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七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选举典

 第八十七卷目录

 登第部纪事二

选举典第八十七卷

登第部纪事二

《宋史·窦贞固传》:少帝即位,拜工部尚书。迁礼部尚书,知贡举。旧制,进士夜试,继以三烛。长兴二年改令昼试,贞固以昼晷短,难尽士材,奏复夜试。择士平允,时论称之。
《宜春传信录》:何朝宗萍乡人,年十八,到殿前太祖曰:此人未有髭须,恐未老成,不宜与第,且令读书至太祖末年朝宗始登第。
《宋史·宋准传》:准,字子平,开封雍丘人。祖彦升,库部员外郎。父鹏,秘书郎。准开宝中举进士,翰林学士李昉知贡举,擢准甲科。会贡士徐士廉击登闻鼓,诉昉用情取舍非当。太宗怒,召准覆试于便殿,见准形神伟茂,程试敏速,甚嘉之,以为宜首冠俊造,由是复擢准甲科,即授秘书省秘书郎、直史馆。
《钱易传》:易字希白。始,父倧嗣吴越王,为大将胡进思所废,而立其弟俶。俶归朝,群从悉补官,易与兄昆不见录,遂刻志读书。昆字裕之,举进士,为治宽简便民,能诗,善草隶书,累官右谏议大夫,秘书监。易年十七,举进士,试崇政殿,三篇,日未中而就。言者恶其轻俊,特罢之。然自此以才藻知名。太宗尝与苏易简论唐世文人,叹时无李白。易简曰:今进士钱易,为歌诗殆不下白。太宗惊喜曰:诚然,吾当自布衣召置翰林。值盗起剑南,遂寝。真宗在东宫,图山水扇,令易作歌,赏爱之。易再举进士,就开封府试第二。自谓当第一,为有司所屈,上书言试《朽索之驭六马赋》,意涉讥讽。真宗恶其无行,降第三。明年,第二人中第。累迁左司郎中,翰林学士。卒。子彦远、明逸,相继皆以贤良方正应诏。宋兴以来,父子兄弟制策登科者,钱氏一家而已。《张宏传》:宏,太平兴国二年,举进士,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会太宗亲试礼部不合格贡士,令枢密院给牒,因谓宏曰:朕自御极以来,亲择群材,大者为栋梁,小者为榱桷,卿与吕蒙正皆中朕选,大臣颇有沮议。非朕独断,岂能及此乎。宏顿首谢。
《赵昌言传》:昌言,字仲谟,汾州孝义人。父睿,从事使府,太宗尹开封,选为雍丘、太康二县令,后终安、申观察判官。昌言少有大志,赵逢、高锡、寇准皆称许之。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文思甚敏,有声于场屋,为贡部首荐。廷试日,太宗见其辞气俊辩,又睹其父名,谓左右曰:是尝为东畿宰,朕之生辰,必献诗百韵为寿,善训其子,亦为可嘉也。擢寘甲科。
《邢炳传》:炳,字叔明,曹州济阴人。太平兴国初举《五经》,廷试日,召升殿讲《师》《比》二卦,又问以群经发题。太宗嘉其精博,擢《九经》及第。
《渑水燕谈录》:陈文惠公尧佐端,拱元年程宿下及第,同年二十八人时,公兄弟俱未仕父省华为小官家贫魏野,以诗贺之。云放人少处先登第,举族贫时已受官。
《宋史·陈尧佐传》:父省华为楼烦令。端拱三年,太宗亲试进士,伯子尧叟登甲科,占谢,辞气明辨,太宗顾左右曰:此谁子。王沔以省华对。即召省华为太子中允。《卢之翰传》:之翰少笃学,家贫,客游单州,防禦使刘乙馆于门下。乙徙钱塘,之翰随寓其郡。太平兴国四年举进士,不得解,诣登闻自陈,诏听附京兆府解试。明年登第。
《刘昌言传》:昌言,字禹谟,泉州南安人。少笃学,文词靡丽。本道节度陈洪进辟功曹参军,掌笺奏。洪进遣子文显入贡,令昌言偕行,太祖亲劳之。太平兴国二年,洪进归朝,改镇徐州,又辟推官。五年,举进士入格,太宗初惜科第,止授归德军掌书记。八年,复举得第,迁保信、武信二镇判官。
《张齐贤传》:太祖幸西都,齐贤以布衣献策马前。上还,语太宗曰:我幸西都,惟得一张齐贤尔。我不欲爵之以官,异时可使辅汝为相也。太宗擢进士,欲置齐贤高第,有司偶失抡选,上不悦,一榜尽与京官,于是齐贤以大理评事通判衡州。
《李昉傅》:昉子宗谔,七岁能属文,耻以父任得官,独由乡举,第进士,授校书郎。
《朱台符传》:台符,眉州眉山人。少聪颖,十岁能属文辞,尝作《黄山楼记》,士友称之。及长,善词赋。时太宗廷试贡士,擢敏速者,台符与同辈课试,以尺晷成一赋。淳化三年,进士登甲科,知洪州,卒于舟次。子公佐及台符弟昌符,大中祥符中,举进士,廷试并得第五人。初,昌符登科,宰相言昌符即台符弟,上因言台符有文学及著述可采,甚嗟悼之。
《苏州府志》:龚识,字默甫,其先邵武人。父慎仪仕南唐给事中使,南汉被执汉亡。拜歙州刺史南唐灭为卢绛,所害识始徙居吴登端。拱元年进士大中祥符间翰林学士,李宗谔荐擢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宋袭唐制御史不专,言:职至是始择学术醇正,操履端方可纲纪朝廷者。俾入台言事识乃被选踰年求退除检校司封郎中平江军节度副使,宋之吴士登科者始于识,今府学题名以识为首。
《宋史·刘综傅》:综,字居正,河中虞乡人。少依外兄通远军使董遵诲,遵诲尝遣贡马。太祖嘉其敏辩,将授三班之职。综自陈素习词业,愿应科举。雍熙二年举进士第。
《唾玉集》:詹乂登科,解嘲: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家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
《宋史·寇准传》: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父相,晋开运中,应辟为魏王府记室参军。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
《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属文,触类赋咏。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十五举进士。
