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四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

 第一百四卷目录

 荒政部艺文十一〈诗〉
  小雅鸿雁三章
  关中诗          晋潘岳
  晚秋喜雨〈并序〉     唐李峤
  送任御史江南发粮以赈河北百姓
                张说
  东平路中遇大水       高适
  旱灾自咎贻七县宰      元稹
  贺雨           白居易
  刈穫行          陆龟蒙
  送孟仲习知济阴     宋司马光
  籴官粟诗          张耒
  千乘县独无旱蝗       林磐
  遣刑部尚书李质赈饥山东  明太祖
  书愧诗示户部尚书夏原吉   宣宗
  观郑侠流民图        鲁铎
  田父叹          王崇古
  招抚流民辞        李延寿
  洛川忧旱诗        赵家相
 荒政部纪事一

食货典第一百四卷

荒政部艺文十一〈诗〉

《小雅鸿雁三章》〈朱注〉

旧说周室中衰,万民离散,而宣王能劳来还,定安集之,故流民喜之,而作此诗。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关中诗》晋·潘岳

斯民如何。荼毒于秦。师旅既加,饥馑是因。疫疠淫行,荆棘成榛。绛阳之粟,浮于渭滨。
《晚秋喜雨》〈并序〉唐·李峤
咸亨元年自四月不雨,至于九月,王畿之内,嘉谷不滋,君子小人,惶惶如也。天子虑深求瘼,念在责躬,避寝损膳,录冤弛役,牲币之礼,遍于神祇。钟庾之贷,周于穷乏,至诚斯感,灵眷有融,爰降甘泽,大拯炎亢。朝廷公卿,相趋动色,里闬氓庶,讴吟成响,年和俗阜,于焉可致。抚事形言,孰云能已。乃诗曰:

积阳躔首夏,隆旱届徂秋。炎威振皇服,歊景暴神州。气涤朝川朗,光澄夕照浮。草木委林甸,禾黍悴原畴。国惧流金眚,人深悬磬忧。紫宸兢履薄,丹扆念推沟。望肃坛场祀,冤申囹圄囚。御车迁玉殿,荐菲撤琼羞。济窘邦储发,蠲穷并赋优。服闲云骥屏,冗术土龙修。睿感通三极,天诚贯六幽。夏祈良未拟,商祷讵为俦。穴蚁祯符应,山蛇毒影收。腾云八际满,飞雨四溟周。聚霭笼仙阙,连霏绕画楼。旱陂仍积水,涸沼更通流。晚穗萎还结,寒苗瘁复抽。九农欢岁阜,万宇庆时休。野洽如坻咏,途喧击壤讴。幸闻东道李,欣奉北场游。

《送任御史江南发粮以赈河北百姓》张说


河朔人无岁,荆南义廪开。将兴汎舟役,必仗济川才。夜月临江浦,春云历楚台。调饥坐相望,绣服几时回。

《东平路中遇大水》高适

天灾自古有,昏垫弥今秋。霖霪溢川原,澒洞𣹢田畴。指途适汶阳,挂席经芦洲。永望齐鲁郊,白云何悠悠。傍沿钜野泽,大水纵横流。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稼穑随波澜,西成不可求。室居相枕藉,蛙黾声啾啾。仍怜穴蚁漂,益羡云禽游。农夫无倚著,野老生殷忧。圣主当深仁,庙堂运良筹。仓廪终尔给,田租应罢收。我心胡郁陶,征旅亦悲愁。纵怀济时策,谁肯论吾谋。

《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元稹

吾闻上帝心,降命明且仁。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一旱犹可忍,其旱亦已频。腊雪不满地,膏雨不降春。恻恻诏书下,半减麦与缗。半租岂不薄,尚竭力与筋。竭力不敢惮,惭戴天子恩。累累妇拜姑,呐呐翁语孙。禾黍日夜长,足得盈我囷。还填折粟税,酬偿贳麦邻。苟无公私责,饮水不为贫。欢言未盈口,旱气已再振。六月天不雨,秋孟亦既旬。区区昧陋积,祷祝非不勤。日驰衰白颜,再拜泥甲鳞。归来重思忖,愿告诸邑君。以彼天道远,岂如人事亲。团团囹圄中,无乃冤不申。扰扰食廪内,无乃奸有因。轧轧输送车,无乃使不伦。遥遥负担卒,无乃役不均。今年无大麦,计与珠玉滨。村胥与里吏,无乃求取繁。符下敛钱急,值官因酒嗔。诛求与挞罚,无乃不逡巡。生小下里住,不曾州县门。诉词千万恨,无乃不得闻。强豪富酒肉,穷独无刍薪。俱由案牍吏,无乃移祸屯。官分市井户,迭配水陆珍。未蒙所偿直,无乃不敢言。有一于此事,安可尤苍旻。借使漏刑宪,得不虞鬼神。自顾顽滞牧,坐贻灾沴臻。上羞朝廷寄,下愧闾里民。岂无神明宰,为我同苦辛。共布慈惠语,慰此衢客尘。

《贺雨》白居易

皇帝嗣宝历,元和三年冬。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上心念下民,惧岁成灾凶。遂下罪己诏,殷勤告万邦。帝曰予一人,继天承祖宗。忧勤不遑宁,夙夜心忡忡。元年诛刘辟,一举靖巴邛。二年戮李锜,不战安江东。顾惟眇眇德,遽有巍巍功。或者天降沴,无乃儆予躬。上思答天戒,下思致时邕。莫如率其身,慈和与俭恭。乃命罢进献,乃命赈饥穷。宥死降五刑,责己宽三农。宫女出宣徽,厩马减飞龙。庶政无不举,皆出自宸衷。奔腾道路人,伛偻田野翁。欢呼相告报,感泣涕沾胸。顺人人心悦,先天天意从。诏下才七日,和气生冲融。凝为油油云,散作习习风。昼夜三日雨,凄凄复濛濛。万心春熙熙,百谷秋芄芄。人变愁为喜,岁易俭为丰。乃知王者心,忧乐与众同。皇天与后土,所感无不通。冠佩何锵锵,将相及王公。蹈舞呼万岁,列贺明庭中。小臣诚愚陋,职忝金銮宫。稽首再三拜,一言献天聪。君以明为圣,臣以直为忠。敢贺有其始,亦愿有其终。

