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592-076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颜山杂记卷一
         秘书院大学士孙廷铨撰
  山谷
盖泰岱之阴连山二百里断而复起然后有长白故图
经曰长白岱之北辅也其二百里间山大如长白者多
有图经皆无专名明乎皆泰岱之支麓义不得有专名
也辟言地大者虽复千里一以州举之此其义也虽然
卷一 第 1b 页 WYG0592-0762d.png
山大矣民众矣同在山中莫适名也则言不顺于是乎
地从主人或以方或以物或以人或以水泉草木各意
赠之辟犹遗贤在野乡人得私谥焉此其义也孝乡之
山北望长白东连郡郭其大者宜从郡不从乡然郡于
岱远乡于岱近其自岱来者先从乡后从郡矣盖环城
而近有南之峨嵋焉东之荆阜焉西之凤岭焉北之鸽
崖虎山焉自岱来望颜城而先入与莱人共之者有岭
西之禹峰土门西之樵岭关下之瓮口岭焉自岱来趋
卷一 第 2a 页 WYG0592-0763a.png
长白而去欲去不去延伫于淄青之界者有峪口之双
山台南之入子砦焉自岱来循莱芜谷而东去复折而
西以启峨岭之秀者有东南之岳阳黑山焉郡志失其
什九山中之人閒日补缀凡其自效于兹乡者皆得录
而存之以示后之居是乡者得考其略焉
峨岭 峨岭者峨嵋也峨嵋也者蛾眉也山形秀曲如
 眉之临目也北来者十里间遥见四山高寒一峰隐
 秀楼阁三成在青苍烟霭中峨岭上文昌祠也在城
卷一 第 2b 页 WYG0592-0763b.png
 南关
凤皇岭 其山南接樵岭北连西崖迢迢不极一峰回
 注北翔而南折如凤鸟之矫翼然山半有玉皇宫石
 楼古木时出清钟遥对长河岸柳浅浦沙汀历历行
 人閒閒鱼鸟最为幽绝在峨岭西南隔水对峙
 玉皇宫宋刻四圣御押
卷一 第 3a 页 WYG0592-0763c.png
 
 
 
            右一押泐阙
 四代皇帝御书押字谨命工再模刻于石朝夕瞻礼
 上答圣恩宣和乙巳重六月神霄玉清宫赐紫道士
 (阙/)
 宋碑肖蓬瀛亭记 乘鸾跨鹤神仙之胜游瀛海蓬
卷一 第 3b 页 WYG0592-0763d.png
 莱洲岛之绝境世之人喜道神仙中事然不过传记
 所载闻而知之者耳颜泉山水之富冠绝淄境岩居
 川观盖千馀家而居民之东幽谷有泉昼夜混混盈
 而不竭是为二女众泉合流穿云透石潺潺焉泻出
 于两山之间是为东溪山山之阴支分𣲖引不假疏
 导灌溉蔬圃五六十区是为平流平流之侧张君道
 源别业在焉南际谷口东接水涯凿池汇泉植莲养
 鱼洲渚其中甃以巨石搆亭其上桥梁固而鲸背高
卷一 第 4a 页 WYG0592-0764a.png
 画舫回而涟渚碧极目周视烟岚四围凭槛俯观花
 木丛蘙随所瞩寓皆足以涤尘襟而爽心目故能使
 人暂到忘归每来终日胜地若斯岂数见于人间世
 哉克肖蓬瀛信非虚语其始凿池余尝为赋诗今亭
 既成复属余为记夫惟处市廛而有林泉之志厌俗
 嚣而思物外之游自非性识明达宇量夷旷孰能与
 此道源其庶几乎大观己丑季秋五日新秦台理曹
 椽李桓记
卷一 第 4b 页 WYG0592-0764b.png
 元碑 天之理一耳气之运行亦一耳故心外无天
 天外无道舍心而求天舍天而求道犹适越而北辕
 其谬甚矣自汉武立通天之台候神之馆承露之盘
 虽为觊福而设亦未闻庙而奉天帝也唐明皇祖老
