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选举典
第八十一卷目录
乡试部汇考三
皇清〈总一则 顺治八则 康熙二十则〉
乡试部艺文一
送洪儒卿赴乡举序 唐欧阳詹
请依旧封弥誊录考校举人 宋包拯
谢解启 李廌
泉州科举谕士文 真德秀
上仓守李爱梅谢解 文天祥
龙泉县监漕乡举题名引 前人
上权郡陈通判卨谢解 前人
谢解启 元阎复
题江西乡闱录后 明何乔新
山东乡试录序 王守仁
示徐曰仁应试 前人
云南乡试录序 杨慎
顺天府乡试录序 王维桢
江西乡试录后序 曹于汴
福建乡试录后序 唐顺之
贵州乡试录后序 钟惺
选举典第八十一卷
乡试部汇考三
皇清
国初定乡试之制。
《大清会典》:凡考试官员,顺治初定题差考试官日期。
云南贵州四月初十日题,四川、广东、广西、福建五月十二日题,浙江、江西、湖广六月十三日题,陕西、江南六月二十三日题,河南七月十三日题,山东、山西七月二十日题,顺天八月初四日题。
凡入场官员又定,顺天用监试御史二员入场总理诸务,巡察御史二员搜检。各生进场,系顺天府咨呈都察院,都察院转咨礼部,坐名题差其外帘,各官共用十六员。于八府知县教官内科甲出身者,由顺天府府尹行取题用,各省用巡按御史为监临官。
凡副榜又定,直省乡试卷有文理优长限于额数者,取作副榜与正榜同发。
顺治二年
《大清会典》:凡乡试中额,顺治二年题准顺天中式一
百六十八名,内直隶生员贝字号中一百十五名,北监生皿字号中四十八名,宣镇旦字号中三名,辽学奉天府学夹字号中二名。江南省中式一百六十三名,内南监生皿字号中三十八名,浙江省中式一百七名,江西省中式一百十三名,湖广省中式一百六名,福建省中式一百五名,河南省中式九十四名,山东省中式九十名。广东省中式八十六名,四川省中式八十四名,山西省中式七十九名,陕西省中式七十九名。广西省中式六十名,云南省中式五十四名,贵州省中式四十名。 罢南雍裁监生,中额归国子监,共八十六名,增江南生员,中额二十名。河南乡试,孔裔用耳字号,中一名。
顺治五年
《大清会典》:顺治五年,定辽学生员每科额中举人三
名。
顺治八年
《大清会典》:顺治八年,
恩诏顺天、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加中十五名。〈
《易经》四名,
《诗经》五名,
《书经》三名,
《春秋》二名,
《礼记》一名
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广
东、四川加十名。〈
《易经》三名,
《诗经》三名,
《书经》二名,
《春秋》一名,
《礼记》一名〉广西加五名。〈
《易经》一名,
《诗经》二名,
《书经》一名,
《春秋》《礼记》共一名,于二经卷内优者取之〉裁江南生员,中额二十名。〉
凡八旗乡试。顺治八年,题准满洲蒙古汉军生员开科乡试于顺天,举人定额外,取中满洲五十名,蒙古二十名,汉军五十名。各衙门无品笔帖式,亦同生员应试,其满洲蒙古或翻译汉文一篇,或作满文一篇,汉军作汉文。第一场四书文二篇,经文一篇。如未通经者,作四书文三篇。第二场论一篇,第三场策一道,至次科第一场四书文三篇,经文二篇,第二场论一篇,判五条,第三场策三道。已后应试,俱照汉人例行,其满洲蒙古生员笔帖式,同列一榜,不论满洲蒙古,
取文字优者为第一名,汉军生员、笔帖式、汉生员、监生同一榜,不论汉军汉人,亦不论生员监生,取文字优者为第一名,其馀名次俱以文字高下为前后。其
进呈试。录两榜士子及考试等官姓名,一体开列
题名,录满洲蒙古一本,汉军汉生监一本。顺治九年
《大清会典》:顺治九年,
上幸学,加监生中额十五名。
顺治十一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一年,
恩诏顺天加中十名。江南、{{padding-left|2em|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加中七名。
《春秋》一名,
《礼记》一名山东、山西、河南、陜西、广东、四川加中}}五名。又题准乡试副榜,生员照各省大小量定,名数送监,充监生。顺天二十名,汉军五名,江南十二名,浙江十名,江西十一名,湖广十名,福建十名,山东九名,山西八名,陕西八名,河南九名,四川八名,广东八名,广西六名,其送监副榜俱以前列名数起送,其副榜前列以文字优长为主,不拘经房,仍将送监副榜,朱墨卷一并解部,磨勘如有冒滥文字不通者,将考官一体纠参,永为定例。
顺治十三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三年,减定乡试中额,满洲中四十
名,蒙古中十五名,汉军中四十名。
顺治十四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四年,停止八旗考试。 又题准监
生中额照南北分卷,直隶八府,延庆保安二州,辽东、宣府、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西编北皿字号,江南、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编南皿字号,照应试生多寡数,分派中额。 又题准孔颜曾孟四氏子弟,试卷仍同编耳字号,文优者取中二名。
顺治十七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七年,题准乡试中式照旧额减半,
顺天中一百五名,江南中六十三名,浙江中五十四名,江西中五十七名,湖广中五十三名,福建中五十三名,河南中四十七名,山东中四十六名,广东中四十三名,四川中四十二名,山西中四十名,陕西中四十名,广西中三十名,贵州中二十名,云南初定首举乡试,照旧额取中。
