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一一三六 (自动笺注)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三十六〈八賄〉
公元163年
水〈水經十水經水出梁郡鄢縣
水出陳留縣西蒗蕩渠東北流
地理志曰。
雎水首受陳留凌儀蒗蕩水也。
經言出鄢非矣。
東逕高陽亭北
俗謂之陳留北城非也。
蘇林曰。
高陽者。
陳留北縣也。
按在留使鄉聚名也。
有漢廣野君碑。
延熹六年十二月
雍丘董之。
仰餘徽於千載
茂美絶代
縣人長照為文
用章不朽之德。
兵畧云。
輟洗公贄
諮謀帝猷
陳鄭有涿鹿之功。
海岱牧野之戰大康華夏
綏靜黎物
生民以來
功盛莫崇。
今故無聞
而軍碑介立陳留風俗
傳曰。
酈氏君於高陽
沛公陳留縣
酈食其有功
封高陽侯
有酈峻字文山
至公府掾大將軍
有功食邑于涿。
故自陳留縣有瓶亭瓶鄉。
建武二年
世祖王常侯國也雎水又東逕雍丘縣故城北。
舊祀國也。
殷湯周武以封夏后雎禹之嗣楚滅祀以為縣。
罔稱曰。
縣有五陵之名。
故以氏縣矣。
城内有夏后祠。
昔在二代享祀不輟
秦始皇圖築其表為大城而以縣焉。
睢水又東。
水積成湖。
俗謂之白羊陂。
方四十里。
右則姦梁陂水注之。
水上陂水
東北雍丘城北又東分兩瀆謂之雙媾。
俱入白羊陂。
陂之東合架水口。
水上承汳水謂之洛架水
南流入于睢水。
睢水又東逕襄邑縣故城北。
東逕雍丘城北。
睢水又東逕寧陵縣故城南。
葛伯國也。
王莽康善矣。
鄢縣二城南北相去五十里。
故經有出鄢之文。
城東七里水次單父令楊彦。
尚書郎楊禪字文節
兄弟二碑
漢光和中立也。
東過睢陽縣南。
睢水又東過横城北。
春秋左傳昭公二十一年
樂大心御華向於横杜預梁國睢陽縣南有横亭。
今在睢陽縣西南
世謂之光城
蓋光横聲相近
習傳之非也。
睢水又逕新城北。
即宋之新城亭也。
春秋左傳文公十四年
公會宋公陳侯
衛侯。
許男。
𣈆趙盾
盟于新城者也睢水又東逕高鄉亭北
東逕亳城北南亳也。
即湯所都矣。
睢水又東逕睢陽縣故城南。
周武王微子啓于宋以嗣殷。
後為宋都也。
昔宋元君江使輜車被綉衣而謁於元君
元君感衛平之言。
而求之于泉陽男子余且獻神於此秦始皇二十二年以為碭郡漢嵩祖嘗沛公碭郡長天既定
五年梁國
文帝十二年封少子武梁王太后之愛子景帝寵弟也是警衛貂侍同天子。
藏珍積多擬京師
招延豪傑
士咸歸之。
長卿之徒免官來逰。
睢陽城七十里。
大治官。
觀臺苑屏榭。
勢并皇居
其所經構也。
後夫流唱
必曰睢陽剏。
傳曰。
此始也。
城而門。
寇先皷琴處也。
好釣居睢水傍宋景公問道不告殺之。
後十年
止此門皷琴而去。
人家奉事之。
南門盧門也。
春秋華氏盧門里叛。
杜預盧門
城南門也。
司馬彪郡國志曰。
睢陽縣盧門城内高臺甚秀廣。
巍然介立
超焉獨上。
謂之蠡臺亦曰升臺焉。
當昔全盛之時。
故與霞競逺矣。
績述征記曰。
迴道似蠡。
故謂之蠡臺非也。
余按關子宋景公使工人為弓
九年乃成。
公曰。
何其遲也。
對曰。
不復見君矣。
臣之精盡於弓矣。
獻弓而歸。
三日而死。
景公虎圈之臺。
後弓東面而射之。
失踰于西霜
集于彭城之東餘勢逸勤。
飲羽石梁
然則蠡臺。
即是虎圈臺也。
蓋宋世牢虎所在矣。
𣈆太和中
大司馬桓温
豫州刺史𡊮眞開石門
鮮卑堅戌此臺。
頓甲堅城之下。
不果而還
蠡南如西。
又有一臺
俗謂之女郎臺。
臺之西北城中有凉馬臺
臺東曲池池北列兩釣臺
水周六七百步。
臺直東又有一臺
世謂之雀臺也。
城内西道北。
有晋梁王妃王氏倰表。
並列二碑
婢云妃諱粲字女儀。
東萊曲城人北海府君之孫。
司空東武景侯季女咸熈元年嬪于司馬氏。
泰始二年妃于國。
太康五年薨。
營陵于新蒙之太康九年立碑
東即梁王之吹宫也。
基陛階礎尚在
今建追明寺故宫
即安梁之舊地也。
齊周五六百步。
水列釣臺
池東又有一臺
世謂之清冷臺。
北城憑喁。
又結一池臺。
𣈆灼曰。
或說平臺
在城東北角
亦或言兔園平臺側。
如淳曰。
平臺離宫所在
城東二十里有臺。
寬廣不甚極高。
俗謂之平臺
余按漢書梁孝王傳。
稱王以功親為大國
東苑方三百里。
睢陽城七十里。
大治宫室為復道。
自宫連屬平臺三十餘里。
複道自宫東出楊州之門。
左陽門。
睢陽東門也。
連屬平臺側近矣。
屬之城隅則不能。
是知平臺不在城中也。
梁王鄒枚司馬相如之徒。
極游於其上。
齊隨郡王山居所謂西園多士
平臺盛賓
鄒馬之客咸在。
伐木之歌屢陳
是用追芳昔娱。
神游千古
故亦一時盛事
謝氏賦雪亦曰。
梁王不恱游於兔園
令也歌堂淪宇律管埋音。
孤基塊立。
無復早曰之望矣。
城北五六里。
便得太尉橋玄墓冢。
東有廟。
曹氏孟德親酹處。
微素
嘗候於
曰。
天下將亂。
能安之者
其在君乎。
感知己矣。
墓祭頑質見納君子
士死知己
懷此無忌又承約言
但没之後
路有經由
不以斗酒隻鷄
過相沃酹
車過三步腹痛勿怨。
臨時戲言至親篤好
胡肯為此辭哉。
凄愴致祭
以申宿懷
列數一是漢朝儒英才哲士。
感橋民德行之美。
乃共刊石立碑
以示後世
一碑是故司徒慱陵崔列。
廷尉河南吳整等。
以為至德在已。
楊之由人
苟不驕述。
夫何舍焉。
乃共勒嘉户昭明芳烈
一碑隴西枹罕北次陌碭守長𨻳左尉
漢陽道趙馮孝高以喬公嘗叙凉州
三綱之義。
慕持順之節。
以為公之勛美
宜宣舊邦
樹碑頌。
令德
光和元年主記李友字仲逺碑文
碑陰右鼎文。
建寧三年司空
又有中鼎文。
建寧四年司徒
又有左鼎文。
光和元年太尉
名文曰。
故臣門人
相與述公之行。
諮度體。
史德銘于三鼎
武功于征鉞。
書于碑陰
昭光懿。
又有鉞文稱是
鏤石假象
作兹征鉞。
軍鼓之子東階
亦以昭公文武之勲焉。
廟南列二石柱。
東有二石羊。
羊北有二石虎
廟前東北石駝
西北二石馬。
高大
不甚雕毁
唯廟頽構粗。
傳遺石皷仍存。
鉞今不知所在
睢水於城之陽。
積而為逢洪陂。
洪陂之西南有陂。
東合明水
水上城南大池。
池周千步
南流會睢謂之明水
絶睢注渙。
睢水又東南流歷于竹園水次
緑竹蔭渚。
箐箐實望
世人言梁王竹園也。
睢水又東逕轂熟縣故城北。
睢水又東。
蘄水出焉。
睢水又東逕東縣故城北。
地理志曰。
侯國也。
王莽曰。
威富。
睢水又東逕丘縣故城北。
地理悉曰。
敬丘也。
漢武帝元朔三年
魯恭王子節劉政侯國
漢明帝從今名。
列仙傳曰。
仙人賓邑人賣靴履為業矣。
睢水又東逕芒縣故城北。
漢高帝六年
封耏砳為侯國
王莽之傳治世祖改曰臨睢
城西二里
水南豫州從事皇毓碑。