《刈穫行》陆龟蒙

自春徂秋天弗雨,廉廉早稻才遮亩。芒粒稀疏熟更轻,地与禾头不相拄。我来愁筑心如堵,更听农夫夜深语。凶年是物即为灾,百阵野凫千穴鼠。平明抱杖入田中,十穗萧条九穗空。敢言一岁囷仓实,不了如今朝暮春。天职谁司下民籍,苟有区区宜㭊㭊。本作耕耘意若何,虫豸兼教食人食。古者为邦须蓄积,鲁饥尚责如齐籴。今之为政异当时,一任流离恣徵索。平生幸遇华阳客,向日餐霞转肥白。欲卖耕牛弃水田,移家且傍三茅宅。

《送孟仲习知济阴》宋·司马光

圣主焦劳意,谁云百里轻。东州比灾害,剧令选精明。水去良田阔,人归旅谷生。闾阎连旧观,鸡犬变新声。盗散疲民活,奸穷老吏惊。政成知不日,双耳为君倾。

《籴官粟诗》张耒

持钱籴官粟,日夕拥公门。官价虽不高,官仓常苦贫。兼并闭囷廪,一粒不肯分。伺待官粟空,腾价邀我民。坐视既不可,禁之亦纷纭。扰扰田亩中,果腹才几人。我欲究其原,宏阔未易陈。哀哉天地间,生民常苦辛。

《千乘县独无旱蝗》林磐

赈济饥荒尚未苏,旱蝗何幸我疆无。悲愁远宦天应悯,不复乡村闹鼓桴。

《遣刑部尚书李质赈饥山东》明·太祖

遣卿持檄按齐东,念尔贤劳苦厥功。经国老臣勤抚恤,行天使者起疲癃。官储有粟宜从赈,囊橐无私任至公。七十二城皆历遍,马蹄无处不春风。

《书愧诗示户部尚书夏原吉》宣宗

关中岁屡歉,民食无所资。郡县既上言,能不轸恤之。周礼十二政,散货首所宜。给帛遣使者,发廪饬有司。临轩戒将命,遄往毋迟迟。命下苟或后,施济安所期。吾闻有道世,民免寒与饥。循已不遑宁,因情书愧辞。

《观郑侠流民图》鲁铎

平生看画殊草草,漫若行云度飞鸟。近来偶得流民图,宝爱矜怜看未了。旱风吹沙天地昏,扶携塞道离乡村。身无完衣腹无食,疾羸愁苦难具论。老人状,何似头。先于步,无生气。手中杖与臂,相如同行半。作沟中弃小儿何忍看,肩挑襁负啼声乾。父怜母惜留不得,持标自售双眉攒。试看担头何所有,麻秕麦麸不盈缶。道旁采掇力无任,草根木实连尘土。于中况复婴锁械,负瓦揭木行且卖。形容已槁臀负疮,还应未了徵输债。千愁万恨具物色,不待有言皆暴白。熙宁何缘一至斯,主行新法王安石。当年此图谁所为,监门郑侠心忧时。疏奏阁下不肯纳,马递径上银台司。疏言大略经圣眼,四方此类知何限。但除弊政行臣言,十日不雨臣当斩。熙宁天子寝不寐,罢除新法伺天意。谁知护法有善神,帝前环泣奸仍遂。同时有图尝献捷,赢输事往随图灭。此图世远迹逾新,长使忠良肝胆热。我因披图閒比量,唐宗王会空誇张。愿将此图继无逸,重模国本陈吾皇。

《田父叹》王崇古

驱车历夏郊,秋阳正皓皓。遵彼汉唐渠,流泽何浩渺。高卑相原隰,沟浍互环绕。闸坝时启闭,壅泄功施巧。河决堤湃倾,禁弛滋贪狡。乘春成修防,灌溉及秋杪。时和霜落迟,九月熟晚稻。方忻岁事丰,悠悠感穹昊。日暮济河梁,夹河泣父老。指顾沿河屯,一望涨行潦。河西田埂没,青苗变水藻。河东垦沙田,夏旱麦半槁。二麦幸登场,秋淫闻伤涝。隔陇异丰歉,比乡共忧悄。公家急刍饷,输积戒不早。有子三四人,诸孙咸少小。长男戍蓟门,二子守边堡。戎骑时凭陵,生死安自保。幼男方长成,屯田共兄嫂。老夫挽粮车,诸妇刈秋草。不愿衣食饶,惟愿免苦拷。俗忌多生男,男多生烦恼。堂下千里隔,民瘼难具道。予志在安攘,听之伤怀抱。丰年已百艰,凶年转饿殍。抚边无良策,仁民古所宝。草奏乞皇仁,宽徭勤恤犒。坐令四国相,列镇谢征讨。再颂浊河清,穷边歌熙皞。

《招抚流民辞》李延寿

吾民昔逃,今胡不归。食不充腹,身无完衣。为人奴使,饮泣食悲。吾民昔逃,今胡不归。
吾民昔逃,今胡不来。断还尔田,宽蠲尔差。遂尔生养,禁彼科催。吾民昔逃,今胡不来。
吾民昔逃,胡不还乡。鳏为尔妻,饥赈尔粮。给尔鸡豚,理尔田桑。吾民昔逃,胡不还乡。

《洛川忧旱诗》赵家相

造化何茫茫,天人真悬隔。休咎随所直,应感不可测。忆昔甲申岁,大侵困白翟。四郊无青草,沟中多饿瘠。流移犹未复,室家尚唶唶。此时春三月,农工正所迫。时雨胡不降,太阳日焰赫。二麦已就枯,嘉禾种未掷。吾为民父母,怀抱徒嗌嗌。为思春不耕,衣食无所获。衣食既不赡,民将为游魄。哿矣惟富人,橐囊尚有积。嗟嗟独穷民,流离在咫尺。悠悠我之忧,坐卧不安席。日夕叩苍冥,渺渺竟无益。仰瞻星斗明,燥心浑如炙。俯见黄尘起,愁肠伤如刺。岂是天道远,下情终难白。亦果人事乖,天故降兹厄。尚愿我元穹,为我念苍赤。勿使往年灾,再为烝民癖。大降三日霖,霶沱满阡陌。庶见仁爱心,免使众疾额。

