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五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

 第九十五卷目录

 书家部法书名家列传一
  上古:
  仓颉,       沮诵。
  夏:
  务光,
  周:
  史佚,       史籀,
  宋司马,      孔子弟子申,
  屈原。
  秦:
  李斯,       程邈,
  胡母敬,      赵高,
  王次仲,
  汉:
  萧何,       司马相如,
  张安世,      张彭祖,
  严延年,      史游,
  李长,       张敞,
  杜邺,       刘向
  孔光,       扬雄,
  爰礼,       陈遵。
  后汉:
  杜林,       卫宏,
  曹喜,       杜度,
  班固,       徐干,
  贾鲂,       王溥,
  崔瑗,       崔寔,
  许慎,       尹珍,
  张芝,       张昶,
  朱赐,       罗晖,
  赵袭,       姜诩,
  梁宣,       田彦和,
  苏班,       蔡邕,
  赵,       刘弘,
  张文,       苏陵,
  傅桢,       左立,
  孙表,       刘陶,
  刘德升,      张超,
  师宜官,      梁鹄,
  毛弘,       左伯,
  荀爽,       朱登,
  徐安于,      唐终,
  郭伯道,      王绮,
  王瞻,       罗朌,
  刘懆,       李巡,
  刘表,       曹操,
  诸葛亮,      诸葛瞻,
  张飞,       许靖,
  刘敏,       皇甫规妻,
  蔡琰。

字学典第九十五卷

书家部法书名家列传一

上古。仓颉
《水经注》:河图玉版曰: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按《法书要录》:仓颉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
《通鉴外纪》:黄帝有熊氏命仓颉为左史,沮诵为右史。仓颉见鸟兽之迹体类象形而制字,使天下义理必归文字,天下文字必归六书。
《路史》: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龙颜侈哆,四目灵光,上天作令为百王宪实有睿德,生而能书及受河图绿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掌指而刱文字。形位成、文声具以相生为字,以正君臣之分,以严父子之仪,以肃尊卑之序。法度以出,礼乐以兴,刑罚以著,为政立教,领事办官,一成不外于是,而天地之蕴尽矣。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文字备于以存乎?记注:乃著绩别生正名孚号而升封于介丘,纪文字以昭异世而文辞日昌矣。都于阳武,终葬衙之利乡亭南。书人禋之后有仓氏、史氏、侯氏、侯冈氏、夷门氏、仓颉氏。

沮诵

按晋卫恒《四体书势》:沮诵《黄帝史》始作书契纪纲万事。
《云笈七签》:黄帝时有大鸟衔图,体备五色,三文成字。首文曰慎德,背文曰信义,膺文曰仁智。有臣沮诵,〈亦作颂〉仓颉观鸟迹以作文字,此文字之始也。
夏。务光
《列仙传》:务光者,夏时人也。耳长七寸,好琴,服蒲韭根,后游尚父山。
《十体书》:务光隐于清泠之陂,植薤而食。清风时至,见其叶交偃为倒薤书以写《太上紫真经》三卷。

周。史佚

《墨薮》:史佚〈周文王史〉作虎书,有虎不害人,名驺虞,因兹始也。

史籀

《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
《法书要录》:周史籀,宣王时为史官,善书,师模仓颉古文。夫仓颉者,独蕴圣心,启冥演幽,稽诸天意,功侔造化,德被生灵,可与三光齐悬,四序终始,何敢抑居品列?始籀以为圣迹湮灭,失其真本,今所传者,才髣髴而已。故损益而广之,或同,或异,谓之为篆,亦曰史书。加之利铦钩杀自然机发信为篆。文之权舆非至精,孰能与于此?穷物合数,变类相召,因而以化成天下也。故其称谓无方亦难得而备举。今妙迹虽绝于世,考其遗法,肃若神明,故可特居神品。又作籀文,其状邪正体则石鼓文存焉。乃开阖古文畅其戚锐但折直劲迅有如镂铁而端姿旁逸又婉润焉。若取于诗人,则雅颂之作也。亦所谓楷隶曾高字书《渊薮》使仿小学者渔猎其中,籀大篆,籀文入神。
《玉海》:史籀六字见法帖。

