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

 第二十三卷目录

 城池部汇考七
  广东通志〈广州府 韶州府 南雄府 惠州府 潮州府 肇庆府 高州府 廉州府 雷州府 琼州府 罗定州〉
  广西通志〈桂林府 平乐府 梧州府 浔州府 南宁府 太平府 柳州府 庆远府 思恩府 镇安府 泗城土府〉

考工典第二十三卷

城池部汇考七

广东通志广州府
广州府城池 周赧王初粤人公师隅为越相度南海筑城号曰东武任嚣赵佗相继增筑之是为越城周回十里汉筑番禺城于郡南五十里西接牂牁江为刺史治建安十五年刺史步骘辟番山之北广故越城筑而固之复徙治焉唐天祐末靖海军节度使刘隐以南城尚隘凿平禺山以益之宋庆历四年经略使魏瓘加筑子城周五里东西南有瓮城门南曰镇安西曰朝天东南曰步云东曰行春西南曰素波又改朝天为有年步云为冲霄熙宁初经略使吕居简复谋筑古越城遗址上其事会移荥阳诏转运使王靖成之袤四里为三门南曰迎薰北曰拱辰东曰震东与子城行春门相接是为东城熙宁四年经略使程师孟筑西城周十三里城广一百八十步高二丈四尺为门七东南曰航海南曰朝宗曰善利曰阜财西曰金肃曰和丰北曰就日后改就日为朝天嘉定三年经略使陈岘筑雁翅城于州城南东西长一百四十丈上建高楼东曰番禺都会西曰南海胜观联以敌台经略使谢子彊大修城壁城外筑羊马墙高六尺许雁翅城下隙壤植木为栅翼而至海明洪武十三年永嘉侯朱亮祖疏请连三城为一辟东北山麓以广之城周三千七百九十六丈计一十五万一百九十二步高二丈八尺上广二丈下广三丈五尺为门七曰正北稍东曰小北曰正东曰正西曰正南稍东曰定海稍西曰归德城楼七敌楼七警铺九十七雉堞一万七百北城上有粤秀山山左有楼五层名镇海北城外为粤王台成化二年都御史韩雍筑南城归德二门月城城各延三十八丈上建层楼下辟三门嘉靖十三年增筑定海门月城万历二十七年于正南门迤东辟门一颜曰文明其池大中祥符中邵晔知广州始凿濠为池庆历中魏瓘再知广州环城浚池熙宁初王靖成东城复濠其外嘉定三年经略使陈岘重浚之长一千六百丈东西置闸南濠在城楼下限以闸门与潮上下古西澳也景德年间经略使高绅所辟纳城中诸渠水以达于海粤楼至闸门长一百丈阔十丈自闸至海长七十五丈清水濠在行春门穴城而达诸海古东澳也长二百有四丈广十丈东濠在郡东洪武三年永嘉侯朱亮祖上疏请连三城为一因旧浚濠周一千三百五十六丈五尺惟北一面枕山未浚西濠在郡城西宋经略使陈岘浚濠通江建东西二闸及元至元中宣慰使世杰班始建木桥跨西坝以通往来名曰太平桥成化八年都御史韩雍改砌以石按会城古渠有六脉渠通濠濠通海水闸在旧城东西雁翅城濠口嘉定三年经略使陈岘所创绍定三年经略使方大琮增筑两岸石甃各长二十馀丈中为重闸阔丈馀洪武十三年改甃濠南旧水关广六尺关下铁石柱闸凡用两重以严防禦顺治四年总督佟养甲筑东西二翼城各长二十馀丈直至海旁厚一丈五尺各为门一顺治七年塞文明门不行至康熙八年复开南海番禺二县俱附郭
东莞县城池 旧城砖砌明洪武三年南海卫指挥常懿始筑新城包钵盂道家二山于内砌以石周回二千二百九十九丈高二丈五尺上广二丈下广三丈五尺雉堞一千三十一城楼四敌楼四警铺四十门四崇祯十一年知县汪运光修北关以石易木关城益固其池一千二百五十丈广三丈深一丈五尺东莞守禦千户所城在旧东莞郡基地名石子冈去县二百五十里明洪武二十七年始筑周回五百五十二丈高一丈八尺上广一丈二尺下广二丈五尺城楼四敌楼四警铺二十五雉堞一千二百门四其池五百九十二丈广二丈深一丈五尺
顺德县城池 明景泰三年知县周亶竖栅为城天顺八年县丞徐勤筑土城成化元年知县钱溥易以砖石周六百五十五丈高一丈五尺广一丈四尺下广三丈五尺雉堞二千四百五十城楼四敌楼四警铺三十门四曰镇东曰定西曰阜南曰拱北后定西门废隆庆五年知县胡友信作石城视旧高七尺其池一千七百二十三丈广三丈深一丈为渠三以泄城中之水
新会县城池 古无城元季主簿徐闻可始筑垣明洪武十七年邑人岑得才请置千户所及城池是年都指挥王榛立栅镇守二十四年始筑土城外环以池三十年千户宋斌始砌以砖及四门楼橹天顺六年知县陶鲁始筑子城内设马路外浚重濠外又筑竹基重堑周六百二十八丈高二丈二尺上广一丈下广二丈城楼四敌楼四警铺三十一雉堞二千四百门四万历元年知县伍睿增筑外城为门三小门四水关四其池一千六百八十丈广三丈深二丈子城濠堑外濠二千一百二十五丈深一丈五尺广二丈二尺竹基二千五百八十七丈外堑三千一百六十八丈深八尺顺治四年内外城各增高三尺十一年增建炮台敌楼五座
广海卫城池 在新会洪武三十年指挥夏必振包砌周围九百三十二丈九尺高二丈二尺上广一丈下广二丈城楼四雉堞二千四百警铺四十三门四池九百六十四丈一尺广二丈深一丈
香山县城池 宋初开设缭以土垣号铁城陈天觉所筑明洪武二十八年置守禦千户所千户陈豫更为砖城周六百三十六丈高一丈七尺上广一丈下广一丈八尺城楼四敌楼四警铺十二雉堞三千六百四十皆甃以砖四门以其方名之弘治中知县刘信环筑子城高七尺其池五百四十七丈旱堑一百四十六丈濠堑周六百九十三丈广四丈五尺深一丈三尺崇祯间知县顾其言增高城四尺又筑台二曰郁金曰来青以广眺望原窝铺一十四座增造十一其县原行香山门崇祯十一年知县刘大垣始改行南门今因之
三水县城池 明嘉靖五年创筑周回六百七十五丈广二百二丈五尺高一丈五尺砖甃门四曰南曰北曰东曰西门虽设不行城楼四敌楼十二东西各有水关康熙六年知县王于宣开熙阜门与文明门并行十年知县苏嵋捐俸建二门楼今县城共五门窝铺一十二所城脚泄窦二一在文庙右一在西关塘右
增城县城池 古无城池元季左丞何真始筑土城明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挥同知花茂奏设守禦千户所调南海卫千户赵祯立所更筑成化五年佥事陶鲁请于巡抚陈濂用砖石包砌周八百馀丈高广踰旧广一丈三尺上广二步下广四步城楼四敌楼警铺四十八门四各以方名之女墙一千六百里城亦甃以石成化二十二年千户周铭以北门要害建议筑月城护之隆庆二年知县张孔筑马道六年知县王良心又于东西南三门创筑月城东曰迎川西曰通市南曰镇海北曰环山池万历二年知县王良心重浚长二百八十四丈深一丈五尺广三丈
龙门县城池 明弘治九年始筑十六年知县张翔缮治周四百九十馀丈高一丈二尺警铺十城楼四门四隆庆二年增高城四尺其池南北西三面俱枕大溪
花县城池 旧名平岭为番禺慕德里司地康熙二十一年立县治二十五年知县王永名创筑城垣议用砖石城高一丈四尺厚一丈二尺周围四百四十丈雉堞六百三十窝铺一十二东西南北四门外东西北三面皆山南无濠堑
从化县城池 明弘治七年自横潭改徙今治城周五百八十丈五尺十一年重修加砖厚二尺城楼四雉堞九百二十四其池周围二百馀丈广一丈深八尺
清远县城池 旧无城池元至正间主簿白太平始筑土城明洪武间立守禦千户所二十二年指挥花茂奏置清远卫指挥李英筑砖城周一千四百五十丈高一丈九尺雉堞四千四百城楼五敌楼五门五成化初指挥姚英更筑城中包土城四百三十七丈限之以便巡守六年知县沈宪指挥尹铎仍措砖包砌复建串楼七百一十有五城下旁筑拦马墙万历间知县刘幼学葺治一千四百六十丈八尺深一丈广二丈
新宁县城池 明弘治十二年知县任钺始为木栅正德间御史周谟命通判朱源改筑周五百三十丈高一丈一尺雉堞一千一百一十二以砖包砌外植竹为子城穴东西南三门门各有楼嘉靖间抚按议将广海卫官军移驻本城守禦复于城下周围起盖营房池广一丈深五尺周五百五十丈
新安县城池 即隋东官郡旧治明洪武二十七年指挥花茂奏设东莞守禦所于此隆庆六年建县其城池因之周五百七十八丈五尺高二丈广一丈基广二丈城楼敌楼各四警铺二十五雉堞一千二百万历间知县曾孔志增建东西南门子城其池五百九十二丈广二丈深半之大鹏守禦千户所城池 在新安县东一百二十里明洪武二十七年始置千户张斌筑砌周围三百二十五丈六尺高一丈八尺上广六尺下广一丈四尺城楼三敌楼三警铺二十二雉堞一千一百门三其池三百九十八丈广一丈五尺深一丈
连州城池 南朝宋元徽间刺史邓鲁始创城明洪武二十八年调清远卫千户刘俊开设守禦千户所始筑包砌周五百四十八丈高二丈三尺上广一丈下广二丈五尺城楼三敌楼三雉堞二千一百六十警铺二十七门三南曰熙平东北曰熙仁西北曰熙安又为外城崇祯间知州王立准改内城门南曰迎薰东曰阳春西曰澄清外城为门五西曰济川西南曰龙津南曰涟漪东曰朝天北曰兴贤
阳山县城池 旧惟木栅明天顺间巡抚叶盛始命知县刘广筑土城包砌砖石周四百丈上广一丈下广二丈高一丈七尺城楼三敌楼四雉堞一千六百门三曰东门曰西门曰南门各置桥以通行者成化间知县李茂修串楼二百六十间以砖石砌子城四百五丈高八尺正德乙亥知县曾显重修串楼一百四十八间子城八十馀丈斜城四十七丈嘉靖二十四年知县陈应龙重修城池四门楼颜东曰寅宾南曰柔远西曰通楚北曰望韩建望星楼于其右三十四年知县叶良储以东门要冲捐赀创月城于其外连山县城池 前代迁建无常明洪武初建于程山之阳天顺六年布政司张瑄等相度鸡笼门建立县治知县孔镛创筑今城袤四百丈高一丈七尺门四今存二曰东曰西其池四百八十丈深一丈

