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八十一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二百八十一卷目录

 宴飨部汇考一
  陶唐氏〈帝尧一则〉
  夏〈帝启一则〉
  周〈总一则上〉

礼仪典第二百八十一卷

宴飨部汇考一

陶唐氏

帝尧馆舜于贰室,舜亦飨帝,迭为宾主。
《史记·五帝本纪》不载。按《路史》:舜尚见帝,帝馆之于贰室,亦飨帝,迭为宾主。语礼乐,详而不孛。语政治,简而易行。论道广大而亡穷,论天下事,贯昵条达,咸叶于帝,而咸可底绩。于是锡之絺衣、雅琴,命之姚姓。

帝启元年,大飨诸侯。
《左传》:昭公四年,椒举言于楚子曰:夏启有钧台之飨。
《竹书纪年》:启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诸侯从帝归于冀都。大飨诸侯于璿台。按《通鉴前编》:二岁,伯益归政,就国,帝亲政,大飨于诸侯。

周制,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
《周礼·天官》:宰夫之职,凡朝觐会同宾客,以牢礼之法,掌其牢礼,委积膳献,饮食宾赐之飧牵,与其陈数。
郑康成曰:牢礼之法,多少之差,及其时也。三牲,牛、羊、豕,具为一牢。 王氏详说曰:牢礼之法者,盖委积膳献,饮食宾,赐之飧牵,无非牢礼。按《聘礼》云:宾至,大夫帅至于馆,宰夫朝服设飧,是宾始至,则有飧礼。飧,小礼,又曰聘致饔。是宾已至,则有饔礼。饔,大礼,先郑以飧为夕食,非也。贾氏以饔饩为牢礼,亦非也。夫宾至,设飧,何待夕乎。凡礼皆有牢,何必饔乎。委积膳献,饮食宾,赐之飧牵,掌客行人所掌,可考而知。上公五积,侯伯四积,子男三积。《地官·遗人》所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是委积往来道路间所给用也。膳则掌客,所谓上公殷膳大牢,以及归,侯伯殷膳,则无及归。子男又无殷膳矣。此之谓膳献,则掌客所谓上公乘禽日九十双,侯伯七十,子男五十。唯上介皆有禽献饮,则《行人》所谓飨礼九献,侯伯七献,子男五献。此所谓饮食,则《行人》所谓上公食礼九举,侯伯七举,子男五举。此之谓食宾赐,掌客所谓凡介,行人、宰史皆有飧饔饩,以其爵等之牢礼之陈数。曰宾赐云者,以其宾之,故而赐其群下耳。此之谓宾赐飧牵,则是自委积以下膳献,饮食宾赐皆有飧牵,掌客所谓上公飧五牢,饔饩九牢,其死牢如飧之陈牵四牢。侯伯飧四牢,饔饩七牢,其死牢如飧之陈牵三牢。子男飧三牢,饔饩五牢,其死牢如飧之陈牵二牢。此谓飧牵,但致积、致飧、致饔饩、致饔食,与夫宾赐,皆有牢礼。必曰飧牵者,以客始至之礼为言耳。委积,虽不言牢数,然积视飧牵三问,皆脩群介,行人、宰史皆有牢。郑氏谓:君用脩,臣用牢。非礼以为脱误,当矣。由是言之,委积亦有牢,委积往来皆有之。此所以先于膳献饮食也。言飧不及饔,言牢不及死牢,义亦在其中矣。 王氏曰:陈数,则以爵等,为之牢礼所陈之数。 郑锷曰:簋十有二,牲三十有六,皆陈,醯醢百瓮,皆陈所谓陈数也。

膳夫,凡王祭祀宾客食,则彻王之胙俎。
贾氏曰:祭祀,谓祭宗庙。胙俎,谓若特牲少牢,主人受尸,酢尸东西面,设主人俎于席前。王受尸酢,礼亦当然。宾客食,谓王与宾客礼食于庙。宾在户牖之间,王在阼阶上,各有馔,皆设俎,故亦有胙俎也。

凡王之稍事,设荐脯醢。
贾氏曰:按下经《燕饮酒》,谓大事与臣饮酒。则此云王之稍事,是小事而饮酒也。故空设荐脯醢。若大饮与食,则有牲体矣。

王燕饮酒,则为献主。
郑司农曰:主人当献宾,则膳夫代王为主,君不敌臣也。《燕义》曰:使宰夫为献,主臣莫敢与君亢礼。崔氏曰:凡王燕诸侯,皆于路寝,使膳夫为主人,王不为主。以燕礼轻,故君不酌也。故为献主。 杨氏曰:说者,谓君臣之义,不可以燕废也。不然,礼受爵于君前,则降而再拜,燕所以待群臣嘉宾也。而使之有升降拜揖之劳,是以犬马畜之矣。故以膳夫为献主,而王不自献酬焉。是《孟子》所谓养君子之
道,而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之义也。 王昭禹曰:王之于群臣,其礼有飨,有燕。飨以训恭俭,则以礼为尚。燕以示慈惠,则以恩为尚。致于寝,所以示私也。服用朝,所以示礼也。酒行无算,所以亲之也。登歌鹿鸣,所以乐之也。间歌鱼丽,所以备物也。王之于燕,所以将其厚意者如此,群臣嘉宾胡为而不尽其心哉。

外饔掌外祭祀之割亨,共其脯脩,刑膴,陈其鼎俎实之牲体鱼腊。凡宾客之飧饔飨食之事,亦如之。
王昭禹曰:飨以饮为主,《行人》所谓飨礼九献之类是也。食以食为主,《行人》所谓食礼九举之类是也。飨食,又王所以待宾客之厚礼也。

亨人,祭祀,共大羹铏羹,宾客亦如之。
郑锷曰:宾客亦共之,谓大飨之时也。

酒正,共宾客之礼,酒,共后之致饮于宾客之礼,医酏糟,皆使其士奉之。
王昭禹曰:礼酒,谓致飨于宾客之酒。飨以训恭俭,爵盈而不敢饮,为礼而已。 史氏曰:后之宾客,公卿之妻,燕见而饮也。 王氏曰:建国,则王立朝,后立市。祭祀,则王耕以供粢盛,后蚕以为祭服。王献而后亚祼,王亲牵射牲,后亲彻豆笾。宾客则亦王祼献而后亚献,则王致酒,后致饮。夫妇相成之义也。

凡王之燕饮酒,共其计,酒正奉之。
易氏曰:燕朝之暇,王所与饮酒,或与同姓之伯父、叔父,或异姓之伯舅、叔舅,或公卿大夫之贵而亲也。 王昭禹曰:飨以训恭俭,燕以共其多寡之计。

凡飨士庶子,飨耆老孤子,皆共其酒,无酌数。
郑锷曰:飨礼之严,几设而不倚,爵盈而不饮,所以训恭俭。而此言共酒无酌数,何也。盖此所谓飨,非大飨也。以飨士庶子之在王宫也。有宿卫之忠勤,或用酒以饮之,所以劳其功。耆老之子,孤子之父,死于王事,悯其茕独无依,或用酒以饮之,所以念其功。其飨之也,不过以醉为度,示恩意之厚耳。

