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百五十三 第 x 页
永乐大典卷之五百五十三
庸〈中庸十二〉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
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朱子章句知去声与平声好去声 舜之所以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也。迩言者。浅近之言。犹必察焉。其无遗善可知然于其言之未善者。则隐而不宣。其善者。则播而不匿。其广大光明又如此。则人孰不乐告以善哉。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则其择之审而行之至矣。然非在我之权度精切不差。何以与此。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朱子语类舜其大。知。知而不过兼行说。仁在其中。 回择乎中庸兼知说。索𨻳行怪不能择。不。知。半涂而废不能执。不仁。依乎中庸。择不见知而不悔。执 舜固是聪明睿。知。然又能好问而好察迩言。乐取诸人以为善。并合将来所以谓之大知。若只据一已所有。便有穷尽。贺孙录同 问隐恶而扬善。曰其言之善者播扬之。不善者𨻳而不宣。则善者愈乐告以善。而不善者亦无所愧。而不复言也。若其言不善。我又扬之于人说他底不是。则其愧耻不复敢以言来告矣。此其求善之心广大如此。人安得不尽以其言来告。而吾亦安有不尽闻之言乎。盖舜本自知。能合天下之智为一人之智。而不自用其智。此其智之所以愈大。若愚者既愚矣。又不能求人之智。而自任其愚。此其所以愈愚。惟其智也。所以能因其智以求人之智。而智愈大。惟其愚也。故自用其愚。而不复求人之智。而愈愚也。们 执其两端之执。如俗语谓把其两头。节 两端。如厚薄轻重。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非谓只于二者之间取中。当厚而厚。即厚上是中。当薄而薄。即薄上是中。轻重亦然。 闳祖两端。未是不中。且如赏一人。或谓当重。或谓当轻。于此执此两说。而求其却好道理而用之。若以两端为不中。则是无商量了。何用更说执两端。义刚 问执两端而量度。以取中。当厚则厚。当薄则薄。为中否。曰。旧见钦夫亦要恁地说。某谓此句只是将两端来量度。。取一个恰好处。如此人合与之百钱。若与二百钱则过厚。与之五十则少。只是百钱便恰好。若当厚则厚。自有恰好处。上面更过厚则不中。而今这里便说当厚则厚为中。却是躐等之言。或问程伊川曰。执。谓执持使不得行如何。某说此执字。只是把此两端来量度取中。曰。此执字。只是把来量度至问中庸集注云。两端。是众论不同之极致。曰两端是两端尽处。如要赏一人。或言万金。或言千金。或言百金。或言十金。自家须从十金审量至万金酌中看。当赏他几金。赐 问章句云。两端。是众论不同之极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所谓众论不同。都是善一边底。曰。恶底已自隐而不宣了。当时所以说众论不同之极致。盖缘上文有。好问好察迩言。至 陈才卿问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且如众论有十分厚者。有十分薄者。取极厚极薄之二说而中折之。则此为中矣。曰不然。此乃子莫执中也。安得谓之中两端只是个起止二字。犹云起这头至那头也。自极厚以至极薄。自极大以至极小。自极重以至极轻。于此厚薄大小轻重之中。择其说之是者而用之。是乃所谓中也。若但以极厚薄为两端。而中折其中间以为中。则其中间如何见得便是中。盖或极厚者说得是。则用极厚之说。极薄之说是则用极薄之说。厚薄之中者执得是。则用厚薄之中者之执。至于轻重大小。莫不皆然。盖惟其说之是者用之。不是弃其两头不用。而但取两头之中者以用之也。且如人有功当赏。或说合赏万金。或说合赏千金。或有说合赏百金。或又有说合赏十金。万金者。其至厚也。十金其至薄也。则把其两头。自至厚以至至薄。而精权其轻重之中。若合赏万金便赏万金。合赏十金也只得赏十金。合赏千金便赏千金。合赏百金便赏百金。不是弃万金十金至厚至薄之说。而折取其中以赏之也。若但欲去其两头。而只取中间。则或这头重那头轻。这头偏多那头偏少。是乃所谓不中矣。安得谓之中。才卿云。或问中却说当众论不同之际。未知其孰为过。孰为不及。而孰为中也。故必兼总众说。以执其不同之极处。而半折之。然后可以见夫上一端之为过。下一端之为不及。而两者之间之为中。如先生今说。则或问半折之说亦当改。曰便是某之说未精。以此见作文字难。意中见得了了。及至笔下依旧不分明。只差些子便意思都错了。合改云。故必兼总众说以执其不同之极处。而审度之。然后可以识夫中之所在。而上一端之为过。下一端之为不及。云云如此语方无病。或曰。孔子所谓我叩其两端。与此同否。曰。然竭其两端。是自精至粗。自大至小。自上至下。都与他说无一毫之不尽。舜之执两端。是取之于人者。自精至粗。自大至小。总括包尽无一善之或遗。们 执其两端。非是摺转来取中节。朱子语续录两端不专是中间。如轻重。或轻处是中。或重处是中 或问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曰如天下事。一个人说东。一个说西。自家便把东西来斟酌看中在那里。朱晦庵大全集答潘谦之。舜察迩言。所以无智者之过。盖智者之过。常在于骛高远。而厌卑近也。舜之智不过。非独为此一事。须以全章体之。 舜隐恶而扬善。听言之道当如此。盖不隐其恶则人将耻而不言矣。后之当进贤退不肖之任者。亦以隐恶扬善。盖兼包并容之名。是不知隐恶扬善之义也。 隐恶扬善。不为进贤退不肖言。乃为受言择善者发也。 答张钦夫 舜。好察迩言。迩言。浅近之言也。犹所谓寻常言语也。寻常言语。人之所忽。而舜好察之。非洞见道体。无精粗差别不能然也。孟子曰。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诸人者。又曰。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禦。此皆。好察迩言之实也伊川先生曰。造道深后。虽闻常人语言至浅近事。莫非义理是如此。 答徐居甫 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都是就善处说。如断狱。一人以为当死。一人以为当罚。今酌其中而行之是也。 然所谓中。非如子莫之所执也。程子遗书苏季明问舜执其两端。注以为过不及之两端是乎。曰是曰既过不及。又何执乎。曰执。犹今之所谓执持。使不得行也。舜执持过不及。使民不得行。而用其中使民行之也。又问。此执与汤执中如何。曰执只是一个执。舜执两端。是执持而不用。汤执中而不失。将以用之也。若子莫执中。却是子莫见杨墨过不及遂于过不及二者之间执之。却不知有当摩顶放踵利天下时。有当拔一毛利天下不为时。执中而不通变。与执一无异。程子辑略张子谓范巽之曰。今人所以不及古人之因。此非难悟。设此语者。盖欲学者存意之不忘。庶游心寖熟。有一日脱然如大寐之得醒耳。舜之心未尝去道。故好察迩言。昧者日用不知。口诵圣言而不知察况迩言一释则弃犹草芥之不足珍也。试更思此说。推舜与昧者之分。寐与醒之所以异。无忽鄙言之迩也。 又曰。只是要博学。学愈博。则义愈精微。舜好问好察迩言皆所以尽精微也。 吕曰。舜之知所以为大者。乐取诸人以为善而已。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皆乐。取诸人者也。两端。过与不及也。执其两端乃所以用其时中犹持权衡而称物。轻重皆得其平。故舜之所以为舜。取诸人用诸民皆以能执两端而不失中也。 一本云。好问则无知愚。无贤不肖。无贵贱。无长幼。皆在所问。好察迩言者。流俗之谚。野人之语。皆在所察。广问合乎众议者也。迩言出于无心者也。虽未尽合乎理义。而理义存焉。其恶者隐而不取。其善者举而从之。此与人同之道也。 杨曰。道之不行。知者过之也。故以舜大知之事明之。舜。好问而好迩言。取诸人以为善也。隐恶而扬善。与人为善也。取诸人以为善。人必以善告之与人为善人必以善归之。皆非小智自私之所能为也。执其两端。所以权轻重取中也。由是而用于民。虽愚者可及矣。此舜所以为大。知。而道之所以行也。卫湜集说建安游氏曰。好问而好察迩言。求之近也。隐恶而扬善。取之易也。此。好善优于天下。而为。知大矣。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夫道一而已。其立于天下。则有两端。故君子有刚克焉。执其义之端也有柔克焉。执其仁之端也。执其两端。而用之以时中。此九德所以有常。而三德所以用乂也。以先觉觉后觉。以中养不中。此舜之所以为舜也其斯以为舜。则绝学无为矣。河东侯氏曰。舜所以为大。知者。以其。好问而。好察迩言也。好问则不蔽。不蔽则明。察迩言则不惑。不惑则聪。既聪且明。所以能执过不及之两端而不由用其中于民也。隐恶者。隐其过不及也。扬善者。用其中也舜大圣人也。何待问察而后能用中乎。如曰。舜圣人也。犹问察以济其中。小知自𥝠。苟贤自任。其可不学而自蔽乎。唯舜能之。故曰大知。又曰。其斯以为舜乎。 长乐。刘氏曰。夫。知出乎性。凡人之所有。而舜则谓之大知者。以其非止于生知。而又聚天下之知以广其明。采天下之视以增其哲。揽天下之聪以滋其谋。故曰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也是能兴天下之大利。弭天下之。大害。立天下之大法。建天下之大中此其所以为大也 岩陵方氏曰。庄子曰。不同同之之谓大。又曰。江河合水而为大。舜。好问好察迩言。则能合众知而与人同矣。此所以为大。知也。言有远近。