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弁言
弁言 第 1 页
   弁 言

  省立台北图书馆藏有内自讼斋文集,为富阳周凯仲礼(一字芸皋)所著,是清道光庚子(道光二0年、公历一八四0年)雕板印行的。全书共计十卷,分装八册。书首除有光泽高澍然的序文(道光一五年撰)外,还有著者自纂的年谱、吴德旋仲伦写的周氏墓志铭及本书参订与校刊者姓氏。本书内容,颇为广汎,我们祗选其『涉及台湾部份』整理印行,定名为内自讼斋文选,列为台湾文献丛刊第八二种。同时,我们将全书目录连同参订及校刊者姓氏,作为附录刊出,以利查考。(周宪文)
弁言 第 3 页
   高 序

  金史周昂传有云:文章工于外而拙于内者,可以惊四筵而不可以适独座,可以取口称而不可以得首肯。有味哉!其言也。又云:文以意为主。是昂所谓内者,意而已矣。抑岂知意犹外而非内哉?古今文集,积代而繁。其绩学之士,镕经络史,出入汉、宋二学,用其强识,通其冥思;高者入无垠,大者拓皇极,精且微者穿溟涬而补罅漏。如是以赴,其意岂让能于韩、欧诸人哉?然卒不韩、欧诸人若也。即刻意求肖者,视之似近,去之转远。人之读之,亦止于惊四筵、取口称而已。盖意本内也。而书籍得助其英华,才思得供其役使,至无一语不协于道,犹之工制艺者言皆孔孟之言、道亦孔孟之道,而按诸己,其果能为有乎?毋乃意自意而己自己乎!谓曰外而非内,岂不然乎?然则工于内者,舍养气奚适哉!夫气与道离之则两绌,合之则一源。天积气而清明,地积气而博厚,日月积气而光晔,四时积气而变化。人之于文也,亦若是焉已矣。始乎六经,迄乎今作者,其间高下、浅深不可里计,然不能离气以适道、舍四者以善气则一也。盖必如是,然后气与道洽,然后道为己有,强识与冥思至此而皆穷。夫是以谓内也。
  富阳周芸皋先生,道光十年观察吾闽、备兵泉州之厦门。十三年冬,受事大府,辱访澍然于邸,论文,遂定交。澍然每读先生文,未尝不首肯,而适独坐也。盖今作者推
弁言 第 4 页
武进张皋文先生。其文体骨昌黎,神明庐陵,养气之善者也。其门人传其业者二人。一仁和陈君扶雅,一先生也。二人者,澍然幸皆得而友之。而扶雅之博厚,先生之清明,皆所服膺,愧未能及焉。其积之既厚,光晔溢于外,变化行于中,则二人所同。所谓舍四者无以善其气是也。而先生方冲然自下,惟日不足,不忘不助,直养无害。觊其意念,不蕲至韩、欧以上溯六经不止。澍然其何以测之哉!属来厦门,先生出内自讼斋文集索序,为言之如此。至先生行己居官,力追古人,他日山居,当更撰述。兹不具。
  十五年四月,光泽高澍然拜撰。

弁言 第 5 页

   芸皋先生自纂年谱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九月十六日卯时生。
  四十五年,庚子。
  四十六年,辛丑。
  四十七年,壬寅。十一月二十二日寅时,四弟悌生。
  四十八年,癸卯。
  四十九年,甲辰。年六岁,从叔父云川先生读。
  五十年,乙巳。
  五十一年,丙午。
  五十二年,丁未。
  五十三年,戊申。年十岁,从表姊婿王默斋先生会图读。
