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

 第五十卷目录

 草书部纪事二
 草书部杂录

字学典第五十卷

草书部纪事二

《宋太宗实录》:太宗尝召书学葛湍,问:徐铉草书如何。湍曰:铉留心篆籀,不闻草。圣上曰:铉尝见朕书否。湍曰:臣僚非诏赐,无由得观。上喜,于轴中出御草书二纸,曰:一以赐汝,一以赐铉。
《吴越备史》:宋太宗以武肃王钱镠善于草隶,遣中使取王草书笔迹。王以风恙手不能握笔,命将往时所书绢图草字遣世子,惟浚因中使以进,下诏奖谕。《宋史·李至传》:至进秩吏部。会建秘阁,命兼秘书。上尝临幸秘阁,出草书《千字文》为赐,至勒石,上曰:《千字文》乃梁武得破碑钟繇书,命周兴嗣次韵而成,理无足取。若有资于教化,莫《孝经》若也。乃书以赐至。
《吴越钱氏世家》:俶善草书,上一日遣使谓曰:闻卿善草圣,可写一二纸进来。俶即以旧所书绢图上之,诏书褒美,因赐玉砚金匣一,红绿象牙管笔、龙凤墨、蜀笺、盈丈纸皆百数。
废王倧长子,惟治历镇国军节度。惟治善草隶,尤好二王书,尝曰:心能御手,手能御笔,则法在其中矣。家藏书帖图书甚众,太宗知之,尝谓近臣曰:钱俶儿侄多工草书。因命翰林书学贺丕显诣其第,遍取视之,曰:诸钱皆效浙僧亚栖之迹,故笔力软弱,独惟治为工耳。惟治尝以钟繇、王羲之、唐元宗墨迹凡七轴为献,优诏褒答。惟治书迹多为人藏秘,晚年虽病废,犹或挥翰。真宗尝语惟演曰:朕知惟治工书,然以疾不欲遣使往取,卿为求数幅进来。翌日,写圣制诗数十章以献,赐白金千两。
《墨池编》:李居简善章草,太宗甚爱之,以赞善大夫直御书院。是时,禁林诏命笔体丕变,粲然可观。
《国老谈苑》:真宗在东宫。一日,太宗勖令学草书,乃再拜曰:臣闻王者事业,功侔日月一照,使隐微尽晓。草书之迹诚为秘妙。然达者盖寡傥临事,或误则罪有归焉,岂一照之心哉?谨愿罢之。太宗大喜,顾谓之曰:他日之英主也。
《桑世昌和靖先生传》:林逋善行草书,喜为诗。其语孤峭澄澹,而未尝自录,其槁或谓曰:先生何不录所著诗以传于后?逋曰:吾终志山林,尚不欲取名于时,况后世乎?
《谈苑》:释寂照号圆通大师,日本僧,不通华言。习王右军书,颇得其笔法章草特妙,中土能书者亦鲜及纸墨尤精。景德三年入贡,上召见,赐紫衣束帛。
《宣和书谱》:杜衍暮年以草书为得意,与婿苏舜钦论书,年位虽重而尺牍必亲作。韩琦尝以诗谢其书云:因书乞得字数幅,伯英筋骨羲之肤。
《避暑录话》:杜祁公为监司,及帅在外,文移书判皆作草字。人不能辩不敢白,必求能草书者问焉,乃解。《东轩笔录》:尚书郎周越以书名盛行于天圣景祐间。然字法软俗,殊无古气。梅尧臣作诗务为清切闲谈,近世诗人鲜及也。皇祐已后,时人作诗尚豪放,甚者粗俗强恶,遂以成风。苏舜钦喜为健句,草书尤俊快,尝曰:我不幸写字为人比周越,作诗为人比梅尧臣,良可叹也。
《宋史·苏舜钦传》:舜钦。善草书,每酒酣落笔,争为人所传。及谪死。世尤惜之。
《苏舜元传》:舜元,为人精悍任气节,歌诗亦豪健,尤善草书,舜钦不能及。
《画墁录》:本朝草圣少,得人知名者苏舜元。舜元之书不迨舜钦,笔简而意足。其子澥,元丰中为江东提举,上殿,神宗问:颇收卿父书否?对曰:臣私家有之。上曰:可进来。澥退,迫走。亲知裒得数帖,上一阅掷地。内侍辈取之,乃舜元书也。上鉴之精妙如此。
《宋史·张士逊传》:士逊幼子友正字义祖,杜门不治家事,居小阁学书,积三十年不辍,遂以书名。神宗评其草书,为本朝第一。
《道山清录》:苏子瞻一日在学士院閒坐,忽命左右取纸笔,写: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两句,大书小楷行草书,凡写七八纸,掷笔太息曰:好,好。散其纸于左右给事。
《冷斋夜话》:王荣老欲渡江,七日风作不得济。父老曰:公箧中必蓄宝物,江神极灵当献之。荣老顾无所有,惟玉麈尾,即献之;风如故,又以端砚献之;风愈作,又以宣包虎帐献之。皆不验,夜卧念曰:有黄鲁直草书扇头,韦应物诗。持以献之,香火未收,天水相照,南风徐来,一饷而济。