 聃始宫太清于亳邑宋真宗奉天书始宫玉清昭应
 于汴都又诸宫观或置使以领之亦有宰辅而兼祠
 职者而徽宗以天子之尊而加教主道君之号时琳
 宫之在天下奚啻万区而三清老氏之祠无处无之
卷一 第 5a 页 WYG0592-0764c.png
 淄郡南鄙一舍许有山名峨岭笼水出焉峰峦秀丽
 为诸山冠宋大观己丑有贤而隐居黄冠曰张道源
 者乐是山之岑蔚像玉皇而宫之松竹亭沼之胜蔬
 果鱼鳖之饶绝迹尘外以俟世路清平(阙/)尔道源既
 死宫亦(阙/)灰靖康之乱迄圣朝延祐于今百祀无虑
 六七作至泰定初年摧敝又有甚焉乡耆胡深王福
 凡二十辈鸠金僝工圯而复营于是神路有门灵官
 有堂百年朽敝复为伟观苟无此新将遂瓦砾荆榛
卷一 第 5b 页 WYG0592-0764d.png
 而已尔其如摩天苍桧何是宜碑之以作义气 前
 乡贡进士东洋李源撰 新授临江路新淦州蒙古
 学教授胡从善书 益都路益都县典史张 益都
 路益都县颜神镇巡检时 进义校尉益都路益都
 县主簿周 承务郎益都路益都县尹管诸军鄂啰
 劝农事乔汝楫 将仕郎益都路益都县达噜噶齐
 兼管诸军鄂啰劝农事呼图克特穆尔 至正二年岁
 次丙子二月日
卷一 第 6a 页 WYG0592-0765a.png
虎山 虎趵崖 虎者武也当镇城之北方以填水口
 谓玄武也有玄帝之宫焉又山虽小而作意大有力
 如虎也趵踊跃也
英山 鹁鸽崖 削崖临水栖鸟起于壁间与虎山夹
 处以助其力焉
东阜 即荆山麓也下临秋谷上有盘石广平俗谓范
 文正公读书台犹虎丘千人石也以僻处也隐而无
 名在城东偏
卷一 第 6b 页 WYG0592-0765b.png
黑山 环城诸山多青石此独黑取而炼之一石石得
 二斗铁孝乡之釜鬵镃犁是取资焉郡志谓言林木
 蔽亏常如晦暝闻之不详也在峨岭东十五里
瓮口岭 自土门道至青石关二十里两山夹溪崖壁
 峻竦岩树交参单车徐引数步一息时则秋泉鸣于
 空峡谷鸟弄于阴林夕日层阴徘徊屡顾诚樵隐之
 槃居羁涂之逸驾矣参政四明陈沂诗万岭千山一
 道分向空盘磴历青云丹枫黄菊争秋色白石苍崖
卷一 第 7a 页 WYG0592-0765c.png
 共夕曛长剑倚峰当面立净琴流水傍车闻秦关蜀
 栈无踰此绝险真穿虎豹群
 副使吴郡王世贞诗千秋此夹谷驻马意徘徊苍岭
 峰争向青天线划开人疑悬索度水忆建瓴来回首
 兵车地虚生命世才
 里人孙宝侗瓮口道歌瓮口道中溪谷黑青石关下
 万石塞马踏石棱盘空行俯身北下愁倾侧前山回
 合路欲无夹岸高峰向人逼有时叠嶂如连城白日
卷一 第 7b 页 WYG0592-0765d.png
 蔽亏生暝色秋高万树纷紫翠黑者露润垂秋实山
 鸟不鸣秋已深猛虎高卧夜留迹长弓在背箭在腰
 蚕丛自奋千夫力忆昔左车誇井陉宋武大岘快所
 经道左马陵伏神弩天畔壶关拥地形又见此地设
 天险九州则壤分徐青周家青社胙茅土山阴则齐
 阳则鲁伐齐曾记哀公年艾陵一战雄千古先克博
 邑后克嬴此地川岩映赤羽当年南北阻岩关夹谷
 台高孝水浒  圣代一统亭障空青济分疆开二
卷一 第 8a 页 WYG0592-0766a.png
 府白羊水落群山高天末秋风吹锦袍腾逃山鬼奔
 苍鼠无限寒光照宝刀
禹山 去城西十五里为王大岭四望层峦起伏淼淼
 如连波孤峰桀立万山之表时有云气浮浮带其苍
 岫雨则先起晴则后散城中之雨候也
樵岭 登团山而南望重冈合沓灌木塞涂是樵岭也
