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选举典
第三十六卷目录
养士部汇考
辽〈道宗清宁一则〉
宋〈仁宗天圣一则 庆历一则 康定一则 神宗熙宁二则 元丰一则 高宗绍兴二则〉
金〈章宗泰和一则 宣宗兴定二则〉
元〈世祖中统一则 至元六则 成宗大德二则 宁宗至顺一则〉
明〈太祖洪武四则 成祖永乐一则 宪宗成化一则〉
皇清〈顺治六则 康熙一则〉
养士部总论
易经〈大畜卦 颐卦 鼎卦〉
书经〈说命下〉
朱子语类〈论养士〉
性理会通〈人才〉
养士部艺文一
上王长安书 宋苏洵
论养士 苏轼
湖学田记 顾临
论养贤 罗从彦
建宁府崇安县学田记 朱熹
贡士庄记 程森
养贤堂记 明周序
奉诏育材赋 李东阳
唐山县创立学田记 郑宗周
永定新置学田记 黄益纯
瓯宁县儒学官租记 李默
连城县学田记 陈云章
太仓州顾公学田记 张佳引
淳安儒学置田记 徐楚
黄梅县学田记 陈文
同安县创建学租记 王佐
唐县创置学田记 王汝扬
创学仓复学田记 杨慎家
仪真县学田记 许谷
海澄县姚侯置学田记略 柯挺
浦城县学田记 张鹏
漳浦修学宫置义田碑记 陈汝咸
连城后学田记 林尚义
从化学租记 张守让
同安学田记 蔡复一
吴县学田记 申时行
吴县修学置田记 前人
义创学田记 朱钦相
番禺县养士田记 袁昌奏
怀宁县学田记 佘光裕
泽州儒学设立学田记 王霦
选举典第三十六卷
养士部汇考
辽
道宗清宁元年,诏设学养士。
按
《辽史·道宗本纪》:重熙二十四年八月己丑,即皇帝位。辛丑,改元清宁。十二月戊戌,诏设学养士。
宋
仁宗天圣元年,赐兖州学田。
按
《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
《选举志》:仁宗即位初,赐兖州学田。
庆历三年,赐国子监田。
按
《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
《玉海》:庆历三年十月壬寅,以玉清宫田二十二顷赐监。
康定元年,给监学廪田。
按
《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
《玉海》:康定元年,判监叶清臣请给田五十顷为学廪。
神宗熙宁四年三月庚寅,诏给诸路学田。十二月辛亥,诏增赐国子监钱四千缗。
按
《宋史·神宗本纪》云云。
按
《文献通考》:熙宁四年,诏置京东西,河东北,陕西五路学,州给田十顷为学粮。
熙宁八年,赐蕃学田及缗钱。
按
《宋史·神宗本纪》:八年三月,鲜于师中乞置蕃学,教蕃酋子弟,赐田十顷,岁给钱千缗。
元丰三年四月辛酉,增国子监,岁赐钱六千缗。
按
《宋史·神宗本纪》云云。
高宗绍兴十九年十二月己未,诏太学生之独居者
免役。
按
《宋史·高宗本纪》云云。
绍兴二十一年,拨僧产赡学。
按
《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
《文献通考》:二十一年,大理寺主簿丁仲京奏,赡学田土多为势家侵佃,望令提举学事官觉察。上谓大臣曰:既不度僧常住,多有绝产,其并拨以赡学。既而户部请令提举司置籍,拘管其无敕额庵院。一体行。
金
章宗泰和元年,更定赡学养士法。
按
《金史·章宗本纪》:泰和元年九月戊申,更定赡学养士法:生员,给民佃官田人六十亩,岁支粟三十石;国子生,人百八亩,岁给以所入,官为掌其数。
宣宗兴定元年,尚书省请罢学生廪给,不许。
按
《金史·宣宗本纪》:兴定元年二月壬戌,尚书省以军储不继,请罢州府学生廪给。上曰:自古文武并用,向在中都,设学养士犹未尝废,况今日乎。其令仍旧给之。
兴定五年,给学生地亩。
按
《金史·宣宗本纪》不载。 按
《选举志》:五年,上赐进士斡勒业德等二十八人及第。上览程文,怪其数少,以问宰臣,对曰:大定制随处设学,诸谋克贡三人或二人为生员,赡以钱米。至泰和中,人例授地六十亩。所给既优,故学者多。今京师虽存府学,而月给通宝五十贯而已。若于诸路总管府、及有军户处置学养之,庶可加益。京师府学已设六十人,乞更增四十人。中京、亳州、京兆府并置学官于总府,以谋克内不隶军籍者为学生,人畀地四十亩。汉学生在京者亦乞同此,馀州府仍旧制。上从之。
元
世祖中统二年,设馆养士。
按
《元史·世祖本纪》:中统二年秋七月癸亥,初立翰林国史院。王鹗,言:唐太宗置弘文馆,宋太宗设内外学士院。今宜除拜学士院官,作养人才。乞以右丞相史天泽监修国史,左丞相耶律铸、平章政事王文统监修
《辽》、
《金史》。从之。
至元元年,敕给俸赡士。
按
《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元年二月辛亥,敕选儒士编修国史,译写经书,起馆舍,给俸以赡之。
至元十三年,敕免儒户徭役。
按
《元史·世祖本纪》:十三年三月戊寅,敕诸路儒户通文学者三千八百九十,并免其徭役。
至元二十二年,议优学者。
按
《元史·世祖本纪》:二十二年五月戊子,云南行省臣脱帖木儿言定俸禄、教农桑、优学者、恤死事十馀事,命中书省议其可者行之。
至元二十三年,诏复给江南诸路学田。
按
《元史·世祖本纪》:二十三年二月,江南诸路学田昔皆隶官,诏复给本学,以便教养。按
《选举志》:二十三年二月,帝御德兴府行宫,诏江南学校旧有学田,复给之以养士。
按
《续文献通考》:二十三年二月,设江南各道儒学提举司,帝御德兴府行宫,诏江南学校旧有学田,复给之以养士。初,浙江行省理算钱谷甚急,鬻所在学田输其直于官利用。监臣撤里见之,谓曰:学有田以供祭祀、育贤才,安可鬻耶。遂奏罢之。
至元二十五年,诏免儒户杂徭兼令钩考学田给事。按
《元史·世祖本纪》:二十五年冬十月己卯,诏免儒户杂徭。尚书省臣请令集贤院诸司,分道钩考江南郡学田所入羡馀,贮之集贤院,以给多才艺者,从之。至元二十九年,诏以学田廪士。
按
《元史·世祖本纪》:二十九年正月甲辰,诏:江南州县学田,其岁入听其自掌,春秋释奠外,以廪师生及士之无告者。贡士庄田,则令覈数入官。
成宗大德二年,诏廉访司作成人材。
按
《元史·成宗本纪》:二年二月乙酉,诏廉访司作成人材,以备选举。按
《崔彧传》:二年,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寻与御史大夫秃赤奏:世祖圣训,凡在籍儒人,皆复其家。今岁月滋久,老者已矣,少者不学,宜遵先制,俾廉访司常加勉励。成宗深然之,命彧与不忽木、阿里浑撒里同翰林、集贤议,特降诏条,使作成人材,以备选举。
大德十一年,武宗即位,诏蠲儒户差役。
按
《元史·武宗本纪》:大德十一年五月甲申,即皇帝位,于上都,大赦天下,诏蠲儒户差役。
宁宗至顺四年,顺帝即位,诏免儒人役。
按
《元史·顺帝本纪》:至顺四年六月初八日,即皇帝位。九月庚申,诏免儒人役。
明
太祖洪武 年,诏给生员廪膳,仍免差徭二丁。
按
《明会典》:洪武初,令在京府学生员六十人,在外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日给廪膳,听于民间选补,仍免其家差徭二丁。又按
《会典》:洪武初,令师生廪食月米六斗。后复令日给米一升,鱼肉、盐醯之类皆官给之。
洪武十五年四月,赐学粮增师生廪膳。
按
《大政记》:云云 按
《春明梦馀录》:洪武十五年,命凡监生正妻月支米六斗。凡监生有家人者,三月至十月日支米二升二合六勺。十一月至二月日支米一升九合二勺。监生俱给冬夏衣,工部制衣被。
洪武二十一年,赐国子生钞。
按
《明宝训》:洪武二十一年十一月壬子,命礼部给赐国子生钞。北平、陕西、山西、山东、广东、广西、四川、福建之人在监三年以上者,人五锭;二年,人二锭。俾制冬衣,复命工部于国子监前造别室一区,凡百馀间,具灶釜床榻以处诸生之有疾者。令膳夫二十人给役。侍臣进曰:陛下作兴学校,推心悯下无所不至,从古未有。太祖曰:诸生去乡土离亲戚,远来务学,日久衣必敝,或有疾无人具汤药。朝廷作养之,必使之得所,然后可必其成材。盖天生人材,皆为世用。人君育材,当有其实。惟能有以作养之,则未有不成材者也。洪武二十三年,免生员隶军籍者补伍。
按
《大政纪》:洪武二十三年正月,诏免潮州府学生员陈质补伍。陈质言父戍大宁已死,今有司取其补伍,自念从幼荷国教育,愿赐卒业。上谓兵部尚书沈溍曰:国家得一卒易,得一才难。此生既有志于学,可削其兵籍,遣归进学。溍对曰:此生学未见成效,若遂削其兵籍,则缺军伍。上曰:人材必养之于未用之先,而用之于既成之后。事有轻重,难拘一律。苟军士缺伍,不过失一力士耳。若奖成一贤才以资任用,其系岂不重乎。
成祖永乐十四年,赐琉球监生夏衣。
按
《大政纪》:永乐十四年六月己丑,赐琉球、云南国子生百一十九人夏衣。
宪宗成化元年,增畿辅生员廪米。
按
《名山藏》:成化元年九月,增京畿府州县儒学生员廪米。
《皇清》顺治二年
《大清会典》:凡教习,顺治二年令酌定京省生员为八
