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三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

 第九十三卷目录

 书家部汇考二
  唐韦续《九品书》〈序 上上十九人 上中十三人 上下十三人 中上十四人 中中十人 中下十二人 下上八人 下中十人 下下九人〉
  《韦续书评》〈历代书家〉
  《韦续续书品》〈上品上六人 上品中七人 上品下十一人 中上品七人 中中品十二人 中下品七人 下上品十三人 下中品十人 下下品七人〉
  吕总《续书评》〈篆书一人 八分书五人 真行书二十二人 草书十二人〉
  宋《朱长文续书断》〈书品论 神品三人 妙品十六人 能品六十六人 系说〉
  《明解缙春雨杂述》〈书学传授〉
  王世贞《艺苑卮言》〈历代书家父子姓名〉
  《屠隆考槃馀事》〈书评〉
  王圻《续文献通考》〈宋帝及后 宋臣 元臣〉

字学典第九十三卷

书家部汇考二

《唐·韦续·九品书》《序》上古创意制字,务在形质。自夏禹之后,乃精妙閒生,体操屡移,实难具美。今继真约古品藻录其长分为三等,皆旁通上中下,总一百九人,列之于后。

上上十九人

夏禹作象形篆,以铭钟鼎。
周,史籀,大篆。     高祖,神尧皇帝,行隶。鲁司寇,文宣王,大篆。  太宗文皇帝,行草。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八分。
秦相李斯,小篆。    后汉,崔瑗隶、草等书。蔡邕,隶、篆、八分。    杜伯度,章草,时称草圣。王绮,正隶、草。     师宜官,正隶。
仙人务光倒薤篆。   汉,张芝,草。
魏,梁鹄,八分。     钟繇,正书散隶。
吴,皇象,八分。     晋,王羲之,正书、行、草、飞白。唐,张旭,大小草、正书。

上中十三人

秦,程邈,正行。     汉,萧何,署及草、隶。
武帝,正篆。      后汉,张昶,八分及草。王次仲,正隶及八分。  魏,韦诞,正章草及署。晋,索靖,行书。     卫瓘,行草、隶。
李矩妻,卫夫人,正行。  羊衡母,蔡夫人,正书。卫恒,隶书、草书。    王献之,行、草、飞白。
齐,王僧虔,行、草。

上下十三人

汉武帝,行、草、八分。   张彭祖,行、草。
魏,钟会,八分。
晋,庾亮妻,荀夫人,正行、篆、隶。
庾翼,行、草。      谢安,行、草。
桓温,行、草。      虞安吉,正草、大篆。
庾亮,行、草。      王洽,八分、隶及篆。
宋羊欣,草、隶。     梁武帝,正行、草、篆。
陈智永禅师,正草。

中上十四人

后汉,张旭,正草。    晋,王克,行、草。
阮籍,行、草。      嵇康,草。
刘伶,行、草。      王旷,行、隶。
王凝之,行、隶、草。    王徽之,行及隶、草。
宋,史棱,行、隶。     齐,萧思话,行、草。
唐,欧阳询,正行。    陆柬之,行、草。
褚遂良,正行、隶、草。   虞世南,正草。

中中十人

后汉,罗晖,行。     皇甫规妻,马夫人,行、隶。赵袭,行、隶。      晋,阮咸,行、草。
王戎,行、草。      郤超,行、草。宋,王藻之,行、草。    梁,萧子云,行、隶。
陈阮研,正行。     周庾信,行及草。

中下十二人

后汉,崔寔,行、隶。    吴大帝孙权,行、草。
晋,桓元,行、隶。     郤愔,行、隶。宋,谢灵运,行、隶。    齐,周颙,行、草。
陆彦远,行、草。     梁,陶隐居,行、草。
陈,蔡圣,正行、草。    沈君理,行、隶。
唐,贺知章,大行。    仙人司马鍊师,正及大篆。

下上八人

魏,钟毅,行、隶。     晋,陆机,行、草。
王凝之妻,谢道韫,行、草。 郤愔妻,傅夫人,正篆。齐,张融,行、草。     梁简文帝,行、隶。
邵陵王,行、草。     陈,张正见,行、草。