荒政部纪事一

《国语》:晋国饥,公问于箕郑曰:救饥何以。对曰:信。公曰:安信。对曰:信于君心,信于名,信于令,信于事。公曰:然则若何。对曰:信于君心,则美恶不踰,信于名,则上下不干。信于令,则时无废功。信于事,则民从事有业。于是乎民知君心,贫而不惧,藏出如入,何匮之有。公使为箕。及清原之蒐,使佐新上军。
《左传》:哀公元年,楚大夫子西曰:昔阖庐,在国,天有菑疠,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
《韩非子·外储说》:秦大饥,应侯请曰:五苑之草著:蔬菜、橡果、枣栗,足以活民,请发之。昭襄王曰:吾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赏,有罪而受诛。今发五苑之蔬果者,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也。夫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者,此乱之道也。夫发五苑而乱,不如弃枣蔬而治。
《说苑·权谋篇》:越饥,句践惧。四水进谏曰:夫饥,越之福也,而吴之祸也。夫吴国甚富而财有馀,其君好名而不思后患。若我卑辞重币以请籴于吴,吴必与我,与我则吴可取也。越王从之。吴将与之,子胥谏曰:不可。夫吴越接壤境,道易通,仇雠敌战之国也。非吴有越,越必有吴矣,夫齐晋不能越三江五湖以亡吴越,不如因而攻之,是吾先王阖庐之所以霸也。且夫饥何哉。亦犹渊也,败伐之事,谁国无有。君若不攻而输之籴,则利去而凶至,财匮而民怨,悔无及也。吴王曰:吾闻义兵不服仁人,不以饿饥而攻之,虽得十越,吾不为也。遂与籴,三年,吴亦饥,请籴于越,越王不与而攻之,遂破吴。
《臣术篇》:王制曰: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于众者杀也。子路为蒲令,备水灾,与民春修沟渎,为人烦苦,故予人一箪食,一壶浆,孔子闻之,使子贡复之,子路忿然不悦,往见夫子曰: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人修沟渎以备之,而民多匮于食,故与人一箪食一壶浆,而夫子使赐止之,何也。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仁也,由也不受。子曰:尔以民为饿,何不告于君,发仓廪以给食之;而以尔私馈之,是汝不明君之惠,见汝之德义也,速已则可矣,否则尔之受罪不久矣。子路心服而退也。
《史记·汲黯传》:黯为谒者。河内失火,延烧千馀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馀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汉书·严助传》:助为中大夫。建元三年,闽越举兵围东瓯,东瓯告急于汉。时武帝遣助发兵诛闽越,淮南王安上书谏曰间者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赖陛下德泽振救之得毋转死沟壑四年不登五年复蝗民生未复今发兵行数千里矣
《杜周传》:周子延年封建平侯。见国家承武帝奢侈师旅之后,数为大将军光言:年岁比不登,流民未尽还,宜修孝文时政,示以俭约宽和,顺天心,说民意,年岁宜应。光纳其言,举贤良,议罢酒榷盐铁,皆自延年发之。
《萧望之传》:望之为左冯翊。西羌反,汉遣后将军征之。京兆尹张敞上书言:国兵在外,军以夏发,陇西以北,安定以西,吏民并给转输,田事颇废,素无馀积,虽羌虏以破,来春民食必乏。穷辟之处,买亡所得,县官谷度不足以振之。愿令诸有罪,非盗受财杀人及犯法不得赦者,皆得以差入谷此八郡赎罪。务益致谷以豫备百姓之急。事下有司,望之与少府李彊议,以为开利路伤教化。敞曰:窃怜凉州被寇,方秋饶时,民尚有饥乏,病死于道路,况至来春将大困乎。不早虑所以振救之策,而引常经以难,恐后为重责。常人可与守经,未可与权也。
《王莽传》:天凤五年正月,以大司马司允费兴为荆州牧,见,问到部方略,兴对曰:荆、扬之民率依阻山泽,以渔采为业。间者,国张六筦,税山泽,妨夺民之利,连年久旱,百姓饥穷,故为盗贼。兴到部,欲令明晓告盗贼归田里,假贷犁牛种食,阔其租赋,几可以解释安集。莽怒,免兴官。
地皇元年七月,大风毁王路堂。下书曰:惟即位以来,阴阳未和,风雨不时,数遇枯旱蝗螟为灾,谷稼鲜耗,百姓苦饥,寇贼奸宄,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深惟厥咎,在名不正焉。其立安为新迁王,临为统义阳王。二年秋,陨霜杀菽,关东大饥。民犯铸钱,伍人相坐,没入为官奴婢。其男子槛车,儿女子步,以铁锁琅当其颈,传诣钟官,以十万数。到者易其夫妇,愁苦死者什六七。
三年二月,赤眉杀太师牺仲景尚。关东人相食。四月,遣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东,祖都门外,天大雨,沾衣止。长老叹曰:是为泣军。莽曰:惟阳九之阸,与害气会,究于去年。枯旱霜蝗,饥馑荐臻,百姓困乏,流离道路,于春尤甚,予甚悼之。今使东岳太师特进褒新侯开东方诸仓,赈贷穷乏。太师公所不过道,分遣大夫谒者并开诸仓,以全元元。太师公因与廉丹太使五威司命位右大司马更始将军平均侯之兖州,填抚所掌,及青、徐故不轨盗贼未尽解散,后复屯聚者,皆清洁之,期于安兆黎矣。太师、更始合将锐士十馀万人,所过放纵。东方为之语曰: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卒如田况之言。莽又多遣大夫谒者分教民煮草木为酪,酪不可食,重为烦费。莽下书曰:惟民困乏,虽溥开诸仓以赈赡之,犹恐未足。其且开天下山泽之防,诸能采取山泽之物而顺月令者,其恣听之,勿令出税。至地皇三十年如故,是王光上戊之六年也。如令豪吏猾民辜而攉之,小民弗蒙,非予意也。易不云乎。损上益下,民说无疆。书云:言之不从,是谓不艾。咨虖群公,可不忧哉。是夏,蝗从东方来,蜚蔽天,至长安,入未央宫,缘殿阁。莽发吏民设购赏捕击。莽以天下谷贵,欲厌之,为大仓,置卫交戟,名曰政始掖门。流民入关者数十万人,乃置养赡官禀食之。使者监领,与小吏共盗其禀,饥死者十七八。先是,莽使中黄门王业领长安市买,贱取于民,民甚患之。业以省费为功,赐爵附城。莽闻城中饥馑,以问业。业曰:皆流民也。乃市所卖粱饭肉羹,持入视莽,曰:居民食咸如此。莽信之。
