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四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选举典

 第六十四卷目录

 辟署部纪事四
 辟署部杂录

选举典第六十四卷

辟署部纪事四

《五代史·张策传》:黄巢犯长安,策奉父母以避乱,居田里十馀年。邠州王行瑜辟观察支使。梁太祖兼四镇,辟郑、滑支使,以母丧解职。服除,入唐为膳部员外郎。华州韩建辟判官,建徙许州,以为掌书记,遣策聘于太祖,太祖见而喜曰:张夫子至矣。遂留为掌书记。《裴迪传》:迪为人明敏,善治财赋,精于簿书。唐司空裴璩判度支,辟为出使巡官。都统王铎镇滑州,奏迪汴、宋、郓等州供军院使。铎为租庸使,辟租庸招纳使。梁太祖镇宣武,辟节度判官。太祖用兵四方,常留迪以调兵赋。
《册府元龟》:李振仕唐为台州刺史,会盗据浙东不克之任,以策干太祖,太祖奇之,辟为从事。太祖兼领郓州,署天平军节度副使。
谢瞳字子明,为亳州团练使。太祖征淮南过郡,因求侍府幕表,为宣义节度副使留后。
高途字昭远,初为鄜州从事,为盐铁使。秦韬玉所知荐于,太祖乃署宣武军掌记迁汴,宋亳观察判官改平卢宣义两府从事。
卢曾颇好书,有所执,守始为齐州防禦使,朱琼从事。琼降与之偕来,太祖辟为宣义幕职。
《五代史·李琪传》:琪兄珽,唐末举进士及第,为监察御史。荆南成汭辟掌书记。汭死。赵匡凝镇襄阳,又辟掌书记。太祖破匡凝,得珽,喜曰:此真书记也。
《崔棁传》:棁贞明三年,举进士甲科,开封尹王瓒辟掌书记。
《册府元龟》:尹玉羽,京兆长安人。杜门隐居无名宦之意,梁贞明中刘鄩开幕鄜坊,辟为保大军节度推官,历雍汴滑兖从事。
曹国珍字彦辅,少值燕蓟乱离,因落发被缁客河西。延州高万兴兄弟皆好文,辟为从事。国珍尝以文章自许,求贡礼闱,万兴飞表荐之。梁贞明中特敕进士及第,还为万兴幕客,且掌书奏期年入为左拾遗。《五代史·和凝传》:凝幼聪敏,形神秀发。举进士,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辟为从事。
《任圜传》:圜为人明敏,善谈辩,见者爱其容止,及闻其论议纵横,益皆悚动。李嗣昭节度昭义,辟圜观察支使。
《豆卢革传》:豆卢为世名族,唐末天下乱,革避地之中山,唐亡,为王处直掌书记。庄宗在魏,以革名家子,召为行台左丞相。
《何瓒传》:瓒,唐末举进士及第。庄宗为太原节度使,辟为判官。庄宗每出征伐,留张承业守太原,承业卒,瓒代知留守事。
《卢程传》:程为河东节度推官。庄宗尝召程草文书,程辞不能。其后战胡柳,掌书记王诚殁于阵,庄宗还军太原,置酒谓监军张承业曰:吾以卮酒辟一书记于坐。因举卮属巡官冯道。程位在道上,以尝辞不能,故不用,而迁程支使。程大恨曰:用人不以门阀而先田舍儿邪。
《册府元龟》:吕琦,幽州人,励志勤学,游于汾晋唐天祐中。庄宗方开霸府翘伫贤士墨制,授琦代州军事判官,秩满归。太原监军使张承业重琦器业礼遇尤厚,会其子,瓘领麟州刺史,乃辟琦从事。同光中,赵德均镇沧州表琦为节度推官,德均移镇幽州亦从之。李敬义卫公德裕孙也,客居卫州。庄宗定河朔遣使,迎至魏州署北京留守判官。
萧希甫梁时登进士,第之镇州王镕署参军,后遁于易州,落发为僧。庄宗搜扬贤俊,幽州马绍宏以希甫闻召至魏,州辟为推官。
陈仁少好学,善属文,尝客于浮阳会,浮阳军乱,徙居大梁。庄宗平梁郭崇韬遥领常山召居,宾榻崇韬从。魏王继岌伐蜀,署为招讨判官。
胡装,礼部尚书曾之孙。庄宗署馆驿巡官未几迁节度巡官,赐绯寻历推官。
