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

 第一百十卷目录

 文学名家列传九十八
  明二十
  张元凯        童佩
  李言恭〈宗城〉    王同轨
  王宗沐        况叔祺
  李蓘〈荫〉      王逢年
  王伯稠        朱邦宪
  王寅         黄克晦
  陈钟琠        赵世显
  乐纯         萧来凤
  康从理        蔡文范
  刘虞夔        黄镃
  刘文光        邬佐卿
  茅溱         邢大道
  张一清        李灏
  莫叔明        潘纬
  魏允中        刘庭兰
  林祺         邹德溥
  王一鸣        区大相
  李贽         王士性
  丁大训        潘之恒
  方问孝        王嗣经
  张正蒙        陈仲溱
  陈言         柯茂竹
  吴文潜        龚釜
  吴从周        谢桂芳
  程汉         姚旅
  王湖         臧懋循
  周献臣        梅蕃祚
  胡潜         邓以赞
  熊傧         林章
  张名由〈张应武 丘集〉倪尚忠

文学典第一百十卷

文学名家列传九十八

明二十

张元凯

《列朝诗集》:元凯字左虞,吴县人。以世弁筦苏州卫事,再督漕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左虞少,受毛氏,诗折节读书,改而从戎,非其志也。既膺世爵,属橐鞬挽强跃马,顾盼自喜,冀驰骛功名,之会以洗纨裤之辱,而卒不得一当督漕之役。出徐淮达燕冀纵,观古英雄战争都会之地,前迎后却,贳酒高歌。入长安览,观宫阙,苑囿亲见,斋宫醮坛之,盛作西苑诗,窃比讽谏之:义归,而悒悒不得志,游于酒人,以自放酒间谈说天下事,慷慨风发意,有所不可使酒骂。坐坐客皆亡去,意自如也,善王长公兄弟暨其甥,曹子念每过弇山园,鲸吸牛饮推为酒人之雄,长公叙其诗,以沈始兴,曹竟陵为,比左虞夷然。不屑也,左虞没长公伏日曝,书得其行卷叹,其知之未尽,为诗一章。属其子孟孺,酹而焚之。殡宫有伐檀,诗集十二卷,孟孺亦能诗。

童佩

《列朝诗集》:佩,字子鸣,一字少瑜,龙游人。从其父,以粥书,为业往,来吴越间,少不能,从师塾。从其父,挟筴问字辄能通,晓意义,买一舫不能直项帆樯下,皆贮书读之穷日夜不休已,而能为诗。清俊可诵尝,游昆山执经于归,太仆岁莫,往锡山,寓舍太仆,为赠序道。其依依问学之意,久之诗益有声,又善考證书画,金石彝敦之属。太保朱忠僖与,其兄恭靖王。遣人邀至京师,爱而欲客之,一夕遁去,弗顾尝与,高淳韩邦宪定交。逆旅邦,宪守衢过,其家龙丘山坞中序。布衣兄弟之谊,太守下教邑,纲纪龙丘逸民,前苌后佩,其树绰楔,左闾以风在野。子鸣固辞,请为祠以祀龙丘,先生邦宪,卒于官。徒步送其丧踰岭病惫,梦太守邀与,并驾以婚嫁,未毕辞不可。病寝剧而卒,年五十四。子鸣藏书万卷,皆手自勘,雠面峻,削骨立语,呐呐不出口。笃于交谊,有所期虽,千里不爽,薄田数十亩,割其租,以创村塾俗。三男一女捐羡粟,以给举女者,其制行士大夫弗,逮也余窃。取子厚吏商之义,题之曰:书贾云王伯谷。曰:子鸣诗皆性灵,读之萧萧有云气,往岁游燕,山燕山词客如云,所至必分曹命简听漏画。烛争晷刻之,捷子鸣,方危坐匡床,目瞪不出声,比诵一篇,风调夐绝群客气色沮丧,子鸣退然不敢当,性喜闭户,必屡易而后出出则使人弹射,往往未惬。并其槁,削之不存一字,存者又漫置床头,鱼蠹鼠啮之。略尽以是所存,益无几也,今所存童子鸣集有诗四卷文二卷,子鸣师归太仆得其指,授王元美为子鸣。作传详叙其生平,师友不及,太仆伯谷之,志亦然太仆,之问学非时贤所知亦可见矣。

李言恭〈宗城〉

《列朝诗集》:言恭,字惟寅,岐阳武靖王之裔孙也。万历二年袭封临淮侯,环卫扈从屡荷恩,眷以勋戚留守,陪京位元戎列师保,累年而后卒。李氏自岐阳父子已好文墨,亲近文士惟寅沿袭风流奋迹,词坛招邀名流,折节寒素,两都词人游客望走如骛子。宗城,字汝蕃,亦有文好事,东封之役奉使不终。家于金陵,赋诗结社,徵歌选妓,有承平王孙之风,惟寅诗风气婉弱,时有韵致,《送安茂卿诗》云:梦回芳草远人去,落花多艺苑至今。传之汝蕃。以敏捷自誇,其佳句如秋夜云醉后,晚钟频入枕。梦回寒月半当楼。《赠汪子建云》:梦去月明秋水阔,愁来霜逐鬓毛新。皆可诵也。

王同轨

《列朝诗集》:同轨,字行父,黄冈人,稚钦之从孙也。以贡生为江宁令,尝从吴明卿出游,与王弇州、李云杜善。作诗不多,自有风格,不欲寄诸公篱下,撰《前后耳谈纂集异闻》,亦洪氏夷坚之流也。

