中.台自开辟以来,与内地并应乡、会之兴;而夺帜秋闱,则自凤山始焉.其以明经贡大廷,亦如内地之例.他若忠臣、孝子,新造之区固难卒见;而至于节烈之流,虽荒徼绝域未入版图之时,已有后先辉映者,勿谓巾帼中无人也.□并列之,而附流寓于后.)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25 页
    科 目

  □朝取士之法,不一其途.至宋神宗,始以八比□天下士.而□其尤者升于天府,曰进士.明洪武,则立乡试、会试二大典;以子、午、卯、酉年八月为乡,以辰、戌、丑、未年二月为会.福建乡试解额,定一百零五名.本朝鼎定以来,乡、会同之而裁解额之半,定为五十三名.康熙五年丙午,易制义为论策,乡、会无异;行之一科而止,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26 页
后仍用制义取士,各直省皆然.台湾尚未内附,何有凤山?二十二年初辟,台厦道周昌详请具题立学校,乡、会悉如内地例.二十六年,福建陆路提督张云翼疏称:请照甘肃宁夏生员事例,另编字号额中一、二名;行之数科,俟肄业者众、造诣者精,仍撤去另号,勿复限以额数.奉旨:台湾一府三县生员另编字号,额外取中文举人一名.是科,中乡试者首自凤山.三十五年丙子,诏天下分上、中、下省各增解额;福建在中省之例,增解额为七十一名.三十六年,台湾四学士子佥呈,请撤另编字号,通省匀中;闽浙总督郭世隆疏请,诏可台湾之匀中,自三十八年己卯科始也.四十一年壬午,另编官卷,每十名加一名.是科、官生中乡试七名.四十四年乙酉,另增五经卷中式三名.是科,广解额为八十三名.五十年辛卯,又广解额为九十九名.五十二年,恭逢皇上六十万寿,特开恩科,定解额为八十五名.五十六年丁酉,罢五经卷,解额照上科之例;官生,则以十名加一为递增.
  武科之设,自唐历宋,屡罢屡复.至理宗□祐间,校以骑射.明成化间,较骑射、策论.本朝定乡、会两试,与文一体;乡则以子、午、卯、酉十月,会则以辰、戌、丑未九月.福建乡试,定额五十三名.康熙七年定例:先试马、步箭、后试策论.十三年议定:乡、会射马、步箭外,再试开弓、舞刀、□□验其技勇;三场考试策论.二十九年庚午,中试乡试者,亦自凤山始焉.三十一年定例:头场试马箭,九箭中四箭者合式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27 页
,准入二场;二场试步箭,九箭中二箭者合式.马、步箭外,再试八力、十力、十二力弓,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刀,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石.三项内有能一、二项者,准入三场;全不能者,亦不准入三场.三场试策二道、论一篇.四十八年,诏各省:绿旗营兵有通晓文义、愿应武乡试者,在充伍地方,令该营将弁申送巡抚,同武生一体乡试,于原额内取中;如不中者,仍令归伍.如乡试中式之后,有愿归伍者,亦暂令其归伍.千、把有愿应会试者,同武举一体会试.营兵之应乡试、千把之应会试,自此始也.四十九年行各直省:考试武生、武童,用论二篇;第一篇出「论语」、「孟子」题,第二篇出「孙子」、「吴子」、「司马法」题.其乡、会试亦照此例,第一篇出「论语」、「孟子」题,第二篇出「孙子」、「吴子」、「司马法」题;作论二篇外,作策一篇.五十二年十一月内,奉旨:文武考试虽曰两途,俱系遴拔人才.而习文之内,亦有学习韬略,善于骑射者;习武之内,亦有精于制义,学问优长者.如或拘于成例,以文、武两途不令通融应试,则不能各展所长,必致遗漏真才.著九卿、詹事、科道会议:嗣后文生员有愿改入武场、武生有愿改入文场者,照文、武生员乡试例,起送各文武场;文举人乡试有愿改入武场、武举有愿改入文场者,照文、武举人会试例,起送各文武场会试.其中式者,照例造入新册;不中者,仍各归入文、武原册内,不准再行改考.奉旨:『依议』.通行八旗、汉军、直隶各省并奉天一体遵行.文、武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28 页
通融应试之例,自康熙五十三年甲午科始也.
  岁贡,明以前无此名目.其诏天下府、州、县学每岁各贡生员一人至京试经书义、判语,中式者入国子监肄业,则自洪武十六年始也.正统二年,令府学年贡一人、县学二年贡一人,以食饩浅深为先后.本朝顺治四年,行直省各府、州、县,将屡经科举应贡生员三人,一正、二陪;学臣考核文字荒谬、年力衰迈者,给以衣顶,正陪者充贡.康熙元年,停岁贡.八年再复,永为定例.凤山之有贡,自康熙二十八年始也.又有拔贡(将优等生员考取,拔其尤者为贡,府学二人,县学一人;十馀年而一举者也)、恩贡(遇覃恩、将首贡取充;不论年岁者也)、副榜贡(中式副榜者,以贡用),例贡(援例捐纳者也),由庠生捐者,序次附入;由俊秀捐者,不与焉.
    (论曰:科目之设,代各不同.至本朝之典为特隆,车书统一,人文日盛,增解额以收天下之贤士,定官卷以恤在廷之大僚.甲冑之众,得与观光;通经之儒,获叨钜典.又恐文武判为两途,致使有才弗彰,复著互试之令,使敦诗说礼,得见美于穿扬;挟矢操弓,益肆力于二酉.斯诚旷千古而一觏者也.凤山属在海外,幸际圣世,共亲盛典;应各自砥砺,以圣贤相期许.异日作桢王家,苍生霖雨,安在荒徼绝岛之区,竟无怀才抱德之士哉!)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28 页
     举 人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萧弘梁榜):苏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29 页
  康熙二十九年庚子(潘金卣榜):邑星灿.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余正健榜):王际慧(龙溪教谕)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29 页
     贡 生

