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八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选举典

 第八十八卷目录

 登第部杂录
 登第部外编

选举典第八十八卷

登第部杂录

《摭言》:进士榜黏黄纸四张,以淡墨毡笔书礼部贡院四字。
卢晖,进士,自号白衣卿相。
《唐书·百官志》:进士开宴常寄曲江亭。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钿车、珠鞅栉比而至,中东榻之选者十八九。《唐国史补》:进士为时所尚久矣。是故俊乂实集其中,由此出者,终身为闻人。故争名常切,而为俗亦弊。其都会谓之举场,通称谓之秀才。投刺谓之乡贡,得第谓之前进士。互相推敬谓之先辈,俱捷谓之同年。有司谓之座主。京兆府考而升者,谓之等第。外府不试而贡者,谓之拔解。将试各相保任,谓之合保。群居而赋,谓之私试。造请权要,谓之关节。激扬声价,谓之还往。既捷,列书其姓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题名。会大燕于曲江亭子,谓之曲江会。籍而入选,谓之春关。不捷而醉饱,谓之打毷氉。匿名造谤,谓之无名子。退而肄业,谓之过夏。执业而出,谓之夏课。挟藏入试,谓之书策。此是大略也。其风俗系于先达,其制置存于有司。虽然,贤士得其大者,故位极人臣,常十有二三,登显列十有六七,而张关阳、元鲁山有焉,刘辟、元翛有焉。崔元翰为杨崖州所知,欲拜补阙,恳曰:愿得进士,由此独步场中。然亦不晓呈试,故先求题目为地。崔敖知之,旭日都堂始开,敖盛气白侍郎曰:若试《白云起封中赋》,敖请退。侍郎为其所中,愕然换其题。是岁二崔俱捷。
熊执易通于《易》理,会建中四年试《易》《知险阻》论,执易端坐剖析,倾动场中,乃一举而捷。
《酉阳杂俎》:予在秘丘,尝见同官说俗说楼。罗因天宝中进士,有东西棚,各有声势。稍伧者,多会于酒楼食毕罗。故有此语。
《北梦琐言》:唐自大中后,进士尤盛。封定乡、丁茂圭,场中头角,举子与其交者,必先登第,而二公各二十举方成名。何进退之相悬也。先是李都、崔雍、孙瑝、郑嵎四君子,蒙其盻睐者皆进升。故曰:欲得命通,问瑝嵎都雍。葆光子曰:士无华腴,寒素虽瑰,意琦行奥学雄文,苟不资发扬无以昭播,是则希颜慕蔺,驰骋利名者,不能免也。
禅门有祖引图得佛心印者,皆次列之。进士有登科记,怀将相才者,咸编缀之。而名实相违,玉石混杂,疑误后人,良可怪也。唐进士宇文翃,虽士族子,无文藻,酷爱上科。有女及笄,真国色也。朝之令子弟,求之不得。时窦璠年逾耳,顺方谋继室,其兄谏议,巨有气焰,能为人致登第,翃嫁女与璠。璠为言之,元昆果有所获。相国韦公说:即其中表,甚鄙之。因滑台杜尚书宅遭火,几爇神柩。家人云:老鼠尾曳火入库内,因而延燎京兆。谓宇文曰:鱼将化龙,雷为烧尾。近日老鼠亦有烧尾之事。用以讥之。葆光子尝试一僧备谙谬妄,一旦拥徒说法,自言出世,安知他日不预祖引乎。是则宇文翃登科,后人何以知之。悲夫。
《谈苑》:士人初登第,必展欢宴,谓之烧尾。说者云:虎化为人,惟尾不化,须为烧去,乃得成人。又说:新羊入群,诸羊抵触,不相亲附,烧其尾乃定。又说:鱼跃龙门,化龙时必须雷电,为烧其尾乃化。
新进士及第,以泥金书帖子报其家,谓之喜信。至文宗时,遂寝此仪。