下中十人

吴主孙皓,行、隶。    晋,王子敬,行、隶。
山涛,行、隶。      齐武帝,行、草。
丘道护,正草。     梁,庾肩吾,隶、行、草。
陆倕,行、草。      隋,贺混,行、草。
唐,房元龄,行、草。    薛稷,行、草。

下下九人

蜀相许靖,行、草。    晋,虞绰,行、隶。
康昕,行、草。      齐,王晏,行、草。
蔺静文,行、草。     张士隐,行、草。
北齐,刘逖,行、草。    魏夫人,正行。
周单于斯彦,行、草。

《韦续·书评》《历代书家》

陆彦远,  韩滉,   颜真卿,  贺知章,张从申,  陆长源,  永禅师,  史陵,
辩才,   欧阳通,  裴行俭,  董侹,
韩潭,   徐浩,   怀素,   赵模,
崔邈,   齐推,   归登,   张弘靖,郑馀庆,  王参元,  柳宗元,  殷启,
左兴宗,  皇甫阅,  袁滋,   卢左元,释惟则,  储伯阳,  裴佶,   刘伯刍,萧结,   李则,   李巽,   韦渠年,吴通微,  通元,   雷咸,   李泌,
褚齐贞,  长文,   夏侯元,  姚向,
许康佐,  李戎,   归融,   杨敬之,郑絪,   裴麟,   权璩,   贺拔其,封敖,   寇章,   李景初,  房直温,柳公权,  李虞,   刘梦锡,  杨泰,
柳公绰,  崔卓,   段环,   贾易,
马署,   高元裕,  裴休,   李佁,
张迨,   李安章,  撑,梨   孤屠,屠耆单于。
虞世南书,体段遒媚,举止不凡,能中更能,妙中更妙。欧阳询书,若草里蛇惊,云閒电发,若金刚之瞋目,力士之挥拳。
孔琳之书,放纵快健,笔势流利,二王已后,难其比肩,但功夫少,故劣于羊欣。
萧子云书,如上林春花,远近瞻望,无处不发。
褚遂良书,字里金生,行閒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又一扫泥壁书作大字方丈,观者,日有数千。
张越书,如莲花出水,明月开天,雾散金峰,云低玉岭。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桓夫人书,快马入阵,屈伸随人也。
傅操书,如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遥岩璀璨。王羲之书,若壮士拔剑,拥水绝流。头上安点如高峰坠石,作一横画若千里阵云,捺一偃波若风雷震发,作一竖画如万岁枯藤,立一倚干若虎卧凤阙,自上揭竿如龙跃天门。
李斯书,骨气风云,方圆妙绝。
嵇康书,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时翔,群乌乍散。
宋文帝书,如丛里红花,云閒白日。
陆柬之书,彷佛堪看,依稀可拟。
王绍宗书,笔下流利快健,难方就视,熟看转增妙美。程广书,若鸿鹄弄翅,颉颃飞翔。

《韦续·续书品》上品上六人

张芝〈章草〉,       钟繇〈真正隶八分〉,王羲之〈破体以上三人出悟〉,王献之,
程邈,           崔瑗。

上品中七人

蔡邕,           索靖,
梁鹄,           钟会,
卫瓘,           韦诞,
皇象。

上品下十一人

崔寔,           王廙,
王洽,           郗愔,
李式,           庾翼,
卫夫人,          羊欣,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中上品七人

张昶,           卫恒,
杜预,           张翼,
郗嘉宾,          阮研,
汉王元昌。

中中品十二人

谢安,           康昕,
桓元,           丘道护,许靖,        萧子云,
陶弘景,       释智永,
刘珉,        房元龄,陆柬之,       王知敬。

中下品七人

孙皓,        张超,
谢道韫,       宋炳,
宋文帝,       齐高帝,
谢灵运。

下上品十三人

陆机,        袁崧,
李夫人,       谢脁,
庾肩吾,       萧纶,
王褒,        斛斯彦明,
房彦谦,       殷令名,
张大隐,       蔺静文,
钱毅。

