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铨衡典
第四十卷目录
官制部汇考十八
辽二〈总〉
辽二〈总〉
铨衡典第四十卷
官制部汇考十八
辽二
按《辽史·百官志》:北面属国官,辽制,属国、属部官,大者儗王封,小者准部使。命其酋长与契丹人区别而用,恩威兼制,得柔远之道。考其可知者具如左。属国职名总目:
某国大王 某国于越
某国左相 某国右相
某国惕隐。亦曰司徒。 某国太师
某国太保 某国司空。本名闼林。某国某部节度使司
某国某部节度使 某国某部节度副使某国详稳司
某国详稳 某国都监
某国将军 某国小将军
大部职名:并同属国 诸部职名:并同部族女直国顺化王府。
景宗保宁九年,女直国来请宰相、夷离堇之职,以次授者二十一人。圣宗统和八年,封女直阿海为顺化王,亦作阿改。天祚天庆二年有顺国女直阿鹘产大王。
北女直国大王府 南女直国大王府
曷苏馆路女直国大王府。亦曰合苏衮部女直王,又曰合素女直王,又曰苏馆都大王。圣宗太平六年,曷苏馆诸部许建旗鼓。
长白山女直国大王府。圣宗统和三十年,长白山三十部女直乞授爵秩。
鸭渌江女直大王府 濒海女直国大王府阻卜国大王府
阻卜扎剌部节度使司
阻卜诸部节度使司。圣宗统和二十九年置。
阻卜别部节度使司
西阻卜国大王府 北阻卜国大王府
西北阻卜国大王府 乞粟河国大王府
城屈里国大王府
朮不姑国大王府。亦曰述不姑。又有直不姑。
阿萨兰回鹘大王。亦曰阿思懒王府。
回鹘国单于府。兴宗重熙二十二年,诏回鹘部副使以契丹人充。
沙州回鹘燉煌郡王 甘州回鹘大王府
高昌国大王府 党项国大王府
西夏国西平王府 高丽国王府
新罗国王府 日本国王府
吐谷浑国王府 吐浑国王府
辖戛斯国王府 室韦国王府黑车子室韦国王府 铁骊国王府
靺鞨国王府 沙陀国王府
濊貊国王府 突厥国王府
西突厥国王府 斡朗改国王府
迪烈德国王府。亦曰敌烈,亦曰迭烈德。
于厥国王府
越离睹国王府。亦曰斡离都。
阿里国王府 袄里国王府
朱灰国王府 乌孙国王府
于阗国王府 狮子国王府
大食国王府 西蕃国王府
大蕃国王府 小蕃国王府
吐蕃国王府 阿撒里国王府
波剌国王府 惕隐国王府
仙门国王府 铁不得国王府
鼻国得国王府 辖剌国只国王府
赁烈国王府 获里国王府
怕里国王府 噪温国王府
阿钵颇得国王府 阿钵押国王府
纴没里国王府 要里国王府
徒睹古国王府。亦曰徒鲁古。
素撒国王府 夷都衮国王府
婆都鲁国王府 霸斯黑国王府
达离谏国王府 达卢古国王府
三河国王府 覈列国王府述律子国王府 殊保国王府蒲泥国王府 乌里国王府
已上诸国。
蒲卢毛朵部大王府 回跋部大王府
岩毋部大王府
黄龙府女直部大王府。道宗太康八年,赐官及印。吾秃婉部大王府 乌隈于厥部大王府婆离八部大王府
于厥里部族大王府。太宗会同三年,赐旗鼓。
已上大部
生女直部 直不姑部
狐山部 拔思毋部
茶扎剌部 粘八葛部
耶睹刮部 耶迷只部
挞朮不姑部 渤海部
西北渤海部 达里得部。亦曰达离底。乌古部 隈乌古部
三河乌古部 乌隈乌骨里部
敌烈部 迪离毕部
涅剌部 乌濊部
已上三部,隶夫人婆底里东北路管押司。
锄德部 谛居部。亦曰谛举部。涅剌奥愧部 八石烈敌烈部
迭剌葛部 兀惹部。亦曰乌惹部。党项部 隗行党项部
山南党项部 北大浓兀部
南大浓兀部 九石烈部
嗢娘改部 鼻骨德部
退欲德部 涅古部
遥思拈部
划离部。圣宗统和元年,划离部请今后详稳于当部人内选授,不许。
四部族部 四蕃部
三国部 素昆那山东部