《墨客挥犀》:东野下第诗曰:出门如有碍,谁云天地宽。晚登第,乃作诗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夫名利之重轻,人所不能免,东野尤甚。
《渑水燕谈录》:鲁人李廷臣,顷官琼管。一日过市有獠子持锦臂韝鬻于市者,织成诗取而视之,仁庙景祐五年赐进士。诗也云:恩袍草色动,仙籍桂香浮;仁祖文章掞,丽固足以流。播荒服盖亦仁德醲厚,有以深浃裔獠之心,故使爱服之如此也。廷臣以千文易得之帖之小屏致几席间以为朝夕之玩。
《可谈》:琼管四郡在海岛上,士人未尝有登第者,东坡谪儋耳与琼人姜唐佐游,喜其好学与一联诗云:沧海何尝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东坡语:姜云俟,他日有验,当续成篇。崇宁兴学丕冒海隅四郡士人亦向进。虽云垦辟已久恐卤瘠终无嘉谷耳。《懒真子》:本朝取士之路多矣,得人之盛。无如进士盖。有一榜有宰相数人者古无有也。太平五年苏易简,下李沆向敏中寇准王旦咸:平五年,王曾下王随章得象,淳化三年孙向下丁谓王钦。若张士逊。庆历三年,杨寘下王圭韩绛王安石,吕公著韩缜苏颂。元丰八年,焦蹈下白时,中郑居中,刘正夫。其馀名臣不可胜数。此进士得人之明效大验也,或曰不然以本朝崇尚进士,故天下英才皆入此科。若云:非此科不得人,则失之矣。唐开元以前,未尝尚进士科。故天下名士杂出他涂,开元以后始尊崇之。故当时名士中此科者十常七八以此卜之可以见矣。
《昼墁录》《唐书》太宗在洛登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赵嘏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按太宗一朝五放榜,每榜一名安得缀行之事,又武元衡遇盗之事是时晋公,同行并辔趋。朝史载毡帽虽伤不害以马逸得脱,考其时乃六月下旬也。
《缃素杂记》:刘梦得嘉话云:今谓进士登第为迁莺者,久矣盖。自毛诗《伐木篇》云: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又曰: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并无莺字顷。岁省试早莺求友诗,又莺出谷诗,别书固无证据。斯大误也。余谓今人吟咏,多用迁莺出谷事,又曲名喜迁莺者皆循袭,唐人之误也。故宋景文公诗云:晓报谷莺朋友动。又云:杏园初日待莺迁。舒王云:莺犹寻旧友,唯汉梁鸿东游,作思友人。诗曰:鸟嘤嘤兮,友之期,念高子兮仆怀思。南史刘孝标广绝交论云:嘤鸣相召星流电。激是真得毛诗之意。
《容斋续笔》:唐进士登科,有金花帖子相传已久,而世不多见,予家藏咸平元年,孙仅榜盛京所得小录犹。用唐制以素绫为轴,贴以金花先列主司四人衔曰:翰林学士给事中杨,兵部郎中知制诰,李右司谏直史馆,梁秘书丞直史馆,朱皆押字次书四人。甲子年若干某月某日生祖讳,某父讳某私忌,某日然后书状元,孙仅其所纪与今正同别,用高四寸绫阔二寸书盛京二字。四主司花书于下,粘于卷首其规范如此,不知何年而废也。但此榜五十人,自第一至十四人,惟第九名刘煜为河南人,馀皆贯开封府,其下又二十五人亦然不应都人士中选,若是之多疑于方外人,寄名托籍以为进取之便耳,四主司乃杨砺、李若拙、梁颢、朱台符,皆只为同知举。