下中品十人

范晔,        萧思话,张融,        〈梁〉简文帝,
刘逖,        王晏,
周颙,        王崇素,
释智果,       虞绰。

下下品七人

刘穆之,       褚渊,
梁武帝,       梁元帝,
沈君理,       陈文帝,
张正见。

《吕总·续书评》篆书一人

李阳冰书,若古钗倚物,力有万夫。李斯后,一人而已。

八分书五人

梁升卿书,惊波往来,巨石前却。
卢藏用书,露润花妍,烟凝修竹。
张廷圭书,古木崩沙,闲花映竹。
韩择木书,龟开萍叶,鸟散芳洲。
史维则书,雁足印沙,深渊鱼跃。

真行书二十二人

薛稷书,风惊苑花,雪惹山柏。
萧诚书,舞鹤交影,腾猿在空。
韦陟书,虫穿古木,鸟踏花枝。
李邕书,华岳三峰,黄河一曲。
蔡隐丘书,古质新意,自是一家。
宋儋书,暮春花发,夏柳枝低。
徐浩书,固多精熟,无有意趣。
颜真卿书,锋绝剑摧,惊飞逸势。
沈千运书,饥鹰杀心,忍瘦筋骨。
关操书,渊月沈珠,露花濯锦。
郑虔书,风送云收,霞催月上。
李璆书,垂藤著地,枯木如折。
吴郁书,字体绵密,不谢当时。
赖文雅书,腾沙郁雾,翻浪扬鸥。
贺知章书,纵笔如飞,酌而不竭。
何昌裔书,子敬馀波,时时可玩。
宋之问书,天性卓绝而功未逮。
张从申书,远近称善,独步江外。
李清吉书,变化自逸,代有斯人。
释元悟书,骨气无双,回出时辈。
释湛然书,子云之后,难与比肩。
释崇简书,临写逸少,时有乱真。

草书十二人

张旭书,立性颠逸,超绝古今。
孙过庭书,丹崖绝壑,笔势坚劲。,
张怀瓘书,继以章草,新意颇多。
张芬书,孤松耸身,弱草垂露。
张彪书,孤峰削成,藏筋露骨。
邬彤书,寒鸦栖林,平冈走兔。
陆曾书,惊波鱼跃,深水龙潜。
史鳞书,逸气雄振,超然不群。
梁耿书,错落鱼文,纵横鸟迹。
房广书,婉美芬蔼,春莺欲娇。
沈益书,春鹭窥鱼,秋蛇赴穴。
释怀素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

《宋·朱长文·续书断》《书品论》

昔庾肩吾定张芝,至于法高,一百二十有八人,为九品。李嗣真录李斯,至于张正见,八十一人,为十等。其閒有两存者,有互见者。网罗前哲,固已博矣。然肩吾,梁人也。其去羲献未远,其所评远者,必有据依。近者,皆所亲见。而嗣真得承群贤之馀绪,而又益以隋唐之近迹,故可以锱铢以权之,尺寸以度之,列为数品。然太繁则乱,其升降失中者,多矣。其说止于题评,譬喻不求事实,虚言润饰,孰为准绳?至张怀瓘乃讨论古今。自史籀至于唐之卢藏,用为神妙能三品。然或失于折衷,或伤于鄙俚,而叙古人之行事未备,其犹病诸。予欲不踵怀瓘,别为一书,然自度僻处而去古益远,其所见闻皆不及怀瓘之博且详也。虽复增损,其能甚异哉?于是续而补之。自隋以前,能书者虽怀瓘所不录,而杂见于庾李书。品窦𣳻述书赋迹绝难考此不复载也。怀瓘,开元中尝为翰林供奉,工书之外无闻焉。此谓神妙能者以言乎?上中下之号而已。岂所谓圣神之神、道妙之妙、贤能之能哉?就乎一艺区以别矣。杰立特出,可谓之神。运用精美,可谓之妙。离俗不谬,可谓之能。据所传睹精为著定苟好恶之异商榷之差以俟来哲。然同品之閒,固有优劣,览之可以自知焉。