酒人,共宾客之礼酒饮酒而奉之。
王氏曰:飨酒,为礼而已,故谓之礼酒。燕以示慈惠,故燕饮谓之饮酒。

《地官·牛人》:凡宾客之事,共其牢礼积膳之牛。
郑康成曰:牢礼,飧饔也。积所以给宾客之用。若《司仪职》曰主国五积者也。膳所以閒礼宾客,若《掌客》云殷膳大牢。 史氏曰:既以生馈之,又以熟进之。

飨食宾射,共其膳羞之牛。
史氏曰:飨食,宾射讲礼之时用也。 贾氏曰:飨者,亨大牢以饮宾献。依命数食者,亦亨大牢以食。食礼九举,七举,五举,亦依命数,无酒献酬耳。皆在于庙。以速宾射者,谓大射,及与宾客射于朝,天子诸侯射先行。燕礼皆有殽俎,故有牛也。膳羞之牛,谓献宾时,宰夫所进俎是也。

舂人,凡飨食共其食米。
郑康成曰:飨有食米,则飨礼兼燕与食。

饎人,凡宾客共其簠簋之实,飨食亦如之。
王氏曰:舂人,舂谷以为米。饎人,炊米以为食。其职事相成。故舂人祭祀,共齍盛之米。饎人祭祀,共盛舂人、宾客共牢礼之米。而饎人共其簠簋之实,饎人共王及后之六食。饔飧亦共簠簋之实,而舂人不言其米,则以言祭祀宾客,从可知也。

槁人,若飨耆老,孤子,士庶子,共其食。
郑康成曰:士庶子,卿大夫士之子弟,宿卫王宫者。

《春官》:大宗伯之职,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
王昭禹曰:饮食之礼,所谓族食、族燕之礼。

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
郑锷曰:诸侯来朝曰宾,诸侯之臣曰客。待以飨燕之礼,所以示隆厚之情。飨在朝,燕在寝,飨则设几而不倚,爵盈而不饮,以训恭俭。燕则脱履升堂,行无算爵,以醉为度,以示慈惠。说者见定王,谓公当飨,卿当燕,谓礼各有所施。余以为,行人于诸侯、上公则三飨三燕,侯伯则再飨再燕,子男则一飨一燕。其实诸侯与其臣朝聘,有飨又有燕。彼定王之言,特示公卿之别尔。如管仲平戎于王,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则大夫亦飨也。湛露之诗,天子所以燕诸侯,则诸侯亦燕也。故以四方宾客总言之。王氏曰:宗族兄弟饮食之而已,致其爱也。四方宾客,则有燕飨之礼,致其敬也。

小宗伯之职,辨六尊之名物,以待祭祀宾客。
贾氏曰:案司尊彝惟祭祀陈六彝、六尊,不见为宾客陈六尊,此盖在庙飨宾客时也。又郁人掌祭祀宾客之祼,则六彝亦为祭祀宾客。而上文不言者,举下明上也。

肆师之职,大宾客,涖筵几,筑鬻。
郑康成曰:此王所以礼宾客。

赞祼将。
郑康成曰:酌郁鬯,授大宗伯载祼。

大朝觐佐傧,共设匪瓮之礼。
王昭禹曰:匪以实币,瓮以实醯醢,其物其事,掌客、笾人等共之。其所设之礼,肆师共之。 郑锷曰:宾客朝觐,俱为见王之诸侯。然谓之大宾客,则以客礼而见天子者。谓之大朝觐,则以臣礼而见天子者。惟其为宾,故有筵几祼将之礼。惟其为臣,故有匪瓮飨食之礼。

飨食,授祭。
郑康成曰:授宾祭肺。 贾氏曰:祭谓祭先造食者。必知祭肺者,有虞氏祭首,夏后氏祭心,殷祭肝,周祭肺。故知祭者,祭肺也。 郑锷曰:待以飨食之盛。《礼》:宾客当祭,肆师授之以所祭之品。王食,则膳夫授祭。飨食宾客,则使肆师授之为佐傧,以待宾客。

司几筵,凡大朝觐,大飨射。凡封国命诸侯,王位设黼依。
黄氏曰:大飨,会同,飨诸侯也。《掌客》所谓王合诸侯而飨。《礼》:诸侯长十有再献者也。大射,泽宫之射也。

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飨射,则鷩冕。
郑康成曰:飨射,飨食宾客,与诸侯射也。鷩画以雉,谓华虫也。其衣三章,裳四章,凡七。 贾氏曰:飨食,则《大行人》上公三飨三食之等。但飨食在庙,故亦服鷩冕。

世妇,帅六宫之人共齍盛,相外内宗之礼事,大宾客之飨食亦如之。
贾氏曰:王后亦有助王礼宾之法,故内宰凡宾客之祼献瑶爵,皆赞。 郑锷曰:比之、帅之、诏之、相之,皆如祭祀焉。

内宗掌宗庙之祭祀,荐加豆笾,及以乐彻,则佐传豆笾,宾客之飨食亦如之。
王昭禹曰:彻豆亦如祭祀。

大司乐,大飨不入牲,其他皆如祭祀。
郑锷曰:祫祭先王,飨五帝于明堂,飨来朝之诸侯,皆谓之大飨。此所谓大飨,飨来朝之诸侯也。祭祀,迎牲入庙,而始杀。飨宾,则杀牲于门外,鼎而后入。故不迎牲,不奏昭。夏惟此与祭祀不同。祭有入牲之礼者,告博硕肥腯,又以告幽全也。宾客之来,随命数以致礼。在主人,不当告于宾客。然先王待宾客如待神明,故其他皆得而同。 郑康成曰:其他谓王出入,宾客出入,亦奏王夏肆夏。 项氏曰:礼曰:大飨,其王事欤。又云:其出也,肆夏而送之。

乐师,飨食诸侯,序其乐事,令奏钟鼓,令相,如祭之仪。
王昭禹曰:飨以饮为主,食以食为主。 郑锷曰:飨食,诸侯则奏乐之际,序其作乐之事。故令奏钟鼓,以为节乐。终则令相瞽矇以退,皆如祭祀之仪。惟不入牲之事异而已。

大师,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下管,播乐器,令奏鼓朄。大飨亦如之。
王昭禹曰:所以敬诸侯,亦如祭祀之礼。

钟师,凡祭祀飨食,奏燕乐。
易氏曰:燕以示慈惠,祭礼主乎敬,飨礼主乎肃。祭祀飨食,何以奏燕乐。王与诸侯行飨食之礼,若飨元侯,则升歌《肆夏》,颂合《大雅》。飨五等诸侯,则升歌《大雅》,颂合《小雅》。飨同乎燕,故谓之燕乐。其礼在庙,故与祭祀同其乐。足以见先王之仁鬼神,仁宾客也。 李嘉会曰:飨以居前,食以居后,则燕在其中。