韶州府

韶州府城池 周回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基广二丈上广一丈吴末始筑于浈水东莲花岭下唐刺史邓文进移于武水西南梁乾化初郡录事李光册移于武水东南汉白龙二年刺史梁裴始筑州城宋皇祐绍熙间增修敌楼九十有八明洪武三年知府徐真复建五门曰湘江曰乾曰东曰南曰西西门即古望京楼也天顺七年参政刘炜都指挥裘忠重作五门城楼成化四年都御史韩雍创串楼一千一百五十三敌楼二十六嘉靖二十年知府符锡重修串楼三百五十及五门大楼东曰闻韶西曰镇远新开曰望京湘江门曰迎恩南曰阜民其池东南六百一丈西临武水无濠北二百十六丈东北四百四丈天启四年知府吴兆元另开新东门崇祯九年稍徙去数十武令巽水隐通泮池曲江县附郭乐昌县城池 周回二里有奇凡三百六十丈高二丈二尺广一丈三尺上广一丈垛墙高四尺明洪武二年知县索彦胜始筑土城弘治元年通判伍惠知县吴景温叶蓁宋湖辈相继甃砖拓五十丈置串楼二百六十八间正德七年复作子城嘉靖十六年知县张坚修四城门东曰东川西曰西泷南曰武江北曰桂山四十一年知县王三瞍筑西门外子城其池西北一百五十丈阔二丈深半之南临武水东临禄溪
仁化县城池 周回二百八十丈基广一丈上七尺旧城筑于唐垂拱中在今县北三里走马坪宋开宝间县废咸平三年复置县明成化四年通判蔡周始筑土城十一年知县李淮清修四城门以石十六年知府王宾知县翁修以砖石建门楼四串楼二百八十六二十三年知县丘璥砖砌南濠城脚八十馀丈正德十年知县李萼修北门子城其池东南北二百一十五丈西七十丈阔一丈南临河无池
乳源县城池 周回一里有奇高一丈二尺宋乾道三年置县于虞塘明洪武元年知县张安仁迁于今之洲头津筑土城守之天顺六年通判杜宥知县李鉴始易以石成化十七年知县孔俊复创串楼一百七十有六建二楼门万历元年知县侯应爵增修三尺复撤敌台及二门而高大之颜其东曰拱阳南曰迎薰其池周城深九尺阔二丈天顺六年知县李鉴浚外濠康熙二年知县裘秉钫重筑东城并建东南二门城楼
翁源县城池 周围二里有奇高一丈五尺元末始筑土城明天顺六年通判杜宥知县程振易以砖成化三年知县陶鼎创门楼三十年知县吴政改筑敌楼二十一串楼四百二十有三十三年知县宋经改修敌楼为望楼十三年典史明彝砌子城嘉靖二十六年知县侯仁重修三城门各筑月城护之其池周于城阔二丈深半之天顺六年通判杜宥知县程振浚崇祯间知县朱景运重建南城楼一座顺治十年知县李宁和建竖拱北制胜二楼
英德县城池 周回一里有奇凡三百四十八丈高一丈三尺肇于宋废于元明初仅存东南八十馀丈天顺五年知县杜宥始修之七年筑外城成化三年守备指挥汪宁知县傅宁重建西南门城楼并串楼一百六十有奇角楼五鼓楼一嘉靖二十五年知县陈惟贤复修东南隅增石女墙为阳城三十三年知县湛廷诏设铺建楼以便巡警隆庆三年兵备副使许宗鉴始浚濠池于东南崇祯十一年知县吴永澄加修顺治十八年知县杨柱臣捐修西南二城门敌楼二座

南雄府

南雄府城池 城仅环府治宋皇祐壬辰知州萧渤辟之为门三东曰春熙西曰淩江南曰政平明初镇守指挥王玙修改三门为东西南谓之斗城增筑外郭三百四十丈崇一丈有奇厚称之东南北各开小门成化丙戌巡抚都御史韩雍檄知府罗俊石甃之己丑佥事陈贵自小北门至牛轭潭筑土城三百馀丈沿河固以木栅正德戊辰知府江璞请于都御史林廷选奏以瓴甋易之甲戌知府李吉增女墙六尺门其东曰宾旸谓之新城其池广一丈深亦如之保昌县附郭
始兴县城池 古今三迁俱无城明天顺中知府谢濂筑土为垣成化间都御史韩雍廓而大之甃以瓴甋周三百四十八丈池称之高一丈五尺厚一丈东西南三门各有楼壬寅知府江璞重建隍桥串楼

