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七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

 第一百七卷目录

 书家部法书名家列传十三
  宋一
  冀王惟吉     越王元杰
  周王元俨     信安王允宁
  赵普       曹彬
  徐铉       陶谷
  张铸       郭廷谓
  郭从义      崔颂
  吴淑       吴遵路
  范宗杰      刘温叟
  宗翼       骆文蔚
  皇甫俨      袁正己
  尹熙古      张仁愿
  孙崇望      孙思皓
  钱儇       李建中
  秦玠       李宗易
  苏易简      苏耆
  张齐贤      杨亿
  刘筠       宋贻序
  赵镕       李穆
  赵安仁      郑文宝
  李宗讷      李宗谔
  李居简      句中正
  句希仲      王著
  葛湍       王惟恭
  郭忠恕      钱惟治
  钱惟演      钱易
  钱昆       钱昱
  李无惑      高绅
  申革       张秉
  孙景璠      许自言
  陈抟       章得象
  向敏中      毕士安
  陈尧佐      陈尧叟
  陈尧咨      宋湜
  晁迥       蒋堂
  查道       李行简
  王嗣宗      陈靖
  周起       周越
  周延隽      石延年
  钱熙       梁鼎
  赵德钧      种放
  林逋       曹汝弼
  彭太素      赵宗万
  张维       郭咸
  朱严       沈文旭
  刘太初      郑世卿
  白宪       杜衍
  晏殊       宋绶
  韩亿       韩琦
  范仲淹      富弼
  王曾       吕夷简
  文彦博      王举正
  庞籍       杨畋
  陈执中      贾昌朝
  欧阳修      包拯
  宋庠       宋祁
  叶清臣      王随
  胡宿       张观
  刘居正      王砺
  王洙       王尧臣
  石介       胡瑗
  邵餗       唐异
  胡恢

字学典第一百七卷

书家部法书名家列传十三

宋一

冀王惟吉

《宋史·燕王德昭传》:德昭子惟吉字国祥,太平兴国八年,封平阳郡侯。大中祥符初,改感德军节度使。好学善属文。雅善草隶飞白,真宗次为七卷,御制序,命藏秘阁。其子守节,以父所书《真草千文》以献,诏书褒答,仍付史馆。明道二年封冀王。

越王元杰

《宋史本传》:太宗子越文惠王元杰字明哲,初名德和。颖悟好学,善属词,工草、隶、飞白,建楼贮书二万卷,谥文惠。

周王元俨

《宋史本传》:太宗子周恭肃王元俨,少奇颖,喜聚书,好为文词,颇善二王书,工飞白,谥恭肃。诏以元俨墨迹及所为诗分赐宰臣,馀藏秘阁。

信安王允宁

《宋史·商恭靖王元份传》:元份子允宁字德之,喜读唐史,通知近朝典故,工虞世南楷法,真宗赐诗激赏之。历武定军节度使。赠信安郡王,谥僖简。

赵普

《宋史本传》: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徙河南洛阳。太祖受禅,以佐命功,授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乾德二年,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大学士。五年,加右仆射。淳化三年,封魏国公,谥忠献,真宗追封韩王。按东观馀论跋,赵韩王书后,云忠献王家问指撝,审细字画谨严。

曹彬

《宋史本传》: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乾德初,神武将军。拜枢密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太宗即位,同平章事,封鲁国公,追封济阳郡王,谥武惠。
《弇州山人槁》:颜鲁公送《裴将军诗》跋尾,曹武惠王书,笔意可观。

徐铉

《宋史本传》:徐铉,字鼎臣,扬州广陵人。十岁能属文,仕南唐李昪父子。随李煜入觐。太平兴国初,迁左常侍。铉精小学,好李氏小篆,臻其妙,款书亦工。尝受诏与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说文》
《欧阳文忠公集》:铉与弟锴皆能八分、小篆,在江南以文翰知名,号二徐。
《宣和书谱》:徐铉善篆,与八分识者,谓自阳冰之后,续篆法者惟铉而已。尝奉诏校定,许慎《说文》三十卷行于世。今御府所藏篆书七,《大道不器赋上下二》《蝉赋一》《篆隶二》
《墨池编》:徐铉精于字学,盖自阳冰之后,篆法中绝,而铉于危乱之间,能存其法,归遇真主,字学复兴,其为功岂浅哉?初虽患骨力,歉阳冰,然其精熟奇绝,点画皆有法度。
《洞天清录》:铉深得小篆,法有篆《千文》刻石南昌。

陶谷

《宋史本传》:陶谷,字秀实,邠州新平人。起家校书郎。宋初,转礼部尚书,赠右仆射。谷嗜学,博通经史,诸子佛老,咸所总览;多蓄法书名画,善隶书。

张铸

《宋史本传》:张铸,字司化,河南洛阳人。宋初,检校刑部尚书。美姿仪,善笔札,老能灯下细书如蝇头。由晋以来,天地、宗庙及上徽号、封拜王公册文,皆诏铸书之。

郭廷谓

《宋史本传》:郭廷谓,字信臣,徐州彭城人。幼好学,工书,善骑射。宋初,从征上党,为静江军节度观察留后。

郭从义

《宋史本传》:郭从义,其先沙陀部人。宋初,加守中书令。改左金吾卫上将军,拜太子太师。性重厚,有谋略,多技艺,尤善飞白书。

崔颂

《宋史本传》:崔颂,字敦美,河南偃师人。宋初,判国子监。摄太仆。好诙谐,善笔札,受命书世宗谥册文,当时称其遒丽。

吴淑

《宋史本传》:吴淑,字正仪,润州丹阳人。幼俊爽,以校书郎直内史。归朝,试学士院。至道二年,迁职方员外郎。善笔札,好籀篆,撰《说文互义》三卷。

吴遵路

《宋史本传》:吴遵路,字安道。父淑,见《文苑传》。第进士,为秘阁校理,迁龙图阁直学士。幼聪敏,博学知大体,寡言笑,善笔札。
《王氏谈录》:江南李主及二徐传二王拨镫笔法,中朝士人吴遵路待诏,尹希古悉得之。

