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九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戎政典

 第二百九卷目录

 兵略部汇考一百七
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十六

戎政典第二百九卷

兵略部汇考一百七

《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十六》

五月丙辰朔,自察罕布喇克起行。

上谕曰:察罕布喇克地方,草已无多。后三旗兵前来,
不必在此安营。过此八九里,有水泉处,令其驻扎。

上谕行兵部曰:内府管骆驼首领郝尚图等,星驰运
米到此,著传谕八旗夸兰大,每旗给米各三十石。古北口、宣府绿旗兵,给二十二日米及牛羊。其米经留贮不敷八十日者,亦著补给。是日,

上驻跸拖陵布喇克。
上谕兵部曰:前曾令后三旗兵,于明日至察罕布喇
克驻扎一日。后日至拖陵布喇克。今不必令其驻察罕布喇克,令明日至忒克布喇克地方,后日至拖陵布喇克。兵部随移文镶红、正蓝、镶蓝旗大臣等知之。定随营牧马法。内大臣等奏言:防护马群,
甚属紧要。先到之前锋兵及汉军、察哈尔营所设防护人内,应将现在此处五旗,每旗派护军五十人,增入周围防护。再每旗各派大臣一员,宿于各旗防护之处。

御营内领侍卫内大臣及护军统领等,仍照前轮班
行走。今既逼近厄鲁特窜处之地,

御营内既添设宿卫,其防护等处,不必著侍卫及内
府护军前往。奏入,奉

旨:甚善。侍卫及护军等,皆不令往,亦为未可。伊等各
有马匹,无人看守。且牧马处有信息,亦须令其来报。应著三旗内,合派侍卫九员,内府护军十五人,前往。又传

谕曰:马匹最为紧要,嗣后安营,不必向南,宜各随其
方,惟视有水处,周围环绕。令两黄旗居御营后,其馀悉照旗分。次察哈尔兵、汉军火器营兵。又其次绿旗兵,于御营外环立大营,勿令践营中之草。其马匹,则白昼于各旗营外近处牧放,至夜若有消息,即收入营内。斯马匹不艰于水草,而兵行甚为有益。著议政大臣会议具奏。议曰:

上谕极是。如此则营制坚固,而马匹于水草不致艰
难,兵行良有裨益,应即遵

旨行。
从之。 酌留人马于拖陵,以原任尚书杭爱领之。上谕内大臣索额图、尚书班第曰:步行厮役及羸瘦
马匹,应留于拖陵地方,著留总兵官白斌标下绿旗兵二百名、马进良标下绿旗兵一百名,令其踞水浚濠筑垒,扎立一营,择晓兵法,能管辖大臣,令其总管。杭爱人材壮健,堪任管辖,著留杭爱于拖陵地方,令其总管。总兵官岳升龙所领兵二百名,人材壮健,著拨给白斌,以补所留二百兵之缺。又八旗满兵内有马匹,疲惫,不能前行者,亦应察明留之。又遣使往噶尔丹时,应将所擒厄鲁特四人发回,著一并会议具奏。又

谕议政大臣等曰:喀喇沁王扎西公沙木巴喇锡等,
亦有步兵。此兵或留或否,著问明扎西王等会议具奏。议得问扎西王等,据扎西王云:我所属步兵,
须尽带去,不留于后。公沙木巴喇锡云:我旗下赶车步兵共七百名,今现到者惟一百十八人,其馀俱未到,此数内五十人,我等料理带去,其馀六十八名及未到者,尽行留后。应俱照扎西王等所言行。奉

旨:公沙木巴喇锡所留之兵,著交杭爱。其馀知道了。
理藩院奏拖陵地方,所留喀喇沁公沙木巴喇锡旗下赶车步兵六百五十人,内现到六十八人,俱无口粮,应将噶礼所运米粮给与。其后至者,若有馀米,令其食用。若亦无口粮,则令左都御史于成龙、原任尚书杭爱,量其食用,将后至车内米粮给与。奉

旨:依议。著再留牛十头羊一百只。若有米时,则不必
用。其已毙者,食之。在后米粮陆续可到,若未到,不能接续,即将牛羊节省食用。著明白交与杭爱。
丁巳,酌留人马于拖陵,并纵所俘厄鲁特。议政大臣等奏:今大兵进征剿灭噶尔丹,其步行厮役羸瘦马匹,一遵

上谕,留于拖陵地方。应留总兵官白斌标下兵二百
名、马进良标下兵五十名,令其踞水浚濠,筑垒
扎营。此所留兵丁,应酌派官员,著原任尚书杭爱留于拖陵,令其总管。又八旗满兵内,有马匹疲惫,不能前行者,亦令各营大臣、夸兰大等查明奏留。先经会议到拖陵地方时,再行遣使往噶尔丹处。今遣使往噶尔丹,应将所擒厄鲁特四人,一并放回。或于本月初二日、初三日遣往,候

旨定夺。奉
旨:依议,著明日遣去。
命免官兵所贷俸饷。
上谕议政大臣等曰:这次中路、西路兵所乘马,人各
四匹。内借官库银买者几匹,出私橐买者几匹,著移文尚书马齐,令文一到,即将马主姓名,一一察明,存案。又传

上谕议政大臣等曰:这次中路、西路兵所骑四匹马
内,有借库银买者,著尽免还库。佐领下兵丁,各出私橐买给出征人者,著官给马价,即通行晓谕。又

谕曰:出征护军校及护军等,俱得官马。大臣侍卫等
马匹牲口,俱各自备。自出师以来,俱于斥堠防护等处行走,众皆获有恩赏。惟大臣、侍卫及内府官员,并无可赏之物。著将大臣、侍卫、内府官员等,起程时预支八月一季俸银,俱免扣除。又