《茅亭客话》:伪蜀子,城西南隅有道士,开卜肆言人之生平,休咎皆如目睹伪蜀。广政中进士,苏协杜希言同往访之。道士谓苏曰:秀才明年必成名。苏未甚信之,道士曰:成固定矣,兼生贵子,时内馈方孕逼期因是积以为验。顾杜曰:秀才成何太晚邪。杜不乐以为妄诞愠而退。明年春苏于制诰贾舍人,下及第杜果无成苏过杏园宴生一子,即易简也。至礼部侍郎参知政事杜,方悟道士之言,遂再谒之,道士曰:秀才勉旃晚成大名,其事稍异不能言之。杜生请之曰:君成事之日,在苏先辈新长子座下。杜曰:若保斯言,欲辞福禄得乎。道士曰: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其年苏授彭州司法参军,改睦州军事推官圣朝伐蜀赴阙累任外官,其子果以状元及第端。拱二年由翰林学士知举杜始得成都,解南宫奏名登第授,常州军事推官。
《宋史·梁颢传》:颢,字太素,郓州须城人。曾祖涓,成武主簿。祖惟忠,以明经历佐使府,至天平军节度判官。父文度早世,颢养于叔父。王禹偁始与乡贡,颢依以为学,尝以疑义质于禹偁,禹偁拒之不答。颢发愤读书,不期月,复有所质,禹偁大加器赏。初举进士,不中第,留阙下。献疏曰:臣历观史籍,唐氏之御天下也,列圣间出,人文阐耀,尚且渴于共治,旁求多彦,设科之选,逾四十等。当时秉笔之士,彬彬翔集,表著所以。左右前后,有忠有良,导化原、树治本者,享三百年,得人之由也。五代不竞,兹制日沦。国家兴儒,追风三代。方今科名之设,俊造毕臻,秉笔者如林,趋选者如云。贡于诸侯,考于春官,陛下躬临慎择,必尽至公。奈何所取不出于诗赋、策论,简于心者援而陟之,咈于心者推而黜之,宁无滥陟枉黜之失耶。其间阘茸妄进,滥厕科场者,间亦有之。若曰陛下嘉惠孤寒沈滞之士,罔计贤否,悉拔而登之,一视同仁。臣窃谓此非确论。盖圣人在上,则内君子而外小人。若薰莸同器,甚非所以正人伦、淳风俗也。况丘园之下,岂无宏才茂德之士。陛下诚能设科以擢异等之士,俾陈古人之治乱、君臣之得失、民生之休戚、贤愚之用舍,庶几有益于治,不特诗赋、论策之小技,以应有司之求而已。疏上,不报。雍熙二年,复举进士,廷试,方禹中献赋。太宗诏升殿,询其门第,赐甲科。
《画墁录》:太宗在洛登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按太宗一朝五放榜,每榜一名安得缀行之事。
《懒真子》:淳化二年均州武当山道士,邓若拙善出神尝至一处见二仙官议曰:来春进士榜有宰相三人,而一人极低如何。一人曰:高下不可易也,独科甲可易耳。不若以第二,甲为第一,甲道士既觉与其徒言之明年唱名上意适有宫中之喜,因谓近臣曰第一甲多放几人,言止即止遂。唱:第一甲上意亦忽,忽忘之至三百人方悟是年孙。何榜三百五十三人而第一甲三百二人,第二甲五十一人,丁谓第四人王钦若第十一人,张士逊第二百六十人,后士逊三人入相,致仕归乡,游武当山,若拙弟子尝为公言之,仆为邓州浙川令,日闻之于郧乡士人刘可道。
《石林燕语》:祖宗时,见任官应进士举谓之锁厅虽中选,止令迁官而不赐科第不中者则停见。任其爱惜科名如此。淳化三年,滁州军事推官鲍当等,应举合格,始各赐进士及第自是遂皆赐第。
国初州郡贡士,犹未限数目,太宗始有意广收文士,于是为守者率以多士为贵。淳化三年,试礼部遂几二万人,自后未有如是盛者时,钱枢密若水知举廷试取三百五十三人。孙何为第一,而丁晋公王冀公张邓公三宰相在其间。
《宋史·陈彭年传》:彭年,抚州南城人。幼好学,为江左名辈所赏。唐主李煜闻之,召入宫,令子仲宣与之游。金陵平,彭年师事徐鋐为文。太平兴国中,举进士,在场屋间颇有隽名。尝因京城大酺,跨驴出游构赋,自东华门至阙前,已口占数千言。然佻薄好嘲咏,频为宋白所黜,雍熙二年始中第。
《张咏传》:咏少任气,不拘小节,虽贫贱客游,未尝下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是岁,咏登进士乙科。
《闻见前录》:太宗即位,张齐贤方赴廷试帝欲其居上甲,有司置于丙科帝不悦,有旨一榜尽除京官通判文定得将作监,丞通判衡州不十年位宰相矣。《青箱杂记》:李巽以六合为家赋登第,赋云:辟八荒而为庭衢,并包有截用四裔而作藩屏,善闭无关此亦善矣。然不若世则之雄壮巽,字仲权,邵武人,以蜃楼土鼓周处斩蛟,三赋驰名累举不第,为乡人所侮曰:李秀才应举空去空回,知席帽甚时得离身巽,亦不较至,是乃遗乡人。诗曰:当年踪迹困泥尘,不意乘时亦化鳞,为报乡闾亲戚道,如今席帽已离身。盖国初犹袭唐风士子皆,曳袍重戴出则以席帽,自随巽后仕至度支郎中,两浙转运使卒与王禹偁相友善今小畜集有送李仲权赴官序即巽也。
《燕翼贻谋录》:国初进士,尚仍唐旧制。每岁多不过二三十人,太平兴国三年,太宗皇帝以郡县阙官颇多。放进士几五百人,比旧二十倍,正月己巳,宴新进士吕蒙正等于开宝寺,赐御制诗二首,故事唱:第之后醵钱,于曲江为闻喜之,饮近代于名园,佛庙至是官为,供帐岁以为常。
先是进士参选方解褐衣,绿是岁锡宴后,五日癸酉诏赐新进士,并诸科人绿袍靴笏,自后以唱第日赐之,惟赐袍笏不复赐靴。
进士旧无免解之条,咸平二年六月丙戌,诏贡举应三举人,并免取解若三举连中则是九年三举不连中则有二三十年者不若限,以十八年之为均平也,若四举连中,则亦罕有不为滥矣。
《家世旧闻》:先君,言青州王沂公所居坊有榜曰:三元文正之坊。又尝见沂公初登科,报其父书曰:曾今日殿前唱:名遂忝第一,皆先世积德,大人不须过,喜因言楚公。登科时第四人,张中在殿廷喜甚挈楚公手曰:如何得乡里,知去楚公不答及归密。谓亲曰:此殆非远器也,中为明州象山县官坐私与高丽人,朴寅亮倡和诗停官,终身沈滞虽一时不幸,坐法亦器宇非远大也。
《闻见前录》:孙文懿,公眉州鱼蛇人,少时家贫欲典田赴试京师,自经县判状尉李昭言戏之似君人物求试京师者,有几文懿以第三登第后判审官院李昭言者赴调见公,恐甚意公不忘前日之言也,公特差昭言知眉州。
《宋史·欧阳修传》:修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馀习。䤹刻骈偶,淟涊弗振,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苏舜元、舜钦、柳开、穆修辈,咸有意作而张之,而力不足。修得唐韩愈遗槁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
《嵇颖传》:颖,字公实,应大宋城人。父适,尝为石首主簿。民有父子坐重系,府檄适按之,抵其父于法,而子获免;父死,假人言曰:主簿,仁人也,行且生贤子,后必大。明年颖生。天圣中,进士及第,累迁尚书兵部员外郎。召入翰林学士。
《王洙传》:洙少聪悟博学,记问过人。初举进士,与郭稹同保。人有告稹冒祖母谭,主司欲脱洙连坐之法,召谓曰:不保,可易也。洙曰:保之,不愿易。遂举稹俱罢。再举,中甲科。