范宗杰

《王氏谈录》:范宗杰传拨镫笔法于吴遵路。

刘温叟

《宋史本传》: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七岁能属文,善楷隶。建隆元年,御史中丞。

宗翼

《宋史·戚同文传》:同文与宗翼为友。宗翼者,蔡州上蔡人。好学强记,经籍一见即能默写。欧阳、虞、柳书皆得其楷法。

骆文蔚

《嵩阳石刻记》:重修中岳庙记,乾德二年,乡贡进士骆文蔚撰,并书。瘦朴有骨,略似欧阳率更。

皇甫俨

《天下金石志》:宋篆书千字文序,陶谷撰,皇甫俨书。按《石墨镌华》:僧梦英篆书千字文序,书出皇甫俨手,可谓升率更之堂。

袁正己

《书史会要》:袁正己,汝南人,善书。
《石墨镌华》:宋摩利支天经并阴符经书者,汝南袁正己,习欧阳率更法,隶书方劲,非嘉祐后人所及。

尹熙古

《书史会要》:尹熙古,官翰林待诏,工篆得拨镫法,所书为一时之绝。
《泰安州志》:宋真宗东封碑、颂天贶殿碑、天齐仁圣帝碑,皆待诏尹熙古书,书法类圣教序。

张仁愿

《石墨镌华》:张仁愿,太祖时待诏。宋修唐宪宗庙碑,仁愿书。

孙崇望

《石墨镌华》:孙崇望,开宝时待诏。修周康王庙碑,黄逊浮撰,崇望行书。
《金石文字记》:卫州刺史郭公屏盗碑,杜韡撰,孙崇望正书。
《弇州山人》:槁崇望运笔圆熟,乃吴通微院体之遗。

孙思皓

《书史》:孙思皓,国初孙妃弟,学欧,本朝无人过也。

钱儇

《书史会要》:钱儇,字智仁,文穆王元瓘子。建隆初,领彰武节度,书画皆入能品。

李建中

《宋史本传》:李建中,字得中,其先京兆人。祖稠,避地入蜀。建中幼好学。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甲科。景德中,进金部员外郎。性简静,恬于荣利,前后三求掌西京留司御史,台爱洛中风土,就构园池,号曰静居。好吟咏,每游山水,多留题,自称岩夫民伯。善书札,行笔尤工,多构新体,草、隶、篆、籀、八分亦妙,人多摹习,争取以为楷法。尝手写郭忠恕《汗简集》,皆科斗文字,有诏嘉奖。
《宣和书谱》:李建中善篆籀草隶,八分于真行尤精,观其字体,初效王羲之,而气格不减徐浩,当时士大夫得其笔迹,莫不争藏以为楷法。处士唐异善书,世称其与建中相为左右,论书者以为尚有五代衰陋之气,盖以其作字淳厚,不飘逸致。然今御府所藏行书四,《千题诗》《雪花诗》《韩见素致仕等诗》《画屏等诗》。按《后山丛谈》:李西台书学张从申。
《墨池编》:建中恬于进取求掌西京留司御史,至今谓之李西台,草隶篆籀八分皆工,真行尤精。
《王氏法书苑》:李建中善古文八分,行书尝得《古文孝经》研玩临学,遂尽其势。

秦玠 李宗易

《后山丛谈》:秦玠官兵部,李宗易官祠部,皆学于西台,各有师法。

苏易简

《宋史本传》: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少聪悟,风度奇秀,才思敏赡。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充翰林学士。参知政事。雅善笔札,著《文房四谱》《续翰林志》。按《洞天清录》:苏许公书无愧杨法华

苏耆

《书史》:王内史二帖上有苏耆题字

张齐贤

《宋史本传》:张齐贤,曹州冤句人,字师亮。太祖幸西都,齐贤以布衣献策马前。太祖还,语太宗曰:张齐贤异时可辅汝为相也。擢进士,通判衡州。淳化二年,参知政事,数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真宗即位,拜右仆射,谥文定。
《书史会要》:张齐贤,文定擅豪翰,其迹杂见《群玉堂法帖》中。

杨亿

《宋史本传》: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人。七岁,能属文。雍熙初,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即授秘书省正字,特赐袍笏。景德三年,为翰林学士。天性颖悟,自幼及终,不离翰墨,善细字起草,一幅数千言,不加点窜。
《书史会要》:杨文公,善小楷。

刘筠

《宋史本传》:刘筠,字子仪,大名人。举进士,为馆陶县尉。还,会诏知制诰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筠第一。仁宗即位,迁给事中,兼龙图阁直学士。
《书史会要》:刘筠,好学,有文善笔札。

