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十五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

 第二百十五卷目录

 盐法部艺文三
  宁国府改食盐疏     明陈士京
  河东瑞盐赋〈并序〉    俞汝为
  盐法议           张鍊
  广盐课议         张应宿
  碱咸            钱楩
 盐法部艺文四〈诗〉
  竹枝歌         宋范成大
  耙盐词          元盛彧
  经进盐图诗〈四首〉    明彭韶
 盐法部选句
 盐法部纪事一

食货典第二百十五卷

盐法部艺文三

《宁国府改食盐疏》明·陈士京

宁郡六邑,洪武初,计口授盐,派有引额。嘉靖时,额引盐五百七十斤,部册明载。至万历间,竟无粒盐到埠,止有空引投销。即官府时加徵督,而商亦不至。以宁间万山之中,离江五百馀里,夏月水溢,仅有宣城北路一线通舟,其馀五县皆山溪迢远,肩摩步担。至秋冬乾涸,即此一线亦不能通达。夫路既阻远,计其斤数,不足为搬运之费,讵可望商人至耶。则宁郡所派之额,适以资其别卖,而额引之课,亦非商之为宁输矣。盐既不至,小民不得不于浙省近地,私贩济用,而捕缉株连良民,又皆为圣明之罪人。是宁课祇入私贩,而宁民徒陷法网。伏思高淳溧水,去江少远,皆蒙特恩,准行食盐。宁国犹在高溧之南,去江逾远,独不蒙皇上一轸念乎。伏乞垂怜无盐之苦,究商人不至之故,念小民私贩之因。敕下户部详议,照高溧事例,准行食盐。即不然查复祖制,俾得裨补路费,酌增引数,别立宁盐。令徽西土三商,兼运到埠,则六邑生灵,万万世感皇仁,而宁郡盐法,永永无弊矣。且增引则增课官,盐通则私盐绝。而向之食私者,今皆无不课之盐。岁可得数万金,稍佐军需。是上有以裕国家之用,下可以济百姓之苦也。

《河东瑞盐赋》俞汝为

盐之以瑞名也,自唐大历中始。韩滉驰奏上赐号宝应灵庆池。宋祥符七年,蚩尤为祟,召关将军会岳渎阴兵殄之。崇祀至今加侈焉。士女摩击若狂者,数日。有司莫以禁。是月,盐花生风,日镕神液,密起若凝脂,积素诡状,的烁柳柳。州谓神造,非人力。晋宝之大者,信哉。余产煮海之乡,创见而异之,乃濡毫作赋。其辞曰:

粤浸稽之警沩兮,天纲浡潏而靡之。瀰浩森而无垠兮,浴日月于崦嵫。荡怀襄而底绩兮,龙门辟而东驰。既委汇于渤澥兮,纡馀沥以为池。览昆明与太液兮,历汾晋之濛泛。灵芝泛上林之承露兮,濯九龙于渌水之湄。鼓兰桡于元沁兮,翔回雁于金堤。洵鲸分而霞绚兮,非鼎鼎之所资。彼榾柮之崔以嵬兮,鄙善藉而塍田。导黑水于靺鞨兮,气蒸薄于枳棘之巅。引身毒之梁罝兮,炫五色于西海之挺。或饮沃以自封兮,亦何𢌿于中原。羡管子之煮海兮,藩瑕氏之近薮。引太宁之飞瀑兮,阅昌歜之形号。齐有渠而燕有辽兮,计口授而登俎。鬻牢盆而煎兮,嗟薪槱之作苦。若天授而非人力兮,命之曰河东之盐。其为池也,方百里而为汇兮,围虹于七郎。凌石门之巉巉兮,郁雷首之苍苍。隐巫峡于腾突兮,埋山虫于异方。濡玉钩之交澍兮,润棘道之益浆。倚中条之危径兮,接鸣条之故冈。曰有神以司之兮,胥士女其若狂。届鹑首而虔赛兮,集鸟隼其飞扬。既摐金而伐鼓兮,亦鸣筝躧履以翱翔。罗绮绣以为饰兮,俨珠翠其成行。纷鱼龙以角抵兮,飘兰蕙之奇芳。极海陆之珍错兮,夹阡陌而中藏。神之假而琛瑞兮,昭灵应于惟王。其产花也,不樵不冶,匪炼匪炊。布以祝融之令,佐以风姨之威,喷以龙岩之雪,煽以邃谷之吹。始凝漉而熛结兮,沾飞絮其若枝。既圭坼而玉碎兮,积炎暑之凌澌。骇晶莹若壶照兮,散明月于瑶池。司鹾告以成瑞兮,裒丁夫于河浒。咸荷锸而环奋兮,倏分疆而竞取。誇露积其如墉兮,求千厢于甘卤。走骐骥于虞坂兮,隐第五伦于市贾。卢弘正因而课最兮,徐景山资之救鲁。守蛤𧊶于三㲼兮,实度支之覆奏。嘉梅味之既调兮,荐和羹于秬卣。崇灵庆之殊锡兮,垂血食以永久。灌秦陇而实燕代兮,竦翚飞而祈终祐。方其厄于洪涛也,歌帝力于神尧。窜天吴以夷荡兮,波不沸而称饶。及再厄于蚩尤也,会岳渎以鸣镳。雷轰轰以吼怒兮,妖氛殄而神保。吁嗟乎代有飨而祀有严兮,洵斯池之所遭。

