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二百三十二卷目录
配享功臣祀典部汇考
商〈总一则〉
周〈总一则〉
汉〈总一则〉
魏〈明帝青龙一则 齐王正始三则 嘉平一则 陈留王景元一则〉
晋〈武帝咸宁一则〉
宋〈太祖元嘉一则〉
南齐〈世祖永明一则〉
梁〈武帝天监一则〉
陈〈文帝天嘉二则 宣帝大建一则〉
北齐〈孝昭帝皇建一则〉
北周〈明帝一则〉
唐〈太宗贞观三则 高宗永徽一则 显庆一则 中宗嗣圣一则 神龙一则 元宗开元二则 天宝一则 代宗大历一则 德宗建中一则 宪宗元和一则 武宗会昌一则 宣宗大中一则〉
后唐〈明宗长兴一则〉
辽〈圣宗统和一则 兴宗重熙一则〉
宋〈真宗咸平一则 乾兴一则 仁宗嘉祐一则 神宗熙宁一则 元丰二则 哲宗元祐一则 绍圣二则 徽宗崇宁一则 高宗建炎一则 绍兴四则 孝宗乾道一则 淳熙一则 光宗绍熙二则 宁宗嘉泰一则 嘉定一则 理宗端平一则〉
金〈海陵天德一则 世宗大定五则 章宗明昌二则〉
元〈总一则〉
明〈太祖洪武六则 成祖永乐一则 仁宗洪熙一则 世宗嘉靖三则〉
皇清〈顺治一则〉
配享功臣祀典部总论
孔丛子〈论书篇〉
配享功臣祀典部艺文一
功臣配享议 唐颜师古
配享功臣祀典部艺文二〈诗〉
送特进李峤入都祔庙 唐徐彦伯
配享功臣祀典部纪事
配享功臣祀典部杂录
商〈总一则〉
周〈总一则〉
汉〈总一则〉
魏〈明帝青龙一则 齐王正始三则 嘉平一则 陈留王景元一则〉
晋〈武帝咸宁一则〉
宋〈太祖元嘉一则〉
南齐〈世祖永明一则〉
梁〈武帝天监一则〉
陈〈文帝天嘉二则 宣帝大建一则〉
北齐〈孝昭帝皇建一则〉
北周〈明帝一则〉
唐〈太宗贞观三则 高宗永徽一则 显庆一则 中宗嗣圣一则 神龙一则 元宗开元二则 天宝一则 代宗大历一则 德宗建中一则 宪宗元和一则 武宗会昌一则 宣宗大中一则〉
后唐〈明宗长兴一则〉
辽〈圣宗统和一则 兴宗重熙一则〉
宋〈真宗咸平一则 乾兴一则 仁宗嘉祐一则 神宗熙宁一则 元丰二则 哲宗元祐一则 绍圣二则 徽宗崇宁一则 高宗建炎一则 绍兴四则 孝宗乾道一则 淳熙一则 光宗绍熙二则 宁宗嘉泰一则 嘉定一则 理宗端平一则〉
金〈海陵天德一则 世宗大定五则 章宗明昌二则〉
元〈总一则〉
明〈太祖洪武六则 成祖永乐一则 仁宗洪熙一则 世宗嘉靖三则〉
皇清〈顺治一则〉
配享功臣祀典部总论
孔丛子〈论书篇〉
配享功臣祀典部艺文一
功臣配享议 唐颜师古
配享功臣祀典部艺文二〈诗〉
送特进李峤入都祔庙 唐徐彦伯
配享功臣祀典部纪事
配享功臣祀典部杂录
礼仪典第二百三十二卷
配享功臣祀典部汇考
商
商制,以功臣从享于先王。按《书经·盘庚》:王若曰: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
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予敢动用非罚,世选尔劳,予不掩尔善,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作福作灾,予亦不敢动用非德。
〈注〉胥,相也。敢,不敢也。非罚,非所当罚也。世,非一世也。劳,劳于王家也。掩,蔽也。言先王及乃祖、乃父相与同其劳逸,我岂敢动用非罚,以加汝乎。世简尔劳,不蔽尔善。玆我大享于先王,尔祖亦以功而配食于庙。先王与尔祖父临之在上,质之在旁,作福作灾,皆简在先王与尔祖父之心。我亦岂敢动用非德,以加汝乎。全孔氏曰:古功臣配食于庙。 陈氏大猷曰:配,对也。大勋劳之人,方得配食,非遍及有功者。此言与享如《周礼·司勋》:凡有功者,祭于大烝耳。盘庚总告群臣,岂尽皆配享乎。 孙氏曰:前言胥。及逸勤,则曰乃祖乃父此与享,止曰乃祖,盖逸勤不止一人,配享则非有功之祖不与也。 新安陈氏曰:此以群臣世有勋劳,当与国同休戚者,感动之,乃申言前图任旧人之意。
周
周制,以功,作元祀,祭于大烝夏官司勋诏之按《书经·洛诰》: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予齐百工,伻从王于周,予惟曰:庶有事,今王即命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惟命曰:汝受命笃,弼。
〈注〉殷,盛也。秩,序也。无文,祀典不载也。言王始举盛礼,祀于洛邑,皆序其所当祭者。虽祀典不载,而义当祀者,亦序而祭之也。功,宗功之尊显者。盖功臣皆祭于大烝,而勋劳之最尊显者,则为之冠。故谓之元祀。周公教成王,即命曰:记功之尊显者,以功作元祀矣。又惟命之曰:汝功臣受此褒赏之命,当益厚辅王室。盖作元祀,既以慰答功臣,又勉其左右王室,益图久大之业也。
按《周礼·夏官》:司勋,王功曰勋,国功曰功,民功曰庸,事功曰劳,治功曰力,战功曰多。
郑锷曰:王功者,辅成王业,勤劳王室,辅幼孤以嗣王者之绪,明王道以成王者之治。即是功而谓之勋。勋有薰烝之义,谓其功之大,薰烝宇宙,上达于王也。周公之有大勋劳是已。国功者,国尔忘家,尽瘁国事。凡所施为,无非为国计者,即是功而谓之功。功者,事有成效之义。独此名曰功,盖人臣立功,正以保全王国为主,进而上名以勋,功不足道也。
抑而下,则曰劳,曰力之类,皆不足正名其功也。惟为国而有成者,正可谓之功。民功者,害为民除之,利为民兴之。或便于昔而不便于今,则为民革之。或兴于前而废于后,则为民举之。即是功而谓之庸。庸者,用也。事功者,或从王事,或任国事,或有所营为,或有所创制,黾勉从之,不畏其适我也。即是功而谓之劳。劳有经营艰苦之意也。治功者,或平水土,或辟草莱,或任土地,或疏导沟洫,即是功而谓之力。力谓其用力以作为也。战功者,战以伐谋为上,而以伐兵为下。以正合,以奇胜,执俘折馘,斩将搴旗,奏凯而旋者是也。即是功而谓之多,多者算数过人之义。 刘执中曰:王功、国功,谓能左右其君,造成王业,创有天下。若伊尹之相汤,十乱之相武王,太公之相成王,萧曹之相高祖。
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太常,祭于大烝,司勋诏之。