近者察之。远者可知矣。言有善恶。恶者不隐。则适足以为言者之愧。善者不扬。则不足以为言者之劝。知之大又见乎此。凡物之立。必有两端。苟执其一非过也则不及矣唯两端俱执。故不及不敢不勉。有馀不敢尽。而能用中于民也舜之所以为舜者。特此数端而已。故曰。其斯以为舜乎。 山阴陆氏曰大孝行也。大知智也。孟子曰。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诸人者。然则惟迩言是听。诗何以刺。均迩言也。而一以为舜。一以为幽王者其在听察之间欤。不言所以。非所以为舜也。据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 海陵胡氏曰。舜有大知。乐与人同为善。故好问于人。又。好察迩近之言。有恶不隐。则人怀畏忌之心。迩言不来矣。有善不举。则人不知劝故恶则隐之。善则扬之。所以来群言而通下情也。又执过与不及两端之事。用大中之道于民。使贤知则俯而就。愚不肖则企而及也。 永嘉薛氏曰。所。恶于。知者。为其凿也。舜。好问而好察迩言。盖未始自用而亦不轻信之也。迩言犹察。况其远者乎天下之事。未有无二端者。好问而察迩言。遏恶而扬善。此执两端而用其中之道也。欲求中而二端之弃。吾见其执一而非中也。 莆阳郑氏曰。自用则小。集众人之知以为。知则大。问也。察也。皆集众知也。狂夫之言。刍荛之论。皆有至理。圣人不以其近而。易之。善察言者也。舜乐取诸人以为善。人之善犹已之善。故善则必扬之。人之恶犹已之恶故恶则必隐之。恕心所发。有自然也。天下事端。势必两立有轻必有重有刚必有柔有宽必有猛。有亲必有疏。各欲适当。偏于此则过偏于彼则不及。手持权衡所以酌轻重之中。心持万事。犹手持权衡也。然则两端各有中。此舜所以执之而用之于民也。 兼山郭氏曰。极目力之所视而为明。极耳力之所听而为聪。其为聪明也殆矣。故圣人兼天下之聪而为聪用天下之明而为明。此大舜所以为大智也。好问好察迩言隐恶扬善。盖言取诸人者如是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盖言用诸人者如是也。好问则不蔽于心。好察迩言则不蔽于物。隐恶扬善。所以与物亲而无弃物也。执者。去之之谓。舜所以治人。其纳民于大中之道。莫不皆然 广安游氏曰。学不厌智也。好问则所谓学不厌也所以为大智以此。迩言。左右亲近之言也。化自上而下。自近而远。远者之化于善。近者之教也近者之明于善。上之人辩之之详也。当舜之时。左右所亲近者。非禹皋陶之徒。则共驩之党也。其君臣吁俞都咈之际。相与论道。有善焉有恶焉。此不可以不辩也。舜辩其善者行之而日彰。日彰则扬。所谓扬善也。其不善者屏之。屏之而日消。日消则隐。所谓隐恶也。又知所以为过不及之故。谨守其中。用之于民。此所谓致中和之道也。 高要谭氏曰。道之不行。患在。知者过之。使。知者皆如舜之用中。则无恶于知矣义理之言。不必高远。合于人情而易知。切于事宜而易行。语无藻饬。而意已独至。此舜所以尤。好察此也。若不加察则往往以为浅近而弃之矣凡为恶已熟。善心已绝者。此真恶人也是无复一善可录。弃之可也。诛之可也。若为恶未熟。善心未绝者。非真恶人也。犹有一善可称圣人不忍诛弃。隐其恶而扬其善可也。圣人以公恕待天下。唯恐人之无善可称也。设有一善可称虽素常为恶。圣人犹为之隐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何也。此舜时中也。是天理也。如此亦中。如。彼亦中。是谓时中。时乎如此。时乎如彼。是谓两端。执两端。即允执厥中之谓也此执两端尔。谓之允执厥中何也曰两端。用中之准则也。执两端。乃圣人权轻重之微意。乃所以用其中于民也。执中贵知权。执中无权犹执一也。中道之不行。患在执一而不知变。是以执两端。执两端则变通不穷。泛应曲当。亦如仲尼之无可无不可也。圣人之行事。至于无可无不可。则中之为用慱矣。故可以损则损。可以益则益而礼得其中矣可以刚则刚。可以柔则柔。而政得其中矣可以因则因。可以革则革。而为国之法得其中矣推此类行之。将无适而非中。中之用岂有既乎。 永康陈氏曰。古之知道之味者无如舜。故曰大知。大知则非智者过之常俯而合中。而后民有所赖。如。好问好察迩言此取诸人以为善也。如隐恶而扬善此与人为善者也。如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此善与人同者孟子称大舜有大盖得诸此执两端者。执而不用。所用者惟中耳民协于中。岂无自哉。 新定顾氏曰。或疑舜非生知者欤。何其资人如此。曰舜诚生知者也。何害其为资人知资人之为当务斯其所以为生知也新定钱氏曰。好问。即所闻者广幽远无不上达矣而或迩言之不察。则未免浸润肤受之蔽 吴兴沈氏曰大舜之为大知非徇已也。一本于至而已。惟舜得夫至以行之。故极天下之大全好问则不徇已也。察言。则不徇人也隐恶则刚亦不吐。柔亦不茹也扬善则人之有善。若已有之也。凡是二端皆天下所难能也。舜以此处已。而不敢以此望人故执夫好问察言隐恶扬善之两端于已而用夫可以问。或可以不问。可以察。或可以不察。恶可以隐。或不必尽隐。善可以扬。或不必尽扬就二者之中。可以使之常行者用之于民舜之所以为大。端有在乎此。仁寿李氏曰。中庸达德。知为先。仁次之。勇次之。舜。好问知也。回服膺。仁也。子路问强。勇也。上章言。知者过之。愚者不及。故此章首言舜之大。知。以明其无过不及。得。知之中也。帝舜生知之圣。宜必有以知夫人之所不能知者。中庸独以。好问言之何哉。盖舜之大圣。正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耳。夫苟自用。则一已之知。终有所偏。不失之过。必失之不及。其为知小矣舜则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诸人者。合天下之。知以为。知。非大知而何故此章始终专言。好问一事。以舜之圣而好问于人。固为不可及矣。至于迩言。则言之浅近人所忽者。而舜必察之。斯又好问之至焉者也迩言未必尽善也。略而不问固不可。问而不察又不可。必加察焉。然后善不善有所分。未善者。不必显其失也。故隐之。善者不可匿而不宣也。故扬之夫如是则不善者不吾惑。而善者无所弃。若是可以已乎。未也。言之善者。不徒扬之而已。必执其两端而见之用焉。执持也。有人焉。将任之。未可也。必参之众人之言。或曰可任。或曰不可任。此两端也。持其两端而度其中。则人之可任与否见矣有事焉。将行之未可也。必参之众人之言。或曰可行。或曰不可行。此两端也。持其两端而度其中。则事之可行与否见矣。故执轻重之两端。则见轻重之中。执长短之两端。则见长短之中。执厚薄之两端则见厚薄之中。凡事莫不然。两端具而中道见。于是乎举而用之于民然则舜于人之言。既问之。又察之。又择其善者而扬之。及执其两端。得其中而用之。片言之长。尽为己有。天下之知。孰加于此。舜之所以聪明睿。知者。不在乎他。在是而已。故曰其斯以为舜乎。 四明𡊮氏曰。大知即中也。何以见其为中。上章言。知者过之。小。知故耳。大。知无过。亦无不及张南轩集论舜之大。知也。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而不及庸。述夫子之忠恕也曰庸德之行。庸言之谨。而不及中。何也意其互见耶。亦各示其用也。 言各有攸当。且用其中于民。固所以言庸也。庸德庸言。此庸字轻看。 第五章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两端者。凡物之全体。皆有两端。如始终。本末。大小。厚薄之类。识其全体而执其两端。然后可以量度。取中。而端的不差也。 此说虽巧。恐非本旨。某谓当其可之谓中。天下之理。莫不有两端。如当刚而刚。则刚为中。当柔而柔。则柔为中此所谓执两端用其中于民也。张南轩语录舜其大。知也与。知同乎万物之知也。蔡渊思问两端。谓迩言之过与不及者。执。谓执之使不行。执与隐义同。用与扬义同。但隐恶扬善。主已为言。执两端用中。主迩言为言耳。赵顺孙纂疏舜之所以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也。 愚谓舜之知。可谓大矣。其所以为大者。是不自用而乐取诸人。所以常好问而好察迩言。若只据一己所有。便有穷尽。不得谓之大矣。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至何以与此。 叶氏曰。两端。非如世俗说是非两端。善恶两端之谓。乃是事已是而不非。事已善而非恶。已皆当为之事。自斯道之不明。往往以是非善恶为两端而执其中。则半是半非。半善半恶之论与。君子不必为十分君子。小人不必为十分小人苟且酌中之习。乃乡。原贼德之尤也。可不辩哉。 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 黄氏曰。因道之不行。起于知者之过。愚者之不及。故必知如大舜。而后可以冀斯道之行。饶鲁石洞纪闻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至其斯以为舜乎。 问执两端之说。章句说得极精密但人多看不出如何。 先生曰。也是难看。舜之不自用。每事必要问人。如何区处。所言虽至浅近。亦必仔细详审。那说得十分不是底则为他掩覆。不与之扬其恶。那说得是底。亦有大小轻重厚薄之不同。且以大小言之。有说得极大底。有说得极小底。又有说得不大不小底。虽如此不齐。舜之心亦皆无所适。莫。自不大不小。循而至于极大极小底。亦皆执而不舍。不大不小底是中间。极大极小底是两端。则大小皆无所遗。然后于两端内量度事宜。看中在何处。若在极大处。则极大者为中。若在极小处。则极小者为中。若在不大不小处。则不大不小者为中。然后以此用之于民。若曰于两端之间。折半取中。则是子莫执中矣。杨氏。为我墨氏兼爱。子莫于为我兼爱二者之间取中。故孟子云。执中无权。权称锤也。