旗子弟伴读,每名月给米二斛,以资赡养。三年之内果教习子弟有成,该监咨吏部考用。顺治九年
《大清会典》:凡八旗,满洲、蒙古、汉军考取儒生,顺治九
年题准汉军考取廪膳生员二十名,增广生员二十名。不论旗分,听学院考取并归顺天府学,照例每岁出贡二名。其汉军廪生俱有圈拨地亩,不给廪饩。 凡社学,顺治九年题准每乡置社学一区,择其文义通晓、行谊谨厚者补充。社师免其差役,量给廪优赡。提学按临日造姓名册,申报查考。 凡学规,顺治九年定一府州县,提调官宜严束生徒,按季考校。凡学内殿堂斋房等屋损坏,即办料量工修理。其斋夫膳,夫学粮学田等项俱以时拨给,不许迟误剋减。生员之家照例优免。除干谒渎扰外,俱宜以礼相待,勿得横肆凌侮。至于非礼谄谀,严行禁斥。 顺治九年,定一名宦乡贤、孝子节妇及乡饮宾僎,皆系大典,风教所关。今后提学官遇有呈请,务须覈实确据。非年久论定者,不得举乡贤名宦。非始终无议者,不得举节妇孝子。非乡里推服者,不得举乡饮宾僎。如有受人请求妄举者,师生人等即以行止有亏论。其从前冒滥混杂者,径自查革。
顺治十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年,题准生员犯小事者,府州县行
教官责惩;犯大事者,申学臣黜革,然后定罪。如地方官擅责生员,该学臣纠参。
顺治十二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二年,
谕各学生员,令提学御史、提学道严饬府州县卫各
学教官,月加课程不得旷废,亦不得假借督课凌虐诸生。其岁考科考,场中原卷解部稽察,不许换卷誊改。仍将各学廪增附名数,细查在学若干,黜退若干,照数册报出示。各该府州县卫张挂,俾通知的确姓名,然后优免丁粮。
顺治十五年
《大清会典》:凡土司入学。顺治十五年,题准土官子弟
有向化愿学者,令立学一所。行地方官取文理明通者一人,充为教读,训督猺童。其猺童中有稍通文理者,听土官具申本县,转申提学道,收试入学,以示鼓舞。入学数目,提学道凭文酌定。其教读,每年给粮银八两,灯油纸笔银二十四
两。地方官动用钱粮支给。
顺治十六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六年,
谕士习不端,结社订盟,把持衙门,关说公事,相煽成
风,著严行禁止已后有犯者,该学臣即行黜革。参奏学臣徇隐事发,一体治罪。
康熙九年
《大清会典》:康熙九年,题准生员关系取士大典。若有
司照民例扑责,非
朝廷恤士之意。今后如果有欠粮重情,地方官先
报学院、学道,俟黜革后,治以应得之罪。若词讼小事,应责治者,发该学官惩责。
养士部总论
《易经》
《大畜卦》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学术道德充积于内,乃所畜之大也。人之蕴畜宜得正道,故云利贞。道德充积于内,宜在上位,以享天禄。施为于天下,则不独一身之吉,天下之吉也。若穷居而自食于家,道之否也。故不家食则吉。所畜既大,宜施之于时。济天下之艰险,乃大畜之用也。故利涉大川。建安丘氏曰:不家食,吉言。贤者当与之共天位,享天禄。食于朝而不食于家,则吉也。然有所畜者,必有所用。有所养者,必有所施。贤人又当出而济天下之艰险,以究大畜之才,故曰利涉大川。
彖曰:不家食吉,养贤也。
亦取尚贤之象。
《颐卦》
彖曰: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圣人养贤,才与之共天位,使之食天禄。俾施泽于天下,养贤以及万民也,养贤所以养万民也。颐以养民为大。天地无为其养万物也,付之六子。圣人储精神一堂之上,而天下均被其养。盖得夫养贤之道,贤养而道德益充,政治益盛。天下四海之大,莫不均被其泽。然圣人养贤,盖将正己而又有以正天下,不特使之家给人足而已。方将以中养,不中,以才养;不才,礼义之化。洋洋宇宙养贤及民,其道甚大。
《鼎卦》
彖曰:鼎,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
养贤则饔飧牢礼,当极其盛,故曰大亨。鼎,天下大器也,虚器也。扶持纲纪之在人,圣人治天下,不自恃其明,用众才为明。曰:以木巽火,贤才用而吾明德,以著教化,以行亨饪之功,于是成矣。阳实为饪,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亨饪之见于事者也。夫人才并用,治道聿兴。上可当天心,下可育人物。其效顾不博大哉,必曰大亨治大成也。
《书经》《说命下》
惟后非贤不乂,惟贤非后不食。
言君须贤治,贤须君食。
《朱子语类》《论养士》
或问:古者,庶人子弟入学者,亦皆有以养之,否。答曰:不然。古者教士,其比闾之学,则乡老坐于门而察其出入。其来学也有时,既受学,则退而习于其家。及其升而上也,则亦有时。春夏耕耘,馀时肄业,未闻上之人复有以养之也。夫既给之以百亩之地矣,又给之以学粮,亦安得许多粮以及之耶。周礼自有士田可考。
《性理会通》《人才》
程子曰:善言治者,必以成就人才为急务。人才不足,虽有良法,无与行之矣。欲成就人才者,不患其禀质之不美,患夫师学之不明也。师学不明,虽有美质,无由成之矣。
作新人才难,变化人才易。今诸人之才皆可用,且人岂肯甘为小人。在君相变化如何。尔若宰相用之为君子,孰不为君子。
才高者多过过。则一出焉,一入焉。才低者多不及。不及者,殆且弛矣。
元城刘氏曰:所谓长养成就人才,非如今学校之类也。但于人才爱惜保全之尔,譬如富家养山林,不旦旦伐之,乃可为栋梁之具。若非理摧折之,及至造屋,无材可用也。是爱惜人才,乃人主自为社稷计耳。龟山杨氏曰:当先王之盛、礼义之泽渐摩浸灌天下,亹亹向风,承德敦厚,而成俗于斯时也。士游乎校庠术序之间,揽六艺之英华,而充饫乎道德之实。凡耳目之所见闻者,皆足以迪己而励行,优游自得,不见异物而迁焉。此三代之士所以彬彬多全德也。陵夷至于战国,暴君、污吏各逞其私欲,磨牙摇毒相吞噬者,天下相环也。机会之变,间不容发。故从人合之,以效其谋;衡人离之,以攻其后。掉三寸之舌,斗天下之诸侯,敛为己功。由是靡靡日入于乱也。汉兴,袭秦遗俗。而高皇帝起于布衣户伍之中,一呼而有天下。慢而侮人,尤不喜儒士,故一时贪利顽顿无耻者多归之。虽秉国钧衡为一代宗臣者,犹且囚拘缧绁而不知去,况其馀人乎。光武中兴,尤旌节义之士。而依违附逆之臣,多见戮辱,故宏儒远智累行,高举激扬风流者,方轨而出。及其衰也,怀济时之志,则以触权而婴祸。谢事丘壑,则以党锢而陷刑。虽舆败輹脱,犹不忍改辙。一犯清议,则蹈鼎伏锧而不悔。东汉之社稷,仅如垂发而不绝者,亦众君子之力也。东晋之兴,士惩前轨,皆遗世绝俗。视天下治乱,恝然如秦人视越人之肥瘠也。而晋从而亡,此气俗之不同,然亦兴衰治乱之所系也。故战国之士务奇谋而不徇正道,西汉之士喜功名而不务奇节,东汉之士贵节义而不通时变,东晋之士乐恬旷而不孚实用。是皆为世变所移而昧乎中行者也。惟古之圣贤则不然,不以世治而坚其操。世乱而改其度,虽变故日更,而吾之所守,自若也。
周之士也贵,秦之士也贱。周之士非独上之人贵之也,士亦知自贵焉。秦之士非独上之人贱之也,士亦轻且贱焉。自秦而来迄于今千有馀岁,士之知自贵者何其少,而轻且贱者何多耶。盖古之士虽一介之贱,厕于编户齐民之间,短褐不完,含叔饮水,裕然有馀,而不知王公之为尊与。夫膏粱文绣之为美也,三公之位非其道也,有弗屑焉。万金之馈非其义也,有弗受焉。夫如是,上之人虽欲挟贵自尊以轻天下之士,其可得乎。后世之士颠冥利欲而不知有贵于己者,故守道循理之士薄而偷合。苟得之行,多伺候公侯之门,奔走形势之途,胁肩谄笑以取容悦。其自处如是而欲人贵之,其可得乎。故愚窃谓士之贵贱,虽视世盛衰然,其所以贵贱者,皆其自取也。
朱子曰:世间有才底人,若能损那有馀,勉其不足时节,却做得事;却出来担当得事,与那小廉曲谨底不同。
东莱吕氏曰:不离莘野而割烹之鼎已调,不离傅岩而济川之舟已具,不离磻溪而牧野之阵已成。彼为伊傅太公者,曷尝徒劳州县屈首簿书,然后知之哉。殊不知有非常之才,而后有非常之举也。
鲁斋许氏曰:大圣大贤本末具举极其规模之大,尽其节目之详。先勤小物而后尽于大事,降此一等,亦豪杰之士。然举其大则遗其细,尽其小则惛于大。材具稍大便不谨细行,所以有材大便疏之语谨于细小者,多不识大体,不能谋大事。用人者宜知之。后世功名之士到礼乐制度便进不去。盖到此稍细密,亦精力有所不及。故须别用一般人物。
传记中人才杰然可观,以道理观之只是偏才。圣人则圆融浑全,百理皆具。古今人才多是血气用事,故多偏。圣人纯是德性用事,只明明德,便自能圆成不偏。
养士部艺文一
《上王长安书》宋·苏洵