王宗沐

《列朝诗集》:宗沐,字新甫,临海人。嘉靖甲辰进士。仕至刑部右侍郎。在比部时,王元美所谓与同舍郎吴峻伯、袁履善,进余于社者也。《元美诗评》云:天台王宗沐齿最卑,最擅曹中称,自谓得初唐未易许也。伯承、峻伯、新甫之诗皆优于七子,之中所称三甫者。履善,名福徵,华亭人。诗集甚富,每一题辄蔓衍百馀首,沓拖诘屈,王元美尝宴客云:今日分赋戏作袁履善体。袁中郎记其事以为笑。

况叔祺

《江西通志》:叔祺,字吉夫,高安人。弱冠登进士,授刑部主事曹署,清暇益肆力,学问与东吴王元美、南昌余德甫游从,以声诗相唱和。历礼部郎中,贵州提学副使。贵州僻处蛮方,士多质鲁,弗力于学。祺至日为诸生讲说经义,士知向方摄司篆平山寇,钦赐银币。祺负才名,抗直不谐于俗,遂弃官归。卜筑药湖之傍,兴至买棹下章江,访德甫诸名士,徘徊龙沙南浦间,吊古赋诗,所著《大雅堂集》

李蓘〈荫〉

《列朝诗集》:蓘,字于田,内乡人,嘉靖癸丑进士。选翰林庶吉士,除检讨左迁为南仪部郎,历官提学副使,罢归。本朝以博学闻者,莫过于新都杨用修、汝宁陈耀文,〈字晦伯,捃拾新都之谬误作正杨以〉驳之于田,多藏好学,与晦伯相埒著于堧注笔诸书,援据该博,其持论多呰毁道学,讥评气节而诋諆新建太过。言多失实论,笃者弗与也。左官家居好纵倡乐,有所狎女优往来汳雒间,于田微服往从之,与群优杂处。女优登场持鼓板,为按拍。久之,群优相与目笑,漏言于主人翁。主人翁知为李翰林具衣冠肆筵席,再拜延请于田,拂衣就坐,欢饮竟日。借主人翁厩马与女优连骑而去。中州人至今传其事。弟荫,字于美,嘉靖中举人。授阳谷知县,改知宛平。风流好客,诸公皆称之李北海。云麾将军碑石芜没良乡驿舍,裂为柱础袭,美辇贮邑,署名其斋,曰:古墨为京邑令,强项执法中官毋杀人,捕论如法。司礼冯保以属江陵,江陵曰:此令非吾所能禁也。召之竟不往,迁户部主事以终。养归于田,撰《明蓺圃集录》,于美诗为多。

王逢年

《列朝诗集》:逢年,字舜华,初名治,字明佐,昆山人,故司业同祖之子也。少为诸生试经义,多入古文奇字,为有司所黜,往谒袁文荣公于政府,文荣以故人子厚遇之,曰:天子方修祠祀,新礼乐,生幸从我游,事笔扎承明著作之庭,可接武也。文荣令草应制文字,有所更窜退而上书阁,下以时文取科,以青词拜相,恶知天下有古文哉?不辞而去,文荣遣骑追之不得,及渡淮,困于旅人。淮阴人鲁道者,少从李空同学,诗徒步追舜华于逆旅,资之以归辑,其诗曰《海岱集》。王元美为序,盛相推挹。舜华顾时时指摘王李诗,嗤为俗调。元美怒而排之,舜华益自负。作《五敌诗》谓慢世敌嵇康,缀文敌马迁赋诗,敌阮籍述骚,敌屈宋书法,敌二王著书。一编曰《天禄阁外史》,妄男子辑东汉文误入之,益自喜,以为当吾世得追配古人也。尽斥其田产市古器物,得古琴曰焦尾,谓真蔡中郎故物也。晚年持过,王敬美曰:老病无聊,愿以此赎城南数顷为饘粥计。敬美唯唯受之。数日出,谓曰:焦尾果神物也。昨宵风清月白,焚香抚操,二元鹤从空下飞鸣盘舞,挟之而上。少选不知所之矣,其可奈何?舜华頫首曰:固宜有是所知。惎之曰:焦尾无恙乎?曰:去矣!年八十无疾,端居欠伸,取所书《金刚经》捧持而逝,翛然若坐脱者。舜华与先宫保善余儿时犹及,见之先宫保言其生平如是。舜华诗集甚富,余从其家钞得之。乱后失去,今从先宫保遗箧中搜得若干首。

王伯稠

《列朝诗集》:伯稠,字世周,其先常熟人,移家昆山。父冕,字元肃,多长者之交。《王雅宜白雀帖》所谓元肃参军有精庐,在虞山下去白雀不远者也。世周少谢博士弟子,肆力于歌诗,闭门拥被悉取晋唐以下,诸家吟咀讽咏稍间则栖止,花宫兰若或留连狭斜旬月,不知所之。对客不问姓字,无寒暄语,遇酒炙放箸大嚼喉吻。问时作嗫嚅声竟坐,或不交一言,晚年尝过余,投所著乐府古诗一帙,蝇头细字,涂乙删改,旁行侧出,如蛛丝蚊翼,非定睛谛视不能详也。其苦心于斯道如此。王舜华为中表兄弟,其依隐傲世略相似焉。
《苏州府志》:伯稠,少有俊才,父携之入京。见城阙戚里之盛,辄有咏歌。时号神童王弇州在比部,请与相见,曰:故是吾辈人。会乡试见监试者列卒露索,遂掉头出谢去举业,肆力诗歌,悉取唐晋诸家吟咀讽咏对,客无寒暄,酒炙放箸大嚼,或竟坐不交一言。其依隐傲世,雅慕孙太初之为人,而诗实过之。生平说诗不及长庆,晚乃一省。尝语人云:香山有言,路人回顾,应相怪,十一年来见此翁。吾深愧此语。卒年七十三。