惠州府

惠州府城池 宋元旧基甚隘明洪武三年知府万迪率千户朱永拓之高一丈八尺周围一千二百五十五丈门七曰惠阳曰合江曰东升曰西湖曰朝京曰横冈曰会源上为敌楼嘉靖三十五年知府姚良弼通判吴晋增筑之军城自水门起至小西门都督坊止长三百八丈民城自本坊起至武安坊止长三百五十七丈各增高三尺
归善县城池 明嘉靖四十四年庠生刘确乡民黎俸等请建东平民城万历六年知县林民止迁县遂为官城高一丈六尺周围阔一千五十丈雉堞一千五百六十五门四东曰辅阳南曰龙兴西曰通海北曰娱江关二便门二窝铺九龙兴旧曰兆祯万历二十四年知府程有守知县邓镳移改于少东
平海守禦千户所城池 在归善县内外管海滨洪武二十七年始建周围五百二十丈雉堞八百七十一城辟四门上有敌楼角楼四窝铺七环城有池博罗县城池 故无城环治仅土墙明成化二十三年按察使陶鲁始建城弘治九年佥事王相复即城西辟地二百五十步为今城因榕溪为池城高一丈七尺周围七百丈有奇门五各有敌楼窝铺一十六嘉靖四十二年知县胡郁增高四尺
海丰县城池 旧土城在今城外东一里元至正末废明洪武二十七年备倭都指挥花茂始议建城高一丈五尺周围三百九十丈六尺雉堞七百八十一门四各有敌楼嘉靖三十七年知县张济时加筑三尺女墙高五尺塞北门外复筑土墙七尺以便防守万历十二年知县陈汝凤筑偃月城加以女墙楼五为门八其池深广一丈正德五年重浚嘉靖中复浚之池广二丈深七尺
碣石卫城池 在县东一百二十里明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挥花茂建高二丈厚一丈八尺周围一千一百二十丈雉堞二千二百六十二敌楼四楼下辟门池深一丈广一丈二尺
捷胜守禦千户所城池 在县南八十里明洪武二十八年筑高一丈厚一丈五尺周围四百七十二丈雉堞九百四十敌楼四楼下辟门池深一丈广八尺甲子门守禦千户所城池 县东二百五十里明洪武间千户盛玉筑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五尺周围五百九十丈雉堞一千一百八十敌楼四楼下辟门池深一丈广八尺
龙川县城池 原古循州洪武初都指挥花茂请立守禦所后千户李贤至始建城弘治元年按察使陶鲁复筑今城高一丈八尺周七百二丈三尺雉堞九百八十四门上有敌楼外有月城嘉靖四十四年副使王化辟北门万历六年参议李盛春增高城垣三尺扩马路八尺其池深八尺广如之万历中复浚之康熙六年知县彭峻龄捐修城楼三座整砌周围雉堞
长乐县城池 明洪武二十年知县陈坚如筑城周围六百三十四丈高二丈辟四门门各有楼嘉靖元年佥事施儒辟地城南广四百二十五丈三十一年佥事尤瑛增筑敌楼二十九座四门各易以砖池深七尺广二丈
兴宁县城池 明成化三年知县秦宏始建城高一丈八尺有奇周围六百二十六丈有奇辟四门门有敌楼东曰平远南曰迎薰西曰阜民北曰拱辰门内有兵马司跨濠为梁嘉靖四十年知县陈其箴修城垣加建重门其池深七尺广三丈
长宁县城池 在君子嶂下明隆庆三年立县治鸿雁洲万历初知县陈立中始即今所城之周四百八十丈高二丈有奇厚称之门三上各建楼北临山有楼无门
永安县城池 明隆庆四年以阳江县主簿林天赐署县筑城周六百四十丈高二丈雉堞一千三百一十七门四上各建楼水关二北为上关西南为下关黄花沟水入上关注城中从下关出城外
连平州城池 在府治东北四百里明崇祯六年割河源和平长宁及翁源四邑地立州始建城周围六百三十五丈高二丈一尺厚一丈六尺雉堞一千一百五十九门四东曰镇连西曰镇英南曰玉骢北曰彩凤每门加瓮城横十九丈高二丈一尺旁开两门上各建楼
河源县城池 唐宋俱据桂干为城而枝布为三郭环之元末废明初即中下二郭间滨江为城民苦水患隆庆五年兵宪王化从民议复建古城知县曾守愚循旧基更筑广七百丈门四俱有楼塞南门开中东门移南楼于上万历十年水患尤甚邑人参政李焘请于制府就下埠筑基蓄水城赖以固
和平县城池 明正德十四年南赣都御史王守仁建城高 丈八尺周围四百五十丈雉堞九百九十二门三东曰迎流西曰通津南曰南薰各有敌楼北负高岭不设门建楼曰拱极嘉靖三十七年通判洪章拓城垣四百馀丈雉堞三百有馀开跃龙永和二门敌楼二座知县陈文彬易新旧城楼以砖池深七尺嘉靖十年知县梁朾复侵地益浚之

潮州府

潮州府城池 旧有子城宋绍兴十四年知州李广文循旧址甃砌为门十一元大德间总管大中恰里修东城之滨溪者谓之堤城明洪武三年指挥俞良辅辟其西南筑砌以石改门为七谓之凤城城高二丈五尺基阔二丈五尺城面一丈五尺周围一千七百六十三丈东距溪曰广济曰上水门左有涵洞曰竹木曰下水南曰南门前有涵沟西曰安定门左有水关一座北曰北门门各有楼内有兵马司东西南北四门今增为义仓外罗以月城城有敌台四十四座窝铺六十七间雉堞二千九百三十二万历二十四年兵备王一乾修砌外城马路其池广七丈有奇延袤一千二百馀丈环西南北三面合西湖通三利溪有水关石桥二所惟东枕韩江丰顺镇城隆庆初筑设通判一员驻镇后通判仍居郡城改设把总一员募兵汛守海阳县附郭
潮阳县城池 元至正十二年县尹熊按摊不花筑明天顺四年知县陈宣甃石增高周围九百七十四丈高二丈门七东曰泰和南曰南薰西曰淳化北曰阜成水门曰通衢旧水门曰太平小南门曰泰安五年知县姜森凿东城外壕为溪以通舟楫其池深一丈广二丈嘉靖间增高城四尺崇祯间增高三尺池浚深一丈广三丈
海门守禦千户所城池 县东招收都洪武二十七年建天顺六年知县陈宣修高二丈周围九百七十丈门四
揭阳县城池 宋宣和三年割海阳县永宁延德崇义三都地置县元至正十二年达鲁花赤荅不歹因海患始砌内城二百丈筑外城八百馀丈明天顺间知县陈侯爵于城之东北西北各增修一百丈阔三百丈周围一千六百丈高一丈五尺广一丈四尺砌以石门四成化二十三年按察司陶鲁命增筑之甃石为址上累以甓弘治十一年知县敖公辅易甓以石门楼警铺俱备嘉靖二十四年筑四门月城万历十八年重修增高城五尺其池周围七百五丈深一丈广二丈天启间知县曾应瑞增进贤门为五门程乡县城池 旧有土城宋皇祐间始增筑明洪武十八年拆西城垣以广其基筑石为址垒以甓周围九百八十五丈高二丈四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各有门而楼其上惟南有子城周十丈有奇门三窝铺一十有六垛墙九百八十有五池自东抵北转而西共五百七十八丈深一丈有奇阔三丈其南临溪水饶平县城池 旧无城明成化十四年始创筑内外皆甃以砖城高一丈八尺周围七百二十一丈嘉靖十八年知县罗彻重建四楼雉堞环拱置灰甓一新之嘉靖戊午知县林丛槐又于城北建楼曰镇北楼嘉靖三十三年城东北隅立新门名曰便通今塞顺治年间饶镇吴六奇修筑高二丈马路广三尺增置尊君楼铳楼敌楼共十七座其池嘉靖戊午知县林丛槐浚广二丈深丈馀
大城守禦千户所城池 在饶平县东宣化都明洪武二十七年百户顾实筑围六百四十三丈高一丈六尺八寸建门四各覆以屋其池加城之数五十三丈
黄冈镇城池 在饶平县东宣化都嘉靖间知府郭春震建围一千二百馀丈门四顺治十七年饶镇总兵吴六奇重建围六百五十五丈高一丈二尺南澳城池 县信宁都海岛中明万历四年副将晏继芳建高二丈二尺围五百丈门四
惠来县城池 明嘉靖四年守备指挥程鉴通判陈硕始建周围七百丈高一丈七尺门四上各有楼嘉靖间塞北门通判诸燮拓南城四十四丈合旧城七百七十四丈隆庆己巳知县施冔增设敌台一十四座其池广一丈五尺东西水关二
靖海守禦千户所城池 县南大圯都明洪武二十七年建高二丈一尺围五百六十丈门四
神泉澳城池 县南十里嘉靖三十三年知县林春秀建围三百丈高一丈三尺东西二门
大埔县城池 明嘉靖五年始立县筑城据茶山之麓前临大溪周围五百一十九丈四尺高一丈七尺广一丈二尺上广九尺内外甃以砖石门三东朝阳北拱辰西通津后知县曾广翰吴思丘继修重建窝铺
三河镇城池 县西滦州都嘉靖间知县张冕建周围一百九十丈高一丈三尺门四
平远县城池 明嘉靖四十一年建周围五百二十丈高一丈二尺门四正南曰南门正西曰西门东南曰东门万历二十五年知县王文雷改正东曰东门北曰北门建镇山楼设警铺一十二间城北依山其池东西南三面皆阻水
澄海县城池 明嘉靖四十二年始置县建城周围九百二十五丈四尺基广一丈八尺垣高一丈一尺腰城三尺雉堞三尺共高一丈七尺万历三年知县顾奕增高三尺五寸垛垣一千二百一十三门五东西南北门四小北门一楼四东曰常春南曰承明西曰保义北曰拱辰楼前为过道城北垣设水关窝铺二十有六其池东北未凿西南凿未竣
蓬州守禦千户所城池 洪武三十一年百户董兴建周围六百四十丈高一丈五尺门四原属揭阳嘉靖四十二年改隶澄海
水寨城池 在澄海县西苏湾都明洪武三年指挥俞良辅创筑围二百一十三丈八尺立四门凿池置水关西北隅通海港可泊战船池围二百一十丈深一丈
普宁县城池 明嘉靖四十三年始建县万历十四年城成其池亦万历十四年浚
镇平县城池 明崇祯六年析程乡之松源龟浆下半图并平远之石窟一二图共四里置今县城围八百丈高一丈九尺崇祯间增高三尺为四门

