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一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乐律典

 第八十一卷目录

 歌部纪事一

乐律典第八十一卷

歌部纪事一

《路史》:东户氏,其歌乐而无谣。
《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掺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路史》:祝诵氏,听弇州之鸣鸟,以为乐歌。
太昊伏戏氏,爰作荒乐,歌扶徕,咏网罟,以镇天下之人。
《帝王世纪》:黄帝使伶伦氏为渡漳之歌。
《文心雕龙》:帝喾之世,咸墨为颂,以歌《九招》
《拾遗记》: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经历穷桑沧茫之浦。时有神童,容貌绝俗,称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乎水际,与皇娥宴戏,奏便娟之乐,游漾忘归。帝子与皇娥并坐,抚桐峰梓瑟,皇娥倚瑟而清歌曰:天清地旷浩茫茫,万象回薄化无方。浛天荡荡望沧沧,乘桴轻漾著日旁。当其何所至穷桑,心知和乐悦未央。俗谓游乐之处,为桑中也。《诗》《卫风》云:期我乎桑中,盖类此也。白帝子答歌:四维八埏眇难极,驱光逐影穷水域。璇宫夜静当轩织,桐峰文梓千寻直。伐梓作器成琴瑟,清歌流畅乐难极。沧湄海浦来栖息。
《奚囊橘柚》:少昊母皇娥璇宫之侧,有井,曰盘灵。白帝之子与皇娥宴于宫,帝子命江妃歌冲景旋归之曲。《路史》:帝尧陶唐氏,命质放山川溪谷之音,以歌八风。《通鉴前编》:帝尧治天下五十年,游于康衢。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陶唐氏之世,俗熙民泰,有老人击壤而歌于路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
《尚书·益稷谟》: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飏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俞,往钦哉。《通志》:夔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麋,置缶而鼓之,击石、拊石,象上帝石磬之音,以致舞兽。绊五弦之瑟,为十五弦,命曰大章,以祭上帝。
《通鉴前编》:虞帝舜七载,作大唐歌。
《虞夏传》:惟元祀,巡狩四岳、八伯坛、四奥沈四海,封十有二山,肇十有二州,乐正定乐名,元祀代泰山,贡两伯之乐焉。东岳阳伯之乐,舞侏离,其歌声比余谣,名曰晰阳。羲伯之乐舞鼚哉,其歌声比大谣名,曰南阳。中祀大交霍山,贡两伯之乐焉。夏伯之乐舞谩,或其歌声比中谣,名曰初虑。羲伯之乐舞将阳,其歌声比大谣,名曰朱干。秋祀柳谷、华山,贡两伯之乐焉。秋伯之乐舞蔡俶,其歌声比小谣,名曰苓落。和伯之乐舞元鹤,其歌声比中谣,名曰归来。冬祀幽都弘山,贡两伯之乐焉。冬伯之乐舞齐落,歌曰缦缦。并论八音四会,归格于祢,祖用特。
《家语·辩乐解》:帝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唯修此化,故其兴也勃焉,德如泉流。《虞夏传》:惟十有四祀,帝乃雍,而歌者重篇。于时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偶之曰:卿云烂兮,礼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八伯咸进稽首曰: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帝乃载歌旋持衡,惟十有五祀,祀者贰尸,日月有长,星辰有行,四时顺经,万姓允诚。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圣,莫不咸听,鼚乎鼓之,轩乎舞之,精华以竭,褰裳去之。于时乃八风修通,卿云丛聚,蟠龙贲信于其藏,蛟鱼踊跃于其渊,龟鳖咸出其穴。
《尚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吕氏春秋·季夏纪》: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天大风晦盲,孔甲迷惑,入于民室,主人方乳,或曰后来见良日也,之子是必大吉,或曰不胜也,之子是必有殃。后乃取其子以归,曰:以为余子,谁敢殃之。子长成人,幕动折撩,斧斫斩其足,遂为守门者。孔甲曰:呜呼。有疾,命矣夫。乃作为破斧之歌,实始为东音。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待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弓猗,实始作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周昭王亲将征荆,辛馀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涉汉,梁败,王及蔡公抎于汉中。辛馀靡振王北济,又反振蔡公。周公乃侯之于西翟,实为长公。殷整甲徙宅西河,犹思故处,实始作为西音,长公继是音以处西山,秦缪公取风焉,实始作为秦音。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