殞身州牧陰君之罪。
時年二十五。
臨睢長平與李君
二千石輪氏文。
則高其行而悼其殞。
州國諮嗟旌閭表墓
令德
式示後人
城内臨睢左馮翊王君碑。
善有治功
累遷廣漢
屬國都尉
吏民思德
縣人府掾陳盛孫。
郎中定興鄜等。
共立石表以刊逺績
縣北與碭縣分水碭山芒碭縣之間。
山澤深固
多懷神智
仙者涓子
注主并隱碭山得道
漢高祖隱之。
吕后望氣知之。
於是處也。
京易非侯曰。
何以賢人隱。
師曰。
四方大雲五色具而不雨。
下賢人隱矣。
東過相縣南屈從城北東流。
蕭縣南入于睢。
相縣
故宋地也。
秦始皇二十三年
以為泗水郡
漢高帝四年
改曰沛郡治此。
漢武帝元狩六年
封南越桂林居翁侯國
王莽東名之吾符縣
吾符高亭
睢水東逕石馬亭。
亭西有漢伏波將軍馬挺墓。
睢水又東逕相縣故城南。
宋恭公之所也。
國府園中猶有伯姬黄堂基。
堂夜被火
左右曰。
夫人少避。
伯姬曰。
婦人之義。
保傳不具
不下堂
遂遇火而死。
斯堂即伯姬焚死處也。
城西伯姬冢。
鄭渾沛郡太守
蕭相二縣陂堰
民賴其利。
刻石頌之。
號曰鄭陂睢水又左合瀆水
水上梧桐
側有梧桐山水西南流相城東。
南流注于睢。
盛則北流入于
溢則西北注于睢。
出水迴環
更相通注故經有入睢之文。
睢水又東逕彭城郡靈壁東。
南流
漢書項羽漢王靈壁東。
即此處也。
又云東逼榖泗服䖍曰。
水名也。
沛國相界。
又詳睢水逕榖熟兩分
而睢水為蘄水
故二所在
枝分通為兼稱榖水之名。
蓋因地變然則榖水
即睢水也。
又云。
漢軍之敗也。
睢水為之不流
睢水又東南竹縣故城南。
地理志曰。
王莽篤亭也。
李竒曰。
竹邑縣也。
睢水又東與渒湖水合。
水上承甾丘縣之渒
南北百餘里。
東西四十里。
東至解亭
西届彭城甾丘縣故城東。
王莽更名之曰善丘矣。
其水自陂南系于睢水又東睢水南八丈
故溝注之。
水上蘄水
北會睢水。
東逕苻離縣故城北。
漢武帝元光四年
封路傳德為侯國
王莽符合也。
睢水東逕臨淮郡取慮故城北。
汝南步逰張少失其母。
縣令遇母於此
乃使良馬踟蹰
輕軒罔進。
顧訪病嫗
乃其母也。
誠願宿憑而冥感昭徵矣。
睢水又東。
烏慈水。
水出縣西南烏
渚潭
漲東北流長直故瀆合溝。
上承蘄水
北流八十五里注烏慈水。
烏慈水又東取慮縣南入東屈。
逕其城東北流注于睢。
睢水又東逕睢陵縣故城北。
漢武帝元朔元年
江都易工子劉楚侯國
王莽睢陵也。
睢水又東與潼水故瀆會。
上承潼縣西南
北流逕潼縣故城北。
東北睢陵縣下會睢水。
睢水又東南流下相縣故城南。
漢高祖十三年
莊侯泠耳侯國
應劭曰。
下相水出沛國相縣
故此加下也。
然則下相
又是水之别名也。
南流入于泗。
謂之睢口。
經止蕭縣非也。
所謂得其一而亡其二矣。
瓠子河。
東郡濮陽北河
縣北十里
即瓠河口也。
尚書禹貢
既澤。
雍沮會同
爾雅曰。
水自河出為雍。
許慎曰。
雍者。
河雍水也。
漢元光之年。
河水南泆。
害民居。
武帝元封二年
上使汲仁郭昌
數萬人
瓠子决河。
於是上自萬里沙還臨决河。
白馬玉璧
令群臣將軍以下
負薪填决河。
上悼功之不成
作歌曰。
瓠子决兮將奈何
殫為河兮地不寧
無已時兮吾山平。
吾山巨野溢。
弗欎冬日
正道弛兮離常流
蛟龍騁兮放逺逰歸舊川兮神哉沛。
不封禪兮安知外。
皇謂河公不仁
泛濫不止愁苦人。
浮兮淮泗滿。
乆不反兮水唯緩。
一日湯湯兮激潺湲
北渡迴兮迅流難。
長旌兮湛美玉
兮捷石菑
宣防塞兮萬福來。
於是卒塞子口
築宫於其上。
名曰宣房宫。
故亦謂瓠子堰為宣房堰。
而水亦以子受名焉
平帝已後未及脩理
河水東浸。
日月彌廣
永平十二年
顯宗樂浪王景
治渠築堤
起自榮陽
東至千秉一千餘里乃防過衝要。
疏决雍積。
瓠子水絶不通
溝瀆
河水東河濮陽城東北
故衛也。
帝顓頊之墟。
顓頊窮桑徙此。
號曰商丘
或謂帝丘
陶唐氏火正閼伯所居夏伯昆吾
殷之相又之。
春秋傳曰。
閼伯居啇丘。
相土因之是也
衛成公楚丘遷此。
秦始皇衛君角於野
王置東郡濮陽縣
濮水逕其南。
故曰濮陽也。
沛公濮陽
環之以水張晏曰。
河水自固
春秋僖公十三年夏
會于鹹。
杜預曰。
東郡濮陽縣東
咸城者也。
瓠子故瀆。
東逕桃城南。
春秋傳曰。
分曹地自洮盡曹地也。
今甄城西南五十里有桃城
或謂之洮也。
瓠瀆東南清丘北。
春秋宣公十二年
經書滅蕭。
𣈆人宋衛同盟清丘
京相璠曰。
在今東郡濮陽縣。
東南三十里。
魏都尉治。
東至濟陰句縣為新溝。
瓠河故瀆。
東逕句陽之小城陽城北。
城北側瀆。
帝王世紀曰。
濟陰
成陽西北四十里是為榖。
墨子以為堂。
三尺
土階三等
北教八狄道死蛩山之陰。
山海經曰。
狄山之陽。
一名崇山
二說各殊。
以為成陽近是冢也。
余按小成陽
成陽西北里許實牛。
俗喭以為堯城
士安以是冢也。
瓠子北有都關縣故城。
縣有羊里亭。
瓠河逕其南為羊里水。
蓋資城池而變名。
由經有新溝之異稱矣黄初中
賈逵豫州刺史
與諸將征
洞浦有功
魏封羊里亭侯
邑四百户。
即斯亭也。
俗名之羊子城非也。
蓋韻近字轉耳。
又東南會濮水枝津水。
上承濮渠東逕丘城南。
京相璠曰。
濮陽城西南十五里沮丘城。
六國時沮同。
以為楚丘非也。
東逕浚城南。
北去濮陽三十五里。
城側寒泉岡
即詩所謂爰有寒泉
浚之下。
世謂之高平渠非也。
京相璠曰。
濮水故道
濮陽南者也。
東逕句陽縣西。
句瀆出
濮水枝渠
東北句陽縣之小城陽縣
東垂亭西
北入瓠河
地理志曰。
濮水首受沛於封丘縣東北
都關入羊里水者也。
又按地理志。
山陽郡都關縣
今其城在廪丘城西。
地志
山陽廪丘俱屬濟陰
都關無隷陽理
又按地理志。
亦是山陽之屬縣矣。
而東杜考地驗城。
又並言在廪丘城南。
推此而論。
地志之悮矣。
或亦疆理參差未詳
瓠瀆東垂亭北
春秋隱公八年
宋公遇于犬丘。
經書垂也。
京相璠曰。
濟陰句陽縣
城陽五里
有故垂亭者也。
東北廪丘縣濮水
瓠河又在逕雷澤北。
澤藪大城陽縣故城西北一十餘里。
昔華肯履大迹處也。
東西二十餘里。
南北一十五里。
即舜所漁也。
澤之東南成陽縣
史記曰。
武王封弟李載於成。
應劭曰。
其後乃遷于成之陽。
故曰成陽也。
地理志曰。
成陽靈臺
成陽城西二里堯陵
陵南一里慶都陵。
於城為西南稱曰靈臺
鄉曰崇仁
邑號修義
立廟
四周水潭不流
水澤通泉
泉不耗竭
至豐魚笋不敢采捕
并列數碑。
枯柏數株。
檀馬成林
二陵南北列駝。
道逕通。
皆以磚砌之。
修整
陵東城西五十餘步。
中山夫人
妃也。
石壁階墀仍舊
西北三面長櫟聯蔭。
扶踈
中山夫人南有仲山甫冢。
冢西有石廟
傾抵。
破碎畧盡
於城為西南