天下无事,天子甚尊,公卿甚贵,士甚贱。从士而逆数之,至于天子,其积也甚厚,其为变也甚难。是故天子之尊至于不可指,而士之卑至于可杀。呜呼。见其安而不见其危,如此而已矣。卫懿公之死,非无其人也,以鹤辞而不与战也。方其未败也,天下之士望其为鹤而不可得也。及其败也,思以千乘之国与匹夫共之而不可得也。人知其卒之至于如此,则天子之尊可以慄慄于上,而士之卑可以肆志于下,又焉敢以势言哉。故夫士之贵贱,其势在天子。天子之存亡,其权在士。世衰道丧,天下之士学之不明,持之不坚,于是始以天子存亡之权,下而就一匹夫贵贱之势。甚矣夫,天下之惑也。持千金之璧以易一瓦缶,几何其不举而弃诸沟也。古之君子,其道相为徒,其徒相为用。故一夫不用乎此,则天下之士相率而去之。使夫上之人有失天下士之忧,而后有失一士之惧。今之君子,幸其徒之不用,以苟容其身。故其治也轻用之,而其终也亦轻去之。呜呼。其亦何便于此也。当今之世,非有贤公卿不能振其前,非有贤士不能奋其后。洵从蜀来,明日将至长安见明公而东。伏惟读其书而察其心,以轻重其礼。幸甚幸甚。
《论养士》苏轼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至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馀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豪俊,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度其馀,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者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皆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馘而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叹息以俟时也。秦之乱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之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而代相陈豨从车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至文、景、武帝之世,法令至密矣,然吴王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争致宾客,世主不问也。岂惩秦之祸,以为爵禄不能尽縻天下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耶。若夫先王之政则不然,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呜呼,此岂秦、汉之所及也哉。
《湖学田记》顾临
夫惠有术也,养有道也。一梁之渡,人惠之微者也,而君子取之得其术也。一粟之济,物养之薄者也,而圣人取之得其道也。子产乘舆,其为力固勤矣,而君子不取,非其术也。冉子与粟,其心固为周矣,而圣人不取,非其道也。所谓术者,不在乎丰,在乎不费云尔。所谓道者,不在乎大,在乎不穷云尔。夫丰而多费,知爱于彼而不知爱于此矣。大而易穷,知爱于今而不知爱于后也。惟其不费,则虽微可尚也。惟其不穷,则虽薄可贵也。吴兴学著于天下,当其盛时,学者不可胜录,然常患惠而养之者不至也。彼千里而来,有及门而不能留者,有留而不能久者。将返,则有戚然不足之叹。自学初得赐田五顷,而濒湖多潦,岁入无几。由今枢密胡公为郡始为办学资,渐以及诸生之寒者,继胡公者或增焉,然亦莫之充也。嘉祐中,临常承乏,教授计其资,十常不能及二三。既数年乃会太守鲍侯轲恤其不给,慨然思有以广其资。方谋诸士僚,适闻秀州杉杨泾有民讼田频年不决,官将两夺之。鲍侯喜曰:吾谋得矣。乃用书恳请于转运使,愿得贷钱购所争田,以赡学者。会转运使贤,乐闻其请,遂用贷钱六十万得田七顷。其田当沃壤,旧无暵潦之患。以二年之入偿贷钱,然后率为学粮,岁可以食百员。夫栋宇之固易隳也,泉布之富易耗也,惟田之息可以沾及无涯。语其始,可谓惠而不费者也。要其终,可谓养而不穷者也。世有掠民脂血,妄为塔庙之奉。在名教之地,则藐而不顾。噫,不明乎善,徒多费而易穷,较今日之为重可取也。鲍侯去之二年,遇今徐侯来,喜其得惠养之道术,而有资于名教。然虑岁月之久,有攘没其美者,乃强不敏,著于记云。
《论养贤》罗从彦
臣窃以议当代者,皆知得贤则天下治,而未知所以致贤之道也。是虽众论纷然,未极其要。朝廷亦以行之为难而不为也。三代养贤,必本于学,而德化行焉,治道出焉。本朝踵循唐旧,而馆阁清选,止为文字之职,名实未正。故招贤养材以辅时赞化,将何从而致之也。臣历观古先哲王所以虚己求治,何尝不尽天下之才,以成己之德也。故曰: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乐,取于人以为善。今天下之大,岂为乏贤而朝廷无养贤之地以容之。徐察其器能高下,而进退之也。臣今欲乞朝廷设延英院,以待四方之贤。凡公论推荐及岩穴之士,必招致优礼,视品给俸,而不可遽进以官。凡有政治,则委之详察。凡有典礼,则使之讨论。经画以奏陈,而治乱得以讲究也。俾群居切磨,日尽其才,使政府及近侍之臣互与相接。陛下时赐召对,访以治道,可观其才识器能也。察之以累岁,人品益分,然后使贤者就位,能者任职。或委付郡县,或师表士儒。其德业尤异,渐进以师臣职司之任为辅,弼为公卿,无施之不称也。若是,则引汇并进,野无遗贤。陛下尊贤待士之心可无负于天下矣。
《建宁府崇安县学田记》朱熹
崇安县故有学而无田。遭大夫之贤而有意于教事者,乃能缩取他费之赢,以供养士之费。其或有故而不能继,则诸生无所仰食而往往散去。以是殿堂倾圮,斋馆芜废。率常更十数年乃一闻弦诵之声,然又不一二岁辄罢去。淳熙七年,今知县事赵侯,始至而有志焉。既葺其宫庐之废坏而一新之,则又图所以为饮食久远之计者,而未知所出也。一日视境内浮屠之籍,其绝不继者凡五:曰中山,曰白云,曰凤林,曰圣历,曰暨历。而其田不耕者,以亩计凡若干。乃喟然而叹曰:吾知所以处之矣。于是悉取而归之于学,岁入租米二百二十斛,而士之肄业焉者得以优游卒岁而无乏绝之虑。既而学之群士十馀人相与走予所居之山间,请文以纪其事。曰不,则惧夫后之君子莫知其所,始而或至于废坏也。予惟三代盛时,自家以达于天子诸侯之国,莫不有学。而自天子之元子以至于士庶人之子,莫不入焉。则其士之廪于学宫者,宜数十倍于今日。而考之礼典,未有言其费出之所自者,岂当时为士者其家各已受田,而其入学也有时。故得以自食其食,而不仰给于县官也欤。至汉元成间,乃谓孔子布衣养徒三千,而增学官弟子至不复限以员数。其后遂以用度不足,无以给之而至于罢。夫谓三千人者,聚而食于孔子之家,则已妄矣。然养士之需,至以天下之力奉之而不足,则亦岂可不谓难哉。盖目周衰,田不并,受人无常产。而为士者厄于贫,反不得与为农工商者齿。上之人乃欲聚而教之,则彼又安能终岁裹饭而学于我。是以其费虽多,而或取之经常之外,势固有所不得已也。况今浮屠氏之说,乱君臣之礼,绝父子之亲。淫诬鄙诈,以驱诱一世之人,而纳之于禽兽之域。固先王之法之所必诛,而不以听者也。顾乃肆然蔓衍于中国,丰屋连甍,良畴接畛,以安且饱,而莫之或禁。是虽尽逐其人,夺其所据,而悉归之学。使吾徒之学为忠孝者,得以无营于外而益进其业,犹恐未足以胜其邪说。况其荒坠芜绝,偶自至此,又欲封植而永久之乎。赵侯取之,可谓务一而两得矣。故特为之记其本末与其指意所出者如此,以示后之君子,且以警夫学之诸生,使益用力乎。予之所谓忠且孝者,职其事者,又当谨其出内于簿书之外,而无龠合之私焉。则庶其无负乎,赵侯之教矣。赵侯名某才甚高,听讼理财皆办其课。又有馀力以及此诸使者,方上其治行于朝云。
《贡士庄记》程森
士莫重于所养。而爱士者惟恐或失其所养。所养之完者,固不暇计乎其外,而所养之由以完,则有不能不资乎其外。自举子投牒,求试于有司,而县次续食之意,不闻行有赢粮,十无一二。病于爨桂炊玉,而失口失色于人者多矣。呜呼,士吾士也,或至于累其所养,君子于是有不怿焉。长沙杨侯允恭以舍选高第试邑宜川,首阐紫阳之教。淑我多士,鸢飞鱼跃,悉归鼓舞,亦既彬彬盛矣。贡士有庄,自我作古,其亦念士之可重在所养。而或失其所养,得非我之责与。爰咨爰度,积以三年,得田百一十馀亩,岁收二百八十斛。租有籍,掌有职。繇乡邑而监漕隆。杀丰约,行必有赆。其经营缔刱者如是,而所望于后来继今者有加焉。而今而后,策隽于秋试,较艺于春官。不必辞东家而西家,待馈盻盻然有觊于彼也。不必藉口于寸管尺纸,而冀一朝之享于富贵人之门也。不必沬趄嗫嚅于奔走伺候之间,以索吾抱负之素也。宿舂聚粮,恃以无恐。而吾之耿耿者,不可胜用矣。然则侯之斯举,非殖尔之利,实抗尔之志。非濡尔之竭,实励尔之节。造士之功,不亦远且大哉。嗟夫,今之为卿大夫,昔之为士者也。得百里之地而君之,不过曰严催科以塞责,健擿发以为能神,听断以取誉耳。鲜有暇为人材计者侯也。力固裕于彼,而心又存于此。一作新之,士气已百倍。荐名直,近效耳。而且重为扶持封植,无穷之思焉。学道爱人者固如是。夫侯之领袖六馆,森为诸生,乃今赘丞。是邦弦歌之音,日属乎耳。故益嘉其事,而且以为多士告云。开庆元年三月望日,宣教郎添差通判抚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事程森记。