笙师,凡祭祀飨射,共其钟笙之乐,燕乐亦如之。
郑康成曰:钟笙,与钟声相应之笙。

镈师,凡祭祀,鼓其金奏之乐,飨食宾射,亦如之。
愚案:金,钟声也。鼓者,所以击其钟也。

靺师掌教靺乐。祭祀,则帅其属而舞之。大飨亦如之。
刘执中曰:舞靺之位在门外,祭祀、大飨皆用之,示四夷来王也。

籥师,祭祀,则鼓羽籥之舞,宾客飨食,则亦如之。
郑锷曰:于祭祀宾客之时,鼓而作其羽籥之舞。故曰鼓。

鞮鞻氏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祭祀,则吹而歌之,燕亦如之。
陈祥道曰:燕诸侯则有湛露,燕群臣嘉宾则有鹿鸣,燕夷狄则有蓼萧。于太仆,则见王所以燕者,于内朝之地。故云:相其法。于酒正,见王所以燕者,有多寡之数,故曰共其计。若鞮鞻氏之燕,则凡有燕集,皆掌声歌也。

典庸器,祭祀,帅其属而设笋虡,陈庸器,飨食宾射亦如之。
郑锷曰:陈于飨食宾客之时,以彰先王之功,可服诸侯,且以为国之华。

司干,祭祀,舞者既陈,则授舞器,既舞则受之,宾飨亦如之。
郑康成曰:干舞者,所持谓盾也。

《夏官》:大司马之职,大祭祀飨食,羞牲鱼,授其祭。
易氏曰:大祭祀,谓庙飨之礼。飨食,则礼公侯等于庙。

大仆,王燕饮,则相其法。
郑锷曰:王有燕饮臣下之礼,以示慈惠。公三燕,侯伯再燕,子男一燕,其燕皆在寝。如主人酌宾,宾酬主人之类,皆有法也。大仆侍王左右,故相其法。燕而有法,则无废礼之愆。幽王荒废,饮酒无度,以其无法故欤。大仆相其法,此其所以用吉士,而不敢用便辟侧媚之人。

《秋官》:士师之职,诸侯为宾,则帅其属而跸于王宫。
郑锷曰:或谓诸侯为宾行燕飨然也。跸王宫,何耶。盖飨在庙,燕在寝。帅属跸王宫,则在寝时也。

职金,旅于上帝,则共其金版,飨诸侯亦如之。
项氏曰:金、版,盖皇邸之饰。为后版屏风者。金以示依于义,飨诸侯亦如之。承宾如承祭。

大行人,以九仪辨诸侯之命,等诸臣之爵,以同邦国之礼,而待其宾客。
郑康成曰:九仪,谓命者五,公、侯、伯、子、男。爵者四,孤、卿、大夫、士。

上公之礼,礼九牢。
郑锷曰:礼九牢,则朝飨之时,王朝所以待之之礼也。礼则掌客所言饔饩之大礼也。三牲备为一牢,王朝礼宾之礼,莫盛于此。 贾氏曰:饔饩大礼,朝飨后,乃陈于馆。

庙中将币,三飨王礼,再祼而酢。
郑锷曰:既摈而入庙,王受其飨,飨必用币。上公将送币以飨王。其飨也,必至于三,则礼成于三矣。

飨礼九献,食礼九举。
贾氏曰:飨礼,九献,谓后日王速宾,宾来就庙中行飨。 郑锷曰:飨礼者,设盛礼以饮宾也。有房烝以成其礼,有体荐以示其俭,有备物以象其德。设几而不倚,立饮也。爵盈而不饮,肴乾而不食。乐非雅声则不奏,物非正色则不列。所以定礼仪。其礼则九献,盖王酌献宾,宾酢主人,主人酬宾之后,更八献而礼毕。犹宗庙之九献,见其礼之至也。

诸侯之礼,礼七牢。
郑锷曰:飨食之礼,在侯所当用者,以七为节。在王所以待之者,亦以七为节。其视上公,降杀以两而然也。

摈者四人,将币,三飨王礼,壹祼而酢,飨礼七献,食礼七举。
郑康成曰:礼侯伯一祼,而酢者祼宾,宾酢王而已。后不祼也。

诸伯执躬圭,其他皆如诸侯之礼。
郑锷曰:礼如诸侯。所异,执躬圭而已。

诸子,礼五牢。
郑锷曰:牢礼,飨食之礼,以五为节。其视侯伯,降杀以两而然也。

摈者三人,庙中将币,三飨王礼,壹祼不酢,飨礼五献,食礼五举。
郑康成曰:礼子男一祼,不酢者,祼宾而已。不酢王也。不酢之礼,聘礼、宾礼是与。

诸男执蒲璧,其他皆如诸子之礼。
郑锷曰:诸男之礼,皆与诸子同。所以异者,执蒲璧而已。

凡大国之孤,庙中无相,以酒礼之,其他皆视小国之君。
郑锷曰:行聘飨于庙之时,亦不用相礼之人。王礼之一,用酒而已,不加郁鬯。其他如牢礼。祼酢飨食之礼,皆与子男同。

凡诸侯之卿,其礼各下其君二等以下,及其大夫士皆如之。
郑锷曰:凡诸侯之卿,有公之卿,有侯伯之卿,有子男之卿。或三命,或再命之不同。然王朝礼之也,各视其国之君而降二等。谓介与朝位宾主之步降二等也。其馀各以其爵焉。若夫其下之大夫、士,又降其君二等。故曰:皆如之。公以九,其卿则降而以七,其大夫士则降而以五。以侯伯言之,侯伯以七,其卿则降而以五,其大夫士则降而以三。以子男言之,子男以五,其卿则降而以三,其大夫士则降而以一。故《聘义》曰: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正谓是也。七虽无介,与步数所降者,牢礼之等也。

司仪,王燕,则诸侯毛。
郑锷曰:朝飨已毕,王燕之,以示慈惠。则择发须之白者,坐乎上,所以明贵老之礼。朝礼尊尊,《行人》言:飨礼食礼,而不及燕。此特言燕者,盖国之正礼,有飨有食,则有燕可知。此则会于国外之寝,以示恩也。燕礼亲亲,上齿而言。毛者血气衰,则毛发变,贵老之礼,宜以齿为高下。今以燕而尚恩,故唯以老而发之变异者为上。人亦有早衰而发先白者,亦有年高而发尚黑者,若只取其毛发之变者而尊
之,则早衰而发白,年尚未及者,或在年长者之上矣。余以为,诸侯之毛,亦以齿为上。 黄氏曰:当诸侯之入,王为之朝礼,而贵贵之教寓焉。为之燕礼,而老老之教寓焉。其朝也,公于上等,侯伯于中等,子男于下等,各以其礼摈之,贵贵也。其燕也,公三燕,侯伯再燕,子男一燕,各以其齿坐之,老老也。贵贵者,礼也。老老者,仁也。贤贤者,义也。爵也,齿也,德也,同为天下之达尊,而仁于天下也。尤不可食顷废焉。故四代之燕,或贵爵,或贵德,或贵齿,或贵亲,各从其所贵而加之。然不以爵之尊卑,德之小大为之序者,序齿而已。尚齿,仁也。尚老,又其仁之至也。

