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六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铨衡典

 第八十六卷目录

 考课部汇考六
  明一〈总一则 太祖洪武十四则 成祖永乐七则 宣宗宣德五则 英宗正统九则 代宗景泰三则 英宗天顺三则 宪宗成化九则 孝宗弘治十五则〉

铨衡典第八十六卷

考课部汇考六

明一

明制,以吏部考功司掌官吏考课事。内外官各有定法。
《明会典》:吏部考功司郎中、员外郎、主事掌文职官吏之考课,及内外官之考察。凡旌别访举及诸事故皆得稽之。国家考课之法:内外官满三年为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黜陟,即古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遗意。京官故皆试职一年,考覈实授。一考对品,调用外官给由到京,遇缺借除京职。凡京官原系考满升俸者,即同见任。照俸扣满其馀不准。病痊支俸者,只算实俸。其患病住俸月日不准。凡南京官员,六年考察。候吏部咨到南京吏部都察院,照例会官考察。径自具题除,自陈拾遗。两京事体相同,其南京庶官拾遗者,仍由吏部覆题。
太祖洪武元年,令府州县官事迹,从御史按察司考覈申闻。
《明会典》:凡府州县官考满,府正官从布按二司考覈。府州佐贰首领官及所属州县大小官,卫所首领官,从府州正官考覈。县佐贰首领官及属官,从县正官考覈。俱经布按二司考覈,功司覆考。洪武元年,令各处府州县官,以任内户口增田野辟,为上所行事迹。从监察御史按察司考覈明白。开坐实迹,申闻以凭黜陟。
洪武三年,令王府官及护卫首领官,不考覈。
《明会典》:凡各王府官及护卫首领官,考满。洪武三年,令俱复职不考覈。
洪武四年,令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察举廉能官。钦天监官,不准考满。
《明会典》:凡有司举奏旌异。洪武四年,令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巡历去处,但有守法奉公廉能昭著者,随即举闻。凡钦天监太医院属官鸿胪寺通事官考满,俱从礼部考覈咨送吏部。洪武四年,奏准钦天监职司天文,不准考满。后俱照例考满。
洪武六年,令御史等考察外官。
《明会典》:凡外官不时考察。洪武六年,令监察御史及按察司,察举有无过犯,具奏黜陟。
洪武 年,令京官四品以上,任满黜陟,取自上裁。其直隶府官考满,给由送御史考覈。
《明会典》:凡在京堂上正佐官,考满三年六年俱不停俸。在任,给由不考覈。不拘员数引至御前,奏请复职。洪武间,定四品以上官员,九年任满,黜陟取自上裁。凡直隶有司,官考满。洪武间,定州县官考覈如例,其府官给由送监察御史考覈,本部覆考类奏。洪武九年,令纪录内外官过名,定杂职官考覈例。按《明会典》:凡内外官员过名。洪武九年,令诸司正佐首领杂职官,犯公私罪应笞者,赎应徒流杖者,纪录。每岁一考,岁终布政司呈中书省。监察御史按察司呈御史台,俱送吏部纪录。凡内外杂职官,考覈。洪武九年,令仓库司局管钱谷官,以历俸周岁为满,收受少者,以数付交代官。给由多者以半俸守支,毕日,给由虽经改除,亦以九年通论。
洪武十一年,定朝觐官旌别之制。
《明会典》:凡朝觐官旌别。洪武十一年,令察其言行功能第为三等。称职而无过者为上,赐坐而宴。有过而称职者为中,宴而不坐。有过而不称职者为下,不预宴,序立于门,宴者出然后退。
洪武十七年,定外官朝觐考察之制。
《明会典》:凡外官三年朝觐。洪武十七年,令天下诸司官吏来朝。明年正旦,各造事迹文册,仍画土地人民图本。如期至京,又令布政司按察司来朝,将所属官员考过。堪用不堪名数,亲自奏闻。直隶府州同。洪武二十三年,定司府州县官考课法。
《明会典》:高皇帝惩吏职之弗称。亲制责任条例一篇颁行,各司、府州县令刻而悬之。永为遵守,务使上下相司,以稽成效。洪武二十三年,敕方今所用布政司府州县按察司官,多系民间起取秀才人材孝廉,各人授职到任之后,略不以到任须知为重。公事不谋,体统不行,终日听信小人,浸润谋取赃私酷害下民。以此,仁义之心沦没,杀身之计日生。一旦系狱临刑,神魂仓皇至于哀告恳切。奈何虐民在先,当此之际,虽欲自新,不可得矣。如此者往往相继而犯。上累朝廷,下辱乡闾,悲哀父母妻子,孰曾有鉴其非,而改过也哉。所有责任条例列于后。一布政司治理,亲属临府岁月,稽求所行事务,察其勤惰,辨其廉能纲举到任须知内事目。一一务必施行。少有顽慢及贪污坐视恬忍害民者,验其实迹奏闻提问。设若用心提调催督,宣布条章,去恶安善。傥耳目有所不及,精神有所不至,遗下贪官污吏及无藉顽民。按察司方乃是清,一府临州治亦体。布政司施行耳目有所不及,精神有所不至,遗下贪官污吏及无藉顽民。布政司方乃是清,一州临县治亦体,府治施行耳目有所不及,精神有所不至,遗下贪官污吏及无藉顽民。本府方乃是清,一县亲临里甲,务要明播条章,去恶安善,不致长奸损良。