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五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选举典

 第五十五卷目录

 荐举部纪事三
 荐举部杂录

选举典第五十五卷

荐举部纪事三

《宋史·李昉传》:昉居中书日,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子弟问其故,曰:用贤,人主之事;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无善辞,取怨之道也。
《吕蒙正传》:蒙正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上尝欲遣人使朔方,谕中书选才而可责以事者,蒙正退以名上,上不许。他日,三问,三以其人对。上曰:卿何执耶。蒙正曰:臣非执,盖陛下未谅尔。固称:其人可使,馀人不及。臣不欲用媚道妄随人主意,以害国事。同列悚息不敢动。上退谓左右曰:蒙正气量,我不如。既而卒用蒙正所荐,果称职。
《王曾传》:曾拜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梁焘传》:焘自立朝,一以引援人物为意。在鄂作《荐士录》,具载姓名。客或见其书,曰:公所植桃李,乘时而发,但不向人开耳。焘笑曰:焘出入侍从,至位执政,八年之间所荐,用之不尽,负愧多矣。其好贤乐善如此。《王旦传》:旦为相,宾客满堂,无敢以私请。察可与言及素知名者,数月后,召与语,询访四方利病,或使疏其言而献之。观才之所长,密籍其名,其人复来,不见也。每有差除,先密疏三四人姓名以请,所用者帝以笔点之。同列不知,争有所用,惟旦所用,奏入无不可。丁谓以是数毁旦,帝益厚之。故参政李穆子行简,以将作监丞家居,有贤行,迁太子中允。使者不知其宅,真宗命就中书问旦,人始知行简为旦所荐。旦凡所荐,皆人未尝知。旦没后,史官修《真宗实录》,得内出奏章,始知朝士多旦所荐云。谏议大夫张师德两诣旦门,不得见,意为人所毁,以告向敏中,为从容明之。及议知制诰,旦曰:可惜张师德。敏中问之,旦曰:累于上前言师德名家子,有士行,不意两及吾门。状元及第,荣进素定,但当静以待之尔。若复奔竞,使无阶而入者富如何也。敏中启以师德之意,旦曰:旦处安得有人敢轻毁人,但师德后进,待我薄尔。敏中固称:适有阙,望公弗遗。旦曰:第缓之,使师德知,聊以戒贪进、激薄俗也。
《蒋堂传》:堂,为江南东路转运使,徙淮南,兼江南发运事。岁荐部吏三百人。或谓曰:一有谬举,且得罪,何以多为。堂曰:十得二三,亦足报国。
《蒋之奇传》:之奇为部使者十二任,六典会府,以治办称。且孜孜以人物为己任,在闽荐处士陈烈,在淮南荐孝子徐积,每行部至,必造之。
《史浩传》:浩为右丞相,自经筵将告归,乃于小官中荐江、浙之士十五人,有旨令升擢,皆一时选也。如薛叔似、杨简、陆九渊、石宗昭、陈谦、叶适、袁燮、赵静之、张子智,后皆擢用,不至通显者六人而已。浩喜荐人才,尝拟陈之茂进职与郡,上知之茂尝毁浩,曰:卿岂以德报怨耶。浩曰:臣不知有怨,若以为怨而以德报之,是有心也。莫济状王十朋行事,诋浩尤甚,浩荐济掌内制,上曰:济非议卿者乎。浩曰:臣不敢以私害公。遂除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待之如初。盖其宽厚类此。《陈襄传》:襄在经筵时,神宗顾之甚厚,尝访人材之可用者。襄以司马光、韩维、吕公著、苏颂、范纯仁、苏轼至于郑侠三十三人对,谓光、维、公著皆股肱心膂之臣,不当久外;谓侠愚直敢言,发于忠义,投窜瘴疠,朝不谋夕,愿使得生还。帝不能尽用。
《叶适传》:适除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官。尝荐陈傅良等三十四人于丞相,后皆召用,时称得人。
《张逸传》:逸,字大隐,郑州荥阳人。进士及第,为试秘书省校书郎。知襄州邓城县,有能名。知州谢泌将荐逸,先设几案,置章其上,望阙再拜曰:老臣为朝廷得一良吏。乃奏之。他日引对,真宗问所欲何官,逸对曰:母老在家,愿得近乡一幕职官,归奉甘旨足矣。授澶州观察推官,数日,以母丧去。服除,引对,帝又固问之,对曰:愿得京官。特改大理寺丞。帝雅信泌,再召问逸者,用泌荐也。
《鲜于侁传》:侁为转运使。时王安石、吕惠卿当路,正人多不容。侁曰:吾有荐举之权,而所列非贤,耻也。故凡所荐如刘挚、李常、苏轼、苏辙、刘攽、范祖禹,皆守道背时之士。
《陈俊卿传》:俊卿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俊卿以用人为己任,所除吏皆一时选,奖廉退,抑奔竞。或才可用,资历浅,密荐于上,未尝语人。每接朝士及牧守自远至,必问以时政得失,人才贤否。虞允文宣抚四川,俊卿荐其才堪相。五年正月,上召允文为枢密使,至则以为右相,俊卿为左相。《汪澈传》:澈为殿中日,荐陈俊卿、王十朋、陈之茂为台官,高宗曰:名士也,次第用之矣。在枢府,孝宗密访人材,荐百有十八人。尝奏言:臣起寒远,所以报国惟无私不欺尔。
《范仲淹传》:仲淹监楚州粮料院,母丧去官。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寘府学。上书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僭,慎选举,抚将帅,凡万馀言。服除,以殊荐,为秘阁校理。