掌客,王合诸侯,而飨礼则具十有二牢,庶具百物备,诸侯长,十有再献。
郑锷曰:飨礼之具十二牢者,非常之礼也。昔吴人徵十二牢于鲁,子服景伯谓: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故王者法而用之。今飨诸侯,则具十二牢,庶具百物皆备。诸侯长亦十有二献者,盖论礼之常,则位虽极上公,亦止于九献而已。论君之惠则不然,彼其当朝之岁,朝飨于庙,固当从其礼之常。若夫非当朝之岁,王者特以国家有事,而大合之方伯,连率皆在,安可以无优异乎。故取天子所当用之礼,用以待夫为诸侯之长者,所以表其恩意之厚,出于非常也。然言诸侯长十有再献,则其他不用是礼矣。 黄氏曰:十二牢庶具,百物备,天子之礼也。而以飨诸侯长,非谓诸侯长当用此也。有司以供天子,天子推而飨之,《易》:大亨以养圣贤。此意也。诸侯咸在,其飨礼皆有等,独飨其长以天子之礼,欲使诸侯知长幼之义,且为天子所尊也。

《仪礼》:燕礼,小臣戒与者。
〈注〉小臣相君燕饮之法,戒与者,谓留群臣也。君以燕礼劳使臣,若臣有功,故与群臣乐之。小臣则警戒告语焉。饮酒以合会为欢也。〈疏〉自此以下尽射人告,具论告戒群臣及陈馔之事。

膳宰具官馔于寝东。
〈注〉膳宰,天子曰膳,夫掌君饮食膳羞者也。具官馔,具其官之所馔,谓酒也,牲也,脯醢也。寝,路寝。

乐人县。
〈注〉县钟磬也。国君无故不彻县宫,县者为燕新之。

设洗篚于阼阶东南,当东霤,罍水在东,篚在洗西南肆,设膳篚在其北西面。
〈注〉设,此不言其官贱也。当东霤者,人君为殿屋也。亦南北以堂深。肆,陈也。膳篚者,君象觚所馔也,亦南陈。言西面尊之,异其文。

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左元酒南上,公尊瓦大,两有丰,羃用绤若锡,在尊南南上,尊士旅食于门西,两圜壶。
〈注〉司宫,天子曰:小宰,听酒人之成要者也。尊方壶为卿大夫士也。臣道直方于东楹之西,予君专此酒也。《玉藻》曰:唯君面尊元酒在南,顺君之面也。瓦大,有虞氏之尊也。《礼器》曰:君尊瓦甒丰形,似豆,卑而大,羃用绤,若锡冬夏异也。在尊南,在方壶之南也。尊士旅食者,用圜壶变于卿大夫也。旅,众也。士众食谓未得正禄,所谓庶人在官者也。

司宫筵宾于户西东上,无加席也。
〈注〉筵,席也。席用蒲,筵缁布纯,无加席。燕私礼,臣屈也。诸侯之官,无司几筵也。

射人告具。
〈注〉告事具于君,射人主此礼,以其或射也。

小臣设公席于阼阶上,西乡,设加席,公升即位于席,西乡。
〈注〉《周礼》:诸侯酢席,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后。设公席者,凡礼:卑者先,即事尊者后也。〈疏〉自此下尽诸公卿者,论君臣位次及命羞者之事。

小臣纳卿大夫,卿大夫皆入门右,北面东上,士立于西方,东面北上,祝史立于门东,北面东上,小臣师一人,在东堂下南面,士旅食者立于门西,东上。
〈注〉纳者,以公命引而入也。自士以下从而入,即位耳。师,长也。小臣之长一人,犹天子大仆正君之服位者也。凡入门而右由闑东,左则由闑西。

公降立于阼阶之东南,南乡尔卿,卿西面北上尔大夫,大夫皆少进。
〈注〉尔,近也,移也。揖而移之,近之也。大夫犹北面少前。

射入请宾。
〈注〉命当由君出也。

公曰:命某为宾。
〈注〉某大夫也。

射人命宾,宾少进,礼辞。
〈注〉命宾者,东面南顾。礼辞,辞不敏也。
反命。〈注〉射人以宾之辞告于君。

又命之,宾再拜稽首,许诺。
〈注〉又复。

射人反命。
〈注〉告宾许。

宾出,立于门外东面。
〈注〉当更以宾礼入。

公揖卿大夫,乃升就席。
〈注〉揖之人之也。

小臣自阼阶北面,请执羃者,与羞膳者。
〈注〉执羃者,执瓦大之羃也。方圜壶无羃。羞膳,羞于公谓庶羞。

乃命执羃者,执羃者升自西阶,立于尊南北面东上。
〈注〉以公命于西阶前命之也。东上,元酒之羃为上也。羞膳者,从而东,由堂东升自北阶房中,西面南上。不言之者,不升堂,略之也。

膳宰,请羞于诸公卿者。
〈注〉小臣不请,而使膳宰于卑者,弥略也。礼以异为敬。

射人纳宾。
〈注〉射人为摈者也。〈疏〉自此至宾以虚爵降,论宾升堂主人献宾之事。

宾入及庭,公降一等揖之。
〈注〉及,至也。至庭,谓既入而左北面时。

公升就席。
〈注〉以其将与主人为礼,不参之也。

宾升自西阶,主人亦升自西阶,宾又北面,至再拜,宾答再拜。
〈注〉主人,宰夫也。宰夫,大宰之属,掌宾客之献饮食者也。其位在洗北西面。君于其臣,虽为宾,不亲献,以其尊莫敢伉礼也。至再拜者,拜宾来至也。天子膳夫为献主。

主人降洗,洗南西北面。
〈注〉宾将从降乡之。

宾降阶西东面,主人辞降,宾对。
〈注〉对答。

主人北面盥,坐取觚洗,宾少进,辞洗,主人坐奠觚于篚,兴对,宾反位。
〈注〉宾少进者,又辞,宜违其位也。献不以爵辟正主也。古文觚皆为觯。

主人卒洗,宾揖乃升。
〈注〉宾每先升尊也。

主人升,宾拜洗,主人宾右奠觚答拜,降盥。
〈注〉主人复盥,为拜手坋尘也。

宾降,主人辞,宾对,卒盥,宾揖升,主人升,坐取觚。
〈注〉取觚将就瓦大酌膳。

执羃者举羃,主人酌膳,执羃者反羃。
〈注〉君物曰膳,膳之言善也。酌,君尊者,尊宾也。

主人筵前献宾,宾西阶上拜,筵前受爵反位,主人宾右拜送爵。
〈注〉宾既拜,前受觚,退复位。

膳宰荐脯醢,宾升筵,膳宰设折俎。
〈注〉折俎,牲体骨也。《乡饮酒记》曰:宾俎,脊胁,肩肺。

宾坐左执爵,右祭脯醢奠爵于荐右,兴。取肺坐绝祭哜之,兴。加于俎,坐捝手执爵,遂祭酒兴。席末坐啐酒,降席,坐奠爵拜,告旨,执爵兴。主人答拜。
〈注〉降席,席西也。旨,美也。

宾西阶上北面,坐卒爵,兴。坐奠爵,遂拜,主人答拜。
〈注〉遂拜,拜既,爵也。

宾以虚爵降。
〈注〉将酢主人。〈疏〉自此已下尽序内东面,论宾酢主人之事。

主人降,宾洗南坐奠觚,少进,辞降,主人东面对。
〈注〉上既言爵矣,复言觚者,嫌易之也。《大射礼》云:主人西阶西,东面少进对。

宾坐取觚,奠于篚下,盥洗。
〈注〉篚下篚南。

主人辞洗。
〈注〉谦也。

宾坐奠觚于篚,兴对,卒洗,及阶揖升,主人升,拜洗如宾礼,宾降盥,主人降,宾辞降,卒盥,揖升酌膳,执羃如初,以酢主人于西阶上,主人北面拜受爵,宾主人之左拜送爵。
〈注〉宾既南面授爵,乃之左。