如此上下之分定,民知有所依,巨细事务诉有所归。上不紊政于朝廷,下不衔冤于满地,此其治也欤。若耳目有所不及,精神有所不至,遗下无藉顽恶之民。本州方乃是清,一若布政司不能清府,府不能清州,州不能清县,县不能去恶安善,遗下不公不法,按察司方乃是清。一按察司治理布政司府州县务要尽除奸弊肃清,一方耳目有所不及,精神有所不至,巡按御史方乃是清。傥有通同贪官污吏以致民冤事枉者,一体究治。一此令一出,诸司置立文簿,将行过事迹逐一开写。每季轮差吏典一名,赍送本管上司查考。布政司考府,府考州,州考县,务从实效,毋得诳惑繁文,因而生事科扰。每岁进课时,布政司将本司事迹并府州县各赍考过事迹文簿赴京通考,敢有坐视不理有违责成者,罪以重刑。洪武二十五年,定巡检考满,升降之制。
《明会典》:凡巡检考满。洪武初,定无私过者升正九品,犯私笞者本等用杖罪,降杂职。二十五年,奏定巡检考满,捕获军囚盗贼等,项二百名之上,无私杖者,升一级,有私杖对品用。一百名之上无私杖者,对品用。有私杖,降杂职。三十名之上,无私杖者,降杂职。有私杖者,降边远杂职。不满三十名者,发边远充军。若有强贼及逃军聚众劫掠,能擒获以除民害者,二十名之上,无私杖者,升一级。有私杖者,对品用。一十名之上无私杖者,对品用。有私杖者,降杂职。九名之下无私杖者,降杂职。有私杖者,降边远杂职。若擒强贼逃军六十名之上,或止二十名而,又能获军囚二百名之上,及擒伪造宝钞及伪印者,具奏升用。
洪武二十六年,定内外文武官考覈之制。
《明会典》:凡京官考覈。洪武二十六年,定在京官初入仕者,且令试职一年。后考覈堪用者,与实授。不堪用者,降黜,量才录用。其在任未经考覈,试职官遇有调,除仍于本衙门及别衙门本等职事,内用通理月日降除,及对品改除者,止理见任月日俱候一年,照例考覈。或有为事释免,再任除授者,试职照例考覈。近例惟试御史一年考覈,实授试中书舍人。三年考覈,实授主事。署郎中员外郎,六年考覈,实授员外郎署郎中。三年考覈,实授其馀京官。一年考覈之例俱不行。凡在京各衙门属官考满。洪武二十六年,定六部:太常司,光禄司,通政司,大理寺,国子监,太仆寺,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仪礼司属官。五军都督府,各卫军职。文官应天府首领官,并所属上元江宁二县官,俱从本衙门正官考覈。又定六部五品以下官:太常司,光禄司,通政司,大理寺,国子监,太仆寺,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仪礼司属官历任三年,听于本衙门正官,察其行能,验其勤惰,从公考覈明白。开写称职平常不称职词语,送监察御史考覈,本部覆考。其在京军职文官,俱从监察御史考覈,各以九年通考。凡左右春坊司经局官考满,从本衙门将本官行过事迹并应有过犯备细开写送吏部考覈。不咨都察院,不用掌印官考语。又定东宫官,系近侍官员,任满黜陟,取自上裁。凡科道官考满。监察御史从都御史考覈,给事中从都给事中考覈,都给事中从本衙门,将行过事迹并应有过犯备细开写送本部考覈。六科不咨都察院,都察院首领官与御史同。又定监察御史系耳目风纪之司,任满黜陟取自上裁。凡尚宝司中书舍人考满,俱从本衙门牒呈,通政司关顺天府呈部考,覈不咨都察院。尚宝司中书舍人系近侍官员,任满黜陟取自上裁。太医院钦天监官不系常选,任满黜陟取自上裁。凡行人司官考满,行人以一年为满,从本司正官考覈。分豁称职不称职,呈送礼部,转送本部覆考。称职者,于从九品内升用。不称职者,于未入流品官内叙用。有过罚差一年,其正官从本衙门。将行过事迹并应有过犯备细开写送本部,考覈。近例,行人仍以三年为满,从本司正官考覈,呈送礼部,转送吏部,咨都察院,行河南道考覈牒回。覆考司副与正官,同止本部考覈。不咨都察院。其行人一年考覈罚差例俱不行。应天府治中,通判推官考满。应天府五品以下官,从都御史考覈。近例俱从本府正官考覈,呈部咨都察院。堂上官考覈咨回覆考。凡布政按察二司官,考满各处布政司按察司首领官属官从本衙门正官考覈。按察司首领官,从监察御史考覈。布政司四品以上按察司五品以上,俱系正官。佐贰官三年考满,给由进牌别无考覈。衙门从都察院考覈,本部覆考,俱奏黜陟,取自上裁。凡盐运司考满,盐运司首领官属官从本衙门正官考覈,盐课提举司正官至首领官任满,俱送本处布政司正官考覆,仍送本处按察司覈考。盐运司五品以上正佐官别无考覈,衙门从都察院考覈,吏部覆考。在外有司,府州县官,三年考满,先行呈部,移付选部作缺铨注司勋开黄仍令给由其见任官,将本官任内行过事迹保勘,覈实明白。出给纸牌攒,造事迹功业文册,纪功文簿称臣佥名,交付本官亲赍。给由如县官,给由到州,州官当面察其言行办事勤惰。从实考覈,称职平常不称职词语,州官给由到府,府官给由到布政司考覈。如之以上俱从按察司官覆考。仍将考覈覆考词语呈部。考覈平常称职者于对品内别用。不称职正官佐贰官,黜降首领官,充吏。定云南有司官员,任满给由一体考覈。不称职者黜降。缘系边,方具奏复任,九年通考。凡外官考满,官吏患病二年以上,虽有文凭不准。