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三四三 (自动笺注)
永樂大典卷之二千三百四十三六模
公元1368年
文章蒼梧邵志序洪武改元之秋以前福建行省檢校官
攝梧之經歷司事
知府孫公舜元來治馬
蒞事之翌日
文廟
釋菜禮于先聖先師畢。
諸生講下勉之
且究夫梧之郡乘囡曩𡻕徭冦焚蕩之餘。
板已亡去
詢諸遺老
得其録之殘斷。
欲永其傳。
未就緒。
方與官復舊職郡俠拜公德新。
通守張公德明府尹時中
知司周善卿
會議之際。
新任通判范公文禮
經歷公彦祥。
欽賫印章之任
開設府治
撫安黎庶
次日二公訪余。
詢問此府圖書版籍風俗
慨然荅曰。
近得宿儒拾遺郡誌
風俗美惡
人物賢否
户口增損
府庫之積額。
靈踪仙跡
奇蓄異産
郡誌何以
范公喜而曰。
吾蠲秩命梓刊以廣其傳。
余得是言。
暇日與同志之士。
因其舊編
畧加校定
闕者補之
訛者正之。
至于明公之所紀述
别集篇末用壽諸梓。
郡公是之噫。
教化
風俗固有望於後之承宣者馬。
若其事之未詳
載之不備
又有俟於來者梧州府經歷事。
卓赤良心序。
郡志序郡有誌其未尚矣。
川嶽形勝
風俗厚薄
游宦媺惡
土産貢賦運輸
水陸遺里夷險
莫不紀載
故觀扶輿清淑
知人所自生。
宦游之回正。
則知懲勸所自立。
誠可化民成俗之助。
非特娱心目。
談論而已
僻處遐荒
唐虞三代皆置之化外
吕素開。
百粤
始與中國齒。
文獻無所取徵。
忠烈孝義淪没而無紀焉。
天朝混一華夏
際天蟠地
咸隷幅員
洪武癸丑春
余以天官司績郎放
梘州志。
則缺馬無足觀者。
欲加訂葺。
大懼管窺蠡測
閣筆逾年
僉憲公來巡。
展卷嘆惜
遂加題跋
於是有感焉。
然後勉强著筆
傳訪約取
參互攷證。
不經者削之。
疑似辯之
山川名勝
人物宦游
賦貢道里
大率略備。
又以忠孝爲臣大節
故於丁氏子普張二使
致意焉。
欲使後之臣子
有所景慕興起
將爲風俗萬一之助爾。
極知僣踰。
掇拾附會
不能逃責
好古慱雅君子
恕而正之幸甚
洪武甲寅。
四月既望。
承事郎同知梧州府藤州事。
釣臺文仲謹識
容筦普寧郡志序容古粤地。
西漢交趾
刺史於諸州。
持節蒼梧
晉葛洪求爲勾漏令
來就丹砂
則容在盛。
勾漏一小邑猶動名賢思慕
㳂革數代。
唐興置立總府開無間
陞爲都督府
防禦經略
使。
天寳元年
改爲普寧郡
乾元間
復爲容州都督府
仍以防禦經略
使令刺史兼充無和中置容筦經略
使。
領州十二。
此時人物繁庶
節制諸州軍馬
號爲五筦之一
舊制云若宋璟李勉枉佑。
馬植
盧約。
李漱。
王雄輦。
當代名公巨賢
五管趨朝
多至卿相
風俗而論。
衣冠禮度并同中州
山川而言。
天下洞天三十有六。
而容有三馬
神仙所居
至言人物
扡紳造朝
杞麾持節
試于春官
亞魁天下
士之觀光上國者代不乏人
至言乎土。
地廣人稀
貧户少。
火耕水耨
人力之所成也。
郡志曰。
郡縣地里山川風俗所由至矣。
年來凶荒運刦旱澇頻仍
户口簫條。
人烟寂寞
廢興由乎天也。
山川如故
人物渺然今之容。
時耶。
數耶。
郡誌荐經焚蕩
版籍俱爲煨燼之末。
大元混一
天下郡縣盡入輿圖
全城歸附
地望立爲總管府
人民來歸奠居
市肆不易
按堵慱哉。
王師之仁乎昔有取江南
收拾圖書而已
容雖遐方下郡
然均寸天尺地之内。
使異日職方脩圖。
不可無書。
旁搜故老耆儒記聞
慱採於先賢題咏是邦者。
繕寫褒而録之成編。
遺篇斷句
收拾不盡
儻改而正諸。
以候來者
時至元乙酉
前進士繡江文卿容州編序郡地始自秦始皇五嶺
南海桂林象郡
漢定粤地。
置交跂刺史于諸州。
持節蒼梧普寧郡
未經見也。
地里志。
交趾縣十。
其一勾與嶁同。
疑今之勾普寧西北流東。
以是地隷交趾矣。
晉葛洪求爲勾令。
則勾在晉。
猶未廢也。
其後併爲合浦郡
宋太始七年合浦縣
南流郡
齊梁不改隋廢南流
復爲合浦
永平二郡
隋末。
蕭銑遣將張繡
略定嶺表
於此銅城
今縣西南北流
豪石。
巖川
謂龍。
南流
陵城
普寧新安八縣
唐興總管丘和
長史高士廉
司馬杜之松
以其地降。
貞觀元年
改爲容州
以州西有容山焉。
元和中
從治普寧
領縣六。
普寧
北流陵城渭龍欣道陸川
而州自開元中陞爲都督府
天寧元年改爲普寧郡
乾元間
復爲容州
都督府如故
仍置防禦經略等。
使。
刺史充。
元和中
容州經略
使。
領州十二。
率牢白順蔚林巖竇禺廉儀領縣四十八。
始夷酋梁崇自號平南都統
西原戎張俟。
夏永
舉兵陷容。
經略
使陳仁琇元結長孫全緒六卿
皆容治藤梧
至永泰間
王翊經略使
始擒崇卒復容故地
西原蠻復叛。
楊旻授容經略招討使御史大夫平蠻
邕容兩筦一道
合事宜。
以是知唐置二管
當廣右一面。
而容得以節制諸郡。
權不輕也。
梁開平中
漢劉竊據廣州
時龐巨源容州
擅其兵武。
數侵容之西鄙
劉陟舉兵討之。
巨源敗。
因附庸於陟方
宋開寳四年平之
廢順禺等州入馬
寧逺軍節度領縣三。
皇祐間
邕寇儂智高既平。
樞蜜副使王堯臣言。
請析廣西邕容等州爲三路
以融象隷宜州
白高雷化蔚林藤梧襲瓊隷容州
欽賓廉横潯貴容州三州選武臣。
寫撫都監
知州事
以統支郡
蠻人入冦
三路率諸即併力掩禦之知桂州兩制以上
仍帶經略安撫
使以統制三路
鈐轄三員迭戍於邕州仍置走馬承受二員
入奏事。
澄海忠敢略等軍。
以足舊數。
四千人邕州
三千人宜州
二千人賓州
五百人貴州
湖南兵少。
益以北兵
一替
月給添支錢參百。
鞋錢一千。
湖南北廣東西兵即歲二一代之運道三州來以饋軍食
城壁之製。
當高二丈
八尺
今本路轉運使判官提舉修築官有能者。
治城廨宇
營舍倉庫
招復户口者。
計其功遷一官
左右巡寨主指揮使一員
三百人常閲之。
狄青詳酌
以爲使邊施行
宋末。
北流縣高化峩石逆賊楊先。
陸川鄉民李接二次作亂
合萬衆。
數四犯城。
兼殺郡知府趙若三邑四境之民。
遭美殺护焚蕩
兵火相仍
李樓楊先敗後。
疫氣大行
殘民流亡爲甚
元世祖皇帝免廣中年
建國開平府。
中統元年
至元丙子終於宋祚。
丁丑
大元丞。
相阿理海牙南征從廣西取貴州經蔚林州
差官到來
收取城池上軍名將
權郡率衆全城歸附
改州爲安撫司
彭廣爲使。
後又改爲路。
總管府
今改爲州
領縣二。
北流
陸川
蒼梧嘉魚亭記蒼梧郡城之南。
有亭曰嘉魚
巋然臨乎江渚之上。
大夫士之過是邦者。
艤舟其下而登覧馬。
山川風土之美。
陰晴朝莫之變。
魚鳥飛泳
風帆烟棹之徃來。
競秀夸奇
萬態畢出。
嶠南佳致
宜若不相讓者至正三年冬
民弗戒于火。
亭并毁馬郡倅太原王宗元
實行太守事。
慨然循復己任
郡邑之有亭館
所以適情性。
宴賞
賓客也。
此亭雖小。
而名本周詩
載諸郡志
千載偉觀
莫或廢之不有作興
無乃貽誚後人
有愧嚋昔已乎
於是照磨劉棟經費市材凡命匠計工。
因其故址一新之。
郡僚父老
徘徊延佇
美倅之功。
徵于記之。
于嘗讀于厚訾家洲亭記。
美其不鶩逺。
不陵危。
環山迴江
四出如一
以爲遍行天下
惟是得之
暨余叨守桂林
訪求勝槩
役乆矣。
况復控于大府之下。
奔走承順
日不暇給
回視昔之爲守者。
從容暇豫
得與士民肆意游觀樂萬不侔矣。
獨王君所爲郡。
事簡民淳優游
而又據三江之匯。
百粤
戎旗節之經由
使者舟航絡繹
送迎力役無日無之
而君乃能剸繁以簡。
制劇以易。
復斯亭於既毁之餘。
鼓舞國風
政治要素得於家庭
而敏乎通才
未易臻此。
自今德益厲。
民益信。
盗以息。
時以
公退
之暇。
日與僚吏尚羊新亭
風止雨霽
天清日明
舉網得魚
置酒高會
祥光坐上