《青箱杂记》:韩魏公应举时梦打毬,一捧盂八时。魏公年仅弱冠,一上登科则一捧盂八之应也。
《宋史·王博文传》:博文子畴,以父荫补将作监主簿。中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翰林学士宋祁提举诸司库务,荐畴勾当公事。时有宦官同提举者,畴辞于中书曰:翰林先进,畴恐不得事也。然以朝士大夫而为阉人指使,则畴实耻之。
《李迪传》:迪孙孝基,字伯始。进士高第,唱名至墀下,仁宗顾侍臣曰:此李迪孙邪。能世其家,可尚也。《石林燕语》:故事制,科分五等:上二等皆虚惟,以下三等取人。然中选者亦皆第四等,独吴正肃公尝入第二等后未有继者,至嘉祐中苏子瞻子由乃始皆入第三等,已而子由以言太直为考官胡武平所駮欲黜落,复降为第四等。设科以来止吴正肃与子瞻入第三等,而已故子瞻谢启云误占久虚之等。
《中山诗话》:太宗好文,每进士及第,赐闻喜宴常作诗赐之,累朝以为故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赐诗尤多,然不必尽上所自作,景祐初赐诗落句云:寒儒逢景运,报德合如何。论者谓质厚宏壮真诏旨也。
《谈苑》:吕蒙正方应举,就舍建隆观沿干,入洛锁室而去,自冬涉春方回启户视之床前槐枝丛生,高二三尺,蒙茸合抱是年,登科十年作相。
《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字钦之,本郓州须城人,徙孟州济源。十岁能为文,及第,犹未冠。石介每过之,尧俞未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曰:性不喜嚣杂,非有他尔。介叹息奇之。
《王审琦传》:审琦曾孙克臣,字子难。祖承衍尚秦国贤穆公主。克臣第景祐进士,仁宗阅其文,顾侍臣曰:贤穆有孙登科,可喜也。
《青箱杂记》:乡人朱熙,邻景祐中举进士梦造棺缺板,而弗成。是岁,止过省不及第,晚遇推恩长史出身棺不全之应也。
《宋史·章衡传》:衡,字子平,浦城人。嘉祐二年,进士第一。累官知通进银台司、直舍人院,拜宝文阁待制、知澶州。神宗曰:卿为仁宗朝魁甲,宝文藏御集之处,未始除人,今以之处卿。
《挥麈后录》:韩忠宪亿景祐中参仁宗政事,天下称为长者。四子:仲文综、子华绛、持国维、玉汝缜,俱礼部奏名。忠宪启上曰:臣子叨陛下科第,虽非有司观望,然臣既备位政府,岂当受而有之。天下将以为由臣故致此,臣虽不足道,使圣明之政,人或以议之,非臣所安也。臣教子既以有成,又何必昭示四方,以为荣观哉。乞尽免殿试唱第,幸甚。诚恳再三,上嘉叹而允所请。忠宪既薨,仲文、子华、玉汝相继再中科甲。独持国曰:吾前已奏名矣,当遵家君之言,何必布之远方耶。不复更就有司之求。故文潞荐持国疏云:曾预南中高荐,从不出仕宦。其后子文知制诰;子华、玉汝皆登宰席;持国赐出身,至门下侍郎。为本朝之甲族云。韩持国既以忠宪任为将作监主簿,少年清修,不复以轩冕为意。将四十矣,犹未出仕。宋元宪欲荐孔宁极旼,偶观其诗卷,乃得持国所和篇,诵之大喜,遂舍宁极而荐持国,繇是赐第入馆。嘉祐中,与司马文正、吕正献、王荆公号为四友。元祐初,登政府。后坐弃地,入党籍,谪居均州。遇赦复官,以朝议大夫致仕,年八十四而卒。尝语其婿王仲弓寔曰:以昔日受命覃恩上课,计以岁月寄禄,恰及是官,复何憾邪。元龙、元吉,即其后也。
曾密公讳易占,字不疑。欧阳文忠识其碑曰:少有大志,知名江南。为文忠所称如此,则其人固可想矣。既以豪侠自任,信州玉山令,有过客杨南仲,文采可喜,气概颇相投,公厚赆其行。会与郡将钱仙芝不叶,捃摭公以客所受为贿,公引伏受垢,不复自辩,竟除名,徙英州。以赦自便,将愬其事于朝,行次南都而卒。时公子南丰先生子固,已名重于世,适留京师,而杜祁公以故相居宋,自来逆旅,为办后事。公既不偶以卒,再娶朱夫人,年未三十,无以自存,领诸孤归里中。南丰昆弟六人,久益漻落,与长弟晔应举,每不利于春官。里人有不相悦者,为诗以嘲之曰:三年一度举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南丰不以介意,力教诸弟不怠。嘉祐初,与长弟及次弟、文肃公、妹婿王补之、王彦深一门六人,俱列乡荐。既将入都赴省试,子婿拜别朱夫人于堂下,夫人叹曰:是中得一人登名,吾无憾矣。榜出唱第,皆在上列,无有遗者。楚俗,遇元夕第三夜,多以更阑时微行听人语言,以卜一岁之通塞。子固兄弟被荐时,有乡士黄其姓者,亦与同升。黄面有瘢,里人呼为黄痘子。诸曾俱往赴省试,朱夫人亦以收灯夕往闾巷听之,闻妇人酬酢造酱法云:都得,都得。黄豆子也得。已而捷音至,果然入两榜,文昭中第。兄弟三人,数年之间,并跻华贯。曾氏繇此遂兴。
张芸叟治平初以英宗谅闇榜赴春试,时冯当世主文柄。以公生明为赋题,芸叟误叠压明字,试罢自分黜矣,及榜出,乃居第四,芸叟每窃自念,省场中卤莽乃尔,然未尝辄以语人也。当世后不相闻。至元祐中,芸叟以秘书监使契丹,当世留守北门,经由,始修门生之敬,置酒甚驩。酒半,当世谓芸叟曰:京顷作知举时,秘监赋中重叠用韵,以论策甚佳,因自为改去,擢置优等,尚记忆否。芸叟方饮,不觉杯覆怀中,于是再三愧谢而去。前辈成人之美,有如此者。然得人材如芸叟者,虽重叠用韵,亦何愧哉。《石林燕语》:韩康公得解过省殿试,皆第三人其后为执政,自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拜相及再宰四迁皆在熙宁中。此前辈所未有也,苏子容挽辞云:三登庆历,三人第四入熙宁四辅中。
《青箱杂记》:洛阳龙门,有吕文穆读书龛云:文穆昔尝栖偃,于此初有友二人。一人则温尚书仲舒;一人忘其姓名。而三人誓不得状元不仕,及唱第文穆状元温已不意然犹,中甲科遂释褐其一人。径拂衣归隐后文穆作相太宗,问昔谁为友文穆即以归隐者对遽以著作。佐郎召之不起,故文穆罢相尹洛作诗曰:昔作儒生谒贡闱,今提相印出黄扉,九重鹓鹭醉中别,万里烟霄达了期。邻叟尽垂新鹤发,故人犹著旧麻衣,洛阳谩道多才子,自叹遭逢似我稀。所谓故人盖斥其友归隐者。
《宋史·司马光传》:光,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宋庠传》:庠弟祁,字子京,与兄庠同时举进士,礼部奏祁第一,庠第三。章献太后不欲以弟先兄,乃擢庠第一,而寘祁第十。人呼曰二宋,以大小别之。