宋司马

《墨薮》:宋司马以荧惑退舍作转宿篆,像莲花未开形也。〈按《书画谱》:陶宗仪作《宋司马子韦》;按《史记·宋世家》:有司星子韦,无司马子韦,宗仪误也。〉

孔子弟子申

《墨薮》:孔子弟子申,鲁哀公十三年,西狩获麟为素王纪瑞制麒麟书。

屈原

《史记本传》:屈原,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王使造为宪令,屈平属草槁未定。上官见而欲夺之。按《法书论》:草圣始自楚屈原。

秦。李斯

《史记本传》:李斯,楚上蔡人也。从荀卿学成,西入秦。秦始皇并天下,以斯为丞相。
《汉书·艺文志·仓颉篇》:上七章,秦丞相李斯作。按《水经注》:秦始皇登于峄山之上,命丞相李斯以大篆勒铭山岭,名曰昼门。
《书断》:李斯妙大篆,始省改之以为小篆,著《仓颉篇》七章.虽帝王质文,世有损益,终以文代质,渐就浇漓。古文可为上古大篆,为中古小篆,为下古。三古谓实,草隶谓华。妙极于华者羲献,精穷其实者籀斯。始皇以和氏之璧琢而为玺,令斯书其文。今泰山、峄山及秦望等碑并其遗迹,亦谓传国之伟宝,百世之法式。斯小篆入神,大篆入妙。 又按《书断》:引蒙恬《笔经》云,秦丞相李斯曰:自上古作大篆,颇行于世,但为古远,人多不详,今删略繁者取其合体,参为小篆。斯善书,自赵高已下咸见伏焉刻诸名山碑玺铜人并斯之笔书。秦望纪功石乃曰:吾死后五百三十年,当有一人替吾迹焉。 又始皇并六国,斯乃奏罢不合秦文者。于是天下行之画如铁石,字若飞动,作楷隶之祖,为不易之法,其铭题钟鼎及作符印,至今用焉。按《墨薮》:细篆书,李斯摹写,始皇碑序皆用此体,亦曰缪篆。仙人篆,古之所有。李斯善辨古文,改为篆形。

程邈

《汉书·艺文志》:篆书,始皇使程邈所作也。隶书,亦程邈所献。
《书断》:程邈,字元岑,下邽人。始为衙县狱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益大小篆方圆而为隶书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用为御史。以奏事繁多,篆字难成乃用隶字,以为隶人佐书,故名隶书。

胡母敬

《汉书·艺文志·史籀篇》:博学七章者,太史令胡母敬所作也。
《书断》:胡母敬,本栎阳狱吏,为太史令,博识古今。文字亦与程邈、李斯省改大篆。
《墨薮》:尚方大篆,程邈所述,后人饰之以为法焉。

赵高

《史记·李斯传》:赵高始皇时,为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二世以为郎中令,后拜为中丞相。
《书断》:高善史书,教始皇少子胡亥书及狱律法令,亥私幸之,作《爰历篇》六章。汉兴,总合为《仓颉篇》。按《墨薮》:刻符书,鸟头云脚,李斯、赵高并善之,用题印玺。

王次仲

《水经注》:王次仲,上谷人,少有异志。年及弱冠,变仓颉旧文为今隶书。秦始皇时,官务繁多,以次仲文简便于事要,奇而召之。三徵,而辄不至,始皇怒其不恭,令槛车送之,于道上化为大鸟,出在车外翻然而去,落二翮于斯山,故其峰峦有大翮、小翮之名。
《书断》:八分者,秦羽人上谷王次仲所作也。王愔云:次仲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
《金壶记》:王次仲以楷字法局促,遂引而伸之,为八字之分,故号八分。
汉。萧何
《汉书本传》:萧何,沛人也。封酂侯,为相国,谥文终侯。按《笔阵图》:萧何深善笔理,尝与张子房、陈隐等论用笔之道。何为前殿覃思三月以题其额。观者如流水。何便用秃笔常自为之。
《书断》:前汉萧何善篆籀。
《金壶记》:萧何用退笔书裳尤工。何善篆籀,时人谓之萧籀。