肇庆府

肇庆府城池 宋皇祐中始筑子城政和癸巳郡守郑敦义筑石城周八百七十一丈高二丈阔一丈南临大江西南隅至东南隅三面绕以壕壕深阔各一丈周四百五十八丈四门东宋崇西镇西南端溪北朝天明洪武初千户郭纯以城南滨江甃涯以石高平城址天顺间知府黄瑜浚壕立栅外树刺竹内环敌楼成化元年增城上串楼八百一十间三年建披云楼于城上西北旧址四年建南门楼五年建东西二门楼及四隅角楼参将杨广建北门楼十年知府李璲以披云楼近壕增城七十馀丈厚一丈高并旧城改四门东庆云西景星南南薰北朝天嘉靖七年兵备佥事李香知府郑璋撤串楼修雉堞其池自西门城外绕而北各深一丈阔十丈周四百八十丈过北门桥至东门谓之外壕自西门城内起小水通窦过南门街至清军馆后谓之上壕复通窦过塘基头街下注谓之下壕下壕通窦出城接外壕达江自西门石嘴引江而入谓之西壕舟楫避涛古澳在东门外自东门水埠头起至天宁寺前接内壕达江乃其故址亦谓之外壕城北外壕旧从西门外绕披云楼后转东万历三十七年知府陈濂以府治龙脉自西来命工筑塞分北壕为两截城北内壕原有监军道左渠日久淤塞三十八年知府江中楠修浚崇祯二年知县张明熙复浚之高要县附郭
四会县城池 故无城明洪武二十四年设千户所始立木栅为城天顺三年知府黄瑜请于巡抚叶盛奏筑砖城周五百七十六丈八尺高二丈厚一丈四尺六寸串楼五百四十有八四门东阳和西德泽南清宁北镇安万历十七年知县黄应元改荫室之半为阳城池阔三丈深九尺正德九年巡抚丁阶浚之万历间因西门濒河屡遭冲齧复架木叠石以障之新兴县城池 宋建炎四年州守王敦仁始用砖石修筑周一千二百七十八步即古新州旧址绍兴二十年州守王济以城隘于城外植刺竹绕之周一千四百八十丈明洪武十三年增土城于刺竹之内高八尺厚五尺周一千一百八十丈四门东曰朝阳西曰德胜南曰长生北曰拱辰天顺七年都御史叶盛奏于土垣内筑砖城六百四十九丈高丈五尺厚一丈四尺设警铺五十五四门外各环月城凿池改东门曰阳和西曰捷胜弘治十二年佥宪徐礼檄城内外各辟马路广一丈修敌楼串楼及月城嘉靖十年佥宪王澄檄撤串楼修雉堞三十七年佥宪殷从俭经彦寀谓城蔽学宫移南门于学宫前曰南征得路池深一丈有奇阔二丈五尺周七百馀丈
阳春县城池 唐武德四年始筑春州城高一丈厚六尺周四百二十丈明洪武三十年知县赵清以阳春地接泷水七寮红豆等山奏调神电卫后千户所官军镇守是年冬千户钟良加筑高二丈厚一丈周五百六十丈上建敌楼三十门四东曰迎晖西曰靖江南曰镇蛮北曰仰京天顺间守备指挥李盛知县李福海重修立雉堞设吊桥环植刺竹八年按察使陶鲁去雉堞为串楼正德十年都指挥卜玉增高四门月城筑拦马墙嘉靖三十四年知县谢复生去串楼仍立雉堞万历九年知县郑宪清建角楼修四门楼易其名曰东和西靖南镇北拱池宋皇祐二年筑城所凿洪武三年重浚深一丈周六百九十丈阳江县城池 宋绍圣五年知州丁琏始筑城高一丈五尺厚一丈周五里明洪武三年千户张均德甃以砖石高二丈厚一丈五尺周八百九十二丈上设周庐四十四开四门东曰承宣西曰威肃南曰宁海北曰镇安正德八年参政黄颙设望楼四十八隆庆四年知县王仲增高城五尺池深一丈阔三丈宋绍圣五年筑城所凿周九百七十丈洪武三年重浚阔三丈五尺正德八年参政黄颙筑南北二堰以蓄水嘉靖二十五年堰决知县吴焕章重修以石为楗高明县城池 旧为高明巡司无城成化十年知府黄瑜奏设县治成化十六年知府李璲始筑砖城周六百六十丈高二丈四尺厚一丈五尺建窝铺十八开三门东寅宾南阜财北迎恩外植刺竹正德初知府黄颙增串楼五百馀间嘉靖年间改作雉堞万历十年知县张佐治开西门崇祯二年知县邹应期建东门护城池成化十六年凿深一丈广三丈外植刺竹惟南门临河七十馀丈无池
恩平县城池 成化三年佥事陶鲁立恩平堡巡司驿俱在此乃筑砖城周二百二十五丈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二尺门四东阳和西镇彝南永通北承恩城上环置敌楼窝铺十六年开设县治复筑高四尺正德七年知县邹级重加高三尺嘉靖四十二年知县李河图修四楼加筑马路高三尺池成化二年浚壕树栅正德七年重浚周围各广二丈深一丈崇祯十二年知县王扉请建新城于黄河萌筑砖城周四百丈高一丈八尺四城楼各高二丈三尺广三丈五尺开三门东曰拱日南曰阳明西曰成庆正北为文昌楼
广宁县城池 嘉靖三十八年立县初奏县治设于谭圃后采士民议乃于大圃建城周三百三十九丈高一丈六尺东方又高三尺雉堞四百八十四门三东曰长会西曰艮成南曰来会上有楼北无门建敌楼一东加望楼一窝铺十一万历七年巡按御史龚懋贤命推官罗应台增筑南门月城拓东城四十丈德庆州城池 宋皇祐六年始筑子城高一丈厚八尺周二百三十丈明洪武元年守禦千户邵成奏改立城址甃以砖石高三丈厚一丈五尺周一千一百丈上置串楼七百二十敌楼三十九门五俱有楼后撤串楼景泰七年都御史马昂命周城增高三尺嘉靖五年始筑香山门月城隆庆五年知州杨士中修复益增雉堞以忠顺门僻在东北塞之六年创建东胜门月城万历元年创南门月城池宋皇祐六年浚明洪武元年加浚深一丈阔三丈周一千一百五十丈隆庆五年知州杨士中浚深仍引香山泉水而环注之
封川县城池 旧城一百七十步堑山为之明正统十四年典史陈顺因故址复筑雉堞城楼天顺五年守备指挥王英展外城环栅树植刺竹以砖甃北城三十一丈周四百六十二丈内城门楼角楼更铺三十有七门三东曰遵化南曰长清西曰镇宁成化五年都御史韩雍仍旧城基培筑环以串楼建门楼二北曰镇北南曰巩南弘治十七年知县李煦复于四城建四门东曰文兴东南曰遵化南曰永清西曰长宁池成化五年浚深一丈五尺阔四丈
开建县城池 故无城明洪武间筑土城仅高七尺天顺三年指挥王芳千户胡清树木栅为守禦八年都御史叶盛奏筑砖城周二百二十丈高一丈九尺广一丈基厚一丈八尺串楼二百二十二敌楼五嘉靖十四年知县吕宾始塞北门并撤串楼作雉堞万历元年知县胡希寅筑南门子城二十馀丈开门三筑西门子城十馀丈即禦戎台基开门二门皆有楼十一年知县叶之盛开东门塞西门池阔二丈五尺深半之于县北雁山浚源至五里凿塘潴水引沟灌壕天顺八年浚之壕阔四丈深丈馀环北而南西临开江
开平县城池 旧开平屯堡周三百五十丈高八尺厚二尺止东南二门顺治七年城守张瑞汉各建城楼于二门敌楼五康熙四年知县高子翼修高三尺建雉堞颜二门东曰紫来南曰常平