《东坡诗注》:石苍舒,字才美,京兆人,善行草,人谓得草书三昧。尝为丞相吕公微仲所荐,不达而卒。
《鸡肋集》:晁端中,十岁能为古诗,草圣奇异。
《梁溪集》:钱协,吴越武肃王五世孙,工行草书,有魏晋人笔法。尝自爱重,未尝辄以与人。
《书史会要》:葛珣,字叔宝,绍圣间,长于草书。
《东城集》:柳瑾,字子玉,善作诗及行草书。
《老学庵笔记》:徽宗尝乘轻舟泛曲江,有宫嫔持宝扇乞书者。上揽笔亟即作草书一联云:渚莲参法驾沙鸟犯钩陈,俄复取笔涂去犯钩陈三字,曰:此非佳话。此联实李商隐陈宫诗,亦不祥也。李耕道云。
《清波杂志》:宋徽宗尝命米芾以两韵诗草书,御屏次韵乃押中字,行笔自上至下,其直如线。上称赏曰:名下无虚士。芾即取所用砚入怀,墨汁淋漓,奏曰:砚经臣下用,不敢复进,御臣敢拜赐。又一日,回人书,亲旧有密于窗隙窥其写至芾再拜,即放笔于案,整襟端下两拜。
《冷斋夜话》: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自不识诟,其侄曰:胡不早问,致予忘之。
《书史会要》:刘次庄,字中叟,崇宁中为御史,有书名《工正行草》,卜筑于淦水之滨东山之麓,所谓戏鱼堂是也。临摹古帖最得其真,凡草圣不可读者,以小楷译之,张舜民评其书谓:如红莲新折,润之以风雨赵令穰游心经史,戏弄翰墨,尤工草书,尝作小草如聚蚊,虻如撮针铁笔遒而法足,观之使人目力茫然,诚可喜也。
《泉州志》:刘涛工诗及草书,苏轼尝跋其书,奇逸多才中有所得,不能自已,因以适性为乐耳。徽庙召入禁中,值大雪,令草书雪诗,因问:卿字孰师?对曰:臣无师。不称旨而退。晚年困踬,读书灵泉院,自号灵泉山人,《至元嘉禾志》:王升,字逸,老汴人,草圣奇伟,南渡后寓居嘉禾羔羊里,时上留神翰墨,召对蒙眷,官至正使。《书史会要》:郑谌,字本然,草书有䂬光之遗则。程嗣昌,少喜学书,自谓独得古人用笔之妙。尝评近代能书者曰:苏才翁笔势迟怯;蔡君谟但能模学前人点画及能草字而已;周子发妙出前辈,至于草书,殊未得自悟之意;古人自悟者惟张旭与余而已。古今碑帖考宋米芾游金山龙游寺题名,后有翟静叔题跋草书二行。
《米芾书史》:赵仲忽宗室也,能草书。
《宋中兴纪事》:本末高宗以御书真草孝经赐秦桧,绍兴九年,桧请刻之金石以传于后,上曰:世人以十八章童蒙书,不知圣人精微之学皆出乎此,朕因学草圣,遂以赐卿,岂足传后。桧再三请,乃从之。
《书史会要》:释净师住杭州临平广严院,善草圣,圆熟有法,绍兴初被召,作草书,首书名花倾国两相欢,帝不悦,赐罢。今钱塘人家所收,称王逸老合作者,皆其书也。
《渭南集》:姚平仲,世为西陲大将,年十八与夏人战,灭厎河斩,获甚众,钦宗召对福宁殿,许以殊赏。平仲请斫营擒帅以献功,不成遂乘青驴亡命奔蜀。至青城山,复入大面山,得石穴以居。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弗得,乾道淳熙间始出,至丈人观道院,年八十馀。紫髯郁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为人作草书,颇奇伟。《何基北山文集附录》:叶闾,号秋台,金华人,草法类小王,劲洁可爱。
《武夷山志》:白玉蟾天资聪敏,髫龄时背诵九经,十岁来广城应童子科,遇泥丸真人陈翠虚,携入罗浮山,遍游名山,善草书,有龙翔凤翥之势,封紫清明道真人,嘉定末诏,徵赴阙对御,称旨,命馆太乙宫,一日,不知所在。
唐顺之左编,白玉蟾生于海南,自号海琼子,或号海南翁,或号琼山道人,或号蠙庵,或号武夷散人,或号神霄散吏,蓬头跣足,一衲弊甚,而神清气爽,喜饮酒,不见其醉,出言成章,文不加点,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万大字,草书视之若龙蛇飞动。