《后汉书·伏湛传》:湛,王莽时为绣衣执法。更始立,以为平原太守。时谓妻子曰:夫一谷不登,国君彻膳;今民皆饥,奈何独饱。乃共食粗粝。
《窦融传》:融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安定、北地、上郡流人避凶饥者,归之不绝。
《汝南先贤传》:袁安为阴平长,时年饥荒,民皆菜食,租人不毕使民输芋。
《刘平传》:王望字慈卿,客授会稽,自议郎迁青州刺史,甚有威名。是时州郡灾旱,百姓穷荒,望行部,道见饥者,裸行草食,五百馀人,悯然哀之,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给其廪粮,为作褐衣。事毕上言,帝以望不先表请,章示百官,详议其罪。时公卿皆以为望之专命,法有常条。钟离意独曰:昔华元、子反,楚、宋之良臣,不禀君命,擅平二国,春秋之义,以为美谈。今望怀义忘罪,当仁不让,若绳之以法,忽其本情,将乖圣朝爱育之旨。帝嘉意议,赦而不罪。
《郑弘传》:弘建初八年,代郑众为大司农。在职二年,所息省三亿万计。时岁天下遭旱,边方有警,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积。弘奏宜省贡献,减徭费,以利饥人。帝顺其议。
《马援传》:援族孙棱拜谒者。章和元年,迁广陵太守。时谷贵民饥,奏罢盐官,以利百姓,赈贫羸,薄赋税,兴复陂湖,溉田二万馀顷,吏民刻石颂之。
《张纯传》:纯子奋,永元六年,代刘方为司空。时岁灾旱,祈雨不应,乃上表曰:比年不登,人用饥匮,今复久旱,秋稼未立,阳气垂尽,岁月迫促。夫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政之急务,忧之重者也。臣蒙恩尤深,受职过任,夙夜忧惧,章奏不能叙心,愿对中常侍疏奏。即时引见,复口陈时政之宜。明日,和帝召太尉、司徒幸洛阳,录囚徒,收洛阳令陈歆,即大雨三日。
《邓皇后纪》:后为皇太后临朝,水旱十载。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阸,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刘毅以太后多德政,上书曰:元兴、延平之际,遭水潦,东州饥荒。垂恩元元,冠盖交路,菲薄衣食,躬率群下,损膳解骖,以赡黎苗。恻隐之恩,犹视赤子。《邓禹传》:禹孙骘为大将军。时遭元二之灾,人士荒饥,死者相望,盗贼群起。骘崇节俭,罢力役,推进天下贤士。
《苏章传》:章为武原令,岁饥,辄开仓廪,活三千馀户。《虞诩传》:诩为武都太守。始到郡,户裁盈万。及绥聚荒馀,招还流散,二三年间,遂增至四万馀户。盐米丰贱,十倍于前。
《张禹传》:禹永初元年,拜太尉。后连岁灾荒,府藏虚空,禹上疏求入三岁租税,以助郡国禀假。诏许之。《文苑传》:黄香为魏郡太守。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农,王制仕者不耕,伐冰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课令耕种。时被水年饥,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廪贷,荒民获全。《循吏传》:镡显,安帝时为豫州刺史。时天下饥荒,竞为盗贼,州界收捕且万馀人。显悯其困穷,自陷刑辟,辄擅赦之,因自劾奏。有诏勿理。
《梁统传》:统曾孙商以戚属居大位。每有饥馑,辄载租谷于城门,赈与贫贱,不宣己惠。
《浙江通志》:马臻,永和中为会稽守,创立镜湖,在会稽、山阴县两界筑塘蓄水,水高丈馀。田又高海丈馀,若水少,则泄湖灌田;水多,则闭湖,泄田中水入海。塘成,郡无凶年。
《后汉书·循吏传》:第五访字仲谋,京兆长陵人。仕郡为功曹,察孝廉,补新都令。政平化行,三年之间,邻县归之,户口十倍。迁张掖太守。岁饥,粟石数千,访乃开仓赈给以救其敝。吏惧谴,争欲上言。访曰:若上须报,是弃民也。太守乐以一身救百姓。遂出谷赋人。顺帝玺书嘉之。由是一郡得全。岁馀,官民并丰,界无奸盗。迁南阳太守。
《度尚传》:尚为文安令,遇时疾疫,谷贵人饥,尚开仓廪给,营救疾者,百姓蒙其济。
《盖勋传》: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馀人。
《韩韶传》:韶为赢长。馀县多被寇盗,废耕桑,其流入县界求索衣粮者甚众。韶悯其饥困,乃开仓赈之,所廪赡万馀户。主者争谓不可。韶曰:长活沟壑之人,而以此伏罪,含笑入地矣。太守素知韶名德,竟无所坐。《窦武传》:武长女,桓帝立为皇后,武拜城门校尉。时岁俭民饥,武得两宫赏赐,悉散与太学诸生,及载肴粮于路,旁施贫民。
《皇甫嵩传》: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嵩奏请冀州一年田租,以赡饥民,帝从之。百姓歌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袁术传》:术僭号,自称仲家。曹操征之。术兵弱,大将死,众情离叛。加天旱岁荒,士民冻馁,江、淮间相食殆尽。时舒仲应为术沛相,术以米十万斛与为军粮,仲应悉散以给饥民。术闻怒,陈兵将斩之。仲应曰:知当必死,故为之耳。宁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术下马牵之曰:仲应,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之邪。
《陈敬王羡传》:羡曾孙宠。献帝初,义兵起,宠自称辅汉大将军。国相会稽骆俊素有威恩,时天下饥荒,邻郡人多归就之,俊倾资赈赡,并得全活。