高州府

高州府城池 唐始筑土城宋元因之明洪武初千户陈富张真俱拓以砖周六百十四丈高丈四尺门五上有楼东近阳南广济西通川北北门小西门成化间指挥李信增四尺千户潘英创串楼六百嘉靖初知府庄科始廓东城包邑庠入城中周围筑子城十三年佥事黄澄废子城为敌楼二十七所万历间知府熊廷相于小西门外建楼一座加重门池深一丈二尺阔八尺东南北及小西门俱如之独大西门以长江为壕堑成化三年知府孔镛守备指挥欧磐复浚之广三丈深一丈六尺茂名县附郭
电白县城池 旧城即古高凉郡土城大德八年郡徙茂名因甃以砖石遂为县城计六百四十步周围一千一百丈高一丈二尺堞高五尺共高一丈七尺为门四门上各有楼敌楼四十角楼四窝铺三十有二万历间增高三尺取壕土以实之壕因以深顺治九年城守游击汪宗弘每城一面建瞭楼一十二座十四年知县相斗南重修城垣四脚易砖以石建东西瞭楼池周一千一百六十四丈阔三丈九尺深一丈七尺
信宜县城池 旧土墙周围一百八十五步明正统五年副使贺敬都指挥张演筑砖城周围二百五十五丈高一丈八尺天顺三年创串楼五百四十八正德五年千户丁川于城外筑子城嘉靖间佥事黄澄设敌楼十三池深一丈三尺
化州城池 宋绍兴三十一年创甃以砖石北际江东西南各环以池门四东曰开泰西曰罗山南曰南薰北曰临江明正统十三年知州邓敏砌砖周围八百七十丈高一丈六尺又沿城开凿壕堑成化四年复增高之十年又改砌入内止开二门东曰宾阳南曰南薰门各建楼窝铺三十敌楼角楼各四清风楼一嘉靖间州同知周光礼筑南门月城四十四年更筑东门月城万历年间复加修浚城高一丈九尺壕周五百五十七丈又知州丘宗文重建东南门楼二座
吴川县城池 明洪武二十七年筑土城永乐元年千户李忠甃以砖石周五百八十丈高一丈八尺门四东曰镇海西曰通川南曰永和北曰朝天门上有楼窝铺十六瞭楼四大小水关五池深一丈五尺广如深数
石城县城池 旧无城池明洪武二年县丞倪望筑土墙正统五年通判马文饶甃以砖石周五百三十七丈高二丈一尺厚半之辟门三东曰望恩西曰镇夷南曰威武门上建楼角楼三敌楼倍之窝铺又倍之中军窝铺一隆庆六年知县韦俊民增高三尺万历三十三年又于原增处随设羊桥女桥垛子敌楼崇祯十三年增修瓮城城下壕堑深数尺广一丈惟北岭无壕顺治十三年增高一尺五寸易以平头重建二大铳台于东西之北隅池深一丈五尺广加深一丈

廉州府

廉州府城池 在廉江东宋绍圣间修明洪武三年百户刘春增筑西城六百九丈五尺是为旧城二十八年指挥孙全复移东城百五十丈增广土城四百十八丈宣德间指挥王斌砖甃之是为新城门三东曰朝天西曰金肃南曰定海列兵马司厅其外浚壕一千五十一丈成化二年知府林锦增拓旧城百四十六丈敌楼串楼八百九十有六南北楼谯楼各五筑西门月城嘉靖二年知府韩鸾复增高三尺二十一年知府詹文光去串楼筑雉堞为阳城三十四年知府何御增设东南二门月城隆庆二年同知昌应会建敌台九万历己卯知府周宗武补敝增高置窝铺一百零六至康熙初年知府徐化民捐修府后城楼及门楼四座东西南月城小楼三座串楼二十四间窝铺六十三间墩台四间府后楼一间望墩一百个笔架垛一千六百六十九个考旧制城垣周围八百零二丈高三丈二尺厚一丈五尺池周围一道长一千零五十一丈阔二丈五尺深六七尺不等合浦县附郭
钦州城池 旧在灵山县思林都今旧州墟其故址也宋天圣元年推官徐的迁于白沙之东即今州治明洪武二十八年增筑周城五百九十四丈五尺高二丈四尺门三东曰朝阳南曰观海西曰镇远城外浚池周七百八十一丈五尺阔二丈七尺景泰七年增高三尺成化六年知州傅鉴桧筑一带周城串楼门楼敌楼及兵马司厅城外遍植刺木弘治四年塞西门正德十四年知州李纯浚池筑堤潴水嘉靖十七年知州林希元开西门建桥设墟并东门各盖兵马房六间十字街设钟鼓楼三十三年知州邓以和复塞西门
灵山县城池 在石峰东一里明正统五年兵备副使甘泽筑城广五百一十丈高一丈八尺窝铺二十门四东曰朝阳西曰镇远南曰振南北曰拱北成化八年副使林锦增盖门楼四敌楼十八串楼三百五十又增扩东南城四百五丈为门二东曰长春西曰六峰敌楼二十四串楼二百五十五嘉靖八年佥事刘道周增高城三尺以雉堞易串楼为阳城三十年佥事经彦寀于朝阳门外建勇兵营房池堑二道阔一丈九尺周围五百一十四丈成化间都指挥徐宁欧磐凿
永安所城池 在合浦县海岸乡旧所石康安仁里明洪武二十七年始迁今地永乐十年始建城城周回四百六十一丈高一丈八尺阔一丈五尺窝铺十八城楼四座其壕周环五百丈零成化五年佥事林锦始凿外池又置串楼四百十五间其四门各建敌楼二座八角楼四座月城楼四座

雷州府

雷州府城池 筑于南汉乾亨间初汉建武中伏波将军马援始置徐闻县梁改南合州唐又改雷州迁徙未定至南汉始建于此宋至道二年郡守杨维新始筑子城周围一里绍兴四年郡守王趯复筑外城作女墙辟四门后黄勋改为砖甓明洪武七年指挥张秉彝朱永周渊通判李希祖协谋修筑仍开四门东曰镇洋西曰中和南曰广运北曰朝天各建重楼警铺池广六丈五尺深一丈外自城东环于西南隅惟城南旧无开浚海康县附郭
海康守禦千户所城池 海康县湾蓬村洪武二十七年安陆侯吴杰创筑成化间千户姚麟重建遂溪县城池 旧无城明洪武七年知县元太初始筑土墙正统间知县苏观砌石开东南北三门周四百七十丈高一丈五尺垛眼联络凡二百四十瞭墩四十座窝铺一十有六隆庆六年推官郑国宾增城三尺万历二十年知县陈廷诗建三门月城池堑嘉靖十年知县张惠重浚
乐民守禦千户所城池 遂溪县蚕村明洪武二十七年吴杰创立
徐闻县城池 旧在十六都讨网村元至元二十八年迁于宾朴村明正统间知县李鹫筑土城弘治十四年始筑石城周围六百丈高一丈四尺门四东曰寅宾西曰振武南曰太平北曰永定万历元年知县张师益增高三尺阔八尺万历十一年知县蔡宗周增高城一尺五寸池嘉靖十九年县丞彭澜浚海安守禦千户所城池 徐闻县张村明洪武二十七年吴杰创立弘治间千户徐真重建
锦囊守禦千户所城池 徐闻县新安村洪武二十七年吴杰创立