《通鉴前编》:卫彪徯曰: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大纪》曰:王好鬼神事,肆行淫乱,作破斧之歌,是为东音。诸侯化之,夏政始衰。
《新序》: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緃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群臣相持歌曰:江水沛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归薄兮,薄亦大兮。又曰:乐兮乐兮,四牡蹻兮,六辔沃兮,去不善而从善,何不乐兮。
《路史》:帝履癸桀,广优猱戏,奇伟作东歌而操北里,大合桑林,骄溢妄行。于是群臣相持而唱于庭。
《吕氏春秋·古乐篇》:夏为无道,暴虐万民,侵削诸侯,不用轨度,天下患之。汤于是率六州以讨桀罪,功名大成,黔首安宁。汤乃命伊尹作为大濩,歌晨露,修九招、六列,以见其善。
《史记·微子世家》: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涕泣。
《伯夷传》:武王克殷,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洞历记》:纣无道,比干知极谏必死,作秣马金阙歌。《古今乐录》:周文王时,凤皇衔书而至,文王乃作歌。《竹书纪年》:武王没,成王少,周公旦摄政七年。麒麟游苑,凤皇翔庭,成王援琴歌曰:凤皇翔兮于紫庭,余何德兮以感灵,赖先王兮恩泽臻,于胥乐兮民以宁。《穆天子传》: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曰:予归东土,和洽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天子东游于黄泽,宿于曲洛废囗,使宫乐谣曰:黄之池,其马喷沙,皇人威仪。黄之泽,其马喷玉,皇人受谷。《吕氏春秋·季秋纪》:周申喜,亡其母,闻乞人歌于门下而悲之,动于颜色,自见而问焉,曰:何故而乞。与之语,盖其母也。故父母之于子,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若莽草之有华实也,树木之有根心也,虽异处而相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顺说篇》:管子得于鲁,鲁束缚而槛之,使役人载而送之齐,皆讴歌而引。管子恐鲁之止而杀己也,欲速至齐,因谓役人曰:我为汝唱,汝为我和。其所唱适宜走,役人不倦,而取道甚速。
《古诗纪》:宁戚欲干齐桓公,困穷无以自达,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商于齐,暮宿于郭门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众。越饭牛车下,击牛角而疾商歌。歌曰: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禫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沧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鲤鱼长尺半。敝布单衣裁至骭,清朝饭牛至夜半。黄犊上坂且休息,吾将舍汝相齐国。出东门兮厉石斑,上有松柏青且阑。粗布衣兮缊缕时,不遇兮尧舜主,牛兮努力食细草。大臣在尔侧,吾当与尔适楚国。桓公闻之,曰:异哉。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因授以政。
《琴操》:晋文公与介子绥俱遁,子绥割腓股以啖文公。文公复国,咎犯、赵衰俱蒙赏,子绥独无所得。乃作龙蛇之歌而隐。
《左传》:文公七年,晋郤缺言于赵宣子曰:日卫不睦,故取其地。今已睦矣,可以归之。《夏书》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若吾子之德,莫可歌也,其谁来之。盍使睦者,歌吾子乎。宣子说之。
成公十有七年,初,声伯梦涉洹,或与己琼瑰食之,泣而为琼瑰,盈其怀,从而歌之曰:济洹之水,赠我以琼瑰,归乎归乎,琼瑰盈吾怀乎。
《汲冢周书》:太子晋解,师旷见,太子请入坐,遂敷席注瑟。师旷歌无射曰:国诚宁矣,远人来观。修义经矣,好乐无荒。乃注瑟于王子。王子歌峤曰:何自南极,至于北极。绝境越国,弗愁道远。师旷蹶然起曰:瞑臣请归。王子赐之,乘车四马。
《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为之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议焉。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偪,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昭公十二年,南蒯。将适费,饮乡人酒,乡人或歌之曰:我有圃,生之杞乎,从我者子乎,去我者鄙乎,倍其邻者耻乎,已乎已乎,非吾党之士乎。
哀公十有一年,公会吴子伐齐,将战,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