《书史会要》:郑侨字惠叔,兴化人也。善行草,著《书衡》三篇。
《画继》:王逸民,永康导江人,学山谷草书,
杜本谷音熊与和,性介澹,无妻,不食肉,通经史百氏之书,布衣草屦,遨游名山,尤嗜弹琴草书。
《遂昌杂录》:释温日观居葛岭玛瑙寺,人但知其画《蒲萄》,不知其善书也,世传《蒲萄》多赝,其真者枝叶须梗,皆草书法也。
《画继》:方氏,桐庐人,陈晖经略子妇,临兰亭,并自作草书,俱可观《金史·赵沨传》:沨。大定二十二年进士,仕至礼部郎中。性冲淡,学道有所得。尤工书,自号黄山。赵秉文云:沨之正书体兼颜、苏,行草备诸家体,其超放又似杨凝式,当处苏、黄伯仲间。党怀英小篆,李阳冰以来鲜有及者,时人以沨配之,号曰党赵。
《赵秉文传》:秉文自幼至老未尝一日废书,文长于辨析,小诗精绝。字画则草书尤遒劲。
《麻九畴传》:九畴。七岁能草书,作大字有及数尺者,一时目为神童。章宗召见,大奇之。入太学,有文名。已而隐居不为科举计。赵秉文连章荐之,特赐卢亚榜进士第,俄迁应奉翰林文字。
《选举志》:刘住儿年十一岁,能诗赋,诵大小六经,所书行草颇有法。章宗召至内殿,试《凤凰来仪》赋、《鱼在藻》诗,又赋《旱》诗,赐本科出身,令肄业太学。
《书史会要》:张天锡,号锦溪老人,真字得柳诚悬法,草师晋宋,亦善大字,道陵诸殿宇扁皆其所题,有草书《韵会》行于世。
《郝陵川文集》:郝天祐,隐居鲁山,作古文歌诗,尤玩意书法,能作丈馀草楷,尝言大字虽大而,小小字虽小而大,正书须有草意,草书须有正笔,其论书如此。《元史·康里巎巎传》:巎巎,博通群书,善真行草书,识者谓得晋人笔意,单牍片纸,人争宝之。
《书史会要》:赵奕,隐居不仕,日以诗酒自娱,工真行草书,其合作可与魏公乱真。
《书画史》:鲜于伯机,草书《昌黎琴操》四章及《秋兴》十一首,其真迹后题云为国宝,先辈书国宝,书法臻妙,家藏秘迹,甚奇恶札,何足以污,几案爱忘其丑,长者事也。
《书史会要》:章德懋与赵魏公同时专学公草书,每与公代笔以应求者之责。
《元史·揭傒斯传》:傒斯,早有文名。延祐初,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元统初,升集贤学士。善楷书、行、草。朝廷大典册及元勋茂德当得铭辞者,必以命焉。
《书史会要》:高翼,字茂之,正行草书皆从晋宋规矩中来,但以不知六书偏傍,时作谬字,为识者所鄙耳。程君宝,泺源人,草书有颠素之体。
蒋惠,字季和,博学多通,机敏有干,行草师,鲜于太常,多晋人气格。
唐志大,字伯刚,如皋人。多蓄古法书名画,行草落笔峻激,略无滞思。
葛万庆,庐山人,居越中,号越台洞主。能为诗,务出人不道语,善草书,酒酣落笔,愈得其妙。
《山西通志》:王得贞,至正间为怀庆路总管,攻诗有声,书得草圣之妙。
黄渊四,如先生文槁。林春山,号漫翁,著《草韵》,清臞峭劲,精密妙巧盘旋回斡,字字中度。
《松江府志》:洪恕字主敬,金华人,元末避兵,居松江。能诗善行草书,以讲授终。
《书画史》:杨维桢,会稽人。避地富春山,徙钱塘,张士诚累招之,不往。行草书,虽未合格,然自清劲可喜。周霆震、石初集、张梅间,出刘桂隐先生之门,工吟咏,尤善行草书。
《篁墩集》:徐恢祖,常熟人,至正末,尝集乡兵捍闾里,里人赖之,别号春轩,工草书。
《吴中人物志》:朱燧,字子新,励志苦节,工为诗词,尤善行草,肆情山水,遇酒辄醉。侨居笠泽之滨,后不知所终。
《湖广通志》:颜耕,道平江人,博古,工于诗,尤善草书,隐居以诗自娱,筑室黄山,号林泉野老。
《俟庵集》:真人薛元卿,早工于诗,四方传诵,风日清美辄赋诗,为行草书。
《书史会要》:内臣张仲寿行草宗,羲献甚有典。则天师张与材,别号广微子,作大字有法,草书亦佳。真人丘处机,号长春,行草宗,黄山谷。