左顧氷井
右瞻白鶴誦烝然汕汕之。
而賡以啇翁火山潮海之句。
觴豆交錯
賓主徵酣。
想像重華熈洽等而上之
則不惟斯亭幸。
而實山川之幸。
非止山川之幸。
而實斯民大幸
非言語之所能盡者。
見風雷丙冗。
鯤變鵬摶
扶摇九萬不止也。
方之濠上之樂孰過哉。
越二年歲在乙酉冬十月望日。
中順大夫静江路總管兼管勸農事前進士河南元光祖記。
梧州朗吟亭記歷觀前代神踪仙跡
得名宇宙間者
必竪祠肖像爲山川增重。
碧絃耀華以臺榭
珠璣錯落勒諸碑銘
若是者。
豈直游觀美哉
使乎千載之下。
履其跡而知其實
庶乎清風高蹈不致於泯滅無聞也。
蒼梧百粤支郡
山連九疑之逺翠。
水匯三江合流
郡之東北峯勢蜲蛇聚而爲區。
有亭屹然平挹江瀬
俯瞰清池。
火山峙於前。
井涌於左。
虹橋卧波
人境伊邇
回仙舊憩於是
亭曰朗吟
橋曰飛仙
有自來矣。
徵諸渾成集。
有朝北海蒼梧之句。
爲尤信。
余嘗杖策而。
造焉。
風卷嵐陰
秋凝海氣
雲容烟態
翕欻萬狀
劃然長啸
山鳴谷應
於是時也。
身世馮虛
飄忽動蕩
萬慮俱忘。
脩然物表
與世而相違
勝游也。
戊申兵後。
再過其地。
榛莽交穢。
墻壁傾圮
時異事殊感今懷古
爲之悵然
是年秋
幕。
長卓君良心謀於郡侯
公德新曰。
是郡初入中夏版圖
百廢未舉。
政治所急
侠諾其議。
於是三皇宣聖之居寺觀神祠
皆易而新之。
是亭亦與葺理
暇日郡侠與諸僚極目登覧
酒酣
良心曰。
美哉山河之固。
國之利也。
逺夷懷聖
刀弩
以安於溪洞
而吾境得以無擾者。
吾儕郡侯所以餘而尚羊焉。
可樂也。
安得老髯䄂青蛇而重駐於雲陰也邪
翌日具以顛末余志之。
噫。
先天下憂。
後天下樂。
諸公
范文正公方軌
後之爲政者亦將有感於斯
銜署同游者。
倅曰張明德
判曰丑時中
幕左周善卿
董是役者蒼梧主簿楊德。
之者則鄂郡陳汝也。
蒼州重修五顯廟記蒼梧五顯廟在城之北。
土燥剛。
厥位面陽
冠冕百粤
襟帶三江
山川鍾靈
神物之所都也。
神祖徽之婺源
行祠天下
皆極山水名勝幽絶之處。
人多崇其香火
歷代加封焉。
宋寳祐間
本郡脩祠宇。
知軍州事吳宗逵爲之大書榜碩。
繼而廬陵毉道明甫來僑于梧。
願瞻神位
弗稱誓謁。
祖山命匠雕繪眞像。
至元丙子九月回梧。
善信鼎建華光樓
晨夕事奉
郡之風俗獷戾
氓獠雜處
病不投藥
禱之即愈
有疑不决
惟神是卜。
甲辰春
拜住德新公宿衛之裔。
中書行之考績
累官來監是郡。
每遇旱澇疾疫之無不應焉。
連歲猺寇猖熾
犯兹境土
越啇私鬻
釁萌盗掠
擣之或反踪遁跡
改圖向善
所以城守不驚。
民堵自按者。
神力有以致之也。
神乎神乎
功利兩間
人其舍諸。
今戊申之嵗。
皇帝建國之改元也。
征南將軍中書平章政事太子同知詹事院事廖公。
副將軍浙江行省叅知政事朱公
指揮耿天麒。
鎮撫王茂
恢拓
按兵竟上。
飛檄來諭
邦人恐甚。
惟神是告。
拜公偕其僚屬應天府順人歸其符章
老弱之民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遂使兵不血刃
官復其職。
民復業者
又皆神力有以致之也。
嵗秋
總戎拜俠之
以前攝行知府事
同知張按檀不花
判府丑閭
知事元善
乃其職。
福建行省檢校官卓赤領攝經歷司事
蒞政之暇。
躬謁祠下
拜侯曰。
神之福乎郡民者。
固非一朝一夕之故。
官守賴之。
墻壁就圮。
椽桶。
間杇。
莫支風雨
撤而新之。
民力具罷。
若之何
姑葺其杇者圮者加諸華飾
勒神之功於石。
以俟後來可乎。
僉謀惟允
於是所事工役
捄之築之
垣牖以宻。
樓閣閎敞
堂廡幽遽。
黝堊丹漆
如法故。
巍巍之。
相杖萼相輝。
而神之靈洋洋乎如在其上。
如在左右
月日牲牢醴齋而祀之。
彞典也。
徵余書之。
余惟神之出。
耳目
不暇論。
人之言曰。
有其誠。
則有其神。
無其誠。
則無其神。
然神之天下
人之敬事
急於水火
神之顯通。
捷於影響
神人交感機微矣哉
所謂中上
天下正神
良有以也。
稽諸祭法。
能禦大災則紀之。
能捍大患則犯之。
神其有也。
廟祀無愧馬。
郡侯爲政足稱者。
不持入也。
開天之門。
之祠。
宣聖之堂。
釋老祝聖之所。
靈壇仙跡之地。
究心修之
可謂知本末矣。
至于此。
則以其福民之厚而然也。
是宜書并爲詩以記之。
其辭曰。
飄飄揚旌
坎坎伐鼓
洋洋兮庄
繽繽來下
福我斯民
保我兮斯土。
億萬斯年兮輔我明主
時洪武元年冬十一日
奉訓大夫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左右司員外郎陳汝揖撰。
亞中大夫梧州路達魯花赤兼管勸農防禦權知府事拜住立石
靈麖說爲御史方平公作。
葉孟原聖王御極
神物應期
其來尚矣伏義氏作。
龍馬負圖而出河。
黄帝肇興
白澤能言垂訓
神羊觸奸。
百獸率舞
載於唐虞之典。
神龜出洛。
麒麟在郊
紀於周之書。
是皆帝王和之應也。
至於一言
亦能去猛虎
鰐魚
感應之理振古如斯
前原耶律楚材
角端語而不黷武
尤爲明驗
天生神物
聖人則之。
不過著靈於當代
未有蒼梧靈麖箸靈於歷代也且獸之狀。
如黄三足蟾蜍
有體咎。
輙先叫嘯以示告戒
古今應驗毫髮不差
載之詳。
然可考。
辛亥沗膺上命
西憲
分巡其北。
三月壬寅
夜漏三鼓鳴。
癸卯二鼓又鳴。
訴者。
其聲鳴鳴然。
嬰孩啼。
少馬豺狼號。
始聞不辯其何聲。
後詢知其爲麖也。
詰旦闔郡耆宿
相與公庭且拜且慶曰。
火山靈麖不鳴者凡二紀
訐然其鳴。
必有應驗
休徵
使車至。
咎徵
公文發。
連夕鳴瑞嘉之徵。
按察有以召之也。
余謝之曰。
聞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
未聞徵諸物。
今不徵諸人而驗諸物。
不亦謬乎。
語塞而退。
越三日丙午
監察御史公南巡至境。
其應如響
心甚異之。
嗟夫
一元氣流兩間
人與物本無以異。
而物徃徃得氣之先以兆帝王禎祥
如經史所載是也
聖王有作。
遂著一時之靈。
天地耳。
然皆不若火山靈麖。
自漢至今
上下千百年間
兆朕吉凶
愈乆而愈驗也。
得非百粤山川精靈有以司之乎。
仰今御史政令肅清以感之歟。
冥漠之妙。
莫究端倪
感應之機。
捷於捋鼓。
耳聞目見
靈異之事。
雖欲緘默
得已乎。
厥今在上
穆穆在下
群賢和于朝。
萬物于野
天地至和之氣而寓諸物。
體样應有不期然而然者。
余喜而爲之說以其傳。
庶俟夫采史者得有所考馬。
洪武四年辛亥春三月壬子
奉議大夫廣西等處提刑按察司建安葉原賀字盂原撰。
神蛇說爲梧州五顯廟述。
葉孟原五顯之神。
祀典
靈昭有之。
未有梧州祠之尤靈蹟者也。
市治之北。
雲山之下。
每有禱祈
其應如響
能捍災禦患闔郡之民怙恃父母
飲食必祭。
徃徃神蛇其靈。
辛亥春
按臨其地聞而異之。
未之也。
三月朔
縣學行香
過其祠。
使人偵之。
有神蛇蜿盤旋儀門之右。
其色上如蒼玉
下若黄金
左右顧膽。
揮之不去
耆父於是試之以手而不噬。
酌之以酒而能吸。
非蛇之靈實神之靈也。
下馬謁神而告之曰。
有禮樂。
有鬼神。
幽明理感通無。
間也且神依人而行。
未聞依於物也。
今五顯之不依諸人
而依諸物。
豈非托物之靈以通其神歟。
不然
何以蛇之屢顯見也。
大抵蒼梧爲郡。
百粤之區。
虞舜陟方之所。
吕仙上昇之地。
山有火山
水泉
獸有靈麖。
漢之時。
三陳古文事業
烜赫其間
山川人物
紀載可攷。
三江要衡東南都會若夫
五顯通靈
而著神蛇之異者。
山川柄靈有以陰相之也厥今皇上天下非有大功德載祀典之神。