胡毋思山部 卢不姑部
照姑部 白可久部
俞鲁古部 七火室韦部
黄皮室韦部 瑶稳部
嘲稳部 二女古部
蔑思乃部 麻达里别古部
梅里急部 斡鲁部
榆里底乃部 率类部
五部蕃部 蒲奴里部
闸古胡里扒部
已上诸部。
南面
契丹国自唐太宗置都督、刺史,武后加以王封,元宗置经略使,始有唐官爵矣。其后习闻河北藩镇受唐官名,于是太师、太保、司徒、司空施于部族。太祖因之。大同元年,世宗始置北院枢密使。明年,世宗以高勋为南院枢密。则枢密之设,盖自太宗入汴始矣。天禄四年,建政事省。于是南面官僚可得而书。其始,汉人枢密院兼尚书省,吏、兵、刑有承旨,户、工有主事,中书省兼礼部,别有户部使司。以营州之地加幽、冀之半,用是适足矣。中叶弥文,耶律杨六为太傅,知有三师矣。忽古质为太尉,知有三公矣。于韩古得为常侍,刘泾为礼部尚书,知有门下、尚书省矣。库部、虞部、仓部员外出使,则知备郎官列宿之员。室昉监修,则知国史有院。程翥舍人,则知起居有注。邢抱朴承旨,王言敷学士则知有翰林内制。张干政事舍人,则知有中书外制。大理、司农有卿,国子、少府有监,九卿、列监见矣。金吾、千牛有大将,十六列卫见矣。太子上有师保,下有府率,东宫备官也。节度、观察、防禦、团练、刺史,咸在方州,如唐制也。凡唐官可考见者,列具于篇;无徵者不书。
南面朝官
辽有北面朝官矣,既得燕、代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官。诚有志帝王之盛制,亦以招徕中国之人也。三师府,本名三公,汉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故称三师。太师。穆宗应历三年见太师唐骨德。
太傅。太宗会同元年命冯道守太傅。
太保。会同元年刘煦守太保。
少师。《耶律资忠传》见少师萧把哥。
少傅 少保
掌印。耶律乙辛,重熙中掌太保印。
三公府。先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后汉更名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太尉、司徒、司空,又名三司。
太尉。太宗天显十一年见太尉赵思温。
司徒。世宗天禄元年见司徒划设。
司空。圣宗统和三十年见司空邢抱质。
汉人枢密院。本兵部之职,在周为大司马,汉为太尉。唐季宦官用事,内置枢密院,后改用士人。晋天福中废,开运元年复置。太祖初有汉儿司,韩知古总知汉儿司事。太宗入汴,因晋置枢密院,掌汉人兵马之政,初兼尚书省。
枢密使。太宗大同元年见枢密使李崧。
知枢密使事 知枢密院事
枢密副使。杨遵勖,咸雍中为枢密副使。
同知枢密院事。圣宗太平六年见同知枢密院事耶律迷离己。
知枢密院副使事。杨晰,兴宗重熙十二年知枢密院副使事。
枢密直学士。圣宗统和二年见枢密直学士郭嘏。枢密都承旨。圣宗开泰九年见枢密都承旨韩绍芳。枢密副承旨。杨遵勖,重熙中为枢密副承旨。
吏房承旨 兵刑房承旨
户房主事 厅房主事即工部
中书省。初名政事省。太祖置官,世宗天禄四年建政事省,兴宗重熙十三年改中书省。
中书令。韩延徽,太祖时为政事令;韩知古,天显初为中书令;会同五年又见政事令赵延寿。
大丞相。太宗大同元年见大丞相赵延寿。
左丞相。圣宗太平四年见左丞相张俭。
右丞相。圣宗开泰元年见右丞相马保忠。