以权称物。须是移来移去到平处方是中。颜子之世。则在陋巷为中。禹稷之世。则三过其门而不入为中问如此是要止于至善否。曰然。答张玉渊问朱子以小大厚薄释两端。其义如何。先生曰。两端。犹言两头。凡有物皆有两头。一头大则一头小。一头厚则一头薄。执其两端者。左手把住一头极大处。右手把住一头极小处。却于二者之间量度以取中也。问然则只是取其大小厚薄之中间为中否。曰。不然如此则是子莫执中矣。非所谓时中也。中无定体。随时而取。如萃之时。用大牲。吉。则中在那极厚处。如损之时。二簋可用。亨则中在那极薄处。其他可以类推。答邓希恕先生曰。执非执而不用之谓。言执其两头之尽处。而于中间度。其孰为过。孰为不及。而孰为中也。度。在既执之后。来喻谓度。了方可执非也。若已度了。则舍其两端而用其中矣。焉用执。执是执其言。用亦是用其言也。且如欲刑一人。有一人说当诛戮。有一人说当决配。有一人说当从杖。此是众论不同处。若他人之偏于宽厚者。则必舍了诛戮之说。而只于决配从杖之间求其中。偏于严酷者则必舍了从杖之说而只于诛戮决配之间求其中。至于子莫。则又必并诛戮从杖之说皆舍了而只执决配之说以为中。皆遍狭之见。唯舜则不然左手执住从杖之说。右手执住诛戮之说。却于其间将罪人所犯情节。遍参众说以求其中。若中在决配上。则诛戮为太过从杖为不及我则舍诛戮从杖之说。而用决配之说。若中在从杖上。则决配诛戮皆为太过。只得舍决配诛戮之说而用从杖之说。若中在诛戮上。则决配从杖又皆不及。只得舍决配从杖之说。而用诛戮之说。盖执其两端。则有以见其宽弘博大。兼总众善而无遗。用其中。则有以见其精密详审。极于至当而无偏。此所以异于他人也。答方 陈栎发明舜之所以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也。 好问好察迩言。皆取诸人也。 集众智以为己之智。此其智所以大若自用己智则便有穷尽。安得谓之大智。 然于言之未善者。至孰不乐告以善哉。 隐恶。见其广大能容。扬善。见其光明不蔽。 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至而道之所以行也。 陈氏曰。舜执两端量度。是知之审。用中于民是行之至惟真能知之。是以真能行之。此舜所以为知。而无知之或过不及。此道之所以行也。陈栎详解子曰。舜其大。知也与。帝舜其大智之人欤。舜。好问而好察迩言舜所以为大智。集众智以为已之智也。故每好问于人而又好审察浅近之言。浅近之言。理实寓焉人所易忽而舜不忽之。其无遗善可知矣。胡炳文通。知仁勇。学者入德之事下章回之仁子路之勇皆学者事。大舜之知。自是圣人事。姑借以为言耳故章句于回与由。则曰择曰守。于舜。则曰择之审而行之至。不以守言也。然此章政是学者用力之始。政当以圣人自期。况舜之所谓大。知者。不过取诸人以为善尔。方其有取于众人之言也不主一人。而惟择其善者扬之。及其有取于众言之善也。又不主一说。而惟择其合乎中者而用之。执两端是不主于一。用中是卒用其一。择之审舜之精也。行之至。舜之一也此所以为舜之中也。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此章言舜。而下章言回。学者正好将颜渊之语。通看此二章陈应龙辑语子曰至舜乎。 问舜聪明睿知。由仁义行何待好问好察迩言稳恶扬善。又须执两端而量度以取中光生曰。此所以为舜之大知也以舜之聪明睿知。如此似不用着力。乃能下问。至察迩言。又必执两端以用中。非大智而何。盖虽圣人亦合用如此也。董铢贺孙问前日承教辩是非只交游中便有是有非。自家须便分别得。但不须诵言。这莫是只说寻常泛交。若朋友则有责善琢磨之义。曰固是。若是等闲人。亦自不可说只自家胸次。便要得是非分明。事事物物上都有个道理。都有是有非所以舜好问而好察迩言。虽浅近闲言语中。莫不有理。都要见得破。隐恶而扬善。自家这里善恶便分明。然以圣明昭鉴。才见人不好。便说出来也。不得只是扬善。那恶底自有不得掩之理。才说扬善。自家已自分明。这亦圣人与人为善之意。又云一件事走过眼前。正似闲也有个道理。也有个是非。缘天地之间。上蟠下际。都无别事。都只是这道理。叶贺孙问仁义礼智。四者皆一理。举仁则义礼智在其中。举义与礼则亦然。如中庸言舜其大智也与。其下乃云。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谓之仁亦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谓之义亦可。然统言之。只是发明智字。故知理只是一理。圣人特于盛处发明之尔。答曰。理固是一理。谓之一理。则又不必疑其多。自一理散为万事。则灿然有条而不可乱。逐事自有一理。逐物自有一名。各有攸当。但当观当理与不当理耳。既。当理后。又何必就上更生疑。余大雅马豫缉义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言舜之所以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也。迩言者。浅近之言。语录曰寻常言语也。犹必察焉。亦必子细详审。寻讨他道理。其无遗善可知。然于其言之未善者。则隐而不宣隐匿而不宣扬于人。其善者。则播而不匿播扬之而不隐匿。其广大光明又。如此。广大。谓未善隐而不宣。光明。谓善者播而不匿。则人孰不乐告以善哉。章句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语录问众论极厚极薄之说。而中摺之否。曰不然。如此则却是半厚半薄。安得谓之中。是子莫之执中也。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卢氏集义曰。执字。只是把来量虔。两端。只是于厚薄大小轻重之中。择其说之是者而用之。是乃所谓中也。非谓二说之间。中摺以为中。当厚而厚。即说厚上是中。当薄而薄。即说薄上是中。厚薄之中说得是。即用厚薄之中之说。轻重大小莫不皆然惟其说底善者用之。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莆阳郑氏曰。两端各有中。此舜之所以执之而用中也。卢孝孙集略舜聪明睿。知。由仁义行。乃好问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两端而用中。此所以为大。知也。问舜察迩言。所以无智者之过曰舜之智不过非独此。须以全章体之。言之善者。播而扬之。其不善者。隐而覆之。则善者愈乐言。而不善者亦不惜言。安得不尽闻天下之善乎。舜。好问。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只是要求个恰好底道理。而与民共由之耳。两端。是两头尽处。许谦丛说。好问。是有疑而问于下。如臣如民。下至刍荛无不询之。察迩言。是于所问而对者。及下人之言。凡达于上者。虽浅近必详察其理。古者民俗歌谣。必采之以观民风。亦察迩言之类。 舜固聪明睿智而不自用。故好问察迩。择善而用其中。此所以愈成。知之大。圣德固是如此。然或有见闻所不及。必须问而知者。民事幽隐。因刍荛之言而闻者。则亦扬善用中。故必兼此两意看。执两端而用中。谓众人所言。于此一事虽同于善。然却有处之厚薄不同。却将已之权度在心者。度而取其中。或在厚。或在薄。必合于此事之宜者行之 章句广大谓隐恶而不宣。光明。谓扬善而不匿。言恶者掩覆涵容。足见其。量之广大。言善者播告发扬。足见其心之光明。权度精切。舜本然之智也。又好问察迩欲周天下之细故也。此其所以为智之大也欤。赵德纂要其斯以为舜乎。其德如此。乃号为舜。舜之言充也。疏业谥法云。受禅成功曰舜。又曰仁义盛明曰舜。皆是道德充满之意。故言舜为充也。熊禾标题事义以下皆言。知仁勇之德。两端用中。舜之中庸也。善非未必中也于善之两端而取中。则中庸之道也。说得不是底则为他掩覆。说得是底亦有大小轻重厚薄之不同。中无定体。看中在何处随其时措之宜或当轻。或当重。或当薄。或当厚。或在极大。或在极小处。却于二者之间。量度以取中。盖执其两端。则有以见其宽厚博大。兼总众善而无所遗。用其中。则有以见其精密详审极于至当而无偏。所以谓之大。知。曹贯标注舜之所以为大。知者。好问好察即学聚问辩之事。隐恶扬善。执两端而用中者即宽居仁行之事也。然舜以好问为先者。舜之学不待聚而知之博矣。故迩言犹好察之。则凡远且大者。盖无不察矣。此非学以聚之之实乎。但此章主言知。而必兼用中而言者。盖仁知互相为用故舜之知而有仁。颜子之仁而有。知。以见。知者不偏于能择。仁者不偏于能守。此所以谓之中庸也。程复心章图舜之所以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也 看下面。好问。好察许多处。便见舜知之所以大。迩言者。浅近之言犹必察焉其无遗善可知。虽浅近闲言语中。莫不有理。都要见得破。 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至何以与此。 程子以过不及为两头恐未然。此时方是量度以取中。安得有过不及之处。既量度以取得中了。方有过不及处。凡天下事事物物皆然。 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 好问好察隐恶扬善。则非知者之过矣。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则非愚者之不及矣。此舜之所以为大知。而道之所以行也赵次诚考义。好问好察。则已之善不矜。隐恶扬善。则人之善不掩。执两端。则善之在人者公于已。用其中。则善之在己者公于人。或言执两端而用其中。即所谓执中。曰不然。执两端。知之事也。而在于量度之先。执中。行之事也。而在于精察之后。随事物而执两端。执持之执也。执中道而用之于民。执守之执也。其所谓执之义。亦不同矣。