《随手杂录》:杜常少年时,梦泛河至桥间,有自岸而呼者其岸,高峻常凡再跃始及岸一人引至大木间。见伟丈夫,衮服而坐人指之曰:天帝也,拜之常起。帝召常与钱二百文,曰:此尔及第人数再请之。则曰:过此天机不可泄也,常后应举累不第嘉祐末间,岁科举放登第者,二百人常遂中甲科时,英宗在谅阴中木者庙讳也。
《石林燕语》:苏子瞻自在场屋,笔力豪骋不能屈折于作赋。省试时欧阳文忠公锐意欲革文弊初未之,识梅圣俞作考官,得其刑赏忠厚之至论。以为似孟子,然中引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事不见所据亟,以示。文忠大喜,往取其赋则已为他考官所落矣。即擢第二,及放榜圣俞终以前所引为疑遂以问之子瞻徐,曰:想当然耳何必须要有出处圣俞大,骇然人已无不服其雄俊。
《渑水燕谈录》:孙莘老初为太平,令有吕同者学于孙一夕梦试南宫中高选主文孙也。衣绯鱼觉以告孙孙,曰:子学已充料,不日取高第。而某方仕州县何事文衡,况朱衣岂主文服邪。熙宁初,吕赴礼部试孙以记注。知谏院同知贡举尚衣绯,吕大喜必在高等俄又被黜大怅,恨自放江湖无复,宦意元丰初吕以五举免解再赴礼部。孙以秘书少监知举,尚衣五品服榜出吕预高荐。
真宗朝钱希白贤良方正擢第庆历中,子明逸子飞彦远子高相继制举登科。嘉祐末苏轼弟辙同年制策入等,衣冠以为盛事。故子高谢启云,两朝之间相继者,父子十年之间并进者,兄弟子瞻汝州谢表曰:兄弟俱窃于贤科,衣冠或以为盛事,而子瞻入等尤高。故谢启曰:误玷久虚之,等希白从孙藻。皇祐五年登进士第。是年,晚书中选后十年复登科举。谢启曰:十年三第屡玷于主,司一门四人无替于祖烈。艾颖侍郎少乡贡入京师,中途逢一叟谓颖曰:子相甚贵,此去当第授颖书一册,乃《春秋左传》颖熟读之。礼部试铸鼎象物,赋出所得书颖甚喜,援笔立成。若有相之者擢甲科。
吴文肃公奎将举贤良,一夕,梦入魏文帝庙召升殿顾问,群臣优劣公未及对帝曰:韩延寿为最是夕门下,抄书吏杨开者梦公读杨阜传翊日告公公异之,即取二传览之,及秘阁试六论一题,乃韩延寿杨阜孰优公遂膺首选。
《宋史·许将传》: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
《范镇传》: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之,馆于府舍,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自谦退,每步行趋府门,踰年,人不知其为帅客也。及还朝,载以俱。有问奎入蜀何所得,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世。宋庠兄弟见其文,自谓弗及,与为布衣交。举进士,礼部奏名第一。故事,殿廷唱第过三人,则首礼部选者,必越次抗声自陈,率得寘上列。吴育、欧阳修号称耿介,亦从众。镇独不然,同列屡趣之,不为动。至第七十九人,乃从呼出应,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自是旧风遂革。《常安民传》:安民,字希古,邛州人。年十四,入太学,有俊名。熙宁以经取土,学者翕然宗王氏,安民独不为变。春试,考第一,主司启封,见其年少,欲下之。判监常秩不可,曰:糊名较艺,岂容辄易。具以白王安石。安石称其文,命学者视以为准,由是名益盛。安石欲见之,不肯往。登六年进士举,神宗爱其策,将使魁多士。执政谓其不熟经学,列之第十。
《刘正夫传》:正夫,字德初,衢州西安人。未冠入太学,有声,与范致虚、吴材、江屿号四俊。元丰八年,南省奏名在优选,而犯高鲁王讳,凡五人皆当黜。宣仁后曰:外家私讳颁未久,不可以妨寒士。命寘末级。
《渑水燕谈录》:王彦祖初名元宗,庆历二年方胜冠廷试,应天以实不以文赋,罢寝旅舍,一人告之曰:今年未当中第。彦祖尤不平,且责之曰:子未尝见予程文,又未始知予生月,何从而知未中第。其人笑曰:君若中选赋题天字,在下君当三中选,皆然今题天字在上,第二字是以知其未也及唱名。果不预选次举春试不利于礼部。八月再预廷试,盖轸象天地赋又复黜。至皇祐五年免解赴礼部,前以卧疾,困眠梦至一大府,见二人因恳求平生禄命。二人笑不答再叩来年得失,其人指面前池水曰:但此头分流,君即登第。觉以为无理而池不能分流,决无中第望矣。久之乃寤即更名汾,以符水分之兆。及试礼部,严父莫大于配天赋廷试圜丘象天皆中,高选其后召试学士院。又赋明王谨于事天,得帖馆职皆符梦中之言也。《宋史·元绛传》:绛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九岁谒荆南太守,试以三题,上诸朝,贫不能行。长,举进士,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再举登第。
《陈希亮传》:希亮,字公弼,其先京兆人。唐广明中,避难迁眉州青神之东山。希亮幼孤好学,年十六,将从师,其兄难之,使治钱息三十馀万。希亮悉召取钱者,焚其券而去。业成,乃召兄子庸、谕使学,遂俱中天圣八年进士第,里人表其闾曰三俊。《春渚纪闻》:先友提学张公大亨,字嘉甫,霅川人,先墓在弁山之麓,相墓者云:公家遇土年有赴举者必登高第。初未之信,熙宁癸丑嘉甫之父通直公著登第,元丰乙丑嘉甫登乙科。大观己丑,嘉甫之兄大成中甲科重和,辛丑嘉甫之弟大受复中乙科此亦人事地理相符之异也。
《桯史》:临江谢氏世以儒鸣,元丰八年有名懋者及其弟岐其子举廉世充同登进士,第连标之盛侈于一时,时人谓之临江四谢。举廉字民师东坡尝以书与之论文,今载集中艮斋谔绍熙间位中执法,以厚德著盖其族孙也。
《中吴纪闻》:范文正公幼孤随母适朱氏,因从其姓登第时姓名乃朱说也。后请于朝始复旧姓,表中改用郑,准一联云志在投秦,入境窃同于张禄名非伯越,乘舟偶效于陶朱、范蠡、范睢事在文正用之,尤为切当今集中不载。
《宋史·苏轼传》: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寘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清波杂志》:熙宁五年,诏赐新及第进士钱三千,缗诸科七百缗为期集费进士诸科,旧用甲次高下率钱贫者或称贷于人,过于浮费至是始赐之。后以为例族叔初试宏博以所业投汤岐公时季元。衡南寿待制亦投文字,汤尝师之初许其魁夺一日。谓季曰近有一周某至先生当次其下既奏名季,果次焉。《闻见后录》:唐荆州每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曰天荒。至刘蜕舍人以荆州解及第,号破天荒东坡尝以诗二句遗琼州进士姜唐佐,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用此事也。题其后云:待子及第当续后句,后唐佐自广州随计过,许昌见颍滨时,东坡已下世,相持出涕。颍滨为足成其诗云:生长茅间有异方,风流稷下古诸姜。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目长。