《韩综传》:综通判邓州,天雄军吕夷简自北京入相,荐为集贤校理、同知太常院。
《韩维传》:维,荫入官。父没后,闭门不仕。宰相荐其好古嗜学,安于静退,召试学士院,辞不就。富弼辟河东幕府,史馆修撰欧阳修荐为检讨、知太常礼院。
《韩缜传》:缜,登进士第,签书南京判官。仁宗以水灾求直言,缜上疏。词极剀切。刘沆荐其才,命编修三班敕。《赵抃传》:抃,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州。濠守给士卒廪赐不如法,声欲变,守惧,日未入,辄闭门不出。转运使檄抃摄治之,抃至,从容如平时,州以无事。翰林学士曾公亮未之识,荐为殿中侍御史。
《唐淑问传》:淑问监抚州酒税。司马光荐其行己有耻,召为左司谏。
《唐义问传》:义问擢湖南转运判官。移使京西,文彦博守西都,义问求罢去。彦博告以再入相时,尝荐其父,晚同为执政,相得甚欢,故义问乃止。元祐中,知齐州,提点京东刑狱、河北转运副使。用彦博荐,加集贤修撰,帅荆南。
《邵亢传》:亢在枢密踰年,无大补益,帝颇厌之,尝与谏官孙觉言,欲以陈升之代亢,而使守长安。觉遽劾亢荐升之。
《钱景谌传》:景谌,初赴开封解试,时王安石得其文,以为知道者。既荐送之,又推誉于公卿间,自是执弟子礼。安石提点府界,景谌为属主簿,又以文荐之。《张方平传》:方平守蜀日,得眉山苏洵与其二子轼、辙,深器异之。尝荐轼为谏官。
《张升传》:升,举进士,为楚丘主簿。南京留守王曾称其公辅器。累官度支员外郎。夏竦经略陕西,荐其才,换六宅使、泾原秦凤安抚都监。
《刘攽传》:攽仕州县二十年,始为国子监直讲。欧阳修、赵概荐试馆职。
《程颐传》:颐,字正叔。治平、元丰间,大臣屡荐,皆不起。哲宗初,司马光、吕公著共疏其行义曰:伏见河南府处士程颐,力学好古,安贫守节,言必忠信,动遵礼法。年踰五十,不求仕进,真儒者之高蹈,圣世之逸民。望擢以不次,使士类有所矜式。诏以为西京国子监教授,力辞。寻召为秘书省校书郎,既入见,擢崇政殿说书。《赵雄传》:雄字温叔,资州人。为隆兴元年类省试第一。虞允文宣抚西蜀,辟干办公事,入相,荐于朝。乾道五年,召见便殿,孝宗大奇之,即日手诏除正字。范成大使金,将行,雄当登对,允文招与之语。既进见,雄极论恢复。孝宗大喜曰:功名与卿共之。即除右史,两月除舍人。金使耶律子敬贺会庆节,雄馆伴。子敬披露事情不敢隐,逻者以闻。上夜召雄,雄具以子敬所言对,上喜。金使入辞,故事当用乐,雄奏:卜郊有日,天子方斋,乐不可用。上难之,遣中使谕雄,雄奏:金使必不敢不顺,即有他,臣得引与就馆。上大喜。雄请复置恢复局,日夜讲磨,条具合上意,除中书舍人。自选人入馆至此,未满岁也。
《陈渊传》:渊,字知默,南剑州人也。绍兴五年,给事中廖刚、中书舍人胡寅朱震、权户部侍郎张致远言:渊乃瓘之诸孙,有文有学。充枢密院编修官。会李纲以前宰相为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辟为制置司机宜文字。七年,诏侍从举直言极谏之士,胡安国以渊应。召对,改官,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
《杨安国传》:安国字君倚,密州安丘人。父光辅,居马耆山,学者多从受经,州守王溥文荐为太学助教。孙奭知兖州,又荐为太常寺奉礼郎,州学讲书。既而奭与冯元荐安国为国子监直讲,并召光辅至。仁宗命说《尚书》,光辅曰:尧、舜之事,远而未易行,愿讲《无逸》一篇。时年七十馀矣,而论说明畅。帝悦,欲留为学官,固辞,以国子监丞老于家。
《朱敦儒传》:敦儒,字希真,河南人。父勃,绍圣谏官。敦儒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中,召至京师,将处以学官,敦儒辞曰:麋鹿之性,自乐閒旷,爵禄非所愿也。固辞还山。高宗即位,诏举草泽才德之士,预选者命中书策试,授以官,于是淮西部使者言敦儒有文武才,召之。敦儒又辞。避乱客南雄州,张浚奏赴军前计议,弗起。绍兴二年,宣谕使明橐言敦儒达治体,有经世才,廷臣亦多称其靖退。诏以为右迪功郎,下肇庆府敦遣诣行在,敦儒不肯受诏。其故人劝之曰:今天子侧席幽士,翼宣中兴,谯定召于蜀,苏庠召于浙,张自牧召于长芦,莫不声流天京,风动郡国,君何为栖茅茹藿,白首岩谷乎。敦儒始幡然而起。既至,命对便殿,论议明畅。上悦,赐进士出身,为秘书省正字。俄兼兵部郎官,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
《魏掞之传》:掞之,字子实,建州建阳人,初字元履。自幼有大志。师胡宪,与朱熹游。两以乡举试礼部不第。尝客衢守章杰所。赵鼎以谪死,其子汾将丧过衢。杰雅憾鼎,又希秦桧意,遣尉翁蒙之领卒掩取鼎平时与故旧来往简牍。蒙之先遣人告汾焚之,逮至一无所得。杰怒,治蒙之,拘汾于兵家所,且以告桧。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筑室读书,榜以艮斋,自是人称曰艮斋先生。闽帅汪应辰、建守陈正同知其贤,荐于朝,时相尼之,不果召。乾道中,诏举遗逸,部刺史芮煜与帅、守共表其行谊,特诏召之,掞之力辞。时宰相陈俊卿,闽人也,雅知掞之,招之甚力。乃以布衣入见,极陈当时之务,大要劝上以修德业、正人心、养士气为恢复之本。上嘉纳之,赐同进士出身,守太学录。