知中书省事。萧孝友,兴宗重熙十年知中书省事。中书侍郎。韩资让,寿隆初为中书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祖加王都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太宗大同元年见平章事张砺。
参知政事。圣宗统和十二年见参知政事邢抱朴。堂后官。太平二年见堂后官张克恭。
主事。
守当官、并见耶律俨《建官制度》。
令史。耶律俨,道宗咸雍三年为中书省令史。
中书舍人院。
中书舍人。室昉,景宗保宁间为政事舍人;道宗咸雍三年见中书舍人马铉。
右谏院。
右谏议大夫。圣宗统和七年见谏议大夫马得臣。右补阙
右拾遗。刘景,穆宗应历初为右拾遗。
门下省
侍中。赵思忠,太宗会同中为侍中。
常侍。兴宗重熙十四年见常侍斡古得。
散骑常侍。马人望,天祚乾统中为左散骑常侍。给事中。圣宗统和二年见给事中郭嘏。
门下侍郎。杨晰,清宁初为门下侍郎。起居舍人院。
起居舍人。圣宗开泰五年见起居舍人程翥。
知起居注。耶律敌烈,重熙末知起居注。
起居郎。杜防,开泰中为起居郎。
左谏院
左谏议大夫 左补阙
左拾遗。统和三年见左拾遗刘景。
通事舍人院
通事舍人。统和七年见通事舍人李琬。
符宝司
符宝郎。耶律玦,重熙初为符宝郎。
东上閤门司。太宗会同元年置。
东上閤门使。《韩延徽传》见东上閤门使郑延丰。东上閤门副使
西上閤门司
西上閤门使。统和二十一年见西上閤门使丁振。西上閤门副使
东头承奉班
东头承奉官。韩德让,景宗时为东头承奉官。
西头承奉班
西头承奉官
通进司
左通进
右通进。耶律瑶质,景宗时为右通进。
登闻鼓院
登闻鼓使
匦院
知匦院使。太平三年见知匦院事杜防。
诰院
诰院给事。耶律铎斡,重熙末为诰院给事。
尚书省。太祖尝置左右尚书。
尚书令。萧思温,景宗保宁初为尚书令。
左仆射。太祖初,康默记为左尚书,三年,见左仆射韩知古。
右仆射。太宗会同元年,见右仆射烈束。
左丞。武白为尚书左丞。 右丞左司郎中 右司郎中
左司员外郎 右司员外郎
六部职名总目:
某部
某部尚书。圣宗开泰元年见吏部尚书刘绩。
某部侍郎。王观,兴宗重熙中为兵部侍郎;李浣,穆宗朝累迁工部侍郎。
某部郎中。刘辉,道宗大安末为礼部郎中。
某部员外郎。开泰五年见礼部员外郎王景运。某部郎中。圣宗统和九年见虞部郎中崔祐。诸曹郎官未详。
御史台。太宗会同元年置。
御史大夫。会同九年见御史大夫耶律解里。
御史中丞
侍御。重熙七年见南面侍御壮骨里。
殿中司。
殿中。圣宗开泰元年见殿中高可恒。
殿中丞
尚舍局。见《辽朝杂礼》。
奉御
尚乘局奉御 尚辇局奉御
尚食局奉御 尚衣局奉御
翰林院。掌天子文翰之事。
翰林都林牙。兴宗重熙十三年见翰林都林牙耶律庶成。
南面林牙。耶律磨鲁古,圣宗统和初为南面林牙。翰林学士承旨。《赵延寿传》见翰林学士承旨张砺。翰林学士。太宗大同元年见和凝为翰林学士。翰林祭酒。韩德崇,景宗保宁初为翰林祭酒。
知制诰。室昉,太宗入汴,诏知制诰。
翰林画院
翰林画待诏。圣宗开泰七年见翰林画待诏陈升。翰林医官。天祚保大二年见提举翰林医官李奭。国史院。
监修国史。圣宗统和九年见监修国史室昉。
史馆学士。景宗保宁八年见史馆学士。
史馆修撰。刘辉,大安末为史馆修撰。
修国史。耶律玦,重熙初修国史。
宣政殿
宣政殿学士。穆宗应历元年见宣政殿学士李浣。观书殿
观书殿学士。王鼎,寿隆初为观书殿学士。
昭文馆
昭文馆直学士。杨遵勖子晦为昭文馆直学士。崇文馆
崇文馆大学士。韩延徽,太祖时为崇文馆大学士。乾文阁
