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九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

 第四十九卷目录

 草书部艺文二〈诗〉
  醉后赠张旭        唐高适
  赠张旭           李颀
  草书歌行          李白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杜甫
  殿中扬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前人
  醉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
                前人
  怀素上人草书歌       任华
  题怀素上人草书       许瑶
  赋虞书歌          贾耽
  秘书省有贺监知章草题诗笔力遒健风尚高远拂尘寻玩因有此作    温庭筠
  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     孟郊
  萧郸草书歌         顾况
  䂬光大师草书歌      僧贯休
  怀素草书歌         前人
  怀素草书歌         朱逵
  怀素草书歌         苏焕
  怀素草书歌         窦冀
  怀素草书歌         王邕
  怀素草书歌        戴叔伦
  怀素草书歌         鲁收
  马秀才草书歌       权德舆
  陈氏童子草书歌      僧皎然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 刘禹锡
  草书屏风          韩偓
  赠䂬光上人草书歌      吴融
  怀素书         宋司马光
  观子玉郎中草圣       苏轼
  赠龙岩上人草书     元蒲道源
  游龙回寺碧云堂有何无适草书 许谦
  草书歌赐程南云      明宣宗
  草书歌赠张宣        高启
  卓小仙草书歌       唐顺之
  禁直            唐敏
 草书部选句
 草书部纪事一

字学典第四十九卷

草书部艺文二〈诗〉

《醉后赠张旭》唐·高适

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赠张旭》李颀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问家何所有,生事犹浮萍。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诸宾且方坐,旭日临东城。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纮。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

《草书歌行》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湘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艺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杜甫

少保有古风,得之陕郊篇。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我游梓州东,遗迹涪江边。画藏青莲界,书入金榜悬。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又挥西方变,发地扶屋椽。惨澹壁飞动,到今色未填。此行叠壮观,郭薛俱才贤。不知千载后,谁复来通泉。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前人
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悲风生微绡,万里起古色。锵锵鸣玉动,落落群松直。连山蟠其间,溟涨与笔力。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俊拔为之主,暮年思转极。未知张王后,谁并百代则。呜呼东吴精,逸气感清识。杨公拂箧笥,舒卷忘寝食。念昔挥毫端,不独观酒德。

《醉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前人


神仙中人不易得,颜氏之子才孤标。天马长鸣待驾驭,秋鹰整翮当云霄。君不见,东吴顾文学。君不见,西汉杜陵老。诗家笔势君不嫌,词翰升堂为君扫。是日霜风冻七泽,乌蛮落照衔赤壁。酒酣耳热忘头白,感君意气无所惜,一为歌行歌主客。

《怀素上人草书歌》任华

吾尝好奇古来草圣无不知,岂不知右军与献之,虽有壮丽之骨,恨无狂逸之姿。中间张长史,独放荡而不羁,以颠为名倾荡于当时。张老颠殊不颠于怀素,怀素颠乃是颠。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负颠狂之墨妙,有墨狂之逸才。狂僧前日动京华,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谁不造素屏,谁不涂粉壁。粉壁摇晴光,素屏凝晓霜。待君挥洒兮,不可弥忘。骏马迎来坐堂中,金盆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已后始颠狂。一颠一狂多意气,大叫一声起攘臂。挥毫倏忽千万字,有时一字两字长丈二。翕若长鲸泼剌动海岛,欻若长蛇戌律透深草。回环缭绕相拘连,千变万化在眼前。飘风骤雨相击射,速禄飒拉动檐隙。掷华山巨石以为点,掣衡山阵云以为画。兴不尽势转雄,恐天低而地窄。更有何处最可怜,袅袅枯藤万丈悬,万丈悬拂秋水映秋天,或如丝或如发,风吹欲绝又不绝。锋芒利如欧冶剑,劲直浑是并州铁。时复枯燥何䙰褷,忽觉阴山突兀横翠微。中有枯松错落一万丈,倒挂绝壁蹙枯枝。千魑魅兮万魍魉,欲出不可何闪尸。又如瀚海日暮愁阴浓,忽然跃出千黑龙。夭矫偃蹇入乎苍穹,飞沙走石满穷塞,万里飕飕西北风。狂僧有绝艺,非数仞高墙不足以逞其笔势。或逢花笺与绢素,凝神执笔守恒度。别来筋骨多情趣,霏霏微微点长露。三秋月照丹凤楼,二月花开上林树。终恐绊骐骥之足,不得展千里之步。狂僧狂僧,尔虽有绝艺,犹当假良媒,不因礼部张公将,尔来如何得声名,一旦喧九垓。

《题怀素上人草书》许瑶

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离纚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

《赋虞书歌》贾耽

众书之中虞书巧,体法自然归大道。不同怀素只攻颠,岂类张芝惟劄草。形势素奇筋骨老,父子君臣相揖抱。孤青似竹更飕飗,阔白如波长浩渺。谁能方正不隳倒,工夫未至难寻奥。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宝。