《李心传传》:心传,字微之,宗正寺簿舜臣之子也。庆元元年荐于乡,既下第,绝意不复应举,闭户著书。晚因崔与之、许奕、魏了翁等合前后二十三人之荐,自制置司敦遣至阙下。为史馆校勘,赐进士出身,专修《中兴四朝帝纪》。甫成其三,因言者罢,添差通判成都府。寻迁著作佐郎,兼四川制置司参议官。诏无入议幕,许辟官置局,踵修《十三朝会要》。端平三年成书。召赴阙,为工部侍郎,以言去奉祠致仕。
《刘仪凤传》:仪凤,字韶美,普州人。少以文谒左丞冯澥,澥甚推许,遂知名。绍兴二年,登进士第。抱负倜傥,不事生产,于进士恬如也。擢第十年,始赴调,尉遂宁府之蓬溪,监资州资阳县酒税,为梁州、荥州掾。绍兴二十七年,有旨令侍从荐士,起居郎赵逵举仪凤,称其富有词华,恬于进取。宰执上其名,上曰:蜀人道远,文学行义有可用者,不由论荐,何缘知之。前此蜀仕宦者例多隔绝,不得一至朝廷,殊可惜也。自秦桧专权,深抑蜀士,故上语及之。
《宗室传》:希言,惠王令懬元孙也。淳熙十四年登第。调衢州司户。改吉州司理。用杨万里、周必大荐,授临安府司法。
希怿,燕王八世孙。登淳熙十四年进士第。赵汝愚帅福建,希怿为属吏,尝言:治人如修身,治政如理家,爱民如处昆弟。取古今官著惠爱者缉为一编,曰:是吾师矣。汝愚嘉之,荐于宪辛弃疾。弃疾尚气,僚吏不敢与可否,希怿独尽言无所避。属邑候官苦税重,每不登额,希怿稽核公帑羡钱以足之。弃疾亦荐其能。汝愚当国,调江东运司干办。同寅有坐𠈁冑党者,诸司莫敢荐,希怿贤其人,请以荐己者荐之。改太平州通判。
善俊,太宗七世孙。初补承节郎。绍兴二十七年登第。换左承务郎,调南城丞,改昭信军,签判。虞允文荐其有边帅才,除干办诸司审计司。知郴州,敷奏称旨,留为太府寺丞。寻摄帅、知庐州。
善誉,太宗之后也。幼敏慧,力学。乾道五年,试礼部第一。初调昌国簿,摄邑事。劝编户裒金买田,以助嫁娶丧葬。捕得海盗全党,守欲上其功,善誉曰:奈何以人命希赏。守益贤之,荐于朝。授两浙运干。
汝述,太宗八世孙。登淳熙十三年进士第。调南剑州顺昌尉。应诏上封事,论议恳恻。立朝荐引,多知名之士。
克敦,嗜经术,以宗正荐,召试中选,赐钱三十万。《王猎传》:猎,累应进士不第,乃治生积钱,既而叹曰:此败吾志也。悉以班诸亲族。庆历用兵,诏求遗逸,范仲淹荐之,得出身为永兴蓝田主簿。
《孙思恭传》:思恭,为宛丘令,转运使以水灾时调春夫,争弗得,乃弃官去。吴奎荐其学行,补国子直讲。《齐恢传》:恢,为户部判官。神宗出阁,精简宫僚,韩琦荐其贤,以直昭文馆,为颍王府翊善。
《张奎传》:奎,监衢州酒。徐生者殴人至死,系婺州狱,再问辄言冤。转运使命奎复治。奎视囚籍印窾伪,深探之,乃狱吏窜易,卒释徐生,抵吏罪,众惊伏。同时荐者三十九人。
《耿傅传》:傅,知永宁县。河南守宋绶荐其材,迁通判仪州。
《王仲宝传》:仲宝,补齐州章丘尉。以捕群盗六十馀人有功,用开封府判官鞠仲谋荐,召对,改右班殿直,为镇、定、保、深、永宁、天雄六州军巡检。
《洪遵传》:遵拜同知枢密院事。荐眉山李焘、永嘉郑伯熊及林光朝,未及用。
《张九成传》:九成,游京师,从杨时学。权贵托人致币曰:肯从吾游,当荐之馆阁。九成笑曰:王良尚羞与嬖奚乘,吾可为贵游客耶。
《张致远传》:致远,中进士第。宰相范宗尹荐其才,召对,擢为枢密院计议官。
《卢知原传》:知原,以父任知歙县,因近臣荐,赴都堂审察,累迁梓州路转运副使。
《李朴传》:朴,登绍圣元年进士第,调临江军司法参军,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徽宗即位,右司谏陈瓘荐朴,有旨召对。
《挥麈后录》:太平兴国五年,诏通判得举选人充京官。运判所举人数,与提刑等。至熙宁三年,置诸路提举常平广惠仓,各添举员。有旨:今后通判更不举选人充京官,运判比提刑减人数之半。
韩持国既以忠宪任为将作监主簿,少年清修,不复以轩冕为意。将四十矣,犹未出仕。宋元宪欲荐孔宁极旼,偶观其诗卷,乃得持国所和篇,诵之大喜,遂舍宁极而荐持国,繇是赐第入馆。
《卮史》:吕许公夷简闻包拯之才,欲见之。一日见班次有包拯名,颇喜,又问,知居同里巷,意以拯便于求见。无几,报拯朝辞乃注一知县而出,尤奇之,遽使人追还,遂荐之除里行。
《贵耳集》:澹庵有荐贤录首章,谓上欲求诗人,遂荐十五人,以王庭圭为首,晦翁亦以能诗荐。此时伊洛之学,未甚专门也。
《东轩笔录》:王章惠公随知扬州,许元以举子上谒,自陈世家乃唐许远之后。章惠率同僚上表,荐其忠烈之家,乞朝廷推恩,而通判以下皆不从。章惠遂独状荐之,朝廷以为郊社斋郎元有材谋,晓钱谷,为江淮制置发运判官,以至为使,凡十馀年,号为能臣,终天章阁待制。
鞠咏为进士,以文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望,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俊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有范延贵者,为殿直押兵过金陵,张忠定公见为守,因问曰:天使沿路来还,曾见好官员否。延贵曰:昨过袁州萍乡县,邑宰张希颜著作者,虽不识之,知其好官员也。忠定曰:何以言之。延贵曰:自入萍乡县境,驿传桥道皆完葺,田莱垦辟,野无惰农。及至邑则廛肆无赌博,市易不敢諠争,夜宿邸中,闻更鼓分明,以是知其必善政也。忠定大笑曰:希颜固善矣,天使亦好官员也。即日同荐于朝。希颜后为发运使,延贵亦閤门祗候,皆号能吏也。