唐世制举,科目猥多,徒异其名尔。其实与诸科等也。张九龄以道侔伊吕策高第以登科,记及会要考之盖先。天元年九月,明皇初即位,宣劳使所举诸科九人。经邦治国材。可经国才堪刺史贤良方正与此科各一人。藻思清华,兴化变俗科名二人,其道侔伊吕策问殊平平,但云:兴化致理必俟得人,求贤审官莫先任举,欲远循汉魏之规,复存州郡之选,虑牧守之明不能必鉴次,及越骑佽飞皆出畿内,欲均井田于要服遵,丘赋于革车并安人,重谷编户农桑之事,殊不及为天下国家之要道,则其所以待伊吕者,亦狭矣。九龄于神龙二年中,材堪经邦科本传不书计亦此类耳。
《避暑录》:话世以登科为折,桂此谓郤诜对策东堂自云:桂林一枝也。自唐以来,用之温庭筠诗云:犹喜故人新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其后以月中有桂。故又谓之月桂而月中。又言:有蟾故又改桂为蟾以登科。为登蟾宫用,郤诜事固已可笑,而展转相讹复尔然。文士亦或沿袭因之弗悟也。
《二老堂诗话》:唐薛能诗云:莫欺阙落残牙齿,曾吃红绫饼餤来。记新进士时事也,王禹偁贺人及第诗云:利市襕衫抛白纻,风流名纸写红笺。予尝以二事为一联,云襕衫抛白苧饼餤吃红绫,似是的对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载红绫饼餤为卢延让诗。
《蓬窗续录》:曲江燕,唐初设以慰下第举人,其后,弛废有司不复饬。而进士会同年于此。开元时立为令典。造紫云楼,于江边至期上,率宫嫔垂帘观焉。命公卿士庶大酺,各携妾伎以往。倡优缁黄无,不毕集先期,设幕江边居民,高其地值每丈地至数十金或园亭有楼房者,直至百金先期往宿。是日商贾皆以奇货丽物陈列,豪客园户争以名花布道,进士乘马盛服,鲜制子弟仆从随后,率务华侈都雅,推同年俊少者,为探花使,有匿花于家者罚之公卿,勋戚皆以是日拣选,东床今传奇所述,犹本此意。白居易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故唐人重进士谓:衣骨并香见盛唐,纪事及李肇史补盖。其始不过为眊解闷之举,而其后以优贤俊其末,则以恣豪举崇游观矣。
《演繁露》:唐人举进士,必行卷者,为缄轴录其所著文以献主司也。其式见《李义山集》新书序曰:治纸工率一幅以墨,为边准用十六行,式率一行不过十一字。五代会要二十一曰,清泰二年,礼部奏奉长兴二年,敕进士引试,早入晚出。今请依旧例试,杂文并点门入省,经宿就试。唐试,连夜以烛三条为限,《白乐天集》曰:试许烧木烛三条,烛尽不许更。续至此,因礼部奏乃始达旦也。
《西溪丛语·唐书》载:李宗闵知贡举门生多清秀俊茂。唐仲、薛举、袁都辈时谓之玉笋。玉笋班恐因此而得名。
《燕翼贻谋录》:国初,进士期集,以甲次高下,率钱刊小录,事游燕,或富而名次卑所出无几,或贫,而名次高。至于假丐熙宁六年三月庚申诏赐进士及第,钱三千缗,诸科七百缗为期。集费一时歆艳以为盛事。次举熙宁九年三月戊寅,练亨甫奏罢期集钱,止赐钱造小录及第五百千诸,科二百千而游燕之费。复率钱为之至元祐三年三月,甲戌诏复增进士钱百万,酒五百壶,为期集费。相仍至今定为千七百缗,而局中凡所率钱皆以小录为名。至同年,得与燕集者无几。又为职事者日叨饮食,所得小录题名纸札装潢,皆精致,不费一金。其不与职事者,出钱而所得绝不佳,不沾杯勺无乃太不均乎。
《却扫编》:祖宗时,有官人在官,应进士举谓之琐厅者,谓锁其厅事。而出而后世因以有官人登第,谓之锁中甚无义理。