《养贤堂记》明·周序
寿宁儒学之有后堂,计其成五年矣。天顺二年秋,前教谕彭
与序领命始来开设,且以养贤名之。今年春,王大尹肃顾谓序曰:贤者之居,是堂也。可无文以申其义乎。因为言曰:序之承乏师席者,虑无以副皇上养贤之心也。惟我太祖高皇帝奄有四海为天下君。迄今百年,而民安物阜者,盖由列圣绍述成功,允迪至德,养贤才敷政教而然尔。尝考颐之彖传,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大哉言也。然天地之养物,亦必赖有圣人裁成辅相。所以至于鸟兽草木,皆有养之之道,而况于民乎。圣人之养民,又必资于贤才,承流宣化。是以与之共天位,食天禄。俾施泽于天下,此养贤之所以养民也。虽然,今天下郡县之学,则必命以儒师,择其俊秀,教之以诗书六艺之文,导之以孝弟忠信之行,授之以修齐治平之术。冀其有成,以为用也。抑非养贤及民之意欤。寿宁虽新设之邑,尤必首建儒学,以励风俗,以张教化。于是诸生之问学于斯,朝焉而兴于斯,暮焉而息于斯,诚荷皇上养育之恩也。他日出而取科名,登显仕,必使天下之民有以被其泽,又足以见所以不徒名其堂也。若夫堂之址在学宫之北,其高以尺计者九,为间者五。其广以丈计者八。其深及广之半,而规模甚伟。然则创造之功,则宪副姑苏沈公讷也。不可不书,遂为记。
《奉诏育材赋》李东阳
成化戊戌春二月,礼部试贡士,得三百五十人。三月,策试于廷,既赐第一甲三人,进士及第为翰林修撰编修。复诏内阁臣择第二甲以下文之优者为庶吉士。命学士钱塘王公、南昌谢公涖教事遵旧典也。谨按
《书》曰:彰厥有常吉哉。又曰:庶常吉士。
《诗》曰:蔼蔼王多吉士。今之所谓庶吉士者,所以储材蓄德为天下用,古人遗意存焉。盖自高皇帝立法创制,义精虑远,出于历代之所不及。及文皇帝一年甲申,诏庶吉士与第一甲曾公棨等二十八人肄学翰林,而周文襄公忱以自陈在列,皆上所亲择。命学士解公缙涖之,而亲顾问程试,大严赏罚之典。诸公亦感奋激励,多为名臣。若王文端公直、王文安公英、李文忠公时勉以及。文襄文章气节,材猷勋业,卓卓在人耳目。储才之典,于斯为盛。皇上即位十有五年,自甲申至今,凡六策进士,四举吉士之选。是科取人,不减前甲申之数。某以初科吉士簉国史,观旧章。而是科复在礼部,滥同校试。今日之事,窃与有荣焉。仰惟朝廷造士之盛心,名臣钜儒育材之休命,贤士大夫遭时嘉会。此皆足以诏天下示后世,不可无所撰述,以宣达风教,相励勋业者,作奉诏育材赋,其辞曰:
昔在文祖时,维甲申阖阴辟阳,握乾奠坤。号令雷发,誉髦骏奔如虎。斯风如龙,斯云乃启。玉署开词垣,举甲第,收群贤。当是时,峨巨冠拖长绅、彬彬济济者二十有八人。降精灵于四岳,应列宿于高旻。文章焜耀乎宇宙,德泽覃被于生民。隘唐瀛之浩渺,俯汉阁之嶙峋。盖尝聆故老之馀论,而挹前辈之清尘矣。猗欤休哉。若夫世历五朝,国绵六叶。卿云载呈,奎纬重合。礼门廓开,德化旁浃。棘省春试,临轩昼接。蒐羽翼于网罗,挽英雄于彀
。箓匦牍于宫墀,阅人文于仕牒。稽盛典之犹存,冀前踪之可蹑。乃诏学士二人往授之业命之曰。噫,国重利器,器资良工。靡玉不雕,有金必镕。惟我庶士,厥材孔良。尔职翰苑,文章之宗。彼镕尔型,彼瑕尔砻。为鼎为镛,为圭为琮。献我大廷,荐我明堂。惟尔之功,尔往其勖哉。二公受命,百辟倾听。元老在席,群寮交迎。踵沓肩摩,緌辉韨映。同朝肃引领之瞻,载路协弹冠之庆。芃芃乎连茹之征,蔼蔼乎菁莪之咏。自代有科目以来,无若是盛也。其居则鳌极,左峙鲸波,右折钩陈。属道觚棱,对阙璇台。垒云画栋,凝月风铃。语静露,榜花缬。丹芸翠萐丛植乎其前,瑶笙皓鹤缭绕乎其侧。其用则菱笺松墨,天府之藏。玉液琼羞,大官之烹。文缣积笥,楮镪分縢。粟廪岁继,膏釭夜明。出纳之籍,地官所经。选部胥史,马曹隶兵。百工什器,庀自冬卿。其书则东观幽经,西昆秘录。宣明鸿都,石渠天禄。孔堂旧壁,汲冢遗竹。牙签矗架,锦带充屋。张华之所未尝见,扬雄之所未能读。其学则上溯羲农,下采邹鲁。五纬错陈,六际咸睹。搜罗二仪,囊括千古。议必根柢,文必绳矩。制诏册命,王言是敷。表志记传,太史所书。论劝惩关,名教之大。作歌咏本,性情之馀。盖将阐百王之礼乐,而恢一代之规模者也。于是二公乃进诸吉士而诲之曰:子知国之所以待子者乎。此虞之意,周之制也。百僚之有师,而三俊之有士也。吾将考古学,陈旧章,胪明条,揭宏纲,定甲乙,分雌黄。约尔以大义,示尔以周行。尔膏尔车,尔帆尔航。驾圣途之荡荡,泳学海之洋洋。绘日月以为辉,组云霞以为襄。耸廊庙之柱石,补山龙之衣裳。逸亨衢以骋步,与往哲而齐光。若乃旅逐群趋,寅入酉出。镂木为工,画饼为食。纵坚白之嵬谈,衒栀蜡之末饰。而或月弄风嘲,笔耕心织。利私书于子弟,糜公帑于朝夕。是岂徒李太白之忧,抑亦负陆敬舆之学也。于是诸吉士若喜而蹈,若敛而孙,若惕而惊,若起而奋。谨顿首拜首而进曰:昔者左李嗜学,秘书是求。张窦辞官,不耻为留。我独何人,载歌载游。屹门墙之在望,辱衡鉴之是收。观洪漭之大荒,登昆崙之崇丘。敢不朝研暮索,上绍旁搜。竭吾才以必骛,及吾仕之未优。抽丝纶之藻思,输药石之忠谋。辅经世之大业,扬对天之宏休。庶吾夙昔之志可以粗酬也,曷有负明天子之德,以贻先王之羞哉。乃歌曰:巨鳌崒兮彼峰,玉堂起兮丽空。历贝阙兮入紫宫,锵予佩兮墀之东。匪吾皇兮圣明,予曷为兮此逢。姬髦兮商耇,文之渊兮德之薮。瞻为山兮望为湖,大者为师兮小者吾。友生之逢兮不先以,后矢予心兮终不负。干羽兮两阶,冠裳兮九垓。歌明良兮咏烝哉,赞帝业兮延鸿釐。念功业兮及时,嗟古人兮我期。皋兮夔兮,吾舍此其安归兮。
《唐山县创立学田记》郑宗周
唐山,盖古帝尧肇封故都。维时洪荒,甫辟文明之运,赫然与天地为昭,以故宅揆熙绩。若舜禹,若稷契、皋陶辈,莫不师师济济,喜起一堂之上,共襄郅隆。迄今颂二典遗书,远溯道学之传,其渊源实发于此。明兴,定鼎燕山。唐为畿内邑,隶顺德郡。其俗敦厚,矜气节,有先民遗风。且二百馀年沾濡圣化,最近益深。凡兹青衿之彦,益励志进修,翩翩竖立,猗欤盛哉。第士也,业以天下为任,而伏处衡泌。或不免有饥寒困顿之虞,无乃苦无籍而学几顿乎。且于作人之义谓何繄,惟我郡丞陈公天纵奇杰,弘毅有执。其为政,损益注厝,若批郤导窾,迎刃而解,恢恢乎有馀地也。己酉秋,公暂以德星照临下土,视篆唐邑。先是,唐之政因循日久,二三狐鼠之奸耗蠹侵渔。一切钱谷混淆,不啻鬼神出没。当事者遂以唐为不可问。公乃驰单骑诣邑,极力搜剔,不浃月而宿弊尽袪。如燃犀一照,水妖物怪毕见其形。用是汰冗役,省浮费。赈饥劝农,锐意拊循。苟有利于公家,不避劳怨。而于兴学育才之意,尤慇勤恳至。每谕属庠诸生曰:士固以淡泊明志,其或藜藿不充,短褐不完,谁司师帅而令至是,且士亦奚赖焉。而欲稽古以为国家异日效实用,不亦难乎。于是捐俸若干金,会民有鬻田者,择其膏腴,照民间值易之,共得二十四亩为学田。俾课岁之所入以资士。将大礼大事之不能自赡者,于是乎出。君子曰:仁人之赐,其利溥哉。属邑学生陈诰者,先柱史南滨陈公之嗣亦割田五十亩,共襄其事。此虽其人之慕义,实公之明德,有以风之也。夫山河不异,人心长存。景行者瞻尧巅而临眺,岂不亦俨然有羹墙之思。且孔冈竞秀,泜水扬清。其间钟地之灵光耀史册者,代不乏人。则唐固夙称才薮顷者,圣天子在宥恭默静摄,天下可谓已治已安。乃禹之水,汤之旱,天心屡示仁爱以申祐之。而两阶干羽不无匪茹之衅,或者且有相忧,则今日之需才,尤孔亟矣。夫地之美善,养禾而树人之效,以世计尔。诸生既徼惠于公之厚德,毋宁亦藉其所以养。而后遭会风云,同升连茹,以无负于树人之雅,必且以尧舜之道致吾君为圣明。而都俞赓歌,恍若亲游舜禹、稷契、皋陶之庭。后先揖逊与之并美,则是役也。将海宇尽被,则天之泽。而道化翔洽,则唐之治。虽与天俱无极可也,岂惟一邑实受其福。
《诗》云: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公作人之义也。夫兹者,简书有命,公将以琴鹤宠莅,海康而积勋。累代籍重鼎、铉铭、旂常而被管弦,敬拭目以俟之矣。周谫陋不文承之兹,上幸叨附公宇,下吏忻逢盛典。欲唐之民若士,世世守公之令德无斁,用勒石以记不朽,云:公讳献策,别号鹭洲,河南之舞阳人。
《永定新置学田记》黄益纯