《秘书省有贺监知章草题诗笔力遒健风尚高远拂尘寻玩因有此作》温庭筠

越溪渔客贺知章,任达怜才爱酒狂。鸂鶒苇花随钓艇,蛤蜊菰叶梦横塘。几年凉月拘华省,一宿秋风忆故乡。荣路脱身终自得,福庭回首莫相忘。出笼鸾鹤归辽海,落笔龙蛇满坏墙。李白死来无醉客,可怜神彩吊残阳。

《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孟郊

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将书云霞。片直至清明巅手,中飞黑电象外泻。元泉万物随指顾,三光为回旋骤书。云霮䨴洗砚山晴,鲜忽怒画蛇虺喷。然生风烟江人愿,停笔惊浪恐倾船。

《萧郸草书歌》顾况

萧子草书人不及,洞庭叶落秋风急。上林花开春露湿,花枝濛濛向水泣。见君数行之洒落,石上之松松下鹤。若把君书比仲将,不知谁在凌烟阁。

《䂬光大师草书歌》僧贯休

雪压千峰横枕上,穷困虽多还激壮。看师逸迹两相宜,高适歌行李白诗。海上风惊驱猛烧,吹断狂烟著沙草。江楼曾见落星石,几回试发将军炮。别有寒雕掠绝壁,提上元猿更生力。又见吴牛磨角来,舞槊盘刀初触击。好文天子握宸翰,御制本多堆玉案。晨开水殿教题壁,题罢紫衣亲宠锡。僧家爱诗自拘束,僧家爱画亦局促。惟师草圣艺偏高,一掬山泉心便足。

《怀素草书歌》前人

张颠之后颠非颠,直至怀素之颠始是颠。不谈经不坐禅,筋力唯于草书妙。颠狂却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铁石画兮墨须入,金尊竹叶数斗馀。半饮半倾山衲湿,醉来把笔猛如虎。粉壁素屏不问主,乱拿乱抹无规矩。罗刹石上坐子胥,蒯通八字立对汉。高祖势崩腾兮不可止,天机暗转锋芒里。闪电光边霹雳飞,古柏身中旱龙死。骇人心兮目眓,顿人足兮神辟易。乍如沙场大战后,断枪橛箭何狼籍。又似深山怪石上,古病松枝挂铁锡。月兔笔,天灶墨,斜凿黄金侧。剉玉珊瑚,枝长大如束,天马骄狞不可勒。东却西,南又北,倒还起,断复续。忽如鄂公捉住单雄信,秦王肩上搭著枣木槊。怀素师,怀素师,若不是星辰降瑞,必是河岳孕灵。固宜须冷笑逸少争得不心醉,伯英天台古杉一千尺,崖崩劁折何峥嵘,或细微仙衣缝绽金线垂,或妍媚桃花半红公子醉。我恐山为墨兮海为水,天为笔兮书大地,乃能略展狂僧意。长恨与师不相识,一见此书空叹息。伊昔张谓任华叶,季良数子赠歌,岂虚饰所不足者,浑未曾道著其神力。石桥被烧却良玉,不土蚀锥画沙兮印印泥,世人世人争得测。知师雄名在世间,明月清风有何极。

《怀素草书歌》朱逵

几年出家通宿命,一朝却忆临池圣。转腕摧锋增崛崎,秋毫茧纸常相随。衡阳客舍来相访,连饮百杯神转王。忽闻风里度飞泉,纸落纷纷如跕鸢。形容脱略真如助,心思周游在何处。笔下惟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去。怪状崩腾若转蓬,飞丝历乱如回风。长松老死倚云壁,蹙浪相翻惊海鸿。于今年少尚如此,历睹远代无伦比。妙绝当能动鬼神,崔蔡幽魂更心死。

《怀素草书歌》苏焕

张颠没在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零陵沙门继其后,新书大字大如斗。兴来走笔如旋风,醉后耳热心更凶。忽如裴旻舞双剑,七星错落缠蛟龙。又如吴生画鬼神,魑魅魍魉惊本身。钩锁相连势不绝,倔强毒蛇争屈铁。西河少年气凌云,孤蓬自振唯有君。今日华堂看洒落,四座諠呼叹佳作。回首邀余赋一章,欲令羡价齐钟,张琅玕句三百字。何似醉僧颠复狂。忽然告我游南溟,言祈亚相求大名。亚相书名凌献之,见君绝意必深知。南中纸价当日贵,只恐贪泉成墨池。

《怀素草书歌》窦冀

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铓疾。鱼笺素绢岂不贵,只嫌局促儿童戏。粉壁长廊数十閒,兴来小豁胸襟气。长幼集贤豪至枕,糟藉曲,犹半醉,忽然叫绝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吴兴张老尔莫颠,叶县公孙我何谓。如熊如罴不足比,如虺如蛇不足拟。涵物为动鬼神泣,狂风入林花乱起。殊形怪状不易说,就中枯燥尤惊绝。边风杀气同惨烈,崩楂卧木争摧折。塞草遥飞大漠霜,弥天乱下阴山雪。偏看能事转新奇,郡守王公同赋诗。枯藤劲铁愧三舍,骤雨寒猿惊一时。此僧绝艺人莫测,假此常为护持力。连城之璧不可量,五百年知草圣当。