主人坐祭不啐酒。
〈注〉辟正主也,未荐者,臣也。

不拜酒,不告旨。
〈注〉主人之义。

遂卒爵兴。坐奠爵拜,执爵兴。宾答拜,主人不崇酒,以虚爵降奠于篚。
〈注〉崇,充也。不以酒恶,谢宾甘美君物也。

宾降立于西阶西。
〈注〉既受献矣,不敢安盛。

射人升宾,宾升立于序内东面。
〈注〉东西墙,谓之序。《大射礼》曰:摈者,以命升宾。

主人盥洗,象觚,升宾之东北面,献于公。
〈注〉象觚,觚有象骨饰也。取象觚者,东面。〈疏〉自此下尽奠于膳篚,论主人献公之事。

公拜受爵,主人降自西阶,阼阶下北面,拜送爵,士荐脯醢,膳宰设折俎,升自西阶。
〈注〉荐,进也。《大射礼》曰:宰胥荐脯醢,由左房。

公祭如宾礼,膳宰赞授肺,不拜酒,立卒爵,坐奠爵拜,执爵兴。
〈注〉凡异者,君尊变于宾也。

主人答拜,升,受爵以降,奠于膳篚。
更爵洗升,酌膳酒以降,酢于阼阶下北面,坐奠爵,再拜稽首,公答再拜。
〈注〉更爵者,不敢袭至尊也。古文更为受。〈疏〉自此以下尽主人奠爵于篚,论主人受公酢之事。

主人坐祭,遂卒爵,再拜稽首,公答再拜,主人奠爵于篚。
主人盥洗升,媵觚于宾,酌散西阶上,坐奠爵拜宾,宾降筵北面,答拜。
〈注〉媵,送也。读或为扬。扬,举也。酌散者,酌方壶酒也。于膳为散,今文媵皆作腾。〈疏〉自此尽东南面立,论主人酬宾之事。

主人坐祭,遂饮,宾辞,卒爵拜,宾答拜。
〈注〉辞者,辞其代君行酒,不立饮也。此降于正主酬也。

主人降洗,宾降,主人辞降,宾辞洗,卒洗,揖升不拜洗。
〈注〉不拜洗酬而礼杀。

主人酌膳,宾西阶上拜。
〈注〉拜者,拜其酌也。

受爵于筵前,反位,主人拜送爵,宾升席,坐祭酒,遂奠于荐东。
〈注〉遂者因坐而奠,不北面也。奠之者,酬不举也。

主人降复位,宾降筵西东南面立。
〈注〉宾不立于序内,位弥尊也。位弥尊者,其礼弥卑。记所谓一张一弛是之类与。

小臣自阼阶下请媵爵者,公命长。
〈注〉命长,使选卿大夫之中长幼可使者。〈疏〉自此尽公答再拜,论使下大夫媵爵于公之事。

小臣作下大夫,二人媵爵。
〈注〉作,使也。卿为上大夫,不使之者,为其尊。

媵爵者,阼阶下皆北面,再拜稽首,公答再拜。
〈注〉再拜稽首,拜君命也。

媵爵者,立于洗南西面北上,序进盥洗角觯,升自西阶,序进酌散,交于楹北,降阼阶下,皆奠觯,再拜稽首,执觯兴。公答再拜。
〈注〉序,次第也。犹代也。楹北西,楹之北也。交而相待于西阶上,既酌,右还而反,往来以右为上。

媵爵者,皆坐祭,遂卒觯兴。坐奠觯再拜稽首,执觯兴。公答再拜,媵爵者,执觯待于洗南。
〈注〉待君命也。

小臣请致者。
〈注〉请,使一人与二人与优君也。

若君命皆致,则序进奠觯于篚,作阶下,皆再拜稽首,公答再拜,媵爵者洗象觯升实之序进,坐奠于荐南北上,降阼阶下,皆再拜稽首,送觯,公答再拜。
〈注〉序进,往来由尊。北,交于东楹之北,奠于荐南,不敢必君举也。《大射礼》曰:媵爵者,皆退反位。

公坐,取大夫所媵觯,兴,以酬宾。宾降西阶下,再拜稽首,公命小臣辞,宾升,成拜。
〈注〉兴以酬宾,就其阶而酬之也。升,成拜,复再拜稽首也。先时,君辞之于礼,若未成然。〈疏〉自此至奠于篚,论公为宾举旅之节。

公坐奠觯,答再拜,执觯兴。立卒觯,宾下拜,小臣辞,宾升,再拜,稽首。
〈注〉不言成拜者为拜,故下实未拜也。下不辄拜,礼杀也。此宾拜于君之左,不言之者,不敢敌偶于君。

公坐奠觯,答再拜,执觯兴。宾进,受虚爵,降奠于篚,易觯洗。
〈注〉君尊,不酌,故也。凡爵,不相袭者也。于尊者言,更自敌以下言。易更作新易有故之辞,进受虚爵,尊君也。不言公酬宾于西阶上,及公反位者,亦尊君,空其文也。

公有命,则不易不洗,反升酌膳觯下拜,小臣辞,宾升,再拜稽首。
〈注〉下拜,下亦未拜。凡下未拜,有二,或礼杀,或君亲辞。君亲辞,则闻命即升,升乃拜,是以不言成拜。

公答再拜。
〈注〉拜于阼阶上也。于是宾请旅侍臣。

宾以旅酬于西阶上。
〈注〉旅,序也。以次序,劝卿大夫饮酒。〈疏〉此经论旅酬先尊后卑之法,仍未行旅。下经《射人》作大夫长,乃始旅酬。

射人作大夫长,升受旅。
〈注〉言作大夫,则卿存矣。长者,尊先而卑后。

宾大夫之右坐奠觯拜,执觯兴。大夫答拜。
〈注〉宾在右者,相饮之位。

宾坐祭立饮卒觯,不拜。
〈注〉酬而礼杀。

若膳觯也。则降更觯洗升实散,大夫拜受,宾拜送。
〈注〉言更觯卿尊也。

大夫辩受酬,如受宾酬之礼,不祭,卒受者,以虚觯降奠于篚。
〈注〉卒犹后也。《大射礼》曰:奠于篚复位。

主人洗升实散,献卿于西阶上。
〈注〉酬而后献卿,别尊卑也。饮酒成于酬也。〈疏〉自此尽无加席,论主人献孤卿之节。

司宫兼卷重席,设于宾左东上。
〈注〉言兼卷,则每卿异席也。重席,重蒲筵缁布纯也。卿坐东上,统于君也。席自房来。

卿升拜受觚,主人拜送觚,卿辞重席,司宫彻之。
〈注〉彻犹去也。重席虽非加,犹为其重累,去之,辟君也。

乃荐脯醢,卿升席坐,左执爵,右祭脯醢,遂祭酒不啐酒,降席西阶上北面,坐卒爵兴。坐奠爵拜,执爵兴。主人答拜,受爵,卿降复位。
〈注〉不酢,辟君也。卿无俎者,燕主于羞。