  康熙二十八年:曾联标(岁)
  康熙三十年:黄巍(岁)
  康熙三十二年:何则鸣(岁)
  康熙三十三年:庄一煝(府学.凤山拨入.岁)
  康熙三十四年:蔡邦彦(岁)、柳梦和(府学.凤山拨入.岁)
  康熙三十六年:梁六善(岁)、郭允豪(恩)、施世榜(拔)、郑光基(府学.凤山拨入.岁)
  康熙三十八年:张祚(岁)
  康熙四十年:王蕙岗(岁)
  康熙四十二年:叶朝弘(岁)、陈腾祥(府学.凤山拨入.岁)
  康熙四十四年:李为泽(岁)
  康熙四十六年:郑其炳(岁)、王凤来(例贡.附生捐.漳平训导),陈许楫(例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30 页
贡.附生捐)、林其蕡(例贡.附生捐.泰宁训导)、饶嗣珍(例贡.府学.附生捐.大田训导)、李桃(例贡.附生捐).
  康熙四十八年:陈宗达(岁)
  康熙四十九年:蔡光座(府学.凤山拨入.岁)
  康熙五十年:吕世昂(岁)、张应时(府学.凤山拨入.岁)
  康熙五十二年:吴台成(岁)、郑应球(恩)、蔡振声(府学.凤山拨入.岁)、张道升(例贡.府学.凤山拨入.廪捐)
  康熙五十四年:郑其灼(岁)、蔡文达(例贡.附生捐)、王麟(例贡.附生捐)、郑应捷(例贡.附生捐)、王应选(例贡.附生捐)、陈附柏(例贡.附生捐)、林怀瑾(例贡.附生捐)、廖中起(例贡.附生捐)
  康熙五十六年:蔡骏声(岁)、杨文定(府学.凤山拨入.岁)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30 页
     武进士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柯参天.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30 页
     武 举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31 页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台湾武开科始此):林逢秋.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许仪凤.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吴有声、曾国翰、陈进元(府学.凤山拨入)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柯参天、张化龙、施世)府学.凤山拨入).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蔡一聪、蔡朝凤、翁士俊、谢希元.
  康熙五十年辛卯:颜士骏、林培(府学.凤山拨入)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赵奇遇、李行可.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31 页
    贞 节

  阮氏荫娘者,年十六,适王寻;居于安平镇.未有生育.寻伯兄殁,有遗腹子,嫂已别适;氏抚之如同己出.未几,寻殁;其仲兄偕嫂远来哭.寻殡毕,氏请所抚侄为夫立后,仲许之.夜深人静,氏閤户自缢;得家人救苏.既卒哭,又乘隙就缢;嫂急救且慰曰:『叔死不可复,姒何自苦乃尔』?氏曰:『夫死,誓不独生.倘得葬夫侧,以遂同归之愿足矣』.仲悯其志,使人防护;氏醉之以酒,严妆洁服从容就缳.事在康熙二十二年五月也.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32 页

  黄氏弃娘者,安平镇黄堂壮次女.年十九,归伪宾客司傅为霖次子璇.为霖以反间谋泄,父子俱置极刑,眷属发配.时堂壮已故,胞兄铨为氏营救获免,得领回家.氏决计身殉,其兄多方慰藉;氏曰:『今日之事,子为父死,妻为夫亡,于理甚顺;妹复何憾』.遂自缢死.
  郑氏月娘者,年十九,归儒士王曾儒.甫阅年,曾儒病卒;月娘跪泣,乞暂停夫柩.越数日,语其翁:『愿死从夫葬』.翁骇然,嘱邻媪劝止.月娘曰:『吾当夫病剧时,即以死许之;义不可移』.投缳而死.邑侯宋公嘉其节,亲祭其坟,额其庐曰「百年今日」;盖侯挽诗有『百年今日乾坤老』之句也.通闻上宪,获褒奖 焉.合葬依仁里内园路西.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32 页
     徵诗小引