命总兵官岳升龙等,凡官兵退缩者,先斩后闻。上谕行兵部曰:征讨莫要于法令,奋勇登先者,锡之
恩赏。怯懦退后者,议罪俱系定例。岳升龙、马进良、白斌等人材壮健,饶有韬略,系简选任用之人,其所带来官兵,皆愿效力,具呈来者,今已逼近厄鲁特噶尔丹,若遇敌交战时,副将以下至兵众人等,有退怯违令者,著该总兵官,正法奏闻。

严饬督运于成龙。于成龙移咨行在兵部,内开兵部
咨称,四月二十七日传

谕,今中路大兵已逼近噶尔丹,西路大将军费扬古
兵,亦已甚近。大兵粮饷,关系甚要。两路大兵合在一处,则需用粮饷甚多。著速行文于成龙,令其多
方设法,将所运之米,作速运至。为此移咨前来,我在和尔博等处,督催车运。于沙上铺垫柳枝,令车辆易过。将直隶八运车内,所馀米粮,酌留和尔博等处。因此车辆稍轻,于二十九日尽出沙碛。又将山东第一运车内米粮,亦令酌留,已过噶尔图地方。我即于二十九日,自滚诺尔启行,尽力催趱前运车辆,将后运车内米粮,亦令酌留,令侍郎李鈵、左通政喀拜,亲身催趱前行。所留馀米,即便交付三省道府等官,令其接续转运至喀伦内诸驿站。得

旨:于成龙报内,止称米车已出沙碛,并未开写运至
何处,及米粮数目。著兵部再移咨去。

优擢蓝翎侍卫兴永朝、郎中噶礼。
上谕内大臣等曰:蓝翎侍卫兴永朝,前因其自大性
躁,故尔革职。今因其有胆气,人材壮健,著署副都统,于镶黄旗汉军火器营内行走。又

谕大学士伊桑阿曰:噶礼将第一运米星速运至,殊
有劳绩。其人亦堪用,著于其应升之缺,遇缺即补。

召裕亲王福全等,前赴大营。
上谕吴达禅曰:今日裕亲王、恭亲王、简亲王勿宿特
克布喇克,著至此地宿,仍令诸王亲带厄鲁特逃来阿木呼郎多尔济塞棱偕来,可令彼在前行。
五月初二丁巳,

上谕皇太子曰:比来未得汝奏章,朕怀悬念。今汝奏
至,得仰悉

皇太后万安,因待费扬古之兵驻跸数日,马皆稍肥,风
土水草,与前示汝者无异。恐敌人知觉,前哨仍附近大营,未令远去。此时彼闻知与否,无由能悉。朕躬固安,但早夜焦劳,洵为至极。诸皇子诸王并诸臣工以及将士皆好。皇太子佳否。在京诸皇子俱佳否。此处别无他物,惟有砂石耳。四月三十日,车林渣卜等七台吉至,伊等与纳木渣尔托音同在一处,向被噶尔丹抢掠败遁,渡克鲁伦河北,在俄浓一带地方。因马匹疲乏,今始得向内地移营。来言其故,并遣送所获厄鲁特二人赴京,与朕差往乌尔辉之人相遇,因来傍大兵之后。朕厚加赏赉,谕以噶尔丹去此不远,尔等速入喀伦。车林渣卜欲来请朕安,愿为效力,止将伊眷属遣入喀伦,身赴朕营。喀尔喀之车陈汗亦来。今尚未至自京师,所赍奏章,于五月初二日辰时至,朕在此整齐军旅,于初四日进剿敌人。情景尚未得闻,相距二百三十里地,已渐近规模,略可见矣。四月二十九日,头运粮车至,八旗绿旗、内府兵、蒙古兵及职事人员,酌量增给支放米粮。时营外堆积如山,观者拥塞,内喀尔喀诸人云:我等意料满洲断不能如此而来,由今观之,凡圣主所经,可将京师诸物,尽载行营中也,真为可畏。莫不挢舌惊骇。将士志气与
在京同其勇奋情状,未能备述。朕之心思,则非如在京时矣。事体重大,期出万全,非可苟图侥倖。故既殚心力,复默祷

上苍以行之耳。特谕。
戊午,

命绘阵图传示八旗。
上谕内大臣公常泰曰:绿旗兵著列于鹿角中间,绿
旗兵之次,将两翼八旗之汉军炮位、鸟鎗排列汉军火器之次。将八旗满兵马上所载之炮位,分翼排列鹿角后之头队兵,令各按旗分排列鸟鎗护军,次列护军,又次列鸟鎗骁骑。凡八旗,俱照此排列,二队兵著于头队后排列,傍队兵既无炮位,将汉军子母炮,每旗给与两位,此炮位著满洲鸟鎗手骁骑兼管看护。阵势著分张排列,尔与议政大臣等会议具奏。常泰等随即遵照

上谕,绘图阵势式样进呈。奉
旨:这式样甚好。著议政大臣等同阅议奏。钦此。〈臣〉
会议,得

皇上谕旨指授,俱已周到,应即照此遵行,交与兵部
晓谕八旗,并行注册。

报可。
命各塘报到驿米数。
谕行兵部曰:今第一运米车米驮若至某驿站,即令
管站人等问明所至米数,急速报闻。

命众军节省米粮。
上谕行兵部曰:米粮关系紧要,后队米粮,恐不能即
至。朕尽力节省食用,众人亦应各尽力节省。各营内,若某营米粮先尽,俟回京时,朕必严察议处。某营米粮因节省有馀,多食数日者,朕亦必嘉美,格外视之。著晓谕各营。又传

谕内大臣等曰:八旗前锋、汉军火器营及绿旗兵,著
今日饭毕,即行离此十里,有水泉处扎营。明日,著在大营行李前启行。

命设驿于塔尔浑柴达木,以便挽运。
上谕行兵部曰:五处驿站,人及马匹,著留于原任尚
书杭爱处。其前途设站人员马匹,照常带往安设。俟御营至克勒和朔,即遣贤能官一员,前往杭爱处,将所留五处驿站,从塔尔浑柴达木一带,速行安站,令运米车辆,由此站路行走。俟五处驿站安置毕,将欧德哈尔哈一路驿站撤回。以内大臣阿密达等,分隶两胁军。时内大臣阿密达、閒散宗室哈尔萨、都统喀代、护军统领桑格,俱奏请效力。