郑康成曰:铭之言名也,生则书于王旌,以识其人与其功也。死则于烝先王祭之。诏谓告其神以辞也。盘庚告其卿大夫曰: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是也。今汉祭功臣于庙庭。 王氏曰:大烝,冬之大享。当是时,百物皆报焉。祭有功,宜矣。郑锷曰:太常之书,司常之职也。大烝之祭,大宗伯之职也。司勋知立功之人,当铭,则诏之使铭。当祭,则诏之使祭。铭于太常,使与日月同其久也。祭于大烝,使与祖宗之神同享乎盛祭也。可以见其报之之厚。 王昭禹曰:必使司勋诏之,则以有大功者,其贰藏于司勋故也。
汉
汉制,祭功臣于庭。按《汉旧仪》:宗庙祭功臣四十人食堂下,惟御仆滕公祭于庙门外塾。
按《杜佑·通典》:汉制,祭功臣于庭。生时侍宴于堂,死则降在庭位,与士庶为列。
魏
明帝青龙元年夏五月壬申,诏祀故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于太祖庙庭。按《三国·魏志·明帝本纪》云云。
《魏书》载诏曰:昔先王之礼,于功臣存则显其爵禄,没则祭于大烝,故汉氏功臣,祀于庙庭。大魏元功之臣功勋优著,终始休明者,其皆依礼祀之。于是以惇等配享之。
按《杜佑·通典》:魏高堂隆议曰:按先典,祭祀之礼,皆依生时尊卑之叙,以为位次。功臣配享于先王,像生时侍宴。燕礼,大夫以上皆升堂,以下则位于庭,其馀则与君同牢,至于俎豆荐羞,唯君备。公降于君,卿大夫降于公,士降于大夫。使功臣配食于烝祭,所以尊崇其德,明其勋,以劝嗣臣也。议者欲从汉氏祭之于庭,此为贬损,非宠异之谓也。贵者取贵骨,贱者取贱骨。今使配食者因君之牢,以贵贱为俎,庶合事宜。周志曰: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共用谓之勇。言有勇而无义,死不登堂而配食。此即配食之义,位在堂之明审也。下为北面三公朝立之位耳,燕则脱屦升堂,不在庭也。
齐王正始四年,诏祀故大司马曹真、曹休等二十人于太祖庙庭。
按《三国·魏志·齐王本纪》:正始四年秋七月,诏祀故大司马曹真、曹休、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太常桓阶、司空陈群、太傅钟繇、车骑将军张合、左将军徐晃、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太尉华歆、司徒王朗、骠骑将军曹洪、征西将军夏侯渊、后将军朱灵、文聘、执金吾臧霸、破虏将军李典、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于太祖庙庭。
正始五年冬十一月癸卯,诏祀故尚书令荀攸于太祖庙庭。
按《三国·魏志·齐王本纪》云云。
臣松之以为故魏氏配飨不及荀彧,盖以其末年异议,又位非魏臣故也。至于升程昱而遗郭嘉,先钟繇而后荀攸,则未详厥趣也。徐佗谋逆而许褚心动,忠义之至远同于日磾,且潼关之危,非褚不济,褚之功烈有过典韦,今祀韦而不及褚,又所未达也。
正始六年,始祀佐命臣二十一人于太庙。
按《三国·魏志·齐王本纪》:正始六年冬十一月,祫祭太祖庙,始祀前所论佐命臣二十一人。
嘉平三年,始定配享功臣位次。
按《三国·魏志·齐王本纪》:嘉平三年十一月,有司奏诸功臣应飨食于太祖庙者,更以官为次,太傅司马宣王功高爵尊,最在上。
陈留王景元二年,诏祀故军祭酒郭嘉于太祖庙庭。按《三国·魏志·陈留王本纪》云云。晋武帝咸宁元年,列太傅郑冲等十二人于铭飨。
按《晋书·武帝本纪》:咸宁元年八月壬寅,以故太傅郑冲、太尉荀顗、司徒石苞、司空裴秀、骠骑将军王沈、安平献王孚等及太保何曾、司空贾充、太尉陈骞、中书监荀勖、平南将军羊祜、齐王攸等皆列于铭飨。按《文献通考》:散骑常侍任茂议,按魏功臣配食礼,叙六功之勋,祭陈五祀之品。或祀之于一代,或传之于百代。盖社稷五祀所谓传之于百代者,古之王臣有明德大功,若勾龙之能平水土,柱之能树百谷,则祀社稷,异代不废也。昔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乃迁稷,而周弃德可代柱,而勾龙莫废也。若四叙之属,分主五方,则祀为贵神,传之异代,载之春秋。非此之类,则虽明如咎繇,勋如伊尹,功如吕尚,各于当代祀之,不祭于异代也。然则伊尹于殷,虽有王功之茂,不配食于周之清庙矣。今之功臣论其勋迹,比咎繇、伊尹、吕尚,犹或未及。凡云配食,各配食于主也。今主迁庙,臣宜从享大司马石苞等议,魏代功臣,宜归之陈留国,使脩常祀,允合事理。
宋
太祖元嘉九年,诏以长沙景王道怜等配祭庙庭。按《宋书·太祖本纪》不载。 按《长沙景王本传》:太祖元嘉九年,诏曰:古者明王经国,司勋有典,平章以驭德刑,班瑞以酬功烈,铭徽庸于鼎彝,配祫祀于清庙。是以从飨先王,义存商诰,祭于大烝,礼著周典。自汉迄晋,世崇其文,王猷既昭,幽显咸秩。先皇经纬天地,拨乱受终,骏命爰集,光宅区宇。虽圣明渊运,三灵允协,抑亦股肱翼亮之勤,祈父宣力之效。故使持节、侍中、都督南徐兖二州扬州之晋陵京口诸军事、太傅、南徐兖二州刺史长沙景王,故侍中、大司马临川烈武王,故司徒南康文宣公穆之,侍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华容县开国公弘,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江州豫州西阳新蔡晋熙四郡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永脩县开国公道济,故将军、青州刺史龙阳县开国侯镇恶,或履道广流,秉德冲邈,或雅量高劭,风鉴明远,或识唯知正,才略开迈,咸文德以熙帝载,武功以隆景业,固以侔踪姬且,方轨伊、召者矣。朕以寡德,纂成鸿绪,每惟道勋,思遵令典,而太常未铭,从祀尚阙,鉴寐钦属,永言深怀。便宜敬是前式,宪兹嘉礼,勒功天府,配祭庙廷,俾示徽章,垂美长世,茂绩远猷,永传不朽。
南齐
世祖永明十年,诏以故太宰褚渊等六人,配飨太祖庙庭。按《南齐书·世祖本纪》不载。 按《礼志》:永明十年,诏故太宰褚渊、故太尉王俭、故司空柳世隆、故骠骑大将军王敬则、故镇东大将军陈显达、故镇东将军李安民六人,配飨太祖庙庭。祠部郎何諲之议:功臣配飨,累行宋世,检其遗事,题列坐位,具书赠官爵谥及名,文不称主,便是设板也。《白虎通》云祭之有主,孝子以系心也。揆斯而言,升配庙庭,不容有主。宋时板度,既不复存,今之所制,大小厚薄如尚书召板,为得其衷。有司摄太庙旧人亦云见宋功臣配飨坐板,与尚书召板相似。