神品三人

颜真卿           张长史
李阳冰

妙品十六人

唐太宗,           虞世南,
欧阳询,           欧阳通,
褚遂良,           陆柬之〈高正臣附〉,徐峤之,           徐浩,
释怀素〈怀仁附〉,      柳公权,
沈传师,           韩择木,
徐铉〈弟锴及李无惑附〉,   石曼卿,
苏子美,           蔡君谟。
能品六十六人 附下九人
唐高宗,           唐元宗,
唐顺宗,           汉王元昌,临川公主〈晋阳公主房邻妻附〉,杨师道,
裴行俭,           魏叔瑜〈子华甥薛稷兄叔琬王方翼附〉,宋令文〈子之问之逊之悌附〉, 王绍宗〈孙虔礼附〉,王知敬〈殷仲容附〉,     卢藏用,
岐王范,           李邕,
钟绍京〈萧祐附〉,      韦陟,
萧诚〈宋儋李璆附〉,     张廷圭,
贺知章,           司马子微〈卢鸿附〉,王维,            吕向,
郑虔,            梁升卿,
史惟则〈蔡有邻李潮王遹附〉, 褚庭诲,
胡沛然〈苏灵芝附〉,     张怀瓘,
张从申,           段季展,
韩滉,            归登,
邬彤,            郑馀庆,
韩愈〈刘禹锡柳宗元附〉,   韩梓材〈羊士谔附〉,裴潾,            李德裕,
牛僧孺,           李绅,
裴休,            唐元度,
卢知猷,           于僧翰〈钱忠懿王俶附〉,钱惟治,           钱昱,
李煜,            王著〈李居简尹熙古仲翼附〉,郭忠恕,           句中正,
李建中〈唐异附〉,      释梦英〈颢彬梦正宛基附〉,宋绶〈子敏求附〉,      杜衍,
范仲淹〈欧阳修附〉,     王洙,
周越,            邵餗〈邵必附〉,章友直〈杨仲南元居中附〉,  雷简夫,
康询,            张伯玉,
慎东美。

《系说》

自天圣景祐以来,天下之士悉于书。学者稍复兴起,如周子发、石曼卿、苏子美、蔡君谟之俦人亡迹存皆著在篇中矣。今列于廊庙,布于台阁。复有数公,有若韩魏公骨力壮伟,文潞公风格英爽,介甫相国笔老不俗。王大参资质沈厚邵兴宗思致快锐宋次道陆子履碑刻遒丽滕元发王乐道尺牍流便。王才叔以婉美称,苏子瞻以淳古重,及蔡仲远、沈睿达之徒皆彬彬可观。予固未量其所至,安敢品之?然金闺玉堂之士,布衣韦带之流,岂乏能者哉?予病且隐罕与缙绅接固不得而知也。后之与我同志者,当搜而次之。

《明·解缙·春雨杂述》《书学传授》

书自蔡中郎,邕,字伯喈,于嵩山石室中得八角垂芒之秘,遂为书家授受之祖。后传崔瑗、子玉、韦诞、仲将及其女琰〈文姬〉。姬传钟繇、元常。魏相国元常初与关枇杷学书,抱犊山师曹喜、刘得升。后得韦诞冢所藏书,遂过于师,无以为比。繇传庾征西〈翼〉、卫夫人〈李氏〉及其犹子会。卫夫人传晋右将军王羲之〈逸少〉。逸少世有书学先于其父,枕中窥见秘奥。与征西相师友。晚入中州,师新众碑隶兼崔蔡草并杜张真,集韦钟章齐皇索,润色古今,典午之兴,登峰造极,书家之盛,若张丞相〈华〉,嵇侍中〈康〉,山吏部〈涛〉,阮步兵〈籍〉,向侍中〈秀〉辈翰墨奇秀,皆非其匹,故庾征西始疑而终服。谢太傅得片纸而宝藏冠绝古今,不可尚已。右军传子,若孙及郗超、谢朓等而大令献之独擅厥美大令传甥羊欣。羊欣传王僧虔,僧虔传萧子云、阮研、孔琳之子,云传隋永欣师智永,智永传唐虞永兴世南伯始,伯始传欧阳率更询,及褚河南遂良登善传薛少保稷嗣通,是为贞观四家。而孙虔礼过庭独以草法为世所赏,少保传李北海,邕与贺监知章同鸣。开元之閒,率更传陆长史柬之,柬之传犹子彦远,彦远传张长史旭,旭传颜平原真卿、李翰林白、徐会稽浩,真卿传柳公权京兆零陵僧,怀素藏真。邬彤,韦玩,崔邈,张从申以至杨凝式,凝式传于南唐韩熙载,徐铉兄弟。宋兴李西台,建中周缮部越皆知名家。苏舜钦,薛绍彭继之以逮。南渡小米传其家法,盛行于世。王廷筠以南宫之甥擅名于金传子澹游至张天锡元初鲜于枢伯机得之。独吴兴、赵文敏公、孟頫始事张即之得南宫之传,而天姿英迈,积学功深,尽掩前人,超入魏晋,当时翕然师之。康里平、章子山得其奇伟,浦城杨翰林仲弘得其雅健,清江范文白公得其洒落,仲穆造其纯和。及门之徒惟桐江俞和子中以书鸣。洪武初后进犹及见之子山在南台。时临川危,太朴饶介之得其传授,而太朴以教宋璲仲珩、杜环叔循詹希元孟举孟举少亲受业子山之门。介之以教宋克仲温而在至正初揭文。安公亦以楷法得名,传其子汯、其孙枢。在洪武中仕为中书舍人与仲珩叔循声名相埒。云。