陈华祖提纲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此见舜之择之审。而非知者之过矣。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此言执其两端。论语言叩其两端。而有不同者。此谓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以取乎人者言也。故谓之执。用之云者。则无一善之或遗矣论语谓两端。谓圣人所言无二致。以教乎人者言也。故谓之叩。竭之云者。则无一毫之不尽矣。此见舜之行之至。而非愚者之不及矣。章句谓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是也。此知字属知所谓知所以知此中庸者是也。晁景迂集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者何。舜之所以为舜者。中庸也。明诚两尽。而道教行也。项安世臆说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至其斯以为舜乎。犹曰古之人有能之者。大舜是也。 舜其大智也。大智非强明自用之智也。下文所言者是也。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其好善也如此。知不足以言之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不主一说。惟善之从。其从善也如此。行不足以言之也。此舜之所以为大智也。钱时融堂管见舜大知。所以能用中。安有所谓知者之过哉。好问即所闻者广。幽远无不上达矣。而或迩言之不察。则未免浸润肤受之蔽。隐恶。即所包容含覆者大矣。而有善不能扬。则未免遗逸厄穷之蔽。舜好问。又察迩言既隐恶。又扬善。执其两端。无或偏废。于是乃权衡中道。而用之于民焉。此舜之所以为大知也。故曰其斯以为舜乎。见得知字甚重。陆象山集舜隐恶而扬善。说者曰。𨻳。藏也。此说非是隐伏也。伏绝其恶。而善自扬耳。在己在人一也。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故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也𡊮蒙斋集知上加一大字。舜心太虚也。太虚澄然。故聪明舜心太虚故大知人谁肯下问于人谁肯察浅近之言舜则中心笃好。略无秋毫有我之𥝠。非大知乎。大知照临于上恶固无所逃。舜则消伏融化。而泯然不见其迹。天下之善孰加于舜舜则乐取诸人。而惟恐推扬之不至。非大知乎。大知即中也何以见其为中上章言。知者过之小知故耳。大知无过亦无不及。舜性之也。性即中也问察𨻳扬顺乎天。则人已两尽善恶两融。中可知矣。天下万事。皆有两端。且以权𢖍言之。有轻有重。则有轻重之间。轻重之间固中也。轻重两端。亦各有中也。舜执两端用中于民其执衡用权之谓乎。圣经互相发挥。尧舜言执厥中。得夫子执两端之语而明。得孟子执中无权。犹执一之语而尤明。舜不执一所以为大知也。所以犹太虚也。太虚无物。而阴阳互用。密莫加焉。大舜无为。而审度两端。精莫甚焉惟精惟密。乃融乃一。是为中庸。是谓天命之性。故夫子复赞美之曰。其斯以为舜乎。 舜心太虚也。故大知。大知不自知。去声好问于人。虽浅近之言必察焉。𨻳。泯也。融化无迹也。不间人我。善恶两融。中在其中矣。物皆有两端。执两不执一也。不执一。故事事有中。物物有中。在在有中。是谓用中。或曰执两端之语。与执厥中何为不同。曰。尧舜以圣授圣。故止言执厥中。而不执一之义已明性之也。夫子立言以晓未达者。必曰执两端用其中。则不执一之义始明此教也。吕乔年丽泽论说中庸六章。言舜其大知也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而不及庸。又十三章。言庸而不及中何也。 此书从头至尾。句句是中。句句是庸。不要摘字看。才如此看。自此至此说中。自此至此说庸。是寻行数墨之学。执两端用其中。物必有对。 仁义。 刚柔。 宽猛。就两端用其中。孔子诛少正卯。见阳货去齐。去鲁阳字溪先生集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是不以一己之知为知。以天下之知为知。此舜之所以为大知也。好问者。非区区强好之也。乃其本心喜闻乐道。自然之好也。 舜其大智。大与小对。便属阳属天。无所不包。无有不善。言有不善。虽是恶而舜能𨻳之。在舜又是善人。言既不善。舜𨻳不称。而扬其言之善则不善者。亦内自知愧。而言必惟其善。此皆与人为善。神化之妙。不只是扬善。为与人为善刘先生道护录程曰中庸诚至矣公曰。今之学者。不知有此中庸。是学者宗主。大率用意。又不可偏枉。须须由中道。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程曰何谓两端。公曰。两端只是首尾无两般事。若由中道。则无时不正。释老之道。皆未免入邪。答禄与权窥豹管此因上章言道之不行。至此乃发明惟精之义。乃择善明善之事。故曰大知。好问好察迩言者。即明于庶物。察于人伦之意也。𨻳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者。即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诸人以为善之意也。此皆惟精之功也。至于用其中于民。则惟一之意存焉。舜圣人也。知仁勇兼备。此特举其一端耳。非不能仁且勇也。至若瞽瞍底豫。则其仁也。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禦。则其勇也。此章言惟精以及惟一。引起下章言惟精而不能惟一之事。饶士悦集中庸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𨻳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孟子曰。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则知亦大矣。用中行无事不同也。舜禹同谓之大知。抑有异乎。 舜不自用而取诸人。禹不自用而循诸物萧镒待问舜执其两端。孔子竭其两端。 竭其两端。是尽其在已者。自精至粗。自大至小。自上至下。都无他说。无一毫之不尽。执其两端。是取之于人者。自精至粗。自大至小。自上至下。总括已尽。无一善之或遗。 舜知也。颜子仁也。章句以舜其大知为知。回之为人为行。然用中于民似行。择乎中庸似知。 好问好察。岂不是知。能择能守。岂不是行。王充耘经疑贯道中庸六章言知。八章言仁。十章言勇。正以中庸不外乎三者之中。至九章言知仁勇之事可能。而中庸不可能。然则中庸。又在三者之外欤。 中庸之道。非知无以知之。非仁无以守之。非勇无以强之。故舍知仁勇。则不足以行此道焉。非以为知仁勇即中庸也。使所行合乎知仁勇之事。然非适可而平常。则亦岂足为中庸哉。故天下可均。爵禄可辞白刃可蹈而中庸不可能盖亦姑借三者之难。以形容中庸之尤难耳涂溍生拟疑问中庸称大舜用其中于民。又称颜子择乎中庸。用中与择中。有深浅与。 答愚尝谓能择中。而后可以见于用中。能用中未有不先于择中。大舜之用中。因以能为颜子之择中。所以求为大舜之用中。集注谓大舜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则其择之审行之至是则不可谓舜非择乎中也。特大舜生而行之差。易。颜子学而知之。而犹待于用力耳。问中庸六章言知。八章言仁。十章言勇而皆及中庸是中庸不外乎三者之中。九章乃言知仁勇可能。似中庸又在三者之外何也 答中庸二章以下。变和言庸以德行言。又以知仁勇三达德为入道之门。自德行而言之。则中庸即三者无过不及处。自人而言之。则资质有近三者。而未能无过不及也大舜颜渊子路三章自德而论知仁勇则中庸与三者为一舜之大知。又能执其两端而用中。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则知即中庸也。颜子之择中。拳拳服膺。此行之所以无过不及。则仁即中庸也。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云云则子路之所当强者。即中庸也邹霆炎衍义孔子曰。虞舜圣人也。犹不自用而取诸人。斯其所以为大知也与。舜好询问于人。而且好审察乎迩近之言。然于言之未善者。则隐其恶而不宣言之既善者则扬其善而不匿。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其中于民。则其择之精。行之至。斯其所以为舜之知乎。此知之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魏公著句解子曰。舜其大知也与。不自用而取诸人。所以为知之大。舜好问而好察迩言。舜好询问于人。虽浅近之言。尤好审察之𨻳恶而扬善。言之未善。则𨻳而不宣。言之善者。则播而不匿。执其两端执事物之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用其中于民。然后用之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必若舜之大知。然后知之无过不及。而道常行也〉右第六章〈陈栎发明此章言。知之事。马豫缉义此句亦承上章道之不行而言。如舜之知而不过。则道之所以行也。钱时融堂管见上章言道之不行病在不知于此特引舜。事以明知故能行。邹霆炎衍义言舜之用中。〉
永乐大典卷之五百五十三
重 录 总 校 官 侍 郎 〈臣 高 拱〉
论 德 〈臣 瞿 景 淳〉
分 校 官 修 撰 〈臣 林 爊〉
