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一九八一 (自动笺注)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九百八十一〈十九梗〉
黌堂嶺〈魯國志在濟南府章丘縣東二十五里。
東西相連鄒平縣界。
内有范仲淹讀書上下二堂因名曰黌堂嶺〉天
麻嶺〈濟南志在石固山南十餘里。
又有一泉山産天麻名焉
仙臺嶺〈濟南志在章丘縣南五十里中宫鎮南又十里漢武帝望祀蓬萊處。
基址尚存長城嶺〈濟南志在章丘縣南九十里。
仙臺相接五道
嶺〈濟南在城南七十里。
平原嶺〈元一統志山東德州高峻延袤
其中猿猱獐鹿之所〉九層
嶺〈萊州志在膠州西南一十五里〉鐵壄嶺〈輿地紀勝帝都賦曰。
其嶺若鐵壄在城中。
白壁
太平寰宇記山西太原工府太原縣南七十五里。
〉燕嶺〈郡縣志隋圖經志在太原壽縣因嶺多蟄燕以名之。
在縣西三十里〉
却畧嶺〈元一統志太原壽陽縣東北七十里。
〉沾嶺〈郡縣志在平定州樂平縣西三十一里〉
子嶺〈太原志在平定州樂平縣城南四十里。
和順縣界。
盤曲高十餘里。
劉公是先生松子嶺詩松子鷙鳥名鹿兒峽未盡
松子相望走險暇擇蔭摩空愁亂行霜增頭皓白
早行眉鬚白也塵變馬曬黄不作還鄉羈人斷腸蘇魏公集和使回過松子嶺詩石徑縈紆七盤披榛策馬上煙蠻回頭却見臨潢境。
千里猶如指掌者〉七里嶺〈太原志在平定州西南四十里高七里故曰七里嶺其山横數十里趙番淳熈上七里嶺詩天公知我良苦上嶺時容少晴登山著履自不惡卧游作圖空復情。
此来豈止試脚力。
政坐乆不尋詩山礬白藤花赤高樹木蘭紫荆
護甲嶺〈元一統志沁州銅鞮縣西南亦名侯甲山
𣵀水出焉。
宻庵詩藁謝原功護甲武鄉髮書生過武鄉
摩挲腰劔尚輝光關山對峙東西峻。
嶺水分流南北小犬蒼黄履跡
老牛矍鑠車箱
漚麻池上人如雨
石勤何須李陽平地嶺〈元一統志山西代州繁畤縣東北一百三十里。
吊橋
太原志在代州崞縣西北三十里。
西通朔州上有寨焉。
名曰秦王寨。
〉仙寺嶺〈太原志在太原代州五臺縣清凉山
〉太
和嶺〈太原志在代州西北三十里〉赤堅嶺〈太原在城北一百八十里。
白徑
〈元一統志解州東南路通陜州大陽津渡〉刁黄嶺〈平陽志在山西岳陽縣東一百九十里長子縣界。
〉存雲
嶺〈平陽志在絳縣西南行山一舍逺。
居民焉名曰烟庄其傍有存雲嶺
〉甘松嶺太平寰宇記山西松州山海經云甘松嶺亦謂之松葉嶺。
江水發源於此
土人謂之松子嶺。
石銘陘嶺〈太平寰宇記蔚州靈丘縣西北八十里上有石銘
冀州北界故謂之石銘陘。
門山亦曰隘口
今呼為龍門
在縣東南十五里壁立直上
層崖剌天有古道極險隘
魏明元帝於此義倉之所。
銀釵嶺〈大同府志在蔚州靈丘縣東二十五里。
山高五里
通接香山驛路
〉枚迴嶺
〈元一統志土地記云。
蔚州城東十八里有枚迴嶺。
北與高是山麓相連
〉空倉嶺〈澤州志在沁水縣東一百四十里。
高約十里南北迤邐六十里。
世傳秦將白起運粮置倉於此
以紿趙括號曰空倉嶺
三尖嶺〈澤州志在沁水縣東北三十里高約十里
東西相距六十里南北三十里其形三峯對峙
號曰三尖嶺寒光嶺〈元一統志武州界上〉彫
公元844年
巢嶺〈沁州志在沁原縣東南去城四十里高五里
盤踞二十里。
〉聖皷嶺沁州志在沁州東北五里三里盤踞一十里。
形勢秀麗上有大石之如鼓聲故名。
狗脊嶺〈長安志在陝西西安府勝業資治通鑑唐武宗會昌四年太原獻楊弁及其黨五十四人
皆斬於狗脊嶺。
注按宋白續通典
狗脊嶺在京城東市
皷腰嶺〈資治通鑑唐武宗會昌四年王逢昭義將康良佺敗之。
良佺棄石會退屯鼓腰嶺。
鼓腰嶺。
當在潞州武鄉縣北。
石臼嶺郡縣志在山西沁州武鄉縣北六十五里一在陝西漢中府歐陽瞻詩云鳥蛇盤半天下窺千仞浮烟
因高回望沾恩認得梁州落日邊。
泰和