《国语》:骊姬,使优施饮里克酒。中饮,优施起舞,谓里克妻曰:主孟啖我,我教兹暇豫事君。乃歌曰: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拾遗记》:师涓者,出于卫灵公之世。能写列代之乐,善造新曲,以代古声,故有四时之乐。春有离鸿、去雁、应蘋之歌。夏有明晨、焦泉、朱华、流金之调。秋有商风、白露、落叶、吹蓬之曲。冬有凝河、流阴、沉云之操。以此四时之声,奏于灵公。灵公情湎心惑,忘于政事。蘧伯玉趋阶而谏曰:此虽以发扬气律,终为沉湎淫曼之音,无合于风雅。非臣下宜荐于君也。灵公乃去其声,而亲政务。
《礼记·檀弓》:鲁人有朝祥而莫歌者,子路笑之。夫子曰:由,尔责于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子路出。夫子曰:又多乎哉,踰月则其善也。
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
《说苑·杂言》:孔子遭难陈、蔡之境,绝粮,弟子皆有饥色,孔子歌两柱之间。子路入见曰:夫子之歌,礼乎。孔子不应,曲终而曰:由,君子好乐为无骄也,小人好乐为无慑也,其谁知之。子不我知而从我者乎。
孔子之宋,匡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围孔子之舍,子路怒,奋戟将下斗。孔子止之,曰:何仁义之不免俗也。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也,是丘之过也。若似阳虎,则非丘之罪也,命也夫。由,歌予和汝。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终而甲罢。
《家语》:桓子既受女乐,君臣淫荒,三日不听国政,郊又不致膰俎,孔子遂行。宿于郭,屯师己送曰:夫子非罪也。孔子曰:吾歌可乎。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礼记·檀弓》: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
《晏子·谏上篇》:晏子朝杜扃,望,羊待于朝。晏子曰:君奚故不朝。对曰:君夜发,不可以朝。晏子曰:何故。对曰:梁丘据扃入歌人虞,变齐音。晏子退朝,命宗祝修礼而拘虞。公闻之而怒曰:何故而拘虞。晏子曰:以新乐淫君。公曰:诸侯之事,百官之政,寡人愿以请子。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夫子无与焉。夫乐何必故哉。对曰:夫乐亡而礼从之,礼亡而政从之,政亡而国从之。国衰,臣惧君之逆政之行,有歌纣作北里幽厉之声,顾夫淫以鄙而偕亡,君奚轻变夫故哉。
《庄子·大宗师篇》: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莫然有閒,而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待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二人相视而笑曰:是恶知礼意。子贡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邪。临尸而歌,颜色不变,无以命之。彼何人者邪。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至乐篇》: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山木篇》: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焱氏之风,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
《让王篇》:曾子居卫,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曳縰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孔丛子·记问篇》:哀公使以币如卫迎夫子,而卒不能赏,故夫子作丘陵之歌,曰登彼丘陵,峛崺其阪,仁道在迩,求之若远,遂迷不复,自婴屯蹇,喟然回虑,题彼泰山,郁确其高,梁甫回连枳棘充路,陟之无缘,将伐无柯,患兹蔓延,惟以永叹,涕霣潺湲。
《列子·天瑞篇》:林类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陇端,面之而叹曰: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不辍。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耶。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
《力命篇》:杨朱之友季梁得疾,七日大渐。其子环而泣之,请医。季梁谓杨朱曰:吾子不肖如此之甚,汝奚不为我歌以晓之。杨朱歌曰:大其弗识,人胡能觉。匪祐自天,弗孽由人。我乎汝乎。其弗知乎。医乎巫乎。其知之乎。
《说苑》:曾子芸瓜而误斩其根,曾晰怒,援大杖击之,曾子仆地;有顷苏,蹶然而起,进曰: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晰听其歌声,而知其平也。
《史记·齐世家》:庄公问崔杼病,遂从崔杼妻。妻入室,与崔杼自闭户不出,公拥柱而歌。崔杼之徒持兵从中起。遂弑之。