靈臺東北
郭緣生述征記。
自漢迄晋。
二千石丞尉刊石述叙即位永嘉三年
二千七百二十有一載。
記于妃。
漢建寧四年五月
成陽管遘所立碑文云
陵北
山甫墓。
南二冢間伍員
晋大安中一碑
是永興中建。
今碑祠並無處所
又言堯陵在城九里
中山夫人
在城南二里。
東南六里慶都冢。
陵北二里仲山甫墓。
考地驗狀。
咸為踈僻
蓋聞疑書疑耳。
雷澤西南十許里。
小山孤立上。
停停嶸峙。
謂之歷山
山北小阜
南屬池澤東北陶墟
緣生舜耕陶。
所在墟阜聯屬濱帶瓠河也。
鄭玄曰。
歷山河東
今有舜井。
皇甫謐或言今濟陰歷山是也
雷澤比余鄭玄之言為然
楊雄河東曰。
登歷觀而逕望兮。
浮游於河之巖。
雷首山西抌大河
校之圖諱。
事為士安又云定陶西南
陶丘舜也。
不言在此。
緣生為失瓠河之北。
廪丘縣也。
王隱𣈆書地道記曰。
廪丘者。
春秋所謂齊邑矣。
實表東海者也。
竹書紀年
𣈆列公十一年。
田悼子卒。
田布殺其大夫公孫
公孫廪丘叛于趙。
田布廪丘
角趙孔屑韓師救廪丘
田布戰于龍澤。
田師敗道是也
瓠河濮水俱東。
所謂過廪丘為濮水者也。
縣南北有羊角城
春秋傳曰。
取晉羊角遂襲我高魚
大雨自竇入。
介其庫。
登其城。
剋而取之者也。
京相璠曰。
衛邑也。
東郡廪丘縣南有羊角城
魯邑也。
廪丘東北有故高魚城。
俗謂之交魚城
羊角角逐城皆非也。
瓠河又逕陽晋城南
史記蘇秦說齊曰。
過衛陽𣈆之道經亢父之嶮者也。
晋陽城
廪丘城東南一十餘里。
都關左右也。
張儀曰。
下甲攻衛陽𣈆大關
天下之匈。
徐廣史記義云
關。
一作開。
東之亢父則其道矣。
瓠河之北。
又有郕都城
春秋隱公三年
侵衛
京相璠曰。
東都廪丘縣南三十里有故
地理志曰。
陽鄉也。
褚先生曰。
漢封金安上侯國
王莽更名之曰城榖者也。
瓠河東逕黎縣故城南。
王莽改曰黎治矣。
孟康曰。
黎陽也。
薛瓚言。
黎陽魏郡
非此黎陽也。
世謂黎侯城
黎侯陽寓于衛。
所謂胡為泥中
泥中
邑名。
疑此城也。
上地污下城居小阜
魏濮陽郡治也
瓠河東逕秺縣故城南。
地理志曰。
濟陽之屬縣也。
褚先生曰。
漢武帝金日磾侯國
王莽之萬𡻕矣。
世猶謂之為萬𡻕亭也。
瓠河又東鄆城南。
春秋左傳
成公十六年
公自沙隨還侍于鄆。
京相璠曰。
公羊作運字。
東都廪丘縣東八十里有故運城
即此城也。
又北過東郡范縣東北濟渠
將渠合。
瓠河自運域東北范縣濟濮枝渠合。
上承濟瀆乗氏縣
北逕范縣
左納瓠瀆
故經有濟渠之稱。
又北與將渠受河於范縣西北
東南逕秦亭南。
杜預地東
東平范縣西北有秦亭也。
東南范縣故域南。
王莽更名建陸也。
漢興平中靳允為范令。
太祖東征陶謙徐州
張邈吕布
郡縣響應
程昱說允曰。
必固范。
我守東阿
田單之功可立
即斯邑也。
將渠又東。
濟渠
自下通謂之將渠
北逕范城東
俗又謂之趙溝非也。
東北東阿縣東。
瓠河故瀆。
東北左合將渠
枝瀆上承將渠於范縣東北逕范縣北。
東北東阿城南而東入瓠河故瀆。
又北逕東阿縣故城東。
春秋經書冬及盟于柯。
左傳曰。
盟于柯。
始及齊平
杜預曰。
東阿
即柯邑也。
國語曹洙七首齊桓公逐。
遂邑於此矣。
東北臨邑縣西。
東北荏平縣東為鄧里
自宣防已下。
將渠已上。
無復有水。
將渠下水首受河自北為鄧里
東北祝阿縣濟渠
河水泗口出為濟水
濟水二瀆
合而東注祝阿也。
東北梁鄒縣西分為二。
脉水尋梁鄒
無二流。
蓋經之誤。
東北者為濟河
其東者為時水
又東北至西濟河東北入于海。
時水東至臨淄縣西。
南過泰山華縣東。
南至費縣東入于沂。
時。
即耏水也。
音而。
春秋襄公三年
齊晋盟于耏者也。
京相璠曰。
臨淄唯有澅水西北
地理志曰如水矣。
耏如聲相似
然則澅水即耏水也。
蓋以澅與時得通稱矣。
時水
西安城西南分為二水
枝津别出。
西流德會水注之。
昌國縣黄山西北流。
昌國縣故城南。
樂毅攻齊有功
燕昭王以是封之為昌國君
德會水。
西北五里泉水注之。
水出縣南黄阜。
北流逕城西北德會
西北世謂之滄浪溝。
北流時水
地理志曰。
德會水出昌國西北
西安入洳是也
時水又西逕東高苑城中而西注也。
俗人過今側城南注
又屈其城南
史記漢文帝十五年
分齊膠西上國高邑
徐廣音義曰。
樂安高苑城
故俗謂之東苑也。
其水又北注故瀆。
又西蓋野溝水注之。
導延鄉城北平地出泉西北逕延鄉城北。
地理志曰。
千乗延鄉縣
世人故城為從城。
延從字相似
讀隨字改。
未詳也。
西北流世謂之蓋野溝。
西北流逕高苑縣北注時水
時水又西逕西高苑縣故城南。
漢高帝六年
封治倩為侯國
王莽常鄉也。
水側城西注。
京相璠曰。
今樂安傳縣南界有時水
西通濟
上源出盤北至高苑下有死時中無水。
杜預
時水樂安枝流
旱則竭涸
春秋之乾時也。
左傳莊公九年
齊魯戰地
魯師敗處也。
時水西北梁鄒城入于沛。
非沛入時
時來注沛。
若沛分東流
不得以時為名。
尋時沛更無别流南延華費之所。
斯為繆矣。
汶水泰山萊蕪縣原山
西南嬴縣南。
萊蕪縣
在齊城西南。
原山又在縣西南六十許里。
地理志。
汶水淄水俱出原山
西南
不得過其縣南也。
從征記曰。
汶水出縣西南流
又言自入萊無谷。
夾路連山百數里。
水隍多行石澗中。
出草藥。
松柏林藿綿濛。
崖壁相望
或傾岑阻逕。
迴巖絶谷
清風鳴條
山壑俱響。
凌高降深。
惴栗之歡。
溪逕過懸東之艱。
出谷十餘里。
有别谷在孤山
谷有清泉
泉上數丈有石穴二口
容人行入。
穴丈
九尺許。
四五丈。
言是昔人之處。
薪爨烟墨猶存
谷中林木緻宻
行人鮮有能至矣。
又有少許
引灌之踪尚存
出谷平丘
傍水。
土人悉以種麥
此丘不宜稷黍宜麥人相承以殖之。
意謂麥丘所栖愚公谷也。
何其深洮幽翳
可以托業如此也。
余時逕為之躊蹰
為之屢眷矣。
余按麥丘愚公在齊川谷
猶傳其名不在魯蓋志者之繆耳。
汶水西南嬴縣故城南春秋左傳桓公三年
會齊嬴博婚于齊也。
東南奉高縣北。
奉高縣
漢武帝元封元年立。
以奉泰山郡治也
縣北有吳李札子墓。
汶水南曲中。
李札之聘上國也。
䘮子於嬴博之間。
即此處也。
從征記曰嬴縣西六十里有李札兒冢。
冢圓其高也。
前有石銘一所漢未奉高所立無所述叙標志而已
自昔民户洒掃之。
不能然。
碑石糜碎
靡有遺矣。
唯跌存屈從縣西南流汶出牟縣故城西南阜下。
俗謂之胡盧堆。
淮南子曰。
汶出弗其高誘曰。
山名也。
或斯阜也。
牟縣故城在東北古牟國也。
春秋時
朝魯
故應邵曰。
附庸也。
俗謂是水為牟汶也。
西南奉高縣故城。
西南流注于汶。
汶水又南右合汶水
出分水溪源。
中川分水東南流逕泰山東。
天門下溪水。