《道园学古录》:释至温,博记多闻,论辨无碍,百家诸子之言多所涉猎,又善草书,有颠素之遗,法太保刘文,贞公荐至温可大用,召见将授以官,弗受,锡号曰佛国普安大禅师。
《六研斋三笔》:释诚道元喜作狂草,所书《吴江长桥歌》一首,极雄宕可喜。
《云烟过眼续录》:杨元诚家所藏押龙,盖宣和内物也,其字皆章草。
《高启南宫生传》:宋克,博涉书,传少任侠,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素工草,隶逼钟王,患求者众,遂自閟徙,家南宫里,故自号南宫生。
《名山藏》:宋广,字昌裔,仕沔阳同知,善草书。
《杭州府志》:俞和冲澹安恬,隐居不仕,能诗,喜书翰。早年得见赵文敏运笔之法,临晋唐诸帖甚多,行草逼真文,敏好事者得其书,每用赵款识,仓卒莫能辨。《宋濂学士集》:吴履,兰溪人,俊迈有奇材,通诸史,愿学司马迁、班固,最好书,尤工行草,得之者藏弆为荣。国初为南康丞。
《绍兴府志》:张员,左目无瞳子,自称左瞽,善草书,洪武初辟为开化教谕。
《昆山志》:王时博学好古,精于篆隶,章草用意深密,凡《六书》源委靡不择究,深为卢熊之所称美。
《书史会要》:周砥字履道,姑苏人。性宇閒静,学艺淹贯,行草书运笔分行匀稳。
金钝字汝砺,官至中书舍人,精楷书、章草。
《万载县志》:胡泰洪之,南昌人,善真草书能文。洪武初,寓居万载县之涂泉。
《湖广总志》:吴存,南昌人。洪武初,领乡荐历湖广参政,有才名,善吟咏,长于草书。
《开国臣传》:张翼,字飞卿。作行草书,凤舞鸾翔,人以为不可及。
《嘉善县志》:岳彦,高太祖时为云阳令,免官流落江湖。因家武塘,精怀素草书。
顾孝渊以孝友称,善草书,宗雪樵后从事藩府,以诖误迁文安。
《列朝诗集小传》:镏恕,洪武间为福建某驿丞,归隐越山之西,喜为古文及篆隶章草。
吴植以处士徵授藤州知州,别号白玉壶,善草书。《松江府志》:徐彦裕工草书,善骑射。
《书史会要》:许鸣鹤受业詹孟举,行草沈著可爱。《太仓州志》:陆仁明经好古,以诗名于时,复工字学楷书、草书,皆矜贵。
《逊志斋集》:方孝孺,《默山精舍》记云:余年十七八侍先君,守济宁寿昌,胡君朝翰自太学来,分教鲁诸生,能为诗,执笔作行草书,蜿蜒满纸,余私敬爱之。
《列卿记》:胡广,吉水人。建文初,以进士廷试,称旨,擢第一。文皇履极遂进侍讲,为文援笔立就,尤工书法,行草之妙独步一时。
《松江府志》:沈粲善真草书,尤长于诗,自中书舍人,累官大理少卿,自号简庵。
《福州府志》:陈辉工诗善鼓琴,草书学怀素,老而笔力尤劲,解缙雅推服之。
《书史会要》:黄卓,江夏人,永乐辛丑进士,善草书,亦善章草。
张顺,江西奉新人。永乐中,累官国子监丞。学者称为诚斋先生,工草书入妙品。
胡正,庐陵人,官御史,草书用笔如篆。
徐𤊹榕阴新检陈廉,善草书,学张长史,晚居黄山,搆醉墨堂,自号雪蓬散人。
《福州府志》:王建中,草书学陈廉,声价重一时。
《宁波府志》:孙玉,洪武中其父为人所诬,械送京师,卒于道。玉年十二即匍匐返榇归葬,及长,受徒养母,力学不懈,工诗,善草书,尝举贤良,方正不就,又以明经荐,亦不就。
《闽书》:林铭,工诗文草书,琴尤精,尝与王恭高往来,自号琴乐子,有琴,歌赠之。《东里续集》:尹升,武昌人,尝为千户。为人慷慨豁达,有侠气,好草书,明四声等字之学,喜宾客,尤喜接儒者,所居直黄鹤楼之北,面大别山,据武昌胜处,作小亭其中,亭中嘉客无虚日。
《吾学编》:曾棨,永乐二年进士,宣宗时为少詹事,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自解胡后独步当世。
《湖广通志》:徐明善工诗文,善草书。宣德中,以明经举本学训导,杨文贞公荐知钧州。
《列朝诗集小传》:沈愚以诗名,与刘溥诸人称十才子。善行草,晓音律诗馀乐府,传播人口,或劝之仕,曰:吾非笼络中物也。敛迹不出,业医授徒以终其身。《闽书》:王锡,长乐人,工草书,号醉樵。