《风俗通》:百里奚为秦相,堂上乐作,所赁濣妇,自言知音,因援琴抚弦而歌云: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鸡,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问之,乃其故妻。还为夫妇也。
《越绝书》:荆王,杀子奢而并杀子尚。子胥闻之,南奔吴。至江上,见渔者,曰:来,渡我。渔者知其非常人也,欲往渡之,恐人知之,歌而往过之,曰:日昭昭,侵以暆,与子期甫芦之漪。子胥即从渔者之芦漪。日入,渔者复歌往,曰:心中日暆,子可渡河,何为不出。船到即载入。《吴越春秋》:伍员奔吴,追者在后,几不得脱。至江,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方溯水而上。子胥呼之,谓曰:渔父渡我。如是者再。渔父欲渡之,适会旁有人窥之,因而歌曰: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渔父又歌曰: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寖急兮,当奈何。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浔之津。子胥既渡,渔父视之有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
子胥引军击郑,郑定公大惧,乃令国中曰:有能还吴军者,吾与分国而治。渔者之子应募曰:臣能还之。不用尺兵斗粮,得一桡而行歌道中,即还矣。公乃与渔者之子桡。子胥军将至,当道扣桡而歌曰:芦中人。如是再。子胥闻之,愕然大惊,于是释郑国。
越王句践入臣于吴,遂登船径去,终不返顾。越王夫人乃据船哭,顾乌鹊啄江渚之虾,飞去复来,因哭而歌之,曰:仰飞鸟兮乌鸢,凌元虚兮翩翩。集洲渚兮优悠,啄虾矫翮兮云閒,任厥兮往还。妾无罪兮负地,有何辜兮谴天。帆帆独兮西往,孰知返兮何年。心惙惙兮若割,泪泫泫兮双悬。又哀吟曰:彼飞鸟兮鸢乌,已回翔兮翕苏。心在专兮素虾,何居食兮江湖。徊复翔兮游飏,去复返兮于乎。始事君兮去家,终我命兮君都。终来遇兮何幸,离我国兮去吴。妻衣褐兮为婢,夫去冕兮为奴。岁遥遥兮难极,冤悲痛兮心恻。肠千结兮服膺,于乎哀兮忘食。愿我身兮如乌,身翱翔兮矫翼。去我国兮心摇,情愤惋兮谁识。越王闻夫人怨歌,心中内恸,乃曰:孤何忧。吾之六翮备矣。
越王,还于吴,置酒文台,群臣为乐,乃命乐作伐吴之曲。
采葛之妇人,伤越王用心,乃作若何之歌,辞曰:尝胆不苦味若饴,今我采葛以作丝。
《楚词》:楚襄王问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战国策》:荆轲入秦。太子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冲冠。
冯煖,寄食。孟尝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煖不复歌。
《列女传》:赵简子南击楚,津吏醉,不能渡,怒,将杀之,津吏女娟,持楫而前,曰:妾愿以鄙躯易父之死。备员用楫,遂与渡,中流奏河激之歌,曰:升彼河兮西观清,水扬波兮杳冥,祷求福兮醉不醒,诛将加兮妾心惊,罚既释兮渎乃清,妾持楫兮操其维,蛟龙助兮主将归,呼来棹兮行勿疑。简子大说,立为夫人。
《新序·杂事篇》:赵简子上羊肠之坂,群臣皆偏袒推车,而虎会独担戟行歌,不推车。简子曰:寡人上坂,群臣皆推车,会独担戟行歌不推车,是会为人臣侮其主,为人臣侮其主,其罪何若。虎会对曰:为人臣而侮其主者,死而又死。君亦闻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乎。简子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何若。虎会对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智者不为谋,辩者不为使,勇者不为斗。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辩者不为使,则使不通;勇者不为斗,则边境侵。简子曰:善。乃罢群臣不推车,为士大夫置酒,与群臣饮,以虎会为上客。
《史记·赵世家》:烈侯好音,谓相国公仲连曰:寡人有爱,可以贵之乎。公仲曰:富之可,贵之则否。烈侯曰:然。夫郑歌者枪、石二人,吾赐之田,人万亩。公仲曰:诺。不与。居一月,烈侯从代来,问歌者田。公仲曰:求,未有可者。有顷,烈侯复问。公仲终不与,乃称疾不朝。番吾君自代来,谓公仲曰:君实好善,而未知所持。今公仲相赵,于今四年,亦有进士乎。公仲曰:未也。番吾君曰:牛畜、荀欣、徐越皆可。公仲乃进三人。及朝,烈侯复问:歌者田何如。公仲曰:方使择其善者。牛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烈侯逌然。明日,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明日,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所与无不充,君说。烈侯使使谓相国曰:歌者之田且止。官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赐相国衣二袭。武灵王梦见处女鼓琴而歌诗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异日,王饮酒乐,数言所梦,想见其状。吴广闻之,因夫人而纳其女娃嬴。孟姚也。孟姚甚有宠于王,是为惠后。