水出泰山天門下谷東流
古者王升封。
咸憩此水。
水上徃徃石竅
蓋古設舍所誇處也馬弟伯書
光武泰山
弟伯從登平地二十里。
南向極望
無不視其為高。
以為小伯石。
以為水雪
仰視巖石
松樹鬱鬱蒼蒼
如在雲中
俯視谷碌碌不可丈尺
直上七十里天門
仰視天門
如從穴中視天矣。
應劭漢官儀
泰山東南頂名日觀者。
一鳴時。
日始欲出。
長三丈許。
故以
其水自溪而東濬波注壑。
南流龜陰龜田
山在博縣北一十五里。
夫子政道陵遲
望山而懷
故琴龜山
山北龜陰也。
春秋定公十年
齊人來歸龜陰是也
又合環水
水出泰山南溪
南流中階兩廟間。
從征記曰。
泰山下中上三廟。
墻闕巖整。
廟中柏樹兩階
大二十餘圍。
漢武所植也。
赤眉嘗斫一樹見血而止。
斧剏猶存
門閣三重樓榭四所
三層一所
高丈
八丈
樹前有大井極香冷。
異於凡水。
不知何代所掘。
不嘗浚渫水旱不减
中有漢時樂器
神車木偶
靡宻巧麗
父有石勒建武十三年
貴侯張余上金一匹
二尺
形制甚精。
中廟下廟五里
屋宇崇麗下廟
廟東西夾澗。
上廟山頂
封禪處也。
其水又屈而東流入于汶水
又東南流南明堂下
漢武帝元封元年泰山降坐明堂東北址。
武帝古處嶮狹而不顯也。
欲治明堂奉高傍而未曉其制。
濟南公玉帶
上黄明堂圖。
中有一殿
四面無壁
茅蓋之。
通水宫垣為複道。
上有樓從西南入。
名曰崑崙
天子從之入以拜祀上帝
於是上令奉高明堂汶水
如帶圖也。
引水為壁雍處。
基瀆存
世謂此水為石汶
山海經曰。
環水泰山
東流注于江。
即此水也。
環水左入汶水
汶水又西南流逕徂崍山西
山多
所謂徂崍之也。
廣雅曰。
道梓也。
抱朴子玉策記曰。
千歲
中有物或如青牛
或如青犬
或如人。
壽萬歲。
又稱天陵偃蓋也。
所謂樓松也。
魯連曰。
樅高十仞而無枝。
非憂正室之無柱也。
爾雅曰。
松葉柏身曰樅。
鄒山記曰。
崍山
梁甫奉高三縣界。
猶有美松
亦曰尤崍之也。
赤眉樊崇所堡也。
自號尤來三老矣
山東巢父
山高十里
山上陂水
方百許步。
三道流注
一水東北沿溪而下
屈逕縣南西北流入于一水北流歷澗西流入于汶。
一水南流陽關亭南。
春秋襄公十七年
逆臧紇自陽關者也。
西流入于汶水也。
博縣西北
汶水南逕博縣故城東。
春秋哀公十一年
吳伐博者也。
灌嬰田横城下
屈從城南西流
不在西北也。
汶水西南龍鄉故城南。
春秋成公三年
圍龍。
龍囚頃公
嬖人盧蒲就殺而膊諸城上齊親皷取龍者也。
漢高帝八年
謁者陳署侯國
汶水西南逕亭。
亭山黄帝所禪也。
有神廟。
水上石門
舊分水下溉處也。
汶水西南陽關故城西。
本有平縣陽關亭矣。
春秋襄公十七年
逆咸紇自陽關者也。
陽虛居之。
以叛之。
焚菜門而奔齊者也。
汶水又南左會淄水
水出泰山巢父縣東
西南流兔裘城北。
春秋隱公十一年營之。
公謂羽父曰吾將歸
郡國志曰。
梁父兎裘聚。
淄水又逕梁父縣故城南。
縣北有梁人
開山圖曰。
泰山在左。
亢父在右。
亢父
梁甫主死。
王者泰山梁甫故縣取名
淄水西南柴縣故城北。
地理志曰。
泰山之屬縣也。
世謂之柴汶矣。
淄水又逕郕北。
漢高帝六年
董渫侯國
春秋齊師圍郕。
郕人齊。
欽馬於斯水也。
孔子行於郕之野。
榮啓期
於是鹿裘被髮琴歌三樂之歡。
夫子善其能寬矣。
淄水又西逕陽關城南。
西流注于汶水
水又南逕巨平縣故城東而西南流
城東魯道
所謂魯道有蕩。
齊子由歸者也。
汶上夾水文姜臺。
汶水又西南流
汶水滔滔矣。
淮南子曰。
渡汶則死。
天地之性𠋣伏難尋。
不可以情理窮也。
汶水西南魯國汶陽縣北。
王莽汶亭也。
縣北有曲水池亭。
春秋桓公十二年
書公子于曲池
左傳曰。
杞莒也。
杜預曰。
魯國汶陽縣北有曲水亭
漢章帝元和三年
東巡泰山
立行宫於汶陽
執金吾耿恭
城門汶上
基塹存
世謂之關陵城也。
汶水又西逕汶陽縣故城北而注。
西南蛇丘縣南。
汶水又西洸水
又西逕蛇丘縣南。
冶鑄故城
春秋左傳
宣叔娶于鑄是也
杜預曰。
濟北蛇丘縣冶鑄鄉城者也。
西南過岡縣北。
地理志。
鄉故闡也。
王莽更之曰柔也。
應劭曰。
春秋經書齊人取讙及闡亭是也
杜預春秋釋地曰。
闡在岡縣北。
城東有一小亭
今岡縣治
俗人又謂之闡亭。
京相璠曰。
岡縣西四十里有闡亭。
未知孰是。
汶水又西蛇水注之。
水出縣東泰山
西南流汶陽
齊所侵也。
自汶之北。
平暢極目
僖公以腸季友
蛇水西南逕鑄城西左傳所謂蛇淵囿也。
京相璠曰。
濟北蛇丘城
城下有水。
魯囿俗謂之濁須水非矣。
蛇水西南城南
書公于下讙是也
今俗謂暉城。
春秋左傳桓公三年
公子暉如
氏于下讙非禮是也
有夏暉之名矣蛇水西南
汶水又西。
溝水注之。
水出東北馬山
西南流棘亭南。
春秋成公三年
經書叔孫儔如帥師圍棘
左傳曰。
汶陽
不服圍之。
南去汶水八十。
西南逕遂城東
地理志曰。
蛇丘遂卿
遂國也。
春秋莊公十三年
齊滅遂而戍之者也。
京相璠曰。
遂在蛇丘東北十里
杜預以為然。
縣東北無城以擬之。
今城在蛇丘西北
杜預傳疑之非也。
又西逕下讙城西而入汶水
汶水又西逕春亭北。
考古名。
平陸縣崇陽亭。
然是東去岡城四十里。
進璠所注則符。
並所未詳也。
西南平章縣南
地理志曰。
東平國故梁也。
景帝中和六年
别為濟東國
武帝元鼎元年大河郡
宣帝甘露二年東平國
王莽有鹽城章城
按世本任之國也。
齊人降章者也。
故在無鹽城東北五十里。
汶水西南泌水注之。
水出縣東北。
自源西南流肥城縣故城南。
樂正子春謂其弟子曰。
子適齊過肥。
肥有君子
左逕自窳亭北
章帝元和三年
鳳凰集肥城句窳亭。
後其祖而巡泰山
即是亭也。
泌水西南富城縣故城西。
王莽之城當也。
其水又西南流注于汶。
汶水西南桃鄉縣故城西。
王莽鄣亭也。
以此為鄣城非
蓋因巨新之故目耳。
西南無鹽縣南。
西南壽張縣北。
西南安民亭入于濟
汶水桃鄉四分
當其派别之處。
謂之四汶口。
左二雙流
西南無鹽縣之郈鄉城南。
叔孫伯之故邑也。
禍其鬬鷄矣。
春秋左傳
定公十二年
叔孫氏墮郈。
今其城無南面。
汶水西南逕其平陸縣故城北。
應劭曰。
古厥也。
今有厥亭。
汶水又西逕危山南
世謂之龍山也。
漢書五行志曰。
哀帝時
無鹽山上自起。
覆草如馳道狀。
石轉立。
𣈆灼曰。
漢注作報
山脅石一丈。
轉側起立
九丈六寸
旁行一丈
四尺
東平王及后。
謁自之石所。
治石象報立石
東倍草并祠之。
建平三年
息夫躬告之。
自殺后謁棄市國。
漢書宣帝起之表也。
汶水又西合為一水
西南入茂都澱。
水之異名也。
水西南謂之巨野溝。
西南逕致城南
郡國志曰。
須昌縣有致宻城古中都也。
夫子所宰之邑矣。