宋贻序

《宋史·宋琪传》:琪子贻序为右赞善大夫,尝预修《册府元龟》,笔札遒劲,迁殿中丞。

赵镕

《宋史本传》:赵镕,字化钧,沧州乐陵人。以刀笔事太宗于蕃邸,即位,补东头供奉官。同知枢密事。少涉猎文史,美书翰,多蓄古书画。

李穆

《宋史本传》:李穆,字孟雍,开封府武阳人。幼能属文,有至行。周显德初,进士。太平兴国八年,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善篆隶,文工画。

赵安仁

《宋史本传》:赵安仁,字乐道,河南洛阳人。生而颖悟,幼时执笔能大字。雍熙二年,登进士第,补梓州盐院判官。会国子监刻《五经正义》板本,以安仁善楷隶,遂奏留书之。直集贤院,王侯、内戚家多以铭诔为托。历御史中丞,谥文定。
《翰墨丛记》:梁景不善书,每起草必用蜀笺,赵安仁善书,必用旧纸,人号二背。

郑文宝

《宋史本传》:郑文宝,字仲贤。太平兴国八年登进士第。大中祥符初,兵部员外郎。能为诗,善篆籀书,工鼓琴。
《续湘山野录》:郑仲贤,师徐骑省铉小篆,尝篆《千文》以示铉,其字学不出一中指之甲,骑省尝曰:篆难于小,而易于大。郑子小篆,李阳冰不及,若大篆可兼尔。

李宗讷

《宋史·李昉传》:昉子,宗讷字大辩,以荫补太庙斋郎,吏部拟授秘书省正字。上命擢国子监丞。盖上居藩邸时,每有篇咏,命昉属和,前后数百章,皆宗讷缮写,上爱其楷丽,问知为宗讷所书,故有是命,累迁比部郎中。

李宗谔

《宋史·李昉传》:昉子,宗谔字昌武,由乡举,第进士,授校书郎。大中祥符三年,拜谏议大夫。风流儒雅,工隶书。
《欧阳文忠公集》:昌武笔画遒峻,盖欲自成一家。按《书史》:本朝公卿,悉学钟王,至李宗谔主文,既久士子始,皆学其书,肥褊朴拙,以投其好,用取科第自是,惟趋时贵书矣。

李居简

《墨池编》:李居简善草,太宗甚爱之,以赞善大夫直御书院,是时禁林诏命,笔体丕变,粲然可观,远追唐室。

句中正

《宋史本传》:句中正,字坦然,益州华阳人。孟昶时,举进士及第。归朝,补潞州录事参军。中正精于字学,古文、篆、隶、行、草无不工。太平兴国二年,献八体书。召授著作郎,详定《篇》《韵》。与徐铉重校定《说文》,模印颁行。太宗神主及谥宝篆文,皆诏中正书之。尝以大小篆、八分三体书《孝经》摹石,咸平三年上之。真宗召见便殿,赐金紫。

句希仲

《王临川集》:句希仲,字衮臣,景德六年,以开封浚仪进士起家,后除中书分司西京,通训诂,工篆隶,书能传其父学。

王著

《宋史本传》:王著,字知微,伪蜀明经及第,赴阙,授隆平主簿。善攻书,笔迹甚媚,颇有家法。太宗委以详定篇韵。尝令中使王仁睿持御札示著,著曰:未尽善也。太宗临学益勤,又以示著,著对如前。仁睿诘其故,著曰:帝王始攻书,或骤称善,则不复留心矣。久之,复以示著。著曰:功已至矣,非臣所能及。
《东观馀论》:太宗购古今书,使王著辨,精觕定为法帖十卷。

葛湍

《宋史·吕文仲传》:文仲充翰林侍读,寓直御书院,与侍书王著更宿。时书学葛湍亦直禁中,太宗暇日,每从容问文仲以书史、著以笔法、湍以字学。
《书史会要》:葛湍,江东人,为侍书,善篆。

王惟恭

《书史会要》:王惟恭工篆,尝与徐铉等校定《说文》

郭忠恕

《宋史本传》:郭忠恕,字恕先,河南洛阳人。七岁能诵书属文,举童子及第,尤工篆籀。太宗授国子监主簿,令刊定历代字书。
《五代史补》:郭忠恕,富有文学,尤工篆隶。尝有人于龙山得鸟迹篆,忠恕一见,辄诵如宿习。
《墨池编》:忠恕有小字说文字源行于世
《金石录》:汉重修《高祖庙碑》,郭忠恕八分书,字画颇软弱,余家有忠恕八分《怀嵩楼记》,墨迹乃其暮年所书,笔力老劲,非此碑之比。
《石墨镌华》:宋三体阴符经,郭忠恕书,忠恕篆法匹徐铉而诮,英公正书,有信本《皇甫碑》法,又工小楷。

钱惟治

《宋史·吴越世家》:钱惟治字和世,废王倧长子。幼好读书。乾德四年,授宁远军节度。太宗嗣位,进检校太尉。善草隶,尤好二王书,尝曰:心能御手,手能御笔,则法在其中矣。家藏书帖图书甚众,太宗谓近臣曰:钱俶儿侄多工草书。因命翰林书学贺丕显诣其第,遍取视之,曰:诸钱皆效浙僧亚栖之迹,故笔力软弱,独惟治为工耳。惟治尝以钟繇、王羲之、唐元宗墨迹凡七轴为献,优诏褒答。惟治书迹多为人藏秘,晚年虽病废,犹或挥翰。真宗尝语惟演曰:朕知惟治工书,然以疾不欲遣使往取,为求数幅进来。翌日,写圣制诗数十章以献,赐白金千两。