梁
武帝天监三年,定功臣配享之礼。按《梁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隋书·礼仪志》:武帝即位,迁主太庙。春祀、夏礿、秋尝、冬烝并腊,一岁凡五,谓之时祭。三年一禘,五年一祫,谓之殷祭。禘以夏,祫以冬,皆以功臣配。天监三年,何佟之议曰:禘于首夏,物皆未成,故为小。祫于冬,万物皆成,其礼尤大。大司勋列功臣有六,皆祭于大烝,知祫尤大,故及之也。近代禘祫,并不及功臣,有乖典制。宜改。诏从之。自是祫祭乃及功臣。
陈
文帝天嘉二年,诏以故大司马侯瑱等五人,配食高祖庙庭。按《陈书·文帝本纪》:天嘉二年九月甲寅,诏曰:姬业方阐,望载渭滨,汉历既融,道通圮上。若乃摛精辰宿,降灵惟岳,风云有感,梦寐是求,斯固舟楫盐梅,递相表里,长世建国,罔或不然。至于铭德太常,从祀清庙,以贻厥后来,垂诸不朽者也。盖前皇经济区宇,裁成品物,灵贶式甄,光膺宝命,虽谟明浚发,幽显协从,亦文武贤能,翼宣王业。故大司马、骠骑大将军瑱,故司空文育,故平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僧明,故中护军颖,故领军将军拟,或缔构艰难,经纶夷险;或摧锋冒刃,殉义遗生;或宣哲协规,绸缪帷幄;或披荆汗马,终始勤劬;莫不罄诚悉力,屯泰以之。朕以寡昧,嗣膺丕绪,永言勋烈,思弘典训,便可式遵故实,载扬盛轨,可并配食高祖庙庭,俾兹大猷,永传宗祏。
天嘉五年,诏以周铁虎配食高祖庙庭。
按《陈书·世祖本纪》:天嘉五年三月壬午,诏以故护军将军周铁虎配食高祖庙庭。 按《周铁虎传》:绍泰二年,迁散骑常侍、严威将军、太子左卫率。寻随周文育于南江拒萧勃,恒为前军。文育又命铁虎偏军,于苦竹滩袭勃前军欧阳頠。又随文育西征王琳,于沌口败绩,铁虎与文育、侯安都并为琳所擒。琳引见诸将,与之语,唯铁虎辞气不屈,故琳尽宥文育之徒,独铁虎见害,时年四十九。高祖闻之,下诏曰:天地之宝,所贵曰生,形魄之徒,所重唯命。至如捐生立节,效命酬恩,追远怀昔,信宜加等。散骑常侍、严威将军、太子左卫率、潼州刺史、领信义太守沌阳县开国侯铁虎,器局沈厚,风力勇壮,北讨南征,竭忠尽力。推锋江夏,致陷凶徒,神气弥雄,肆言无挠。岂直温序见害,方其理须,庞德临危,犹能瞋目。忠贞如此,恻怆兼深,可赠侍中、护军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加封一千户,并给鼓吹一部,侯如故。天嘉五年,世祖又诏曰:汉室功臣,形写宫观,魏朝猛将,名配宗祧,功烈所以长存,世代因之不朽。故侍中、护军将军、青、冀二州刺史沌阳县开国侯铁虎,诚节鲠亮,力用雄敢,王业初基,行间累及,垂翅贼垒,正色寇庭,古之遗烈,有识同壮。陨身不屈,虽隆荣等,营魂易远,言追嘉惜。宜仰陪壖寝,恭颁飨奠,可配食高祖庙庭。
宣帝大建四年秋九月,定高祖、世祖配食诸臣。
按《陈书·宣帝本纪》:大建四年秋九月丙寅,以故太尉徐度、仪同杜棱、仪同程灵洗配食高祖庙庭,故车骑将军章昭达配食世祖庙庭。
北齐
孝昭帝皇建元年,定三祖配享功臣。按《北齐书·孝昭帝本纪》:皇建元年十一月庚申,诏以故太师尉景、故太师窦泰、故太师太原王娄昭、故太宰章武王厍狄干、故太尉段荣、故太师万俟普、故司徒蔡㒞、故太师高乾、故司徒莫多娄贷文、故太保刘贵、故太保封祖裔、故广州刺史王怀十二人配飨太祖庙庭,故太师清河王岳、故太宰安德王韩轨、故太宰扶风王可朱浑道元、故太师高昂、故大司马刘丰、故太师万俟受洛干、故太尉慕容绍宗七人配飨世宗庙庭,故太尉河东王潘相乐、故司空薛脩义、故太傅破六韩常三人配享显祖庙庭。
北周
明帝二年冬十二月癸亥,太庙成。辛巳,以功臣琅琊贞献公贺拔胜等十三人配享太祖庙庭。按《北周书·明帝本纪》云云。
唐
太宗贞观十四年,以河间元王孝恭等配飨太庙。按《唐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太宗本纪》:贞观十四年冬十月己卯,诏以赠司空、河间元王孝恭,赠陜东道大行台尚书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赠民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等配飨高祖庙庭。
贞观十六年,礼官议功臣止与祫祭不得与禘享,从之。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杜佑·通典》:贞观十六年,有司言:礼,功臣配享于庙庭,禘享则不配。依令禘祫之日,功臣并得配享。请集礼官学士等议。太常卿韦挺等议曰:古者臣有大功享禄,其后子孙率礼,洁粢丰盛,礿祠烝尝,四时不辍,国家大祫,又得配焉。所以昭明其勋,尊崇其德,以劝嗣臣也。其禘及时享,功臣皆不应享。故周礼六功之官,皆配大烝而已。先儒皆以大烝为祫祭。梁初误禘功臣,左丞何佟之駮议,武帝允而依行。降暨周、齐,俱遵此义。窃以五年再殷,合诸天道之大小,小则人臣不与,大则兼及有功。礼禘无配功臣,诚谓理不可易。从之。
按《玉海》:颜师古议曰:《商书》称从与大享,《周礼》著祭于大烝。是知小礼不及功臣,请祫配功臣。禘即不及。贞观二十三年,以太尉房元龄等配食太宗。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高宗本纪》: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崩。六月,皇太子即皇帝位。九月丙寅,赠太尉、梁国公元龄,赠司徒、申国公士廉,赠左仆射、蒋国公屈突通,并配食太宗庙庭。
高宗永徽四年,房元龄以子遗爱反,停配享。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云云。
显庆五年二月甲午,祠旧宅,以武士彟、殷开山、刘政会配食。
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高宗本纪》云云。
中宗嗣圣三年,〈即武后垂拱二年〉以李绩等配享高宗。按《唐书·武后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配享高宗庙,赠太尉贞武公李绩,赠开府仪同三司北平定公张