養生送死之節。
長㓜男女之禮。
路不拾遺器不彤僞矣。
巨野溝。
西南桓公河北水西出澱謂之臣良水。
西南逕致宻城北。
西南流注瀆。
次一汶西逕郈亭北
西至壽張故城東。
遂為澤渚。
初平三年
曹公黄中壽張東。
鮑信戰死于此
右一汶西流無鹽縣故城南。
舊宿國也。
齊宣后之故邑
所謂無鹽醜女也。
漢武帝无朔四年
封城縣恭王劉慶東平侯
即此邑也。
王莽更名之曰有鹽亭汶水又西逕洽鄉城南。
地理志曰。
所謂無監有洽鄉者也汶水西南流壽張縣故城北。
春秋之良縣也。
縣有壽鬟。
漢曰壽良
應劭曰。
世祖叔母
光武改曰壽張也。
建武十五年
世祖樊宏侯國
汶水西南
長直溝水注之。
須昌城東北榖陽
南逕須昌城東。
南漆溝水注馬
水出無鹽城東北五里阜山下。
西逕無鹽縣故城北。
水側東平憲王倉冢。
碑闕存馬。
元和三年
章帝東平
祀以大牢
親拜祠坐。
賜御劍於陵前。
其水又西流長直溝。
溝水分為二。
一水西逕須昌城南入瀆。
一水南流注于汶。
汶水西流
淮南子曰。
汶出弗其西流合浦
高謗
弗其。
山名
朱虛縣東。
余按誘說
是乃東汶
所謂入沛者也。
蓋其誤證耳。
泗水魯卞縣北山
地埋志曰。
濟陰來氏縣。
云出卞隷北。
言北為非矣。
山海經曰。
泗水魯東北。
余昔因公事
沿歷徐汔路逕洙泗
因令尋其源流
水出汴縣故城乘南。
西北
春秋眧公七年
謝息納李孫之言。
成邑
與𣈆而遷于
杜預曰。
魯國卞縣東南有挑墟。
世謂之曰陶墟
所處也。
井曰舜井。
為非也。
虛有澤。
澤方一十五里。
深水微渟三丈
如滅澤西際皋。
俗謂之媯亭山
蓋省陶瓐舜井之言。
因復有媯亭也名矣。
阜側有三石穴。
廣圓三四尺。
穴有通壳。
水有盧溝。
數夕之
傾陂竭澤矣左右民居
識其將漏。
以木為曲狀約鄣穴口
魚鹽暴鱗
不可矣。
自此連岡通年
西北四十許里。
岡之西際。
便得泗水之源也。
物志曰。
泗出焙尾。
盖斯阜者矣。
石穴吐水。
五泉俱導。
泉穴各征尺餘
水漂南側有一廟
成林
時人謂之原泉祠。
非所究也。
泗水西逕其縣故城南。
春秋農公二十九年。
季武取卞曰聞守卞者狩叛。
臣率徙以取之是也
南有始薎城春秋隱公元年
公及邾。
儀父盟于䕏者也。
水出二邑之間。
西逕郚城北。
春秋文公七年
書公伐邾
三月甲戌
須句遂城部。
杜預曰。
魯邑也。
卞縣南有部城。
備邪難也。
泗水自卞而洙水也。
西南魯縣北。
泗水又西南流魯縣分為二流
水測有一城
二水分會也。
北為涷瀆。
莊公九年
經書
京相璠曰。
並言洙水魯城北。
浚深之為齊備也。
南則泗水
夫子教於洙泗之間。
今於城北二水
天子領使之所也。
從征記曰。
洙泗二水
交於魯城東北十七里。
闕里
洙泗
牆南北一百二十步。
東西六十步。
四門各有石閫
北門洙水百步
後漢初。
闕里荊𣗥自開。
從謂堂至九里
鮑永為。
因脩饗祠。
以誅魯賊彭豐等。
郭緣生言。
泗水在城南非也。
余按國語
公夏溢於泗測里。
斷置棄之。
韋昭
泗在魯城北。
史記冢記。
王隱地遒記。
咸言葬孔子魯城泗水上。
泗水南有夫子冢。
春秋孔演圖曰。
鳥化為書
孔子奉以告天
赤爵荼書。
上化黄玉
刻曰孔捷命作。
應法為亦制。
題辭曰。
孔于卒。
以所受黄玉魯城北。
子貢盧蓋處也。
譙周
孔子死。
魯人就冢次而居者百有家。
命曰孔里。
孔叢曰。
夫子墓墊方一里
魯城六里泗水上。
孔丘封五十餘所。
人名昭穆不可復識。
有銘碑三所
獸礙其存。
皇覧曰。
弟子各以四方竒木來植。
故多諸異樹。
不生𣗥木刺草
今則無復遺條矣。
泗水自城北。
南逕魯城
西南合沂水
沂水魯城東南尼丘西北
顔母所祈而孔子也。
山東一十里。
顔母廟。
山南數里。
孔子父葬處。
所謂防墓崩者也。
平地泉。
流逕魯縣故城南。
水北東門外。
爰居所止處也。
國語曰。
海鳥爰居
止於魯城東門之外三日臧文仲祭之。
展禽譏馬。
莊子曰。
海鳥止郊
魯俟觴之。
奏以廣樂具以。
大牢
三日而死。
養非所養矣門廓之外
戎夷死處。
吕氏春秋曰。
戎夷齊如魯。
大寒
而後門。
弟子宿於郭外
愈甚
弟子曰。
子與我衣。
我活。
我與子衣。
子治
國士也。
天子惜。
不肖
不足愛。
弟子曰。
不肖人。
惡能與國士并衣哉。
戎嘆曰。
不濟未解衣與弟子
半夜而死。
沂水北對稷門
圉人犖有刀能投蓋于此門。
服處曰。
能投千鈞之重過門之上也。
杜預謂走接屋之桶。
及覆門上也。
春秋僖公二十年
經書新作南門
左。
曰。
不時也。
杜預曰。
本名稷門僖公高大之。
今猶不與諸門
名高門也。
遺基猶在
地八矣。
亦曰雩門
春秋左傳
莊公十年
公子偃請撃師。
竊從雩門蒙皋北而出者也。
門南隔水有壽壇。
壇高三丈
曹點所欲風舞處也。
高門一里
道西有道兒君碑。
是魯。
君立
昔魯參居此。
不入郭。
縣即曲阜之地。
少昊之墟。
大庭氏之庫。
春秋竪牛之所攻也。
劉公幹魯都賦曰。
戢武器於有災之庫。
放戎巨野之坰。
周成王姬旦曲阜曰魯。
秦始皇二十三年
以為薛郡
漢高后元年為魯園年上季氏宅。
宅有武子臺。
令雖崩夷。
猶高數丈。
臺西百步
大井三丈
深十餘丈。
石壘之。
石似磬剩。
春秋宣公十二年
公山不狃帥费攻
公入季氏之宫。
武子之臺也。
臺之西北二里周公臺。
五丈
五十步。
臺南四里許則孔廟
夫子故宅也。
大一頃。
所居之堂。
後世以為廟。
漢高祖十三年過魯。
以太牢祀孔子
詩書
經典淪缺
漢武帝時
魯恭王孔子舊宅
尚書春秋論語孝經
時人已不復知有右文
謂之科斗書
漢世秘之。
有見者。
于時堂上金石之竒。
乃不壞。
屋三間
夫子左西門東向。
微母在中南面
夫人隔東一間乘向。
夫子𥄢前有石硯一枚
作甚云平時物也。
魯人孔子乘車廟中
顔路所請者也。
獻帝時
廟遇火燒之。
永平中。
鍾離意為魯
到官錢萬三千丈。
户曹孔訢治夫子車。
身入廟拭几席劎履子張除堂下草。
得玉七枚
伯懷其一。
六枚白意
主簿安置几前
孔子授堂床首懸瓮
召孔訢問何等瓮也。
對曰。
夫子瓮也。
背扇丹書
人勿敢也。
曰。
夫子聖人
所以遺瓮。
欲以懸示後賢耳。
發之。
中得素書
文曰。
後世修吾書。
董仲舒
護吾皋。
拭吾履。
發吾司。
會稽鍾離
璧有七。
伯藏其一。
即君問。
服馬
魏黄初二年
文帝郡國修起孔子舊廟
百户吏卒。
有夫子像列二弟子執卷立侍穆穆詢仰之容漢魏以来廟列七碑二碑無字枯柏猶茂廟之西北二里顔母廟。
廟像猶嚴。
有修栝五株
孔廟東南五百步有雙石闕。
靈光之南。
闕北百餘步即靈光殿基。
東西二十四丈。
南北十二丈。
高丈
東西廊廡别舍
中間方七百餘步。
闕之東北浴池
方四十許步。