《党锢传》:张俭拜少府,不就。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建安初,徵为卫尉。
《江南通志》:何敞,钱塘人,汉末隐居五湖。时大蝗旱,太守请为无锡令,敞慨然叹曰:民苦旱灾如此,安得不救之。往修六事,行弭灾之术。未几,雨蝗尽死。敞乃遁去。
《三国·魏志·太祖纪注·魏书》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给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萧条。公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彊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
《傅子》曰:魏太祖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拟古皮弁,裁缣帛以为帢,合于简易随时之义,以色别其贵贱。《魏略列传》:杨沛字孔渠,冯翊万年人也。初平中,为公府令史,以牒除为新郑长。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乾椹,收䝁豆,阅其有馀以补不足,如此积得千馀斛,藏在小仓。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馀人皆无粮。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乾椹。太祖甚喜。及太祖辅政,迁沛为长社令。
《三国·魏志·夏侯惇传》:惇为济阴太守。时大旱,蝗虫起,惇乃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
《吴志·朱恒传》:孙权为将军,恒给事幕府,除馀姚长。往遇疫疠,谷食荒贵,恒分部良吏,隐亲医药,飧粥相继,士民感戴之。
《陆逊传》: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赈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
《魏志·何夔传》:夔为长广太守。时太祖始制新科下州郡,又收租税绵绢。夔上言曰:自丧乱已来,民人失所,今虽小安,然服教日浅。所下新科,皆以明罚敕法,齐一大化也。所领六县,疆域初定,加以饥馑,若一切齐以科禁,恐或有不从教者。有不从教者不得不诛,则非观民设教随时之意也。
《钟繇传》:繇子毓为黄门侍郎。时大兴洛阳宫室,车驾便幸许昌。许昌偪狭,于城南以毡为殿,备设鱼龙蔓延,民罢劳役。毓谏,以为水旱不时,帑藏空虚,凡此之类,可须丰年。又上宜复关内开荒地,使民肆力于农。事遂施行。
《苏则传》:则为金城太守。是时丧乱之后,吏民流散饥穷,户口损耗,则抚循之甚谨。外招怀羌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与民分粮而食,旬月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亲自教民耕种,其岁大丰收,由是归附者日多。
《册府元龟》:魏文帝初嗣位,以汉延康元年二月,下令曰:池苑所以禦灾荒也;设禁,非所以便民。除其池禦之禁。
《晋书·食货志》:郑浑为沛郡太守,郡居下湿,水涝为患,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兴陂堨,开稻田,郡人皆不以为便。浑以为终有经久之利,遂躬帅百姓兴功,一冬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郡中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
《刘颂传》:颂,文帝辟为相府掾,奉使于蜀。时蜀新平,人饥土荒,颂表求振贷,不待报而行,由是除名。
《三国·魏志·卫觊传》:觊为尚书,封阳吉亭侯。明帝即位,进封阌乡侯,上疏曰:当今千里无烟,遗民困苦,陛下不善留意,将遂彫弊难可复振。礼,天子之器必有金玉之饰,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至于凶荒,则彻膳降服。然则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也。
《晋书·食货志》:建安初,关中百姓流入荆州者十馀万家,及闻本土安宁,皆企望思归,而无以自业。于是卫觊议为盐者国之大宝,自丧乱以来放散,今宜如旧置使者监卖,以其直益市犁牛,百姓归者以供给之。勤耕积粟,以丰殖关中,远者闻之,必多竞还。于是魏武遣谒者仆射监盐官,移司隶校尉居弘农。流人果还,关中丰实。
魏明帝世徐邈为凉州,土地少雨,常苦乏谷。邈上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浙江通志》:车浚,天玺元年为会稽太守,值岁荒旱,民无资粮,表求赈贷。孙皓谓浚欲树私恩,遣使枭首。《晋书·王浑传》:浑为徐州刺史。时年荒岁饥,浑开仓赈赡,百姓赖之。
《郑袤传》:袤子默为东郡太守,值岁荒人饥,默辄开仓振给,乃舍都亭,自表待罪。朝廷嘉默忧国,诏书褒叹,比之汲黯。班告天下,若郡县有此比者,皆听出给。《惠帝纪》: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良吏传》:范晷为凉州刺史,转雍州。于时西土荒毁,氐羌蹈藉,田桑失收,百姓困弊,晷倾心化导,劝以农桑,所部甚赖之。元康中,加左将军,卒于官。子广为堂邑令。大旱,米贵,广散私谷振饥人,至数千斛,远近流寓归投之,户口十倍。