郡邑建学必置田,所以崇儒赡士而敦本原也。则学田之置,其有关于教化者,岂细故哉。永庠原无学田,我贤侯湖东何父母下车以来,独拳拳于是,尝叹曰:多士贫而鲜饶。不赡士而求材,是饥骅骝而责之千里也。然赈济之惠有限,而学田之利无穷。吾职提调也,既无所沿于昔,独不可创于今乎。于是谋之通学,以佥议其事时,廪生卢一松、卢赞愿将祖田七十馀亩送县收买,递年收税银一十两,发学济给贫生。噫嘻,我侯善政多端,而尤加意于学校。且实心课士,教养并行。则涵濡砥砺之下,将必有真才辈出,以副国家取士之典者,孰非我侯之所贻也。虽然我侯之意诚嘉矣。涓人买马骨,不期年而千里马至者三。楚人得禽鸟而宝爱之,未几而珍禽四集。我侯创置于今,安知无继我侯而起者复从而增益之乎。永之士子多赖,而文教聿兴者实由于此。呜呼,我侯此举,斯文之瞻仰也。而以斯文自任,期不负我侯振作之意者,其责有所归矣。是为记。
《瓯宁县儒学官租记》李默
古之养士也,以诗书礼乐,不闻以利。后世士鲜力耕资身,恒困于无策。故其养于学校者,非重有以恤其私。则士不劝,非为利劝,盖动于义也。彼诚知上之人待士如此,意气所加,士心毕奋,奚必家赋粟而人赍帛也。赡学有田始于宋代,本朝稍易其制。博士弟子常视员额斥民田租给之。盖廪于官者,十才一二,故士多贫困。而为有司者,又率视学校如弁髦,不则拘检名法,应文饰欺。自学舍扫除之微,尚不能有所振业,况能明诗书礼乐之教哉。三衢涧滨徐侯之为吾邑也,入修色养,出勤民德。精核彊敏,靡滞弗兴。尤以才藻修姱称于上下。士由此争北面事之,侯益思所以佐其缺乏而作之气。郭西有地曰大洲,久为佛氏所据,租入颇赢。因讼,鞫得之曰:是洲,固官地也。汝髡何得乾没士贫弗恤,而为汝封殖乎。乃夺以赡学,具白当路,许之。会乡闱徵应试瓯士,旧才二十二人,侯力请于督学朱君,得增至三十,如建安之数,士益感奋。窃意侯所为待士如此,岂直以区区厚获为诸生利无,亦以意气相招徕,而思以举先王之教尔也。先王之教,固将使人诵服诗书,兴行礼乐。教于学校,而用之于朝廷。慕仁怀义,可以观忠。卑躬砥行,可以观孝。菲衣恶食,可以观廉。执德不阿,可以观节。
《易》曰:观颐,观其所自养也。故士必有以自养而后不为利劝。不然,异时崇阶厚禄,则利眩于朝。丰田广宅,则利眩于乡。险难危疑,则利眩于身。岂独居贫然哉。是秋瓯士登贤书者遽至三人,皆侯素所奖识。建之他庠,莫与比伍。以兹希阔之会,而获连茹之拔。风声感召,一何伟也。先是,学谕陈子万善,学训叶子浚、王子大同率诸生诣余请记,余谓请俟乡书为君等决之。至是果然爰举,徐侯作士之功为诸生诵,以劝利示规,庶几明侯之志。侯名文沔,为甲申进士。洲租为屋,以间计百六十有六。为田,以亩计百一十有四。其始事为嘉靖辛亥,明年作官租。记要成绩也。
《连城县学田记》陈云章
嘉靖癸未冬,予承乏连城,教诸生日侍讲席。质美而嗜学者,斐然在列。因怪夫科第久乏,而咨其故焉。诸生避席曰:自学宫改建不利前,此非乏也。今正郎林公华邦、伯童公玺,皆昔时奋迹。予曰:若子之云,请诸当道一复其旧,何为不可。乡士夫之贤者至,辄与议之。寻乐童先生慨然曰:兹美事为虑,及此连士之幸,愿分囊以为好义者倡。既而先生之阳明讲道。甲申冬,文宗端峰邵公按郡试士,诸生以其事闻,公请卖淫祠充其费。乙酉夏,先生自阳明书院归,而学宫已焕然矣。拜瞻之馀,叹曰:连文运,其将复昌也耶。然首其事者,陈子也。赞其决者,世坚也。此心已许,而不得施,则亦负其初矣。于是买田四亩凡二十八丘,计租二两,送入本学,永充学田,为有志者少助灯火之需。诸衿士义其举,闻其事于端峰。文宗乃以文命云章书册,同寅沈君元贞立石学宫,而大尹方公进乐成其美。嗟夫,世坚买学田以求不负初心,世坚其贤矣哉。曩昔孝友之行已闻于文宗,奖劝而表其门矣。兹学益进,行益修,故深嘉之也。如此,夫学宫之修,学田之入,自世坚始。
《太仓州顾公学田记》张佳引
东白顾先生尝割膏腴田百亩助郡学,州之守臣暨诸生合辞请记其事。余谓先生立朝居乡,内外纯白。视矫饰者相去悬绝,固不必仿平仲希文辈增声施。然余尝视世之饭僧佞道者十常八九,至学校之士诵法周孔,恝然如秦越,岂仁义礼乐之说。固不若虚无怪诞,抑其生死祸福,恍惚难诘,足以蛊惑愚俗,慑其志而使之趋。而仁义礼乐,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治乱兴亡,历历可指。顾不足以警愚俗而挽颓风,是何幽且远者之易入,而明且切者之难为化也。间有豪杰之士,忧世悯俗。而位望不足以动众,则人将视为空谈。而位望足以动众者,又视为故常。无怪乎世之日趋于怪也。吴俗尚鬼,靡靡成风。顾余不腆,远愧梁公。而先生位望,邦人素信。则斯举也,又足以助余政教所不及者。先生讳存仁,字伯刚,嘉靖壬辰进士。
《淳安儒学置田记》徐楚
淳安儒学旧有义田百二十亩。元至大间,邑人进士徐公唐佐为之记出田人士,刻之碑阴云。今其石在明伦堂庑之右。国朝已来,田归各籍,而粮则输于学。师生会食于堂,虽增附员,多未易遍之。然科贡两途,出身有差,不在此限。而比他郡县得隽者,奚啻数倍。岂三元文献,风气自钟;抑豪杰之兴,匪屑屑焉膳养为耶。迩来济济哲士,率皆藏器以待时者。而三物宾兴,少弗逮于前,其故何也。或曰:泮宫之前,文峰蔽未见也。溪南漏港,泄未塞也。通市之渠,襟带之水,久淤塞而未尽疏也。凡此,皆有关于学校人才之故者,诸士时以闻诸邑侯郑公。公曰:渠,吾能浚之。正其侵疆,已有端绪。港,吾能塞之。费颇不赀,俟赢则可。若文峰秀出又在近学宫者,一转移间耳。乃捐月俸五十金为诸生助。由是司训刘君集多士而商之,买负郭之田若干亩。岁可得谷若干石,贮之学仓,以时给诸生。其永有济,乃谋砻石,命郑生良弼、赵生焕请予为记,谓侯斯举,意在兴贤田。而碑之,庶几来者绎思其故,而力行之耳。窃闻之育贤系乎地,转移化导之机系乎时。而及时以自奋,则存乎其人焉。矧在庠诸君子,又多豪杰之流哉。夫名为豪杰者,学以至而学。则譬之农也,终岁于田,是穮是蓘。虽有饥馑,必有丰年,未有事事不得食者。孟子谓舍己之田而芸人之田,是自任者轻。故记曰: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其于士也,亦然足乎己,无待于外。从古圣贤,惟这里做工夫,而禄亦在其中矣。诸君之意,虽以志郑君之惠,而所自期待,有不若耕且芸者为哉。予将拭目以观次第之穫也。时学谕杨君适至,力赞厥成吾淳政教之举,人文之兴。而予不才,亦得以托名于不朽也。记焉何辞。郑公名应龄,早魁闽士。杨君名组,郑公同乡。刘君名珍,居歙。皆宗紫阳之学。而陈君名尧,辅居邻伊洛署。篆有劳云。
《黄梅县学田记》陈文
国朝酌古制,释奠先师,兴贤育材,学校之设遍天下。若学田则古无常制。间以义起者,亦不多见。俗吏往往视官署如传舍,即学宫圮且不修,况学田乎。黄梅学在县治东百武许,岁久日就卑陋。隆庆成辰,姜侯由进士令黄梅,首视学,毅然欲新之。筮吉始事,就工度义,不棘不扰,逾年乃告成。为庙为堂,为斋为庑,为舍库庖湢,莫不毕具。又更名宦乡贤二祠于戟门外,增泮池于棂星门内。轮奂辉丽,视昔有加。惟时士蒸蒸盛。侯又虑贫窭者罔自给,捐俸赀若干置义田于学,以益其不备。业未成,侯以擢苏州。贰去,属其事于予。予广侯德意,日夕经画,得民尤姓者田六十三亩,岁输租若干石。庄场一所,凡几十丈。旱塘五处,凡几亩。分限截然。梅士鼓舞欣跃,趋予言曰:是举也,主之者侯,翼成之者先生。其有造于我梅士也岂浅哉。诸生将碑侯于学,请并识先生文,以期不朽。予辞不获,乃谓二三子曰:尔知侯有功于学,抑知尔士所以为学乎。夫士之学,学为圣人也。圣人之学,心学也。通天地,贯古今,达事变,举天下无一物足以加于其上。故蔬食曲枕,箪瓢环堵,不害为大圣大贤。孔子不云乎: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孟子亦曰:无恒产而有恒心,惟士为能。矧侯师帅有方,教养兼至。今又其从善之轻乎。方今圣天子聿新文教,督学庐山。胡公郡守怀堂,孙公大倡本原之学三。楚之士喁然向风。予于二三子谆切砥砺已非一日,尚其勉之,毋玩愒日时,毋虚縻廪粟,毋夺志科举。业学积而行成,或以道德,或以气节,或以才猷。声海宇光竹帛,使天下后世之人见而知爱,闻而知慕。不曰圣人贤者,则曰硕辅名卿。庶无负国家建学之意,有司造就之心哉。若乃旷己之宅,耘人之田。皇皇汲汲,一短檠课之外无闻焉。则非肯堂肯搆之子,学可以无修,田可以无置也。二三子宁不惕然深省乎。侯在梅善政,浃洽民心,兹其学政之一端,尤可想见作人之雅者。故特为记之,时隆庆四年秋月吉。
《同安县创建学租记》王佐