行成,赠扬州大都督高阳恭公许敬宗,赠尚书右仆射高唐忠公马周,并垂拱二年正月十一日敕。
神龙二年,罢许敬宗配食,以太尉魏徵配享太宗。
按《唐书·中宗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神龙二年闰二月一日敕停许敬宗配享。十五日,以赠太尉郑文贞公魏徵配享太宗庙庭。
元宗开元六年,定中宗、睿宗庙配享。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元宗本纪》:开元六年六月乙酉,制以故侍中桓彦范敬晖、故中书令兼吏部尚书张柬之、故特进崔元炜、故中书令袁恕己配飨中宗庙庭,故司空苏瑰、故左丞相太子少保郴州刺史刘幽求配飨睿宗庙庭。
开元二十年,《开元礼》成,定功臣配享制。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礼仪志》:起居舍人王仲丘撰成一百五十卷,名曰《大唐开元礼》。二十年九月,颁所司行用焉。
按《开元礼》:祫禘以功臣配享。享日未明一刻,太庙令布功臣神座于太庙之庭:吏部尚书、赠司空、郧国公殷开山,光禄卿、渝国公刘政会,开府仪同三司、淮安靖王神通,礼部尚书、赠司空、河间元王孝恭。配享高祖庙庭太阶之东少南,西向,以北为上。司空、赠太尉、梁国文昭公房元龄,特进、赠司空、郑国文贞公魏徵,洛州都督、赠尚书左仆射、蒋国忠公屈突通,开府仪同三司、赠司徒、申国文献公高士廉。配享太宗庙庭,少南,西向,以北为上。司空、太子太师、赠太尉、英国贞武公李绩,中书令、赠尚书右仆射、高唐县公马周,尚书左仆射兼太子少傅、北平县公张行成。配飨高宗庙庭,少南,西向,以北为上。侍中、谯国公桓彦范,侍中、平阳郡公敬晖,中书令兼吏部尚书、濮阳郡公张柬之,特进、博陵郡公崔元炜,中书令、南阳郡公袁恕己。配飨中宗庙庭,少南,西向,以北为上。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傅、赠司空、许国文贞公苏瑰,尚书左丞相、太子少保、徐国公刘幽求。配飨睿宗庙庭,少南,西向,以北为上。诸座各设版于座首。其版文各具题官爵姓名每座各设壶樽二于左,北向,元酒在西,加勺幂,置爵于樽下。设洗于终献罍洗东南,北向。太庙令与良酝令以齐实樽如常。堂上设馔讫,太官令帅进馔者出,奉馔入,祝迎引于座左,各设于座前,太官令以下出,祝还樽所。亚献将毕,赞引引献官诣罍洗,盥手洗爵,诣酒樽所,执樽者举幂,献官酌酒,诸助奠者皆酌酒讫,赞引引献官进诣首座前,东面奠爵,赞引引还本位。于献官进奠,诸助奠者各进奠于座,还樽所。于堂上彻豆,祝进首座前彻豆,还樽所。
按《文献通考》:唐太宗贞观礼,祫享,功臣配享于庙庭,禘享则不配,后又令,祫禘之日,功臣并得配享,初,太常卿韦绦等议,功臣祫享之日,配享于庙庭,禘及时享,则皆不预,其议遂行,至开元初,复令禘之日亦皆配享,非旧典也。配享位,在各帝庙庭太阶之东少南,西向,以北为上。
天宝六载,复增各庙配享功臣。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礼仪志》:天宝六载正月,诏:太庙配享功臣,高祖室加裴寂、刘文静,太宗室加长孙无忌、李靖、杜如晦,高宗室加褚遂良、高季辅、刘仁轨,中宗室加狄仁杰、魏元忠、王同皎等十一人。大祭祀,骍犊减数。
代宗大历四年十月七日,以赠太师韩文宪公苗晋卿配享肃宗庙庭。
按《唐书·代宗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云云。
德宗建中二年十一月,以赠太尉汾阳忠武王郭子仪配享代宗庙庭。
按《唐书·德宗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云云。
宪宗元和四年,定肃宗、德宗二庙配享功臣。
按《唐书·宪宗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元和四年八月,以赠太尉冀献穆公裴冕,配享肃宗庙庭。赠太师西平忠武王李晟,赠太师忠烈公段秀实,配享德宗庙庭。九月四日,又以赠太师忠武公浑瑊,配享德宗庙庭。
武宗会昌六年十月,以杜黄裳裴度配享宪宗。十一月,又以高崇文李愬配享。
按《唐书·武宗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会昌六年十月,以赠司徒宣懿公杜黄裳,赠太师裴度,配享宪宗庙庭。十一月,又以赠司徒威武公高崇文,赠太尉李愬,配享宪宗庙庭。
宣宗大中四年五月,宗正少卿李从易奏:自武德以来,功臣列在祀典者,三十八人。
按《唐书·宣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云云。
后唐
明宗长兴二年,定庄宗庙配享。按《五代史·唐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长兴二年,诏以故昭义节度使李嗣昭、故幽州节度使周德威、故汴州节度使符存审,配享庄宗庙庭。
辽
圣宗统和二十二年,建耶律隆运庙于乾陵之侧。按《辽史·圣宗本纪》不载。 按《续文献通考》云云。
此与同堂配享不同,然在乾陵侧,亦有配享意。
兴宗重熙二十一年八月戊子,太尉乌者薨,诏配享圣宗庙。
按《辽史·兴宗本纪》云云。
宋
真宗咸平二年,始以赵普、曹彬配享太祖庙庭,薛居正、潘美、石熙载配享太宗庙庭。按《宋史·真宗本纪》:咸平二年二月丙申,以赵普配享太祖庙庭。八月乙亥,以太师赠济阳郡王曹彬配飨太祖庙庭,司空赠太尉中书令薛居正、忠武军节度使赠中书令潘美、右仆射赠侍中石熙载配飨太宗庙庭。 按《礼志》:咸平二年,始诏以太师、赠尚书令、韩王赵普配享太祖庙度。继以翰林承旨宋白等议,又以故枢密使、赠中书令、济阳郡王曹彬配享太祖,以司空赠太尉中书令薛居正、忠武军节度使赠中书令潘美、尚书右仆射赠侍中石熙载配享太宗庙庭,仍奏告本室,禘祫皆配之。祀日,有司先事设幄次,布褥位于庙庭东门内道南,当所配室西向,设位板,方七寸,厚一寸半,笾、豆各二,簠、簋、俎各一。知庙卿奠爵,再拜。 按《赵普传》:真宗咸平初,追封韩王。二年,诏曰:故太师赠尚书令、追封韩王赵普,识冠人彝,才高王佐,翊戴兴运,光启鸿图,虽吕望肆伐之勋,萧何指纵之效,殆无以过也。自辅弼两朝,周旋三纪,茂岩廊之硕望,分屏翰之剧权,正直不回,始终无玷,谋猷可复,风烈如生。宜预享于大烝,永同休于宗祏,兹为茂典,以答旧勋,其以普配飨太祖庙庭。