写 书 官 主 簿 〈臣 沈 洧〉
圈 点 监生 〈臣 马 承 志臣 尼 三 顾〉
庸〈中庸十二〉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
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朱子章句知去声与平声好去声 舜之所以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也。迩言者。浅近之言。犹必察焉。其无遗善可知然于其言之未善者。则隐而不宣。其善者。则播而不匿。其广大光明又如此。则人孰不乐告以善哉。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则其择之审而行之至矣。然非在我之权度精切不差。何以与此。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朱子语类舜其大。知。知而不过兼行说。仁在其中。 回择乎中庸兼知说。索𨻳行怪不能择。不。知。半涂而废不能执。不仁。依乎中庸。择不见知而不悔。执 舜固是聪明睿。知。然又能好问而好察迩言。乐取诸人以为善。并合将来所以谓之大知。若只据一已所有。便有穷尽。贺孙录同 问隐恶而扬善。曰其言之善者播扬之。不善者𨻳而不宣。则善者愈乐告以善。而不善者亦无所愧。而不复言也。若其言不善。我又扬之于人说他底不是。则其愧耻不复敢以言来告矣。此其求善之心广大如此。人安得不尽以其言来告。而吾亦安有不尽闻之言乎。盖舜本自知。能合天下之智为一人之智。而不自用其智。此其智之所以愈大。若愚者既愚矣。又不能求人之智。而自任其愚。此其所以愈愚。惟其智也。所以能因其智以求人之智。而智愈大。惟其愚也。故自用其愚。而不复求人之智。而愈愚也。们 执其两端之执。如俗语谓把其两头。节 两端。如厚薄轻重。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非谓只于二者之间取中。当厚而厚。即厚上是中。当薄而薄。即薄上是中。轻重亦然。 闳祖两端。未是不中。且如赏一人。或谓当重。或谓当轻。于此执此两说。而求其却好道理而用之。若以两端为不中。则是无商量了。何用更说执两端。义刚 问执两端而量度。以取中。当厚则厚。当薄则薄。为中否。曰。旧见钦夫亦要恁地说。某谓此句只是将两端来量度。。取一个恰好处。如此人合与之百钱。若与二百钱则过厚。与之五十则少。只是百钱便恰好。若当厚则厚。自有恰好处。上面更过厚则不中。而今这里便说当厚则厚为中。却是躐等之言。或问程伊川曰。执。谓执持使不得行如何。某说此执字。只是把此两端来量度取中。曰。此执字。只是把来量度至问中庸集注云。两端。是众论不同之极致。曰两端是两端尽处。如要赏一人。或言万金。或言千金。或言百金。或言十金。自家须从十金审量至万金酌中看。当赏他几金。赐 问章句云。两端。是众论不同之极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所谓众论不同。都是善一边底。曰。恶底已自隐而不宣了。当时所以说众论不同之极致。盖缘上文有。好问好察迩言。至 陈才卿问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且如众论有十分厚者。有十分薄者。取极厚极薄之二说而中折之。则此为中矣。曰不然。此乃子莫执中也。安得谓之中两端只是个起止二字。犹云起这头至那头也。自极厚以至极薄。自极大以至极小。自极重以至极轻。于此厚薄大小轻重之中。择其说之是者而用之。是乃所谓中也。若但以极厚薄为两端。而中折其中间以为中。则其中间如何见得便是中。盖或极厚者说得是。则用极厚之说。极薄之说是则用极薄之说。厚薄之中者执得是。则用厚薄之中者之执。至于轻重大小。莫不皆然。盖惟其说之是者用之。不是弃其两头不用。而但取两头之中者以用之也。且如人有功当赏。或说合赏万金。或说合赏千金。或有说合赏百金。或又有说合赏十金。万金者。其至厚也。十金其至薄也。则把其两头。自至厚以至至薄。而精权其轻重之中。若合赏万金便赏万金。合赏十金也只得赏十金。合赏千金便赏千金。合赏百金便赏百金。不是弃万金十金至厚至薄之说。而折取其中以赏之也。若但欲去其两头。而只取中间。则或这头重那头轻。这头偏多那头偏少。是乃所谓不中矣。安得谓之中。才卿云。或问中却说当众论不同之际。未知其孰为过。孰为不及。而孰为中也。故必兼总众说。以执其不同之极处。而半折之。然后可以见夫上一端之为过。下一端之为不及。而两者之间之为中。如先生今说。则或问半折之说亦当改。曰便是某之说未精。以此见作文字难。意中见得了了。及至笔下依旧不分明。只差些子便意思都错了。合改云。故必兼总众说以执其不同之极处。而审度之。然后可以识夫中之所在。而上一端之为过。下一端之为不及。云云如此语方无病。或曰。孔子所谓我叩其两端。与此同否。曰。然竭其两端。是自精至粗。自大至小。自上至下。都与他说无一毫之不尽。舜之执两端。是取之于人者。自精至粗。自大至小。总括包尽无一善之或遗。们 执其两端。非是摺转来取中节。朱子语续录两端不专是中间。如轻重。或轻处是中。或重处是中 或问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曰如天下事。一个人说东。一个说西。自家便把东西来斟酌看中在那里。朱晦庵大全集答潘谦之。舜察迩言。所以无智者之过。盖智者之过。常在于骛高远。而厌卑近也。舜之智不过。非独为此一事。须以全章体之。 舜隐恶而扬善。听言之道当如此。盖不隐其恶则人将耻而不言矣。后之当进贤退不肖之任者。亦以隐恶扬善。盖兼包并容之名。是不知隐恶扬善之义也。 隐恶扬善。不为进贤退不肖言。乃为受言择善者发也。 答张钦夫 舜。好察迩言。迩言。浅近之言也。犹所谓寻常言语也。寻常言语。人之所忽。而舜好察之。非洞见道体。无精粗差别不能然也。孟子曰。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诸人者。又曰。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禦。此皆。好察迩言之实也伊川先生曰。造道深后。虽闻常人语言至浅近事。莫非义理是如此。 答徐居甫 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都是就善处说。如断狱。一人以为当死。一人以为当罚。今酌其中而行之是也。 然所谓中。非如子莫之所执也。程子遗书苏季明问舜执其两端。注以为过不及之两端是乎。曰是曰既过不及。又何执乎。曰执。犹今之所谓执持。使不得行也。舜执持过不及。使民不得行。而用其中使民行之也。又问。此执与汤执中如何。曰执只是一个执。舜执两端。是执持而不用。汤执中而不失。将以用之也。若子莫执中。却是子莫见杨墨过不及遂于过不及二者之间执之。却不知有当摩顶放踵利天下时。有当拔一毛利天下不为时。执中而不通变。与执一无异。程子辑略张子谓范巽之曰。今人所以不及古人之因。此非难悟。设此语者。盖欲学者存意之不忘。庶游心寖熟。有一日脱然如大寐之得醒耳。舜之心未尝去道。故好察迩言。昧者日用不知。口诵圣言而不知察况迩言一释则弃犹草芥之不足珍也。试更思此说。推舜与昧者之分。寐与醒之所以异。无忽鄙言之迩也。 又曰。只是要博学。学愈博。则义愈精微。舜好问好察迩言皆所以尽精微也。 吕曰。舜之知所以为大者。乐取诸人以为善而已。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皆乐。取诸人者也。两端。过与不及也。执其两端乃所以用其时中犹持权衡而称物。轻重皆得其平。故舜之所以为舜。取诸人用诸民皆以能执两端而不失中也。 一本云。好问则无知愚。无贤不肖。无贵贱。无长幼。皆在所问。好察迩言者。流俗之谚。野人之语。皆在所察。广问合乎众议者也。迩言出于无心者也。虽未尽合乎理义。而理义存焉。其恶者隐而不取。其善者举而从之。此与人同之道也。 杨曰。道之不行。知者过之也。故以舜大知之事明之。舜。好问而好迩言。取诸人以为善也。隐恶而扬善。与人为善也。取诸人以为善。人必以善告之与人为善人必以善归之。皆非小智自私之所能为也。执其两端。所以权轻重取中也。由是而用于民。虽愚者可及矣。此舜所以为大。知。而道之所以行也。卫湜集说建安游氏曰。好问而好察迩言。求之近也。隐恶而扬善。取之易也。此。好善优于天下。而为。知大矣。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夫道一而已。其立于天下。则有两端。故君子有刚克焉。执其义之端也有柔克焉。执其仁之端也。执其两端。而用之以时中。此九德所以有常。而三德所以用乂也。以先觉觉后觉。以中养不中。此舜之所以为舜也其斯以为舜。则绝学无为矣。河东侯氏曰。舜所以为大。知者。以其。好问而。好察迩言也。好问则不蔽。不蔽则明。察迩言则不惑。不惑则聪。既聪且明。所以能执过不及之两端而不由用其中于民也。隐恶者。隐其过不及也。扬善者。用其中也舜大圣人也。何待问察而后能用中乎。如曰。舜圣人也。犹问察以济其中。小知自𥝠。苟贤自任。其可不学而自蔽乎。唯舜能之。故曰大知。又曰。其斯以为舜乎。 长乐。刘氏曰。夫。知出乎性。凡人之所有。而舜则谓之大知者。以其非止于生知。而又聚天下之知以广其明。采天下之视以增其哲。揽天下之聪以滋其谋。故曰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也是能兴天下之大利。弭天下之。大害。立天下之大法。建天下之大中此其所以为大也 岩陵方氏曰。庄子曰。不同同之之谓大。又曰。江河合水而为大。舜。好问好察迩言。则能合众知而与人同矣。此所以为大。知也。言有远近。近者察之。远者可知矣。言有善恶。恶者不隐。则适足以为言者之愧。善者不扬。