 其下开敞小有田居樵屋依岩三三两两中多白石
 晴沙氿泉侧濑交影青林之下炎阳朱夏失其酷暑
卷一 第 8b 页 WYG0592-0766b.png
 樵岭泉也今悬崖有洞去地百尺猿引而上容数百
 人土人避兵处也在城西南十里
八子砦 北为深谷西为门东南皆巉岩不可以上对
 谷有人家茅屋衔山半裂石间有洞在岩际不可梯
 攀中多夜明砂土人岁一取之缒崖而入在城西十
 里
石马山黄红峪在城南三十里
 赵进美黄红峪记并诗村居日已踰亭午客有谈黄
卷一 第 9a 页 WYG0592-0766c.png
 红峪之胜者率尔命蹇过墟落阡陌数里陟山麓山
 率磅□争奇无所容不可往至峪则岩尽立林木皆
 俯忽有邃壑逶迤而开者秋潦之所出也人因以通
 焉奇石笏列既往即攀援以登未里许导者邀予遵
 左岩之足猿引以上予恃掖者掖者恃蔓葛影皆遥
 悬至一洞仰视其户犹在百尺巅登者手口膝足皆
 倚于石如将入焉所倚各相附始徐移其一不可上
 下视不知所至惟听于石踞洞而望重山苍然危岑
卷一 第 9b 页 WYG0592-0766d.png
 倾岫异势而同赏古岩对峙杂木森拔时见一二人
 出没鸟巢枯叶间风畟畟不止良久而下复循峪以
 入山愈迫石愈瘦而壮细流亹亹锵然鸣答岩半有
 小泉甚湛洌落苔藓中散流若无游者至此忽自见
 其影在石上乃共叹怅焉初至第三潭潭浅而澄寒
 石相依寂寞幽洁若为冬意所束又百馀步则第二
 潭皆冰矣石气互映不可辨冰上有枯树痕劲枝颓
 干皆如画复进则石之或植或卧咸丈馀错𥔲相承
卷一 第 10a 页 WYG0592-0767a.png
 初谓径且穷既数踰之衣袂冷冷有声受吾趾者皆
 若奔云积雪目力所聚惟苍寒肃肃而已初潭渊莹
 秀彻石环之以鉴其古貌嵯峨参差大者箕踞小者
 旁睨而以潭也则意益孤势益严致益冷而潭亦因
 石以成其静峪至此且尽岩既合而怒起数百丈老
 藤盘蜒空游异木交荫夏秋间来石上者不见星日
 瀑布乘岩首而垂飞沫四溅潭上之石皆不可坐卧
 潦水既收潭石皆定人始得近狎之而犹凛然憭慄
卷一 第 10b 页 WYG0592-0767b.png
 神凄息敛若无依也峪既窈窕幽窅层障阻蔽暝色
 冉冉方自众山来而遂已先暮潭石清寂出其光洁
 并以照人归者如行淡月中忘吾劳焉
 严冬方凛冽绪风沐寒畴空林依积雪寂寞发奇游
 暝色入鸿濛岩静清潭幽微云翼孤峰素石鸣潜流
 绝壁无晦明日夕苍烟留岚气何处灭时见归鸟投
 阴壑雷雨古山光草木收苔洁含晨冰返照披暮丘
 众岑相波涛渺如漾轻舟
卷一 第 11a 页 WYG0592-0767c.png
西阜 当禹石门外之岩崖也
 孙廷铎清明饮西阜诗天亦爱时节风恬物自清以
 君临水意动我看山情野圃垂新柳春城上旧莺萧
 辰多胜事随意一班荆 壶觞杂坐卧徙倚晚烟生
 自觉怜同调谁能惜宿酲席边芳草合眼底李花明
 不有石门唱那知物外情
卷一 第 12a 页 WYG0592-0768a.png
  水泉
青州之水载在禹贡曰海若淄若潍若汶(南汶/)若济旁
见于传乘曰渑广于水经曰汶(北汶/)若胶若巨洋皆川
水也禹堙洪水除菑害疏贡道则已非是不书盖举其
大而细者可略也大禹既没陵谷变移寻经脉水时有
牴牾故桑钦又详之盖举其细而大者可按也海纳百
川川纳众流一勺之多亦归溟渤匪是则河海无以成
其大故郦道元水经注剔山穷谷录及涓泉野渚渟潭
卷一 第 12b 页 WYG0592-0768b.png
悉归掌故盖举其纤而细者可尽也若又其隐者泉生