《盐法议》张鍊

夫食盐,山泽自然之利,天地所以养民也。上古无征,近古薄征,以佐国用,要在先不病民,而后利国,为可贵耳。关中食盐,一出于河东,一出于花马池,一出于灵州西章。去三辅绝远,专供灵夏、洮岷、西北兵民之用,无容议矣。花马池盐,北供延、庆、平三府、宁、榆二镇,南与河东盐并行于三辅间。河东盐上下公行,谓之官盐。花马池私盐,自贸易,谓之私盐。民间便于私盐,不便于官盐者,百年于兹矣。必欲行河东官盐,其弊有四,盖行盐,郡县各有分界,所司徒知纸上陈迹,河东盐行三省,不可越缩。若究其实在,山西、河南未知何如,其在关中,自长安以西,河东美盐绝迹不至,间有至者,皆泥滓苦恶,中人不以入口。惟耕夫寡妇,勉食之。计其所售无几也。名虽谓行,其实未尝行之,一也。往年商人虑恶盐不售,告发那县使所在辇运,外加样盐,包封印记之。及以给民,封者自佳,辇者自恶,唱户分盐,畏如饮鸩。计帐徵价,峻于正税。今虽暂止,既为故事,恐不能已,二也。商人买盐,与贩夫,随以小票,盐尽票不收毁,官盐不至西路,则无票,无票则通责店肆,负贩细人请东路,自买未毁之票缴官,公人亦幸免责,不问由来,互相欺抵,三也。买票日久,奸人依式私制盗卖,侥倖者冒利,败露者破家,虽有防禁,迄今未已,四也。必欲禁花马池私盐,其弊有五,关中民贫衣食驱遣,赋税催切,罄家所有,走北地贩盐,冀牟斗升之利,一为公人所获,则身入陷阱,家计尽空,一也。贫人既为囚絷,内无供馈,冬月多毙于狱考,驿递囚帐,盐徒居半,死者又居强半,民命可恤,二也。小贩惧捕,结聚大夥,经山溪要隘,偶遇公人,势强则抵敌,势弱则冒险奔迸,投崖落涧,人畜死伤涂地,三也。公人与有力惯贩者交关,终岁不捕,反为导护,惟单弱贫瘠者捕之,或以升斗恶盐,强入路人筐袋,执以报功,使无辜受害,四也。众役工食,悉有定例,惟巡捕工食,私帮公费,岁增十倍,官吏比销,徒御劳悴,动经时月,候文旷职,旅食空囊,或罚或贷,俱为无补,五也。夫物力不齐,物之情也。好美恶恶,趋利就便,民之情也。所欲与聚,所恶勿施,裒多益寡,因俗成务。司国计者之情也。以物力言,河东旧商带支坐困,新商超纳无几,浇晒徒劳,增课未减,公私俱称歉矣。河东一池虽差大供,三省则不足,花马二池虽差小供,三郡二镇则有馀,自然之势也。以人情言,河东盐,百方督之,使行至,以泥沙勒售假票,甘罪而终不能行。花马池盐百方,禁之使不得行,至于比屋破产,接踵丧生,而终不能禁者,民之大欲大恶,不可强也。以国计言,河东岁课一十九万有奇,花马二池岁课不盈数千,河东盐一引三钱有奇,二池盐一石六分有奇,如是相悬者,意河东与天下六运,自祖宗朝俱有定额,由来久远。二池迫近塞垣,弃取不时,故课亦微眇。后来因循,取足原办而止耳。夫河东盐既不能及远,二池盐卒不能禁,民间又不可一日无盐,而盗买盗卖,终非常理。今当直开二池盐禁,使西凤汉中沛然通行,计三府所当常食,河东盐一十二万有奇,岁课即照河东责三府代办,以其事权,统归河东巡盐御史,则达观无异,督禁有程。两地岁徵,四镇年例,保无纤爽,而关中可少事矣。夫居害者,择其寡,兴利者,取其多。傥今不弛二池盐禁,则愚民被逮,供馈为费,奸人骗诈为费,兵民岁增工食为费。官吏比销为费,一切显隐猥杂,不可会计。财足抵河东花马二池,正课出于千疮百痛,徒然费之,而下残民命,上损国体,又馀殃也。傥今一弛二池之禁,则愚民被逮,供馈可省,罪赎可省,奸人骗诈可省,岁增工食可省,官吏比销可省,一切显隐猥杂,不可会计。财足抵河东花马二池,正课出于不识不知,漠然省之,而下活民命,上全国体,又馀福也。夫人情不甚远,比开盐法侍御,皆一时英硕表表长者。使其闻见,悉如关中人,习知其利病,则亦何惮而不为良处哉。但其受命而来也,惟以行官盐,禁私盐为职,而反是则骇矣。地非素履,事未前闻,虽圣人,有所不知者。何可遽望改易其常耶。虽然安国家,利百姓,大夫出疆义也。究理从长,议政从便,人心不昧,因革有时。此又关斯民之幸不幸也。

《广盐课议》张应宿

昔汉之七国,吴以煮海独富强,名山大川,总为利薮,钦廉之境,濒海者半,而钦州之海澨,曾无一灶煮盐。且州境西与北,接壤西粤,其食盐,靡不仰给于廉。其盐船,靡不取道于钦。查得郡之盐商,其子母之赀,仅以十计,即百金者,鲜于长芦、淮扬。擅赀钜万者,天渊也。而视长芦淮扬者,利更饶,更速,不两月,而子母全收,不必远募。商而中盐者,可辐辏,独其额课归公家者什一,而旁落者什五。费用之孔,多侵渔之手,众充边饷者几何,而入私橐者盈溢。盖瘠下而上不肥,天地自然之利,国家竟不得尽赖其用也。尝谓合浦之白皮等处,濒海,钦亦濒海,边海即可产盐,钦亦何独不可产盐。计民力农隙,尽多暇时,计道里,商运更为便益。若无论其是否土著,是否灶丁,令得沿海增灶,尽力烹煮,山野多薪,不必如浙之计丁分草场也。闽广多商,不必如淮扬长芦大商巨贾也。随到随中,随掣随放,不必淹滞停留,废时旷日也。若然,则斥卤可尽为桑田,而课额足仰裨军饷。以钦之利,供钦之费,以钦之饷,供钦之兵,不加赋而可加兵,固足术也。不特此,令盐商自郡而至钦,例先输课于府,旋又输于州,以额外夹带者多,而惧盘问,又私输于长墩司,经几多胥吏,费几多需索,守几多时日,故官课一而私课三,总之课也。总之充饷也,何不并归一处,照条鞭一体投匮,可省加耗之半。应解者解,应支销者支销,在州犹在府也。诚使装载于斯,投纳于斯,秤掣于斯,不踰日随可放行,便商者多矣。若此则于旧额之外,量增以益饷,彼亦乐从也。所裨于国家经费,岂浅鲜哉。言利不称善政,然不病民,不病商,第于公私上下间塞,旁漏之孔,而裒多益寡,无亦彼此两利乎。舍盐与屯,而欲求加兵加饷,是道旁之筑舍,终为说铃画饼而已。此必不得之数也。