  五十四年,己酉。
  五十五年,庚戌。
  五十六年,辛亥。
  五十七年,壬子。
弁言 第 6 页
  五十八年,癸丑。年十五岁,从季阶平夫子名泰亨读,学为制艺小诗。
  五十九年,甲寅。年十六,与从弟恒入泮,学使者李云门先生潢所取。
  六十年,乙卯。年十七,恽子居夫子敬宰富阳,教读注疏。
  嘉庆元年,丙辰。年十八,从董驭山夫子鳌读。时,张皋文师惠言编修丁艰。
  二年,丁巳。年十九,从高说岩师傅古读。时,恽子居夫子调任江山,杨振斋夫子铄宰是邑。董相国师归葬邴太夫人。十月,娶淑人罗氏。
  三年,戊午。年二十,生子坤,殇。
  四年,己未。年二十一,从杭城朱岂凡夫子杰习举业。
  五年,庚申。年二十二,乡试荐而不售,房师为卜公桐高。生子域,三岁殇。
  六年,辛酉。年二十三,馆于丁兴忠巷丁氏。乡试荐,师定公堉。
  七年,壬戌。年二十四,馆于运司公廨吴宅。
  八年,癸亥。年二十五,食饩。学使文远皋师。
  九年,甲子。年二十六,生子坰。
  十年,乙丑。年二十七,辞吴氏馆,与从弟恒及徐地山昆弟读书于梵天寺。又与彦甫读书于觉海山房。十月二十八日子时,长女生。
  十一年,丙寅。年二十八,课侄于家。五月初三日巳时,长兄怡斋殁。九月二十三
弁言 第 7 页
日,子坰殇。
  十二年,丁卯。年二十九,与韩立斋入山为长兄觅葬地于下马塘,讼焉。九月初二日戌时,生次女。
  十三年,戊辰。年三十,六月患痢,濒死。卿试中四十三名,座师为周莲塘夫子兆、李竹醉夫子振翥、房师易浯冈夫子凤庭。十二月,偕陈扶雅计偕北上。
  十四年,己巳。年三十一,寓董相国师第。会试落第。五月,与扶雅出都。月曷月葬祖姑梁氏七棺于三台山之麓。正月二十八日,季女生。
  十五年,庚午。年三十二。十月,谒杨振斋于海宁。时擢柳州太守,因携以入都。十二月,抵京,仍寓董相国第。
  十六年,辛未。年三十三。闱后移寓沟沿上陈晴岩夫子传经寓所。中朱壬林榜二百三十六名,改名凯,册年三十岁。会试总裁: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董蔗林夫子诰、癸未传胪、富阳人。户部尚书、翰林院曹俪笙夫子振镛、安徽歙县人、辛丑进士。兵部侍郎胡西庚夫子长龄、江苏通州人、己酉状元。内阁学士文远皋夫子宁、满州正蓝旗人、甲辰进士、道光元年改名干。第一房翰林院编修佟镜堂夫子景文、汉军镶黄旗人、辛酉进士。知贡举。内阁学士、荣夫子麟,满州正蓝旗人。内阁学士吴云樵夫子芳培,安徽泾县人、甲辰进士。四月二十一日,保和殿殿试二甲七十名进士。钦派读卷大臣:协
弁言 第 8 页
办大学士、兵部尚书刘权之云房夫子,湖南长沙县人,庚辰。吏部尚书、瑚图礼笏庵夫子,满州正白旗人,丁未。吏部尚书邹炳泰晓屏夫子,江苏无锡人,壬辰。礼部尚书王懿脩春圃夫子,安徽青阳人,丙戌。兵部侍郎万承风和圃夫子,江西义宁州人,辛丑。吏部侍郎秀宁楚翘夫子,满州正蓝旗人,辛酉。工部侍郎陈希曾雪香夫子,江西新城人,癸丑探花。内阁学士江廷珍瑟庵夫子,江苏山阳人,己丑状元。四月二十七日,保和殿朝考一等第十名。钦派读卷大臣:二阿哥。三阿哥。