阶戺清濑时闻润起云根秋泓乍泻事已微矣非其土
著孰记潜源聊举昔人所遗复缀于此非其境者虽近
不录焉
大洪泉(又名白云泉/) 在凤岭之阳阿巉岩垒叠相承
 如版干怒涛裂石而出水窦处可阔八尺高六七寸
 倾岩争吐石淙悬注下激深潭惊湍急峡恍忽动摇
 每清秋霁夕缘溪洄溯雪浪飞寒觉微风扇于蘋末
卷一 第 13a 页 WYG0592-0768c.png
 临石徙倚如雾露沾人虽去之若遥砰雷之声犹自
 在耳按黄河之下吕梁谓之洪言其惊急而盛大也
 郡乘讹为打閧或又从而实之鄙俚无文失其趣矣
 赵进美白云泉诗犹借危岑势独宜幽者闻色侵寒
 石净声自乱云分晴动苍萝径秋生白鹭群壶觞莫
 早返留看月纷纷 奇云吐洁岫远似此泉光但在
 溪声内同分山气凉风烟接潋滟城郭入青苍前浦
 孤峰下森森鱼鸟乡
卷一 第 13b 页 WYG0592-0768d.png
药王泉 出大洪泉下白石硠砢荇芹蒙密吹浪翻澜
 汩汩四出以上承洪泉之颓波不辨其际但觉水面
 至此乃突而高洪水有涸此泉不绝
白羊河 出西山流入瓮口道乱流齿齿数里行积石
 中水南有巨石临倚方广若三间屋亭亭如波上立
 下则晴沙散雪吹影镂纹夕阳微射时睹沙面如纵
 笔奇书恍恍无定悉天然二寸鱼与石旁木叶秋花
 相映时则称此石为钓鱼台其水东去又入石涧中
卷一 第 14a 页 WYG0592-0769a.png
 壁门斗绝无复寸土束隘争鸣落石潭中曰黑石之
 湾又北带麓泉水以入孝水也
麓泉 出黑石湾下河东岸侧
孝泉 出大洪泉百步外颜文姜祠下深源静閟汇为
 清池深可丈馀浮泡泛珠吹沙涌起澄净寒彻不掩
 针芒藻翻荇摇皆可辨数其上虚檐翠柏负日高寒
 临斯池也靡不倚槛徘徊蠲烦易虑者矣水出祠外
 与大洪泉水合径践积石悉成湍濑峨岭之阳诸山
卷一 第 14b 页 WYG0592-0769b.png
 泉水左注之鹭立凫投小有渟潴乃行峡中石梁起
 于绝壑阑干横带两山过梁支离泉柳林泉水右注
 之北流径西寺阁前黄石起于山根轻湍为之洄注
 至镇城西北范河口范水左注之又北沙沟山水右
 注之又北出于两山之间是为虎山矣其水半潴深
 陂半流石上又东北后峪诸山泉水左注之又屈曲
 西北石臼河水右注之又北至般阳与般水会
 赵进美孝泉诗逶迤近桑梓触事皆可悦矧兹晓山
卷一 第 15a 页 WYG0592-0769c.png
 净复对寒泉洁寥寥广殿虚肃肃凉风发弱荇摇中
 池素涛散成雪石壁泻微云鸟声弄清樾倚栏荡尘
 缨顾影伤短发十年困奔走望远意飞越何当耕溪
 滨放歌甘薇蕨 惆怅石桥古树凉天涯行李岂能
 忘已知山意多秋雨自听泉声到夕阳
支离泉 出凤山峡口本沙泉细水而枯旱不竭昔有
 道士刘支离咒此水有奇异立碣书符于泉上石迹
 犹存今移于山上玉清宫其详不可得闻
卷一 第 15b 页 WYG0592-0769d.png
柳林泉 出支离泉下菀柳繁阴可枕可漱
二女泉 出城南峨岭之北麓东西有二泉东泉清深
 珠而不藻西泉渊閟藻而不珠泉南旧有二女堂今
 四角石础犹存盖闻昔有二女闵其父母老独无儿
 遂乃共誓不嫁投身净门以资供养泉上是其出家
 之处惜其碣石湮灭事迹难详其曰龙泉曰珍珠泉
 者皆后人之所目也夫画龙不灵照乘非宝忍没独
 行成斯浅义因缘乖格未谓惬然泉上今为龙泉寺
卷一 第 16a 页 WYG0592-0770a.png
 桐柏蘙郁香台閒静以近山也鸟声多而人迹少时
 闻僧伽赞扬清梵值秋高气彻则万柿垂红于金字