《碱咸》钱楩

古之河北,今畿甸也。真定以西,为古大陆之泽地,下作咸。生齿之徒,无旦暮之粮,以活家命。则择斥卤之尤积润之碱,刮其土而鍊之。匹夫匹妇,穷月作劳,可得升斗苦盐,易粟为命。宋庆历中,有上封者,请榷河北沧滨二州盐。余靖谏曰:河朔土多盐卤,小民税地,不生五谷,惟刮碱煎之以纳二税。今若禁止,便须逃亡,近民怨望,非国之福。黄履翁亦曰:河北之卤,素无禁约。其议卒寝。至我国朝,设长芦、山东二转运盐使司,沧州、青州、滨州、胶东四分司,凡辖四十四场,编集顺天等府属邑灶丁,旁海煮办,盐课不缺。则是河北沧、滨二州,古之瀛海军,渤海郡也。其在今日,可谓施法之悉,尽地之利矣。若夫真定之西,深、赵、冀属数邑,微碱小鍊,较诸沧、滨不足亿兆之一。譬若瀛渤海中之半滴尔。有之不足妨国之课,置之不足废国之法。听之民间,诚若披离之滋。榷之官捕,则无捉摸之处。今如长芦一司,行盐地方百四十馀州邑,其间有碱州邑,不过数处。其碱疏薄恶陋,颇以刮鍊而成之盐者,不过顷亩。中之尺寸,执其尺寸之微,例诸瀛渤之榷,诚有间矣。况担负出入,不越真定之境,纵穷所有,所来无几。良以物微,民贫之甚者为之也。且玆畿内碱土,无尺寸,无不徵。粮之亩,无一岁无不均徭。养马之家,无一人之倖漏免。其坐碱亩,在籍,无不贫下之户,其鍊碱代耕而输国之税,而救口不赡,无不茕茕可悯之夫。其奔走易粟,无不担负手挽,贫窭只弱,万无大夥货殖之徒。方今西北边警,首严真定,招募义勇之急,编选民壮之多,运输粮料车马之繁,加以屡岁凶荒之歉,滹沱泛溢之虞。夫京师,天下之根本也。畿甸所以培植拥辅乎,根本者也。沧盐巨商,每嫌山陆之遥,不自肯至,又从而禁入毫釐之碱,月报蓝缕之狱,流离捕人之惨,非所以宽近民,优畿辅也。

盐法部艺文四〈诗〉

《竹枝歌》宋·范成大

新城果园连瀼西,枇杷压枝杏子肥。半青半黄朝出卖,日午买盐沽酒归。
滟滪如朴瞿唐深,鱼复阵图江水心,大昌盐船出巫峡,十日溯流无信音。

《耙盐词》元·盛彧

朝耙滩上泥,暮煮釜中雪。妾身煮盐不辞苦,恐郎耙泥筋力竭。君不见,东家阿娇红粉媚,不识把锄巧梳髻。昨日典金钗,愁杀官盐价高贵。
《经进盐图诗》明·彭韶《草荡图》
海壖咫尺地,一望如掌平。材木不生植,草莽徒敷荣。广牧良有害,泛取亦难成。瓜分给亭户,表蕝自经营。繁霜一以降,百物俱彫零。刍荛忽萃止,芟缚无留行。辇运积官所,来岁事煎烹。负荷非为苦,愿言公课登。
《淋卤图》
旭日朝沮场,欣兹风色竞。钱镈密如鳞,沙涂平似镜。汲晒足灰泥,层层白相映。易地聚成堆,再淋咸始盛。方池藉以茅,小窦暗通阱。莲实重且坚,浮浮力能胜。祇恐山雨来,一篑功未竟。殷勤守馀沥,坐待卤池定。
《煎盐图》
鹾液泛清泠,牢盆戒修洁。分番忽后时,及此旺煎月。一勺尽倾泻,万灶俱焚爇。沈沈红雾收,蹙蹙晴波竭。敛之白盈箕,凝华粲如雪。检点入公私,中心更烦热。荆妻慰苦颜,摩挲汗流血。却叹戍边人,垂老有离别。
《放盐图》
三边乏储峙,良贾劳委输。偿以榷海利,子母多赢馀。
水膏易消耗,蔀屋难贮储。多年积逋欠,折算尽锱铢。渺渺太湖畔,盈盈东海隅。雪山压巨浪,风帆恣所如。每资藜藿食,亦荐王侯厨。谁念味中苦,搔首空踌蹰。

盐法部选句

陈江总渡黄河诗:葱山沦外域,盐泽隐遐方。
唐殷尧藩送客游吴诗:海戍通盐灶,山村带蜜房。释无可送李侍御诗:盐调上味贡,麦穗结秋花。皎然赠何评事判官诗:学究天人知远识,权分盐铁许良筹。
明周宪王有燉临安即事诗:番域白盐从海出,野田青蔗绕篱生。
镏炳过南湖觜诗:小妇攀罾杨柳矶,淮盐换得鳜鱼肥。
陈基通州诗:地虽江海裔,俗有鱼盐乐。
高启竹枝歌:大艑摊钱卖盐去,短钗簪叶负薪归。陶安闻上江消息诗:米盐通泽国,图籍会辕门。王祎述怀诗:千钱购斗粟,累月食无盐。
曹学佺桂林风谣诗:广南商贩到,盐厂雪盈堆。梅鼎祚曹以新自娄东移居吴门诗:鱼盐安市隐,蟹稻祝年丰。
俞安期怀方子及时谪滇南盐官诗:谪居敢怨监盐井,领郡应须乞酒泉。