上命内大臣阿密达、护军统领桑格在左胁军中出
战,閒散宗室哈尔萨、都统喀代在右胁军中出战。
己未,

命趣运粮至拖陵,酌留米于喀伦近地,以备旋师。谕大学士伊桑阿曰:移文运粮左都御史于成龙,著
将后运粮内六七千石,选择牲口,作速运至拖陵地方预备。其馀米石,俱著留贮喀伦近地,以备凯旋之用。如此,则米粮得以速至,牲口亦不至困乏矣。著会议具奏议曰:若将后运之粮,尽行运送,不
能即到,且牲口亦致困乏。应皆钦遵

谕旨行。奉
旨,依议。
遣长史多禅等赍
敕往谕噶尔丹。先是,议政诸臣议,俟到拖陵日,遣使
于噶尔丹。奉

旨准行。至是,以
敕书赐物及所俘厄鲁特窝齐尔等四人,交公主长
史多禅、中书阿必达,令一等侍卫喀瓦尔达、一等台吉阿喇卜坦,以兵卫之送至燕图库列图。厄鲁特窝齐尔等四人,俱赏以衣服,晓谕以师来之故。

上谕喀瓦尔达、阿喇卜坦曰:尔等不必到克鲁伦,度
其地形,古尔班土尔罕巴尔代哈当有敌人戍守,尔等若往克鲁伦,则略迂绕,彼必截尔等之后。尔等勿得过燕图库列图,即从彼地,遣伊等前去。未遣伊等之前,纵我所擒四厄鲁特往致声息,续遣我使臣可也。倘遇厄鲁特,勿与之战,但令敕书使臣到彼则已。

敕谕噶尔丹曰:朕统御万邦,惟以人命为重,从来不
喜杀伐。尔厄鲁特、喀尔喀,向皆奉我职贡之国。尔等交恶搆兵以来,朕并未尝偏徇喀尔喀,而于尔有异视也。喀尔喀为尔所败,投朕乞命,如朕不救之,则皆饥毙矣。朕之济人,非特于喀尔喀如此也。凡诸国人有窘迫来归,朕即救之,与此相同,已明谕尔数次矣。尔奏章来索喀尔喀折卜尊丹巴库图克图、土谢图汗,言之不已,朕始终不以喀尔喀为直,曾谕尔此事非悬议所能结,当会盟以讲之。尔又以生计窘乏,不能前来,又以誓书所无之言,
屡向我使臣喇嘛支吾回奏。阿尔尼巡行边塞,猝遇尔兵,不待朕旨,与尔交战。特遣王与皇子与尔议好。尔属下人,又先攘臂,吾人不能默坐,是以与战。其时所发他路之兵,朕急遣人止之,勿与汝战。尔前年就水草野兽之地游牧,至巴颜乌阑,遂掠喀尔喀之纳木扎尔陀音。朕部下喀尔喀不安,特遣问故,又约与议盟。今朕与汝若不觌面,明议此事而定之,不但尔国难存,而我界上人民,亦不得宁居。因尔来既近,故欲与会盟,朕已秣马缮备,朕躬于三月初旬起行,西路之兵于二月十八日起行,黑龙江兵于四月初六日起行,盛京、宁古塔兵于三月起行。今朕躬及各处兵,俱已出喀伦,与汝逼近。西路之兵俱已到土喇,河东路之兵俱已溯克鲁伦河而来。朕向崇礼义,顺天理而行,不恃势力戕灭他人。朕果恃势力,则不遣使矣。竟统各路之兵,而剿灭汝,无所不可。朕乃不忍生灵横被锋镝,是以抒诚,特遣使命。朕与汝等觌面,定议指示地界,尔照旧贡献贸易,则尔国安生,而我边民亦安。乃协朕保列国如赤子之意,岂不休欤。朕断不以计诱人,尔勿疑畏。尔若疑畏,退而避去,则事无了期矣。尔亦一有识之人,何不晓事。如此朕来,欲与各处将帅阅兵,已传令伊等勿战。此非朕虚言也。尔如不信,可遣人往视,若再不信,可留朕所遣使臣内一人,在于尔地。倘各处兵进而攻汝,汝即差所留人沮而止之。一面遣汝旧使前,曾廷见朕所识之人,为使尔遣大寮,朕亦回遣大寮。朕为统御万邦之元后,断不诱人而破灭之。尔或不信,妄动而去,则虚朕种种美意,而生灵有不利矣。朕兹开诚,特赐汝煖帽、蟒袍、妆缎、褂纯、金钩,并巾缨带一条,靴袜及币十端,银二百两。以公主长史多禅、中书阿必达为使,尔其筹之。五日内,遣汝使偕我使来复。自古以来,虽敌国无害使臣之理,况朕与汝向无隙乎。若期内不来,则必害我使矣。特谕。
庚申,

上驻跸阿敦齐陆阿鲁布喇克。
命蒙古兵编为行伍。
上谕大学士伊桑阿曰:蒙古兵未谙战法,著议政大
臣等,将领蒙古兵之大臣,会议派出具奏。随以蒙
古大臣等职名入奏。奉

旨:著将阿尔尼、拜音察克西喇喇锡派出。理藩院开
列外藩,随

驾出征扎萨克喀尔喀王以下、附丁以上,共一千九
百九十二人。入奏,奉

旨:著问其中有欲争先效力者,尔等编为队伍,具奏。
理藩院随会集扎萨克喀尔喀诸王、台吉等,遍问之,诸王台吉等皆愿头队行走,争先前进。奏入,侍卫关保传

上谕曰:部院大臣等,今亦编次队伍。可谕土谢图王、
达尔汉王等:尔等编次队伍,今已如何。朕意欲令扎萨克喀尔喀王等,领其护卫随从一二人,侍从朕侧。其馀共为一队,选其能者,使领之,俱在一处。侍从朕后,随所指授,即令前进。若不如此,伊等俱系各扎萨克处,凑合之人,与在内熟练之兵众,共在一处。不谙队伍,不通言语,必致错乱。与在内兵同编队伍,似为不妥。据土谢图亲王等奏云:〈臣〉
前因不谙,故欲在头队行走,争先前进。蒙