 丹鱼吹碧于净池此焉栖息亦为胜因水出寺北流
 径赵御史班玺园亭至于城下半入水门半落隍中
 西流北折同入范河以归孝水也
 赵进美疏泉记 龙泉水入南城而支焉又绕西城
 外城中西南人皆临水而居日得一人合城中西南
 人其得不计矣今岁旱泉不能出日失一人合城中
卷一 第 16b 页 WYG0592-0770b.png
 西南人其失不计矣合城中西南人而出之或一人
 或一日或数人或数日耳其得又不计矣塞既久泉
 必他溢若大雨泉不能出然能没也彼时出之其失
 又不计矣众计必能知此崇祯十一年五月二十八
 日余侄世荣实倡利浚之举亹亹新流长幼沛悦爰
 刻同言以识始作
 孙廷铨过赵侍御园亭诗我屋青岩侧君园碧水浔
 苍茫连一径萧摵寄遥心泉落山皆响门深柳自阴
卷一 第 17a 页 WYG0592-0770c.png
 坐来幽兴惬听遍应时禽 小筑非时就孤亭羡此
 安人家分水石吾土富林峦病觉抽簪好官虞避地
 难终当茅结屋浑似此中看
范泉 出东阜范文正公祠堂下祠前临秋谷涧道回
 合旧富乔木其泉流入涧绕树穿林木叶泉声潇潇
 响答文正微时读书处也按文正父为淄青记室客
 死文正少孤育于长山朱氏因名朱说尝读书长白
 山醴泉寺断齑画粥刻苦励志及登第乃易姓名故
卷一 第 17b 页 WYG0592-0770d.png
 其表曰入境遂称张禄乘舟偶效陶朱以秋谷之接
 迹长白实为胜地伏读栖寻其有由然近居人于此
 谷上远驾石梁平通山脚接引泉水遂乃于梁上跨
 谷分流每寻梁憩集虚谷来风青岩阻日弄溪光拾
 涧藻石梁上下南涧北流东泉西逝月净波明宛成
 十字濠梁之性乐以忘还其水径乎城中与二女泉
 合其支流之不上石梁者循山旁注径赵济美凉洞
 亭南落入于涧皆于城北会为范河以归孝水也
卷一 第 18a 页 WYG0592-0771a.png
 分署通判平定和清游范泉诗 龙泉之东秋谷口
 泻出寒流漱琼玖谁种长松绿蔽天系云两岸垂杨
 柳凉透襟裾暑气微范老藏修岁时久云间片石读
 书台篮舆直上荆山陡平看翠壁夹长川鸟鸣不见
 红尘走相逢月色满山堂况有清人载斗酒冈南冈
 北尽桃林问花开后还开否待得春归约再来寻真
 肯负攀枝手恣游何处问高风千载古人吾尚友
 孙廷铨初春贼退后偶过范泉诗 晴嵋犹照石床
卷一 第 18b 页 WYG0592-0771b.png
 书树杪危栏晚眺馀石引泉声成宛转雪残山意上
 清虚条风微欲迎玄鸟弱荇春来聚白鱼斗酒相呼
 频未厌近时忧乐倍踌躇
 赵进美同题 风日今晨定山烟尽作春艰难郭外
 意珍重乱馀身溪色分晴远城寒借柳新清吟同倚
 杖幽磬更依人 又岁暮饮家岐叔秋谷园亭 树
 暗溪声绕山明日气衔云霞寒入座冰雪静依岩谢
 客乌皮几长歌白木镵薜萝春欲发三径莫全芟
卷一 第 19a 页 WYG0592-0771c.png
 又别墅作效晚唐 十里岚光烟后新萧萧灌木照
 溪滨青鞋短杖寻山志白石寒泉隐士身断续蝉声
 草阁雨高低驴背板桥人北窗柳色风吹入薄暮云
 归满四邻
双泉
观音泉
沙泉 皆出范泉南秋谷中北与范水合
马君祠泉
卷一 第 19b 页 WYG0592-0771d.png
张一泉 皆出西山旱溢无时夏秋水涨则粼粼成川
 同为沙沟河以达孝水
 孙廷铨晚秋过马君祠诗 孤村人境外烟火负岩
 居茅屋图堪仿霜林锦不如峰回看路误木落识天
 虚日夕狂歌起依稀是接舆 小圃深藏壑危峰欲
 造天刈葵千树露蒸枣一林烟山势连愚谷溪流似