记曰:虞夏商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不先于学者,而其制则至周为详。民自比闾而上,莫不有学有师。故其学也,不待舍去桑梓,裹粮远涉。充然自足于服田力穑之馀,朝饔夕飧,以歌咏被服乎先王之教。是故上之于其士,则惟以教善为忠。初不忧夫士之或有悬磬,士之于其身,则惟以仁义不饱是惧,亦不虞其饥寒之犹有不免也。王泽涸,厥制荒矣。我国家稽古建学,敛民之秀者以游其中。立学官教之,命有司提调之,而督学宪臣复时校,拔其优异者饩廪之。凡以俾之心专虑一优游厌饫乎。德行道义之实而外,无所分焉。顾其势,或不能以兼养,而士之贫者至无以自存,故复有学田以补助之。是廪有定数也,法也。学田无定数也,法外之仁也。法之所在,虽中材罔敢失坠。而仁之所在,则系师帅之贤不贤耳。同安无学田旧矣,而创自大夫,吾是以知大夫之贤之加于人也。大夫莅吾同约已裕人,政平赋均。煦煦焉视民之饥饱寒燠,正如慈母之于赤子。至其所惓惓者,则尤以端士习,育人才为己任。尝曰:士,民之表也。习弗端,则俗靡。材弗良,则朝家之栋亏。兹岂异人责哉。于是旌别课试,殚厥心力。譬如翔云流光,神龙骧首,人士骎骎改观矣。又尝谓操瓢与箪,乐道无闷,惟颜氏子能。夫人不皆颜也。虽其间能卓然自树,有志于屡空之学,而不系夫养之有无。顾婚丧大事犹责诸邻,保姻戚以相赒助者,士独可少耶。于是核溪乾南桥之邸税,旧为势家所有。乃以法清,复入官,岁凡金七十八有奇。而以若干代酤榷之输以充饷,若干代学之租以惠士。而贫与婚葬者,则以闻之师。若友,则告于县有司受给焉。冒昧乾没者,有禁敛散。职掌者,有籍有人。爰复其事于当道,咸报可褒嘉檄下,士欣欣相庆,曰:是我贤大夫之赐也。间一日,学谕林君伯表、司训胡君好问、许君天民帅诸士洪居正、叶清、马廷骖、刘梦尤辈咸造予曰:愿有志以昭。兹贻来,余辞。固以请,乃言曰:誉髦咏于周诗,不费美于鲁论。而大夫兼焉,兹非大夫之贤之加于人耶。足当代之漏典,举昔人之所未备。兹又非大夫之贤之加于数百年,而上之吏于兹土者耶。且俾后来继今者,皆承休衍庆,则大夫之赐尔。诸士以及吾侪孙子将永永无疆矣。宜诸士之不能自已也。虽然,菁菁者莪,在彼中阿。大夫之乐育茂矣。醉酒饱德,言饱仁义,佐愿诸士之力进于是,以为大夫美报也。大夫名一相,别号宜亭,江西丰城人。起家进士,政成甫三载云。
《唐县创置学田记》王汝扬
学之有田,所以广储蓄,以周生儒。俯仰不及,婚丧无藉。公需义费,劝学兴能之一助者也。盖学有廪饩,国朝作士之常制也。祖宗额设,各有定数。额数无几,贫乏之士有馀。黉舍无出,补助之政不足。是以学田之设,顾惟有司作兴,何如唐学在昔。旧未置田,盖古风犹厚,人有馀积。课读足赡,科目不乏。奈何时不逮古,士养益薄。兼以赋役繁重,虽官给饩廪且不能赡,况增附贫乏辈乎。以故俯仰不足,婚丧无藉。集公门告歉,称匮不可胜数。斯时治生且不暇,奚暇求科第哉。幸值我邹公莅政于此,将几二载,独怜寒儒,随时周恤。然一时济助若可稍补要,非世泽永赖之计也。公乃于去岁九月先请马价馀赀以置田,上官不许。不得已,乃曲为措处,置买城东五里腴田一百二十馀亩,令佃地人耕之,以为本学贫乏补助之需。有田必有租。又恐历久租粮为累也,尽取旧租散之。全数蠲免,一毫不留。佃久地荒,尤恐耕无所获,学惠无实也。又饬监仓储粪,无令外人侵渔,尽养是田。著为定式,以为将来无穷之利。呜呼,邑事之经画者多矣,乃独于学田用心如此,无亦兴起斯文,为国储材,以尽为民父母之职乎。虽古遗爱,何以加兹。而今而后,肄业足赡,科目可得。凡为唐士,被公之作成,享田之馀利,尚绎思惠泽于不泯也。夫且我侯兴学不宁惟是,丹楹刻桷而殿陛辉煌,增饰器数而俎豆森列。至于房庑神位、簴业笙镛之类品式,无不备具。故于学田既成,遂并记之,以昭一时之盛。云侯姓邹,讳慎,字子礼,别号萑泉,山东德州人。
《创学仓复学田记》杨慎家
凡事不难于因难于创,即不难于因未始不难于以复为因。自非天下之大豪杰大识力,未有能首事以开先,独断而由旧,以垂恩施于不朽也。易此者,其惟唐侯周公乎。公视唐事甫一载,良法善政未易更。仆数乃其大者,在置社仓以备荒。即隋长孙平不得专美于前,此自有记其事者,余不赘。余所记者,惟是创学仓复学田之两不朽。唐故无学仓,贫士罔所赈助。公恻然念之曰:既富方谷不养,其何能教。慨然捐百石粟以风唐人士。唐人士从风捐粟百馀石,公置之以为学仓,俾学博董其事。春出陈,秋加二收息,原额常存。增息四十石有奇,收之以赈贫士,岁终报县听稽核。俾不肖者不得为侵渔计,此之谓自无能创不难。有事以开先,其不朽一。唐故有学田,皆硗瘠祗以供。岁额稍有馀租,又报学宪听查盘,贫士毫无。有东鲁萑泉邹公莅唐时,捐赀置新学田百二十亩于城东,地皆膏腴。除粮竖碑,期垂永久行之。二十年而收归于县,入条鞭矣。嗟嗟青衿,孰非吾子弟哉,而薄待之至于此乎。已而河东杨公至,慨学田之不有其实也,乃拨开荒地六百六十馀亩抵学田。故额收租,馀四十石以为赈助资。载在县志可按也。而后乃徵银不徵粮,以为学役工食费,且以为教职新任费。且任催徵门役剋减,而无可稽核也。呜呼,学田乎,私橐乎,可置不问乎。公至廉,知之以为学田。既已竖界石立碑记,何用岁拨开荒之地以滋扰。且令破费乾没而士罔实惠也。于是复以原田归之学,亩收租五斗,贮之学仓以备赈。出纳有稽,交代有簿,毋得以意为侵牟。斯之谓事后能因不难。独断而由旧,其不朽二。以大有造于唐士,公诚豪杰,而大有识力者哉。至于冶锡涂丹以置祭器,重祀典也。课士评文以授举业,作士习也。塑像彩椽以新奎阁,开文运也。孰非其嘉惠斯文,作兴学校之雅意乎哉。呜呼,唐弟子员何幸而沐公恩于不朽也乎。公讳训,别号惺愚,世为江西之安福人。今则籍于湖广耒阳县,儿辈汝桢方署唐教谕,事叨公属,末沐公爱,知公事最悉且真。适因唐士之问记于余也,遂书此,授之以镌之石。
《仪真县学田记》许谷
仪邑为扬州属邑,地临大江,当南北之冲。商贾栉比,舟楫鳞次,颇称纷华。士生其间,逸居而弛学者无论。诚使内志静专而廪禄不继,则往往迁于异物,用是志意。既分学术,斯懈此乡,鲜夺隽之宾朝,寡同升之士,厥有由矣。是可独委诸气数哉。嵎峰孙公以名御史,奉命督鹾维扬。既逾年,商通弊绝,丕绩较著。乃复注情黉舍,乐育青衿。一时诸路文学兴起,庠序盖改观焉。言念真邑,岂谓乏才。无亦给养未赡,或者见异物而迁焉者有之,乃捐赎罪馀金,设本邑良田以供多士。田在西关冷家湾,地方为亩计一百一十三亩有奇。其租税收贮学宫,凡诸生中困窭不给,婚丧不举者,从其师儒,剂量而予之。田上树有堂宇,缭以门垣。复延文行茂修之彦,以讲习其间。且率耆年修举乡约,将挽末俗而还之淳古,甚盛举也。于时判高邮州事毅所黄君实奉檄经理,乐赞厥成。乃走使建康,属谷记事,勒石用传永久。故乐谈而谨记之。
《海澄县姚侯置学田记略》柯挺
侯庀澄几三年,百利俱兴。尝与博士先生语,谓澄故斥卤士籍于庠,居贫强半,不佞兰承乏。玆邑惠泽之施弗。暨多士,心甚恧焉。第一置田租,具诸籍,间以佐学宫。公需及乡岁贡,赠行费有差,察士之困,次第赈之。俾俯仰婚丧稍用自给,博士先生前曰:唯唯。是田凡二区,邑东行八里,郑埭地一十七亩有半。行六里,曾桥地一十五亩。凡三十二亩有奇,计岁粒溢百硕,直可二百一十八金,又皆侯捐俸赎之所贻也。田有额,徵粮则以邑南郊外新渡往龙井地官津,岁入税金二两之半。及邑东北城下官河税一两之半,并捐之以充若粮费。侯作人兴,行良法美意,是不可无传,敬书之石以告来者。
《浦城县学田记》张鹏
浦城之学故无田,有之自今日始。颛教政者,属苍石山人张鹏记之。或曰:自宋庆历间,郡县得致学。学有田者相望,何玆邑独缺典哉。闻之长老,相传某乡某田岁尝以其所穫输之学宫中,则是学故有田也。岂兵革之馀,事变靡常,遂并吞于豪猾者欤。抑亦黩婪之胥,乘时乾没,恶其籍而尽去之也。今无所据而考矣。夫世道之隆也,风俗人材实基之。窃尝谓欲厚风俗,必先将义门。郑氏家规,蓝田吕氏乡约,讲而行之。育人才,必先广黉舍以精其业,增学田以赡其养。俾无累于其心,盖非厚之也,将以蓄其德而达之用也。正德十三年,巡按御史周君鹓、建宁府知府张君文麟以废寺之田若干亩,又以法所不贷者若干亩,充为学田,檄所属覈其肥瘠,并其高下,塍限而图之。附之卷牍而责其守,盖防其侵冀,其可以远也。然以亩计之,亦不甚多。而所谓养士者,犹未也。夫缁黄之宇在在巍
,而膏田沃壤布散村落,殆不能以数恣奸诡黠悍。蠹蚀其间,逋负伏匿,状不可尽诘。复能使其产籍具存,无或遗者。至于国家祠贤育才之地,往往学舍颓圮,鞠为蔬园。廪饩之储,曾无担石。间有田者,其广狭美窳,久而益溷。至无所于考,其故何欤。此则诚未解也。或者又曰:彼业之不经,虽愚夫妇知之矣。君子无处乎。今以学宫中舍奠之,具廪馔之费,岁而计之,为用几何。割其莽荡之有馀者,萃而掌之,慎其籍而恒其入,上不失公家之税,而下凡有事于学者取值焉。恒其入而用足,则岁派不烦于有司。学派既省,则常额可增于军旅,此易荆榛而黍稷之场也,将无取乎。余曰:嗟乎,谁则任之哉。苟处之有道,而施之以渐敛之时,而公以散之,敦谓非良法乎。若彼者黜其馀,适蠹之剔也。约其入,适宁之基也。无攘剋之患,释负荷之重。杜追呼之烦,有不乐而从之者乎。存乎其人焉耳矣。嗟乎,谁则任之哉。庸志之于此,观风者或有择焉。
《漳浦修学宫置义田碑记》陈汝咸