大同府志在朔州馬邑縣南山上縣治之東南離城六十里東至鴈門關一十餘里南通代州四十里西接石峪朔州地界六十里今已閉塞無人經行僧珠隱盤谷詩集朔州泰和嶺詩野店鷄聲催曉桑乾南渡長城泰和嶺上停驂萬叠青山惱客情〉雙
化嶺〈大同府志在朔州西去城三十里有石道盤曲至上五里南井兒窊澗相帶。
西南土嶺名温嶺北連大峪口直抵磨石溝南北盤踞百有餘里嶺之西有古寺遺址世傳二僧共化於此
號曰雙化關子嶺汾州志在大同府汾州介休東南六十里山險僻
今設巡檢司守把
介山横嶺汾州志在大同府汾州源縣西北去城一百四十里。
接連介休縣山〉
黑兒嶺〈郡縣志在山西平陽府隰州蒲縣東北五十里。
昔有劉黑兒居此。
〉齊子嶺〈太平寰宇記王屋縣十里
宇文周與齊分境之所也。
河南志在河南南陽府王屋縣東十五里隋地理志曰王屋縣有齊子嶺括地志曰。
齊子嶺即後周北齊分境之地。
嶺邉亦有城當時戍所也。
黎侯嶺〈潞州志在潞州城西南三十五里。
上有黎侯亭因名之。
驛馬
公元843年
嶺〈大同府志在山西廣昌縣西四十里。
北接靈丘搶頭嶺六十里南接唐河三十里〉松門嶺〈太平寰宇記潞州襄垣縣北一百三十里。
通太驛路
鷄鳴嶺〈輿地志潞州壺關縣鷄鳴嶺。
〉彫黄嶺〈資治通鑑唐武宗會昌三年
劉禎兵馬使公直代薛茂卿安全慶守烏嶺李佐堯守彫黄嶺。
注。
彫黄嶺。
潞州長子縣西。
〉武訖嶺
太平寰宇記潞州長子縣南四十五里。
風土記曰。
秦趙戰於長平趙軍敗退
秦將白起至此
因名。
牛皮嶺〈元一統志牛皮嶺有牛皮關見山西大同府大同縣城東六十里。
三臺嶺〈太平寰宇記後魏書云
遼州遼山縣武鄉三臺嶺。〉
石皷嶺〈遼州府和順縣南三十里。
一山横截一里盤踞二里
遼州界限徃来大道有石如皷。
故名曰石皷嶺〉黄
榆嶺遼州志在和順縣八十里山險峻太行高處諸峯羅列十里
盤踞三十里。
東達順德北平等處今設巡檢司一在邢臺縣西一百五十里元遺山下黄榆嶺北厓玄武暮黖黑如積鐵東厓劫火餘絢爛開錦纈就中嶺頭一峯樸可奇剩費寒雲幾千叠摩圍可望不可到。
青壁無梯猿叫絶。
林煙日射彩翠新。
跬步擬有黄金闕畫工胷次墨汁滿。
那得氷壹貯秋月
直須朝陽老筆萬牛露頂張顛揮醉貼石門細路澗泉行人飢渴挽不前辛苦黄榆三十里豈知却有看山緣〉偏嶺〈太同府志去懷仁縣西南五十里元一統志偏嶺在北京桓州界上元郭昂詩偏嶺道中機枚拳石鑼鍋旋汲寒泉把米搓揔得糞乾猶熖少可雨濕只煙多金錯落分𦏆骨錦毯糢糊駱駝我欲乘風元始男兒畢竟如何
雲麓文集題偏嶺緑煙漠漠芊芊古路仍從嶺勢偏却想去年車覆處倚輿驚懼森然元劉文簡公集過偏嶺山千里井底仰視但見山頭烟。
朝過一縱無窮平野無窮天。
野狐嶺唐書梁師都突厥千騎營于野狐嶺遼史地理野狐嶺西京山西大同府德州金史胥鼎傳。
北聞北方伯林聚兵野狐嶺
深入平陽絳解河中
遂抵河南戰禦有朝儲積米備不速錯置實關社稷生靈大計
乞降空名宣勑一千紫衣師德號度牒三千以補軍儲
上曰鼎言是也有司如其數亟給之鄭彦昭樗庵類藁過野狐嶺囬首野狐嶺山川地勢高。
中都堡障納鉢堂坳帝業三輔師藴六韜秋風淮海上黎遮望旌旄倒班
嶺〈宻雲縣志在北京宻雲縣城東北一百五十一里。
扒頭嶺〈宻雲縣志在宻雲縣城東北一百四十五里〉
墻子嶺〈蜜雲縣志在宻雲縣城西一百里〉漢兒嶺〈宻雲縣志在宻雲縣城東北一百八十里〉
廟兒嶺〈宻雲縣志在宻雲縣城西北九十五里〉擦都嶺〈宻雲縣志在宻雲縣城東一百一十里〉
長城嶺〈宛平縣志在順天府宛平縣城西北一百六十五里已上舊可通者今皆甃石罍閉都指揮使司俱各撥軍守把。〉
大寒嶺〈宛平縣志在順天府宛平縣城西一百四十里高數百餘丈可通人上經絶頂風勢甚寒急因名曰大寒嶺〉
閣子嶺〈元氏縣志在真定府元氏縣城西北七十里〉青草嶺〈元氏縣志在真定府元氏縣城西北七十三里〉孔子嶺〈太平寰宇記真定府趙州賛皇縣。
圖經賛皇縣孔子嶺有石室寛博下石相拒状若楹柱時人謂之三九柱之室室内石人像類執卷故號曰孔子嶺