朱邦宪

《列朝诗集》:邦宪,字察卿,上海人。父豹,字子文,官至福州太守。邦宪性慷慨,通轻侠,急人之难甚于己,耻为纨裤子弟。及儒衣冠呼卢挟妓,举觥船数十不醉,意豁如也。福州故吏官云间者,思报称太守,为邦宪买田宅,固辞不肯。邑令雅重邦宪,日造请其庐,驩饮欲请间为邦宪寿,终不敢发言。令死,邦宪经纪其丧,千里还葬。赵尚书文华督师江南下,教邑令故人子朱生安在,其母夫人无恙乎?为我好致之。邑令一日三及门,具楼船趣行,邦宪自棹扁舟,褐衣诣督府,尚书驩甚握手相劳苦,酒酣从容为言,丈夫当乘时射取功名,多顾金钱,庀母夫人甘毳,何用硁硁守匹夫之节乎?言之再至于三,邦宪三辞之,尚书叹息,曰:福州有子,我所不逮也!尚书败人无敢名为尚书。客者邦宪为人语,尚书辄拊膺流涕,人以此益多之。邦宪好读书,称诗多长者之游,数千里内信使趾属于道,所最厚善为四明沈明,臣吴门王稚登。邦宪没,明臣哭之,过时而悲且与稚登并为立传。其没也,四明余寅移书,卲御史请祀诸瞽宗。

王寅

《列朝诗集》:寅,字仲房,歙县人。父贾淮北生仲房于淮,小字淮孺。少年俶傥自负,具文武材,以高才为诸生祭酒,辄弃去不顾,北走大梁。问诗于李献吉,不遇。闻少林僧扁囤习兵杖最精,则之少林,授其术十得五六,归而尽破其产,辞家远游。南历海隅,北走沙漠,周游吴楚闽越名山,求异人冀得不死之药。然卒无验,而家益贫。海上用兵客,胡尚书督府幕客,率谄事督府。仲房岳岳多所匡正,督府不能尽用,竟以败。仲房西入歙,邻省贼起,土人匿不以闻,仲房驰告有司,属郡从事县簿部民兵往贼,且近按兵不行。仲房入军中让曰:公等不扼贼于险逗遛里中脱。贼踰岭长驱,他日簿责公等,其将何辞?第勒兵鼓行,贼且望风却矣!我兵乃乘连岭,贼果引去,浙兵追及之,歼焉。里人语曰:生自负知兵字,仲房果不愧子房也。中年习禅事,古峰禅师峰曰:吾遍游海内五岳者三,今将遍历海外五岳,而后出世。仲房闻而说之,因自号十岳山人。

黄克晦

《列朝诗集》:克晦,字孔昭,惠安人。少好学善画,或谓之曰:君工画,不能使画重而工诗,则画重。乃发愤学诗,遂以诗名闽中,出游匡庐嵩岳,纵观江河泰岱之胜,徘徊二京,遂与沈嘉则、王伯谷相上下。其殁也,晋江黄克缵刻其诗于聊城,凡六卷。

陈钟琠

《福建通志》:钟琠,字石丈,晋江人,善古文词诗歌,屡试诸生不售,为学使者葛寅亮所知。琠游浙中,卒于其家,寅亮为经纪其丧,著有《密庵初集》《定山集》《霞圃集》《紫塔诗集》行世。

赵世显

《福建通志》:世显,字仁甫,候官人,万历癸未进士。风度秀整,为诗一意宗盛唐。初任池州司,李左迁稍起为梁山令,复转别驾,以母老不赴。自负才名,郁郁不得志杜门,却轨以文酒娱日,达官罕识其面,所著有《芝园稿》

乐纯

《福建通志》:纯,沙县诸生,好为古文词著,有《红雨楼》《雪庵清史》行世。

萧来凤

《福建通志》:来凤,字舜仪,号宾竹,将乐人。力学甘贫,事李材,与语多所契合,退谓人曰:将乐有萧舜仪,身体力行,似可入龟山门者。由贡谕饶平,学者称为宾。竹先生所著有演宗问答雅歌集

康从理

《列朝诗集》:从理,字裕卿,永嘉人,好客任侠。倭寇起海上,偕刘将军子高入吴间,关兵革间濒死者,数四子高谢裕卿,裕卿终不肯去。子高拜大将军,建纛毗陵幕下,士日众,裕卿乃辞归金陵。子高病思见裕卿,裕卿驰赴与永诀,经纪后事,扶其柩至武林,远近皆义之。故人朱海峰远宦,病革属纩,犹张目视裕卿,裕卿抚之曰:君勿忧,远道归榇,此吾事也。乃瞑。裕卿跋涉水陆,以其丧归同里。王叔杲赴吊,相向恸哭,再拜谢焉。裕卿居长安数年,依叔杲,南还买山珠浦。病卒,叔杲以治木殓之,伐石表之,曰:康处士之墓。裕卿诗多散佚,太仓曹子念,其死友也。往哭其墓,刻其诗曰《二雁山人集》