《韩子·外储说》:宋王筑武宫,讴癸倡,行者止观,筑者不倦。王闻,召而赐之。对曰: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王召射稽使之讴,行者不止,筑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胜如癸美,何也。对曰:王试度其功:癸四板,射稽八板;癸五寸,射稽二寸。
《淮南子·道应训》:齧缺问道于被衣。言未卒,齧缺继以雠夷。被衣行歌而去,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直实知不,以故自恃。墨墨恢恢,无心可与谋。彼何人哉。《拾遗记》: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山顶。楚怀王时与群才赋诗于水湄,每四仲之节,王尝绕山以游宴,各举四仲之气,以为乐章。仲春律中夹钟,乃作轻风流水之诗,宴于山南。时中蕤宾,乃作皓露秋霜之曲。《列女传》:陶婴者,鲁陶门之女也。少寡,养幼孤,无昆弟,织绩为产。鲁人或闻其义,将求焉。婴闻之,恐不得免,作歌,明己之不更二也。其歌曰:黄鹄之早寡兮,七年不双。鹓颈之独宿兮,不与众同。
《隋书·地理志》: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博物志》: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旨。于一日,遂辞归。秦青乃饯于郊,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返,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遗粮过雍门,鬻歌假食而去,馀响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神,弗去。过逆旅,凡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喜欢忭舞,弗能自禁。乃厚赂而遣之。故雍门人至今善歌哭,效娥之遗声也。
《诚斋杂记》:吴郡沈丰为零陵太守。到官一年,甘露降,五县流被,山林膏草木,时人歌之。
王珉与嫂婢通,嫂知,挞之。珉好持白团扇,婢制白团扇歌,赠珉。韩凭为宋康王舍人,妻何氏美,王欲之,捕舍人筑青陵台。何氏作乌鹊歌,歌曰: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宋王。
吴王夫差小女,名紫玉,悦士子韩重,欲嫁之,不得,乃结气而死。重游学归,知之,往吊于墓侧。玉见形,抱重延颈而歌。
《说苑》:襄成君始封之日,衣翠衣,带玉剑,履缟舄,立于游水之上。楚大夫庄辛,过而说之,曰:君独不闻夫鄂君子晰之汎舟于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极䓣芘,张翠盖而检犀尾,班丽桂社,会钟鼓之音,毕榜枻越人拥楫而歌。鄂君子晰曰:吾不知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于是乃召越译,楚说之曰:今夕何夕兮搴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子晰乃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洞仙传》:郭四朝者,燕人也。秦时得道,来句曲山南所住,作塘遏涧水,令深基,墌垣墙。今犹有可识处。四朝乘小船游戏其中,每扣船而歌。
《閒中记》:秦始皇冢,在骊山,运石于渭南诸山。故其歌曰:运石渭南岭,渭水为不流。千人一唱,万人一歌。《女侠传》:虞氏,西楚霸王项羽美人也。羽被汉围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乃起饮帐中。慷慨悲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曰: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泣数行下,遂自刎。《汉书·高祖本纪》:十二年十月,上破布军于会缶,布走,令别将追之。上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击筑,自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上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赵幽王友传》:友以诸吕女为后,不爱,爱他姬。吕女怒去,谗之于太后。太后召赵王至,置邸不见,令卫围守之,不得食。其群臣或窃馈之,辄捕论之。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王侯兮,彊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遂幽死。以民礼葬之长安。
《赵共王恢传》:太后以吕产女为赵王后,王不得自恣。王有爱姬,王后鸩杀之。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王悲思,六月自杀。太后闻之,以为用妇人故自杀,无思奉宗庙礼,废其嗣。