赤峯嶺〈元一統志永平府永平縣西四十里上有公孫神康墓〉
狐嶺〈元一統志隆興府高原縣南四十里〉危臺嶺〈元一統志龍興高原縣西南四十里〉
石垜嶺〈元一統志隆興府咸寧縣西南八十里〉萱草嶺〈元一統志隆興府盖里司南八十里〉
寒光嶺〈元一統志武州界上玉火嶺〈元一統志大寧義州西四十里産瑪瑙〉九
公元196年
宫嶺〈遼史地理澤州土垠縣地九宫石子嶺元一統志惠州南一百五十里〉石字嶺〈元一統志大寧惠州北八十里〉五迴嶺〈元一統志保定府易州徐水出焉按寰宇記嶺東易州七十里去滿城縣西一百五十里高四十里水經云委五迴下望層出蟻垤下有三碑後魏立文皇帝大延元年車駕東巡援弓而射飛矢踰於山西山三百餘步建安元年魏太祖表封公孫度永寧鄉侯曰我王遼東永平也〉王澤嶺〈太平寰宇記洺州永年縣趙襄子晉陽原過後至王澤三人自帶以上可見即此嶺。
盧兒嶺〈遵化縣志在薊州遵化縣東四十五里〉青山
公元739年
大嶺遵化縣志在遵化縣東北三十里〉官座嶺〈易州志在保定府城西北四十里兩山高起中通一逕迂迴七里餘始至其頂竒峯口路頗平衍舊傳唐開元二十七年太守盧輝所開〉五虎嶺〈易州志在保定府城西一百三十里一名五迴嶺自南而北縈紆十餘里絶頂大黌嶺〈太平寰宇記霍原隱此教授之所。
易州易縣北一百九十里〉額
公元1211年
狐嶺〈元一統志宣德一名野狐嶺宣平縣北五十里金大安三年九月抗拒元兵金人於此
〉鶴度嶺
内丘縣志在順德府内丘縣西一百三十里。
峯叠嶄巖險絶不通車騎小徑西抵太原府樂平縣本縣分撥弓兵守犯〉夷儀
嶺〈太平寰宇記順德府邢州龍岡縣西一百五十七里晉地道記云樂平東南夷儀嶺道襄國夷儀山。
在城故塞〉爨嶺
公元880年
邢臺縣志在邢縣西南一百六十里〉藥兒嶺〈資治通鑑唐僖宗廣明元年李克用雄武軍引兵還撃高文集於朔州可舉遣行軍司馬韓玄紹邀之於藥兒嶺注藥兒嶺。
雄武軍西大破之殺七千餘人而李盡忠程懷信皆死。
〉鬼嶺〈太平寰宇記西安府縣南三百七十里〉姜維嶺〈長安志在西安府本名洮嶺在盩屋縣南五十里蜀後主延熈二十年大將軍雄率衆出賂谷経嶺〉温宿嶺〈長安志在西安府醴泉縣北漢時温人令居此地田牧因云隋志温秀〉横
嶺〈長安志在西安府藍田縣北三十五里自臨驢山東藍田縣界横接華州韓維南陽集下横嶺望寧極驅車峻坂西走龍陽道青煙人家緑野山四抱鳥啼春意閩林變夏陰早近先生民風淳好秦嶺長安三秦記曰長安正南秦嶺根水流為秦川一名川唐儲光義集登秦嶺作時陷胡陷國家朝出猛獸躨跜登高峯偉雲霧我行大空義和靈暉倏忽四極迴首望渭隱如長虹九達合蒼燕五陵遥瞳朦糜逰大明殿露濕華清宫網羅蛾蠓時願萬態失途江漢不能有其功氣招摇星魂閭闔結言宇宙清復使車書同秋木繁霜合沓連山紅彫鶚勵羽翼俯現荆棘將食鴟鴞然後崆峒太平御覧嶺南登秦嶺頭迴首始甚憂漢青門逺啇山藍水三湘遷客九陌故人逰從此思鄉淚雙垂不復收唐白居易長慶集貶官過望秦嶺草草辭家後事遲遲去問前近望秦嶺上回頭無限秋風白鬚歐陽詹集題嶺南下斷須隔帝鄉北行一步南方悠悠煙景雨邉意蜀客秦人斷腸宋汪元量湖山類藁秦嶺峻嶺登臨上層漠漠棱棱百年世路多番覆千古河山廢興紅樹首煙秦祖隴黄茅白葦漢家陵門馬上召犁伯回首雲横淚濕膺文同丹册北樓晚晴秦嶺秦嶺巉巉列萬峯晚嵐渾欲晴空如何學得崔重易吟嘯終南月中王元之小畜集登秦嶺巉巖石上肩舁時親老乘有舁在因想前賢坦途韓愈謫官瘴癘退之云横秦嶺何在又云好收吾骨瘴江邉樂天左宦白髭白公江州云望嶺上多時無限風吹白啇於郡僻何人秦嶺峯高我僕痛且詠詩章自開解任從霄漢泥塗張舜民畫墁藁度秦嶺日去中山盡抵馮翊閏晦適石城發軫蒙再謫有姪佐陰晉所幸肘腋兒女天愛未免分北同行五六口出已登陟捨去兩京道右手入大谷入谷崎嶇少前屢顛躓秦嶺所聞今日相識一舍躡其跌兩舍跨其脊東井水聲南其觀析西歷華山小北瞰黄河大荔毫末中條拳石終夜猿啼白晝履虎俯仰天地間浩然一色是時中元寒凍地欲坼婢僕急愉火腹背熏炙輾轉號呼良乆蘇息其南差濔迤稍降已温液及至洛水揮汗疇昔乃知高卑殊能使氣令易啇於固善地又且鄉國感涕死生寧有極凡人艱險乃心方驚策常使處燕安政如懷鴆毒所以古先人平居猶運甓孟貫詩過秦嶺古今傳此嶺高下崢嶸安得青山路化為平地蒼苔虎跡碧樹障溪聲欲過一回踟蹰無限中州元氣嶺上行雲不歸林間宿烏夜驚飛山籬落猶在下馬敲門雪滿滿眼寒林不開亂飛黄葉點蒼風迴忽聽雲間語知有行人下嶺来注云題秦嶺隱士嶺〈長安鄠縣雲際山寺内有李順興先生古記順興魏武之始隱居於此山念待金剛経聚叠瓦塔以記経南三嶺時稱中為隱士嶺〉磨