民間不得祀。
顯之神。
廟食兹土。
能禦大灾。
能捍大患
雨腸愆期
禱之輙應。
疫畤行祁之即愈
是有功于國有德于民載諸祀典
而宜食其報者。
豈他依草附木之比乎。
觀其祠宇宏嚴。
廟貌威嚴
蒼輩。
與夫古今絶功頌德
碑石其存。
皆神之靈有以疪之也。
新朝大軍征進
不易肆。
兵不血刃
民護人安
亦皆賴神陰騭之功。
靈蛇繁衍之應。
有以致之也。
宜其特書以垂不杇兹因蛇異述神之靈而爲之說。
或有難余者曰。
昔人繫蛇以著名
吾子說蛇以爲神。
得母異乎。
余應之曰。
古今之事萬萬不侔
特求其是與非而已
事苟是矣。
則繫者非而說者是事苟非矣。
則說者非。
而繫者是。
是非之間。
不可不察。
余特說其事之是者。
難者謝曰。
聞子之言。
非惟可以解愚之疑。
亦且可以辨民之惑矣。
遂卒爲神蜼之說。
用以警夫執政者而因以自戒云。
南薰樓洪武癸丑
僉憲廣西分司梧平。
是歲李平至
遍歷所屬州縣
明年甲寅春三月
始克畢事
還至
憲史文通李原
道同譙樓郡志見前郡㕔三人馬。
曰莫日龍
陳南生。
吕思誠
吕公前代政事籍籍可考。
其名樓曰南薰
於兹郡甚稱。
郡既内附
樓名固
適時初夏
熏風南來
聖德之如天。
嘉生民之休息
迺爲之賦。
其辭曰。
楊州之域。
牛女之墟。
火山峩峩
是爲蒼梧
客有登譙樓容與
風景踟蹰
四民樂業
萬物昭蘇
俄而薰風來。
新凉如水
披襟當之。
悠然而喜。
顧謂同行二人者曰。
思昔有媯御極
重華協德
海隅蒼生
順帝之則。
帝居深宫
袗衣鼓琴
載歌南風
民心
是風也起自離宫入於坎穴。
徘徊緑水之濱。
宛轉青蘋之末。
輕雲不飛。
土階纖塵如遏。
于斯之時。
户無疪癘之民。
摩天之子
鼓腹而游者忘匱乏之虞。
含哺而嘻者絶憂悉之思。
於是省方南巡至於梧。
巽二後屬飛廉前驅
鳴和應。
風隨帝車
梧也何幸
重曈屢顧。
出作入息。
之去。
物換星移去古而執熱願濯。
惟古之思。
蛇鬬龍爭
鯨吞虎噬
桂林象郡之區。
尉佗都老之裔。
漢唐宋
至于前代
不識此風者。
億萬計。
聖皇致治
駕唐軼虞。
皇風熈熈
遍于九區
宜南薰之長養
還淳朴如古初
俾祝鉛之天。
泰逺邠國之地。
悉囿於覆壽之中。
同歸發育之内。
又堂特蒼梧之民。
熏而爲比屋可封之俗。
而爲野無遺賢之士乎。
禮以
欽承明詔
持憲廣西
分司嶺嶠
竣事言旋
登斯樓而瞻眺
風飄飄而吹衣。
午門天表
乘風歸去
綸音宣召
維子二人
同行役。
願記斯文
寫諸屋壁
郡乘之增修。
庶有於翰墨。
已而舟人告行
雲帆千尺
南薰襲人
尚凉生於几席
奉議大夫廣西等處提刑按察分司河南富禮藤縣古今文集李衛公西嶽書。
滕録石利真迹李靖
不揆狂簡
致書西嶽大王間下。
上清下濁
爰分天地之儀。
晝明夜昏
著人神之道。
又閒聦明正直
依人而行。
至誠感神。
不虛矣。
伏惟大王
嵯峨擅德。
肅爽凝威靈術百神
配位四嶽
是以歷像清廟
作鎮金方
遐規歷代哲王
莫不順特禋祀
興雲致雨
天實肯從轉孽爲祥。
無有不賴
嗚呼一丈夫爾。
何得不偶用。
退不獲安
呼吸窮池之魚
進退似失林之鳥。
憂傷之心不能已矣
社稷凌遲宇宙傾覆
奸雄競遂。
郡邑土崩
遂欲建義横行
雲飛電掃
斬鯨鯢而清海岳。
卷氛梫以闢山河
使萬姓昭蘇
庶物昌運
應天順時之作也。
大寳不可以望據欲仗劒竭節未有飛龍在天之心身傾濟世吐肝膽陛下
神鑒之。
願告進退之機。
得遂平生
有賽德之時終陳繫鼓。
三問不已
亦何神之有靈。
然後大王頭焚其廟。
建緃横之略。
未晚也。
神裁之。
機子說趙藤州夢符
號忘機子
本諸潻園叟白鷗忘機之語。
求余爲之說。
不獲已
廼爲之言曰。
幾者事事之徵。
萌于中而未見乎外。
所不知。
而已獨知之地。
一念發動
則物隨而應之。
嘻。
一微物爾。
漁翁忘機則日與之從事
一旦易慮即飛去。
徵物尚爾
况於人乎。
古人見幾而作
不俟終日
良有以也。
易曰。
知幾其神乎。
又曰知進退存亡之幾者。
其唯聖人乎。
夫人天地之氣以生。
可以不知幾乎
事幾
之來。
間不容髮
苟能知幾。
事至而爲之備。
患生而爲之防。
仕止乆達。
各得其宜
不知幾但知進而不知退。
知存而不知亡。
雖名爲人
白鷗不若矣。
園叟高逺
動合矩度
爲此譬。
盖警夫世之不知機者。
而吾藤州任民社之寄。
經濟之學。
出牧千里
處事接物
各當其可。
其出其處。
咸得其時
可謂知幾之士。
今以機爲號。
意欲使舉世無事之天。
而爲熈皥之民。
非民於易無方而神。
無體者。
不能也。
藤州深於易。
以是而爲之說。
其先鄒縣宦族今附錢塘相云
洪武壬子春正月辛亥
建安葉原賀于肅清堂
藤州後宋馮文簡公
藤州鐔津縣人
鐔津舊爲附郭縣。
併入藤州
實我先丞。
相鄭公之婿。
鄭公以其賢也。
長女之適文簡者既卒。
以次女女焉。
前史文簡勲名事業甚盛。
缺而不載。
缺而不載。
不止此。
吾意是州僻海隅
人物鮮少
無有道山川之險易
風俗盛衰
記人品之優劣
文簡公傑然特起爲時名臣
猶弗克采摭舊聞一州故事
其他可知己。
洪武甲寅
分司
訪求文簡公有名籍字文伯者爲社學師
則亦莫能言世次之詳矣。
嗚呼
桑變
閥閲澌盡。
故家世族之子孫棄其先業。
家乘散亡
文獻足徵
不復他州他姓亦然
不特此州此姓爲然也。
乃題州志之末。
爲人子孫者。
自樹立。
無墜厥緒。
庶幾倫敦俗之一助
奉議大夫廣西等處提刑按察司事。
河南富禮謹題
前史富文忠公
晏元獻公婿。
馮文簡公文忠公之婿也。
今觀僉憲所題文簡公事。
則兩娶。
相門之言爲可信
姓氏源流此以爲文簡爲元獻公婿非是
并記于此
釣臺文仲謹書
古今碑記斷碑
缺二十六字登儒科繇薦送至試。
一字其缺十三字其一也。
公本藤人
隨父缺十二字元年缺文仁宗皇帝缺十九字寵缺八字於鄂而於得非桑梓爲缺三字尋究書序本末
几閣無所訂正
訪諸耆舊
及馮氏之族之後亦無所諗其詳者。
郡志直謂六字皆出宸翰
意必有所憑㨿。
或謂當時止是遵奉御筆
指揮立此。
嵗月浸逺
文簡寄籍他邦。
至於文獻不足證也。
惟公一代偉人
不惟科目鮮儷而立朝。
大節亦著見青史
可謂不負天子
不負所學矣。
假守于兹
每謂此事中州不多見。
詎敢不揭而揚之。
以稱先朝褒寵之意。
於是摹而勒諸石。
期與山川相與不杇。
且冀有振遺響寥寥之後
淳祐元年。
嵗次辛丑九月吉日。
朝散郎宜差權知藤州軍州兼管勸農事緋魚袋李萬頓首謹跋。
斯石乃宋仁廟御書文簡公者。
守臣李萬欲其乆而識諸石。
嵗乆石毁。
宸翰逸去
斯文漫滅過半
訓導石如器起諸塗泥而樹之廡間所謂御書六字不知何字。
淳祐初
已不得其要領
後世乎。
家珍藏文竹石
上有朱墨壐書
固陵賜先作肅公者。
一本有御寫風清節勁可勵臣子等字。
好事者竊去。
前進士宋先生夢鼎識之曰。
豐城之劒。
非慱物者不能知。
而其分合變化
有人不可知者。
所謂寳也。
余愧張華多矣。
子當寳其幸存者以俟之。
愚意斯石亦猶是也。
他日宸翰昭回
煥然一出
與斯石合。
詎可量哉。
文仲亦將寳其幸存者以俟之。
重脩李衛公祠堂記。
古之善爲政者。
不以地逺民陋不足以禮法法治
惟恐其教之不至
故民皆樂其歌頌之。
及其去也思慕不足
相與創爲廟貌
仿像平生
是以風俗傳播
歷世雖乆。
不能廢也。
李衛公南儀城南
州人嵗時而祀焉。
盖公之初平蕭銑也。
江漢之域莫不爭下。
招撫餘黨度嶺至尋授桂州總管
公爲桂州嶺外之逺非震威武
示禮無以變其風。
即率兵南巡
過問民疾苦。
宣布天子恩意
逺近歡服
至是諸郡多有祠焉。
豈非所謂善於爲政
使民思慕不足者與。
己酉仲春
假守連城郡視事三日
吏白謁祠下
挹公之英風忠烈如存焉。