王正言,郓州人,早孤贫,为沙门密州刺史。贺德伦令归,俗署郡职德伦镇,青州表为推官改镇魏州观察判官。
周元豹,本燕人,有袁许之术。庄宗即位,署元豹北京巡官。
石知讷,本梁时之走吏也,渐厕簪组。夏鲁奇辟为河阳节度判官,移许州亦佐之。
《五代史·李崧传》:崧幼聪敏,能文章,为镇州参军。任圜判三司,用崧为盐铁判官,以内忧去职。服除,范延光居镇州,辟崧掌书记。
《龙敏传》:敏素善冯道,道为唐庄宗从事,乃往依之。监军张承业谓道曰:闻子有客,可与俱来。道以敏见承业,承业辟敏监军巡官,使掌奏记。
《王仁裕传》:仁裕少不知书,以狗马弹射为乐,年二十五始就学,而为人俊秀,以文辞知名。秦帅辟为秦州节度判官。秦州入于蜀,仁裕因事蜀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唐庄宗平蜀,仁裕事唐,复为节度判官。王思同镇兴元,辟为从事。思同留守西京,以为判官。《张允传》:允少事镇州为张文礼参军。唐庄宗讨张文礼,允脱身降,庄宗系之狱,文礼败,乃出之为魏州功曹。赵在礼辟节度推官,历沧、兖二镇掌书记。
《册府元龟》:李鏻少举进士,累举不第,客游河朔入。常山赵王镕辟以为从事,常山平庄宗以鏻为霸府支使。
史圭,常山人,同光中任圜为真定尹,擢本府司录不应,命郭崇韬领其地辟为从事。
药纵之,太原人,少为儒明宗刺,代州署为军事,衙推从。明宗镇邢州为掌书记,历天平宣武两镇节度副使。
司徒诩,清河人,少好读书,弱冠应乡举不第。明宗镇邢台诩往谒之,甚见礼遇,命试吏历须城令有能名,长兴初,末帝镇河中奏辟为从事。
张沆,徐州人,登进士第。明宗子秦王好文,每宾寮大集手,自出题,令面前赋诗少不如意则坏裂抵。弃沆初,通刺属合座客各为。南湖厅记谓沆曰:闻生名久矣,请为此文沆不获已,从之及群士记,成独取沆所为勒之于石繇,是署为河南府巡官。
《五代史·贾纬传》:纬,镇州获鹿人。少举进士不中,州辟参军。唐天成中,范延光镇成德,辟赵州军事判官。《册府元龟》:刘嗥后唐初,投高季兴于荆南累为荆州。摄官既而兄煦,明宗朝为学士遣人召归,梁汉颙镇邓州辟为从事。长兴末,宰臣赵凤镇邢台表为节度判官。
殷鹏,字大举,大名人,弱冠擢进士第。唐闵帝之镇魏州闻其名,辟为从事。
《五代史·王松传》:松举进士,后唐时,历刑部郎中,唐末,从事方镇。晋高祖镇太原,辟松节度判官。
《赵莹传》:莹为人纯厚,美风仪。事梁将康延孝为从事。晋高祖为保义节度使,以莹掌书记,自是徙镇常以莹从。
《冯玉传》:玉少举进士不中。冯赟为河东节度使,辟为推官。
《宋史·王祜传》:祜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晋天福中,以书见桑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
《寇准传》:准父相,晋开运中,应辟召为魏王府记室参军。
《钱若水传》:若水父文敏,汉青州帅刘铢辟为录事参军。
《李崇矩传》:崇矩幼孤贫,有至行,乡里推服。汉祖起晋阳,次上党,史弘肇时为先锋都校,闻崇矩名,召署亲吏。
《曹翰传》:翰少为郡小吏,好使气陵人,不为乡里所养。乾祐初,周太祖镇邺,与语,奇之,以隶世宗帐下。世宗镇澶渊,署为牙校,入尹开封,留翰在镇。
《高锡传》:锡幼颖悟,能属文。汉乾祐中,举进士。王晏镇徐州,辟掌书记;留守西洛,又辟河南府推官。