 冷泉翻愁车马过萝径最高悬
务子泉
卷一 第 20a 页 WYG0592-0772a.png
倒流河
梁庄泉 皆出东山合流径彼岸寺南入于孝水按后
 峪村彼岸院金世宗大定四年敕建有尚书礼部牒
 文刻石院中馀文剥蚀不可辨读矣其寺后枕山阿
 前临溪水平泉深柳可以植莲菱泛凫鹭为胜观也
 按水经注陇水南出长城中(旧注当作泷水/泷有双笼二音)东北流
 至般阳县故城西南与般水会水出县东南龙山俗
 亦谓之为左阜水西北径其城南王莽之济南亭也
卷一 第 20b 页 WYG0592-0772b.png
 应劭曰县在般水之阳县资名焉其水又南屈西入
 泷水北径其县西北流至萌水口萌水出西南甲山
 东北径萌山西东北入于泷泷水又西北至梁邹东
 南与鱼子沟水合水南出长白山东抑泉口山即陈
 仲子夫妻之所隐也孟子曰仲子齐国之世家兄戴
 禄万钟仲子非而不食避兄离母家于于陵即此处
 也其水又径于陵县故城西王莽之于陆也世祖建
 武十五年更封则乡侯侯霸为侯国其水北流注于
卷一 第 21a 页 WYG0592-0772c.png
 泷水泷水即古袁水也故京相璠曰济南梁邹县有
 袁水者也泷水又西北径梁邹县故城南又北屈径
 其城西汉高祖六年封武虎为侯国其水北注济其
 城之东北又有时水西北注焉
 青州府志古孝水一名笼水今孝妇河也北注般阳
 般水入焉又北径长山县西又北径新城县西又北
 入于小清河抵高苑博兴乐安又东北高家港入于
 海(小清河即济/水之支津也)
卷一 第 22a 页 WYG0592-0773a.png
  城市官署缘起
余行万里而叹人事之治乱靡常地气之盛衰有故也
或都邑而废为丘墟或乡聚而蔚为奥府其将兴也贤
必众多其将废也俗必先坏不可不察也孝乡于古虽
无专城然其郊于齐鲁则大国也错于淄青则雄州也
南接泰岳其山郁仪以嵯峨犹岱畎也孝水洋洋润数
百里卒放乎清河以达沧海犹济澨也古者巷有人亭
有长到今传之有贤则名地不在大矣有明隆万以前
卷一 第 22b 页 WYG0592-0773b.png
孝乡为青州巡道之治府岩关巨防阻三面以制十八
城亦形势之宗也一女煽乱三勤王师变起蒲台祸延
长峪镇之惊岂镇之孽哉世宗之世名贤作镇缮我城
隍绥我父老筦弦俎豆以安经锄百馀年间彬彬乎兴
于礼让文学矣
巡检司 宋以上无考今按颜文姜灵泉庙金皇统元
 年碑载淄川县颜神店巡检徐(阙/)庵上村白云观元
 至元二十七年碑载益都县颜神巡检马受则巡检
卷一 第 23a 页 WYG0592-0773c.png
 一官自金元已有凡历五百年至今因之也
抚按行台 弘治八年山东抚按以颜神镇为地方要
 害建立行台一所常川巡行驻节
按察分司 正德五年添设青州道兵备佥事一员往
 来驻劄每岁在镇(阙/)个月建城以后地方无事巡道
 常川驻府城非有公事不至镇城矣
青州府通判分署 正德十二年巡按御史黄某奏请
 下兵部议覆看得颜神镇南至莱芜县两山夹立接
卷一 第 23b 页 WYG0592-0773d.png
 连新泰蒙阴山岭北邻淄川长山孝妇河水拖绕地
 势险要山川环抱军民杂处多有以强欺弱以众暴
 寡又兼各县挟分土分民之私以致群盗借出此入
 彼之险题奉钦依添设青州府捕盗通判一员在镇
 专管防禦兼辖新淄长莱等县地方有警即调遣兵
 马听其约束万历二十年本厅通判刘芬桂上请两
 院奏准颁给关防一颗崇祯十二年朝有裁府厅添
 练备之举部议将本厅衙门裁革乡官兵部尚书仇