皇上明白传谕,〈臣〉等今始得知我等蒙古,俱系各札
萨克凑合之人,不谙队伍,言语不便,入队行走,

上谕极是。〈臣〉等一遵
上谕指授行走。土谢图王、达尔汉王又奏云:〈臣〉等札
萨克人内,年少者多。喀尔喀等,又俱系新人,不谙军法。我朝军法素严,理应明白晓谕。奉

旨:欲晓示军法,甚善。喀尔喀贝勒西地西里、贝子盆
楚克,俱令在朕处。其编次队伍,亦宜照此行。公沙木巴喇锡,亦令率所属兵入此队行走。其札萨克兵,著贝勒巴克席姑尔为总,统将十人列为一小旗。现今人多旗少,著添给小旗,每旗选一材能者为长,编为队伍,令其操演。理藩院随议:得札萨克
喀尔喀诸王及贝勒、贝子、公、札萨克台吉外,自台吉以下、附丁以上,十人为一小旗,十小旗为一甲喇,俱照例设参领一人以辖之。伏候

钦点。至兵部律例,向译蒙古文,俱已颁行。今当再发。


旨:著贝勒阿必达、博木博、原封王之俄七里、公格勒
尔沙木巴喇锡、车木楚克纳木渣尔、阿玉西等管领甲喇,伊等叙功时,俱同台吉等叙功。令各旗推台吉等为长,旗内官员及閒散人,令其背旗。馀依议。
辛酉,早

上于途次,命蒙古兵设伏。
谕科尔沁巴克席姑尔贝勒、喀尔喀车木楚克纳木
扎尔公等曰:顾尔班图尔汉等地方,有贼所设哨探,彼处有阿思哈图山,尔等可在彼埋伏,贼必出阿思哈图山来窥我营。我军前往追擒,尔等即行接应。是日,

上驻跸枯库车尔。
命扎西王兼领察哈尔兵。
谕行兵部曰:扎西王人材壮健,其属下兵亦堪用。应
令兼领察哈尔兵行走,著会议具奏。随议,扎西王
人材果健,其属下人亦好,且系王爵察哈尔兵,应令兼领总管而行。

上从之。
喀瓦尔达等奉差护送多禅等还,复

命。先是,遣发公主长史多禅、中书阿必达赍
敕往谕噶尔丹之时,使一等侍卫喀瓦尔达、一等台
吉阿喇卜滩等,率前锋二百名,护送多禅等。

上谕喀瓦尔达等曰:尔等勿得过燕图库列图,即从
彼地,使伊等前去。如遇厄鲁特,勿与交战,但敕书使臣得到则已。至是,喀瓦尔达等还奏:〈臣〉等五月
初五日,到克鲁伦河,不见敌人踪迹。想敌人已去,不甚戒备。而厄鲁特自山上探望见之,初六日黎明,有厄鲁特千许人来,截取马群。马群中护军伙军人等发矢射之,收马匹至本营。我兵排列,正欲交兵,〈臣〉等仰遵

谕旨,喝止诸人勿动。
敕书重大,必达之,始善。遂令侍读学士殷扎纳,带厄
鲁特名俄齐尔者,前去。殷扎纳往控丹济喇马勒,言曰:我等系

圣朝使臣,不得无礼。又厄鲁特俄齐尔自言,既不杀
彼,又

赏赐遣回,告之以
圣上亲来矣。将军费扬古亦下俄尔洪土喇而来。丹
济拉大骇失声,遂领

敕书,收兵急去。〈臣〉等亦收兵而还。
上谕皇太子曰:朕所统大兵,以初四日前进。会天雨,
于五日进兵。军丁马健,在京所给马,有全存者,亦有存四匹、三匹、二匹者,大概整肃。此行也,喀尔喀及内扎萨克蒙古,甚得其力。凡侦探斥堠,单行差遣之处,皆用此属,一一书示,不胜其烦。旋师之日,面言之,朕所遣罗卜臧额尔,得尼台吉来,据奏,俄浓下流有塔布囊乌特引弓之人千名,胡伦布尔之土尔希木地方,有齐卜齐努特数百家,今阿里牙扎萨克之阿尔萨兰卫寨桑等,似欲全收伊等,向喀伦前来。此等人若归降,则巴尔呼喀尔喀更无馀矣。此亦大快事也。今渐近克鲁伦河,我蒙古马健,故于初五日射猎野骡、黄羊,蒙古喀尔喀等陆续来会者,二千有馀。遣用有济,给以军律,署为官校,编之部伍。车陈汗来见,其较前颇优,兹已过瀚海,山川形势虽同,而草渐蕃庑。初六日,次枯库车尔湖,此地即去年噶尔丹掠纳木渣尔拖音之处也。去克鲁伦百七十里。
壬戌,

命大兵排列前进。时已得噶尔丹所在实音,
上重列军行次序,
躬率前锋兵行,次八旗前锋兵排列而行,次绿旗兵
居鹿角之中,次左右翼八旗汉军炮位、鸟鎗兵,次八旗满兵,马上驮载炮位,俱按翼排列而行。其鹿角后头队兵列各旗内鸟鎗手护军,次列护军,次列鸟鎗手骁骑,排列而行。二队兵亦照头队排列,傍队兵每旗子母炮,著满洲鸟鎗骁骑兼管,协力看护。此后三旗大臣侍卫等,领龙纛而行。诸王及
皇子等,各在纛前进发。内府官兵、执事人等,部院官员及蒙古兵,俱排队伍按列而行。