《林下偶谈》:东野墓志云:年几五十,始以尊夫人之命,来集京师,从进士试,既得即去。史云:年五十得进士第。樊汝霖云:时郊年五十四。三说不同。按《唐登科记》:郊登第在贞元十二年。李程榜又按《墓志》:郊死于元和九年,年六十四。自元和九年逆数而上,至贞元十二年,凡十九年矣。郊登第,当是年四十六。又,退之荐士诗:酸寒溧阳尉,五十几何耄。盖郊登第四年方调溧阳尉也。《志》谓之几五十,是矣。史与樊说失之。然郊集中有《落第》诗,《再下第》诗,又有《下第东南行》,及《下第东归留别长安知己》等诗,则郊前此尝累举京师矣。今《志》谓之年几五十,始以尊夫人之命来集京师,又何也。
《齐东野语》:匡衡好学,精力绝人。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盖。言其善于讲诵,能使人喜而至于解颐也。至今俗谚以人喜过甚者云:兜不上下颏,即其意也。本朝盛度,以第二名登第,其父喜甚颐解而卒。又岐山县樊纪登第,其父亦以喜而颐脱有声。如破瓮按医经云:喜则气缓能令脱颐,信非戏语也。
《鼠璞》:唐《摭言》载:裴思谦从仇士良求状头,高锴庭谴之。次年,锴知举,诫门下不得受书题。思谦怀士良一缄,易紫衣,趋阶下曰:军容有状,荐裴思谦书中与求巍峨。锴欲略见之,思谦曰:卑吏便是思谦。人物堂堂,锴见改容,从之。《集异录》载:王维文章音律为岐王所重。时公主已荐,张九皋为解头。王令维衣锦绣,赍琵琶,同诣主第。诸伶旅进。维妙年都美,主顾问,王答曰:知音者也。令独奏新曲。主询名,维曰:郁轮袍。主大奇之。王曰:此生词学,无出其右。维献诗卷,主惊曰:皆我所习,常谓古人佳作,乃子之为乎。因令更衣,升之客右。召试官至第,遣官婢传教。维作解头,一举登第,此二事,无廉耻甚矣。虽得一名,何足为重纪载,以为盛事,何耶。
唐以进士为重,入仕为轻。《缃素杂记》《禹锡嘉话》载贾岛事。一谓累举不第。文宗时,坐飞谤贬长江簿;一谓岛为僧,居法乾寺。宣宗微行于案上,取诗卷览之,岛攘臂夺去,帝惭恧,遂除岛长江簿。唐宋《遗史》所载略同。程锜有夺卷忤宣宗之句。《摭言》载:开成中,温庭筠以文为货,执政恶,其搅扰场屋,黜随州方城尉。裴坦为责词,有泽畔长沙之比,北梦琐言载制辞,孔门以德行为先,文章为末徒负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夫士子起布衣为簿尉,今为异恩矣。时则为贬黜。何唐士之贵且重也。《卢氏杂说》云:文宗言进士之盛时。宰对举场中云:乡贡进士不博上州刺史此实录也。
予得唐雁塔题名石刻细阅之,凡留题姓名僧道士庶,前后不一,非止新进士也。唐进士特于曲江宴赏之暇,有此会犹今北使过钱塘,例于浙江观潮天,竺烧香耳。若泛以雁塔题名为登第庆贺之辞,则观潮烧香亦可颛言穹庐之来使乎。
《癸辛杂识》:余试吏部铨,第十三人,外舅杨冰斋遗书贺先君,其间一联云:第十三传衣钵,已兆前闻若九万,抟扶摇更期,远到盖用和凝登第。名在十三及为知举取范质,即以第十三处之场,屋间谓之传衣钵盖外,舅向亦以十三名中选故耳以此闻之。最为切当。
《觚不觚录》:余举进士不能攻,苦食俭初岁费,将三百金同年中有费,不能百金者今遂过六七百金无不取贷于人,盖贽见大小座主会同年及乡里官,长酬酢,公私宴醵赏劳座主,仆从与内阁吏部之舆人比旧,往往数倍而裘马之饰。又不知省节,若此将来何以教廉。明朝盛事,国朝以进士为荣。海内世家三代中进士者固多,只祖孙父子相见者绝少,惟福建候官县林春泽,正德甲戌进士,为建昌太守子应亮;嘉靖壬辰进士为户部侍郎孙如楚;嘉靖乙丑进士为广东提学副使;浙江乌程县董份;嘉靖辛丑进士为礼部尚书子道醇;万历癸未进士为给事中孙嗣成;万历庚辰进士为礼部郎中祖孙父子俱在一堂,乃稀有之事。而林氏尤享上寿,建昌一百四岁侍郎,八十岁学宪,自广东告归侍养,尤难得。