协办大学士刘权元。吏部尚书瑚图礼。刑部尚书金光悌兰畦夫子,安徽英山人,庚子。户部右侍郎、掌院学士桂芳香东夫子,满州镶蓝旗人,己未。刑部右侍郎宋镕悦研夫子,江苏长州人,壬辰。兵部左侍郎万承风。内阁学士汪廷珍。内阁学士吴芳培。五月初二日引见,改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大教习汪瑟庵夫子、秀楚翘夫子。小教习编修汪雨原夫子润之,浙江钱塘人,辛酉。小教习编修董小槎夫子佳敷,安徽婺源人,乙丑。大教习凯戡卿夫子音布,满州镶蓝旗人,辛酉。九月请假回籍,与同年朱小云壬林、赵雩门钺、倪又锄同书偕行,十月抵里。
  十七年,壬申。年三十四。谒易浯冈师于德清县署,与扶雅谒文远皋师于江阴学署,复游乍浦,遇廖邵庵云锦而归,娶侧室闫氏。
  十八年,癸酉。年三十五。主剡山讲席,游嵊县。冬,与陈午桥前辈入都,寓鹞儿
弁言 第 9 页
衕胡朱小云同年寓所。是年正月初九日,葬长兄于下马塘。
  十九年,甲戌。年三十六。正月,移寓玉极庵,与午桥同寓。三月□□日散馆于□□乾清宫,□月□日引见圆明园,授编修。四月,移寓董相国师第。
  二十年,乙亥。年三十七。册三十四。十月三十日,先君子让溪公在籍病故。十一月十六日,在京闻讣,匍匐归里。
  二十一年,丙子。年三十八。册年三十五。正月初五日,到籍。时,母太大人患乳症,就医于杭。余时患腰疽。秋,皆瘉。至漂阳访赵雩门同年,游上海。
  二十二年,丁丑。年三十九。册年三十六。昌都转聘阅试卷,重游上海,复游诸暨、馀姚,为元公建祠于清波门之湖漘。十二月十六日子时,葬先君于下马塘。
  二十三年,戊寅。年四十。册年三十七。二月十六日,服阕。广鹾使泰延阅书院卷,札都转隆阿聘阅试卷。六月十六日,到京供职。时,有春雨联吟诗。补国史馆纂修。十月,董相国师薨,谥文恭。
  二十四年,己卯。年四十一。册年三十八。六月,移寓李公桥大翔凤胡衕。姬人王氏至都。八月,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得士张酌等十九人。
  二十五年,庚辰。年四十二。册年三十九。移寓贾家胡衕。冬,移寓粉坊琉璃街。正月,纳姬徐氏。
弁言 第 10 页
  道光元年,辛巳。年四十三。册年四十。六月,署国史馆提调。九月,充恩科顺天乡试同考官,得士福灵阿等二十人。
  二年,壬午。年四十四。册年四十一。二月,以编修奉特旨召见乾清宫。是月,京察经掌院学士曹俪笙那绎堂师保列一等,初七日引见,奉旨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府用。四月二十九日,以保列京察,复蒙召见于乾清宫。六月二十七日,奉旨补授湖北武昌府,调补遗缺。二十八日,请训乾清宫。七月十六日,闻四弟悌在籍于六月十七日故,呈请回籍修墓。二十一日,在部科领照,程限三十八日,给假三十日。二十六日赴通州,由水路启程。九月二十日到籍。是日,奉旨襄阳府知府员缺,著即以周凯补授。十一月初一日,在籍奉母杨太恭人赴楚。时七十有五岁。