乾兴元年,以李沆、王旦、李继隆配享真宗庙庭。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乾兴元年,诏从翰林、礼官参议,以右仆射赠太尉中书令李沆、赠太师尚书令王旦、忠武军节度使赠中书令李继隆配飨真宗。
仁宗嘉祐八年,以王曾、吕夷简、曹玮配享仁宗。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嘉祐八年,诏以尚书右仆射赠尚书令王曾、太尉赠尚书令吕夷简、彰武军节度使赠侍中曹玮配享仁宗。
神宗熙宁八年六月戊午,太师魏国公韩琦薨。己未,以琦配飨英宗庙庭。
按《宋史·神宗本纪》云云。
元丰元年闰正月己亥,太傅兼侍中曾公亮薨。癸卯,以曾公亮配享英宗庙庭。
按《宋史·神宗本纪》云云。 按《礼志》:元丰元年,又以赠太师中书令曾公亮配享焉。熙宁末,尝诏太常礼院讲求亲祠太庙不及功臣礼例。至是,禘祫外,亲享太庙并以功臣与。又从太常礼院请,配享功臣以见赠官书板位。
元丰三年,详定所言功臣止合配享冬烝。诏冬享及禘祫亲祠,皆配享。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元丰三年,详定郊庙奉祀礼文所言。谨按《书·盘庚》曰: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周礼·司勋》:凡有功者,祭于大烝。然则书之所谓大享,即礼之所谓大烝也。烝,冬祭也。谓之大者,物成众多之时,其祭比三时为大也。方是时,百物皆报焉。祭有功,宜矣。《礼记·祭统》:卫孔悝之鼎铭曰:勤大命施于烝,彝鼎后世,烝祭不及功臣。既不合礼,而禘祫及之事,不经见。梁初误禘功臣,何佟之以为夏物未成,而禘功臣为非典礼。唐韦挺亦云:今禘祫以功臣配享,而冬烝不及,与经不合。盖因仍之误也。伏请每遇冬烝,以功臣配享,其禘祫配享罢之。诏凡冬享禘祫及亲祠,功臣并配享。
哲宗元祐元年六月戊申,以富弼配享神宗庙庭。
按《宋史·哲宗本纪》云云。 按《礼志》:元祐初,从吏部尚书孙永等议,以故司徒、赠太尉富弼配享神宗。
绍圣元年夏四月甲寅,以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庭。
按《宋史·哲宗本纪》云云。
绍圣三年二月癸酉,罢富弼配享神宗庙庭。
按《宋史·哲宗本纪》云云。 按《礼志》:绍圣三年,罢富弼配,谓弼得罪于先帝也。
徽宗崇宁元年二月甲午,以蔡确配享哲宗庙庭。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按《礼志》:崇宁元年,诏以观文殿大学士、赠太师蔡确配享哲宗。《五礼新仪》,配享功臣之位,设于殿庭之次:赵普、曹彬位于横街之南道西,东向,第一次,薛居正、石熙载、潘美位于第二次,李沆、王旦、李继隆位于第三次,俱北上;王曾、吕夷简、曹玮位于横街之南道东,西向,第一次,韩琦、曾公亮位于第二次,王安石位于第三次,蔡确位于第四次,俱北上。惟冬享、祫享遍设祭位。
高宗建炎 年,复以司马光、富弼配享庙庭。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建炎初,诏夺蔡确所赠太师、汝南郡王,追贬武泰军节度副使,更以左仆射、赠太师司马光配享哲宗。既又罢王安石,复以富弼配享神宗。
绍兴四年,太常少卿江端友请明堂前一日祀功臣,从之。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绍兴四年,太常少卿江端友,请明堂前一日,差官诣配祀功臣位行礼。缘即今权于温州真华宫,奉安宗庙,比在京事体不同。欲依绍兴元年明堂,更不排办。从之。
绍兴八年,以韩忠彦配享徽宗。
按《宋史·高宗本纪》:绍兴八年三月壬寅,定以故相韩忠彦配享徽宗庙庭。
绍兴十八年,绘功臣像于景灵宫之壁。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绍兴十八年二月,监登闻鼓院徐琏言:国家原庙佐命配享,当时辅弼勋劳之臣绘像庙庭,以示不忘,累朝不过一十馀人。今之臣僚与其家之子孙必有存其绘像者,望诏有司寻访,复摹于景灵宫庭之壁,非独假宠功臣之子孙,所以增重祖宗之德业,以为臣子劝。遂下诸路转运司,委所管州军寻访各家,韩王赵普、周王曹彬、太师薛居正、石熙载、郑王潘美、太师李沆、王旦、李继隆、王曾、吕夷简、侍中曹玮、司徒韩琦、太师曾公亮、富弼、司马光、韩忠彦,各令摹写貌像投纳,绘于景灵宫之壁。
绍兴二十七年,初命功臣与冬飨。
按《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二十七年六月戊午,初命太庙冬飨祭功臣。
孝宗乾道五年,议钦庙配享,以无其人,罢之。
按《宋史·孝宗本纪》:乾道五年九月甲子,诏侍从、台谏集议钦宗配飨功臣。 按《礼志》:乾道五年九月,太常少卿林栗等言:钦宗皇帝庙庭尚虚配享,当时遭值艰难,沦胥莫救,罕可称述,而以身殉国,名节暴著,不无其人。虽生前官品不应配享之科,事变非常,难拘定制,乞特诏集议。吏部尚书汪应辰奏:当时死事之臣,皆有次第褒赠。若今配享钦庙,典故所无,如创行之,又当访究本末,差次轻重,有所取舍,尤不可轻易。窃谓配享功臣,若依唐制,各庙既无其人,则当缺之。乃罢集议,钦宗一庙遂无配享。
按《文献通考》:侍右郎官曾逮言:昔元祐中,神宗未有配享。朝廷依例,权塑二侍臣。吏部尚书汪应辰言:钦宗所图共政之臣,皆未有能胜其任者。若应故事,姑令备数,上非所以尊宗庙,下非所以劝有功。诚如太常所言,当时死事之臣非一。今欲令配享,考究本末,差次轻重,有所取舍,尤不可轻易。昔唐文宗、武宗皆无配享功臣,盖崇奉祖宗必审其实,必当于理,不虚尚文饰,以苟塞人情而已。既无可配享者,乞更不集议。从之。
淳熙十五年,以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俊配享高宗庙庭。