康熙元年
《大清会典》:康熙元年,题准乡试停止,取中副榜。
康熙二年
《大清会典》:康熙二年,题准云南乡试照例减半,中二
十七名。 又题准巡按已经裁撤,用该巡抚监临,其江南省江宁凤阳安徽三巡抚,挨取监临,永著为例。提调例用布政司官二员,监试用按察司官二员,如布政司署理监临事务,则以按察司充提调。守巡等道充监试,如按察司署理监临事务,则以守巡等道充提调监试。其印卷收掌,受卷弥封,誊录对读等官,以府佐贰首领,并州县正佐内由正途出身,各官选用,其巡绰、搜检、供给等官,于卫弁杂职内取用。 又
谕满洲蒙古汉军生员,俱准乡试中式者,送吏部
录用,不中者革去生员。
康熙三年
《大清会典》:康熙三年,题准乡试正副主考,不必指定
某衙门官差往某省各衙门,应差官员职名通行开列,题请
钦点。 又题准顺天乡试停止,御史坐名题请之例
通行开列,密题
钦点。外帘各官,亦与主考同考官,通行开列,密题钦点。
康熙五年
《大清会典》:康熙五年,题准直省正副主考官,令内院
吏部礼部公同考选差,往其各省同考官,令该巡抚提学公同考选派用。 又议准各省乡试同考官,以本省内进士举人官员,用如不足于邻省聘取。
康熙八年
《大清会典》:康熙八年,
上幸学,加监生中额八名。又
恩诏顺天、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加中十名,〈各经加中
照顺治十一年顺天例
山东、山西、河南、广东、陕西、四川加
中七名,〈
《易经》二名,
《书经》二名,
《诗经》二名,
《春秋》《礼记》共一名〉云南、贵州、广西加中三名。〈
《易经》一名,
《诗经》一名,
《书经》《春秋》《礼记》共一名〉奉天府夹字号加一名。 又题准顺天江南正副主考,浙〉
江、江西、福建、湖广正主考,差翰林八员,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副主考,山东正主考,差科臣五员,山东副主考,山西正副主考,河南、陕西正主考,差光禄寺少卿一员,吏礼二部司官各二员,河南、陕西副主考,四川、广东正副主考,广西、云南正主考,差户兵刑工四部司官各二员,广西、云南副主考,贵州正副主考,差行人二员,中书评事各一员,如光禄寺官缺,以户兵刑工四部司官充山西副主考,中书行人评事充广东副主考。凡应差八员,总送十六员。应差五员,总送十员。礼部会同内院,拟定正陪疏请
简,命其顺天房考,听礼部会同吏部选用。江南房考,
听提学会同巡按及布按二司选用,务取洁守实学,每十员用二十员,公同阄定取,充内帘房考。 又题准八旗复行乡试,满洲蒙古编满字号,取中十名,汉军编合字号,取中十名。
康熙十一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一年,覆准光禄寺官或缺,应于太
常太仆二寺少卿内取一员,充山西正主考,如光禄太常太仆三寺少卿俱缺,照八年例行。又题准各省乡试,内阁、进士、中书与各衙门应差官员,一体开列题差。
凡正副主考、同考、及执事等官,入场日簪花筵宴。主考同考给表,里出场次日簪花筵宴。 又议准直省乡试,仍取副榜照旧例,外增满洲蒙古五名,云南五名,贵州四名。 又议准增监试满御史二员,巡察满御史二员。
康熙十四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四年,
谕直省典试官员各衙门堂官,慎选学行兼优者,送
部。 又
谕江南典试官,著照浙江一体题差。
又定停分房取士例,各经同考官公阅公荐,增
《春秋》《礼记》房考官各一员。 又题准出场次日筵宴一次,馀俱停止。
康熙十五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五年,停止八旗考试。
康熙十六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六年,特行乡试,顺天专差考试。山
东、山西、陕西会在河南考试,湖广、江西会在江南考试,每科举十五名,取中一名。
康熙十七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七年,题准直省正副主考,除曾经
典乡试及会试分房不开外,其现在各衙门应差各官,不开正陪俱通列职名,题请
钦点。
命下日转行兵部,各给邮符,刻期起行。不得淹留京
邸。 又定在京同考各官,除郎中不差外,吏部取各部员外,主事中行评博,国子监科甲出身官员及近畿,廉慎素著,科甲推知,开列职名,上请
钦定,其守部进士亦尽行开列,仰凭
钦点。即日入闱,在外同考各省督抚公,慎酌量扣,定
日期密行,倍取本省及邻省才望素著推知,或科甲教职,到省即日公阄入闱,以绝弊窦。以上各同考官,先取甲科,如甲科不足,兼取乡科。康熙十八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八年,议准内帘,用纠察满汉御史
各一员。
凡顺天乡试,礼部拨善书儒士六名,劄发顺天府入场办事。
凡各直省乡试,取医士一名,入场听用。
康熙二十年
《大清会典》:康熙二十年,议准增顺天府乡试中额五
名。 又
恩诏加二十三年乡试,中额大省十名,中省七名,小
省三名,奉天一名。
康熙二十三年
《大清会典》:康熙二十三年,题准入场出场,簪花筵宴。
及入场,给表里俱照旧例行。
康熙二十六年
十月初三日,
上谕内阁,今年各省乡试正副主考,朕所未识者颇
多,止据本内开列之人酌量点用,今览各省进呈题名录,内所出题目,未当者甚多。如福建省试官所出第三场策,内问台湾一段,并不知地方形势,事宜蒙昧,出题悖谬已极。此外各省亦有未当者,汉大学士学士等将各省呈览题目及题名录,详加检阅,若有悖谬最甚者,察出参奏。
礼部则例,礼部覆宪臣董疏查定例,内顺天府