乾文阁学士。王观,道宗咸雍五年为乾文阁学士。宣徽院。太宗会同元年置。
宣徽使
知宣徽院事。马得臣,统和初知宣徽院事。
宣徽副使 同知宣徽使事
同知宣徽院事
内省
内省使。圣宗太平九年初见内省使。
内省副使
内藏库
内藏库提点。道宗清宁元年见内藏库提点耶律乌骨。
内侍省
黄门令 内谒者
内侍省押班 内侍左厢押班
内侍右厢押班 契丹、汉儿、渤海内侍都知左承宣使 右承宣使
内库
都提点内库
尚衣库
尚衣库使
汤药局
都提点、勾当汤药。内侍省官,并见《王继恩》、《赵安仁传》。客省。太宗会同元年置。
都客省。兴宗重熙十年见都客省回鹘重哥。
客省使。会同五年见客省使耶律化哥。
左客省使。萧护思,应历初为左客省使。
右客省使 客省副使
四方馆。
四方馆使。高勋,太宗入汴为四方馆使。
四方馆副使。道宗咸雍五年,诏四方馆副使止以契丹人充。
引进司
引进使。圣宗统和二十八年见引进使韩杞。点签司。
同签点签司事。兴宗重熙六年见同签点签司事耶律圆宁。
礼信司
勾当礼信司。兴宗重熙七年见勾当礼信司骨欲。礼宾使司
礼宾使。大公鼎曾祖忠为礼宾使。
寺官职名总目:
某卿。兴宗景福元年见崇禄卿李可封。
某少卿。耶律俨子处贞为太常少卿。
某丞 某主簿
太常寺。有博士、赞引、太祝、奉礼郎、协律郎。
诸署职名总目:
某署令 某署丞
太乐署 鼓吹署
法物库。《辽朝杂礼》有法物库所掌图籍。
法物库使 法物库副司
崇禄寺。本光禄寺,太宗讳改。
卫尉寺 宗正寺。职在大惕隐司。太仆寺。有乘黄署。
大理寺。有提点大理寺,有大理正,圣宗统和十二年置。
鸿胪寺 司农寺
诸监职名总目:
某太监。兴宗景福元年见少府监马惮。
某少监。兴宗重熙十七年见将作少监王企。
某监丞 某监主簿
秘书监。有秘书郎,秘书郎正字。
著作局
著作郎
著作佐郎。杨晰,圣宗太平十一年为著作佐郎。校书郎。杨佶,统和中为校书郎。
正字。开泰元年见正字李万。
司天监。有太史令,有司历,灵台郎,挈壶正,五官正,丞,主簿,五官灵台郎,保章正,司历、监候,挈壶正,司辰,刻漏博士,典钟,典鼓。
国子监。上京国子监,太祖置。
祭酒 司业
监丞 主簿
国子学
博士。武白为上京国子博士。
助教
太府监 少府监
将作监 都水监
已上文官。
诸卫职名总目:
各卫
大将军。圣宗开泰七年见皇子宗简右卫大将军。上将军。王继忠,统和二十二年加左武卫上将军。将军。太平四年见千牛卫将军萧顺。
折冲都尉 果毅都尉
亲卫 勋卫
翊卫 左右卫
左右骁卫 左右武卫
左右威卫 左右领军卫
左右金吾卫 左右监门卫
左右千牛卫 左右羽林军
左右龙虎军 左右神武军
左右神策军 左右神威军
已上武官。
东宫三帅府。凡东宫官多见《辽朝杂礼》。
太子太师。太宗大同元年见太子太师李崧。
太子太傅。世宗天禄五年见太子太傅赵莹。
太子太保。大同元年见太子太保赵莹。
太子少师。圣宗太平十一年见太子少师萧从顺。太子少傅。耶律合里,重熙中为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大同元年见太子少保冯玉。
太子宾客院
太子宾客
太子詹事院
太子詹事 少詹事
詹事丞 詹事主簿
太子司直司
太子司直
左春坊
太子左庶子
太子中允。圣宗太平五年见太子中允冯若谷。太子司议郎 太子左谕德
太子左赞善大夫
文学馆
崇文馆学士 崇文馆直学士太子校书郎。圣宗太平五年见太子校书郎韩滦。司经局
太子洗马。刘辉,大安末为太子洗马。
太子文学
太子校书郎。圣宗太平五年见太子校书郎张昱。太子正字
典设局
典设郎