辩献卿,主人以虚爵降奠于篚。
〈注〉今文无奠于篚。

射人乃升卿,卿皆升就席,若有诸公,则先卿献之,如献卿之礼。
〈注〉诸公者,谓大国之孤也。孤一人,言诸者,容牧有三监。

席于阼阶,西北面东上,无加席。
〈注〉席,孤北面,为其大尊屈之也。亦因阼阶西位,近君。近君,则屈。亲宠苟敬,私昵之坐。

小臣又请媵爵者,二大夫媵爵如初。
〈注〉又复。〈疏〉自此至送觯公答再拜,论一人致爵于公之事。

请致者若命长致,则媵爵者奠觯于篚,一人待于洗南,长致,致者阼阶下再拜稽首,公答再拜。
〈注〉命长致者,公或时未能举,自优暇也。

洗象觯,升实之,坐奠于荐南,降与立于洗南者二人,皆再拜稽首送觯,公答再拜。
〈注〉奠于荐南者,于公所用酬宾觯之处。二人俱拜,以其共劝君。

公又行一爵,若宾若长,唯公所酬。
〈注〉一爵,先媵者之下觯也。若宾,若长,则宾礼杀矣。长,公卿之尊者也。宾则以酬长,长则以酬宾。

以旅于西阶上如初,大夫卒受者,以虚觯降奠于篚。
〈疏〉言如初者,一如上为宾举旅之节。

主人洗升,献大夫于西阶上,大夫升拜受觚,主人拜送觚,大夫坐祭,立卒爵,不拜,既爵,主人受爵,大夫降复位。
〈注〉既,尽也。不拜之者,礼又杀。〈疏〉自此尽皆升就席,论献大夫之节。

胥荐主人于洗北西面,脯醢无脀。
〈注〉胥,膳宰之吏也。主人,大夫之下,先大夫荐之,尊之也。不于上者,上无其位也。脀,俎实。

辩献大夫,遂荐之,继宾以西东上。
〈注〉遍献之,乃荐,略贱也。亦献而后布席也。

卒射人乃升大夫,大夫皆就席。
席工于西阶上少东,乐正先升,北面立于其西。
〈注〉工,瞽矇,歌讽诵诗者也。凡执技艺者,称工。《少牢馈食礼》曰:皇尸命工祝乐。记:师乙曰乙,贱工也。乐正,于天子乐师也。凡乐掌其序事,乐成则告备。〈疏〉自此至降复位,论作乐之事。

小臣纳工,工四人,二瑟,小臣左何瑟,面鼓执越,内弦右手,相入,升自西阶北面东上坐,小臣坐授瑟乃降。
〈注〉工四人者,燕礼轻,从大夫制也。面鼓者,燕尚乐,可鼓者在前也。越,瑟下孔也。内弦,弦为主也。相,扶工也。后二人徒相,天子大仆二人也。小臣四人,祭仆六人,御仆十二人,皆同官。

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
〈注〉三者皆《小雅》篇也。鹿鸣,君与臣下及四方之宾宴,讲道修政之乐歌也。此采其己有旨酒,以召嘉宾。嘉宾既来,示我以善道,又乐嘉宾,有孔昭之明德,可则效也。四牡,君劳使臣之来乐歌也。此采其勤苦王事,念将父母怀归,伤悲忠孝之至,以劳宾
也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之乐歌也。此采其更是劳苦,自以为不及,欲咨谋于贤知,而以自光明也。

卒歌,主人洗升献工,工不兴。左瑟一人拜受爵,主人西阶上拜送爵。
〈注〉工歌乃献之,贱者先就事也。左瑟,便其右一人,工之长者也。工拜于席。

荐脯醢。
〈注〉辄荐之,变于大夫也。

使人相祭。
〈注〉使扶工者,相其祭荐祭酒。

卒爵不拜。
〈注〉贱不备礼。

主人受爵。
〈注〉将复献众工也。

众工不拜,受爵坐祭,遂卒爵,辩有脯醢,不祭,主人受爵,降奠于篚。
〈注〉遂犹因也。古文曰:卒爵不拜。

公又举奠觯,唯公所赐,以旅于西阶上,如初。
〈注〉言赐者,君又弥尊宾,长弥卑。

卒。
〈注〉旅毕也。

笙入,立于县中,奏南陔,白华,华黍。
〈注〉以笙播此三篇之诗。县中,县中央也。

主人洗升,献笙于西阶上,一人拜尽阶,不升堂,受爵降,主人拜送爵阶前,坐祭,立卒爵,不拜,既爵,升授主人。
〈注〉一人,笙之长者也。《乡射礼》曰:笙一人,拜于下。

众笙不拜受爵,降坐祭,立卒爵,辩有脯醢,不祭。
〈疏〉言不拜受爵,降坐于阶下受爵者,亦尽阶不升堂。云辩有脯醢者,亦献讫,荐于位之前。

乃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台,笙由仪。
〈注〉间,代也。谓一歌则一吹也。六者,皆《小雅》篇也。鱼丽,言太平年,丰物多也。此采其物多酒旨,所以优宾也。南有嘉鱼,言太平君子,有酒乐,与贤者共之也。此采其能以礼下贤者,贤者累蔓而归之,与之燕乐也。南山有台,言太平之治,以贤者为本也。此采其爱友贤者,为邦家之基。民之父母,既欲其身之寿考,又欲其名德之长也。由,庚崇丘由仪,今亡,其义未闻。

遂歌乡乐,《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蘋。
〈注〉《周南》《召南》《国风》篇也,王后,国君夫人房中之乐歌也。关雎,言后妃之德。葛覃,言后妃之职。卷耳,言后妃之志。鹊巢,言国君夫人之德。采蘩,言国君夫人不失职也。采蘋,言卿大夫之妻,能修其法度也。昔大王王季居于岐山之阳,躬行《召南》之教,以兴王业。及文王而行《周南》之教,以受命。《大雅》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谓此也。其始一国尔,文王作邑于丰,以故地为卿士之采地,乃分为二国。周,周公所食也。召,召公所食也。于是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德化被于西土,是以其诗有仁贤之风者,属之召南焉。有圣人之风者,属之周南焉。夫妇之道者,生民之本,王政之端。此六篇者,其教之原也。故国君与其臣下,及四方之宾燕用之合乐也。乡乐者,风也。《小雅》为诸侯之乐,《大雅颂》为天子之乐,《乡饮酒》《升歌》《小雅》,礼盛者,可以进取燕合乡乐者。礼轻者,可以逮下也。《春秋传》曰:肆夏繁遏渠,天子所以飨元侯也。文王大明绵,两君相见之乐也。然则诸侯之相与燕,《升歌》《大雅》《小雅》也。天子与次国、小国之君燕,亦如之。与大国之君燕,升歌颂合大雅,其笙间之篇未闻。