蔡文范

《列朝诗集》:文范,字伯华,新昌人,隆庆戊辰进士。除刑部主事,江陵相,起复同舍郎艾穆、沈思孝,抗疏杖阙下,慷慨护视职内。橐饘星变考察,谪闽司运,官凡七年,江陵殁。起武库郎中,出为湖广学使,升广东参议,卒于家。有《甘露堂集》,门人晋江黄居中序而藏于家,详其规度,剪刻稳密,殆亦沿袭七子之流风,而未极其窕越者与。

刘虞夔

《山西通志》:虞夔,高平人。七岁知举子业,十六魁选,十九登隆庆辛未进士。居翰林博极群书,综核百史,读书天禄夜分不寐,每为文词顷刻数千言。时与黄葵阳、沈蛟门鼎足中原,经筵日讲,多有启沃。万历庚辰癸未,两典春闱得人皆海内名士,会当拜相,寻卒。士论惜之。

黄镃

《江西通志》:镃,字文叔,上高人。隆庆庚午亚魁任陕西西和知县。清操不染,恬澹无求,惟事诗文娱志,雅有光风霁月之怀。年九十卒。

刘文光

《江西通志》:文光,高安举人,授吏部司务,历官参议,存心诚笃,襟度洒脱,工古文词,一时称为作者。

邬佐卿

《列朝诗集》:佐卿,字汝翼,丹徒人,按察使绅之子。天性朴雅不事奔竞,楷书临黄庭经,诗工唐律,不与人争,长用自娱悦而已。少为贵公子,喜游侠,斜富于才调集外有艳诗十卷,题曰《缠头集》。佳句丽情可歌可咏,如笛中旧恨留金谷,天上新愁问玉卮。江柳眉梢双锁恨,海棠春尽独销魂。宝镜夜寒鸾顾影,画梁春暖燕归楼。妆粉晓沾蝴蝶草,啼红春染杜鹃枝。鬓梳蝉影分双翼,衣剪灵绡学六铢。小阁閒情缄豆蔻,空庭微步出莲花。楼前彩凤随仙史,陌上银筝误使君。春回汉水思捐佩,月满秦宫照卷衣。玉树经霜凝屈戌,垂杨新月挂鞦韆。杨柳调翻歌扇月,柘枝香度舞裙风。翡翠香笼条脱暖,梧桐声转辘轳寒。明月小楼关盼盼,垂杨深院李师师。义山无题之后不多见也。

茅溱

《列朝诗集》:溱,字平仲,丹徒人。幼好学,不求闻达,闭户著书,有《韵谱本义》行于世。诗不攻应酬,与邬佐卿辈唱和,以布衣老于乡。

邢大道

《山西通志》:大道,字少鹤,洪洞生员实长子。少聪明能读父书,长于诗赋。万历己酉与范弘嗣同应院聘,纂修通志,归而隐迹于长春坞杜门不出。所著《白云巢集》二十四卷行世。

张一清

《山西通志》:一清,号素仙,闻喜人。幼称神童,以微恙,遂弃举业,博极群书,不求闻达,大有诗名。

李灏

《山西通志》:灏,沁水人,聪长子,尚书瀚伯兄也。少颖敏,博通史书,尤工吟咏,不乐举子业。居族党雍睦谦让,不以门第骄人,邑长至率先造请究问治术,凡所敷陈皆切利病,无不敬重之。所著有《郊西吟稿》藏于家,时人号为西郊处士。

莫叔明

《列朝诗集》:叔明,字公远,长洲人。徙居武林,僻好为诗,苦思险诣,务出于人所不经道。高自标置,每谓人近日出语太易,人得无以岑嘉州目我乎!群少年皆目笑之,数见讥,困贫亦益甚。游燕齐及楚,返葬于武林,自伐石为之表。曰:明诗人莫公远之墓。

潘纬

《列朝诗集》:纬,字仲文,一字象安,歙县人,垂髫能诗。家于白岳之下,隐居诵读不妄交与,兴化李文定公在政地,延致门下,凡十年萧然布素无所干,请兴化去。国试锁院不中,入赀为武英殿中书舍人,万历中致仕,归。王仲房曰:仲文年少攻诗,不甘常调,虽羽翼方翔而风力知厚负矣!余观仲文诗,攻苦精思摆落,凡近如秋水芙蓉,亭亭自远。仲房亟称其郭外关河远,樽前岁腊残。旅馆午寒闭,江城秋雪飞。未足蔽仲文也。隆万间谼中主盟,白榆结社,腥醲肥厚之词熏灼海内,仲文厚自拂拭,翛然自远视,一时才笔之士殆如独鹤之在鸡群,而时人或未之知也。当与具眼人共推之耳。

魏允中

《列朝诗集》:允中,字懋权,南乐人。万历庚辰进士,除太常博士,迁吏部稽勋主事,寻移考功,病卒,年四十二。懋权为诸生,王元美以兵使行部赠之诗,曰:还将代兴意,对酒颂如渑。丙子秋试,元美偕同官饮于使院戒阍,吏曰:小录至,非魏允中第一,无伐鼓以传也。抵暮鼓发,相与欢叫绝倒,其赏异如此。懋权与其兄允贞、弟允孚皆举进士,称三魏。与其同年顾宪成、刘应兰皆乡试第一,号庚辰三解元。咸相与镞砺志节,以名世相期许。江陵专政,懋权与顾刘皆不肯阿附。江陵败,允贞为御史弹射新执政,时人侧目,以懋权为党魁。懋权卒,允孚与廷兰继之,而宪成与允贞皆为万历中名臣。