御用行李及各营行李,按各旗分随兵后行,俱有防
护。行李官兵军威之盛,弥山遍野,不见涯际。前一日微雨,是日天气晴明。蒙古地方宽广,大兵整齐严密,肃然无声。旗纛甲冑,火器刀鎗,日中晃耀夺目,深可震怖。噶尔丹虽素凶悍,瞭望军容,未有不胆裂思遁者矣。

上在途时,一等侍卫喀丢遣人来奏曰:〈臣〉等奉旨,前往阿思哈图山探视,遇厄鲁特数人,俱牵散马,
前来潜窥我军营垒。贼遥见我等,仓皇逃遁。追至阿思哈图山之东,遇巴克席姑尔贝勒等,一同追逐。

上笑曰:何必追逐,任伊等往报噶尔丹可也。
驾至燕图库列图地方,将驻跸,所有水泊俱涸,众皆
忧之,乡导大窘,四走觅水。

上见之,谕喀尔喀和硕额驸噶尔臧云:此地向为有
水之地,今忽无水,岂

上天欲我军直抵克鲁伦河乎。但步兵已行五十馀里,
今又行四十馀里,无水之地,倘遇敌人,何以进战。
况后队之兵,日暮乃得至。尔今即往,可谕尔父杜棱王札什,率其兵千馀人,立于燕图山之高处殿后,以俟大军过毕。倘有声息,令一面出战,一面来报。如无事,则至黄昏后,由北撤归,慎无使之知觉。又遣侍卫伍什率乡导,觅有水之地。伍什驰至一
平山,即见一泉下流六七里,水甘而甚大。大军兵马,可足一夜之用。回奏,

上大喜,亟往前阅,立营掘壕之地,明示各旗,遂驻跸
西巴尔台。

谕护军统领托伦苏丹等曰:明日驻扎地方,朕亲身
指示驻扎,各将行李须跟随兵后,结队而行,切勿零星散走。又

谕众等:明日黎明,著各炊饭,食毕起程。中路督运于
成龙报称:直隶第一运郎中噶礼米一千石,第二运游击刘泽寰米四百石,第三运都司丁延祥米六百石,第四运按察使刘皑米七百石,第五运编修宋大业米七百石,第六运参领陈镠米三百六十石,原任知府于翔汉米八十石,俱已过第十五站格德尔库地方。现在第七运郎中索尔璧米六百石,第八运候补知府祝钟俊米六百五十石,俱于初四日至第十四站之和尔和地方。山东省第一运员外郎硕色米六百二十石,至第十二站之苏勒图地方。后运山东、河南两省之车辆,侍郎李鈵、左通政喀拜督催陆续而来。又郎中噶礼报:第四运夸兰大刘皑,从和尔博驿将米七百石,面八千觔,以骆驼马骡驮载,于四月十六日起程,五月初五日至第二十三站西巴尔台地方。初六日自西巴尔台起程前去。

命彭素克格隆,随中书阿必达往谕噶尔丹。时中书
阿必达等赍

敕往授噶尔丹,还奏曰:初六日清晨,〈臣〉等未起行之
前,厄鲁特千许人来截前锋营外马驱之而去,〈臣〉等急捧

敕书至前锋排列之地,侍读学士殷扎纳、侍卫夸色
亦与〈臣〉等前进,往说厄鲁特,而厄鲁特近薄〈臣〉等,竟不通问,夺去马匹,使〈臣〉等步行。〈臣〉等回至前锋营,取赏噶尔丹之衣币果品,负于骆驼之上。〈臣〉等进觅噶尔丹踪迹,遇厄鲁特二十馀人,伊等谓〈臣〉阿必达曰:使臣请回,已于前使口中,闻

圣上亲统大军而来之实音。乞
圣上大兵暂停,倘或即来,则我厄鲁特震惧。我噶尔
丹在土喇地方,不在此处,往返须数日,乞暂缓师。若即来薄我,我当避去。若必穷追,我亦能拒。乞使臣代奏

圣上,今请留一使于此。
圣上敕书,已连夜送我博硕克图汗矣。俟覆本到,当
付所留使臣赍回。今令汝还,恐中途遇我国之人,妄行邀劫,我等发哈什哈二人送汝归去。遂给〈臣〉身及家仆二人,又多禅仆人二人,坐马五匹,两哈什哈率十馀人,带弓刀,持鸟鎗,送〈臣〉等来。至燕图库列图地方,远见我军之形,伊等乃返。

上谕阿必达曰:噶尔丹处,尔曾一往,今复差汝。汝若
独行,噶尔丹之人亦不汝信。扎萨克喇嘛彭素克格隆,告请效力,故遣与汝偕行。

谕彭素克格隆曰:喇嘛,尔可与中书阿必达,今晚宿
于前锋营中,明晨往赴厄鲁特,宣朕之旨。尔等若果富足,岂盗我前锋之马乎。惟不足之故,乃窃取耳。虽取马百匹,亦不汝责,汝等勿惧而走,务追及偷马之厄鲁特,宣朕旨而归。阿必达等请带乡导。

上曰:尔可带拨什库诺尔布前去,告厄鲁特云:朕此
来,乃为诸蒙古不得安生之故,非必欲杀汝等也。今汝等欲我缓兵,我师在此地乏水,明日到克鲁伦河后,当再缓行,其以此明告之。是日,密

谕大小营中大臣等,令安扎营垒如故。而营内尽撤
去帐房。即

御用行幄幔城,亦俱不设。各处皆伏兵,空壁以待之。
抵暮,

上亲巡视营伍。
癸亥,

上亲追噶尔丹向克鲁伦河前进。时
上以克鲁伦河乃噶尔丹至要必争之地,贼若欲战,
必于克鲁伦河拒战矣。乃将兵分布队伍,

躬在前锋前行。
上于途次,率数人登高,执圆镜远望,见河,不见人形。上待后军坐于高处,见东有额尔德尼拖罗海山,西
有山麓,从巴尔代哈迤逦接河岸,隐见不真。

上谕科尔沁土谢图亲王沙津、达尔汉亲王班第、喀
尔喀车陈汗、纳木扎尔王、西第什里贝勒、盆苏克
贝子曰:汝等各率汝属下蒙古十许人,往据西方巴尔代哈山麓高处,佯作全军从此经行之状。敌人来犯,勿与之战,诱之前来。敌若有备,则大兵争先据河。阿必达遣拨什库诺尔布还报,言:〈臣〉等到
前次追见厄鲁特之地视之,厄鲁特皆已去矣。〈臣〉等追蹑,又行数里,至克鲁伦河,有厄鲁特七人,望见我等,即愬河驰去。又视马矢,似遁去二日,故阿必达及喇嘛遣我还奏。伊等仍追踪去矣。