公元886年
石嶺長安志在雲陽西北九十里〉巴嶺郡縣志在南鄭縣南一百九十里與三峽山相山南古巴圖今屬廉水縣管〉玉泉嶺〈元一統志漢中府古稱薤谷岡在南鄭縣西南三十里〉鐵賢嶺〈元一統志南鄭縣廉水城界有鐵賢嶺昔蕭何韓信至此〉大散嶺〈資治通鑑唐僖宗光啓二年正月田冷孜奉上寳鷄神策軍使王建晉暉清道斬斫使建以長劔五百前驅奮撃乘輿得前上以傳國寳授建負之以從登大散嶺注大散嶺在州梁泉松陵南唐羅鄴詩大散嶺過徃長逢日色雪花掌握行衣嶺頭却望人来處特地身疑是鳥飛養女嶺〈太平寰宇記彼羗多濤而祈女〉日月嶺〈記纂淵海漢陰牛蹄嶺〈元一統志陝西金州南一十里〉鶻盤
公元1132年
嶺〈元一統志溪中鳳縣東北三十里〉鶻嶺〈元一統志金州上津縣防遏啇州賊路地險張舜民畫墁鶻嶺度險仍逢雪艱危頃步中鶻飛猶自苦人足故難通九折羊腸三休箭苦東西南望天柱聊復慰近窮〉饒風嶺〈元一統志陝西漢中府金州石泉縣洋州来路紹興二年金撒離曷與四太子盡發僉軍聲東歸太原及自於啇出漢陰梁洋金州失守吳玠兵經金洋與之大戰饒風嶺上金敗衂撒離苟潜軍間道喻䠤嶺出官後斷歸路按兵徑趨西縣扼其吃賊便旋中梁山一夕潜遁
公元980年
積草嶺〈元一統志漢中府沔州杜工部積草連峯積長陰白日隱見颼颼林響交慘慘石状山分積草嶺路明水縣旅泊吾道窮衰年歲時卜居百里休寫投諸彦邑有佳主人如已會面来書絶妙逺客深眷不願茅茨眼中相去尚里想像如見願休焉息焉之志也夢弼曰。
明水縣興州志明作鳴。
言路與者。
自此之外東西行東同俗
西則明水也。
趙曰謝靈運鄴中詩序云二三諸彦
左太中詠史詩
飲河期滿腹。
貴足不願餘鶴曰邑有隹主人當是同谷縣也。
飛仙嶺〈元一統志在舊興州東二十餘里。
閣道百餘間横之半空
即入蜀大路也。
此路舊從西縣過經繇沮水宋太平興國五年移改於是嶺。
杜少陵有題飛仙閣詩云。
土門山行窄。
微徑秋毫棧雲闌干梯石結築牢。
武興集載徐佐卿化鶴跧泊之地故曰飛仙云。
宋趙清獻公集和六弟過飛仙嶺雲觀逰詎肯勞。
飛仙嶺過穩翔翺
道風仙骨朝真去。
未必不緣功行徂徠石介集入蜀牽吟景象濃。
雲山萬叠千重
癡巖頑壑無竒觀
不似飛仙數朶峯。
御愛數峯非㧞秀。
當時駐蹕欲忘還。
飛仙急過眞賞始信明皇不識山。
張子野詩路接曉天近月
眞仙去後雲歸
嶺頭舊曰上昇空有山禽自在飛〉東西横山分水嶺陝西志在鳳翔府鳳翔縣北二十里。
〉十
八嶺〈陝西志在鳳翔府麟逰縣西六十里。
箭筈嶺〈陝西志在鳳翔府岐山縣北五十里。
西溪叢話老杜望嶽詩云。
車箱入谷無歸路。
箭筈通天一門
述征記云。
柏谷
谷名也。
漢武帝微行所至谷中回車地。
夾以高原柏林陰翳。
窮日幽暗
殆弗覩陽景
鳳翔岐山
禹貢云。
壺口治梁及岐。
又曰荆岐既旅。
山本以有兩岐
故呼為岐路之岐。
今俗猶呼以為箭筈嶺出唐史系地理志〉崔模
嶺〈郡縣志在鳳翔府麟遊縣東北五十里。
龍飛嶺〈輿地紀勝在鞏昌府成州鳳凰村南。
仙家
輿地紀勝在天水縣東南三十里。
土中常出藥元色黑相傳服之可以療病
〉豆房嶺〈元一統志陝西鞏昌府階州福津廢縣自經兵革
草木荒迥莫尋其處。
〉青微嶺〈元一統志鞏昌府西和州政和志云。
叠州馬路
摩雲
嶺〈元一統志鞏昌府西和州
宕昌寨三十里。
山下臨江
李思衍思明州摩雲嶺二到摩雲頂𩕳頭。
雨化濕透駝裘
草荒行路百折
茅盖前峯一州