同考官,除郎中不便与差外,将六部员外,主事、评博、中行国子监科甲出身官员及近畿进士、知县并守部进士,尽行开列,仰凭
钦点。如临期,进士官乏员,方将举人内文学素优者,
选择开送等语,查邻省亦有乡试,其邻省官员不必行取,至六部员外、主事中行评博、内阁、中书国子监、科甲出身官员、守部进士等俱住京。日久预先揣摩,或有嘱托之弊,亦未可定相。应如左都御史董所题嗣,后六部员外郎,主事中书等官及守部进士俱停,其开列止用直隶所属进士知县、举人知县等官,不论已未分房,至考期将近,由顺天府照例咨呈吏部,吏部行文。直隶巡抚取进士知县三十名,如进士知县不足,用举人知县共起送三十名,量计道里远近,限八月初一日来京,住顺天府内。八月初四日,具题,初六日吏部宣
旨毕,即与正副主考监试等官一同入场,仍令顺天
府该城御史严加察访,不许知县等官私与在京人员往来,如有违者,即行题参。康熙二十六年二月二十日,奉
旨依议。
康熙四十五年,
礼部则例,礼部覆顺天府丞劳疏,称顺天乡试号房,请于戊子科乡试之年,听府尹先期题,请将号房酌量增置等语,应如所请,应于戊子科乡试年,听该府尹先期查明,题请酌量,设法增置。又疏称嗣后,请将乡试,咨送应试诸生,务在场,期十日以前。纳卷在场,期五日以前。如逾限者,不准等语应如所请嗣,后乡试,咨送应试诸生,务在场期十日以前,投纳试卷务在场期五日以前。如逾限者,不准。又查京闱弥封所官止二员,受卷等所官四员,应如所请嗣,后乡试弥封所官增添二员,照受卷等所共用四员,可也。奉
旨这号房,设法增置,所议甚。当但不应止交与顺天
府官员,科场事务系礼部专管,著礼部尚书以下官员与顺天府官员公同设法增置,馀依议。康熙四十七年
户部则例,户部咨覆直抚赵,咨称直属举进。牌坊银两向于道库拨给,嗣于康熙四十五年奉
旨,以支给进士等牌坊银,俱系六十两等语。京城牌
坊银止给三十两,此项银两应在京城支给,经户部议覆嗣,后直属各省,进士牌坊银三十两,在京城支给。应将各省举人牌坊银俱系二十两支给,其举人各省应试不在京者,前银仍照旧,在各本省藩库支给,等因遵奉在案,今直属。四十七年戊子科中式举人,俱在于顺天应试,其牌坊银两,应否照依各省藩库支给,或令赴部请给,等因请示前来,查前项牌坊银两,先经本部议,以举人各省应试不在京者,仍照旧在本省藩库支给,行文在案,今直属。举人系在顺天应试之人,其牌坊银两,应令在部支领,相应行令,该抚将直属,每年应徵牌坊银两,造册解部,可也。
康熙四十九年
礼部则例,康熙四十九年四月,内国子监咨为科举事,今辛卯科乡试,查各州县卫上科来文,每有印信模糊者,其中恐有假捏之弊,应于印文之傍,用各州县卫,该地方首字编定号数,自一号以至数十百号,挨次编报,以便查核,更用粘单。凡后送者,将前送姓名备载,附查庶无捏送之弊。至现在,肄业者,虽前科取有文结,今科仍行照例,取结送监如有赍文,赴监违限,及并无本地方官文结,临时祗取京官印结,溷渎者一概不准移送。
康熙五十年
礼部则例,礼部议得东抚蒋,题请乡试广额,臣部以无庸议,具题奉
旨。各省读书士子,日盛于前。乡试中额应酌量加增,
这本内事情著再议,具奏钦此。臣部又将山东等八省,汇题其未经题请之省,应否一并加增之处,伏候
上裁,等因题请奉
旨。依议未经题请之省,亦著一体议增,钦此。恭惟我皇上,振兴文教,乐育人材。是以天下读书士子,日盛
于前,今奉
特旨加增,各省试额,具见
浩荡弘恩,今将直隶各省乡试,中额俱于五分之内
增加一分,查顺天原额生员贝字号取中九十名,今增十八名。满洲蒙古满字号取中三十二名,今增四名。汉军合字号取中十一名,今增二
名,其奉天取中四名,宣化府取中三名,无庸加增。至江南、浙江、湖广三省原取中八十三名,今增十六名。福建省原取中七十一名,今增十四名。江西省原取中七十五名,今增十五名。山东省原取中六十名,今增十二名。山西、陕西两省原取中五十三名,今增十名。河南省原取中六十二名,今增十二名。广东省原取中五十七名,今增十一名。四川省原取中五十六名,今增十一名。广西省原取中四十名,今增八名。云南省原取中四十七名,今增九名。贵州省原取中三十名,今增六名。其副榜并分经取中之处,俱照例计算取中,俟
命下之日,臣部通行各直省,自今科为始,永为定例。
载入科场条例,一体遵行,可也。康熙五十年四月初十日,奉
旨依议。
康熙五十一年
礼部则例,礼部议得湖抚刘疏称:湖广省原额并节次,奉
旨加增,及额外五经,共取中一百三名,臣即恭缮,题
名录进呈,
御览在案,兹接阅江南浙江二省题名录,俱取中一
百一十三名,湖广省少中十名,相应检举,听候部议,等因前来查湖广省,原额八十三名,
恩诏加增十名,又奉
特旨广额一十六名,又五经四名,共应中举人一百
一十三名,今止中一百三名,少中十名。查康熙十二年,顺天乡试少中副榜五名,将正副主考官俱各降一级调用。但湖广省少中正榜举人十名,不便照此例议,处布政司张圣猷身系,提调料理场内,一应事务不行详查,少移送十名之处。殊属不合,相应将张圣猷所有加级,不准抵销,降三级调用,监临巡抚刘正、考官大理寺少卿张德桂、副考官翰林院检讨马汝为,亦不行确,查中额,止凭布政司移文少中十名之处。亦殊属不合,相应将巡抚刘正考官张副考官马所有加级,不准抵销,俱各降二级调用。其少中举人十名,应于下科补中,可也。奉
旨张圣猷著降三级调用,刘殿衡著降二级留任,张
德桂、马汝为俱著降二级调用。馀依议,
礼部等为科场之条例等事会议,得陕抚。永疏称宁夏甘肃十四学生,监何又萧等呈称,边地读书之人渐多,大臣子弟日众,恳请将大臣子弟编入通省官字号内,庶边地之大臣子弟,得以共沾
皇上之恩,而边地之孤寒,亦得免侵占之嗟等语,伏
祈
皇上俯念边方士子读书日盛,人才日多,一视同仁,
将丁聿二号之文武大臣子弟,与通省之文武大臣子弟一体同编官卷,凭文取中,不致有不均之诉等,因具题前来。查康熙三十九年,九卿詹事科,道会议宁夏丁字号,甘肃聿字号,额少不另编官卷,等因具题奉。