谢泌谏议居官,不妄荐士。或荐一人,则焚香捧表,望阙再拜而遣置。所荐虽少,而无不显者。泌知襄州日,张密逸为邓城县令,有善政。邓城去襄城,度汉水才十馀里。泌暇日多乘小车从数吏度汉水入邓城界,以观风谣,或载酒邀张野酌吟啸,终日而去,其高逸乐善如此,张亦其所荐也。
张铸河北转运使,缘贝州事,降通判太平州。是时葛原初得江东西提点。银铜坑冶,欲荐铸而移文取其脚色,铸不与,但以诗答之曰:银铜坑冶是新差,职比催纲胜一阶。更使下官供脚色,下官纵迹转沉埋。吴冲卿初作相,亦以收拾人物为先。首荐齐谌并。亮采洎二人,登对咸不称旨。又荐李师德为台官,而师德不才,自是秉政数年,以至薨日,更不复荐士,而三人者亦竟无闻于时也。
寇莱公始与丁晋公善,尝以丁之才荐于李文靖公,沆屡矣而终未用。一日莱公语文靖曰:比屡言丁谓之才,而相公终不用,岂其才不足用耶,抑鄙言不足听耶。文靖曰:如斯人者,才则才矣,顾其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莱公曰:如谓者,相公终能抑之,使在人下乎。文靖笑曰:他日后悔,当思吾言也。晚年与寇权宠相轧,交至倾夺,竟有海康之祸,始服文靖之识。《石林燕语》:祖宗时选人初,任荐举本不限以成考。景祐中,柳三变为睦州推官,以歌辞为人所称。到官才月馀,吕蔚知州事,即荐之,郭劝为侍御史,因言三变释褐到官始踰月,善状安在而遽荐论。因诏州县官初任未成考,不得举,后遂为法。
天圣前,诸路使者举荐未有定限,选人止用四考。改官然是时吏部选人磨勘,岁才数十人而已。庆历以后,增为六考。知州等荐吏部,皆视属邑多寡裁为定数。于是当荐举者常以应格充数为意,遂数倍于前。治平中吏部待次引见人,至二百五十馀人,贾直儒为中司尝言其冗时,但下诏申戒中外务在得人,不必满所限之数,然竟不能革也。
吴龙图中复性谨约详,于吏治自潭州通判,代还孙文懿公为中丞,闻其名,初不之识即荐为监察御史里行。或问文懿:何以不相识而荐之。文懿笑曰:昔人耻为呈身御史,吾岂荐识面台官耶。当时服其公。晏元献公喜推引士,类前世诸公为第一枢府。时范文正公始自常调荐为秘阁校勘,后为相。范公入拜参知政事,遂与同列。孔道辅微,时亦尝被荐。后元献再为御史中丞,复入为枢府道辅,实代其任,富韩公其婿也。吕申公荐报聘虏公,时在枢府,亦从而荐之,不以为嫌。苏子容为谥议以比胡广与陈蕃,并为三司谢安引从子元北伐云。
祖宗时监司郡守荐部吏,初无定员,有其人则荐之。故人皆慎重,不肯轻举改官,每岁殆无几。自庆历后,始以属邑多寡制数,于是各务充元额。不复更考,材实改官人,岁遂增至数倍。事有欲革弊而反以为弊者,固不得不慎。其初治平中贾直孺为中司,尝以为言朝廷终莫能处,盖人情沿习既久,虽使复旧亦不可为也。
欧阳文忠公初荐苏明允,便欲朝廷不次用之。时富公韩公当国,虽韩公亦以为当然。独富公持之不可,曰:姑少待之。故止。得试,衔初等官明允不甚满意,再除方得编修因革礼前辈,慎重名器如此。元祐间富绍庭欲从子瞻,求为富公神道碑,久之不敢发。其后不得已而言,一请而诺,人亦以此多子瞻也。
范文正公以晏元献荐入馆,终身以门生事之,后虽名位相亚,亦不敢少变。庆历末,晏公守宛丘,文正赴南阳,道过特留,欢饮数日。其书题门,状犹皆称门生将别,以诗叙殷勤,投元献而去,有曾入黄扉陪国论,却来绛帐就师资。之句,闻者无不叹伏。
《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
熙丰日历中书劄子度支员外郎充龙图待制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吕大防。奏伏见本州路凤翔府寄居著作佐郎,前崇文院校书郎张载,学术精深,性资方毅,昨因得告寻医,未蒙朝廷召命,义难自进,老于田间,众所共惜。臣未敢别乞朝廷任使,欲望圣慈且令召还书馆旧职,有不如臣所举,甘坐罔上不忠之罪。俟敕旨奉圣旨依奏,许朝参令发来赴阙,依旧供职。《老学庵笔记》:王定国素为冯当世所知,而荆公绝不乐之。一日当世力荐于神宗,荆公即曰:此孺子耳。当世忿曰:王巩戊子生,安得谓之孺,子盖巩之生与同天节同日也。荆公愕然,不觉退立。
《唐小说载》:有人路逢奔马入都者,问:何急如此。其人答曰:应不求闻达科本朝天圣中,初置贤良方正等六科,许少监以上。奏举自应者,亦听。俄又置高蹈丘园科,亦许。自于所在投状求试,时以为笑。予少时为福州宁德县主簿提刑,樊茂实以职状举予曰:有声于时,不求闻达。后数月再见之忽问曰:何不来取奏状予。笑答之曰:恐不称举词,故不敢茂。实亦笑顾书吏促发奏然予竟不投也。