《李特载记》:元康中,氐齐万年反,关西扰乱,频岁大饥,百姓乃流移就谷,相与入汉川者数万家。初,流人既至汉中,上书求寄食巴蜀,朝议不许,遣侍御史李苾持节慰劳,且监察之,不令入剑阁。苾至汉中,受流人货赂,反为表曰:流人十万馀口,非汉中一郡所能振赡,东下荆州,水湍迅险,又无舟船。蜀有仓储,人复丰稔,宜令就食。朝廷从之,由是散在益梁,不可禁止。永康元年,诏徵益州刺史赵廞为大长秋,以成都内史耿滕代廞。廞遂谋叛,潜有刘氏割据之志,乃倾仓廪,振施流人,以收众心。
《华谭传》:谭为尚书郎。永宁初,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戎闻而善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
《慕容廆载记》:廆遣使来降,拜为鲜卑都督。永宁中,燕垂大水,廆开仓振给,幽方获济。
《食货志》:惠帝之后,政教陵夷,至于永嘉,丧乱弥甚。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幽、并、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及牛马毛皆尽。又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刘曜之逼,朝廷议欲迁都仓垣,人多相食,饥疫总至,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元帝为晋王,课督农功,诏二千石长吏以入谷多少为殿最。其非宿卫要任,皆宜赴农,使军各自佃作,即以为廪。
《宗室传》:南阳王模。永嘉初,代河间王镇关中。时饥荒,百姓相啖,加以疾疠,盗贼公行。模力不能制,乃铸铜人钟鼎为釜器以易谷,议者非之。
《刘琨传》:琨,永嘉元年,为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领匈奴中郎将。琨在路上表曰:臣以顽蔽,志望有限,因缘际会,遂沗过任。九月末得发,道险山峻,胡寇塞路,辄以少击众,冒险而进,顿伏艰危,辛苦备尝,即日达壶口关。臣自涉州疆,目睹困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弱,不绝于路。及其在者,鬻卖妻子,生相捐弃,死亡委厄,白骨横野,哀呼之声,感伤和气。群胡数万,周匝四山,动足遇掠,开目睹寇。惟有壶关,可得告籴。而此二道,九州之险,数人当路,则百夫不敢进,公私往反,没丧者多。婴守穷城,不得薪采,耕牛既尽,又乏田器。以臣愚短,当此至难,忧如循环,不遑寝食。臣伏思此州虽云边朔,实迩皇畿,南通河内,东连司冀,北捍殊俗,西禦彊虏,是劲弓良马勇士精骑之所出也。当须委输,乃全其命。今上尚书,请此州谷五百万斛,绢五百万匹,绵五百万斤。愿陛下时出臣表,速见听处。朝廷许之。时东嬴公腾自晋阳镇邺,并土饥荒,百姓随腾南下,馀户不满二万,寇贼纵横,道路断塞。琨募得千馀人,转斗至晋阳。府寺焚毁,僵尸蔽地,其有存者,饥羸无复人色,荆棘成林,豺狼满道。琨剪除荆棘,收葬枯骸,造府朝,建市狱。寇盗互来掩袭,恒以城门为战场,百姓负楯以耕,属鞬而耨。琨抚循劳来,甚得物情。
《李矩传》:矩为汝阴太守。永嘉初,使矩与汝南太守袁孚率众修洛阳千金堨,以利运漕。及洛阳不守,太尉荀藩奔阳城,卫将军华荟奔成皋。时大饥,贼帅侯都等每略人而食之,藩、荟部曲多为所啖。矩讨都等灭之,乃营护藩、荟,各为立屋宇,输谷以给之。及藩承制,建行台,假矩荥阳太守。矩招怀离散,远近多附之。藩表元帝,加矩冠军将军,领河东、平阳太守。时饥馑相仍,又多疫疠,矩垂心抚恤,百姓赖焉。
《郤鉴传》:鉴,高平金乡人。少孤贫,以儒雅著名。于时所在饥荒,州中之士素有感其恩义者,相与资赡。鉴复分所得,以宗族及乡曲孤老,赖而全济者甚多。元帝初镇江左,承制假鉴龙骧将军、兖州刺史,镇邹山。时徐龛、石勒左右交侵,日寻干戈,外无救援,百姓饥馑,或掘野鼠蛰燕而食之,终无叛者。
《良吏传》:邓攸为石勒参军,后至江东。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子。时吴郡阙守,帝以授攸。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𩦎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原之。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
《外戚传》:王蕴补吴兴太守,甚有德政。属郡荒人饥,辄开仓赡恤。主簿执谏,请先列表上待报,蕴曰:今百姓嗷然,路有饥馑,若表上须报,何以救将死之命乎。专辄之愆,罪在太守,且行仁义而败,无所恨也。于是大振贷之,赖蕴全者十七八焉。朝廷以违科免蕴官,士庶诣阙讼之。
《王导传》:导子荟少历清官,除吏部郎、侍中、建威将军、吴国内史。时年饥粟贵,人多饿死,荟以私米作饘粥,以饴饿者,所济活甚众。
《虞潭传》:潭为镇军将军、吴国内史。时军荒之后,百姓饥馑,死亡涂地,潭乃表出仓米振救之,又修沪渎垒,以防海沙,百姓赖之。
《孔愉传》:愉从子坦为吴兴内史。以岁饥,运家米以赈穷乏,百姓赖之。
《桓宣传》:宣族子伊,都督江州荆州十郡豫州四郡军事、江州刺史,将军如故。上疏以江州虚耗,加连岁不登,今馀户有五万六千,宜并合小县,除诸郡逋米,移州还镇豫章,诏令移州寻阳,其馀皆听之。伊随宜极抚,百姓赖焉。
《张轨传》:轨子实,实子骏拜凉州牧。境内尝大饥,谷价踊贵,市长谭详请出仓谷与百姓,秋收三倍徵之。从事阴据谏曰:昔西门豹宰邺,积之于人;解扁莅东封之邑,计入三倍。文侯以豹有罪而可赏,扁有功而可罚。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反裘伤皮,未足喻之。骏纳之。《会稽典录》:夏香,字曼卿,永兴人也。年十五,县长葛君出临虚星,会客饮宴,时郡遭大旱,香进谏曰:昔殷汤遭旱,以六事自责,而雨泽应澍。成王悔过,偃禾复起。自古先圣,畏惧天异,必思变复,以济民命。今始罹天灾,县界独甚,未闻明达,崇殷周之德,临祭独欢,百姓枯瘁,神祇有灵,必不享也。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宜当还寺。长即罢会,身捐俸禄,以赡饥民。