池中釣臺十步
池臺悉石也。
遺基尚整。
王延壽賦曰。
周行數里。
不見日者也。
漢景帝程嬋子魯恭王之所造也。
殿之東南
泮宫也。
高門直北
西宫中有臺。
高八十尺。
臺南水。
東西一百步。
南北六十步。
西水
南北四百步。
東西六十步。
臺池成結石為之。
所謂思樂泮水也。
沂水又西逕圓丘北。
立高四丈
沂水西流
昔韓射龍於斯水之上。
尸子曰。
雉見羊於魯。
龍飲於沂。
曰。
吾聞之出見虎搏之。
見龍射之。
今弗射。
不得行吾聞也。
遂射之。
沂水又西右注泗水者也。
西過瑕丘縣東。
屈從東南流。
漷水東來注之。
瑕丘
魯邑
春秋之負瑕矣。
襄公七年
季康子伐邾
囚諸負瑕是也
應劭曰。
瑕丘在縣西南
衛大夫公叔文子升瑕丘
伯玉文子曰。
樂哉
死則我欲葬
伯玉曰。
吾子樂之
請前刺其欲害民也。
瑕丘之名。
蓋因斯以表稱矣。
曾子吊諸負
鄭玄皇甫謐并言衛地。
魯衛雖殊。
則一也。
漷水東海合鄉縣
漢和帝永寧九年
馬光子服侯國
水西南流
春秋襄公二年
季孫斯伐邾
漷東
沂西是也
漷水又逕魯國鄒山東南而西流
春秋左傳所謂嶧山也。
邾。
文公之所遷。
今城鄒山之陽。
依巖岨以墉國。
邾婁之國曹姓也。
叔梁紇也。
孔子於此
後乃縣之
鄒山之名以氏縣也。
王莽之鄒亭矣。
京相璠
地理志。
嶧山鄒縣北。
之所依為名也東西二十里。
高秀獨出
積石相臨
殆無壞。
石間孔穴
洞達相通
徃徃有如數間屋處。
其俗謂之磹孔。
遭亂輙將處人
外寇雖衆。
無所施害。
永嘉中。
太尉郗監。
鄉曲逃此
胡賊攻守不能得。
南有大嶧。
名田郗公嶧。
山北絶巖
秦始皇觀禮於魯。
登於嶧山之上。
丞相李斯大篆勒銘山嶺
名曰畫門。
所謂保有鳬嶧者也。
漷水西南蕃縣故城南。
又西逕薛縣故城北。
地理志曰。
車正奚仲之國也。
書記年。
梁惠成王三十一年。
邳遷于薛。
改名徐州
城南山上奚仲冢。
晋太康地記曰。
奚仲在城南二十五里。
山上百姓謂之神靈也。
齊封田文於此
號孟嘗君
喻。
今郭側猶有文冢
結石為郭。
作制嚴固
塋麗可尋。
行人徃還
莫不逕觀。
以為異見矣。
郭水又西逕仲虺城北。
𣈆太康地記曰。
奚仲遷於邳。
仲虺居之以為湯左相
其後當周爵稱
後見侵削
霸者所絀為伯任姓也。
應劭曰。
邳在薛。
徐廣史記音義曰。
楚元王
吕后三年上邳也。
有下故此為上矣。
𣈆書地道記曰。
仲虺城在薛城西三十里。
漷水又西逕至湖。
陸縣入于泗。
京相璠曰。
薛縣漷水首受蕃縣
西注山陽湖陸是也
瑕丘東誤耳。
南過平陽縣西。
縣即山陽郡南平陽縣也。
書記年曰。
梁惠成王二十九年。
盻及宋人東鄙平陽者也。
王莽改之曰黽平矣。
泗水南逕故城西。
世謂之漆鄉
應劭十三州記曰。
漆鄉
邾邑也。
杜預曰。
平陽東北漆鄉
漷今見有故城
西南二里
未詳也。
南過高平縣西。
洸水從北。
西來流注之。
泗水南逕高平
東西十里
南北五里
四里
衆山
最高。
頂上方平
故謂之高平
縣亦取名
泗水南逕高平縣故城西。
漢宣帝地節三年
丞相魏相侯國
高帝八年
將軍陳錯為藁
地理志曰。
縣故山陽之藁也。
王莽改曰高平
應劭曰。
章帝改。
按本志曰。
王莽更名
章帝因之矣。
所謂洸水者。
洙水也。
蓋洸相入通稱也。
南過方輿縣東。
漢哀帝建平四年
女子無嗇生子
二月
兒啼
不舉
葬之陌上。
三日人過聞啼聲。
母倔養之
菏水從西來注之。
菏水。
沛水之所注以湖澤也。
而東與泗水合於湖陵縣西六十里榖庭城下
俗謂之黄水口。
黄水西北巨野澤。
蓋以黄水沿注于菏。
故因以名
又屈東南湖陸縣南。
涓水東北流注之。
地理志曰。
湖陸縣也。
菏水在南。
王莽更曰湖陸
應劭曰。
尚書一名湖陵
章帝東平王蒼子為湖陵
更名湖陵也。
泗水東逕郗鑒築城北。
東逕湖陵東城南。
桓温北入也。
歡擒慕容忠於此
城東度尚碑。
泗水左會梁水
地理志曰。
水出蕃縣
縣之東北平澤
出泉若輪
發源川。
西南流分為二水
北水西出蕃縣北。
西逕滕城北。
春秋左傳
隱公十一年
滕侯來朝爭長
曰。
封。
滕侯曰。
我周之十正也。
庶姓也。
不可以後之。
公使羽父請薛曰。
辱在寡人
喭有之曰。
山有木。
則度之。
有禮
主則擇之。
周之宗盟異姓為後寡人若朝于薛。
不敢與諸任齒。
君若辱。
寡人則願以滕君為請。
許之。
乃長滕侯者也。
漢高帝夏侯嬰侯國
號曰滕公
鄧晨曰。
沛郡公丘也。
其水又溉於故城
在滕西北
地理志即滕也。
周懿王錯叔綉文公所封也。
齊滅之。
以為縣。
漢武帝元朔三年
魯恭王劉順侯國
以為水流
遂及百
故有兩溝之名
梁水
枝渠西南魯國蕃縣故城東。
以南鄰於漷。
亦謂之西漷水
梁水又屈逕城南
應劭曰。
縣古小邾邑也。
地理志曰。
其水西流注于沛。
沛在湖陸西。
而左注泗。
泗沛合流
故地記或言
言入
互受通稱
故有沛之
開駰十三州志曰。
西至湖陸入泗是也
無南梁之名。
而有涓涓之稱。
即是水也。
戴延之西征記亦官。
湖陸縣東南有涓涓水
亦無記於南梁謂是吳王所道之瀆也。
湖陸西南自是延之
蓋以國語
吳王夫差起師
北會黄池
掘溝於商魯之間。
北屬之沂。
西屬于沛。
以是言。
故是水為吳王非也。
余以水路求之。
止自泗川耳。
北達沂。
西北於商魯而接於沛矣。
具所浚耳。
非謂起自東北受沂。
西南注沛也。
假之有通。
非吳所趣。
年載誠眇。
人情厠近。
以今忖古。
知一延之不通情理矣。
泗水又南漷水注之。
又逕薛之上邳城西
南注者也。
南過沛縣東。
許由沛澤
即是縣也。
縣蓋取澤為名。
滅屬
泗水之濱。
泗水郡治。
黄水注之。
黄水小黄縣黄鄉黄溝
國語曰。
吳子諸侯黄池者也。
黄水東流外黄縣故城南。
張晏曰。
魏郡内黄縣
故加外也。
曰。
縣有黄溝
故縣
圄稱陳留風俗
曰。
縣南渠水
春秋之曲棘里
别都矣。
春秋昭公二十五年
宋元公卒于曲棘是也
華元居于稷里。
宣公十五年
鄭國
𣈆解楊建致命于此
宋人懼。
使華元乗闉夜入
登子反之床曰。
寡君使以病告弊邑
易子而食
折骨以爨。
城下之盟
所不能也。
子反退一舍
乃平。
城東上猶華元
祠之不輟
城北有華元冢。
黄溝城南東逕下。
春秋僖公九年
齊桓公諸侯葵丘
宰孔曰。
侯不務德而動逺略
北伐山戎
南伐
西為此
東略不知西。
則𠘶矣。
其在亂平。
君務靖亂
無勤於行。
𣈆乃還。
即此地也。
黄溝東注大澤
蒹葭莞華
即世所謂也。
陂水北流定陶縣南。
東逕山陽郡
成武縣丘亭北。
黄溝東逕部城北。
成武縣故城南。
王莽更之曰安也
黄溝東北逕郜城北。
春秋極公二年
經書取郜天
戊申納于
左。
曰。
督攻孔父而取其妻。