司马相如

《汉书本传》: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也。上读子虚赋而善之,召问。请为游猎之赋。上令尚书给笔札。赋奏,天子以为郎。尝从上至长杨猎。因上疏谏。拜为孝文园令。 按《艺文志》: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按《墨薮》《气候时书》,汉文帝令蜀郡司马长卿采日辰禽屈伸之体、升伏之势象四时为书。

张安世

《汉书本传》: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宣帝即位,拜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更为卫将军,谥敬侯。

张彭祖

《汉书·张安世传》:安世子彭祖与上同席砚书,封为阳都侯。
《九品书》:人论汉张彭祖行草品上之下。

严延年

《汉书本传》:严延年字次卿,东海下邳人也。为河南太守。为人短小精悍,敏捷于事,尤巧为狱文,善史书,奏成手中,奄忽如神。
《书断》:延年雅工史书,规模赵高,时称其妙,后以罪弃市。

史游

《文字志》:史游,汉元帝时黄门令,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之。
《法书要录》:章草者,汉黄门令史游所作也。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俗急就,因草创之义谓之草书。

李长

《汉书·艺文志》:李长,成帝时将作大匠,作《元尚篇》,仓颉中正字也。

张敞

《汉书本传》:张敞字子高,河东平阳人也。守京兆尹。复拜冀州刺史。太原太守。 按《艺文志》: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宣帝时,徵齐人能正读者,张敞从受之。按《书断》:张敞善古文,传之子吉。三王以来,古文之学盖绝,子高精勤而习之,好古博雅,有缉熙之美焉。

杜邺

《书断》:杜邺字子夏,扶风茂陵人,凉州刺史,工古文。

刘向

《汉书本传》: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元帝初,为散骑宗正给事中。成帝即位,更名向。为中郎,使领护三辅都水,迁光禄大夫。
《容斋随笔》:刘子政,校中秘书。自史籀以下,凡十家序为小学,次于六艺之末。
《书史会要》:刘向博极群书,尤工字画。

孔光

《汉书本传》:孔光字子夏,孔子十四世孙也。为大司徒、太傅、太师,历三世,前后十七年。赠博山侯。谥简烈侯。
《书史会要》:孔光经行著修,书法古雅。

扬雄

《汉书本传》: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游京师,奏赋,除为郎,给事黄门,三世不徙官。莽世转为大夫,作奇字,嗜酒。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按《艺文志》:元始中,徵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各令记字于庭中。扬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训纂篇》,续仓颉又易仓颉中重复之字,凡八十九章。

爰礼

《说文序》:爰礼,沛人。孝平时徵礼等百馀人,令说文字未央庭中,以礼为小学元士。
《法书要录》:爰礼善书,见《王愔文字志》

陈遵

《汉书本传》:陈遵字孟公,杜陵人。略涉传记,赡于文辞。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王莽素奇遵材,起为河南太守。既至官,召善书吏十人于前,治私书谢京师故人。遵凭几,口占书吏,且省官事,书数百封,亲疏各有意,河南大惊。复为九江及河内都尉。按《书断》:遵善篆隶,每书,一坐皆惊,时人谓为陈惊坐。按《十八体书》:芝英篆,陈遵所作。在汉中叶,武帝临朝,爰有灵芝三本植于殿前,既歌芝房之曲,又述芝英之书。陈氏即芝英之祖。
后汉杜林
《后汉书本传》: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也。少好学深沈,家既多书,又外氏张竦父子喜文采,林从竦受学,时称通儒。建武六年,徵拜侍御史。前于西州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尝宝爱之,虽遭艰困,握持不离身。代朱浮为大司空,称为任职相。
《书断》:林工古文,故世言小学由杜。公尝于西河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宝玩不已。每困厄,自以为不能济于乱世,尝抱经叹曰:古文之学将绝于此。初,卫密方造林,未见则暗然而服。及会面,林以漆书示密,曰:常以此道将绝,何意东海卫君复能传之,是道不坠于地矣。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岂虚也哉?光武建武中卒。灵帝时,刘陶删定古文、今文尚书,号中文尚书以北山本为正,陶亦工古文,是谓就有道而正焉。