《怀素草书歌》王邕

衡阳双峡插天峻,青壁巉巉万馀仞。此中灵秀众所知,草书独有怀素奇。怀素身长五尺四,嚼汤诵咒吁可畏。铜瓶锡杖倚閒庭,斑管狡毫多逸意。或粉壁或䌽笺,蒲葵绢素何相鲜。忽作风驰及电掣,更点飞花兼散雪。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按劲铁。君不见,张芝昔日称独贤。君不见,近日张旭为老颠。二公绝,艺人所惜。怀素传之得真迹,峥嵘蹙出海上山,突兀状成湖畔石,一纵又一横,一欹又一倾,临江不羡飞帆势,下笔长为骤雨声。我牧此州喜相识,又见草书多慧力。怀素怀素不可得,开卷临池转相忆。

《怀素草书歌》戴叔伦

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馀。神清骨竦意真率,醉来为我挥健笔。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腾盘兽屹立。驰毫骤墨剧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有人若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怀素草书歌》鲁收

吾观开士多利用,笔精墨妙诚堪重。身上艺能无不通,就中草圣最天纵。有时兴发逞神机,抽毫点墨纵横挥。风声吼烈随手起,龙蛇迸落空壁飞。连拂数行势不绝,藤悬查蹙生奇节。划然放纵惊云涛,或时顿挫萦毫发。自言转腕无所拘,大笑羲之用阵图。狂来纸尽势不尽,投笔抗声连叫呼。信如鬼神助此道,墨池未尽书已好。行路谈君口不容,满堂观者空绝倒。所恨时人多笑声,唯知贱实翻贵名。观尔向来三五字,颠奇何谢张先生。

《马秀才草书歌》权德舆

伯英草圣称绝伦,后来学者无其人。白眉年少未弱冠,落纸纷纷运纤腕。初闻之子十岁馀,当时时辈皆不如。犹轻昔日墨池学,未许前贤团扇书。艳彩芳姿相点缀,水映荷花风转蕙。三春并向指下生,万象争分笔端势。有时当暑如清秋,满堂风雨寒飕飕。乍疑崩崖瀑水落,又见古木饥鼯愁。变化纵横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贵。忆昔谢安问献之,时人虽见那得知。

《陈氏童子草书歌》僧皎然

书家孺子有奇名,天然大草令人惊。僧虔老时把笔法,孺子如今皆暗合。飙挥电洒眼不及,但觉毫端鸣飒飒。有时作点险且能,太行片石看欲崩。偶然长掣浓且燥,少室枯松欹不倒。夏室炎炎少人欢,山轩日色在阑干。桐花飞尽子规思,主人高歌兴不至。浊醪不饮嫌昏沈,欲玩草书开我襟。龙爪状奇鼠须锐,冰笺白皙越人惠。王家小令草最狂,为予挥洒惊腾势。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刘禹锡

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迹龙虎腾。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偶因特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惟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草书屏风》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赠䂬光上人草书歌》吴融

篆书朴,隶书俗,草圣贵在无羁束。江南有僧名䂬光,紫毫一管能颠狂。人家好壁试挥拂,瞬目已流三五行。摘如钩,挑如拨,斜如掌,回如斡,又如夏禹锁,淮神波底出。来手正拔,又如朱亥锤,晋鄙袖中抬。起腕欲脱,有时软萦盈一穗,秋云曳空阔,有时瘦巉岩,百尺枯松露槎蘖。忽然飞动更惊人,一声霹雳龙蛇活。稽山贺老昔所传,又闻能者惟张颠,上人致功应不下,其奈飘飘沧海边,可中一入天子国,络素裁缣洒毫墨,不系知之与不知,须言一字千金值。

《怀素书》宋·司马光

上人工书世所稀,于今散落无复遗。君从何处获数幅,败绢苍苍不成轴。云流电走何纵横,昏醉视之双目明。烈火烧林虎豹慄,疾雷裂地龙蛇惊。须臾挂壁未收卷,阴风飒飒来吹面。祇疑神物在闇中,宝秘不令关俗眼。嗟余平生不识书,但爱意气豪有馀。欲求数字置座侧,安得满斗千金珠。

《观子玉郎中草圣》苏轼

柳侯运笔如电闪,子云寒悴羊欣俭。百斛明珠便可扛,此书非我谁能双。

《赠龙岩上人草书》元·蒲道源

韩云浮屠多技能,祇今复见龙岩僧。高闲怀素去已久,肯向死灰求续灯。手追心慕忽有得,笔底涣然无滞凝。云烟结瞑鬼神泣,雷电索怪蛟龙腾。悬崖百寻泻瀑布,老树千岁垂寒藤。铁为门限自兹始,但恐纸价相仍增。我闻雪庵亦工此,好事往往输缣缯。都城颜扁妙天下,骤得荣宠非阶升。龙岩更须追三昧,无俾斯人专美称。

《游龙回寺碧云堂有何无适草书》许谦

苍鳞作霖回壑里,竟化长冈飞不起。何年老僧飞锡来,强架檐楹万山底。碧云石梯如登天,俯视竹树行其巅。岩峦起伏呈怪状,壮若群马奔吾前。何仙仙去不复返,满壁龙蛇惊醉眼。可怜一半委泥沙,况复阽危混苔藓。山翁摸拓妙入神,永和茧纸且逼真。劝君勿辞一日力,为我留为百世珍。君不见二王旧帖,皆残编至今,不惜千金传。