不及二年,患帖无告官,痊可月日亦不准。又定中途闻丧,不将牌册赴所在官司,告缴及起复之日方告缴者,送问。若中途被水火盗贼失落公文者,行查。凡内外官考覈,内外入流并杂职应考官员任满,给由赴京本部从实考校才能优劣。依例黜陟。果有殊功异能超迈等伦者,取自上裁。又定繁简则例。在外府以田粮十五万石以上州,七万石以上县,三万石以上,或亲临王府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并有军马守禦。路当驿道边,方冲要供给去处,俱为事繁。府州县田粮在十五万七万三万石之下,僻静去处俱为事简。在京衙门俱从繁例,繁而称职无过升二等,有私笞公过升一等,有纪录徒流罪一次本等用,二次降一等,三次降二等,四次降三等,五次以上杂职内用。繁而平常无过升一等,有私笞公过本等用,有纪录徒流罪一次降一等,二次降二等,三次降三等,四次以上杂职内用。简而称职与繁而平常同,简而平常无过本等用,有私笞公过降一等,有纪录徒流罪一次降二等,二次杂职内用三次以上黜降。考覈不称职,初考繁处降二等,简处降三等,若有纪录徒流罪者俱于杂职内用。又定九年之内,二考称职一考平常,从称职二考称职一考不称职,或二考平常一考称职,或称职平常不称职各一考者,俱从平常。二考平常一考不称职从不称职。定在京在外见任官员,但系兵刑等部、都察院等衙门,因事提问。问过应有的决纪录公私过名开咨吏部于纪录文册内。明白附写候九年通考,以凭黜陟。其有司官员,三年考满。给由到部,供报任内公私过名于册内。比查有隐匿不报者,议拟具奏送法司问罪。其上司未行知会纪录罪名另行抄录。凡内外官员行止在京及在外府州县官员,除授之时投报供状。当即于簿内附写历任脚色始末缘由或任内调除,如有事故开附行止以凭稽考。凡教官考覈。各处府州县学训导与教官一体历俸九年考满。给由其训导给由到部出题考试,将所试文字送翰林院批考。通经者,于县学教谕内叙用。若不通经者,本处复充训导。自来不通经者,量才别用。教官考覈称职,升一等。平常者,本等。用不称职者,黜降。不通经者,别用。又奏准以九年之内科举取中生员名数,为则定拟升降。县学额设生员二十名。教谕,九年之内,科举取中生员三名又考通经者,为称职,升用。若取中二名又考通经者,为平常,本等用。若取中不及二名又考不通经者,为不称职,降黜别用。州学额设生员三十名。学正,九年之内,科举取中生员六名又考通经者,为称职,升用。若取中三名又考通经者,为平常,本等用。若取中不及二名又考不通经者,为不称职,降黜别用。府学额设生员四十名。教授,九年之内,科举取中生员九名又考通经者,为称职,升用。若取中四名又考通经者,为平常,本等用。若取中不及四名又考不通经者,为不称职,降黜别用。府州县学训导,分教生员一十名。九年之内科举取中生员三名又考通经者,升。教谕,若取中二名或一名又考通经,仍充训导。若科举全无取中又考不通,经降黜别用。又奏准,教谕,科举及数考不通经,有司内用。科举不及数通经,降训导。定内外杂职官。三年给由无私过者,未入流升从九品,从九品升正九品。税课司局及河泊所仓库官,先于户部查理岁课军器织染杂造等。局官先于工部查理造作花销明白,送部类奏。定仓官收粮不及千石者,本等用。亏折而赔纳足备者,照依品级降用。〈近例赔完者免罚〉其有私笞者,本等用。但犯赃法并私罪,曾经杖断者,未入流降边远,从九品降未入流。又按《会典》:考覈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兵部所属太仆寺并各牧监群五城兵马司典牧所大胜关会同馆等衙门官吏,但有考满,必从本衙门开报年籍、乡贯、脚色、职役并行过事迹到部,以凭考覈,咨送吏部定夺。
洪武二十八年,定库官考满之期。
《明会典》:凡内府库官。洪武二十八年,奏准一年为满,就将原收物件盘与新官接管。给由对品改用。节慎库官三年考满。
洪武二十九年,定官员朝觐考察之制。
《明会典》:朝觐考察。洪武初,外官每年一朝。二十九年,始定以辰戌丑未年为朝觐之期。朝毕,吏部会同都察院考察奏请定夺其存留者,引至御前。刑部及科道官,各露章弹劾责以怠职。来朝官皆免冠伏候上命,既宥还任各赐敕一道以申戒饬。若廉能卓异、贪酷异常,则又有旌别之典以示劝惩。其有不时考察及每年开报考语皆为黜陟之地。
洪武三十五年,令有司官考满。到部考覈升降。按《明会典》:洪武三十五年,令有司官三年考满。到部考覈称职平常者,俱复任九年。通考不称职者,依例降用。
成祖永乐元年,令太仆寺等,堂上官照例不考其府州县官,到任巡按御史按察司察其实迹。
《明会典》:永乐元年,奏准太仆寺光禄寺通政司大理寺国子监鸿胪寺翰林院五品以下堂上官,照例不考。又令巡检考满应升,自陈不堪别用,乞仍旧职者听。又令府州县官到任半年以上者,巡按御史按察司,察其能否廉贪实迹,具奏。
永乐三年,令行太仆寺从都察院考覈,吏部覆考。按《明会典》云云。
永乐四年,令各都司卫所布政司等官,考覈俱从繁例,其宣慰司等官,从简例。
《明会典》:永乐四年,奏准各都司卫所布政司按察司行太仆寺盐运司盐课提举司煎盐提举司市舶提举司茶马司考覈,俱从繁例。宣慰宣抚安抚招讨长官司,俱系土官衙门,从简例。