按《宋史·孝宗本纪》:淳熙十五年三月癸丑,用洪迈议,以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俊配享高宗庙庭。 按《礼志》:淳熙中,高宗祔庙,翰林学士洪迈言:配食功臣,先期议定。臣两蒙宣谕,欲用文武臣两人,文臣故宰相赠太师秦国公谥忠穆吕颐浩、特进观文殿大学士谥忠简赵鼎,武臣太师蕲王谥忠武韩世忠、太师鲁王谥忠烈张俊。此四人皆一时名将相,合于天下公论。议者皆以为宜,遂从之。秘书少监杨万里独谓丞相张浚不得配食为非,争之不得,因去位焉。
光宗绍熙元年,诏:吕颐浩等,既列配飨,许长房陈乞恩例一名。
按《宋史·光宗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绍熙元年诏: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俊并已配飨高宗皇帝庙庭,绘像讫,各许长房陈乞恩例一名,中书门下省检会。元丰五年,诏:景灵宫绘像旧臣,推恩本支下,两房以上,取不食禄者,均有无。取齿长者,若子孙。亦绘像本房,不食禄,更不取别房。应推恩人愿与以次别房者,听。元祐元年,诏故相富弼配享神宗庙庭,其子绍延特差江陵府通判,仍与子孙一名恩泽。崇宁二年,诏哲宗皇帝神御殿绘像文武臣僚,并与子若孙一人初品官。故有是命。
绍熙五年,以陈康伯配享孝宗庙庭。
按《宋史·光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绍熙五年十二月,以左丞相、赠太师、鲁国公陈康伯配享孝宗庙庭。
宁宗嘉泰元年春正月庚午,以葛邲配享光宗庙庭。按《宋史·宁宗本纪》云云。嘉定十四年,以史浩配享孝宗庙庭。
按《宋史·宁宗本纪》:嘉定十四年八月乙丑,追封史浩为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
理宗端平二年,以赵汝愚配享宁宗庙庭。
按《宋史·理宗本纪》:端平二年八月乙卯,以太师赵汝愚配飨宁宗庙庭,仍图像于昭勋崇德之阁。
金
海陵天德二年,始议太祖配享功臣。按《金史·海陵本纪》不载。 按《礼志》:天德二年二月,太庙祫享,有司拟上配享功臣,诏以撒改,辞不失、斜也杲、斡鲁。阿思魁忠东向,配太祖位。以粘哥宗翰、斡里不宗望、阇母。娄室、银朮可西向,配太祖位。
世宗大定三年,以祫享,改定配享功臣。
按《金史·世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大定三年十月,祫享,又以斜也、斡鲁、撒改、习失、阿思魁配享太祖,宗望、阇母、宗翰、娄室、银朮哥配享太宗。其后,次序屡有更易。
大定八年,命图画功臣于太祖庙。
按《金史·世宗本纪》:大定八年十月乙未,命图画功臣于太祖庙,其未立碑者立之。 按《礼志》:大定八年,上命图画功臣于太祖庙,有司第祖宗佐命之臣,勋绩之大小、官资之崇卑以次上闻。乃定左庑:开府金源郡王撒改、皇伯太师右副元帅宋王宗望、开府金源郡王斡鲁、皇伯太师梁王宗弼、开府金源郡王娄室、皇叔祖元帅左都监鲁王阇母、开府隋国公阿离合懑、仪同三司兖国公刘彦宗、右丞相齐国简懿公韩企先、特进宗人辞不失;右庑:太师秦王宗翰、皇叔祖辽王杲、开府金源郡王习失、开府金源郡王完颜希尹、太傅楚王宗雄、开府前燕京留守金源郡王完颜银朮哥、开府金源郡王完颜忠、金源郡王完颜撒离喝、特进宗人斡鲁古、右丞相金源郡王纥石烈志宁。大定十六年,左庑迁梁王宗弼于斡鲁上。
按《金史·世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云云。
大定十八年,黜辞不失,而次蒲家奴于阿离合懑之下。
按《金史·世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云云。
大定二十二年,增皇伯太师辽王,斜也、撒改、宗斡、宗翰、宗望,其下以次列。
按《金史·世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云云。
章宗明昌四年三月甲午,定配享功臣。
按《金史·章宗本纪》云云。 按《礼志》:明昌四年,次序始定。东廊:皇叔祖辽智烈王斜也杲、皇伯太师辽忠烈王宗斡斡鲁、皇伯太师右副元帅宋桓肃王讹鲁补宗望、开府仪同三司金源郡毅武王习失、开府仪同三司金源郡贞宪王完颜谷神希尹、太傅楚威敏王谋良虎宗雄、开府仪同三司燕京留守金源郡襄武王完颜银朮可、开府仪同三司金源郡明毅王完颜忠阿思魁、金源郡庄襄王杲撒离喝、特进宗人斡里古庄翼,特进完颜辞不失威敬、太师尚书令淄忠烈王徒单克宁、太师尚书令南阳郡文康王张浩。西廊:开府仪同三司金源郡忠毅王撒改、太师秦桓忠王粘罕宗翰、皇伯太师梁忠烈王斡出宗弼、开府仪同三司金源郡刚烈王斡鲁、开府仪同三司金源郡庄义王完颜娄室、皇叔祖元帅左都监鲁庄明王阇母、开府仪同三司随国刚宪公阿离合懑、开府仪同三司豫国襄毅公蒲家奴昱、开府仪同三司兖国英敏公刘彦宗、右丞相齐国简懿公韩企先、太保尚书令广平郡襄简王李石、开府仪同三司右丞相金源郡武定王纥石烈志宁、开府仪同三司左丞相沂国公仆散忠义、仪同三司左丞相崇国公纥石烈良弼、右丞相莘国公石琚、右丞相申国公唐括安礼、开府仪同三司平章政事徒单合喜、参知政事宗叙。每一朝为一列,著为令。
明昌五年闰十月丙寅,以代国公欢都等五人配享世祖庙庭。
按《金史·章宗本纪》云云。 按《礼志》:明昌五年闰十月丙寅,以仪同三司代国公欢都、银青光禄大夫治诃、特进劾者、开府仪同三司盆纳、仪同三司拔达,配享世祖庙庭。
元
元制,功臣皆庙祭不列于配享。按《元史·祭祀志》:功臣之祠,惟故淮安忠武王立庙于杭,春秋二仲月次戊,祀以少牢,用笾豆簠簋,行酌献礼。若魏国文正公许衡庙在大名,顺德忠献王哈剌哈孙庙在顺德、武昌者,皆岁时致祭。自古帝王而下,祭器不用笾豆簠簋,仪非酌奠者,有司便服行礼,三上香奠酒而已。
明
太祖洪武二年,以功臣七人祀于太庙庭中,遣官分献。按《明会典》:洪武二年孟春,享太庙,以功臣七人配,设青布帏六间于太庙庭中,内列功臣位,遣官分献读祝。