《辛仲甫传》:仲甫少好学,及长,能吏事,伟姿仪,器局沉厚。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领武定节制,署仲甫掌书记。显德初,出镇澶渊,仍署旧职。
《赵普传》:普沉厚寡言。周显德初,永兴军节度刘词辟为从事。
《鱼崇谅传》:崇谅幼能属文章,弱冠,相州刺史辟为从事。
《李沆传》:沆父炳,从邢帅薛怀让辟,为观察支使。怀让徙同州,又为掌书记。
《滕中正传》:中正弱冠,举进士不第。周显德中,滑帅向拱奏辟为掌书记。拱移镇彭门,会中正丁外艰,复表夺情,仍署旧职。
《高頔传》:頔性纯朴。周显德中,符彦卿奏署掌书记。时太宗亲迎懿德皇后于大名,彦卿遣頔迎候,日夕陪接,尤伸款好。后随彦卿镇凤翔,会诏留彦卿洛阳,頔复为天雄军掌书记。
《毕士安传》:士安父又林,累辟使府,终观城令。士安少好学,事继母祝氏以孝闻。乾德四年,举进士。邠帅杨延璋辟幕府,掌书奏。
《鲁宗道传》:宗道为歙州军事判官,再迁秘书丞。陈尧叟辟通判河阳。
《宋珰传》:珰解褐青城主簿。好写书,秩满,载数千卷以归。吴廷祚镇永兴,辟掌书奏。
《王宾传》:宾善骑射。太宗领兖海节制,太祖以署府中右职。
《卞衮传》:衮父震,工为诗。举蜀进士,渝州刺史南光海辟为判官。蜀平,仍旧职。
《裴庄传》:庄字端己,阆州阆中人。本府召权司理掾,魏咸信出镇澶州,改命通判。未踰年,咸信表其能,迁太子中允。端拱初,潘美镇真州,又辟为通判。
《查道传》: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解褐馆陶尉。曹彬镇徐州,辟为从事,深被礼遇。
《钱熙传》:熙博贯群籍,善属文,陈洪进嘉其才,以弟之子妻之。将署熙府职,辞不就,著《楚雁赋》以见志。寻复辟为巡官,专掌笺奏。洪进归朝,熙不叙旧职。
《杨伟传》:伟为直讲。驸马都尉李遵勖守澶州,辟签书镇宁军节度判官事。
《任中师传》:中师知平陆县。真宗将祀汾阴,命陈尧叟判河中府,以经制祀事,辟掌笺奏,通判应天府。曹利用辟为群牧判官。
《姜遵传》:遵为蓬莱尉,就辟登州司理参军,开封府右军巡判官。有疑狱,将抵死,遵辨释之。迁太常博士。《范雍传》:雍知端州。迁太常博士。寇准辟以为河南通判。
《孙甫传》:甫为大理寺丞、知绛州翼城县。杜衍辟为永兴司录,凡吏职,纤末皆倚办甫。甫曰:待我以此,可以去矣。衍闻之,不复以小事属甫。衍与宴语,甫必引经以对,言天下贤俊,历评其才性所长。衍曰:吾辟属官,得益友。诸生亦多从甫学问。
《曹颖叔传》:颖叔为大理寺丞。韩亿知亳州,辟签书节度判官事,通判仪州。
《赵师民传》:师民九岁能属文,举进士第,孙奭辟兖州说书,领诸城主簿。师民学问精博,奭自以为不及。《明镐传》:镐补蕲州防禦推官,改大理寺丞。薛奎领秦州,辟为节度判官。奎徙益州,辟知录事参军。程琳代奎,奏为签书节度判官,就通判州事,迁太常博士。《尹洙传》:洙以儒学知名。赵元昊反,大将葛怀敏辟为经略判官。洙虽用怀敏辟,尤为韩琦所深知。顷之,朝廷以夏竦为经略、安抚使,范仲淹、韩琦副之,复以洙为判官。
《李之才传》:之才,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石延年与龙图阁直学士吴遵路调兵河东,辟之才泽州签署判官。
《王广渊传》:广渊以龙图阁学士、知渭州。广渊小有才而善附会,所辟置类非其人。帝谓执政曰:广渊奏辟将佐,非贵游子弟,即胥史辈,至于濮宫书吏亦预选,盖其人与时君卿善。一路官吏不少,置而不取,乃用此辈,岂不误朝廷事。已下诏切责,卿等宜贻书申戒之。