《青箱杂记》:张师锡八十馀,卒又有喜子及第,诗曰:御榜今朝至见名心始安,尔能俱中第。吾遂可休官贺客留连饮,家书反覆看世科,谁不继得慰二亲难盖。张尝有中魁甲者,故得有世科之语。
《郡阁雅言》:王易简萧希甫下及第,名居榜尾,不看榜,归华山寻就山释。褐授华州幕官,后拜左拾遗又辞官归隐。
《宋史·李廌传》:廌,字方叔,其先自郓徙华。廌六岁而孤,能自奋立,少长,以学问称乡里。谒苏轼于黄州,贽文求知。轼谓其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拊其背曰:子之才,万人敌也,抗之以高节,莫之能禦矣。廌再拜受教。而家素贫,三世未葬,一夕,抚枕流涕曰:吾忠孝是学,而亲未葬,何以学为。旦而别轼,将客游四方,以蒇其事。轻解衣为助,又作诗以劝风义者。于是不数年,尽累世之丧三十馀柩,归窆华山下,范镇为表墓以美之。益闭门读书,又数年,再见轼,轼阅其所著,叹曰:张耒、秦观之流也。乡举试礼部,轼典贡举,遗之,赋诗以自责。吕大防叹曰:有司试艺,乃失此奇才耶。轼与范祖禹谋曰:廌虽在山林,其文有锦衣玉食气,弃奇宝于路隅,昔人所叹,我曹得无意哉。将同荐诸朝,未几,相继去国,不果。《甄栖真传》:栖真,字道渊,单州单父人。博涉经术,长于诗赋。一应进士举,不中第,叹曰:劳神敝精,以追虚名,无益也。遂弃其业,读道家书以自乐。
《名臣言行录外集》:陆象山先生登第,考官吕祖谦能识其文于数千人之中,他日谓先生曰:未尝款承教仅得之。传闻一见高文,心开目明,知其为江西陆子静也。
《宋史·孔文仲传》:文仲,字经父,临江新喻人。性狷直,寡言笑,少刻苦问学,号博洽。举进士,南省考官吕夏卿,称其词赋赡丽,策论深博,文势似荀卿、扬雄,白主司,擢第一。
《章楶传》:楶以叔得象荫,为孟州司户参军。应举入京,闻父对狱于魏,弃不就试,驰往直其冤。还,试礼部第一。
《王居正传》:居正,字刚中,扬州人。少嗜学,工文辞。入太学,时习《新经》《字说》者,主司辄置高选,居正语人曰:穷达自有时,心之是非,可改邪。流落十馀年,司业黄齐得其文,曰:王佐才也。及同知贡举,欲擢为首,以风多士,他考官持之,置次选。
《石林燕语》:熙宁初,改经义取士兴建太学讫崇宁罢科。秋赋每榜魁,南省皆迭为得。失始余中榜,邵刚魁得次,徐驿榜余干落。时彦榜黄中魁得次,黄裳榜侯绶落,惟焦蹈榜陶直夫落差一榜。次七榜李常宁毕渐李釜蔡嶷榜章綡,李朴蔡靖陈国林皆得马。涓何昌言霍端友榜费。元量王瞻陈宾皆落不差一人,亦何怪也,时谓之雄雌解元。
《宋史·喻樗传》:樗,字子才,历提举浙东常平,樗善鉴识,宣和间,谓其友人沈晦诚进士当第一。建炎初,又谓今岁进士张九成当第一,凌景夏次之。会风折大槐,樗以作二简遗之,后果然。赵鼎尝以樊光远免举事访樗,樗曰:今年省试不可无此人。于是光远亦第一。《陈贯传》:贯,字仲通,其先相州安阳人,后葬其父河阳,因家焉。少个傥,数上疏言边事。举进士,真宗识贯名,擢寘高第。
《墨庄漫录》:徐遹子闽人,博学尚气,累举不捷。久困场屋,崇宁三年为特,奏名魁时已老矣,赴闻喜赐宴于璚林苑,归骑过平康狭邪之,所同年所簪花多为群倡,所求惟遹至所寓花乃独存因戏,题一绝云白马,青衫老得官。璚林宴罢,酒肠宽平康过尽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后仕至朝官知广德军谢事而归,方亚夫几仲兴化军人五至省闱皆不捷,尝梦廷试而无试卷,甚恶之晚,以八行举诏免廷试,贾安宅榜唱名排入第一甲,以通直郎终。
《挥麈后录》:政和初,方允迪将就廷试前期闻御注老子新颁赐宰。执欲得之以备对会。允迪与薛肇明有连,亟从问之乃云:无有也。一日入薛书室,试启书箧,忽见之尽能记忆。洎廷试果发问毛达可友得对策。大喜即欲置魁选而强隐季渊明为参详官,力争谓其间赞圣德处,有一二语病必欲置十名之后。达可尤力辩,既而中夜思之时中人络绎于诸公间,万一转而上闻非徒无益乃议寘十二名。犹在甲科,是时,陈彦方以术得幸,又令使预占今岁甲科几人,彦云七人而中。人辈欲神其说,密喻主司仅取此数,既而傅崧卿以上舍薛尚友盛,并以执政子皆寘甲科,卒取十人。允迪乃在乙科第四,允迪即外舅之仲父也。《春渚纪闻》:李偕晋祖陈莹中之甥也,尝言其初被荐赴试,南宫试罢梦访其同,舍陈元仲既相揖。而陈手执一黄背书若书肆所市时,文者顾视不辍略不与客言。晋祖心怒其不见,待即前夺其书曰:我意相念,故来访子,子岂不能辍书相语也。元仲置书似略转首,已而复视书。如初晋祖复前夺书而语之曰:子竟不我谈,我去矣。元仲徐授其书于晋祖曰:子无怒我乎。视此乃今南省魁选之文也。晋祖视之即其程文三场皆在,而前书云:别试所第一人李偕,方欲更视其后,梦觉闻扣户之声,报者至焉。后刊新进士程文其帙与梦中所见无纤毫异者。
马魁,巨济之父,既入中年,未得子。母为置妾,媵偶获一处子,质色亦稍殊丽,父欣然纳之。但每对镜理发,即避匿。如有沮丧之容,父密询其故,乃垂泣曰:某父守官某所既解官,不幸物故不获归葬乡里,母乃见鬻得直将毕葬事。今父死,未经卒哭,尚约发以白缯而以绛䌽蒙之惧,君之见耳无他故也。涓父恻然,乃访其母以女归之,且为具舟载其资装遣之。是夕,涓母梦羽人告之曰:天锡尔子庆流涓。涓后生巨济即以涓名之。涓既赴御试。毕梦人告之曰:子欲及第,须作十三魁。涓数其在太学及预荐送止作十二魁,心甚忧之。殆至赐第,则魁冠天下果十三数也。
《青箱杂记》:孙枢密抃旧名贯,应举时尝梦至官府,潭潭深远,寂若无人,大厅上有抄录人名一卷,意以为榜。遍览无名有空白处抃欲填之,空中人语曰:无孙贯有孙。抃梦中即填孙,抃是岁果第三名。《齐东野语》:郑丞相清之在太学十五年,殊困滞无聊乙亥岁甫升舍选而以无名阙未及奏名,遂仍赴丁丑省试。临期又避,知举袁和叔亲试,别头愈觉不意,及试青紫明主恩诗,押明字短晷逼暮思索。良艰漫检韵中有赪字,可用遂用为末句云他年蒙渥泽方玉带围赪归为同舍。道之皆大笑曰:绿衫尚未能得著,乃思量系玉带乎。已而中选,攀附骤贵官至极品,竟得此赐。遂成吉谶以此知世之叨,窃富贵皆非偶然也。