宫门局
宫门郎
右春坊
太子右庶子 太子中舍人
太子舍人 太子右谕德
右赞善大夫 太子通事舍人
太子家令寺
太子家令 丞
主簿
太子率更寺
太子率更令 丞
主簿
太子仆寺
太子仆 丞
主簿
太子率府职名总目:
某率。兴宗重熙十四年见率府率习罗。
太子左右卫率府 太子左右司禦率府太子左右清道率府 太子左右监门率府太子左右内率府
已上东宫官。
王傅府
王傅。萧惟信,重熙十五年为燕赵王傅。
亲王内史府
内史。道宗大康三年见内史吴家奴。
长史 参军
诸王文学馆
诸王教授。姚景行,重熙中为燕赵国王教授。
诸王伴读。圣宗太平八年,长沙郡王宗允等奏选诸王伴读。
已上诸王府官。
南面宫官
汉儿行宫都部署院。亦曰南面行宫都部署司。圣宗开泰九年改左仆射。
汉儿行宫都部署。开泰七年见汉儿行宫都部署石用中。
汉儿行宫副部署。兴宗重熙十五年见汉儿行宫副部署耶律敌烈。
知南面诸行宫副部署。重熙十年见知南面诸行宫副部署耶律袅里。
同知汉儿行宫都部署事。道宗大康三年见同知汉儿行宫都部署事萧挞不也。
同签部署司事。耶律俨,大康中为同签部署司事。都部署判官。耶律俨,咸雍中为都部署判官。
十二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职名总目:
某宫汉人行宫都部署 某宫南面副都部署某宫同知汉人都部署
弘义宫 永兴宫
积庆宫 长宁宫
延昌宫 彰悯宫
崇德宫 兴圣宫
延庆宫 太和宫
永昌宫 敦睦宫
南面京官
辽有五京。上京为皇都,凡朝官、京官皆有之;馀四京随宜设官,为制不一。大抵西京多边防官,南京、中京多财赋官。五京并置者,列陈之;特置者,分列于后。三京宰相府职名总目:
左相 右相
左平章政事 右平章政事
东京宰相府。圣宗统和元年,诏三京左右相、左右平章事。
中京宰相府 南京宰相府
诸京内省客省职名总目:
某京某省使
某京某省副使。耶律蒲奴,开泰末为上京内客省副使。
上京内省司
东京内省司。《地理志》,东京大内不置宫嫔,唯以内省使、副、判官守之。
五京诸使职名总目:
某京某使。王棠,重熙中为上京盐铁使。
知某京某使。张孝杰,清宁间知户部使事。某京某副使。刘伸,重熙中为三司副使。
同知某京某使事。道宗大康三年见挞不也同知度支使事。
某京某判官。圣宗太平九年见户部使判官。
上京盐铁使司 东京户部使司
中京度支使司 南京三司使司
南京转运使司。亦曰燕京运使司。
西京计司
五京留守司兼府尹职名总目:
某京留守行某府尹事。圣宗统和元年见上京留守、行临潢尹事吴王稍。
某京副留守。天祚天庆六年见东京副留守高清臣。知某京留守事。萧惠,开泰二年知东京留守事。某府少尹。圣宗太平四年见临潢少尹郑弘节。同知某京留守事。太平八年见中京同知耶律野。同签某京留守事。萧滴洌,太平六年同签南京留守事。
某京留守判官。室昉,天禄中为南京留守判官。某京留守推官。圣宗开泰元年见中京留守推官李可举。
上京留守司 东京留守司
中京留守司。太宗大同元年命赵延寿为中京留守,治镇州。圣宗统和十二年命室昉为中京留守,治大定府。
南京留守司。太宗天显三年升东平郡为南京,治辽阳。十三年以幽州为南京,治析津。圣宗开泰元年改幽都府为析津府。
西京留守司
五京都总管府职名总目:
某京都总管、知某府事。
同知某府事。圣宗太平五年见同知中京事萧尧衮。上京都总管府 东京都总管府
中京都总管府 南京都总管府
西京都总管府
五京都虞候司职名总目:
都虞候
上京都虞候司 东京都虞候司
南京都虞候司 西京都虞候司