盐法部纪事一

《史记·货殖传》: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
《国语》:齐通鱼盐于东莱。
《史记·齐太公世家》: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
《说苑》:秦穆公使贾人载盐于虞,诸贾人买百里奚以五羊皮,穆公观盐,怪其牛肥,问其故,对曰:饮食以时,使之不暴,是以肥也。公令有司沐浴衣冠之,公孙支让其卿位,号曰五羖大夫。
《左传》:成公六年春,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盬,国利君乐,不可失也。《史记·货殖传》:猗顿用盬盐起。〈注〉盬盐,河东大盐;散盐,东海煮水为盐也。
《春秋后语》:张仪说赵王曰:今日楚与秦为兄弟之国,而韩魏为藩臣,齐献鱼盐之地,断赵之右臂。
《史记·苏秦传》:苏秦说赵肃侯曰:君诚能听臣,齐必致鱼盐之海。
《汉书·食货志》: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史记·货殖传》:桀黠奴,人之所患也,唯刁间收取,使之逐渔盐商贾之利。
《吴王濞传》:上问袁盎曰:君尝为吴相,知吴臣田禄伯为人乎。今吴楚反,于公何如。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曰:吴王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豪杰,白头举事。若此,其计不百全,岂发乎。何以言其无能为也。袁盎对曰:吴有铜盐利则有之,安得豪杰而诱之。诚令吴得豪杰,亦且辅王为义,不反矣。吴所诱皆无赖子弟,亡命铸钱奸人,故相率以反。
《后汉书·贾复传》:复,王莽末,为县掾,迎盐河东,会遇盗贼,等比十馀人皆放散其盐,复独完以还县,县中称其信。
《鲜卑传》:鲜卑檀石槐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馀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
《续汉书》:虞翊为武都太守,始到郡,谷石千,盐石八千,视事三岁,米石八十,盐石四百。
《后汉书·刘虞传》:虞代袁隗为太傅。务存宽政,通渔阳盐铁之饶。
《三国·蜀志·王连传》:先主既平成都,以连为什邡令,转在广都,所居有绩。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若吕乂、杜祺、刘干等,终皆至大官,自连所拔也。迁蜀郡太守、兴业将军,领盐府如故。
《魏志·邓艾传》: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言司马文王曰: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埶以乘吴,吴人震恐,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且徐缓之;留陇右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豫顺流之事,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也。
《吴志·朱桓传》:桓拜前将军,领青州牧,卒。家无馀财,权赐盐五千斛以周丧事。
《晋书·陶璜传》:璜为交州刺史。有谋策,周穷好施,能得人心。滕修数讨南贼,不能制,璜曰:南岸仰吾盐铁,断勿与市,皆坏为田器。如此二年,可一战而灭也。修从之,果破贼。
《杜预传》:预拜度支尚书,较盐运,制课调,内以利国外以救边。
《南齐书·蛮夷传》:宋泰始以来,巴建蛮向宗头反,刺史沈攸之断其盐米,连讨不剋。
《魏书·长孙道生传》:道生孙稚除尚书右仆射。未几,雍州刺史萧宝夤据州反,复以稚为行台讨之。时薛凤贤反于正平,薛修义屯聚河东,分据盐池,攻围蒲坂,东西连结,以应宝夤。稚乃据河东。时有诏废盐池税,稚上表曰:盐池天资贿货,密迩京畿,唯须宝而护之,均赡以理。今四境多虞,府藏罄竭。然冀定二州且亡且乱,常调之绢,不复可收。仰惟府库,有出无入,必须经纶,出入相补。略论盐税,一年之中,准绢而言,犹不应减三十万匹也,便是移冀定二州置于畿甸。今若废之,事同再失。臣前仰违严旨,不先讨关贼而解河东者,非是闲长安而急薄坂。蒲坂一陷,没失盐池,三军口命,济赡理绝。天助大魏,兹计不爽。昔高升平之年,无所乏少,犹创置盐官而加典护,非为物而竞利,恐由利而乱俗也。况今王公素餐,百官尸禄,租徵六年之粟,调折来岁之资,此皆出人私财,夺人膂力。岂是愿言,事不获已。臣辄符司监将尉还率所部,依常收税,更听后敕。
《周书·辛庆之传》:庆之为行台左丞。时初复河东,以本官兼盐池都将。东魏攻正平郡,陷之,遂欲经略盐池,庆之守禦有备,乃引军退。河桥之役,大军不利,河北守令弃城走,庆之独因盐池,抗拒彊敌。时论称其仁勇。
《唐书·高开道传》:开道,沧州阳信人。世煎盐为生。少趫勇,走及奔马。隋大业末,依河间贼格谦。谦为隋兵围捕,无救者,开道独身战,捕兵解,谦得免,引为将军。《苏瑰传》:瑰子颋检校益州大都督长史,按察节度剑南诸州。时蜀彫攰,人流亡,诏颋收剑南山泽盐铁自赡。
《姜师度传》:师度为河中尹。安邑盐池涸废,师度大发卒,洫引其流,置盐屯,公私收利不赀。
《刘晏传》:晏与第五琦分领天下金谷。第五琦始榷盐佐军兴,晏代之,法益密,利无遗入。初,岁收缗钱六十万,末乃什之,计岁入千二百万,而榷居太半,民不告勤。京师盐暴贵,诏取三万斛以赡关中,自扬州四旬至都,人以为神。
《韩休传》:休子滉贬南浦员外尉,赵计斥为丰州司户员外参军。方是时,潦败河中盐池,滉奏池产瑞盐。帝疑,遣谏议大夫蒋镇廉状,镇畏滉,还乃贺帝,且请置祠,诏号宝应灵庆也。