驾先抵克鲁伦河,见无贼寇。河北界有贼安营之迹,
贼去未久。

上顾左右谕曰:向言噶尔丹熟练戎行,攻拔西方回
子千馀城,收服四厄鲁特,杀其兄弟,全灭七旗喀尔喀,所向无敌。今观其不据克鲁伦河拒战,则其怯懦显然。所言有俄罗斯六万,亦伪也。今我军不复有与战之期,但追之为急耳。于是俟各队领军
大臣毕至,

上谓诸大臣曰:噶尔丹若于克鲁伦河拒战,我兵夺
河,交战犹稍废力。今观其不于此拒战,而竟逃窜,噶尔丹于行兵之道,一无所知,是自开门户以与我也。除此地外,于他处断不能拒我军。审其情形,未必驻扎他处,必连夜逃遁矣。当轻骑急追之。诸
大臣奏曰:此与

圣明所豫料者,一一相符合也。是日,
上驻跸额尔德尼拖洛海克鲁伦布隆。乃设哨卒南
向巴尔代哈,北向达尔几尔济口生古尔口,东向额尔德尼托罗海,西向克鲁伦河上流。内又立八旗防卫。

上顾前锋亲随侍卫喀瓦尔达曰:明日擒敌一哨卒,
获其生口,则有实音矣。正商擒之之法,统领硕鼐
擒一厄鲁特至。问之,言

天使到后我,噶尔丹尚不信
圣驾亲来。云:
皇上不在中国享安乐,而飞渡此无水大沙漠乎。及
向释回四厄鲁特,逐一问及黄幄布城、网城、进止,方信是真。今日亲身至北方孟纳尔山,立观大兵营中,见行列规模,大惊曰:是兵从天而降耶。此无水之沙漠,不知

圣上率如许兵众,如何行路。此兵不比乌阑布通之
兵,极其精练,我等难以脱免。惟乘夜遁走,可幸得生耳。不则,死于是兵矣。遂传令众人,欲尽弃庐帐器械,乘夜逃去。

上命赐所擒厄鲁特衣服,使拨什库诺尔布追送与
两使臣。又遣喀瓦尔达往额尔德尼拖罗海,探视有无贼寇。

谕内大臣索额图曰:车陈汗喀喇沁王扎西奏:厄鲁
特噶尔丹不能抵敌皇威,已经逃窜。愿带臣等蒙古兵追剿。伊若抗敌,即行奏闻,以俟大兵。伊若逃窜,即随后进剿,以掠其妻子。此事关系重大,著会议具奏。随议:王扎西所奏甚是。但今遣去,若兵力
微小,恐致危险。

圣驾亲临,又不便分兵以重势遣往。自明日,著往塔
尔吉而即僧枯尔河地方,躧寻踪迹,如是则可得的信。王扎西仍令遣伊兵追赶,寻踪侦探的信,奏入,得

旨:俟明日再行斟酌。又
谕大学士伊桑阿曰:我兵甚勇,器械整齐,又遵法度,
无可议处。止兵丁仆从人等一切,宜加意谨慎,毋令懈弛,致烦朕虑。将此著遍传八旗,以至仆从人等,通行晓谕。

上谕皇太子曰:我师以初五日发拖陵前进,初四日,
即遣公主长史多禅、中书阿必达赍敕谕与噶尔丹,令阿喇布滩、喀瓦尔达等二百人与之偕往。朕曾训之曰:汝等勿至克鲁伦河,观地方情形,古尔班图尔汉、巴尔泰喀等处敌人,恒驻有哨兵,汝等往克鲁伦河,乃纡曲之道,彼必来截汝后。惟从颜土库烈图地方,即将伊等遣发。未遣发之前,将我军所获厄鲁特四人,纵之使去,令其传信,我使臣相继而往。乃伊等于初五日径抵克鲁伦河,以未见敌哨踪迹,意谓哨兵已去,疏于防备。厄鲁特人从山巅见之,于初六日黎明时,厄鲁特近千人,将马群堵截驱逐,马群中护军及跟随人役,将厄鲁特人射杀,仍驱马群回营。我兵整齐排列放鎗,杀厄鲁特数人。我兵虽有数人为厄鲁特鸟鎗所中,因绵甲,皆未透,惟一人微有伤痕。时喀瓦尔达令我兵且勿与战,敕谕事大,务期必达为善。令侍读学士殷渣纳,与厄鲁特人俄七尔偕往,彼即将丹济喇之马挽住云:此乃圣主遣来使臣,不可加以无礼。于是俄七尔将彼蒙不杀之恩,赏赉遣回,及圣主亲临,将军费扬古从俄而浑土喇,顺下流而来告之。丹济喇失声惊恐,即领受敕谕,收兵急去。
喀瓦尔达等亦收兵而回。于初六日申时,到初七日,驻跸于库烈图西巴尔台布喇克地方。中书阿必达从厄鲁特营中来,奏厄鲁特人之言,大圣主请稍缓师,若即来,我等甚惧。我主今在土喇地方,往来必需数日,求少待之。初八日早,一面向克鲁伦河进兵,一面仍遣阿必达、盆苏克格隆往谕彼曰:汝等勿惧,惟议和好耳。我师不驻克鲁伦河,则水泉不给。遣去后,遂抵克鲁伦河。河之两岸皆山,山大概多险峻而少平坦,河亦甚小,较之南苑中河,差大耳。是日,厄鲁特处处哨兵皆见之,不知其实在何处。今我师相机而进,彼宜于我师抵克鲁伦之日,迎而拒之,不以河与我而战,为是乃即令河为我有。其庸懦诚可见矣。向后情事,俟再报。将士志气,皆奋勇精锐。恐汝等在京悬念,急示知之,可于