中京都虞候司
五京警巡院职名总目:
某京警巡使 某京警巡副使
上京警巡院 东京警巡院
中京警巡院 南京警巡院
西京警巡院
五京处置使司职名总目:
某京处置使
上京处置司 东京处置司
中京处置司 西京处置司
南京处置司
五京学职名总目:道宗清宁五年,诏设学养士,颁经及传疏,置博士、助教各一员。
博士 助教
上京学。上京别有国子监,见朝官。
东京学
中京学。中京别有国子监,与朝官同。
南京学。亦曰南京太学,太宗置。圣宗统和十三年,赐水硙庄一区。
西京学
已上五京官。
上京城隍使司。亦曰上京皇城使。
上京城隍使。韩德让,景宗时为上京城隍使。
东京渤海承奉官。圣宗开泰八年耶律八哥奏,渤海承奉班宜设官以统之,因置。
渤海承奉都知押班
辽阳大都督府。太宗会同二年置。
辽阳大都督。会同二年,都督曷鲁泊等关防辽阳东都。
东京安抚使司
东京安抚使
东京军巡院。《地理志》,东京有归化营军千馀人,籍河朔亡命于此,置军巡院。
东京军巡使
中京文思院
中京文思使。马人望父佺为中京文思使。
中京路按问使司
中京路按问使。耶律和尚,重熙二十四年为中京路按问使。
中京巡逻使司
中京巡逻使。耶律古昱,开泰间为中京巡逻使。中京大内都部署司
中京大内都部署。圣宗开泰元年见中京大内都部署。
中京大内副部署
南京宣徽院
南京宣徽使。道宗寿隆元年见宣徽使耶律特末。知南京宣徽院使事 知南京宣徽院事
南京宣徽副使 同知南京宣徽院事南京处置使司。圣宗开泰元年见秦王隆庆为燕京管内处置使。
燕京管内处置使
南京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
南京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萧讨古,乾亨初为南京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南京马步副指挥使
南京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
南京马军都指挥使 南京马军副指挥使南京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南京步军都指挥使 南京步军副指挥使南京栗园司
典南京栗园
云州宣谕招抚使司
云州管内宣谕招抚使工员。统和四年见韩毗哥、邢抱质为云州管内宣谕招抚使。
南面大蕃府官
黄龙府
知黄龙府事。兴宗重熙十三年见知黄龙府事耶律瓯里斯。
同知黄龙府事 黄龙府判官
黄龙府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
黄龙府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黄龙府侍卫亲军副指挥使
黄龙府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黄龙府侍卫步军都指挥使
黄龙府侍卫马军副指挥使
黄龙府侍卫步军副指挥使
黄龙府学
博士 助教
兴中府
知兴中府事。咸雍元年知兴中府事杨绩。
同知兴中府事 兴中府判官
兴中府学
博士 助教
南面方州官
辽东、西,燕、秦、汉、唐已置郡县,设官职矣。高丽、渤海因之。至辽,五京列峙,包括燕、代,悉为畿甸。二百馀年,城郭相望,田野益辟。冠以节度,承以观察、防禦、团练等使,分以刺史、县令,大略采用唐制。其间宗室、外戚、大臣之家筑城赐额,谓之头下州军;唯节度使朝廷命之,后往往皆归王府。不能州者谓之军,不能县者谓之城,不能城者谓之堡。其设官则未详云。