《草书歌赐程南云》明·宣宗

朕几务之馀,游心载籍及遍观古人翰墨。有契于怀尝赋、草书歌以寓意焉。以尔日侍之,劳书以赐之。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张伯英。三人真迹已罕见,后来继之有羲献。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风惊电掣浮云飞,蛟龙奋跃猛虎驰。汉晋草法千载师,张颠藏真亦绝奇。一代精艺才数辈,遗墨千人万人爱。固知顿挫出腕力,亦用飞动生神采。古来篆籀今已讹,何况隶草讹愈多。吾书岂必论工致,诚悬有言当默识。

《草书歌赠张宣》高启

昔闻汝祖东吴精,醉传草圣醒而惊。汝今能饮不满杓,逸气欲与相峥嵘。高堂把笔若把槊,长绡一拂悲风生。阴垂天泽雷雨过,响破巨峡波涛倾。飏飏游丝𦊰晴昼,落落高斗回寒更。饮猿连臂深涧绝,饥鹘捩翅荒烟横。自言静里观万物,故能变化穷其情。嗟予少本好剑舞,学书晚方从父兄。终焉懒惰不得就,尘满砚田常废耕。览时抚事每有感,胸次硉矹何由平。空斋往往出怪语,吟声相应饥肠鸣。篇成请君为我写,墨沈洒壁从奔崩。是时黄云闭岁暮,返照忽出寒江明。手随意到不留阻,正是铁骑阴山行。令严不闻戈甲响,一夜下尽名王城。安得师行亦如此,顷刻坐见乾坤清。呜呼作歌聊赠汝,愈使流泪沾衣缨。

《卓小仙草书歌》唐顺之

莆守寄我卓仙书,北窗閒伫时玩展。吴人本惯见龙蛇,对此真形惊走转。瑰谲东海黄公符,苍古太庙姬王瑑。曲处素娥欹舞腰,劲来壮夫摐狼铣。藤缠老树千尺挂,鹰攫寒厓百鸟懦。已觉人间出草圣,却讶空中堕云篆。古来草书谁擅场,酒旭僧素颇中选。漏痕钗股那足奇,脱帽露顶空漫衍。虽然奔放不可羁,笔墨蹊径未尽遣。传闻卓仙形貌异,蓬头阔口足爪跣。胸中光怪秘不得,漏泄机缄在此卷。轩辕道士骂俗书,写出灵文世不辨。卓仙作字不用手,唐生识字亦非眼。说到手眼两忘处,作者识者俱一筦。几时杖策入武彝,试问仙郎叩金简。

《禁直》唐敏

天门旭日炫新晴,凤髓龙香砚墨清。亲见君王书草
字,蛟龙吹雨杂风声。

草书部选句

唐杜甫赠汝阳王琎诗:笔飞鸾耸立,章罢凤骞腾。吴融赠广利大师歌:崩云落日千万状,随手变化生空虚。
释可朋观梦龟草书歌:画壮倒松横洞壑,点粗飞石落空虚。
宋苏轼赠王巩诗:清诗草圣俱入妙,别后寄我书连纸。
又赠葛苇诗:小诗试拟孟东野,大草闲临张伯英。陆游暇日弄笔戏书诗:草书学张颠,行书学杨风。