《晋书·石季龙载记》:季龙称居摄赵天王,率众南寇。以租入殷广,转输劳烦,令中仓岁入百万斛,馀皆储之水次。季龙下书令刑赎之家得以钱代财帛,无钱听以谷麦,皆随时价输水次仓。冀州八郡雨雹,大伤秋稼,下书深自咎责。遣御史所在发水次仓麦,以给秋种,尤甚之处差复一年。及入邺,众役烦兴,军旅不息,加之久旱谷贵,金一斤直米二斗,百姓嗷然无生赖矣。又纳解飞之说,于邺正南投石于河,以起飞桥,功费数千亿万,桥竟不成,役夫饥甚,乃止。使令长率丁壮随山泽采橡捕鱼以济老弱,而复为权豪所夺,人无所得焉。又料殷富之家,配饥人以食之,公卿以下出谷以助振给,奸吏因之侵割无已,虽有贷赡之名而无其实。
《苻健载记》:健僭即皇帝位。蝗虫大起,自华泽至陇山,食百草无遗。牛马相啖毛,猛兽及狼食人,行路断绝。健自蠲百姓租税,减膳彻悬,素服避正殿。
《苻坚载记》:坚僭称大秦天王。以境内旱,课百姓区种。惧岁不登,省节谷帛之费,大官、后宫减常度二等,百寮之秩以次降之。
《王羲之传》:羲之为会稽内史。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赈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
《宋书·顾琛传》:琛母孔氏。晋安帝隆安初,琅邪王廞于吴中为乱,以女为贞烈将军,悉以女人为官属,以孔氏为司马。及孙恩乱后,东土饥荒,人相食,孔氏散家粮以赈邑里,得活者甚众。
《晋书·桓元传》:元自署太尉、领平西将军、豫州刺史。时会稽饥荒,元令赈贷之。百姓散在江湖采梠,内史王愉悉召之还。请米,米既不多,吏不时给,顿仆道路死者十八九焉。
《册府元龟》:孔沮为吴兴内史。以岁饥,运家米以赈穷乏,百姓赖之。
《宋书·良吏传》:王镇之,字伯重。桓元辅晋,以为大将军录事参军。时三吴饥荒,遣镇之御命赈恤。
杜慧度为交州刺史。岁荒民饥,则以私禄赈给。《自序》:沈亮为西曹主簿。时三吴水渰,谷贵民饥,刺史彭城王义康使立议以救民急,亮议以:东土灾荒,民凋谷踊,富民蓄米,日成其价。宜班下所在,隐其虚实,今积蓄之家,听留一年储,馀皆勒使粜货,为制平价,此所谓常道行于百世,权宜用于一时也。又缘淮岁丰,邑富地穰,麦既已登,黍粟行就,可析其估赋,仍就交市,三吴饥民,即以贷给,使强壮转运,以赡老弱。且酒有喉唇之利,而非餐饵所资,尤宜禁断,以息游费。即并施行。
《隐逸传》:刘凝之,元嘉初,徵为秘书郎,不就。衡阳王义季镇江陵,遣使存问。荆州年饥,义季虑凝之馁毙,饷钱十万。凝之大喜,将钱至市门,观有饥色者,悉分与之,俄顷立尽。
《良吏传》:徐豁,元嘉初,为始兴太守。在郡著绩,太祖嘉之。下诏曰:始兴太守豁,洁己退食,恪居在官,政事修理,惠泽沾被。近岭南荒弊,郡境尤甚,拯恤有方,济厥饥馑,虽古之良守,蔑以尚焉。宜蒙褒赏,以旌清绩,可赐绢二百匹,谷千斛。
《宗室传》:长沙景王道怜子义欣为豫州刺史。镇寿阳。于时土境荒毁,人民彫散,城郭颓败,盗贼公行。义欣纲维补缉,随宜经理,劫盗所经,立讨诛之制。境内畏服,道不拾遗,城府库藏,并皆完实,遂为盛藩彊镇。时淮西、江北长吏,悉叙劳人武夫,多无政术。义欣陈之曰:江淮左右,土塉民疏,顷年以来,荐饥相袭,百城彫弊,于今为甚。绥牧之宜,必俟良吏。劳人武夫,不经政术,统内官长,多非才授。东南殷实,犹或简能,况宾接荒垂,而可辑粲顿阙。愿敕选部,必使任得其人,庶得不劳而治。
《沈昙庆传》:昙庆为馀杭令,迁司徒主簿,江夏王义恭太尉录事参军,尚书右丞。时岁有水旱,昙庆议立常平仓以救民急,太祖纳其言,而事不行。
《沈演之传》:演之除司徒左司掾,州治中从事史。元嘉十二年,东诸郡大水,民人饥馑。以演之巡行拯恤,许以便宜从事。演之乃开仓廪以赈饥民,民有生子者,口赐米一斗,刑狱有疑枉,悉制遣之,百姓蒙赖。《宗室传》:遵考,高祖族弟也。领南梁郡太守,坐统内旱,百姓饥,诏加赈给,而遵考不奉符旨,免官。
《浙江通志》:刘损为吴郡太守,元嘉中,东土残饥,太祖遣扬州治中沈演之东行赈恤。以损绥抚有方,称为良守。
《南齐书·刘善明传》:善明父怀民,宋世为齐北海二郡太守。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善明家有积粟,躬食饘粥,开仓以救乡里,多获全济,百姓呼其家田为续命田。
《宋书·颜竣传》:竣自散骑常侍、丹阳尹,加中书令,丹阳尹如故。表让中书令。见许。时岁旱民饥,竣上言禁饧一月,息米近万斛。
《王元谟传》:元谟迁平北将军、徐州刺史,加都督。时北土饥馑,乃散私谷十万斛、牛千头以振之。
《南齐书·张敬儿传》:敬儿隶太祖封襄阳县侯。元徽末,襄阳大水,平地数丈,百姓资财皆漂没,襄阳虚耗。太祖与攸之书,令振贷之,攸之竟不历意。
《豫章文献王嶷传》:嶷,建元元年,封豫章郡王,邑三千户。仆射王俭笺曰: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自庾亮以来,荆楚无复如此美政。古人期月有成,而公旬日致治,岂不休哉。
《陆慧晓传》:慧晓同郡顾宪之,永明六年,为随王东中郎长史、行会稽郡事。时西陵戍主杜元懿启:吴兴无秋,会稽丰登,商旅往来,倍多常岁。西陵牛埭税,官格日三千五百,元懿如即所见,日可一倍,盈缩相兼,略计年长百万。浦阳南北津及柳浦四埭,乞为官领摄,一年格外长四百许万。西陵戍前检税,无妨戍事,馀三埭自举腹心。世祖敕示会稽郡:此讵是事宜。可访察即启。宪之议曰:寻始立牛埭之意,非苟逼僦以纳税也,当以风涛迅险,人力不捷,屡致胶溺,济急利物耳。既公私是乐,所以输直无怨。京师航渡,即其例也。而后之监领者不达其本,各务己功,互生理外或禁遏别道,或空税江行,或朴船倍价,或力周而犹责,凡如此类,不经埭烦牛者上详,被报格外十条,并蒙停寝。从来諠诉,始得暂弭。案吴兴频岁失稔,今兹尤馑,去乏从丰,良由饥棘。或徵货贸粒,还拯亲累;或提携老弱,陈力糊口。埭司责税,依格弗降。旧格新减,尚未议登,格外加倍,将以何术。皇慈恤隐,振廪蠲调,而元懿幸灾榷利,重增困瘼。人而不仁,古今共疾。且比见加格置市者前后相属,非惟新加无赢,并皆旧格犹阙。愚恐元懿今启,亦当不殊。若事不副言,惧贻谴诘,便百方侵苦,为公贾怨。书云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言盗公为损盖微,敛民所害乃大也。今雍熙在运,草木含泽,其非事宜,仰如圣旨。然掌斯任者,应简廉平,廉则不窃于公,平则无害于民矣。愚又以便宜者,盖谓便于公,宜于民也。窃见顷之言便宜者,非能于民力之外用天分地也,率皆即日不宜于民,方来不便于公。名与实反,有乖政体。凡如此等,诚宜深察。