《张致远传》:致远为枢密院计议官。建寇范汝为已降,犹怀反侧,而招安官谢向、陆棠受贼赂,阴与之通。致远谒告归,知其情,还白执政,请锄其根蘖,于是捕向、棠及制置司属官施宜生付狱。诏参知政事盖庾为福州宣抚使讨贼,韩世忠副之,辟致远为随军机宜文字。贼平,除两浙转运判官。
《言行录》:范文正公辟欧阳脩于幕下,脩曰:吾尝救范公,岂以为己利竟不往。
《经济类编》:吕诲请藩镇带安抚使处许于本路,举人内选有行实曾得文解者,岁辟一人权。本州司士参军且令差使观其能效,可以远用候满三考保荐闻上或赐以本科出身,然后随其署使,必能适用与夫科场较艺取其一日之长,其效远矣。
《合璧事类》:司马光作通鉴英宗命,置局秘阁以其所。素贤者刘恕范祖禹为属又奏,其子康检阅文字。《宋史·游酢传》:酢第进士,为太学录。迁博士,以奉亲不便,求知河阳县。范纯仁守颍昌府,辟府教授。纯仁入相,复为博士。签书。
《常同传》:同靖康初,除大理司直,以敌难不赴,辟元帅府主管机宜文字,寻除太常博士。高宗南渡,辟浙江机幕。
《陈渊传》:渊充枢密院编修官。会李纲以前宰相为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辟为制置司机宜文字。《喻樗传》:樗少慕伊、洛之学,为人质直好议论。赵鼎以枢筦,居常山,樗往谒,因讽之曰:公之事上,当使启沃多而施行少。启沃之际,当使诚意多而语言少。鼎奇之,引为上客。鼎都督川陕、荆襄,辟樗为属。
《薛季宣传》:季宣年十七,荆南帅辟书写机宜文字。《刘子翚传》:子翚以父任授承务郎,辟真定府幕属。《安丙传》:丙,淳熙间进士,调大足县主簿。秩满,辟利西安抚司干办公事。
《杨震仲传》:震仲知阆州新井县,以惠政闻。辟兴元府通判,权大安军。
《陈贵谊传》:贵谊,庆元五年进士,授瑞州观察推官。丁内外艰,服除,调安远军节度掌书记,辟差四川制置司书写机宜文字。
《林略传》:略,庆元五年,举进士。历饶州大宁监教授,辟干办四川茶马司公事。
《王爚传》:爚,登进士第,知常熟县。绍定四年,江淮制置司辟通判泰州。
《续文献通考》:徐鹿卿嘉定间,教授南安军辟干办福,建安抚司公事后,真德秀复辟宰南安。
许炳授宁乡县尉转运使,李公鼎惜其才行,辟置运幕。
《宋史·高稼传》:稼,嘉定七年进士。调成都尉,转九陇丞。丁内艰,免丧,辟潼川府路都钤辖司干办公事。制置使崔与之闻其名,改辟本司干办公事。
《刘伯正传》:伯正,举进士。调太平主簿,通判枣阳军,辟荆湖制置司机宜、两浙转运司主管公事。
《吕祖俭传》:祖俭调衢州法曹。潘时经略广东,欲辟为属,祖俭辞。
《陈韡传》:韡,字子华,福州候官人。嘉定十四年,贾涉开淮阃,辟京东、河北干官。
《王野传》:野,登进士第。仕潭时,帅真德秀一见异之,延致幕下,遂执弟子礼。德秀欲授以词学,野曰:所以求学者,义理之奥也。词科惟强记者能之。德秀益器重之。绍定初,汀、邵盗作,辟议幕参赞。
《李心传传》:心传为史馆校勘,专修《中兴四朝帝纪》。甫成其三,因言者罢,添差通判成都府。寻迁著作佐郎,兼四川制置司参议。诏无入议幕,许辟官置局,踵修《十三朝会要》。端平二年成书。召赴阙,为工部侍郎。《黄震传》:震,登进士第,调吴县尉。浙东提举常平王华甫辟主管帐司文字。时钱庚孙守常,朱熠守平江,吴君擢守嘉兴,皆倚嬖倖厉民。华甫病革,强起劾罢三人,震赞之也。
《吕沆传》:沆知于潜县,重囚逸,闻沆至,自归。淮西总领辟充主管文字。