《吴中人物志》:谢克铭,太仓人,宣德间,以草书驰名。《书史会要》:王一宁,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改翰林修撰,正统时入内阁,草书深得怀素自叙法。《兴化县志》:徐叔砺善诗,能草书,正统间荐于朝,不起,遂终身焉。
《吕文懿文集》:陈询,工于草书,兴至辄挥洒,求者恒接踵焉。
《名山藏》:何观,晋江人,景帝初为中书舍人,谪九溪卫,经历知象山县致仕归,善草书,嫁女无以为奁,与书一簏,隐迹古元山中,不关俗务,乡人高焉。
王世贞,吴中往哲像赞徐,有功,举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后迎太上皇复辟,进兵部尚书,封武功伯。于书少所不窥,能歌诗,善行草,得长沙、怀素、米襄阳风。《鄱阳县志》:丘霁,鄱阳人,天顺丁丑进士,能诗文,工怀素草法,负才子名。
《闽书》:洪昌,晋江人,为常州府学训导,经学纯正,议论雅古,长诗文,善草书。
《水东日记》:章瑾,华亭人,宋庄敏公之后,能诗,善草书,学二王而硬健骨立,自成一家。
《开国臣传》:沐琮,号东山居士,成化乙酉嗣爵,善草书歌诗乐府,瑰丽可观。
《湛若水甘泉文集》:庄昶,号定山居士,江浦人,成化丙戌进士,白沙先生曰:定山草书,迥然自成一家。《震泽集》:张弼,字汝弼,成化丙戌进士,出守南安,为文自立一家,言诗多警句,往往为人传诵。其草书尤多自得,酒酣兴发顷刻数十纸,疾如风雨矫如龙蛇欹,如堕石,瘦如枯藤,狂书醉墨流落人间,虽海外之国皆购,其迹世以为颠张复出也。
《云间志略》:张骏,华亭人,工书法,行草入妙,与东海齐名,时号二张。
《钱溥松云姚处士志铭》:姚黼,自号松云,博涉书史,工草书,尤善五七言诗,筑至数楹,中列古彝鼎器、金石、遗文、法书、名画,优游自乐人,皆以可閒先生称之。《震泽集》:李承箕,成化中领乡举,不肯会试,往见陈白沙,久之归日,端坐一室,客至,相与剧饮赋诗,醉起书之,劄草濡墨,斜斜整整无不如意。
《分省人物考》:杨茂元,鄞人,成化五年进士,工篆隶草书字画,遒劲匪特,擅临池之功,抑亦正毅之气,随寓而见也。
《云间志略》:曹时中,华亭人,登成化进士。喜为怀素草书,竟日不倦。
《半江集小传》:赵宽世居吴江之雪滩,因号半江。为文雄浑秀整,行草亦清润。
《闽书》:陈㷆性豪宕疏旷,工诗,善行草,达宦贵人求不能得,至具酒脯属,田父野叟反得之,自号栖云叟。《杭州府志》:孙适,号东岩老人,隐居甘泉里,有诗名,善行草。
《汀州府志》:廖辅,长汀人,弘治二年贡知寿州,善诗,工草书,有张东海笔意,为时所珍。董宣赠以歌云:寿州草书天下雄,翰林风月罗心胸。笔锋清劲夺天巧,造化到此全无功。
《云间志略》:张弘至,东海翁,季子草书得三昧法,有父风,时比之芝旭羲献。
《书史会要》:张其湜,弼孙弘至子,善诗,草书有祖风。詹仲和生弘治,间行草,法赵文敏,一点一画必有祖述,自云:刻意书学五十馀年,心记腹画,方悟旨趣。尝以子昂款识落之,识者卒不能辨。
《青浦县志》:张元澄,字静夫,号东山。以能书荐,诏修《孝庙实录》,入中书寻补南昌倅,楷书逼二沈,草法怀素与东海并驱,时有安南太守南昌倅,东海东山配两翁之句。
《列朝诗集小传》:王佐,自号古直老人,喜草书,游京师,客公卿间,李西涯作《王古直传》,又赠诗曰长安信脚自来往,醉醒不信东君谁。其风度可知也。
《闽书》:李璧,自号介石晋江人,教授乡里,工诗辞,尤善行草,笔力遒劲,若老干枯藤,深得宋翼字法。
吴中往哲像赞文彭,待诏,徵明子也,少承家学,善真行草书,尤工草隶,咄咄逼其父。
《书史会要》:华爱,栎阳人,正德时官桂林守,精于书法,尤工羲献行草,评者谓其遒劲美泽,变化若风云,翱翔若龙凤。
《徐文长集》:司马伯,通弘正间杰士也,草书《仿圣母帖》,仕业亦豪俊,其诗多清豁。
《杨文恪公集》:陶楷,秀水人,平生购奇书蓄名画甚富,吟诗作文思致隽永,真草书得古人笔意。