旨依议,钦遵在案,今该抚既,称边地读书之人日多,
文武大臣子弟日众,丁聿二号之文武大臣子弟与通省之文武大臣子弟,一体同编官卷,凭文取中等语,应如该抚所请嗣,后将甘肃宁夏之文武大臣子弟,不必编入丁聿字号,竟汇入通省之文武大臣子弟,全编官卷,凭文取中,永为定例,可也。奉
旨依议。
康熙五十二年
《万寿盛典》:五十二年二月初九日,顺天及各省布政
司。
万寿科乡试,礼部先期按道里远近,请差主考。上以次遣官,分典试事。
五十一年十月十二日,礼部密题请云贵主考官,本月十六日
钦点翰林院编修周彝内阁,中书查布札纳为云南
主考官,翰林院编修潘体震、通政使司知事常住为贵州主考官,云南于三月初三日放榜,取中孙士鹤等六十名,贵州于二月二十八日放榜,取中柴大用等四十名。
十一月十二日,礼部密题请四川、广西、广东、福建四省,主考官本月二十日
钦点吏部,验封清吏司郎中裘君弼,礼部精膳清吏
司主事赵守易为四川主考官,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郭晋熙、内阁中书舍人卢弘熹为广西主考官,翰林院编修查嗣瑮,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邹琯为广东主考官,翰林院检讨谢履忠、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董之燧为福建主考官,
四川于二月二十六日放榜,取中河淮等七十一名。广西于二月二十四日放榜,取中王廷铎等四十九名。广东于三月初三日放榜,取中庄论等七十二名。福建于三月初三日放榜,取中江日升等八十九名。
十二月初十日,礼部密题请浙江、湖广、江西三省,主考官本月十六日
钦点,翰林院侍读学士汪
、翰林院检讨吴相为浙
江主考官,太仆寺少卿严虞惇、翰林院检讨李天祥为湖广主考官,经筵讲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胡作梅、翰林院检讨王士镐为江西主考官。浙江于三月十三日放榜,取中罗鼎谦等一百三名。湖广于三月十一日放榜,取中金相等一百十三名。江西于三月初六日放榜,取中周弘勋等九十四名。
十二月十九日,礼部密题请陕西、江南、河南三省,主考官本月二十二日
钦点。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编修俞长策、工部营膳
清吏司员外郎李士瑜为陕西主考官,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吕履恒、户部湖广清吏司郎中乔云名为江南主考官,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梅之珩、翰林院编修阿克敦为河南主考官。江南于三月十一日放榜,取中许愬中等一百三名。陕西于三月初六日放榜,取中张大本等六十七名。河南于三月初六日放榜,取中孟载有等七十八名。
五十二年正月十八日,礼部密题请山东、山西二省,主考官本月二十一日
钦点。吏科给事中卢炳、翰林院编修俞兆晟为山东
主考官,礼科掌印给事中陈允恭、翰林院编修俞梅为山西主考官。山东于三月初三日放榜,取中薛以聃等七十六名。山西于三月初三日放榜,取中李徽等六十七名。
二月初四日,礼部密题请顺天,主考官本月初六日
钦点。户部尚书张鹏翮,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讲
文志鲸为主考官,于三月十三日放榜,取中霍九锡等二百三十八名。
乡试部艺文一
《送洪儒卿赴乡举序》唐·欧阳詹
三折肱为良医,予五升词场,四遭掎摭,是以窃知乎文,则洪氏子举秀才,前后胜负,予得而广夫子黼黻之性,加好勤苦之节,纺绩坟典,组织篇什,观经纬机杼,则重锦绣段,日日当成今年秋预贡士首荐。歌鹿鸣以饮饯,想鹏抟而饰驾。金欲入锻,玉将就磨。光芒颖耀朝夕,以冀回堆宾海。秋风落山,虽难别离,问庆无恨,中鹄馀矢,犹思再发,升冬元月,斯会关下。
《请依旧封弥誊录考校举人》宋·包拯
臣伏睹新定贡举条制节文,诸州发解,令知州通判职官令录事等保明行实,更不封弥誊录者,此乃三代里选之法,盖朝廷欲先德行而后词学,责成有司不欲烦以绳检,庶取士有以得其实才矣。缘天下郡学自罢听读之后,生徒各以散去。一旦诏下投牒,求试者,比比皆是。长吏等又安能一一练悉行实哉。不免祇凭逐人,递相保委,然而诈伪猥杂者,亦无由辨明。兼每州用试官一员,是天下试官逾三百馀员,必恐未能尽得其人,而悉心于公取也。或缘其雅素,或牵于憎爱,或迫于势要,或通于贿赂。势不得已,因而升黜者有矣。又何暇论材艺较履行哉。洎取舍一,谬则是非纷作,不惟抑绝寒素。窃虑天下,因此构起讼端多矣。况封弥誊录行之且久,虽非取士之制,稍协尽公之道。若今来诸州发解举人,且令仍旧封弥誊录考校于理甚便,若以敕命方行,难于遽改,即乞特降约束其逐处,试官监试官如稍涉徇私,及请托不公,并于常法外重行处置,不然令别定刑名。庶使官吏等各知警惧。
《谢解启》李廌
古之士重,今之士轻,时世使然,风俗乃尔。饭牛版筑,奚必诗书。钓渭耕莘,曾何科目。盖君子之学,以道义为己任,故古之仕者以卿相为当。然有三顾五聘而未从,或千驷万钟而不受。今以言取士,但愧空文。凡应举觅官,邻于自鬻,宾兴久废,法禁益严,徒以困穷之身愿入英雄之彀。廌行年二十有九,早苦衰残,著书十万馀言,常怀忠愤,谋己甚拙,许国惟坚,虽频待诏于公车,未得为郎。于金马屡作逐客,每叹虚生第深,没世而无名,以累青云之知己。比缘秋试,偶尔计偕辄生,妄心窃有荣幸。此盖伏遇某官,久垂教诲,乍赐题评,恩等丘山,义同卵翼,致兹昧陋,有望亨衢,敢不益励,进修上副眷予。
《泉州科举谕士文》真德秀