草书部纪事一

《班兰台集》:徐干为班超军司马,善章草,班固与弟超书曰得伯章书,槁势殊工知识读之莫不叹息,实亦艺由己立名自人成。
《后汉书·宗室传》:北海敬王睦,少好学,博通书传,能属文。又善史书,当世以为楷则。及寝病,明帝使驿马令作草书尺牍十首。
《崔骃传》:骃子瑗字子玉,早孤,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诸儒宗之。举茂才,迁济北相。著草书势。
《齐王僧虔能书录》:瑗子寔,官至尚书,亦能草书。京兆杜度为魏齐相,始有草名。
《后汉书·张奂传》:奂长子,芝及弟昶,并善草书,至今称传之。
《齐王僧虔能书录》:弘农张芝高尚不仕,善草书,精劲绝伦。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每书云忽忽不暇草,时人为草圣。芝弟昶汉,黄门侍郎,亦能草。今世人中云芝书者多昶作也。
罗晖赵袭,不详何许人,与伯英同时,见称西州而矜许自与,众颇惑之,伯英与朱宽书,自叙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
河间张超,亦善草书,不及崔张。
《书史会要》:毛弘善古文隶书章草
《后汉书·张超传》:超有文才,灵帝时,从征为别部司马。善草书,妙绝时人,世共传之。
《皇甫规妻传》:安定皇甫规妻者,不知何氏女也。规初丧室家,后更娶之。妻善属文,能草书,时为规答书记,众人怪其工。
《张怀瓘·书断》:魏武帝工章草,雄逸绝伦。
《齐王僧虔能书录》:姜诩、梁宣、田彦和及司徒韦诞皆伯英弟子,并善草。
河东卫觊魏尚书仆射,善章草及古文,略尽其妙,草体微瘦,而笔迹精熟。
《魏志·刘廙传》:廙为五官将文学。文帝器之,命廙通草书。廙答书曰:初以尊卑有序,不敢修草。必如严命,何敢以辞。
《张怀瓘·书断》:吴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也。官至侍中,工章草师于杜度。先是有张子并于时,有陈良辅并称能书。然陈恨瘦,张恨峻,休明斟酌其间。甚得其妙,与严武等称八绝。世谓沈著痛快。
《宣和书谱》: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今御府藏草书远涉帖。
晋武帝司马氏讳炎,字安世,文帝之子也。喜作字,于草书尤工,落笔雄健挟英勇之气,毅然为一代祖。《张怀瓘·书断》:齐献王攸,字大猷,河内人。武帝母弟善尺牍尤能行草书兰芳玉洁奇而且古才望出武帝之右
《晋书·卫瓘传》:瓘学问深博,明习文艺,与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汉末张芝善草书,论者谓瓘得伯英筋,靖得伯英肉。
《南齐书·王僧虔传》:卫瓘采张芝草法,取父法参之,更为草槁,世传其善。
《晋书·卫恒传》:恒善草隶书,为四体书势。
《张怀瓘·书断》:何曾工于槁草,时人珍之。
《宣和书谱》:杜预,汉杜度六世孙。祖畿魏尚书仆射,父恕幽州刺史。父祖三世善行草,皆以书驰名,而预闻誉犹著。太康中,自渚宫还襄阳,因求古文策书及汲冢文,其作草书,尤有笔力。
张华作字尤工草书,见索靖,遂雅相厚善,深与结纳。《晋书·索靖传》:靖与尚书令卫瓘俱以善草书知名。瓘笔胜靖,然有楷法,远不能及靖,作草书状。
《南史·王僧虔传》:索靖传芝草而形异甚,矜其书名,其字势曰银钩虿尾。
《宣和书谱》:陆机善章草。
《晋书·辛谧传》:谧博学善属文,工草隶书,为时楷法。《王僧虔能书录》:荥阳杨肇,晋荆州刺史,善草隶。潘岳诔曰,草隶兼善,尺牍必珍,足无辍行,手不释文,翰动若飞,纸落如云,肇孙经亦善草书。
王愔文,字志羊,忱能草书,亦善行隶,有称于一时。《张怀瓘·书断》:王导,字茂弘,行草兼妙。元明二帝并工书,皆推叹于茂弘,王愔云、王导行草见贵当世。王恬,导之子,工于草隶,当时难与为比。
王洽,导之第四子,书兼诸法,于草尤工,落简挥毫,有郢匠成风之致。
王珉,导之孙,洽之子也。少有才艺,工隶及行草,世所宝者,特是草圣,名出珣兄之右,时人语曰:法护非不佳,僧弥难为兄,法护珣之小字也。自导至珉三世以书名著,人以方杜度卫瓘二氏焉。
王敦,导之从兄,性简脱,工颠草,得家传之学。
郤鉴作草字,下笔刚决,略无留滞,厚实深沈,丰茂宏丽,而不乏风神。
郤愔善众书,齐名庾翼。尤长于章草,王僧虔云:郤愔章草,亚于右军。
庾翼善草隶书,名亚右军。兄亮常就右军求书,逸少答云:稚恭在彼,岂复假此。尝复以章草答亮,示翼,乃大服。因与王书云:昔有伯英章草十纸,因丧乱遗失,尝谓人曰;妙迹永绝,今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王僧虔能书录》:江夏李式,晋侍中,善为隶草,其弟定子公府能名同式
文字志羊,固善草行,著名一时,渡江累迁,黄门侍郎赠大鸿胪,
李廞好学,善草隶,与兄式齐名。