《齐悼惠王传》:悼惠王太子襄为齐哀王,吕太后称制。哀王弟章入宿卫于汉,高后封为朱虚侯,高后立诸吕为三王。章忿刘氏不得职。尝入侍燕饮,章进歌舞,已而曰:请为太后言耕田。高后儿子畜之,笑曰:顾乃父知田耳,若生而为王子,安知田乎。章曰:臣知之。太后曰:试为我言田意。章曰: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太后默然。
《张良传》: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吕后使建成侯吕泽劫良,曰:为我画计。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所不能致者四人。公诚能毋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一助也。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问曰: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其姓名。上乃惊曰:吾求公,避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辱,故恐而亡匿。今闻太子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愿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上召戚夫人指示曰:我欲易之,彼四人为之辅,羽翼已成,难动矣。吕氏真乃主矣。戚夫人泣涕,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缯缴,尚安所施。歌数阕,戚夫人欷歔流涕,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
《广川王去传》:去立姬阳成昭信为后,陶望卿为脩靡夫人。昭信谓去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旁。又数出入南户窥郎吏,疑有奸。去曰:善司之。以故益不爱望卿。后与昭信等饮,诸姬皆侍,去为望卿作歌曰:背尊章,嫖以忽,谋屈奇,起自绝。行周流,自生患,谅非望,今谁怨。使美人相和歌之。去曰:是中当有自知者。昭信欲擅爱,曰:王使明贞主诸姬,淫乱难禁。请闭诸姬舍门,无令出敖。使其大婢为仆射,主永巷,尽封闭诸舍,上籥于后,非大置酒召,不得见。去怜之,为作歌曰:愁莫愁,居无聊。心重结,意不舒。内茀郁,忧哀积。上不见天,生何益。日崔隤,时不再。愿弃躯,死无悔。令昭信声鼓为节,以教诸姬歌之,歌罢辄归永巷,封门。
《匈奴传》:孝惠、高后时,冒顿寖骄,为书,使使遗高后。高后大怒,议,发兵击之。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问季布,布曰:哙可斩也。前陈豨反于代,汉兵三十二万,哙为上将军,时匈奴围高帝于平城,哙不能解围。天下歌之曰:平城之下亦诚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今歌唫之声未绝,伤痍者甫起,而哙欲摇动天下,妄言以十万众横行,是面谩也。
《论衡·自然篇》:曹参为汉相,纵酒歌乐,不听政治,其子谏之,笞之二百。当时天下无扰乱之变。参德优也。《西京杂记》:高帝戚夫人,善鼓瑟击筑,帝常拥夫人倚瑟而弦歌。毕,每泣下流涟。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侍妇数百皆习之。后宫齐首高唱,声彻云霄。
《搜神记》:戚夫人侍儿贾佩兰,说:在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豕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来。
《史记·乐书》:高祖过沛诗三侯之章,令小儿歌之。高祖崩,令沛得以四时歌舞宗庙。孝惠、孝文、孝景无所增更,于乐府习常隶旧而已。至今上即位,作十九章,令侍中李延年次序其声,拜为协律都尉。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皆集会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通知其意,多尔雅之文。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元冥。世多有,故不论。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以为太一之歌。歌曲曰: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与友。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次作以为歌。歌诗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裔服。中尉汲黯进曰:凡王者作乐,上以承祖宗,下以化兆民。今陛下得马,诗以为歌,协于宗庙,先帝百姓岂能知其音邪。上默然不悦。丞相公孙弘曰:黯诽谤圣制,当族。
《汉书·武帝本纪》: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作白麟之歌。
元鼎四年六月,得宝鼎后土祠旁。秋,马生渥洼水中。作宝鼎、天马之歌。
元封二年夏四月,至瓠子,临决河,命从臣将军以下皆负薪塞河堤,作瓠子之歌。