《松江府志》:董宜阳,屡试不第,遂弃举子业,专攻诗古文词,楷书法虞永兴,行草法僧智永,顾司寇璘文、文待诏、徵明许、奉常谷皆推奖之。
《徽州府志》:吴楚善草书,制墨得李廷圭遗法,文待诏尝记其墨法为神品。
《杭州府志》:徐江山,正德辛未进士,官尚宝卿。工真草法,世宗爱其书,御制诗文,必命江山书之。
《詹氏小辨》:苏若川,休宁人,受笔法于文待诏及南禺外史,其书得外史为多,草书临二王,清洒可爱。《松江府志》:沈凤峰恺善草书,当兴豪落笔,顷刻数十行,公自谓学书最晚,依骤古法,今观其字体,不束于法,自成一家。
《王文肃公集》:王问擢广东按察佥事,行至桐江,徘徊不欲去,赋诗十二章,投劾而归,筑亭于湖滨宝界山,焚香读易,兴至则为诗文或行草书数纸,用自娱说。人称其书类米芾又类黄涪翁。
《松江府志》:莫如忠,嘉靖戊戌进士,累官浙江布政。书法以二王为宗,尤工草书,势若龙蟠虎卧。
《书史会要》:马一龙作字,悬腕运肘落管如飞,顷刻满幅,自谓怀素后一人,评者谓其奇怪书法一大变。《江宁府志》:胡汝嘉,隶书师钟元常,草书师张伯英、崔子玉,尝取三人书在阁,帖者从宋榻本,手摹刻之。《闽书》:梁怀仁,生而慧绝,周岁识字,三岁诵书,四岁善草书,吟诗,子史经传无不能读,十六贡礼部,二十登嘉靖,己丑进士,奉命赐归娶,授南吏部验封主事,居三月死,年二十三。《李维祯大泌山人集》:朱致槻,益阳王宠淄季子也,封镇国将军,览涉书史,善为章草。
《书史会要》:朱拱枘,瑞昌王孙,封奉国将军,嘉靖时上《大礼颂》一章,赐敕褒奖行草,得晦翁体,名重一时,朱多𤏳拱,枘从子,封镇尉,博雅好修,以辞赋名,草书宗孙虔礼,笔法茂美。
《陶歇庵集》:徐渭,为邑诸生胡少保宗宪,督师浙江,招致幕府,管书记,行草书,精伟奇杰,尝言: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识者许之。
《云南通志》:曹学,字行之,号太狂蜀人,嘉靖初,客游滇西,性豪放,能诗,草书遒劲,性嗜酒,居榆之中和峰,日系钱与壶于驴之背,遣入城市酒,人知为曹之驴也,取钱贮酒复遣而归,后同杨慎寓居蒙。
《荆川文集》:唐世美,号月楼武进人,草书穷极奇变、开辟闪缩,上逼怀素,诗歌有唐人风,嘉靖中,年七十馀,诏赐冠带。
《山东通志》:苏洲,杞县人,幼落魄江湖。嘉靖中,寓居章丘,工琴,善草书。
弇州山人槁张逊,业字有功,永嘉人,张文忠公敬孚子,以恩入太学,官至太仆寺丞,诗歌宏丽又能纵笔,为行草书。
《镇江府志》:韦椿,丹徒人,究心理学,无复宦情,工于诗,善行草,初师索靖,后更学眉山考亭。
《孟有涯集》:成希召,山阴人,三岁即能诵古人诗,五六岁渐及书史属文,尚奇古,工草书,善鼓琴,刑名术数无不通晓,年十四卒。
《松江府志》:顾从义,性好石,尝得米元章,研山而宝之,遂以为号肃,皇帝诏选善书者入殿,直应试称旨,拜中书舍人,直文华殿擢大理评事,楷书逼钟,尚书行草,宗右军父子。
《海盐图经》:王文祯,善行草,挟诗卷游齐鲁间,老为衡府记室。
《无锡县志》:吴三畏,能诗,工作怀素草书,荐授武英殿中书,尝作《锡山遗响》十二卷。
《松江府志》张德让为郡诸生,好吟咏,工真草书,宗李北海,师陆文裕公,悉授以秘诀,遂成名,笔莫方伯中江亦推重焉,后跂足,作《病鹤赋》以自况。
《名山藏》:卓晚春,莆田人,生嘉靖间,自号无仙子,亦曰上阳子,人呼为小仙。幼孤行乞,言休咎事皆奇中,初不识字,十四能诗,十六善草书,唐顺之作《小仙草书歌》有瑰璚东海黄公符,苍古太庙姬王瑑。藤缠老树千尺挂,鹰攫寒厓百鸟懦。之句叶向高苍霞草郑梦祯,福清人,隆庆庚午举于乡,酷爱草书,学怀素,大得神解。
五石匏《万历神宗皇帝序草韵辨体》一书,颇备古今翰墨之变,又御书金摺扇,赐诸宫人。
《列朝诗集小传》:张民表,性嗜古文词,藏书数万卷,手自点定,喜饮及草书,饮少许即颓然,挥洒放笔如有神助。