苏州会元七人,常熟施显太仓,吴釴长洲,吴宽吴县王鏊,吴江赵宽常熟,瞿景淳太仓王锡爵。
谢文正迁以解元会魁中状元,而子丕复以解元会魁及第。伦谕德文叙以会元中状元,而长子通参以谅,复领省解次子祭酒,以训会元及第。此其最盛者也。黄行人乾亨子,御史如金史佥事,俊子尚书道毛文简,纪子太仆渠,张侍郎志淳子副使,合俱父子解元曾状元,鹤龄孙追费状元,宏从子懋中罗,文庄钦顺从子,珵俱进士及第,孙文恪升及第子铤乡荐第一。矿会试第一,兄堪武会举第一,至都督刘尚书龙祖副,使洁父刑部凤仪,俱乡试第四人龙及子郎中。承恩俱第二人,葛少保守礼,与其孙曦俱。山东解元若兄弟高科,如永乐甲申,周庶子述:长史孟简同科及第,正统景泰中,彭文宪时中状元,文思华中会元,然是从兄弟耳。杨文懿守,陈尚书守,阯刘文简春参,政台王文庄,鸿儒布政,鸿渐俱解元。而守阯春复及第,其三兄俱谥,文杨光禄惟聪。己卯解元,辛卯状元,而兄庶子惟杰丙戌及第,尤为盛事。吾州王太史,锡爵会,元及第,而弟鼎爵复会试第五人。
少年会,元赵时,春十八伦以训,二十邹守益,二十一彭华、董𤣱、唐顺之俱二十三;陈澜二十四,陆钺、赵宽、李舜臣俱二十五;洪英、王鏊、汪俊俱二十六;陈璲、刘定之、梁储、储巏、邵锐、霍韬俱二十八;姚夔、王锡爵、陈栋、田一俊俱二十九。《逌旃璅言》:谚云:忙家不会,会家不忙。尝闻吾东郡敖公静之云:槐花黄,举子忙,閒时做下,忙时用管甚,槐花黄不黄,公发解登第。
《江汉丛谈》:闻前辈云:国初进士,释褐之后,其朝参出入,皆徒步也。
《公馀日录》:丙辰进士姓名,对弘治丙辰,礼闱定榜,后诸主司以,所取士子为对句有曰:夏鼎周鼎对,以孟春季,春有曰:蔡中孚对,以吴大有意,每科或然如癸丑,则有高达、高文达,吴鹏、吴一鹏之类。但不若是科之妥切且巧耳。
《雚经》:萧山县文庙,雚屡结巢,结东则东斋登第,结西则西斋登第,辄有验始信为瑞鸟也。
《水南翰记》:国朝进士赐琼林宴席,止饮七杯。
《太平清话》:宋朝吴郡士登科者,始于龚识。其家居昆山,黄姑犹藏登第时金花榜帖,乃用涂金纸阔三寸长四寸许,大书姓名,下有两知举花,押又用白纸作大帖,如药贴状贮,金花贴于中外亦书姓名二字,盖以此报其人也,自唐以榜帖相传,而世少见其制如此。
《日知录》:今人但以贡生为明,经非也,唐制有六科。一曰:秀才,二曰:明经,三曰:进士,四曰:明法,五曰:书,六曰:算,《大唐新语》: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国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当时以诗赋取者谓之进士。《金史·移刺履传》:进士之科,隋大业中始试以策,唐初因之。高宗时,杂以箴、铭、赋、诗。至文宗始,专用赋。〉以经义取者,谓之明经。〈叶石林《避暑录话》:唐制,取士用进士、明经二科。本朝初,唯用进士。其罢明经,不知自何时。仁宗患进士诗、赋浮浅,不本经术。嘉祐三年,始复明经科。〉今罢诗、赋而用经义,则今之进士,乃唐之明经也。