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灊天柱山,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
太初四年春,贰师将军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作西极天马之歌。
太始三年二月,行幸东海,获赤雁,作朱雁之歌。《张释之传》:释之从行至霸陵,上居外临厕。时慎夫人从,上指视慎夫人新丰道,曰:此走邯郸道也。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
《外戚传》:李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及夫人卒。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帐帷,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帷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
《西域传》:乌孙国昆莫,使使献马,愿得尚汉公主。汉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以妻焉。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昆莫年老,言语不通,公主悲愁,自为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天子闻而怜之,閒岁遣使者持帷帐锦绣给遗焉。
《史记·东方朔传》:方朔,为侍谒者,常持节出使。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閒者也。席中,酒酣,据地歌: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武帝内传》:七月七日,王母命法婴歌元灵之曲。《三辅黄图》:汉武帝于甘泉宫更置前殿,始造宫室。有芝生甘泉殿边房中。乃作芝房之歌。
《七略》:汉兴,鲁人虞公善雅歌,发声,尽动梁上尘。《广博物志》:张仲春,武帝时人也。善雅歌,与李延年并时。每奏新歌,莫不称善。
《拾遗记》:汉武帝思怀往者李夫人,不可复得。时始穿昆灵之池,泛翔禽之舟。帝自造歌曲,使女伶歌之。时日已西,倾凉风激水,女伶歌声甚遒,因赋落叶哀蝉之曲曰: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汉武故事》:上幸平阳公主家,置酒作乐。子夫为讴者,善歌,能造曲,每歌挑上。上喜,动,起更衣,子夫因侍尚衣轩中,遂得幸。上见其美发,悦之,遂纳于宫中。《洞冥记》:武帝所幸宫人,名丽娟,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拂之,恐体痕也。每歌,李延年和之。于芝生殿唱回风之曲,庭中花皆翻落。
《汉书·苏武传》:昭帝即位,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常惠教使者谓单于,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以让单于。单于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功显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何以过。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
《西京杂记》:始元元年,黄鹄下太液池。上为歌曰:黄鹄飞兮下建章,羽肃肃兮行跄跄,金为衣兮菊为裳。唼喋荷荇,出入蒹葭,自顾菲薄,愧尔嘉祥。
《拾遗记》:汉昭帝时,命水嬉游宴永日,以文梓为船,木兰为柁,刻飞鸾翔鹢,饰于船首。随风轻漾,毕景忘归,乃至通夜。使宫人歌曰:秋素景兮泛洪波,挥纤手兮折芰荷。凉风凄凄扬棹歌,云光开曙月低河。万岁为乐岂云多。
《汉书·燕剌王旦传》:上官桀等因谋共杀霍光,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发觉,桀等皆伏诛。王忧懑,置酒万载宫,会宾客群臣妃妾坐饮。王自歌曰: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横术何广广兮,固知国中之无人。华容夫人起舞曰:发纷纷兮寘渠,骨籍籍兮亡居。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裴回两渠閒兮,君子独安居。坐者皆泣。天子使使者赐玺书王。即以绶自绞。夫人随旦自杀者二十馀人。
《广陵厉王胥传》:胥,祝诅事发觉,有司按验,天子遣廷尉、大鸿胪即讯。胥既见使者还,置酒显阳殿,召太子霸及子女董訾、胡生等夜饮,使所幸八子郭昭君、家人子赵左君等鼓瑟歌舞。王自歌曰:欲久生兮无终,长不乐兮安穷。奉天期兮不得须臾,千里马兮驻待路。黄泉下兮幽深,人生要死,何为苦心。何用为乐心所喜,出入无悰为乐亟。蒿里召兮郭门闳,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左右悉更涕泣奏酒,至鸡鸣时罢。以绶自绞死。
《朱买臣传》:买臣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閒。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