《书史会要》:米万钟,性好石,人谓无南宫之颠而有其癖。号为友石先生,行草得南宫家法,与华亭董太史齐名时,有南董北米之誉。
《藩献记》:朱多煴,瑞昌荣安王曾孙也,行草得钟王书法,亦自珍惜之,每一纸出,好事者重价购去,比之兰亭禊帖云。
《书史会要》:朱多炡,弋阳王孙,诗才警敏,行草宗米南宫,杂以古字,自成一体。
罗治十二故,人传朱谋埩瑞昌王之枝孙,雅好草书,远宗怀素,近法张东海,间用淡墨枯笔出己意,迫视之若云篆烟书,口噤不能读。
《草诀辨疑序》:范文明,娴诗赋,攻六书,著草诀,辨疑弇,州续槁周芝山,年八十,两目俱枯,令人以手拟笔即纵意为之,出入双井襄阳,风骨伟然。
《延平府志》:李坤,将乐人,年少不羁,傲倪物表,工诗,善草,法文寿,承并有佳致。
《澹园续集》:汪钛,世居新安之双溪,壮游太学,交多名士,工诗,赋草书,所至以觞咏自娱。
《翠橘堂笺》臆陆长,庚万历间人,善草书。
《吴县志》:朱应佐,工诗,善真草书,与朱鹭赵宧光辈相唱和,纵游佳山水间。
五石瓠崇祯皇帝草书秀润娟好,自题视民如伤,望道未见八字于便殿。
《湖广通志》:王一翥,黄冈人,天启时游京师,魏珰欲邀为记室,一夕遁归。崇祯庚午举于乡,后隐庐山,智林能诗,善真草书。
毛晋明僧弘秀,集释无辨,攻诗文,尝立就《善化寺记》数千言洒翰,作草书,镂诸乐石,龙掀凤舞,人称之曰诗禅草圣。

《草书部杂录》

《蔡忠惠公集》:每落笔为飞草书,但觉烟云龙蛇随手转运,奔腾上下殊可骇也,静而观之,神情欢欣可喜耳。
《东坡集》:余学草书凡十年,终未得古人用笔相传之法。后因见道上斗蛇,遂得其妙,乃知颠、素之各有所悟,然后至于此耳。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草书虽是积学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此语非是。若匆匆不及,乃是平时亦有意于学。此弊之极,遂至于周越仲翼,无足怪者。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东坡志林》:古人书法皆有所自,张长史言观舞剑器而得神。雷大简言听江声而笔法进,文与可亦言见蛇斗而草书长,殆非诬也。
张长史见担夫与公主争路而得草书之气,欲学长史书,便曰就担夫求之,岂可得哉。
《山谷文集》:草书妙处须学者自得,然学久乃当知之,墨池笔冢非传者妄也。
幼安弟喜作草,求法于老夫。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万缘如蚊蚋,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则已。亦不计较工拙与人之品藻讥弹,譬如木人舞中节拍,人叹其工,舞罢则又萧然矣,幼安然吾言乎。
余寓居开元寺之怡偲堂,坐见江山,每于此中作草,似得江山之助。然颠长史狂僧皆倚酒而通神入妙,余不饮酒,忽五十年,虽欲善其事而器不利,行笔处时时蹇蹶计,遂不得复如醉时书也。
余学草书三十馀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閒墨迹,乃窥笔法之妙,《张南轩文集》草书,不必近代有之,必自笔劄已来便有之,但写得不谨便成草书,其传已久,只是法备于右军,附以己书为说,既有草书,则经中之字传写失其真者多矣,以此诗书之中字,尽有不可通者。《姑溪集》:家贫不办素食,事忙不及草书,此特一时之语耳。正不暇则行,行不暇则草,盖理之常也。间有蔽于不及之语,而特于草字行笔,故为迟缓,从而加驰骋,以遂其蔽。久之,虽欲稍急不复可得,今法帖二王部中多告哀问疾家私往还之书,方其作时亦可谓迫矣。胡不正而反草何邪?此其据也。然非所造直与神遇则安能至是,亦足以自成一家而名于世也。《广川书跋》:书法相传至张颠,后鲁公得尽于楷,怀素得尽于草,故鲁公谓素以狂继颠。