  三年,癸未。年四十五。册年四十二。正月十六日,抵湖北省。二月十三日辰时,接印襄阳府任事。七月二十五日丑时,子襄才生。十月,重建校士馆,劝民种桑。
  四年,甲申。年四十六。册年四十三。冬十一月,制军李鹿坪夫子列入荐章曰:周凯才具明敏,办事振作,志期远大,束身仍自慎持。同保者湖北荆宜施道兴科、武昌府周廷、授随州知州窦欲峻、湖南长沙府萨迎阿、永绥同知蒋绍宗、靖州知州羊拱辰、知县汉阳耿麟、江陵黄绥诰、天门吴观乐、江夏石照、东安托浑布、通道赵瑜、辰溪王景章。
弁言 第 11 页
  五年,乙酉。年四十七。册年四十四。以襄阳民情犷悍,劝设义学十八处,以教童蒙。浚复高阳池,以广水利。脩平城内道路及抵南阳大道。年终,李制军鸿宾考语:襄阳府周凯明敏有为,尽心教养,官声亦好。
  六年,丙戌。年四十八。册年四十五。元旦,由郡赴省,送李制军入觐。制军将办理义学面奏。五月,具摺以襄郡城垣坍塌,劝民次第捐修。制军嘉之。时,将移节两广,濒行,为专摺具奏。六月十九日,奉上谕:江西督粮道员缺,著周凯补授。钦此。十九、二十日,奉上谕:周凯著调补汉黄德道。所遗江西粮道员缺,著刘重麟对调。钦此。八月初二日,卸襄阳府事,印交署守继春帆司马德,以捐脩城工事未竣,留襄督办,将东北二面完工。九月十三日移交。二十八日开舟。十月十六日,在郡接黄德道印。三十日,到黄州署。十二日、十九日集诗人祀东坡先生于赤壁。著有襄阳必告录。
  七年,丁亥。年四十九。册年四十六。正月,奉檄签漕至九江,挈王香雪明经乃斌同行。诗有春舟集。四月,奉檄至京山县王家勘堤,凡四至。著有勘堤纪程及疏浚汉水内外二河故道议。六月十九日,为太恭人八十寿辰,四方绅士,以诗为祝者四千馀首。襄阳士民至。太恭人甚欢。八月,闻有星使来楚勘堤。时,太恭人感暑疾。余欲陈情乞养。太恭人曰:民方在饥溺中,岂汝家食!不允。大吏飞檄相催促,复至京山。十月初九日,回黄州。二十二日,太恭人弃养。
弁言 第 12 页
  八年,戊子。年五十。册年四十七。正月十二日,扶榇登舟,路费不支,士子走送百馀里,敛金为赙,始得成行。二月初七日,抵杭州,遵例穿城。十五日,至富阳,停榇北城别墅。冬十二月,至姑苏,假金觅葬。
  九年,己丑。年五十一。册年四十八。二月,陈香槎刺史培邀至姑苏。二月,与徐问蘧、王香雪游穹窿。四月初八日,葬太恭人于新城之令箭山。移寓高氏怀荆堂。十一月二十四日,送婶母方太孺人之四明三弟恒府学署。观阿育王庙舍利。
  十年,庚寅。年五十二。册年四十九。正月二十二日,服阕。二月初八日,启程北上,绕道萃县,访邹铁樵志春;至邢台,访高辛才、应元二人。天津,谒李竹醉师。四月二十二日,抵都,寓铁厂李子乔婿宅。六月十九日,奉旨授福建兴泉永道。次日,请训。七月初九日,领凭。二十三日,出都,由通州乘舟南下,携次女同行。复至天津。九月十五日,回籍。十月初一日,自富阳赴闽。二十六日,抵省。十一月初五日,赴任。十二日,至厦门。十四日,接印。十二月初七日,儿玉才完婚。
  十一年,辛卯。年五十三。册年五十。仲春,为海风所吹,卧病月馀。四月初,至泉州,鞫谢训导家盗案,返绘「武当纪游」二十四图以自怡。