《洪咨夔传》:咨夔,字舜俞,于潜人。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边事纤悉为尽力。丘寿隽代与之为帅,金人犯六合,扬州闭门设守,咨夔急诣寿隽言曰:金人忌楚,未必至扬,乃先自示弱,不特淮左之人心动,而金人且骄必来矣。第当远斥堠、精间探,简士马,张外郡声援而大开城门,晏然如平时。若金人果来犯,某当身任之。寿隽愧谢。已而金人果遁。山阳。
《王翊传》:嘉熙元年,制置使丁黼辟翊为参议官,先遣其家归乡里,为文诀先墓,誓以身报国。及北兵至,帐前提举官成驹先走,黼仓卒迎敌,败死。翊与司理王璨、运司干官李日宣等募兵拒守。兵入公署,见翊朝服危坐,问为何人,曰:小官食天子之禄,临难不能救,死有馀罪,可速杀我。又问何以不走,曰:愿与此城俱亡。北兵相谓曰:忠臣也。戒勿杀。敌纵火大掠,翊以朝服赴井死。兵后,其家出其尸,衣冠俨如也。
《侯畐传》:畐字道子,温州乐清人。宝祐五年,制置使贾似道辟通判海州兼河南府计议官。
《理宗本纪》:宝祐六年三月丙辰,马光祖请以吕文德、王鉴、王登、汪立信等充制司参议官及辟制司准备差使等官,诏光祖开阃之初,姑从所请。景定元年九月丁丑,知漳州、节制屯戍军马洪天锡言,援例创辟干官一员,报行军机宜文字,奏可。
《陆秀夫传》:秀夫,景定元年,登进士第。李庭芝镇淮南,闻其名,辟至幕中。时天下称得士多者,以淮南为第一,号小朝廷。秀夫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性沉静,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閤,宾主交驩,秀夫独敛焉无一语。或时宴集府中,坐尊俎间,矜庄终日,未尝少有希合。至察其事,皆治,庭芝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已,就幕三迁至主管机宜文字。咸淳十年,庭芝制置淮东,擢参议官。德祐元年,边事急,诸僚属多亡者,惟秀夫数人不去。庭芝上其名,除司农寺丞。
《陈文龙传》:文龙累迁至参知政事。未几议降,乃上章乞归养,益王称制于福州,复以文龙参知政事。漳州畔,以文龙为闽、广宣抚使讨之。文龙以黄恮前守漳有恩信,辟为参谋官。按兵泉州,使恮入招抚之,恮至,民皆顿首谢罪。
《李芾传》:芾生而聪警,少自树立。初以荫补南安司户,辟祁阳尉,出赈荒,即有声。摄祁阳县,县大治,辟湖南安抚司幕官。时盗起永州,招之,岁馀不下。芾与参议邓坰提千三百人破其巢,擒贼魁蒋时选父子以归,馀党遂平。
《尹谷传》:谷,登进士第。调常德推官,知崇阳县,所至廉正有声。丁内艰,居家教授,不改寒素。晚入李庭芝制幕,用荐擢知衡州,需次于家。潭城受兵,帅臣李芾礼以为参谋,共画备禦策。
《赵良淳传》:良淳,初以荫补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浮湛冗官二十馀年。马光祖、李伯玉、范丁孙交荐辟之,卒不振拔。考举及格,改知分宁县。
《徐道隆传》:道隆以任入官,累官潭州判官、权知全州。荆湖制置使汪立信奏辟道隆为参议官。立信迁兵部尚书,道隆与宾客千许人俱去江陵。赵孟傅为制置使,以道隆参其军事,遂为提点刑狱。
《陈羍传》:羍调朐山主簿。制置使郎应雷辟入幕。羍少与谢枋得游,会枋得起兵安仁,首拔入幕。
《林琦传》:琦补宣教郎、督府主管机宜文字,充检院。文天祥开府南剑,琦佐其幕。
《何时传》:时调庐陵尉,寻入江西转运使幕府,还临江军司理参军。改知兴国县。天祥起兵,辟署帅府机宜、带行监文思院。
《续文献通考》:王登少读书,喜兵法,慷慨有大志,举淳祐四年进士。调兴山主簿后,马光祖辟充参谋官迁京西提点刑狱。