《齐浣传》:浣孙抗为江淮宣慰判官。德宗自梁、洋还,财用大屈,盐铁使元琇荐抗材,改仓部郎中,斡盐利。《李正己传》:正己子纳,纳子师古,以荫累署青州刺史。纳死,军中请嗣帅,诏起为右金吾卫大将军、本军节度使。初,棣州有蛤𧊶盐池,岁产盐数十万斛。李长卿以州入朱滔,独蛤𧊶为纳所据以专利。后德、棣入王武俊,纳乃筑垒德州南,跨河以守蛤𧊶,谓之三㲼。《崔祐甫传》:祐甫子植为给事中。时皇甫镈判度支,建言减百官奉禀,植封还诏书。镈又请天下所纳盐酒利增估者,以新准旧,一切追偿。植奏言:用兵久,百姓凋罄,往虽估踰其实,今不可复收。于是议者咸罪镈,镈惧而止。
《李晟传》:晟拜太尉、中书令。既薨,城盐州,复故池,以新盐赐宰相。帝思晟,乃致盐灵座。其眷遇,无与比者。《卢坦传》:坦为东川节度。初,坦与宰相李绛议多协,绛藉为己助,及坦出半岁而绛罢。治东川,尽蠲山泽盐井榷率之籍。
《旧唐书·王武俊传》:武俊子士真,士真子承元,授平卢军节度、淄青登莱观察等使。时均输盐法未尝行于两河,承元首请盐法,归之有司,自是兖、郓诸镇,皆禀均输之法。承元宽惠有制,所理称治。
《唐书·卢简辞传》:简辞弟弘止,以户部领度支。初,两池盐法弊,得费不相偿,弘止使判官司空舆检钩釐正,条上新法,即表舆两池使,自是课入岁倍,用度赖之。《郑肃传》:卢商为苏州刺史,吏以盐法求赢赀,民愈困,商令计口售盐,无常额,人便之,岁赀反增。宰相上其劳,进浙西观察使。《张允伸传》:允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庞勋以徐州反,上书欲遣弟允皋领兵讨贼,不许。上米五十万斛、盐二万斛佐用度,诏嘉美。
《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镠,杭州临安人。幼时与群儿戏,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及壮,无赖,不喜事生业,以贩盐为盗。县录事钟起有子数人,与镠饮博,起尝禁其诸子,诸子多窃从之游。
《杂传》:朱宣,宋州下邑人。少从其父贩盐为盗,父抵法死,宣乃去事青州节度使王敬武为军校。
《唐书·郑畋传》:畋以兵部侍郎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交、广、邕南兵,旧取岭北五道米往饷之,船多败没。畋请以岭南盐铁委广州节度使韦荷,岁煮海取盐直四十万缗,市虔、吉米以赡安南,罢荆、洪等漕役,军食遂饶。
《张浚传》:浚为太常博士,进度支员外郎。黄巢之乱,浚署都统判官。时王敬武已臣贼,不迎使者。浚责之。召将佐至鞠场,倡言:忠义之士当审利害。黄巢,贩盐虏耳。舍天子而臣之,何利耶。
《唐国史补》:史侔榷盐于解县,初变榷法,以中朝廷有外甥十馀岁,从侔捡哇拾盐一颗以归。侔知,立杖杀之。其姊哭而出救,已不及矣。
《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许州舞阳人。少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后田令孜以建为养子。僖宗还长安,使建与晋晖等将神策军宿卫。光启元年,河中王重荣与令孜争盐池,重荣召晋兵犯京师,僖宗幸凤翔。三年二月,移幸兴元,以建为清道使,使负玉玺以从。
《吴世家》:徐温,海州胊山人,少以贩盐为盗,杨行密起合淝,以隶帐下。行密欲杀朱延寿等,温用其客严可求谋,教行密阳为目疾,事成,以功迁右衙指挥使。《十国春秋·吴·高勖传》:勖,舒城人。太祖起淮南,辟掌书记。时军兴事繁,用度不足。太祖欲以茶盐易民布帛,勖谏曰:兵火之馀,十室九空。又渔利以困之,将复离叛。不若尽我所有,易邻道所无,足以给军。选贤守令劝课农桑,数年之间,仓库自实。太祖以其言为然。悉从之。
《唐书·成汭传》:汭进累检校太尉、中书令、上谷郡王。云安擢盐,本隶盐铁,汭擅取之,故能畜兵五万。
《列女传》:山阳女赵者,父盗盐,当论死,女诣官诉曰:迫饥而盗,救死尔,情有可原,能原之邪。否则请俱死。有司义之,许减父死。女曰:身今为官所赐,愿毁服依浮屠法以报。即截耳自信,侍父疾,卒不嫁。
《五代史·阿保机附录》:阿保机,不知其何部人也,为人多智勇而善骑射。依唐州县置城以居之。汉人教阿保机曰:中国之王无代立者。由是阿保机益以威制诸部而不肯代。其立九年,诸部以其久不代,共责诮之。阿保机不得已,传其旗鼓,而谓诸部曰:吾立九年,所得汉人多矣,吾欲自为一部以治汉城,可乎。诸部许之。汉城在炭山东南滦河上,有盐铁之利,乃后魏滑盐县也。其地可植五谷,阿保机率汉人耕种,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汉人安之,不复思归。阿保机知众可用,用其妻述律策,使人告诸部大人曰:我有盐池,诸部所食。然诸部知食盐之利,而不知盐有主人,可乎。当来犒我。诸部以为然,共以牛酒会盐池。阿保机伏兵其旁,酒酣伏发,尽杀诸部大人,遂立,不复代。
《十国春秋·后蜀·高祖本纪》:高祖姓孟,名知祥。唐兵破蜀,以知祥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明宗天成元年,加知祥太尉兼侍中,封平原公。三年,知祥屡与董璋争盐利,璋诱商旅贩东川盐入西川,知祥患之。乃于汉州置三场,重征之,岁得钱七万缗。商旅自是不复之东川。长兴元年,知祥累表请割云安等下三盐监隶西川,以盐直赡宁江屯兵。
《宋史·武行德传》:行德迁河南尹、西京留守。时禁盐入城,犯者法至死,告者给厚赏。洛阳民家妪将入城鬻蔬,俄有僧从妪买蔬,就筥翻视,密寘盐筥中,少答其直,不买而去。妪持入城,抱关者搜得盐,擒以诣府。行德见盛盐朴非村妪所有,疑而诘之,妪言:适有僧自城外买蔬,取视久之而去。即捕僧讯治之,具状与关吏同诬妪以希赏。行德释妪,斩僧及抱关吏数辈。人畏之若神明,部下凛然。
《剧可久传》:可久仕周为大理卿。会郑州民李思美妻诣御史台诉夫私鬻盐,罪不至死,判官杨瑛寘以大辟。有司摄治瑛,瑛具伏。可久断瑛失入,减三等,徒二年半。宰相王峻欲杀瑛,召可久谓之曰:死者不可复生,瑛枉杀人,其可恕耶。可久执议益坚,瑛得免死。《李重进传》:重进为解州刺史、两池榷盐使,多规画盐池利害。