《梁书·王珍国传》:珍国累迁南谯太守,治有能名。时郡境苦饥,乃发米散财,以拯穷乏。齐高帝手敕云:卿爱人治国,甚副吾意也。
《册府元龟》:崔元祖为东海太守,时青州刺史张冲启:淮北频岁不熟,今秋始稔,北境邻接戎寇,弥须沃实乞权断谷,过淮南,而徐、兖、豫、司诸州,又各私断谷米。不听。出境。自是江北荒俭有流亡之弊。元祖乃上书谓:宜丰俭均之。书奏,见从。
《浙江通志》:萧子良为会稽太守,建元二年去官。永明九年,都下大水,吴兴偏剧子良开仓,振救贫病不能立者,收养给衣及药。
《梁书·良吏传》:庾荜为辅国长史、会稽郡丞、行郡府事。时承凋弊之后,百姓凶荒,所在谷贵,米至数千,民多流散,荜抚循甚有治理。
《萧景传》:景为南兖州刺史。年荒,计口赈恤,为饘粥于路以赋之,死者给棺具,人甚赖焉。
《王志传》:志为丹阳尹。时年饥,每旦为粥于郡门,以赋百姓,民称之不容口。
《任中丞集本传》:武帝践祚,昉出为义兴太守。岁荒民散,以私奉米豆为粥,活三千馀人。
《梁书·安成康王秀传》:高祖以秀为冠军长史、南东海太守,镇京口。京口自崔慧景作乱,累被兵革,民户流散,秀招怀抚纳,惠爱大行。仍值年饥,以私财赡百姓,所济活甚多。寻迁都督荆、湘、雍、益、宁、南、北梁、秦州九州诸军事、平西将军、荆州刺史。沮水暴长,颇败民田,秀以谷二万斛赡之,百姓甚悦。
《夏侯亶传》:亶为豫、南豫二州刺史。寿春久离兵荒,百姓多流散,亶轻刑薄赋,务农省役,顷之民户充复。《昭明太子统传》:普通中,大军北讨,京师谷贵,太子因命菲衣减膳,改常馔为小食。每霖雨积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闾巷,视贫困家,有流离道路,密加振赐。又出主衣绵帛,多作襦裤,冬月以施贫冻。若死亡无可以敛者,为备棺槥。每闻远近百姓赋役勤苦,辄敛容色。尝以户口未实,重于劳扰。吴兴郡屡以水灾失收,有上言当漕大渎以泻浙江。中大通二年春,诏遣前交州刺史王弁假节,发吴郡、吴兴、义兴三郡民丁就役。太子上疏曰:伏闻当发王弁等上东三郡民丁,开漕沟渠,导泄震泽,使吴兴一境,无复水灾,诚矜恤之至仁,经略之远旨。暂劳永逸,必获后利。未萌难睹,窃有愚怀。所闻吴兴累年失收,民颇流移。吴郡十城,亦不全熟。唯义兴去秋有稔,复非常役之民。即日东境谷价犹贵,劫盗屡起,在所有司,不皆闻奏。今征戍未归,彊丁疏少,此虽小举,窃恐难合,吏一呼门,动为民蠹。又出丁之处,远近不一,比得齐集,已妨蚕农。去年称为丰岁,公私未能足食;如复今兹失业,虑恐为弊更深。具草窃多伺候民间虚实,若善人从役,则抄盗弥增,吴兴未受其益,内地已罹其弊。不审可得权停此功,待优实以行不。圣心垂矜黎庶,神量久已有在。臣意见庸浅,不识事宜,苟有愚心,愿得上启。高祖优诏喻焉。
《陈庆之传》:庆之除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诸军事。大同二年,豫州饥,庆之开仓赈给,多所全济。州民李升等八百人表请树碑颂德,诏许焉。
《陈书·荀朗传》:侯景之乱,简文帝诏授朗云麾将军、豫州刺史,令与外藩讨景,朗据山立砦自守。时京师大饥,百姓皆于江外就食,朗更招致部曲,解衣推食,以相赈赡。
《殷不害传》:不害弟不佞,为武陵王咨议参军。承圣初,迁武康令。时兵荒饥馑,百姓流移,不佞巡抚招集,襁负而至者以千数。
《鲁悉达传》:悉达为梁南平嗣王中兵参军。侯景之乱,悉达纠合乡人,保新蔡,力田蓄谷。时兵荒饥馑,京师及上川饿死者十八九,有得存者,皆携老幼以归焉。悉达分给粮廪,其所济活者甚众,仍于新蔡置顿以居之。
《魏书·张蒲传》:蒲子昭为幽州刺史。时幽州年谷不登,州廪虚罄,民多菜色。昭谓民吏曰:何我之不德而遇其时乎。乃使富人通济贫乏,车马之家籴运外境,贫弱者劝以农桑。岁乃大熟。士女称颂之。
《南安王桢传》:桢为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徵赴讲武,高祖引见于皇信堂,戒之曰:长安镇年饥民俭,理须绥抚,不容久留,翁今还州,其勤隐恤,无令境内有饥馁之民。
《高祐传》:祐拜秘书令。高祖从容问祐曰:比水旱不调,五谷不熟,何以止灾而致丰稔。祐对曰:昔尧汤之运,不能去阳九之会。陛下道同前圣,其如小旱何。但当旌贤佐政,敬授民时,则灾消穰至矣。
《薛野䐗传》:野䐗子虎子为徐州刺史。州内遭水,二麦不收,上表请贷民粟,民有车牛者,求诣东兖给之。并如所奏,民得安堵。
《李元护传》:元护为齐州刺史。值州内饥俭,民人困敝,志存隐恤,表请赈贷,蠲其赋役。
《山西通志》:李安世仕孝文帝为给事中,上言: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又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归今主,以绝诈妄。帝善之。
《魏书·河南王曜传》:曜子提,提子平原拜齐州刺史。善于怀抚。时岁谷不登,齐民饥馑,平原以私米三千馀斛为粥,以全民命。百姓咸称咏之。
平原弟鉴袭爵,拜冠军将军。世宗初,转徐州刺史。属徐兖大水,民多饥馑,鉴表加赈恤,民赖以济。
《薛安都传》:安都从祖弟真度。为豫州刺史。景明初,豫州大饥,真度表曰:去岁不收,饥馑十五;今又灾雪三尺,民人萎馁,无以济之。臣辄日别出州仓米五十斛为粥,救其甚者。诏曰:真度所表,甚有忧济百姓之意,宜在拯恤。陈郡储粟虽复不多,亦可分赡。尚书量赈以闻。
《郭祚传》:祚为青州刺史。值岁不稔,阖境饥敝,矜伤爱下,多所赈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