《宋史·郭贽传》:贽历吏部尚书。卒,赠左仆射。贽初文赋有声,邑人同在籍中者忌之,潜加搆毁,自是连上不中选。洎贽再知贡举,邑人子以明经充荐,诏下日,悔泣而去。贽闻之,命其所亲召还,慰谕俾就举,遂预荐中第。
《洪适传》:适字景伯,皓长子也。幼敏悟,日诵三千言。皓使朔方,适年甫十三,能任家事。以皓出使恩,补修职郎。绍兴十二年,与弟遵同中博学宏词科。高宗曰:父在远方,子能自立,此忠义报也,宜升擢。遂除敕令所删定官。后三年,弟迈亦中是选,由是三洪文名满天下。
《前定录补》:清漳杨汝南少年时以乡贡试,临安待捷,客邸夜梦有人以油沃其首。惊而寤榜,既出,辄不利如是者,三窃怪之绍兴乙丑复与计偕惧。其复梦也。榜揭之,夕招同邸者告以故益,市酒殽明烛,张博相与剧饮期以达旦,夜向阑四壁咸寂有仆曰:刘五卧西牖下呻呼。如魇亟振而呼之,醒乃具言初以执炙之勚视博方酣,幸主之不呼窃就枕。忽有二人者扛油鼎自楼而登,仓皇若有所访,顾见主之在坐也,执而注之。我怒而争,是以魇汝南闻之大恸曰:二千里远役今复已矣,同邸亦相与叹咤为之。罢博及明漫强之观榜而其名俨然中焉。视榜陈于地黯若有迹,振衣拂之油渍其上盖御史莅书,淡墨以夜仓猝。覆灯碗吏不敢以告也。宛陵吴胜之柔胜淳。熙辛丑得隽于南宫将赴廷,对去家数十里,有地名曰:朱唐舟行之所必经里之士。夜梦有语之者曰:吴胜之入都至朱唐而反矣,起而告诸人时吴有亲在垂白意其或尼于行也。私忧之既而无他集英赐第乃在第三甲上曰:朱端常继之者,曰:唐廙始悟所语。里士怒曰:吴胜之登科,何与我事。鬼乃侮我邪。二事绝相类要知科第有定分非可以智力求也。唐有升甲恩今登科记非元次第云:汝南余外祖母杨宜人之兄也。家能诵传之嘉定庚午余官,故府与胜之为僚皆亲闻其言。
《二老堂诗话》:绍兴二十七年,御筵进士四百二十六人,温州王十朋为之首其乡人吴己正缀。末特奏状元则福州李三英例赐,出身附名正奏之后,己正有诗举头不忍看,王十回首犹欣见李三。
《续明道杂志》:喜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凡人小小通塞,亦先有符兆,不可诬也。某应举时已获荐赴南省僦居,省前汴上散屋中初入屋悬寝。帐忽见余帐后有黄草新绳子垂下,草甚劲紧,自相纠绕成一及字余曰:此乃佳兆。盖闻人谓登科及也,省试罢归省榜将出复至京师寓相国寺一乡僧院中,晨起嗽口喷水门上,觉水湿处隐然有字,因洗视之,乃四字云:荣登在即也。是岁余叨忝。
《宋史·吕祖谦传》:祖谦为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尝读陆九渊文,喜之,而未识其人。考试礼部,得一卷,曰:此必江西小陆之文也。揭示,果九渊,人服其精鉴。
《萧燧传》: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累官参知政事。子达,登淳熙十四年进士第,唱名第四,孝宗曰:达才气甚佳,父子高科,殊可喜。
《葛邲传》:邲,字楚辅,其先居丹阳,后徙吴兴。世以儒学名家,高祖密至邲五世登科第。
《前定录补》:淳熙中,汪玉山为大宗伯知贡举将就道有一友人平生极相得。屡黜于礼部,心甚念之。乃以书约会于富阳一萧寺与之对榻。夜分密语曰:此行必典贡。举兄可一就省试初场易义,冒中可用三古字以为验其人,感喜玉山既知贡举,授卷卷中果有用三古字遂径批上,置之前列及拆号非友人也。窃怪之数日,友人来见玉山怒责曰:此必足下轻名重利售之他人,何相负如此友人。曰:予以暴疾,几死不能,就试何敢漏泄他人。玉山终不释,未几以古字得者,来谒玉山,因问曰:初场易义冒中用三古字,何也。对曰:此事甚怪公,问不敢不以实对启。行就试假宿富阳某寺中与寺僧閒步庑下见一棺,尘埃漶漫僧曰:此一官员女也,殡此十年,无人来取,又不敢葬。相与默然,叹息是夕梦一女子行庑下谓予曰:官人赴省试初场,冒中可用三古字必登高第。但幸勿相忘,使妾枯骨早得入土,既觉甚怪之,遂用其言果叨前列近遣人往寺中葬其女矣。玉山惊叹。《宋史·叶味道传》:味道,初讳贺孙,以字行,更字知道,温州人。少刻志好古学,师事朱熹。试礼部第一。时伪学禁行,味道对制策,率本程颐无所避。知举胡纮见而黜之,曰:此必伪徒也。既下第,复从熹于武夷山中。学禁开,登嘉定十三年进士第。
《游宦纪闻》:先伯讳大正,字汝弼,登淳熙丁未第,初隆兴乙酉诸乡举时,主司命题云:平康正直彊。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已,而春官失利,梦神人告曰:汝若再遇四克,始克有济自以为经旨中,别无四克矣。淳熙丁酉再试题云: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场中遇程三畏字景宣厉声云:汝弼可贺矣。不记向时之梦耶。今果有四克。是年,遂再荐景宣为解首。嘉定辛酉乡人王佐起莘以免举赴省。忽一日,告从侄庆辰云:昨宵梦赵宰拉赴鹿鸣,与公邻坐已。而杳然后三举庚午庆辰豫荐时新举只六人,宰招已第者十人,同宴。起莘豫焉果与庆辰邻坐信知得失,莫非前定。云:鄱阳自雍熙乙酉梁颢榜至绍定己丑,登科者五百七十馀人,其间三世联登者,唯三家。龙溪先生、汪藻、汪槃、汪谷、张宗谔、张琮、张棫、鲍煜、鲍安、世鲍升之。汪氏之登科者七世,张氏今亦六世,然非正嫡相续也。鲍氏安国安行安世兄弟三科连中,故程文昌伯禹赠之诗,有七年三破桃花浪之句。其馀父子兄弟俱中科第者甚多,不胜纪载。
《癸辛杂识》:林乔,泉州人,颇有记问初游京庠宝祐癸丑买福州待补,作申如名纳卷题出言行,枢机动天地,遂中魁选欲参学为人所攻而止久之上书,特补保义郎领钱,亿万往谋北事时景定初也,继又赴有官漕试得荐登第。
陈绍,天台之仙居人,初名诏,宋淳祐丙申尝魁,漕闱后游上庠欲改名或有言增损偏旁可也,昔先圣本名兵,已乃去。其下二笔,遂易今名登第,及问其语所本,则不能知所谓异闻也。
南康刘以仁,尝手杀其叔里族买静不经有司。后竟登宝祐癸丑第,及官长沙,令江古心尝云糊名考校中。诸行百户,无所不有。虽盗贼大辟,亦可登科改秩云。
《宋史·徐霖传》:霖字景说,衢州西安人。年十三,有志圣人之道,取所作文焚之,研精《六经》之奥,探赜先儒心传之要。淳祐四年,试礼部第一。知贡举官入见,理宗曰:第一名得人。嘉奖再三。登第,授沅州教授。