某治郡无堪已,叨易地,尚兹需代,遂及见秋闱之盛举,顾念此邦英才辈出,为士者各知以礼,自将向来旁郡,间有以场屋喧嚣而坐殿罚者。独此邦素所未闻士习之美,于斯可见,今某区区犹欲少伸谕告者,盖以平时自爱之心,推之以及士友,惟幸听之无。忽盖闻四民之中莫贵于士,而士之所守莫先于礼,是以圣经垂训,足容欲重,手容欲恭。进退步趋,必中规矩,非独自贵其身,使人知所敬,亦以气之与志相为主宾,未有气安静而志不宁,气劳扰而志不动者也。故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此乃治心之格,言修身之至要学者,平时间有讲不及此。涵养之功,既无其素,一旦就试,遂以勇士赴敌场,自比而不知战斗所恃者,勇力。场屋所恃者,心思。战虽尚气,犹有再衰三竭之惧。况于文章者,精神之所发见者也。和平其心清明,其气犹恐,心手未能相应,况于喧哗噭噪奔走顿撼之馀,精神气血交扰于内,非终日不能以定,而欲下笔之际,词采焕然,义理条达难矣。尚忆某少时,屡更较艺颇知,深自爱惜,每每缓步徐行于众人之后,既坐试席,他人之胸喘肤汗者,未能遽定。而我已安坐凝神,运笔缔思矣。逸劳静扰,十倍不同,故虽学力甚疏,犹能连收科目之效,往往由此。今愿七邑之士,父兄朋友交相劝勉,以静重安徐为先,以喧呼噪扰为戒,则发之于文,必将大有可观者。非特文字流传四方,学者皆以为法,而士风之美尤足以冠绝一时,岂不伟哉。至于试院之所措置,无非深为士友之地,尚虑其间,或不相察,辄煽浮言,亦愿老成有识之士开晓鑴谕俾,皆释然无惑,幸甚。
《上仓守李爱梅谢解》文天祥
执鞭而御于君风,裁久钦司隶,推毂而辇其正天,人幸遇翰林,欲借方寸地,吐气而言敢操盈尺纸,循廊而进,窃谓乌:河阳方司镇钺,石生随就礼罗,王豫章未下,使车荀爽,已腾辟剡。盖人非卞和玉閟石窍,而世无伯乐,驹困盐车,必假先容,乃梯后进,窃念某策非鲁客,材仅庄林,自垂髫逮二十年知肄业为第一事。家庭自为庠序,要祖庐江兴学之风,文字懒傍门墙,惟准石室立言之法,遥睇故家之木,勉为良冶之弓。子玉应而父金舂,伯埙唱而仲篪和。夜案剪灯帐几,成墨冻窗呵笔,火不思炉,每因染教于芹香,屡获联辉于萼,集角能战蚁占序榜,龟朋社,阳秋过许。洛中之陆乡评:月旦谓非吴下之蒙,曩踏黄槐,聊窥斑管,合三万馀于围棘,争六十八之帖花,如小子者车载斗量,况有司之沙披石汰。谁谓烛几驹窗之际,遽蒙黄钟罍洗之褒,风健翎披,腾北海一双之鹗,云横雁翅,抟漆园九万之鹏,必侍郎毡笔,嘘而送之。则进士虎榜自此升矣。兹盖恭遇某官,百梅风格八桂,云仍罗𣅿门,兵甲于胸中漱淮水,渊源于笔下,风樯阵马不足为勇,长吉之文章,景星凤凰,快睹争先。王浚之名,望早跻显第,遍历要途。尝膺北阙之诏,纶出领西江之衣绣,儿童犹诵君实,野老皆识元城。惟虎城旧治尝屈典麾,故螺水重来,又新持节苏疲民于恩露,清奸吏于壶冰,坐念铅为铦,蹠为廉。安有书如丝官如眊灿,连樯妆执乐。旧句重赓缯阅库粟埋梁,新谣继作兹屈皇华之使,就延鸣鹿之宾,某忝以釜箕玷兹玉笋,敢不淬庖人之刃,誓无荒陆氏之庄。
《龙泉县监漕乡举题名引》前人
恭惟祖宗以取士为国,三岁大比,所谓从数路得人,古遂江吾庐陵佳山水邑也。庐陵诸老发身,六一公澹庵以学舍,益公诚齐以乡举献简,公以漕贡而献简,生遂江文献风流,又其最近且亲者,山川毓灵人,物代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为题名引。
《上权郡陈通判卨谢解》前人
是邦大夫贤者,聿新道艺之宾兴。吾党小子,斐然得遇功名之主宰,僧弥出法护之右,越石居楚。金之先人羡二难已丛百愧,窃惟奎开我宋箕寿,斯文尧叟以壮岁挐魁,尧咨为之接武子,由以弱冠登第。子瞻至于联芳孙何齐孙仅之名,宋祁逊宋郊之榜,韩家阀阅,吴氏簪缨,皆一时兄弟之杰,然乃我朝科目之盛者,甲于江右,未若庐陵名耀帖,金以一门而五董笔香毡墨,不十岁而七刘,或踵接于童科,或肩摩于胄监,煇煌简册,杂遝衣冠。至今文水仁山,犹想流风遗俗。虽巫步亦期似禹然,赐贤何敢望。回如某者,技等飞鼯,才长缩蚓,故家乔木借秭归旧峡之阴,宦录云萍分,白鹭馀波之润,勘皇祐榜帖久,寒石室青毡阅,癸丑状头曾入本心墨谱,恐负前人之弓冶,勉为今日之箕裘,有严君焉。唾弃万年之谄,味难为弟者,誓齐两到之英声,故唯诺怡愉之间,皆切磋琢磨之地。晨窗花露,滴乾砚眼之鸲,夜帐木油,剔尽案头之蠹。以孝弟忠信为实,地以功名富贵为飘。风非碌碌馀子之俦,有飘飘凌云之气,目染指时文之鼎,即梯身季考之阶,愈出愈奇,颇类黄绢外孙之齑臼,屡选屡中,几成翰林学士之葫芦,遂令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过辱庖人,继肉廪人,继粟方嗟,雌伏未遂,雄飞适槐,粟之揉黄,偕棣华而拈采,掷番骰子同拿,喝六之筹。弯起弓弦,共上中红之垛,天开双眼,地放一头。渴睡汉平白解嘲,揶揄鬼分明束首。二旬,赐第皆以沈内翰,相期十八奏名佥,谓:刘学士可继使,小子自此升矣。皆先生进而教之,兹盖恭遇某官,秀孕天台英蜚。帝学万乘,器可擎唐柱。五色线要,补舜裳器。古罍于盆盎之中韵,黄钟于杂优之地。一从分刺名,虽沂郡之王祥,两屈护麾,实则颍川之黄霸,斯民广厦吾道,泰山螺川醉多,旨之春风燕寝,乐近民之暇日。政安赤子解弄梃之乱,绳兵抚清人戢攘钗之横孽,虽借我二天之有幸,恐尹京五日以趣还,兹以题舆委之,劝驾至若豆萁之朽质,亦该花帖之荣恩,是宜拂楮雪以笺诚候,屏星而布谢,誓当鞭策,不负揄扬。谅大贤何所不容知。孺子尚或可教晋公得二俊才,士不无汗赭于前,脩古灵荐三十馀人,尚冀牙绯于后进。
《谢解启》元·阎复