大师告乐正曰:正歌备。
〈注〉大师,上工也。掌合阴阳之声教,大师以六律为之音者也。子贡问师乙曰:吾闻声歌,各有宜也。如赐者,宜何歌也。是明其掌而知之也。正歌者,升歌及笙各三终,间歌三终,合乐三终,为一备。备亦成也。

乐正,由楹内东楹之东告于公,乃降复位。
〈注〉言由楹内者,以其立于堂廉也。复位,位在东县之北。

射人自阼阶下,请立司正,公许,射人遂为司正。
〈注〉君许其请,因命用为司正。君三举爵,乐备作矣,将留宾饮酒,更立司正以监之,察仪法也。射人俱相礼,其事同。〈疏〉自此尽皆反坐,论立司正遂行所监之事。

司正洗角觯,南面坐奠于中庭,升东楹之东受命,西阶上北面,命卿大夫,君曰:以我安卿大夫。皆对曰诺,敢不安。
〈注〉洗,奠。角觯于中庭,明其事,以自表威仪多也。君意殷勤,欲留宾饮酒,命卿大夫以我故安,或亦其实不主意于宾也。
司正降自西阶南面,坐取觯,升酌散,降南面坐奠觯,
右还北面少立,坐取觯,兴坐不祭,卒觯奠之,兴。再拜稽首。
〈注〉右还将适觯南,先西面也。必从觯西,为君之在东也。少立者,自严正,慎其位也。

左还南面,坐取觯洗,南面反奠于其所。
〈注〉反奠,虚觯,不空位也。

升自西阶东楹之东,请彻俎,降,公许,告于宾,宾北面取俎以出,膳宰彻公俎,降自阼阶以东。
〈注〉膳宰降自阼阶,以宾亲彻,若君亲彻然。

卿大夫皆降东面北上。
〈注〉以将坐,降,待宾反也。

宾反入,及卿大夫,皆说屦升,就席,公以宾及卿大夫皆坐,乃安。
〈注〉凡燕坐必。说屦,屦贱不在堂也。礼者尚敬,敬多则不亲。燕安坐,相亲之心也。

羞庶羞。
〈注〉谓𦠆肝膋狗胾醢也。骨体所以致敬也,庶羞所以尽爱也。敬之爱之,厚贤之道。

大夫祭荐。
〈注〉燕乃,祭荐,不敢于盛成礼也。

司正升受命皆命,君曰无不醉,宾及卿大夫皆兴。对曰:诺,敢不醉。皆反坐。
〈注〉皆命者,命宾,命卿大夫也。起对,必降席。司正退,立西序端。

主人洗,升献士于西阶上,士长升,拜受觯,主人拜授觯。
〈注〉献士,用觯,士贱也。今文觯作觚。〈疏〉自此尽立饮,论献士之事。

士坐祭立饮,不拜,既爵,其他不拜,坐祭立饮。
〈注〉他谓众士也。亦升受爵不拜。

乃荐司正,与射人一人,司士一人,执羃二人,立于觯南东上。
〈注〉天子射人、司士,皆下大夫。二人诸侯,则上士。其人数亦如之司正为上。

辩献士,士既献者立于东方,西面北上,乃荐士。
〈注〉每已献,而即位于东方,盖尊之毕献,荐于其位。

祝史小臣师,亦就其位而荐之。
〈注〉次士献之,己不变位,位自在东方。

主人就旅食之尊而献之,旅食不拜受爵,坐祭立饮。
〈注〉北面酌,南乡献之于尊。南不洗者,以其贱,略之也。亦毕献,乃荐之,主人执虚爵,奠于篚,复位。

若射,则大射正为司射,如乡射之礼。
〈注〉大射正,射人之长者也。如乡射之礼者,燕为乐,卿大夫宜从其礼也。如者,如其告。弓矢既具至,退中与算也。纳射器而张,侯其告请,先于君,乃以命宾及卿大夫。其为司正者,亦为司马,君与宾为偶。《乡射记》云:自君射至龙旃,亦其异者也。荐旅食,乃射者,是燕射主于饮酒。〈疏〉此一经,论燕末行射之节。

宾降洗,升媵觚于公,酌散下拜公,降一等,小臣辞,宾升,再拜稽首,公答再拜。
〈注〉此当言媵觯酬之礼,皆用觯。言觚者,字之误也。〈疏〉自此尽宾反位,论宾媵爵于公之节。

宾坐祭,卒爵,再拜稽首,公答再拜,宾降洗象觯,升酌膳,坐奠于荐南,降拜,小臣辞,宾升成拜,公答再拜,宾反位。
〈注〉反位,反席也。

公坐取宾所媵觯,兴。唯公所赐。
〈注〉至此又言兴者,明公崇礼不倦也。〈疏〉自此尽士旅酌卒,论君为士举旅之事。

受者如初受酬之礼,降更爵洗,升,酌膳下拜,小臣辞,升成拜,公答拜,乃就席,坐行之。
〈注〉坐行之,若今坐相劝酒。

有执爵者。
〈注〉士有盥升,主酌授之者。

唯受于公者拜。
〈注〉公所赐者也,其馀则否。

司正命执爵者,爵辩卒,受者兴以酬士。
〈注〉欲令惠均。

大夫卒受者,以爵兴西阶上酬士,士升,大夫奠爵拜,士答拜。
〈注〉兴酬士者,士立堂下,无坐位。

大夫立卒爵不拜,宾之士拜受,大夫拜送,士旅于西阶上辩。
〈注〉祝史,小臣,旅食皆及焉。

士旅酌。
〈注〉旅,序也。士以次序自酌相酬,无执爵者。

卒。
主人洗,升自西阶,献庶子于阼阶上,如献士之礼,辩降洗,遂献左右正,与内小臣,皆于阼阶上,如献庶子之礼。
〈注〉庶子掌正六牲之体,及舞位。使国子修德学道,世子之官也。而与膳宰、乐正联事。乐正亦教国子以舞。左右,正谓乐正、仆人正也。小乐正立于西县之北,仆人正、仆人师、仆人士立于其北,北上。大乐正立于东县之北。若射,则仆人正、仆人士陪于工后,内小臣奄人掌君阴事。阴令,后夫人之官也。皆献于阼阶上,别于外内臣也。献正下及内小臣,则磬人、钟人、鑮人、鼓人、仆人之属,尽献可知也。凡献皆荐也。〈疏〉此一经,献庶子以下之节。

无算爵。
〈注〉算,数也。爵行无次,无数,唯意所劝,醉而止。〈疏〉自此尽无算乐,论酒行乐作无次数之节。

士也。有执膳爵者,有执散爵者,执膳爵者,酌以进公,公不拜受,执散爵者,酌以之公命所赐,所赐者兴受爵,降席下奠爵,再拜稽首,公答拜。
〈注〉席下,席西也。

受赐爵者,以爵就席坐,公卒爵,然后饮。
〈注〉不敢先虚爵,明此劝惠,从尊者来也。

执膳爵者,受公爵,酌反奠之。
〈注〉宴欢在于饮,酒成其意。

受赐爵者,兴授执散爵,执散爵者,乃酌行之。
〈注〉予其所劝者。

唯受爵于公者拜,卒受爵者兴。以酬,士于西阶上,士升,大夫不拜,乃饮实爵。
〈注〉乃犹而也。

士不拜受爵,大夫就席,士旅酌亦如之,公有命彻羃,则卿大夫皆降西阶下北面东上,再拜稽首,公命小臣辞,公答再拜,大夫皆辟。
〈注〉命彻羃者,公意殷勤,必尽酒也。小臣辞,不升,成拜,明虽醉,正臣礼也。不言宾,宾弥臣也。君答拜于上,示不虚受也。