《五代史·南平世家》:高季兴子从诲,从诲子保融,遣其弟保绅来朝,世宗嘉之。初,季兴之镇,梁以兵五千为牙兵,衣食皆给于梁。至明宗时,岁给以盐万三千石,后不复给。及世宗平淮,故命泰州给之。
《十国春秋·南唐·烈祖本纪》:中兴元年,周耀兵江口,帝遣枢密使陈觉奉表贡方物。周主答我玺书,称皇帝,致书敬问江南国主。帝遣閤门承旨刘承遇上表,称唐国主,岁输土贡数十万,而乞海陵盐监南属。不许。复岁给赡军盐三十万石。
《宋史·边珝传》:珝知通州。课鬻盐于狼山,岁增万馀石。《荆罕儒传》:罕儒,冀州信都人。周世宗幸泰州,以罕儒为团练使。建隆初,为晋州兵马钤辖。罕儒轻财好施。在泰州,有煮海之利,岁入钜万,诏听十收其八,用犹不足。
《刘保勋传》:保勋历汉为秘书丞。周广顺初,迁工部员外郎。历掌郓、宋、楚三州盐、曲、商税。宋初,拜户部,掌蕲口榷茶。徙云安监盐制置使,岁满,出羡馀百万,转运使欲以状闻,保勋曰:贪官物为己功,可乎。乃止。《臧丙传》:丙通判大宁监,官课民煮井为盐,丙职兼总其事。先是,官给钱市薪,吏多侵牟,致岁课不充,坐械系者常数十百人。丙至,召井户面付以钱,既而市薪山积,岁盐致有羡数。
《李惟清传》:惟清为监察御史,兼总南路。尝入奏事,太宗问曰:荆湖累年丰稔,又无徭役,民间苏否。惟清曰:臣见官卖盐斤为钱六十四,民以三数斗稻价,方可买一斤。乃诏斤减十钱。徙京西转运使,入为度支判官,改主客员外郎。判度支许仲宣建议通盐法,以卖盐岁课赋于乡村,与户税均纳。惟清奉诏往荆湖诸路详定,奏言以盐配民非便,遂罢。
《张观传》:观为诸路茶盐制置副使,上疏言:更茶盐之制,于理非便。不合旨,改知黄州,迁扬州,皆有善政。《陈彭年传》:彭年为大理寺详断官。坐事出监湖州盐税,寻又停官。
《范正辞传》:正辞与洛苑副使綦仁择、西京作坊副使尹宗谔同监折中仓。先是,令商人输米豆而以茶盐酬其直,谓之折中,复有言其弊,罢之,至是复置焉。《雷德骧传》:德骧子有终为大理寺丞。会德骧任陕西转运,奏为解州通判,特许德骧不巡察是州。有终入奏盐池利害,改赞善大夫,令还权知军事,省通判。丁外艰,起为都官员外郎,历度支、盐铁副使,复金紫。时以江南、岭外茶盐价不一,细民冒禁私贩,多陷重辟。诏有终领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路茶盐制置使,就出盐产茶之地,以便宜裁制。使还,改工部郎中。《王显传》:显知永兴军,徙延州。时制,沿边粮斛不许过河西,河西青盐不得过界贩鬻,犯者不以多少,处斩。显请犯多者依法,自馀别为科断,以差其罪。章上未报,移知秦州。
《赵昌言传》:昌言拜右谏议大夫。或议弛茶盐禁,以省转漕。命昌言为江淮、两浙制置茶盐使,昌言极言非便,太宗不纳,趣昌言往。昌言固执如初。即以户部副使雷有终代之,卒以无利而罢。
《卢之翰传》:之翰为吏部员外郎。尝荐李宪为大理丞,宪坐赃抵死,之翰当削三任。时副使郑文宝议城清远军,又禁蕃商货盐,之翰心知其非便,以文宝方任事,不敢异其议。及文宝得罪,之翰并前愆,左授国子博士,领使如故。
《丁谓传》:谓以太子中允为福建路采访。还,上茶盐利害,遂为转运使,累迁尚书工部员外郎,会分川峡为四路,改夔州路。初,王均叛,朝廷调施、黔、高、溪州蛮子弟以捍贼,既而反为寇。谓至,召其种酋开谕之,且言有诏赦不杀。酋感泣,愿世奉贡。乃作誓刻石柱,立境上。蛮地饶粟而常乏盐,谓听以粟易盐,蛮人大悦。《杨允恭传》:允恭为广、连都巡检使。以海盐盗入岭北,民犯者众,请建大庾县为军,官辇盐市之。诏建为南安军,自是冒禁者少。以功转洛苑副使,江、淮、两浙都大发运、擘画茶盐捕贼事;赐紫袍、金带、钱五千万。及为发运使。巢、庐江二县旧隶庐州,道远多寇,民输劳费。允恭请以二县建军,诏许之,以无为为额。淮南十八州军,其九禁盐地,则上下其直,民利商盐之贱,故贩者益众,至有持兵器往来为盗者。允恭以为行法宜一,即奏请悉禁,而官遣吏主之。事下三司,三司皆言其不可,允恭再三为请,太宗始从之。是岁,收利巨万。允恭与王子舆、秦羲同主茶盐之任,多作条制,遂变新法。
《何蒙传》:蒙知温州。坐举人不当,削一官。真宗即位,复前资,因上言请开淮南盐禁。时卞衮、杨允恭辈方以禁盐为便,共排抑之,出知梧州。
《雷德骧传》:德骧孙孝先为将作监丞。李继迁陷灵州,朝廷调兵,军费多出于民,关内大扰。孝先请益募商人入粟塞下,偿以茶盐。召对称旨,命驰驿陕西,与转运使郑文宝议立规画,后多施行。
《马亮传》:亮为西州转运副使。时诸州盐井,岁久泉涸,而官督所负课,系捕者州数百人。亮尽释系者,而奏废其井。徙知广州。时盐户逋课,质其妻子于富室,亮悉取以还其家。
《秦羲传》:羲监兴国军茶务。会杨允恭改茶盐法,荐羲掌真州榷务,寻提点淮南西路茶盐,得羡馀十馀万,遂与允恭同为江、淮制置,擢授閤门祇候,兼制置矾税。咸平初,入奏,真宗面加慰劳。淮南榷盐,二岁增钱八十三万馀贯,以劳改内殿崇班。
《张咏传》: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以。俟秋成,当仍旧法。
《王子舆传》:子舆为盐铁判官,领制置,增岁课五十馀万贯。咸平三年,就命兼充淮南转运使。子舆精于吏事,久掌茶盐漕运,周知利害,裁量经制,公私便之。《陈世卿传》:世卿自言愿效用于烦剧。会邵晔知广州,被疾,乃授世卿秘书少监代之,加赐金紫。郡有计口买盐之制,人多不便,至,即奏除之。
《循吏传》:张纶除江、淮制置发运副使。时盐课大亏,乃奏除通、泰、楚三州盐户宿负,官助其器用,盐入优与之直,由是岁增课数十万石。复置盐场于杭、秀、海三州,岁入课又百五十万。
《王博文传》:博文知海州,徙密州。负海有盐场,岁饥,民多盗鬻,吏捕之辄抵死。博文请弛盐禁,候岁丰乃复,从之。
《寇瑊传》:瑊为开封推官。会施州蛮叛,转运使移瑊权领施州。先是,戍兵仰他州馈粮,瑊至,请募人入米,偿以盐,军食遂足,而民力纾。
《章频传》:频为三司度支判官。诏鞫邛州牙校讼盐井事。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