《王世贞·艺苑卮言》《历代书家父子姓名》〈兄弟善书附〉


书家父子最著者,魏太傅钟繇,司徒会,晋右军将军王羲之,尚书令献之,唐率更令欧阳询,兰台侍郎通宋礼部员外郎米芾,敷文阁学士友仁及吾,吴郡文待诏徵明,博士彭学正嘉而已。然不知人主有魏武,陈思,晋元,晋明,简文,孝武,宋文,宋武,齐高,齐武,梁武,简文,唐文,唐高,睿宗,元宗,宋高,宋孝。人臣则汉崔寔子瑗,魏韦诞子熊,晋桓温子元,宋张茂度子永王僧绰子俭,齐王僧虔子慈,梁萧子云子特,陈蔡景历子徵元魏王世弼子由唐宋令文子之逊王知敬子友直徐峤之子浩史白子惟则宋钱淑子惟治苏轼子过徐林子臧元赵孟頫子雍鲜于枢子必仁揭曼硕子汯明宋濂子璲也。三代以书名者,杜仆射几子幽州恕,恕子征南,预卫太保,瓘子黄门恒,恒子侍郎璪,洗马玠王丞相导子,中书令洽,洽子中书令珉郗,太尉鉴子司空愔,愔子北海超,崔黄门潜,子白马公宏,宏子司徒浩卢长史湛,湛子偃,偃子宏。房不害子令名,令名子郎中仲容。兄弟善书者,汉韦康、韦诞、张芝、张昶,晋卫璪、卫玠、谢安、谢尚、王悦、王洽、陆机、陆云、庾亮、庾翼、王徽之、凝之、操之、献之,六朝王慈、王志、王彬,唐郑迁、郑迈、郑遇、秦景通、秦炜、王维、王缙、张从申、从义、窦蒙、窦𣳻,宋苏舜元、舜钦、徐竞、徐琛,然总而言之未有如我王氏之盛者也。自晋司徒太尉以至唐石泉公,凡十馀代,不下数人。