澤流離新户口
鹿場町疃田疇
太平有象重生聚。
甲洗天河劔買牛。
元陳剛中詩度摩雲嶺至思凌州嵯峨摩雲嶺。
石壁如梯遶天頂千年毒瘴不消
怒入老楓結丹癭。
蒼莽思凌州懸崖結屋蜃樓寨門半掩刀槊隱隱雲際聞鳴牛。
生獠下山如虎口紅如血面如土手捧椰漿馬前進水蟲間殽俎。
對此停鞭空自慨。
吾獨何為荒裔
他年周京王會圖願借丹青椎髻。〉
木皮嶺〈元一統志在今陝西鞏昌府成州東三十里。
黄巢之亂主鐸置關於此。
以遮秦隴路極險舊云在鳳州河池縣西十里杜工部首路栗亭西。
尚想鳳凰村季冬童稚辛苦赴蜀門南木皮嶺
艱險不易論。
流被我體祈寒為之喧逺岫輔佐千巖崩奔始知五岳外。
别有他山尊。
仰干塞大明
俯入裂厚坤再聞虎豹闘。
屢跼風水昏高有廢閣道。
推折如短轅
下有冬青林
石上長根西崖特秀煥若靈芝繁。
潤聚金碧氣
清無沙土痕。
憶觀崑崙目撃玄圃存對此欲何適默傷垂老魂。
洙曰。
首。
音狩。
命中西行也。
鶴曰栗亭鳳凰皆在成州之境。
魯曰蜀門
劔門也洙曰閣道
棧道也。
冬青今之楩稱也左太冲蜀都賦
金馬馳光絶景
碧鷄倏忽曜儀炎曰莊子目撃而道存夢弼曰。
崑崙玄圃神仙所居
玄宗巡幸之後
蜀都南京
故公盛言風物
託之崑崙玄圃而寄所思者也〉保定
公元621年
嶺〈元一統志延安府綏德州城平廢縣界
部族帳内种世𢖍。
於此築寨而不果〉斜溪嶺〈元一統志綏德州所廢綏德縣界蕃部族帳内
蘆關嶺〈陝西志在延安府安寨縣北一百六十里。
〉狗嶺〈太平寰宇記水經汾州縣西有殺狗嶺。
定仙嶺〈太平寰宇記綏德州延福縣界〉善陽嶺太平寰宇記臨洮府金河縣北一百四十里。
長城枕之漢書高祖困於平城即善陽嶺武德四年突厥雲中都督府於此地〉轆轤嶺〈金史高琪傳。
琪除建州刺史同知臨洮事。
泰和六年伐宋與彰化軍節度副使把回海備鞏州諸鎮宋兵萬餘自鞏州轆轤嶺入奮撃破之賜銀百兩重綵十端
河南云在長水縣北九十里。
白土嶺〈資治通鑑唐宣宗大中四年吐蕃論恐熱。
遣僧莽羅藺真將兵鷄項關南造橋以撃尚婢婢軍於白土嶺。
注水經云左南津西六十里有白土城西北白土川水
其地在河州鳳林縣西。
以此推之鷄項關亦在河州界〉甘露嶺〈元一統志河南開封府歸德州寧陵縣五里
隋開皇十三年駕幸至此甘露降。
因以名焉〉崿
嶺〈河南府志在登封縣東南三十里。
一名許由山高士傳許由於此山堯召為九州長不欲聞之滌耳水濵時有巢父牽犢欲飲之見洗耳問其故曰堯欲召為九州長。
惡聞其聲。
洗耳巢父曰。
子若處幽崖深谷人所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𣸯俗間苟求名譽
污吾犢口上流而飲之。
宋張文潜宛丘集下崿嶺詩陰風吹我衣左右石壁石色寒更蕭蕭響枯櫪深行方慘淡
路盡兩崖群山坌然来。
千里平若席兹惟東州壤氣象萬國山河拱别都。
古帝王轘轅天設坐制萬夫周公遷鼎彼肯事無益天寒憧僕愁歲晚霜霰緬思垂堂戒攬轡三嘆息。
轘轅嶺〈河南志在登封縣西二十五里周書武王曰。
南望三途
北望嶽鄙顧瞻有河粤瞻洛伊按三途轘轅伊闕西降轘轅即今崿嶺是也以其道路盤折廽轉似車之轅故名轘轅〉衙嶺〈洛陽志在恒農縣西三十五里漢地理恒農縣山嶺下谷水所出
程大昌演蕃露按地理漢中北距斜口。
自八九百里而褒水發源是為衙嶺詳山乎〉分袂
河南志在長水縣西南四十五里。
搏髀嶺〈河南志在長水縣西南五里〉獨窟嶺〈河南志在長水縣西六十里。
小土嶺〈河南志在長水縣西六十里。
長延嶺〈河南志在長水縣西北六十里。〉
崖嶺河南志在長水縣西南五十里〉委粟嶺〈河南志在偃師縣南五十里嵩少相接石山也俗謂子嶺〉麻家嶺〈河南志在宻縣東四十里韓邵村金莎嶺〈河南志在京城内或云參沙字轉寫一統志河南孟州濟源廟南數步嶺上有園今高謝仍存猶以清明沽酒于其上也。
藕池嶺〈河南志在福昌縣西北五十里。
〉伏猪嶺〈河南志在永寧縣四里