《赵贺传》:贺补临胊县主簿。改大理评事。盐池吏欺缗钱,选贺往解州钩校出入,贺悉得其奸。
《王鬷传》:鬷为三司盐铁副使。时龙图阁学士马季良方用事,建言京师贾人常以贱价居茶盐交引,请官置务收市之。季良挟章献姻家,众莫敢迕其意,鬷独不可,曰:与民竞利,岂国体耶。擢天章阁待制。
《胡则传》:则以给事中权三司使,通京东西、陕西盐法,人便之。初,则在河北,殿中侍御史王沿尝就则假官舟贩盐。至是,张宗诲擿发之,按验得实,出知陈州。《范仲淹传》:仲淹安抚江、淮,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
《说苑》:石曼卿,王氏婿也。以馆职通判海州,官满,载私盐两船。至寿春,托知州王子野货之。时禁网宽赊,曼卿亦不为人所忌。于是市中公然卖学士盐。
《宋史·司马池传》:池,夏县人。少丧父,家赀数十万,悉推诸父,而自力读书。时议者以蒲版、窦津、大阳路官运盐回远闻,乃开㟏口道,自闻喜逾山而抵垣曲,咸以为便。池谓人曰:昔人何为舍径而就迂,殆必有未便者。众不以为然。未几,山水暴至,盐车人牛尽没入河,众乃服。
《俞献卿传》:献卿为三司盐铁判官。淮、浙盐利不登,命献卿往经度之,更立新法,岁增盐课缗钱甚众。会其兄为盐铁副使,徙开封府判官。
《包拯传》:拯为三司户部副使。解州盐法率病民,拯往经度之,请一切通商贩。除天章阁待制。
《孟元传》:元知沧州。民鬻盐为生,岁荒盐多不售,民无以自给。元度军食有馀,悉用易盐,繇是民不转徙。《任颛传》:颛擢盐铁判官。夏人纳款,遣使要请,欲自买卖,且通青盐,增岁赐。诏许置榷场,其议多颛所发。出为京西转运使。
《赵滋传》:滋累迁西上閤门副使,历知安肃军、保州。滋有吏能,所至称治。会契丹民数违约,乘小舟渔界河中,吏惮生事,累岁莫敢禁。后又遣大舟十馀,自海口运盐入界河。朝廷患之,以滋可任,徙知雄州。滋戒巡兵,舟至,辄捕其人杀之,辇其舟,移文还涿州,渔者遂绝。
《丁度传》:度知审刑院。时江西转运使移属州,凡市末盐钞,每百缗贴纳钱三之一。通判吉州李虞卿受财免贴纳,事觉,大理将以枉法论。度曰:枉法,谓于典宪有所阿曲。虞卿所违者,转运使移文尔。遂贷虞卿死。《张观传》:观通判解州。会盐池吏以赃败,坐失举劾,降监河中府税。后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相州。徙郓州。旧法,京东通安邑盐,而濒海之地禁私煮。观上言:利之所在,百姓趋之,虽日杀于市,恐不能止,请弛禁以便民。岁免黥配者不可胜计。
《田况传》:况为陕西宣抚副使,还领三班院。保州云翼军杀州吏据城叛,诏况处。营田,汰诸路宣毅、广捷等冗军,策元昊势屈纳款,必令尽还延州侵地,毋过许岁币,并入中青盐,请戮陕西陷殁主将随行亲兵。其论甚伟,然不尽行也。
《王沿传》:沿子鼎知深州。徙建州。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
《周湛传》:湛为夔州路转运使。云安盐井岁赋民薪茅,至破产责不已,湛为蠲盐课而省输薪茅。
《杨佐传》:佐为陵州推官。州有盐井深五十丈,皆石也,底用柏木为干,上出井口,垂绠而下,方能及水。岁久干摧败,欲易之,而阴气腾上,入者辄死;惟天有雨,则气随以下,稍能施工,晴则亟止。佐教工人以木盘贮水,穴窍洒之,如雨滴然,谓之雨盘。如是累月,井干一新,利复其旧。
《单煦传》:煦知濮、合二州。赤水县盐井涸,奏蠲其赋。累官光禄卿。
《循吏传》:赵尚宽知忠州。转运使持盐数十万斤,课民易白金,期会促,尚宽发官帑所储副其须,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
《王庠传》:庠,荣州人。累世同居,号义门王氏。祖伯琪,以义声著于乡州,有盐井籍民煎输,多至破产,惟有禄之家得免。伯琪请于州,均之官户,而仕者诬诉之,赍恨以殁。父梦易,登皇祐第,力成父志,言于州县不听,言于刺史,言于三司,三司以闻,还籍没者三百五十五家,蠲岁额三十万斤。
《陈希亮传》:希亮为开封府判官,改判三司户部勾院。朝廷以三司事冗,簿书留滞,乃命希亮又兼开拆司。荣州鬻盐凡十八井,岁久澹竭,有司责课如初,民破产籍没者三百馀家。希亮为言,还其所籍,岁蠲三十馀万斤。
《墨客挥犀》:王君贶为三司使,乞更河北盐法,条约颇精密。仁庙批曰:朕不忍河北军民顿食贵盐。三司即时寝罢。后刻诏于北京望宸阁。
《续明道杂记》:仁宗时,有大豪焦隐者,尝诣三司投状,乞买扑解州盐池,岁纳净利。时王君贶主计曰:买扑无不可者,但当先自举一地界,乃可。焦词屈,乃出叹曰:措大家也有长处。
《补笔谈》:孙仲纯史馆知海州日,发运司议置洛要、板浦、惠泽三盐场,孙以为非便。发运使亲行郡,决欲为之。孙抗论排沮甚坚。百姓遮县,自言置盐场为便。孙晓之曰:汝愚民,不知远计。官卖盐虽有近利,官盐患在不售,不患在不足。盐多而不售,遗患在三十年后。至孙罢郡,卒置三场。近岁连、海间,刑狱、盗贼、差徭比旧浸繁,多缘三盐场所置盐山积,运卖不行,亏失欠负,动辄破人产业,民始患之。朝廷调军器,有弩桩箭干之类,海州素无此物,民甚苦之,请以鳔胶充折。孙谓之曰:弩桩箭干,共知非海州所产,盖一时所须耳。若以土产物代之,恐汝被科无已时也。其远虑多类此。
《宋史·贾昌朝传》:昌朝弟昌衡,为梓州路转运判官。贾人请富顺井盐,吏视贿多寡为先后,昌衡一随月日给之。
《韩绛传》:绛知成都府。张咏镇蜀日,春粜米,秋粜盐,官给券以惠贫弱,历岁久,权归豪右;中人奉使至蜀,使酒吏主贸易,因附益以取悦,绛悉奏罢之。
《蔡挺传》:挺提举虔州监。江闽盐贼率十百为州县害,挺谕所部与期,使首纳器甲,原其罪,得兵械万计。官盐恶而价贵,盗盐善而价且下,故私贩日滋。挺简僚吏至淮转新盐,明殿赏,以官数之馀畀之,于是贼党破散,宿弊遂绝,岁增卖盐四十万。
挺兄抗为广东转运使。番禺岁运盐英、韶,道远,多侵窃杂恶。抗命十舸为一运,择摄官主之,岁终会其殿最,增十五万缗。