遂升反坐,士终旅于上,如初。
〈注〉卿大夫降而爵止,于其反席,卒之。

无算乐。
〈注〉升歌,间合无数也,取欢而已。其乐章亦然。

宵则庶子执烛于阼阶上,司宫执烛于西阶上,甸人执大烛于庭,阍人为大烛于门外。
〈注〉宵,夜也。烛,燋也。甸人,掌共薪蒸者。庭大烛,为位广也。阍人,门人也,为作也。作大烛,以俟宾客出。

宾醉,北面坐,取其荐脯以降。
〈注〉取脯,重得君赐。

奏陔。
〈注〉陔,陔夏乐章也。宾出,奏陔夏,以为行节也。凡夏以钟鼓奏之。

宾所执脯以赐钟人于门内霤,遂出。
〈注〉必赐钟人,钟人掌以钟鼓,奏九夏。今奏陔以节己,用赐脯以报之,明虽醉,不忘礼。

卿大夫皆出。
〈注〉随宾出也。

公不送。
〈注〉宾礼讫,是臣也。

公与客燕。
〈注〉谓四方之使者。

曰:寡君有不腆之酒,以请吾子之与寡君须臾焉,使某也以请。
〈注〉君使人戒客辞也,礼使人各以其爵寡鲜也。犹言少德谦也。腆,膳也。上介出请入告。

对曰:寡君,君之私也。君无所辱赐于使臣,臣敢辞。
〈注〉上介出,答主国使者辞也。私谓独受恩厚也。君无所为辱,赐于使臣,谦不敢当也。敢者,怖惧用势,决之辞也。

寡君固曰不腆,使某固以请,寡君,君之私也。君无所辱赐于使臣,臣敢固辞。
〈注〉重传命固如故。

寡君固曰:不腆。使某固以请,某固辞不得命,敢不从。
〈注〉许之也,于是出见主国使者,辞以见许为得命。

致命曰:寡君使某有不腆之酒,以请吾子之与寡君须臾焉。
〈注〉亲相见,致君命辞也。

君贶寡君多矣。又辱赐于使臣,臣敢拜赐命。
〈注〉贶赐也,犹爱也。敢拜赐命,从使者拜君之赐命,犹谦不必辞也。

记。燕朝服于寝。
〈注〉朝服者,诸侯与其群臣,日视朝之服也。谓冠元端,缁带,素韠,白屦也。燕于路寝,相亲昵也。今辟雍十月行此燕礼,元冠而衣皮弁服,与礼异也。

亨于门外东方。
〈注〉亨于门外,臣所掌也。

若与四方之宾燕,则公迎之于大门内,揖让升。
〈注〉四方之宾,谓来聘者也。自戒至于拜至,皆如公
食。亦告馔具,而后公即席。小臣请执羃,请羞者,乃迎宾也。

宾为苟敬,席于阼阶之西北面,有脀,不哜肺,不啐酒,其介为宾。
〈注〉苟,且也,假也。主国君飨时,亲进醴于宾。今燕,又且献焉。人臣不敢亵烦尊者,至此升堂而辞让,欲以臣礼燕为恭敬也。于是席之如献诸公之位。言苟敬者,宾实主国所宜敬也。脀,折俎也。不哜啐,似若尊者然也。介门,西北面西上,公降迎,上介以为宾揖让,升,如初礼。主人献宾,献公。既献,苟敬,乃媵觚,群臣即位,如燕也。

无膳尊,无膳爵。
〈注〉降尊以就卑也。

与卿燕,则大夫为宾,与大夫燕,亦大夫为宾。
〈注〉不以所与燕者,为宾者燕为序欢心,宾主敬也。公父文伯饮南宫,敬叔酒,以路堵父为客,此之谓也。君但以大夫为宾者,大夫卑,虽尊之,犹远于君。

羞膳者与执羃者,皆士也。
〈注〉尊君也,膳宰卑于士。

羞卿者,小膳宰也。
〈注〉膳宰之佐也。

若以乐纳宾则宾,及庭奏肆夏,宾拜酒,主人答拜而乐阕,公拜受爵而奏肆夏,公卒爵,主人升受爵以下而乐阕。
〈注〉肆夏乐章也。今亡。以钟鑮播之,鼓磬应之,所谓金奏也。记曰:入门而县兴,示易以敬也。卿大夫有王事之劳,则奏此乐焉。〈疏〉自此尽若舞则勺,论臣子有王事之劳与之燕之事。

升歌鹿鸣,下管新宫,笙入三成。
〈注〉新宫,《小雅·逸》篇也。管之入三成,谓三终也。

遂合乡乐。
〈注〉乡乐,《周南》《召南》六篇。言遂者,不间也。

若舞则勺。
〈注〉勺,颂篇,告成大舞之乐歌也。其诗曰:于铄王师,遵养时晦。又曰:实维尔公,允师既合。乡乐万舞而奏之,所以美王侯劝有功也。

唯公与宾有俎。
〈注〉主于燕,其馀可以无俎。

献公曰:臣敢奏爵以听命。
〈注〉授公释,此辞,不敢必受之。

凡公所辞皆栗阶。
〈注〉栗,蹙也。谓越等急趋君命也。

凡栗阶,不过二等。
〈注〉其始升犹聚足连步,越二等,左右足各一发而升堂。

凡公所酬既拜,请旅侍臣。
〈注〉既拜,谓自酌升拜时也。摈者阼阶下,告于公,还西阶下。告,公许旅行也。请行酒于群臣,必请者,不专惠也。

凡荐与羞者,小膳宰也。
〈注〉谓于卿大夫以下也。上特言羞卿者,小膳宰欲绝于宾羞,宾者亦士。

有内羞。
〈注〉谓羞豆之实,酏食、糁食。羞笾之实,糗饵、粉餈。

君与射,则为下射袒朱襦,乐作而后就物。
〈注〉君尊。

小臣以巾授矢,稍属。
〈注〉君尊不搢矢。

不以乐志。
〈注〉辟不敏也。

既发,则小臣受弓以授弓人。
〈注〉俟复发也,不使大射正燕射轻。

上射退于物一笴,既发则答君而俟,若饮君燕则夹爵。
〈注〉谓君在不胜之党,宾饮之如燕媵觚,则又夹爵。

君在大夫射,则肉袒。
〈注〉不纁襦厌于君。

若与四方之宾燕,媵爵曰:臣受赐矣。臣请赞执爵者。
〈注〉受赐,谓公卿者,酌之,至燕主人事宾之礼杀。宾降洗,升,媵觯于公,答恩惠也。

相者对曰:吾子无自辱焉。
〈注〉辞之也,对答也。亦告公,以公命答之也。

有房中之乐。
〈注〉弦歌,《周南》《召南》之诗,而不用钟磬之节也。谓之房中者,后夫人之所讽诵,以事其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