芹宫角艺,初无黄绢之辞藻。鉴垂光误中,青钱之选名,非情称感与愧,并切惟辞赋之渊源。是乃古诗之糟粕,荀氏子发明其大概,宋大夫鼓舞乎后尘。英华秀发,则洛阳之少年。文采风流,则临邛之词客。自兹以往作者,寖多摛章绘句者。往往有之操纸,染翰者滔滔皆是。若孙绰擅金声之美,子云韬吐凤之奇,二班父子卓冠一时。陆家弟兄独步当世,莫不振金石铿锵之调,穷雾縠组丽之文。大而仁义,讽谕之至言细。而鸟兽草木之多识。禁踰侈则有东京西京之作,辨时事则有吴都蜀都之编,或上林以讽其畋游。或甘泉以述其郊祀,升堂入室,然未窥孔氏之门墙。宣德通情,亦庶几风人之旨趣,何此源流之降潢为科举之文。一变唐宋,尚馀作者之典刑。再变金辽,无复旧家之风骨。拘之以声律之调畅,捡之以对偶之重轻。以窘边幅为谨严,以粘皮骨为亲切,描题画影,但知一字之工,夫抹东涂西,不觉六经之破碎。习非成,是以变为常事。驰骤者,辄谓之荒唐。务雄赡者,例云乎唱叫。虽子建胸中之八斗,不得骋其才,虽少陵笔阵之千军,无以施其勇。然有司之获选,亦壮夫所不为。何承平历世而来,莫之敢指。盖侥倖一第之外,孰知其他必待权衡,至公之流,庶展琴瑟,更张之手,伏惟提学郎中先生,儒林冠冕,学海宗盟,悯斯文重厄于秦,灰赞东国复修乎。泮水甄陶,后进殿最于春秋二季之间,鉴视前车,洗涤乎场屋百年之弊。俾削拘挛之态,庶还丽则之风格虽守,而必文辞之可观。辞虽尚,而亦理学之为主,加程文律,度于古今骨格之内,取古今气艳于程文规矩之中,自非卓尔不群之才,曷起褒然举首之选。如复者,青衿末品,白屋芜才,天杓仰企,愧未濯翼,以凌梯绛汉。难凭徒自寻章,而摘句五音中,度敢论掷地之宫商八表,神游安得凌云之气象,辨作战蜗之两角,尚惭窥豹之一斑,鼯鼠之穷顾,将奈何黔驴之技。盖止此耳,岂意不以葑菲之下体。遽令糠秕以先扬,敢不益砺操修,重鞭鄙钝,进而不已,雄以当前庶取百中之功,不负千金之顾,铭心鹗路,谢九秋桂子之风,刮眼龙门,看三月桃花之浪。
《题江西乡闱录后》明·何乔新
永乐甲午科,江西乡闱录一册,盖先公登科之年也。程文凡廿四篇,而先公所作说,命义在焉。是岁萧山魏先生仲方考书而他经之去留,多取决于先生。故所取多知名士,如少保泰和陈公循、学士吉水周公叙、侍讲安福刘忠悯公、球刑部侍郎丁公铉、监察御史吉水孙公鼎宪、副永丰彭公勖与先公,皆以学行有声场屋,及小录出士论,翕然以为得人,而程文纯正,亦非他科所及。此册先公得于江西鹿鸣宴,所攽者也,藏于家八十年矣。颇有残脱,乃命从孙丰用录缣重装而宝藏之。弘治壬子夏六月庚申,不肖孤乔新谨识。
《山东乡试录序》王守仁
山东,古齐鲁宋卫之地,而吾夫子之乡也。尝读夫子家语其门人高弟,大抵皆出于齐鲁宋卫之间。固愿一至其地,以观其山川之灵秀奇特,将必有如古人者生其间,而吾无从得之也。今年为弘治甲子,天下当复大比,山东巡按监察御史陆称辈以礼与币来请守仁为考试官,故事司考校者惟务得人,初不限以职任。其后三四十年来,始皆一用学职,遂致应名取具事归外帘,而糊名易书之意微。自顷言者,颇以为不便,大臣上其议,天子曰:然其如故事。于是聘礼考校尽如国初之旧,而守仁得以部属来典试事于兹土。虽非其人,宁不自庆其遭际,又况夫子之乡。固其平日所愿一至焉者,而乃得以尽观其。所谓贤士者之文,而考校之。岂非平生之大幸欤。虽然亦窃有大惧焉,夫委重于考校,将以求才也。求才而心有不尽,是不忠也。心之尽矣,而真才之弗得,是弗明也。不忠之责,吾知,尽吾心尔矣。不明之罪,吾终且奈何哉。盖昔者夫子之时,及门之士尝三千矣。身通六艺者,七十馀人。其尤卓然而显者,德行言语则有颜闵予赐之徒,政事文学则有由求游夏之属。今所取士,其始拔自提学副使陈某者,盖三千有奇,而得千有四百,既而试之,得七十有五人焉。呜呼。是三千有奇者,其皆夫子乡人之后进,而获游于门墙者乎。是七十有五人者,其皆身通六艺者乎。夫今之山东,犹古之山东也。虽今之不逮于古顾,亦宁无一二人如昔贤者。而今之所取,苟不与焉。岂非司考校者不明之罪欤。虽然某于诸士,亦愿有言者,夫有其人而弗取,是诚司考校者不明之罪矣。司考校者以是求之,以是取之,而诸士之中苟无其人焉。以应其求,以不负其所取,是亦诸士者之耻也。虽然,予岂敢谓果无其人哉。夫子尝曰: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夫为夫子之乡人,苟未能如昔人焉。而不耻不若,又不知所以自勉,是自暴自弃也。其名曰不肖。夫不肖之与,不明其相,去何远乎。然则司考校者之与,诸士亦均有责焉耳矣。嗟夫司考校者之责,自今不能以无,惧而不可以有为矣。若夫诸士之责,其不能者犹可以自勉,而又惧其,或以自画也。诸士无亦曰:吾其勖哉。无使司考校者终不免于不明也。斯无愧于是举,无愧于夫子之乡人也矣。是举也,某某同事于考校,而御史称实。司监临某某、司提调某某、司监试某某、又相与翊赞,防范于外,皆与有劳焉。不可以不书,其馀百执事则已具列于录矣。
《示徐曰仁应试》前人
君子穷达一听于天,但既业举子便须入场,亦人事宜尔。若期在必得,以自窘辱则大惑矣。入场之日,切勿以得失横在胸中,令人气馁志分,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场中作文。先须大开心目,见得题意,大概了了,即放胆下笔,纵昧出处,词气亦条畅。今人入场,有志气局促不舒展者,是得失之念为之病也。夫心无二用,一念在得,一念在失,一念在文字,是三用矣。所事宁有成耶。只此便是执事不敬,便是人事有未尽处。虽或幸成,君子有所不贵也。将进场十日前,便须练习调养,盖寻常不曾起早得惯,忽然当之。其日必精神恍惚,作文岂有佳思。须每日鸡初鸣即起,盥栉整衣端坐,抖擞精神,勿使昏惰,日日习之,临期不自觉辛苦矣。今之调养者,多是厚食浓味,剧酣谑浪,或竟日偃卧,如此是挠气昏神,长傲而召疾也。岂摄养精神之谓哉。务须绝饮酒,薄滋味,则气自清,寡思虑。屏嗜欲,则精自明,定心气。少眠睡则神自澄,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能致力于学问者,兹特以科场一事言之耳。每日或倦甚思,休少偃即起,勿使昏睡,既晚即睡,勿使久坐。进场前两日,即不得翻阅书史,杂乱心目。每日止可看文字一篇以自娱,若心劳气耗,莫如勿看。务在怡神适趣,忽充然滚滚,若有所得,勿便气轻意满,益加含蓄,酝酿若江河之浸泓,衍泛滥骤,然决之一泻千里矣。每日闭坐,时众方嚣,然我犹渊默,中心融融,自有真乐。盖出乎尘垢之外,而与造物者游。非吾子概尝闻之,宜未足以与此也。