殤公而立公子憑。
郜大鼎賂公。
臧僖伯為非禮。
十三州志曰。
成武縣東南有郜城。
俗謂之北部者也。
黄溝又逕東平縣縣故城南。
又東石泡水
豐水上源也。
水上大薺
東逕貫城北。
東逕已氏縣故城北。
王莽已善也。
縣有伊尹冢。
崔駰曰。
殷帝沃丁之時
伊尹於薄。
皇覧曰。
伊尹冢在濟陰已氏平利鄉。
皇甫謐曰。
伊尹年百餘歲而卒。
大霧二日
沃了葬以夫子之禮。
親自臨䘮以報大德
東逕孟諸澤。
杜預曰。
澤在梁國睢陽縣
東北逕邛城縣故城南。
地理志曰。
山陽縣也。
王莽更名之曰部城矣。
故世南郜北郜之論也。
東逕單父故城南。
昔宻子賤治也
孔子使巫馬期觀政入其境。
夜漁者問曰。
得魚輙放。
也。
曰小者。
大夫長育之故也。
子聞之曰。
誠彼形此。
子賤待之善矣。
借哉不齊
所治者小也。
王莽更名為利善矣。
世祖建武十三年
劉茂侯國
東逕平樂
縣。
石合泡水
水上承水。
下邑縣東北注。
一水上承水於特秋縣北流
世又謂溝水積為渚。
渚水北流
二渠雙引
左合澧水
俗謂之二泡也。
自下澧泡。
並得通稱矣。
故地理志曰。
平樂
侯國也。
泡水所出
又逕豊西潭
謂之豊水。
漢書高祖送徒麗山
徒多亡。
到豊西潭大蛇當逕。
㧞劎斬之。
此即高祖斬蛇處也。
東逕大偃。
水分為二。
東逕豊縣故城南。
王莽之吾豊也。
水側城東北流
右合枝水上承豊西大堰
派流東北豊城北。
東注澧水
澧水東合黄水
時人謂之狂水
蓋狂黄聲相近
俗傳失實也。
自下黄水
兼通稱矣。
水上舊有梁。
謂之泡橋。
王智深史云
大尉劉義恭
彭城遣軍
王嵇玄敬北至城。
魏軍。
魏軍於清西望見玄敬士衆
南康携引趣泡橋。
沛縣民逆燒泡橋。
又於打皷
携謂大至
乎渡泡水
水深酷寒
溺死者殆半。
清水
泗水别名也。
沈約宋書
稱魏軍欲渡西非也。
泡水東逕沛縣故縣城南。
秦末兵起。
蕭何曹參漢祖於此城。
高帝十一年
合陽侯劉仲子為侯國
城内漢祖
廟前三碑
後漢立。
廟基以青石為之。
階陛尚存
劉備之為徐州也治此。
𡊮術遺紀攻備
求救吕布救之屯小沛。
招靈請共飲。
謂靈曰。
玄德弟也。
不喜合鬬
但喜解關。
乃植戟於門。
彎弓曰。
射戟
小支
者當各解兵
不。
留决鬬。
一發之。
遂解。
此即射戟支處也。
述征記曰。
極大
四周塹通豐水
豐水城南東注泗。
泡水也。
地理志曰。
泡水平樂縣東北至沛入泗者也。
泗水南逕沛縣東。
縣治故城南。
垞上東岸泗水亭
漢祖泗水亭長。
即此亭也。
故亭今有高廟
廟前有碑。
延熹十年立。
廟闕崩禠。
略無全者。
水中有故石梁處。
石尚存。
高祖之破點也。
過之置酒沛宫
酒酣歌舞
慷慨傷懷曰。
游子恩故鄉也。
伵水又東南逕流廣戚縣故城南。
漢武帝元朔元年
劉澤侯國
王莽更之曰力聚也。
泗水又逕留縣
南逕垞城東。
城西南有崇侯虎
道論遺愛不知因而逺有此圖。
泗水南逕大夫桓魋冢。
西山泗水上而盡石鑿而為冢。
今人謂之石郭者也。
郭有二重
石作工巧
夫子以為不如死之速朽也。
東南彭城縣東北
泗水西有革龍寺。
沙門釋法顯逺出西城
海東還。
龍華圖
首創此制法流
法顯始也。
其所待尺基二石
仍在南陸東基堪
石尚光潔可愛
泗水又南淮水
南逕彭城縣故城
周顯王四十二年
九鼎淪没泗淵
秦始皇時
於斯水。
始皇自以德合三代
大喜
使數千人没水求之不待
所謂伙也。
系而行之。
未出。
龍齒嚙斷其系。
故語曰。
樂大早。
當是猛浪耳。
泗水又逕龔勝墓。
尚存
又逕亞父冢。
皇覧曰。
亞父冢在廬江縣郭東
居巢亭中亞父井
吏民親事皆祭亞父居巢㕔上。
更造祠於郭東
至今祠之。
漢書項羽
陽人范增耒至彭城疽苑。
不言居巢
彭城南有項羽馬臺
臺之西南山麓上。
即其冢也。
不慕蓋之舉。
自絶於斯
可謂褊矣
推考書墓。
近於此也。
南過吕縣南。
吕。
也。
春秋襄公元年
及陳。
子辛
吕留是也
縣對泗水
漢景帝三年
白頭鳥與黑為群鬬於縣
白頭不勝
泗水死者數千。
京房易傳曰。
送親親。
厥妖白黑鳥鬬
時有吳楚之反。
泗水之上有石梁
吕梁也。
宋景公弓工之弓。
彎弧東射
矢集彭城
飲羽石渠
梁也。
懸濤漰漭
實為泗嶮。
孔子所謂魚鰲不能
懸水三十仞。
流沫九十里。
則不能也。
惟嶽之喻。
末使極天明矣。
𣈆太康地記曰。
水出磬石
所謂泗濱浮磬者也。
泗水南流
溪水注之。
水上泗水吕縣東南流。
隰。
山高而注于泗川
泗水冬春淺澁
排沙通道
是以行者多從此溪。
即陸賦所
水之捷岸。
泗川之積沙者也。
𣈆大元九年
左將軍謝玄吕梁督護聞人奭用功九萬擁水。
立七拖以利運漕者。
南過下邳縣西。
泗水歷縣嶧山東
奚仲所遷邳嶧者也。
泗水東西下邳縣故城西東
沂水流納注馬
東海屬縣也。
應劭曰。
奚仲自薛徙居之。
故曰下邳也。
漢徙齊王韓信楚王都之。
後乃縣馬
王莽之潤嶮矣。
東陽郡賴曰。
嘉東陽鄰。
下邳是也
𣈆灼曰。
東陽縣本屬臨淮郡
明帝分屬下邳
後分屬廣陵
張晏曰。
東陽郡
廣陵郡也。
漢明帝下邳郡矣。
城有三重大城中有司馬石苞
鎮東將軍胡質
司徒
監軍石崇四碑
南門謂之白門
魏武陳宫於此處矣。
中城吕布所守也。
小城𣈆中興北中即。
荀羡郗曇治也
泰伯具伯
少孤。
與弟文章相失二十餘年。
於縣市。
文章欲歐。
伯武心神悲慟
尋問
乃兄弟也。
縣為沂泗也。
又有原水注之。
水出彭城武原縣西北
南逕城西
王莽之樂。
亭也。
縣東有徐廟山
因徐徙。
以即名之也。
山上石室
徐廟也。
武原南合武水謂之泇水。
南逕剛亭城。
南至下邳
謂之原水口也。
又有祠水出西北海容其。
南至下邳
泗水東南下相縣故城
王莽從德也。
城之西北有漢太尉陳球墓。
墓前有三碑
弟子管寧華歆華所造。
初平四年
曹操徐州被之。
取慮睢陵等縣以其父避難被害於此
屠其男女十萬泗水為之不流
自是縣人無行跡。
亦為暴矣。
泗水東南得睢水口
泗水又逕宿預城之西。
又逕其城南
下邳之宿縣也。
王莽更名之曰康義矣。
𣈆元皇之為安東也。
督運軍儲而為邸閣也。
魏太和中
南徐州後省為戍。
梁將張惠紹
北入水軍所次憑城。
郭壍
四靣引水環之。
今城在泗水之中也。
南入于淮。
泗水東逕陵𣑭南。
西征記曰。
陵縣治也
泗水南逕淮陽城
北臨泗水
昔菑丘訢欽馬斬蛟
眇目於此處也。
泗水南逕陽城北。
城枕泗川
陸機行思賦曰。
魏陽枉渚
故無魏陽
疑即泗陽縣故城也。
王莽所謂淮平亭矣。
魏文帝廣陵
所由或因夔之。
未詳也。
泗水東運角城北。
南流注于淮。
考諸地說。
或言泗水睢陵入淮。
下相入淮。
非實録也。
沂水泰山
蓋縣艾山
鄭玄
沂山
亦或云臨樂山
水有二源
南源所導。