然而橑圮腐。
不蔽風雨
神像肅然
丹青莫辨。
於是命工完葺之前敞其廡。
以嚴祠事
後重其室
覆新像。
庶幾進禮於其祠者。
薦享興俯
中其儀式
不敢瀆矣。
嗚呼
以公之盛德茂功。
卓犖偉絶
能不逺方故而示以禮誼遺愛
至于今數百載可謂盛矣。
後之爲政者。
鄙夷其民而且病之。
聞公之風宜有愧焉。
世系功業詳于本傳
此嘗其大槩
熈寧四年辛亥二月辛酉
承奉郎太常慱士知南儀州軍州兼管勸農事騎都尉借緋彭撰。
藤城記右之地。
西接八番
南連交趾
最爲衝要
盖以左右江東流而經其城之北。
綉江北流而逾其城之東。
二水凑流東廣
名曰三江口。
舟車輳集
人物繁稠古城七里
自宋至歸附圯毁乆矣
至治年間
始有峒寇自左右江乘出没行劫
前任守牧每遇警息。
止是因循立栅堤備而已
泰定已巳。
冦勢猖獗
越從綉江而下
攻陷其城。
殺傷軍民
斷經一十七次。
縱火焚蕩
廬舍公廨廟祠悉變灰燼瓦爍之墟。
官民失守
棄城逃于山谷
荆棘成業
白骨彌望
徃來者莫寒心
至順辛未春
朝列大夫三峯文公魁來守是邦。
下車之初。
首詢其城破陷之故。
慨然發憤
不遑食。
夜不假寐
奮思良策
期與民囿于方樂之城。
遂集諸父會議
古城舊制而增修之
不擾而辦。
然以本州版籍遭火不存
乃督槩邑籍其社農桑丁口
驗丁敷泒。
十丁修築一丈
立定規模
傳之乆逺
但有損壞
令修葺。
於是民皆歡趨於役
旬月之間。
城壘一新
秋毫不擾
且敵栖雉堞
聳漢連雲
嶺外傑觀矣。
分布軍兵攻戰之具。
嚴加守禦
四境緊關去處各設巡捕
把截隄備
懸賞罰。
但獲寇級者官爲賞。
慢功者則罰。
近城亦設首目官給旗鼓爲號。
凡寇至即劃領兵接應
法今嚴明
隊伍整肅
壬申二月初三日
有四百餘徒。
乘船來攻城之西門
公乃奬帥軍赴敵
殺獲旗頭蘇爲三名
射傷尤衆。
冦又分火攻東南二門
城中策禦謹宻
各寇退散向梧而去。
是嵗五六月間
冦數次徃來聞風怖懼
潜踪而過。
不能與民爲害
癸酉正月二十七日
冦又有一千餘徒。
乘船一百餘艘。
聲勢昌熾
火艤於城西兩岸
爲見本城備嚴不敢嚮邇
下流攻劫廣東等處。
殺戮軍民横尸蔽江
不計其數
至二月初十日
從州潜地而回。
於此郡人益感公之攻效矣。
逺方商旅
鄰郡士庶
遭寇漁獵
扶老携㓜
而來託者如歸焉。
城寺廟祠坊巷先遭焚毁者咸新之。
不惟民獲其安。
神祗亦有所賴矣。
公乃西郡世家
顯仕于朝。
卓負器望
出守
適遭外寇作孽
且以嶺外二廣
海北三道
郡道皆懼其害。
獨以藤城殘破之餘。
竭力殫慮而完之。
譬獨廻狂瀾於既倒。
而屹砥柱中流焉。
亦難矣哉
任内豐功盛德
五事備具者已形于歌頌
登于最
於此畧之可也
兹以父老備其功蹟
余徵言書之于石。
余嘉是事敬公之德。
逐爲之記。
時元統二年。
嵗次甲戌。
仲春吉日。
登仕郎容州北流縣勸農事莫瓊撰。
藤州儒學祭器極天下之盛德
天下備禮
禮之備。
德之盛也。
國家學校郡縣
豈以丈天下之平而已
崇祀典。
開來學
於是
禮器名物
可不備乎。
藤越嶺表
教道雅俗
獨與中國等。
郡郡通守幕官蒞政也。
朔望殿謁必舍采禮器缺狀。
退而謀之。
議以充合。
遂得學山木價之已夫者三百六十貫有奇
儒士夢弼郡吏李玄珪。
工于番禺
三月器就歸而釋奠
禮用必成。
於是以學在郊
置籍䖍諸郡庫學官庫職滿代相授受
庸則司器暫掌焉。
其用必可謂逺矣。
嗚呼
聖人之道在兩間
萬世百千載一心也。
崇報典禮
春秋享祀
樽俎
簠簋
罍爵秩秩有序
少爲貴。
而多爲美。
登降俯仰
雍容揖讓其間
内外諸生
各恭執所事
肌膚之固。
筋骸之束。
觀感興起
不知有以自立矣。
盛德備禮矣哉
斯所愈乆愈不忘也。
吾將見人詵詵
必復有如馮。
相國者。
斯學出矣。
是蓋守臣不負國家立師之意也。
噫。
天下之學皆若此
豈不可乎。
禮器一百二十九。
工值三百貫。
餘爲修飭殿廡費。
至正七年二月日。
藤州儒學書記
聖朝混一
萬方
興科。
以造多士
然必資於書籍
雖僻遐荒
古稱名郡。
地靈人傑
宋則馮文簡公三元而致。
相位者。
自經兵火之後
科目之興垂七十年于兹矣。
泮宫無片丈之可攷。
其後進蔑無聞焉。
至順壬申郡守朝列大夫三峯文公以外寇故脩葺城壘之餘。
遂并泮宫而新之。
規模尤爲宏麗焉。
特以書籍未有
邇於癸酉之夏
儒學官伍直及執事僉議
每畆出貲
郡邑官史各以裒俸贈助
鐔津邑諭廖蔭諧江廣間贖文籍
自經以下至于詩詞韻畧于編。
又於郡治創小樓三間爲藏貯之所。
司書以掌之。
學校盛事也。
今文運方興。
以科自取士。
他日諸生
博覧萬卷
由是登高科躋膴仕
增光前後
追踵馮文簡公之遣烈者。
又何可量哉。
兹以所置書目刻于後石。
置簿鈐記
教官考滿得代
俾其相㳂交割
方許紷由。
庶畿前書不致散失之虞。
斯文足爲悠逺之計。
更冀同志焉。
時元統二年歲次甲戌四月吉日記。
馮太守德政碑
嘗聞之詩曰。
豈弟君子
民之父母
謂其平易近民
而民皆歸之。
故凡居守令之職者。
實任父母之責。
而以愛民如子之心爲心則所謂循良之稱者。
不期然而然矣。
伏惟聖朝混一區宇
日月所照。
霜露所墜。
薄海内外
靡不臣服
載籍以來
未有如今月之盛。
方今明良在上
孜孜圖治
守令之選。
於古尤慎。
循良之稱者。
寥寥無聞
未嘗以此天下士或未之見也。
年來余以柳秋官致仕寓于
目與郡之父老暨三四賢士大夫
相與徜徉
得以郡守馮侯之爲政
名思齊
字仲賢
號勉齋
世家真定欒城
推擇五轉官守
之民咸感焉。
侯之爲人
氣質慎重
德量優容
下車之初。
上意而達下情
開城心而布公道。
恩施惠。
愛民濟衆之心。
端本澄源
得修已治人之道。
律身廉潔
御下簡寬。
問學博古通今
重道則崇儒下士
深知爲政先務
可謂當世循良
盡心爲治。
深察民情首先建議
督責所轄鐔津等縣。
將管民户編排上中下三等九甲。
額定每田一千畆應當里正一季
自上而下
週而復始
行之期年
已爲定式
又以每嵗逺近倉粮摽撥不均
使富者得就近輸。
貧者逺倉送納
誠爲偏負。
逐乃立議
驗各户田畆脚價
止令里正儧運革舊弊。
幕長鍾士俊賛成之。
務使賦役均平
以爲便。
是以鄉無叫囂之聲。
民免横科之苦。
户口增。
招諭在逃站户梁徹等一十六户。
計丁二十有一。
携持老㓜
回鄉復業
田野闢。
賓州等處流民
前來鐔津地居住
開墾絶户李育等户田土一頃有餘。
有成效。
詞訟簡。
聽斷無私
苞苴不行
無留訟。
民自不冤。
其禦寇也。
則脩築城池。
編集義士
多設方畧
訓民講武
至有防。
有聲息。
以身率先
是以盗賊聞風逺遁
本境之内。
晏然清平
興學也。
脩葺宫墻
鑄造祭器
優撫名儒
訓導生徒作養後進
務要成材
本州儒學租粮一百四十七石。
訪知中間多有作弊
督責直學挨究出上未曾作數餘粮一十三石。
類作正額一百六十石有奇
通行徵收
每嵗孟秋公規了畢
會集教官
將引生徒
本州吏貼。
公廨聽講說書
嵗終方畢。
救荒
則於至正八年春夏之際。
江水泛漲
渰没田禾
青黄不接
商旅不通
民間缺食。
自備已資。
收糴粮米。
五月一日通衢大道施粥一月
自朝至暮。
應接不怠
每日不下五六百人
又恐逺民不能徧沾。
議將本州見貯官錢約量賑貸
是時縣令華陰楊秦商英實賛其事。
秋成收本錢還官。
無所需。
民賴而活者甚衆。
是以官有惠而不費之實。
民無流移所之愁。
侯之爲政如此
可謂深稱守今之職矣。
所謂不言而化
無爲而成者也。
此非愷悌君子
篤民父母者之能如是乎。
今之循良者。
將在是矣。
嗟乎余耄矣。
不得見侠之顯耀明時惜哉。
今兹受代將歸一日
父老旅進而言曰。
號爲文辭者也
居是邦乆矣
郡侯盛德
公所素知
僕等固不敢贅。