《云南乡试录序》杨慎
圣天子嗣大历服之十九年,实惟闰之一章。入庚子,蔀首粤当三物宾兴。期云南巡按御史某申令甲严法,癸葺试寏炳。文轨业爰,饬其故期,不愆于素,乃以布政司某司调按察司某司监郡大夫,若支郡大夫、邑郎官、洎流末官咸慎选精,遴胪局
事,罔弗虔学官某辈若干人,应聘以来。罔弗共阖滇之吏四十有二,入彀之士二千有奇,皆提学副使某所睫择也。乃甲子锁院御史焫肃。众曰:矢公矢慎,乃违此二矢。昕有如日,暝有如烛。乃胪唱诸士而试之,戊辰一之,辛未二之,甲戌三之。题则䌷简刺之卷,则分经阅之。公帘以内司试者鐍之,夋夋如也,鳃鳃如也。公帘以外司调司监者分职之,鱼鱼如也,雅雅如也。御史又实临内外而纲维之,翼翼如也,井井如也。爰简其试之中得廿人锲雕,其文之优,廿首为云南庚子科乡试以献,某滥竽授简,拜手飏言曰:大道散而有六经,六经散而有诸子。诸子之是非取裁于六经,六经之删修折衷乎。圣道三代而上,道见于事业,而流衍于文章。三代以还道寓于文章,而不纯于事业,故乡举里选,取其事业矣。敷奏明扬,取其文章矣。两汉以经术对策取士,六朝以品荐词华甄人,隋合南北始有科举,最盛于唐,增光于宋,而其得人之效,视三代远矣。我太祖高皇帝重奖天衷,再造人极,扫旧元之晦盲否塞,复三代之纯。固惇庞君师之道,兼隆仁圣之事毕矣。尝伏读科举之诏矣。易用程子传朱子本,义书从夏氏蔡氏两传,诗采汉笺暨集,传春秋本三传兼胡氏礼记,则古注疏与陈浩集说,裁订自渊衷参采乎诸儒。使孔孟复生,亦无异论也。又尝观先正首科之题辞矣。曰:初场在通经而明理,次场在通古而赡辞,末场在通经而知务。上之涵养,乾知大始。下之承顺,坤作成物。菁莪棫朴之化,梓材多士之兴。良有以也。丹青既久而渝神化,亦穷以变厥。今士习何如哉。其高者,凌虚厉空,师心去迹,厌观理之烦,贪居敬之约。渐近清谈,遂流禅学矣。卑焉者则掇拾丛残,诵贯蒲魄,陈陈相因,辞不辨心,纷纷竞录,问则呿口,此何异瞽矇诵诗阍寺传令乎。穷高者既如彼卑沦者,又如此视汉唐诸儒且恧焉。况三代之英乎。圣祖制举之美意,举贤求士之良规,岂端使之然哉。今皇上远述唐虞,近法圣祖。屡下明诏,锐意求新,又必宗今,必法古,必崇雅,必黜浮。菁莪之诗,梓材之书,复作于今日。收济济之士,迓穆穆之衡。行媲于古先诸士乎。沐薰濡化,提耳命面,是千年之期而一朝之遇也。况尔滇云圣祖尝有谕。言曰:气厚风和,君子道行之所尔。诸士子生其乡邦,久佩谟训矣。一人之身且有新,吾三日之士尚犹刮目。矧曰涵泳,已百七十载,济济数三五六经。诸士勖哉。今日之滇云,非昔日之滇云矣。勖哉。不以一第自满,而以三代之英自献某也。愿徼荣灵假于诸士,僣书以俟。
《顺天府乡试录序》王维桢
今年乙卯,顺天府乡试,乃我皇上龙飞之第十二科也。考试官谕德、臣维桢、侍讲臣炜,皆以上命至。同考试官进士臣复、臣溱、知县臣孔墀、教谕臣应和、臣枢、臣梅、臣栋、臣大魁、臣成式皆以聘至,监试官御史臣冀、臣俊皆以请至。其诸执事人众,则皆府尹臣耀、府丞臣镗辟至。而臣镗则职在提调,董一切帘内外事先至。诸臣咸至矣。既分之而各执,乃事矣。臣乃进提学,御史臣马三才所选士及诸曹六馆所选士,三试焉,乃复加志抡选录,隽者一百三十有五人焉。士既录帘内外,诸臣始相见,乃喜而相庆。曰:嗟乎。良哉。选也,藉是可以报天子矣。然臣维桢顾有惧焉,今者臣手录以献之上也。色勃勃而不能持,足盘盘而不能前,诚惧之也。臣闻之,往古士有才贤而不获进,有司罪无赦进矣。而才贤者不果,效有司之罪,亦无赦何者不智之故也。今夫所贵乎树木者,树松柏也。其次树桃李松柏可材,桃李花悦人,所不足不任风雨,然不与荆棘伦矣。即若不意,松柏化而为桃李,桃李又化而为荆棘。持是以谯呵树者,则树者口噤莫为应。彼其初固尝植之也。夫树人亦类乎是者。臣恐其或类之也,故惧臣关中人也。顷者,臣自关中来,而渡于孟津,见有转大木于河浒者,前呼舆謣,后皆应之。木翩然如驰焉,当是时也。即有齐讴郢调,吴歈越吟。与夫激羽流商之奏,截云下尘之曲,悉末之用矣。臣以此则叹,以为侈。言无当而繁华没实,故今校诸生之文,则直掇大指,而弃其雕虫。盖窃有悟于转大木之事也。既行而及燕赵之间,则今畿内地也。在昔燕赵之间,犹多奇伟俶傥之士,今其人已往,其声犹存也。臣乃顿步踌躇于境,上者久之,即其人虽不纯于先王之道,然以效节不顾身,尽公而不徇私。固亦有足多焉者,今此诸生以诵说诗书,称引先王则人人能矣。令之受事,而奇伟俶傥之气,如彼何。故臣犹愿诸生之慕之也。今国家建都于燕,四方奉贽,纳贡之臣襁属而至,其诸齿角羽毛百物珍异皆御府所馀,常山在其右,辽海在其左,厥形险固。造物者故设此以作藩垣,又国家所有。然所贵者,唯独节士之干与忠义之腹耳。异日者,诸生诚养有节士之干而怀忠义之腹,则臣且望下风而拜之,非拜诸生也,拜节士与忠义之夫也。臣列在交戟之内最,久窃睹陛下之神明,天授之也。即如一日之间,国家之大议,凡几其大事,凡几然事,皆炳于前,知而议皆成于立断。诸司奏疏而得报者,咸抱疏吐舌,以为弗及。今此诸生皆竖儒耳,岂能奉奔走哉。然臣私以为世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所求者,博所取者,微也。若是则臣乃敢以诸生进矣。而卒虑乎奔走之或后也。故事士既录,顺天府有宴宴,诸生、诸执事皆在焉。臣将挟持前说,须诣宴所,一一为诸生道之,且因以为劝焉。而先以谒诸同事,诸同事曰:夫劝也。若是而止欤。于是臣应之曰:诸执事亦尝闻里父之醮子乎。里父之醮其子于客位也。为之具三,加著诫词备矣。客曰:且更有加乎。里父曰:无以加也。曩吾父所以醮吾者,固若是止矣。今吾所以劝诸生者,固吾昔所受于先达先生者也。录将献臣,宜有序引其端,乃谨具其始末。如此云。