  十二年,壬辰。年五十四。册年五十一。正月,赴省。初七日,至渔溪,奉檄赴澎湖抚恤风。二月十八日,抵澎湖。三月十二日,回厦门,著有「澎海纪行诗」二卷。
弁言 第 13 页
夏,漳泉荒,发义仓以赈。江浙亦大荒。闰九月,台湾嘉义县匪徒陈汴、黄番婆等戕府县官吏作乱。十月初八日,报至。时方辑夏、金二岛志,羽书旁午,遂废。十一月三十日,马提军平之。十二月初十日,捷音至。臬司凤丹崖来驻厦门,制府程亦驻节焉。
  十三年,癸巳。年五十五。册年五十二。正月,接林少穆中丞书,钞录各省保举名单,知去秋闰九月魏中丞丽泉先生列入剡章,同保者台湾道平庆、福州府戴嘉谷、海防厅黄宅中。夏,海中盗贼窃发。时,台湾馀孽未靖,制军程公祖洛与钦差将军湖公松额,搜捕办理善后事宜。海贼日有汹汹之势。密禀制府,许便宜行事。五月,会同金门总兵窦镇军振彪、水师中营杨将俊杰、同安营将双喜,统带水陆兵丁,搜捕沿海潘涂杏、林柏头诸贼。焚其巢穴,获贼多名。海洋稍靖。六月,奉程制军调署台湾道事。七月七日,任事。十月二十日,卸事。在任百有馀日,搜获馀匪,斩枭凌迟者八十馀人。中间小乱三,俱即扑灭。十月初,钱价一日顿长三倍。四远居民,纷纷搬移入城。谣言蜂起,不知所自。十九日,获贼探林振,交沈同如汝瀚研审于内署,一面张筵,镇、府、厅、县皆集。夜半,得供,知城中已暗藏数百人,约于二十二日举事。贼于衣领袖口辫线分五色,各以其色为缘饰。连夜闭城大索,得贼五十馀人。张镇军琴,次早带兵扑吧哖年贼巢,获首犯许戆成,事平。因台道刘次白七兄鸿初到,为留一月。此案办毕,乃西渡,复阻风于鹿仔港之番仔。时,妾文氏子壤从。十二月初一日抵厦门,初
弁言 第 14 页
四日任兴泉永道事,即赴省面陈事宜,年终乃返。上台地应行兴革事宜十条。
  十四年,甲午。年五十六。册年五十三。五月,奉檄会同窦镇军搜捕晋江之莲埭、塔窟、白崎诸贼巢,行至南安大盈驿,闻朴兜乡吕姓恃其族大,多为贼盗,时劫安海地方多案,即禀明大府,会窦镇军、马提军水陆之兵,亲往围之,焚其巢穴,搜获巨盗吕石等八十馀名。审定后,禀请解回本地正法者七名。安海之民悦之,为建生祠焉。是时,并诱获大讼概李惠元一名。复至莲埭诸乡,焚其巢,渡海至大坠山之曾营乡,并搜获通夷贩卖鸦片土之奸匪多名。年终制军考语:有「通权达变、体用兼优、实为海疆不可少之员」之誉。
  十五年,乙未。年五十七。册年五十四。以厦镇义仓存谷无多,向有义仓田在湖莲保之林后乡,凭临海岸,藉石堤为固,向为潮汐所齧,堤崩,附近大姓又窃石去,薛姓不能争,遂贫。义仓租亦无入。去冬,有薛豹率其族人愿献田义仓,请筑堤,遂亲往履勘,估计偿薛姓田值,筑石堤土二道。正月兴工,六月石堤成。闰六月,土堤成。分亩丈量,计户授佃,共得田六百三十馀亩,入租谷八百二十馀石,钱一百五十馀千,计用工费八千馀两。又于林后乡筑租馆,亲定章程焉。厦岛之玉屏书院,久圮,为新之。倡各捐各脩法。士绅踊跃。三月而成。禀请大宪,延光泽高雨农舍人澍然主讲,皆撰有碑记。是岁,钱塘项芝生廷绶为同安令,力除械斗积弊,颇相得。九月,为灌口之行以助
弁言 第 15 页
之。十二月二十五日,淑人罗氏卒于署,蒙督抚大计卓异列一等。练达精明,勇于任事,敢作敢为。著「治漳泉械斗议」。