则不足以为言者之劝。知之大又见乎此。凡物之立。必有两端。苟执其一非过也则不及矣唯两端俱执。故不及不敢不勉。有馀不敢尽。而能用中于民也舜之所以为舜者。特此数端而已。故曰。其斯以为舜乎。 山阴陆氏曰大孝行也。大知智也。孟子曰。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诸人者。然则惟迩言是听。诗何以刺。均迩言也。而一以为舜。一以为幽王者其在听察之间欤。不言所以。非所以为舜也。据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 海陵胡氏曰。舜有大知。乐与人同为善。故好问于人。又。好察迩近之言。有恶不隐。则人怀畏忌之心。迩言不来矣。有善不举。则人不知劝故恶则隐之。善则扬之。所以来群言而通下情也。又执过与不及两端之事。用大中之道于民。使贤知则俯而就。愚不肖则企而及也。 永嘉薛氏曰。所。恶于。知者。为其凿也。舜。好问而好察迩言。盖未始自用而亦不轻信之也。迩言犹察。况其远者乎天下之事。未有无二端者。好问而察迩言。遏恶而扬善。此执两端而用其中之道也。欲求中而二端之弃。吾见其执一而非中也。 莆阳郑氏曰。自用则小。集众人之知以为。知则大。问也。察也。皆集众知也。狂夫之言。刍荛之论。皆有至理。圣人不以其近而。易之。善察言者也。舜乐取诸人以为善。人之善犹已之善。故善则必扬之。人之恶犹已之恶故恶则必隐之。恕心所发。有自然也。天下事端。势必两立有轻必有重有刚必有柔有宽必有猛。有亲必有疏。各欲适当。偏于此则过偏于彼则不及。手持权衡所以酌轻重之中。心持万事。犹手持权衡也。然则两端各有中。此舜所以执之而用之于民也。 兼山郭氏曰。极目力之所视而为明。极耳力之所听而为聪。其为聪明也殆矣。故圣人兼天下之聪而为聪用天下之明而为明。此大舜所以为大智也。好问好察迩言隐恶扬善。盖言取诸人者如是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盖言用诸人者如是也。好问则不蔽于心。好察迩言则不蔽于物。隐恶扬善。所以与物亲而无弃物也。执者。去之之谓。舜所以治人。其纳民于大中之道。莫不皆然 广安游氏曰。学不厌智也。好问则所谓学不厌也所以为大智以此。迩言。左右亲近之言也。化自上而下。自近而远。远者之化于善。近者之教也近者之明于善。上之人辩之之详也。当舜之时。左右所亲近者。非禹皋陶之徒。则共驩之党也。其君臣吁俞都咈之际。相与论道。有善焉有恶焉。此不可以不辩也。舜辩其善者行之而日彰。日彰则扬。所谓扬善也。其不善者屏之。屏之而日消。日消则隐。所谓隐恶也。又知所以为过不及之故。谨守其中。用之于民。此所谓致中和之道也。 高要谭氏曰。道之不行。患在。知者过之。使。知者皆如舜之用中。则无恶于知矣义理之言。不必高远。合于人情而易知。切于事宜而易行。语无藻饬。而意已独至。此舜所以尤。好察此也。若不加察则往往以为浅近而弃之矣凡为恶已熟。善心已绝者。此真恶人也是无复一善可录。弃之可也。诛之可也。若为恶未熟。善心未绝者。非真恶人也。犹有一善可称圣人不忍诛弃。隐其恶而扬其善可也。圣人以公恕待天下。唯恐人之无善可称也。设有一善可称虽素常为恶。圣人犹为之隐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何也。此舜时中也。是天理也。如此亦中。如。彼亦中。是谓时中。时乎如此。时乎如彼。是谓两端。执两端。即允执厥中之谓也此执两端尔。谓之允执厥中何也曰两端。用中之准则也。执两端。乃圣人权轻重之微意。乃所以用其中于民也。执中贵知权。执中无权犹执一也。中道之不行。患在执一而不知变。是以执两端。执两端则变通不穷。泛应曲当。亦如仲尼之无可无不可也。圣人之行事。至于无可无不可。则中之为用慱矣。故可以损则损。可以益则益而礼得其中矣可以刚则刚。可以柔则柔。而政得其中矣可以因则因。可以革则革。而为国之法得其中矣推此类行之。将无适而非中。中之用岂有既乎。 永康陈氏曰。古之知道之味者无如舜。故曰大知。大知则非智者过之常俯而合中。而后民有所赖。如。好问好察迩言此取诸人以为善也。如隐恶而扬善此与人为善者也。如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此善与人同者孟子称大舜有大盖得诸此执两端者。执而不用。所用者惟中耳民协于中。岂无自哉。 新定顾氏曰。或疑舜非生知者欤。何其资人如此。曰舜诚生知者也。何害其为资人知资人之为当务斯其所以为生知也新定钱氏曰。好问。即所闻者广幽远无不上达矣而或迩言之不察。则未免浸润肤受之蔽 吴兴沈氏曰大舜之为大知非徇已也。一本于至而已。惟舜得夫至以行之。故极天下之大全好问则不徇已也。察言。则不徇人也隐恶则刚亦不吐。柔亦不茹也扬善则人之有善。若已有之也。凡是二端皆天下所难能也。舜以此处已。而不敢以此望人故执夫好问察言隐恶扬善之两端于已而用夫可以问。或可以不问。可以察。或可以不察。恶可以隐。或不必尽隐。善可以扬。或不必尽扬就二者之中。可以使之常行者用之于民舜之所以为大。端有在乎此。仁寿李氏曰。中庸达德。知为先。仁次之。勇次之。舜。好问知也。回服膺。仁也。子路问强。勇也。上章言。知者过之。愚者不及。故此章首言舜之大。知。以明其无过不及。得。知之中也。帝舜生知之圣。宜必有以知夫人之所不能知者。中庸独以。好问言之何哉。盖舜之大圣。正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耳。夫苟自用。则一已之知。终有所偏。不失之过。必失之不及。其为知小矣舜则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诸人者。合天下之。知以为。知。非大知而何故此章始终专言。好问一事。以舜之圣而好问于人。固为不可及矣。至于迩言。则言之浅近人所忽者。而舜必察之。斯又好问之至焉者也迩言未必尽善也。略而不问固不可。问而不察又不可。必加察焉。然后善不善有所分。未善者。不必显其失也。故隐之。善者不可匿而不宣也。故扬之夫如是则不善者不吾惑。而善者无所弃。若是可以已乎。未也。言之善者。不徒扬之而已。必执其两端而见之用焉。执持也。有人焉。将任之。未可也。必参之众人之言。或曰可任。或曰不可任。此两端也。持其两端而度其中。则人之可任与否见矣有事焉。将行之未可也。必参之众人之言。或曰可行。或曰不可行。此两端也。持其两端而度其中。则事之可行与否见矣。故执轻重之两端。则见轻重之中。执长短之两端。则见长短之中。执厚薄之两端则见厚薄之中。凡事莫不然。两端具而中道见。于是乎举而用之于民然则舜于人之言。既问之。又察之。又择其善者而扬之。及执其两端。得其中而用之。片言之长。尽为己有。天下之知。孰加于此。舜之所以聪明睿。知者。不在乎他。在是而已。故曰其斯以为舜乎。 四明𡊮氏曰。大知即中也。何以见其为中。上章言。知者过之。小。知故耳。大。知无过。亦无不及张南轩集论舜之大。知也。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而不及庸。述夫子之忠恕也曰庸德之行。庸言之谨。而不及中。何也意其互见耶。亦各示其用也。 言各有攸当。且用其中于民。固所以言庸也。庸德庸言。此庸字轻看。 第五章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两端者。凡物之全体。皆有两端。如始终。本末。大小。厚薄之类。识其全体而执其两端。然后可以量度。取中。而端的不差也。 此说虽巧。恐非本旨。某谓当其可之谓中。天下之理。莫不有两端。如当刚而刚。则刚为中。当柔而柔。则柔为中此所谓执两端用其中于民也。张南轩语录舜其大。知也与。知同乎万物之知也。蔡渊思问两端。谓迩言之过与不及者。执。谓执之使不行。执与隐义同。用与扬义同。但隐恶扬善。主已为言。执两端用中。主迩言为言耳。赵顺孙纂疏舜之所以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也。 愚谓舜之知。可谓大矣。其所以为大者。是不自用而乐取诸人。所以常好问而好察迩言。若只据一己所有。便有穷尽。不得谓之大矣。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至何以与此。 叶氏曰。两端。非如世俗说是非两端。善恶两端之谓。乃是事已是而不非。事已善而非恶。已皆当为之事。自斯道之不明。往往以是非善恶为两端而执其中。则半是半非。半善半恶之论与。君子不必为十分君子。小人不必为十分小人苟且酌中之习。乃乡。原贼德之尤也。可不辩哉。 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 黄氏曰。因道之不行。起于知者之过。愚者之不及。故必知如大舜。而后可以冀斯道之行。饶鲁石洞纪闻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至其斯以为舜乎。 问执两端之说。章句说得极精密但人多看不出如何。 先生曰。也是难看。舜之不自用。每事必要问人。如何区处。所言虽至浅近。亦必仔细详审。那说得十分不是底则为他掩覆。不与之扬其恶。那说得是底。亦有大小轻重厚薄之不同。且以大小言之。有说得极大底。有说得极小底。又有说得不大不小底。虽如此不齐。舜之心亦皆无所适。莫。自不大不小。循而至于极大极小底。亦皆执而不舍。不大不小底是中间。极大极小底是两端。则大小皆无所遗。然后于两端内量度事宜。看中在何处。若在极大处。则极大者为中。若在极小处。则极小者为中。若在不大不小处。则不大不小者为中。然后以此用之于民。若曰于两端之间。折半取中。则是子莫执中矣。杨氏。为我墨氏兼爱。子莫于为我兼爱二者之间取中。故孟子云。执中无权。权称锤也。以权称物。须是移来移去到平处方是中。颜子之世。则在陋巷为中。禹稷之世。