皇太后前奏闻。大学士满尚书等,咸令观看。特谕。
甲子,

遣大学士伊桑阿致祭克鲁伦河之神。
上以统大军临克鲁伦河,于是遣大学士伊桑阿祭
其神。文祝曰:朕统御寰宇,怀柔百神,遐迩内外,罔有殊视。凡乘舆巡历之地,必虔告所过名山大川,所以昭秩祀也。顷因厄鲁特噶尔丹,悖德逆天,俶扰边境。朕躬统大军,远出声讨,以期殄寇安民。兹已行次克鲁伦河,惟神夙以巨浸,名于绝塞,溯长源之浚发,引千里之众流。朕率师涖止,临观嘉叹。是用备陈牲帛,遣官申祭,神其丕彰灵应,默赞军威,迅荡涤夫秽氛,永澄清乎朔漠。异日垂诸史册,蔚有休光。惟神鉴焉。

皇上亲率前锋兵穷追噶尔丹,噶尔丹仓皇遁走。是
后数日,沿途大获所遗器械、帐房、食用等物。是日,

上距克鲁伦布隆驻跸十八里地方。甫到,即传旨,著各营合为一大营,日间将马于营外牧放,夜间
于营内牧放。于是马皆得饱,而昏夜复无遗失之忧,诚至计也。又

谕内大臣等及大学士伊桑阿曰:明日,路程稍远。将
帐房行李,乘早驮载,豫备完毕,欲行即行。著仆从人,各近伊主行走。若遇战时,令仆从人稍后。如此齐行,凡事俱善。况今日得遗失马百馀匹,非皆兵丁之马乎。朕若遇此等人,必即行正法,决不姑贷。须加意谨慎马匹。著将此遍行严谕八旗。又

命留步兵于后,轻骑进巴颜乌阑,进剿噶尔丹。时厄
鲁特逃人来言:噶尔丹初不信

御驾统军而来。及兵马争渡克鲁伦河,分队而进,厄
鲁特哨卒,俱被逐散。言进克鲁伦河之兵,计有三队,不知几万,遂尔惊动。下人言曰:

皇上不好杀戮,阵获之人,尚赐衣放回。吾辈随噶尔
丹,何日为了期。无不嗟怨,欲来降者多。又厄鲁特降人言:

皇上亲统大兵已到克鲁伦,四路大兵亦到。噶尔丹
随即遁去。

谕内大臣索额图曰:今日据投诚厄鲁特人言:闻朕
亲率大兵而来,四路并进,噶尔丹即行逃窜。朕若率绿旗步兵前进,则牵缀迟误。朕意拣选绿旗马兵,会合大将军费扬古,向巴颜乌阑追剿噶尔丹。其绿旗步兵,应留大臣管辖,著随后缓行前来。满洲兵每旗留二十名,应派章京、护军校管辖,绿旗步兵著全留。宣化府取来炮二十四门,亦著留下。汉军炮十六门,能带则尽带往。若不能带,著留炮一二门。所留之兵,应派贤能大臣一员统辖。克鲁伦之克勒和朔地方,去此地一百三十里。朕作二日程前行到彼,所留兵丁,著作四日程前行到彼。抬鹿角兵,有不能到者,著汉军大臣等,酌量调拨带往前去。大学士伊桑阿为派大臣管领所留之
兵,开列领侍卫内大臣以下、副都统、副都御史以上职名入奏。得

旨:内大臣阿密达著充将军,副都统胡什巴沙济、左
副都御史阿山,著为参谋。令从此分四日至克勒和朔,若有调遣,著酌量趱行前来。

命放马于大营内。
上谕内大臣索额图曰:今晚将马匹俱入大营内牧
放。若有将马于营外牧放,被拿获者,将厮役及伊主,一并正法。著将此通行严谕八旗。是日,喀尔喀
扎萨克一品台吉齐旺巴尔珠尔旗下僧格佐领下骁骑杭吉代,闻知

皇上亲征,前来进马六匹。奉
旨,彼系小人,前来进马,甚属可悯。著照良马例,加赏。于是厚
赏杭吉代。复
遣中书阿必达,赍
敕往谕噶尔丹。中书阿必达还奏曰:〈臣〉等本月初七
日晚附近前锋营宿,次日黎明起行,至厄鲁特盗马之地,见厄鲁特皆已遁去,躧踪追至克鲁伦河,见有七人,望见〈臣〉等,随向河上流而走。又视厄鲁特马矢去,似两日矣。乃遣诺尔布以此事回奏

皇上。〈臣〉等循克鲁伦河而上,追一日夜,有灯火光,见
克鲁伦河岸有马二匹,近往视之,地上弃鸟鎗一杆,涯下一人匍匐而行。执之,问曰:尔系何人,在此何为。尔噶尔丹今在何处。其人言:我乃伊喇古克三库图克图之人,吾名库济,欲来偷尔军中之马。故我厄鲁特共千馀人,来盗马而去,我两马俱乏,故独留在后。我众夥昨已弃我去矣。至噶尔丹本身,则率兵住克勒河朔云。

上谕阿必达等曰:著以尔等所擒厄鲁特库济,为乡
导,赍敕前往,授噶尔丹尔等,乘驿而往,酌携乾粮,仍带拨什库诺尔布同去。尔等见噶尔丹行踪,即遣诺尔布回奏,尔等径入。朕驻此待尔等三日,随
以蟒袍及马一匹,