《燕翼贻谋录》:旧制朝臣监司因事谪官,多为监当虽在贬所,犹以前任举官言者。以为无以示贬抑之意。天禧元年五月壬戌始制因罪监当不得,举官充知县,朝臣不得举本州幕职官前朝贬谪,虽重叙用,亦骤未闻其黜免而置之閒地也。王安石一时私意,贻害无穷,罪不胜诛国,犹为其所误,而况士大夫乎。《续湘山野录》:姚嗣宗关中诗豪,忽绳检坦然自任杜祁公,帅长安,多裁品人物,谓尹师鲁曰:姚生如何。人尹曰:嗣宗者使白衣入翰林,亦不沗减死一等,黜流海岛亦不屈。姚闻之大喜,曰:所谓善评我者也。时天下久撤边警,一旦忽元昊以河西叛朝廷,方羁笼关豪之际嗣宗因写二诗于驿壁,有踏碎贺兰石,埽清西海尘,布衣能效死,可惜作穷鳞。又一绝:百越干戈未息肩,九原金鼓又轰天,崆峒山叟笑不语,静听松风春昼眠之句。韩忠献公奇之,奏补职官。既而一庸生张〈忘其名〉亦堂堂人,猬髯黑面,顶青巾缁裘,持一诗代刺摇袖,以谒杜公曰:昨夜云中羽檄来,按兵谁解埽氛埃,长安有客面如铁,为报君王早筑台。祁公亦异之。奏补乾祐一尉而胸中无一物,未几以赃去,任《清波杂志》监司郡守。岁荐所部吏关升磨勘,朝廷视为常式第付铨曹,施行初不加省,间有特荐者未即召对,及有升擢则降审察之命。所谓审察者,审其人才,察其行谊,施于其职也。若山林隐遁之士当路,或以名闻,其肯冒昧而来,待人进退乎。绍兴三年徐东湖以遗逸荐苏后湖,诏俾赴中书审察。苏力辞乃得请。苏既辞,审察之命乃降,以礼遣赴行。在引见上殿指挥卒辞之。后湖公隐居求志,高蹈一世。绍兴初徵不起,仆辈见使者沓至,窃相语曰:官中须要秀才正身出头。先人性坦夷,遇事即发,无一毫顾避。亲戚有初除从官来见,首询荐何。人自代答以张安国。先人曰:不易荐拔寒者,状元及第荣进素定,何待荐也。退而先人复言且如择婿,但取寒士,度其后必贵,方名为知人,若损高赀榜下脔状元,何难之有。
《却扫编》:苏京字世美,丞相子容之子也。尝为许州观察判官,时韩黄门持国知州事,甚器爱之。荐之于朝,其辞曰:窃见某人某书知义理,临事有风力,前辈之不妄称人如此。
玉海咸平四年二月,秘书丞陈彭年请依唐故事,新授常参官朝谢日进状,举官自代。各随所长,具言其状,事下枢密学士冯拯陈尧叟详议请两省台官尚书省六品以上,诸司四品以上,授讫具表举一人,自代在外者三日内具表附驿,以闻其表付中书门下籍名。
事略孙甫,字之翰,常从杜衍辟永兴军司录衍为枢密副使,又荐之得秘阁校理。
《挥麈馀话》:熙宁初,王荆公力荐常夷父,乞以种放之礼召之。上云:放辈诗酒自娱而已,岂有经世之才。如常秩肯来,朕当以非常之礼待之。故制词云:幡然斯来,副朕虚伫。盖宣德音也。
靖康初,李伯纪荐任申先世初自布衣赐对。钦宗忽问曰:卿在前朝,曾上书乞取燕、云。世初云:诚有之。臣是时为见辽国衰弱,谓我若训练甲兵,迟以岁月,乘此机会,可以尽复燕、云旧地。初非欲结小羌捣其巢穴。此书尚在,可赐睿览。上云:曾见之。使如卿言,燕、云之地,何患不得。继以叹息,即批出赐进士出身,自是进用。世初,伯雨之子也。
高宗应天中兴之初,大臣有荐泸州草泽彭知一者,有康济之略,隐居凤翔府。得旨令守臣钱盖等津发至行在所。既入朝,乃以所烧金及药术为献。诏云:朕不忍烧假物以误后人。仰三省发遣,赴元来去处,日下施行。仍将烧金合用什物,于街市搥毁。
曾文肃为相,王明清祖王兵部佐郎。一日,文肃曰:主上令荐台谏,当以公应诏。先祖辞曰:某辱知非常,一旦使居言路,傥庙堂有所不当,言之则有负恩地,不言则实辜任使。愿受始终之赐,幸甚。文肃叹息而寝其议。故外祖祭先祖文曰:昔我先公,知公最久。引公谏垣,公辞不就。进退之际,益坚素守。谓此也。
《墨客挥犀》:谢谏议名知人,喜引荐下吏,知襄州,日待邓城知县张逸,特厚将荐之朝。乃先设几案庭中,置章其上,望阙焚香,再拜曰:老臣为朝廷得一能吏,乃封上之逸官至枢密直学士累典,大郡皆有能名。孙梦得中丞荐吴中复为御史,或曰:公平生不识何,由知之。公曰:抃闻中复知犍为县,多美政,及替不载一物,其爱民廉洁如此,使之立朝,必不苟且。知贤则荐,何用识面邪。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贵耳集》:孝宗万几馀暇,留神棋局诏国手赵鄂供奉。由是遭际,官至武功大夫浙西路钤,因郊祀乞奏补恳祈甚至圣,语云:降旨不妨,恐外庭不肯放行,久之云卿与后省官员有相识否。赵云葛中书臣之恩家,试与他说看。赵往见葛,具陈上言。答曰:尔是我家里人,非不要相周全,有碍祖宗格法技术,官无奏荐之理,纵降旨来定当缴了。后供奉间从容奏曰:向蒙圣旨,令臣去见,葛中书具说,坚执不从。寿皇曰:秀才难与他说话,莫要引他赵之,请乃止。
《续文献通考》:理宗宝庆三年,知江宁县刘垕为政,恺悌慈祥,不扰而事办制阃。以贤能荐于朝,俾兼幕府合璧事类王。旦疾久不愈,上令肩舆入禁中,见于延和殿曰:卿万一不讳,使朕以天下事付之谁乎。旦强起举笏曰:莫如寇准。上曰:准性刚褊,更思其次。旦曰:他人臣不知也。岁馀卒用准。
韩魏公荐欧阳公曰:韩愈唐之名士,天下望以为相,而竟不用。至今以为谤。欧阳修今之韩愈,陛下何不一试之,以晓天下后世。上从之。
虞允文为相,怀袖有一小方册。目曰:材馆录如汪应辰赵雄胡铨洪迈得人之盛,有庆历元祐风。
《辽史·乌不吕传》:不吕,尝与爻直不相能,因曰:尔奴才,何所知。爻直讼于北院枢密使韩德让。德让怒,问曰:尔安得此奴耶。乌不吕对曰:三父异籍时亦易得。德让笑而释之。后从萧𢘆德伐蒲卢毛朵部,以功为东路统军都监。及德让为大丞相,荐其材可任统军使,太后曰:乌不吕尝不逊于卿,何善而荐。德让奏曰:臣忝相位,于臣犹不屈,况于其馀。以此知可用。若任使之,必能镇抚诸蕃。太后从之。
《萧孝穆传》:孝穆为北院枢密使。所荐拔皆忠直士尝、语人曰:枢密选贤而用,何事不济。若自亲烦碎,则大事凝滞矣。
《金史·纥石烈良弼传》:纳合椿年为参知政事,荐良弼才出己右,用是为刑部尚书,赐今名。丁父忧,以本官起复。海陵尝曰:左丞相张浩练达事务,而颇不实。刑部尚书娄室言行端正,无所阿謟。因谓椿年曰:卿可谓举能矣。常人多嫉胜己者,卿举胜于己者,贤于人远矣。世宗即位良弼,召拜尚书右丞。进拜平章政事,封宗国公。上问宰臣:尝求内外官举贤能,未闻有举者,何也。参政魏子平请当举者每任须举一人,视其当否,以为赏罚。上曰:宋制荐举,其人犯私罪者,举主虽至宰执,亦坐降罚。人心有恒者鲜,财利怵于前,或丧其所守。宰臣任大责重,岂坐是以为升黜耶。良弼曰:前诏朝官六品以上,外官五品以上,各举所知,盍申明前诏。从之。