《齐东野语》:莆田方翥试南宫第三场,欲出纳卷有物碍其足视之,则一卷子止有前二篇,其文亦通畅,不解何以不终卷而弃于地也。翥笔端俊甚以其绪馀足成之,并携出中门投之幕中。一时不暇记其姓名,翥已中第,亦不复省。问他年翥为馆职,偶及试闱异事因及之偶有客在坐同年也默不一语。翌日,具冠裳造方自叙本末言试日,疾不能支吾扶拽而出所谓试卷者,莫记所在已,绝望矣。一日榜出,乃在选中,恍然疑姓名之偶同。幸未尝与人言亟入京物色之良是借真卷观之,俨然有续成者竟莫测,所以今日乃知出君之笔,君吾恩人也。方笑谢而已,按冯京知举张芸叟赋公生明重叠用韵已,而为第四名。窃怪主司卤莽,及元祐中使卤过北门,冯为留守,始修门生敬适饮酒。冯因言昔忝知举秘监赋重叠用韵以论策佳辄为改之。擢寘高第颇记忆否芸叟方饮不觉酒杯覆怀,再三愧谢与此略同。
《癸辛杂识》:林竹溪希逸字肃翁,又号鬳斋,福清人乙未吴榜,由上庠登第,凡三试皆第四。是岁真西山知举莆田王迈实之亦预考校西山,欲出尧仁如天赋立说尧为五帝之盛,仁为四德之元,天出庶物之首,西山以此题为极大。实之云题目自好,但矮些个西山默然,林居与王隔一岭素相厚,善省试前林衣弊,衣邀王居密扣题意,王告以必用圣人以天下为一家,要以西铭主意自第一,韵以后皆与议定,首韵用三极一家,次韵云大圣人之立极合天下为一家,四韵尧宅禹宫大铺叙,西铭至是西山局于无题可拟,乃谓实之曰,日逼无题,奈何王以位下,辞避西山,再四扣之不已,王久之若不得已,乃以前题进并,题韵之意大略西山击节,至引试日题将揭晓,循例班列拈香象,方对越闻王微祝云:某誓举所知神,其鉴之。是时乡人林彬之元质亦在试中,上请以乡音酬答亦授以意亦预选云。
《齐东野语》:朱承逸居霅之城东门,为本州孔,目官乐善好施,尝五鼓趋郡,过骆驼桥,闻桥下哭声甚哀,使仆视之,有男子携妻及小儿在焉,扣所以云,负势家钱三百千,计息已数倍,督索无以偿,将并命于此。朱恻然,遣仆护其归,且自往其家正见债家,悍仆群坐于门。朱因以好言,谕之曰,汝主以三百千,故将使四人死于水,于汝安乎。幸吾见之耳,汝亟归告汝主彼今,既无所偿,逼之何益,当为代还,本钱可亟以元券。来债家闻之惭惧,听命即如数取付之,其人感泣,愿终身为奴婢不听,复以二百千资给之而去。是岁生孙,名服,熙宁间中榜第二人,仕至中书,舍人次孙肱亦登第,著名节,即著南阳活人书者。服子彧即著萍洲可谈者,遂为吾乡名族焉。天之报善昭昭也,如此癸辛杂识,留忠斋梦炎,徐眅霖在衢校俱受知于俞教任礼。俞善濮斗南俞以二人属之,徐魁南宫留亦中选,每同诣濮,又同寓邸,而徐日湎于酒,无所闻知。时穆陵书后乂,克艰二语以锡丞相史嵩之谢表,及记皆濮所为。留刺知之,不以语徐,遂以自拟对策,遂冠多士云。
范元章向在魏明己,馆中尝赴省试,梦至大宫殿手执文书历阶而上自顾其身则挂绿衣既。而有衣皂褙者亦欲进为左右所,却以为无绿衣而不可进,范遂脱所衣绿袍与之其袍内乃。著粉青战袍旁有嘲之者答云,无笑此乃银青袍也,及寤虽喜衣绿之吉,又有脱袍之疑既而中第辞魏。氏馆继之者乃蜀人,税某也次举亦第于是脱袍。之徵已验独不晓银青之说然自喜以为此必异时所,至之官也临盐仓批满则谢,堂实尹京其衔乃银青光禄。大夫时事已异仅止于此是以知,人生皆有定分不容少。有侥倖也徐霖字景说号径畋,三衢人为南省第一人。首伏阙诋史嵩之不报嵩,之谓人曰朝廷大比所费不知其,几合天下士仅得一省,元乃是狂生可以为世道叹,于是虚名顿增未,几有徐元杰之狱上书攻郑寀不明此冤径去国寀上疏留之于是,传旨俾宰执留之又令左司尹焕面留,又令姚希得传旨勉谕毅,然不从而去往,往沽激太过人亦,薄之其居衢也于所居画诸葛武侯像终日,与之对坐论天下事诸。阉畏其吻竞致金帛,皆受之其回字有云承惠,兼金束帛足。见尊贤,崇道之意赵汝腾时为,从官上疏力荐至比之为范文正公屡有召命,皆不就及除著作郎则翻。然而来举止,颠怪妄自尊大凡士子,之来受教皆拜,庭下霖危坐,受之不发一语瞑目坐,移时豁然而起有黠者俟其瞑目亦效之俟其,跃然而起亦起从之霖曰汝已得道,矣夏月京府命工搭盖松棚适,一匠者衵服破绽见,其二子霖竟牒天,府云某人受役而,不主一合从,重挞随行一童厅吏,或以果饵与之霖适见并厅吏,解天府谓某吏坏其,太极都城无不传,以为笑甚至,乘醉而入经筵自称,为宗师及兼宰士则妄有更改未几轮,对竟论乞劾罢台谏,于是御笔有云徐霖,以庶官而论台谏京尹要朕,必行事关纪纲前所未有,昨以去余晦为是今乃疏蔡抗为奸言及朝士亲填姓名怀情不,一首鼠两端可与在外差遣尚迟回不,去赵汝腾往视趣其出,关盖霖之无忌惮皆汝腾成,其狂至目汝腾为大宗师己为小宗师递相汲引霖既去汝腾亦,不自安遂自补外未几察官萧泰来数,十二狂不可治郡于是声名扫地矣。《金史·世宗本纪》:大定二十六年十一月,上谓宰臣曰:女直人中材杰之士,朕少有识者,盖亦难得也。新进士如徒单镒、夹古阿里补、尼庞古鉴辈皆可用之才也。起身刀笔者,虽有力可用,其廉介之节,终不及进士。
《尼庞古鉴传》:鉴,名外留,隆州人。识女直字及汉字,登大定十三年进士第,调隆安教授。改即墨主簿,召授国子助教,擢近侍局直长。世宗器其材,谓宰臣曰:新进士中如徒单镒、夹谷衡、尼庞古鉴,皆可用也。《李石传》:石子献可,字仲和,大定十年,中进士第。世宗喜曰:太后家有子孙举进士,盛事也。
《夹谷衡传》:大定十三年,刱设女直进士举,衡中第四人,补东平府教授。调范阳簿,选充国史院编修官,改应奉翰林文字。
《裴满亨传》:亨性敏习儒,大定间,收充奉职,世宗谓曰:闻尔业进士举,其勿忘为学也。二十八年,擢第,世宗嘉之,升为奉御。
《董师中传》:师中弟师俭,初业进士,欲籍其资荫。师中保任之,密令人代给堂帖,使之肄业。师俭感其义方,力学后遂登第。
《续夷坚志》:太原王,氏上世业医有阴德闻里中王君玉之父翁母皆敬神佛一净室中安,置经像扃鐍甚严于洒扫母亦亲为之,一日晚入室中焚诵忽供几,下一细小物跳跃而出,有光随之,须臾作声如马嘶母起立祝曰,古老传有金马驹今真见之果,欲送福来老妇衣衿中即以衿迎,之此物一跳而上视之金马也,君玉以天眷二年弟器玉汝玉皇统元年相次科第乡人荣之号三桂王氏府第,并以三桂名所居之坊翁四子三子,登科一子以荫补至其孙仲泽复为名进士文章政事谈辩,字画大为时辈所推金马方广三寸金作,枣瓤色项颈微高尾。上揭如艾炷髀股圆滑兵乱之后予曾见之。
《金史·章宗本纪》:承安五年二月丁未,上与宰臣论置相曰:徒单镒,朕志先定。贾铉如何。皆曰:知延安府事孙即康可。平章政事万公亦曰:即康及第,先铉一榜。上曰:至此安问榜次,特以贾才可用耳。