卫宏

《后汉书本传》:卫宏字敬仲,东海人也。少与河南郑兴俱好古学。作毛诗传。从大司空杜林更受古文尚书,为作训旨,由是古学大兴。光武以为议郎。
《唐书·艺文志》:卫宏《诏定古文字》一卷。
《书断》:卫密字次仲,修古学,善属文,作《尚书训》,指师于杜林。后之学者,古文皆祖杜林卫密也。〈按《汉书》作卫宏,《书断》
作卫密,两说互异,并存,以备参考。

〉曹喜

《王羲之笔势传》:曹喜见李斯笔势,悲叹不已,作《笔论》一卷。
《书断》:喜字仲则,扶风平陵人。章帝建初中为秘书郎。篆隶之工收名天下。蔡邕云:扶风曹喜,建初称善。卫恒云:喜善篆,小异于李斯。邯郸淳师焉,略究其妙。韦诞师淳而不及也。善悬针垂露之法,后世行之。仲则小篆、隶书入妙,虽贺彦先、沈潜乃青云之士也。按《十体书》:喜善悬针法,后世行之。以此书题五经篇目。
《十八体书》:垂露篆,喜之所作,以书章表奏谓其点缀如轻露。
《金壶记》:喜小篆,法垂枝浓,直若薤叶。

杜度

《书断》:杜度,御史大夫延年曾孙。章帝时为齐相,善章草,本名操,为魏武帝讳,改为度。
《法书苑》:杜操字伯度,善草书。章帝爱之,诏令上表,亦作草字,谓之章草。
《金壶记》:伯度章草,时称圣字。

班固

《后汉书本传》:班固字孟坚。九岁,能属文,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显宗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后迁元武司马。
《书断》:后汉班固工篆李斯、曹喜之法,悉能究之。昔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故胡母敬作《博学篇》。汉兴闾里书私合之想谓《仓颉篇》断六十字为一章,凡五十五章。至平帝元始中徵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各令记字于未央庭中,扬雄取其有用者作《训纂篇》二十四章,以纂续仓颉也。孟坚乃复续十三章。和帝永初中贾鲂又撰异字,取固所续章而广之为三十四章,用训纂之末字以为篇目,故曰《滂喜篇》。言滂沱大盛凡百二十三章,文字备矣。明帝使孟坚、成父彪所述汉书,永平初受诏至章帝建初二十五年而成以窦宪宾客系于洛阳狱,大小篆入能。

徐干

《书断》:徐干字伯张,扶风平陵人,官至班超军司马,善章草书班固与超书称之曰得伯张书槁势殊工知识读之莫不叹息实亦艺由己立名自人成。

贾鲂

《书断》:和帝时,贾鲂撰《滂喜篇》,以仓颉为上篇,训纂为中篇,滂喜为下篇,所谓三仓也。皆用隶字写之,隶法由兹而广。

王溥

《拾遗记》:琅邪王溥,即王吉之后。安帝时,家贫,不得仕。乃挟竹简,插笔于洛阳市佣书。美于形貌,又多文辞,来僦其书者,丈夫赠其衣冠,妇人遗其珠玉。一日之中,衣宝盈车而归。积粟于廪,洛阳称为善笔而得富。后以一亿输官得中垒校尉。

崔瑗

《后汉书·崔骃传》:骃子瑗字子玉,早孤,好学,能传其父业。诸儒宗之。举茂材,迁济北相。著草书势、七言,凡五十七篇。
《唐书·艺文志》:崔瑗撰《飞龙篇合篆草势》三卷。按《法书要录》:瑗善章草,师于杜度。点画之閒,莫不调畅。王隐谓之草贤,又妙小篆。今有张平子碑以顺帝。汉安二年卒,年六十六,子玉章草入神,小篆入妙。按《书断》:瑗章草书点画精微,神变无碍,利金百鍊,美玉天姿,可谓冰寒于水也。