《江西乡试录后序》曹于汴
臣不敏副江西典试之役,既告竣,当有言,夫兹地习谭圣学,而诸以比士来者,亦大概于作圣之功,三致意焉。臣安能更端以告士。士不圣人之学,而谁学乎。学圣人者,心其心,行其行,言其言。举子制艺,亦言其言者也。方其湛重渊之思,抉九天之秘。鲁邹觌面,莘岐倾怀,里巷屑越之语,乌能有此。不谓圣人口吻,可乎哉。第孔孟伊周,启口容声,罔非是物,而谁士匪临场羔雁,鲜不为里巷屑越之语者,要在充其类耳,不宁惟言,士亦尝心圣人之心矣,行圣人之行矣。寻常食息大圣,如斯虽在,牿亡犹涵。至性忽怆臆于颠连,忽赧颜于尔女,忽庄容于宾祭,忽灼知于著掩。其于圣心圣行,隙露全露,乍合乍离者,皆是方其离时。一毛万山,当其合时,百世同室,亦在充其类耳。充之者,言有常也,行有常也,心有常也。夫一脔知五鼎,跬步知千里,业有其言,何不常其言。业有其行,何不常其行。业有其心,何不常其心。言之实者,其言常行之,实者其行常心之,实者其心常其心。实无有不实,其心常无有不常。无不实者,至诚也。无不常者,不息也。充类者,致其曲而诚也。夫沧浪之咏,充之綦隆。臻居室之能,充之天地。察孩提之爱,充之仁义。达,岂以士也。而荧荧随熄,涓涓自封。弗克充满,优入圣域哉。夫观天者,以昭昭。察地者,以撮土。学圣者,以一隅。故棘内可信,棘外一绪可窥全体,非过也,士诚有此倪也。然而由圣倪跻圣极,则亦有辨矣,臣北产也,既壮而渡江北之所闻,恪守实蹈,尺步绳趋,居多焉。渡江所闻,顿解根宗,圆通开广,居多焉。或相背而各往,或相疑而交。辩顿解者曰:何为琐琐滞滞。拘挛格式,眼瞳不瞭,足趾竟隘。恪守者曰:何为艳悟忘修。驾大弁细以名节,不足检以疏纵为无碍。臣窃谓二者之言可相济也,俱不可废也。夫恪守之士,斤斤于门外者也。顿解之士,扬扬于门内者也。门外之论,终不能胜。顾乌得决,去藩篱,便其情态。躬为嚆矢,遗人口实道之闇也。殆与有责焉。夫障缘愈添,本真益昧尔。先达之重戒者,戒之良。是贿赂干请,任情执见尔。先达之明纠者,纠之亦良。是尔多士两存之。一切谨严,一切脱化。三百三千,何思何虑。九经九德,无臭无声。以此为心,以此为行,以此为言,渊源孔孟,證可伊周。岂不伟与。不然胜于师说,岐于门户,其为辞也。诐诐辞不足辱兹录,而况生于其心,发于其行,害且更烈,何圣学之足云。岂所望于多士哉。
《福建乡试录后序》唐顺之
窃闻化之隆也,候于远治之衰也。候于近周文王寿考,作人而汝坟江汉之间,至于田野武夫,皆可为干城腹心。及周之衰,则自溱洧之郊,密迩王畿,且学校隳坏,士人佻闼而缺于礼,故诗人本王道之兴废,兔罝子衿,并列于风。岂非以远近为候与。今闽粤去畿甸最遥,乃士人蔚然有章,采礼乐之华,掇仁义之精。其经术直与邹鲁相抗,而文采或过焉于戏。此所谓候诸远者乎。盖自我高皇帝取闽时,曾不血刃,而八郡向风,山珍海错,海外奇宝,方轨而走于中国。下至蛮溪蜑壑,皆得脱去桴鼓之警而修。其俎豆之业者,且百馀年。今天子又方懋德,建中以仁义礼乐鼓铸区宇,渐濡煦沫,冒于海隅。是其人文之化郁,于古而盛于今。有不然与说者,谓文王国于岐丰,而江汉汝坟正直其南,故诗人歌之。谓之二南言王化,自北而究于南。今京师古幽蓟之墟,当中国艮维,闽粤当巽维,亦直其南。观之天文,北极执斗枢,以旋转六合,而闽粤在东瓯之宿,近太微明堂之位。北直斗柄又大海首起于东北,而其委在东南,潮汐相应,天地呼吸之气相通。由此言之,天运人事殆有符应者乎。故必以闽粤之盛,为天下文明之候,而不敢以系之一方之开塞也。夫多士者,不啻古兔罝野人之俦也。既与山珍海错,并输于天子。岂不有魁梧瑰伟之器。可以当干城腹心,如兔罝野人者与,则世有歌颂天子作人之化。其必以闽粤为二南矣,多士则永有闻于世矣乎。
《贵州乡试录后序》钟惺
京朝官出典试事,其地之远近,事之繁简,额之广狭,颇以官为差。虽不可谓制,而不可谓非例也。犹之边地有司以官所出之格为差,虽不可谓制,而不可谓非例也。近主者忧边事,日非请,稍变其格事,且报闻黔边地也。属有警,宜从其例,而臣以为三日试事,帖括从容,未若官黔地者。千里萧然,兵民骚绎,有弹压综理之任。黔文事又简,虽寡昧,如臣宜皆可往。且官秩次当处诸臣。后臣惺是以副工部主事臣明钦往典乙卯黔试也。牍成臣明钦首为言矣。臣惺复何言哉。臣惟国家取士士。举于乡者,始得名为孝廉,孝廉之名,昉于汉。汉取士之科,有茂才异等、有明经、有孝廉三者,不知所重何。居顾茂才者,则武帝诏中所称,跅弛不羁非常之人也。而今若抑之,以称士之为诸生者,其于明经则以称诸生之廪于庠,而岁贡诸宗伯者,彼茂才明经亦安然自处于孝廉之下,而不争需次,而不敢踰。乃知国家所以鼓舞颠倒之用甚妙,而意甚微者,全在于用汉取士之法,高下其名称,而本末轻重较然矣。士之得称斯名者,奈何不反而思其义也。记曰:资于事父,以事君。孟子曰: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事亲之道。曰:孝而失身之罪,莫大于不廉。士非孝,安能忠。非廉安能孝。上不为士计,而使士自为计,士亦安能尽廉。士自今以往,一官寸禄。上皆使得致于亲,上未得士一官寸禄之报,而所施于士者,方未已兴孝训廉,凡所以全士体,而养其气者,一一先其未,发求之于无言。代为之计而预为之所,有甚于士之自为全,自为养者。而士反不自全,不自养。孝欲以事君,而孝或衰于得君之专,禄用以训廉而廉,或变于聚禄之厚。则士负取士者。取士者,负国家也。夫六经庸言孝与廉,庸德士有跅弛不羁非常之才。而能守其经术,以庸始终之。斯豪杰而圣贤者,得一人焉足以事君,况上嘉与广励,不忘远方,新额至三十七人。而臣等适逢其盛乎。然得士而必求豪杰圣贤其人者,又取必于三日之文,其视有司之弹压,综理于兵民间,而必欲得其要领者,难易又当何如诸士。其懋勉之,无使臣失言而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