钱惟演

《宋史本传》:钱惟演,字希圣,吴越王俶之子也。博学能文辞,召试学士院,以笏起草,真宗称善。累迁工部尚书,崇信军节度使,谥曰思,改谥曰文僖。于书无所不读,家储文籍侔秘府,著《金坡遗事》《飞白书叙录》。按《书史会要》:钱文僖书帖平平。

钱易

《宋史本传》:钱易字希白。始,父倧嗣吴越王,为胡进思所废,遂刻志读书。举进士,累迁翰林学士。才学赡敏过人。又善寻尺大书行草。
《东坡集》: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风味,故长沙法帖,比淳化待诏所摹为胜。
《翰墨志》:世有《绛帖》《潭帖》《临江帖》三书,惟《潭帖》为胜以钱希白所临本也,希白于字画得佳处,故于二王书尤邃。
《渭南集》:钱希白,字奇古可喜。

钱昆

《宋史·钱易传》:易兄昆字裕之,举进士,能诗,善草隶书,累官右谏议大夫,秘书监。
《攻愧集》:钱裕之,善草隶,都近李西台,但未老耳。

钱昱

《宋史·吴越世家》:钱昱字就之,忠献王佐长子。从俶入朝,授白州刺史。改秘书监。尝以钟、王墨迹八卷为献,有诏褒美。至道中,为郢州团练使。善笔札,工尺牍,太祖尝取观赏之,赐御书金花扇及《急就章》

李无惑

《事实类苑》:李无惑,同安人,善小篆。为翰林待诏,盖斯公阳冰之后,未见其,比其劲健端好,又过于阳冰,士大夫家藏之,以为宝。

高绅 申革

《事实类苑》:高绅、申革,皆江东人,善篆。

张秉

《新安县志》:张秉,字孟节。太平兴国中,试进士,仪状丰丽,属辞敏速美书,翰太宗嘉之,擢置第二,累官枢密直学士知并州。

孙景璠

《杭州府志》:孙景璠,杭州水军,篆千字文,为五十馀体。太平兴国八年,以献太宗,善之,诏取去黥文隶,御书院宰相宋琪请授以官秩,太宗曰:爵禄非所惜也。顾此人面痕尚在,岂称冠带乎?琪固言之,乃授国子书学博士。

许自言

《谈苑》:太宗留心笔札,即位之后,募求许自言于公车。

陈抟

《宋史本传》: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服气辟谷,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馀日不起。太平兴国中来朝,太宗待之甚厚。赐号希夷先生。按《薛考功集》:希夷先生,字体雄伟不凡,有古人法度。

章得象

《宋史本传》:章得象,字希言,家浦城。好学,美姿表。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真宗东封泰山,以殿中丞签书兖州观察判官,累迁集贤殿大学士。庆历五年,封郇国公,谥文宪。皇祐中,改谥文简。
《东坡集》:章文简公楷法尤妙,足以见前人笃实谨厚之馀风也。

向敏中

《宋史本传》:向敏中,字常之,开封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咸平初,兵部侍郎、参知政事。四年,同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兼秘书监。
《书史会要》:向敏中,工笔,札其迹,杂见曾宏父《凤墅续法帖》中。

毕士安

《宋史本传》:毕士安,字仁叟,代州云中人。乾德四年,举进士。景德初,拜平章事,谥文简。美风采,善谈吐。年耆目眊,读书不辍,手自雠校,或亲缮写。又精意词翰。按《小畜集》:王禹偁,谪官解梁,收得令狐补阙《毛诗音义》,乃会昌三年,所写数行,残缺后人添之,其笔迹乃工部毕侍郎所补也,因作诗云:偶收毛郑古诗义。认得欧虞旧笔踪。
《淳化帖跋》:淳化祖石帖,后有毕丞相士安黄字书,子孙保享等语,百馀字。

陈尧佐

《宋史本传》:陈尧佐,字希元,阆州阆中人。进士及第。以太子太师致仕,赠司空,谥文惠。善古隶八分,为方丈字,笔力端劲,老犹不衰。尤工诗。号知馀子。
《事实类苑》:陈文惠公善八分书,变古之法,自成一家,虽点画肥重,笔力劲健,能为文字,谓之堆墨八分,凡天下名山胜处碑刻题榜,多公亲迹,世或效之,而莫能及也。

陈尧叟

《宋史·陈尧佐传》:尧佐兄尧叟字唐夫,解褐光禄寺丞。大中祥符初,东封,以尧叟善草隶,诏写途中御制歌诗刻石。五年,以户部尚书检校太傅、同平章事,谥文忠。

陈尧咨

《宋史·陈尧佐传》:尧佐弟尧咨字嘉谟,举进士,授将作监,赠太尉,谥曰康肃。工隶书。

宋湜

《宋史本传》:宋湜,字持正,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咸平元年,充枢密副使,谥忠定。好学,美文词。笔法遒媚,书帖之出,人多传效。