姜子嶺〈河南志在永寧縣西。
〉歇馬嶺
河南志在永寧縣北二十里〉北芒嶺〈河南志在洛陽縣十里
北芒潘岳詩曰大夏緬無覿。
崇芒嵯峨李善郭緣生述征記曰。
北芒嶺也。
北芒大夏不盈一里
又曰洛陽北芒嶺。
靡迤長阜
滎陽山連修亘
暨于東垣
楊佺期洛陽記曰。
北山連嶺修亘四百餘里實古今東洛九原之地也〉饒嶺〈河南志在伊陽縣南五十里。
鐵嶺河南志在伊陽縣西南三百里。〉
永洛嶺〈河南志在緱氏縣南十五里。
〉拖刀嶺〈河南志在汝寧府信陽扳倒井南
有土峽。
長十餘里。
俗謂關羽拖刀之蹟也〉蘇嶺〈衛輝志在輝縣西北六十里嶺畔有關羽存焉。
華嚴嶺〈衛輝志在輝縣西北六十里嶺畔有關羽存焉。
〉撲猪嶺〈相臺志在彰德府草場之西此嶺最高峻傳云獵人嘗逐野猪猪墜於此嶺下故俗以名之。
〉流砂嶺〈相臺志在彰德府草場纏之西南半嶺皆流砂自嶺至潞州界亦十餘里〉東大嶺
公元678年
彰德林縣有東大嶺
在縣東南一百四十里。
葱嶺西漢西域西域孝武時通東則接漢阸玉門陽關
西則限以葱嶺師古曰。
西河舊事葱嶺山高大。
上悉生故以名焉其南山東出金城與漢南山屬焉天竺葱嶺冬夏有雪毒龍若犯之則風雨晦冥飛砂揚礫
過此難者萬無一全
錦繡萬花沅川沅川孤山巖石崔嵬大有如人所種。
人時徃取援輙斷絶請神而求不挽自出武陵記謂之葱嶺承風嶺〈資治通鑑唐高宗儀鳳三年九月丙寅
李敬玄將兵十八萬與吐蕃將論欽陵戰於青海之上。
兵敗工部尚書右衛大將軍彭城公劉審禮吐蕃所虜。
審禮前軍深入頓于濠所。
為虜所攻敬玄懦怯
按兵不救
審禮戰没。
狼狽還走頓于承風嶺注杜佑曰。
承風嶺。
廓州廣威縣西南
東北鄯州三百一十三里故吐蕃渾界。
阻泥溝以自固
新唐書吐蕃傳。
上元三年
中書令李敬玄劉審禮吐蕃青海審禮戰没敬玄承風嶺。
礙險不得縱。
吐蕃王師左領軍。
將軍黑齒常之死士五百夜斧其營。
虜驚自相轥藉死者甚衆乃引去敬玄僅脱。
青石嶺舊唐書吐蕃傳。
吐蕃率羗渾之衆犯塞分屯於潘口。
青石嶺
劉昌傳為四鎮北廷行營涇原節度使時城平凉
又西築保定青石嶺七城二堡新唐書吐蕃傳。
結賛以羗渾衆。
屯於潘口傍青石嶺。
〉鷄頂嶺
唐書吐蕃傳。
北虜山名黄蛇嶺〈舊唐書王元吉傳。
劉武周率五千騎至黄蛇嶺。
元吉車騎將軍張達步卒百人先當之步卒少。
固請不行
元吉強遣之。
至則盡没于賊〉坦駒嶺〈唐書高仙芝傳。
仙芝連雲堡。
遂引師行十二日過坦駒〉
公元637年
{{雙行註文|嶺鹿臺嶺〈唐書太宗本紀
貞觀十一年二月壬午
獵于鹿臺嶺〉蓬婆嶺〈新唐書吐蕃傳。
王昱劔南節度使分道経畧
赤嶺碑。
希望鄯州兵奪虜河橋
並河鹽泉城鎮西軍破吐蕃兵三萬。
劔南兵入攻安戎城二小壘。
左右之。
兵次蓬婆嶺〉悉結羅嶺〈新唐書吐蕃傳。
劉元鼎使吐蕃度悉結羅嶺鑿石通車而逆金城公主道也。
公元981年
嶺〈宋史高昌國高昌西州也。
水源出金嶺導之周繞國城
溉田園作水磑
太平興國六年
王延德使高昌歴交河州
六日金嶺寳貨所出
兩日漢家寨。
五日上金嶺。
過嶺即多雨雪嶺上有龍堂刻石記云小雪山也。
望鄉嶺〈宋史外國雍熈元年王延德使高昌國還。
行程来上。
云歴阿墩族經馬騣山。
望鄉嶺上石龕李陵題字處〉黄澤嶺〈資治通鑑後梁王紀
貞明元年
賀得倫遣使告急于晉。
晉王大軍黄澤嶺東與存審會於臨清猶疑魏人之詐安兵不進〉韓婆嶺
公元918年
〈續通鑑長編仁宗帝
李德用出韓婆嶺。
撃區希範斬獲其衆。
元劉將孫養吾集十八日晚晴宿韓婆嶺夜枕巡詹雨報更
曉雲凍霧飛塵
晴暉四野動目
晚色千林春喚人。
徐步將来日記
歸期喜及一年新。
停驂報章江水
見說扶舟可問津
蟠桃嶺〈王明清揮麈蟠桃嶺。
宋徽宗艮嶽嶺名。
〉獨頭嶺〈宋史李好義傳。
好義吳曦畢曰西和腹心之地。
西和下。
三州可不戰而復矣安丙從其請。
忠義響應
次獨頭嶺。
進士王榮仲兄弟率民兵合夾撃
金人死者蔽於路也。