    节妇郑氏者,海国钟灵,闺门毓秀.爰以弱质,作配乌衣.方偕伉俪如宾,旋痛幽明隔世一黔娄短被,顿覆王生;梁案齐眉,难同郑女.惨淡孤鸾之操,悲鸣独鹄之歌.乃犹佯作承欢,少冀得疏防范.我心匪石,断一息于青丝;遗恨终天,缔三生于石上.渺矣魂归夜月,凄然海泣洪波.青史不遗,愿徵诗而表著;海天生色,先拈韵以阐扬.瓦砾当前,珠玑为继.诗曰:
    绣幕尘生破镜鸾,一朝春色已凋残;从容就义冰心苦,慷慨辞亲血泪乾.渺渺幽魂随地下,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33 页
萋萋衰草泣江干.百年今日乾坤老,一夜西风俎豆寒.
    廿载红颜誓柏舟,霜天皓月耀中州(郑氏所居).绘来环佩皆生气,死去纲常属女流.早订双栖同土壤,肯留只影度春秋!尺丝魂断声名振,愧杀须眉万古愁.(吴周桢.凤山谕)
    一死从夫孰颉颃?盖棺犹著嫁衣裳.丹心直付冰霜冷,白骨能同日月光!天上玉楼应有伴,人间巾帼独流芳.尘阛那得留仙种,两两精魂依北邙.(孙曰高.桐城人)
    双凤喈喈恋俦匹,屈指馀生年二十.恩情两载重如山,一朝影只吞声泣.啼鹃血泪染鸳鸯,连理枝残欲断肠.冰雪心肝甘自矢,轻生重节植纲常.数语辞亲自厄塞,回视亲颜心转迫.高堂勿复念残躯,薄命残躯奚足惜!生别死离在须臾,戚族罗拜皆长吁.精神顷刻化天地,斯称巾帼如眉须.君不见,湘竹泪斑传自昔?又不见,古来望夫化作石?以兹寸息付青丝,山为枯容水为赤,吁嗟乎!郑女节烈耀人间,千载留名垂史册.(李钦文.廪生)
    吾家孙女名月娘,少小聪颖识书帙.十九及笄归王门,尝服敬恭称良匹.何意王生命不辰,一朝捐背嗟云没!义重如天女知之,矢志从夫泪成血.我闻其语奔相视,女自雍容正言说:尺丝昨夜手自裁,愿与纳甫(王生字)栖同穴;妇式礼言一与齐,茕独此身不欲活.乡里见者为酸辛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34 页
,自视声吞皆哽咽.拜辞尊长与姑嫜,礼数周详到毫末.举止安閒若平时,顷刻房中命已绝.精诚凛凛塞两间,生气飘飘凌白日.似此贞烈信难哉,哀汝命名不愧月.吁嗟乎!共姜苦誓「柏舟」诗,陶婴「黄鹄亦歌」拙.何如举案泉壤间,地久天长树名节!(郑凤庭.廪生)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34 页
    论曰:三女之节操,堪垂不朽.郑则褒章累牍,阮、黄则泯泯无闻;岂非时为之乎?藉令当日「郡志」不及载,则二女贞烈,徒抱恨于九泉之下耳.今并登之邑乘,虽未经褒奖,而与郑女同争光于日月矣.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34 页
    流 寓

  宁靖王,讳术桂;字天球,别号一元子.明洪武九世孙长阳郡王次支也.配公安罗氏女.始授辅国将军,晋镇国将军.乙酉,隆武改封为宁靖.王初栖金门,癸卯挈眷来台.癸亥六月,我师克澎湖.二十二日,王语诸妃曰:『我之死期至矣!汝辈听自主之』.妃云:『王能全节,妾等宁甘失身!请赐尺帛,从王以死』.各冠笄被服,齐缢堂中;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其人也.王亲视殓毕;越二十六日,具冠、素服,投缳而死.葬于长治里竹沪,与元妃罗氏合焉,乡人建庙塑像祀之,有祷辄应.妃五人,别葬台湾县仁和里魁斗山之后;竖其碑曰「宁靖王从死五妃墓」.王无嗣,以益王裔宗位之子俨嗣,年方七岁.归附后,奉旨安置河南开封府杞县(有传载「艺文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35 页
  志」).
    李茂春,字正青;漳之龙溪人也.登明隆武丙戌乡榜,遁迹至台.好吟咏,喜著述;仙风道骨,性生然也.搆一禅亭,名曰「梦蝶处」;与住僧诵经自娱,人号李菩萨.寻卒,葬新昌里.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35 页
    (论曰:当明社之既墟也,王东奔西窜,靡有宁处.及其渡海而东,天涯海角之际,庶几得保其全躯乎!澎湖一北,郑氏归诚,而王竟以身殉,伤矣!五妃从死,闺阁中之以忠烈显者,又何多也!正青遁身全志,吟咏自乐,飘然于世俗之外.「梦蝶」故处,其亦可哀者夫!)
卷之八 人物志 第 13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