则三过其门而不入为中问如此是要止于至善否。曰然。答张玉渊问朱子以小大厚薄释两端。其义如何。先生曰。两端。犹言两头。凡有物皆有两头。一头大则一头小。一头厚则一头薄。执其两端者。左手把住一头极大处。右手把住一头极小处。却于二者之间量度以取中也。问然则只是取其大小厚薄之中间为中否。曰。不然如此则是子莫执中矣。非所谓时中也。中无定体。随时而取。如萃之时。用大牲。吉。则中在那极厚处。如损之时。二簋可用。亨则中在那极薄处。其他可以类推。答邓希恕先生曰。执非执而不用之谓。言执其两头之尽处。而于中间度。其孰为过。孰为不及。而孰为中也。度。在既执之后。来喻谓度。了方可执非也。若已度了。则舍其两端而用其中矣。焉用执。执是执其言。用亦是用其言也。且如欲刑一人。有一人说当诛戮。有一人说当决配。有一人说当从杖。此是众论不同处。若他人之偏于宽厚者。则必舍了诛戮之说。而只于决配从杖之间求其中。偏于严酷者则必舍了从杖之说而只于诛戮决配之间求其中。至于子莫。则又必并诛戮从杖之说皆舍了而只执决配之说以为中。皆遍狭之见。唯舜则不然左手执住从杖之说。右手执住诛戮之说。却于其间将罪人所犯情节。遍参众说以求其中。若中在决配上。则诛戮为太过从杖为不及我则舍诛戮从杖之说。而用决配之说。若中在从杖上。则决配诛戮皆为太过。只得舍决配诛戮之说而用从杖之说。若中在诛戮上。则决配从杖又皆不及。只得舍决配从杖之说。而用诛戮之说。盖执其两端。则有以见其宽弘博大。兼总众善而无遗。用其中。则有以见其精密详审。极于至当而无偏。此所以异于他人也。答方 陈栎发明舜之所以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也。 好问好察迩言。皆取诸人也。 集众智以为己之智。此其智所以大若自用己智则便有穷尽。安得谓之大智。 然于言之未善者。至孰不乐告以善哉。 隐恶。见其广大能容。扬善。见其光明不蔽。 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至而道之所以行也。 陈氏曰。舜执两端量度。是知之审。用中于民是行之至惟真能知之。是以真能行之。此舜所以为知。而无知之或过不及。此道之所以行也。陈栎详解子曰。舜其大。知也与。帝舜其大智之人欤。舜。好问而好察迩言舜所以为大智。集众智以为已之智也。故每好问于人而又好审察浅近之言。浅近之言。理实寓焉人所易忽而舜不忽之。其无遗善可知矣。胡炳文通。知仁勇。学者入德之事下章回之仁子路之勇皆学者事。大舜之知。自是圣人事。姑借以为言耳故章句于回与由。则曰择曰守。于舜。则曰择之审而行之至。不以守言也。然此章政是学者用力之始。政当以圣人自期。况舜之所谓大。知者。不过取诸人以为善尔。方其有取于众人之言也不主一人。而惟择其善者扬之。及其有取于众言之善也。又不主一说。而惟择其合乎中者而用之。执两端是不主于一。用中是卒用其一。择之审舜之精也。行之至。舜之一也此所以为舜之中也。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此章言舜。而下章言回。学者正好将颜渊之语。通看此二章陈应龙辑语子曰至舜乎。 问舜聪明睿知。由仁义行何待好问好察迩言稳恶扬善。又须执两端而量度以取中光生曰。此所以为舜之大知也以舜之聪明睿知。如此似不用着力。乃能下问。至察迩言。又必执两端以用中。非大智而何。盖虽圣人亦合用如此也。董铢贺孙问前日承教辩是非只交游中便有是有非。自家须便分别得。但不须诵言。这莫是只说寻常泛交。若朋友则有责善琢磨之义。曰固是。若是等闲人。亦自不可说只自家胸次。便要得是非分明。事事物物上都有个道理。都有是有非所以舜好问而好察迩言。虽浅近闲言语中。莫不有理。都要见得破。隐恶而扬善。自家这里善恶便分明。然以圣明昭鉴。才见人不好。便说出来也。不得只是扬善。那恶底自有不得掩之理。才说扬善。自家已自分明。这亦圣人与人为善之意。又云一件事走过眼前。正似闲也有个道理。也有个是非。缘天地之间。上蟠下际。都无别事。都只是这道理。叶贺孙问仁义礼智。四者皆一理。举仁则义礼智在其中。举义与礼则亦然。如中庸言舜其大智也与。其下乃云。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谓之仁亦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谓之义亦可。然统言之。只是发明智字。故知理只是一理。圣人特于盛处发明之尔。答曰。理固是一理。谓之一理。则又不必疑其多。自一理散为万事。则灿然有条而不可乱。逐事自有一理。逐物自有一名。各有攸当。但当观当理与不当理耳。既。当理后。又何必就上更生疑。余大雅马豫缉义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言舜之所以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也。迩言者。浅近之言。语录曰寻常言语也。犹必察焉。亦必子细详审。寻讨他道理。其无遗善可知。然于其言之未善者。则隐而不宣隐匿而不宣扬于人。其善者。则播而不匿播扬之而不隐匿。其广大光明又。如此。广大。谓未善隐而不宣。光明。谓善者播而不匿。则人孰不乐告以善哉。章句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语录问众论极厚极薄之说。而中摺之否。曰不然。如此则却是半厚半薄。安得谓之中。是子莫之执中也。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卢氏集义曰。执字。只是把来量虔。两端。只是于厚薄大小轻重之中。择其说之是者而用之。是乃所谓中也。非谓二说之间。中摺以为中。当厚而厚。即说厚上是中。当薄而薄。即说薄上是中。厚薄之中说得是。即用厚薄之中之说。轻重大小莫不皆然惟其说底善者用之。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莆阳郑氏曰。两端各有中。此舜之所以执之而用中也。卢孝孙集略舜聪明睿。知。由仁义行。乃好问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两端而用中。此所以为大。知也。问舜察迩言。所以无智者之过曰舜之智不过非独此。须以全章体之。言之善者。播而扬之。其不善者。隐而覆之。则善者愈乐言。而不善者亦不惜言。安得不尽闻天下之善乎。舜。好问。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只是要求个恰好底道理。而与民共由之耳。两端。是两头尽处。许谦丛说。好问。是有疑而问于下。如臣如民。下至刍荛无不询之。察迩言。是于所问而对者。及下人之言。凡达于上者。虽浅近必详察其理。古者民俗歌谣。必采之以观民风。亦察迩言之类。 舜固聪明睿智而不自用。故好问察迩。择善而用其中。此所以愈成。知之大。圣德固是如此。然或有见闻所不及。必须问而知者。民事幽隐。因刍荛之言而闻者。则亦扬善用中。故必兼此两意看。执两端而用中。谓众人所言。于此一事虽同于善。然却有处之厚薄不同。却将已之权度在心者。度而取其中。或在厚。或在薄。必合于此事之宜者行之 章句广大谓隐恶而不宣。光明。谓扬善而不匿。言恶者掩覆涵容。足见其。量之广大。言善者播告发扬。足见其心之光明。权度精切。舜本然之智也。又好问察迩欲周天下之细故也。此其所以为智之大也欤。赵德纂要其斯以为舜乎。其德如此。乃号为舜。舜之言充也。疏业谥法云。受禅成功曰舜。又曰仁义盛明曰舜。皆是道德充满之意。故言舜为充也。熊禾标题事义以下皆言。知仁勇之德。两端用中。舜之中庸也。善非未必中也于善之两端而取中。则中庸之道也。说得不是底则为他掩覆。说得是底亦有大小轻重厚薄之不同。中无定体。看中在何处随其时措之宜或当轻。或当重。或当薄。或当厚。或在极大。或在极小处。却于二者之间。量度以取中。盖执其两端。则有以见其宽厚博大。兼总众善而无所遗。用其中。则有以见其精密详审极于至当而无偏。所以谓之大。知。曹贯标注舜之所以为大。知者。好问好察即学聚问辩之事。隐恶扬善。执两端而用中者即宽居仁行之事也。然舜以好问为先者。舜之学不待聚而知之博矣。故迩言犹好察之。则凡远且大者。盖无不察矣。此非学以聚之之实乎。但此章主言知。而必兼用中而言者。盖仁知互相为用故舜之知而有仁。颜子之仁而有。知。以见。知者不偏于能择。仁者不偏于能守。此所以谓之中庸也。程复心章图舜之所以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也 看下面。好问。好察许多处。便见舜知之所以大。迩言者。浅近之言犹必察焉其无遗善可知。虽浅近闲言语中。莫不有理。都要见得破。 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至何以与此。 程子以过不及为两头恐未然。此时方是量度以取中。安得有过不及之处。既量度以取得中了。方有过不及处。凡天下事事物物皆然。 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 好问好察隐恶扬善。则非知者之过矣。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则非愚者之不及矣。此舜之所以为大知。而道之所以行也赵次诚考义。好问好察。则已之善不矜。隐恶扬善。则人之善不掩。执两端。则善之在人者公于已。用其中。则善之在己者公于人。或言执两端而用其中。即所谓执中。曰不然。执两端。知之事也。而在于量度之先。执中。行之事也。而在于精察之后。随事物而执两端。执持之执也。执中道而用之于民。执守之执也。其所谓执之义。亦不同矣。陈华祖提纲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此见舜之择之审。