《世宗本纪》:大定十七年十月辛巳,上谓宰臣曰:今在位不闻荐贤,何也。昔狄仁杰起自下僚,力扶唐祚,使既危而安,延数百年之永。仁杰虽贤,非娄师德何以自荐乎。
大定十八年三月丁未,上谓宰执曰:县令之职最为亲民,当得贤材用之。迩来犯法者众,殊不闻有能者。比在春水,见石城、玉田两县令,皆年老,苟禄而已。畿甸尚尔,远县可知。平章政事石琚对曰:良乡令焦旭、庆都令李伯达皆能吏,可任。上曰:审如卿言,可擢用之。
大定二十六年二月丁亥,以大理卿阙,上问谁可。右丞粘割斡特剌言,前吏部尚书唐括贡可,乃授以是职。己丑,尚书省拟奏除授,上曰:卿等在省未尝荐士,止限资级,安能得人。古有布衣入相者,闻宋亦多用山东、河南流寓疏远之人,皆不拘于贵近也。以本朝境土之大,岂无其人,朕难遍知,卿又不举。自古岂有终身为相者,外官三品以上,必有可用之人,但无故得进耳。
《李石传》:石拜司徒,兼御史大夫。一日,上谓石曰:御史分别庶官邪、正。卿等惟劾有罪,而未尝举善也,宜令监察分路刺举善恶以闻。他日,又谓石曰:卿近累奏皆常事,臣下善恶邪正,无语及之。卿年老矣,不能久居此,若能举一二善士,亦不负此职也。
《张汝霖传》:汝霖迁尚书右丞。世宗在位久,熟悉天下事,思得贤材与图致治,而大臣皆依违苟且,无所荐达。一日,世宗召宰臣谓曰:卿等职居辅相,曾无荐举何也。且卿等老矣,殊无可以自代者乎。惟朕尝言某人可用,然后从而言之。卿等既无所言,必待朕知而后进用,将复有几。因顾汝霖曰:若治丞者,亦因右丞相言而知也。汝霖对曰:臣等苟有所知,岂敢不荐,但无人耳。上曰:春秋诸国分裂,土地褊小,皆称有贤。今天下之大,岂无人才。但卿等不举而已。今朕自勉,庶几致治。他日子孙谁与共治乎。汝霖等皆有惭色。一日,帝谓宰臣曰:今之用人,大拘资历,如此何能得人。汝霖奏曰:不拘资格,所以待非常之材。帝曰:崔祐甫为相,未踰年荐八百人,岂皆非常材耶。
《魏子平传》:子平拜参知政事。上曰:前日令内任官六品以上,外任五品以上,并举所知。未闻有举之者,岂无其才,盖知而不举也。子平曰:请令当举之官,每任须举一人。
《唐括安礼传》:安礼为大兴尹,上曰:荐举,大臣之职。外官五品犹得举人,宰相无所举,何也。安礼对曰:孔子称才难。贤人君子,世不多有。陛下必欲得人,当广取士之路,区别器使之,斯得人矣。
《耨碗温敦兀带传》:兀带,改北京留守。以廉察举兀带所在有能名,无私过,由是入拜参知政事。世宗谕之曰:凡在卿上者,行事或不当理,咨禀不从,卿以所见奏闻。下位有可用之材,当推荐之。
《张浩传》:浩拜太师、尚书令,封南阳郡王。世宗谓浩曰:卿为尚书令,凡人材有可用者,当举用之。浩举纥石烈志宁等,其后皆为名臣。
《元史·主鹗传》:鹗为资善大夫。奏言:唐太宗始定天下,置弘文馆学士十八人,宋太宗承太祖开创之后,设内外学士院,史册烂然,号称文治。堂堂国朝,岂无英才如唐、宋者乎。皆从之,始立翰林学士院,鹗遂荐李治、李昶、王磐、徐世隆、高鸣为学士。
《商挺传》::至元十年,董文忠荐之,世祖问文忠曰:汝何由知王思廉挺。子琥言:为国之道,在立法、任人二者而已。法不徒立,须人而行,人不滥用,惟贤是择。因举天下名士十馀人。帝从之,皆召用。
《王思廉传》:贤对曰:乡人之善者称之也。遂召见,授符宝局掌书。
《高鸣传》:鸣,字雄飞,真定人,少以文学知名。河东元裕上书荐之,不报。诸王旭烈兀将征西域,闻其贤,遣使者三辈召之,鸣乃起王,即荐为彰德路总管。
《忙哥撒儿传》:忙哥撒儿为断事官之长,其位在三公之上,犹汉之大将军也。既拜命,出帐殿外,欹橐坐熊席,其僚列坐左右者四十人。忙哥撒儿问曰:主上以我长此官,诸公其为我言,当以何道守官。众皆默然。又问之,有夏人和斡居下坐,进曰:夫扎鲁忽赤之道,犹宰之刲羊也,解肩者不使伤其脊,在持平而已。忙哥撒儿闻之,即起入帐内。众不知所为,皆咎和斡失言。既入,乃为帝言和斡之言善。帝召和斡,命之坐,曰:是可用之才也。和斡由是知名。
《英宗本纪》:至治三年,授前枢密院副使吴元圭、王约集贤大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韩从益昭文馆大学士,并商议中书省事。拜住言:前集贤侍讲学士赵居信、直学士吴澄,皆有德老儒,请徵用之。帝喜曰:卿言适副朕心,更当搜访山林隐逸之士。遂以居信为翰林学士承旨,澄为学士。
《文宗本纪》:天历元年十一月,中书省臣言:侍御史左吉非才,不当任风宪。御史台臣伯颜等言:左吉,御史所荐,若既用之,又以人言而止,台纲不能振矣。必如省臣所言,臣等乞辞避。帝曰:汝等其勿为是言。左吉既不可用,省臣何不先言之。其令左吉仍为侍御史。《辍耕录》:姚文公先生燧为中台监察御史,时忽御史大夫谓曰:我天子以汝贤,故擢居耳目之官。今且岁馀,至如兴利除害之事,未尝有片言及之,但惟以荐举为务,何邪。先生答曰:某所荐者,百有馀人,皆经世之才,其在中外并能上裨圣治,则某之报效亦勤矣。又何待屑屑于兴利除害,然后为监察御史之职在乎。大夫曰:真宰相器也。叹赏久之。
《名山藏》:陈谟,字一德,泰和人。洪武初,徵至京师赐坐议礼,宋濂王袆交荐为国子师,引疾辞归。
陈迪,宣城人,幼倜傥有志操,洪武八年以荐辟为郡学训导。十二年以近臣荐,召为翰林编修升侍讲。二十四年出,为山东左参政。二十八年,升云南右布政使,至是徵为礼部尚书。