《元绛传》:绛知通州海门县。淮民多盗贩盐,制置使建言,满二十斤者皆坐徒。绛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笞而纵之。
《张洞传》:洞知棣州,转尚书祠部员外郎。河北东路民富蚕桑,契丹谓之绫绢州,朝廷以为内地不虑。洞奏:今沧、景,契丹可入之道,兵守多缺,契丹时以贩盐为名,舟往来境上,此不可不察。愿度形势,置帅、增屯戍以控扼之。
《楚建中传》:建中知荥河县。民苦盐税不平,建中约田多寡以为轻重。
《王化基传》:化基子举元历京东转运使。治平中,徙成都。邙井盐岁入二百五十万,为丹棱卓个所侵,积不售,下令止之,盐登于旧。俄进盐铁副使,拜天章阁待制。
《刘挚传》:挚谪监衡州盐仓。先是,仓吏与纲兵奸利相市,盐中杂以伪恶,远人未尝食善盐。挚悉意核视,且储其羡以为赏,弊减什七。父老目为学士盐。
《黄庭坚传》:庭坚知太和县,以平易治。时课颁盐筴,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梦溪笔谈》:河北盐法,太祖皇帝尝降墨敕,听民间贾贩,惟收税钱,不许官榷。其后有司屡请闭固,仁宗皇帝又有批诏云:朕终不使河北百姓常食贵盐。献议者悉罢遣之。河北父老,皆掌中掬灰,藉火焚香,望阙欢呼称谢。熙宁中,复有献谋者。予时在三司,求访两朝墨敕不获,然人人能诵其言,议亦竟寝。
《宋史·黄履传》:履以礼部尚书召对阙中。闽言盐法苦,言者众,神宗谓履自闽来,将以为决。履乃陈法甚便,遂不复革,乡论鄙之。
《孙永传》:永历河北、陕西都转运使。时边用不足,以解盐、市马别为一司,外台不得与。永奏曰:盐、马,国之大计,使主者专其柄,既无以统隶,苟为非法,孰从而制之。加龙图阁直学士、知泰州。后知太原。忻、代产盐,苦恶不堪食,转运使必欲理之,以盗贩阑越之罪罪兵吏。永言:盐,民食也,不可禁;兵,武备也,不可阙。顾以恶盐累防兵,非计也。诏弛其禁。
《沈遘传》:遘从弟括为太常丞、修起居注。时大籍民车,人未谕县官意,相挺为忧;又市易司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而辇解池盐给之。言者论二事如织,皆不省,括侍帝侧,帝顾曰:卿知籍车乎。曰:知之。帝曰:何如。对曰:敢问欲何用。帝曰:北边以马取胜,非车不足以当之。括曰:车战之利,见于历世。然古人所谓兵车者,轻车也,五御折旋,利于捷速。今之民间辎车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故世谓之太平车,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帝喜曰:人言无及此者,朕当思之。遂问蜀盐事,对曰:一切实私井而运解盐,使一出于官售,诚善。然患万、戎、泸间夷界小井尤多,不可猝绝也,势须列候加警,臣恐得不足偿费。帝颔之。明日,二事俱寝。《孙觉传》:觉弟览为右司员外郎。荆湖开疆,命往相其便。览言:沅州所招溪洞百三十,里从本郡随事要束,勿建官置戍以为民困。自诚州至融江口,可通西广盐,以省北道饷馈。悉从之。
《章衡传》:衡拜宝文阁待制、知澶州。至都,会官立法禁氏贩盐,衡言:民恃盐以生,生之所在,虽犯法不顾。空令犴狱日繁,请如故便。
《范雍传》:雍孙子奇历河东、陕西、河北、京东四路转运使,工部、左司二郎中,加直龙图阁,使河北。诸郡犹榷盐,奏罢之。
《刘昌祚传》:昌祚为右班殿直,主秦州威远砦。青塘聚兵盐井,经年不散。昌祚奉帅命往诘之,诸酋曰:闻汉家欲取吾盐井。昌祚曰:国家富有四海,何至与汝争此邪。与酋俱来,犒赉之,欢然帅众去。
《徐铎传》:铎为三司度支副使。先是,湖南例食淮盐,周辅始请运广盐数百万石,分鬻郴、全、道州;又以淮盐增配潭、衡诸郡,湘中民愁困,法既行,遂领于度支。以集贤殿修撰为河北都转运使,召为刑部侍郎。元祐初,言者暴其立江西、福建盐法,掊克欺诞,负公扰民,罢知利州。
《王岩叟传》:岩叟为监察御史。言河北榷盐法尚行,民受其弊,贫者不复食。录大名刻石《仁宗诏书》以进,又以河北天下根本,自祖宗以来,惟此为患。愿复其旧。江西盐害民,诏遣使者往视。岩叟言:一方病矣,必待使还而后改为,恐有不及被德泽而死者。愿亟罢之。后以直集贤院知齐州。请河北所言盐法,行之京东。《程之卲传》:之卲为三司磨勘官,从副使蹇周辅计度江、岭盐,还,除广东转运判官。俄为夔路转运判官。大宁井盐为利博,前议者辄储其半供公上,馀鬻于民,使先输钱,盐不足给,民以病告。之卲尽发所储与之,商贾既通,关征增数倍。
《楼异传》:异知明州,请越、台之盐以佐费,诏责之曰:郡自有盐筴不能兴,而欲东取诸台,西取诸越,斯乃以邻国为壑也。
《梅执礼传》:执礼知蕲州,徙滁州。时赋盐亏额,滁亦苦抑配。执礼曰:郡不能当苏、杭一邑,而食盐乃倍粟数,民何以堪。请于朝,诏损二十万,滁人德之。
《许景衡传》:景衡为殿中侍御史。睦寇平,江、浙郡县残燬,而茶盐比较之法如故。景衡奏:茶盐之法,当以食之众寡为岁额之高下。今收复之后,户版半耗,民力萧然,而茶盐比较不减于昔。民欲无困得乎。奏上,诏两浙、江东路权免茶盐比较,贼平日仍旧。朝廷既兴燕云之师,调度不继,诛求益急。景衡又极论和买、和籴、盐法之害,不报。
《翟汝文传》:汝文知庐州,徙密州。密负海产盐,蔡京屡变盐法,盗贩者众,有司穷治党与。汝文曰:祖宗法度,获私商不诘所由,欲靖民也。今系而虐之,将为厉矣。悉纵之。
《赵开传》:开除成都路转运判官,奏减蒲江六井元符至宣和所增盐额,列其次第,谓之鼠尾帐,揭示乡户岁时所当输折科等实数,俾人人具晓,乡胥不得隐匿窜寄。
《郭忠孝传》:忠孝为河东路提举。解梁、猗氏与河东接壤,盗贩盐者数百为群,岁起大狱,转相告引,抵罪者众。忠孝止治其首,馀悉宽贷。宰相王黻怒之,坐废格盐法免。
《郭僎传》:僎为亳州蒙城丞。令以盐科邑民,僎争之不可。
《张悫传》:悫累迁龙图阁学士、计度都转运使。高宗为兵马大元帅,募诸道兵勤王,悫飞挽踵道,建议即元帅府印给盐钞,以便商旅。不阅旬,得缗钱五十万以佐军。高宗器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