永乐五年,令詹事府等官,不考候九年,黜陟南京堂官考满。赴京给由。
《明会典》:永乐五年,奏准詹事府六品以上官,照太常寺等官例,亦不考候九年,奏请黜陟。凡南京堂官考满,奏准考满日,停俸赴京给由。
永乐八年,定官员九年通考,及北京辽东等处,苑马寺等官,考覈之制。
《明会典》:永乐八年,令官员九年考满,初考称职次考未经考覈三考称职,初考次考不给由三考称职者,俱从称职。初考不给由次考称职三考平常者,初考平常次考不给由三考称职者俱从平常。初考不给由次考平常三考不称职者,从不称职。又奏准北京辽东陕西甘肃等处苑马寺卿丞等官,依行太仆寺官例考覈,主簿从本寺考,仍送都察院河南道考覈,吏部覆考。其属官监正监副录事止于各寺考,圉长从本监本寺官考覈,俱吏部覈考,仍行兵部稽其所养马数,升降。其九年考满者,先以缺申部候代,官至方许给由。又奏准盐运司判官,依本司堂上官例考覈,近例两淮长芦,径具由赴部咨送都察院考覈,吏部覆考。其山东两浙福建河东陕西运司并各处市舶盐课提举司,俱由布按二司考覈,申部覆考。不送都察院,仍各行。户部稽查钱粮明白,至日发落。凡调任改除官考满,令外官改除别任,品级相同者,准通理。若推官改知县,虽品级相同,例不准理。
又奏准顺天府广备库大使副使考满,照内府库

官例。〈内府库官例见洪武二十八年〉
永乐十一年,令沿海及土官巡检,以有过无过定用。按《明会典》:凡沿海及土官巡检,永乐十一年,令俱不论军囚无过本等用,有过降用。芦沟桥、张家湾、白沟河、通州北关、漷县、杨村、河西务、单家桥、巨河、小直沽、河阳、兴济紧要地方,军囚强盗俱二名折一名。永乐  年,免王府牧官考覈。
《明会典》:永乐间,令凡王府群牧所千户首领官,比护卫首领官,免其考覈。
宣宗宣德四年,定各卫仓经历驿丞等考覈之制。
《明会典》:凡在京各卫仓经历三年,考满。宣德四年,奏准给半俸。守支,若粮不及千石,照依仓官例,交盘给由调用,仍候九年黜陟。凡驿递闸坝官,旧制俱三年赴部给由,惟云南驿丞,各以三年一次赴布政司考覈。九年通考。然后赴部。宣德四年,奏准贵州所属驿丞,照云南事例考覈。
宣德五年,令官员考满,不得欠税粮。其进表官考满,及官吏在途病故,并教官称职不称职考覈。各有定制。
《明会典》:宣德五年,奏准天下官员三六年考满者。所欠税粮立限追徵。九年考满,任内钱粮完足方许给由。凡朝觐进表官考满,宣德五年,令来朝官员回任三六年满期已过者,许先赴部告明。令所司造册送合于上司考覈,差人奏缴。凡考满官吏在途病故,奏准所在官司,据其随行亲人具告,即便差人相视明白,给与堪信文凭遗下原赍牌册批文就与转缴。重定举人名数,教授五名为称职,三名为平常,不及三名为不称。学正三名为称职,二名为平常,不及二名为不称。教谕二名为称职,一名为平常,训导一名为称职,不及者,皆为不称。称职者,升平常者本等用,不称者降。
宣德七年,定朝觐官及州县官考察之制。
《明会典》:凡朝觐官考察。宣德七年,令吏部同都察院,考察在外方面有司官,昏懦不立,贪暴无厌者,具奏罢黜。又令各处巡抚侍郎,同巡按御史考察方面官,仍同方面官考察州县官,直隶府州县从巡按御史考察。
宣德八年,令有司任满保留者,布政司等官覆勘。按《明会典》:凡有司任满保留。宣德八年,奏准在外官员,九年考满,有保留者,行所属布政司按察司,及直隶抚按官覆勘。
宣德十年,定布、按二司及府州县官考察之制。按《明会典》:宣德十年,令直隶府州县从吏部差官,及巡按御史,考察各布政司,府州县从布政司及巡按御史考察,其布、按二司堂上官,从吏部都察院考察,属官从巡按御史按察司考察。又诏,府州县官廉能公正,能恤民者,亲临上司,宜以礼待。仍具政迹奏闻,以凭旌擢。
英宗正统元年,定京官及外省杂职官,考满考察之例。
《明会典》:正统元年,奏准广东所属杂职衙门,三年、六年考满,照广西、云南例,驿丞递运所大使,赴布政司考覈。河泊税课等官,仍旧又奏准,各处水马驿丞及递运所大使。九年将满,吏部预选官,交代住俸管事,新官至日方许给由。凡京官考察,奏准两京各衙门属官首领官,从本衙门堂上官考察。如有不才及老疾者,吏部验实,具奏定夺。凡国子监官,奏准从礼部尚书,及祭酒司业公同考察。如无学行者,送部别用。今亦从吏部都察院考察。又奏准山东都司所属沿海仓官,考满。守支尽绝给由。布政司查理明白,仍送原衙门,照例给由。凡草场官,奏准在京居贤等坊,草场大使副使收草十万束以上者,升一级。不及数者,本等用。
正统二年,定给事中考覈例。
《明会典》:正统二年,奏准给事中,考满。本科如无都给事中,许掌科给事中,考覈。
正统三年,定有司亲民官,及杂职官考覈之制。按《明会典》:正统三年,奏准有司亲民官员,给由牌内须开写任前,并任内逃民数目,及招抚复业多少以凭,黜陟。奏准驿递闸坝官,直隶府州县所辖,三年赴部。其有布政司所辖,三年赴布政司,并按察司考察。称职平常复职,仍将各官牌册。年终类进,九年赴部通考。又奏准,在外河泊库官,盐税局,盐仓茶,盐批验所等官,三年、六年考满。系北直隶者,赴吏部考覈,引奏复职。系南京者,赴南京吏部。系布政司者,赴各布政司查理明白,就令复职。各布政司仍将各官牌册,具本类缴,候九年通考,以凭查考。多历少历违限错历,俱送问。九年无过,升一级。有过本等用。正统四年,令年老废疾官,验实定夺。