《续文献通考》:明太祖洪武十五年,吴沉揭枢荐方孝孺学行,上召见,喜其举动端雅,曰:此庄士当老其才而用之,遣还乡,寻以雠家,得罪词连孝孺,上识其名特令开释。
《明宝训》:洪武二十三年八月辛酉,给事中有荐士者。太祖问宜何官,对曰:宜牧民。又问其所长,对曰:其人才高年力少壮,勇于敢为。太祖曰:才高者多过中,勇敢者少循理。遽使牧民,未见其可。夫素操刀者乃可使割,善制锦者乃可使裁。素未学而欲使入政,可乎。后生年少,未尝历练,恃才轻忽,用其血气之勇,鲜有不生事扰民者。且令就学,以养其德性,变化气质,俟学成用之。
《浙江通志》:郑济浦江人,洪武中以东宫官属久阙命廷臣举孝廉节行之士,廷臣以浦江郑氏对,上曰:郑氏知之素矣。其里人王氏亦仿郑氏家法,皆可选用。乃徵两家子弟诣阙,以郑氏为左春坊左庶子,王勤为右春坊右庶子,馀皆给道里费遣还。
《名山藏》:杜环,金陵人,好学工书。国初被荐除学录太祖善其书,寻入侍春坊,大为皇太子所眷。
悬笥琐探况钟在苏州,兴学礼士、儒生贫寒者多有所给。于是争献诗,邹亮献二十首,钟独称赏,欲荐其才于,朝会有以匿名书数亮过失,潜揭于府治大门外。钟得书叹曰:彼欲沮吾荐,正欲速成亮名耳。遂奏亮才学可用,召试授吏刑二部司务转监察御史,其勇于为义类如此。
明昭代典则方孝孺,台州海宁人,幼精敏绝伦,为文雄迈醇深。恒以明王道,辟异端为己任,世谓程朱复出。洪武十五年以荐召见,太祖喜其举动端整,谓皇孙曰:此庄士当老其才辅,汝遣还乡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稍擢汉中府学教授,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每见陈说道德,王甚喜。为名其读书之庐曰:正学建文即位,廷臣交荐召为翰林博士,进侍讲寻升侍讲学士。
杨士奇,江西泰和人,早孤力学,手不释卷,长游楚中。楚中人皆慕之,至是廷臣以名儒荐,徵授教职。时年三十六,未任留翰林充编纂官,寻命吏部考第史馆诸儒,尚书张紞奏士奇第一,除齐府审理副,明日复召入翰林。
《明皇朝盛事》:杨文贞士奇不由科目,以布衣荐,辅导东宫,居内阁首,揆典制草,诏定大礼,授册三总裁国史主会试及京试,各再备极儒林之荣,可谓遇矣。《苏谈》:杨文贞公荐达士类,多践清华,如吾苏一郡盖有三人,则天下从可知也。三人为尚书,杨仲举都御史,吴讷五经博士,陈嗣初仲举与文贞在武昌,因患难之交,讷黑窑匠以一文嗣,初教书。儒生以一诗皆入启事,悉登台阁。今人虽曰:诗文百篇,谁复闻有荐一人者哉。
《见闻录》:洪熙改元,朝廷遣进士赍敕访文儒于常苏松三郡郡守熊侯观,以郑观先生应诏,同举十一人试天曹,以先生为首,会仁庙上宾不果用太傅。安远侯柳公升遂请公于朝,以为子师。柳公殁子,溥嗣先生上疏辞归,特旨授训导仍馆其家,盖列侯之第,有训导者自先生始。无何,礼部尚书胡公荐升广东道,御史转江西道,自冷局陟显官如先生者,亦前此不多见也。
《湖广通志》:艾良,字楚善,监利人。为人沉静寡言,于物无忤。时诏廷臣,各举所知,裴汝器为御史,独荐艾遂,拜监察御史。
《见闻录》:上海谈侍郎景泰丁丑登进士观政吏部,时盐山王忠肃为冢宰,风岸孤峭,意轻南士,见公瞿然曰:南方有此人耶。因授验封主事甫,一年擢员外,又擢郎中。公性开朗,忠肃、爱之、英庙、每见,忠肃。辄以公随。上问之忠肃,以公名对。曰:臣老矣。于圣谕恐有遗忘,此郎代臣志之,且其人可信也。上因欲大用之,忠肃,谓:公年少资浅,他日用之未晚。久之,累官工侍忠肃之病也。日侍汤药于左右,及其卒也,祀之别室。夫忠肃荐公于上,而不欲其早用,公不早用而不憾。于忠肃且没,身祀之不怠,无论逢蒙之弓即翟公客能无愧死。
明代典则成化元年春正月,诏王竑为兵部尚书,李秉为左都御史。先是兵书及左都缺给事中,张宁等欲上疏起秉为兵书,竑掌都察院,请教于内阁,李贤且求调护贤视疏稿,哂之,谓宁曰:荐人但当言其人可用,若预荐某为某官,于事体得无碍乎,宁深服之。乃退而易疏,以进翼日御批,以竑为兵部尚书,秉为左都御史。
《孤树袖谈》:杨文恪志切匡时,以经筵讲学,为出治之本。疏每上必恳极致意,尝因地震劾奏用事大臣,首荐张元祯、吴宽、李东阳、王鏊、刘戬宜备日讲,读书宜用大学衍义,时论韪之吏部尚书王恕被谗,公力言公卿中不可无恕,所宜优礼,请黜远谗佞,无为所惑。杨茂元盛应期因事获谴,仍奏乞叙复他所论,荐如周瑛、周孟中、王鸿儒、王云凤、刘元、刘大夏、谢铎、林俊等皆有时名。
《续文献通考》:宪宗成化十九年九月,授吏部听选举人陈献章为翰林检讨。献章广,东新会人,巡抚广东都御史,朱永等荐其学行可以追匹古人,乞以礼徵聘吏部谓献章乃听选举人,非隐士比,遂移文取至京,欲考试职事。献章奏言:臣以旧疾未平,未能就试。母年七十有九,乞放归侍养。上特授以翰林检讨听归。一时推尊之,目为道学。
世宗嘉靖二年,生员文徵明以巡抚荐,八年儒士叶幼学以辅臣荐,俱授待诏。
《陕西通志》:吕潜嘉靖丙子举人。师事吕泾野言动率以泾野为法,时诏有司推择举人中行谊修者,特擢以风士习抚按交章以潜名上授国子学正。