唐时入仕之数,明经最多,考试之法,令其全写注疏,谓之帖。括议者病,其不能通经权文,公谓注疏犹可,以质验不者,傥有司率情上下其手。既失其末又不得其本,则荡然矣。今之学者并注疏而不观殆于本末俱丧,然则今之进士,又不如唐之明经也乎。进士即举人中之一,科其试,于礼部者,人人皆可。谓之进士。试毕放榜,其合格者曰:赐进士及第。后又广之曰: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然后谓之登科,所以异于同试之人者,在乎赐及第赐出身,而不在乎进士也。宋政和三年五月乙酉,臣僚言:陛下罢进士立三舍之法,今赐承议郎徐禋进士出身,于名实未正乞改赐同上舍出身从之。
《珍珠船》:唐新进士,尤重樱桃宴。
唐大中以来,礼部放榜,岁服二三人姓氏,稀僻者谓之色目人,亦曰:榜花。
《读书镜》:孟郊落第诗云:题诗怨还怨,问易蒙还蒙。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至登科后,诗则云:昔日龌龊不足誇,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议者以此诗验郊,非远器。曹邺及第诗云: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肩吾云忆昔,将贡年把愁。此江边二子,所作皆以今年之喜而思,昔日之愁犹未能忘情于得丧也。
《漳州府志》:世传周匡业,以贞元八年登第,弟匡物以元和十一年登第。自德宗贞元八年至宪宗元和十一年,几三十年嘉定志,疑其牴牾谓漳,进士登第当,自匡业始,今考匡业乃以明经登第,非登进士第则漳之进士,始于匡物明矣。

登第部外编

《酉阳杂俎》:柳璟知举年,有国子监明经,失姓名,昼寝梦徙倚于监门。有一人,负衣,衣黄,访明经姓氏,明经语之,其人笑曰:君来春及第。明经因访邻房乡曲五六人,或言得者。明经遂邀入兴里毕罗店,常所过处,店外有犬竞,惊曰:差矣。遽呼邻房数人,语其梦。忽见长兴店子入门曰:郎君与客食毕罗,计二斤,何不计直而去也。明经大骇,褫衣质之,且随验所梦,相其榻器,皆如梦中。乃谓店主曰:我与客俱梦中至是,客岂食乎。店主惊曰:初怪客前毕罗悉完,疑其嫌置蒜也。来春,明经与邻房三人梦中所访者,悉及第。《云仙杂记》:李固言未第前,行古柳下,闻有弹指声,固言问之。应曰:吾柳神九烈君,已用柳汁染子衣矣,科第无疑。果得蓝袍,当以枣糕祠我。固言许之。未几,状元及第。
《录异记》:进士崔生,自关东赴举,早行潼关外十馀里。夜方五鼓,路无人行,唯一仆一担一驴而已。忽遇列炬呵殿,旗帜戈甲,二百许人,若节使行。李生映槐树以自匿。既过,乃行不三二里,前之队仗复回,又避之。然后徐行随之。有一步健押茶担,其行甚迟。生因问为谁。曰:岳神迎天官也。天官姓崔呼侍御,秀才方入关应举,何不一谒,以卜身事。生谢以无由自达,步健许侦之。既及庙门,天犹未曙,步健约生伺于门侧。押茶担先入。良久,出曰:侍御请矣。遂引相见,欣喜异常。即留于下处。逡巡岳神至,立语,便邀崔侍御入庙中。陈设帐幄,筵席妓乐极盛。顷之,张乐饮酒。崔临赴宴,约敕侍者,祗待于生,供以汤茶所须,情旨敦厚。饮且移时,生倦,徐行周览,不觉出门。忽见其表丈人,颜色憔悴,衣服蓝缕,泣而相问,生因曰:丈人恰似久辞人间,何得于此相遇。答曰:仆离人世,十五年矣,未有所诣。近作敷水桥神,倦于送迎,而窘于衣食。穷困之状,殆不可济。知侄与天官侍御相善,又宗姓之分,必可相荐,故来投诚。愿为述姓字,若得南山觜神,即粗免饥穷,此后迁转,得居天秩,去离幽苦矣。生辞以乍相识,不知果可相荐否。然试为道之。言罢复下处,侍御寻亦罢宴而归,顾问久之,曰:后年方及第,今年不就试亦得。余少顷公事亦毕,即当归去,程期甚迫,不可久留。