《张怀瓘·书断》:王廙,导从父弟也。工于草隶、飞白,祖述张卫遗法。
《晋书·王羲之传》:羲之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王献之传》:献之工草隶。七八岁时学书,羲之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僧虔能书录》:王元之、徽之俱献之兄,又兄子淳之,并善行草。
王允之,卫将军会稽内史,亦善草行。
羊欣能书人名,许静民高阳人,镇军参军,善隶草,羲之高足。
《宣和书谱》:张翼善草隶。时穆帝令翼写王羲之手表,穆帝自批其后,羲之殆不能辨真赝,久乃悟云:小人几欲乱真。
《张怀瓘·书断》:桓元者,温之子,尝慕小王,善于草法。羊欣能书人名,会稽隐士,谢敷吴兴康欣并工隶草。《宣和书谱》:陈逵无传于史,其书不多见,作行草古而腴,草字飘发不滞,有羲献之风。〈按黄伯思法帖刊误云陈逵西晋中郎将〉《姑苏志》:沈嘉字长茂,吴郡人,吴兴太守,善草书。韦续九品书人,论李氏意如广汉人,王献之保母也善属文,能草书。
《宣和书谱》:谢灵运少好学,博综群书,作为文辞,擅江左之誉,学王羲之真草,俱造其妙,或谓献之,灵运舅也。故其得法为精凡,献之所上表章,多在中书杂事中,灵运模临乱真,因以己所书易其本人,莫能辨。《南史·孔琳之传》:琳之少好文义,解音律,能弹棋,妙善草隶。
《书断》:萧思话,兰陵人,学书于羊欣。得其体法,行草连冈尽望,势不断绝。
齐高帝善草书,祖述子敬尝与王僧虔赌书,曰:谁为第一对。曰:臣书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帝笑曰:卿可谓善自谋矣。
《南史·王僧虔传》:齐高帝与僧虔赌书毕,谓曰:谁为第一。对曰: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帝笑曰:卿可谓善自为谋。或云帝问:我书何如卿。答曰:臣正书第一,草书第二;陛下草书第二,而正书第三。臣无第三,陛下无第一。帝笑曰:卿善为辞。
《王僧祐传》:僧祐幼聪悟,雅为从兄俭所重。工草隶,善敱琴,不交当世。自天子至侯伯,未尝与一人游。《张融传》:融善草书,常自美其能。齐高帝曰:卿书殊有骨力,但恨无二王法。答曰: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
《谢朓传》:朓善草隶,长五言诗,好奖人才,会稽孔顗粗有才笔,未为时知,孔圭常令草让表以示朓。朓嗟吟良久,手自折简写之。
《宣和书谱》:沈约著述颇多,撰《四声韵谱》,自谓有入神之妙,作草字,亦工下笔皆超绝。
《南史·萧子云传》:子云善草隶,为时楷法,自云善效钟元常、王逸少,而微变字体。其书迹雅为武帝所重,帝尝论书曰:笔力劲骏,心手相应,巧逾杜度,美过崔寔,当与元常并驱争先。其见赏如此。子云子特,亦善草隶,时人比之卫恒、卫瓘。武帝常使特书,及奏,帝曰:子敬之迹不及逸少,萧特之书遂逼于父。
《刘孝绰传》:孝绰幼聪敏,七岁能属文,舅王融深赏之。曰:天下文章无我,当归阿士。阿士孝绰小字也。兼善草隶,自以书似父,乃变为别体。
《王籍传》:籍好学,有才气,为诗慕谢灵运。又甚工草书,笔势遒放,盖孔琳之流亚也。
《纪少瑜传》:少瑜美容貌,工槁草,到溉曰:此人有大才而无贵仕。后除武陵王记室参军。
《陈文帝诸子传》:始兴王伯茂工草隶书,甚得右军法。《陈书·蔡景历传》:景历少俊爽,善尺牍,工草隶。陈武帝素闻其名,以书要之。景历对使答书,笔不停辍,帝得书,甚加钦赏。
《蔡凝传》:凝幼聪悟,美容止。既长,博涉经传,有文辞,尤工草隶。
《宣和书谱》:江总七岁而孤,依外氏萧励家,而励尤所钟爱,尝谓总曰:尔操行殊异,神采英拔,后之知名,当出吾右。及长,果好学,能属文,作行草为时独步,以词翰兼妙得名,有文集三十卷行于世。
释智永,会稽人也,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之裔。学书以羲之为师,法笔力纵横真草,兼备绰有祖风,初励志书札起楼于所居之侧,因自誓曰:书不成,不下此楼。后果大进,为一时推重,而求其书者,缣素笺纸堆案盈,几先后积压,尘为之生,又户外之屦常满。宾客造请门阈,穿穴以铁固其限,故人号曰铁门限。所用笔退,即投大瓮中,岁久辄贮数瓮,自为铭以瘗之。尝作心成颂以示字法,又作真草千文传于世,学者率模仿焉。
《魏书·崔元伯传》:元伯祖悦与范阳卢谌,并以博艺著名。谌法钟繇,悦法卫瓘而俱习索靖之草,皆尽其妙。谌传子偃,偃传子邈;悦传子潜,潜传元伯。世不替业。《刘仁之传》:仁之少有操尚,粗涉书史,真草书迹,颇号工便。性好文字。吏书失体,便加鞭挞。
《北齐书·赵彦深传》:彦深子仲将,学涉群书,善草隶。虽与弟书,书字楷正,云草不可不解,若施之于人,即似相轻易,若当家中卑幼,又恐其疑所在宜尔,是以必须隶笔。