自古学校之设,所以养士,率士于仁义礼乐。阅数载宾兴,则举其德行道艺之美,而以次升之。盖国家取士之法,即于是乎在,而又制为释菜。释奠之礼以不忘所自考其时,奠先师先圣于学而无庙。然则学之有庙,非古与。夫奠先师先圣于学而无庙,古之为学也。立学而庙祀孔子,亦即今之为学也。学之与庙,其果非有二与。浦之建学立庙,始于明洪武初年。自兵燹频仍,庙坏不治。荒翳榛莽之区,问所为堂者,无有矣。安在其亭与坊以及其馀耶。且浦之为邑,去省而南千里,途甚遥。遇三年省试,士之赴棘闱者,必重趼而至。其间道里跋涉行李匮乏之苦,殊难名状。方伯黄静庵先生尝宦游四方,时或请假归里,靡不留心于此。见学校不修,士之游于其中者,力不能应举。惄焉深念,因捐赀修文庙,建明伦堂。而凡学中所有,如文昌宫、敬一亭及洗心亭、傅公河、梁山钟秀坊,罔不一一修举称完善矣。而又斥其馀财,置税若干石,立为义田,以给士之应试者,而为助之资垂永久焉。盖学宫之修,先生首倡之,绅士共成之者也。义田之置,先生独任之者也。且夫士大夫平居,或留意于声色,玩好不者。又鄙啬不足与语。遇邑中兴利举废之事,漠然似秦越人之视肥瘠。其人亦何可胜道。先生独有见于建立学校之大,国家取士之规与。夫士子跋涉功名之艰,而慨然为此,夫岂苟焉而已也。余是以叹先生之贤,足以励颓风而振末俗也。因喜而为之文以刻石焉。
《连城后学田记》林尚义
自井田废而人私其亩。士之业受一经者,能无凿壁萤囊借光于一照者乎。尝按庠序之设在助法后,则学田亦不可缺也。今年李生稳捐田三亩于学,询所自,则述其父学默时督修学宫,是学缺田,临终有遗命,其子遂成之。愚谓人情之最真者,莫踰于临终之言。而子之不忍忘其父者,莫甚于没后之语。昔屈到嗜芰,其子荐之,苏子讥其为陋。文正麦舟之惠,其子输之,君子嘉其为仁。虽生前没后,父子一心乎。要以为其身谋,则讥之。为其人谋,则褒之。盖公私之别与天理人欲之用异也。吾知李生之不为陋也,审矣。其有慕于麦舟之惠也,亦明矣。愚忝皋比适,陈公以礼乐教连城,而余与二三僚友并力一心,不惮以身提铃,冀无愧于古之君子。乃谛视连学,贫者十之七八,而学田并未有设。即设,亦仅存。而李生适契,予衷嘉其父之义。其平日之施贫济族,亦已惬矣。嘉其子之孝勇于从而顺令也。士以礼义为田深耕溉种,俾有秋成之望,则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矣。斯田正为有志者助要之,士所自奋,岂斤斤于此哉。记之为施田者倡。
《从化学租记》张守让
从化,古番地也。居民与山猺错杂。当成化之末季,溪峒谭张之徒啸聚。逮我孝皇御极之元年,阐文纬武,赫声濯灵蠢,兹小丑旋就刈薙。二年,而从有司之请,即番禺横潭开设县治,矻有成矣。尤以沿河一隅,民鲜防疏,出官工为区舍一百六十七间,岁徵租课七十两,归于学宫,永为定式云。至五年,上峒山寇复发,再经大军荡平。议者谓横潭去溪峒三百馀里而遥远,近不能相维,乃废横潭,迁今治,而官房之课仍输学宫。阅历三朝,章程不易。至嘉靖十九年,一旦为豪有力者所夺。幸通学力争,于时督学张公、按台杨公、郭公先后论可克复旧物,殆将画一守之矣。万历之九年,豪民乘清丈复起雄心,阴谋而诡夺之。盖由当时版籍纷然,人人皆自顾而不暇急公。虽有司之肩荷不力,亦人事之怠忽使然也。顾业徙而籍存,实亡而名在。识者于是有睹羊复礼之思矣。文学先生儋州何君际明、罗定黎君完始毅然以兴复为己任。岁己亥,大参李晴原公以矿务按临时,文学偕予年丈欧阳君巽斋暨诸生辈建言。前之有司奉勘辄议变卖,二君率诸生复力争之。李公首报可,次言于府道,两台无不报可。更三四年,然后定。至癸卯,攒造割豪民,新报丈税四十九亩零,而告立孔圣业户于番禺。乌坭都第八甲,于是甲辰潭人归我岁租。议者难其守,或曰寄诸学,黎君曰:不可寄诸学。学无公帑,势将贮之私囊。而出纳维我,即使关西夫子复生,难辞染指之污。且覆车不远,岂其不鉴而犹作俑焉。以梯无穷之弊耶。遂谋之众,佥曰:请寄之乡先达,抑耆英之有行义者。一以便于出入,一以绝其侵蠹也。先是,君与何君建议甫定。而何以迁秩行,君实先后董厥成而又虑周久远。谨贮藏之计,先庠序之忧。其有功于斯文甚大矣。维时邑令沈公聚百署,县何公雩南厥劳均焉。而秉成执断者,则大中丞戴公凤岐,先按台李公方麓,今林公聚五也;先督学袁公文海,今朱公恒岳也。奉太府之宪,则沈公禹门也。持独断之议,则番禺穆公象元也。昔鲁复郓欢龟阴之田,春秋著之嘉绍述也。今横潭官业固圣宫之旧物,数十年间迭兴迭废,乃志其所以兴,迹其所以废。而当时用事者,其人之贤不肖相去何如。余故志其废兴之由,以附于春秋,复郓欢之义。
《同安学田记》蔡复一
学而田者,何以兴学也。邑学设旧矣,而田未之闻。其有田,自邑大夫洪侯昉也。何言乎田之兴学也。端化轨俗,道径于风。风之捷者莫如士,悬旌耸示则峨,其标结毂遥驰则先。其轫士也者,标民而轫吏者也。里人子担簦笈从师,则其父兄为之戒。具舂粮之弗继,勿问呫哔。抱先圣之经倚于门墙,所父兄者,谁人计上之望。士曰标民。而轫吏赖之厚而养之薄,于何能振。夫不于其田之谓,其以劝也。田如此其急也,而数百年未之闻。数百年未之闻,而大夫昉之一旦。大夫难哉。何难乎。大夫非田之难,难于其始,又所以始之时也。大夫下车造士,士浡然有兴。乃考于学之故,叹曰:侧弁而哦者五百人,而田不亩附。即令半菽不饱之儒抱遗经,空倚门墙,安所仰给焉其以劝也。上所望士者,谓何若之何赖之厚而养之薄也,吾一日父兄于此矣。而是时也,海氛方见吾闽中,调兵食簿书,徵发星散飙流,不遗日而让力。大夫曰:夫士也,赖之厚而养之薄,而以簿书徵发解也。我则不敢图之。无何中贵人来莞山。海关市之利而入诸内府与其橐甚,至裒军饷益之而犹不足。中责人责课,而中丞台使者责饷,采搉搜朘,益不遗力而让征。大夫曰:夫士也,赖之厚而养之薄,而以采搉搜朘解也。我则不敢亟图之。于是覈部,内有他积谷若干,岁久而陈,不以赈而以蠹。而奇江庄故观田,吴陂庄故寺田,观寺久废,田没于佃。诸佃盘踞餍其饱,旁垂涎者目耽耽,属之讼起。大夫曰:是不足为侧弁而哦者地耶。即条记,请出陈廪,以谷本置学田。而故寺观田无主,酿争是宜主之学,岁徵其租赈士之贫者。于计便议上大府,府如大夫议而割观田之十五畀郡学,寺之额溢田三之一入本学。先后闻诸使者报可。当捉襟露肘、万不暇给之时,而兴数百年之旷。典馀波及邻,弦歌四封,莪朴满地,岂不大愉快盛举哉。不佞间从海内诸君子游,权材扢世,慨然今古之不相及。而臆探其原居,谓始于士之轻,而上人者不知所以重之。夫今有司,即向之士也。朝释大布之衣,而夕忘其所受。爰书钱谷,屑屑累课为功,能不复知。格外兴劝,何事宁论鞅掌。士抱遗经倚门墙,离之则已。践之刍而托之,则寄宿之圃。第佗其冠,神禫其辞。酒食声色之中,则瞒瞒然,瞑瞑然。礼节之中,则疾疾然,訾訾然。劳苦事业之中,则儢儢然,离离然。如孙卿所讥学者之嵬具是矣。士也者,标民而轫吏者也。标而仆表,轫而毁辕,何怪于迷方与其折輢哉。大夫以鞅掌露肘之秋,不忘广励德意,良殷吾党君子。居而表树,标修斐然。六艺之林,得时而驾。范我驰驱,骋六辔而开荡平之路。不素餐兮,孰大于是。又安得云偷懦惮事。无廉耻而嗜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乎。汉文翁守蜀郡,省少府,用度赍计吏,遗博士。史载为姱谈。大夫广厉兴劝,异代交映。一日父兄于此,即百世社稷于此。余读所条记,最后列五利归于士。籍兴仁隆,植而敦祝。夫固曰:不以其田之谓,其以劝也。植表而仆之,祝辕而毁之。士必然勖旃,无令斯田之终不足兴学也。若孙卿者得以唆口,曰:子游氏之儒也欤哉。邑博士姚君全、王君植、李君守文徵言于予,予志其事而申大夫之指,以告诸士如此。大夫名世俊,字用章,歙人。与余同年进士。田前后若干,与其处具在碑右。
《吴县学田记》申时行
古者粒米于井田而谷,士于庠序习业。虽殊,而两者尝相济云。夫士者,民之俊秀也。民有恒业,朝夕于畎亩耰锄。钱鏄之中以给饔飧,供什一。其俯仰皆足以自赡。而士生长其间,进不惧终窭,退不虞交谪。乃得颛精一志于操,缦鼓箧博,依安弦之地。日渐涵三物之教,以待宾兴,菁莪棫朴之诗作焉。当是时,民熙熙于野,士斌斌于学之甚盛也。井田既废,民失其业。家有悬磬,地无立锥。恒救死而不赡。于是青衿侧弁之流乃有荜门圭窬,绳枢瓮牖,藜羹不糁,裋褐不完者矣。其资身之不能,而责之经明行修。庸可几乎。我吴盖称多士,邑学弟子员尝数百人,然国家著令受饩者,才二十人而止属。灾祲之不时,赋敛之无艺。中家以下大抵剥落,民贫而士益贫。即吏于土者有意振之,而岁俭力绌,莫能举也。邑博士零陵袁君香既领教事,进诸生而课之以引以翼,士瞿然过化。已念诸生贫不能存者,宜有所周恤,则议置学田。以谋于缙绅暨乡贡士,咸报曰:如议,而余为之率先。得上腴若干亩,岁课其入以给贫士。诸生相与诵德曰:先生谷我而又粒我,愿世世勿谖也。则谒予纪其岁月,余迎谓云:贫士日繁,而田菫菫止此。譬以勺水济涸鲋,为济几何。诸生曰:不然,鸣鼓者毕集,树标者毕赴,贵其倡也。吾邑之建学,馀二百年矣。士之啼饥号寒者凡几。拥皋比而为师者凡几。乡之先达离蔬释屩、发轫于兹邑者凡几。乃片语无所及,寸土无所捐,而倡之自先生始。慨然佐义,自诸乡达始。后之人得无有闻风慕义,益充拓而布流之为百世利者乎。则吾邑之士经明行修,斌斌于学者焉。知其不古若也,是乌得无纪。余曰:然。遂记之。
《吴县修学置田记》前人