晁迥

《宋史本传》:晁迥,字明远,澶州清丰人,徙家彭门。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真宗即位,擢右正言、直史馆。进翰学士。仁宗即位,以太子少保致仕,谥文元。
《书史会要》:晁文元书法楷正为时推重。

蒋堂

《宋史本传》:蒋堂,字希鲁,常州宜兴人。擢进士,为楚州团练推官。满岁,吏部引对,真宗览所试判,善之,特授大理寺丞,累迁枢密直学士。庆历初,徙河中府,又徙杭州、苏州。以尚书礼部侍郎致仕。
《鹤山集跋》:蒋希鲁《密学帖》云:枢密直学士蒋堂,希鲁二诗,情思蔼然,而笔画劲力有法,尤为可宝。

查道

《宋史本传》: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未冠,以词业称。端拱初,举进士高第。至道三年,迁秘书丞。大中祥符三年,为龙图阁待制。
《书史会要》:道始习篆,患其体势弱,有教以拨镫法,仍双钩用笔,经半年,始习熟,而篆体劲直。

李行简

《宋史本传》:李行简,字易从,同州冯翊人。家贫,刻志于学,寒暑不易。聚木叶学书,笔法遒劲。中进士第。真宗擢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

王嗣宗

《宋史本传》:王嗣宗,字希阮,汾州人。开宝八年,登进士甲科。大中祥符间,拜枢密副使、检校太尉,谥景庄。嗣宗好为文,而札尤甚。
《书史会要》:王嗣宗,工习草书。

陈靖

《宋史本传》:陈靖,字道卿,兴化军莆田人。好学,颇通古今。授阳翟县主簿。遣从子上书,求入奏机略。太宗异之,为御史台推勘官。真宗即位,徙河南转运使,累迁太常少卿,以秘书监致仕。
《书史会要》:陈靖,工笔札其迹,杂见《凤墅续法帖》中。

周起

《宋史本传》:周起字万卿,淄州邹平人。举进士,授将作监丞,累进礼部侍郎,枢密副使,谥安惠。家藏书至万馀卷。能书。
《临川集》:起与其弟越,皆以能书为世所称,每书辄为人取去。

周越

《宋史·周起传》:起弟越,字子发,亦能书,集古今人书并所更体法,为《书苑》十卷,累官主客郎中。
《山谷集》:周子发下笔沈著,是古人法,若是笔意姿媚似苏子瞻,便觉行间茂密,去古人不远矣,何止独行于今代邪?
《宣和书谱》:周越,天圣庆历间,以书显学者翕,然宗之落笔刚劲,足法度,字字不妄作,然而真行尤入妙,草字入能也。越之家昆季子侄,无不能书,亦其所渐者然邪!在庆历中,有司马寻者,尝知利州而善仿越书,观者不辨真赝,人谓韩门弟子云。今御府所藏草书三,《贺知章赋》《诗句》《千文》
《墨池编》:周越,草书精熟,博学有法度,而真行不及,如俊士半酣,容仪纵肆,虽未可以语妙,于能则优矣。当天圣庆历间,以书显学者翕,然宗尚之然终未有克成其业者也,尝撰书苑屡求之,不能致,无以质疑云。
《清江集》:越书近世不甚贵重,然于众人中,犹屹屹有立,庸可轻哉?

周延隽

《宋史·周起传》:起子延隽,官太常少卿。
《兰亭博议》:延隽落笔有古法,真行、草隶俱入能品,能以翰墨世其家。

石延年

《宋史本传》:石延年,字曼卿,先世幽州人,家于宋城,为文劲健,于诗最工而善书。累举进士不中,真宗录二举进士,以为三班奉职,历迁太子中允。
《六一诗话》:石曼卿,工书,笔画遒劲,体兼颜柳,余家得南唐澄心堂纸,曼卿为余书筹笔驿诗,诗曼卿所自爱,号为三绝。
《东坡集》:曼卿大字,愈大愈奇。
《宣和书谱》:石延年,文词笔墨照映,流辈得之者,不异,南金大贝以为珍藏,其正书入妙品,尤喜题壁,不择纸笔而得如意。初沿汴而东系,舟泗水龟山下佛祠,释子以题殿榜,为请,乃为剧饮卷毡濡墨作方丈字,一挥而成,人以为绝笔。异时,范仲淹作文诔之,云:延年之笔,颜筋柳骨,散落人间,宝为神物。欧阳修亦作诗美之,曰:延年醉题红粉壁,壁粉已剥昏烟煤。河倾昆崙势曲折,雪压太华高崔嵬。其为名流,推许如此。今御府所藏正书一《西师诗》

钱熙

《宋史本传》:钱熙,字太雅,泉州南安人。雍熙初,登甲科,试中书,迁殿中丞。真宗即位,迁右司谏。好学,善谈笑,精笔札。

梁鼎

《宋史本传》:梁鼎字凝正,益州华阳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景德初,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好学,工篆、籀、八分。

赵德钧

《宋史·魏王廷美传》:廷美子德钧字子正,性和雅,善书翰,好为篇什。淳化初,拜右武卫将军。景德二年,加右监门卫大将军,追封安乡侯。

种放

《宋史本传》:种放,字明逸,河南洛阳人。隐终南豹林谷之东明峰,种秫自酿,号云溪醉侯。多为歌诗,自称退士。咸平四年,召对崇政殿,授左司谏、直昭文馆。大中祥符四年,拜工部侍郎。
《书史会要》:种放,书迹,有晋人风气。