欲见草书,漫漫落落宜得精毫,〈而兖切柔皮〉笔委曲宛转不叛散者,纸当得滑密不黏污者,墨又须多胶绀黝者,如逸豫之馀,手调适而意佳娱,正可以小展。《翰墨志》:草书之法昔人用以趣,急速而务简,易删难省繁损,复为单,诚非仓史之迹,但习书之馀以精神之运,识思超妙使点画不失真为尚,
昔人论草书谓:张伯英以一笔书之,行断则再连续,蟠屈拿攫飞动自然,筋骨心手相应,所以牵情运用略无留碍。故誉者云应,指宣事如矢发机霆不暇,击电不及飞,皆造极而言,创始之意也,后世云忙不及草者,岂草之本旨哉,正须翰动若驰,落纸云烟方佳耳。
《道园学古录》:昔之为草书者结体有疏密,用笔有工,拙波磔不同,形势亦异,譬诸人之耳目口鼻之形虽同而神气不一,衣冠带履之具同制而容止则殊,朝廷有大朝会,百官咸在,品秩同等班序同列而人则杂然前陈矣,善相人者乃能于是乎有所择焉。《困学斋杂录》:草书把笔离纸三寸,取其指宽,掌平虚,腕法圆转,则飘纵之体自可出绝耳。
暖妹由笔章草在世无人学,故无人知其法,解散隶体粗书之,亦自一种,与大小篆真草等并列世,有急就章刻本真行二行要是解释其字耳,说者遂谓真字章草宁复有真篆字真隶字耶,故宋仲温亦以章草体作真书,所以为一大变也。
《云丘子集》:草不若楷之正,楷不若篆之纯,然而草虽非古,众体可兼,若庄以存正,纵以出奇,潇散处有涵畜者,在浑厚中有精华者,著驰不失范矣,若简不知检,旷而无归,与夫乱古而作,皆书之蠹也。
《丹铅总录》《草书百韵歌》乃宋人编成以示学者,托名于羲之,近有庸中书取以刻石,而一钜公序之,信以为然。有自京师来滇,持以问余曰:此羲之草韵也?余戏之曰:夫字莫高于羲之,自作《草书百韵歌》,奇矣,又如诗莫高于杜子美,子美有《诗学大成》,经书出于孔子,孔子有《四书活套》,若求得二书,与此为三绝矣。其人愕然曰:孔子岂有《四书活套》乎?余曰:孔子既无《四书活套》,羲之岂有《草书百韵》乎?其人始悟信乎,伪物易售信货难市也。蔡君谟在杭日坐,有客曰:隋世称丁真永草,永乃知名丁何人也。蔡云:道护岂其人耶,《法书要录》:丁觇与智永同时,善隶书,世称丁真永草,非道护也,君谟误矣。
《草书心经》:唐附马郑万钧所书《张说有序》,见唐文粹,今陜西碑林有此石刻,或以为右军书,非也。
《日知录》:褚先生补《史记三王世家》曰:至其次序,分绝文字之上下简之,参差长短皆有意,人莫之能知。谨论次,其真草诏书编于左,方是则褚先生亲见简策之文,而孝武时诏即已用草书也,《魏志刘廙传》,转五官,将文学,文帝器之,令廙通草书,则汉魏之间,笺启之文有用草书者矣。故草书之可通于章奏者,谓之章草。
《云麓漫钞》:言宣和中陕右人发地得木简字,皆章草,乃永初二年发夫讨叛羌檄,米元章帖,言章草乃章奏之章,今考之既用于檄,则理容概施于章奏。盖小学家流自古以降,日趋于简便,故大篆变小篆,小篆变隶。比其久也,复以隶为繁,则章奏文移悉以章草,从事亦自然之势,故虽曰草而隶笔仍在,良繇去隶未远。故也右军作草犹是其典刑,故不胜为冗笔,逮张旭怀素辈出,则此法扫地矣。
北齐赵仲将学涉群书,善草隶,虽与弟书,字皆楷正。云草不可不解,若施之于人,似相轻易;若与当家中,卑幼又恐其疑,是以必须隶笔。唐席豫性谨,虽与子弟书,疏及吏曹簿领,未尝草书,谓人曰: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或曰:此事甚细,卿何介意?豫曰:细犹不谨,而况巨耶。柳仲郢手钞九经三史,下及魏晋南北诸史,皆楷小精真无行字。宋刘安世终身不作草字书,尺牍未尝使人代。张观平生书必为楷字,无一行草,类其为人,古人之谨重如此。《旧唐书》王君廓为幽州都督,李元道为长史,君廓入朝,元道附书与其从甥房元龄,君廓私发之,不识草字,疑其谋己惧而奔叛。元道坐流巂州,夫草书之衅乃至是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