《明会典》:正统四年,奏准年老废疾官员,验实取具同僚,官医保结备申定夺。
正统五年,定大小官员考满之制。
《明会典》:凡在外大小官员,考满。正统五年,令除教职阴阳医学外,俱照洪武年间定制,即便离职依限给由,赴京考覈。其牌册内满。后有开支俸管事者,不准。又奏准南北直隶驿递、闸坝、司狱等官,三年赴巡按御史考覈。定与称职不称职考语,连牌册。发有司收候,年终类缴,九年赴部通考。又奏准,司府州县卫所,考满。丁忧起复。仓库税课司河泊所官,将任内收过课程等项,备开纳获通关字号,及仓库钱粮支销明白,馀剩物件交与见任官攒收,掌取具各。该府州县卫所官吏,保结转达布政司,都司就令考满。官员亲赍赴京,丁忧回籍者,将首尾交盘明白,亦具。缘由申报本部,候各官起复以凭,查考。
正统六年,令土官巡检九年黜陟。
《明会典》:正统六年,奏准土官巡检,三年六年攒造牌册,赴本布政司给由,复职。九年通考,赴部黜陟。正统九年,定教官考覈例。
《明会典》:凡教官考覈。正统九年,奏准,教官九年任满,无举人者,试其学问。果优,仍任教官。教授学正,教谕俱降训导,训导调边远。其考不中者,仍降杂职。又奏准,考试考满。教官初场考,四书本经义各一篇。二场论策各一道。教授学正教谕,俱本部定中否。训导送翰林院定中否。考不通经系举人出身者,教授改吏目学正等官,改典史监生。儒士出身者,教授改税课司大使学正等官。降河泊所官卫学,并选贡衙门学正。考不通经亦同前例。冒报举人者,送问。无府州县委官保结者,行查云南各处教官。从选贡衙门例,亦不论举人。
正统十年,令边海管粮官,九年通考赴部。又命来朝官,各察所属,治行以闻。
《明会典》:正统十年,奏准沿海收粮官,三年六年考满。俱留办事,候九年通考,赴部。
《名山藏·典谟记》:正统十年正月,命吏部都察院会同礼部察,来朝司府官,令各察所属治行。举最以闻。既浙江都转运盐使司运使丁镃,巩昌府知府韩福,南昌知府胡本惠,宁国知府袁旭,松江知府赵豫,凤阳知府杨瓒,海丰知县王懋,霸州知州张雷,吴县知县叶锡,庆云县典史赵亮,察最。命人赐金织衣一袭,钞五百贯,宴礼部吏部,录姓名叙擢之。
正统十四年五月,命大臣考察中外官吏。
《名山藏·典谟记》云云。
代宗景泰元年,定南京各衙门官,及各处杂职官考满之制。
《明会典》:景泰元年,奏准南北直隶驿递闸坝司狱等官,三年六年考满。南直隶者,赴南京吏部。北直隶者,赴吏部。凡驿丞九年考满,牌册内事迹不开报应付过使客备细花名起数者,送问。凡驿递等官,无过升一级。有过本等用。凡南京各衙门官员,考满。到部旧例,三年六年九年起,送赴京应考覈者,本部咨南京都察院考过,咨送吏部覆考。景泰元年,奏准应考覈者,从本部覆考。连人咨送吏部。凡南直隶所属司狱司税课司局驿递闸坝河泊等官,三年六年考满。奏准俱赴本部给由。考覈复职行南京吏科填给文凭,复任其牌册,差人类送吏部查考。景泰三年,命都察院副都御史,分行天下考察官员,不实者,坐之。
《名山藏·典谟记》:景泰三年八月,命都察院副都御史洪英等十七人,分行天下考察官员,十月太仆少卿黄仕隽,言臣访得各处巡抚,考察州县官吏,每凭里老以为去留,闻里老多因前官纵容往来,嘱托公事。经揽收物,营求催办害众,成家积有年,岁间有端己临。民辄贻怨恨,反加诬污。巡抚官辄因黜罢。州县官员一闻考察将临,盛设酒席邀求,泣诉贿之钱帛,以此,多得保留。否则去之殆尽,用是里老有权官司,受制无籍刁民妄行告,害亦繇于此乞敕。该部移文所在巡抚,分豁详审,或彼此互询,或稠独交察,或独步暗行,或遥审面辩,毋徒取迎送随从,电过风飞使猫鼠一家奸犬同窖,疏入命考察不实者,坐之。景泰七年,定府州县及布按二司官考察之制。按《明会典》:景泰七年,令巡抚巡按,会同按察司堂上官,考察府州县官,其布按二司官,听抚按考察。
英宗天顺元年,令有司官政绩显著,许所属,保留上司,覆勘奏闻。
《明会典》:天顺元年,奏准有司官员,政绩显著,能得民心者,考满。去后许所属人民赴巡按御史处,保留御史仍会各该上司覆勘,即与奏闻,以凭旌异升用。若有作弊妄保者,罪坐所由。
天顺四年,定考察降黜等第。
《明会典》:凡考察降黜等第。天顺四年,令老疾者致仕罢软者,冠带。閒住有赃者,发原籍为民。后分为四等:年老有疾者,致仕罢软无为。素行不谨者,冠带。閒住贪酷并在逃者,为民。才力不及者,斟酌对品改调。
又令,朝觐官贤能卓异者,赐宴及衣如例。凡管

屯副使佥事考满。奏准将任内该管屯田数目,移文该部查理。如果完结考,作称职。不完考,平常。
天顺八年,定内外官考察其有诬枉者,科道官指实劾奏。
《明会典》:凡京官考察。天顺八年,奏准每十年一次,举行不拘见任带俸丁忧,公差养病省祭等项,俱公同本衙门堂上官考察。凡考察有诬罔者,令部院会同内阁考察,在京五品以下文职,并在外布按二司官有不公者,许科道官指实劾奏。南京考察不公者,许南京科道官劾奏。
宪宗成化二年,定军政考选之制。