节度使职名总目:
某州某军节度使 某州某军节度副使同知节度使事。耶律玦,重熙中同知辽兴军节度使事。
行军司马 军事判官
掌书记。刘伸、重熙五年为彰武军节度使掌书记。衙官
某马步军都指挥使司
都指挥使 副指挥使
某马军指挥使司
指挥使 副指挥使
某步军指挥使司
指挥使 副指挥使
上京道:
怀州奉陵军节度使司 庆州元宁军节度使司泰州德昌军节度使司 长春州韶阳军节度使司仪坤州启圣军节度使司
龙化州兴国军节度使司
饶州匡义军节度使司 徽州宣德军节度使司成州长庆军节度使司 懿州广顺军节度使司渭州高阳军节度使司 镇州建安军节度使司东京道:
开州镇国军节度使司 保州宣义军节度使司辰州奉国军节度使司 兴州中兴军节度使司海州南海军节度使司 渌州鸭渌军节度使司显州奉先军节度使司 乾州广德军节度使司贵德州宁远军节度使司
沈州昭德军节度使司 辽州始平军节度使司通州安远军节度使司 双州保安军节度使司同州镇安军节度使司 咸州安东军节度使司信州彰圣军节度使司 宾州怀化军节度使司懿州宁昌军节度使司 苏州安复军节度使司复州怀德军节度使司 祥州瑞圣军节度使司中京道:
成州兴府军节度使司 兴中府彰武军节度使司宜州崇义军节度使司 锦州临海军节度使司川州长宁军节度使司 建州保静军节度使司来州归德军节度使司
南京道:
幽州卢龙军节度使司 平州辽兴军节度使司西京道:
云中大同军节度使司 云内州开远军节度使司奉圣州武定军节度使司
蔚州忠顺军节度使司 应州彰国军节度使司朔州顺义军节度使司
观察使职名总目:
某州军观察使 某州军观察副使
某州军观察判官。王鼎,清宁五年为易州观察判官。州学
博士 助教
中京道:
高州观察使司 武安州观察使司
利州观察使司
东京道:
益州观察使司 宁州观察使司
归州观察使司 宁江州混同军观察使司上京道:
永州永昌军观察使司 静州观察使司
团练使司职名总目:
某州团练使 某州团练副使
某州团练判官
州学
博士 助教
东京道:
安州团练使
防禦使司职名总目:
某州防禦使 某州防禦副使
某州防禦判官
州学
博士 助教
东京道:
广州防禦使司 镇海府防禦使司
冀州防禦使司 衍州安广军防禦使司州刺史职名总目:
某州刺史。
某州同知州事。耶律独,重熙中同知金肃军事。某州录事参军。世宗天禄五年,诏州录事参军委政事省差注。
州学
博士 助教
上京道五州:乌、降圣、维、防、招。
东京道三十七州:穆、贺、卢、铁、崇、耀、嫔、辽西、康、宗、海北、岩、集、祺、遂、韩、银、安远、威、清、雍、湖、渤、郢、铜、洓、率宾、定理、铁利、吉、麓、荆、胜、顺化、连、肃、乌。
中京道十三州:恩、惠、榆、泽、北安、潭、松山、安德、黔、严、湿、迁、润。
南京道八州:顺、檀、涿、易、蓟、景、滦、营。
西京道八州:弘、德、宁边、归化、可汗、儒、武、东胜。
县职名总目:
某县令 某县丞
某县主簿。世宗天禄五年,诏县主簿政事省差注。某县尉
县学。大公鼎为良乡县尹,建孔子庙。
博士 助教
五京诸州属县,见《地理志》。县有驿递、马牛、旗鼓、乡正、厅隶、仓司等役。有破产不能给者,良民患之。马人望设法,使民出钱免役,官自募人,仓司给使以公使充,人以为便。
南面分司官
平理庶狱,采摭民隐,汉、唐以来,贤主以为恤民之令典。官不常设,有诏,则选材望官为之。
分决诸道滞狱使。圣宗统和九年,命邢抱朴等五员,又命马守瑛等三员,分决诸道滞狱。