《吉安府志》:胡行恭,字民敬,泰和人。幼孤颖敏,强记家贫,为童子师,取资供母,晨起栉沐伺,寝问所宜,日以为常。母既没,家无馀资,或竟日绝炊。手卷坐中庭,旷然若不为。意性好读书,贫不能购,则时时从人乞,假手录至数十部,殚思天人之际,究极物理之原。每有意会,辄笺疏其义。故善里中刑部郎周尚化周砥节刚廉,乃独推重行恭。一日贻书议及诏旨,裁抑生员可否。行恭报书至,再极陈其不可状。且曰:裁抑之说起于青衿之子,请谒公事假私蹊,以备员名。此固流弊之甚。仆则以为周士之贵。秦士之贱,皆有由来,非可以一一罪士也。夫欲导为射,示人操矢,欲导为御,示人执辔。今尽以科举而督实行是,犹诲射而示辔,诲御而示矢也。岂可值乎。故科举之外,必行荐举,则笃行之风倡,必坐举主,则凭私之路塞。就有憸邪之人,怀无状之心者,不得厕其间矣。乃欲为定额以抑之,不亦后乎。周得书叹服,且曰:使荐举法行,则首诣公车,舍行恭其谁耶。行恭虽伏蓬蔂,不忘当时。其诲子以实行为学,而戒务名,富贵利达一不置诸口,子天凤能遵其教,尝从雩都何公秦黄公弘,纲闻阳明先生之学,初疑信半,久之中夜体认,瞿然有悟,曰:是有本之学也。乃著《自信篇》又以理非在外,特著理论以正后儒之误云。
《觚不觚录》:万历之庚辰,南京兵部主事赵君世卿上疏极言时政之弊,皆刺讥。江陵大怒,旬日间吏部为升楚府长史,明年南京考察,遂斥之。壬午,江陵没,明年其事败,言:官乃交荐赵君为礼部郎中。
《名山藏》:邓元锡,字汝极,南城人。博览经史,久之有志。为己之学范涞为南城令,以与南昌布衣章潢安福。举人刘元卿并荐,万历初,祭酒赵用贤复以为言,徵诣京师辞疾不赴,当道先后荐闻神宗以翰林,待诏徵之,有司劝驾,敦促就道,竟卒于途。
《湖广通志》:傅如圭,字元钖,时特行保举法抚院,以如圭应诏赴部试,授知县。
《山西通志》:李初茂,字芬芳,李初蓁,字漪芳,俱介休县生员,尝读书于邑之东。未几主人故于旅次,初蓁哀其客死子幼,不惮跋涉,迎其榇而归葬。人咸叹曰:一死一生,乃见交情。漪芳其今人中之古人乎。门人张家庆入庠备金致谢,初茂曰:友谊之薄,由言利而忘义也。师弟之间焉,可以货取乎。固却不受。友人隆天台遭难远遁,二人得情,力为解平之,绝口不言,所以后天台知之,叹曰:劳而不伐,二先生真古君子也。怀宗时诏举贤良,同邑张侍御煖举初茂云衾影,不愧孝友特闻,且乐善育材,平心恕物。汾阳张给谏第元举初蓁云:厌绝俗学,自不赴考,因而博极群书,明道敦行,处贫泰然。诏赐徵聘,俱辞不就。

荐举部杂录

《大戴礼》:古者诸侯贡士,一适谓之好德,再适谓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乃加九锡不贡士一则黜爵,再则黜地,三则黜爵地毕矣。
尸子人知用贤之利,也不能得贤,其何故也。夫买马不论足力,以白黑为仪,必无走马矣。买玉不论美恶,以大小为仪,必无良宝矣。举士不论才而以贵势为仪,则伊尹管仲不为臣矣。
《汉书》:三公辟召以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二曰通经学,三曰晓法令,四曰刚毅多略。
孔帖:惟贤知贤,圣人笃论身,苟滥进,庸及知人,不择举者之贤而择所举之不滥,不可得已。
陆贽奏议诸司所举皆有情。故兼贿赂,不得实才。臣请陛下当使所言之人,详陈所犯之状,某人受贿,某举有情。陛下然后以事质于臣,臣复以事质于举主,若便首服,则据罪抵刑。如或有词,则付法阅实。《老学庵笔记》:丰相之于舒信道邹志完于吕望之,其为人似不类然,相与皆厚甚,不以乡里及同僚故也。相之为中司时,犹力荐信道志完元符中进用,则实由望之荐也。及以直谏远窜望之坐荐,非其人褫官。谢表云:臣之与浩实匪素交,以其尝备学校之选,于先朝能陈诗赋之非,于元祐比缘荐士遂取充员,岂期蝼蚁之微,自速雷霆之谴,其叙陈终不以志完为非,亦不易矣。
《日知录》:明主劳于求贤而逸于任人。《韩非子》云:王登为中牟令,〈吕氏春秋作任登〉言:中牟士中章、胥己襄。主曰:子见之,我将以为中大夫。其相室曰:中大夫,晋重列也,今无功而受。君其耳而未之目邪。襄主曰:我取登,既耳而目之矣;登之所取,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终无已也。此执要之论也善乎。子夏之告樊迟也。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唐书》:崔祐甫为相,荐举惟其人,不自疑畏,推至公,以行日除十数人。未逾年,除吏几八百员,多称允当。帝尝谓曰:人言卿拟官多亲旧,何邪。对曰:陛下令臣进拟庶官,夫进拟者必悉其才行,若素不知闻,何繇得其实。帝以为然。以德宗之猜忌而犹能听之,愈乎近代之人主也。
正统三年十一月乙未,行在通政司左通政陈恭言:古者择任庶官,悉由部选,是以职任专而事体一顷者,令朝臣各荐所知,恐开私谒之门,而长奔竞之风。乞令杜绝一归铨部事下行在。吏部尚书郭琎等覆奏曰:往时朝廷虑典铨者未尽知人,故敕廷臣各举所知,其法良矣。脱有徇私邦宪昭然,谁肯同蹈。今恭听流言而尼,良法未见其当也。乞令仍旧从之。吴思庵以儒医荐举历御史以至都宪,况钟以吏才荐举仕至苏州知府,并为一时名臣,自后进士之科日重,荐举之涂渐淹,至天顺。初吴康斋之一荐,举世惊讶,而康斋亦不敢安于其位,荐举之事自后绝响。宾兴总论:太祖起自淮濠,定鼎金陵,平一天下,凡所任用辅佐之臣,无非荐举辟召,如宋濂刘基章溢叶琛则胡大海所荐也,王袆王大锡则李文忠所荐也,洪武中所行今科举法,每科所取不过数十人,而与荐辟之士同登并用,下至正统景泰间犹如故也。以故杨文贞以白衣荐举,历编修而入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