林逋

《宋史本传》: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唐人,结庐西湖之孤山。真宗赐粟帛。既卒,仁宗赐谥和靖先生。逋善行书,喜为诗,多奇句。
《归田录》:处士林逋工笔画,善为诗。
《山谷集》:和靖笔意殊,类李西台,而清劲处尤妙。按《渭南集》:林君复,书法高胜绝人,予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
《桑世昌和靖先生传》:逋善行草书,喜为诗,其语孤峭澄澹,而未尝自录其槁,或谓曰:先生何不录所著诗以传于后?逋曰:吾终志山林,尚不欲取名于时,况后世乎?
《寓意编》:林逋作径寸行书,字方劲而气清。

曹汝弼

《徽州府志》:曹汝弼,字梦得,休宁人。以经术德义高蹈州里,攻篇什篆隶,与林逋魏野交,自号为松罗山人。

彭太素

《元牍记》:彭太素,行书《等觉院记》,刻于真宗改元之岁,当是时四家之书未行,故独有唐人行狎之势。

赵宗万

《绍兴府志》:赵宗万,字仲渊,山阴人,筑室于照水坊,畜一鹤号丹砂,引以为侣,足迹不及高门,祥符中诏举,遗逸郡守荐之,寻被召,乃曰:吾老矣,不足以任事。因《献跛鳖传》以自见,且请自托于道家者,流朝廷不夺其志,即其家赐以羽服,善八分草隶书。

张维

《事实类苑》:张维,字公言,蜀人,为沙门后,反初尤善王书,绝得怀素之骨世,鲜能及之,王嗣宗曾荐于今上,召试御书院,维自负其能,少肯降下,入院内环视诸人所书,不觉微哂,众怒共排之,止得隶秘阁为楷书,不就。景德末,扈驾谒陵,还经郑州,从幸开元寺,观新塔,僧前揖言,闻公深信内典,愿为之碑,因诺之,后为撰碑,维为真书,一时之绝也。维贫薄甚,后寄死人家。

郭咸

《泉州府志》:郭咸,字建泉,晋江人。嗜学工文,尤精草书篆隶,登祥符二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改乾州观察判官,未几复,除殿院出,为闽宪。

朱严

《小畜集》:朱严文学馀力,尤工篆隶。

沈文旭

《书史会要》:沈文旭,大中祥符间为太子右赞善大夫,善大字。

刘太初

《嵩阳石刻记》:中岳醮告文,真宗御制翰林待,诏朝奉郎行少府监主簿,赐绯臣刘太初奉敕书,并篆额,刻于石幢八面,在中岳庙峻极门外,其书有唐人风致。

郑世卿

《求古录》:霍山中镇庙宋陈纲诗,大中祥符五年,岢岚军判官郑世卿书。

白宪

《嵩阳石刻记》:中岳中天崇圣帝碑铭,大中祥符七年,王曾奉敕撰,翰林待诏,朝奉大夫守太府少卿同上,轻车都尉白宪奉敕书,并篆额。

杜衍

《宋史本传》: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擢进士甲科,为御史中丞,进太子太傅,封祁国公。善为诗,正书、行、草皆有法,谥正献。
《东坡集》:正献公晚乃学草书,遂为一代之绝。清閒妙丽,得晋人风气。
《宣和书谱》:杜衍,好翰墨,至暮年以草书为得意,喜与婿苏舜钦论书,年位虽重,而尺牍必亲作。韩琦尝以诗谢其书,云:因书乞得字数幅,伯英筋骨,羲之肤。其为当时所重如此。今御府所藏草书一,《天隐子绝句诗》
《朱子文集》:杜公以草书名家,而其楷法清劲,亦自可爱。

晏殊

《宋史本传》: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拜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谥元献。按《欧阳文忠公集》:元献为人真率,词翰亦如其性。按《书史会要》:元献擅豪翰,其迹杂见《群玉堂法帖》中。

宋绶

《宋史本传》:宋绶,字公垂,越州平棘人。大中祥符元年。赐同进士出身,仁宗迁兵部尚书、参知政事,谥宣献。绶笔札精妙,帝多取其书字藏禁中。
《墨池编》:公垂,特工笔法,本朝以来言书者,称李西台,与公垂云。
《书史》:宋宣献公作参政,倾朝学之,号曰朝体。按《宣和书谱》:宋绶作字,尤为时所推右,然亦自喜其书,在翰苑日凡制槁,必集成篇,至于点画亦不妄作意,其文必附书,以垂后世耳。尝为小字正书,整整可观,真是黄庭经,乐毅论,一派之法。在天圣明道间,章献明肃后,闻绶书名,乃命楷法千文,以规仁祖,今绶所书千文,实天章阁所藏之书也。其后佐我仁祖,以参大政,亦基于此,绶有子,曰:敏求能世其家。凡当时巨卿铭碣,必得敏,求字为荣。故二宋之书,人到于今称之。今御府所藏正书八,《草制》《草劄密表》《杜甫谒庙诗》《和园池诗》《笔飞白书上下》二千文。
《渭南集》:宋常山公,书法森严,实传钟张古学。按《玉海》:天圣五年十一月,上亲篆慈孝寺碑额,夏竦撰,文宋绶书。