世謂之柞泉
北水
俗謂之魚窮
南流
合成一川
右會水。
水出
北流注之。
沂水東南左合水。
水北
東注沂水
水又東南螳螂水入
魯山東南流。
右注沂水
水又東逕蓋縣故城南。
東會連綿之水水發綿山
南流蓋城南入
沂水東逕浮來之
春秋書公人盟于浮來者也。
公來也。
在邳鄉西。
號曰邳來之間也
浮來之水注之。
其水左控三川
右會甘水而注于沂。
沂水南逕山西
山有二峯
去一里。
雙巒
峙若一。
沂水南逕宛縣故城西。
沂水合。
孟康曰。
縣故鄴邑
今鄴亭是也
漢武元朔二年
封陽城恭王弟吉為東苑
魏文帝黄初中
立為東苑郡。
東燕録謂之團城
劉武帝北伐登之以望王難南青州治。
左氏
曰。
魯爭鄆。
為曰乆矣
今城北鄆亭是也
京相璠曰。
琅邪姑慕縣南四十里亭故魯鄆
世變其字非也。
郡國志。
東苑有鄆亭今在團城東北四十里。
猶謂之故苑城矣。
沂水出黄孤山西南流逕其城北。
西南注于沂。
沂水又南與閭山水合
閭山山東南流
右偑二水総歸於沂。
沂水南逕東安縣故城
南合時宻水。
水出宻山地。
人歸共仲于魯及宻而死是也
宻水東流東安城南。
漢封魯孝王强為東安郡
宻水又南流
沂水又南。
桑泉北出五女山東南流。
巨圜水注之。
水出巨圜之
南注桑泉水。
桑泉水又南堂阜水入
其水導源堂阜
春秋莊公九年
及是而脱之。
杜預曰。
東苑蒙陰縣西北夷吾亭者是也
堂阜水。
南注桑泉水。
桑泉水又南逕蒙陰縣故城北王莽蒙恩也。
東南與夐崮水合
水有二源
一川
俗謂之汶水也。
東逕蒙陰縣
桑泉水。
南東盧川水注之。
水出嶺山東南流。
左則二川臻凑
右則諸葛泉源
亂流城陽盧縣
蓋縣之盧上里也。
漢武元朔二年
封陽城共王弟劉為侯國
王莽更名之曰著善矣。
南注桑泉水。
桑泉水又東南右合蒙陰二水
水出蒙陰山東北流
琅邪承宫避亂
立性
好仁
不與物競
人有認其者捨之而去。
其水北流入于沂。
沂水南逕陽都縣故城
縣故陽國也。
同盟
齊利其地而遷之者也。
漢高帝六年
將軍丁復侯國
沂水又南與蒙山水合
水出蒙山之陰。
東流縣南
東注沂。
沂水左合温水
水上温泉
西南入于沂水者也。
南過琅邪臨沂縣
南過開陽縣
沂水南逕中丘城西。
春秋隱公七年
夏城
左傳曰。
不時也。
沂水南逕臨近故城
郡國志曰。
琅邪臨沂縣
故屬東海郡
有洛水注之。
水出泰山南。
武陽縣冠石
地理志。
冠石洛水所出
應劭地理風俗志曰。
水出
水異名也。
東流蒙山
下有蒙祠。
洛水南逕顓臾城北。
郡國志曰。
縣有顓臾城
李氏之。
孔子曰。
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
社稷之臣
何以之為。
壽有曰。
今夫
顓臾
便近賞者也。
洛水南流費縣故城南
地理志。
東海之屬縣也。
為魯李孫之
子路將隳之。
公山弗擾襲魯弗剋。
李氏陽虎所執。
弗擾以費叛。
即是邑也。
漢高帝六年
陳賀侯國
王莽更名之曰順從也。
許慎說文
沂水東海費縣東南
從水斤聲。
吕忱字林亦言是矣。
東南所注者沂水
在西不得東南趣也。
皆為繆矣。
故世俗謂水為小沂水
洛水南逕城南
春秋隱公八年
請釋之祀而祀周公
使宛歸泰山之祊而易許由
杜預釋地曰。
泰山
琅邪費縣東南
洛又南流注于沂。
沂水南逕開陽縣故城
縣故鄅國也。
春秋左傳
昭公十八年
人襲鄅。
盡俘以歸。
鄅子曰。
無歸矣。
從帑于邾是也
更名開陽矣。
春秋哀公三年
經書孫斯叔孫州仇
啓陽者是矣。
縣故琅邪郡治也
東過襄賁縣屈從縣南西流
又屈南過郯縣西。
魯連稱陸子謂齊湣王曰。
魯賁之衆臣
甲舍襄賁者也。
王莽更。
章信也。
郯。
故國也。
少昊之後
春秋昭公十七年
郯子朝。
魯公與之
昭子叔孫婼問曰。
少是鳥名也。
郯子曰。
吾祖
我知之矣。
五帝大紀官。
少曍瑞鳳鳥統曆。
鳥官之司。
議政在。
孔子從而
既而告人曰。
天子失官
學在四夷者也。
竹書紀年
列公四年。
越子未句滅郯。
郯子鴣歸縣故舊也。
東海郡治。
秦始皇以為郯郡
漢高帝二年從今名。
王莽沂平者也。
南過良城縣西。
南過下邳縣西南入于泗。
春秋左傳曰。
昭公十三年杖。
𣈆吳子
吳子辭。
水道不可以行。
𣈆乃還是也。
地理志曰。
良城
王莽更名承翰矣。
沂水下邳縣西流分為二水
一水於城北西南
一水城東屈從縣南亦注泗。
謂之小沂水
水上有橋。
徐泗間以為圮。
張子房黄石
於圮上。
即此處也。
建安二年
曹操吕布於此
沂泗灌城而擒之。
水出泰山蓋縣臨樂
地理志曰。
臨樂洙水所出
西北至蓋入泗水
或作池字。
蓋字誤也。
洙水自山西北蓋縣
漢景帝中元五年
封后兄信為侯國
又西逕泰山東平陽縣
春秋宣公八年冬城平
杜預曰。
今泰山平陽縣是也
河東平陽
故此吳。
𣈆武帝元康九年
改為新泰縣也。
西南卞縣入于泗。
水西南流
盗泉水注之。
泉出城東卞山之陰。
尸子曰。
孔子至於暮矣。
不宿盗泉
渴矣而不飲。
惡其名也。
論撰考讖曰。
水名盗泉
仲尼不漱。
泉矣。
西北流注洙泗
洙水又西南流于卞城西
西南泗水亂流
西南魯縣
東北分為二水
水側故城
兩水分會也。
水西北流里。
此是謂洙泗之間矣。
春秋之浚。
非謂始導矣。
深廣之耳。
洙水西南後津出
南逕瑕丘城
南入石門
門右結石水門
跨於水上也。
西南流
世謂之仕溝。
洙水西南平陽縣之顯閭亭
西邾邑也。
春秋襄公二十一年
經書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者。
杜預曰。
平陽北有顯閭亭
十三州記曰。
南平陽縣又有閭丘鄉。
從征記曰。
杜謂顯閭丘也。
今按漆鄉東北十里
見有閭丘鄉。
顯閭非也。
然則顯閭自是别亭未知孰是。
又南洸水注之。
吕忱曰。
洸水東平
上承汶水於岡縣西。
闡亭
爾雅曰。
汶别為闡。
洛之有波矣。
洸水西南流盛鄉城西
京相璠曰。
岡縣西南有盛鄉城者也。
南逕泰山寧陽縣故城西。
漢武帝元朔三年
封魯共三子劉怪為侯國
王莽改之曰順也
又南洙水枝津注之。
水首受
西南流瑕丘城北。
又西逕寧陽城南。
西南入于洸水
洸水西南泰山郡丘縣故城
趙肅侯二十年
韓。
將舉。
與齊魏于來
即此縣也。
漢武帝元朔五年
中山靖王劉將夜侯國也。
洸水南流注于洙水
南至高平南入泗水
西有鄉城
東去高平三十里。
京相璠曰。
高平縣西三十里。
有故鄉城者也。〉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三十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