按《续文献通考》:洪武二年正月,享太庙,以功臣廖永忠、俞通海、张德胜、桑世杰、耿再成、胡大海、赵德胜配享。设青布帏六间于太庙庭中,内设配享功臣位,笾豆各二,实以栗、枣、牛脯、葵菹、鹿醢。簠簋各二,实以黍、稷、稻、粱、羊、豕体各一。遣官分献。其分献仪,皇帝行亚献礼。将毕,分献官各诣盥洗所,盥手,洗爵,酌酒,诸执事官皆酌酒于爵,献官进诣功臣第一位前,上香,奠爵。诸执事官各进爵于各神位前。读祝官读祝讫,献官复位。其正祭祝文,德祖庙曰:时维孟春,礼严特享。谨以牲醴庶品,恭诣德祖之庙,以伸追慕之情。懿祖、熙祖、仁祖三庙文同。配享祝文曰:朕以孟春,严奉庙享。追念忠烈,辅成开基。爰用牲醴,陈于庙庭,英灵如生,尚其与享。
洪武三年,始定从享位。
按《明会典》:洪武三年,定亲王从享,皆设位于东庑,西向。功臣配享,皆设位于西庑,东向。
洪武四年,设黄帏殿,具两庑,以祀功臣。
按《明会典》:洪武四年,罢庙庭帏设之次,改设黄布帏殿于庙内,并具两庑。中居祖考神位,庑列亲王及功臣。每奠献祖考,则遣大臣各分献,不读祝。是秋,又命功臣,仍于庑间配享,不设布殿。
洪武八年,祀功臣于幄殿右廊。
按《续文献通考》:洪武八年,设黄布幄殿左右廊,于庙中殿上祀四祖,左祀杨王、皇兄徐王,右祀功臣。洪武九年,太庙成。配功臣十二位于西壁。
按《明会典》:洪武九年,新太庙成,奉安四代神主,以亲王并王妃二十一位,侑于殿内东壁。功臣十二位,配于西壁。不分献。自是四时之祭,皆行合享之礼。按《续文献通考》:洪武九年,定寿春王王妃二十一人,侑享于东壁。功臣十二人,侑享于西壁。罢廖永安祀。初,配享功臣十七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中山武宁王徐达、开国翊运推诚宣力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左丞相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同知军国事岐阳武靖王李文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左柱国宁河武顺王邓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信国公封东瓯襄武王汤和、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柱国西平侯追封黔宁昭靖王沐英、赠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追封荣国忠显公加封河间忠武王张玉、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傅成国公封东平武烈王朱能、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同知大都督府事虢国忠烈公俞通海、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同知大都督府事蔡国忠毅公张德胜、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柱国同知大都督府事越国武庄公胡大海、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同知大都督府事梁国武桓公赵德胜、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镇国将军护军佥大都督府事追封泗国武庄公耿再成、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柱国武定侯追封营国威襄公郭英、赠奉天靖难效忠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追封金乡忠壮侯加封宁国公王真、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安远将军轻车都尉同知英武卫亲军指挥使司特封永义侯桑世杰、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赠太师谥文成护军诚意伯刘基,皆左右叙。又命有司立功臣庙于鸡鸣山。及庙成,论功列祀,凡二十一人。令死者塑像,生者虚位。时胡大海、冯国用、赵德胜、耿再成、丁德兴、俞通海、张德胜、茅成八人已卒,初栖神蒋卞二庙,至是乃塑像移祀庙中。十三人虚位。元祀则书赠王谥姓,如云中山武宁王徐之类是也。从祀书官书赠谥姓名,如云都指挥使冯国用、郑国公之类。梁国公不书谥。
洪武二十年,定凡祭功臣,令军官首领官陪。
按《明会典》云云。
成祖永乐 年,定功臣从祀太庙毕,仍遣官各祭于其庙。
按《续文献通考》:永乐初,享太庙礼成,仍遣官祭功臣庙。先是,礼部侍郎宋礼言:功臣自有庙,请罢太庙配享,但于本庙祀之。成祖曰:先帝所定配享,不可罢。又曰:此皆佐命开国之臣。既自有庙,俟太庙享毕,亦别遣官即其庙祭之,于义可也。著为令。
仁宗洪熙元年,罢张玉配享,进姚广孝。
按《续文献通考》:洪熙元年,以靖难功臣张玉罢享,进荣国恭靖公姚广孝侑享文庙。
世宗嘉靖九年,移祀姚广孝于大兴隆寺。
按《续文献通考》:嘉靖九年,中允廖道南言:广孝,髡徒,不宜入庙。礼官李时与张璁、桂萼亦以为言。遂移祀大兴隆寺。
嘉靖十年,以刘基配祀高庙。
按《续文献通考》:嘉靖十年,以刑部郎中李瑜议,进刘基侑祀高庙,位次六王。
嘉靖十六年,以郭英侑享高庙,命功臣位次皆以爵叙。
按《续文献通考》:嘉靖十六年,武定侯郭勋乞进其祖英侑享高庙。下廷议,不可。户部侍郎唐胄疏争言:庙祀诸臣位次,上下且不可易,况有无之额,敢辄增损乎。勋言:往年进刘基祔享,以文臣,故举朝翕然顺从。臣祖英,武臣,乃纷然阻忌。上是勋言,进英祀。先是,二庙侑享功臣位,各以爵。及进基伯,位公侯上。上不喜,曰:何上基而下英也。令礼官考议,乃合二庙功臣叙爵。于是列英永义侯,上河间、东平二王、黔宁王下。基永义侯下。初,郭英未进侑时,礼官夏言言:礼有功宗之祀。汉祭功臣于庙庭,魏祀尚书令荀攸于太祖庙,唐高祖至宪宗庙或六七八人,或二三四人。宋太祖至光宗亦然。如魏徵、李沆、司马光,皆文臣,不必皆武功也。守成诸君,亦各有与享者,不必皆创业也。我朝二祖开国,靖难固有功臣。仁宗以无事武功,其间相与辅赞治平,岂无有如魏徵、李沆辈者。今侑享二祖凡十七人,十七人中,惟基、广孝二人文臣耳。自后六庙,缺焉无闻。乞下廷议考求六朝文武大臣,有功在当时,泽在后世者,请上裁定,进侑庙庭。上不允。