《宣和书谱》:刘珉字仲宝,彭城人。书法自王氏羲献父子以来,其道寖以衰陋,至齐尤甚,珉喜草隶,遂能一洗俗学之谬,远追羲之,颇得其法,落笔佳处,往往陵轹古人,至作草书,益胜,乃复名世。
《周书·薛慎传》:慎好学,能属文,善草书。
《张怀瓘·书断》:释智果,会稽人也,居永兴寺。炀帝甚喜之工书铭石,常谓永师曰和尚得右军肉,智果得右军骨,果隶行草皆入能。
《唐书·房元龄传》:元龄幼警敏,善属文,书兼草隶。常恐诸子骄侈,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令各取一具,曰: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
《颜真卿家庙碑》:颜昭甫工篆籀草隶书,与内弟殷仲容齐名,而劲利过之。为伯父师古所赏重,尝得古鼎廿馀字,举朝莫识,尽令读之,官侍读,赠华州刺史。《酉阳杂俎》:高宗初扶床将戏弄笔,左右试置纸于前,乃乱画,满纸角边画处成草书敕字,太宗遽令焚之,不许传外。
《唐书·裴行俭传》:行俭工草隶,名家。帝尝以绢素诏写《文选》,览之,秘爱其法,赉物良厚。行俭每曰:褚遂良非精笔佳墨,未尝辄书,不择笔墨而妍捷者,余与虞世南耳。所撰《选谱》《草字杂体》数万言。
《张怀瓘·书断》:宋令文,河南陕人,官至左卫中郎将。奇姿伟丽,身有三绝,曰书画力尤于书,备兼诸体,偏意在草,甚得书之媚趣。
《宣和书谱》:孙过庭字虔礼,陈留人,官至率府参军录事。好古博雅工文辞,得名翰墨,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文皇谓过庭小字书乱二王,盖似真可知也。作运笔论字逾数千,妙有作字之旨,学者宗以为法。《张怀瓘·书断》:王知敬,洛阳人,官至太子家令工草及行尤善章草入能
《宣和书谱》:唐明皇留心翰墨,初见翰苑书,体狃于世,习锐意作章草八分,遂摆脱旧习,议者谓其丰茂英特斯亦天禀。
《唐书·席豫传》:豫性谨畏,与子弟、属吏书,不作草字。或曰:此细事耳,何留虑。答曰:细不谨,况大事耶。
《李白传》: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旭,苏州吴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初,仕为常熟尉,有老人陈牒求判,宿昔又来,旭怒其烦,责之。老人曰:观公笔奇妙,欲以藏家尔。旭因问所藏,尽出其父书,旭视之,天下奇笔也,自是尽其法。旭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倡公孙舞《剑器》,得其神。后人论书,欧、虞、褚、陆皆有异论,至旭,无非短者。传其法,惟崔邈、颜真卿云。《金壶记》:张旭草书为世所重,有人家贫,因卜旭为邻数,四致简于,旭得其报章,遂鬻于市后,获富足焉。温飞卿集秘书,省有贺监知章草书,笔力遒健,风尚高远。
《唐书·颜真卿传》: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陆羽怀素别传》:邬彤与怀素为群从中表兄弟,谓怀素曰:草书古势多矣,惟太宗以献之书如凌冬枯树,寒寂劲硬不置枝叶。张旭又尝私谓彤曰:孤蓬自振,惊沙自飞。余师而为书,故得奇怪,凡草圣尽于此。怀素不复应对,但连叫数十声,曰:得之矣。
《唐国史补》: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弃笔堆积,埋于山下,号曰笔冢。
《宣和书谱》:周嶬,天宝间作牧泌阳,以翰墨称,喜怀素书,心慕手追,作草字,得师法。
《贾氏谈录》:贞元中,翰林学士吴通微,尝工行草,然体近隶,故院中胥徒尤仿,其书大行于世。
《旧唐书·柳公权传》: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宣宗召升御殿,前书三纸,一纸真书十字,曰卫夫人传笔法于王右军;一纸行书十一字,曰永禅师真草《千字文》得家法;一纸草书八字,曰谓语助者焉哉乎也。赐锦䌽、瓶盘等银器,仍令自书谢状,勿拘真行,帝尤奇惜之。
《因话录》:元和中,柳柳州书,后生多师效,就中尤长于章草,为时所宝。湖湘已南,童稚悉学其书,颇有能者。长庆已来,柳尚书公权,又以博闻强识工书,不离近侍。柳氏言书者,近世有此二人。尚书与族孙璟,开成中,同在翰林,时称大柳舍人、小柳舍人。自祖父郎中芳以来,奕世以文学居清列。舍人在名场淹屈,及擢第首冠诸生,当年宏词登高科,十馀年便掌纶诰,侍翰苑。性喜汲引后进,出其门者,名流大僚至多。以诚明待物,不妄然诺,士益附之。
《宣和书谱》:裴素,失其先系。宝历初登第,善草书,其笔意盖规模王氏羲献父子之学,然力不甚劲而姿媚有馀。
杜牧之善属文,登进士第,复举贤良,方正刚正有奇节,不为龌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时务。其作《阿房宫赋》辞彩尤丽,有诗人规谏之风,至今学者称之。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