琼州府

琼州府城池 汉珠崖郡城在东潭都唐琼州城在白石都宋开宝五年徙今治筑土城仅三里绍兴间筑外城明洪武间指挥孙安张荣拓西北隅至东南隅广六百丈高二丈五尺门三东曰朝阳南曰靖南北曰顺化各置敌楼北城楼名望海甲寅拓北城由东而南共三百四十四丈高广如前改朝阳门为永泰上各建层楼四隅建角楼戊午复拓西南隅至西北隅广四百馀丈通计周城一千二百五十三丈高二丈七尺广一丈八尺雉堞一千八百四十三窝铺五十七壕堑周回一千二百八十七丈深三丈二尺广四丈八尺甲子指挥桑昭于城西增筑土城三百八丈设西南北三门上建敌楼谓之子城成化癸巳副使涂棐易三门石扁东曰体仁西曰归义南曰定海丁酉佥事陈昭增筑马墙嘉靖间知府李慎参议曹天祐知县曾仕隆参政郑廷鹄易子城以石周围三百十二丈高一丈四尺广一丈二尺上杀三之一雉堞六百四十二门如旧崇祯辛巳知府蒋一鸿创建东门南门月城周围宽八丈高并堞一丈四尺阔八尺雉四十二个琼山县附郭
海口城池 在郡北十里明洪武甲戌都指挥花茂奏筑周五百五十丈高一丈七尺广一丈五尺雉堞六百五十三窝铺十九门四各建敌楼东北临海砌石岸九十丈自东南至西北浚壕四百六十五丈广一丈五尺深五尺成化丁酉佥事陈昭增筑拦马墙澄迈县城池 古无城明正统十二年始创筑弘治戊申知县韦裘甃砌以石周四百馀丈高一丈有奇开三门上各建楼东迎恩南归仁西通潮北建望海楼因河为池崇祯十三年于东西南三门各筑子城临高县城池 明正统癸亥按察使郭智知县徐瑄建石垣周六百丈高一丈正德间知县周让梁高砌石壕高二丈三尺窝铺八通判杨表增东西门月城东曰东安西曰西阜及建东南二关隆庆间知县李栋增高雉堞一尺广马路一尺壬申通判阮琳浚壕万历庚辰县丞黄思怀移北门于西巷立市以镇之定安县城池 明成化丙戌都御史韩雍筑正德庚午后砌石周五百九十三丈高一丈四尺雉堞一千一百九十二东西南三门上各建楼城北近江不堑馀三面皆浚壕三百丈
文昌县城池 明隆庆壬申建周三百五十丈广一丈高一丈五尺雉堞七百启南北二门东为小门今塞门楼三窝铺十西南滨溪东北以田为壕万历壬辰县丞蒋悌增高城垛马道门楼窝铺己卯县令周廷凤增设月城
铺前营上城池 明嘉靖间知府张子弘始立土城参将邵曾和另筑于旧城之左周一百八十五丈广一丈高一丈有奇启南北二门浚壕深广各三尺清澜所城池 旧在文昌县青蓝都明洪武壬申千户陈良筑周五百三十五丈高一丈八尺雉堞五百二十五窝铺八东西南三门各建敌楼西门筑月城自北而南浚壕二百一十七丈广二丈深四尺万历甲戌改迁南咤都石砌周三百五十丈广一丈高一丈八尺雉堞九百启东西二门上建敌楼下设水关二窝铺八
会同县城池 明嘉靖庚戌督抚欧阳必进命知县陈儒筑门三架楼置扁北拱辰南萃和东宾阳周四百丈高一丈五尺广一丈万历乙酉知县徐应麟重修增窝铺十
乐会县城池 明隆庆壬申副使陈复升始建周三百八十丈启南北二门丁丑知县彭大化环凿以壕崇祯年间知县李时兴开县前正南门榜曰来薰今塞
儋州城池 汉儋耳旧城在今高麻都湳滩南楼船将军杨仆所筑唐初始徙今治宋元因之明洪武间指挥周旺用石砌周四百七十二丈广一丈八尺高二丈五尺雉堞八百十四窝铺十七门四东德化南柔远西镇海北武定各有敌楼外筑月城壕周四百七十七丈广五丈深八尺后帅守徐真徐春增饬门垣更楼窝铺壕堑吊桥
昌化县城池 明洪武辛未指挥桑昭筑丁丑千户王隽砖甃之周五百八十四丈高一丈八尺广一丈五尺雉堞五百五十五窝铺十八门三东拱辰南宁和西镇海北建城楼永乐间指挥徐茂增设敌楼四正统间千户管成浚壕深五尺广二丈
万州城池 宋大观间筑绍定间砌砖元摄州事郑宽拓西北隅至南隅加石锢之周三百三十二丈高一丈八尺设东西南三门明洪武间千户刘才复拓之周四百三十六丈高二丈广一丈五尺雉堞六百六十窝铺十二门四东朝阳南镇南西德化北拱北各建敌楼外浚池周四百九十七丈成化辛卯指挥李泰筑月城门外各设吊桥崇祯十五年知州曾光祖复筑月城及敌楼三
陵水县城池 明洪武间于南山港西立栅永乐间指挥张恕迁今所砌以砖石周三百四十四丈高二丈八尺广一丈五尺雉堞三百九十九窝铺八门四各建楼池周四百九十七丈广二丈五尺深一丈成化间塞西门
崖州城池 宋初土城庆元间始砌以砖创女墙绍定癸巳增拓沿东门至海南道止周二百四十二丈高一丈六尺开东西南三门元元统癸酉判官李秘建谯楼明洪武甲子儋州千户李迁复拓沿海南道至今西门共周五百一十三丈五尺高二丈广九尺乙丑千户李兴复砌砖石仍设门三各建敌楼雉堞一千一十七窝铺二十外浚壕周五百五十七丈深一丈五尺己卯千户周崇礼筑月城正统丙辰千户陈政洪瑜立吊桥成化戊戌千户王栥筑马墙郎勇城池 州东北八里正德己卯知州陈尧恩就高阜城之甃以砖石高八尺广四尺周围二百四十馀丈门三
安乐所城池 州北去州城百五十里地名烂红沟明万历丙辰建砖城周围四百丈高一丈二尺东西南城门三南顺昌东绥定西镇安又设南靖远楼北镇武楼南门月城小楼一座城门敌台四座
感恩县城池 明正统间土筑万历丙申知县朱景和依旧址筑城周三百九十四丈广一丈高一丈五尺为门三东宾曦南平政西延照雉堞七百五十窝铺四壕周其城阔一丈深四尺
水会所城池 琼山林湾都去城三百里明万历二十八年按察使林如楚题建周围三百七十五丈阔七十二丈门三东东安南南平西西安上建楼四

罗定州

罗定州城池 旧为泷水初无城池明正统十三年立土城景泰四年都御史马昂始筑砖城周六百六十丈有奇高二丈六尺厚一丈三尺雉堞三百有三串楼五百七十敌楼二十五月城三门三东曰顺德南曰永安北曰武成各建层楼于上隆庆三年知县谭文达增设敌楼池阔二丈有奇深一丈五尺万历二十八年兵备徐榜知州赵仕际改筑阴城为阳城是年小南门至西门新扩城七十五丈二尺雉堞改作一千一百又开西门曰安庆小南门曰迎曦又创西楼崇祯十七年知州包尔庚修城加西门月城一顺治十年兵宪邬象鼎知州慎俶引增高城垣三尺增小南门月城
东安县城池 明万历五年知县萧元冈筑高二丈厚八尺周三百八十四丈外环以壕门三东洪文西永禄南瞻明俱设谯楼北有镇远楼铺二十四雉堞七百六十八兵马司六崇祯十三年知县李和鼎增建南门小南门西门各瓮城并增高一丈康熙元年知县吕朾重建城四隅角楼浚北城壕阔一丈三尺周东西北三面
西宁县城池 明万历五年如县朱宽筑高一丈九尺厚一丈周三百八十三丈五尺东西南三门各建层楼东门月城一座窝铺二十三雉堞八百四十七兵马司六角楼三北谯楼一万历十四年知县朱谋堡增作三门瓮城康熙六年知县赵震阳重修东西二城楼周城楼铺惟东楼低三尺于县左不称后东楼复被火燬知县王钺复修
广西通志桂林府
桂林府城池 初唐武德中桂州总管李靖筑子城在漓江西浒周三里十八步高一丈二尺宋皇祐间经略使余靖筑外城元至正十六年廉访使也儿吉尼始甃石谓之新城明洪武八年增筑南城九年塞西坝开城壕导阳江经于新城西门外通宁远桥分二泒一南注合雉山旧江一东注经马王阁后出象鼻山与漓江合为门十二曰东镇曰就日曰癸水曰行春曰东江曰武胜曰定西曰丽泽曰宝贤曰西清曰宁远曰安定临桂县附郭
灵川县城池 旧土城明成化六年都御史韩雍命佥事袁凯都指挥马义砌石周围七百一十四丈有奇阔一丈五尺高二寻越三年巡抚张鹏巡按袁凯搆串楼九百馀间以覆之
兴安县城池 唐李靖筑旧城在今治西景泰间更筑土城成化三年增筑之高二寻周五百四十馀丈池深二仞
阳朔县城池 旧无城元至正七年邑令明安依山建城前枕江后倚山南抚寿阳北凭天鹅东建敌楼辟四门明景泰三年邑令吴洪宇于治东沿水一带继筑城百馀丈成化三年巡抚韩雍于治西筑城数百丈弘治四年佥事王本俭增高东城嘉靖四十五年佥事张命县令李果修葺东城增高四尺馀自东城一带南接寿阳山麓为门四西城为门三俱建楼顺治十年封闭三门仅存其四
永福县城池 旧无城明天顺六年知县郑胜始筑土垣弘治九年知县罗子房砌以砖高三寻有咫袤三里有奇辟四门曰东岭曰西江曰龙溪曰凤山永宁州城池 旧惟土城成化十八年巡抚都御史朱英始易以石辟四门有楼南曰镇宁北曰迎恩东曰水东西曰定安壕环四面深八尺宽丈馀
全州城池 旧无城宋始筑土城为门九曰合江曰广安曰湘春曰朝京曰登道曰华阳曰厚德曰善俗曰宣化元至正元年总管王文干改筑土城北据山麓南瞰湘江乙未总管石亨祖始砌以砖明洪武元年千户乔用重加修筑为门五曰合江曰达道曰镇湘曰广安曰朝京
灌阳县城池 旧无城明洪武二十八年建守禦千户所始筑土城景泰元年复砌以砖正德间参政彭夔重修
义宁县城池 旧无城明天顺六年县令郑胜始筑土城弘治乙丑参议林璿佥事熊祥拓城基复砌以砖阔五百一十二丈西南以义江为池东北皆有塘壕门仍旧上冠以楼