卷一 第 24a 页 WYG0592-0774a.png
 维祯等具呈厅官万不可裁两院奏准复旧
 附𨽻人 正德十二年兵部题准设通判遂奉拨青
 州道团操快壮五百馀名在镇操演防守取食于淄
 新莱寿高蒙六县载入各县赋役全书后因承平日
 久各县灾伤陆续裁减尚存快壮一百六十名至顺
 治五年尽裁去
 万历四十八年峄县莲贼作乱本镇通判李延芳请
 添兵防禦准拨青州营兵一百员名又召募新兵一
卷一 第 24b 页 WYG0592-0774b.png
 百名益都县设处工食在镇镇守事平始撒
  按本厅设官以来其有政绩生祠者 南乐魏怡
  祠在秋谷范公亭后 关中赵存诚祠在凤皇顶
  上 关中李延芳祠在颜文姜灵泉庙旁 桐城
  齐登辅祠在永济大桥东畔
 附设官议三则 一厅属兼辖四邑不当改去按济
 南李攀龙颜城碑记四方亡命啸而过市百数十年
 冀氏姚氏九为倡乱以毒我百姓荡我庐舍至令一
卷一 第 25a 页 WYG0592-0774c.png
 妖女子三勤王师兵部设官议云各县挟分土分民
 之私以致群盗借出此入彼之险是往昔颜山之乱
 非必土人之为之实四方逋逃不可究诘之为之也
 四邑既归疆索百年遂靖萑苻效可睹矣一旦谓区
 区郡倅无事此穰穰者为遽削而去是向其利乃忘
 其功去其害又辞其费本末轻重未深权也一团操
 快壮不当全罢无事而养土兵与有事而调客兵利
 害孰多计眉睫者必曰客兵便事至而集事平而罢
卷一 第 25b 页 WYG0592-0774d.png
 费不加长兵不加募也故客兵便怀远算者必曰土
 兵便安其田庐习其险易衅不外生民不内扰也故
 土兵便试就前事权此二议彼乱者九起王师三勤
 计其为费必不减于五百团操民快之口食明矣一
 通判既专城本镇不当频数视篆他邑是官之设既
 号贼曹非望以焦头烂额为功将借以建威消萌为
 重况镇城之众视下邑不啻倍之邻山逼近去县复
 遥穰穰待命累月无官乡之人即欲亲邻善俗不烦
卷一 第 26a 页 WYG0592-0775a.png
 雀角其如越境暴客轻肆狗偷何顾其才者既乐亲
 繁剧之事不耐端居其贤者即欲以雅俗坐镇为心
 难违上指岂宁镇人望治之情恐亦非初议设官之
 意也
石城 嘉靖三十六年本镇举人赵敬简等议本镇虽
 有捕盗通判一员出入无僚佐可属进退无城池可
 守诚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请建石城保安
 地方兵备道副使王世贞据以上请巡抚都御史傅
卷一 第 26b 页 WYG0592-0775b.png
 颐巡按御史段顾言行青州府知府李尚智本厅通
 判倪云鹇诸城知县李永康临淄知县卫心亲诣本
 镇率耆儒乡民踏勘卜吉督工建城阅三月而告竣
 周五百丈门四南曰龙泉北曰范河东曰荆山西曰
 禹石水门三一偏龙泉而西一偏禹石而北一偏范
 河而东崇祯间添作瞭台八小水门一当荆山门下
 南受二女泉水入城分为二一沿城脚而西入于文
 庙泮池出径石桥又北径府馆折而西出西水门一
卷一 第 27a 页 WYG0592-0775c.png
 北流至于隅首又分为二一沿西街而西至石桥与
 泮水合一北流径东隅首出北水门东受范水西流
 至于隅首与二女泉水合府馆在城西街文庙在其
 南行台在其东城隍庙在南门内义学在北街此城
 中之大略也
 城西之民夹禹石门而西至于隅首有横街北出郭
 门而近南出郭门而远东负郭稍南负峨岩西枕孝