嘉惠一言以垂悠乆
以俟夫。
人風者採焉。
庶乎知侯之實德於民也。
如此知吾郡之俗易感化而不忘也。
如此
使上之人聞侯之蹟。
嘉俠之心。
舉而置之要路
是侯之德。
非惟吾民實受其賜。
將舉天下嘉賴之也。
抑又如此
豈不博哉。
不獲辭。
敢昩已之所見聞。
與衆之所見聞者。
皆侯之實蹟而隱之乎。
叙次如右
以示古民無忘侯之盛德
衆曰唯。
以爲記。
時至正九年。
嵗次己丑。
冬月吉日
徵事郎柳州路總管府推官八十翁羅伯龍記。
浮金亭記余觀形勝東山一景
綉江南來而經其下。
鐔水凑流而歸其東。
春水既益。
秋波未消
自州之東南望之。
山勢宛然
如浮於玻璃中。
蒼烟喬木
斜陽古渡
空實相映
遇目五色皆是也。
舊有浮金堂李衛公之前
宋紹聖間
東坡先生遷海
艤舟登眺
舉酒賦詩詩。
其曰。
愛此小天竺
時來中聖人
又曰。
江月夜夜好。
雲山朝朝新。
蓋言其江山形勢天竺
山江月如錢塘
使人胸次磊落
情景相忘
殊不知瘴鄉之爲瘴鄉也。
吁。
蘇子逺矣。
此堂隳矣。
山水寂寥
草木堙鬱
亦已乆矣。
泰定戊辰春
龍岡秋山孟公主簿鐔邑。
越明季秋人和
政事多暇。
放情山水之阿。
樂於詩酒之外
因與僕浮江而東。
及暮渡鐔而西。
秋水潦盡。
月影渡。
江風徐來
水月相蕩
秋山顧曰。
此非浮金真體歟。
於是弭擢於江之濱。
據胡床賦詩
寒光潜虬
細細浮金之句。
㒒亦有曰。
月光波影溶液
江風細細金鱗浮。
時正中秋之夕也。
得非廢興有時
邂逅今夕
所以秋山遂有意於此矣。
明日追索遺址
以其山路崎曲
不便騷人過客之所登覧焉。
秋山性廉介。
好山水。
綽有古人之風
一泉一石徘徊顧玩而後去。
及至東山之下。
繡江之上。
得一亭之地。
與光華亭對。
碧山
長江
竹樹交映
日月浮動
舊址尤佳誠馬。
此州之勝逐相率居城。
士夫構亭於其上。
亦扁之曰浮金
烟沙鳥。
風帆浪舶。
變化徃來
氣象千萬。
使人登斯亭。
俯仰慷慨
而忘寵辱憂畏之心。
果謂瘴鄉而已哉。
當與金山浮金堂錢塘小天竺同一勝槩
天曆己巳。
冬十一月十有二日。
藤州鐔津學教諭克忠撰。
重修廣法寺王化隆政教之其。
作新斯民
釋家嚴經律之
開悟空苦。
道雖有精粗内外之二。
然其化惡嚮善
致一也。
庠序典禮
法制禁令
諸天地。
考諸三王
水火布粟生民
不可一日無者。
王制五服要荒惟鄙道梗
乆矣
厥民擴戾。
攻劫暴鬬。
發作無時
綏之以人文則頑。
加之以刀鋸則拂。
猶知所以浮圖事神者。
豈非虛靈不昧耶。
在昔爲治。
莫不循其性之偏俗之異。
羈縻之具。
皇元建國置吏。
奉貢桂管
土地人民賦入咸遵中國禮法。
居官者謹制度
守職者稽章程
至正乙酉秋
余以省檄遣海北兵食
父老李仲福等進而請曰。
吾邑大夫皇甫遺愛惠人也。
知民休戚
撫摩鞠育之體。
下車之初。
風俗
鋤姦梗。
郵傳
城雉
泮有師。
子衿在席
醫師有藥。
民。
鮮瘍疾。
社有壇壝
鬼神歆祀。
部有兵革
盗賊屏息
賦役有條。
姦游不作
訟獄有格。
冤濫
凡嶽畤百祀之廟皆完而新之。
而又崇佛宇
作大爲國祝釐
教化吾儕
鄙人沐德尤
敢不文筆
勒之金石
以耀其德。
而彰其媺歟。
余嘉其固請
且矜其
使人鬩而視之
咸如所言。
嗚呼
瘴癘之鄉。
猺猰之境。
而能卓爾不㧞
爲治不苟
制作設施
動引規矩
政教機要
恊民於大中
卒使教理
上信下。
抑以難矣。
世之君子
儋爵析圭
食馬而怠其事者將無愧乎。
至若啓上無象之門。
空藏有爲之法。
雲構藻飾
又俟夫後之君子
且摭諸事獻之觀風者馬。
時至正五年。
歲在乙酉。
八月壬子朔。
朝列大夫平樂府達魯花赤兼管勸農事進士完迮溥撰。
通守張俠政蹟古人
爲政不在多言
力行何如耳。
張侯之爲是已。
于時東南
道路滑仄。
王官曠歲至。
以故紀綱法度
棄如弁髦
掉磬之徒。
得以肆其虐。
摽竊之猺。
無以戢其暴。
民之靡依。
赤子之失乳哺
可憫也。
鄂省大臣有知馬。
因署俠州司馬
撫摩其弊。
俠將更戌。
父老廖惠彭英等摭侯之凡十有七事
來赴帥間論。
列之。
借冦爲請。
復彙其州人之謡干首爲一大卷
介前横州文學歐陽琳謁予
將刻之石以詔來者
庶幾蕭規曹隨墜也。
不獲
遂稽諸謡而爲之言曰。
雄州也。
八桂上游
山水明秀
風俗淳厚
四境之内。
鷄犬相聞
昔之來游如蘇公子瞻
秦公少游
稱道歌頌之矣。
况夫五羊撃雷浮商泛使
舟楫相望歲無虛日
可不謂之要衝矣乎
不意三數年間
前政既徃
嗣。
雖有一員半職。
昧於治體
倒。
行逆施。
百度俱廢。
試舉而歷言之。
急先務者。
未必若是之恝也。
有若城池之圯塞。
甲兵苦窳
猺獠之負固
田里失業
使客徵求
傳驛空乏
賦役不均
結攬之靡
吏卒之。
横斂
鄉閭豪奪
黌舍傾覆
畆之䧟没
此盖大較
餘雖更僕
不可悉。
如之何而能盡言之哉。
侯至之日。
見而嘆曰。
百工爲役。
受直怠事
猶犯不韙
居民上者祿足以代耕
不知
他日報政之效可乎。
於是枿去牙角
破除崖岸
日與二三耆耋講求其故首縮浮費
裕民力。
曾不數月。
令行禁止
興弊起廢
睥睨言言
樓櫓䡾䡾。
野無佩刀之風。
水有濟川之具。
失業者復。
負固者歸。
使客寢食之安。
官屬視息之便。
奸貪不行猾吏
掊克不及貧民
與夫折海冦之衝。
禦邊猺之侮。
賑災恤患
禱求祭祀
動合禮節
民無怨嗟
驩虞如也。
侯曰未也。
子弟者。
不可不
夷考學籍
履其畆而歸其侵。
嵗入用增。
廪膳充足
市材命工
一新内外
視昔有加。
由是弦誦之聲晝夜不絶
噫。
可謂知所先務者矣。
四方之人。
津其涯而涉其境。
以手加額而嘆曰。
詎圖黄復見今日。
地恐不能乆淹也。
或有謂余曰。
數其事而稱之者
猶有所未至也。
奈何
余曰不然
特此以。
夫人立身大節則可。
論政復有加於此哉。
夫子嘗曰。
我戰必克。
祭則受福
聖人之道動必以誠
誠即也。
猶可及於豚魚
况人也哉
張俠之爲政
不出誠信之間。
民故樂。
從而不怨
有以夫。
余故不揆蕪陋
爲之書者。
不欲揜人而著其也。
先是全州石俠與梧容鄰郡之官
剡薦之。
或願舉以自代。
理亦宜然
侯名那
字伯堅
山東人
湖廣行省宣。
使。
今居是職
詩曰。
之封
之東。
山爲城墉
水爲池潨。
方時之雍。
有古之風。
民和物融。
今非昔同。
民困其中
罹以瘝恫
視天夢夢
天誠匪朦。
賢俠寔逢。
復誘其裏。
爲黄爲
斂鍔藏鋒
匪脩厥容。
吏茸民從。
無不通。
清明躬。
暴虐絶踨
不停𩣭。
居不驚鴻
亦有艨艟
更無燧㶻。
農商百工
各業其
桑麻重重
芃芃
不厭不慵。
賦役是供。
新我頖宫
公館亦崇。
學廪常充。
犴獄屢空
政教兼隆。
頌聲渢渢
民謡雖公。
石尤可攻。
紀侯最功。
以詔無窮
願侠奮庸
如夔如龍
致君農。
時和歲豐
至正十七年
倉龍丁酉。
嘉平良日
將仕郎雷州路遂溪縣主簿張志道撰。
追逺堂記洪武六年春
文仲郡。
十有二月壬子
乃構家廟公第之東。
堂廡門垣粗備既落成
庚申奉高曾祖禴于廟。
又追祀始祖夾室
籩簋時食
仍以祖廟追逺之名扁之。
示祭盡其誠也。
追逺者。
人之所易忽。
而能追之。
則已之德厚
而下民亦歸於
聖賢格言
古今通義也。
金氏嚴陵望族
鼻祖太常公謚作肅者
實爲趙宋臣忠立朝
方垂世。
今二百餘載矣。
高祖參軍
府教士良皆以道學業其家。
敦信
名節
明哲保身
克享耆壽
不滿德。
澤流後人
文仲頴悟
有志畧。
孝敬事親
勤敏力學
年禾壯掇巍科
天官
謫貳郡。
炎荒
民徭雜揉
㝠頑强梗
號稱難治
俊秀
間出
父兄莫訓
熏染吏業爲蠹。
其俗。
神鬼
每事神鬼是聴。
不知烝嘗祠禴爲何事。
故家富子分。