刘庭兰

《福建通志》:庭兰,字国徵,漳浦人,工文词。发本省解元,时与魏允中、顾宪成齐名。庚辰同第南宫,以气节相慕,向谋上书,指画国家大计。寻以父丧归,值魏允中上疏忤旨,责判陈州,乃为请于许国,语殊恳切,都人壮之。未几卒。兄庭芥、庭蕙,后先成进士,浦人称为三刘。

林祺

《福建通志》:祺,字子祥,龙溪诸生。著有《考亭丽泽录》《考亭源流录》《高氏遗泽》,编《陈布衣文抄》《古今指掌录》

邹德溥

《江西通志》:德溥,字汝光,安福人。万历进士,入翰林充经,筵日讲奉,敕修《职方志》。时上御讲《稍弛溥集》,二祖八宗召对事,为《泰交录》九卷以进上,省览嘉纳。迁洗马辅道东宫,三较会闱所得,士后皆为名,公卿休致,归倡明正学,与陈蒙山邹南,皋朝夕讲,研《光宗立诏录》,讲读功拟以公辅溥已即世,敕所司为位祭之。著有《易会春秋》《匡解雪山草》《葡卜吟》

王一鸣

《列朝诗集》:一鸣,字子声,一字伯固,黄冈人。万历丙戌进士,授太湖知县,调临漳。负才自放,不为吏道所拘左,官不得志,饮酒近妇人而死。伯固为稚钦之从孙,其族有同轨者,继稚钦,称诗识。伯固于儿童时,以稚钦衣钵期之,伯固之得名。自此始尉氏阮汉闻,序其诗曰:伯固再令,临漳之岁,淹长安邸三月,酒酣大叫,黄金白雪流毒千载。授予自订稿一帙,为人携去,无何于官。戊戌过陉阳,驿见《题藓壁》一章,今但记孤臣长粪土,万事隔云霄。两句耳。伯固师法少陵,每一读辄批评而封识之,其专勤如此。所与称诗者,阮及秦京其同调也。

区大相

《广东通志》:大相,字用孺,高明人。为文有奇气,援笔数千言。万历癸酉举于乡,己丑成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同修国史经筵展书,历赞善中允掌制诰。在词垣十五年,兰溪赵相、新建张相、四明沈相先后当国,兰溪忤江陵,迁岭表。以古文词受知,及居政府引,避不轻谒。尝肄业南雍、新建,为大司成深见赏重,后柄政欲汲引,托所知谕意不答,以是东宫讲官京省典试,一无所与。四明沈相移居北邻,竟鬻宅迁避沈,以是为憾。拾遗调南仆丞,二年移疾归里。居八年,卒。明季前后七子,称诗号翰林,为馆阁体,大相始力祛浮靡还之风雅三百篇,以至汉魏盛唐各造其极,陈言习气为之一变,再奉剪桐命,历齐、晋、吴、越、嵩、洛、衡、湘士风遗迹,民瘼国计,咸著《篇咏馆阁》以来所未有也。天性至孝追远,若孺慕生,平耻干谒,公论侃侃义形于色,积俸置祭田外悉,周亲友六经微言奥旨,皆笺传未发。所著《太史诗集》《使集》《图南集》《濠上集》《制诰馆课杂文》行于世。

李贽

《列朝诗集》:贽,字宏甫,晋江人。领乡荐不再上公车,授教官,历南京刑部主事,出为姚安太守,政令清简公座,或与禅衲俱簿书之间。时与参论,又辄至伽蓝判了公事。踰年入鸡足山阅藏不出,御史刘维奇其人,疏令致仕,与黄安、耿子庸善。罢郡遂客,黄安、子庸死,遂至麻城龙潭湖上闭门下,日以读书为事。一日恶头痒倦于梳栉,遂去其发,秃而加巾卓吾。所著书于上下数千年之间,别出手眼,而其掊击道学抉擿情伪,与耿天台往复书,累累万言,胥天下之为伪。学者莫不胆张心动,恶其害己,于是咸以为妖为幻,噪而逐之。马御史经纶迎之于通州,寻以妖人逮下诏狱。狱词上议勒还原籍。卓吾曰:我年七十有六死耳,何以归为?遂夺薙发刀自刭,两日而死。御史收葬之。通州北门外秣陵,焦竑题其石曰:李卓吾先生墓。过者皆吊焉。袁小修尝语余曰:卓老多病寡欲,妻庄夫人,生一女庄殁后,不复近女色,其戒行老禅和不复是过也。平生痛恶伪学,每入书院讲堂,峨冠大带执经请问,辄奋袖曰:此时正不如携歌姬舞女,浅斟低唱。诸生有挟妓女者见之,或破颜微笑曰:也强似与道学先生作伴。于是麻黄之间登坛讲学者,衔恨次骨,遂有宣淫败俗之谤,蟾蜍掷粪自其口出,岂足以污卓老哉?余兄中郎以吴令谢病归,再起仪部,卓老以谓理不当复出,为诗曰:王符已著潜夫论,为问中郎到也无。已而中郎将抵国门,乃改前句曰:黄金台上思千里,为报中郎速进途。其于进退出处介介如此。人知卓老为柳下之不恭,不知其为伯夷之隘也。卓老风骨棱棱,中燠外冷,参求理乘,剔肤见骨,迥绝理路,出语皆刀剑上事,狮子送乳,香象绝流,直可与紫柏老人相上下,遗《山中州集》,有异人之目,吾以为卓吾可以当之录,其诗附于高僧,之后传灯所载,旁出法嗣卓吾,或其俦与。