崔寔

《后汉书·崔骃传》:骃子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桓帝初,举至孝独行。后为五原太守,召拜尚书。
《四体书势》: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者。至章帝时,齐相杜伯度号称善作篇。后有崔瑗、崔寔亦皆称工。按《书断》:崔寔章草雅有父风,张茂先甚称之。

许慎

《后汉书本传》: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少博学,时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洨长。作说文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
《法书要录》:慎少好古学,书正文字,尤善小篆,师模李斯,甚得其妙,作《说文解字》十四篇,万五百馀字,疾笃,令子冲诣阙上之。安帝末年卒。

尹珍

《后汉书本传》:尹珍,牂牁郡人。桓帝时,自以生于荒裔,不知礼义,乃从汝南许慎、授经书图纬,学成,还乡里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珍官至荆州刺史。按《法书要录》:尹珍善书,见《王愔文字志》

张芝

《后汉书·张奂传》:奂长子芝,字伯英,最知名。芝及弟昶,并善草书,至今称传之。
《书势传》:芝见蔡邕作笔势,遂作《笔心论》五篇。按《文字志》:芝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学,文为儒宗,武为将表。太尉辟公车有道徵皆不至号张有道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下笔则为楷,则号匆匆不暇草书为世所宝,寸纸不遗,韦仲将谓之草圣也。
《庾元威书论》:张芝始作一笔飞白书。
《书断》:芝尤善章草,书出诸杜度,韦仲将谓之草圣。其行书则二王之亚也。又善隶书。以献帝初平中卒。伯英章草,草行入神,隶书入妙。
《宣和书谱》:芝于草书,尤工其笔力飞动神变无极,几与造化者为友。方时赵袭、罗晖亦以书称,颇自矜持。芝尝自谓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人以为至论。世谓芝书如汉武帝爱道、冯虚欲仙,或以似春虹饮涧、落霞浮浦,其知言哉?今御府所藏二草书冠军帖章草消息帖。

张昶

《后汉书·张奂传》:奂长子芝,芝及弟昶,字文舒,善草书。
《水经注》:华岳庙祠堂碑文,汉给事黄门张昶造。昶自书之,元帝又刊其二十馀字。二书有重名,传于海内。
《书断》:昶,伯英季弟,为黄门侍郎,尤善章草。家风不坠,奕叶清华,书类伯英,时人谓之亚圣,又极工八分。华岳庙前一碑,建安十年刊也。祠堂碑,昶造并书。以建安十一年卒。文舒,章草入妙,隶入能。

朱赐

《书断》:朱赐,杜陵人,官太仆,时称工书。

罗晖

《书断》:罗晖,字叔景,京兆杜陵人。官至羽林监,桓帝永寿年卒,善草,著闻三辅。张伯英自谓方之有馀。

赵袭

《能书录》:罗晖、赵袭不详何许人,与伯英同时。伯英与朱宽书自叙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按《书断》:赵袭,字元嗣,京兆长安人。为燉煌太守,与罗晖并以能草,见重关西而矜巧自与,众颇惑之。与张芝素相亲善。灵帝时卒。