按察诸道刑狱使。开秦五年遣刘泾等分路按察刑狱。
采访使。太宗会同三年命于骨邻为采访使。
南面财赋官
辽国以畜牧、田渔为稼穑,财赋之官,初甚简易。自涅里教耕织,而后盐铁诸利日以滋殖,既得燕、代,益富饶矣。
诸钱帛司职名总目:
某州钱帛都点检。大公鼎为长春州钱帛都提点。长春路钱帛司。兴宗重熙二十二年置。辽西路钱帛司 平州路钱帛司
转运司职名总目:
某转运使 某转运副使
同知某转运使 某转运判官
山西路都转运使司。杨晰,兴宗重熙二十年为山西转运使。
奉圣州转运使司。圣宗开泰三年置。
蔚州转运使司
应州转运使司 朔州转运使司
保州转运使司。已上并开泰三年置。
西山转运使。圣宗太平三年见西山转运使郎元化。南面军官
《传》曰:虽楚有材,晋实用之。辽自太祖以来,攻掠五代、宋境,得其人,则就用之,东、北二鄙,以农以工,有事则从军政。计之善者也。
点检司职名总目:
某都点检。穆宗十三年见殿前都点检耶律夷剌葛。某副点检。圣宗太平六年见副点检耶律野。
同知某都点检。道宗清宁九年见同知点检司事耶律挞不也。
点检司 殿前都点检司
点检侍卫亲军马步司
诸指挥使司职名总目:
某军都指挥使。圣宗统和二年见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倬。
某军副指挥使 某军都监
某军都指挥使司 某军副指挥使司
并同前。
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侍卫控鹤兵马都指挥使司
侍卫汉军兵马都指挥使司
四军兵马都指挥使司
归圣军兵马都指挥使司。圣宗统和五年,以宋降军置七指挥署,左右厢,凡四十二员。七年,隶总管府。归圣军左厢兵马都指挥使司
归圣军右厢兵马都指挥使司
第一左厢兵马都指挥使司
第一右厢兵马都指挥使司
第二左厢兵马都指挥使司
第二右厢兵马都指挥使司
第三左厢兵马都指挥使司
第三右厢兵马都指挥使司
第四左厢兵马都指挥使司
第四右厢兵马都指挥使司
第五左厢兵马都指挥使司
第五右厢兵马都指挥使司
第六左厢兵马都指挥使司
第六右厢兵马都指挥使司
第七左厢兵马都指挥使司
第七右厢兵马都指挥使司
宣力军都指挥使司 四捷军都指挥使司天圣军都指挥使司 汉军都指挥使司
诸军都团练使职名总目:
某军都团练使。赵思温,太祖神册二年为汉军都团练使。
某军团练副使 某军团练判官
汉军都团练使司
诸军兵马都总管府职名总目:
某兵马都总管。圣宗太平四年见兵马都总管。某兵马副总管 同知某兵马事
某兵马判官
兵马都总管府
归圣军兵马都总管府
南面边防官
三皇、五帝宽柔之化,泽及汉、唐。好生恶杀,习与性成。虽五代极乱,习于战斗者财几人耳。宋以文胜,然辽之边防犹重于南面,直以其地大民众故耳。卒之亲仁善邻,桴鼓不鸣几二百年。此辽之所以为美也欤。易州飞狐招安使。圣宗统和二十三年改安抚使司。易州飞狐兵马司。道宗咸雍四年改易州安抚司。易州飞狐招抚司
西南面招安使司。耶律合住,景宗保宁初为西南面招安使。
巡检使司。耶律合住,景宗保宁中为巡检使。
五州都总管府。耶律速撒,穆宗应历初为义、霸、祥、顺、圣五州都总管。
山后五州都管司。圣宗统和四年见蒲奴宁为山后五州都管。
五州制置使司。圣宗开泰九年见霸、建、宜、泉、锦五州制置使。
三州处置使司。韩德枢,太宗时为平、滦、营三州处置使。
霸州处置使司。统和二十七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