《王褒传》:神爵、五凤之閒,天下殷富,数有嘉应。上颇作歌诗,欲兴协律之事,丞相魏相奏言善鼓雅琴者勃海赵定、梁国龚德,皆召见待诏。于是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选好事者令依鹿鸣之声习而歌之。时泛乡侯何武为僮子,选在歌中。久之,武等学长安,歌太学下,转而上闻。宣帝召见武等观之,皆赐帛,谓曰:此盛德之事,吾何足以当之。
《何武传》:宣帝时,天下和平,四裔宾服,神爵、五凤之閒屡蒙瑞应。而益州刺史王襄使辩士王褒颂汉德,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武年十四五,与成都杨覆众等共习歌之。
《三辅黄图》:宣曲宫在昆明池西,孝宣帝晓音律,常于此度曲,因以为名。
《汉书·元帝本纪》:赞帝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
《王式传》:博士江公世为鲁诗宗,至江公著孝经说,心嫉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式曰:闻之于师:客歌骊驹,主人歌客无庸归。
《元后传》:翁孺生禁,凡有八男,列于三公。而五侯群弟,争为奢侈;大治第室,起土山渐台,洞门高廊阁道,连属弥望。百姓歌之曰:五侯初起,曲阳最怒,坏决高都,连竟外杜,土山渐台西白虎。初,成都侯商尝病,欲避暑,从上借明光宫。后又穿长安城,引内澧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立羽盖,张周帷,辑濯越歌。
《飞燕外传》:成帝太液池中起瀛洲榭,高四十尺。后于榭上歌归风送远之曲,帝以文犀簪击玉瓯,命侍郎冯无方吹笙,以倚后歌。
《西京杂记》:盛览,字长通,牂牱名士。因相如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之语。作合组歌列锦赋。
《后汉书·明帝本纪》:永平二年十月壬子,养老。诏:升歌鹿鸣,下管新宫。
《蔡遵传》: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
《宋书·乐志》:明帝初,东平宪王苍总定公卿之议:宗庙宜各奏乐,不应相袭,所以明功德也。又制舞歌一章,荐之光武之庙。
《三辅决录》:梁鸿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邙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后汉书·章帝本纪》:永平十八年十二月癸巳,有司奏言:孝明皇帝作登歌,正雅乐,共进武德之舞。
《周举传》:举为蜀郡太守,坐事免。大将军梁商表为从事中郎,甚敬重焉。永和六年三月上巳日,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举时称疾不往。商与亲昵酣饮极欢,及酒阑倡罢,继以薤露之歌,坐中闻者,皆为掩涕。太仆张种时亦在焉,会还,以事告举。举叹曰:此所谓哀乐失时,非其所也。殃将及乎。
《赵岐传》:岐逃难四方。自匿姓名,卖饼北海市中。安丘孙嵩,游市见岐,察非常人,遂以俱归。藏岐复壁中数年,作厄屯歌二十三章。《廉范传》:范字叔度,为蜀郡太守。成都民物丰盛,屋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裤。
《广博物志》:汉桓帝时,有马子侯者,为人颇痴,自谓晓音律。黄门乐人更相嗤诮。子侯不知名陌上桑,反言凤将雏,辄摇头欣喜,多赐左右钱帛,无复惭色。《拾遗记》:灵帝初平三年,游于西园,起裸游馆千閒,采绿苔而被阶,引渠水以绕砌,周流澄澈,乘船以游漾,使宫人乘之,选玉色轻体者,以执篙楫摇漾于渠中,其水清澄,以盛暑之时,使舟覆没,视宫人玉色者,又奏招商之歌,以来凉气也。歌曰:凉风起兮日昭渠,青荷昼偃叶夜舒。惟日不足乐有馀。清丝玉管歌玉凫,千年万岁喜难踰。
《黄宪外史》:徵君入秦倚歌于渭桥,有负薪者,过而问曰:子何人,斯倚歌于渭水之梁乎。徵君对曰:甫,汉室之徵君也。吊古于秦,悲而倚歌,非汝所测也。
李膺访徵君于衡门,道遇郭泰,乃税驾于野,与郭泰乘蹇驴而造焉。有樵者,临溪浣足而歌曰:衡门之雪霏霏兮,有客缊袍。寒溪澹而无声兮,木落寒皋。《独异志》:魏武残人性命,重伎艺。有一歌儿性甚慧,而声响入云。操爱其声,未忍杀,乃于群妾中求得二人,声如歌者,密令教授,数月乃成。听之,立杀其前者。《文士传》:太祖闻阮瑀名,辟之,不应。连见偪促,乃逃入山。太祖使人焚山,得瑀,送至召入。太祖时征长安,大延宾客,使就伎人列,瑀善解音,能鼓琴,遂抚弦而歌曰: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青盖。巡九州,征东西,人怨士为知己死,女为悦者玩。恩义苟敷畅,他人焉能乱。为曲既捷,音声殊妙。当时冠坐,太祖大悦。
《魏志·管宁传注》:宁以世多妄变氏族者,违圣人之制,非礼命姓之意,故著《姓氏歌》
《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闻奇录》:留赞为将,临敌必先被发叫天,因抗音而歌,左右应之,歌毕乃进战。
《水经注》:堵阳县侧水,谓之白马塞。孟达为守,登之而叹曰:刘封、申耽据金城千里,而更失之乎。为上堵吟,音韵哀切,有恻人心。今水次尚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