姜诩 梁宣 田彦和

《四体书势》:姜孟颖〈王愔《文字志》名诩〉、梁孔达〈名宣〉、田彦和皆伯英弟子,有名于世。
《赵壹非草书》:梁孔达、姜孟颖慕张生之草书,过于希颜孔焉。

苏班

《书断》:苏班,平陵人也。五岁能书,甚为张伯英所称叹。

蔡邕

《后汉书本传》: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建宁中,拜郎中,熹平四年,奏求正定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册,使工鑴刻立于太学门外。碑始立,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馀两,填塞街陌。初平元年,拜左中郎将,封高阳乡侯。著篆势。按《四体书势》:蔡邕采斯喜之法,为古今杂形。
《法书要录》:邕作《圣皇篇》成诣鸿都门上。时方修饰鸿都门,邕见役人以垩帚成字,心有悦焉,归而为飞白之书。
《书断》:邕仪容奇伟,笃孝博学,能画又善音律,明天文数术、灾变卒见问无不对。工书,绝世。尤得八分之精微,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今古。又创造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真异能之士也。董卓用天下名士,而邕一日七迁,光照荣显,顾宠彰著。王允诛卓,收伯喈付廷尉。以献帝初平三年,死于狱中,年六十一。缙绅诸儒莫不流涕。伯喈八分飞白入神,大篆小篆隶书入妙。 又引羊欣笔法云:伯喈入嵩山学书,于石室内得一素书,八角垂芒,篆写李斯并史籀用笔势。伯喈得之,不食三日,乃大叫喜欢,若对数十人。喈因读诵三年,便妙达其旨。伯喈自书五经于大学,观者如市。
 刘弘 张文 苏陵 傅桢 左立孙表

《隶释》:史称蔡邕自书丹使工鑴刻。今所存诸经,字体各不同,虽邕能分善隶兼备篆体,但文字之多,恐非一人可办。史云:邕与堂溪典等正定诸经,别有赵、刘弘、张文、苏陵、傅桢、左立、孙表数人窃意,其閒必有同时挥毫者。
《东观馀论》:石经论语之末题云诏书,与博士臣左立、郎中臣孙表又有一版公羊,其末云臣赵议郎臣刘弘郎中臣张文臣苏陵臣傅桢。

刘陶

《后汉书本传》:刘陶字子奇,一名伟,颍川颍阴人,济北贞王勃之后。陶明尚书,训诂。古文,是正文字三百馀事,名曰中文尚书。灵帝时,拜谏议大夫。
《书断》:陶亦工古文。

刘德升

《法书要录》:刘德升字君嗣,颍川人。桓、灵之时以造行书擅名。虽以草创,亦丰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胡昭、钟繇,并师其法。世谓钟繇行狎书是也。而胡书体肥,钟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十八体书》:德升造璎珞篆,因夜象观星宿,而为此法。
《书辑》:德升小变楷法,谓之行书,兼真谓之真行,带草谓之草行。

张超

《后汉书本传》:张超字子并,河閒郑人。灵帝时,从车骑将军朱俊征黄巾,为别驾司马。善于草书,妙绝时人,世共传之。
《书断》:超工章草,擅名一时。字势甚峻,吴人以皇象方之五原。范晔云:超草书妙绝。

师宜官

《书断》:师宜官,南阳人。灵帝好书,徵天下工书者于鸿都门至数百人。八分称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能而性嗜酒,或时空至酒家,因书其壁以售之,观者云集。酤酒多售,则铲灭之。后为袁术将钜鹿耿球碑。术所立,宜官书也。

梁鹄

《魏志·武帝本纪注》:卫恒《四体书势序》曰:上谷王次仲善隶书,始为楷法。至灵帝好书,世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甚矜其能,每书,辄削焚其札。梁鹄乃益为版而饮之酒,候其醉而窃其札,鹄卒以攻书至选部尚书。于是公欲为洛阳令,鹄以为北部尉。鹄后依刘表。及荆州平,公募求鹄,鹄惧,自缚诣门,署军假司马,使在秘书,以勤书自效。
《书断》:鹄字孟皇,安定乌氏人。少好书,受法于师宜官。以善八分书知名,举孝廉为郎,亦在鸿都门下,迁选部郎。灵帝重之。魏武甚爱其书,常悬帐中,又以钉壁,以为胜宜官也。于时邯郸淳亦得次仲法,淳宜为小字,鹄宜为大字,不如鹄之用笔尽势也。

毛弘

《书断》:毛弘,字大雅,河南武阳人。服膺梁鹄,研精八分,亦成一家法。献帝时为郎中,教于秘书。
《书史会要》:弘善古文,隶书、章草。

左伯

《四体书势》:汉末左子邑,小与淳鹄不同,然亦有名。按《书断》:左伯字子邑,东莱人,特工八分,名与毛弘等列,小异于邯郸淳。亦擅名汉末,尤甚能作纸。汉兴,用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而子邑尤得其妙。故萧子良答王僧虔书云:左伯之纸,妍妙辉光;仲将之墨,一点如漆;伯英之笔,穷神尽思。妙物远矣,邈不可追。然子邑之八分,亦犹斤山之文皮,即东北之美者也。