皇清
顺治九年《大清会典》:顺治九年六月,以忠义公兔尔格昭勋公
图赖入
庙配享。前期一日,祭告
太庙,遣大臣一员行礼。
配享功臣祀典部总论
《孔丛子》
《论书篇》
书曰: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季桓子问曰:此何谓也。孔子曰:古之王者,臣有大功,死则必祀之于庙,所以殊有绩劝忠勤也。盘庚举其事以厉其世臣故称焉。桓子曰:天子之臣有大功者,则既然矣。诸侯之臣有大功者,可以如之乎。孔子曰:劳能定国,功加于民,大臣死难,虽食之公庙可也。桓子曰:其位次如何。孔子曰:天子诸侯之臣,生则有列于朝,死则有位于庙其序一也。配享功臣祀典部艺文一
《功臣配享议》唐·颜师古
议曰:窃以肃恭禋祀,经邦彝训,追远念功,历代鸿典。故当立文定制,适事从宜。垂裕后昆,永贻宪则。圣皇驭宇,元化醇深。错综遗文,包括旧艺。于穆清庙,备孝享于吉蠲。股肱良哉,豫铭常之配侑。爰发明诏俾命,率由秩宗致请。博谋僚列,浅闻寡见,无足观采。但礼经残阙,年载遐深。传习各殊,执见靡一。《尔雅》说祀禘为大祭,《公羊传》义大事谓祫,何休所释又异郑元,然皆一配之文,曾无重祀之證。是非众论,虽曰蹖駮。隆杀二端,厥趣可睹。谨按:祫者合食,禘乃禘祭。禘小于祫,理则非疑。《商书》称从与其大享,《周礼》著祭于大蒸。是知小祀不及功臣,其事又无可惑。魏晋以降,莫不通行,中间虽经差失,梁朝又以矫正。有齐立号,朝宗河朔,周氏命历,卜食咸阳。修定礼仪,皆有凭据。同遵此典,未尝釐革。今欲更改,实谓非宜。六经莫见斯文,三雍不显其迹。悠悠之论,蔑足云也。且夫无丰于昵,昔贤著诫黩,则不敬祀典明文。徒见异端,假从臆说,烦而非当,于义无取。又寻古之配祭,皆在于冬。据其时月,益明非禘。况乎臣之立功,各因所奉享祀之日,从主升配,禘之为祭。自于本室庙未毁者,不至太祖之庭。君既不来,而臣独当祀列,对扬尊极,乃非所宜。岂容山河之誓,务乎殷重。霜露之感,从于简略。论情即理,孰曰可安。今请祫配功臣,禘则不豫。依经合义,进退为允。谨议。配享功臣祀典部艺文二〈诗〉
《送特进李峤入都祔庙》唐·徐彦伯
特进三公下,台臣百揆先。孝图开寝石,祠主卜牲筵。恩级青纶赐,徂装紫橐悬。绸缪金鼎席,宴饯玉潢川。北斗分征路,东山起赠篇。乐池歌绿藻,梁苑藉红荃。骑转商岩日,旌摇阙塞烟。庙堂须鲠议,锦节伫来旋。配享功臣祀典部纪事
《伽蓝记》:广陵王即皇帝位,尔朱世隆加仪同三司、尚书令、乐平王。馀官如故。赠太原王相国晋王,加九锡,立庙于芒岭首阳。上旧有周公庙,世隆欲以太原王功比周公,故立此庙。庙成,为火所灾。有一柱,焚之不尽。后三日,雷雨震电,霹雳击为数段。柱下石及庙瓦皆碎于山下。复命百官议太原王配飨。司直刘季明议云:不合。世隆问其故。季明曰:若配世宗,于宣武无功。若配孝明,亲害其母。若配庄帝,为臣不忠,为庄帝所戮。以此论之无所配也。世隆怒曰:卿亦合死。季明曰:下官既为议臣,依礼而言。不合圣心,俘剪惟命。议者咸叹。季明终得无恙。《唐书·裴冕传》:始,肃宗庙惟苗晋卿配享,冕卒后二十馀年,有苏正元者奏言:肃宗为元帅时,师才一旅,冕于草创中,甄大义以劝进,收募骁勇几十馀万。既逾月,房琯来;又一年,而晋卿至。今晋卿从祀,而冕乃不与。有诏冕配享肃宗庙。
《文献通考》:顺宗既葬,议祧迁中宗庙。有司疑曰:五王有安社稷功,若迁中宗,则配享永绝。判集贤院事蒋父曰:禘祫功臣,乃合食太庙。中宗庙虽毁,而禘祫并陈太庙,此则五王配食与初一也。由是迁庙遂定。《宋史·赵鼎传》:高宗即位,除鼎司勋郎官。久雨,诏求阙政。鼎言:自熙宁间王安石用事,变祖宗之法,而民始病。假辟国之谋,造生边患;兴理财之政,穷困民力;设虚无之学,败坏人才。至崇宁初,蔡京托绍述之名,尽祖安石之政。凡今日之患始于安石,成于蔡京。今安石犹配享庙庭,而京之党未除,时政之阙无大于是。上为罢安石配享。
《文献通考》:孝宗既祔庙,诏以故相陈康伯侑食宝文阁待制,吴总上疏请以其父璘配享庙庭,不报。《金史·完颜赛不传》:正大三年,宣宗庙成,将禘祭,议配享功臣,论者纷纭。赛不为大礼使,因言:丞相福兴死王事,七斤谨守河南以迎大驾,功宜配享。议遂定。
配享功臣祀典部杂录
《杜甫·朝享太庙赋》:殷刘房魏之勋可以中摩伊吕上冠夔卨代天之功为人之杰《挥麈前录》:本朝曹武惠配享太祖,武穆配享仁宗;韩忠献配享英宗,文定配享徽宗。父子配享,自昔所无也。《清波杂志》:国朝,配享功臣于太庙,横街南东西相向设位。太祖室:赵普、曹彬。太宗室:薛居正、石熙载。真宗室:李沆、王旦、李继隆。仁宗室:王曾、吕夷简。英宗室:韩琦、曾公亮。神宗室:富弼、曹玮。哲宗室:司马光。徽宗室:韩忠彦。高宗室: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俊。视祖宗文武臣,各用二人侑食。盖中兴将相勋烈之盛,不得而遗也。
《春明梦馀录》:功臣从祀,唐之可考者,淮安靖王神通、梁文昭公房元龄而下,距太尉李愬,凡三十二人。宋之可考者,韩忠献王赵普、济阳武惠王曹彬而下,距丞相葛邲,凡二十四人。明高祖定鼎,念诸功臣之烈,建太庙,首以李韩公善长等六人,及胡越公大海等从享。最后韩公坐嫌死,而六公亦间不得与逮。永乐而始定自中山、开平二王而下,距永义侯桑世杰,凡六王、五公、一侯,十二人。从文皇祀者,至洪熙而定文武臣,惟河间王玉东平王能、宁国公真荣国公广孝,凡二。王公至世宗首上太祖徽号,后上文皇帝祖号,又采礼官言,进诚意伯从祀太祖位。六王下,而以僧故斥广孝,使祀大兴隆寺。寻用翊国公勋请,进其祖营国公英。独仁宗而后,寥寥无闻。论者谓如杨文贞、李文达、商文毅、刘文清、杨文忠之贤于辅,而不得从。
忠定王、忠肃王、端毅马端肃之贤于铨,于肃悯之
贤于枢,而不得从。张定兴辅之下南交,朱宣平永之八佩将印,皆位太师,握环卫为心,膂牙爪而不得从。高帝诸功臣而下,犹有说焉。若李韩公之佐开创不下,酂侯虽以嫌死,帝尚为之讳。若冯宋公胜之佐大将军取中原,下秦陇,降纳哈,出二十万之众。傅颍公友德之从大将军,取山东,其平蜀功冠彻侯,而开滇南二百年之地。惜其终于帝之末,遘革除之变,而未有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