而非知者之过矣。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此言执其两端。论语言叩其两端。而有不同者。此谓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以取乎人者言也。故谓之执。用之云者。则无一善之或遗矣论语谓两端。谓圣人所言无二致。以教乎人者言也。故谓之叩。竭之云者。则无一毫之不尽矣。此见舜之行之至。而非愚者之不及矣。章句谓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是也。此知字属知所谓知所以知此中庸者是也。晁景迂集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者何。舜之所以为舜者。中庸也。明诚两尽。而道教行也。项安世臆说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至其斯以为舜乎。犹曰古之人有能之者。大舜是也。 舜其大智也。大智非强明自用之智也。下文所言者是也。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其好善也如此。知不足以言之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不主一说。惟善之从。其从善也如此。行不足以言之也。此舜之所以为大智也。钱时融堂管见舜大知。所以能用中。安有所谓知者之过哉。好问即所闻者广。幽远无不上达矣。而或迩言之不察。则未免浸润肤受之蔽。隐恶。即所包容含覆者大矣。而有善不能扬。则未免遗逸厄穷之蔽。舜好问。又察迩言既隐恶。又扬善。执其两端。无或偏废。于是乃权衡中道。而用之于民焉。此舜之所以为大知也。故曰其斯以为舜乎。见得知字甚重。陆象山集舜隐恶而扬善。说者曰。𨻳。藏也。此说非是隐伏也。伏绝其恶。而善自扬耳。在己在人一也。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故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也𡊮蒙斋集知上加一大字。舜心太虚也。太虚澄然。故聪明舜心太虚故大知人谁肯下问于人谁肯察浅近之言舜则中心笃好。略无秋毫有我之𥝠。非大知乎。大知照临于上恶固无所逃。舜则消伏融化。而泯然不见其迹。天下之善孰加于舜舜则乐取诸人。而惟恐推扬之不至。非大知乎。大知即中也何以见其为中上章言。知者过之小知故耳。大知无过亦无不及。舜性之也。性即中也问察𨻳扬顺乎天。则人已两尽善恶两融。中可知矣。天下万事。皆有两端。且以权𢖍言之。有轻有重。则有轻重之间。轻重之间固中也。轻重两端。亦各有中也。舜执两端用中于民其执衡用权之谓乎。圣经互相发挥。尧舜言执厥中。得夫子执两端之语而明。得孟子执中无权。犹执一之语而尤明。舜不执一所以为大知也。所以犹太虚也。太虚无物。而阴阳互用。密莫加焉。大舜无为。而审度两端。精莫甚焉惟精惟密。乃融乃一。是为中庸。是谓天命之性。故夫子复赞美之曰。其斯以为舜乎。 舜心太虚也。故大知。大知不自知。去声好问于人。虽浅近之言必察焉。𨻳。泯也。融化无迹也。不间人我。善恶两融。中在其中矣。物皆有两端。执两不执一也。不执一。故事事有中。物物有中。在在有中。是谓用中。或曰执两端之语。与执厥中何为不同。曰。尧舜以圣授圣。故止言执厥中。而不执一之义已明性之也。夫子立言以晓未达者。必曰执两端用其中。则不执一之义始明此教也。吕乔年丽泽论说中庸六章。言舜其大知也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而不及庸。又十三章。言庸而不及中何也。 此书从头至尾。句句是中。句句是庸。不要摘字看。才如此看。自此至此说中。自此至此说庸。是寻行数墨之学。执两端用其中。物必有对。 仁义。 刚柔。 宽猛。就两端用其中。孔子诛少正卯。见阳货去齐。去鲁阳字溪先生集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是不以一己之知为知。以天下之知为知。此舜之所以为大知也。好问者。非区区强好之也。乃其本心喜闻乐道。自然之好也。 舜其大智。大与小对。便属阳属天。无所不包。无有不善。言有不善。虽是恶而舜能𨻳之。在舜又是善人。言既不善。舜𨻳不称。而扬其言之善则不善者。亦内自知愧。而言必惟其善。此皆与人为善。神化之妙。不只是扬善。为与人为善刘先生道护录程曰中庸诚至矣公曰。今之学者。不知有此中庸。是学者宗主。大率用意。又不可偏枉。须须由中道。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程曰何谓两端。公曰。两端只是首尾无两般事。若由中道。则无时不正。释老之道。皆未免入邪。答禄与权窥豹管此因上章言道之不行。至此乃发明惟精之义。乃择善明善之事。故曰大知。好问好察迩言者。即明于庶物。察于人伦之意也。𨻳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者。即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诸人以为善之意也。此皆惟精之功也。至于用其中于民。则惟一之意存焉。舜圣人也。知仁勇兼备。此特举其一端耳。非不能仁且勇也。至若瞽瞍底豫。则其仁也。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禦。则其勇也。此章言惟精以及惟一。引起下章言惟精而不能惟一之事。饶士悦集中庸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𨻳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孟子曰。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则知亦大矣。用中行无事不同也。舜禹同谓之大知。抑有异乎。 舜不自用而取诸人。禹不自用而循诸物萧镒待问舜执其两端。孔子竭其两端。 竭其两端。是尽其在已者。自精至粗。自大至小。自上至下。都无他说。无一毫之不尽。执其两端。是取之于人者。自精至粗。自大至小。自上至下。总括已尽。无一善之或遗。 舜知也。颜子仁也。章句以舜其大知为知。回之为人为行。然用中于民似行。择乎中庸似知。 好问好察。岂不是知。能择能守。岂不是行。王充耘经疑贯道中庸六章言知。八章言仁。十章言勇。正以中庸不外乎三者之中。至九章言知仁勇之事可能。而中庸不可能。然则中庸。又在三者之外欤。 中庸之道。非知无以知之。非仁无以守之。非勇无以强之。故舍知仁勇。则不足以行此道焉。非以为知仁勇即中庸也。使所行合乎知仁勇之事。然非适可而平常。则亦岂足为中庸哉。故天下可均。爵禄可辞白刃可蹈而中庸不可能盖亦姑借三者之难。以形容中庸之尤难耳涂溍生拟疑问中庸称大舜用其中于民。又称颜子择乎中庸。用中与择中。有深浅与。 答愚尝谓能择中。而后可以见于用中。能用中未有不先于择中。大舜之用中。因以能为颜子之择中。所以求为大舜之用中。集注谓大舜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则其择之审行之至是则不可谓舜非择乎中也。特大舜生而行之差。易。颜子学而知之。而犹待于用力耳。问中庸六章言知。八章言仁。十章言勇而皆及中庸是中庸不外乎三者之中。九章乃言知仁勇可能。似中庸又在三者之外何也 答中庸二章以下。变和言庸以德行言。又以知仁勇三达德为入道之门。自德行而言之。则中庸即三者无过不及处。自人而言之。则资质有近三者。而未能无过不及也大舜颜渊子路三章自德而论知仁勇则中庸与三者为一舜之大知。又能执其两端而用中。此知之所以无过不及则知即中庸也。颜子之择中。拳拳服膺。此行之所以无过不及。则仁即中庸也。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云云则子路之所当强者。即中庸也邹霆炎衍义孔子曰。虞舜圣人也。犹不自用而取诸人。斯其所以为大知也与。舜好询问于人。而且好审察乎迩近之言。然于言之未善者。则隐其恶而不宣言之既善者则扬其善而不匿。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其中于民。则其择之精。行之至。斯其所以为舜之知乎。此知之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魏公著句解子曰。舜其大知也与。不自用而取诸人。所以为知之大。舜好问而好察迩言。舜好询问于人。虽浅近之言。尤好审察之𨻳恶而扬善。言之未善。则𨻳而不宣。言之善者。则播而不匿。执其两端执事物之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用其中于民。然后用之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必若舜之大知。然后知之无过不及。而道常行也〉右第六章〈陈栎发明此章言。知之事。马豫缉义此句亦承上章道之不行而言。如舜之知而不过。则道之所以行也。钱时融堂管见上章言道之不行病在不知于此特引舜。事以明知故能行。邹霆炎衍义言舜之用中。〉
永乐大典卷之五百五十三
重 录 总 校 官 侍 郎 〈臣 高 拱〉
论 德 〈臣 瞿 景 淳〉
分 校 官 修 撰 〈臣 林 爊〉
写 书 官 主 簿 〈臣 沈 洧〉
圈 点 监生 〈臣 马 承 志臣 尼 三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