船栅嶺〈宋史義傳
王喜欲牋好義吳曦復讎
出兵於舡栅嶺。
未及交。
棄軍先遁〉槐江嶺西溪叢語陶潜山海経詩第三篇迢迢江嶺是謂玄圃西南崑墟光氣難與儔。
亭亭明玕照。
落落清瑶流恨不及周穆託乗一来𨔼。
〉成嶺〈西溪叢語南山律師感通録云廬山七嶺共會於東合而成峯。
因知東坡横看成嶺側成峯之句。
有自来矣〉頓升嶺〈西溪叢語異苑云。
魏武北征踰頓升嶺眺矚見山岡不生百草王粲是古塚此人在世眼礬石石性熱烝出外卉木焦滅
即令發看。
果得大墓。
内有礬石滿塋〉大
夾嶺〈宋史蘇緘
邕州蠻遂入寇邕既受圍求救劉彛遣將張守節救之逗遛不進又以蠟書告急於宋球球得書驚泣督守節守節皇恐移屯大夾嶺囬保崑崙關猝遇賊不及陣舉軍皆覆〉沙嶺五代史四夷附録
晉遣高居誨使于闐國三公沙行四百餘里至黑堡沙沙尤廣。
遂登沙嶺沙嶺黨項牙也王沂伊濵集沙嶺千層氈車一字馬㗸青苜蓿唱白銅鍉野曠晴煙直天遥落日低。
回看丹鳳闕秪在五雲西〉鵰窠嶺〈五代史劉旻
漢高祖母弟也。
獨乗契丹黄騮
鵰窠間道馳去。
歐陽氏〉老
翁嶺〈遼史地理志。
慶州西二十里有黑山
赤山
保山
老翁嶺。
德勝嶺〈遼史地理志。
宋王契丹事篇。
燕京北行二百六十里至德勝嶺。
盤道數層。
俗名思鄉嶺四十里至新館
鵰窠嶺。
偏槍嶺。
四十里過烏灣河。
又過墨斗嶺。
雲嶺
芹菜嶺。
七十里至松亭嶺。
險峻二百里過蝦蟆嶺。
九十里過石子嶺
又一百七十里至中京
〉思鄉嶺偏槍嶺度雲嶺
公元924年
芹菜嶺松亭嶺蝦蟆嶺〈並見上〉斷雲嶺〈遼史地理志。
斷雲嶺極高峻
名斷雲
歸化州地
榆嶺〈遼史太祖紀。
七年上北追剌等。
五月至庫里。
六月辛巳榆嶺
〉啇嶺
公元925年
〈遼史太祖紀。
天賛四年
親征渤海
閏十二月壬辰木葉山
壬辰青牛白馬祭天地于烏山
己酉次撒葛山射鬼箭
丁巳次啇嶺。
夜圍扶餘府。〉
公元1049年
倒塌嶺〈遼史興宗紀。
重熈十八年六月丙辰朔
倒塌都監
紫荆嶺金史章宗紀。
明昌五年十一月癸巳
詔罷紫荆嶺所護圍場完顔仲元仲元上書陝西一路最為重地潼關禁坑及啇州諸隘俱當預俻向者中都居庸最為要害乃由小領紫荆繞出我軍腹背兵卒不能守。
近日由禁坑出遂失潼關可選精兵分地戍之其後乃置秦監守禦
用兵西夏矣。
家嶺〈金史章宗㤗和六年正月辛未宋吳曦鞏州来逺鋪之家嶺〉慈悲嶺〈金史世宗大定十五年九月高麗西京留守位寵叛其君請以慈悲嶺以西鴨渌江以東四十餘城内附不納。
五坡嶺宋史文天祥元帥張弘範兵濟潮陽天祥方飯五坡嶺
張弘範兵突至衆不及兵皆頓首草莽天祥倉皇出走千户王惟義前執之元張弘範至元十五年宋將張世傑立廣王昺海上弘範平之漳州㧞之由是瀕海郡邑望風降附宋丞相文天祥五坡嶺不屈
賔禮見之獲侍郎鄧光薦命于珪師事之〉仙寺嶺〈元一統志代州王屋縣鍾山有仙寺嶺三賢巖習觀巖聖僧巖青峯寳陀峯並在臺州青凉山上十二處聖蹟〉掘斷嶺〈岳珂程史余外家居泉之石龜其傍有天聖年間皇城使蘇某使墓後壟中斷其間狗骨九江陶氏有驍將軍鑑墓於石龍山原山折而南溝而絶之曰掘斷嶺〉鸞岡鶴嶺〈類說西山有四十二羅漢一十二眞人
鸞岡鶴嶺之秀。
願况五原紀。
羅漢嶺〈臨汀羅漢嶺。
福建臨汀縣南五十里。
馬純陶朱斯録王才元侍親天台石橋羅漢嶺下一僧策杖獨行
謂曰。
欲徃燒香耶。
至彼至誠著。
既去衆疑眉毛覆眼恐非凡
令上嶺訪之已失所在
〉豸嶺
公元1118年
〈周子附録濂溪保之左曰龍山右曰豸嶺〉墨斗嶺〈契丹志嶺名在契丹地〉牽馬嶺契丹天祚天慶八年春正月
蕭幹醫閭馬嶺
〉辭鄉嶺〈契丹胡嶠䧟北地歸化州
三日登天嶺東西連亘有路北下四顧冥然黄雲白草不可窮極契丹曰。
此辭鄉嶺也可南望永訣同行者皆慟哭徃徃絶而復蘇措大嶺〈太平廣記興元之南有大竹路通巴州
險峭捫蘿三日達于山頂復登措大嶺盖有稍似平處路人徐步而進若儒之布武淮陰侯在焉。
石子
嶺〈續談助路振乗軺栁河五里