韩亿

《宋史本传》:亿,字宗魏,其先真定灵寿人,徙开封之雍丘。举进士,官至尚书左丞,谥忠宪。
《桐阴旧话》:忠宪公,少年贫时,学书无纸,庄门前有大石,就其上学字,晚即涤去,遇烈日及小雨张敝,伞自蔽,率以为常。

韩琦

《宋史本传》: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弱冠举进士。仁宗以琦与范仲淹、富弼皆海内人望,同时登用,拜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魏国公,谥忠献。按《墨池编》:韩魏公书骨力壮伟。
《书史会要》:韩魏公,工正书,师颜鲁公,颇露圭角。按《弇州山人槁》:魏公书法颜平原,时露柳骨,锋距四出,令人不敢正视。

范仲淹

《宋史本传》: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举进士第。通判陈州,仁宗召为右司谏,拜天章阁待制。枢密直学士,参知政事,谥文正。
《山谷集》:范文正公书,落笔痛快,沈著极近晋宋人书,苏才翁笔法妙天下,惟称文正公书,与乐毅论同法,盖文正钩指回腕,皆优入古人法度,书《伯夷颂》,极得前人笔意。

富弼

《宋史本传》: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少笃学。举茂才异等。庆历二年,为知制诰,拜枢密副使。至和二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司空,封韩国公,谥文忠。按《书史会要》:弼擅豪翰,其迹杂见《群玉堂法帖》中。

王曾

《宋史本传》: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通判济州。召试学士院,授秘书省著作郎。景德初,知制诰,迁尚书礼部侍郎,参知政事。景祐中,拜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谥文正。
《书史会要》:沂公书画皆合格。

吕夷简

《宋史本传》:吕夷简,字坦夫,寿州人。进士及第,补绛州军事推官。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封申国公,徙许国公,谥文靖。按《书史会要》:夷简,工笔札,其迹见《凤墅法帖》中。

文彦博

《宋史本传》: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及进士第,为侍御史。仁宗嘉之,拜枢密副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潞国公。元祐初,平章军国重事,年九十二,谥忠烈。逮事四朝,任将相五十年。
《攻愧集》:文潞公翰墨飞动,使人望而畏之。
《墨池编》:文潞公书风格英爽。

王举正

《宋史·王化基传》:化基子举正字伯仲,以荫补秘书省校书郎。进士及第,知伊阙、任丘县。皇祐初,拜御史中丞,除观文殿学士、知河南府,入兼翰林侍读学士。以太子少傅致仕,赠太子太保,谥安简。
《欧阳文忠公集》:观文学士尚书王公伯中〈宋史作伯仲〉清德之老也,以书名当世。

庞籍

《宋史本传》庞籍,字醇之,单州武城人。及进士第,为黄州司理参军。景祐三年,为侍御史,拜工部侍郎,迁户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封颍国公,谥庄敏。
《书史会要》:籍工笔札,其迹杂见《凤墅续法帖》中。

杨畋

《宋史本传》:杨畋,字乐道。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庆历三年,擢殿中丞,仁宗赐对。除起居舍人、知谏院。嘉祐三年,进龙图阁直学士。
《墨池编》:杨畋,勤隶学。

陈执中

《宋史本传》:陈执中,字昭誉,以父恕任,知梧州。上《复古要道》三篇,真宗异而召之,擢右正言。明道中,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岐国公,谥曰恭。帝篆其墓碑曰褒忠之碑。
《铁网珊瑚·范文正公伯夷颂跋》:有陈执中书。按《金石文字记》:华岳宋陈执中,题名在碑阴韩赏文之下。

贾昌朝

《宋史本传》:贾昌朝,字子明,真定获鹿人。真宗祈谷南郊,昌朝献颂道左,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三年,拜参知政事。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魏国公,谥文元。
《铁网珊瑚·范文正公伯夷颂跋》:有贾昌朝书。

欧阳修

《宋史本传》: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试南宫第一。嘉祐六年,参知政事。神宗即位,改宣徽南院使。太子少师致仕,谥文忠。始,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好古嗜学,凡周、汉以降金石遗文、断编残简,掇拾,异同,谓之《集古录》
《东坡集》:欧阳文忠公用尖笔乾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晔如也。 又按《东坡集》:欧阳公书笔势险劲,字体新丽,自成一家。
《山谷集》:欧阳文忠书,不极工,然喜论古今书,故晚年亦少进。
《六一居士》:年谱嘉祐八年,奉敕篆受命。宝治平三年,奉敕篆,皇帝尊号之宝。
《朱子文集》:欧阳公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
《游宦纪闻》:欧公小草,世不多见,沙随先生家有所藏石刻。《东坡跋》云:文忠小草《秋声赋》《归雁亭诗》,当为希世珍藏,而思仲乃得之老人家箱箧间,以苴藉绁纩者,荆山人以玉抵鹊,非虚言也。
《天下金石志》:宋孙明复墓碑,欧阳修书。

包拯

《宋史本传》: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举进士。历三司户部判官。除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拜枢密副使,谥孝肃。
《书史会要》:包孝肃擅豪翰,其迹杂见《群玉堂法帖》中。

宋庠

《宋史本传》:宋庠,字公序,安州安陆人,后徙开封之雍丘。天圣初举进士,第一。初名郊,改名庠。皇祐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莒国公。英宗即位,封郑国公,谥元献。
《归田录》:宋丞相庠,晚年尤精字学,尝手校郭忠恕佩觿三篇,宝玩之。
《平园集跋·宋元献公表槁》云:元献公,辞理精粹,真行粲然。