家貧子贅。
甚者德色誶語之俗。
比比皆是
生且違。
養。
追逺乎。
興言及此
可謂太息
文仲蒞政初。
扶弱抑强
寬猛
黌宫
廟貌
以妥神棲。
以敦風化
公務雖劇。
必造庠序以講孝義
資橐雖虛。
捐廪祿以周貧乏
親老異居者。
責以就養
爲後他姓歸宗
作孝子祠。
忠臣墓。
遵行鄉飲酒禮
賓主僎介。
不失其倫。
錫胙宴樂
耋艾觀感
蠻夷之道殆庶幾乎
予嘗感今思古
天子以至官師
降殺莫不有廟。
故事亡如事存。
明盛服。
焄蒿凄愴
將見之。
世衰壞。
由貧而富者不録其祖。
由賤貴者耻言其先
視含
而薪視立木者蓋總總也。
安能追逺之念。
使民德之歸厚乎。
噫。
世有隆污
而孝無貴賤
地有夷夏
而祖無異同天理之人心未嘗泯。
而受父母遺體未嘗也。
特以教化不明
無以作興之耳。
故事親孝。
忠可移於君。
居家理。
則治可移於官。
繼是治斯郡而登斯堂者。
忠孝心得油然而生乎。
以是追逺之作。
非一家之孝也。
擴而充之。
推而徧之。
則天下之孝舉不外是。
化民成俗之意。
小補哉。
詩曰。
永言孝思
孝思維則。
又曰。
孝于不匱
永錫爾類。
其是之謂歟。
吾故而爲之書。
明年甲寅春三月吉日中順大夫吏部侍郎南安府事宋麒撰。
學正李盛曰。
或問追逺之作。
高曾祖禰足矣
又追祀始。
祖禮歟。
也。
祭法以冬至始祖
不有主也。
則當祭之時何歸。
易世之後
新主祔而四世祧。
祧主必遷於始祖之廟。
不有始祖
祧主何所附乎。
由是推之。
則追祀始祖固宜
或者謝而退。
八景詩序郡必有志
必有
其來尚矣。
蒼梧南州
乆曠
富春金氏玉相貳守是邦。
鄙夷其民。
而欲丕變其俗。
前聞乆墜。
乃脩學官教典
暇日諸父老。
慱採遺編
不期月而成録。
且謂山川景物之奇。
無以感發士氣
於是歷覧遍觀有得馬。
序爲八景曰。
東山夜月
石壁秋風
赤峽晴嵐
劒津春漲
鴨灘霜瀬。
龍巷露臺
登嶼聳鬟。
谷山列障
名公鉅卿賦咏詳至。
且以示予。
于謂月也。
風也。
山川草木也。
是數者何地無之
人取。
何如耳。
今也風月山川乆湮鬱。
一旦表章之。
是亦物之一遇歟。
噫。
貳守用心亦勤矣。
因其物以及其人乎。
俾鄉之士子脱去凡近
以逰高明
若是表章之。
品題之。
庶斯景之不泯
子深有望焉。
逐爲之序。
洪武甲寅重午良日
松臺林孔嘉書。
八景之作。
始自瀟湘
南軒先生刺連。
亦有湟川八景
吾家嚴陵八景
得名仲淹范公
山川清勝
風月快心目者。
何徃非景。
奚必瀟湘哉。
荒服
山水奇絶
安可以瘴地例論。
有若東山瞰江。
而月旁午
石壁
風生
雨餘劒津客帆高。
日出赤峽林霏薄。
亂石戰鴨灘之浪。
方臺枕龍巷之
登嶼柱淙。
鬱如螺髻
谷山列秀。
屏翰
凡是數者。
雖非瀟湘偉觀
亦足爲嶠清絶矣。
山川之勝。
不待人而名。
佳景不能自名也。
因録其佳致以爲八景
騷壇老帥母惜珠玉以成斯美
釣臺今文仲書。
容縣容州十洞後序予始至南容有。
長者謁曰。
勾漏此中有洞天神仙所宅。
予笑曰。
仙而宅此。
豈有上界有過謫來耶。
復念稚川爲響元散
常侍大著作
因辭不就
乃爲勾漏令
以資不許
曰。
非欲爲榮。
以其有丹耳。
遂從之。
胷中稚川所在焉。
豈以瘴癘魑魅爲疫乎。
客曰。
晉書葛洪廣州
刺史鄧嶽所留。
優游羅浮
尸解而去。
九轉丹砂自成。
勾漏羅浮也。
予曰八仙者。
白雲帝鄉
御飛龍游海外
彼朝洛陽而暮交趾
一瞬息耳。
江浙餘杭閣皂處處葛仙遺迹
客曰。
勾漏君後。
寥寥也。
于曰。
天仙者。
人自求知之。
彼非欲求知於人也。
凡骨塵勞何容易。
天下名山洞府
聖眞
靈山所遊。
如龍如鬼。
不能知見
仙聖乎。
郡中耆老傳聞唐末。
有陸君丈勾漏
晨起策馬至名洞前
獄訟簿書以次遣罷。
長笑高卧抵暮乃歸。
秩滿仙去不知所徃。
聖問
長沙人郡虎宇彦嘯忽自上庠棄妻子亟至都嶠勾漏洞遊。
凢數年後
故人祝融峯下見之。
顔益童少。
邀客而飲。
醉失所在
郡君父老猶記其面目
而陸已失其名字爵異矣。
附而書之。
異時職方脩圖。
耆舊續傳。
亦爲庶幾有考焉。
紹興癸酉十月朔長樂林芰叟序。
鬱林州鬱林鼎建廟學有廟者何。
王祀孔子也。
孔子者何。
聖道重民教也。
聖朝學校天下而裔氓荒域設師。
美化善俗
所宜先務
嶺南荒遐聯延海北
大理交趾雲南夷江犬牙相錯
谿洞深竊巨測。
憑險負固
徃徃鴟義奸究。
惺然梗化
林介嶺海地曠而夷。
弄兵潢池戢。
上下詩張。
無所於措。
州有孔子城南右憑津。
春夏淫雨
水潦交注
輙匯溢瀰漫
殿堂門廡悉淪沮洳
蠡嚙摧杇。
不可支拄矣。
至元三年夏五月
眞定張侯按攤不花知是州。
仰瞻仞墻。
陵夷草莽
荒墜雕弊
無弦誦聲。
喟然太息曰。
嘻。
聞風興化移易
美化斯無弊民圓顱方趾
戴天履地
豈獨無人心哉。
仁義
禮教
學校
何敢不力
舊址卑墊廼營治之。
酉燥則爽闓
宁正南面
四賢十哲配而繪祀爲兩廡
講有堂。
舍有齋。
師生有膳。
庖廪有次。
春秋釋奠
晨夕肄業
舊有田。
以頃計二十有八氓。
誣上行私
匿蔽而。
赦其租入
大乏。
上下並緣爲利
相仍苟且爲。
意侯立法核實
復舊賈。
繇是群氓耳目
宣禮遜之風化
庶知爲政先後矣。
嗟夫邊儌搶攘
日夕金湯
芻茭
弓矢
戈矛以爲事。
侠斯舉。
不畿論俎豆於問陳。
章甫以適越者。
雖然
萬古一理
萬人一心
明倫設教本於孝弟
有分歸養
强暴戚然通矣。
故有苗小蠢。
徂征之師。
來格兩階之舞。
後世文翁
常衮
變移閩蜀。
豈非藹然詩書之粹哉。
學校教化
相爲終始
教化風俗
相爲污隆
傳曰。
有教無類
侠之政能興學教民爲務。
其可也。
夫。
達魯花赤扎蠻丁州判張子忠吏目益皆翕然以使之心爲心。
吳膳孫實相厥事。
余嘗分憲至是矣。
故因其徵言爲述本末俾刻諸石。
後之守是邦者。
庶有於斯
時至元五年歲次己卯。
十二月日奉議大夫林州知州勸農事按擹不花立石
太中大夫嶺南廣西道肅政廉訪司副使伯篤魯丁譔記。
奉議大夫嶺南廣西道肅政廉訪司副。
使也兒吉尼公德政碑鄒魯撰。
天子在位之十有五年。
大臣之總百揆者。
陰愎專娟。
凝。
中外側目無敢言者
于時元氏也兒吉尼公由西南臺入拜監察御史
抗疏極言紏其不可以相者五事
再上。
以公僉浙西憲
拜命上論不已
天子感悟罷。
相臣太保
公曰。
不可以相而可以師乎。
吾爲諫官不用則當去。
固辭
三臺各道以公言天下安危
不可以不繼也。
皆馳奏之。
於是太保歸田里。
天下之人皆知公爲忠直之士。
未幾
丁父憂
公曰免喪
國制也。
然吾以荐歷清要
不可以違聖天子爲治之道。
居喪克盡
益知公賢。
奪其情起判中院。
是時勵精圖治
一視同仁
無有逺邇
皆輟近臣撫鎮之。
尤以嶺海遥邈。
反側靡常
非按之以風厲之臣。
有司鮮克率職
民將不堪
乃命公爲廣西憲副
至正十一年也時都梁寇數千剠靈川
桂林數十里。
公督都元帥阿魯輝統也。
思敬二萬户合官軍擒殺之。
明年紅巾賊起河南
正月蘄黄䧟鄂省。
二月與潭。
號數百萬。
鼓行
公集諸將群有司論之曰。
劇賊閭左衡行數千萬里。
天下乆安
戰守不備故也。
使其長驅深入
薄我强場而後禦之。
勞師費財
震驚我民。
非計也。
不如要之衡湘以挫之。
使其得逞
公乃親勵將士左江安撫黄祖顯發精銳三千人前鋒
都元帥五萬户兵八萬繼之。
二月顯至遇賊樟木市大戰敗之。
賊屯衡山
元帥追撃之。
衡山
又戰下攝大破之。
斬首數十萬級。
豪民之爲向導四家
潭衡悉平
於是北際湖湘
極海裔。
民安耕桑
樂於
承平無異
既而道州逆賊伯顔湖南帥。
㨿其城。
復陷全州
公曰。
吾以千五百里保衡
不能以數百里庇齒之全乎