 河是为大街 大街北出乱河而西起于西寺之崖
卷一 第 27b 页 WYG0592-0775d.png
 陂陀而下北至于叠道西负崖东枕孝河为西冶言
 琉璃之垆冶也其民多业琉璃 大街南出过山峡
 石桥山房高下环泉而居炊烟三接水石间之北负
 峨岩西依凤山之麓南望黑石之湾为神头 城东
 之民夹荆山门而东南负峨岩北枕范河抵涧道折
 而南至于双泉为秋谷口 城南之民傍峨岭之阿
 屈曲斜连以逐龙泉之分流为南道 城北之民起
 于范河桥北跨大河之伏流又北倚于滩东连荆阜
卷一 第 28a 页 WYG0592-0776a.png
 抵于石洞为北关北岭其民多业瓷窑 河滩之西
 起于叠道北至于沙沟为税务司街其民多贩瓷器
 此附郭居民之大略也
 山东按察使司副使分巡青州道太仓王世贞碑铭
 世贞不佞既已城颜神则诸父老走李先生文记之
 而李先生雅善余故于文称稍过非当不佞中丞公
 侍御公之教也与二三大夫士之谋也余恶敢雍容
 而坐颛之余不佞又恶敢雍容而颛诸父老之力以
卷一 第 28b 页 WYG0592-0776b.png
 为己功诸父老从子弟蒿莱其亩日夜胼胝将事矣
 即因材于山高下陂陀减省他费十之八九而宁无
 一二酒浆饭炊之费以勤诸父老二三大夫士瓜分
 版筑杖马箠而人策之亦既劳止筚路蓝缕以启兹
 城拮据忉忉寔唯二三大夫士与诸父老共其何不
 佞之有不佞则窃复隐虞焉为诸父老城颜神者城
 之已耶将县之也城之而前使者以万计嗫嚅旁喝
 迄靡敢动今不旋踵而告成事诸父老业已受赋二
卷一 第 29a 页 WYG0592-0776c.png
 百里外不胜其烦附庸即百雉之崇易易若是规而
 县之则可县之将为若置令若丞猬役毛供龁人于
 衽席间哉而割三邑之膏壤使其民与诸父老并削
 而敝筴大左不取也语云见已事不能见将然即令
 今决城县利害与他日身所受本末岐异矣然未可
 箸数而舌析姑以明余志耳余不佞敢遂籍二三大
 夫士暨诸父老子弟姓名系之碑阴而传以铭 铭
 曰颜姜之山厥阳泻卤夹谷造天绾毂其口莱新西
卷一 第 29b 页 WYG0592-0776d.png
 控淄益东走五民居之匪利南亩作为奇袤即山而
 取盗铸椎埋韦跗帓首矛钤日寻何戎不莽唯余睅
 目靡富靡谷本之不探而末是瞩厉我父老以勤版
 筑薙野罄室壶箪道属唯兹父老藩屏是笃石城峨
 峨可以砺镞危冈冠领腴泉滋腹在易有言设险守
 邦卫以武师周以崇墉遏轧乱萌毋使蔓张母若安
 之薄征厚藏刃铩钩喙枉矢大枪销为锄耰趣而农
 桑比屋兴让遵彼周行牧臣罪言敢告职方
卷一 第 30a 页 WYG0592-0777a.png
 李攀龙青州府志序颜神可城而不可规为县以官
 具则民匮而险不为用也
灌长氏曰吾闻诸父老城之始卜也其繇曰城不过百
年当盛又百年而衰兹溯厥生初盖盛已久矣明之衰
也灾祲相仍九州云扰通都望郡凋落多矣而此乡独
完今又二十年而百堵皆作察其生聚似又过焉夫此
石田非加辟也为者非加疾也君子甚祸无故之利而
惜望外之福彼佌佌有屋蔌蔌有谷其谓此何哉夫贾
卷一 第 30b 页 WYG0592-0777b.png
人子徒见微利醉饱侈淫骤获而骄不顾其后固细人
之情也观子弟者视其父兄观齐民者视其乡大夫以
谓教行自上也救敝之道宁为朴无为豪宁为愿无为
薄即衰可持盛可蓄也凡我乡大夫共慎此哉
 
 
 
 颜山杂记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