王士性

《临海县志》:士性,字恒叔,号太初,为诸生。读书过目成诵,性磊落不群,不治生产,家甚贫。隆庆己巳学使林按台首拔异等,以天下士目之。既而游学武林,尝以天地之英华不能郁阏,而不宣之物,而为山川之人,而为文章。由是慕尚子平,为人有小天下狭九州之概。作为诗文幽深竣削,孤情独往。万历癸酉隽贤书上春官,不第。遂入金华山,东南行二百里至仙都,经年而返。丁丑成进士,戊寅赴确山任,过临安曰:余居恒素心,泉石几欲考。卜湖畔良缘未偶,今捧檄朗陵念走,风尘未卜,再游何日?遂遍游武林,作《湖山六记》。既莅政持大体,不屑屑细,务夙驾星分著心人外。辛巳秩满例得代篆上阀阅,遂由宛入洛,取道登封游嵩高旋。历中州行二千三百里,尽得其胜。内升礼科给事中,建言漕河水利诸疏,极切时弊。乙酉丁母忧。丙戌苫块中慨然曰:南海之墟有二越焉。于越当其北瓯,越当其南生,长台宕席其山川,而山川不知可乎?于是入四明海,登普陀,转姚江,出曹娥,走鉴湖,上禹穴,既而渡钱塘,下桐庐,过严陵,入兰溪,复东南至永,由乐清游雁宕而归。仍入天台山结庐于华顶桃源之麓,明年以为三吴南龙之委也。其奇秀甲天下,与二越称不可不以次举。复发天台,过胥江,登虎丘,入太湖,眺金焦北固三山,至金陵九华山,自白岳而返。戊子服阕北上,驻帆济宁,趋曲阜,观孔子庙庭,遂由泰安登岱宗,凡齐鲁之名山川无不览焉。入都给事礼,垣以为汉、唐、宋五陵曲江艮岳,鸡鸣牛首,非百官赐汤沐之地耶,今乃束于功令,未敢越宿,出都门徒柱笏而望西山爽气,人生几何?其为消阻精神也。何限矣!乃乘间而游西山。是年秋奉命典试四川,所经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墟,无不穷览其名胜,取道华阴,遂登华岳,出宝鸡,渡渭水,入益门关。试事毕,登峨眉,题名于天门石间道,而西复游恒岳。闻命转广西参议,遂自蜀入粤,道经衡阳,复游衡岳。于是五岳遍历矣!皆天之假公时与地与官,以毕公志。自是由粤藩转滇臬副使。己丑赴粤,则有《太湖山》《庐山》《楚。江》诸记,己丑莅粤,则有《桂海志》《七星岩》《独秀山》《訾家洲》诸记,辛卯入滇,则有《泛舟昆明池》《历太华诸峰》《游九鼎山》诸记,庚寅行部,则有《点苍山》《鸡足山》诸记。公盖无时不游,无官不游,而文章即于是灿焉耳。癸巳升大理寺少卿,乙未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例不当辞,而公力辞,遂改南鸿胪寺正卿。公意气凌霄,一官为寄天下,有九州履其八,所未到者闽耳。诸名山自五岳,而外穷幽极险,凡一岩一洞一草一木之微,无不精订。他若堪舆所述象胥,所隶千名百种,无不罗而致之笔札之间。有《五岳游记》十二卷,《广游志》二卷行世。析津杨体元又刻其佚稿《广志释》六卷于武林。公卒于万历戊戌,年五十有二。子立毂,字紫芝。中万历丙午乡试,授新淦令,见对簿冤号,遂解组归终太夫人养,即祝发于西湖禅林,忽一日焚沐,作偈召徒众,示以去来,趺坐而逝,乔梓盖皆烟霞中人欤。

丁大训

《云南通志》:大训,别号五楼山人,曾隐居吕合万历间。姚安太守李卓吾每过必访。所著作尽散失,仅遗《仙人骨一绝》云:五楼峰下紫云关,鹤驭秋风甚日还。白骨不随鸡犬去,只今遗蜕满空山。。

潘之恒

《列朝诗集》:之恒,字景升,歙人。须髯如戟甚口,好结客,能急难,以倜傥奇伟自负,晚而倦游,家益落。侨寓金陵,留连曲中,徵歌度曲,纵酒乞食,徉狂落魄以死。景升少而称诗才,敏而词赡,从其乡汪司马结白榆社,又师事王弇州,其称诗弇州太函也。久之,交袁中郎兄弟,上下其议论,其诗文又公安也。中郎尝序其《涉江诗》,以为出汪王之门,能湔其旧习。然景升既倾心公安,其诗故服习汪王,终不能有所解驳。中郎徒以论合,慬而收之耳。晚年访余津,逮轩酒间唱酬,率意涂抹,无复持择,人谓老而才尽,未几逝矣!景升诗集前后合数千篇,余悲髯老于词场,篇帙繁多,终就沦没,录其《金昌草》数首。
《歙县志》:之恒,字景升。里中汪司马举白榆社,之恒以少隽预焉。琐屑语时时颖出,由是知名,上太学再试不遇,弃去。专精古文词工,诗歌恣情山水,海内名流无不交欢出入,座客常满。彝鼎陈前丝簧列后正其涩囊冷突时也。有集曰《鸾啸集》,所游行山水随得随录记之,而新安、越中、三吴江上诸山水志成焉。末年尤属意黄山,辑成一书,曰《黄海》,总其凡曰。亘史未竟,而殁于金陵。