赐所擒厄鲁特库济。
谕阿必达等曰:尔等往传谕厄鲁特云:朕在途中蒐
猎,遇河捕鱼,恐厄鲁特闻朕统军而来,仓猝遁走。朕非来伐之也。朕断不伐汝,欲与汝议约而来耳。汝若不惧,亲身来议。惧则于丹济拉丹津俄木布杜噶尔阿喇卜滩内,遣一二人来议。不则于寨桑内前曾充使,为朕所识者,遣一二人来,使之定议,则善矣。汝勿遁走。如或遁走,则事不能了,而汝身与下人俱敝。朕塞上居人,亦不得安。尔等追三日,如不能及,即回可也。于是以

谕噶尔丹敕授阿必达等,令之起行。
敕文曰:朕以仁御宇内,养育群生,惟礼义是尚,以祈
天眷。是以昔曾发敕谕汝盟议,尔又以生计极艰极窘,不能前赴为辞。于是朕一切偫备,来至克鲁伦河,欲与尔会盟使之,永安度日,抒我诚心。朕与汝觌面定议,汝仍照旧职贡贸易,则汝下人得以宁居,而朕边民亦得休息。朕断不愚诳他人,汝勿疑惧。汝若疑惧避去,则事无了期。而朕种种美意,皆虚矣。近遣我使偕汝向日充使,朕所识认之人,前往,令五日内遣回特使,赍赐汝银币,以公主司仪长多禅、中书阿必达为使。不知汝国人受我使否,得至汝所否。朕使又不获闻汝之言,是以又特遣扎萨克喇嘛彭素克格隆,仍以中书阿必达为使。朕今已到克鲁伦河,尔其反覆熟筹之。或会盟,或另议,作速遣使来告。不则尔下人,未必尽如尔心,尔未必安枕也。尔当细思,随遣使来复,朕用是抒结好之心,赏赉汝马,疲落后之人,使之引导遣至汝所。特谕。

谕皇太子曰:因噶尔丹逃遁,特示知之。初九日早,我
军中遣拿活口之新满洲擒厄鲁特一人至,问之,彼云:因我马疲乏,众人弃我而去。我言汝等不挈我往,我食已乏,今将杀马以食。众言:汝勿杀马,但急随我等踪迹前来。言毕而去,等语。朕于是赏赉之,令同喇嘛及中书阿必达偕往。辰时,从厄鲁特逃来人云:噶尔丹始不信皇上亲统兵。至昨见争据克鲁伦河,分队进兵,彼处处哨兵,俱被追逐,星散逃奔,皆言向克鲁伦河兵三队,不知数万,已抵克鲁伦。闻语,遂尔溃遁。其众私相议曰:康熙汗性不嗜杀,于阵前擒获之人,皆赏以衣服而遣之。我等从噶尔丹何所底止,因大相怨恨,欲投诚而来者甚众。观此,则噶尔丹逃遁是实。费扬古之兵,当前堵截,我师追随于后,荷

上天之眷佑,成功大概可期矣。故报京师知之。可于皇太后前奏闻,宫中亦令咸知。正在军中倥偬之际,未
及详悉书来。为此特谕。
乙丑,

上亲率前锋兵穷追噶尔丹,获厄鲁特人,言噶尔丹
逃往巴颜乌阑,入树林内,寻险固之处栖身。

驾次扎克寨,阿必达使拨什库诺尔布还报曰:诺尔
布随阿必达等到克勒河朔,见厄鲁特下营之地,尽燬其庐帐,弃其什物而走。〈臣〉等紧随其遁迹前往,远见有一人,中书阿必达令诺尔布拘之,问噶尔丹已到何地。其人言:我乃喀尔喀自巴颜乌阑逃出,今已两日矣。不知噶尔丹今在何处。我闻

圣主收养穷人,故逃来投降。为此解其人来奏。阿必
达紧随厄鲁特踪迹前去矣。
复遣大喇嘛垂喇克查木苏格隆,赍

敕往谕噶尔丹。
上谕垂喇克查木苏格隆曰:兹遣尔赍敕往谕噶尔
丹,尔其以敕书赐币,追及噶尔丹,授之,言我圣上并非来剿,但为众生,来与尔定约耳。

皇帝敕旨谕厄鲁特噶尔丹博什克图曰:朕惟治道
原期,有益群生。朕亲统大兵,欲与尔共议,俾群生享其利益,故至此与尔相近之处,两次遣使,其到否。未知尔何竟无一次遣人来也。朕为天下大一统之主,断不肯欺罔人而行。已经屡颁谕旨,尔仍不信,逃遁而去。朕视尔所逃之路,将兵杖器皿,尽皆抛弃。尔所属之人,乞降而来者甚多。尔生计迫蹙,朕所深悉。尔前此夺朕使臣之驼马,令其步行而归。今次又劫朕使臣之衣,并夺随行之人驼马,朕皆不介意。将尔逃去遗弃疾病之人,与来归之人,尽皆收养。朕若实存战征嗜杀之心,岂肯将尔所属之人收养之理。尔仍不信遁去,朕西路大兵已至巴颜乌阑,朕亲统大兵至克鲁伦河,谅尔亦必知之。黑龙江、盛京、宁古塔等处大兵,今皆会集于克鲁伦河,再断尔归路之大兵,亦已至厄嫩巴尔查地方。尔即欲遁去,安可得乎。朕不忍生灵之涂炭,故复遣使前来。尔可将丹济拉丹津、俄木布、阿拉布滩三人中,遣一人前来,朕非欺罔而行,彼自可见。尔仍疑而不信,将所属群生涂炭,尔安忍坐视之乎。否则,尔所属之众,悉皆散而归朕,尔岂得晏然而已乎。朕言出至诚,尔犹不信,日后虽悔无及。朕以道法为念,故遣使前来,并不欲将尔剿灭,出自诚心。赐尔缎十疋,著大喇嘛垂拉克查木苏格隆为使前去。尔试反覆思之,若欲免生灵于涂炭,而来归顺,可于丹济拉丹津、俄木布、阿拉布滩三人中,速遣一人来。为此特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