  十六年,丙申。年五十八。岁册年五十五。时,余方于公馀之暇,治古文。雨农五月始至,携其夫人及弟子高炳坤偕来。于是岛上弟子,能古文者,吕孝廉世宜、西村庄中正诚甫、林焜熿巽夫、林鹗腾荐秋及好学之士,皆居于书院。游宴皆有所作,为诸生评削制艺,绝去时径,俾人真理,一时称极盛焉。而余之古文,亦深受切磋。盖雨农博学高尚,富著作,传朱梅崖先生之学者也。八月三日,遣长子埏归葬罗淑人之丧于富阳,扶榇至半途而病,以次子壤易之。择于十月十四日安葬于大塘井乌,经营初毕,奉署制府魏公元娘之檄,调署台湾道,以便刘次白速赴陕西臬司之任。时,程制军丁父忧,病未归也。八月二十日,卸兴泉永道事。二十六日,东渡。雨农亦辞归,相对泫然。弟子皆泣下,深叹古文之学不行也。幕友侯西台文英,从事六年,亦辞归,属余画。弟子黄荆山璞,绘渔溪题壁、桥园寄兴、榕林秋眺、快园诗饯、澎岛账、云顶奇观、官阁脩书、厦门筹警、蛮乡捕盗、台海扬帆、义田筑埭、玉屏□宴,为闽南纪胜十二图见贻,皆纪余事也。偕行者,钱古坤、丁皋仙鹤年、黄荆山璞、姚芬圃、华晴阁、张晴江、妾王氏、子埏夫妇、侄孙大文、甥王子和。九月初一日抵台。初三日任事。九月初四日进署,值台、凤、嘉三邑夏秋缺雨,米价翔贵,匪徒造谣抢夺。十月初,凤山获王新来等
弁言 第 16 页
多犯,稍平。十月十八日,嘉义匪徒沈知等焚抢下加冬粮馆,戕杀汎弁兵丁,遂竖旗谋逆,与镇军达洪阿剿平之。响应之贼,北路有埔林之陈燕、南路有岗山之吴幅,各纠众起事,亦同时扑灭,获犯斩枭凌迟二百八十馀犯。十二月初二日奏结。十九日奉上谕:魏元烺奏拣调要缺道员一摺,福建台湾道准其以周凯调补,所遣兴泉永道员缺著周日炳补授,钦此。当即具摺谢恩。

弁言 第 17 页

   皇清诰授通议大夫、加按察使衔、福建台湾道周公
    墓志铭                   
吴德旋仲伦

  公姓周氏,讳凯,字仲礼,一字芸皋,浙江富阳县人。祖讳丰,考讳濂,祖妣李氏,妣杨氏,两世皆以公贵,封赠如其官。公生有异禀,善属文,胆识略。
  嘉庆十六年辛未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二十年乙亥,丁外艰。
  二十二年戊寅,服阕,供职翰林。
  道光二年壬午,以京察授湖北襄阳府知府。
  六年丙戌,迁江西督粮道,未上事,迁湖北汉黄德道。
  七年丁亥,丁内艰。
  十年庚寅,服阕,授福建兴泉永道。
  十三年癸巳,权台湾道。
  十六年丙申,迁台湾道。
  十七年丁酉,七月三十日,以疾卒于官。年五十有九。公自编修,出守襄阳,及为
弁言 第 18 页
监司于闽中,所至皆以为民兴革利病为务。初,襄阳妇女不知蚕事,公据载籍,證为禹贡荆州域,地故宜桑,为劝种桑说。既皆信而从矣,又为种桑十二咏篇,皆有序,令士民习诵,广传述之。有巨猾某,官莫能治,公出不意禽致之法,民大悦。在黄州有疏浚汉水内外二河故道议,以为事之行否,非吾所得主,然吾能言其利病以备采焉可也。及为兴泉永道,以漳、泉民俗习械斗,积弊数百年,然苟能清其原、正其本,以实心徐图之,未有必不可除之弊也。著治漳泉械斗议万馀言。其大纲三。曰清丈量,曰筹费用,曰重教化。重教化之目五,皆凿凿可见之施行。非徒剀切陈之而已。