《明会典》:军政考选与文职考察同。成化二年,令军政官,五年一次,通以见任掌印,带俸差操及新袭职官,一体考选。
成化四年,定京官考察例。
《明会典》:成化四年,令京官五品以下,吏部会同都察院及各堂上掌印官,公同考察。凡翰林院,讲读以下官,并内阁书办四夷馆译字各带俸官,令本院学士会同内阁考察。又令年老无为,贪淫酷暴者,革职。后分为四等:年老有疾者,致仕贪者,为民不谨者,冠带閒住浮躁浅露才力不及者,俱降一级,调外任。遂为定例。
成化七年,令有司官,必待三年六年,政迹卓异者,方许荐举。又定武职过犯考选之制。
《明会典》:凡抚按举劾有司。成化七年,奏准有司官,必待三年六年,政迹卓异方许荐举。仍令吏部先察举,主举者廉即用,其人不必覆勘。举者非人。虽有政迹,亦必覆勘。又按《会典》:凡过犯考选。成化七年,令带俸武职,先虽犯罪,后能改过自新。父祖虽为事,或脱逃,子孙能自立,行止有守有为者,并许考选管事。
又议准,有犯监守自盗,受财枉法,及求索科敛诓

骗等项流罪,减至仗一百,徒三年赎罪。还职例应带俸,不许管军管事者。若系腹里仍分拨各边,上班操备,不许营求管队等项。遇警,与边卫带俸差操官,随军杀贼,下班回卫。五年内能改过自新,照例会选军政管事。如再犯,终身轮班赴边操备,不许会选。成化十三年,定吏兵二部考察之制。
《明会典》:凡京堂五品以下官。成化十三年,议准在京各衙门五品以下堂上官,吏部会官,一体考察。凡六科给事中,令吏部会官考察。又按《会典》:军政考选与文职考察同。成化十三年,令两京通考自是以为常。考选之法,兵部预先通行南北直隶浙江等处,巡抚都御史,转行都布按三司掌印官,各将所属卫所副参游以下,千户以上贤否,履历访察明白。各注考语径送抚按官处。另注考语造册三本,限四月终旬,差人赍部。至期,各参游都司守备操守等官,兵部会同兵科参详去留,上请定夺。仍听科道拾遗,其都司卫所官,抚按照例会官从公考选,进退仍将考选官员,职名造册。议缴到部,覆奏定夺。凡五府属卫,成化十三年,议准兵部会同五府官,通行考选军政官如旧额。俱限年二十五岁以上五十以下,有六十以上精力未衰者,验实存留。见任不敷,许选别卫先尽见任次带俸。凡遇在外五年,考选之期在京亦复举行。南京卫所照例,其终身带俸官,降犯贪淫五年之外,能改过自新者,从抚按官保用。凡锦衣卫官。成化十三年,令见任管事,有系中官并文武大臣弟男子侄,及各卫推升者,兵部会同该卫堂上官,严加考选。果廉能可用,仍旧管事,不堪者,俱令带俸。成化十四年,令工匠出身官员,考满不升。
《明会典》:凡内府各衙门工匠出身官员,九年考满。成化十四年,奏准俸职俱不升。
成化十六年,定漕运官考覈之制。
《明会典》:凡有漕运地方。成化十六年,添设佐贰都指挥一员,专管漕运,不与军政。其考选推补附郭者,镇巡总兵、三司掌印官主之。若非附郭并远方者,镇巡总兵、分巡分守官主之。
成化  年,定巡检考满例。
《明会典》:成化间,定巡检考满例。获强盗三名至九名,军囚不及一百名者,无过降杂职。有过降边远杂职。强盗十名之上,军囚百名之上者,无过对品用。有笞杖过降杂职。徒罪降边远杂职。军囚二百名之上,强盗二十名之上,有招或不及二十名,或无强盗,无过升一级。有笞杖过对品用。徒罪降杂职。若获成群强盗二十名之上,或六十名之上又有招,由军囚二百名之上,有事由,或不及,无过升一级。有笞杖过对品用。徒罪降杂职。若获伪印一颗,或二颗,有覆造招由,军囚不论有无,无过升一级。有笞杖过对品用。徒罪降杂职。
成化二十一年,令南京官,俱从南京吏部都察院考覈。
《明会典》:凡南京各衙门属官考满。成化二十一年,题准俱南京吏部都察院考覈。停俸赴京给由,吏部类引复职,给凭还任。
成化二十二年,令南京属官,三年九年考满者,照例赴京听引。六年考满者,免赴京。
《明会典》:成化二十二年,奏准南京各衙门属官首领官,三年九年考满,照例赴京听引。其六年考满从南京吏部考覈,具由类奏复职,免其赴京。其赴京考满官员,以给文日为始,除水程四十日外,扣违四个月之上参问。虽有事故,亦不准理。
孝宗弘治元年,令堂上官出属官考语,送都察院,并本部覆考。
《明会典》:弘治元年,令各衙门属官考满,堂上官出与考语,送都察院并本部覆考。如原来考语得当,续出考语不嫌雷同,不当听覆,考官从公考覈。平常者,引奏复职。有赃者,罢黜为民。其有前考平常,后能惩乂勉于为善者,亦宜书称前考称职,后或放肆改节者,亦书平常以凭黜陟。凡翰林院讲读以下官,并内阁书办四夷馆译字各带俸官,令吏部会同翰林院掌印官考察。奏准内外各衙门,问过官吏公私过名及罚俸等项,年终造册类,缴本部以凭稽考。弘治二年,定有司官考语,及外官历任巡检教官考满升降之制。