《续夷坚志》:张衮,字君冕,父仲和,少为府史,好祈仙。一日,黄翻绰降因留事之。谓之,黄真人悬笔画像前,每事问之君冕。崇庆二年,赴帘试,仲和问:云儿子入试御题得闻乎。批曰:天机不容泄。及试期过,问之,即批云:臣作股肱弼予违赋成迹。纪太常诗又问儿登第否。批曰:黄裳头,绿衣尾,张不解,请解之。又批曰:天机不容泄。及四月,当唱名,又问。榜旦:夕至幸先。告之即批云:绿衣者,非君冕名乎。及榜至,黄吉甫真第一,而君冕名最下。
《金史·宣宗本纪》:兴定五年,省试经义进士,考官于常额外多放乔松等十馀人。有司奏请驳,上已允,寻复遣谕松等曰:汝等中选而复黜,不能无动于心。方今久旱,恐伤和气,今特恩放汝矣。
《续夷坚志》:张华子野易无体榜。廷试后,与诸生坐庭中。忽一鸟,御小绿衣。判官堕几,上未几子野擢上。第李都运有之,高户部唐卿赵礼部廷玉读书永平西一山寺,腊月,桃树一枝作花大,金蝉集其上,又竹林出一笋,因题所居为三秀轩。后三人皆登上第极品,《辍耕录》:段吉父先生母夫人刘双。目久失明,医弗能愈,先生中乡举。一目忽自见物,先生及第一目又如之虽。夫人喜溢于中不自知,其然亦先生学业有成所致也。传曰立身扬名以显,于后世孝之至也。其此之谓与先生,讳天祐汴梁。兰陵人仕至浙江儒学提举。
《续前定录》:奉新王文博名载,梦与刘铸到南昌,经江西省署,见放乡贡进士榜谛。视之,高悬朱牌十枚,上书金字,日光炫耀,不可读。忽一隶卒前曰曰:第一名南昌熊,谊汝居第六。遥呼铸曰:尔名亦在后。须臾,有红英佩刀者十馀人,自省中欢而出,似相逼逐战。惊寤,明发为人,言皆大笑。当是时,大都督朱公镇,南昌干戈方殷,谓安有贡举之事。后八年,为洪武庚戌始设科。江西四十名额,南昌占其十。十名中,熊谊冠首正,符朱牌之数载,却在通榜第六铸,居十九。及试大廷载,又中第二甲第六名,一一皆验。
《琐缀录》:永乐乙未,始开科。于北京王忠肃翱名,在第五文庙见公名,即喜北京。初启会闱,而魁得畿甸士。遂以布衣召见,赐酒饭。后公官至宫保太宰,寿禄名位,非常可及,遭际有自来矣。
《大政纪》:永乐二年三月壬寅,命工部建进士题名碑于国子监,命侍读学士王达撰记。
永乐九年三月,命工部建进士题名碑于国子监。《大宾辱语》:孔谔山东曲阜人,永乐中举乡试,上以圣裔欲宠异之特赐进士,官左春坊中,允赐宅一区。命教皇太子谔师道,严正不阿。
《双槐岁抄》:予应景泰七年乡试。七月时,同郑贤李浚自石岐登舟,忽千户林兴来送揖,贤及予曰,兴梦最验,恭喜二位俱登第矣。郑秀才名在前列,但由字上如卢状,殊不可识岂传胪之兆耶。黄秀才中五十七名,梦中见之甚真,浚不悦佯醉,而卧兴遂辞去。及揭晓,予叨领荐额恰如其数。有郑贤在于前乃灵山人也。钟振十二三时,受业于莫南沙氏馆里,中予先君晨夜必数至。焉一日,先君晨至,语莫师曰:夜来梦中闻鼓角声,将及门一人驰入。报云:阁老来。吾遽出,则朱衣悫,头人已坐厅事,侍卫森严。吾方伏谒。朱衣人问曰:汝郎钟振安,在吾应云,从师读书。朱衣人起,而顾。吾曰:我袁炜也,一看汝郎耳,莫以为奇。令记之,予先君时亦举以语人。不一岁为嘉靖戊戌,得观其年会元,卷惊语先君。及予曰:前梦殊异,今符其名矣,予因得稔闻之。迨予贡春曹始知,元丰翁为礼书,心颇动。及考科举,即蒙见许。遂由礼部领荐至会试元翁为大座。主填榜之夕,及予名。见岁贡士有以金星桥事,为疑者停笔。久之,元翁闻之遽呼曰:是由礼部举者。年未,三十命填之后数日,班参于西城内直元翁特呼,予名出班令,再揖语。主政何龙崖曰:此我两度门生也。予始领荐,时始语人以梦。有告袁公者云,万里之外,二十六七年之前,有此梦。今既验于钟生公,践台鼎当不远矣。不二月,而公被命入阁闻者异之。《西樵野记》:江西贡士罗伦成,化丙戌与里人刘忠同赴春,闱发程以家累所羁,晚至京师舍馆,尽为他人有之觅。一晦室尘垢绕梁,扫除间,梁上坠下一轴罗素丝笺。舒视之,模糊莫辨,乃以水固浣之,图有一枝梅,上栖双鹊。款书报状元三字。罗怀之,圭角不露。至揭晓,二人皆登第,罗伦则状元也。
《湖广通志》:顾阙,字子良,一字桂岩,问之弟也总角即志,道德厌薄,举子业其父,敦尝叩之,曰:汝欲何为。对曰:欲不臣不仕耳。复问曰:欲驾风鞭霆耳。父怃然,不乐曰:闻之志与天齐者不祥阙。乃就帖括弱冠举于乡重,难违亲,计偕强之行试毕,即归省。至家,被褐寂然,父意其落第,也询之曰:儿已登春官榜矣。
《铅山县志》:费宏年,数岁书过目成诵,稍长,负文名年十六,与季叔瑞同领乡荐甲辰试。春官不利卒业,北雍至是中榜。年二十,纪恩,诗曰:鹓班济济,听胪传惊喜,龙头属少年。明主拔才真十五寒,儒对策愧三千百年,拜舞天心悦六字。亲题,御墨鲜观,榜共随,仙乐出,文星灿烂晓云边。其二曰,有诏南宫宴,茂才主筵仍遣上公来。需云散,彩浮瑶席湛露。分香溢,玉杯天近帝居,春似海乐,兼胡部鼓,如雷宫花斜压誇冠重。知是琼林醉后回。
《山西通志》:嘉靖二十七年,猗氏王鉴村,杨锦妻范氏半夜发付次子联芳考试,天开西北见玉帝,二神将后联芳登第。
《鹤庆府志》:万历四十六年秋,玉屏山石窍内,光澈如火。是年,发科九人今呼为文星石。
《甲乙剩言》:乙未春试前一夕,余忽梦见冕服一人坐殿上,召余入试,既入,则先有一人在坐者呼之曰:易水生未几。殿上飞下,试目一纸视之,有晋元帝恭默思道七字,翻飞不定。余与易水生争逐之竟为彼先得,余怒力往斗击,而觉为不怡者久之及入会场。第一题是司马牛问仁章始悟,所谓晋元帝者姓司马。元帝是牛金所生,以二姓合为司马,牛也恭默思道。是讱言破无意耳,可谓大巧第。易水生不解所谓。及揭榜,则汤宾尹第一盖以易水二字为汤也。然梦亦愦愦书,法以水从易音,阳非易也。观此,则天上主司,且不识字何。尤于浊世司衡者乎。
《异林》:杨中丞,一清居京师时,其友王溥,武昌人,也计偕而来。尝同旅舍,礼试已毕,比将撤闱中丞。夜梦入府院中,左右文书狼藉满案。有一文秩,即启视之乃试录展览始末,悉便记忆。既觉即与溥言曰,公等成败吾已卜矣,溥戏诘之,具白其故溥曰:当有溥名否。曰:无也,武昌一郡当得几人。曰:合有二标,一在通城,一在江夏。溥曰:谁为第一。曰:当是吴人。又问:其次。曰:海南丘公雅,所称赏是其人也。溥曰:颇忆其文乎。便了了诵之,一无遗脱,且曰:曩论式唯是一篇,今岁文场当有联璧。溥笑曰:公言,若验可谓通神。既而溥果下第,第一人乃是松陵赵宽,廉使其次,即今孙光禄交盖丘公门士也谓二标者,通城刘绍元,江夏许节检,阅文录得论二篇其他记诵不爽,豕亥溥大惊异。知公非常人矣。又明年,溥始登第,寻亦仕,为南康太守。
《涌幢小品》:万历三十年,德平葛祥宇宅产芝,明年登科。
三十一年,费县王左海新城王荩臣宅皆,产芝。明年俱得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