平乐府

平乐府城池 宋治平元年太守汪齐始筑城高二丈一尺周四百一十六步明洪武十三年设守禦千户所千户刘源等拓加三尺包砌以石高二丈四尺周五百四十一丈东跨山巅南瞰大江西临池塘北俯壕堑为门三有楼曰安定曰宁远曰镇彝冷铺一十七万历间知府欧阳东凤增高城垛开马道至康熙六年督抚司道府县官捐修北门城楼一座敌楼二座九年知府杨荣荫知县陈光龙捐资修凤凰楼后城垣西北一带马道十年又修南门城楼一座平乐县附郭
恭城县城池 旧土城在凤凰山下明成化间知府杨冠改迁今治正德十六年兵备张祐建鼓楼于东门上万历十年署县通判宋应良见城址逼近黉宫移城开筑万历三十年知县陈朝策拓西城辟西门上盖串楼未竟知县陈豸续完之门三南曰迎薰东曰朝阳西曰文昌
富川县城池 旧无城明洪武二十九年都督韩观请设守禦千户所始筑土城周围六百三十四丈高一丈八尺为门四东曰向日南曰迎薰西曰升平北曰泰定门各有楼
荔浦县城池 旧土城明成化十四年总督都御史朱英命官督砌以石
昭平县城池 旧县原在西岸明成化间总督朱英所筑正德三年副使郑岳迁于东岸置守备万历四年复建于西岸下石上砖高一丈七尺广轮二百四十丈为门三楼四窝铺八间南临府江东西北皆山石沙砾无池
贺县城池 旧为土城高二丈周七里宋因旧址以砖增筑三尺为门三为楼四明洪武二十九年设守禦千户所千户王奎用形家言塞西门今止存镇远宁远东南二门壕深七尺阔二丈五尺角楼四守城窝铺一十七间
修仁县城池 土城明成化十九年总督朱英命官督砌以石筑东西南门楼三座周围二百零九丈高一丈八尺阔八尺女墙二百七十五垛窝铺四间无壕
永安州城池 始自成化十三年建筑周围八百九十步高二丈城楼角楼各四座四面无壕惟横一沟自东决西各设栅引水由沟入城名官河复从西出灌田设门三东曰宣化西曰镇远南曰永定

梧州府

梧州府城池 旧城在大云山麓东北跨山西临桂水南绕大江宋开宝元年重砌以砖周三里二百三十七丈辟四门明洪武十二年展筑周八百六十丈为门五有楼东曰正东西曰西江北曰大云南曰南薰西南曰德政覆串楼一百九十六间壕环城东西南三面北因山为险正统十一年知府朱忠置刻漏于德政门上成化二年总督都御史韩雍增高一丈造串楼五百六十九间遍覆之城下设窝铺三十六间宿守夜军士壕深三丈阔五尺壕内外皆树木栅长三千三百五十丈四年作东南北门瓮城重建五门楼钟鼓楼规制大备万历四十六年添设西门瓮城天启三年知县梁子璠改为阳城设城上窝铺八间苍梧县附郭
滕县城池 城在大江之南绣江之东元至顺三年知州文魁重砌周三百三十丈高一丈二尺明宣德间筑土城东北树栅成化二年都御史韩雍用砖包砌周三百六十丈高二丈辟四门东通津西永安北拱辰南迎恩门楼四座敌楼十八间串楼三百七十五间西南以民塘为壕北以江为壕环植木栅重以闸门
容县城池 在绣江上唐容管经略使韦丹所筑内为子城周二里二百六十步外城周十三里明洪武三年容州同知王清因故址修筑辟三门东曰日新西曰永安南曰绣水十年改县二十二年设守禦千户所于城西展筑周四里一十八步改南门曰镇远北曰拱辰西曰宁远永安门在城中更为谯楼造串楼三百八十七间成化四年府同知毛赞请于都御史韩雍截去东南隅一角周五百二十丈高三丈盖串楼一百三间成化七年又盖串楼四百一十五间设东门曰日新共为四门池环于外
岑溪县城池 旧土城明洪武三年刘镇修筑成化十年都御史韩雍砌为砖城正德十五年知县石希介筑夹城万历二十六年知县曾莘拓东西南三门外加瓮门设六敌台上俱有楼城周三百六十丈高一丈八尺
怀集县城池 旧无城明洪武三十年设守禦千户所乃筑土城高一丈二尺辟四门曰永安曰临江曰定怀曰保集成化四年都御史韩雍复砌以砖高二丈二尺周三百三十九丈盖串楼三百二十间壕深三丈阔称之七年建四门谯楼
郁林州城池 旧无城宋至道二年始筑子城淳熙六年郡守黄龄筑外城七年郡守施埤重修子城盖串楼三百二十七间敌楼四谯楼一又缮水城增筑瓮门明洪武十九年设守禦所知州邓文俊千户费忠创筑新城周围四百四十丈高一丈五尺盖串楼六百间辟四门曰近阳曰西镇曰永宁曰武安二十九年千户姚寿浚壕成化二年都御史韩雍重修筑拦马墙立瞭望楼博白县城池 唐武德五年立南州始创土城元至正十三年以砖包砌周二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立东南二门明成化二年都御史韩雍撤新之为门楼二串楼二百一十间壕广二丈深三丈外设拦马垣万历四年知县林瑄扩城西南一百八十丈创南门曰广化敌楼三间串楼三百六十间
北流县城池 旧有土城明景泰元年知县林懋修城池立门禁成化七年以县西旧学地高旷可城更筑以砖周三百三十丈高二丈为门三有楼城上凡串楼二百八十间壕深三丈阔一丈外置木栅筑拦马垣嘉靖四十一年同知施宗谊增筑三尺设敌楼五
陆川县城池 旧有土垣明永乐间始筑土城景泰三年重修辟三门成化三十一年都御史秦纮拓之砌以砖石建四楼辟二门曰长安曰拱辰周二百六十丈高一丈八尺盖串楼三百六十间弘治十八年知县郎珍增修月城甃以砖石又盖串楼二十四间壕深一丈广一丈四尺康熙四年知县方鼎捐资买木料铁块坚包南北两门
兴业县城池 旧以木栅为城明洪武三年始筑土城宣德五年知县胡纲增雉堞盖串楼三百间天顺二年知县向珍筑拦马垣浚壕池立敌楼二十一间正德二年砌以砖增高三尺

浔州府

浔州府城池 旧有城宋嘉祐七年拓之始增筑子城嘉泰元年知府周禧知县廖德明继筑土垣元至元庚辰推官范野撤而新之明洪武六年百户吴胜复广旧城周三百七十四丈十五年千户陶成西展百馀丈二十九年知府沈忠复东展数百丈周一千三百二十丈东西开壕立栅南北际江辟六门南二曰迎恩宁远北二曰宣武威武东拱辰西安远成化三年知府孙晫因砌以砖高二丈阔一丈二尺楼六座角楼悬楼共五座炮台窝铺共二十二座改拱辰门曰浔阳桂平县附郭
平南县城池 旧无城明洪武初知县齐逊始筑土城辟通济一门天顺间始筑砖城周三百一十二丈高二丈四尺立鼓楼串楼门外有月城壕阔二丈深八尺后填南壕止开南北二门弘治七年因旧筑立罗城墙高八尺阔四尺计五百丈盖以土茅
贵县城池 旧无城唐元和间剌史谢鹏始筑元至正间修筑周围五十八丈窝铺二十四间面江为池

南宁府

南宁府城池 宋皇祐间始筑城历代修葺广阔周围一千三十步高一丈九尺辟五门有楼曰东门曰迎恩曰镇江曰仓西曰安塞明万历壬寅年知府薛藩增开南门并前共城楼六座崇祯九年知府吴绍志增高城垣三尺东西有壕绕城宣化县附郭新宁州城池 土城创自隆庆六年立门四有楼东宾阳南和薰西含晖北拱辰万历元年知州赵宗凤用火砖包垣高一丈五尺垛高五尺广轮七百六十七丈警铺一十七间万历十三年知州张思中四角建烟楼四座又每城门左右各建兵房二十间隆安县城池 旧无城明嘉靖七年都御史王守仁置县筑城十四年继筑甃以砖周围三百二十丈高一丈三尺建四门有楼东曰隆兴西曰望仙南曰厢泉北曰厢江
横州城池 旧土城至正丙戌州判倪思敬筑砖城明洪武二十二年指挥徐复扩大之周围方十里一千二百一十步高二丈上广一丈二尺串楼二百一十间南距大江东西北有壕阔一丈二尺长九百九十五丈城门六东涵春西肃清南镇南北清远东北迎宣州前月江俱有楼窝铺三十一间景泰二年分巡道萧鸾指挥邓凯增建登高岭敌楼一座嘉靖三十一年府判韩绍奕易串楼以垛堞
永淳县城池 明正统十四年始筑土城成化八年曾鼐包砌以砖开壕环之周围四百二十丈高一丈五尺门四有楼东朝阳西永宁南迎恩北拱辰上思州城池 旧土城明弘治十八年改流州同曾炳始建嘉靖十五年知州黎磐迁学入城增包数十丈二十三年知州周璞拓南二百丈门甃以砖石周围四百三十八丈高一丈三尺四面环壕俱广一丈深七尺门楼四座曰兴贤靖边阜民拱辰

太平府

太平府城池 明洪武五年筑砖城周六百四十二丈高一丈五尺广一丈三尺为门五东曰长春南曰镇安西南曰安远西曰镇边北曰拱辰各建楼于上敌楼八座串楼五百六十四间正德十四年知府邓炳塞安远门东西南三面据河为险又东西并取居民鱼塘为壕崇善县附郭
养利州城池 旧无城明宣德六年改流弘治十四年知州罗爵营筑土城万历十一年知州叶朝荣作石城十九年知州许时谦改建北城减十之三周围三百七十九丈外环以江架沟排拦木七丈城楼水门共六座城上窝铺二十间
左州城池 旧无城明天顺间改土设流正德十五年知州李钦承筑土城
永康州城池 旧无城明成化八年改流万历三十年创土城崇祯十一年知州李乔春详建砖城周围二百丈高一丈五尺城门楼各四