《屠隆·考槃馀事》《书评》

国朝书家当以祝允明为上,今之人不啻家临池而人染翰,然无敢与希哲抗衡也。
文徵仲以法胜,王履吉以韵胜,然文之书画有亲藩中贵及外国人虽遗以隋珠赵璧而欲购片纸只字。平生必不肯应此,文之名益重于世。宋仲温、仲珩当与王文并驾之四子者,亚于祝者也。
陆深、沈度、徐元玉、李应祯、吴宽五人,其又次者也。詹希原解缙鸣于朝周砥卢熊著于野朝者乃当让野。
杜环、李粲、杨士奇、沈昌祺、胡文穆、曾棨、李时勉、陈敬宗、吴馀庆、卫靖、魏骥、徐有贞、刘珏、张汝弼、黄翰、张天骏、莆显、邵文敬、詹和、钱溥、钱博、陈白沙、任道逊、王守仁、金琮、周伦、张电凌、晏如、许成名、许宗鲁、朱九江、王慎中、杨慎、罗洪先、陈鹤、杨珂、罗鹿龄、吴维岳、陈道复、王同祖、袁襄、王谷祥、文嘉、陈鎏、陆师道、彭年、许初、黄姬水、张凤翼、王稚登、邢侗、俞允文、莫云卿、朱子价、黎惟敬、梁思伯、汤涣、吴大礼、陆万里,又其次者也。隶古在明世殊寥寥闻惟陈文东文徵仲文彭数人而已。
篆书,李东阳、滕用亨、程南云、金湜乔、宇景阳、徐霖、陈道复、王谷祥、周天球。
署书,詹希原、夏昶、蒋廷晖、朱孔旸、湛若水、夏言、方元焕、张书绅、苏洲、王问、俞宪、莫如忠、陈尔见、
张天骏,有厮养婢善书观者,咄咄称赏能赘列紫薇郎署分科木天大可怪也。
朱孔旸、姜立纲,皆掾史笔,所谓南路体也。马一龙用笔本流迅而乏字源浓澹大小错综不可识拆看亦不成章,况多俗笔?方元焕、张书绅、苏洲,皆近时书中恶道也。马负图狂翰亦有习者,既贻讥大雅,终非可久。王逢年本有笔而杂用之,遂不成家之数子者,书不足法也。
李自实称善书,为右都御史,坐宁藩事伏法丰吏部,坊改名道生,自负书薮,第形朴既不美观,加之狼戾,难亲踪迹永绝。此二人者,人品恶薄,书不足道也。

《王圻·续文献通考》

按工书之士,自秦而逮六季梁,庾肩吾、李嗣真、张怀瓘、暨灊溪诸家,评之详矣。宋若元竟无雌黄之者,曼卿、子美,而下灊溪亦口及之,然亦不过数人,岂诚如先辈所云乏魏晋短度故耶?然观宋太宗之淳化阁帖,潘师旦之绛帖,希白之潭帖,蔡京之大观帖,刘焘之太清楼续阁帖,绍兴之监帖,刘次庄之戏鱼堂帖,曹之格之宝墨斋帖所载,宋元之名臣硕士,其品格俱足追踪前哲比之窦良,所评一百九十四人,何遽不如汉乎?余故揭其姓氏于左,以俟月旦者采焉。

宋帝及后

宋太宗 时称真造八法,草入三昧,行书、飞白尤妙。徽宗,            高宗,
孝宗,            宁宗,
理宗,            宪圣吴皇后。

宋臣

苏才翁〈沧浪〉,         司马温公〈光〉,冯文简公〈京〉,         蔡太师〈京〉,骠骑孙思皓〈孙妃弟学欧书〉, 韩宗献公〈琦〉〈善颜书〉,蔡襄,            米元章〈芾〉
范文正公〈仲淹〉,        杨凝式〈善真行〉,王文公〈安石〉,         苏文忠公〈轼〉,黄文节公〈庭坚〉,        范忠宣公〈纯仁〉,钱公〈穆父〉,          贺公〈方回〉
林和靖公〈逋
〉,
刘公谊, 长兴人,熙宁中为提学,黄庭坚称为羊欣,复生,
秦淮海公〈观〉,        王公〈泽民〉
李公〈端叔〉,          陈公〈曾斋〉
宗室赵仲忽〈善草书〉,    薛道祖绍彭,
朱文公〈熹〉,          武胜留后刘瑗〈能隶书〉,承议郎滕中〈能草书〉,    李冲元公〈元中〉,释参寥子,          宣德郎鲍慎由〈善行书〉,宣德郎赵霆〈善篆书〉

元臣

鲜于太常枢,         鲜于公〈必仁〉〈渔阳人〉,赵文敏公〈孟頫〉〈孟頫妻管夫人〉,王叔明公〈蒙〉
赵仲穆雍〈文敏公子〉,    张真人与材公〈全节〉,胡石塘公〈长孺〉,        邓廉访使文肃公〈文原〉,危左丞相素,         虞文靖公集,周御史公〈伯琦〉〈工篆书〉,   学士承旨康里文忠公,揭文安公〈傒斯〉,        揭伯防公〈泓〉,欧阳文公〈元〉,         周景逵公〈驰〉,袁清容公〈桷〉,         饶介之公〈介〉,陈敬初公〈基〉,         张贞君,
吾子行〈长于篆籀图印〉,   边伯京〈陇西人〉
已上共六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