《明会典》:弘治二年,奏准有司官考覈词语,虽不开称职平常不称职字样。初考二考就与定称否引奏复职。三考仍候行查定夺。全无考覈词语者,行查差错官吏俱照例参问。令外官历任六年,止具三年事迹给由者,免其参问准作。三年考满,亦不补造六年牌册,候九年考满,以六年事迹再造牌册给由。题准外官复除、改除前后两任,以十八个月为半。如前任月日少,许于后任月日通理多,则再历三年不得。以后任辏满,又例京官调外任不论大小虽品级相同俱不准通理。又题准巡检三年考满,以新官更替。日扣算例,限府州县掌印正官将任内捉获军囚等项从实查勘,具结起送。其沿海巡检亦要画图贴说以凭查考。若起送无府县巡司保结,军囚公文止开起数不开花名,或止开花名无籍贯并所犯事由。强窃盗抄招无县印钤缝,伪印不开是何衙门印信,及令犯人当官覆造相同。丁忧起复,无本司关文及洗改更替月日。强窃盗军囚总数者送问。又奏准九年考满教官,考通经府州县举人及数方升卫学并选贡衙门。虽无举人,亦升。若丁忧复除者,论前后任多少。若任府州县学日多,从府州县学论任卫学并选贡,衙门学日多,从卫学并选贡衙门论。弘治三年,定兵马司及京卫首领等官考满之制。按《明会典》:凡兵马司官考满。弘治三年,题准先赴兵部考覈,咨送吏部行河南道考覈牒回覈考。凡京卫首领官考满,系上直卫所径送属五府。由该府起送赴部考覈。凡京县管马官考满,咨兵部转行太仆寺查马数回,日发落。凡两京所,正所副所丞大使副使司狱杂职等官考满,例不考覈查俸,明白引奏复职。至九年考满升一级。又奏准云南贵州地方官,除方面知府外,同知以下并军职衙门首领官三年六年考满,许赴本布政司给由。凡外官历俸奏准,给由官员历俸一百八个月或一百十个月俱准九年考满。若多历少历者俱参问。少历一月以上者,问罪。补任及未一月者,若任内钱粮等项完结亦照例问罪,免其补任。如有未完事件,须回任完结方许给由。
弘治五年,定外官及云南所属官给由之制。又定各边草场官起送例。
《明会典》:弘治五年奏准云南所属官,三年六年不行赴本布政司给由。不缴牌册到部者,亦照例送问。
又奏准,外官凡历任三年六年,虽有专责占差必

须一次给由。违者,送问。若有例前纳米,曾经缴报牌册到部者,不在此限。又奏准,大同宣府辽东甘肃等处各草场官,但以九年为期,或八年前后遇例差官,经盘堆垛如法。数目不少准令起送。
弘治六年,定朝觐年考察之制。准各处抚按及布按二司,遇各属才德出众者,报部题奏。
《明会典》:弘治六年,令朝觐之年,先期行文布按二司考合属巡抚巡按考方面。年终,具奏行各该衙门立案。待来朝之日,详审考察。如有不公,许其申理。其科道官,必待吏部考察后,有失当方许指名纠劾。奏准各处抚按并布按二司,遇府州县官才行俱优者,无分岁贡吏员出身,一体保举。五品以上官员果有才德出众者,开报吏部奏请定夺。
弘治八年,令巡抚巡按考察百官贤否。
《明会典》:弘治八年,奏准各处巡抚官当朝觐之年,具所属不职官员揭帖,密报吏部。止据见任不谨事迹,不许追论素行。其开报官员,若爱憎任情议拟不当。吏部都察院并科道官,指实劾奏罪坐所由。奏准,各处巡抚巡按会同从公考察,布按二司并直隶府州县各盐运司,行太仆寺苑马寺等官贤否。如无巡抚巡按,会同清军或巡盐,考察。如俱无巡按,自行考察。其布政司按察司及分巡分守,并知府知州知县,并司寺正官,各访所属官员贤否。开揭帖送巡抚巡按以凭稽考。凡考察官员奏辩奏准,若被黜官员,有不服考察,摭拾妄奏者,发遣为民。
弘治九年,令外官有才行者,抚按奏举其司府佐贰州县等官,九年考覈升降。
《明会典》:弘治九年,奏准在外布按二司府州县等官,及教官有政迹才行者,并许抚按奏举。又奏准,凡天下司府佐贰官,及州县正佐并卫所首领,五品以下官员,九年考满。到部考覈,繁称无过升二级。有过并简而称职无过升一级。若繁简平常有徒杖罪,或初次不给由者,俱照例递降。定拟该升该降品级,挨次选用。若守候一年之上,有愿递减选用者,比照从四品。告愿正五品事例除授职事,仍给与该升服色俸给。弘治 年,定内外官考满之制。
《明会典》:凡布政按察二司官考满。弘治间,定布政司堂上官,仍咨送都察院考覈。按察司堂上官,径赴都察院考覈。俱吏部覆考。首领等官,从河南道考覈,功司覆考。定南北直隶府州正佐官,及卫首领官,无上司所辖者,考满。到部,俱送河南道考覈。牒回功司覆考。系清军者,兵部稽考。清解军数管马者,兵部行太仆寺稽考。马数管粮及带办商税者,户部稽考。有无拖欠俱待移咨到日方准引奏。又定凡考满,官患病不满三月,及非缘事住俸月日,不作实历者,参问增减十岁以上,考满后。非因公差摘占,历俸半年以上,及不报前任事迹,并隐匿过名者,俱送问。又定凡仓库司局等官,俱行户部查勘。经收钱粮河泊所官,行户工二部查勘。鱼课织染局官,行工部查勘。段匹盐课税课司局官,行户部查勘。盐课商税在南京者,俱由南京查勘明白。起送赴部。凡仓场官,定收粮千石草十万束以上,无过升一级。有笞杖罪本等用。徒罪降用。若收粮不及千石,草不及十万束者,历俸周岁许,交盘给由。其大同宣府,仓场官守支尽绝其盘,收前官粮草,该减俸如支尽绝给由。到任半年无粮收受者,起送赴部,行户部查勘明白,付文选司别用。若初到之时,虽曾盘收不系经收者,亦起送。其正粮守支尽绝,即当减俸。若守候二年之上,放支不尽绝者,仍听全支本等俸给。不及二年,不许。或守支间奉上司委署别衙门印信亦不许。迁延过违年限丁忧复除,或改除河泊所官,千户所吏目,俸月不准通理违者,皆送问。凡内外收粮,经历州判官吏目,俱以三年为满。守支尽绝给由到部。送河南道考覈。本司覆考。具奏入选南京所属,具由南京河南道吏部考覈。其有丁忧起复,未经南京衙门考覈者,行查各卫仓经历。每卫止留一员,收放粮斛。其馀三年一替,起送赴部。俱以原职改除补。辏九年照依繁简事例考覈,黜陟。任内收粮十万石以上,无过考称或平常俱升一级。有过本等用。若收粮不及十万石考称或平常俱本等用。其守支年深与守支间丁忧起复,例同。