即與帥臣議。
萬户思敬等救之。
遂復全州
臨桂東鄉張朝佐聚群惡爲紅巾内應
公命静江路同知帖木兒檮其巢宂。
殱其渠八人
脅從禍福
安輯之。
大墟民蘇德智合徭冦謀犯城邑
公命帥府經歷帖木兒萬户兵捕戮之。
道州賊侯舍等攻陷賀州
萬户也先徃捕俠舍望風奔潰
禽其黨無遺類
由是西之境暨隣郡數千百州民不從亂猺獠格心馬。
西土瘠人稀。
分閫之需。
公上之稅才六千二百余石。
嵗仰給軍于湖以數萬計
自紅巾賊陷趲輸不至
大饑
民有食殍死之肉者。
愀然嘆曰。
吾以詳問疾苦
忍視其民之死卹耶。
廼悉捐祿秩之儲五千緍市以賑之。
官師胥吏若士與庶爭先效慕
得粟萬數千石
使民免於溝壑
湖湘官民避難而來歸者以千數
公不彼我之。
間而振給之。
流亡赴其家。
廣西供億餽餉數倍他鎮。
朝廷嵗須官本萬錠
自冦阻路絶。
三嵗不至
民用日艱。
公嚴澁滯之令。
越境之貨。
兵食足馬。
臨桂民秦君旺謀殺
五裂其屍。
分瘞塘淖中而匿其仇。
執秦孟華秦伯慶訴于縣
誣伏就獄者五人
有司上之。
公察伯慶素聾。
不與宻謀
詳讞果得秦君旺始謀之情。
而獲别匿之首伏辜者六人
伯慶孟華得無罪。
平樂民掠周蔣錢陸緍。
并誣與猺通。
東鄉民秦達先誣其姪以利其家財
獄皆已具。
公摭得實
隨正其罪。
融民誣其官。
長。
一聽其訟即得其情。
反坐之。
將士貪悍不軌者悉置諸法。
不少至若斯。
三皇孔子通濟橋
築與安堰。
禱雨祈晴
而晴救菑恤澇。
出公帑。
城守
冗濫
斥疆禦。
末作
政跡之著。
地有穹碑
民有歌咏
不可一二數也。
於戲
足以清亂。
仁足惠民
足以枉直
由其有盡之誠。
廉潔之𢮥。
方正大之氣故宜見諸行事之懿如此
同寅協恭
都元帥篤列實公
㕘畫獻替
歷佐公之賢。
宜其無不舉。
無不被。
是何逺人之多幸也。
西甌士民感德懷惠
俾魯爲文紀實跡。
刻石通達以示不忘。
惟公中臺時。
魯以檢討經筵
親睹公直言極諌之悉。
中朝之人皆曰。
紀綱之振。
未有今日也。
按治下復覩公德之美。
桂林之人又皆曰。
憲司以來
未有今日也。
中臺之事固已載諸史席。
昭揭無窮
今日懋德
不可以不紀。
不敏
然嘗以文辭乙覧
其所建。
或足取信來者敢叙其槩而之以頌。
公字尚文階大夫
頌曰。
於惟世皇
立極建邦。
既定典常
千紀綱。
耳目之司
烏臺栢府
執我天憲
明我王度
我皇繼聖。
克寬克仁
相臣否德
我用循。
于時諍臣
惟唐兀氏。
白簡有嚴。
豸冠斯殞。
批鱗强諌。
國安危。
天威有容
仕已敢辭
帝心同仁
無間夷夏
公南來。
繡衣驄馬
裕公
秋霜烈日
甘雨和風
既遏大凶
亦翦群惡。
威信攸加。
敢不
北被湘波
陛。
其民雍熈
罔識亂離
彼民其饑。
以積。
彼民流離
我王于息。
稽古敬先
尚賢
禮樂有容
講肄有筵。
乆旱以霖。
積陰以霽。
天監其忱。
民服具惠。
如金如湯。
我隍我池。
如熊如羆。
我旅我師
卹刑慎獄
舉直錯狂。
禁止令行
必罰信賞
崇德霜臺
孰如公優。
憲。
爲公儔。
我公之功。
我公之
士民永懷
視此貞石
詩集梧州府蒼梧蒼梧郡陳恭公莫訝南方景物踈。
爲君聊且蒼梧
地傾二面城池壯。
江迸三流氣色麄。
蓄火出。
石藏牛影爲仙呼。
官傳聴自唐丞。
相。
民頌恩從漢大夫
龍母靈神鬼集。
鰐魚池近介鱗趨。
朝臺望斷岐路
氷井窺頻爽髮膚。
鱠美不堪全用鯉。
果珎何忍命爲奴。
雲歸上國名終逺。
郡帶諸藩勢未孤。
銅鼓聲浮翻霹靂
桄榔林静露眞珠
半欺花檻朱槿
强壓鶯哥鷓鴣
三足祥文載。
獨峯來事无無
封强自覺隨時
飲食分過
行伍下武
兒童知樂從儒。
風輕别浦漁唱
人塞閑坊戀酒壚
兩蜀
相交易類吳。
希賢帥㦳偏㦳
扇慕良規各制蒲。
門闌列戟
雪從絃管舞双
只因談笑風俗
僣用詩歌
𥚓襦。
萬里無媒休促蹙。
數年從宦斯須
却憂别後牽吟想。
欲寫幽奇入畫圖。
藤州弟子蘇軾九嶷聯翩衡湘
蒼梧天一方。
孤城吹角烟樹裏。
落月未落江茫茫
幽人撫枕坐嘆息
我行忽至
江邊父老說子
白鬚紅頰如君長。
莫嬚瓊雷
聖恩許遥相望
生學道眞實意
豈與窮達存亡
天期以我爲箕于。
要使此意留要荒
他年誰作輿地志
萬里真吾鄉。
和韻先生欲吊
飄然去國來南方。
玉堂金馬何處
乆知此地渺茫
平生四海子由耳。
少年便許同行
異鄉同氣各有適。
併合不似秋江長。
解乎自南北
風晨月夕相望
古人兄弟有如此。
今人兄弟何獨亡。
蒼梧自是古名郡。
賴有青紫天荒
作詩二公事。
欲使孝友留蠻鄉。
蒼梧陶啇近海江聲急。
孤舟杳冥
峽泉暴雨
灘石走群星。
水有瀟湘色。
同已蜀聴。
令人思舜
一望九嶷
氷井蕭磐氷井蜀無水。
爲與火山對。
眞宰梧人
命名相配
炎火之性。
所至能爲害。
氷焉壓其氣。
轉否還高參
祥光每發時。
州人同福賚。
乃至井若氷。
故有
我來酌訬氷井
其美同沆瀣
初疑蓬島脉。
雅林源派
井竇倘依然
古墓盡亡昧。
半爲土烟没。
半爲石缺壞
于時初下車。
未暇整頽潰。
州城百舍敞。
締剏豈容怠。
舊者爲之新。
露者爲之盖。
卑污易以高。
狹小以大
於公無所侵。
於私無所貸。
一誠規畫
黽勉三載
始未想井基。
指示經數輩。
引繩取其直。
立標正其界。
開鑿三尺餘。
適與古基
西偏堅完
不差井恠。
三隅髣髴見。
磚師且徐綴。
此井有神
州人亦嗟恠。
井前爲開池。
引水溝澮
所防三伏天
飲者成群隊。
井名磨滅
自我發况晦。
所慮規模隘。
塹崖基坎冗。
伐木荒穢
裝點天成
爲州勝槩
碧塘寺之腹。
青山寺之背。
環翠控引
泉水襟帶
三寳裝嚴
七寳豪邁
對面神霄
出門闤闠
登臨益增價。
顧盻無凢熊。
徃徃市人來。
如在瓊壺内。
徃徃士人來。
出塵籠外
常引客至。
五馬雙斾
暫脱簿領中。
忽然無障礙。
怡神八極逺。
體清風快
臨池山澗
酩酊常所戒。
作謝公游。
敢望蒼生待。
雖無吳政績
薄有循良最。
寄語氷泉
爲我留遺愛。
火山之火載於圖經三說
中人户知之。
耆老
不見者餘五十年矣。
紹興辛巳仲冬三日甲辰
山初流星
已而如日
乍見乍隱。
乆之乃散爲數道。
流轉山頂
郡人嘩曰。
聖火
歸美於子。
無德而當之。
作詩以。
識其事。
寳劒靈珠地所
山間何事發光芒。
郡人但識爲吾美。
爭解天朝德昌
火山無火猶在
也翻爲妄也言。
自此神光不見
向來徒說道州元。
千詩百賦闘壞奇。
揔道前賢跡可齊。
顧我非才何以稱。
願回嘉瑞群黎
梧州嘉魚亭傳汝礪舟楫回沙驛。
旌旗郡亭
江通五管白。
天落九嶷
此日瞻雲氣。
誰家見客星。
軍須晝夜急。
冦掠幾時
偶題嘉魚余觀弭節湘渚
廻眺蒼梧城
積雨滌煩
高窻風露清。
雙溪奔駛
九疑鬱相迎。
帝子不返
白雲暮横。
游倦脫塵鞅
滄浪濯纓
良反逺作牧
方聞政聲
余欲暫息偃。
王事嚴程
况廼風塵際。
戰伐未休兵。
徒侯明發
沿月迅宵征
言歸金門
仰頌泰階平
懷友兄兼善伯廣侍郎元光王事驅馳鬢已絲。
又分節鉞鎮南夷。
天涯倦客行益逺。
海上故人遲。
千里暮雲歸雁盡。
兩川春水浴鷗嬉。
江亭酌酒吾誰共。
幾度憑欄望使麾。
和韻牛繼志五綵常拈補衮絲。
却資章甫出南夷。
身罹海瘴行逺
夢想恨到遲。
梧桐霜嚴丹鳳老。
松巒日静白猿嬉。
茫茫前路蓁蕪甚。
銅柱何人秉將麾。
報恩寺避暑偶題慕高字仲倫禪關蕭爽
地枕大雲麓。
高樹夾路生。
森陰苔緑
不知暑。
過雨如響瀑。
風幡摇裔
白雲滿廊屋
尋幽復誰契。
但見樵與牧。
我厭塵囂居。
禮貌拘束
時來鞍馬
解带滌煩促。
老僧誰問訊。
足慰彼幽獨
須史二三友。
獻茶與醁。
當圖一榻懸。
共爾楞嚴讀。
和韻陳汝楫濟民蒼梧有名刹。
僻在山之麓。
偶然雙屐
踏破蘚痕緑。