方问孝

《歙县志》:问孝,字胥成,别号癯丈人。十岁能诗,既长亢直不为人下,隐居不仕。每一诗出人竞传写,尝过鲁临,邑邢侍御子愿称为词坛真龙,东阿于相国谷峰。初见其诗,疑为魁然丈夫,后介傅司马伯俊而友之,曰:岂所谓短小而精悍者乎?著《苍耳斋诗集》三十馀卷。年六十忽一,夕梦游五岳,绝笔于檀州,李本宁太史为之志其墓。父天爵,号晴川子。方瀛,字公溟,高,字仲举。并有诗名。

王嗣经

《列朝诗集》:嗣经,字曰常,上饶人,故姓璩。貌魁梧多笑言,吟诗不辍,面圆而紫色,人戏呼为蟹脐王,笑而应之。博学多撰述,有《秋吟八章》一时传之。

张正蒙

《列朝诗集》:正蒙,字子明,江宁人。世居通济门外之罾湾,临河结庐柴门,昼闭带索拾穗未,尝俛仰于人,年踰九十,隐沦终老。今体诗几万首,今刻其什一,顾邻初为序。

陈仲溱

《列朝诗集》:仲溱,字惟秦,候官人。性拙直寡言笑,与人交接言辞少,拂即掩耳而去。诗苦求工,不惬意不止,每出其诗示人,以手按纸,手颤口吟,人或诵其诗,口喃喃与相应,和其自喜如此。

陈言

《福建通志》:言,字于庭,莆田人。长于集句,自汉魏至唐人诗凡数百家悉供驱使,论者谓如八金在垆,五丝就轴,无牵比折凑之状,有集二卷。

柯茂竹

《福建通志》:茂竹,字尧叟,万历进士。知海阳政,暇即把玩图史,以不能谄事上官称强项。所著有《柯论》六卷,《柯亭诗文初稿》四卷。

吴文潜

《列朝诗集》:文潜字元翰莆田人孤癖苦吟诗不多作或累月始成一章弃家学道寄食武夷山中数载后薙发为僧

龚釜

《福建通志》:釜,万历举人,以才学称知。淳安县有惠政师,事李材讲学,著《古学编》行世。

吴从周

《福建通志》:从周,瓯宁人,性孝友。万历廷试第一,授海盐县训导。著有《谈艺录》《石匏集》《史辨书疑》等集。

谢桂芳

《福建通志》:桂芳,瓯宁举人,博洽有文名,所著《泰宕编心经》《蠡测》等集行世。

程汉

《列朝诗集》:汉,字孺文,歙人。性简傲,目斜视,须髯奋张,见人辄自诵其诗,年八十老于布衣。

姚旅

《列朝诗集》:旅,字园客,初名鼎梅,莆田人。以布衣游四方,卒于燕。著《霞书》若干卷,诗苦吟不多,作有集行世。

王湖

《浙江通志》:湖,字崇泗,永嘉人。少聪敏博贯经史,工诗文,性恬澹端恪,不慕荣进,一室萧然晏如也。张少师素重其人,及入相屡欲徵辟之,以母老力辞。居乡聚徒讲业,一时名士多出其门。

臧懋循

《列朝诗集》:懋循,字晋叔,长兴人。万历庚辰进士,风流任诞。官南国子博士,每出必以棋局蹴毬系于车后。又与所欢小史衣红衣,并马出凤台门中。白简罢官,时南海唐伯元上书议文庙从祀恭,进石经大学,与晋叔偕贬,同日出关。汤若士为诗云:却笑唐生同日贬,一时臧谷竟何云。蓻林至今以为美谈。

周献臣

《江西通志》:献臣,字窾,六临川人。万历丙戌进士。诸生时,尝著辨奸论黏之学,宫传写者,踵接肩摩,浃月乃罢。筮仕为太康令,以窾诗五十首知名,弇州荆石二王,皆以建安黄初推之为郡署,免归,年未四十也。学博而思鸷务钩奇,出险以远俗士耳。目家置大瓮数百抄,撰群籍网罗古今异言奇事,书成名曰《鸿乙通叶》,文忠向高在政府,上其书,入秘阁以修史荐,有旨报,闻所撰有《嵻山人语林》《鸴林外编》《英巨剩言》《人外脞史》《葱函摭言》,数百卷。

梅蕃祚

《列朝诗集》:蕃祚,字子马,宣城人,禹金之从弟也。以上舍为宁乡主簿,迁滋阳县丞,贫而有傲骨,与曲中马湘兰善,每出游困乏马,辄解囊资之。诗率意不甚求工,集失传。

胡潜

《列朝诗集》:潜,字仲修,歙人。侨居武林,游迹甚广北,抵燕南,游闽西入秦蜀。善诙谐,年八十馀耳聋目眵,犹多微词,口吃吃笑不休。属余序其诗,而未果也。

邓以赞

《南昌郡乘》:以赞,字汝德,新建人。少为博士家学,兀坐沈思文不就槁,时人莫窥其所至。隆庆辛未,会元赐第三人及第,授翰林编修,座师张相国嘉其经术,欲以诸子执贽,谢不纳。在史馆茹荼忍寒,童仆方啾啾败絮中,以赞以残楮当燃火脂哦曰: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历三年封父母如其官,遂请休沐。值封公俨丧,息居西山者。五年尝一入京师拜。除日复移疾归即家,再起右中允,掌国子司业。念母龚孺人春秋高重北游,为逡巡不出,閒度浙江而返晋,南京国子祭酒以身为表,静默而士化慕之。未几拜南京礼部右侍郎,改南吏部,寻召为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掌院事,复改吏部兼官,如故三疏恳辞。予告在礼部时,疏请建储者,再已忽有三王并封之旨。又抗疏力争之,自登第几三十年,在官仅满一考。平生绝严于取予,所居绳床半壁供养寂寥,而将母尽色养之孝,斗粟尺布必与诸昆弟共之,百口无间言。学不立门户,冥心洞观以求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久之,逌然自得,当世高尚其风,以为子渊叔度复出也。然竟莫窥其学之所至云。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洁。巡按吴达可下有司,为建祠传者,定宇先生轶稿。