生因以表丈人所求告之。侍御曰:觜神似人间补遗,极是清资,敷水桥神,其位卑杂,岂可便得。然试为言之,岳神必不相阻。即复诣岳神道之。生潜近伺之,历历闻所托,岳神果许之。即命出牒补署。俄尔受牒入谢,迎官将吏一二百人,侍从甚整。生因出门相贺,觜神沾洒相感曰:非吾侄之力,不可得此位也。他后一转,便入天司矣,今年地神所申渭水泛溢,侄庄当漂坏,上下邻里,一道所损三五百家,已令为侄护之,五六月必免此祸。更有五百缣相酬。须臾,觜神驱殿而去。侍御亦发,岳神出送。生独在庙中,欻如梦觉。出门访仆使,只在店中,一无所睹。于是不复入关,却止别墅。其夏,渭水泛溢,漂损甚多,唯崔生庄独得免。庄前泊一空船,水涸之后,船有绢五百匹。生益信不虚。复明年,果擢第矣。宗正王大卿鄑说。
《前定录》:补释僧缄俗姓王,居净众寺,有华阳王处厚者,伪蜀落第,入寺写忧见缄,缄曰:得非王处厚乎。处厚惊曰:未尝相狎,何遽呼邪。缄曰:偶然耳。处厚心知其异,咨曰:和尚某身迹奚若。缄曰:子将来之事,极于明年,而今而后,事可知矣。意言蜀将亡也。嘱令勿泄。一日,缄于案头拈文卷览之,则处厚府试赋稿,曰:考乎真伪非君,烛下之文,何多诳乎。遂探怀袖赋稿示之,此岂非程试之真本乎。处厚惊悚不已,乃曰:仆后偶加润色,用补烛下仓率之过也。师何从得是本乎。缄曰:非但一赋君,平生所作者,皆贮之矣。明日访之,携处厚入寺,谒太尉豳公杜琮祠,坐西庑下,俄有数吏服色庞杂。自堂宇间缀行而出,降阶再拜缄曰:新官在此便可。庭参处,厚惶惧而作,缄曰:此辈将为君之,驱策又何惧乎,宁知泰山举君,为司命否仍,以夙负壮图,未酬前志请候登第。后施行复检,官禄簿见来春一榜人数已定,君亦预其间,斯乃阴注阳受也。策人世之名食幽府之禄,此阳注阴受也。处厚震骇,不知所裁。但问明年及第姓名。缄索纸笔立书一短封,与之诫之严密藏之,脱泄祸不旋踵至春,试罢乃拆短封视之,但书四句云:周成同成二王殊,名王居一焉百日,为程及榜出有八士也,二王处厚与王慎言也,王居一焉恶其百日为程。处厚惟狎同年置酒高会,是夜暴亡。验其策名之荣,止一百二十日。《贤奕编》:岳州刺史李公倰,兴元中举进士,连不中第。次年,有故人国子祭酒,通春官包结者,拔成之榜前。一日例以名,问执政初五,更倰将候祭酒,至门未开。立马门首旁,有一吏若外郡之公差,坐于其侧。俄附倰耳曰:某乃冥吏之送进士名者,因出示倰无名垂泣曰:苦心笔砚二十馀年,今复无名。奈何曰:君成名在一年之外,今欲求之亦非难,但于本禄耗半,且多。屯剥倰曰:名得足矣。客曰:于此取同姓者,去其名易,君可耳复授,倰自注从上有故,太子少师李公夷简,名欲揩之客遽曰:不可此人禄,重未易动也,其下有李温。名客曰:可矣,倰乃揩去温字,注倰字。客遽卷而行,明日春官怀其榜,将赴中书祭酒。揖问曰:前言遂否。春官曰:迫于大权难副。高命祭酒曰:平生交契今日绝矣。春官遽曰:见责如此,宁得罪于权右耳,请寻榜揩名填之祭酒,开榜见李公夷𥳑欲揩之。春官急曰:此人宰相处分不可去揩。其下李温曰:可矣。及榜出倰字果在,已前所揩处然倰筮仕之后,追敕贬降不歇,于道才得岳州刺史未几卒。
《续夷坚志》:太原庙学,旧有鬼妇人,是宋旦提刑妾,为正室妒捶而死,倒埋学旁。其处有桑生焉,此鬼时入斋舍,与人戏语,然不为祟也。大定中有数人夜宿时,习斋三更后忽闻窗外履声,须臾入斋以手遍拊睡者云:此人及第,此人不及第。既而曰:休惊也。及至后,皆如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