凡建学以造士,需其用也。制也。其设学田赡贫士,周其急也。义也。遵制而谨修之,举义而厚恤之。以翊教化,训风俗,良有司之事也。同安周侯尔发来令吾邑,当海内所称,疲瘵剧烦处,剖决酬应,日不暇给。宜未遑庠序之事,而侯恢如游刃,捷如转丸。若不知有拮据驰骛之劳者。职务稍休,则进诸生而程较之加训饬焉。间周览学宫,及询求诸生之贫不能存者,则忾然叹曰:嘻,学者士操,缦鼓箧之区,而田饔飧所自出也。颓圮之不治,而阨穷之不悯。直蘧庐视之,而辙鲋弃之乎。师帅者有馀恧矣。乃节公租,捐赎锾,共七百馀金。以半修饰学宫,鸠工庀事。以其半置学田若干亩。于是学之庙庑堂门、墙宇斋庐一时鼎新。而田所入,以给士之贫者、婚丧不能举者。无不人人沾被也。学诸生诣余请记,盖吴士之娴于文学,其天性固然。迄于今,益斌斌盛矣。而顾以行谊刓缺,习尚浇漓,往往为时诟病。何哉。教养之具不修,而劝率之道悖也。今有司百务丛集,耗费不赀矣。而财力亦益殚诎。上欲有所措置而不能,下恒有所希觊而不得。若赘疣黉序,而土苴衿弁者。士忳郁沮怍,不复自矜奋。欲令敦修实行,挽回敝习,庸可几乎。且士尝学问未有激之而不劝,触之而不应者也。在上之所以作之,侯既已神明,岂弟孳孳焉。教养之是急,其所遵制而兴修者,如彼所举义而赈恤者。如此,德义甚盛。士诚见夫宫墙之美,廪庾之充,毣然而深思,趯然而兴起。必将曰:是孰使我弦诵而游息者。侯实帡幪之。孰使吾燕衎而饮食者。侯实孚翼之。有不砥砺祓濯以副盛心者,非夫也。吾见瞿瞿良士且蒸蒸辈出,侯之嘉惠吾桑梓,岂浅鲜哉。余尝观宋史,称曾肇积公帑以兴学校,滕元发以公田给诸生,而范纯仁之知襄邑。实兼行之,并以政绩超卓,彪炳史册。以今观侯,则追踪先哲,有隆无替。吴人士且世世戴之,奚啻邑乘之光已也。余邑人起家缝掖,虽耄耋不文,而谂侯政教之大者,不容汶汶。遂纪而揭之石。
《义创学田记》朱钦相
国家三岁比士,拔之如额。计偕而纪盛。慈恩岭以东衡礼闱者,卷南属故宾兴之典。主上新令甲增旧额五人,其棫朴我南士者,至湛渥也。顾岁比例荐贤书一人,则督学使者收三十人。付提衡者围之棘而试典,试我南海者凡一百六十人有奇。先旬日辄诹吉鳞集,诣文庙谒先圣,后则洁牲裂帛而奠魁神。郡例诸生必雍容分席,胙酌成礼。而退始赴郡,邑长唱名受爵,三行酒而将之门外。此定规也,循行自国初矣。独南海为首郡第一岩邑,反陋沿夙习。每于既灌,不列席而坐。广文先生绯衣东立,剖牲布爵。诸士则纷攘其片脔,群夺其胙觞。其于读法射礼、揖让取觯之风荡然。庞孝廉尊人中阳先生旁睹而心盟于神曰:吾子与秋荐当为之丰。其牲醴一以盻蚃妥神,一如郡例胙酌,祈无亵斯典礼。既而嗣君,歌鹿鸣,上公车也。即捐镪义鬻腴田,坐落番禺县,土名林庄。南边丫等处共税六亩五分,佃人董胜奇领纳。除去粮差银二钱五分,计岁纳租银二两七钱五分。黍累三年,则祀典可充,而诸生成礼。乃入之两比,尘饭涂羹,未闻一饰绵蕞者如故。遂谋之前令绍凤陈公,廉其廪,增附诸生中之有学行者何生端成、黄生日宾、龚生名扬各一人。董其事详之督学张公,许可批行。仰县给印帖印簿,令三生轮掌其田之岁入,登簿收贮。庶一至岁比,率仿郡庠祀例,以饬雅观。如三子擢第,又别举支收。此庞先生之所以厚学校谨明禋,其为多士汰积习不浅也。今兹戊午秋比,按而行之。广文叶君与闻,不佞喜而著役。布席礼成,雍然井然。嗟夫先正乐,施缟带纻衣厚交际也,义田义庄厚亲族也。乃至于为宫墙,恢祀典,厚章缝,定仪礼。扬子云所为薄云,天者哉。不佞令兹土,甫下车,正欲广励学宫为范,宁兴文之思。实义先生之有此举。而记以贞珉,树之不朽焉。俾有闻而兴起者,不佞岂谀庞先生耶。先生讳儒,应受七品京秩,不仕其嗣。君讳景忠,举丙午孝廉。
《番禺县养士田记》袁昌奏
郡县有学,以教士也。学有田,以养士也。我国家文教诞敷治化,翔洽薄海。内外无不建胶饬序,联以师儒,式以古训。复之廪之,又续食之。典至隆,渥已然,才欲兼收,廪有定额。圭窦蓬户之俦绩学自好,萤照牛衣。终贫且窭,所赖于当路。名卿体恤覆露,霈阴雨之膏而重恒产之制者,岂浅哉。曩者直指方麓李公总宪晴原,李公岁聿云暮,辄捐俸于三学,或名灯油,或名佐读,意自良矣。迄今宪副史公慨然轸念曰:是犹所济有限,所颁靡常。欲议恒产,其亟增学田乎。遂捐赎锾二百馀两,分给广州府学南海学,而以七十两隶番禺。番禺郑侯祗奉德意,殚虑求成,再捐俸金三十两置买湖村塘,徐成功民税田十五亩五分,共该租银九两二钱七分零。本庠司训陈君谏邑丞潘君启谟会勘,租佃既饬,疆界既正。岁入有章,颁给有度。诚为藉手以副史公之盛心也。公抱公辅器,保障岭南,奉天子威德而宣布之。经纬张弛,不竞不絿。剔蠹釐奸,修坠举废。吏治民安,百司为宪。乃复悯及章缝,嘉惠寒素。而郑侯善政善教,诱掖群髦。课程赈煦,有加无已。俾诸士趋操不迷于岐径,志业不辍于困路。锐者以成,怠者以奋。闇沕奥渫,咸耀光明。百年旷典,一旦聿新。是两公大有功于名教也。为诸士者,其将以性命为菑畬,以仁义为嘉种。典谟礼乐,播种而耰之。穷养达施,以收功于大者。是能不负国,不负两公,不负所学。若夫不穑不稼,助长图成,甘心稊稗,何旷膏饶于芜秽,而邀功于雨露之一润也哉。盖上之敷政也,在育良材。而下之从政也,在崇正学。学术正则贤圣之经明,良材育则唐虞之化兴。此宪副公暨郑邑侯所谓以养为教,而寓作新辅翼之微旨也。余何幸而揄扬其盛。史公名旌贤,别号纬瞻,万历庚辰进士,云南籍应天江宁人。郑侯名升,别号龙屿,万历甲辰进士,闽同安籍长乐人。
《怀宁县学田记》佘光裕
粤观夏后商周之世,民有恒产,士有世业。后世率事虚文罔,俾实效黉宫,鞠为茂草。又复望其有养士之典乎。学田之置始于宋。兖州儒臣请建,而生徒始受其惠。此所以有光宋史,而流声将来也。我朝建学立师,而士之卓绝者皆得食廪饩。然不过或四十人二十人耳,乃国初制也。至于烈圣重熙累洽,敦彝迪典。我皇上恒德久道,阐猷宣化。人文光昭,多士蒸蒸云起。噫,休哉。但士身居庠序,寝怀铅笔,不能躬秉耒耜。或致口食不能充,贫困无赖者有之。夫国家养士,望其预养廉耻,以为他日明堂清庙之用。乃使之不能自立焉,咎将谁归。甲子冬,郡伯遂翁黄公莅政,嘉惠师儒,首倡文教,乃叹曰:学中无田,宁非阙典耶。每加度虑。会江潮没官田种三十四担,计亩一百三十六亩。时本学庠生聂儒等以其事白之于公,公下怀邑,议邑侯雷公,乃举其颠末以报之。公欣然喜,复白于江院林公,益是其议,仍免杂差。俾其所入,以为生儒长久之利惠至渥也。既而雷侯入觐,复职聿观厥成。复以在庠者贫乏弥众,赉泽未周,遂捐金五十两,复置江东浙腴田一所,计种六石,载亩三十八亩八分,以广其惠。自二田之置,计亩所获,贫穷者自立矣。婚葬不能举者,受其赐矣。其利溥哉。诸生谓兹盛举也,乃请记于予。予谓怀宁素无学田,先设学湖一所,后以奸佃侵渔,所入渐少。今郡伯黄公、邑侯雷君增广其田,士咸有赖。夫饮江汉之流者,当思其源。席乔木之荫者,必怀其根。今尔诸士盍思所以报答哉。夫上之所以望于士者,以其士之所立异夫人也。士之所以异夫人者,以其所学异夫人也。今怀邑之士神采奇秀,议论英发。衿佩锵锵,文容济济。岂曰无人。益奋发无怠荒,毋溺于世俗之见,毋惑于异端。而蹈乎非僻,必养幽贞之操,明义利之辨,究性命之奥,探道德之腴。孜孜焉以古之圣贤自待其身,则其学也为有用之学,是在尔诸生自励之而已。虽然,转移之机在上而不在下。方今楚恫耿翁倡道学,郡伯黄翁明经术,邑侯雷君重儒雅,世道文明之会也。余虽不敏,敢与同寅徐君、翁君交相磨砺,用成厥功。庶无负圣天子率育之意,当道嘉惠之典哉。郡伯名综,浙江人。邑侯名令,湖广人。
《泽州儒学设立学田记》王霦
国朝于海内郡县建学立师,储才待用。承平日久,正人文方盛之时。隆庆初年,南都体庵顾公登进士上第,出守泽州。公于学校有提调之责焉。惟时青衿髦士充满泮林,虽养以廪馔,而所及有限。其间无资产而守简编,处困穷而事弦诵者,亦多有之。公知其然,特加怜恤。尝以社仓之粟周之,犹恐不可常继。乃别为经久之计,采访民间有愿售田者。不强以威,不亏其值。出货以易之白马寺,东易秦好登山场一所,中有柿果百株。城东无比寺山场一所,中有桑柘八十馀株,杏桃李果凡五十馀株。城南十里铺外徐天福地八亩。城北水河头枣园
杨谧地八亩四分,傍有庐舍二楹,皆置为儒学之田。悉具其事请于上官,上官嘉允之。田岁有租,树岁有课,悉令掌教者司其出纳。诸士有衣食不足者,有婚嫁不能成礼者,有丧葬不能举者,各量其所费而周之。可谓厚于养士矣。夫公之所以汲汲为此者,何也。呜呼,非莘野之禾不能蓄保衡之德,非南阳之稼不能养卧龙之才。盖欲诸生凭借地利专精经术,联翩科第,以为一郡之光。为诸生者,其励尔志,奋尔力,以副公之美意,岂徒感恩而已哉。夫自建学迄今二百年来,仅见此举泽之前守抱豪杰之才,敷循良之政者屡有其人,而未暇及乎此也。惟公才识英明,果于集事。城堑之禦侮者,既已脩筑。民兵之防患者,既已训练。仓廪之赈饥者,既已充积。审役均而民力以苏,折狱平而民讼以简。乃以有馀之力成此作人之盛事,盖出乎寻常之外矣。从此继守不失,不惟惠施于今,亦将利及于后。公之荣名,宁有穷已哉。泽之师生无以为报,勒石黉宫以记公德。后之览者,尚思无废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