鲁仕能淳祐甲辰进士,任监利令,应王登辟充沅州录事兼饷事。
贾似道帅荆辟万镇充公安书院,山长不赴。
李申之知全州,灌阳县未满乞致事转,承事郎归杜门读书号勇,退居士州长辟之不纳。
张康,湘潭人,早孤,力学旁通术,数江万里留梦炎皆推重之辟置幕下。
《元史·徐世隆传》:世隆,字威卿,陈州西华人。弱冠,登金正大四年进士第,辟为县令。其父戒世隆曰:汝年少,学未至,毋急仕进,更当读书,多识往事,以益智识,俟三十入官,未晚也。世隆遂辞官,益笃于学。岁壬辰,父没。癸巳,世隆与母北渡河,严实招致东平幕府,俾掌书记。世隆劝实收养寒素,一时名士多归之。
《赛典赤赡思丁传》:赡思丁拜平章政事,行省云南,时宗王脱忽鲁方镇云南,遣亲臣撒满位哈乃等至赛典赤设宴赐金宝饮器,语之曰:二君虽为宗王亲臣,未有名爵,不可以议国事,欲各授君行省断事官,以未见王,未敢擅授。令一人还,先禀王,王大悦。由是政令一听赛典赤所为。
《石天麟传》:帝命中书令耶律楚材釐正庶务,选贤能为参佐,天麟在选,赐名蒙古台。宗王征西域,以天麟为断事官。
《名山藏》:张羽好著述文,辞典雅能诗善图染有山泽间意张士诚辟为从事,即谢去。

辟署部杂录

《容斋续笔》:唐世士人。初登科,或未仕者多以从诸藩府辟置,为重观韩,文公送石洪温造二处,士赴河阳,幕序可见礼节,然其职甚劳苦,故亦或不屑为之。杜子美从剑南节度严武辟为参谋,作诗二十韵呈,严公云胡为来幕下只合在舟中,束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周防期稍稍太简,遂匆匆晓入。朱扉启昏归画角终不成,寻别业,未敢息微躬会希全物色时放倚梧桐,而其题曰:遣闷意可知矣,韩文公从徐州张建封辟为推官。有书上张公云受牒之明,日使院小吏持故事节目十馀事来,其中不可者自九月至二月,皆晨入夜归,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若宽假之,使不失其性寅,而入尽辰而退申而入,终酉而退,率以为常,亦不废事苟如此,则死于执事之门无悔也。杜韩之旨大略相似云。
《文献通考》:东汉时,选举辟召皆可以入仕以乡举里,选循序而进者,选举也以高才重名躐等而升者辟召也,故时人尤以辟召为荣云。
宋时虽有辟法,然白衣不可,辟有出身而未历仕者,不可辟其可辟者,复拘以资格限以举主盖去古法愈远矣。
记纂渊海范文正公言幕府辟客须可为师者,乃辟之虽朋友亦不可辟。
《日知录·古文苑注》:王延寿桐柏庙碑人名谓掾,属皆郡人可考汉世用人之法。今考之,汉碑皆然不独。此庙盖其时惟守相命于朝廷,而自曹掾以下,无非本郡之人,故能知一方之人,情而为之兴利。除害其辟用之者,即出于守相而不似后代之官。一命以上皆。由于吏部故广汉太守陈宠入为大司农,和帝问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乃大悦,至于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琎委功曹。岑晊并谣达京师名标史传而鲍宣为豫州牧。郭钦奏其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是知署吏乃二千石之职,州牧代之尚为烦苛今以天子而代之,宜乎事烦,而日不给,又其变也。铨注之法,改为掣签,而吏治因之大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