熊傧

《江西通志》:傧,字敬吾,星子人。为诸生时,即弃举子业,潜心性学,授徒白鹿洞。初与布衣章潢语未合,后闻罗近溪得阳明旨,要徒步往南昌,与语移时,若合符契所著,有《易经翼旨》《熊子庸言》《罗氏一贯编匡》《樵野咏》等书。

林章

《列朝诗集》:章,字初文,福清人。七岁能诗,塾师试题群羊,应声而就,落句云:曾从北海风霜里,伴过苏卿十九年。又《题韩文公像》云:独立蓝关雪,回看秦岭云。非干马不进,步步恋明君。塾师叹曰:此子他日必忠而苦节者也。世宗末,倭寇犯闽。年十三上书督府,求自试行间。万历元年以春秋举于乡,累上不第,尝走塞上,从戚将军游。座上作《滦阳宴别序》,酒未三巡,诗序并就,将军持千金为寿,缘手散去,挈家侨寓金陵。性好公正发愤,南曹曲法断梗阳之狱,奋臂直之,坐系金陵狱。三年出狱,旅燕京,十年关白之乱,两上书请出海上用奇兵剿贼,报闻而已。戊戌己亥间矿税四出逮系相望,初文谓大工军兴县官仰屋不当,以空言聒噪,徒激明主之祸,抗疏请止,矿税兼陈立兵行盐之策,上感动,下内阁票拟举行四明相承,中人指阁其事,密揭请逮,治望阙长叹,愤懑抚膺。即日下狱暴病而死,天下惜之。初文为人经奇奡兀,抗志经济,谓天下事数著可了而功名富贵可以契戾,致肮脏忤俗动与祸会约略似南宋陈同甫。叶适有言,使同甫晚不登进士第,则亦为狼疾人而已矣!岂不然哉?初文二子君迁古度,皆能诗。古度与余好居金陵市中,家徒四壁架上多谢皋羽郑所南残书,婆娑抚玩,流涕渍湿,亦初文之遗忠也。古度属乡人徐兴公为初文立传,而曹能始叙其诗,皆传于世。能始拈初文佳句,如客情似春草,无处不堪生。春风与柳树,年年是故人。无家逢寺好,多病见僧亲。春好年年晚,月寒夜夜秋。皆酸楚寥落可咏可传。吾谓闽中诗派宗子羽而祢善,夫以模仿蹈袭为能事。初文才情跌宕,于唐人格律时欲跳而去之要,能不为闽派所羁绁,可谓杰出者也。其诗《蛾眉篇》最著,在晋安风雅中不具录。

张名由〈张应武 丘集〉

《列朝诗集》:名由,初名凡,字公路,嘉定人。通古今学,好奇计,家在安亭,有田数百亩。僮仆数十人,一旦尽弃去为贫人。人皆笑之,已而徭役繁数里中,中人之家或婴缧绁老死囹圄,而公路坐环堵中,读书谈道,足迹不至县庭,向之笑者皆叹慕焉。平居好论兵,其于古人胜败之数必求其所以然。北历燕、赵、齐、魏之郊,登眺山川形势,问昔人城郭营阵之处,往往悲歌慷慨恨,不驰驱其间。万历申辰年,七十有九,呕血属疾。以其诗四百馀篇属同里唐叔达序之。公路同时有张应武、茂仁丘集子,成皆宿学。老儒茂仁好谈经济,以庞德公司马德操自命,而子成精于三礼,古今郊庙朝祭之礼,指掌画图,若能以身出其间,皆归熙甫之门人传道,其流风遗书者也。二君诗皆无传,故附识于此。

倪尚忠

《浙江通志》:尚忠,字世卿,浦江人。万历戊戌进士,授广东顺德令,诚笃慈祥,粤故多盗,大辟以下恒薄惩,邑人以为言。忠曰:使其能改,何过督为?乃著《宣化录》,以励民风,遂丕变。尤博学工古今文词,诗登大历之选,而精鉴知人先。是顺称下邑科第,寂寥忠日,进士课艺文取资敏者拔之,嗣即春秋二榜不绝跻显仕者。先后得二宗伯,人比之文翁,云万历中设采珠厂,阉使横甚,所及者身家立尽忠。下令邑中见有珠厂勾役杖而禁之,时有倾害及孝廉某者,执其甲首置之狱,阉怒欲疏劾,众惧祸不测。忠曰:吾令一邑,不能为一邑驱豺虎,吾罪较竖更甚力?言制按两院得奏罢采,亦竟以是与邑豪绅忤,迁吉州府同知,会母老疾,致仕归。邑人追思不已,更为祠祀之。所著有《居云草鸣籁草宣化录》《学制编》数十万言。年八十端坐而逝。