柳州府

柳州府城池 旧无城宋元祐间知州毕君卿始修筑明改府洪武四年筑土城十二年指挥苏铨等拓之易以砖高一丈八尺广二丈六尺延袤九百馀丈为门五曰东门西门镇南门靖南门北门外环以壕马平县附郭
罗城县城池 旧无城明成化十七年府同知刘頖知县艾俊始砌石城高一丈二尺阔四尺馀周围三百六十丈正德七年知县黄裳建东南西门楼三座池多未凿
雒容县城池 旧土城明成化间佥事何汉宗奏改砌以石上覆串楼嘉靖二年巡抚御史汪渊重修周围二百六十丈高一丈二尺东西南建门三惟北城倚山不设门
柳城县城池 在龙江西旧无城成化间都御史韩雍始筑砖城高一丈五尺厚一丈馀周三百五十丈无池西南以大江为堑为门三南曰石城西曰西江北曰北门楼三座窝铺五间
怀远县城池 旧无城明洪武十四年置县万历十九年知县苏朝阳筑城周三百三十九丈高一丈七尺辟四门东曰观霄南曰丹阳西曰新良北曰治定建南北月城二座
来宾县城池 旧无城明洪武间设守禦所始筑砖城高一丈八尺厚丈馀横方一百六十丈西南逼河东北依山为门四曰东安曰西宁曰镇南曰迎恩门各建谯楼并串楼
融县城池 筑自唐宋安抚使谭寿昌废旧城拓东南北三面创外城周围九里为门三曰通济曰镇远曰威武为楼三曰朝阳曰清远曰雄边明初于城西拓地二十五丈复加营建周四百八十五丈环之以壕增建城门一曰广润康熙十三年知县熊飞渭捐资重新西南二门城楼又立窝铺九间规制视昔为备
象州城池 旧土城明洪武间设守禦千户所始筑砖城高二丈厚一丈馀周六百四十馀丈壕阔二丈五尺深一丈五尺为门五东曰宾阳南曰镇南西曰朝江北曰象台小南门曰进贤成化十四年守禦都指挥杨观于西北门各建楼一座
武宣县城池 旧无城明洪武三年始筑土城三十年设守禦千户所又拓之成化间易砌以砖高二丈五尺厚一丈馀周三百六十五丈壕阔一丈五尺深二丈为门四
宾州城池 旧无城宋开宝中知州杨居政筑城高二丈厚一丈二尺周一千二百二十步后废明洪武初设守禦千户所复筑正德八年副使陈阳重新之环城四门池壕深广
迁江县城池 旧无城明洪武二十五年开设屯田千户所千户朱真修立城垣高一丈五尺周一百一十七丈为门四曰永安曰太和曰平彝曰镇江东北临江西南开壕阔三丈深一丈五尺去城三十里有石零堡城
上林县城池 旧无城明洪武三十一年立屯田千户所始筑土垣仅容县治仓库天顺元年复筑土城三百馀丈成化八年都指挥岑瑛重修易砌以砖外环以壕覆以串楼

庆远府

庆远府城池 汉筑土城唐天宝元年刺史吴怀忠易以砖石周四百五十三步为门四是为旧城明洪武二十九年开设庆远卫拓东门外地筑城以广之计五里五十八步是为新城中通为一共周围一千二百二十九丈总新旧城门有六东曰永安西曰永定旧南曰镇安新曰武定旧北曰拱辰新曰泰和弘治元年知府汪溥以北城附江东西南三关平旷受敌乃佣工凿壕深二丈阔一丈五尺延袤凡三千丈引官陂水注之宜山县附郭
天河县城池 旧无城东南依山为固西北筑土垣围之有壕为门三覆以砖茅明正德十二年知县尚汝弼补筑土垣增高三尺掘壕深一丈又增筑外垣以护之
河池州城池 旧惟土垣顶覆以茅明嘉靖五年知州周釴迁州于四一山增筑土垣高一丈五尺阔七尺周围三百八十丈为门四曰迎恩定远镇远归仁后塞北门建楼三座思恩县城池 旧有土垣顺治十五年依欧家山址筑墙盖草周围二百丈高一丈二尺康熙五年知县翁世庸辟四门有楼
荔波县城池 宋明未建城郭顺治十六年知县王家祯请迁县治于今所居焉始筑土城一百八十二丈高五尺厚一尺五寸开西南北三门南北门建有草楼

思恩府

思恩府城池 旧在寨城山内土官岑瑛筑明新建伯王守仁再迁于荒田筑之周围三百一十二丈五尺高二丈二尺为门三东鸣凤南思正西悦化北无门东西南三门各有瓮城城楼四座四隅角楼四座东西两河夹流至南门交合俨然壕堑北面依山麓无水
武缘县城池 明洪武二十四年建万历八年知县黄约重修辟四门有楼曰演武曰丽泽曰隅和曰阜民康熙三年知县庄振徽重修周围五百九十丈高一丈二尺为门四东阳和西丽泽南阜民北威武楼四座窝铺一十七间周围壕六百七十丈广一丈深七尺
西隆州城池 新改流官城未建
西林县城池 康熙六年王杰始筑城周围二百八十五丈高八尺厚二尺五寸门四各有楼无雉堞壕堑
白山土司城池 旧有城池在乔利凭山垒石头城一座周围六十丈五尺明末移住陇兔村即以陇兔为司治
兴隆土司城池 原卜筑乔利有石墙周七十丈高六尺墙北一门曰顺义明末移芦何城头何村为司治
定罗土司城池 旧石城相传岑瑛所筑即名岑瑛城周二百馀丈东西二门今去城二十里木城头为司治
旧城土司城池 以山为城南北东西各径一里山石垒筑连接障密四山口开四门无城楼雉堞明永乐间土官岑瑛所筑东南关口石墙长二十丈高一丈二尺西关口石墙长八十丈高一丈二尺西北关口石墙长五丈高一丈三尺各掘深堑向背各如墙势
下旺土司城池 石城一座建自明正统间相传思恩土州官岑瑛有神术行兵屯营所筑正南倚山为城惟筑东西北三面共一百五十丈高六尺无垛子城楼开三门东曰古丽西曰律门北曰绍兴
那马土司城池 石城周围七十丈高五尺南北二巩门无雉堞城楼壕堑名曰周鹿城后倚砦崇高岭前绕小川相传明正统年间为思恩土州官岑瑛神术建筑
都阳土司城池 以邑皂村为司治土属原无城惟土筑墙围阔六十丈高五尺居之
古零土司城池 自建置以来并未修筑惟于纱帽山前建立司治
安定土司城池 先卜筑于旧洲今移地六村为司治

镇安府

镇安府城池 自宋时有土城无雉堞高一丈五尺阔三尺马道五尺周围二百二十五丈设东西南三门各有城楼一座北面倚后山作墙垣今仍旧制

泗城土府

泗城土府城池 旧无城府治后枕东山西北南三面小石筑砌围墙高三四尺周围长三百六十丈开门三曰西曰南曰北西门涧水横流南北二门无壕奉议土州城池 旧有土墙康熙九年依前址筑墙围于南西北三方高五尺长三百五十丈东阻河竖立木栅为障四面开门茅盖门楼
土田州城池 筑自明嘉靖年间四面皆土墙无雉堞壕堑东西南北四门各有城楼周围五百二十丈厚四尺
都康土州城池 原筑土垣在把部村后宋祥兴年间始迁治于隆蒲以乱石垒筑高八尺周围二百一十三丈有东西南三门无壕惟小溪曲流于南北两门
向武土州城池 旧土城筑自宋皇祐间在州甲明万历四十五年迁州治于乃甲复筑土城周围一百五十丈高七尺无雉堞壕堑正北开一门有楼归顺土州城池 旧州治在今州治南十里明弘治年间筑周围一里分四门无雉堞壕堑天启七年移计甲作州治筑土为墙仅围衙署
上映土州城池 旧无城郭四围山峰陡峭俨若城垣惟北面谷口平衍宋皇祐间土知州许公顺筑建石墙一面内有土筑小墙周围里许正北开一门无雉堞壕堑左右两小溪夹绕州前合流而南上林土县城池 旧土城筑自宋皇祐年间在余甲对岸顺治十八年始迁建县治于那料村复筑土墙高六尺周围二百零五丈东南二门无城楼雉堞墙外有壕广四丈深三丈
小镇安城池 旧治在音峒明弘治六年筑天启年间移今治为土垣仅围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