荀爽

《后汉书·荀淑传》:淑子爽字慈明,一名谞。延熹九年,举拜郎中。献帝时,进拜司空。按《书史会要》:荀爽善书翰。

朱登

《书史会要》:朱登字仲条,善隶。建宁中,尝书卫府君碑。

徐安于

《墨薮》:后汉东阳公徐安于搜诸史籀,得十二时书,皆象神形也。

唐终

《墨薮》:唐终,鲁人。当汉魏之际,梦蛇绕身,寤而作蛇书。

郭伯道

《书品》:郭伯道,品中之上。论曰:伯道里居朝廷,远讨其迹。

王绮

《九品书》:人论王绮正隶草,品上之上。

王瞻

《书史会要》:王瞻善草书。
《墨池璅录》:金,张天锡,集古名家草书一帖曰《草书韵会》,其所取汉诸家中有王瞻。

罗朌

《书史会要》:罗朌善行书。

刘懆

《书史会要》:刘懆隶书巴郡太守繁敏碑。

李巡

《后汉书·吕强传》:李巡,汝阳人。巡以诸博士,有行赂定兰台漆书经字,以合其私文者,乃白帝,与诸儒共刻五经文于石。
《法书要录》:巡善书,见《王愔文字志》

刘表

《襄阳府志》:刘表,字景升,为书家祖。钟繇、胡昭皆受学。《三国志》载其与袁尚兄弟书,其笔力岂减崔蔡?

曹操

《书断》:魏武帝姓曹氏,讳操,字孟德,沛国谯人。尤工章草,雄逸绝伦,年六十六薨。张华云:汉安平崔瑗子寔弘农张芝弟昶并善书,而魏武亚焉。
《金石录》:大飨碑,武帝篆。
《丹铅总录》:操书传世绝少,惟贺捷表元时尚有本。

诸葛亮

《蜀志本传》: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先主策为丞相。建兴元年,封武乡侯,谥忠武侯。
《刀剑录》:蜀主采金牛山铁铸八剑,并是亮书。按《法书苑》:先主常作三鼎,皆孔明篆隶、八分书,极工妙。
《宣和书谱》: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有创物之智出于意匠为木牛流马,皆足以惊世绝俗,而八阵图咸得其要以是心画之妙可以不学而能盖绪馀以及于此耳!今御府所藏草书一远涉帖。

诸葛瞻

《蜀志·诸葛亮传》:亮子瞻字思远。工书画,强识,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皆曰:诸葛侯之所为也。景耀四年,为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

张飞

《蜀志本传》: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章武元年,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谥曰桓。
《丹铅总录》: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张士环诗云:人閒刁斗见银钩。

许靖

《蜀志本传》: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建安十六年,转在蜀郡。先主即尊号,策靖作司徒。靖年逾七十。丞相诸葛亮皆为之拜。
《九品书》:许靖行草品下之下

刘敏

《永州府志》:刘敏,零陵人,优之孙。优父绰,本彭城人,为零陵太守,因徙家焉。敏善草书。帝禅时,除侍御史,为扬威将军以功封云亭侯,拜成都大尹。

皇甫规妻

《后汉书·列女传》:安定皇甫规妻,不知何氏女也。规初丧室家,后更娶之。妻善属文,能草书,时为规答书记,众人怪其工。
《书断》:扶风马夫人,大司农皇甫规之妻也。有才学,工隶书。夫人寡,董卓聘以为妻,夫人不屈,卓杀之。

蔡琰

《后汉书·列女传》: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也。博学有才辨,又妙于音律。兴平中,乱没于南匈奴。曹操赎之。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多坟籍,犹能忆识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今所诵忆,裁四百馀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曰: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按《古今传授笔法》:蔡邕得笔法于神人,传女文姬。按《法书要录》:邕女琰甚贤明,亦工书。
《黄山谷集》:蔡琰《胡笳》引自《书》十八章,极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