宋祁

《宋史·宋庠传》:庠弟祁字子京,与兄庠同时举进士。人呼二宋,以大小别之。释褐复州军事推官。景祐中,为侍读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唐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谥景文。
《东坡集》:宋景文公自名其书铁线。
《竹坡诗话》:晁以道家有宋子京,手书杜少陵诗一卷。
《书史会要》:宋景文,工笔札,其迹杂见《凤墅续法帖》中。

叶清臣

《宋史本传》:叶清臣,字道卿,苏州长洲人。天圣二年,举进士。授太常寺奉礼郎,累迁太常丞,进直史馆。擢起居舍人、龙图阁学士。皇祐元年,为侍读学士、知河阳。赠左谏议大夫。
《金陵琐事》《卞忠烈墓前华表》,宋龙图阁学士叶清臣书。
《杭州府志》:碑碣目净土禅寺石刻《莲花经》,叶清臣书。

王随

《东都事略》:王随,字子正,河阳人。明道中,参知政事。性喜佛,慕唐裴休之为人,仍学其书。

胡宿

《宋史本传》: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登第,为扬子尉,进集贤校理。皇祐中,迁翰林学士。拜枢密副使,谥文恭。
《书史会要》:宿工笔札,其迹杂见《凤墅续法帖》中。

张观

《宋史本传》:张观,字思正,绛州绛县人。中服勤辞学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康定中,观文殿学士,拜左丞,谥文孝。平生书必为楷字,无一行草,如其为人。仁宗飞白书清字赐观,以赏其节。
《东都事略》:张观平生未尝草书,因为诗曰:保心如止水,为行见真书。

刘居正

《苏魏公集》:刘居正,字安行,乐寿人。中天圣二年,丙科官秘书丞好学,敏文词,书模范二王,后兼采唐人用笔法,有得其行草帖者,至今犹藏弆,以比李西台建中。

王砺

《欧阳文忠公集》:王砺,其先太原祁人,迁应天宋城洙之父也,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王氏谈录》:先公素不习隶书,初但微作八分,皇祐中,受诏书《献穆公主碑》,李氏求以古隶写于是,始作隶书,既出,人竞爱,宋丞相曰:近世人家,桓楹之刻,所未及也。君谟亦云:君隶字乃得汉世旧法,仆所作但唐隶耳。公受诏,与君谟分写《迩英阁二图》,公书《无逸篇》,君谟真字书《孝经》,既成,上作飞白二轴,答之后,又受诏分写《集禧观诸殿榜》,公书《奉福虚福殿二榜》,君谟书《神藻殿二榜》,公亦习古文小篆。今上景祐徽号玉册,宣献宋公受诏,写宋公不习篆,公代书也。公所书石,隶字则《献穆大长公主碑》《曹襄悼碑》《范文正碑》《晏元献碑》《伊先生隔山庵记》,正字《则张少监墓志》《濠州四望亭诗》《庄生台诗》《宋宣献诗》,书额濠州四望亭,南京御史台,读易堂,襄州岘山亭,临芳亭,华严寺羊太傅庙,西京教忠积庆寺,东都李氏閒燕堂,来惊堂。连亭箖箊亭刘氏芸华堂

王洙

《宋史本传》:王洙,字原叔,应天宋城人。中甲科,累擢翰林学士。兼侍讲学士。汎览传记,至图纬、方技、阴阳、五行、算数、音律、诂训、篆隶之学,无所不通。谥曰文。按《杨安国传》:安国请书《无逸篇》于迩英阁后屏,帝命蔡襄书《无逸》、王洙书《孝经》四章列置左右。
《墨池编》:王洙,晚喜隶书,尤得古法,当时学者翕,然宗尚而隶法复兴。
《书史会要》:原叔博学,通篆、隶书。

王尧臣

《宋史本传》:王尧臣,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人。举进士第一,直集贤院,迁翰林学士。参知政事,进吏部侍郎,谥文安。
《书史·苏耆家兰亭跋》:有王尧臣书。

石介

《宋史本传》:石介,字守道,兖州奉符人。进士及第,历郓州、南京推官,耕徂徕山下,号徂徕先生。入为国子监直讲,擢太子中允、直集贤院。
《书史会要》:徂徕擅豪翰,其迹杂见《群玉堂法帖》中。

胡瑗

《宋史本传》:胡瑗,字翼之,泰州海陵人。教授湖州。嘉祐初,擢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
《铁网珊瑚睢阳五老图》:后有胡瑗书。

邵餗

《墨池编》:邵餗,丹阳人,以篆显于天圣间,范文正公作《严子陵钓台记》,请之书曰:先生篆,高出四海,或能枉神笔于片石,则严子陵之风,复千百年未泯,餗为之篆。至今为奇观。

唐异

《墨池编》:唐异,字子正,隐士,善书,范文正尝称其与西台相左右。

胡恢

按戚光《南唐书注》:胡恢,金陵人,华州推官,尝篆《太学石经》
《书史会要》:恢善篆隶,坐法,失官十馀年,韩魏公琦当国恢献诗,自达公怜之令,篆石经,因得复官。按《茅山志》《茅山五云观记》:晏殊撰,庆历二年,雷平胡恢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