溪漲合漢污。
林飙散晴瀑。
老禪雲滿榻。
肯借半間屋。
平生危行心。
養晦自牧
昨朝浮名
不受塵鞅束。
澆俗世益降。
流光日以促。
昆明劫火
此宇巋存獨。
賡歌感慨
大笑呼𨤍醁。
寄語中人
對月讀。
國朝嘉魚亭孫應治舜元江會東渚
山谷盤紆
地勢頗夷朗。
云是仙者都。
陰陽變化
烟雨糢糊
蒼翠城郭
山川時有無。
迢迢玉京客。
皎皎白駒
芳亭挹蕭爽
興逸神與俱。
故人守兹郡。
慰我亦勤劬
載酒延佇
饌出嘉魚
雖云逺行役。
旅懷爲之舒。
酒酣日將晏。
白月琴書
携手蒼梧
笑傲逍遥墟。
梧州府元太守良心經歷趙宗德伯高到官半月爲情
日日驅馳送迎
里山歸一統。
兩江烟浪孤城
山徭斤斧爲畊本。
海國魚𥂁是治生
白髮老翁寸補
諸君努力昇平
古詩八韻奉贈德新知府
呈明通守
時中判府
良心長司。
善卿知事
葉見泰夷中朝發端溪縣
夕憩蒼梧城
蒼梧賢牧
寮寀時英
宴我南薫樓
宿我嘉魚亭。
珎肴重列
美醖仍細傾。
冀夜繼秉燭
優巫陳楚聲
酒闌吐肝膽
驩馬平生
黽勉王事
行邁有期
贈言無誇辭。
因之寄深情。
梧州府門驛楊嗣賢字師績晚泊蒼梧秋水潯。
遣愁時復一長吟。
鱸魚未遂張翰興。
薏苡多虧馬援心。
身外虛名何足問。
眼前薄俗澷相侵。
另兒幾點孤忠淚。
坐對青燈夜深
嘉魚亭嘉魚下水茫茫
倦客憑闌望八荒。
江湛玉壺秋色净。
山開圖畫晚烟蒼。
且將濁酒興。
莫聽悲節送夕陽
最愛蒪鱸風味美。
白雲飛處是吾鄉。
中秋對月蒼梧野雨初情。
喜遇良宵月滿城。
秋景當今夜半
蟾光不减去年明。
茫茫天地飄零客。
漠漠雲山感慨情。
巵酒欲吞心已醉。
故鄉何日歸畊
趙伯高太守寄韵
逺聞琴鷦之官日。
童稚紛紛馬迎
千里桑麻新雨露。
家鷄大舊江城
知君報國丹心壯。
愧我思親白髮生。
擬欲築居謀小隱
何必君平
嘉魚偶成應遜字孟謙獨倚朱欄望眼逺。
美人楚楚隔天涯。
雲連勾漏神仙洞
雨暗潇湘帝子祠。
山色暖匀翡翠
江光冷浸碧琉璃
徘徊未畫登臨興。
忽報沙頭駐使麾。
出郊駐目蒼梧野。
雲烟半香冥。
荒林虞帝廟
斜日吕仙亭
城扼三江險。
山連百粤
長歌逸興
激烈林埛
王佐彦舉歌贈良心幕長先生一章暮。
孤鴻叫其群。
玄陰積雨不成雪。
回風吹作蒼梧
江水落出寒石
我泛扁舟行役
十年䨥脚走飄飄
舉頭却羡歸飛翼。
閑呼新豐酒
懶聽齊門竿。
頗奇魯連
聊城書。
古人悠悠可見
今人徃徃貧賤
愁來試拂焦桐琴。
陽春調古無知音。
側身天地一長嘯。
慷慨空懷千古心。
卓侯薇垣仙。
來領梧州幕。
相逢握手相知
意氣峥嵘山嶽
我向江皋解舟
君情眷眷還相留。
金貂換酒不論直。
爲我滿引窮愁
踈梅横窻竹爲屋。
左圖右史驅塵俗。
客至圍棋敲玉枰。
夜長對話燒銀燭
銀燭生花漏轉遲。
呼兒煮茗更論詩。
平生似此有真樂。
坦率不愛虛名羈。
卓侯卓侯懷抱好。
獨恨論心不早
書劒無成笑我迂。
交游有道如君少。
仰慙高義無由答。
行色匆匆明發
歸來艤櫂定相遇。
君載西窻榻。
奉。
使安南道蒼梧
留别幕長良心卓君濟民員外陳君玄略高士張君用省豸李君彦舉王君仲昇趙君天台葉見泰天台山人清絶
半夜霜月
蒼梧弭節諸君
弌弌胷襟蘭雪
人生會合非偶然。
酒酣吐論銀河懸。
卓公倜儻白髮
趙子峭潔青年
仲宣登樓望鄉處。
江上蒪鱸季鷹去。
坐間誰似陳孟公
協律奚囊佳句
短掉藤溪湄。
滄波烟樹離離
楚天一雁入雲去。
請君寄我長相思
吕仙朗吟清河張智鶴馭飄飄不見回。
幽亭誰爲理遺基
江流窈窕通三島。
山勢聯翩九疑
襟度可怜孤賞處。
風光不似朗吟時。
浮雲流水佳人逺。
倚遍闌千有所思
火山建安葉原賀字孟南粤荒地
山川儲熒晶。
夜後發輝
洞達蒼梧城
焜煌天灯見。
熠耀玉燭
明時皇恩
膏澤群生
造化鍾奇特。
難言名。
不比鬼磷燦。
非騰古劒精。
春風持。
使節
嶺從逺征
初聞心頗恠。
厥後詬與情。
後紀載傳。
庭燎莫與京
願言勿劒𦦨。
太清
氷泉驅車出東門。
弭節水井
寺古棟宇傾。
碑斷苔蘚屏。
源泉地中生。
瑩净可鋻影。
命僧旋吸之。
入口霜冷
試亨白雲
椀面雪花耿。
世傳火山
一郡鎮靖
滌煩器。
勞瓶綆。
可以濯我纓
攸然塵境
次游朗吟亭韻閑扣仙癢䦕翠濕衣。
邯鄲一夢玄微
朝游龍去
暮厭蓬瀛跨鶴歸。
琪草瑶花方外静。
白雲蒼狗望中非。
洞庭湖上魯停掉。
不及登樓夙願違。
雨中嘉魚藍智性之建安高閣流鸎外。
荒城駐馬前。
江寒三月雨。
春老百蠻天。
折柳横笛
飛花釣船
乾坤羈旅
把酒茫然
城空漫爛
樓迥瀟條
毒草春生瘴。
蠻江晚上
魚肥把釣
鳳去聞韶
萬里持節
恩波聖朝
朗吟洞庭萬里滄海
石室千年翠微
華表月明笙鶴下。
蒼梧雲濕劒龍歸。
城南老樹名空在。
枕上黄糧夢已非。
仙客逺尋勾漏洞
丹砂未就心違
藍僉憲嘉魚亭韻易謙自牧茅屋楓林下。
江亭烏前
四山入座
兩水碧摇天。
喜有題詩客。
怜無載酒船。
登臨春事老。
羈忍陪凄然
嘉魚劉權可與嘉魚亭上徘徊處。
看盡題名昔來
燕子經年江上見。
桃華一夜雨中開。
龜鼉汹湧䨥江合。
闌檻
差。
夾嶂廻。
總有好懷不得
吕仙何處使人猜。
朗吟雨歇當初
杯㗸對巨
道同爾汝
契。
闊效神仙
嵐氣侵衣
天光落酒圓。
朗吟未已
登覧欣然
朝游樂。
處。
似入武陵源
樹宻將至。
鳥鳴不繁。
雨來䨥井合。
雲去小龍屯。
爲報東山客
開尊故園
人生幾何
行樂苦無多。
亭敞鳥鳴樹。
池清月入
酒杯素手
冠帶青蘿
㧾是同心者。
斯文氣味
放生池外朗亭閑。
都道純陽此山。
玉佩不來歸海角。
青蛇何處人間
東老題詩去。
未擬西鄰賣藥還。
政爾尋眞尋未得。
蒼梧雲氣濕爛班。
輿地紀勝松陰如幄水如羅。
秋盡山青白鳥過。
獨坐一庵心正寂。
數聲何處竹枝歌
白鶴觀州西。
成通末鄭畋守蒼梧建水題詩
江山上重相見
醉裏同看豆蔻花。
唐李涉梧州劉中丞
楚江亭上秋風起。
看發蒼梧太守船。
千里同行從此别。
相逢又隔幾多年
張籍送王梧州
火山熱。
瘴鄉消。
沈佺期隨風不定
夜到蒼梧
客淚有時有。
猿聲無處無。
潮添瘴海闊。
煙拂太山孤。
却憶零陵
吟詩玉壺
周朴梧州却寄永州
文苑
南國霜霰
連年見物
青林暗換葉。
紅蕊開花
宋之問梧州
文苑
鬱蒼梧海上山
蓬萊方丈有無間。
東波自注鬱洲山自蒼梧浮來。
水有瀟湘色。
猿同巴蜀聽。
令人思舜
一望九疑
陶啇梧州蒼梧郡詩。
南極蒼梧郡
江山勝遊
天晴動水
月夜隨舟。
陶啇送吳利見主簿蒼梧
川流八桂末。
地勢九疑餘。
不憚酬唱
江通丙宂魚。
陶啇寄梧守。
峽口蒼梧縣
城依斗魁
江渾潮海上。
地熱火山來。
草没嘉魚宂。
封表臺。
到應無獄訟
豆蔻酒頻開。
陶啇送吕典獄蒼梧詩。
氷井漱玉
火山無𦦨謾生煙。
歐陽燾
恭公傳者舊。
元結文載簡編
同上寄聲氷井
爲我留遺愛。
蕭磐氷井詩。
吟拾江邊翠羽
醉騎海上玉麟腰。
清談試茗氷井
至樂觀魚橋。
郡守蕭磐
聞道嘉魚火山
我來那得一鱗看。
胡長卿梧州火山
客有談嘉魚美者
長卿有詩
惟君萬里分符去。
蒼梧之邦游處
九疑七澤相連
黑海濡毫長句
郭祥正梧守祭希蘧留詩
四六大舜隱真之地。
違人遁跡之鄉。
唐太宗李靖曰。
碧桂之林。
蒼梧之野。
乃授西海大總管杜林
方輿勝覧四六榮分符竹
來莅蒼梧
地乃游。
郡因漢置。
百粤五嶺之中。
九疑澤之勝。
北接湖湘而爲唇齒之邦
下通番禺而有咽喉之勢。
潮海火山
曾人陶啇之句。
紅蕊
備陳宋之問之詩。
地望匪輕。
曾是陳恭公舊治
人材亦盛。
尋其太守故家。〉
永樂大典卷之二千三百四十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