弘治十二年,孝陵卫官始定考选。
《明会典》:孝陵卫官考选,自弘治十二年始。
弘治十三年,令外官考满,赴部上司查勘,具结申明军职五年考选。
《明会典》:弘治十三年,令在外大小文职,若九年已满,托故在任久住不行赴部,及不申缺者,参问放回閒住。又例,凡在外起送考满官,俱要合于上司查勘明白一一具结。如无一处印信保结者,行查。凡牌册内,不填小日不佥名不称臣,该吏背书不画字,勋司驳送,功司纪录年终类奏。凡公文批牌内不开除授到任考满年月日期,增减十岁以上户口,无新增俸,月多历少,历不开前任事迹,隐匿过名,及纸牌不填字号漏用印信,批咨申结内洗改为事丁忧患病痊可年月紧关字样者,俱参问。少历者,复除补辏。若增减不及十岁,差错籍贯、出身、除授、复任年月日,不署职背书,该吏名缺,不开报及丁忧起复,复除共辏九年不开前后备细俸月者,俱准改正。又按《会典》:凡考选禁例。弘治十三年,申明军职五年,考选有营求嘱托者,指名黜退永,令带俸,其不得与选。生事教唆陷害已选官员者,问罪不分官军,俱调边卫带俸食粮差操。凡带俸官,俱不许管军管事。
弘治十四年,定南京各卫所官考选法。
《明会典》:凡军政考选,南京各卫所军政官。照例五年一次会同五府锦衣卫堂上官,考选会奏。若军政官急缺,申呈到部,查委见任官署管俟有官之日,另行。其运粮官缺,听漕运衙门移咨本部,查无碍官员行卫起送。俱以掌印佥书更番领运。弘治十四年,奏准南京兵部会同外守备官,将各卫所拨船、造船、把总、指挥、千百户等官,五年一次,从公考选。
弘治十五年,定武职过犯考选法。
《明会典》:凡过犯考选。弘治十五年,奏准军职犯立功问革,管事五年之内,改过自新,方许推委。不许镇巡等官。假名暂委占为头目,纵令害人。
弘治十六年,令官员考满,司府州县递相考覈,其匠艺僧道等官,免考覈,衰老令人替代。
《明会典》:弘治十六年,奏准凡天下官员,三年六年考满。务要司考府,府考州,州考县。但有钱粮未完者,不许给由。其给由到部不系九年者,不许送户部考覈。令匠艺官,三年六年,俱免赴吏部考满。年老者,工部径自施行,待其九年方许给由一次。吏部验有衰老不能供事者,著令应替之人替役。年貌未衰者,照旧服职。凡两京神乐观,道录司、僧录司官,例不考覈。九年考满,具奏复职照旧供事。
弘治十七年,令京官六年一考察,其翰林院学士及太医院官免考。按《明会典》:凡京官考察。弘治十七年,奏准每六年一次举行。令翰林院学士免考。又令太医院官,不必考察。凡两京府县官。奏准,顺天府治中通判等官,俱从京官六年一次考察。京县官,仍令抚按官开报贤否。
《名山藏·典谟记》:弘治十七年五月,吏科给事中许天锡,言天视听在民,民殃祸在政,而政之蛊弊在人。自古灾变,未有多若今者。天鸣地震,水火之患,昆虫草木之妖风,霾星雹之异,甚至昼晦八日,赤地千里,而盗贼纵横。皇上敕中外寻求弊政矣。今外臣,方面以下三岁一考。岁有抚按监临,间从科道纠劾,惟两京堂上官不也。即屡经弹奏率见优容。五品以下,惟十年考察。而居官大约九载为期。又或转升,复除别改者。乞今两京五品以下,通行考察,如例黜降。以后,每六年一考。两京堂上官,经弹奏者,悉令自陈休致,取上裁。罢黜数人,用儆有位臣。又闻之,古有灾异,策免三公。霖雨恒阴,亦或避位。今文武大臣既不能引咎避位,陛下又未遽策免亦宜。且暂革其公少之衔,以昭忧勤之实。俟天心既回,乃复还厥职臣。又闻祖宗朝之御内官也,恩不泛施法,不轻贷内外,各有定额。近年内府各监局,掌印佥书多至三四十员外,而各衙门管事,不知其数。留都亦然。凭陵奢暴,莫可弹举。蠹蚀朝廷之命脉,涂塈生灵之脂膏。乞敕司礼监会同内阁悉行考察,严加革裁。以后三年、五年著为定例,上善之。命所司速看详。于是命,六年一考察两京五品以下官,著为令敕。吏部、都察院曰:朝觐考察,三岁一行。我祖宗法古,图治盛典也。比岁考察,后籍籍奏诉,盖因抚按官考语不实尔等,询访欠周。勤廉正直者,或被抑。贪黩夤缘者,或苟容。以致人无劝惩,士风日坏。夫生民休戚系有司,有司不得人,则民愁叹,上干于天。今四方灾异频仍率繇,此明年正当朝觐考察期。其预行各抚按官,慎之、重之,尔等亦宜清白一心,精别贤否,庶几泽被生民,上回天意钦哉。弘治十八年,定太医院及都司卫所官考察之制。按《明会典》:弘治十八年,奏准凡天下诸司官员,才行超卓者,抚按官从公访举,待后朝觐日照例旌奖以励庶官。又诏给由官吏纪录,过名悉与除免,照例升用收考。又奏准太医院官,从吏部会官考察。又按《会典》:凡在外都司卫所缺军政官。弘治十八年,议准都司卫所军政官,务精选才能,或由武举,并经保举者,照京卫例调改。如旧官不才者,尽发操备,其首领官亦铨选科贡正途,年力相应者,颉颃行事。仍行抚按严加察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