  公之奉大府檄权台湾道也,承嘉义匪徒张丙乱后。时则道光十三年七月。公搜捕馀匪,被胁者宥之。十月初,钱价一日顿长三倍,远乡居民纷纷徙入城,讹言四起。十九日,公侦获贼谍林振于道署密讯,集镇府厅县夜宴以待。振尽输贼情,谓已暗藏数百人城中,约二十二日举事。于衣领袖口辫线各分五色为识。是夜急出大索获,无所逃匿。明晨,镇军张公帅兵扑其巢,获贼魁许戆成,事平。十一月,归本职。以台地应行兴革十二条,上之大府焉。
  其明年五月,奉檄会同镇军窦公,搜捕晋江之莲埭、塔窟、白崎诸贼巢。时,朴乡吕姓恃其族众,恣为盗贼,劫掠安海。安海人苦之。公请于大府,偕提督马公、镇军窦公,以水陆兵围之,焚其巢,获巨盗吕石等八十馀人,斩七人,民大悦。请立生祠,
弁言 第 19 页
公却之,既而复奉檄权台湾道。以十六年九月上事。十月十八日,嘉义匪徒沈知等焚劫下加冬粮馆,戕汎弁。公与镇军达公剿平之,馀贼谋响应者亦旋就扑灭,即以其年十二月授台湾道。明年三月,例出巡。时,贼初平,公历各厅县,密事周防,不惮劳勚。
  噶玛兰地最偏,向为巡台者所不到。公必深入其阻,虽染岚障勿顾也。四月回郡。上大府数千言,详陈利病,切中肯綮。前所上台地兴革事宜,方将次第请而举行之,惜公无几何时而竟尽瘁以卒也。公虽未克大展所蕴,然其已见之施行者,可谓无负厥职,而异乎凡为郡守、为监司者之为矣。
  初,公年近弱冠时,阳湖恽君子居宰富阳,甚器公,导之执经武进张君皋文之门。二公皆以文章名世者。公承其指授,已有端绪,后在词馆,与房师三韩佟公镜堂及同志数辈,讲程朱之学,于文未究其业。及守襄阳,始以治事之暇,兼治文。至为监司闽中,值武进刘君五山、仁和陈君扶雅并在闽,且喜为文。公时以文商榷。而光泽高君雨农,方以其乡先辈梅朱氏之学,倡导后进。公延至厦门书院,与群士之茂异者相切劘。学日进。自视欿然若不足也。
  尝因赈饥至澎湖,得蔡茂才廷兰所上书,识拔之为延誉,丁酉由拔贡举于乡,名大起。然前此荒岛中竟未有人知之者。公礼士爱才,本乎天性。前在襄阳、黄州时,所振拔寒素士,养之署中,周其家,俾得专志读书,成就者且数十人。盖亦极一时之盛矣。
弁言 第 20 页
  公诗宗苏而时出入于白,大都以抒性灵、通讽谕为主。所著书有曰「厦门志」,曰「金门志」,留闽未刊;曰「内自讼斋诗钞」,并刊行世。馀事尤精画理,宗师造化,自成一家。故其所作诸画,人传最工。曰:此亦性情之所寓也。于此可见公之寄兴清远,非夫北俗之人所得窥其涯际矣。配罗淑人,先公二年卒。子二,曰埏,曰壤。女三,婿朱元燮、李宗楷、朱葆禾。公卒之明年,十八年戊戌五月,其孤埏、壤奉丧归。十九年己亥七月,葬新城大塘坞,以公自撰年谱属志公墓。公于德旋固尝有知己之言者,不可以不文辞。乃为铭曰:
  逢掖论治,周官作航。公执其要,为杠为梁。经世之业,曰惟耕桑。历试险剧,艰哉击剖。陈义慷慨,孰置可否?斧柯不存,岂云袖手?策勋上矣,民有颂声。志兼立言,匪以殉名。徵事可行,视吾斯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