陆希声,吴人也。家世有书名六世祖伯父柬之,以草书高天下,四世祖景融又以博学工书擅名,至希声一出,遂能复振家法,祖武风流顿还旧观钱若水,常言古之善书鲜有得笔法者,希声得之凡五字擪押钩格抵自言出自二王斯,与阳冰得之,希声后授之䂬光。光入长安为翰林供奉,而希声尚未达,以诗寄之云:笔下龙蛇似有神,天池雷雨变逡巡。寄言昔日不龟手,应念江头洴澼人。后得其法者,为一时之绝,胡季良不见于史册,惟工行草追慕古人,而得其笔意。
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而间出接物,自谓生于汉,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有问答,语及诗成集,状其貌者作伟岸丈夫、或峨冠绀衣、或虬髯蓬鬓不冠巾而双髻文身,跣足颀然而立,睥睨物表,真是眼高四海而游方之外者,自称天下都散汉,又称散人尝草。其为诗云:得道高僧不易逢,几时归去得相从。其字画飘然有凌云之气,非凡笔也。元祐七年亦录诗四章赠王定国,多论精勤志学长生金丹之事,亹亹可读终自论其书,以谓学龙蛇之状,识者信其不诬。
《吕真人传》:真人名岩,字洞宾。咸通中举进士第,游江州庐山,以著头书剑诗于壁,初见若无字,而墨迹粲然透出壁后。宋徽宗时,自称昌虚中往来诸琳宫,善草书,作枯藤游丝势,一举笔数千,络绎不断,人争携楮以请,往往不与。
《宣和书谱》:吴融幼力学能世其家,文辞富赡,以进士登科第。昭宗时指授作诏,悉当帝意,为之咨赏,作草书歌痛论古人笔意,今御府所藏草书付虬帖。张庭范本优人,亡其系,善逢迎谄事。朱全忠进金吾卫将军,河南尹,喜草书。
《书小史》:林杰字智周,闽川人也。善草隶,俱自天然,不因师授。
《北梦琐言》:释怀浚秭归郡草圣僧也。唐乾宁初,知来藏往,皆有神验。爱草书,或经、或释、或老,至于歌诗鄙琐之言,靡不集其笔端。与之语,即阿唯而已,里人以神圣待之。
《书史会要》:丘弟善虞体草书,亦狂纵。
《书断》:李都荆南从事时,朝官亲熟,自京寓书,书踪甚恶,李寄诗戏曰:华缄千里到荆门,章草纵横任意论。应笑钟张虚用力,却教羲献枉劳魂。惟堪爱惜为珍宝,不敢留传误子孙。深荷故人相厚处,天行时气许教吞。
《闻奇录》:越僧䂬光善草书,自言授法于陆相希声,其飘逸有张旭之妙,吴翰林以歌奖之,言多不载。罗给事赠诗云:圣主赐衣称绝艺,侍臣摛藻许高踪。又有亚栖书骨气不及䂬,而趋媚过之二人,俱应制其踪,海内皆盛。
《高僧传》:释䂬光长于草隶,闻陆希声谪宦于豫,章往谒之,授五指拨镫诀,书体遒健转腕,回笔非常人所知。昭宗诏对御榻前书,赐紫方袍。
释遗则从张怀瓘学草书,独尽笔妙。
释高闲克精书字,宣宗尝召入对御草圣,遂赐紫衣。后归湖州开元寺终焉。闲尝好以霅川白纻书真草,为世楷法。
《宣和书谱》:释亚栖喜作字,得张颠笔意。昭宗光化中,对殿庭草书,两赐紫袍,一时为之荣。其自谓:吾书不大不小,得其中道,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释梦龟,天复中寓东林寺,作颠草,奇怪百出,笔力遒劲,亦自是一门之学。
释景云幼通经论,性识超悟,尤善草法。初学张颠,久之精熟,有意外之妙。
《书小史》:释洪博学儒释,风姿秀整,能讲唱诗篇,草隶皆极精妙,时人以其貌义诗书,谓之四绝。
《江阴新志》:观音大士木塔下有草书心经满壁,笔力遒健,末题,云孟冬月比丘道松书,不记年岁,或云李唐僧书。
《宣和书谱》:杨凝式喜作字,尤工颠草。居洛下十年,凡琳宫佛祠墙壁间题纪殆遍,笔迹雄强,与颜真卿行书相上下。
《金石文字记》:僧彦修草书,梁乾化时,碑今在西安府儒学。
《南唐书·谈谐传》:李家明谈谐敏给,善为讽辞,初家明母死未葬,会元宗乘间书草字于便殿,家明绐曰:臣窃署字,与之不疑。元宗以麻纸大押字命试学焉,家明辄仿草字,上署宣州上供库支钱二百缗付李家明葬母,元宗大笑,因以赐焉。
名画评钟陵清凉寺有唐元宗八分题名萧远草书、董羽画、海水为三绝。
《宣和书谱》:潘佑,史失其传,仕江南,伪主李煜端方刚介,不亲外务,闭户读书,博通经史,观其行书草帖,笔迹奕奕,超拔流俗,殆有东晋之遗风焉。
《益州名画录》:释晓峦,前蜀人。工草圣,学张芝
图画,见闻志匡山处士景焕与翰林学士欧阳炯联骑游成都应天寺,睹孙位画左壁天王,焕遂画右壁天王以对之,渤海叹重为长歌以美之,继有草书僧梦归后至,因请书于廊壁,书画歌行一日而就,成都人号为应天三绝。
《宣和书谱》:薛存贵,史失其传。喜作草书,有晋、宋间风度。
紫桃轩又缀杨,永符五代人,能草书,自号手怒。《清异录》:和鲁公慷慨厚德,每滑稽则哄堂大笑,时博士杨永符能草圣,有省郎闻鲁公笑声,戏谓杨曰:丞相口欢笑。永符曰:予沗事笔墨。方挥扫之际,亦谓太博手怒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