石子嶺
〉編厢嶺〈續談助卧如館七里過編厢嶺。
纒斗
〈續談助鑾河四十一里過纏斗嶺。
〉契丹嶺〈續談助部落十里小山六十里而過契丹嶺
雪嶺
武林舊事浙江之潮天下偉觀也方其逺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
玉城雪嶺際天而来
詳潮字宋姚成一雪坡西山雪嶺詩風晴空作頑冷。
雪欲成氷漫翠嶺白雲崷崪堆不散。
玉龍蜿蜓睡未醒。
岷峨太白横參井移作西山竒處景浩崖安在呼使来與駕飛車絶頂元耶律鑄雙溪醉隱集耶律鑄雪嶺抑揚霆電决雌雄霆激狂鋒電掃空如席片飛何處雪樸林聲振海天風。
我軍乗風雪敗敵于松林雪嶺
虞集道園遺藁雪嶺盤車玉關積雪十里盤摺
橐駝便平闊望劔已愁絶時平從軍道逺何由竭。
惟應飛行仙方仞俯璚闕國朝泐季潭雪嶺詩華戎分壤處雪嶺嵯峨萬古不盡
三秋落又多寒光夏日素影天河
自笑絰過客相看髮易皤〉錦山
嶺〈釣臺圖絰嚴陵山清麗竒絶
錦峯繡嶺子陵隱居之所。
後以名山
嚴陵山水稱號率有絰據。
杜若汀洲見於杜紫㣲詩。
杜若芳洲嚴光釣瀬喧。
如丁溪見杜紫㣲詩。
翠岩千尺溪斜
曾得嚴光釣家
越嶂逺分丁字臘梅遲見二年花。
蔡天啓牋亦用此作四六云溪縈迴二水合而成字山城歴寂一葉而亦莫不有所據。
又如吳根越角亦見杜紫㣲昔事文皇萹中云溪侵越風壤盡吳根。
未知錦峯繡嶺
圖絰何所據而云。
繡嶺〈倦𣸯雜録華清宫繡嶺之下。
強祠部梁潤之晚登繡嶺翠華絳節去忘還。
輦路宫墻舊山
青史空文興廢後。
玉真餘恨有無間。
杖藜一笑危徑弄筆高吟故關
足力怪君強健甚。
行棧道不為艱。
〉灰嶺
公元1261年
〈王惲中書堂事記中統二年。
八月二十七日丁巳。
宿北口小店明日踰灰嶺。
桃花峪温湯山間
有竒觀石為盤
渦如碧玉盆者。
非一壽藤灌木交䕃左右水泉潞河上源也。
宿新店
二日至燕粤。
中元九月奉檄北上
至是年辛酉九月十有三月
實歴三百八十四日。〉
斤竹嶺〈莊季裕鷄肋王摩詰其所輞川斤竹嶺。
宋張嵲斤竹朧朧曉月淡。
暠暠晨霜聚棄馬沙去聲金平。
步過草池嶺仰登上層雲俯降入深井。
潭冷更清。
嶺樹踈逾整。
蹊荒陳葉深山回㣲路永。
雪霰迷逺空嵐煙絶境
關門僅可辦。
歸塗難具省。
設險得地形。
戎醜期逺屏。
寧辭滿衣雪。
曛黑絶頂
石淺㣲溜喧。
獨覺空山靜形極寢逾熟。
山白夢方醒。
去路望更遥。
陟降深濘
水碧於藍
何由煙艇
〉曾公嶺〈晦翁漫說環吾邑百里之内。
昔賢遺躅
獨為最多。
廬有桐君
臺有嚴光
石有郭文
山有戴顒
洞有陳公。
嶺有曾公至吾所居之源。
文正范公所謂風雅先生舊隱也。
一氣之秀私融結於此
故有待而然耶。
〉宵嶺〈真誥澄形丹空擢標宵嶺其神以暉其將頴〉吳章嶺〈周宻澄懷周子充𨔼廬山
吳章嶺脊江東西界
宋孔武仲吳章嶺作廬山北轉吳章
巖桂紛紛靜有香。
洞口流泉似相送人間天上相忘〉驢笑嶺門限
春風嶺鮑家嶺〈明道雜志謫官時自宛丘赴黄。
自陳逾蔡。
由蔡道光乃自蔡之新息東門渡淮遂入境。
大山峻嶺險處更不通馬徒步而登其著者曰驢笑門限春風鮑家。
皆嶺名也。
自入境無麵食市所售餅餌如土砂磣不可咀入黄境先道麻城縣境。
夾道甚茂稍稍摧敗不相屬矣。
麻城有張君者。
課民植之。
後宰不能繼故稍衰。
而余在黄聞令吕者以課民種獲罪矣。
諸嶺同〉旋渦嶺〈儀真志在六合縣保德山北蜂腰嶺〈鎮江蠹齋周孚平湖龍目斷嶺記蜂腰
南徐州鶴林寺前山有名胡蜂腰者〉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九百八十一
重録總校官侍郎〈臣高拱〉
學士〈臣胡正䝉〉
分校官修撰〈臣馬自強〉
書寫儒士〈臣章如鋌〉
圈點監生〈臣李荘春臣蘇性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